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资源化学总结

植物资源化学总结

植物资源化学总结
植物资源化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1、植物资源的概念:

广义:植物资源是地球上或生物圈内一切植物的统称。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维持和延续生命的基本物质条件。

狭义:经过人类生活或生产实践活动,筛选出来的某些植物种类,可为人类提供各种原料,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具有生产价值的再生资源。

2、次级代谢产物:

3、国内外植物资源化学发展概况:前景很好。

4、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

(1)在思想认识上,要牢固树立资源保护和永久持续利用的意识;

(2)在开发利用某种资源植物的同时,采取传统的方法建立生产基地,通过选育、引种驯化或组织培养生产大量苗木。进行大面积人工栽植以促进资源再生;

(3)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由公司支持、组织和指导农民栽培其所需资源植物;

(4)利用植物细胞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生产各种次级代谢物质。

5、植物资源化学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意义

我国为天然药物大国,但在世界植物药市场仅占2%左右的份额

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6.1%,蕴含着丰富的植物资源

掌握《植物资源化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6、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章植物化学成分的预试

一、预试方法

1、系统预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对植物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作全面检查;

2、单项预试--有重点的检查某类成分或某药效成分。

3、它们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的不同,分成数个部分,如水溶性、醇溶性及石油醚溶性等部分,然后进行各种定性反应。有时可进一步结合化合物的酸碱性不同,采用酸或者碱处理,使其再为含酸性、含碱性及含中性的化合物部分。

各部分的沉淀反应或显色反应可在试管或滤纸片上进行,也可用层析法,然后根据各化学反应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以了解可能含有那些类型的化学成分。

第一节预试目的和对样品的感官观察与判断

1、十大次级代谢产物-生物碱类、黄酮类、甾体类、糖苷类、苯丙素类、醌类、萜类、鞣质类、脂质类和挥发油类

一、预试目的--植物体内存在哪一类或哪几大类成分

二、感官观察与判断

1、植物材料的产地、生物学特性和分类学鉴定等。

2.颜色:断切面-橙黄,棕黄色(羟基蒽醌类) 、白色粉屑(淀粉或糖)

3. 嗅觉:若断面有油点并伴有特殊香气,除可能含油脂外,还可能有芳香油、香豆素、内酯和某些挥发性成分存在。

4.味觉

味苦--生物碱、糖苷类、苦味物质

收敛性涩味--鞣质

甜味-糖类、甘草皂苷存在

酸味且凉爽--柠檬酸、苹果酸等

三、预试溶液的制备

1、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2、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酮、蒽醌、甾体……

3、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

4、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

第二节定性鉴别的一般原理

一、鉴别注意事项

1、根据各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各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待检测样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4、提取液较浓时,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此时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出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况、

6、在鉴别试验中,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

注意!!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

二、显色反应(显色反应是定性鉴别中常用的化学方法,其原理是植物化学成分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溶液中进行或薄板层析或纸层析或在点滴板中进行)

1、络合反应:植物化学成分与金属盐类形成络合物显色,如酚类物质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可呈现出不同颜色。这是由于Fe3+络合物[Fe(H2O)5Ar]2+所致。

2、缩合反应:如糖与α-萘酚-浓硫酸反应产生的缩合物呈紫红色。

3、氧化还原反应:氯化三苯四氮唑在加热的碱溶液中,能被还原性糖还原为不溶性的化合物而生成红色沉淀。

4、重氮化-偶合反应:芳伯胺类与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再与酚类、芳胺等偶合生成有色物质。

三、荧光鉴别

物质经光照后荧光的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自发荧光,如:叶绿素、血红素、生物碱、蛋白质;第二种是诱发荧光。

化合物本身不发荧光,但在与某些金属形成络合物后,就呈现荧光。最常见的是芳环上具有两种可能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功能团,如〉C=O、—OH、—N—、—SH、—NH2等。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加Al2O3在紫外光下显强荧光。

甾族化合物不发生荧光,但经浓硫酸处理后可呈现荧光。

具有芳香环并带有推电子基的化合物及具有共轭不饱和体系的化合物才会发生荧光。极性的和不饱和的基团,如—OH、—OCH3、—ArOH、—C=O等,对物质的荧光有显著影响。

第三节预试前对样品的前处理

一、重点检测某类成分

1、单项预试法--重点检测某类成分,如检测某一植物中是否含有生物碱,可以按浸提生物碱的方法获得粗提物,然后用显色反应进行检测,以初步确定是否含有生物碱类物质。

2、系统预试法--常用递增极性的溶剂法,即根据植物成分亲脂性强弱的程度,选用多种极性不同的溶剂,依次提取,使之分为若干部分以便分别检测

3、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乙醇、水等溶剂提取,就可以将植物内含物分为四大部分

(1).石油醚-亲脂性强的化合物,如油脂、挥发油、甾醇等。

(2).乙醚-内酯、黄酮、醌类和弱性生物碱等亲脂性成分。

(3).乙醇-糖甙类、生物碱、氨基酸、酚酸、鞣质等亲脂性较弱的成分。

(4).水提取-蛋白质、氨基酸

第四节各类成分的定性鉴定

一、生物碱

1.检品溶液的制备:

取粉碎的植物样品约2g,加蒸馏水20~30ml,并滴加数滴盐酸,使呈酸性。在60℃水浴上加热15分钟,过滤,滤液供作以下试验。

2.生物碱类成分的鉴别:

生物碱类成分(除有少数例外)均与多种生物碱沉淀试剂在酸性溶液(水液或稀醇液)中产生沉淀反应。操作如下:

(1)取上备酸水浸液四份(每份1 ml左右即可),分别滴加碘-碘化钾﹑碘化汞钾试剂﹑碘化铋钾试剂﹑硅钨酸试剂。若四者均有或大多有沉淀反应,表明该样品可能含有生物碱,再进行下项试验,进一步识别。

(2)取上备其余酸水浸液,加Na2CO3溶液呈碱性,置分液漏斗中,加入乙醚约10ml 振摇,静置后分出醚层,再用乙醚3ml,如前萃取,合并醚液。将乙醚液置分液漏斗中,加酸水液10ml振摇,静置分层,分出酸水液,再以酸水液5ml如前提取,合并酸水液,如此酸提液四份,分别作以下沉淀反应。

a.碘化汞钾试剂(Mayer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化汞钾试剂,产生白色沉淀。

b.碘化铋钾试剂(Dragendorff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化铋钾试剂,产生桔红色或红棕色沉淀。c.碘-碘化钾试剂(Wagner试剂):酸水提液滴加碘-碘化钾试剂,产生棕色沉淀。

d.硅钨酸试剂:酸水提取液滴加硅钨酸试剂产生淡黄色或灰白色沉淀。

此酸水提液与以上四种试剂均(或大多)产生沉淀反应,即预示本样品含有生物碱。

(3)备注:以上(1)、(2)沉淀反应结果:沉淀的多少以“+++”,“++”,“+”表示,无沉淀产生则以“—”表示。若(1)项试验全呈负反应,可另选几种生物碱沉淀试剂(可参考有关资料)进行试验,若仍为负反应,则可否定样品中有生物碱的存在,不必再进行(2)项试验。

二、糖类

(一)沉淀反应

1.Tollen’s反应(氨性硝酸银):还原糖和吐伦试剂反应,沸水浴加热,产生银色或褐色沉淀,可在纸上进行,为棕褐斑点。

2.Fehlling’s(碱性酒石酸铜)反应:还原糖的水提液与斐林试剂共热,产生红棕色沉淀。

3.Molisch反应(α-萘酚):是糖类(包括单糖、寡糖、多糖及其衍生物、糖甙类等)的反应。在浓H2SO4作用下,糖类先缩合成糠醛或其衍生物,它们能与α-萘酚

生成紫色物质。

(二)显色反应

1.间苯二胺试剂:将样品点在纸上,喷洒该试剂,于105℃加热数分钟,呈黄色荧光,即表明有糖类存在。

2.间苯二酚反应:酮糖和间苯二酚在盐酸水溶液中热反应即显红色。

三、黄酮

①取醇浸液2ml,加浓盐酸2~3滴及镁粉少量,放置(或于水浴中微热),产生红色反应。

②取醇浸液1ml,滴加pbAC2溶液数滴,产生黄色沉淀。

③纸片法:

将醇浸液滴于滤纸上,分别进行以下试验:

1.先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然后喷1%AlCl3试剂,再观察荧光是否加强。

2.氨熏后出现黄色,棕黄色荧光斑点。

与氨接触而显黄色,或者原呈黄色,但与氨接触后黄色加深,滤纸片离开氨蒸气数分钟,黄色或加深后的黄色又消褪。

3.喷以3%FeCl3乙醇溶液,出现绿、兰或棕色斑点。

④荧光:黄酮类衍生物,都带有显著的荧光。

⑤紫外吸收光谱

黄酮类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黄酮中的羰基与二芳环形成较强的共轭体系,对紫外光相应产生两个区域的特征吸收

区带Ⅰ最大吸收为300nm~500nm,为B环肉桂酰的吸收

区带Ⅱ最大吸收为240~280nm,为A环苯甲酰结构所引起。

四、鞣质、酚类、有机酸类

(一)鞣质的定性反应

1.明胶溶液的沉淀反应:在水提取液中加入新配制的10%NaCl的0.5%明胶水溶液,若含鞣质则产生白色沉淀。

2.生物碱类、胺类沉淀反应:多数鞣质水提液能与(NH4)2CO3、吡啶、喹宁、咖啡因等的稀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3.金属盐类的沉淀反应:多数的金属离子可与鞣质生成沉淀。如醋酸铅、醋酸铜、重铬酸钾、三氯化铁、氯化亚锡等。

(二)酚类的显色反应

1.FeCl3反应:酚类成分的水或乙醇提取液与FeCl3试液反应能产生黄、绿、紫或红色,这是常用的检测酚类的反应。

2.李伯曼(Liebermann)反应:酚类的衍生物与亚硝酸(或含N的氧化物)在浓硫酸条件下缩合成吲哚酚类衍生物,呈蓝色或绿色,用水稀释后变成红色,碱化后又变成蓝色。

3.三氯化铁—氯化钾反应:将样品点在纸上,喷洒新配置的试剂,可立即呈现蓝色斑点,则可能有酚类及还原性化合物存在。

(三)有机酸

1.pH试纸:有机酸的水溶液使pH试纸显酸性。

2.溴酚蓝试验:将有机酸的水溶液滴于纸上,喷洒0.1%的溴酚蓝试剂,立即在蓝色背景上显出黄色斑点。溴酚蓝的变色域pH3.0~4.6,由黄至紫(蓝)

五、醌类化合物

(1)、苯醌类衍生物的显色反应

1.吲哚或吡咯的0.5%乙醇溶液1ml,加试剂(乙醇溶液)2ml后振摇,再加入浓HCl5滴,通常呈紫色。

2.样品的石油醚提取液3ml,加1,2-乙二胺3滴,摇振后可呈色

(2)、萘醌衍生物的显色反应

1.羟基萘醌类加醋酸镍溶液,可呈黄橙色。

2.在5,8位含有羟基的1,4-萘醌类,加入甲醇—醋酸铅溶液,可显紫色(3)、蒽醌类衍生物的显色反应

1.醋酸镁反应:羟基蒽醌类的乙醇提取液,加醋酸镁试剂而显色。因羟基的数目与位置不同,其颜色亦有别。反应可在滤纸上进行。

2.硼氢化钠—二甲基酰胺试剂反应:一些蒽醌和蒽酮类的衍生物,在纸上能与20%硼氢化钠的二甲基酰胺溶液反应,在紫外光下可显强的黄色、绿色或蓝色荧光

六、香豆素、内酯类化合物

(一)显色反应

1.FeCl3反应:香豆素大多具有酚羟基,可与FeCl3试剂反应呈色。

2.Cibbs反应:香豆素类在pH=9.4的缓冲液中,加入2,6-二溴醌氯亚胺的乙醇液而显色

(二)荧光----香豆素类--紫外光--荧光,碱性条件下荧光增强

七、强心甙和甾体

(一)强心甙的显色反应

1.Raymond反应:强心甙类与间二硝基苯的碱性试剂反应,多呈紫色,继而转为蓝色。

2.Baljet反应:强心甙与苦味酸的碱性试剂反应,显示橙红色

(二)甾体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1.间二硝基苯试剂:2%间二硝基苯乙醇溶液和+14%NaOH(或KOH)乙醇溶液--滤纸+喷洒上述+干燥约10min,可呈黄褐色或紫色。强心甙亦有此反应。

2.醋酐浓硫酸试验:取乙醇提取液将溶剂蒸干,残渣中加入1ml冰醋酸使其溶解,再加入1ml醋酐,最后滴入1滴浓H2SO4,试管颜色逐渐由黄—红—紫—蓝—墨绿等变化,则表示有甾体类化合物或三萜类化合物存在。甾体类化合物颜色变化较快,而三萜类则较慢。

八、皂甙

(一)Liebermann-Burchard反应:取乙醇或水提取液蒸干,将残渣溶于醋酐0.5ml中,沿管壁滴加浓H2SO4,两液界面初呈红色,逐渐转变为紫—青—绿色者为甾体皂甙;呈红紫色者为三萜皂甙。

(二)浓H2SO4反应:皂甙遇浓H2SO4,最初呈黄色,继之变红色,最后呈红、紫、蓝紫色。若产生荧光,可进一步鉴别为甾体皂甙。

九、挥发油和油脂

十、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二章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

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CO2萃取法

超声波提取法

微波提取法

仿生提取法

酶解技术

一、溶剂提取法

(一)基本原理:根据化学成分在提取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选择对所提取的成分(目的物质)的溶解度大,而对其无关成分(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将目的物质从植物组织中溶解出来。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与化合物极性相当的溶剂将化合物从植物组织中溶解出来,同时,由于某些化合物的增溶或助溶作用,其极性与溶剂极性相差较大的化合物也可溶解出来。

亲水(极)性渐强

环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

亲脂性渐强

1、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氯仿

2、与水分层的有机溶剂:环己烷~ 正丁醇

3、能与水分层的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4、与水可以以任意比例混溶的有机溶剂:丙酮~ 甲醇

5、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甲醇

6、极性最小的有机溶剂:环己烷

7、介电常数最小的有机溶剂:石油醚

8、常用来从水中萃取苷类、水溶性生物碱类成分的有机溶剂:正丁醇

9、溶解范围最广的有机溶剂:乙醇

亲水化合物:有机酸亲脂性化合物:油脂

生物碱的盐类蜡

糖类芳香油

糖甙脂溶性植物色素

单宁甙元

生物碱

步骤:植物样品风干或粉碎—加溶剂—过滤饱和溶液--加新鲜溶剂--重复操作--提取干净

(二)溶剂的选择

①溶解度—对目标物质的溶解度应尽量大,而对杂质的溶解度则应尽量小

②稳定性—不与目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包括不成键或成缔合态

③经济性—价格低廉,使用安全

④沸点宜适中,便于溶剂回收反复利用。

1.水

强极性溶剂--提取无机盐、有机酸盐类、生物碱盐类、有机酸、糖类、糖甙类、单宁和蛋白质等亲水性成分

酸性水/碱性水的混合液作为提取溶剂

优点:经济方便,使用安全

缺点:提取物易霉变(需加防腐剂),沸点较高,浓缩费时,另外提取液中含有多糖、胶质等大分子物质而导致过滤及浓缩困难

2.亲水性溶剂

甲醇、乙醇和丙酮等,它们都能溶于水,并具有一定的助溶作用,能较易透过细胞进入胞

内,能较好地溶解植物中的各种成分,因此提取的成分比较全面

改变乙醇浓度,可提取不同成分

60%~70%乙醇提取糖甙类

80%~85%乙醇提取糖类

95%乙醇提取生物碱、芳香油、叶绿素等。

优点:提取液粘度小,容易过滤,沸点低,浓缩与回收方便,不易霉变;缺点:成本较高,易燃。

3.亲脂性溶剂

石油醚、苯、氯仿、乙醚--油脂、蜡、芳香油、脂溶性色素、树脂、植物甾醇、糖甙元及生物碱

优点:沸点低,浓缩与溶剂回收方便,选择性强,容易得到纯品

缺点:易燃、有毒、不易渗入细胞内从而导致提取时间长,成本高,耗损大。

(三)提取方法

1、冷浸法

切细/粉碎样品--浸渍--溶出--收集--浓缩--提取液

多个容器

多次添加溶剂

适用于植物样品中的目标物质或因加热而被破坏或因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此法最大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提取费时、且浸出效率差、周期长。

2、渗漉法

植物粗粉--添加浸出溶剂--渗漉筒--流出浸出液

浸出效率较高,浸出液较澄清

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操作麻烦。

3、煎煮法

植物粗粉--加热煮沸--提取出来的提取方法

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植物材料不宜用此法

多糖类物质的材料,经煎煮后提取液比较粘稠,过滤比较困难

4、回流提取法

样品--三角烧瓶或圆底烧瓶中--加有机溶剂--回流--用水浴加热--合并滤液经浓缩,即可得提取物

优点:提取效果较冷浸法好,可减少溶剂损失

缺点:溶剂耗量较大,且受热易遭破坏的物质不适应此法提取。

5、连续提取法(索氏提取)

由冷凝器、带有虹吸管的提取器和烧瓶

溶剂的回流、循环而反复提取,提取效率高

优点: 提取效率高,溶剂损失少,操作简便,适应对象广

缺点: 怕热的提取物不适用该提取法

6、水蒸气蒸馏法

(1)、基本原理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构成的混合液体系加热时,混合物的沸点可比单独组分的沸点低。

用水蒸气将目标物质从与水组成的混合体系中提取出来的过程谓之水蒸气蒸馏

(2)、蒸馏装置及适用范围

蒸气发生器、蒸馏器、冷凝管和接受器

适用于具有挥发性、不溶于水又不与水发生反应的目标物质的提取

芳香油、小分子的生物碱(如麻黄碱、烟碱)小分子的酸性物质(如牡丹酚)

7、超临界萃取法

以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作为溶剂,利用该状态下流体所具有的高渗透能力和高溶解能力萃

取分离混合物的过程

液、气两相成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在临界点时的温度和压力分别称为临界温度Tc 临界

压力Pc 。

(1)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

CO2--无毒、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烧、纯度高且价格低,又有优良的传质性能,

扩散系数大,粘度低,而且和其他用作超临界流体的溶剂相比,CO2相对较低的临界压力和

临界温度,适合于处理某些热敏性生物制品和天然物产品

CO2微小的压强变化都会引起密度的很大变化(温度变化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从而

引起了溶解能力的极大变化

超临界流体的密度越大,其溶解能力也越强

超临界流体具有很高的溶解能力和快速达到传质平衡的能力

实际过程中,通过调节压力、温度等参数来控制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从而实现萃取、分离

(2)、超临界萃取的影响因素

1、原料含水量的影响

2、粒度的影响(粒度过细,在高压下会被压实,致使超临界CO2通过阻力增加,样

品流入通道、萃取率下降;粒度过大影响萃出时间)

3、压力的影响(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溶质的溶解能力往往随着萃取压力的升高而增

强,其中以临界点附近效果最明显,但过高的压力会导致大量难挥发的物质萃出)

4、温度的影响(一方面温度升高,超临界流体的密度降低,溶剂化效应下降,溶解

提取方法 溶剂 操作 提取效率 使用范围 备注 浸渍法

水或有机溶剂 不加热 效率低 各类成分,尤遇热不稳定成分 出膏率低,易发霉,需加防腐剂 渗漉法

有机溶剂 不加热 — 脂溶性成分 消耗溶剂量大,费时长 煎煮法 水 直火加热 — 水溶性成分 易挥发、热不稳定不宜用 回流提取法 有机溶剂

水浴加热 — 脂溶性成分 热不稳定不宜用,溶剂量大 连续回流提取法 有机溶剂

水浴加热 节省溶剂、效率最高 亲脂性较强成分

用索氏提取器,时间长

能力降低;另一方面温度升高,物质的蒸气压增大,物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增加。温度较低时,前者占主导地位,温度较高时,后者占主导地位。)

5、CO2流量的影响(一方面增大CO2的流量会导致与物料的接触时间减少,不利于萃取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CO2流量增大导致传质推动力加大,传递系数增加,而有利于溶质的萃出。)

6、改性剂的影响(改性剂的适当使用会大大增加萃取物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力。至少有17种改性剂可用于超临界CO2提取,其中以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比较常见。)

8、酶解技术(通过选用合适的酶类,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等作用于植物细胞,使细胞壁和细胞间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等物质降解,破坏细胞壁的致密结构,引起细胞壁及细胞间质结构产生局部的疏松、膨胀、崩溃等变化,减少细胞壁、细胞间质等传质屏障对有效成分从细胞内向提取介质扩散的阻力,促进有效成分提取率的提高。)优点:反应条件温和、能保持天然产物构象,不破坏其立体结构和生物活性;提高提取率。

不足:对反应条件要求高。

9、其他方法:萃取法(提取生物碱类成分时,将它的甲醇提取液用稀盐酸温浸后,将该酸性水溶液装入分液漏斗,加入乙醚提取,待分层后滴入氨水使之呈碱性,振荡分液漏斗,生物

碱将转移到乙醚层中)、超声波提取法(基本原理--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超声波的次级效应,如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击碎等也能加速目标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有利于提取,与常规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产

效高、无需加热等特点。)、微波提取法(原理--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极性物质热效应)使得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差的萃取剂中)(四)、影响提取的因素

1、样品的预处理(粉末颗粒大小)

2、提取时间(一般而言,热提1~3h,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2h。)

3、提取温度(温度增加可增大可溶性成分的溶解度、扩散系数。但温度过高,会破坏不赖热的成分,并且导致浸提液的品质劣变。一般浸出温度控制在60~100℃。)

4、浓度差(浓度差是原料组织内的浓度与外周溶液的浓度差异。浓度差越大,扩散推动力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浸出效率。)

(五)、几类杂质的去除

1、鞣质鞣质易溶于水、乙醇、丙醇,不溶于无水乙醚、氯仿等

去除鞣质方法:①用明胶或蛋白质溶液使之沉淀析出;②用重金属盐如醋酸铜、氯化亚锡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作用,使之沉淀析出;③加入醋酸铅溶液与鞣质生成不溶性的铅化合物而沉淀析出。

2、叶绿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去除方法:①高速离心,然后过滤;②加入少量活性炭并趁热(70℃)过滤;③加入中性醋酸碱使叶绿素沉淀析出。

3、油脂、蜡、树脂均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丙酮、苯及热乙醇中。

去除方法:①用乙醚或苯等脂性溶剂依次加热提取,反复数次;②用乙醚提取,浓缩提取液再加氯仿提取

4、蛋白质提取液中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等电点法和盐析法两种

5、糖及淀粉单糖及双糖易溶于水,而淀粉不溶于冷水及有机溶剂,但能在水溶液中沉淀。去除方法:①对提取液进行水洗,可去除可溶性糖;②将经冷水提取的样品再用热水提取,可使淀粉糊化,然后过滤而去除

6、无机盐一般易溶于水,且以离子或盐的状态存在。因此,在有机溶剂提取液中,可用水洗的方法将其转移到水层中而后去除。

《植物纤维化学》复习思考题.

郑重声明:老师课堂上讲题型可能有选择、填空、简答(具体题型还没确定),发下去的试卷是来自材料专业的老师给的,所以试卷仅供参考哈~~ ——09轻化工程 第一章思考题 1.如何将造纸植物纤维原料进行分类? 一、木材纤维原料(wood fiber) 1 针叶材(Needle leaved wood or Softwood or Coniferous) 叶子多呈针状,材质比较松软,如马尾松、落叶松、云杉、冷杉、火炬松等。 2 阔叶材(Leaf wood or Hardwood or Dicotyledon) 叶子多呈宽阔状,材质较坚硬,如杨木、桉木、桦木、相思木等。 二、非木材纤维原料(non-wood fiber) 1 禾本科纤维原料 稻草、麦草、芦苇、荻、甘蔗渣、高梁杆、玉米秆、麻杆、竹子等。 2 韧皮纤维原料 树皮类:棉秆皮、桑皮、构皮、檀皮、雁皮 麻类:红麻、亚麻、黄麻、青麻、大麻 3 籽毛纤维原料 棉花、棉短绒、棉质破布 4 叶部纤维原料 香蕉叶、龙舌兰麻、龙须草等 三、半木材纤维原料 棉秆,其化学成分、形态结构及物理性质与软阔叶材相近。 2.造纸植物纤维原料中、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写出定义或概念。 主要化学组成是木素和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纤维素是由D-吡喃式葡萄糖基通过1,4-β苷键联结而成的均一的线状高分子化合物。 半纤维素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糖基(葡萄糖基、木糖基、甘露糖基、半乳糖基、阿拉伯糖基等)组成的非均一聚糖,并且分子中往往带有数量不等的支链。 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即C6-C3单元)通过醚键、碳-碳键连接而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3.比较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异同。 ①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共同存在于大多数植物细胞壁中。 ②纤维素全部由葡萄糖单位聚合而成,而半纤维素是一种杂聚多糖,常含有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等单糖单位。 ③在酸性环境下半纤维素远较纤维素易于水解。 ④半纤维素比纤维素的分子要小,大约含有500到3000个单糖单位,后者大约含有7000到15000个。 ⑤半纤维素是分支的聚糖,而纤维素是不分支的。半纤维素具有亲水性能,可以造成细胞壁的润胀,赋予纤维弹性。 ⑥一般木材中,纤维素占40~50%,还有10~30%的半纤维素和20~30%的木质素。

植物纤维化学答案教学提纲

植物纤维化学答案

第一章 1.如何将造纸植物纤维原料进行分类? 答:①木材纤维原料:针叶材、阔叶材; ②非木材纤维原料: 禾本科纤维原料、韧皮纤维原料、籽毛纤维原料、叶部纤维原料;③半木材纤维原料:这类原料主要指棉秆;④合成纤维、合成浆:人造丝、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⑤二次纤维:旧报纸、旧杂志纸、旧瓦楞箱纸板。 2.造纸植物纤维原料中,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写出定义或概念。 答: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皆由碳水化合物组成, -碳键联结构成具有三度空间结构的芳香族高分子 3.比较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异同。 答:纤维素和纤维素都是碳水化合物,均存在与绿色植物中,都不溶于水。但纤维素是均一聚糖,只由D-葡萄糖基组成,且有支链,而半纤维素由10种糖组成,且有枝链,纤维素聚合度比半纤维素高,且具有X—射线图。 4.写出综纤维素的定义及四种制备方法,并指出哪种方法比较好? 答:综纤维素是指植物纤维原料在除去抽出物和木素后保留的全部碳水化合物。既植物纤维原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总和。制备方法:氯化法(Cl2)、亚氯酸钠法(NaClO2→ClO2)、二氧化氯法(ClO2)、过醋酸法(CH3COOOH)。其中亚氯酸钠法比较好。 5.如何自综纤维素制备α-纤维素?并指出其化学组成。 答:用17.5%NaOH溶液在20℃下处理综纤维素,将其中的非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溶出,留下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称为综纤维素的α-纤维素。化学组成:综纤维素中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 6.如何自漂白化学浆制备α-纤维素、β-纤维素、γ-纤维素?并指出各自的化学组成。答:用1 7.5%NaOH溶液在20℃下处理漂白化学浆,将其中的非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溶出,留下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称为化学浆的α-纤维素。将溶解部分用醋酸中和,沉淀出来的部分称为β-纤维素,不沉淀部分称γ-纤维素。化学组成:α-纤维素包括漂白化学浆中的纤维素与抗碱性的半纤维素;β-纤维素含高度降解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γ-纤维素全部为半纤维素。 7.如何制备Cross and Bevan纤维素? 答:采用氯气处理湿润的无抽提物试料,使木素转化为氯化木素,然后用亚硫酸及约含2%亚硫酸钠溶液洗涤、以溶出木素。重复以上处理、直至加入亚硫酸钠后仅显淡红色为止。 8.如何制备硝酸乙醇纤维素? 答:用20%的硝酸和80%乙醇的混合液,在加热至沸腾的条件下处理无抽提的试样,使其中的木素变为硝化木素溶于乙醇中而被除去,所得残渣既为硝酸乙醇法纤维素。 9.写出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定义,并指出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 答:有机溶剂抽出物是指植物纤维原料中可溶于中性有机溶剂的那些化合物。常用的有机溶剂:乙醚、苯、丙酮、乙醇、苯-乙醇混合液、石油醚等。 10.写出针叶材、阔叶材和草类原料各自的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化学组成及存在的位置?

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药用植物学论文 题目:蓼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2011级生物科学02班 学号:201112410209 姓名:王立秀 教师:孟德玉

蓼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摘要:蓼科(Polygonaceae)植物约50属,1200种,主产于北温带,少数分布于热带我国有13属,235种,37变种,产于全国各地。蓼科植物含有蒽醌类的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蒽酮、淀粉、等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何首乌,它来自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性微温,味苦、甘、涩,可延缓衰老、强身健体、保健心脏。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是对蓼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系统的概述。 关键词:蓼科药用植物种类概述 通过各方面收集资料及对药用植物学的学习,下面将按照蓼科不同属为单位分别介绍蓼科药用植物。 1.蓼属Polygonum L 1.1匾蓄(原变种) 花1至数朵簇生叶腋;叶小型;瘦果长2mm以上,无光泽;托叶鞘下部褐色,上部白色。分布全国各地。生田边路旁、沟边湿地,海拔10—4200m。全草人药,利尿、消炎、止泻、驱虫㈤;用于尿路感染、小便短赤、痢疾、泄泻、阴痒带下、黄疸、霍乱、膀胱炎、小儿高热、肺炎[4,7,10]。 1.2酸模叶蓼(原变种)大马蓼旱苗蓼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常有一个大的黑褐色的新月形斑点,两面沿中脉具短硬伏毛,花序梗具腺体,花被片常4深裂;瘦果宽卵形,双凹。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生田边、路旁、水边、荒地或沟边湿地,海拔30—3900m。凭证标本采于六盘水师专校园附近。果实人药,具活血、消积、止痛、利尿功效。全草入药,治肠炎、痢疾;捣烂外用治肿物,指趾末端化脓性炎症. 1.3红蓼荭草(名医别录),东方蓼、狗尾巴花, 叶卵形或宽椭圆形,干后呈暗蓝绿色;托叶鞘上部边缘具绿色叶状翅;总状花序呈穗状。分布于全国各地,野生或栽培。生沟边湿地、村边路旁,海拔30—2700m。凭证标本采于水城杨梅林场。果实人药,名“水红花子”,有活血、止痛、”甸,海拔800—3000m。根状茎人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3]。用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毒蛇咬伤,热病惊搐,破伤风[9]。 1.4草血竭(原变种): 基生叶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基部楔形,两面无毛。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根状茎供药用,止血止痛,收敛止泻阻[3] 2何首乌属Fallopia Adans 2.1何首乌(原变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块茎肥厚,黑褐色。茎缠绕。托叶鞘膜质,偏斜无毛。花序圆锥状。瘦果卵形,具3棱,包于宿存花被内。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干燥块根人药,安神、养血、活络。生品具润肠通便、解疮毒作用;制品具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1],用于血虚体弱,须发早白,肝肾阴亏,头晕眼花,腰膝酸软,血胆固醇过高,冠心病[10,12]。

北京林业大学 考研 植物纤维化学复习题

1、薄壁细胞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制浆:蒸煮时吸水量大,液比高。 造纸:长度很短,以碎片的形式存在于浆中,使浆料的滤水性变差,抄纸时容易粘辊,使纸页断头,使纸页物理强度下降。 2、针叶木、阔叶木、禾本科原料的细胞类型? 针叶木细胞类型:管胞、木薄壁组织木射线管胞和木射线薄壁细胞、树脂道。 阔叶木细胞类型:木纤维、管胞、导管、木射线、薄壁细胞。 禾本科细胞类型:纤维细胞、薄壁细胞、表皮细胞、导管、筛管、伴胞、石细胞。 3、针叶木与阔叶木组织结构特征? 4、针叶木、阔叶木和禾本科中杂细胞? 针叶木:木射线细胞 阔叶木:导管、薄壁细胞、木射线薄壁细胞 禾本科:导管、薄壁细胞、表皮细胞、石细胞、筛管和伴胞

5、杂细胞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1、杂细胞含量高,纤维细胞含量则少 2、制浆时吸收大量药液 3、使纸浆滤水性差,影响纸浆洗涤 4、缺乏纤维交织能力,纸张湿强度低、易断头、影响车速 5、影响黑液蒸发和碱回收(结垢) 6、形成纸病 6、选择造纸原料的标准? 1、形态学上:细长,壁薄,腔大。 2、化学成分:含较多的纤维素,较少的木素。 3、原料结构:单纯,非纤维细胞含量少的原料较好。 7、化学组成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主要组分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纤维素:尽量保留 木素:制化学浆时,尽量脱除;制高得率浆时,尽量保留。 半纤维素:化学浆应尽量多保留半纤维素,可提高制浆得率,节省打浆动力,提高纸页,合强度。生产精制浆、纤维素衍生物用化学浆时,半纤维素应尽量除去。 少量组分对制浆造纸的影响 有机溶剂抽出物: 阻碍药液渗透;碱法制浆-树脂酸、脂肪酸与碱反应生成皂化物塔尔油;酸法制浆-抽出物被加热、软化成油状物,形成树脂障碍;双氢栎精被氧化成黄色的栎精,使纸浆发黄,分解蒸煮液,使浆难于漂白、白度低、易返黄。 灰分: 原料(特别是草类)碱法制浆过程中灰分中SiO2形成NaSiO3,使废液粘度升高,洗浆时黑液提取率低,对黑液的碱回收造成硅干扰。Cu、Fe、Mn等过渡金属离子对纸浆颜色造成不利影响;影响H2O2、O2、O3等的漂白效果;Ca、Mg等碱土金属离子可稳定漂剂,但是过多也可稳定木素,降低漂白白度。 果胶质: 尽量脱除,是灰分的载体。 8、禾本科原料细胞类型及其对制浆造纸影响? 有纤维细胞、薄壁细胞、表皮细胞、导管、筛管、伴胞、石细胞等六种。 ①纤维细胞:属韧皮纤维类,腔小壁厚,外形纤细,比较短小,细胞壁上有横节纹或单纹孔,也有无纹孔的。②薄壁细胞:形态各异,有球形、枕头形、圆柱形等等。容易破碎。③表皮细胞:有长短两种,长的是锯齿细胞;短的是硅细胞和栓质细胞,比重较大,在制浆时容易流失。④导管:存在于维管组织中,导管有环状、螺旋状、梯形和网纹等形式。⑤筛管、伴胞:直径小、壁上多孔,在植物干燥过程中就被破坏。⑥其它细胞:石细胞非常小的厚壁细胞,竹类植物含量较大,在洗涤和净化段容易除掉。 9、可以根据那些组织结构特点鉴别材种? 1、细胞大小、尺寸 2、纹孔构造,特别是交叉场纹孔 3、细胞类型,特别是杂细胞种类 4、对浆料的鉴定 10、纤维形态学因素有哪些?如何评价原料优劣? 1.长度、宽度、壁厚、腔径和非纤维细胞含量等

植物纤维化学 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纤维素: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基通过1,4-苷键连接而成的线状高分子化合物。 2水解纤维素:纤维素部分水解所生成的不溶于水的产物称为水解纤维素。 3纤维素1:天然纤维素的结晶格子称为纤维素I. 4纤维素2:经过Na-纤维素I的形式在NaOH的作用下得到的纤维素。 5纤维素3:经过NH3-纤维素I的形式,在蒸发所得到的纤维素。 6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及C6-C3单元)通过醚键,碳-碳键链接而成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7原本木素:以天然状态存在于植物体中的木素,未经过任何加工。 8磨木木素:磨木木素又称贝克曼木素,它是在室温下用不引起润胀作用的中性溶剂做介质,仔细的研磨木粉,通过溶剂抽提而获得的高得率的分离木素。 9半纤维素:半纤维素是由多种糖基,糖醛酸基所组成的,并且分子中往往带有支链的复合聚糖的总称。 10综纤维素:又称总纤维素,指造纸植物纤维原料除去抽出物和木素后所留下的部分(即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总称) 11克-贝纤维素:由英国人克罗斯和贝文提出的分离纤维素的方法所得到的纤维素称为克-贝纤维素。 12工业半纤维素:习惯上将β-纤维素和γ-纤维素之和称为工业半纤维素。 13硝酸乙醇纤维素:用20%的硝酸和80%乙醇的混合液,在加热至沸腾的条件下处理无抽提物的试样,使其中的木素变为硝化木素、溶于乙醇中而被除去,所得残渣既为硝酸乙醇法纤维素。 14润胀:固体吸收润胀剂后,其体积变大但不失其表观均匀性,分子间的内聚力减小,固体变软的现象。纤维素纤维的润胀分为:有限润胀和无限润胀。 15润胀度:纤维素纤维润胀时的直径增大的百分率称为润胀度。 16纹孔:植物细胞在增厚过程中,并不是整个细胞都产生均匀增厚的,其未增厚的部分细胞壁较薄,在显微镜下观察成一个孔,称为纹孔。 17衍生物:木素大分子中原子或者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得到的物质 18果胶物料:果胶质与其他物料半生在一起的复合体。果胶:果胶酸盐以及酯化了的的果胶酸 19超结构:超过一般光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的细节热塑性:在某一温度下,木素由玻璃态向橡胶态变化的性质 20α-纤维素:包括纤维素和抗碱性纤维素 21β-纤维素:为高度降解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22γ-纤维素:全为半纤维素 23硅干扰:在碱法制浆中,原料中的硅形成硅酸钠,溶于碱法废液中,大量的硅酸钠使废液的粘度增加,洗桨时黑夜提取率降低,对黑液的蒸发、燃烧、苛化、白泥的回收等过程都带来麻烦。 24树枝障碍:在酸法制浆中,树木的有机抽出物被加热,软化成油状物漂浮在

200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考研真题A卷

200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植物纤维化学考研真题A卷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词6分) 1、纤维素的结晶度; 2、综纤维素; 3、春材和秋材; 4、木质部; 5、复合胞间层; 二、填空题(共40分,每个空格2分) 1、针叶材最主要的细胞是(1),阔叶材最主要的细胞是(2),禾本科植物纤维原料的主要细胞有:(3);(4)。 2、植物细胞壁各层中,木素的大部分存在于(5)中,而木素浓度最高的为(6)。

3、植物纤维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7);(8);(9)。 4、针叶材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主要由 (10) 单元构成。 5、阔叶材中的半纤维素主要是(11)。 6、在碱性介质中,纤维素的末端基会发生(12)反应,脱掉的末端基最终成为(13)。 7、木材细胞壁的次生壁可分为(14);(15);(16),其中以(17)最厚。 8、纤维素本身含有(18)和(19)等基团,使纤维素纤维在水中表面带(20)电荷。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错误的加以改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20分,每题4分) 1、针叶木半纤维素以聚O-乙酰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为主。 2、α-纤维素包括纤维素及抗酸的半纤维素;β-纤维素为高度降解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γ-纤维素全为半纤维素。 3、甲氧基是木素最有特征的功能基,针叶木甲氧基的含量比阔叶木的高。 4、木素是填充在纤维之间和微细纤维之间的“粘合剂”和“填充剂”。 5、胞间层中不含纤维素而充满木素、半纤维素及少量果胶质等。 四、问答题(共60分,每题15分)

芳香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芳香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2016/01) 植物是大自然对人类最无私的奉献,它不仅能提供人类衣、食、住、行的基本原料,而且还是人类美容化妆的天然原料库。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已注意到利用植物的花、叶、果实等来化妆或驱虫祛病,并靠植物中的香料来满足自己对美的追求。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檀香木、桂皮等香料,可见那时就已发现了植物的美容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回归自然成为潮流,人类借助各种先进仪器来分析植物成分.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尤其是从芳香植物中提取香料来调配成各种各样的护肤品,如美容美发香波、皂类、牙膏.香水等。化妆品新品种的不断推出,使得植物在化妆品领域展现出无限的前景。 通常人们简单地将芳香植物称为香料植物或单纯称它们为药用植物,也有称化妆品用植物,这是不全面的。 实际上芳香植物的内涵要广泛得多,芳香植物含有四大主要成分,这些成分既提高了芳香植物的利用价值,也增加了其利用领域。 色素成分: 芳香植物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可做天然染料或染发染料,尤其适合于食品着色,这些天然色素提高了这类植物的观赏价值.也提高了不同领域的利用价值.不同植物色素颜色如下: 红花,番红花、栀子( 果实)——深黄色 西洋甘菊,金盏菊,艾蒿——淡黄色: 薄荷,香蜂花——茶色: 薰衣草——蓝紫色: 玫瑰茄——粉色; 飞燕革一一淡蓝色。 营养成分: 芳香植物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在化妆品中不仅提供香味,而且还可以使皮肤增加营养,增强弹性.使皮肤更加健康和增加光泽。 药用成分: 芳香植物中包括挥发性的精油成分和不挥发性的生物碱,如单宁、类黄铜等成分.它们在化妆品中不仅有很好的芳香功能,而且还有特殊的药用功效。目前许多化妆品中由于含有这类药用芳香植物精华.所以不仅润肤、美肤,长期使用还有防病、祛病、去癣、祛斑、防皮肤老化等多种医疗功效,因此倍受消费者青睐。

植物纤维化学答案

第一章 1.如何将造纸植物纤维原料进行分类 答:①木材纤维原料:针叶材、阔叶材; ②非木材纤维原料: 禾本科纤维原料、韧皮纤维原料、籽毛纤维原料、叶部纤维原料;③半木材纤维原料:这类原料主要指棉秆;④合成纤维、合成浆:人造丝、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⑤二次纤维:旧报纸、旧杂志纸、旧瓦楞箱纸板。 2.造纸植物纤维原料中,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写出定义或概念。 答: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皆由碳水化合物组成,木素则为芳香族 -碳键联结构成具有三度空间结构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答:纤维素和纤维素都是碳水化合物,均存在与绿色植物中,都不溶于水。但纤维素是均一聚糖,只由D-葡萄糖基组成,且有支链,而半纤维素由10种糖组成,且有枝链,纤维素聚合度比半纤维素高,且具有X—射线图。 4.写出综纤维素的定义及四种制备方法,并指出哪种方法比较好 答:综纤维素是指植物纤维原料在除去抽出物和木素后保留的全部碳水化合物。既植物纤维原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总和。制备方法:氯化法(Cl2)、亚氯酸钠法(NaClO2→ClO2)、二氧化氯法(ClO2)、过醋酸法(CH3COOOH)。其中亚氯酸钠法比较好。 5.如何自综纤维素制备α-纤维素并指出其化学组成。 答:用%NaOH溶液在20℃下处理综纤维素,将其中的非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溶出,留下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称为综纤维素的α-纤维素。化学组成:综纤维素中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 6.如何自漂白化学浆制备α-纤维素、β-纤维素、γ-纤维素并指出各自的化学组成。 答:用%NaOH溶液在20℃下处理漂白化学浆,将其中的非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溶出,留下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称为化学浆的α-纤维素。将溶解部分用醋酸中和,沉淀出来的部分称为β-纤维素,不沉淀部分称γ-纤维素。化学组成:α-纤维素包括漂白化学浆中的纤维素与抗碱性的半纤维素;β-纤维素含高度降解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γ-纤维素全部为半纤维素。 7.如何制备Cross and Bevan纤维素 答:采用氯气处理湿润的无抽提物试料,使木素转化为氯化木素,然后用亚硫酸及约含2%亚硫酸钠溶液洗涤、以溶出木素。重复以上处理、直至加入亚硫酸钠后仅显淡红色为止。 8.如何制备硝酸乙醇纤维素 答:用20%的硝酸和80%乙醇的混合液,在加热至沸腾的条件下处理无抽提的试样,使其中的木素变为硝化木素溶于乙醇中而被除去,所得残渣既为硝酸乙醇法纤维素。 9.写出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定义,并指出常用的有机溶剂有哪些 答:有机溶剂抽出物是指植物纤维原料中可溶于中性有机溶剂的那些化合物。常用的有机溶剂:乙醚、苯、丙酮、乙醇、苯-乙醇混合液、石油醚等。 10.写出针叶材、阔叶材和草类原料各自的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化学组成及存在的位置 答:①针叶材抽出物主要成分是松香酸、萜烯类化合物、脂肪酸及不皂化物等。存在位置:树脂道和射线薄壁细胞中。②阔叶材的抽出物主要含游离的已酯化的脂肪酸,中性物;不含或只含少量松香酸(一般为1%以下),主要存在于木射线细胞及木薄壁细胞中。③禾本科原料抽出物主要成分:蜡质,伴以少量的高级脂肪酸、高级醇等,蜡质存在于禾本科原料的外表面。 11. (如麻、棉杆皮、桑皮、檀皮等)含果胶质较多(故灰分含量也高);针叶木及草类原料的果胶质含量较少,通常单子叶植物的果胶质含量仅是双子叶植物的果胶质含量的10%。 12. 13. 答:初生壁P、次生壁外层S1、中层S2、内层S3,瘤层,还有两细胞共有的胞间层ML,三个或四个细胞共有的细胞角隅CC,细胞壁上还有纹孔,胞间联丝等结构。 14.叙述木材的粗视结构。 答:木材由内到外:树心(髓心)、木质部、形成层、树皮(外皮、内皮);其中木质部上具有许多同心圆环,即年轮。

植物纤维化学研究生试题.doc

一、填空题(20分,每空格1分): 1.造纸工业将植物原料分为:木材纤维、非木材纤维、半木材纤维。 2. 植物纤维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3.阔叶材木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主要由愈疮木基丙烷和紫丁香基丙烷单元所构成。 4.针叶材、阔叶材和禾草类木素的木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是: 针叶材 > 阔叶材 > 禾草类。 5.针叶材最主要的细胞是管胞 ,阔叶材最主要的细胞是木纤维 ,禾本科植物纤维原料的主要细胞有:纤维细胞、薄壁细胞。 6. 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结构单元通过 1,4-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7.木素大分子结构中最主要的连接形式为β-芳基醚键。 8.木素总量的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壁的 S2 层,而木素含量最高的是复合胞间层。 二、名词解释(15分): 1.(3分)早材(春材): 树木的每一个年轮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靠树心部分的颜色浅,是每年生长季节的前期生长出来的,故称为春材,也称早材。 2.(3分)木素: 木素是由苯丙烷结构单元(即C6-C3单元)通过醚键、碳-碳键联接而成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3. (3分)剥皮反应: 在碱的影响下,纤维素具有还原性末端基的葡萄糖基会逐个掉下来,一直到产生纤维素末端基转化为偏变糖酸基的稳定反应发生为止。由于消除下来的烷氧基—OR具有新的还原性末端基(也即是纤维素长链分子具有新的还原性末端基),可以继续进行上述反应,逐个不断地脱掉末端基,所以称为剥皮反应。 4. (3分) 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是除纤维素和果胶以外的植物细胞壁聚糖。也可称为非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糖基组成的不均一聚糖,大多带有短的侧链,聚合度较低。\ 5. (3分)纤维素的结晶度: 纤维素结晶区占纤维素整体的百分率。 三、简答题(60分): 1.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臭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并说明其形成机理?(10分) 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放出的臭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硫醇和二甲硫醚。在硫酸盐法蒸煮时,木素结构单元上甲基芳基醚结构和硫化钠发生反应,首先,亲核试剂HS-离子进攻木素芳香环上的甲氧基的碳原子,生成甲硫醇,并在苯环上导出酚羟基;然后,甲硫醇的阴离子(CH3S-)与第二个甲氧基反应,生成二甲硫醚。 2. 对同一种木材,晚材率的大小对制浆造纸有何影响(10分) 晚材率是指树木年轮中晚材的宽度与年轮总宽度之比的百分率。晚材率的大小对制浆造纸有相当大的影响。因为早材是由细胞壁比较薄的细胞组成,所以早材纤维具有弹性和柔韧性,容易打浆,能够制造出抗张强度和耐破强度高的纸张;而晚材纤维壁厚,形成管状,纤维又挺又硬,不容易打浆,抄成的纸除了撕裂度比较高以外,其他指标都不如早材纤维。因此,就同一种木材而言,晚材率低的要优于晚材率高的。 3. 区分两个概念:纤维素,纤维素纤维(10分) -1,4-苷键联接起来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纤维指植物原料经过特定的纤维化学工程所得到的残余物——纸浆,主成分为纤维素,其中还含有一些半纤维素和木素。β纤维素指在常温下不溶于水、稀酸、稀碱的D-葡萄糖基以 4、蒽醌在碱法蒸煮中的作用是什么?(10分)。 -芳醚键的断裂,从而加速木素的脱除,蒽氢醌和木素反应又生成蒽氢醌,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β在碱法蒸煮中,蒽醌氧化碳水化合物,生成糖醛酸末端基,防止剥皮反应的发生,使纸浆得率增加,蒽醌本身被还原蒽氢醌,它与木素的亚甲基醌发生还原作用,促进了木素 5. 为什么纤维素的吸水量随无定形区百分率的增加而增加?(10分) 水有一定的极性,所以能进到无定形区,发生结晶区之间的润胀。纤维素的吸着水只能进入无定形区而不能进入结晶区,并且与无定形区中的羟基形成氢键结合。吸着水量随无定形区百分率的增加而增加。 6. 针叶木和阔叶材主要的聚木糖类半纤维素是什么?(10分) 针叶材的聚木糖半纤维素是:聚阿拉伯糖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基木糖, 阔叶材的聚木糖半纤维素是:聚4-O-甲基葡萄糖醛酸基木糖。 四、问答题(55分): 1、纸浆中半纤维素的存在对纸浆的打浆和成纸性能有哪些影响?(15分) (1)由于半纤维素亲水性好,能在打浆过程中促使制浆的润胀,因此能提高打浆的效率。 (2)由于半纤维素形成氢键的能力比较强,但是聚合度较低(DP<200),纸浆中含一定量 的半纤维素有利于提高纸张的物理强度,但半纤维素含量太高会显著影响纸张的强度。。 (3)半纤维素的存在能提高纸张的紧度。但同时降低纸张的不透明度。 (4)半纤维素吸水性好,易受环境中水分的影响,影响纸页的尺寸稳定性。在纸张印刷过程中影响套色。 2. 对于木材纤维,如何用壁腔比大小来判断原料的优劣?(15分) 答:壁腔比就是细胞壁厚度的二倍与细胞腔直径的比值。纤维细胞壁的绝对厚度与纸张性能无关。影响纸张性能的是纤维细胞壁厚度与细胞腔直径的比值(壁腔比)。一般认为细胞壁薄而细胞腔大的纤维抄成的纸张强度比较大。这是由于壁薄腔大的纤维有柔软性,彼此容易结合得好。而壁厚腔小的纤维比较僵硬,彼此结合差,制成的纸张强度比较低,纸页比较疏松,而吸水性好。对木材纤维原料,壁腔比小于1是好原料;等于1是中等原料;大于1是劣等原料。

大连工业大学810植物纤维化学2016到2017两套考研专业课真题

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试题 科目代码:810 科目名称:植物纤维化学共1 页第1 页(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一、简答题(8个题,共计70分) 1、区分并比较两个概念:纤维素,纤维素纤维。(8 分) 2、何为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它的存在对制浆造纸有何不利影响?(10 分) 3、纸张中存在的氢键有哪些种类?氢键对制浆造纸有什么意义?(9分) 4、漂白化学浆的α-纤维素,β-纤维素,γ-纤维素三者在化学成分上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工业半纤维素?(8 分) 5、简述Klason木素制备过程,并说明为何其往往用于定量而非定性研究?(9分) 6、何为纤维粗度?说明其与纸张柔软性、表观密度、撕裂指数和抗张指数之间的关系。(8分) 7、制得纸浆纤维表面为何带负电?这种电化学性质对造纸湿部化学有何指导意义?(10分) 8、针叶材和阔叶材主要的聚木糖类半纤维素是什么?经过酸性亚硫酸盐或常规硫酸盐蒸煮以后,这两类半纤维素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8 分) 二、论述题(5个题,共计80分) 1、以针叶材为例,分别说明细胞壁中的木素浓度(各部分木素占总物量的质量百分比)和质 量分数(各部分木素占木素总量的质量百分比)的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针叶材和阔叶材纤 维细胞形态上的主要差异及木素分布规律论述“为何针叶材中木素含量高于阔叶材,但针叶 材反而被称为软木,而阔叶材被称为硬木呢?(14分) 2、什么是纹孔对?论述其在制浆造纸过程中的作用。(15分) 3、木素结构单元连接键主要分哪两种键型?最重要的连接键是哪两种?论述碱性蒸煮时加入 何种类型助剂能够加速木素的碎解?碎解木素的亲液性是如何获得的?(16分) 4、依次写出烧碱法、硫酸盐法、碱性亚硫酸盐法蒸煮液中主要亲核试剂的种类,比较这些亲核性试剂的亲核性大小,并说明为何硫酸盐法制浆方法多用于针叶材制浆?(18分) 5、写出纤维素大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以化学反应式来解释为什么在碱法蒸煮时要避免过分延 长蒸煮时间?(17分)

第二章 植物化学

第二章植物化学物 一、填空题 1.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酚酸)和(类黄酮)两大类。 2.植物凝血素存在于(大豆)和(谷类)制品中,可能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3.芥子油甙是主要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植物化学物。当咀嚼或其他机械性损伤后,可被内源性(葡糖硫苷酶)水解为生物活性物质。 4. 植物雌激素可发挥(雌激素)和(抗雌激素)两种作用。 5.类胡萝卜素是(水果)和(蔬菜)中广泛存在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 6.植物固醇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及其(油料)中。 7.黄酮类化合物的许多生物学活性均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8.硫化物包括所有存在于(大蒜)和其他球根状植物中的有机硫化物。 9.马铃薯由于贮存不当而长出的芽中,其主要成分是(龙葵素)。 10.当大蒜类植物结构受损时,蒜苷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形成蒜素。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属于植物化学物( 植物固醇 ) 2.大豆皂甙经酸性水解后其水溶性组分主要为(糖类 ) 3.无氧型和有氧型类胡萝卜素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热的稳定性不同 ) 4.皂甙是一类具有苦味的化合物,在(B.豆类)中含量特别丰富 5.异硫氰酸盐属于(C.芥子油甙类)类植物化学物 6.在植物界分布最广、最多的黄酮类化合物是( C.槲皮素 ) 7.在一些国家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饮料的植物化学物是( C.皂甙) ·8.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谷类的( A.种子 )中含量更高 9.异黄酮和木聚素属于多酚类物质,但是从生物学作用上讲,它们也属于(C.植物雌激素) 10.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多达30种,其中生物活性最强的为( C.二烯丙基二硫化物) 三、多项选择题 1.下面有关植物化学物的正确说法是( ) C.植物化学物对健康具有有害和有益的双重作用 D.植物化学物具有抗癌作用 E.维生素A原也是植物化学物的一种 ·2.下面哪些物质属于多酚类植物化学物( ) A.槲皮素 C.儿茶素 3.大豆异黄酮只有被分解为( )后,才具有雌激素活性 C.大豆甙 D.染料木黄酮 4.大蒜中含有的维生素主要有(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5. 下面哪些物质属于含硫化合物( ) C.蒜素 D.二烯丙基一硫化物 E.二烯丙基三硫化物 6.人体血清中类胡萝卜素主要以( )形式存在 B.无氧型类胡萝卜素 C.β-胡萝卜素 D.α-胡萝卜素 E.番茄红素 四、名词解释 1.植物化学物:植物化学物是存在于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非营养素成分(除维生素外)。 2.植物的初级代谢产物:主要是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主要作用是进行植物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结构重建。

植物纤维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京林业大学2020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植物纤维化学A课程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试卷说明: 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本试卷共计 1 页,共 4 大部分,请勿漏答; 2.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 3.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 4.本试卷第二部分答案写在试卷上,第一、三、四部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5.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6.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诚信考试、公平竞争! 一、基本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计16分 1早材 2 纤维素酶木素 3 α-纤维素4分枝度 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16分 1、木材含水率分为和,测定含水率的方法有、 和。 2、交叉场是和交叉的部位,交叉场的纹孔形式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素在紫外光谱下有280nm和nm两个吸收峰,分别是和基 团吸收峰,前者用于微量木素测定,后者用于木素测定。 三、判断题:对打“√”,错打“?”,均要说明原因,每题4分,共计20分 1、树脂道是一种狭长细胞,松科六属都有纵向树脂道............................ ( ) 2、木素的先体是由苯环转化得到的........ ................................... ................( ) 3、纤维素在稀碱溶液中会发生剥皮反应和终止反应.................................( ) 4、木材提取物是脂溶性物质,只用有机溶剂抽提即可除去......................( ) 5、木材细胞壁次生壁S2微纤丝的方向影响木材的力学性质........... ........( )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计48分 1、比较木材与禾本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的不同,并说明影响化学成分的因素。 2、在中性亚硫酸盐制浆中木素发生哪些反应?写出反应式? 3、纤维素的双电层,举例说明其应用? 4、试述植物纤维中聚戊糖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及测定原理和注意事项。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李金鹏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丰富野生植物资源,并能做到合理的采挖,持续利用,必须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掌握调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贮量和生态地理分布规律等。本文研究野生资源植物传统的调查方法,引进现代技术,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调查方法。 关键词:野生植物;调查方法;取样技术;3s技术;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survey method Li jinpe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rticulture courtyard,changchun130118) Abstract: China has a vast, complex and diverse natural conditions, is rich in species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order to fully develop and utilize a rich wild plant resources, and can do the excavation of a reasonable, sustainable use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must be research, types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to master the survey areas, storage of, and ec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the traditional survey methods,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to adapt to the times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Keywords:wild Plant sresoure; Survey methods; Sampling techniques;"3s" technology; 1 调前的准备工作 调查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任务的重要基础,明确调查的范围、调查内容,调查开始前搜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准备调查工具,调查方法,制定调查的计划的过程。 1.1确定调查内容 植物资源调查,内容可多可少,取决于调查目的和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在调查内容上通常有以下三种范围: 调查本地的全部植物资源。当一个地区从来没开展过植物资源调查时,需要进行全面调查,以提供一份本地区的植物资源名单。 调查本地某一类或某几类植物资源。这样做,通常是根据本地某项经济要求或根据调查者本人的愿望而确定的。

植物化学物

植物化学物(Phytochemicals) 一、植物化学物概述 (一)概念 植物化学物是指植物性食品中除含必需营养成分外的一些低分子量生物活性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广义讲,植物化学物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植物维持其与周围环境(包括紫外线)相互作用的生物活性分子。 (二)特点: 1、种类繁多迄今为止,天然存在的植物化学物的总数量还不清楚,但估计有6~10 万种即种类多,就混合膳食而言,每天的摄入量大致为1.5g/d。 2、对人体健康具有双重作用。如马铃薯所含少量龙葵素,能减少胃液分泌,缓解痉挛,对胃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久存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尤其发芽以后含量更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中毒现象,对人体有害,严重者可致死;龙葵素主要集中在外皮上,故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2004年5月10日,惠州市博罗县湖镇某公司集体食堂122 名员工食物中毒,上吐下泻,浑身发热无力,头晕恶心。库存马铃薯上发现长有约两毫米长的嫩芽,经检测,发芽马铃薯的龙葵素呈阳性(可致毒)。 二、植物化学物的分类与来源 植物化学物可按它们的化学结构或者功能分类,按化学结构大体分为: (一)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 类胡萝卜素存在于深色蔬菜和水果,它们的功能之一是使植物显示出红或黄色。在自然界存在的700 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中,对人体营养有意义的大约在40-50 种。通常将类胡萝卜素分成无氧和含氧两种类型。根据个人膳食特点,人类血清中含有不同比例的类胡萝卜素,主要以无氧型的形式存在,如α—和β—胡萝卜素及番茄红素。人体每天摄入的类胡萝卜素大约为6mg/d。 (二)植物固醇(phytosterols) 植物固醇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籽和油料中。如β-谷固醇、豆固醇和菜油固醇。从化学结构来看,植物固醇比胆固醇加了一个侧链,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人每天摄入量约为150~400mg/d,但人体吸收的只占5%左右。影响吸收率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三)皂甙(saponins)

植物纤维化学复习题并附有课后思考题

植物纤维化学复习题(1) 一.填空(12X3=36) 1. 制浆造纸工业用植物纤维原料大体可分为木材纤维原料和非木材纤维原料两种。 2.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属于碳水化合物,而木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3. 草类原料的有机溶剂抽出物主要为:脂肪和蜡。 4. 针叶材有机溶剂抽出物主要存在于树脂道和木射线薄壁细胞中。 5. 阔叶材有机溶剂抽出物含量一般比针叶材低,其主要组成为:游离及酯化的脂肪酸。 6. 木材原料的灰分含量一般不超过1%,草类原料的灰分含量一般多在2%以上。 7. 草类纤维原料灰分含量一般比木材高,而且60%以上是SiO2。 8. 木素结构单元间的联结键有醚键和碳-碳键。 9. 植物细胞壁上的纹孔分为:单纹孔和具缘纹孔。 10. 针叶材的纤维细胞为:管胞,阔叶材的纤维细胞为:木纤维。 11. 在细胞壁各层中,木素浓度最大的在胞间层,但木素的大部分存在于次生壁。 12. 针叶材的木素结构单元主要为:愈疮木基丙烷和少量的对-羟苯基丙烷。 13. 阔叶材的木素结构单元主要为:愈疮木基丙烷和紫丁香基丙烷。 14. 木素的结构单元为:苯基丙烷,纤维素的结构单元为:D-葡萄糖基。 15. 木素-碳水化合物联接点上的糖基有:D-木糖和D-半乳糖、L-阿拉伯糖。 16. 木素与碳水化合物之间可能有的联接键为:α-醚键和酯键等形式。 17. 在酸性亚硫酸盐法制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木素的缩合反应,因为这种反应形成的化学键为不易 断开的碳-碳键。 18. 半纤维素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糖基构成的不均一聚糖,它与木素有化学键联接。 二.单项选择(14X3=42) 1.聚半乳糖醛酸中的羧基80%以上被甲基化、一部分被中和成盐,所形成的物质称为:。 ①果胶物质②果胶酸※③果胶质④半纤维素 2.阔叶材中比针叶材含有更多的。 ①聚葡萄糖甘露糖※②聚木糖③木素④灰分 3.草类原料的含量大多比较低、接近阔叶材的低值。 ①纤维素②灰分③半纤维素※④木素 4.针叶材的管胞含量约占木质部总容积的。 ①50%②60-70%③80%※④90-95% 5.针叶材的管胞长度一般为:mm。 ※①3-5②1-③1④20 6.在木材的横切面上、可见到许多颜色较浅的经向条纹称为:。 ①树脂道※②木射线③年轮④髓心 7.在显微镜下观察阔叶木横切面上有许多孔,这些孔是横切面。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作者:冯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冯晨,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08级林学二班经济林方向,学生。学号:20080074 摘要: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挖掘各种野生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和方法,开发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入、持久地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对于栀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和途径。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栀子 正文: 野生植物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野生植物资源除了具有一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等特点外,也有许多资源意义上的特点。如资源有可更新与不可更新之分,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之分,与不同利用方法之分以及如何挖掘普通植物成为资源等。这些植物资源的特点是我们深入认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理论基础,忽视了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就会影响我们挖掘、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成效,就会陷于盲目,导致野生植物资源的被破坏,甚至物种灭绝。综合起来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可再生性: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从狭义上讲,是指植物具有不断繁殖后代的能力,从广义上讲,不仅指其繁殖后代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力。因此,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包括两个方面。①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植物产生新个体是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实现的,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如穿龙薯蓣、莲花等可以通过根茎繁殖;天麻、半夏、马铃薯等可以通过块茎繁殖:东方草莓可以通过地上匍匐茎繁殖。②组织器官的再生性,植物的组织器官受自然或认为的损伤后仍能得以恢复和再生。如杜仲是一种以茎皮入药的植物,其茎皮部分剥落后仍能得到自身的修复。植物具有这些特征,在开发利用中我们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再生能力生产更多的产品,并进行人工繁殖,扩大资源量。 二、易受威胁性:野生植物资源多数是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长期以来许多价值较高的物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如人参、天麻、草苁蓉等在自然界中已经很难找到,利用的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品。野生人参已被列入世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速率是其自然灭绝速率的100~1000倍,有近30%受威胁的物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