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最新】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酵母菌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2.无论是干重还是鲜重,组成水生动物、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A.O、N、H、Ca B.O、Ca、P、Mg

C.C、O、N、H D.C、Fe、Ca、P

3.蘑菇、乙肝病毒、大肠杆菌依次属于()

A.植物、病毒、原核生物

B.植物、真菌、原核生物

C.真菌、病毒、真核生物

D.真菌、病毒、原核生物

4.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般而言,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水在细胞中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C.植物的成熟叶比幼嫩叶面积大,因此水的百分含量也高一些

D.干旱地区植物肥厚的肉质茎或发达的根系都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特征

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酸由C、H、O、N、S元素组成B.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D.核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6.下列不属于生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A.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B.作为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C.作为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7.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性激素、磷脂都属于脂类

B.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D.动物体内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8.下表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9.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B.染色质上的DNA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C.不同细胞的核孔数量是相同的D.细胞核内染色体与染色质是不同物质10.图所示某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③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原核细胞中也存在③

C.③与细胞内酶的合成有关

D.⑥⑧在结构和功能上没有联系

11.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具有细胞核B.都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C.都能进行ATP的合成与水解D.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场所相同

12.将红月季花瓣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所示,红色分布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A.①;细胞膜

B.①;细胞膜、液泡膜

C.②;细胞膜、液泡膜

D.②;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13.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入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A.膜蛋白结构发生改变B.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4.在这个学期的生物课学习过程中,我们所做的一些实验必需要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有关这些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观察DNA、RNA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B.鉴定脂肪:取材→切片→制片→去浮色→染色→观察

C.观察叶绿体:取新鲜的藓类卟片→制片→观察

D.观察质壁分离过程:撕取鳞片叶外表皮→制片→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15.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内的基粒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囊泡而增大膜面积16.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既有亲水性也有疏水性

B.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一定为主动运输

17.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C.甘油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D.绿藻细胞吸收Mg2+的过程

18.下图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离子过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

B.离子过膜有随机性并消耗A TP中的能量

C.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过膜的通道自动开闭

D.图示的离子通过膜方式为协助扩散

19.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20.科学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能研制出“瘦素穿肠蛋白”来治疗肥胖,通过口服不被消化,能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可以减轻肥胖症患者通过肌肉注射的痛苦。你推测这种药品

穿过小肠上皮细胞最可能的方式为()

A.渗透作用B.主动运输C.胞吞D.被动运输21.有关对酶的特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A.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B.每种酶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

C.酶的活性主要受温度和pH的影响

D.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22.在生物的细胞内发生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吸能反应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需要酶的催化

2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图是ATP与ADP生物转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能量

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24.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利用过氧化氢和Fe3+、肝脏研磨液来验证酶的高效性

C.利用蛋白酶、鸡蛋清、淀粉、双缩脲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

D.利用过氧化氢、肝脏研磨液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5.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0C)、b组(400C)和c组(600C),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

B.在t2时,c组增加底物的量,则c组产物量会增加

C.在t1之前,若a组温度提高10°C,则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

D.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是酶的种类和数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pH等

2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27.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氧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28.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A.产生丙酮酸B.分解葡萄糖

C.产生ATP D.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29.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O2释放。此实验证明()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B.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C.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

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30.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相对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低CO2浓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Ⅱ阶段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Ⅰ阶段

B.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 TP

C.图中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

D.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

二、综合题

31.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分子a是_________,Y代表的主要化学元素是_________

(2)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中,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有_________

(3)物质A在小麦叶肉细胞中主要分布于_________内,还分布于_________中。

(4)现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培养液里,再加入下列几种有机物,模拟化合物B的合成。

①NH2-CH2-COOH②NH2-CH2-CH2OH③④

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_。上述五种化合物中能作为原料合成化合物B的是

_________(填序号)。

32.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动植物主要依据的是细胞有无___________。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填“低等植物”或“高等植物”)细胞。

(2)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___________,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___________。与能量转换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3)在A、B细胞中,一般选___________来做观察线粒体实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图表示的儿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中[ ]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性有关。制备细胞膜一般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具有

___________性。

(3)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红细胞的,则氨基酸、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若膜外葡萄糖浓度增加,通过膜的葡萄糖速率都维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34.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_____________,用于③过程中____________。(3)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A TP外,产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

①过程产生的O2用于相邻细胞的②过程,至少经过_________层膜结构。

(4)若将该植物从CO2浓度为0.03%环境转移到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叶绿体中[H]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5.将新鲜黄瓜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温度300C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pH分别为3、5、7、9的100mL体积分数为3%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结果发现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然后将加人四个烧杯中的黄瓜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如图1所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_(至少写出3种)。

(2) 图1中,曲线A是第_________次实验的结果,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

(3)图1中,曲线A和B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都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_________

(4)图2表示黄瓜的过氧化氢酶在体外的最适条件下,底物对酶所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在图上画出:

①如果在A点时,将温度提高50C时的曲线变化;

②如果在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种酶的曲线变化;

③如果在C点时,加入大量pH为1. 8的HC1的曲线变化。

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

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是亚显微结构。

真原核细胞的区别

【详解】

颤藻是蓝藻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二者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和核糖体,故在二者细胞中都可通过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是核糖体,B正确。故选B。

2.C

【分析】

1、细胞中的元素有20种,其中基本元素:C、H、O、N(90%);大量元素有C、H、O、N、P、S(97%)K、Ca、Mg等;微量元素:Fe、Mn、B、Zn、Mo、Cu等;最基本元素:C,占细胞干重的48.8%;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下图为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的左图为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由图为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不难看出鲜重中占比最多的四种元素是O、C、H、N;干重中占比最多的四种元素

是C、O、N 、H。

【详解】

由分析可知:无论是干重还是鲜重,组成水生动物、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N、H,C正确。

故选C。

3.D

【分析】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如噬菌体、SARS病毒、HIV等)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

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乙肝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

4.C

【分析】

1、生命从一开始就离不开水,干燥的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人的胚胎也要浸润在羊水中发育,沙漠里的仙人掌身如此干旱的环境,它那肥硕的变态经中仍储存着大量的水分。

2、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化合物,一般来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为60%到90%,水生生物的含水量大于陆生生物,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幼儿身体的含水量远远高于成年人身体的含水量,植物幼嫩部分比老熟部分含水量更多。

3、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有水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

【详解】

A、一般情况下,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

B、水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B正确;

C、植物的成熟叶比幼嫩叶中水的百分含量要少一些,C错误;

D、干旱地区植物肥厚的肉质茎能够贮存大量的水分,满足自身对水的需求,发达的根系能够使植物吸收土壤深层的随分,这都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特征,D正确。

故选C。

5.A

【分析】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核酸由C、H、O、N、P元素组成,A错误;

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B正确;

C、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C正确;

D、核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实现了对生命活动的控制,D正确。

故选A。

6.C

【分析】

【详解】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故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A正确;

B、蛋白质可以作为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B正确;

C、糖类是细胞内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C错误;

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是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7.B

【分析】

1、细胞中的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于是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3、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遗传信息,故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4、细胞中的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多糖的种类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多糖,糖原是动物体内的多糖。

【详解】

A、胆固醇、性激素、磷脂都属于脂类,A正确;

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B错误;

C、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C正确;

D、动物体内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D正确。

故选B。

8.D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

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

A、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A错误;

B、淀粉遇碘液呈现蓝色,B错误;

C、蔗糖富含蔗糖,蔗糖是非还原糖,而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C错误;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属于实验分析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

9.B

【分析】

细胞核的结构有,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详解】

A、染色体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A错误;

B、染色质有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上的DNA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B正确;

C、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一般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量较多,故不同细胞的核孔数量是不同的,C错误;

D、细胞核内染色体与染色质是相同的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D错误。

故选B。

10.D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①是细胞质;②是中心体;③是核糖体;④是细胞膜;⑤是细胞质基质;⑥是高尔基体;⑦是核膜;⑧是内质网。

【详解】

A、②是中心体,③是核糖体,二者都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A正确;

B、③是核糖体,是真、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B正确;

C、③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故与细胞内酶的合成有关,因为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正确;

D、⑥是高尔基体,⑧是内质网,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故二者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联系,D错误。

故选D。

11.A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

A、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A错误;

B、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

C、细胞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是ATP,故所有细胞都能进行ATP的合成与水解,C正确;

D、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场所相同,都是核糖体,D正确。

故选A。

12.C

【分析】

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实验原理:(1)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

(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题图分析:表示①原生质层;②表示液泡;

【详解】

色素分布在液泡②中,细胞膜和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使得色素不能从液泡中出去,更不能出去细胞,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影响色素的分布,C正确。

故选C。

13.D

【分析】

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这两种细胞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时,经过40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详解】

由题意可知:荧光染料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随着该组成成分的移动而移动,细胞膜上荧光物质的移动表明了细胞膜上组成成分蛋白质的移动,可知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

关注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B

【分析】

观察叶绿体形态分布时,取藓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再观察即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水解后需要先冲洗涂片再染色;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时,需要观察三次,即正常形态、质壁分离状态和质壁分离复原状态;脂肪鉴定时,切取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Ⅲ进行染色,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然后制片观察。

【详解】

A、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观察: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A正确;

B、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用50%酒精)→制片→观察,B错误;

C、观察叶绿体:取新鲜的藓类卟片→制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C正确;

D、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用引流法)→观察,D正确。

故选B。

15.B

【分析】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高尔基体可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分类、加工和包装。

【详解】

A、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A错误;

B、内质网通过折叠增大膜面积,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B正确;

C、叶绿体内的基粒增大了叶绿体的膜面积,C错误;

D、高尔基体产生囊泡会减小其膜面积,D错误。

故选B。

16.D

【分析】

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的糖蛋白,也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2、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

A、③磷脂双分子层的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A正确;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B正确;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糖蛋白有关,C正确;

D、有②蛋白质参加的物质运输可以是易化扩散,也可以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D。

17.D

【分析】

1、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2、

【详解】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错误;

B、细胞壁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故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简单的扩散,B错误;

C、甘油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

D、无机离子的跨膜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故绿藻细胞吸收Mg2+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D。

【点睛】

关注物质跨膜方式的区别是实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A

【分析】

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载体(核糖体);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详解】

A、根据图中离子移动的过程可知跨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A正确;

B、离子跨膜有选择透过性并消耗A TP中的能量,B错误;

C、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跨膜的通道开闭,但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离子的运动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D错误。

故选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