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1)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1)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1)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1)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1)

责任教师张莉

本次《心理学概论》作业评讲(1)主要针对重庆电大编制的《心理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是说明和解释。

二、简答题

(一)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1.考核知识点:心理学的功能

2.解答提示: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描述和测量

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

(2) 解释和说明

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3) 预测和控制

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3.注意:简要说明。

(二)例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1.考核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意识的作用

2.解答提示:

(1)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同的意识状态:

①睡眠与梦

②催眠

③白日梦和幻想

④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2) 意识的作用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本身具有的功能,对提高人类的适应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意识对人所觉察的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因此,人可以将心理活动集中在即刻目标信息上。

②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③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④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

3.注意:睡眠与催眠的区别。

(三)简述注意的品质。

1.考核知识点:注意的品质

2.解答提示:

注意的品质包括:

(1)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但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

(2)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扩大注意广度,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个体的知识和经验都是影响注意广度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注意的广度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的分配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还取决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注意的转移和分心相区别的是,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更换注意的对象,而分心却是由于注意受到干扰或影响,被动的离开了需要注意的事物。比方说,您正在写研究报告,需要查某一方面的资料,注意主动地从写研究报告转移到查阅资料上,这是注意的转移;在开会的时候,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注意受到了干扰,被动的离开了当时的会议内容,这是分心。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如果原来活动的注意紧张程度高,或对新活动不感兴趣,注意转移就较困难、缓慢。

(四)什么是知觉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哪些?

1.考核知识点:知觉恒常性

2.解答提示:

(1)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2)常见的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①大小恒常性是指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因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改变而改变。

②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变化而变化。

③颜色恒常性是指人不因照度导致的物体颜色变化而保持对其颜色知觉恒定。

(五)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1.考核知识点: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2.解答提示:

影响时间知觉因素包括:

(1)感觉通道的特性,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2)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越多,性质越复杂或越生动,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短。反之,事件发生的较少,性质简单或枯燥,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很长。

(3)人们的兴趣和动机。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出现对时间长度的高估。在期待某物的出现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对不愿意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六)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1.考核知识点:深度知觉的线索

2.解答提示:

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和凸凹等。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主要来自肌肉线索和单眼线索。

(1)肌肉线索主要是指来自于眼部肌肉的深度线索,这类线索包括调节和辐合。

所谓调节,是指当眼睛聚焦于不同距离的物体时,晶状体会发生曲度的相应变化。与晶状体相连的肌肉会将这些变化信息传递至大脑,从而帮助我们判断距离。

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改变而将视轴会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双眼视线是平行的。但当注视15米以内的物体时,双眼必须向内侧会聚。眼部肌肉会将这种会聚的变化传递至大脑,由此产生深度知觉。

(2)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由于二维图形的深度知觉靠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所以单眼线索也被称为图形深度线索。

这类线索包括: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挡;纹理梯度。

三、论述题:

(一)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考核知识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解答提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精神现象,是由脑这种物质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现象。心理学对象的具体内容是:

(1)个体心理

人是以个体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等三部分。

①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人们通过感觉与知觉获取外界的信息,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或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红的颜色、高的声音等。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如看到红旗、听到一个曲调、摸到一本书等。这些感知过的事物还会保留在人们的头脑中,需要的时侯能再现出来。如我们小学时的老师和同学,现在想起来,他们的音容笑貌,都历历在目。这种保持个体经验的过程就是记忆。人们能利用头脑中保持的事物的形象,能构想像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如人们创作的孙捂空、猪八戒等就是想像出来的形象。人们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思惟。如人们对物种进化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设计一部新的机器等等。

②动机与情绪

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喜爱、厌恶、满意、不满意等主观体验就是情绪。事业的成功、朋友的支持、家人的聚会使人感到愉快和喜悦;而工作的失利、朋友的不和、家人的争吵使人感到难过或愤怒。情绪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它又对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支配下进行的。动机是由目标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例如一个人想成为一名医生,为大众解决病痛之苦,这种内部的动力成为推动他学习的动机。动机具有性质和强度的区别,动机性质不同,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

③能力和人格

人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使人们之间形成差别。这些心理特征有的是暂时的、偶然的,有的是经常的、稳定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有人长于想像,有人善于思考,这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暴躁,有人反应敏捷,有人迟钝;有人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软弱等这是人格差异。

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2)社会心理

人是社会的实体,人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他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中,与其他的人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由于这些关系的存在,

于是就会有许多团体的存在,这样就产生了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团体和个体一样,有团体的需要、利益、价值、规范、舆论、意志和目的等心理特征。一个团体由于具有某些特定的心理特征而区别于其它团体。另外,团体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同时,它对个体心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体心理也有社会心理。

(二)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1.考核知识点:错觉产生的原因

2.解答提示:

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1)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都是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导致的。有的是对象结构发生了某种变化,如垂直水平错觉,有的是对象所处背景发生了变化,如月亮错觉。知觉对象发生变化,但人们仍以原来的知觉模式进行感知就是导致错觉产生的客观原因。

(2)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个体过去的经验、动机、预期和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人们对当前事物的感知总是要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错觉产生也有一部分来自这种影响。比如,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是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以潘佐错觉为例,由于两条相交直线提供了线条透视,夹在它们中间的两条横线在深度上被分开了,上方的线条应该比下方的线段远些,而画面上的两条线段实际上相等,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也相等。按照知觉恒常性的原理,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估计了物体的距离,因而把看起来离得更远的线段看得更长一些。

3.注意:作业中一定要联系实际,并进行举例说明。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教学提纲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6-05-16 11:08:11 一、单选题 1. (4分)对无限总体可以进行( ) ? A. 普查 ? B. 全面调查 ? C. 抽样调查 ? D. 统计报表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无限总体调查方法2. (4分)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 ? A. 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 B. 销售量,产量 ? C. 销售价格,产量 ? D. 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同度量因素的应用 3.

(4分)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 ? A. 复合分组 ? B. 层叠分组 ? C. 平行分组体系 ? D. 复合分组体系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平行分组体系4. (4分)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 ? A. 75% ? B. 40% ? C. 13% ? D. 17%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指标的计算 5. (4分)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平均数时间数列 ? B. 相对数时间数 ? C. 时期数列

? D. 时点数列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时期数列的理解6. (4分)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 A. 单项式分组 ? B. 等距分组 ? C. 不等距分组 ? D. 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编制分配数列 7. (4分)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 ? A. 简单随机抽样 ? B. 整群抽样 ? C. 等距抽样 ? D. 类型抽样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统计学原理

兰大微观经济学课程作业a-c

一单选题 1?如果某厂商目前的边际收益为8元,产品价格为10元,劳动的边际产品为2个,那么, 该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 10 8 16 20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16 标准答案16 2.下列判断哪一句是错的 经济租金属于长期分析,而准租金属于短期分析 经济租金是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租金 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准租金,并不意味在长期中也存在经济利润 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租金 标准答案:经济租金是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 3.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表现为 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移动 移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不动 都可能

本题分值:4.0

4.实证经济学研究 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 回答是否应该提高税率的问题 是否应该减免某些人的税赋的问题 是否应该增加政府支出的问题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 标准答案 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 5. MC 是 TFC 曲线的斜率 TVC 曲线的斜率而不是TC 曲线的斜率 TC 曲线的斜率而不是TVC 曲线的斜率 TVC 曲线的斜率同时是TC 曲线的斜率 4.0 0.0 TFC 曲线的斜率 TVC 曲线的斜率同时是 TC 曲线的斜率 6.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 托最优的条件为 不使其他人受损就不能使某人受益 个人都处在某消费契约曲线上 个人都处在某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标准答案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1(附答案)

贵大继续教育学院自学考试衔接课程作业题《环境心理学》复习题(一) (课程代码:05339)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A、触觉 B、感觉 C、知觉 D、认知 2.吉布森是下列理论的代表及创始人【】 A、格式塔知觉理论 B、生态知觉理论 C、环境知觉理论 D、概率知觉理论 3.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为【】 A、认知地图 B、评价地图 C、格式塔心理学 D、公共意象 4.下列哪项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 A、情绪 B、激动 C 、唤醒行为 D、兴奋 5.测量声音响度级的仪器为声级计,读数称为声级,单位是【】 A、分贝 B、阈值 C、流明 D、赫兹 6.下列哪项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A、私密性 B、个人空间 C、领域性 D、群体性 7.当人们清楚知道目的地的位置时,或是有目的的移动时,总会选择最短路程达到,这种人类行为习性称为【】 A、识途性 B、抄近路 C、左侧通行 D、聚集效应 8.在场所评价中,一般认为,所体验到的评价反应由两部分组成。【】 A、有意识的反应、无意识的反应 B、本能反应、有意识的反应 C、分类推理、理性分析 D、本能的反应、因认知引发的情绪反应 9.人和动物在受到危险时,一般会立即折回,即具有沿原来出入路线返回的行为习性,这称之为。 【】 A、依靠性 B、兜圈子 C、归巢性 D、探索性 10.社会学家把城市居民乐于助人方面的表现称为。【】 A、善良 B、助人方面 C、亲社会行为 D、反社会行为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1.知觉定势 12.噪音 13.行为场景 14. 五“W”法

西南财大版统计学原理统计学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抽样估计 1.某工厂有1 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如下表: 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 2.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在2 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3.某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在3 0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 5 000个产品中抽取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 要求:试根据上述资料:(1)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2)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该产品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3)根据重复抽样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以68.27%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 4.某外贸公司出口一种茶叶,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1%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抽查结果统计表 要求:(1)以99.73%的概率估计该批茶叶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以及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该批茶叶合格率范围。

5.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后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测试。结果表明,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的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时间,假定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 6.调查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资料,合格品率曾有过99%、97%、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误差不超过1%,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零件?(提示:总体方差取最大值) 7.某部门对职工进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取得年度项抽样资料如下,试以90%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部门职工的家庭月收入。 抽查结果统计表 8.某市有职工10万人,其中:职员4万人,工人6万人,现进行职工收入抽样调查,并划分职员与工人两类进行选样,要先按不同类型抽查40名职员与60名工人,结果如下:要求这次调查的极限误差不超过2元,概率保证程度 95.45%,试按类型抽样组织计算必要的抽样数目。 如果按简单随机抽样组织,试问:(1)同样的?和t,需按抽取多少样本单位数。(2)同样的样本单位数和概率保证程度,则会有多大的极限抽样误差。(3)同样的样本单位数和?应有多大的概率保证程度。 9.从某县的100个村中抽出10村进行各村的全户调查设平均每户饲养家禽35头,每村平均数的方差为16。 要求:(1)以90%的概率估计全县平均每户饲养家禽数。(2)如果极限误差 2.412 ?= x 则其概率保证程度如何?

微观经济学(上)继续教育课程作业答案

微观经济学(上)课程作业答案 1、( )这一术语在经济学中属于中性词。A 、奢侈品 B、高档品 C、中档品 D 、低档品 2、()是由一个人所拥有和经营的企业。 A、独资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有限公司 D、私人企业 3、( )在其他所有条件相同时,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下降;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 A、供求规律 B、产品规律 C、需求规律 D、购买规律 4、人力资本是一个人知识和()的统称。 A、价值观 B、环境 C、文化

D 、技能 5、( )是指在资源给定的情况下,技术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知识进步 B 、技术进步 C 、环境进步 D 、文件进步 6、( )是对现实所关注事物的抽象和简化。 A 、理论 B 、政府 C 、模型 D 、原理 7、( )等于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时,厂商从销售某种产品中所获得的总收入。 A 、营业额 B 、总收入 C 、销售量 D 、需求量 1 、资本包括所有制造出来的用于生产消费和服务的资源,如( )。 A 、机器 B 、工具 C 、仓储设置

D、厂房 2、影响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A、偏好 B、买者的数量 C、收入 D、相关产品的价格 E、价格预期 3、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哪些? A、国内转移支付 B、国际转移支付 C、偏远山区转移支付 D、个人转移支付 4、指令性体制的问题有哪些? A、强制问题 B、激励问题 C、权威问题 D、协调问题 5、市场要素包括哪些? A、交易物品 B、交易对象 C、交易场所

D 、交易者 6、企业家才能是指人的才干,其功能是将其他资源组合起来生产( )。 A 、出产品 B 、制定战略决策 C 、产品需求 D 、承担风险 1、所谓的收益,就是指某项选择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对 错 2、选择的自由可以使所有者能够按照其认为合适的方式使用、处置自己的财产和金钱,使劳动者得以进 入任何他们所胜任的劳动领域。 对 错 3、当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产品短缺,而产品短缺会导致价格上升压力。 对 错 4、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不是商品和服务分配的决定因素。 对 错 5、专业化导致劳动分工的出现。 对 错 6、学习经济学的另一个作用可以获得更多职业发展机会。 对 错 7、在竞争性市场中,买者和卖者对价格都有实际操控力。 对 错

环境心理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 课程概要: 环境心理学是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本课程将讨论环境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相关理论与经验研究、在建筑、规划和环境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1.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环境心理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包括那些以利用和促进此过程为目的并提升环境设计品质的研究和实践。对应这个定义,环境心理学有两个目标:一是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二是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 作为一个专门领域,环境心理学是新兴的,尽管在某些问题上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持续了数十年。早期的心理学家绝大多数更重视个体过程,而不是人-环境过程,幸运的是六十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改变了此状况,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并付诸于实践。 课程内容 1.环境心理学导论:初学者研究问题的导引 环境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什么是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对人、环境、行为三者相互作用的基本观点与学术脉络 2. 环境知觉/空间认知:我们如何了解和建构这个世界 注意到的环境、环境信息的解释与组织、认知地图、空间指认与距离认知 3. 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人对周遭环境的反应 对环境的色彩、声、光、热、微气候以及人们对其的反应 4.城市的公共认知:城市环境公共意象的若干专题 城市意象、易识别的环境与景观、社会性意象、环境审美 5.空间行为学:人们如何共享空间 拥挤、私密性、领域性和个人空间 6.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方法、用后评价研究和论文写作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之辨、量化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用后评价研究的设计和论文写作 7.住宅与社区中的环境心理: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8.以环境设计防止犯罪的研究与实践三十年:“可防卫空间”理论以来的建筑设计与社区防范 9.城市开敞空间中的环境行为 10.不同的环境与各种群体的环境 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女性与环境/办公室、校园

兰大18秋《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C(满分)

单选题 描述总体集中情况的统计指标称为( ) A: 总体平均数 B: 期望值 C: 总体平均数或期望值 D: 总体期望值 单选题 次数分配数列是( ) A: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单选题 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等距抽样 C: 类型抽样 D: 整群抽样 单选题 描述统计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前,其代表人物是( ) A: 高斯和高而顿 B: 高尔顿和皮尔逊 C: 高斯和皮尔逊 D: 高尔顿和费舍 单选题 总指数的两种计算方式是(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D: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单选题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 男性是品质标志 B: 人的年龄是变量 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单选题 A: 105% B: 104.76% C: 5% D: .76% 单选题 平均增长速度是() A: 长环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 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 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 D: 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单选题 普查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工作量大、环节多,相应也加大了( )的可能性 A: 登记性误差 B: 汇总性误差 C: 推断性误差

D: 控制性误差 单选题 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是( ) A: 比率变量 B: 名称变量 C: 等距变量 D: 顺序变量 单选题 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两种属性 A: 历史属性 B: 物理属性 C: 社会属性 D: 生物属性 单选题 .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 A: 直线相关关系 B: 正相关关系 C: 负相关关系 D: 曲线相关关系 单选题 A: 3% B: 10% C: 7.1% D: 107.1% 单选题 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 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 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 单选题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 A: 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B: 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 C: 两者均需确定 D: 两者都勿需确定 判断 大量观察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它为统计推断、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 判断 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与y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 判断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判断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的比重无关() 判断 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判断 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 判断 在简单现象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绝对量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判断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判断

微观经济学作业1-4-完整答案

微观经济学作业一(导论与市场运行)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 C )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 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 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B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 A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 的经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 问题。微观经济学对于居民的研究,是以居民如何将有限收入用于 各种物品的消费上实现效用最大化而展开的。微观经济学对厂商的 研究是从厂商如何将有限资源用于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展开的。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居民的效用最大化和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研究, 来探索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优配置。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 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达到最优化了。】 4.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B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完全理性 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A ) A、研究方法的不同 B 、研究对象的不同C、研究范围的不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 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 6.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小汽车的需求将: ( A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保持不变 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互补品】 7.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将: ( C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替代品】 8.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 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9.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C ) A、是一回事 B、都是由于同一种原因引起的 C、需求的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动引起的,而需求量的 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 10.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 ( A ) A、收入减少而引起的减少 B 、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 、与需求 量的减少相同 11. 需求曲线通常是一条 :( A )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利率为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解: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同样,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是执行这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其它选择。更确切地说,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是除这种选择之外,其它所有选择中的最大收益。古人常说“有一得必有一失”,实质上就包含了机会成本的含义。 就本题而言,100美元存在银行里,一年后的收益是5美元,因此,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5美元。 如果你还可以用100购买彩票,且期望获利是110美元,那么本题的答案就会变为: 消费(方式)的机会成本是美元,(方式和中的最大收益); 12103 储蓄(方式)的机会成本是美元,(方式和中的最大收益); 2110 3购买彩票(方式)的机会成本是美元,(方式和中的最大收益)。 52 13显然理性的消费者是不会马上消费或储蓄,他最好的选择是购买彩票。(注:本题只是考虑机会成本,忽略了其它一些因素,如果考虑彩票收益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答案会不一样) 二、一个经济由Larry、Moe、Curly这三个工人组成。每个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并可以提供两种服务:割草和洗汽车。在一个小时内,Larry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Moe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两辆汽车,而Curly可以割两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 a、计算在以下情况(即我所标的A、B、C和D)时,各能提供多少每种服务: ·三个工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割草。(A) ·三个工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洗汽车。(B) ·三个工人都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C) ·Larry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而Moe只洗汽车,Curly只割草。(D) b、画出这个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用你对a的回答来确定图形上的A、B、C和D点。 c、解释为什么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是这样的。 d、 a中有哪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请解释。 解:(a) A点能提供的服务:割40块草地; 辆汽车;40点能提供的服务:洗B C点能提供的服务:割20块草地、洗20辆汽车; D点能提供的服务:割25块草地、洗25辆汽车。 (b) 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 生产可能性边界 (c) 本题中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凹向原点的(或向外凸),这是因为洗汽车的机会成本(放弃割草的数量)随着洗车数量的增加而递增,反映在图形上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绝对值)是递增的。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洗汽车的机会成本是递增?因为我们目前和今后所接触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一般都是凹向原点的,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所以只要知道几个点,大致画一个凹向原点的并通过这几个点的弧形就行了。 许多同学可能认为它是一条直线,其实不然,最简单的证明是,A、B、D三点不可能构成一条直线(C是无效率的)。当然,在书上某些地方,生产可能性边界是直线(如52页农民和牧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不过大家注意它的前提,即农民用15分钟生产1盎司土豆,用60分钟生产1盎司牛肉,也就是说,农民为多生产1盎司牛肉所放弃的机会成本(4盎司土豆)是不变的。

作业《新编统计学原理》(教材 习题黑体板).pdf

作业――――《新编统计学原理》教材习题 第一章.绪论(无习题)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某公司对所属25个商业企业2000年的全员劳动效率(万元/人)进行调查,得到资料如下:6.59.811.313.415.9 16.817.718.413.619.1 19.419.720.721.521.8 22.323.524.127.428.5 29.328.629.530.130.5要 求:根据所给资料编制组距变量数列。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各个企业利润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算公式: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利润/计划利润),并按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三组:①未完成计划。②完成计划和超额完成计划10%以内。③超额完成计划10%以上。 要求:编制整理表并根据整理结果编制统计表。 第三章.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1.某企业职工工资资料如下: 2.某商场出售某种商品的销售价和销售额如下:

要求:试求该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 5.有一家餐馆到三个集贸市场买鱼,这三个集贸市场鱼的价格分别为:6元/千克、5元/千克、4.8元/千克。该餐馆以两种方式购买:第一种是在每个集贸市场各买20千克鱼;第二种是在每个集贸市场各花120元来购买。 要求:(1)以第一种方式购买时,求每千克鱼的平均价格(要求列出计算公式)。 (2)以第二种方式购买时,求每千克鱼的平均价格(要求列出计算公式)。 要求:(1)计算平均等级说明产品质量变化情况。 (2)由于质量变化对该厂总产值的影响。 7.在过去5年中,某国家因受严重通货膨胀的困扰,银行为吸收存款而提高利息率。1~5年的年利息率分别为25%、40%、60%、100%、120%。 要求:(1)若存入100美元,按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利率,问:第五年末的实际存款额是多少? (1+r)*5=(1+25%)+(1+40%)+(1+60%)+(1+100%)+(1+120%) 平均利率r=69% 第5年末的实际存款=100*(1+r*5)=445美元 (2)若存入100美元,按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利率,问:第五年末的实际存款额是多少? (1+r)^5=(1+25%)(1+40%)(1+60%)(1+100%)(1+120%) 平均利率r=65.3%(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5年末的实际存款=100*(1+r)^5=1235美元

《微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期末考试作业

课程论文首页

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郑建洪 中文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摒弃了以往行政手段干涉环境问题的某些弊端,是解决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经济学理论渊源,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法经济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设方针。 关键词: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法经济学 碳排放交易,主要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协议买卖,协议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即排放相应数量温室气体的权利),它是一种排放额度在买卖双方的转移。碳排放交易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显示,1995年到2006年这12年间,就有11年跻身于有全球地表温度记载以来的最热的12年之列;而未来100年气温还将上升1.1摄氏度-6.4摄氏度。据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克霍拉斯(Nicholkas)估算,如果气候变化不改观,它所带来的损耗成本将达到5.5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产出的20%,几乎等同于大萧条时 期的经济损失。全球变暖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危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产生节能减排的内在需求,碳排放交易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所出现的一种市场化减排手段。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法经济学分析

碳排放交易,是把碳排放量视为一种商品,并将其纳入市场机制的一种控制污染的经济手段。在本质上,它是一种产权交易,有着深刻的产权经济学内涵,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都体现着产权交易的特质。 碳排放权:一种环境产权 碳排放交易事实上是环境产权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转移,是一种碳排放权的交易。因此,首先要求确立合法的排放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可以买卖。碳排放权所体现产权的性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从内容上看,碳排放权是一系列的权利束。碳排放交易包括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和排放权的交易两个方面,完整的碳排放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以及收益权。在这些权利中,既有产权 中最基本的(对排放污染权利的)所有权,也有其他权能,如交易权和收益权。因此,碳排放权是一个较为完整意义上的产权束。 第二,从社会关系上看,碳排放权不仅体现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关系,而且反映社会成员和排放厂商之间的权利与利益关系。碳排放交易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国家或某权威机构拥有决定碳排放的权利,它把这一权利以许可证的方式无偿或者拍卖给需要排放的单位,这是初始权利的配置。初始权利界定包含了对污染引起的外部性的内部化,是公众权利的体现,是排放者对社会成本的支付。其次,碳排放权在个体之间进行交换,每个个体拥有对排放权的支配权以及收益权。总之,排放权的初始界定和权利转移背后是人们使用环境产权时发生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主体上看,碳排放权载体必须明确到企业法人身上,具有确定性。袁庆明(2009)指出,“所 谓产权确定性,就是人们对其资产排他性权利的实现程度。一般来说,确定的产权意味着其排他权利是未受侵犯的。”产权交易要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这是以产权的人格化为前提的。对于碳排放权,其所有者应当是能够独立承担责任和享有收益的自然人或法人。当然,碳排放权是一种对环境污染的权利,最终的归属是由法律裁决,个体并非其天然的最终所有者。但是,碳排放权最终归于能够承担责任的个体,其交易是权利的转移,是所有者的改变,要求排放权必须体现主体明确、权利义务相当的现代产权特征。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经济学理论渊源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实质是由使用某种资源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带有“负外部性”效应,而目前并没有人去承担由此产生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有以下几种: (一)稀缺资源理论 一种资源只有在稀缺时才具有交换价值,所以交易得以进行的前提就是资源稀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较少时,土地、空气、水等环境资源要素非常丰富,是不存在稀缺性的自由物。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功能的需求开始产生竞争、对立、矛盾和冲突,环境资源多元价值的矛盾和环境功能的稀缺性日益显露。而这种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就是排污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标准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 一 单选题 1. 次数分配数列是 ( )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本题分值: 用 户得分: 用户 解答: 标准答 案: 4.0 4.0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2. 在组距分组时 ,对于连续型变量 ,相邻两组的组限 ( ). 必须是重叠的 必须 是间断的 可以是重叠的 ,也可以是间断的 必须取整数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必须是重叠的 标准答案: 必须是重叠的 3. 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 ,则反映变量值 ( ) 越分散 ,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越集 中 ,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越分散 ,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越集中 ,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4.0 4.0 越集中 ,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越集中 ,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4. 填报单位是 ( ) 调 查标志的承担者 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构成 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 重点单位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标准答案 4.0 0.0 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 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5.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 抽样误差系数 概率度 抽样平 均误差 抽样极 限误差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4.0 标准答案 0.0 抽样误差系 数 抽样平均误差 6. 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几何平均法 加权算术平均法 简 单算术平均法 首末 折半法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首 末折半法 标准答案: 首末折半 法

环境心理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2016至2017学年度第1学期)课程名称:环境心理学 学生姓名:岳海婷 学号:201309550060 专业、班级:2013级建筑学二班任课教师:钟文琪 提交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从环境心理学分析环境对人心理情感的影响 摘要:景观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和人们的心理情感关系是越来越大了,我们也越来越喜欢观众愉快的情感体验,改善环境景观规划很大的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可以让人们的审美升华,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和文化精神的享受。因此,景观环境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很好的调动人们的心理情感状态。体现在不同的景观环境氛围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不同的需求,也可以让人觉得人性化景观空间设计新的不同的感觉,和满足人的需求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艺术魅力的景观空间环境氛围和人文的需求。 关键词:景观空间环境;心理情感;影响 1研究的目的 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那里的风景是赋予生命和灵魂的意图,并通过一系列不同的空间环境景观环境来充分展示和演绎其内涵。景观设计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一些重要的部分,主要通过研究空间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尤其是情感心理学的影响。景观环境空间结构和链接的设计元素,用最直观的表达,可见性、空间感是第一步,体现了景观空间环境的物理特性;第二步是进入空间的意图,这是另一个属性的空间环境,精神和属性。这两个属性“物化”和“人性化”更好的交换。景观空间环境对材料的结构和形态变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促进景观设计的质量,设计服务的核心价值,关注人们的心理反应,尤其是情感反应密切相关的质量设计效果。在设计一样设计主题的工作时,因为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的心理不同,设计出的景观空间环境所表现的情感,想法,理念也是不一样的。 2城市广场景观的研究 人们在城市广场活动呈现复杂的现象,跟具情况决定是有规律的还是随机性的,很难决定。城市广场景观空间,如果表达的不是人与人的行为之间的联系,那它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因为它是一个函数的载体,信息的媒体,人们的行为,如果没有空间环境为背景,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下,产生是不可能的。 城市景观是一个“线”和“点”的两种类型的空间。“线”作为指导,提供交通便利,帮助人们确定方向,寻找一条道路,它包括一系列的交通路线和交通网络,如街道、人行道、步骤,一条小巷。“点”是指车辆路线和人保持距离的“节点”。城市广场的空间“点”类型是最重要,城市广场是一个三维空间想象力的创造。户外,人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接近大自然,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可以使思想、感情和智慧在开放的气氛中,可以减轻人际沟通中的情绪,消除疲劳,城市广场提供了人类在休息和户外活动的地方。 所需的空间不同的通信距离,环境条件是不同的,比如60厘米距离属于两个人之间的秘密空间,可能是身体接触,第三方通常自动离开这个范围内,以避免拥挤和焦虑。大多数情绪理论研究者认为心理情绪反应会导致相应的行为,景观空间的设计形式,质地,颜色,符号,情感,表达了景观空间和舒适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目的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产生相应的行为。 3居住小区景观研究 在当今日益城市化,人们渴望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其最重要的不是选择最好的建筑材料,不是高档次的设施和最时尚的设计风格,而是设计师使用环境和心理的交互人性化的景观设计理念,在不同方向,最大化的改善环境的质量,提高居住区环境的活力。尽管人们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身份对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行为模式,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不会改变,那就是“居民和他们的户外活动”。 居住区环境景观元素是精神文化包括环境,历史背景,特点等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互动,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B 历次成绩完成时间查看详情 1.0.0 2015-01-09 11:16:12 2.0.0 2015-01-09 11:16:01 3.0.0 2015-01-09 11:15:51 4.0.0 2015-01-09 11:15:42 5.0.0 2015-01-09 11:15:35 6.0.0 2015-01-09 11:15:27 7.0.0 2015-01-09 11:15:20 8.0.0 2015-01-09 11:15:12 9.0.0 2015-01-09 11:15:03 10.0.0 2015-01-09 11:14:55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B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B最终成绩:0.0 仅显示答错的题一单选题 1. 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 年内出生人口 年内迁出人口 年末总人口 全年离婚人数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年末总人口

2. 某企业2004年下半年各月的库存资料如下表所示,其平均库存量为( ) 10868.1 10745.8 9056.75 12895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10868.1 3. 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4. 次数分配数列是( )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5. 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心理学期中作业调研报告

金陵“九鼎” ——记一座不慕浮华的大学之城南京,是个经历太多创伤的老人,隐忍而带着慈悲,苍茫却不失矍铄。它的树木,它的道路,它的河流,它的建筑,无一不彰显着历史的存在感。南京,是个拥有太多意象的城市,说不清,道不明,更有斑驳的树影下学子们一路洒下的欢声笑语,百年老校里一座座静默的建筑,折射出老城的往事,映照出现今的繁华。 为了诠释南京现今的城市意象,我们选择了从九所历史悠久的高校入手,铺展出一座名城的画卷。2002年的某一天,南京城里突然有九所大学同时张灯结彩,庆祝100年华诞。为此,江苏省政府铸了九座青铜鼎,分送给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 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 大学和江苏大学,以示“一脉同源,百年九鼎”。此事 一出,南京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南京那么多的大学,其 实均源自同一所老祖宗——1902年由张之洞创办的三 江师范学堂。这九座铜鼎打开了南京高校史上一条隐秘 的时间通道。经由它,上可以溯至国子监,去到夫子庙——早在600多年前,南京就曾经是一个大学城;下则一脉相承,陆续经过江南水师学堂、三江师范学堂、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再到如今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它们以厚朴和励学的姿态,低调地辐射着南京城,提升着它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高度。 我们小组成员在10月16号首先走入了南大的鼓楼校区。一进校区,扑面而来的是绿色的气息,众多的花草树木让人倍感亲切。一座古老的建筑在树木的掩映下显得愈发的庄严和沉淀,它就是南大的地标——北大楼。北大楼建于1917年,由美国建筑师司迈尔 (A.G.Small)设计,砖木结构,地上2层,地 下1层,建筑面积3473平方米。由于诞生于中 西文明激烈冲撞和融合的年代,至今我们依然能 从它的外观和风格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大 楼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设计,同时又糅合了 西方的建筑风格:中部建有一座5层高的正方形 塔楼,将整座建筑分成对称的东西两半;塔楼顶部是十字形脊顶,实际上为西洋式钟楼的变体;楼体由明代城墙砖砌筑而成。这些有着600

兰大18秋《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A(满分)

单选题 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 ) A: 划分各组界限 B: 选择分组标志 C: 确定组数 D: 确定组距 单选题 分配数列包含两个组成要素,即() A: 分组标志和组距 B: 分组和次数 C: 分组标志和次数 D: 分组和表式 单选题 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 A: 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 销售量,产量 C: 销售价格,产量 D: 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单选题 A: 上涨了5% B: 下降了5% C: 上涨了5.3% D: 下降了5.3% 单选题 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 ). A: 分组的任务和作用不同 B: 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 组数的多少不同 单选题 次数分配数列是( ) A: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单选题 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是( ) A: 比率变量 B: 名称变量 C: 等距变量 D: 顺序变量 单选题 统计整理的关键() A: 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 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 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D: 编制统计表 单选题 抽样误差是指( ) A: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 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而出现的系统误差 C: 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 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单选题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 A: 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 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 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 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单选题 学生的各种智商能力测试分数是( ) A: 比率变量 B: 名称变量 C: 等距变量 D: 顺序变量 单选题 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 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 人口按年龄分组 单选题 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 A: 600元 B: 533.33元 C ,466.67元 C: 500元 单选题 平均发展速度是( ) A: 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 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 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 D: 增长速度加上100% 单选题 平均增长速度是() A: 长环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 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 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 D: 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判断 在单位成本指数∑q1p1/∑q0p0,中,∑q1p1-∑q0p0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判断 各种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因此不应提倡() 判断 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判断 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是不对等的,因此回归系数的值不止一个() 判断 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判断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示速度的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的形式表示速度的分析指标() 判断 产品销售成本降低,销售价格随之降低,说明成本与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判断 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判断

微观经济学课程作业一

作业一(2016、3、18) 一、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2、“资源就是稀缺的”就是指( B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就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与劳务而消耗光。 3、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 )。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 )。 A、通货膨胀; B、该国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被利用的资源减少; D、该国生产处于最适度的水平。 5、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6、花10元钱理发的机会成本就是( )。 A、 10元钱的其她最好的用途; B、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她最好的用途; C、给理发师10元钱的价值; D、 10元钱与用来理发的时间的其她最好的用途。 7.在得出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常数。( ) A、个人收入; B、其它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商品的价格。 8.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商品的当前需求会(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A、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她相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10.如果甲产品的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那么可以大致判断( )。 A、甲与乙产品就是互替商品; B、甲与乙产品就是互补商品; C、甲为低档商品,乙为高档商品; D、甲为高档商品,乙为低档商品。 11.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 D、大豆价格上升。 12、需求定理意味着,其她条件不变时( )。 A、随着电脑价格升高,电脑需求减少; B、随着电脑价格升高,电脑需求量减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