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工程 第八章 地基处理

路基工程 第八章 地基处理

路基工程 第八章 地基处理
路基工程 第八章 地基处理

第8章地基处理

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以前的灰土垫层。随着现代土木工程功能化,交通高速化,城市建设立体化,地基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路基工程中,工程建设的需要也促使地基处理技术快速发展。其中,在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中,针对铁路等级、速度目标值、特殊土地基,地基处理技术是路基的工后沉降和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性技术之一,也是特殊路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将对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设计要求、计算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系统阐述。

第1节地基处理方法综述

1.1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动态

近三十年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水平飞速发展,地基处理技术也相应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和推广。表8-1给出了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在我国应用的最早年份,大部分地基处理技术是改革开放后发展或引进的。为了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冲法、强夯法、深层搅拌法、土工合成材料、强夯置换法、EPS超轻质填料法等许多地基处理技术从国外引进并在实践中发展;许多已经在我国得到应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如排水固结法、土桩和灰土桩法以及砂桩法等也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此外,工程实践中还发展了许多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如真空预压法、锚杆静压桩法、孔内夯扩碎石桩法、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法、刚性桩复合地基法等。

表8-1我国部分地基处理方法最早应用年份

地基处理方法年份地基处理方法年份

普通砂井法20世纪50年代土工合成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

真空预压法1980年强夯置换法1988年

袋装砂井法20世纪70年代EPS超轻质填料法1995年

塑料排水带法1981年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法1990年

砂桩法20世纪50年代刚性桩复合地基法1981年

土桩法20世纪50年代中锚杆静压桩法1982年

灰土桩20世纪60年代中掏土纠倾法20世纪60年代初

振冲法1977年顶升纠倾法1986年

强夯法1978年树根桩法1981年

高压喷射灌浆法1972年沉管碎石桩法1987年

浆液深层搅拌法1977年石灰桩法1953年

粉体深层搅拌法1983年

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水平的快速提高,不仅可以减少因地基处理方案选用不当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消除工程事故发生隐患,而且对提高铁路路基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软弱地基种类多,分布广。从沿海地区的软土、西北高原的黄土、北方

的冻土、南方的膨胀土和红粘土,到各种填土,都给地基处理带来一定难度。地基处理方法的工作原理分为置换、挤密、固结排水三种。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的工程,往往需要交叉使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因此地基处理应因地制宜实施开展。表8-2为按改良工法工作原理分类的地基处理方法,表中可概要了解各种工法的特征。

近年来,由于铁路路基沉降控制标准的提高,复合地基在铁路路基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复合地基形式的选择,应以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因为它既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又对工期和造价有很大影响。比如,碎石桩法处理软土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采用碎石桩法加固软土地基,存在加固效果的不确定性,碎石桩加固饱和砂土,桩体内孔隙水压及时消散容易引起桩体强度降低,影响加固效果。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即使加固成功,承载力提高的幅度也不大,而且变形得不到有效控制。为判明碎石桩法对这种工程地质条件的适用性,有关规范规定,必须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美国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粘粒含量高于25%~30%的土质,碎石桩法不再适用。针对这种软土工程地质条件,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发了CFG桩复合地基、双灰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及水泥碎石桩复合地基,它们均以碎石作为骨干材料,加入水泥及适当比例的其它材料,进而形成一种低强度的混凝土桩,将其称为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

1.3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和设计

1.地基加固机理

地基加固按照加固目的有以下不同特点:

(1)强度特性改良,即提高抗剪强度。通过土体强度的改良,提高地基承载力,提高斜坡稳定性,防止基坑涌土。

(2)降低土体压缩性。主要是减小土体压缩变形或减小土体侧向位移引起的地基下沉。

(3)改善渗透性。通过加固减小土的渗透性以形成防水帐幕,阻止渗水或防止流砂、管涌发生。

(4)改善动力特性。对松散砂进行地基加固,可防止地基液化,改善抵抗振动荷载的性能。

在选定某种地基改良方法时,要从下述三方面对其适用性探讨:

(1)改良目的—包括沉降对策、稳定性对策、地表层强化、抗液化对策等;

(2)改良效果—包括沉降对策(促进或抑制)、稳定性对策(增加强度、促进强度、减轻荷重)、地表层改良、抗液化对策等;

(3)施工条件—包括地基土特性(粘性土、腐质土、砂质土)、软弱层厚度(3m未满、3~10m、10m以上)、对邻近构造物的影响、噪音及振动的影响、路堤高度(低路堤、高路堤)、施工效率等。

表8-3为国内外线路工程(道路、铁路、堤坝等)软弱地基(粘质土地基、砂质土地基)对策工法初步选定方法一览表。该表从处理目的、地基情况、环境影响三方面对各种工法的特征及适用性进行了概要性分析。

注:☆:优先选用○:适用△:有条件适用×:不适用

2.地基设计方案选择和设计

地基处理方法繁多,合理选择处理方案对确保工程质量、进度,降低处理费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地讲,当软弱地基土层厚度较薄时,选用简单的浅层加固方法,如换填垫层、机械碾压、重锤夯实等;当软弱土层厚度较大时,可按加固土的性状和含水量情况采用挤密桩法、振冲碎石桩法、强夯法或排水堆载预压法等;如遇软土层中夹有砂层,则可直接采用堆载预压法,而不需设置竖向排水井;当遇粉细砂地基,如仅为防止砂土液化,一般可选用强夯法、振冲法、挤密桩法等;当遇淤泥质土地基,因其透水性差,一般宜采用设置竖向排水井的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法等;当遇杂填土、冲填土(含粉细砂层)和湿陷性地基,一般可采用深层密实法,效果较佳。表8-4给出了特殊土及特殊条件下铁路工程地基处理常用方法。

表8-4特殊土及特殊条件下铁路工程地基处理常用方法特殊土及特殊条件下地基类别可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软弱黏性土

(软土、松软土)地基换填、加筋垫层、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强夯、强夯置换、碎石桩、搅拌桩、旋喷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素混凝土桩、碎石注浆桩、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桩网结构、钢筋混凝土桩板结构

人工填筑土、杂填土地基换填、冲击碾压、强夯、强夯置换、碎石桩、挤密桩、柱锤充扩桩

松散砂土地基强夯、碎石桩、挤密砂桩、旋喷桩

湿陷性黄土地基换填、冲击碾压、强夯、灰土挤密桩、水泥土挤密桩、柱锤冲扩桩、钢筋混凝土桩板结构

膨胀土地基换填、掺灰改良、封闭、石灰桩、灰土桩

山区斜坡软弱地基碎石桩、搅拌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结合侧向约束桩

岩溶灌浆、结构物跨越、揭盖回填

采空区、人为坑洞灌浆、强夯、充填

方案选择一般应先做好调查研究,详细了解上部结构体系与类型、地质情况、环境影响以及施工条件等。地基处理方案的选定,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收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设计资料

根据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了解的地质资料、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等情况,初步选定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也可考虑采取加强上部结构、基础刚度(整体性)的措施,使其与地基处理方法共同作用。

(2)初步拟定方案

选用的几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筛选应分别从工程、地质、水文状况以及加固效果、材料消耗和来源、施工机具、场地条件、工程进度要求、环境影响、地基处理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技术与经济性比较,根据技术可行,质量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又能满足进度要求等原则,要因地、因工程制宜进行优选。在选用某一方法时,还应注意克服盲目性,因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案都有其一定的适用条件、优缺点和局限性,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法时,还应注意节约资源、环境保护,避免因地基处理对地面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以及噪声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对选定方案的实地检验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案,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原位试验或试验性施工,以检验设计参数、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处理效果。如未达到设计要求,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或者修正地基处理方案,直至满足要求。

(4)地基处理方案施工及监测

地基处理方案确定后,应搞好施工技术管理,以保证方案的正确实施,达到预期良好处理效果。由于地基处理后,土体强度增长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设计要求,压缩模量提高,地基稳定,因此对地基的处理要尽量提早施工,以便通过调整施工进度,发挥时间效应,确保地基稳定安全。在地基处理前、施工中和处理后,还应定时对被加固的软弱土地基进行现场测试和沉降观测以便了解地基加固效果,有时还应对周围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通信电缆等进行沉降、位移和裂缝等监测,以保护周围环境。

1.4铁路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新建或改建了大量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对线路的稳定性和平顺

性的严格要求,对工后沉降控制也更加严格。地基作为铁路路基工程的基础,对线路工程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以往依赖传统的勘察手段、评价方法和简单的地基处理措施,无法满足高速铁路对地基的承载要求和沉降控制标准。一般而言,在铁路路基工程中进行路基工程地基处理时应从路堤稳定性、路基承载力(路基下地基承载力)、沉降三个方面对路基进行设计和验算。对铁路路堤而言,施工期沉降对部轨道结构及以后铁路运营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目前,规范中以工后沉降作为首要设计控制指标,然后对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验算。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上尽管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控制都可作为铁路路基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依据,但是在工程实际中,在满足沉降要求的情况下,出现承载力不足,发生塑性破坏或失稳的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在软土地基中这种现象尤为显著。因此,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地基设计中,如何平衡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热点问题,对工程质量和造价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对于铁路路堤,路堤填方的总沉降量在其时间曲线上可分为:(1)施工期沉降:指施工期间路基产生的沉降,它包括路基施工完成后,静置期内所产生的那部分沉降。路基沉降绝大部分发生在施工期间;(2)工后沉降:路堤建成后铺轨工程(包括铺砟)开始时计算至最终的路基剩余沉降。有的国家以铺轨完成,交付运营后的沉降为工后沉降。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及不均匀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目前,铁路设计部门对于路基工后沉降仍采用经验估计,并无严格的理论支持。

第2节浅层处理

2.1换填法

2.1.1概述

换填法(replacement method)就是将基底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除,换填无侵蚀性的低压缩性散体材料(中砂、粗砂、砾石、碎石、卵石、矿渣、灰土及素土等),分层夯实作为基础持力层。此法适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和土方工程量较大的工程,一般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处理、低洼地域筑高(平整场地)和堆填筑高(道路路基)。当软弱地基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不能满足建筑物的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很大时,换填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采用这种方法施工,不用抽水、不用挖淤,施工简单迅速。此法适应于池塘、河流等积水洼地,常年积水,且水不易抽干,表层无硬壳,软土液性指数大,层厚薄,片石能沉达下卧硬层者。

换填法按施工方法不同,分为机械换填法,爆破排淤法以及抛石挤於法。换填法可用于处理软基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素填土、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地基以及地基内的暗沟和暗塘。对于上述各类土的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一般换填是合理且较为经济的处理方法;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换填垫层应根据荷载性质、结构特点、地基条件、施工机械设备及换填材料等进行设计,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换填垫层宜采用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灰土垫层、水泥土垫层和加筋垫层等。

1.换填垫层作用

与砂垫层相同,不同材料垫层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六方面:

(1)提高地基承载力

由于挖去软弱土,换填抗剪强度较高的砂或其他填筑材料,必然提高地基承载力。

(2)减少垫层下天然土层的压力(减少沉降量)

由于砂垫层或其他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减少了垫层下软弱土层的附加应力,所以也减少了软弱土层的沉降量。

(3)排水加速软土固结

由于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等垫层材料透水性大,软弱土层受压后,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使基础下面的软弱土层中的孔隙水压迅速消散,从而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和提高其强度,避免地基土塑性破坏。

(4)防止冻胀

因为粗颗粒垫层材料孔隙大,可切断毛细管,所以可防止寒冷地区土中冬季结冰所造成的冻张。这是砂垫层的底面应满足当地冻结深度的要求。

(5)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由于膨胀土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因此挖除基础底面以下的膨胀土,换填砂或其他材料垫层,可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从而可避免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

(6)消除或部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由于黄土具有遇水下陷的特性,因此挖除基础底面以下的黄土,换填不透水性材料的垫层,可消除或部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为使换填达到预期效果,应保证垫层本身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垫层下地基所受压力和地基变形在容许范围。这要求采用合适填料,并使垫层具有足够断面,必要时需验算地基变形。因此,换填垫层的设计内容原则上包括选择填料、确定垫层断面和验算地基变形。

2. 垫层填料的选取

一般来讲,垫层填料应易于夯压密实,做成垫层后抗剪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具有良好的水稳性,有可能发生震害的情况下还应符合防震要求。砂土、圆砾、角砾、卵石、碎石、黏性土、粉土、灰土及工业废渣均可用作垫层填料,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砂石填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级配,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不含植物残体和垃圾等杂物。当应砂土作填料时,宜尽量采用中砂、粗砂或砂砾;如果采用粉细砂,应掺入25%~30%的卵石或碎石。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换填处理不宜采用砂石及其他渗水材料作为填料,以防水透过垫层浸湿其下土层。

(2)用作填料的黏性土和粉土通常称之为素土,其中的有机质含量应不超过5%,且不得含有膨胀土或冻土等不良土;如果夹有块石,其粒径最好不超过50m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则不得采用夹有石块或砖瓦块等粗颗粒的土料。

(3)灰土是石灰与素土拌和而成的。用作垫层填料时,素土宜采用黏性土或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其中应不含松软杂质及粒径大于15mm的颗粒;石灰最好采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石灰与土的体积配合比常为2:8或3:7。

(4)用作垫层填料的工业废渣应质地坚硬,性能稳定且无侵蚀性,最大粒径及合适的级配宜通过试验确定。

除上述外,选用垫层填料应尽可能就地取材。

2.1.2原则

1.换填垫层种类的选择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浅层软弱地基。当在工程范围内上层软弱土较薄,则可采用全部换填处理。对于较深厚软弱土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也可只换填上部部分厚度的软弱

土层或采用换填与其他地基处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工程实践表明,采用换填垫层全部置换厚度不大的软弱土层,可取得良好效果。

换填法效果受地基上部荷载影响显著。对于铁路路基、站场场坪等工程,采用换填垫层处理上层部分软弱土时,传递到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较小时,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高填方路基,由于附加荷载对下卧层的影响较大,如仅换填软弱土层的上部,地基仍将产生较大的变形及不均匀变形。针对线路工程的不同特点和所在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应考虑换填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压力扩散能力、密度、渗透性、耐久性等因素。当换填量较大时,应综合考虑换填材料的性能、价格、来源、对环境的影响、及使用条件。此外,还应考虑所能获得的施工机械设备类型、适用条件等因素,从而合理地进行换填垫层设计及选择施工方法。不同垫层方法的适用范围参见说明表8-5。

2.垫层设计原则

(1)垫层厚度

合理确定垫层厚度是垫层设计的主要内容。垫层厚度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垫层能换除基础下直接承受上部荷载的软弱土层,代之以能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垫层;其次荷载通过垫层的应力扩散,使下卧层顶面受到的压力满足小于或等于下卧层承载能力的条件;再者基础持力层被低压缩性的垫层代换,以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通常根据土层的情况确定需要换填的深度,对于浅层软弱土厚度不大的工程,应置换掉全部软弱土。对需换填的软弱土层,首先应根据垫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基底压力,再根据垫层下卧层的承载力,设置垫层厚度。压力扩散角应随垫层材料及下卧土层的力学特性差异而定,可按双层地基的条件来考虑。

考虑到地下水位较高区域,换填基坑开挖过深需要采用降水措施。同时,基坑开挖工程量大,坑壁放坡占地面积大或边坡需要支护,易引起邻近地面、管网、道路与建筑的沉降变形破坏因此,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常控制在3m内较为经济合理。

(2)垫层宽度

确定垫层宽度时,除应满足应力扩散要求外,还应考虑垫层应有足够的宽度及侧面土的强度条件,防止垫层材料向侧边挤出而增大垫层竖向变形。常用方法依然是按扩散角法计算垫层宽度或根据当地经验取值。当z/b>0.5(z为路基底面以下垫层厚度,b为路基底面宽度)时,垫层厚度较大,按扩散角确定垫层的底宽较宽,而按垫层底面应力计算值分布的应力等值线在垫层底面处的实际分布则较窄。当两者差别较大时,也可根据应力等值线的形状将垫层剖面做成倒梯形,以节省换填的工程量。当基础荷载较大,或对沉降要求较高,或垫层侧边土的承载力较差时,垫层宽度可适当加大。

2.1.3设计

通过分析现场试验结果,各种不同材料的垫层,虽然其应力分布有所差异,但其极限承载力比较接近,并且沉降特点基本相似,所以各种材料的垫层都可近似按砂垫层计算方法设计。砂垫层的设计不但要求满足铁路路基对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变形方面的要求,而且要符合技术经济的合理性。砂垫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垫层断面的合理厚度和宽度。以此,加筋垫层土工合成材料应选用耐久性好的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和土工织物等,其性能和铺设要求应满足《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 10118)的规定。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垫层填料宜采用碎石、砾石、中粗砂等材料。

(1)确定垫层厚度

垫层厚度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合式(8-1)要求: 砂垫层的厚度应根据垫层底部软弱土层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来确定,即作用在垫层底面处的总应力(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之和)不超过垫层底部软弱土层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即满足式(8-1)

][σk p p cz z ≤+ (8-1)

式中: z p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kPa );

cz p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kPa );

az σ—垫层底面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

k —地基承载力计算修正系数,对于挡土墙、涵洞等刚性基础地基其值取1;对于路堤、场坪等柔性基础地基其值可取1.2~1.5。

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z p 可分别按下式计算:

条形基础

θztg b p p b p c k z 2)

(+-=

(8-2)

矩形基础

)2)(2()(θθztg l ztg b p p bl p c k z ++-=

(8-3) 式中: b —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的宽度(m);

l —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m);

k p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kPa);

c p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kPa);

z —垫层的厚度(m);

θ—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8-6选用。

注:1 当z <0.25,除灰土取θ=28°外,其余材料均取θ=0°,必要时,宜由试验确定;

2 当0.25

换填垫层的厚度z 不宜小于0.5m ,也不宜大于3m 。

垫层底面的宽度应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式(8-4)确定:

θztg b b 2+≥' (8-4)

式中: b '—垫层底面宽度(m);

θ—压力扩散角,可按表8-6选用;当z <0.25时,仍按表中z =0.25取值。

(2)确定垫层宽度

垫层顶面宽度可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基坑开挖期间保持边坡稳定的当地经验放坡确定。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300 mm 。

砂垫层的宽度除要满足应力扩散的要求外,还要根据垫层侧面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来确定,防止垫层向两边挤出。如果垫层宽度不足,四周侧面土质又比较软弱时,垫层就有可能部分挤入侧面土中,使路基沉降增大。砂垫层材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为好,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碎(卵)石,但要分布均匀,含泥量不超过3%,并要除去树皮、草根和垃圾等杂物。如果用细砂,应掺入30%~50%的碎(卵)石,碎(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 mm 。若用作排水固结地基砂、石材料,含泥量也不超过3%,碎(卵)石的最大粒径也不应大于50 mm 。

(3)换填垫层下卧层沉降和承载力验算

换填垫层应对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必要时垫层承载力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垫层地基的变形由垫层自身变形和下卧层变形组成。沉降包括垫层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层变形量之和,见式(8-5)。

12s s s =+ (8-5)

式中:s —基础沉降量,单位为mm ;

1s —垫层自身的竖向压缩量,单位为mm ;

2s —压缩层厚度范围内(自垫层底面算起)各土层竖向压缩变形量之和,单位为mm 。

粗粒换填材料垫层在施工期间垫层自身的压缩变形已基本完成,且量值很小。因而对于碎石、卵石、砾石及砂垫层,在地基变形计算中,可以忽略垫层自身部分的变形。但对于细粒材料的尤其是厚度较大的换填垫层,则应计入垫层自身的变形。垫层下卧层的变形量按公式(8-6)计算:

s c d s s s s ++= (8-6)

式中:s —地基总沉降量;

d s —瞬时沉降量;

c s —主固结沉降;

S s —次固结沉降。

地基压缩层厚度按照式(8-7)计算:

t z σσ1.0= (8-7)

式中:σz —沉降计算深度z 处的地基垂直附加应力;

σt —沉降计算深度z 处的地基自重附加应力;

垫层压缩模量由荷载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砂垫层压缩模量可选用24~30MPa ,其他垫层的压缩模量可以查阅相关规范。

垫层竖向压缩量按式(8-8)计算,

001(

)/2s p p s z E α+=

(8-8) 式中:z —垫层厚度;

s E —垫层的压缩模量; α—基底有效应力扩散系数,平面问题/(2t a n

b b z αθ=+,空间问题/(2tan )(2tan )bl b z l z αθθ=++;

—基底平均有效应力,单位为kPa 。0p 大小为式(8-9)。

00/G p N F d d γγ=+- (8-9)

式中:N —地表面以上建筑物传给基础的竖向荷载,单位为kN ;

F —基础底面积,单位为m 2;

d —基础埋置深度,单位为m ;

0γ—基础底面以上原土的重度,单位为kN/m 3;

G γ—基础底面以上回填土与基础的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用浮重度),一般可取20 kN/m 3。

2.1.4施工

垫层施工前应对换填范围和深度进行复核。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部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厚度外,一般情况下,垫层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 mm 。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200 mm 厚土层暂不挖去,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待铺填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0~300 mm 厚砂垫层或铺一层土工织物,以防止下卧土层表面局部破坏,同时必须防止基坑边坡坍土混入垫层。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2.1.5质量检验

换填垫层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垫层压实质量及承载力等。压实质量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1.换填垫层应检测压实系数,灰土垫层和水泥土垫层还应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

2.对路基基底换填,沿线路纵向每一压实层每100m 抽样检验3个点,其中换填层中间1个点,两侧距换填层边缘2m 处各1点;对刚性基础基底换填,每层100m 2检查不少于5处。

3.对刚性基础基底换填垫层应通过载荷试验进行承载力检验,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2处。旋喷桩质量检验内容应包括桩身完整性、均匀性,桩身强度,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等。旋喷桩的完整性、均匀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可采用以下方法检验:

1.成桩7d 内,可采用低应变检查桩身均匀性。检查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2.成桩7d 后,可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面下0.5 m),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验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3.成桩28d 后,应采用双管单动取样器在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桩体完整性、均匀性,取不同深度的不少于3个试样作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

旋喷桩承载力检验宜在成桩28d 后进行。应采用单桩或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为

总桩数的2 ‰,且不少于3根。

2.2冲击碾压

2.2.1概述

冲击碾压施工是采用冲击式压实机(一种高振低频率的新型压实设备),配备压实轮,压实轮在牵引拖动行驶滚动中将高位势能转化为动能对地面进行冲击从而对土体深层产生较强的冲击能量,同时辅以滚压、揉压的综合作用,使土石颗粒之间发生位移、变形和剪切,随着土石密实度增加,其影响深度也逐渐增加,从而使土体深层随着冲击波的传播得到压实。有效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大大改善不均匀沉降而形成的道路病害,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和均匀性,对于暴露地基或路基的内部缺陷、避免隐患、提高施工质量等具有显著的效果。由于冲击碾压具有加固效果显著、适用土类广、施工简便、施工期短、施工费用低等优点。冲击碾压适用于浅层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处理。冲击碾压设计与施工应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土质条件等因素结合冲击碾压的适用范围综合确定,大面积施工前应选取代表性场地进行试验性施工。冲击碾压施工应考虑对居民、构造物等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冲击碾压的适用区域概括如下:

①为解决路基差异沉降问题填挖方交界段应采用冲击碾压;

②保证挖方路段密度均匀,路堑地基应进行填前冲击碾压;

③为消除填方路段天然地基的不均匀性,填方路基或零填路基一般均应该采用填前冲击碾压,同时可检查有无软基存在,消除沉降差异;

④为保证路基不发生纵向开裂,小于0.8 m的低填方路段采用冲击碾压;

⑤当填土质量难于控制时,整体分层压实后应进行追密冲击碾压;

⑥高填方路段应采用冲击碾压;

⑦锯齿形纵断面因为填土高度不同,应该全段采用冲击碾压;

⑧低于最佳含水量的缺水地区的低塑性土宜采用冲击碾压;

⑨为增加轨道而加宽路基时,加宽部分的原地面和填方后的路基顶面均应该进行冲击碾压;

⑩遇水膨胀的膨胀岩(土),湿陷性黄土的天然地面应该采用冲击碾压。

不宜采用冲击碾压的路段:①重力式桥台台背50 m以内的路段;②填方高度小于5 m有涵管的路段;③距原地面2~3 m存在软土夹层的路段;④相对含水量大于0.6的天然地面;

⑤距坡脚50 m以内有古建筑或危房的地方;⑥距防洪堤50 m以内的路段;⑦已设路肩挡墙的路段;⑧粉性土路堤;⑨有古墓的地点;⑩探明有溶岩和溶洞的地点。

2.2.2设计

(1)冲击碾压范围

冲击碾压处理范围应大于基底范围,宜超出路堤坡脚或基础外缘3 m。冲击碾压的宽度不宜小于6 m,长度不易小于100 m。

(2)加固深度

冲击碾压的加固深度原则上部易超过3 m,实际的压实深度和压实影响深度应根据现场冲击碾压试验或当地经验确定。地基和路堑的冲击碾压效果等与土质条件、冲击压路机型号、冲击碾压等密切相关;因此施工前应选取代表性场地修筑试验路段对于强夯机夯实土基,工程实践中美国人Menard提出过影响深度经验式:

H=

(8-10)式中:H—影响深度(m);

M—夯锤质量(1000kg);

h—落锤高度(m)

根据国内实际施工情况并考虑土壤参数的影响因素,对上式进行修正得:

H=

(8-11)其中:H—加固深度(m),α—加固系数,一般湿陷性黄土取0.34~0.5,高填方土取0.6~0.8,砂性土和杂土取0.45~0.6。

(3)地基稳定性和沉降计算

冲击碾压后的地基沉降按照附录计算,土层变形指标应根据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和地区经验及类似工程计算参数等因素综合选取。换填后的地基软弱土层较薄,稳定性分析方法可采用圆弧滑动法和不平衡推力法计算。

冲击碾压压实影响深度内击碾压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和沉降量控制值来确定,或现场施工时以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来控制冲击碾压次数。冲击碾压宽度不宜小于6m,自行式冲击压实机单块最小冲压施工面积不宜小于1000m2,牵引式冲击压路机单块施工面积不宜小于1500m2,工作面较窄时需设置转弯车道,冲压最短直线距离不宜小于100m。天然地基可直接进行填前冲击碾压,新填土进行压实时,一次虚填厚度60cm。追加压密分层高度为2~3m。

虽然我国许多工程采用了冲击碾压技术,但各地的土质、冲击压路机的型号、应用条件等各不相同,其压实效果、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亦不相同。如路基冲压补压20遍后沉降量少的不到30mm,多的达70mm左右,路堤冲击补压沉降量大100mm以上。

2.2.3施工

(1)施工工艺

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对表面松散土层进行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施作施工区周边排水沟,确保场地排水通畅。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标准及沉降量,初步确定冲击碾压参数,选取代表性场地进行试验性施工,确定适合的冲击压路机的型号规格、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如图8-1。

图8-1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

冲压时自边坡坡脚一侧开始,顺(逆)时针行驶,以冲压面中心线为轴转圈,而后按纵向错轮冲压,全路幅排压后,再自行向内冲压。冲压时应通过改变转弯半径来调整冲压地点,使其均匀冲压。冲压时应及时对路基适量洒水,使水份充分渗透,达到适宜的含水量然后冲击碾压。冲击碾压10遍左右后,平地机大致整平,再冲击碾压。冲击碾压工作面长度直线距离以不小于100m为宜;应均匀碾压,相邻两段冲击碾压搭接长度不小于15m。冲压段出现橡皮土时,应立即停止冲压进行相应处理。冲压完成后,用平地机平整,用光轮压路机最后碾压。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 施工中应认真做好冲压遍数记录,以防遗漏遍数。

2 冲压后的表面必须横向轮迹清晰有序不乱,纵向波峰与波谷间距相等。

3 冲压后表面密实平坦,局部过大沉降应记录。

4 按规定进行压实质量、标高检测。

(2)注意事项

每一工点应根据冲击压路机型号、行驶速度、填料密实度、土质类型等,进行现场冲击碾压试验来选择施工机械和冲击碾压次数,以减少路基工后沉降量。表8-7为冲击压路机的自重、压实力与碾压速度关系。

冲击碾压前应查明冲压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附近各种构造物,并应根据构造物的类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一般情况可按表8-8确定水平安全距离。

表8-8冲击碾压水平安全距离

2.2.4质量检查

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冲击碾压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处理效果的评价标准符合现场试验确定的技术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应增加冲击碾压遍数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冲击碾压处理后的地基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7~14d,按规定频率对压实质量、沉降量进行检测。冲击碾压沉降量。定点沉降量检测包括冲压前及每冲压5遍后的标高,检测点数不少于20个,水准仪的测量精度不大于1mm。压实度检测的数量,每2000m2测不少于4处,对于重要构筑物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

通过现场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等对大面积施工冲压效果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应检查施工过程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与试验段确定的结果对比,检查是否符合要求。沉降检测简便易行,其结果也直观可靠,对冲击碾压效果表现力强,是确定压实效果的主要指标。对此,要求每冲压5遍观测一次。对于沉降观测样本数,由于冲压后地表起伏较大,故必须增加样本数才能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故规定不得少于20个测点。对于基底冲压,主要目的是确定不同冲压遍数下的有效影响深度曲线,故须对不同深度的压实度进行检测。压实度检测方法应采用灌砂法或环刀法,其检测结果可靠;瑞雷波法检测压实度,速度快,效率高,无破损,但其结果的可靠性目前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可作为辅助手段,其结果不宜作为主要评价依据。路堤追密压实时,压实度测点至少应有1处在边坡线上。

2.3土工合成材料

2.3.1概述

加筋法(Soil Reinforcement )是指在软弱土层(如人工填土的路堤)中放入能承受拉力的加筋材料如土工合成材料、竹筋、钢条、钢带、尼龙绳等组合形成的人工复合土体,利用土体颗粒与拉筋之间的摩擦力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产生整体化强度,起到可承受抗弯拉、抗剪、抗压、排水、防渗的作用,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和增加稳定性。

土工合成材料品种多,基材选用复杂,制造方式千差万别,大致可分为土工织物、土工复合材料和土工特种材料三大类,具体划分如图8-2所示。在众多土工合成材料中,以非织造(无纺)土工织物和土工网强度最低,在同等应变下格栅强度最高,且目前土工合成材料的成本差距不是很大,因此一般优先考虑土工格栅。

图8-2 土工合成材料分类

2.3.2设计

1.土工合成材料一般设计方法

(1)材料要求

土工合成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并能经受施工荷载和机械的损伤。土工格栅和土工网均为网眼结构,受施工场地填方土料的影响较小,可不予考虑。但土工织物必须具有较高的刺破强度、项破强度和握持强度等。

(2)结构形式

①土工合成材料不宜直接铺设于原地基表面上,宜在原地表设置30~50 cm 砂垫层或其它透水性好的均质土料后,再铺设土工合成材料,且尽量设置于路堤底部。

②多层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路堤,各层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一层填土最小

压实厚度,且不宜大于60 cm 。

③加筋材料的最小铺设长度不宜小于2.0 m 。

(3)设计计算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路堤的设计计算如下步进行:

①根据现场情况,拟定加筋路堤边坡比例、加筋材料铺设方式和铺设长度,如图8-3所示。

图8-3 加筋路堤结构形式

②初步确定加筋材料

③拟定加筋层间距和层数。

④计算整体稳定性,求得稳定系数最小值;如满足要求则进行第⑤步,否则调整铺设方式、加筋层间距、层数,更新选定加筋材料,再计算,至稳定系数达到表8-9要求值为止。

⑤校核锚固长度,如满足要求进行第⑥步,否则调整锚团长度。

⑥视地基情况验算平面滑动稳定性。如满足要求进行下一步,否则调整处治方案(如对地基进行处理、更换路堤填料等),再重新计算。

⑦完善边坡防护、排水等有关设计。

2.抗拉强度

土工合成材料应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国外大多规定取应变量5%时的拉力作为设计值,我国铁路工程通常以应变量8%时的拉力作为设计值。设计容许抗拉强度T a 按式(8-12)计算:

1

a iD cR cD bD T F F F F (8-12)

式中: a T —设计容许抗拉强度; iD F —铺设时机械破坏影响系数; cR F —材料蠕变影响系数; cD F —化学破坏影响系数; bD F —生物破坏影响系数;

T —由加筋材料拉伸试验测得的极限抗拉强度。

铺设时机械破坏影响系数、材料蠕变影响系数、化学破坏影响系数、生物破坏影响系数

地基处理第七章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法

第七章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7.1概述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是利用打入钢套管(或振动沉管、炸药爆破)在地基中成孔,通过“挤”压作用,使地基土得到加“密”,然后在孔中分层填入素土(或灰土)后夯实而成土桩(或灰土桩)。它们属于柔性桩,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与其它地基处理方法比较,有如下主要特征: 1) 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法是横向挤密,但可同样达到所要求加密处理后的最大干密度的指标; 2)与土垫层相比,无需开挖回填,因而节约了开挖和回填土方的工作量。比换填法缩短工期约一半; 3)由于不受开挖和回填的限制,一般处理深度可达12~15m; 4)由于填入桩孔的材料均属就地取材,因而比其它处理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的方法造价为低,取得很好的效益。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例题7-1】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 (A)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B)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C)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D)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E)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24%的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A D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4.1.1条,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例题7-2】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土挤密桩法处理?

西南交通大学历年工程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西南交通大学2008-2009 学年第(1)学期考试试卷B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工程力学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成绩 得分 阅卷教师签字: 一. 填空题(共30分) 1.平面汇交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数为 2 个,平行力系的最多平衡方程数为 2 个,一般力系的最多平衡方程数为 3 个;解决超静定问题的三类方程就是 物理方程 、 平衡方程 、 几何方程 。(6分) 2.在 物质均匀 条件下,物体的重心与形心就是重合的。确定物体重心的主要方法至少包括三种 积分 、 悬挂 与 称重或组合 。(4分) 3.求解平面弯曲梁的强度问题,要重点考虑危险截面的平面应力状态。在危险截面,可能截面内力 弯矩 最大,导致正应力最大,正应力最大处,切应力等于 零 ; 也可能截面内力 剪力 最大,导致切应力最大,切应力最大处,正应力等于 零 。作出危险截面上各代表点的应力单元,计算得到最大主应力与最大切应力,最后通过与 许用 应力比较,确定弯曲梁就是否安全。(5) 4.某点的应力状态如右图所示,该点沿y 方向的线应变εy = (σx -νσy )/E 。(3分) 5.右下图(a)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2 ,(b)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1 。(2分) 6.描述平面单元应力状态{σx ,σy ,τxy }的摩尔圆心坐标为 (σx +σy ),已知主应力σ1与σ3,则相应摩尔圆的半径为 (σ1-σ3)/2 。(3分) 7.两个边长均为a 的同平面正方形截面,中心相距为4a 并对称于z 轴,则两矩形截面的轴惯性矩I z = 7a 4/3 。(5分) 8.有如图所示的外伸梁,受载弯曲后,AB 与BC 均发生挠曲,且AB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σx σy

道路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质量保证措施 一、技术组织措施 本工程将严格按规范化的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操作,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提高工程质量,从而达到交付满意工程的目的。在本章内将主要围绕工程质量目标,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全面质量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工程质量总控制图》。

(一)工程施工质量目标 在本工程的施工质量上,本企业制定如下目标:按照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质量依据国家验收评定标准达到合格要求。 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特制定各分部工程质量目标计划,以保证工程总的施工质量目标计划的实现。 (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素质,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可分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分部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表

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能加以控制的关键,而本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同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施工质量管理组织: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详见《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在本工程中,我们将以以下

的组织机构来全面地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 3)质量管理职责: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 4)项目经理职责:履行合同,执行企业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组织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健全项目内部各种责任制;组织项目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编制,实施及修改工作;组织制定项目其他各项规划,计划。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合同配置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活动;对工程分包商实施全面管理;协调项目经理部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5)项目副经理(质量经理)职责: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编制质量控制要点;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至作业班组;负责项目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负责项目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 6)项目副经理的质量职责:项目副经理作为负责生产的主管项目领导,应把抓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置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等进行操作检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内部验收。 7)质量员职责: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规范,行驶监督检查职能,巡回检查,随时掌握辖区内的工程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有现场处置权;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与评定,对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参加制定处理方案,并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行使现场质量处罚权。 8)施工工长职责: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督促其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三)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重点、难点 控制路基超、欠挖 根据不同围岩情况,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选择最佳爆破器材,完善爆破工艺,提高爆破质量。 提高布孔、钻眼精度,特别是直接影响超欠挖的周边眼精度,必须按设计轮廓钻眼。 保证周边眼装药质量,严格控制炮孔装药量,炮口炮泥堵塞要好。 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来保证控制超欠挖技术的实施。 控制初期支护质量 严格操作初期支护,确保支护及时。 保证格栅的架设质量及拱脚处的地基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若拱脚处地基松软,加设垫板或混凝土垫块 及时检查、量测,对有异状或变形较大处进行处理、加固。 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设专职工程师负责混凝土施工质量;试验室负责原材料质量把关、拌合质量的监控;班组长负责混凝土的运输、浇灌及振捣作业;设专人进行混凝土养生,使混凝土施工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 严格施工过程质量,采用自动电子计量装置准确配料,现场规范操作。 控制防水层施工质量 确保粘(焊)接质量,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直观检查、充气检查、破坏性检查),确定合格后方准铺设。 铺设过程中发现防水板有破损时,必须及时修补。两个循环接头处的粘(焊)接派专人负责检查,以确保接缝质量。 二次衬砌立模完成后,一定要对防水板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后再灌筑混凝土。灌筑混凝土时防止破坏防水板,振动棒不得接触防水层。 路基工程因受工作面的限制,空气流动较慢,含氧量较洞外更低,劳动效率下降更快。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加大施工通风的力度并配合环保部门对洞内空气质量进行跟踪监测,对时间较长的工序实行分班制,以减小劳动效率的降低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高原地区多风,昼夜温差大,并有霜冻出现。针对这种情况,必要时,我们对砼的施工采取覆盖薄膜、蒸汽养生、增加抗冻剂等技术措施,切切实实做好对砼的养生及成品砼的防护工作。 路基防渗、防漏保证措施 路基衬砌防渗、防漏从防水层质量和衬砌结构自防水质量两方面来保证,根据本工程设计情况,施工中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路基防水板材料,使用前应检测其质量,不能有断裂、变形、孔洞等缺陷。

地基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2 第二章工程概况3 2.1总体概况3 2.2建筑设计概况3 2.3 结构设计概况4 2.4工程地质条件4 2.5场地地层构成:5 第三章施工准备6 3.1技术准备6 3.2材料准备6 3.3 主要机具6 3.4章项目部组织机构6 3.5 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7 第四章施工要点7 4.1地基处理措施7 4.2施工部署:9 4.3施工方法:10 第五章雨期施工13 第六章质量标准、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及成品保护14 1、质量标准14 2、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14

3.成品保护15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要求16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合同文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2)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程勘察报 告; 3)设计施工图纸: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结构图; 4)相关法津法规:建筑法、环境保护法等; 5)相关的施工规范与技术性文件; 6)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施工组织设计 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8)《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通知京建质【2009】289号 9)《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京建施【2009】87号 10)《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12)《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2007 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 14)《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15)《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8)现行国家、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和有关文件、通知等经审查的设计文件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 措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国家政策、技术、、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及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监督各单位的建设行为等因素都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 一、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源头控制 首先,对公路工程质量的控制要从工程设计方面入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 其次,工程设计方案除了要确保结构的稳定性之外,还必须具有可实施性,也就是说要综合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施工条件、气候特点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使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最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应作好后续的服务跟踪工作。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在设计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问题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才能发现,如地质变化、自然灾害等。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设计单位必须遵循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不能为了追求进度、节约成本而降低设计要求。 (二)加强过程控制 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监督各单位应各负其责,相应履行工程设计、施工控制、质量监管、监督审查的职能。从施工方面来说,控制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控制的先决条件,科学合理的质保体系能保证质量控制有序、高效运行,能为质量控制提供决策保证。没有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制定、完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七章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7-2-3桩基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

7-2-3桩基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 7-2-3-1桩锤的选用 桩锤有落锤、汽锤、柴油锤、振动锤等,其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可参考表 7-45。桩锤目前多采用柴油锤,锤重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现场施工条件参照表7-46选用。 桩锤适用范围参考表表7-45

锤重选择表表7-46 1 2 ?本表适用于20~60m长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及40~60m长钢管桩,且桩尖进入硬土层有一定深度。 7-2-3-2常用桩锤的技术性能 1 .柴油锤 柴油锤又分导杆式和筒式两类,其中以筒式柴油锤使用较多,它是一种气缸固定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冲击的柴油锤,其特点是柴油在喷射时不雾化,只有被活 塞冲击才雾化,其结构合理,有较大的锤击能力,工作效率高,还能打斜桩。国产常用导杆式和筒式柴油锤的技术性能见表7-47和表7-48。此外我国还从国外

引进一批筒式柴油锤,以日本和德国生产的为主,如表7-49和表7-50所示 导杆式柴油锤的技术性能表7-47 筒式柴油锤的技术性能表7-48 国外筒式柴油锤的技术性能表7-49

注:1表中,日本神户制钢所型号系列中带 A 者,石川岛建机型号系列中带 C 者均为减烟 型柴油锤。 2 ?神户制钢所型号系列中的 KB 型表示斜打型桩锤。 3. 德尔马克公司生产的如 D25-32/33型,在打45°斜桩时,桩锤长度要加长 1m ,其 总重量也相应增加。 4. 表中带C 字母的表示减烟型柴油锤,带 B 字母的表示斜打 型柴油锤;带 *的表示水 上型,其余均为陆上型。 生产厂 德国德尔马克公司 日本神户制钢所

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筒式柴油锤的技术性能表7-50

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著)课后答案下载

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著)课后答 案下载 《工程力学教程》是xx年0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以下是由关于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著)课后答案下载地址,希望大家喜欢! 点击进入: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著)课后答案下载地址 本书是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根据“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工程力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涵盖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主要内容。 本书共18章,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汇交力系、力矩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重心和形心、内力和内力图、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压杆的稳定性、点的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复合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静法。本书在讲述某些概念和方法的同时,给出了相关的思考题,供课堂讨论之用。本书具有很强的教学适用性,有助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本科非机、非土类各专业中、少学时工程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静力学基础

1-1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1-2静力学公理 1-3约束和约束力 1-4研究对象和受力图 习题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 2-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习题 第3章力矩与平面力偶系 3-1关于力矩的概念及其计算 3-2关于力偶的概念 3-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习题 第4章平面一般力量 4-1力线平移定理 4-2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4-3分布荷载 4-4平面一般力系的 看过“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著)课后答案下载”的人还看了: 1.水力学教程第三版黄儒钦主编课后习题答案西南交大出版社

[精选]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资料

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为规范蒙华铁路工程质量管理行为,践行企业对建设方质量承诺:争创省部级、国家级优质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合格率100%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杜绝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遏制工程质量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减少工程质量一般事故。为向社会展示企业“永恒追求更好,向顾客提供优质的满意产品”的质量服务理念。保证蒙华铁路质量管理“五条红线”得以落实:结构物沉降评估达标,桥梁收缩徐变达标,锁定轨温达标,联调联试达标,工序达标(即上一道工序未验收签认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结合 我标段路基工程实际特点,特制定如下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区线路长度35.96 KM ,其中路基长度5586.29m ,区间路基土石 方1867622 m3,站场土石方1753916 m3。 二.工程特点: 填料多样性、路基与构造物间过渡段较多、路基地基处理形式繁杂,地表纵横坡变化较大,高路堤沉降需监测。 三.路基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附表) 四.质量过程操控程序 1 、工区工程技术部 审核施工图纸,编制路基施工技术方案,并分别向作业班组长及现场质检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填写三方技术交底记录并存档。 工区测量班独立复测管区内导线点,局项目部协调各工区间交接点联

测,全标段导线复测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工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布设控制网,开展测量放线、过程复核、成品检测相关工作。路基填筑每层均需按规范要求测放中桩、边桩,检测压实后路基面标高及中线偏位情况。准确测放挖方段开挖边线、平台坡脚线,控制基床标高,对测量数据准确性负责。布设路基沉降观测点,并按设计要求进行监测、收集、整理、存档。参加路基竣工验收。 2、试验室中心试验室在路基填筑前要对地表水有无侵蚀性检测,对填料各种性能依据规范进行标准试验,对路基挡护用砂浆进行配合比设计,提供试验数据指导施工,根据填料确定路基填筑质量检测方法,对路基加固选用的土工材料按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测,路基施工过程中,工区试验室对每层填筑质量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检测控制,并根据验标要求进行相应的质量评定。填料发生变化或填料数量达到规定使用方量时,中心试验室要对填料试验验证。试验室要对路堑路床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试验室参加路基竣工验收。 3、工区质量部 工程施做前,与作业班组就技术交底内容进行再次说明,直至双方对交底内容认知一致,严格过程控制,同现场施工调度一起协调各检测部门到场,加快工序检测衔接,控制路基填料质量、摊铺厚度、宽度、及碾压后的平整度、压实宽度、横坡度。监控土工材料铺设质量,控制挖填方边坡坡率,控制边沟、截水沟、平台沟等排水设施位置准确实用。履行“三检制度”,合格后填写工程质检单,负责向监理报检,未经检验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负责质量整改闭环管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路基沉降观测,并对路基质量进行

西南交通大学历年工程力学期末考试试卷

y = x - y )右下图(a)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1 。(2分) 描述平面单元应力状态x , y , xy }x +y ),已知主应力1 和3 ,则相应摩尔圆的半径为1 - 3 )/2 两个边长均为的同平面正方形截面,惯性矩I z =(5分) 有如图所示的外伸梁,AB = BC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σx σy

二.分析计算题(70分) 1.绘出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拉伸曲线,说出低碳钢拉伸经历的四个阶段以及卸载定理的意义。(15) (略) 2.如图1所示平面构架由直杆AC、AD及直角折干BED在A、B、D处用铰链连接而成,已知P=2kN,各构件自重不计。试求铰A、B及固定端C的约束反力。(10) P 图1 解:画出AD杆及整体的受力图。(受力图3分,AD方程与结果3分,BED二力杆1分,整体与结果3分)对AD杆: 对整体

3.作如图所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0分) 4.等截面实心圆轴的直径d=100mm,受力如图5所示。已知轴材料的许用剪应力 []=60MPa。要求:①作轴的扭矩图;②校核轴的强度。(15) (1)正确作出扭矩图者3分(图的要素正确, 坐标,单位,阴影,正负号表示) (2)各杆段扭矩计算结果正确者3分 (3)最大扭矩M max正确 2分 (4)知道采用公式max<[τ],者4分 (5)知道可以根据M max 求出max,虽不知道公式(尚未学过)可奖励2分,知道者奖励4分。 图3 图2

5.如图所示T形截面梁的弹性模量E=200GPa,求梁中心截面的最大的截面切应力max。(10分) Z轴距离底部260mm =(320*80*160+320*80*360)/(320*80*2) y c Iz=Iz1+Iz2 =80*320^3/12+320*80*(260-160)^2 +320*80^3/12+320*80(320-260+40)^2 图4 =320*80(320^2/12+80^2/12+100^2+100^2) 6.已知图示圆杆直径d、材料的弹性模量E 、比例极限p,求可以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应力时压杆的最小长度l min。 (10分) l 图5

(完整版)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加强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科、工程施工队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以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施工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具体业务工作由技术科负责开展,并组建质量自检组、资料整理组,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工程技术科以技术负责人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质量自检工作;工程施工队以各队队长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由质量自检员负责该队的质量自检工作,并制定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并制订质量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工程开工后,项目经理部根据质量管理工作方针和项目的质量目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学习教育,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使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做铺垫。 一、开工前准备 1、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落实岗位职责进入工地现场后,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工程的实际,制定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并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工程开工前,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工程施工应知应会

教育,并严格考核,做到工程施工严格按设计与“技术规范”操作。通过教育与考核,实行全体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作业。 3、工程开工前,组织人员对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检测方法和可能遇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并认真进行检查,确定完善后,再进行施工。 二、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 根据工程的合同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在工程施工中,首先进行质量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质量控制程序操作,使各项工程的质量自检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 2、认真做好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项工程的质量目标 在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并且明确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操作细则,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使各项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落实到最基层的全体施工人员身上,为开展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施工方案 在工程全面开工前,遵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各路段的施工,确定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措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七章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7-1-1换填地基

7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 7-1 地基处理 7-1-1换填地基 灰土地基是将基础底面下要求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充分拌合,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灰土地基具有一定的强度、水稳性和抗渗性,施工工艺简单,费用较低,是一种应用广泛、经济、实用的地基加固方法。适于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还可用作结构的辅助防渗层。 1?材料要求 (1)土料 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内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 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 (2)石灰 应用III级以上新鲜的块灰,含氧化钙、氧化镁愈高愈好,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施工工艺方法要点 (1)对基槽(坑)应先验槽,消除松土,并打两遍底夯,要求平整干净。如有积水、淤泥应晾干;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孔洞,应及时挖除后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 (2)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用3: 7或2: 8 (石灰:土,体积

比)。多用人工翻拌,不少于3遍,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一般最优含水量为14%~18% ;如含水分 过多或过少时,应稍晾干或洒水湿润,如有球闭应打碎,要求随拌随用。 (3)铺灰应分段分层夯筑,每层虚铺厚度可参见表7-1,夯实机具可根据工程大小和现场机具条件用人力或机械夯打或碾压,遍数按设计要求的干密度由试夯(或碾压)确定,一般不少于4遍。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表7-1 (4)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 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并作成直槎。当灰土地基高度不同时,应做成阶梯形,每阶宽不少于500mm;对作辅助防渗层的灰土,应将地下水位以下结构包围,并处理好接缝,同时注意接缝质量,每层虚土从留缝处往前延伸 500mm,夯实时应夯过接缝300mm以上;接缝时,用铁锹在留缝处垂直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5)灰土应当日铺填夯压,入槽(坑)灰土不得隔日夯打。夯实后的灰土 30d内不得受水浸泡,并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或在灰土表面作临时性覆盖,避免日晒雨淋。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适当防雨、排水措施,以保证灰土在基槽(坑)内无积水的状态下进行。刚打完的灰土,如突然遇雨,应将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稍受湿的灰土可在晾干后补夯。 (6)冬期施工,必须在基层不冻的状态下进行,土料应覆盖保温,冻土及夹有冻块的土料不得使用;已熟化的石灰应在次日用完,以充分利用石灰熟化时的热量,当日拌合灰土应当日铺填夯完,表面应用塑料面及草袋覆盖保温,以防灰土垫层早期受冻降低强度。 3?质量控制 (1)施工前应检查原材料,如灰土的土料、石灰以及配合比、灰土拌匀程 度。

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中把路基工程作为主体结构工程来对待,保证路基工程质量零缺陷。 2)施工前组织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工程内容、特点、施工方案及各项要求,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施工。 3)在进行地基处理前,根据施工图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现场复核和补充地质勘探,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地基条件评价,确定地基处理措施。 4)路基填筑施工前对设计取土场及利用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在施工中对进场填料进行复查和试验,确保填料种类、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填料拌和、加工实行工厂化生产。 5)填筑施工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填料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参数,经检验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改良细粒土)、二次变形模量EV2动态变形模量EvD(级配碎石)、孔隙率n均满足设计要求后,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再进行大面积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严格过程监控和质量检验、记录。 6)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施工中根

据设计要求对沉降变形进行动态监测,构筑纵横立体监测网络,对路基本体及地基沉降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并通过沉降预测、评估技术,达到优化设计、控制工后沉降。 7)过渡段严格采用设计的填料类型与路基同步施工,保证刚度均匀过渡,使不均匀沉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8)接触网支柱基础及声屏障基础在路基填筑至相应标高且沉降稳定后,采用旋挖钻机和螺旋钻机干式成孔,出碴直接装入自卸车远弃,钻机选用轮胎式或履带式,以此减少钻机对基床表面的磨损破坏。综合接地线、观测元器件、各类预埋管道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一次预埋合格,避免返工开挖,破坏路基稳定。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舒城县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 工程质量和安全 保证措施 施工单位:安徽洛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 2016 年 6 月 20 日 目录

一、路基路面 (2) 二、路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 1 天然砂砾底基层质量保证措施 (2)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保证措施 (7) 3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11) 三、路基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质量保证措施 一、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项目部设立测量队,专门负责全合同段的测量工作。首先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基桩(导线点、永久水准点)进行复测,在整个施工期间测量人员均采取有效措施对个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妥善固定保护、定期复测,确保测量成果正确指导施工;发现破坏丢失,及时恢复。根据路基中线及施工图纸放出确切的施工边线,经建设单位确认后,打设边界桩,撒上石灰线作标志。

核实占地范围内地上、地下所用需要拆除和需要加固保护的设施,并按施工图提供的逐桩坐标表放出中线桩,测量各桩点的原地面高程。 二、路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 天然砂砾底基层质量保证措施 1.1 施工工艺: (1)验收下承层,恢复线路中线,每10m左右设一中桩,并在两侧路肩外设指示桩。 (2)在验收合格的路床上铺设天然级配砂砾,自卸车拉运,两台推土机组成梯队进行摊铺,平地机整平。 (3)碾压采用20吨压路机碾压,碾压过程中,每次轮迹重叠二分之一轮宽,碾压成型后,少量洒水,再碾压1至2遍,要求密实度达到96%以上。

(4)凡压路机不能作业的地方,应采用机夯进行压实,直到获得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5)两段作业衔接处,第一段留下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碾压。 (6)质量控制 每施工不大于2000m2,在已完成的路段上随机取样6次,进行集料筛分、塑性指数等试验,按规定频率和方法进行各项质量检测项目的实测和外观鉴定。 1.2 施工机械:自卸车,推土机,平地机,洒水车,震动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 1.3 施工准备 1.3.1 准备下承层 (1)在铺筑天然砂砾之前,应从填筑好的路床上将所有浮土、杂物消除干净,并严格整形和压实使其符合图纸所规定的要求和规范的有关要求。 (2)路床面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表面都应翻松,清除不合格材料或掺添同类合格材料重新进行修整,并达到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和压实度。 (3)底基层铺筑之前,路基必须12~15t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一般压3~4遍,无明显轮迹现象,方可铺筑底基层。 1.3.2 施工放样 (1)在下承层上直接恢复边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曲线段每10m 设一桩。 (2)进行标高测量。在两侧的标桩上画上油漆记号。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创优目标 1、质量方针 满足顾客要求为宗旨,实现质量承诺为准则,领先行业标准为目标。 2、质量目标及创优规划 以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内控,消灭通病,争创国内公路施工一流水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省优良样板工程。主要指标为: 2、1整个合同段工程质量普遍创优,出精品,绝次品。 2、2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5%以上。 二、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目标得实现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附图8-1。 1、组织保障措施 1、1本项目成立公司项目部,代表公司履行合同并列入公司创优计划与重点管理项目,组织所属单位施工,从根本上建立起有效得质量保证体系,充分保障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措施得全面落实到位。 1、2队以上成立全面质量小组与创优管理委员会,第一管理者亲自抓,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得质检员,从组织措施上保障创优计划得真正落实。 1、3狠抓重点,确保整体,针对不同得工程项目,制订相应得质量保证细则。将工程质量创优成绩纳入项目经理考核得主要内容,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对工程质量达不到创优计划得责任人进行重罚。 1、4明确各部门质量职责,责任到人。

2、质量验收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2000执行。 3、质量检验程序 本项目部实行三级检验制度,建立以监理工程师、项目安质部、队质检员及班组质量员组成得分级管理网络,加强工程质量控制。 4、质量管理制度 对本项目得管理严格执行公司ISO9001有关制度文件,在施工得不同阶段按照公司得制度及规程对施工实施过程控制。 5、明确管理人员质量职责 我公司将对本工程项目推行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技术责任制,对各级技术人员建立明确得职责范围,充分调动各级技术人员得积极性与创造性。认真贯彻国家技术政策,搞好技术管理。对促进生产技术得发展与保证工程质量都有着极为重要得作用。 三、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1、组织保证 建立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安质部、项目经理部质检员及班组质量员组成得分级管理网络,加强对质量工作得组织领导与检查落实。 2、制度保证 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完善各工序,同时按照各专业得各种规范与条例,加强对上岗人员专业技术与质量意识得教育、培训,严格按招标文件关于现场人员培训得规定执行,积极参加培训。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七章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7-2-5 静力压桩施工

7-2-5 静力压桩施工 7-2-5-1 机械静压桩施工 静压法沉桩是通过静力压桩机的压桩机构,以压桩机自重和桩机上的配重作反力而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压入地基土层中成桩。其特点是:桩机全部采用液压装置驱动,压力大,自动化程度高,纵横移动方便,运转灵活;桩定位精确,不易产生偏心,可提高桩基施工质量;施工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沉桩采用全液压夹持桩身向下施加压力,可避免锤击应力,打碎桩头,桩截面可以减小,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1~2级,配筋比锤击法可省40%;效率高,施工速度快,压桩速度每分钟可达2m,正常情况下每台班可完15根,比锤击法可缩短工期1/3;压桩力能自动记录,可预估和验证单桩承载力,施工安全可靠,便于拆装维修,运输等。但存在压桩设备较笨重,要求边桩中心到已有建筑物间距较大,压桩力受一定限制,挤土效应仍然存在等问题。 适用于软土、填土及一般粘性土层中应用,特别适合于居民稠密及危房附近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的地区沉桩;但不宜用于地下有较多孤石、障碍物或有4m以上硬隔离层的情况。 1.静压法沉桩机理 静压预制桩主要应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地基。在桩压入过程中,系以桩机本身的重量(包括配重)作为反作用力,以克服压桩过程中的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当预制桩在竖向静压力作用下沉入土中时,桩周土体发生急速而激烈的挤压,土中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土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从而使桩身很快下沉。 2.压桩机具设备 静力压桩机分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前者系用桩架、卷扬机、加压钢丝绳、滑轮组和活动压梁等部件组成,施压部分在桩顶端面,施加静压力约为600~2000kN,这种桩机设备高大笨重,行走移动不便,压桩速度较慢,但装配费用较低,只少数还有这种设备的地区还在应用;后者由压拔装置、行走机构及起吊装置等组成(图7-56),采用液压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行走方便快速,施压部分不在桩顶面,而在桩身侧面,它是当前国内较广泛采用的一种

路基上路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路基上路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前言 路床是指路面结构层下0.8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m)和下路床(0.3m~0.8m)两层。路床是连接路面结构和地基或路堤的部分,是承载路基荷载的主要组成部分,路床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结构乃至道路的使用寿命,对路况的安全性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路床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本文结合青临高速第二合同段路基设计资料,就路基上路床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二、工程概况 青临高速公路第二标段起讫里程K7+250~K12+600,全长5.35Km, 路基填方约120万方,位于山东省青州地区。该地区地处平原,路基填料以粘土、砂性土为主,填料EO值偏低,为保证路面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耐久性,设计对本标段路床上部40cm范围采取5%掺灰处理,以使其EO值达到60MPa以上。同时对上路床填料作了详细规定,要求填料最小CBR值不低于8,

压实度大于96%。 三、上路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部门职责 工程质量的控制,首要在于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没有施工人员监督,再好的措施也只能是空谈。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首先明确各部门在施工中的责任。 1、项目部工程部:负责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习相关标准、文件。检查上路床施工过程工艺参数控制。检查相关技术资料编制整理情况。 2、试验室:负责检验、监督上路床石灰土施工中的材料质量、材料用量、标准试验、灰剂量自检。负责所有相关试验资料编制、整理。 3、测量组:负责施工中相关基准点的提供和控制。石灰土施工前后的标准测量,施工中关键标高和中边桩位的控制,标高测量,及每层灰土完成后的中线复测、标高检查、边坡检测。 4、路基工程师:负责组织施工队、试验室与测量组对施工过程的实施与控制。负责收集、编制路槽交验申请的上报资料。负责对路基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与技术指导。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负责对上路床施工过程工艺参数的控制。负责报请监理认可。 5、路基作业队:负责派专人协助测量组、试验室和路基工程师对上路床施工过程工艺参数的控制。负责提供具有一定路基施

地基处理方案教学文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4) 2.1总体概况 (4) 2.2建筑设计概况 (4) 2.3 结构设计概况 (5) 2.4工程地质条件 (5) 2.5场地地层构成: (6) 第三章施工准备 (7) 3.1技术准备 (7) 3.2材料准备 (7) 3.3 主要机具 (7) 3.4章项目部组织机构 (7) 3.5 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8) 第四章施工要点 (8) 4.1地基处理措施 (8) 4.2施工部署: (10) 4.3施工方法: (11) 第五章雨期施工 (14) 第六章质量标准、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及成品保护 (15) 1、质量标准 (15) 2、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15)

3.成品保护 (16)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7)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合同文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2)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程勘察报 告; 3)设计施工图纸: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结构图; 4)相关法津法规:建筑法、环境保护法等; 5)相关的施工规范与技术性文件; 6)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施工组织设计 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8)《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通知京建质【2009】289号 9)《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京建施【2009】87号 10)《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12)《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2007 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 14)《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15)《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8)现行国家、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和有关文件、通知等经审查的设计文件

路基进度、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路基进度、安全、质量保证措施进度保证措施: 加强路基施工队伍的管理,统一协调。进行思想动员,将路基施工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质量要求等贯彻到每一个员工中去,使其形成上下一条心,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本工程路基施工中去。同时,依照施工总进度安排,投入足够的人力以保证劳动强度,在时间安排上力求前紧后松以保证按期或提前完工。 路基工程施工安排二个施工队伍,分二个作业班组同时作业。施工过程中,寻求最优化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劳动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经常地在生产第一线,掌握施工现场状况,预测可能发生和工程条件变化,并预先准备对策。确保路基施工项目达到控制的进度目标。 雨季施工措施: 合理组织路基填筑施工。在分层铺筑时,应根据地形状况,形成一个坡向,以利排水,局部低洼处人工清排,雨后,人工即时清除表面淤泥杂物,在填上层土时应刨松一层10cm以便结合。尽管我们会采取以上措施,但土方工程还是应尽量避开雨天施工。 质量保证措施: 1、用透水性良好的土作填料时,可不受含水量的限制;用透水性不良及不透水的土作填料时,必须控制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方可进行压实。

2、用于路基填方的填料,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将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采用。 3、填筑期间,须经常测定所填土料的含水量,并分别采用晾晒法或洒水法控制回填土料接近最佳含水量,确保碾压施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4、每层碾压完成后,及时检测压实度,当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施工。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安全生产是关糸到员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大事,在工程施工中应作为重要内容来研究,为了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组织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实行全面安全管理 全面安全管理,即是全员、全过程、全部实行安全管理,从项目经理到每个生产工人都要人人参加安全管理,人人关心安全,注意安全,从施工准备阶段到竣工收尾都要进行安全管理,做到事事讲安全,处处保安全。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并签订责任合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