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1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住处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的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快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

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

附: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初中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1)信息与信息社会。

(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汉字输入。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修改。

(2)版式的设计。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数据的表格处理。

(4)数据图表的创建。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的基本概念。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网页制作。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介绍。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安全。

(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高中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与信息处理。

(2)信息技术的应用。

(3)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4)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6)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

(2)汉字的输入。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5)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6)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

(2)其他对象的插入。

(3)特殊效果的处理。

(4)版式设计。

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通信基础。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因特网上其他应用。

(6)网页制作。

模块五数据库初步

(1)数据库基本概念。

(2)数据库的操作环境及其操作。

(3)数据的组织与利用。

模块六程序设计方法

(1)问题的算法表示。

(2)算法的程序实现。

(3)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模块七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制作工具及其特点。

(2)各类媒体资料的处理与使用。

(3)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4)多媒体作品的发布。

模块八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1)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2)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软件系统简介。

(4)计算机的安全。

(5)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解读制订中的初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

编者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已经出台一段时间了,目前,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已由专家组起草完成。不久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首届信息技术教育高级研修班”会议上,苗逢春博士介绍了初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新课标,特别是对新课标中小学、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这里,我们对苗博士的发言进行了整理,希望对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

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兴趣与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

保持学习动机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

初中巩固兴趣

发现特长拓展+提升初步具备一技之长自主选择

综合运用创新能力培养,改进方案,动手创新

↓↓↓↓↓

高中专业学习和发展兴趣自选门类专业发展信息→知识→智慧某一技术门类的设计、制作、创造

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三、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四、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有很强地方特色的国家课程。

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选择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除了体现课程整合外,要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体现“四地”--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合地域文化。

五、“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多样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

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这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小学的选修包括机器人教学和L O G O 语言。中学的选修内容有机器人教学和基于汉语编程语言的程序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1.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输出设备(如监视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如音箱、耳机、话筒等);能通过动手组装或观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活动学习--直接经验;观察学习--间接经验)

2.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3.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二、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1.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理念先行)、敏锐捕捉有用信息(选择性注意)、主动获取相关信息(有目的的任务驱动)、甄别筛选正确信息(针对性、准确性、价值高低)、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逐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创作和共享有益信息方面的责任。

2.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讨论人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志愿。

3.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4.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现备和软件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能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知道如何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和信息时理,知道如何注明出处和给予恰当的致谢;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会防查杀病毒、简单的文件加密(如设置使用口令)等信息保护方法—“行为指导”“使用技能”。

三、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1.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如他人、书籍、报刊杂志、光盘、录像、电视、因特网等),学会从不同的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实验、调查、访谈等)。对信息搜集过程进行一定的规划,初步形成信息需求分析的意识和习惯。

2.学会利用常用设备(如数码相机、探测器、扫描仪、录像机等)获取第一手的信息,或利用常见信息技术设备对传统介质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数字转换。

3.学会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资料,学会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文件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建立以及重命名文件(夹)、保护文件等,能迅速查找和提取自己计算机内存储的信息;通过比较和实际体验,感受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存储和管理的优势,认识到数字化是

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4.能熟练有效地运用远程通讯工具和在线资源(如E-mail、因特网等),浏览、查找、下载和保存远程信息,以满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其他问题解决的需要。

5.能根据任务需要评价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适切性和可能存在的偏差,甄别和选用有价值的信息。

四、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展开写作、绘画等活动,制作电脑作品。

1.学会使用一种计算机画图软件,设计并绘制图形。例如根据表达意图确定图画的主题和大体构思;能设置背景颜色和图画的颜色;能使用常用的电脑绘画工具画出点、线、面;能通过剪切、复制、粘贴等电脑特用的功能对点、线、面进行组合、编辑,构成符合表达意图的完整图画;能给图画上色,能对图画的整体或某个部分进行修改,或设置必要的效果。

2.学会使用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处理文字信息写作,在学会常用文字处理功能

的基础上,学会通过文字编辑、版面设置、剪贴画、艺术字、绘制图形、插入图片、制件文字表格等方式,增加文档的表现力。

3.熟悉信息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常用工具,比较不同软件界面的异同,总结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操作方式,积累技术应用经验。

五、学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

1.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思考并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进而根据表达意图,比较图画、文字、表格、声音等不同信息表达形式的优缺点,选择(组合)合适的表达方式,对作品的制作过程进行初步的思考和规划。

2.学会运用合适的信息处理工具或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画图或图形处理软件、计算机录音软件等),导入、插入图画、文字、表格和声音,并进行必要的编辑或修改,设置图像和文字的效果;制作或插入表格;录制或截取一段声音等。

3.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文字、图画、声音等信息,制作简单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4.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5.能对自己和他人的电脑作品进行评议,并在评议基础上对电脑作品进行必要的优化以增强表现力。比较利用电脑制作作品与传统作品的制作过程的异同。

6.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

六、学会运用常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1.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共享信息、获取支持、表达观点或开展合作。

2.学会使用在线讨论工具或已有的学习网站,讨论课程相关问题或开展持续深入的主题研讨。

3.学会使用同页制作软件,规划、设计、制作发布简单的网站,通过网站共享信息、发表看法、发布成果、交流思想,支持合作探究或其他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4.能观察和讨论网站交往中产生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在使用网络与人交往时,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网络礼仪;能结合实例,讨论网络应用对个人信息资料与身心安全的潜在威胁,形成网络交往中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不恰当的网络应用和网络交往可能产生的后果。

七、学会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机器人,体验“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动作”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

1.能识别是建议机器人的基本构造;说出各类传感器(如声音、光敏、红外、温度、触摸)的功能及其对人类功能的模拟,能描述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通过传感器搜集信息。通过程序判断处理信息、控制外部动作等流程。

2.研究和了解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讨论机器人与人类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优缺点。例如,机器人对复杂情况的反应,机器人可以完成哪些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等。

3.学会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需要,设计、动手制作或组装简单的实物机器人(如:机器人导盲,机器人迎宾、灭火、踢足球、走迷宫等),将编制好的控制程序(使用流程图方式)导出到实物机器人,运行机器人并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程序做出必要的调试和修改。或使用简单易学的程序语言(如LOGO)编制简单的程序控制机器人做出简单动作或解决简单问题。

4.在不具备实物机器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机器人仿真环境来模拟机器人的运动和调试使用流程图编制的简单的控制程序;初步感受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理解信息技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

1.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结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意识;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讨论每个个体

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

2.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3.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前途。

4.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探究和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能结合应用实践,总结和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初步认识互联的概念及与单机的区别。在具备网络的学校中,学生应熟悉局域间的常用功能。

2.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比较不同指标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影响,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设计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

3.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

4.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其相关步骤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复格式化、建立目录、搜索、设置安全和共享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资源管理的认识,养成资源管理的意识。

三、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

2.能根据学习主题或实践任务,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息获取与其他信息获取的异同点。

3.能利用BB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学会判断不良信息、主动抵触不友好网络交往的必要方式,如学会管理电子邮箱和反垃圾邮件的管理的方法,学会在BBS、QQ 、MSN 等工具上判断并主动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等。

四、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

1.欣赏分析动画作品,比较动画与其他信息表达方式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动画在信息表达方面的独特性。

2.通过剖析作品,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熟悉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3.学会使用一种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动画,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动态过程。

五、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根据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输入或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整

理、分类、成表。

2.根据需要,学会用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等功能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处理。

3.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和发现规律。

4.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直观地呈现统计结果和研究结论,增强研究结论和结果的说服力。

六、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

1.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信息表达的需要,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选择适合的素材和住处表现形式,并对制作过程进行规划。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结合考虑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不同媒体形式素材的优缺点和适用性,选择合适的素材并形成组合方案;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必要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综合运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对原始素材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

4.使用自己熟悉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各类素材,制作多媒体作品。

5.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6.能通过讨论形成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多媒体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并对作品进行有效的优化以增强在现力;能比较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脑作品与传统作品制作过程的异同。

7.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技术创新意识,养成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七、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1.结合自己使用网站的经验,比较网站与其他多媒体作品在信息表达与发布方面的异同,比较网站和网页的关系,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

2.学会根据学习或社会交往的需要,设计学习支持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的内容栏目和必要的交互功能。学会使用合适的网站制作工具制作网站,尝试使用常用网站制作技巧支持课程学习、合作研究或健康的社会交往。

八、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

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2015年度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二O一四年十二月

2015年度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厂技术监督工作规范、有序、有效的开展,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促进我厂发电设备运行安全、可靠、经济、环保性的不断提高。现依据华能集团公司《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办法》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海南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华能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技术监督规划要求,特制订我厂2015年技术监督工作计划。 一、2015年技术监督工作总体要求 按照集团公司《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办法》和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技术监督工作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超前预控、闭环管理”的原则,完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制度标准的执行,着力强化生产基建过程监督,着力提升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能力,保障设备的安全、经济、环保运行,为我厂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改进提高,做出新贡献。 我厂应确保技术监督体系的正常运作,高效运作,通过监督网络

的定期会务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组织人员培训和专业交流工作,督促我厂技术监督工作实现闭环管理。 二、技术监督标准和规范 2.1. 2015年1月西安热工院发给我厂2015年度水力发电厂绝缘32项、电测与热工计量16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25项、励磁9项、节能8项、环保14项、金属(含特种设备)24项、化学17项、电能质量11项、监控自动化27项、水轮机35项、水工21项等12项技术监督用标准目录清单。 2.2. 及时收集技术监督相关法规、规范、技术标准的制订和修订信息提供给电厂。对本年度新颁布实施的有关技术监督用相关法规、规范、技术标准,收集制作成电子版文档后发送各电厂贯彻执行,。 2.3. 参与集团公司技术监督人员上岗资格考试题库的编制工作。 三、技术监督信息报送和技术监督季报学习 我厂高度重视技术监督信息报送工作,做到报送及时,数据准确,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杜绝瞒报、漏报和迟报。报送内容包括监督计划、季度总结、年度总结、信息速报、整改计划、会议纪要等。报送内容及格式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公司的统一要求,报送前必须经过副厂长审核,确保报送信息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我厂重视对集团和公司技术监督季报的学习,督促认真学习公司技术监督季报,对照季报中相关案例组织进行隐患分析、排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预防同类型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季报中提出的集团公

信息安全评估标准简介

信息安全产品评估标准综述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评估标准组崔书昆 信息安全产品,广义地是指具备安全功能(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鉴别性与不可否认性)的信息通信技术(ICT)产品,狭义地是指具备上述功能的专用信息通信技术产品。这些产品可能是硬件、固件和软件,也可能是软、固、硬件的结合。 一、国外信息安全产品评估标准的发展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前苏联及其盟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着手开发用于政府和军队的信息安全产品。到20世纪末,美国信息安全产品产值已达500亿美元。 随着产品研发,有关信息安全产品评估标准的制定也相应地开展起来。 (一)国外信息安全产品评估标准的演变 国际上信息安全产品检测评估标准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本土化阶段 1983年,美国国防部率先推出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CSEC),该标准事实上成了美国国家信息安全评估标准,对世界各国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在1990年前后,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也先后制定了立足于本国情况的信息安全评估标准,如加拿大的《可信计算机产品评估准则》(CTCPEC)等。在欧洲影响下,美国1991年制定了一个《联邦(最低安全要求)评估准则》(FC),但由于其不完备性,未能推开。 2.多国化阶段 由于信息安全评估技术的复杂性和信息安全产品国际市场的逐渐形成,单靠一个国家自行制定并实行自己的评估标准已不能满足国际交流的要求,于是多国共同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产品评估标准被提了出来。 1991年欧洲英、法、德、荷四国国防部门信息安全机构率先联合制定了《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ITSEC),并在事实上成为欧盟各国使用的共同评估标准。这为多国共同制定信息安全标准开了先河。为了紧紧把握信息安全产品技术与市场的主导权,美国在欧洲四国出台ITSEC之后,立即倡议欧美六国七方(即英、

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工作标准(2015年版)——电科院汇总

发电企业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标准 一、绝缘监督 1)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规范 4)DL/T 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5)DL/T 1054—2007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 6)DL/T 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 7)国家能源局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8)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 9)福建省电网绝缘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试行)(闽电试技监[2002]002) 10)Q/FJG 10029.2—2004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11)“关于对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05版)中部分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进行调整的通知”(闽电生产〔2006〕865号) 12)福建电网带电设备红外检测管理规定(闽电生[2004]484号) 注:8、9、10、11为福建省网技术规定,仅做参考。 二、防污闪专业 1)GB/T 1001.1—2003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架空线路绝缘子第1部分交流系统用瓷或玻璃绝缘子元件——定义、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 2)GB /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3)GB/T 19519—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 4)DL/T 627—2004 绝缘子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 5)国家电网污级划分与绝缘选择标准贯彻意见(闽电生产〔2007〕69号) 6)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绝缘子质量全过程管理规定((闽电生[2004]702号) 7)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闽电生产〔2006〕762号)8)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设备外绝缘用防污闪涂料使用导则(闽电生产〔2007〕340号) 9)福建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二O一一年版)

【管理制度】励磁技术管理办法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管理管理办法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 (2) 5 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 (3) 6 检查与考核 (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管理部门应存档的技术资料 (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励磁系统试验仪器设备及仪表配置最低标准 (1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发电机励磁系统监督报表 (11) 附录D (规范性附录)基建期励磁系统技术管理内容 (12)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和燃气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电”)标准体系工作的需要而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励磁技术管理工作,减少励磁系统故障,保证励磁装置的可靠性,保障电网及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 附录A-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产技术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设备管理部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管理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电励磁技术管理工作的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热电励磁技术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20000.3-201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3部分:引用文件 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DL/T 843-2010 《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 DL/T 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 GB/T 7409.1-2008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定义》 GB/T 7409.2-2008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 GB/T 7409.3-200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 术要求》 DL_T 1231-2013 《电力系统稳定器整定试验导则》 DLT 279-2012 《发电机励磁系统调度管理规程》 电力部《电力工业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力公司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 H-215.09-19-2013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励磁系统 指为同步发电机提供励磁电流的设备。包括所有调节、控制、保护单元及功率电源和灭磁装置等。 3.2 励磁调节器 指按照某种调节规律对同步发电机机端电压、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转子电流实施闭环控制

信息安全评估报告

xxx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评估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x年x月

1目标 xxxxxxxxx公司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自评估工作,发现本公司电子设备当前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边检查边整改,确保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2评估依据、范围和方法 2.1 评估依据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 20984-2007)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 2.2 评估范围 本次信息安全评估工作重点是重要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中业务种类相对较多、网络和业务结构较为复杂,在检查工作中强调对基础信息系统和重点业务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具体包括:基础网络与服务器、关键业务系统、现有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策略、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情况评估。 2.3 评估方法 采用自评估方法。 3重要资产识别 对本局范围内的重要系统、重要网络设备、重要服务器及其安全属性受破坏后的影响进行识别,将一旦停止运行影响面大的系统、关键网络节点设备和安全设备、承载敏感数据和业务的服务器进行登记汇总,形成重要资产清单。资产清单见附表1。 4安全事件 对公司半年内发生的较大的、或者发生次数较多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汇总记 录,形成本公司的安全事件列表。 本公司至今没有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5安全检查项目评估 5.1 规章制度与组织管理评估 规章制度详见《计算机信息系统及设备管理办法》 5.1.1组织机构

5.1.1.1 评估标准 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 5.1.1.2 现状描述 本公司已成立了信息安全领导机构,但尚未成立信息安全工作机构。 5.1.1.3 评估结论 完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成立信息安全工作机构。 5.1.2岗位职责 5.1.2.1 评估标准 岗位要求应包括:专职网络管理人员、专职应用系统管理人员和专职系统管理人员;专责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应有制度明确进行界定;岗位实行主、副岗备用制度。 5.1.2.2 现状描述 我公司没有配置专职网络管理人员、专职应用系统管理人员和专职系统管理人员,都是兼责;专责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没有明确制度进行界定,岗位没有实行主、副岗备用制度。 5.1.2.3 评估结论 我公司已有兼职网络管理员、应用系统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在条件许可下,配置专职管理人员;专责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没有明确制度进行界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岗位没有实行主、副岗备用制度,在条件许可下,落实主、副岗备用制度。

励磁技术监督标准

神皖马鞍山发电公司 励磁技术监督管理标准(试行) (SWMAS-2012-JJ/07)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执行程序及管理要求 6职责 7检查与评价 8反馈 附件:1.励磁监督管理标准检查/评价表 2.技术监控动态检查存在问题和隐患整改情况 3.技术监督及设备管理月度报表 4.励磁技术监督年度工作计划表 5.励磁技术监督预警通知单 6.励磁技术监督预警回执单 1 目的

为了规范神皖马鞍山发电公司励磁系统监督管理,加强对励磁系统工作的领导,提高发电机组励磁系统运行可靠性,确保发电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神皖马鞍山发电公司励磁系统工作管理。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3.1 引用文件 3.1.1 DL/T 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 3.1.2 DL/T 843-2010 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 3.1.3 DL/T 1092-2008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1.4 GB/T 26399-201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 3.1.5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3.1.6 DL/T 5147-200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3.1.7 GB/T 7261-200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3.1.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安生[1994]191号3.2 关联文件 3.2.1 风险管理子系统SWMASFD-02 3.2.2 运行管理子系统SWMASFD-08 3.2.3 检修管理子系统SWMASFD-10 3.2.4 变更管理子系统SWMASFD-11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无 5 执行程序及管理要求 5.1设备台帐、试验记录、检验报告等监督档案应齐全并录入设备管理系统。5.2元月15日前将年度工作总结上报设备部、安全监察部。 5.3按时参加全省励磁监督工作会议,并认真传达会议精神。 5.4在励磁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将故障发生的时间、现象、原因及处理措施上报设备部、安全监察部。 5.5积极配合、参加系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组织技术交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 5.6认真开展机组大修监督工作。 6 职责

电气技术监督

DL/T1051——2015 目录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 (2) 3 术语定议 (2) 4 总则 (2) 5 电力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 (2) 5.1电力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主要监督内容 (2) 5.2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主要监督内容 (2) 5.3重要电力用户的主要监督内容 (4) 6电力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 (4) 6.1电力主管部门职责 (4) 6.2电力行业协会职责 (4) 6.3电网企业职责 (4) 6.4发电企业的职责 (4) 6.5电力试验研究院(所)职责 (5) 7电力技术监督管理 (5)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技术督的原则、主要内容、职责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用于电力规、设计、建速设、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RT311.1像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T478-2010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2009.15、GB/T2900.17、GB/T 2900.49和DL/T 1010.2确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力技术监督technology supervision for electric power 在电力规划、设计、建设及发电、供电、用电全过程中,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用有效的测试和管理手段,监督有关标准、规程执行落实情况,对电力设备的健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其安全、优、经济运行。 3.2 发电企业electric power generating enterprise 认事电能生产及经营管理的企业。 3.3 电网企业electric power grid enterprise 从事电能输送和销售及经营管理的企业。 3.4 重要电力用户important electric power user 以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或对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的用户。 4 总则 4.1电力技术监督工作应贯初“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4.2电力技术监督实行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流程,依法监督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坚持技术监督管理与技术监督执行分开、技术监督与技术服务分开、技术监督与日常没备管理分开,坚持技术监督工作独立开展,对电力规划、建设和生产实施全过程技术监督和管理。 4.3电力系统中所有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电力技术监督工作程行相应的技术监督职责。 4.4电力系中所有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的电力设备都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 4.5实施电能质量、绝缘、电测、保护与控制系统、自动化、信息通信、节能、环保、化学、热工金属、水工、汽(水)轮机等技术监督,对电力设备或系统的健康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调整及评价。 5 电力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 5.1电力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主要监督内容 监督电力企业和主要电力用户在电力的发、输、配和用电的各个环节中的电力安全、节能降耗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电力技术监督工作贯穿电力生产的全过程。 5.2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主要监督内容

励磁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神华国能和丰煤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励磁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神华国能和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前言 (2) 1总则 (3) 2 监督机构与职责 (3) 3 监督范围 (4) 4技术资料、档案管理 (5) 5设备质量监督管理 (6) 6运行监督管理 (7) 7试验设备、仪器仪表和备品备件管理 (7)

前言 为了实现技术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审定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委托生技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1 总则 1.1 为加强我厂励磁设备的全过程安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励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原电力部颁发的《电力工业技术监督工作规定》并结合我厂励磁设备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1.2 励磁技术监督工作应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技术改造、定期检验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实行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工作。 1.3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神华国能和丰煤电有限公司励磁设备技术监督和管理工作。凡在我厂进行励磁系统设备的科研、设计制造、生产调试等工作,应遵守本实施细则。 2 监督机构和职责 2.1 励磁技术监督实行分三级管理原则。 神华国能和丰煤电有限公司励磁技术监督工作分三级管理,第一级为厂部,由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第二级为生技部,由生技部电气专业负责;第三级为继电保护班组,设励磁技术监督负责人。 2.2 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职责 2.2.1 组织宣传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颁发的励磁设备技术监督规程、标准和规定,审批我厂励磁设备技术监督的规章制度和检修试验报告、报表等有关技术资料。 2.2.2 掌握全厂励磁设备技术监督工作状况,督促检查全厂励磁设备技术监督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 2.2.3 组织励磁设备技术监督专责参加有关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设备技改工程的励磁设备技术监督检查,新设备投运验收以及重大设备事故分析等。 2.2.4 审查励磁设备技术监督工作中有关重大反事故技术措施、技术改造项目、新技术推广项目和重大设备投运试验方案。 2.2.5 及时了解、听取励磁设备技术监督工作汇报,确定励磁设备技术监督工作重点,表彰在励磁及自动化设备技术监督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 2.3 生技部励磁技术监督的职责 2.3.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颁发的励磁设备技术监督规程、标准和规定,并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励磁及自动化设备规章制度和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经厂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审批后,认真组织执行。

1-励磁系统中的各种定值及试验

励磁系统中的各种定值介绍 一、励磁系统中各种定值的分类 励磁系统中的各种整定值主要是在励磁调节器(AVR)中。本次重点介绍励磁调节器中的定值。 1、发电机的励磁形式一般有直流励磁机系统、三机常规励磁系统、无刷旋转励磁系统、自并励励磁系统等。 (1)自励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 (2)三机常规励磁系统: (3)无刷旋转励磁系统 (4)自并励励磁系统

2、华北电网各个电厂所用的励磁调节器有吉思GEC系列、南瑞电控SAVR2000系列、NES5100系列、SJ800系列、洪山的HJT系列、ABB公司的UN5000系列、GE公司的EX2100系列、英国R-R的TMR-AVR、日本三菱等。 各个厂家的励磁调节器中的定值数量各不相同。少的几十个(如吉思、南瑞),多的上千个(如ABB、GE)。 3、针对各种励磁调节器中的定值按照使用功能可以分为 (1)控制定值(控制参数) 控制定值包括自动方式控制参数、手动方式控制参数、PSS控制参数、低励限制控制参数、过励限制控制参数、过激磁限制控制参数等 (2)限制动作定值 包括过励限制动作定值、过激磁限制动作定值、低励限制动作定值等 (3)其他定值 包括励磁调节器模拟量测量的零飘修正、幅值修正、励磁方式定义、起励时间设定、调压速度设定、调差率等。

励磁调节器部的控制参数 励磁调节器作为发电机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在正常运行或限制动作时,用来控制发电机的运行工况不超过正常运行围的参数。这些参数在运行中,是时刻发挥作用的。控制参数整定的合理,直接影响整个励磁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好坏及各种限制功能的正常发挥作用。 一、自动方式下的控制参数(电压闭环) 1、自动方式是以机端电压作为控制对象的控制方式,是励磁调节器正常的工作方式。也是调度严格要求必须投入的运行方式。 华北电网调度部门下发的《华北电网发电机励磁系统调度管理规定》中规定: (1)各发电厂机组自动励磁调节装置正常应保持投入状态,其投入、退出和参数更改条件应在运行规程中作出规定,并应得到调度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的批准。调度部门要求投入的PSS装置应可靠投入运行。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装置、PSS装置如遇异常退出,应及时向当值调度员备案,事后向技术监督部门汇报。 (2)电厂将励磁系统定值报有关调度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运行中如定值或设定参数发生变化,须经有关调度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核准方可执行。参数实测后如定值或设定参数发生变化,应说明对已实测参数是否有影响,必要时重新进行参数实测工作。 (3)发电机励磁系统应采用定发电机电压控制方式运行。如果采用其他控制方式需要经过调度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的批准。 2、按照经典自动控制原理,一般采用PID控制方式。其中的P代表比例调节控制,I代表积分调节控制,D代表微分调节控制。 一般励磁调节器中的PID控制形式有以下三种方式: (1)并联PID控制方式传递函数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报告..

1111单位:1111系统安全项目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我们单位名

日期

报告编写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版本号:第一版本 第二版本 终板日期日期

目录 1 概述 (5) 1.1 项目背景 (5) 1.2 工作法 (5) 1.3 评估围 (5) 1.4 基本信息 (6) 2 业务系统分析 (6) 2.1 业务系统职能 (6) 2.2 网络拓扑结构 (6) 2.3 边界数据流向 (6) 3 资产分析 (7) 3.1 信息资产分析 (7) 3.1.1 信息资产识别概述 (7)

3.1.2 信息资产识别 (7) 4 威胁分析 (8) 4.1 威胁分析概述 (8) 4.2 威胁分类 (10) 4.3 威胁主体 (10) 4.4 威胁识别 (11) 5 脆弱性分析 (12) 5.1 脆弱性分析概述 (12) 5.2 技术脆弱性分析 (13) 5.2.1 网络平台脆弱性分析 (13) 5.2.2 操作系统脆弱性分析 (13) 5.2.3 脆弱性扫描结果分析 (14) 5.2.3.1 扫描资产列表 (14) 5.2.3.2 高危漏洞分析 (15) 5.2.3.3 系统帐户分析 (15) 5.2.3.4 应用帐户分析 (15) 5.3 管理脆弱性分析 (15) 5.4 脆弱性识别 (17) 6 风险分析 (18) 6.1 风险分析概述 (18) 6.2 资产风险分布 (19) 6.3 资产风险列表 (19) 7 系统安全加固建议 (20) 7.1 管理类建议 (20) 7.2 技术类建议 (20) 7.2.1 安全措施 (20) 7.2.2 网络平台 (21) 7.2.3 操作系统 (22) 8 制定及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附录A :脆弱性编号规则 (23)

技术监督

技术监督 就是对电力系统内部的发供电设备及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掌握其运行性能和变化规律,进而指导生产,并反馈到设计、制造部门,以提高产品质量。 简介 电力技术监督,就是对电力系统内部的发供电设备及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掌握其运行性能和变化规律,进而指导生产,并反馈到设计、制造部门,以提高产品质量。 在电力生产的全过程中,严格执行技术监督制度是保障电厂、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向用户提供优质电能的基础。反之,任何细节上的差池或疏忽都可能导致违背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酿成大祸。不但造成电力生产人员或设备的损失,还有可能殃及社会。另外,通过对电力技术监督报告的分析,还能为电力管理、生产、营销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溯源 电力企业的技术监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源于前苏联,最初为对水、汽、油品质的化学监督及计量。1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高温、高压机组的发展又增加了金属监督。1963年水利电力部明确把电力设备技术监督作为电力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具体管理内容。当时称为四项监督,即化学监督(主要是水汽品质监督和油务监督)、绝缘监督(电气设备绝缘检查)、仪表监督(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的检查)、金属监督(主要是高温高压管道与部件的金属检查)。这四项都是预防性检查,主要是为了扭转技术管理混乱,对设备检查、监督不力,加强生产检修管理工作而提出的,一直受到各级电力管理部门和基层生产单位的重视。 内容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电力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力设备技术监督的范围、内容和工作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国家已将电力技术监督的范围扩大为电能质量、金属、化学、绝缘、热工、电测、环保、继电保护、节能等9个方面,并且要求实行从工程

【精品文档】励磁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励磁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实施细则 为了保证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的励磁系统技术监督工作正常运行,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特编写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以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的日常检修工作为主,根据《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编写,对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的励磁系统专业管理技术监督日常工作做了原则性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与励磁系统工作相关专业人员,作为励磁系统专业管理主要依据。 在执行本规程中,当上级文件发生变化并与本细则不符时,按照执行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本细则起草单位:设备部电气专业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19.1 总则 19.1.1发电厂励磁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为加强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的励磁系统专业管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细则。 19.1.2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的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各级主管部门、各级励磁专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认真执行实施细则,切实做好励磁系统专业管理工作。 19.1.3本细则适用于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 19.1.4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的范围包括同步发电机、调相机的励磁系统,即提供给发电机、调相机励磁电流的全部设备,如:主、副励磁机、励磁变压器、自动励磁电流的调节器(AVR)、整流装置、灭磁、控制、保护等设备。 19.1.5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对励磁系统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加强运行管理,定期校验,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准确、可靠状态,同时根据电网发展的要求,不断对设备进行技术改进,使其日益完善。 19.2 管理机构 19.2.1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应由总工程师领导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专责人负责开展日常工作,应经常了解和掌握全局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情况,协调、落实与管理有关的各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水平。 19.2.2设立励磁系统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专责人,并设立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网。 19.3 职责与分工 发电厂励磁系统专业技术监督管理专责人的职责: 19.3.1负责本单位励磁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按检验规程进行装置的定期校验和检修。 19.3.2贯彻上级有关励磁系统管理规程制度和反事故措施,制定本单位励磁系统管理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19.3.3监督励磁系统运行维护状况,励磁调节器投入和退出运行情况,及时掌握励磁系统内各设备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和缺陷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并向辽宁电科院技术监督办励磁管理专责人汇报。 19.3.4负责做好装置动作行为记录,特别是不正常工作和事故状态的行为动作情况,做好事故统计、分析,提出对策和技术总结。 19.3.5组织编制本单位励磁系统中有关设备的运行、试验、检修规程,提出和贯彻落实反

励磁技术监督知识题库

励磁技术监督知识题库 1.选择题 1)电力系统四大参数是指(a)。 a.发电机参数、励磁系统参数、调速器参数、负荷参数; b.发电机参数、主变压器参数、调速器参数、负荷参数; c.发电机参数、励磁系统参数、主变压器参数、负荷参数。 2)发电机同期并列的条件是(a)。 a.发电机与电网相位相同、频率相同、电压幅值相等; b.发电机与电网相位相同、频率相同、电流幅值相等; c.发电机与电网功率相同、频率相同、电压幅值相等。 3)励磁调节器的三相全控整流回路如果脉冲消失一相,相对应的晶闸管不 导通,励磁整流装置输出电压波形由一周期6个波头变为(d)。 a.1个波头;b.2个波头;c.3个波头;d.4个波头。 4)励磁控制系统的限制器主要包括(b)。 a.欠励限制器、过励限制器、强励限制器; b.欠励限制器、过励限制器、强励限制器、定子电流限制器、V/Hz限制器; c.欠励限制器、过励限制器、强励限制器、V/Hz限制器。 5)转子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动作电压在任何情况下应高于最大整流电压的峰 值,应保证励磁绕组两端过电压的瞬时值不超过出厂试验时绕组对地耐压试验电压幅值的(d)。 a.80%;b.85%;c.75%;d.70%。 6)强励限制与过励限制的主要区别是(d)。 a.强励限制实际上就是发电机转子过励磁限制,是根据转子的热效应反时限特性整定的,而过励限制是控制发电机的无功功率输出上限的; b.强励限制是保护短时出现的工况,过励限制是保护机组的长期运行工况; c.强励限制与过励限制没有区别; d.a、b均正确。 7)励磁调节器灭磁时反向电压应不超过转子出厂耐压试验电压的(b)。

火电产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第4部分:励磁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GN/HDSJ104—2019 火电产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第4部分:励磁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echnical supervision in thermal power industry Part4:Excitation 2019-10-8发布2019-10-8实施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总则 (1) 4监督范围及主要指标 (1) 4.1监督范围 (1) 4.2主要指标 (2) 5主要监督内容 (2) 5.1监督基本内容 (2) 5.2设计选型监督 (3) 5.3性能监督 (4) 5.4交接验收监督 (6) 5.5运行维护监督 (6) 5.6定期检验监督 (7) 6技术监督管理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要指标说明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国家、行业颁发的主要标准和文件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励磁技术监督告警分类 (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励磁系统试验项目要求 (13) 附录E(规范性附录)励磁技术监督月度报表 (14)

前 言 本标准为《火电产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第4部分。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集团火电产业运营管理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能源集团火电产业运营管理中心。

水力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励磁监督动态检查考核表.doc

水力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励磁监督动态检查考核表9 水力发电企业技术监督励磁监督动态检查考核表 序号检查项目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 1 监督管理300 1.1 监督机构与职责50 1.1.1 是否有健全的以生产厂长或总工 程师负责的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 监督机构。 20 查看网络图及 相关文件 没有监督机构的不得分; 监督机构不健全扣10分。 1.1.2 各级励磁系统技术监督专责人是 否明确,是否按华能集团公司《发 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管理标准》 30

查看岗位职责 及相关文件 职责不明确,扣10分; 未按《发电机励磁系统技 术监督管理标准》所规定 序号检查项目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所规定的职责工作。的职责开展工作不得分。 1.2 励磁系统监督技术管理250 1.2.1 是否结合本厂情况制定《发电机励 磁系统技术监督实施细则》。20 查看相关资料 未制定该制度,不得分; 制度内容不完善扣10分。 1.2.2 认真贯彻执行技术监督相关技术 报告的,签字验收和责任处理制 度,设备的改造、更换是否有专人 负责,并签字验收; 20

查看相关记录 及技术资料 制度不健全,扣10分; 设备改造无专人负责或未 履行签字验收手续,扣10 分; 序号检查项目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 是否按规定格式和时间如实上报励磁系统技术监督指标完成情况,重要问题应及时上报。不按规定格式和时间如实上报励磁系统技术监督指标完成情况及重要问题扣10分。 1.2.3 是否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 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 规程、制度等; 是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励 80 检查文件、制度 及规程 序号检查项目标准分检查方法评分标准磁监督相关的规程、制度。

单位信息安全评估报告

××单位 信息安全评估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单位 二零一一年九月

1目标 ××单位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自评估工作,发现本局信息系统当前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边检查边整改,确保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2评估依据、范围和方法 2.1 评估依据 根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对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的通知》(信安通[2006]15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对电力行业有关单位重要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检查的通知》(办信息[2006]48号)以及集团公司和省公司公司的文件、检查方案要求, 开展××单位的信息安全评估。 2.2 评估范围 本次信息安全评估工作重点是重要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中业务种类相对较多、网络和业务结构较为复杂,在检查工作中强调对基础信息系统和重点业务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具体包括:基础网络与服务器、关键业务系统、现有安全防护措施、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与策略、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情况评估。 2.3 评估方法 采用自评估方法。 3重要资产识别 对本局范围内的重要系统、重要网络设备、重要服务器及其安全属性受破坏后的影响进行识别,将一旦停止运行影响面大的系统、关键网络节点设备和安全设备、承载敏感数据和业务的服务器进行登记汇总,形成重要资产清单。资产清单见附表1。

4安全事件 对本局半年内发生的较大的、或者发生次数较多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汇总记录,形成本单位的安全事件列表。安全事件列表见附表2。 5安全检查项目评估 5.1 规章制度与组织管理评估 5.1.1组织机构 5.1.1.1 评估标准 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 5.1.1.2 现状描述 本局已成立了信息安全领导机构,但尚未成立信息安全工作机构。 5.1.1.3 评估结论 完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成立信息安全工作机构。 5.1.2岗位职责 5.1.2.1 评估标准 岗位要求应包括:专职网络管理人员、专职应用系统管理人员和专职系统管理人员;专责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应有制度明确进行界定;岗位实行主、副岗备用制度。 5.1.2.2 现状描述 我局没有配置专职网络管理人员、专职应用系统管理人员和专职系统管理人员,都是兼责;专责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没有明确制度进行界定,岗位没有实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年度总结报告

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年度总结报告 1.概况 在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及贵州中调相关专家的大力帮扶和技术指导下,在我厂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为了保证我厂生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发电设备可靠性,全面完成年我厂生产工作任务,按照技术监督工作必须全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根据技术监督标准,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开展技术监督工作。通过各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细化管理,加强设备消陷,使我厂的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工作能持续良好的开展。为了保证各项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确保主网及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厂始终把技术监督工作贯穿于各项生产工作中。现将我厂2016上半年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年终工作总结如下。 2技术监督指标的完成情况 2.1 AVR投运率、PSS投运率、励磁系统强迫停运率 AVR投运率PSS投运率强迫停运率 天数 强迫停运率#1机100% 100% 0 0

#2机100% 100% 0 0 #3机100% 100% 0 0 #4机100% 100% 0 0 2.2励磁调节器定检计划完成率 序号名称 上次检验完 成时间 本年度计划 检验时间 实际检验完 成时间 1 1号机励磁系统2013.09 无无 2 2号机励磁系统2014.06 无无 3 3号机励磁系统2013.02 无无 4 4号机励磁系统2012.09 2015.09 无 2.3处缺率 列表统计发电机励磁系统发生的一类(紧急)、二类(重大)和三类(一般)缺陷发生次数、消缺次数和消缺率。 开展设备缺陷统计、分析。对所有缺陷应有详细的分析,列表说明缺陷产生的原因、缺陷过程和消缺结果。缺陷未消除的,应说明原因以及消缺计划。 序号缺陷内容类别消缺情况消缺过程说明 1 3号机励磁一般缺陷已消除K21继电器采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活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配套的设施、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的运行体系。 本办法所称重要信息系统,是指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信息系统。 本办法所称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及由其存储、传输、处理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活动。 第四条县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险评估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跨省或者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重要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可以由其行业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涉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由国家保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

第五条风险评估分为自评估和检查评估两种形式。 自评估由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自主开展。 检查评估由县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依法开展,也可以由信息系统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标准和规范组织进行,双方实行互备案制度。第二章组织与实施 第六条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本行政区域内重要信息系统目录,制定检查评估年度实施计划,并对重要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培训。 第七条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为本省从事信息安全测评的专门机构,受省信息化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对从事风险评估服务的社会机构进行条件审核、业务管理和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全省重要信息系统的外部安全测试。 第八条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或者使用单位可以依托本单位技术力量,或者委托符合条件的风险评估服务机构进行自评估。 第九条重要信息系统新建、扩建或者改建的,在设计、验收、运行维护阶段,均应当进行自评估。重要信息系统废弃、发生重大变更或者安全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及时进行自评估。 第十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信息系统应当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其中重要信息系统应当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自评估或检查

励磁技术监督标准

励磁技术监督标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励磁技术监督标准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励磁,技术监督,标准,神皖,马鞍山,发电,公司,励磁,技术,,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神皖马鞍山发电公司 励磁技术监督管理标准(试行)

(swmAs-20XX-JJ/07) 目录 1目的2适用范围 3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4术语定义和缩略语5执行程序及管理要求6职责7检查与评价8反馈 附件:1.励磁监督管理标准检查/评价表 2.技术监控动态检查存在问题和隐患整改情况 3.技术监督及设备管理月度报表 4.励磁技术监督年度工作计划表 5.励磁技术监督预警通知单 6.励磁技术监督预警回执单 1目的 为了规范神皖马鞍山发电公司励磁系统监督管理,加强对励磁系统工作的领导,提高发电机组励磁系统运行可靠性,确保发电机组和

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神皖马鞍山发电公司励磁系统工作管理。3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3.1引用文件 3.1.1DL/T1049-20XX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3.1.2DL/T843-20XX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3.1.3DL/T1092-20XX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3.1.4gb/T26399-20XX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3.1.5DL/T995-20XX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3.1.6DL/T5147-20XX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3.1.7gb/T7261-20XX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3.1.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安生[1994]191号3.2关联文件 3.2.1风险管理子系统swmAsFD-023.2.2运行管理子系统swmAsFD-083.2.3检修管理子系统swmAsFD-103.2.4变更管理子系统swmAsFD-114术语定义和缩略语无 5执行程序及管理要求 5.1设备台帐、试验记录、检验报告等监督档案应齐全并录入设备管理系统。5.2元月15日前将年度工作总结上报设备部、安全监察部。5.3按时参加全省励磁监督工作会议,并认真传达会议精神。 5.4在励磁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将故障发生的时间、现象、原因及处理措施上报设备部、安全监察部。 5.5积极配合、参加系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