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 完全平方公式提升练习题

中考数学 完全平方公式提升练习题

中考数学 完全平方公式提升练习题
中考数学 完全平方公式提升练习题

第1页/共3页

完全平方公式提升练习题

一、完全平方公式

(1)(-21ab 2-3

2c )2; (2)(x -3y -2)(x +3y -2);

(3)(x -2y )(x 2-4y 2)(x +2y ); (4)(2a +3)2+(3a -2)2

(5)(a -2b +3c -1)(a +2b -3c -1);

(6)(s -2t )(-s -2t )-(s -2t )2;(7)(t -3)2(t +3)2(t 2+9)2.

8.已知x 2-5x +1=0,则x 2+

21

x

=________. 二、完全平方式

1、若k x x ++22是完全平方式,则k =

2、.若x 2-7xy +M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是

3、如果4a 2-N ·ab +81b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N = [来源:学#科#网]

4、如果224925y kxy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

三、公式的逆用[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4817732041.html,] 1.(2x -______)2=____-4xy +y 2.

2.(3m 2+_______)2=_______+12m 2n +________. 3.x 2-xy +________=(x -______)2. 4.49a 2-________+81b 2=(________+9b )2. 5.代数式xy -x 2-4

1

y 2等于( )2

四、配方思想

1、若a 2+b 2-2a +2b +2=0,则a 2004+b 2005=_____.

2、已知0136422=+-++y x y x ,求y x =_______.

3、已知222450x y x y +--+=,求21(1)2

x xy --=_______. 4、已知x 、y 满足x 2十y 2十4

5

=2x 十y ,求代数式

y

x xy

+=_______. 5.已知014642222=+-+-++z y x z y x ,则z y x ++= .

五、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技巧

1、已知 2

()16,4,a b ab +==求22

3

a b +与2()a b -的值。

第2页/共3页

2、已知2a -b =5,ab =2

3

,求4a 2+b 2-1的值.

3、已知16x x -=,求221x x +,441

x

x +

4、0132=++x x ,求(1)221x x +(2)441

x

x +

六、利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1)972; (2)20022; (3)992-98×100;

(4)49×51-2499.

(5)

)2000

11)(199911()311)(211(2222----

Λ 七、“整体思想”在整式运算中的运用

1、当代数式532++x x 的值为7时,求代数式2932-+x x =________.

2.已知208

3

-=x a ,188

3-=x b ,168

3-=x c , 求:代数式bc ac ab c b a ---++222的值。

3、已知a=1999x+2000,b =1999x+2001,c =1999x+2002,则多项式a 2+b 2+c 2一ab —bc -a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3

4.已知2=x 时,代数式10835=-++cx bx ax ,当2-=x 时,代数

式835-++cx bx ax 的值

练习:

1.若x ,y 互为不等于0的相反数,n 为正整数,你认为正确的是 A.x n 、y n 一定是互为相反数 B.(x

1)n 、(y

1

)n 一定是互为相反数

C.x 2n 、y 2n 一定是互为相反数

D.x 2n -1、-y 2n -1一定相等

2、已知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为2000,则这两个连续奇数可以是 .

3、若x 是不为0的有理数,已知)12)(12(22+-++=x x x x M ,

)1)(1(22+-++=x x x x N ,则M 与N 的大小是( )

A .M>N

B . M

C . M=N

D .无法确定

4.已知5,3-=+=-c b b a ,则代数式ab a bc ac -+-2的值为( ). A .一15 B .一2 C .一6 D .6

第3页/共3页

5.若4,222=+=-y x y x ,则20022002y x +的值是( ).

A .4

B .20022

C . 22002

D .42002

6.如图①,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②),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A .))((22b a b a b a -+=-

B .2222)(b ab a b a ++=+

C .2222)(b ab a b a +-=-

D .222))(2(b ab a b a b a -+=-+

7.(1)若x+y =10,x 3+y 3=100,则x 2+y 2= (2)若a -b=3,则a 3-b 3-9ab = .

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公式专题

半期复习(3)—- 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公式及常见题型 一、公式拓展: 拓展一: 拓展二: 拓展三: 拓展四:杨辉三角形 拓展五: 立方与与立方差 二。常见题型: (一)公式倍比 例题:已知=4,求。 (1),则= (2)已知= (二)公式变形 (1)设(5a +3b)2=(5a -3b)2+A,则A = (2)若()()x y x y a -=++22 ,则a 为 (3)如果,那么M 等于 (4)已知(a +b)2=m,(a—b)2=n,则a b等于 (5)若,则N 得代数式就是 (三)“知二求一” 1.已知x﹣y=1,x2+y 2=25,求xy 得值. 2。若x+y=3,且(x +2)(y+2)=12. (1)求xy 得值; (2)求x 2+3xy+y 2得值. 3.已知:x +y=3,xy=﹣8,求: (1)x2+y 2 (2)(x 2﹣1)(y 2﹣1). 4.已知a ﹣b=3,ab=2,求: (1)(a+b)2 (2)a 2﹣6ab+b 2得值、 (四)整体代入 例1:,,求代数式得值、 例2:已知a = x +20,b=x +19,c=x+21,求a 2+b2+c 2-ab-bc-ac 得值 ⑴若,则= ⑵若,则= 若,则= ⑶已知a 2+b 2=6ab 且a 〉b >0,求 得值为

⑷已知,,,则代数式得值就是、 (五)杨辉三角 请瞧杨辉三角(1),并观察下列等式(2): 根据前面各式得规律,则(a+b)6= . (六)首尾互倒 1.已知m2﹣6m﹣1=0,求2m2﹣6m+=。 2、阅读下列解答过程: 已知:x≠0,且满足x2﹣3x=1.求:得值。 解:∵x2﹣3x=1,∴x2﹣3x﹣1=0 ∴,即. ∴==32+2=11. 请通过阅读以上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已知a≠0,且满足(2a+1)(1﹣2a)﹣(3﹣2a)2+9a2=14a﹣7, 求:(1)得值;(2)得值。 (七)数形结合 1、如图(1)就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得长方形,沿图中得虚线剪开均分成四个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您认为图(2)中得阴影部分得正方形边长就是多少? (2)请用两种不同得方法求图(2)阴影部分得面积; (3)观察图(2),您能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之间得等量关系不? 三个代数式:(m+n)2,(m﹣n)2,mn. (4)根据(3)题中得等量关系,解决下列问题:若a+b=7,ab=5,求(a﹣b)2得值. 2.附加题:课本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利用平面几何图形得面积来表示得,例如:(2a+b)(a+b)=2a2+3ab+b2就可以用图1或图2得面积来表示. (1)请写出图3图形得面积表示得代数恒等式; (2)试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使它得面积能表示(a+b)(a+3b)=a2+4ab+3b2。 (八)规律探求 15.有一系列等式:

人教中考数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圆的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的两顶点A、C分别在y轴、x轴的正半轴上,点O在原点.现将正方形OABC绕O点顺时针旋转,当A点一次落在直线y x =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AB边交直线y x =于点M,BC边交x轴于点N(如图). (1)求边OA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 (2)旋转过程中,当MN和AC平行时,求正方形OABC旋转的度数; (3)设MBN ?的周长为p,在旋转正方形OABC的过程中,p值是否有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π/2(2)22.5°(3)周长不会变化,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得边OA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 (2)解决本题需利用全等,根据正方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出∠AOM的度数; (3)利用全等把△MBN的各边整理到成与正方形的边长有关的式子. 试题解析:(1)∵A点第一次落在直线y=x上时停止旋转,直线y=x与y轴的夹角是45°, ∴OA旋转了45°. ∴OA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为 2 452 3602ππ ? =. (2)∵MN∥AC, ∴∠BMN=∠BAC=45°,∠BNM=∠BCA=45°. ∴∠BMN=∠BNM.∴BM=BN. 又∵BA=BC,∴AM=CN. 又∵OA=OC,∠OAM=∠OCN,∴△OAM≌△OCN. ∴∠AOM=∠CON=1 2(∠AOC-∠MON)= 1 2 (90°-45°)=22.5°. ∴旋转过程中,当MN和AC平行时,正方形OABC旋转的度数为45°-22.5°=22.5°.(3)在旋转正方形OABC的过程中,p值无变化. 证明:延长BA交y轴于E点, 则∠AOE=45°-∠AOM,∠CON=90°-45°-∠AOM=45°-∠AOM, ∴∠AOE=∠CON. 又∵OA=OC,∠OAE=180°-90°=90°=∠OCN.

完全平方公式 典型应用

完全平方公式的典型应用 题型一、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例1、计算(1)(- 21ab 2-3 2c )2; (2)(x -3y -2)(x +3y -2); 练习1、(1)(x -2y )(x 2-4y 2)(x +2y ); (2)、(a -2b +3c -1)(a +2b -3c -1); 题型二、配完全平方式 1、若k x x ++22是完全平方式,则k = 2、.若x 2-7xy +M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是 3、如果4a 2-N ·ab +81b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N = 4、如果224925y kxy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 题型三、公式的逆用 1.(2x -______)2=____-4xy +y 2. 2.(3m 2+_______)2=_______+12m 2n +________. 3.x 2-xy +________=(x -______)2. 4.49a 2-________+81b 2=(________+9b )2. 5.代数式xy -x 2- 41y 2等于-( )2 题型四、配方思想 1、若a 2+b 2-2a +2b +2=0,则a 2004+b 2005=_____. 2、已知0136422=+-++y x y x ,求y x =_______. 3、已知222450x y x y +--+=,求 21(1)2x xy --=_______. 4、已知x 、y 满足x 2十y 2十45=2x 十y ,求代数式y x xy +=_______. 5.已知014642222=+-+-++z y x z y x ,则z y x ++= . 6、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且a,b,c 满足等式22223()()a b c a b c ++=++,请说明该三角

(完整版)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提高练习题

平方差公式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中字母a,b表示() A.只能是数B.只能是单项式C.只能是多项式D.以上都可以2.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a+b)(b+a)B.(-a+b)(a-b)C.(1 3 a+b)(b- 1 3 a)D.(a2-b)(b2+a) 3.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有() ①(3a+4)(3a-4)=9a2-4;②(2a2-b)(2a2+b)=4a2-b2; ③(3-x)(x+3)=x2-9;④(-x+y)·(x+y)=-(x-y)(x+y)=-x2-y2. A.1个B.2个C.3个D.4个 4.若x2-y2=30,且x-y=-5,则x+y的值是() A.5 B.6 C.-6 D.-5 二、填空题5.(-2x+y)(-2x-y)=______.6.(-3x2+2y2)(______)=9x4-4y4. 7.(a+b-1)(a-b+1)=(_____)2-(_____)2.8.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和为5,边长之差为2,那么用较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较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差是_____. 三、计算题9.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02 3 ×21 1 3 .10.计算:(a+2)(a2+4)(a4+16)(a-2). (1)(2+1)(22+1)(24+1)…(22n+1)+1(n是正整数);(2)(3+1)(32+1)(34+1)…(32008+1)- 4016 3 2 . 2.(一题多变题)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009×2007-20082. (1)一变: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22007 200720082006 -?.(2)二变: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2 2007 200820061 ?+ . 二、知识交叉题3.(科内交叉题)解方程:x(x+2)+(2x+1)(2x-1)=5(x2+3). C卷:课标新型题 1.(规律探究题)已知x≠1,计算(1+x)(1-x)=1-x2,(1-x)(1+x+x2)=1-x3,(1-x)(?1+x+x2+x3)=1-x4. (1)观察以上各式并猜想:(1-x)(1+x+x2+…+x n)=______.(n为正整数) (2)根据你的猜想计算:①(1-2)(1+2+22+23+24+25)=______. ②2+22+23+…+2n=______(n为正整数).③(x-1)(x99+x98+x97+…+x2+x+1)=_______.(3)通过以上规律请你进行下面的探索:①(a-b)(a+b)=_______. ②(a-b)(a2+ab+b2)=______.③(a-b)(a3+a2b+ab2+b3)=______.

中考数学专题提升(一)

二轮专题提升 专题提升(一) 综合型问题 1.[2012·荆门]如图Z-1-5,△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平分线BD 上一点,PE⊥AB于点E,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垂足为点Q.若BF=2,则PE的长为(C) 图Z-1-5 A.2B.2 3 C. 3 D.3 【解析】∵△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平分线, ∴∠EBP=∠QBF=30°.∵BF=2,FQ⊥BP, ∴BQ=BF·cos30°=2× 3 2= 3. ∵FQ是BP的垂直平分线,∴BP=2BQ=2 3.在Rt△BEP中,∵∠EBP=30°, ∴PE=1 2BP= 3.故选C. 2.[2010·黄冈]已知四条直线y=kx-3,y=-1,y=3和x=1所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12,则k的值为 (A) A.1或-2 B.2或-1

C .3 D .4 【解析】 依题意过(0,-3)的直线y =kx -3与y =-1,y =3,x =1所围的四边形有两种情况.分别求出各顶点的坐标(含k ),利用面积等于12分别求出k =1或-2.选A. 3.[2012·嘉兴]如图Z -1-6,在Rt △ABC 中,∠ABC =90°,BA =BC .点D 是 AB 的中点,连结CD ,过点B 作BG ⊥CD ,分别交CD ,CA 于点E ,F ,与过点A 且垂直于AB 的直线相交于点G ,连结DF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 AG AB =FG FB ;②点F 是GE 的中点;③AF =2 3AB ;④S △ABC =5S △BDF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①③ . 图Z -1-6 【解析】 ∵在Rt △ABC 中,∠ABC =90°, ∴AB ⊥BC .∵AG ⊥AB ,∴AG ∥BC , ∴△AFG ∽△CFB , ∴AG CB =FG FB . ∵BA =BC ,∴ AG AB =FG FB , 故①正确; ∵∠ABC =90°,BG ⊥CD , ∴∠DBE +∠BDE =∠BDE +∠BCD =90°,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完全平方公式的综合应用习题及答案

= 2 ,求 x 2 + , x 4 + 2 = x - ? + 2 x ? ; ③ 将 x - = 2 , x ? = 1 代入求解即可; 1 ? 2 =? x + ? - 2 x 2 ? 的值及 x 2 ? 完全平方公式的综合应用(习题) ? 例题示范 例 1:已知 x - 【思路分析】 1 1 1 x x x 4 的值. ① 观察题目特征(已知两数之差和两数之积 x ? 判断此类题目为“知二求二”问题; 1 x = 1 ,所求为两数的平方和), ② “x ”即为公式中的 a ,“ 1 x ”即为公式中的 b ,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可得: x 2 + 1 ? 1 ?2 1 x 2 ? x ? x 1 1 x x ④ 同理, x 4 + x 4 ? x 2 ? x 2 1 ? 2 1 ,将所求的 x 2 + 1 1 x 2 x 2 = 1 代入 即可求解. 【过程书写】 例 2:若 x 2 - 2 x + y 2 + 6 y + 10 = 0 ,则 x=_______,y=________.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首平方,尾平方,二倍乘积放中央”. 观察等式左边, x 2 - 2 x 以及 y 2 +6 y 均符合完全平方式结构,只需补全即可,根 据“由两边定中间,由中间凑两边”可配成完全平方式,得到 ( x - 1)2 + ( y + 3)2 = 0 . 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可知: ( x - 1)2 = 0 且 ( y + 3)2 = 0 ,从而得到 x = 1 , y = -3 . ? 巩固练习 1. 若 (a - 2b )2 = 5 , ab = 1 ,则 a 2 + 4b 2 = ____, (a + 2b )2 = ____. 2. 已知 x + y = 3 , xy = 2 ,求 x 2 + y 2 , x 4 + y 4 的值.

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基础拔高练习(含答案)

平方差公式 令狐采学 ◆基础训练 1.(a2+b2)(a2-b2)=(____)2-(____)2=______. 2.(-2x2-3y2)(2x2-3y2)=(____)2-(____)2=_____. 3.20×19=(20+____)(20-____)=_____-_____=_____. 4.9.3×10.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62-2005×2007的计算结果为() A.1 B.-1 C.2 D.-2 6.在下列各式中,运算结果是b2-16a2的是() A.(-4a+b)(-4a-b)B.(-4a+b)(4a-b) C.(b+2a)(b-8a)D.(-4a-b)(4a-b)

7.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102×98 (2)2×3(3)-2.7×3.3 (4)1007×993 (5)12×11(6)-19×20 (7)(3a+2b)(3a-2b)-b(a-b)(8)(a-1)(a-2)(a+1)(a+2) (9)(a+b)(a-b)+(a+2b)(a-2b)(10)(x+2y)(x-2y)-(2x+5y)(2x-5y)(11)(2m-5)(5+2m)+(-4m-3)(4m-3) (12)(a+b)(a-b)-(a-3b)(a+3b)+(-2a+3b)(-2a-3b) ◆综合应用 8.(3a+b)(____)=b2-9a2;(a+b-m)(____)=b2-(a-m)2. 9.先化简,再求值:(3a+1)(3a-1)-(2a-3)(3a+2),其中a=-. 10.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知识点 完全平方公式(填空)

1、多项式x2+2mx+64是完全平方式,则m=±8. 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特征,这里首尾两数是x和8的平方,所以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它们乘积的2倍. 解答:解:∵x2+2mx+64是完全平方式, ∴2mx=±2?x?8, ∴m=±8. 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要熟记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乘积的2倍,为此应注意积的2倍有符号有正负两种,避免漏解. 2、代数式4x2+3mx+9是完全平方式,则m=±4. 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应用,这里首末两项是2x和3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2x和3的乘积的2倍. 解答:解:∵4x2+3mx+9是完全平方式, ∴3mx=±2×3?2x, 解得m=±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乘积二倍项求解.3、设4x2+mx+12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44. 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2x和11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2x和11积的2倍. 解答:解:∵4x2+mx+12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mx=±2×11?2x, ∴m=±44. 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 4、若9x2+mx+25是完全平方式,则m=±30. 考点:完全平方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3x和5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3x和5积的2倍,故m=±30. 解答:解:∵(3x±5)2=9x2±30x+25, ∴在9x2+mx+25中,m=±30. 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 5、已知x2﹣4x+a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为4. 考点:完全平方式。 分析:根据乘积二倍项先确定出这两个数是x和2,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特点,a等于2的平方. 解答:解:∵4x=2×2x, 则a=22=4.

初中数学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一、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 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 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 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 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 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 法。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 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 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 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 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

完全平方公式优秀说课稿

完全平方公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完全平方公式”,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乘法公式的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法、幂的运算和整式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初中代数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对简化某些整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很有帮助,同时也是后续学习的必备基础,学生以后学习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勾股定理和“配方法”等知识的时候会反复地应用这个公式。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和启下的作用。 2 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完全平方公式。 教学难点确定为:对公式中字母a、b任意性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认知状况、学习困难、年龄特征、心理特征)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多项式乘法法则、平方差的探索过程,对“完全平方公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顺利完成本节课打下了基础,但是“完全平方公式”这节课,由于抽象程度较高,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困难。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个人意识增强,渴望归属感和被认同。针对学生的心智特征及本课实际,我将采用启发引导,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建构知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理解并掌握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能用文字、字母表达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计算、观察、实验、证明等方法探索完全平方公式及其运用,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认识公式推导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应用中体会公式的实用价值,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四教法选择

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公式专题

半期复习(3)—— 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公式及常见题型 一.公式拓展: 拓展一: 拓展二: 拓展三: 拓展四:杨辉三角形 拓展五: 立方与与立方差 二.常见题型: (一)公式倍比 例题:已知=4,求。 (1),则= (2)已知= (二)公式变形 (1)设(5a +3b)2=(5a -3b)2+A,则A= (2)若()()x y x y a -=++22 ,则a 为 (3)如果,那么M 等于 (4)已知(a+b)2=m,(a —b)2=n,则ab 等于 (5)若,则N 得代数式就是 (三)“知二求一” 1.已知x ﹣y=1,x 2+y 2=25,求xy 得值. 2.若x+y=3,且(x+2)(y+2)=12. (1)求xy 得值; (2)求x 2+3xy+y 2得值. 3.已知:x+y=3,xy=﹣8,求: (1)x 2+y 2 (2)(x 2﹣1)(y 2﹣1). 4.已知a ﹣b=3,ab=2,求: (1)(a+b)2 (2)a 2﹣6ab+b 2得值. (四)整体代入 例1:,,求代数式得值。 例2:已知a= x +20,b=x +19,c=x +21,求a 2+b 2+c 2-ab -bc -ac 得值 ⑴若,则= ⑵若,则= 若,则=

⑶已知a2+b2=6ab且a>b>0,求得值为 ⑷已知,,,则代数式得值就是. (五)杨辉三角 请瞧杨辉三角(1),并观察下列等式(2): 根据前面各式得规律,则(a+b)6=. (六)首尾互倒 1.已知m2﹣6m﹣1=0,求2m2﹣6m+=. 2.阅读下列解答过程: 已知:x≠0,且满足x2﹣3x=1.求:得值. 解:∵x2﹣3x=1,∴x2﹣3x﹣1=0 ∴,即. ∴==32+2=11. 请通过阅读以上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已知a≠0,且满足(2a+1)(1﹣2a)﹣(3﹣2a)2+9a2=14a﹣7, 求:(1)得值;(2)得值. (七)数形结合 1.如图(1)就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得长方形,沿图中得虚线剪开均分成四个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您认为图(2)中得阴影部分得正方形边长就是多少? (2)请用两种不同得方法求图(2)阴影部分得面积; (3)观察图(2),您能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之间得等量关系吗? 三个代数式:(m+n)2,(m﹣n)2,mn. (4)根据(3)题中得等量关系,解决下列问题:若a+b=7,ab=5,求(a﹣b)2得值. 2.附加题:课本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利用平面几何图形得面积来表示得,例 如:(2a+b)(a+b)=2a2+3ab+b2就可以用图1或图2得面积来表示. (1)请写出图3图形得面积表示得代数恒等式; (2)试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使它得面积能表示(a+b)(a+3b)=a2+4ab+3b2. (八)规律探求 15.有一系列等式:

数学教案的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

数学教案的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 1。使学生会分析和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初步掌握运用完全平方式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 2。理解完全平方式的意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4.通过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把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字母”的换元思想。 1。问:什么叫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因式分解的方法? 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我们学过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及运用平方差公式法。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4-ax2 (2)16m4-n4。 解 (1) ax4-ax2=ax2(x2-1)=ax2(x+1)(x-1) (2) 16m4-n4=(4m2)2-(n2)2 =(4m2+n2)(4m2-n2) =(4m2+n2)(2m+n)(2m-n)。 问:我们学过的乘法公式除了平方差公式之外,还有哪些公式?

答:有完全平方公式。 请写出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是: (a+b)2=a2+2ab+b2, (a-b)2=a2-2ab+b2。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多项式因式分解。 和讨论运用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思路一样,把完全平方公式反过来,就得到 a2+2ab+b2=(a+b)2; a2-2ab+b2=(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式子 a2+2ab+b2及a2-2ab+b2叫做完全平方式,上面的两个公式就是完全平方公式。运用这两个式子,可以把形式是完全平方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问:具备什么特征的多项是完全平方式? 答:一个多项式如果是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的两部分是两个式子(或数)的平方,并且这两部分的符号都是正号,第三部分是上面两个式子(或数)的乘积的二倍,符号可正可负,像这样的式子就是完全平方式。 问:下列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为什么? (1)x2+6x+9; (2)x2+xy+y2; (3)25x4-10x2+1; (4)16a2+1。

完全平方公式提升练习题

完全平方公式提升练习题 一、完全平方公式 1、(- -ab2—2c)2; 2、(x—3y—2)(x+ 3y—2) ; 3、(x—2y) (x2—4?) (x+ 2y); 2 3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x2+2x+k是完全平方式,贝U k = . 5、.若x2—7xy+M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是______ 6、如果4a2—N ab+ 81b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N= _______________ 7、如果25x2-kxy 4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_____________ 二、公式的逆用 8.(2X—) 2=—4xy+ y2.9. (3m2+)2= + 12m2n + 10 . 2 x —xy+=(x—) 2.11. 49a2—+ 81b2=( + 9 b) 12 . 2 代数式xy—x — 1y2等于( )2 4 三 、 配方思想 2 2 2004 2005 13、若a +b —2a+2b+2=0,则a +b ― 14、已知x2+ y2+4x-6y+13 = 0,求x y = _________ 15、已知x2+y2_2x—4y+5 =0 ,求[(xTf—xyr ______________

16、已知x、y满足x2十y2十-=2x十y,求代数式xy = ______________ 4 x + y 2 2 2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x y z 「2x 4y「6z 14 = 0 ,贝U x y 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技巧 3 19、已知2a- b= 5, ab=,求4a2+ b2—1 的值. 2 20、已知x「]=6,求x2?丄,X4,A x x x 1 1 21、x23x 1=0,求(1) x2飞(2) x4飞 x x 、利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22、992- 98X 100; 1 1 1 1 23、(1 - 2 2 )(1 - 32)(1一19992)(1 20002) 18、已知(a b)2=16,ab =4,求a2b2 与(a -b)2的值

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专题训练试题精选(一)附答案

- -. 完全平方公式专题训练试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4?六盘水)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mn)2=4m2n2B. y2+y2=2y4 C. (a﹣b)2=a2﹣b2 D. m2+m=m3 2.(20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a3+a2=3a5B. (3a)2=6a2 C. (a+b)2=a2+b2 D. 2a2?a3=2a5 3.(2014?)算式999032+888052+777072之值的十位数字为何?() A.1B.2C.6D.8 4.(2014?)若a+b=2,ab=2,则a2+b2的值为() A.6B.4C.3D.2 5.(2014?南平模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5a2﹣3a2=2 B. (﹣2a2)3=﹣6a6 C. a3÷a=a2 D. (a+b)2=a2+b2 6.(2014?拱墅区二模)如果ax2+2x+=(2x+)2+m,则a,m的值分别是() A.2,0 B.4,0 C.2,D.4, 7.(2012?鄂州三月调考)已知,则的值为() A.B.C.D.无法确定8.(2012?西岗区模拟)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y)2=x2﹣y2B. x2+y2=x2y2 C. x2y+xy2=x3y3 D. x2÷x4=x﹣2 9.(2011?天津)若实数x、y、z满足(x﹣z)2﹣4(x﹣y)(y﹣z)=0,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A.x+y+z=0 B.x+y﹣2z=0 C.y+z﹣2x=0 D.z+x﹣2y=0 10.(20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2+x3=x5B. (x+y)2=x2+y2 C. x2?x3=x6 D. (x2)3=x6 11.(2011?浦东新区二模)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a6+a6=a12B. a4?a4=a16 C. (﹣a2)3=(﹣a3)2 D. (a﹣b)2=(b﹣a)2

2020中考数学复习突破与提升专题提升练习(五类常用数学思想分类汇编)(无答案)

2020中考数学复习突破与提升专题提升练习 (五类常用数学思想分类汇编) 类型一整体思想 1. (2019·宁波)小慧去花店购买鲜花,若买5枝玫瑰和3枝百合,则她所带的钱还剩下10元;若买3枝玫瑰和5枝百合,则她所带的钱还缺4元.若只买8枝玫瑰,则她所带的钱还剩下( ) A.31元 B.30元 C.25元 D.19元 2.(2019·内江)若x,y,z为实数,且{x+2y-z=4, x-y+2z=1,则代数式x2-3y2+z2的 最大值是. 3.(2019·厦门思明区模拟)“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4. .(2018·常德)5个人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好一个实数,并把自己想好的数如实地告诉他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将他相邻的两个人告诉他的数的平均数报出来,若报出来的数如图所示,则报4的人心里想的数是.

类型二转化思想 1. (2019·河南开封模拟)运用图形变化的方法研究下列问题:如图,AB是☉O的直径,CD,EF是☉O的弦,且AB∥CD∥EF,AB=10, CD=6,EF=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π B.10π C.24+4π D.24+5π 2. (2018·上海)通过画出多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如果从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共有2条,那么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度. 3.(2019·十堰)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且AB=6,将半圆绕点A顺时针旋转60°,点B旋转到点C的位置,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4. 如图,正方形ABCD和Rt△AEF,AB=5,AE=AF=4,连接BF,DE.若△AEF绕点A旋 = . 转,当∠ABF最大时,S △ADE 5.(2019·宝安模拟)如图,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高AB=3,小虫在圆柱表面爬行,从C点爬到对面的A点,然后再沿另一面爬回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初中数学 完全平方公式的五种常见应用举例

完全平方公式的五种常见应用举例 完全平方公式是整式乘法中最重要的公式之一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必须掌握一些使用技巧,才能灵活应用公式,其中包括“顺用”、“逆用”、“顺逆联用”,以及“特例应用”和“变形应用”等.下面举例说明. 一、正用 根据算式的结构特征,由左向右套用. 例1 计算22 (23)m m -- 分析 本题是一个三项式的平方,可考虑将三项式中任意两项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其转化为一个二项式的平方,然后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便可以顺利求解.解 22(23)m m --22 [(2)3]m m =--222(2)6(2)9 m m m m =---+4322446129 m m m m m =-+-++43242129 m m m m =--++ 思考 本题中三项式转化为二项式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二、逆用 将公式逆向使用,即由右向左套用. 例2 己知,,,则多项式20172018a x =+20172019b x =+20172020c x =+的值为( ) 222a b c ab bc ac ++--- (A) 0 (B)1 (C)2 (D)3 分析观察本题已知条件,直接代入求值困难.但换个角度仔细观察多项式的结构就不难发现,该多项式的2倍恰好是3个完全平方公式的右端,于是逆用完全平方公式,就可以得到,而,,的值可求,故本题巧妙得解.222()()()a b b c c a -+-+-a b -b c -c a -解 ∵20172018a x =+20172019 b x =+20172020 c x =+∴,,1a b -=-1b c -=-2 c a -=∴222 a b c ab bc ac ++---2221(222222)2 a b c ab bc ac = ++---2222221(222)2 a a b b b b c c c ac a =-++-++-+2221[()()()]2 a b b c c a =-+-+-2221[(1)(1)2]2=-+-+

完全平方公式培优训练题

完全平方公式天才教育 ◆填空 1.完全平方公式:(a+b)2=______,(a-b)2=______.即两数的_____的平方等于它们的_____,加上(或减去)________. 2.计算: (1)(2a+1)2=(_____)2+2·____·_____+(____)2=________; (2)(2x-3y)2=(_____)2-2·____·_____+(_____)2=_______. 3.(____)2=a2+12ab+36b2;(______)2=4a2-12ab+9b2. 4.(3x+A)2=9x2-12x+B,则A=_____,B=______. 5.m2-8m+_____=(m-_____)2.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b)2=a2-b2B.(a+2b)2=a2+2ab+4b2 C.(a2-1)2=a4-2a2+1 D.(-a+b)2=a2+2ab+b2 7.运算结果为1-2ab2+a2b4的是() A.(-1+ab2)2B.(1+ab2)2C.(-1+a2b2)2D.(-1-ab2)2 8.计算(x+2y)2-(3x-2y)2的结果为() A.-8x2+16xy B.-4x2+16xy C.-4x2-16xy D.8x2-16xy 9.计算(a+1)(-a-1)的结果是() A.-a2-2a-1 B.-a2-1 C.a2-1 D.-a2+2a-1 10.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a+3)2(2)(5x-2)2(3)(-1+3a)2 (4)(1 3 a+ 1 5 b)2(5)(-a-b)2(6)(-a+ 1 2 )2 (7)(xy+4)2(8)(a+1)2-a2(9)(-2m2-1 2 n2)2 - 1 -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专题训练试题精选附复习资料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专题训练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0?丹东)图①是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小颖将图①中的阴影部分拼 成图②的形状,由图①和图②能验证的式子是() A.()2﹣(m﹣n)2=4 B.()2﹣(m22)=2 C.(m﹣n)2+222D ()(m﹣n)2﹣n2 . 2.利用图形中面积的等量关系可以得到某些数学公式.例如,根据图甲,我们 可以得到两数和的平方公式:()22+22.你根据图乙能得到的数学公式是() B.(a﹣b)22﹣22C.a()2D.a(a﹣b)2﹣A.()(a﹣b)2﹣ b2 3.如图,你能根据面积关系得到的数学公式是() A.a2﹣b2=()(a﹣b)B.()22+22C.(a﹣b)22﹣22D.a()2

4.如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矩形,用剪刀沿矩形的两条对角轴剪开,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矩形,然后按图(2)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则中间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A.B.()2C.(a﹣b)2D.a2﹣b2 5.如图的图形面积由以下哪个公式表示() B.(a﹣b)22﹣22C.()22+22D.a2﹣b2=()(a﹣b)A.a2﹣b2(a﹣b)(a ﹣b) 6.如果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x2﹣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是()A.8或﹣8 B.8C.﹣8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7小题) 7.(2014?玄武区二模)如图,在一个矩形中,有两个面积分别为a2、b2(a>0,b>0)的正方形.这个矩形的面积为(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8.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2,则另一边长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9.有两个正方形A,B,现将B放在A的内部得图甲,将A,B并列放置后构造新的正方形得图乙.若图甲和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和12,则正方形A,B的面积之和为. 10.如图1和图2,有多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图1是选取了2块不同的卡片,拼成的一个图形,借助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不同表示可以用来验证等式a()2成立.根据图2,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 11.如图,正方形广场的边长为a米,中央有一个正方形的水池,水池四周有一条宽度为的环形小路,那么水池的面积用含a、b的代数式可表示为

2020年中考数学基础题型提分讲练专题24计算能力提升(含解析)

专题24 计算能力提升专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4 B .x >4 C .x≤4 D .x <4 【答案】D 【解析】 4﹣x >0, 解得:x <4 即x 的取值范围是:x <4 故选D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2.(2019·湖北初二期中)已知3y =,则2xy 的值为( ) A .15- B .15 C .152 - D . 152 【答案】A 【解析】 由3y = ,得 250{520 x x -≥-≥, 解得 2.5{ 3 x y ==-. 2xy =2×2.5×(-3)=-15, 故选A . 3.(2019·四川中考真题)若:3:4a b =,且14a b +=,则2a b -的值是( ) A .4 B .2 C .20 D .14

【答案】A 【解析】 解:由a :b =3:4:3:4a b =知34b a =, 所以43 a b = . 所以由14a b +=得到:4143 a a +=, 解得6a =. 所以8 b =. 所以22684a b -=?-=. 故选:A . 【点睛】 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若 a c b d =,则ad bc =. 4.(2019·湖北中考真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1249x y x y +=??+=? ,则22 22 2x xy y x y -+-的值是( ) A .5- B .5 C .6- D .6 【答案】C 【解析】 1249x y x y +=?? +=? ① ②, 2②-①×得,27y =,解得7 2 y =, 把7 2y = 代入①得,712x +=,解得52 x =-, ∴222222()()() x xy y x y x y x y x y -+-=-+-572261 x y x y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化简求值,正确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是关键. 5.(2019·甘肃中考真题)1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20x ax b ++=的解,则24a+b=( )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13-人教版〔优秀篇〕

8.3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第1课时完全平方公式 1.能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重点) 2.理解并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进行计算.(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计算: (1)(x+1)2; (2)(x-1)2; (3)(a+b)2; (4)(a-b)2. 由上述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完全平方公式 【类型一】直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5-a)2; (2)(-3m-4n)2; (3)(-3a+b)2. 解析:直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1)(5-a)2=25-10a+a2; (2)(-3m-4n)2=9m2+24mn+16n2; (3)(-3a+b)2=9a2-6ab+b2. 方法总结: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可巧记为“首平方,末平方,首末两倍中间放”.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2题 【类型二】构造完全平方式 如果36x2+(m+1)xy+25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求m的值. 解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确定m的值. 解:∵36x2+(m+1)xy+25y2=(6x)2+(m+1)xy+(5y)2,∴(m+1)xy=±2·6x·5y,∴m+1=±60,∴m=59或-61. 方法总结: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类型三】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992; (2)1022. 解析:(1)把99写成(100-1)的形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计算.(2)可把10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