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部编版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部编版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部编版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7*听听,秋的声音

1.会认“抖、蟋、蟀、振”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3.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感悟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重点

1.会认“抖、蟋、蟀、振”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和同学们交流: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难点

感悟作者对秋天声音的喜爱和赞美。

1.识字写字教学

生字教学不能只是反复强调,也要重视识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抽象的字或词语可以用图片、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如“掠”可以用一个小动画让学生理解。

本课的会认字,可以组成词语“抖动、蟋蟀、振动、掠过、吟唱、辽阔”,在进行认读时,可以借助多种方法进行理解。比如,“抖动、振动、吟唱”可分别借助表演的形式理解词语的意思,“蟋蟀”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认识理解词语。

2.阅读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

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句、进行批注阅读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秋天里声音的喜爱之情。

(2)读写结合。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如课文中描写树叶飘落的声音“唰唰”,蟋蟀振动翅膀的声音“”。秋天就是一个音乐厅,这样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多积累这样的词语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很有帮助,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学习修辞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更细腻、形象、生动,感情的表述也更丰富,如文中“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就是恰当地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多读,多练说,为以后写句子、写文章做好积累和铺垫。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话音、歌韵、叮咛、掠过、饱满”的意思。

(2)对作者毕国瑛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3)搜集蟋蟀、大雁、音乐厅的图片。

(4)初读课文,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通顺,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师:现在正是秋季,秋天的景色真迷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多出示几张秋天的图片)

秋天不仅美丽,还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呢,听——(播放各种声音,比如:蛐蛐的叫声,雨水滴落的声音,大雁南飞的叫声,小朋友啃苹果的声音等)

2.师:在作者毕国瑛的眼中,秋天有哪些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毕国瑛,山东人,198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少年报》编辑。当代诗人、作家。

5.课件出示课前预习的资料:

蟋蟀:昆虫纲,直翅目。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

大雁: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音乐厅:是举行音乐会及音乐相关活动的场所,是人们感受音乐魅力的地方。(出示这三张图片)

6.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问题:

(1)秋天有什么声音呢?

(2)作者听到了哪些声音?

设计意图:

用秋天的美景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美好的想象,把学生带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同桌合作,汇报交流。

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

抖、蟋、蟀、振、掠、吟、辽、阔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说一说你们小组合作后共同发现了什么?

(3)指导识字,在词语情景中识字。

抖动、蟋蟀、振动、掠过、吟唱、辽阔

(4)归类指导,“抖、振、掠”都有相同的偏旁“扌”,都是表示动作的生字。

“蟋蟀”的偏旁是“虫”,和昆虫有关系。

学生认读,开火车读,领读。

5.圈画本课难理解的词语。

道别:离别前与人打招呼。

歌韵:和谐悦耳的歌声。

叮咛:反复地嘱咐。

掠过:从上面飞过。

饱满:丰满。

6.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用多种方法识记,如借助图片理解词语、利用生活情景理解词语等方法掌握了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同时放手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识记生字词,既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学习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4小节。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1~4节。

②诗歌中介绍了哪些声音?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黄叶蟋蟀大雁秋风

(3)语言训练:仿照第一句的形式将诗歌内容换个表达方式。

课件出示:

秋天的声音,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秋天的声音,是________的_______。

秋天的声音,是________的_______。

秋天的声音,是________的_______。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

(4)与同桌合作,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自学为主,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朗读指导:“叮咛”读得轻一些,“歌吟”读得美一些,“暖暖的”读得慢一些。

师: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生1:蛐蛐的叫声,雨水滴落的声音,小朋友啃苹果的声音。

2.小组交流,学习第5、6节。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歌,这次作者听到了什么声音?

2.通过对这两节诗的学习,你又了解到了什么?

3.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出来,读给同桌听。

4.文中用了什么修辞?这样的修辞有什么好处?

5.可以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2)小组合作交流。

生1:这次没有声音,是安静的。前面的声音丰富而多彩,这两节让人感觉到温馨、静谧。生2:这里运用了排比,让人读起来感觉更细腻形象。

(3)小练笔:

课件出示:

冬天是个时装师,为大地披上雪白的衣裳;

冬天是个魔术师,给小朋友送来棉花糖;

冬天是个音乐师,用各种各样声音谱写乐章。

通过抓住重点词去体会,展开想象,让诗歌不仅是一首动听的歌,也是一幅美丽的画。

(4)师小结: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让我们不由地爱上秋天,爱上秋天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优美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来描写,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成功之处:

这首诗是通过秋天的声音来体现秋天的美好,所以引导学生在课外留意更多秋天的事物和景象,自己进行诗歌创作。不足之处:

首先在备课时,“备学生”的这一环节考虑得不够周到。课前只是让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学,只是觉得说话练习是个难点,给孩子们略加指导外,其余的内容并没有给孩子进行过多的指导。

教学建议:

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重在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

1.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表达和评议,做到内容表述清楚具体。 2.认识描写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 3.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其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可以找到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1.小组交流: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中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情说具体。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词,自学生字新词,体会其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这些描述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并联系课文用它们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名人故事》。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自读成语,要求字音读得准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试着说说它的含义和故事。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5.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二)第二题。 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1.写出连贯的动作,把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来写。 2.动作要体现人物的特点。 3.动作要符合生活实际。 4.准确运用多种词语描写人物动作,尽量避免重复。 5.从“蝴蝶飞舞”“小男孩在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中选一种情况试写。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强、患”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人物品质的名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文: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译文: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文: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译文: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沉迷安逸享乐而衰亡。 3.你还积累了哪些与人物品质有关的名言?请在班内交流。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学习了连续的动作描写的方法,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搜集、积累与人的精神意志和品质有关的成语,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在自己以后的习作中正确运用它们。

部编版一语下《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一语下《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由部件组合和拆分成新字的方法,认识8个生字,引导学生体会到汉字构字的美妙与乐趣。(重点) 2.区别四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义,能准确选择组词填空。(重点) 3.了解8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4.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四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难点)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名言,积累名言。(重点) 6.和大人一起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悟空打妖怪》。 课前准备 1.指导书写的示范课件。(教师) 2.汉字偏旁部件的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识字 引言:同学们已经准备了好多字卡,现在把你们的字宝宝们喊出来,我们和他们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吧!(口、少、山、夕、月、半、王、见、飘、张、校、甜。) 1.同桌玩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

哪些字可以在一起组成新字?哪些字可以拆分出新字?这些新的生字朋友你认识吗? 同桌先动手组合拆分,再互相认读生字。 2.指生汇报认读生字。 吵、岁、胖、现、票、弓、交、甘。 (1)每个学生汇报一个生字,说说是怎么组合或者拆分的? (2)用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齐读这八个生字,开火车读。 4.用部件组合和拆分构字法学习生字,你还学会了哪些字? 学生举例:工+力=功片+反=版 超-走=召跳-足=兆 设计意图:创设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情境,在学生间互动交流,自主合作学习,体会到汉字的组字规律,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举一反三,学会更多的生字。 二、比较想象,学会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导语激趣: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字宝宝们找到了新朋友,字宝宝们可高兴啦!他们还想和我们继续做游戏呢,瞧,来了四对双胞胎字宝宝。他们要寻找“火眼金睛”的小朋友。到底是哪位小朋友呢? 明确要求:只有区别出每对双胞胎字宝宝的字音和字形,并会准确选择字宝宝组词填空的小朋友才称得上“火眼金睛”哟! 出示汉字:午—牛已—己刀—力人—入

2019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七教案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 2.看图写话,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3.通过诵读,体会数九歌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 4.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 兴趣。 【教学重点】 1.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会的字。 2.看图写话,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3.积累背诵数九歌。 【教学难点】 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 2.会看图写话。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七)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课件出示3) 海滩椰树贝壳沙漠胡杨骆驼 高原雪莲骏马悬崖青松雄鹰

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读这些词语,认识一下我国不同地方的植物和动物。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课件出示4) 椰 壳 漠 骆 驼 骏 悬 崖 注意读准前鼻音“悬、骏”,三拼音节“骆、驼”。 3.想一想:以上词语向我们展示了我国的哪些地貌? 地貌) 海滩 沙漠 高原 悬崖 4.连一连。(课件出示5) 海滩 骆驼 青松 沙漠 贝壳 椰树 高原 骏马 胡杨 悬崖 雄鹰 雪莲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课件出示6)(板书:部首查字法)

(1)回顾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课件出示7) a.找出所查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笔画。 b.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c.按这个页码找到“检字表”中相应的那一项,并从这一页中找出要查的部首。 d.数清所查字的笔画,(除去部首的笔画数),按这一部中笔画排列顺序找到所要查的字。 (2)这几个字都是独体字,独体字的查法:独体字是部首的查整体;独体字不是部首的查起笔,就是第一笔的意思。 独体字“亏、申、丹”的部首分别是“一、丨、丿”。查找独体字,一般查首笔画。 (3)开始安装步骤查字,并记入表格中。 2.你见过下面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说当时的情景。 (课件出示9)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1)读一读:借助拼音,自己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平舌音“散、刺”以及边音“缭”。 (2)想一想:每组词语中描写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板书:天气) 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云雾、风雨、冰雪、雷电等天气现象。 (3)说一说:先小组内讨论,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说一说词语意思。 云开雾散: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微风习习:形容微风和煦、缓慢吹动的样子。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风雨交加: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课题:语文园地七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 2.看图写话,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3.通过诵读,体会数九歌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 4.阅读《分 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会的字。 2.看图写话,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3.积累背诵数九歌。 【教学难点】 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 2.会看图写话。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七)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课件出示3) 海滩椰树贝壳沙漠胡杨骆驼 高原雪莲骏马悬崖青松雄鹰 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读这些词语,认识一下我国不同地方的植物和动 物。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课件出示4) 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注意读准前鼻音“悬、骏”,三拼音节“骆、驼”。 3.想一想:以上词语向我们展示了我国的哪些地貌?(板书:地貌) 海滩沙漠高原悬崖 4.连一连。(课件出示5) 海滩骆驼青松 沙漠贝壳椰树 高原骏马胡杨 悬崖雄鹰雪莲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课件出示6)(板书:部首查字法) (1)回 顾部首 查字法 的步骤: (课件 出示7) 字不是部首的查起笔,就是第一笔的意思。 独体字“亏、申、丹”的部首分别是“一、丨、丿”。查找独体字,一般查 首笔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材分析】 本园地有五项训练内容,“识字加油站”是从识字中,了解家人的称呼。“我的发现”知道“日”字旁的字是和时间有关的,“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关。“字词句运用”一是归类复习汉字基本笔画名称。二是练习看图写句子。“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记住这些8个字的成语,并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和大人一起读”了解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学前准备】 1.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贴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学习目标】 1.知道如何介绍家人。 2.不同的偏旁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3.复习汉字基本笔画,练习看图写话。 【学习重点】 1.知道如何介绍家人。 2.怎样说一句通顺、完整的话。【学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学生) 识字加油站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称呼我为什么呀?(生:老师)在家里,那些长辈们或者年龄比我们稍大的人又怎样称呼呢? 2.课件展示一家人的图片。 二、新授、识词。 1.指课件,让生分别认识家里人。 2.生边说师边贴生词卡片。 长辈:爷爷奶奶伯伯叔叔爸爸妈妈 同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3.学生分组试读这些词语,生找到带音节的字宝宝。 4.组内开展读字,读词比赛。 5.全班交流识字情况。 三、拓展。 1.有勇敢的小朋友吗,上台来介绍一下你家里有哪些人? 2.全班交流,师作总结。 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有这么多爱自己的家人。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

趣的游戏。 二、新授课:找偏旁相同的字。 1.师讲解击鼓传花游戏规则。 2.全班进行击鼓传花游戏。 3.指名上台将两个篮子里的花朵贴在黑板上。 4.看看两排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 师总结: 第一排花含有“日”字旁,原来这些字宝宝都和时间有关,你能给它们口头组词吗? 6.开火车组词。 7.同法总结“女”字旁。 三、拓展,交流其它同偏旁的字。 日积月累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我们在第四单元学习了两组表示珍惜时间的成语,谁记得呢? 2.指名说课件出示。 3.指名读,全班齐读,师相机讲解成语的教育意义。 二、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些成语,你们想知道吗?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日积月累”部分,并圈出不会读的字。 3.组内试读,不会读的字相互帮忙。 4.全班交流读。 三、读成语,并背诵。 1.课件出示4组成语。 2.生字卡片抽读不会认的字。 3.指名试读。 4.师范读,生跟读,指名教读。 5.师稍作讲解成语意思,生倾听。 6.试背,全班交流背。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1.收集带“木”旁的字,写下来。 2.把四组成语背给同桌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进行了三个内容的教授。每个内容的教学,同学们的参与度都很高,都想展示自己的实力,特别是“趣味识字”部分,孩子们都想向别人表现自己的幸福,这一点让我倍感欣慰,希望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第二课时(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教学目标】 1.在田字格里能书写规范工整的汉字。 2.通过字词练句,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学习重点】 1.认真练习汉字基本笔画,写规范字。 2.连词成句,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学前准备】 1.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田字格贴片。(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