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堤防工程测量方案

堤防工程测量方案

堤防工程测量方案
堤防工程测量方案

堤防工程测量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安吉段施工Ⅴ

标工程

测量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一、概述

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梅溪集镇区块,从梅溪镇马村至梅溪老大桥,沿途经过马村、华光村、梅溪村,河道中心线长,左岸堤防全长约,右岸堤防全长约,防洪标准:左岸梅溪新大桥下游为50年一遇,其余为20年一遇。3座涵闸,包括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以及为实施上述工程所必须的措施及其他项目。

测量工作内容及特点

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内容主要为平面控制网建立、工程碎部测量、工程高程控制测量、工程沉降观测。

建设单位提供了五个坐标控制点。我方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进行了复测和校核。各个控制点高差起伏大,地形复杂,给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施工测量是本工程施工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二、技术依据

工程依据

⑴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纸。

⑵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⑶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

相关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三、准备工作

人员配备

为了确保本工程测量全面、有序开展,投入由一个作业组承担本工程测量任务,总测量人员4名,其中工程师1名,专职测工1名,组成本工程施工测量队。

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精度要求,平面控制和建筑物的定位采用全站仪,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本工程拟投入测量仪器见一览表。

注:仪器均在计量局检验规定周期内检定。

内业计算

室内采用南方测绘成图系统,南方测绘平差易2006、CAD2006,现场计算采用卡西欧CASIO fx-4800p计算器.该计算器己输入有关计算程序来进行数据处理,以求高效、准确地进行测量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四、工程平面控制网

控制点建立

根据本工程包括堤防工程的特点,经现场踏勘,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为高级控制点,建立附合导线平面控制网作为加密控制点满足施工测量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工程的定位和细部测量。

根据堤防工程的外形以及视线情况,在结构外设置控制网点。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必要时可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控制点埋设至少7天后方可进行施测。

平面导线控制测设

⑴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主要建筑物为线性,结合业主单位所提供的控制点为依据,沿线布设附合导线。

⑵点位布设要求:平面控制网点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位置,视线与障碍物之间距离不小于。加密控制点则应按方便放样,便于保护的原则进行布置。

⑶观测仪器使用KF5-442全站仪,角度观测采用测回法观测6个测回,边长观测3次测距,取平均数作为最后结果。角度及边长的观测的各项限差均

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在观测边长时,输入温度、气压改正系数,由仪器自动改正。

水准测量测设

本工程主要包括堤防和建筑物等施工项目,对高程要求比较严格。为满足施工需要及工程测量精度,在堤坝沿线、建筑物布设四等水准点。

水准测量采用DS3自动安平水准观测,观测方法严格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往返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观测结束后对往返测量结果分别比较,其较差均不超限时取两次结果的平均数。

内业计算采用两人单独对观测数据进行直接平差,确认结果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后方可交付使用。

测量及改正

测量拟采用附合导线测定。精度等级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采用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南方测绘平差易2006进行平差。改正后的主控制桩点,进行矩形网角度及边长检测。检查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后方可交付使用。

五、地形复测及碎部测量

测量方法

⑴堤防工程采用设计单位交底的五个混凝土地标作为主控制点,用全站仪测设基础平面位置和高程以满足堤坝基础开挖。堤坝填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全站仪配合高精度水准仪测设出精确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满足堤防工程施工精度要求。

⑵堤坝采用沿线加密点测设,以满足土石方开挖及道路平面位置和标高空控制要求。

⑶原始地形复测应在监理、业主单位监督下联合测量。地形复测应按照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图方法测量,以满足工程量结算。

测量允许误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测量允许偏差见下表。

六、资料整理与归档

⑴外业观测记录手薄字体书写工整,日期时间及放样部位准确并注明天气情况。观测数据经专人复核检查无误后均按工程项目分类装订归档,并附必要检查的文字说明。

⑵测量报验单按照业主单位规定的格式书写后方可报验。

⑶内业成图采用统一图幅,图面整齐大方,部位明确。方便竣工资料的整理

七、施工注意事项

⑴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由专人复核。

⑵测量仪器均在计量局规定周期内检定,并有专人负责。

⑶阴雨、曝晒天气在野外作业时均应打伞,以防损坏仪器。

⑷非专业人员不准操作仪器,以防损坏而影响精度。

⑸对原始坐标基准点和轴线控制网定期复查。

⑹由于工期紧,施工工序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衔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设手段。

八、施工测量管理

技术复核

⑴各施工段轴线及开挖线放出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各轴线的相对尺寸、控制点位置等的复核检查,主要复核:

控制轴线的间距、各轴线间的间距、堤防开挖回填边线、每层填筑标高控制点的高程、堤防轴线有无偏移等。

⑵测量人员协助监理对建筑物的主要控制轴线及建筑主点进行复测认证。

⑶测量标准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有关规定执行。

⑷复测监控过程记录应作为技术资料入档。

⑸经现场建设、监理单位现场代表复核无误后,并办理有关签字手续,再进行钢筋、模板工程的施工。

测量管理制度

⑴各级施测人员应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相关规程规范,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做到按规范工作,按图纸施工。

⑵参施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测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⑶严格遵循自检的作业程序,复核合格后方可报验。

⑷外业测量成果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真实,数值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晰,记录应及时填写,不允许先写在草稿纸上,后再转抄,应保持记录的原始性。

⑸草图、点之记图等,应当当场勾绘,有关数据和方位等一并标注清楚。测量记录多有保密性,应妥善保管,工作结束后上缴有关部门保存。

⑹测量工作要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⑺测量人员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定校核,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⑻测量仪器的检定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关检定规程,并在受控的检定部门进行一般的测量仪器的检定,周期为一年。(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及附属品,钢尺,水准标尺等)。

⑼严禁使用未经检测或超过检测期的测量仪器,作好测量仪器的登记、标示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