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附件7-1

编号: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

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公章)

申请日期

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制

受理审核领取

第48号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48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9月8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同时废止27号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骆琳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煤矿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第五条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同时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 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按照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第七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三)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四)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第九条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条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应当包括辖区内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数量、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行业及地区分布、接触人数等内容。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违反有关保密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制度,依法受理和查处有关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行为的举报。

原料药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

原料药生产中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护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离心甩干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国家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我们分析了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离心甩干工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 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由于其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工艺步骤繁多,生产周期较长,各工序均属间断生产,反应时间长短不一。离心甩干工序是将物料中的液态化学品和水分甩干,为下一工序备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离心甩干工序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醇、丙酮、醋酸乙酯、吡啶、乙酸、三氯甲烷、氨、二甲基甲酰胺、盐酸和噪声等。产品不同,甩干物料中所含的有毒化学物质不同。 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机会主要是: 设备和管道密闭不严、锈蚀渗漏,上道工序来料、检验分析取样以及出料、废弃物料排出,清理离心甩干机以及设备检修时设备及管道

中残存的有毒化学物质有可能污染作业环境,尤其是在离心过滤敞口甩干高温物料或边甩干边人工投加液态化学品以及敞口接收时,均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或蒸气逸出,操作工人接触液态、蒸气态有毒物质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通风排毒系统设计不合理(排风罩小、排风罩距甩干机距离过大、排风管道过长、排风口过多、管道阻力大、风机压力小等)或排毒口排毒效果不佳,就可造成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增高甚至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工人长期接触有可能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也加大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风险。与离心甩干设备配套的空压机、真空泵以及离心机自身产生的噪声同样危害到作业工人。因此,离心甩干是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过程中散发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并污染车间环境较为严重的工序。作业工人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机会较多,是制药行业原料药生产工序职业卫生防护的重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防护建议 1.设备布局: (1)由于工艺要求,离心机一般不集中安装,但应在车间的一侧设单独隔离间,封闭该作业环境与其他工序的联系,甩料时密闭门窗,使有害气体或蒸气不至逸散到整个车间。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 经办人 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年月日 高新区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制

附件1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字)日期: 填报人: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1.【申报类别】是指第一次申报还是变更申报。如是变更申报,需要填写【变更原因】。 2.【变更原因】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八条的内容简要填写。 3.【单位注册地址】指单位工商注册的地址。 4.【工作场所地址】指用人单位从事职业活动的地点。 5.【法定代表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填写单位负责人。 6.【企业规模】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2011〕75号)的要求,填写大、中、小、微。 7.【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2002)填报。 8.【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数】等需要填写数字的栏目,数据统计范围为截至目前。 9.【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按粉尘类、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类、放射性物质类、其他五类分别填写。此栏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网上申报可以不填。如仅纸质申报,应分类填写。 10.【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指目前接触各种职业危害的人数。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网上申报不填。如仅纸质申报,应填写。 1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按作业场所分别填报,【危害因素】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填写,【接触人数】(可重复)指实际接触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 12.【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不重复)指该作业场所实际接触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由于一个人可能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能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简单相加,为方便起见,可采用工作场所内在岗职工人数减去不接触职业危害人数的简单计算方式填报。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危害原的辨识与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危害原的辨识与防护措施一、职业危害分类:

二、职业危害程度 1、粉尘危害 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需要19m3空气,以便从中取得所需的氧气,如果工人在含尘浓度较高场所作业,吸入肺部的粉尘量就增多,当尘粒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使肺组织逐渐硬化,失去正常呼吸功能,称为尘肺病。按发病原因尘肺可分为五类。 ①矽肺 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原称矽)粉尘而引起的尘肺,主要接触的是,施工现场砂石,水泥制品的碎石粉等。 ②硅酸盐肺 主要是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施工现场主要源是水

泥粉尘,滑石粉尘、石棉粉尘、接触石棉尘不仅容易发生硅酸盐肺,而且可能导致石棉癌。 ③混合性尘肺 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和其它粉尘而引起的尘肺 ④焊工尘肺 电焊烟尘的成伤比较复杂,但其主要成分是铁、硅、锰,其毒性虽然不大,但其尘粒极细(5um 以下)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吸入肺部对焊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⑤其它尘肺 吸入其它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如金属尘、木屑尘等都可以危及职工的呼吸健康,导致职业性尘肺病的发生。 2、毒物危害 ①有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在生产条件下,毒物进入人体主要是经呼吸道或皮肤进入,经过消化道的也有但很少。 a、经呼吸道进入是生产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因为整个呼吸道都能吸收毒物,尤其是肺泡吸收能力最大,而肺泡壁表面为含碳酸的液体所湿润,并有丰富的微血管,所以肺泡对毒物的吸收极其迅速。 b、皮肤,经皮肤吸收有三种,即通过表皮屏障,通过毛囊,极少通过汗腺导管进入人体。 c、经消化道吸收,大多是不遵守卫生制度引起,主要是污染了毒物的手取食物或者由于误食所致。 3、窒息性气体危害

火力发电厂有关职业病的危害及防护

火力发电厂有关职业病的危害及防护 火力发电厂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支柱,我们社会经济生活所需电能的85%以上都是由火力发电厂生产。然而,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历来以高污染和高职业病危害而引人注目,在以人为本的今天,火力发电厂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安全己成为杜会关注的重点。 本文作者在熟悉火力发电厂生产特性的基础上,对火力发电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加以归纳,并对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高温的分布、危害程度、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等问题,依据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接触限值,阐述对这四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1火电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危害程度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广泛分布并易对劳动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包括粉尘、噪声、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高温四种。 1.1粉尘 粉尘主要是输煤系统在煤的储存、输送、破碎和煤斗装煤过程中出现,如在碎煤机室、输煤皮带层及各运转点,其影响程度与工艺设计、输煤设备及通风除尘设施等的条件有关。磨煤、制粉系统泄漏以及检修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电除尘出灰口及储灰罐出灰口都会产生粉尘。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生产性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1.2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和由风管、气管中介质的扩容、节流、排汽、漏汽而产生的气体动力噪声以及磁场交变运动产生的电磁性噪声。火力发电厂的主要噪声产生设备有吸风机、送风机、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空压机、给水泵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l)听觉系统:长期接触强噪声后主要引起听力下降.听力损伤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生理性反应,后出现病理改变直至耳聋。生理性听力下降的特点为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而病理性的听力下降则不能完全恢复。 (2)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强声后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主要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长期接触强噪声的作业人员可表现为易疲劳、易激怒。 (3)心血管系统:在噪声作用下,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

(完整版)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 ,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 1 、职业中毒 a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 电池,油漆、喷漆等 ) 。 b 、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 电焊)。 c、硫化氢中毒 ( 下水道作业工人 ) 。 d、苯中毒 ( 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 。 e 、甲苯中毒 ( 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 。 f 、二甲苯中毒 ( 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 。 g 、汽油中毒 ( 驾驶、汽修、机修等 ) 。 h 、氯乙稀中毒 ( 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 。 2 、尘肺 a 、水泥尘肺 ( 水泥库、装卸 )。 b 、电焊工尘肺 ( 电焊、气焊 )。

3 、物理因素职业病 a 、中毒 ( 露天作业 )。 b 、局部振动病 ( 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 。 4 、职业性皮肤病 a 、接触性皮炎 ( 中国漆 )。 b、电光性皮炎 ( 紫外线 ) 。 5 、职业性眼病 a 、化学性眼部烧伤 ( 酸、碱、油漆 ) 。 b 、电光性眼炎 ( 紫外线、电焊 ) 。 c 、职业性白内障 ( 含放射性白内障 ( 激光)) 。 6 、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 a 、噪声聋 ( 铆工、校平、气锤 ) 。 7 、职业性肿癌 a 、苯所致白血病 ( 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 。 8 、其它职业病 a 、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 ( 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 。 b 、金属烟热 ( 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 。 c 、职业性哮喘 ( 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 二、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 有害因素分类主要危害次要危害危害的主要工作 粉尘 水泥尘

工程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docx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 1范围 本准规定了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防护 措施及应急救援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逮、改 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动的企业、事止及个体经济组织的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及卫生行政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和项目监理对施工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索职业接触限值第 l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2 部分 :物理因素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93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GBZ/T198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 GHZ/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 GB/T3608高处作业分级 GB/T l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绎、使用与维护 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称准。 3,1 施工现场 经批准进行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参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动所占用的施工场地。 3.2 项目经理 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授权或委托代理人。 3.3 项目经理部 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和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组建的、进行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的组织机构。 3.4 项目监理 监理单位派驻工程项且负责履行委托监理合同的组织机构或责任人。 3.5 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3.6 项目分包 承包人将其承包合同中所约定工作的一部分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担,简称分包。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中国山东有限公司。 3.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制度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4.职业病危害: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本制度所指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 5.1单位的基本情况; 5.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分布情况及接触人数; 5.3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6.职业病危害申报 6.1公司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根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6.2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公司应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6.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后,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时,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 6.3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进行申报。 6.4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时,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进行申报; 6.5施工工艺发生变更或新产品投产,各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办公室申报其工艺流程和技术,并提供使用相关原材料及化学成分。发生危害源泄露或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负责部门要在24小时内报公司办公室,若险情或事故严重的应在1小时内上报部门领导和公司办公室,并在最段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向办公室汇报情况。 6.6按要求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以备上级部门监督管理。 6.7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格式填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6.8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中国山东有限公司 2018年3月

(完整版)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1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2 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项目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3 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各项目部应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4 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 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辐射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

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5、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6、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5 防护措施 (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各项目部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3、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4、在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5、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二)防护措施 1、公司为有效防止职业病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从管理上明确公司职能部室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多级责任制,分清在职业病预防上的岗位职责。 2、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3、施工现场做封闭式施工,用高度不低于2m的围挡将现场四周围起来。 4、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散材成堆,型材成垛)。 5、现场临时仓库内各种袋(桶、箱)装材料码放成垛,小型材料上架存放。 6、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作业人员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7、从事防水作业,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巫溪县马镇坝后山场平及路网工程--凤马大道二标段 建 筑 工 程 职 业 病 危 害 防 护 方 案 重庆图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适用范围 (1) 三、防治防治 (1) 四、职业病危害种类 (1) 五、预防控制措施 (2) 六、预防职业病的安全检查制度 (5)

一、编制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办法》,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为做好巫溪县马镇坝后山场平及路网工程--凤马大道二标段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护管理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结合现场实际工作,制定出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二、适用范围 项目部所属各施工项目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振动、高温作业的人员,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应执行本方案。 三、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各项目部应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四、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项目的职业危害为五大类: 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

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3、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4、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5、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五、预防控制措施 (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2、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1号令)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1号令) 2002-10-1710:0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21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第五条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 第六条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第七条受理申报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逐级汇总上报。 第八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用人单位申报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未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或者申报不实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的格式和内容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十一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收取费用。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在2003年1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211-2008《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2008-11-20发布2009-05-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汉林、闫雪华、陈建雄、邹剑明、温翠菊、唐国汉、吴邦华、黎世林、李文勇。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防护措施及应急救援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动的企业、事业及个体经济组织的职业病危害预防及卫生行政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和项目监理对施工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93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GBZ/T 205 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 GB/T 3608 高处作业分级 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施工现场CONSTRUCTION SITE 经批准进行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

印刷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示范文本

印刷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印刷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印刷过程中从油墨的调制、印刷、洗板、切纸、钉书 等环节均可产生多种职业病有害因素,但最引人关注的是 印刷行业中易患“脚软病”。在印刷过程,中工人常用 “白电油”清洗印板,而“白电油”的主要成分是正已 烷。 正已烷具有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急 性毒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抵制,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 用。长期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早期表现 为跑动或上楼无力,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下肢瘫痪。 防护要点 1、作业场所要安装通风除毒装置,工人配戴防毒口

罩作业。 2、“白电油”清洗液储存罐(桶)要加盖,沾有“白电油”的抹布用后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 3、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制定本办法。 煤矿另行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第五条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同时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 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 要负责人签字后,按照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第七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 日内进行申报; (三)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四)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第九条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条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应当包括辖区内存在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数量、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行业及地区分布、接触人数等内容。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违反有关保密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制度,依法受理和查处有关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行为的举报。

建设施工过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总结报告

建设施工过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总结报告 1 建设项目施工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XX 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性质:技术改造 规模:新增建筑面积XXm2 ,改造建筑面积XXm2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项目组成: 主要施工内容: 施工人数数量:XX 人 设备调试情况: 施工起始日期:2012 年X 月-2013 年X 月 2 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介绍 2.1 施工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本项目涉及土建主要工 程内容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 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工艺设备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给水排水及采暖安装工程等。 按照《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GBZ/T211-2008 )中规定,建设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 施工人员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毒物、

物理因素。 1)粉尘:其他粉尘(包括金属粉尘、混合粉尘等)、电焊烟尘、水泥粉尘、矽尘等 2)毒物:煤焦油、甲苯、二甲苯、汽油、氮氧化物、臭 氧、一氧化碳、铅、汞、铬、镉、甲醛、甲苯二异氰酸酯、 锰及其化合物等 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紫外辐射、局部振动、全身 振动等本项目建设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见表2-1。 2-1 建设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序号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引起的法定职业病 1 土石方施工人员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驾驶员噪声、粉尘(矽尘、水泥尘等)、高温、全身振动职业性噪声聋、矽肺、尘肺、职业性中暑 2 砌筑人员砌筑工高温职业性中暑 3 混凝土加工人员混凝土工噪声、局部振动、高温职业性噪声聋、手臂振动病、职业性中暑 4 钢筋加工人员钢筋工噪声、其他粉尘(金属粉尘)、高温职业性噪声聋、尘肺、职业性中暑 5 施工架子搭设人员架子工高温职业性中暑 6 工程防水人员防水工高温、沥青烟、煤焦油、甲苯、 二甲苯、汽油等有机溶剂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接触性

印刷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

印刷主要职业病危害因 素及防护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印刷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印刷行业是目前职业病多发的行业之一。印刷行业中的诸多生产环节,从油墨的调制、印刷、洗板、切纸、钉书等环节均可产生多种职业病有害因素,例如有机溶剂及其他化学品的危害,印刷机械造成的噪声危害或身体损伤等。下面介绍这几种主要的印刷行业职业危害,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印刷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机械伤害 印刷行业使用机械代替人手,机械的使用节省了人力,但机械本身却潜在种种危害。如果使用不正确,会酿成意外,导致工人肢体受损,甚至死亡。平台印刷机可能造成的伤害:较易发生工人身体被移动中的印刷板夹住。往复式印版必须要有防护装置。这种装置最好与印刷机的传动装置互锁。油墨辊和输送臂都应该加上护罩。在对印刷机进行加油润滑等保养工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和挂上警告牌,然后才进行维修保养。 压印机自动走纸的压印机通常没有防护装置因此工人需特别注意防护。手工走纸的压印机则须安装安全解扣装置,以防万一工人的手放在正在闭合的压版之间时,压印机的离合器可以自动脱开机器立即停止。安全解扣装置必须正确调整,并妥善保养。切纸机切纸机是印刷工业所用机器中最危险的机器之一,极易发生工人手臂、手指等部位被切的事故。现代化的切纸机一般都装有电眼式护罩。它的操作原理是一条或多条光线在操作员与机械危险部份之空间处形成屏幕,当人体触及危险区域时,光线会被手臂遮断,连锁装置启动切纸刀等机件,便会立刻 停止运作。

订书机书本订装一般可分为数个工序:书蕊配贴、缝合或黏合、修整及包封面。其中,订书机须加上安全装置;黏合机一般附有圆锯,须装设护罩;同时,盛装黏结剂的罐子会散发出气味难闻的蒸汽,需要安排局部抽风系统排走,防止工友吸入体内。 二、噪声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则主要有特异性作用和非特异性作用两种,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就是特异性作用的一种。一般听力损伤要经历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听力障碍等阶段。长时间接触较强的噪声先会感觉耳鸣、听力下降,但离开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可完全恢复。之后会出现听力下降明显,需要十几小时甚至二十几小时才能恢复。这时,如果继续接触噪声形成不能完全恢复或不能恢复的听力障碍,就是噪声性耳聋。另外,长期接触较强的噪声,很多人还会有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疲倦、乏力、心情烦躁、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消化不良等;也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比如,女性有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人对噪声的最大容忍程度约为120至140分贝。我国现行有关噪声的规定:在每天8小时工作期间,噪声水平不能超过 85分贝。但有研究表明,若要保障工人的正常听觉,每天8小时工作期间,工人听到的噪声最好不超过80分贝及16千赫——印刷机台的操作工人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三、有机溶剂及其他化学品 印刷行业,特别是彩印,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油墨、溶剂和各种重金属。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1、为了规范本公司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48号令)制定本办法。 2、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将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4、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5、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安监部门申报变更:

(一)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二)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 (三)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 (四)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 6、在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7、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以备上级部门监督管理。 8、严格按照卫生处统一格式填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9、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施行。 *********** 201*年*月*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防护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防护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有哪些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分别可分为哪几类? 答:职业病危害因素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按性质分类、按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 1 化学因素,包括(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有机 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等. 2 物理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5)电离辐射 如χ线. γ线. 3 生物因素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作业人员或 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 (二)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粉尘类. 放射 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化学物质类.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十大类.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是职业病目录中唯一由于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引起的职业病. 生产性毒物 二、生产性毒物的定义? 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统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或引起免疫功能或其他生理功能改变,因而使人易患病或促使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有的毒物具有局部刺激,致敏及腐蚀作用,有的还可致肿瘤,致畸胎及诱发遗传变异等作用.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所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三、毒物在生产过程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毒物在生产过程中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同一化学物质在不同行业或不同生产环节显现出不同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原料如制造氯乙烯所用的乙烯和氯;制造颜料蓄电池所用的铅.

职业病危害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及预防 第一节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职业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这些危害因素给从业人员带来各种职业病。 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三个方面。职业有害因素也产生在相应的过程和环境中。 一、职业有害因素的主要种类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 1、出现职业特征 2、抗病能力下降 3、引发职业病 三、职业病的种类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职业病是狭义概念上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现行法定职业病共10类115种 职业病目录 四、职业病的诊断 1、诊断依据 1)职业接触史 2)临床表现扩实验室检查 3)劳动现场调查 2、诊断方法 五、预防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的一般措施 1、加强宣传工作 2、组织措施 3、职业卫生技术措施 4、职业卫生保健措施 5、对卫生设计进行审查 链接:铅中毒 近来,陕西凤翔“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引发各界关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程前往实地采访。凤翔县政府8月13日晚上公布的最新检测结果显示,731名受检儿童中,615名血铅超标,其中166名属中度、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

据介绍,儿童遭受铅污染的原因尚在调查检测之中。当地铅锌冶炼企业被怀疑为污染源。凤翔县政府表示承担儿童血铅检测和住院排铅费用,同时启动“铅威胁区”425户群众的搬迁工程。 731名儿童中,116人血铅含量在100微克每升以下,属相对安全;305人的血铅含量在100至199微克每升,属高铅血症;144人血铅含量在200至249微克,属轻度铅中毒;163人血铅含量在250至449微克每升,属中度铅中毒;3人血铅含量达到450微克每升以上,属重度铅中毒。 ?第二节粉尘及其控制 一、粉尘的来源与种类 1、粉尘来源四方面 2、粉尘种类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3、粉尘理化特性 1)化学组成 2)分散度 3)荷电性 4)溶解度 5)形状和硬度 链接: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2、金属的研磨、切削; 3、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 4、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工业中原料加工; 5、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 6、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汽、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 7、粉未状物质的混合、过筛、包装和搬运等操作时产生的粉尘,以及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二、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1、破坏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 2、粉尘可引起肺部疾病 3、粉尘有中毒作用 4、粉尘的局部作用 三、工艺上的防尘措施 1、工艺方法上的防尘措施 如工艺过程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 2、工艺布置上的防尘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