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泵送混凝土可泵性评价

泵送混凝土可泵性评价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7)

第二章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和评价方法 (9)

2.1试验原材料 (9)

2.1.1水泥 (9)

2.1.2砂 (9)

2.1.3碎石 (9)

2.1.4外加剂 (9)

2.1.5掺合料 (10)

2.2试验方法 (10)

2.2.1坍落度的测定 (10)

2.2.2坍落扩展度 (11)

2.2.3流下时间 (11)

2.2.4压力泌水率 (11)

2.2.5容重 (13)

2.2.6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 (13)

2.3混凝土可泵性的评价方法 (14)

2.4理论方法 (18)

第三章研究可泵性的正交试验法 (19)

3.1试验方法与试验准备 (19)

3.2试验结果与分析 (22)

3.2.1试验结果 (22)

3.2.2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24)

3.2.3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37)

3.3小结 (52)

第四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泵性 (55)

4.1多元线性回归的原理及方法 (55)

4.1.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55)

4.1.2参数的估计 (55)

4.1.3估计量的分布及回归系数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56)

4.2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57)

4.3坍落度回归性分析 (58)

4.4扩展度回归性分析 (61)

V

泵送混凝土可泵性评价

4.5压力泌水率回归性分析 (63)

4.6容重回归性分析 (65)

4.7倒坍时间回归性分析 (68)

4.87d劈拉强度回归分析 (70)

4.928d劈拉强度回归分析 (72)

4.107d抗压强度回归分析 (74)

4.1128d抗压强度回归分析 (76)

4.12小结 (79)

第五章人工神经网络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 (81)

5.1人工神经网络 (81)

5.2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模型 (81)

5.3BP神经网络 (83)

5.3.1BP神经网络结构 (83)

5.3.2BP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 (84)

5.4BP神经网络在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 (87)

5.5小结 (90)

第六章结论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93)

6.1结论 (93)

6.2尚待解决的问题 (94)

参考文献 (9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99)

致谢 (101)

VI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泵送混凝土(pump concrete)是用混凝土泵通过管道输送拌合物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有流动性高,骨料粒径小,需要配合多种外加剂,如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的特点。

泵送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施工进度加快,降低了施工费用,并且可以节约劳动力、减轻人工作业强度、提高施工质量,在工程中可以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因此泵送混凝土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大体积的现浇工程中,泵送混凝土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如上海宝山钢铁总厂项目,需要一次性连续浇筑混凝土到达2000m3以上,采用的DC-S115B混凝土泵,对厂房基础部位进行了总量在160万m3的混凝土浇筑,每个单项工程都在1500m3以上,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品质量也很好;在高层建筑的现浇结构中,由于大量的混凝土需要水平加竖直提升到很高的施工层上,如果使用其他手段浇筑困难很大,使用泵送混凝土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特别是布料管的发展,是解决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手段;在某些结构特殊的构筑物,施工时工作平面较小,如果人工作业不仅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施工进度缓慢且工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利用泵送混凝土技术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还能保证工程质量;在一些障碍物较多的狭小地面上施工时,拆迁量大,施工费用高,而泵送混凝土技术施工机械占地面积小,可以绕过障碍物连续浇筑。

高性能混凝土在性能方面是普通混凝土难以到达的,在80年代以后,国内外大量的科研工作人员对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我国随着泵送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大量应用,对泵送混凝土的研究也与日俱增。但泵送混凝土研究目前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研究结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泵送混凝土普遍的坍落度较普通混凝土偏大,要同时兼顾在搅拌车内运输过程中流动性的保持,如果考虑不当,会发生在现场因流动性差而无法浇筑的问题。因此,以下以下问题是急需解决的:(1)石子在水泥中的悬浮状态丧失,积聚在一起,然后堵塞管道;(2)由于混凝土本身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过大;(3)随着泵送速度的提高,泵压损失加大的情况。为了使人们对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一个更加全面、充分的了解,推动泵送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对泵送混凝土可泵性和工作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实际工程中正确的配合比设计和科学利用提供借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