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外阅读]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亨利·陶布(图)

[课外阅读]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亨利·陶布(图)

[课外阅读]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亨利·陶布(图)

[课外阅读]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亨利·陶

布(图)

H.Henry Taube (1915~)美国无机化学家。1915年11月30日生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曾在萨斯喀彻温大学学习,1935年获理学士学位,1937年获理科硕士学位。同年移居美国。1940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1941~1946年,任康奈尔大学讲师和助理教授。1946~1961年,任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和教授。1961年起,任斯坦福大学无机化学教授。1959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陶布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基础研究。1952年发表了《溶液中无机配位化合物取代反应的速率及机理》著名论文,描述了在水溶液中的无机配合物的取代反应中,中心金属离子性质的变化对取代反应速率的影响和配离子的不稳定性与电子结构的关系,指出取代反应速率与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电子构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中,提出了外界和内界电子转移机理,对理解金属配位化合物在催化中的作用很有帮助。1967年他在室温下将氮气通入水溶液中,证实了分子氮可取代中的而制得了Ru(Ⅱ)分子氮配合物。这一工作是对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的有力推动。

陶布因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的研究而获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还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等多种奖励。近20年内发表了

200余篇学术论文。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6)(DOC)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16)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 “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年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 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 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亨利·莫瓦桑 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 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 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年 奥托·瓦拉赫 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 玛丽·居里 波兰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 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弗里茨·哈伯 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 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 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 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 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 “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2019诺贝尔化学奖一共颁发了105次语文

诺贝尔化学奖一共颁发了105次 获奖人数——自1901年设立以来至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共颁发了105次。在112年的历史上,共有166人次获颁诺贝尔化学奖。不过,由于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曾在1958年及1980年两度问鼎,实际获奖人数应该是165。从1901年到2019年,独享诺贝尔化学奖荣耀的科学家共有63位;由两位获奖者平分秋色的情况出现过23次;另有19次为三个人分享大奖,今年便是如此。 最年轻的获奖者——1935年,35岁的法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约里奥捧得诺贝尔化学奖桂冠,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与他携手走上领奖台的还有他的妻子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长女)。 8年空缺——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出现过8次空缺: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原因不外乎两点:没有能够达到评奖标准的候选者,以及众所周知的不可抗力——一战和二战。 化学奖与女性——从1901年到201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共有4位,人数虽不占优,但成就独一无二。她们是: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因研究放射性元素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分离出纯的金属钋、镭,于1911年获奖;法国科学家伊伦·约里奥·居里,因发现人工放射性,于1935年获奖;英国科学家多罗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因用X射线衍

射方法研究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等分子结构取得成功,于1964年获奖;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于2009年获奖。 梅开二度——化学界的大拿非弗雷德里克·桑格莫属,他曾于1958年和1980年两次折桂。另外还有两位跨界高手:居里夫人,继1903年获得物理学奖之后,又于1911年摘取化学奖;美国化学奖莱纳斯·鲍林,分别将1954年的化学奖和1962年的和平奖两枚奖牌纳入囊中。 得奖一家亲——居里一家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之家”:4人、3次获奖。1903年,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物理学领域的最高荣誉;8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摘得化学奖桂冠;1935年,他们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其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又戴上了属于自己的化学奖奖牌。有意思的是,小女儿艾芙·居里的夫婿亨利·拉布伊斯,在1965年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总干事的身份代表儿基会领取了诺贝尔和平奖。 父子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有建树并分别获得诺贝尔奖殊荣的例子还有: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典生物化学家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其子乌尔夫·冯·奥伊勒是1970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1959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阿瑟·科恩伯格,其子罗杰·D·科恩伯格于2019年捧得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

1990年伊莱亚斯?詹姆斯?科里(Elias James Corey)(美国),由于提出有机合成理论及方法而获奖。他创立了“逆合成分析原理”,并率先用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的方法,使有机合成化学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分子模拟”,得以模拟生产许多复杂的天然产品。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Richard R Ernst)(瑞士),1933年生于瑞士联邦的温吐尔,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因对开发制造高分辨率核磁共振谱仪技术的贡献而获奖。 1992年鲁道夫?马库斯(Rudolph?Arthur?Marcus)(美国)1923 年生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因为确立化学系统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而获奖。该理论对于生命或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993年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的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美国)1944年生于美国加州的拉霍亚。与创立寡聚核苷酸导向定位突变法的迈克尔?史密斯(Michaei Smith,1932年出生的加拿大籍英国人)分享当年的化学奖。 1994年乔治?奥拉(George A.Olah)(美国),1927年生于匈牙利,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因对有机化学的贡献而获奖。他发现了用超强酸使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对发现新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推动有机化学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5年保罗?克鲁森(Paul Crutzn,生于1933年,荷兰)、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生于1943年,墨西哥)和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生于1927年,美国)三人由于在大气化学领域,尤其是在有关臭氧层形成和损耗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奖。 1996年小罗伯特?柯尔(Robert F.Curl,Jr,美国,生于1933年)、哈罗德?克罗托(Sir Harlod W.Kroto,生于1939年,英国)和理查德?斯莫斯(Richard E.Smalley,生于1943年,美国)等三人由于发现球状碳分子即富勒烯C60而共同获奖。 1997年一半奖金由保罗?博伊尔(Paul D.Boyer,生于1918年,美国)和约翰?约克(John E.Walker,生于1914年,英国)分享,是因其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在体内形成的生物催化原理;另一半由丹麦的延斯?斯科(Jens C.Skou,生于1918年)获得,他发现了钠、钾离子三三磷酸腺苷酶。 1998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量子化学领域的科学家瓦尔特?柯恩(Walter Kohn)和约翰?波普尔(John A Pople Kohn,美国),1923年生于匈牙利维也纳,在美国加州大学工作;PoPle(英国),1925年生于英国,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这俩位科学家各自率先创新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咳对分子的性质及其参与的化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 1999年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给予埃及裔美国人艾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为飞秒光谱学(femtosecond spectroscopy,1飞秒=10-15秒)研究所作的贡献。泽维尔的研究成果使得人们便于研究和预测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给化学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在导电聚合物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19年整理】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获奖原因 1901年范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 1902年E.费歇尔(Emil Fischer,1852—1919) 德国人,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 瑞典人,提出电离学说。 1904年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国化学家,发现了稀有气体。 1905年拜耳(Adolf von Baeyer,1835—1917) 德国人,研究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 法国人,制备单质氟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Edward Buchner,1860--191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研究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 1909年弗里德里希·奥斯瓦尔德(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1853—1932) 德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催化、化学平衡、反应速率。 1910年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1847—1931) 德国人,研究脂环族化合物 1911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女) 法国人,发现镭和钋,并分离镭。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女科学家-玛丽·居里 1912年维克多·梅林尼亚(Victor Grignard,1871—1935) 法国人,发现用镁做有机反应的试剂。萨巴蒂埃(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 1913年维尔纳(Al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论。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5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拜尔因在靛蓝和芳香烃化合物方面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835年10月31日,拜尔生于柏林。拜尔的父亲是普鲁士总参谋部人员,母亲是一位宗教法官兼文学史家的女儿。1858年,拜尔获得博士学位后于186o年在柏林格威柏学院担任教职。1872年他被任命为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化学教授,875年他继承李比希作慕尼黑大学的化学教授,并在那里度过余生。 1864年拜尔继续维勒、李比希和施利珀在尿酸方面的工作。说明了有关的一系列衍生物的特性,包括阿脲、仲班酸、海因和巴比土酸等。 1871年他将酚和邻苯二酸酐混合加热,发现了酞染料酚酞和荧光黄。在作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苯酚甲醛树脂,后来贝克兰在工业上大大发展了这种树脂。然而,拜尔最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是靛蓝,这项工作从1865年开始一直延续了20年。 第一步是把靛蓝还原成它的母体吲哚,拜尔是用它与锌粉混合加热的新方法来完成购。最早的合成方法是从苯乙酸开始的,步骤很多。以后用邻硝基肉桂酸和邻硝基丙炔酸,步骤就缩短了。 1883年拜尔发表了靛蓝的结构,这个结构除了双键的立体化

学排列之外其余都是正确的,这个双键后来由调射线结晶学证实是反式排列(1928)。工业合成靛蓝最后是在1890年完成的。拜尔的工作还导致了许多新型染料的生产。 拜尔从靛蓝转向了聚乙炔。这个化合物的爆炸性质使他考虑到不饱和环状化合物中碳碳键的稳定性。他提出了拜尔张力学说:即化合物的键角离理想的四面体排列越远化合物越不稳定。拜尔的其它研究还包括四价氧化合物;以及芳香族化合物的还原,他观察到在还原时芳香性即失去;他还研究了萜烯化合物,包括在1888年首次合成萜烯。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 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 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 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 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 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 1901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伦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冯·拜尔(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维克多·格林尼亚(法)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保罗·萨巴捷(法)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瑞士)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开创了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1914年西奥多·理查兹(美)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里夏德·维尔施泰特(德)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未发奖 1917年未发奖 1918年弗里茨·哈伯(德)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未发奖 1920年沃尔特·能斯特(德)对热力学的研究 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英)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2年弗朗西斯·阿斯顿(英)使用质谱仪发现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弗里茨·普雷格尔(奥地利)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4年未发奖 1925年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奥地利)对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的证明,确立了现代胶体化学的基础 1926年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瑞典)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海因里希·奥托·威兰(德)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确定 1928年阿道夫·温道斯(德)对甾类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1929年阿瑟·哈登(英)汉斯·奥伊勒-克尔平(瑞典)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和探索 1930年汉斯·菲舍尔(德)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特别是血红素的合成 1931年卡尔·博施(德)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德)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1932年兰格缪尔(美)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赫伯特 查尔斯 布朗

赫伯特·布朗——不断追求的化学家 赫伯特·查尔斯·布朗,美国化学家,1979年因将硼和磷及其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之中而与格奥尔格·维蒂希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黑色童年努力向上 1912年5月22日,赫伯特·查尔斯·布朗出生在英国伦敦。他的爸爸是犹太人,原本生活在乌克兰,但当时为了避免受到德国沙皇的迫害,带着全家人来到了英国。两年后,父亲又带着全家人来到了美国,因为长年四处逃难,家里的积蓄早就用光了,他们只能生活在芝加哥的贫民窟里。 为了生计,布朗的爸爸勉强用剩下的不多的钱开了一家五金店。因为父亲思想比较传统,觉得孩子还是要学习知识,所以尽管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依然把家里的孩子们送去学校学习。 布朗是在贫民窟里和黑人小孩子一起长大的,他们感情非常的好。上了学以后,布朗很用功的学习。因为家里太穷了没有钱,晚上没有灯可以让他看书,于是他就坐在路边的路灯下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老师们非常喜欢这个又聪明有刻苦学习的孩子,尤其是布朗的女数学老师。 这个时代,美国存在着很严重的种族歧视。美国白人们看不起黑人,也看不起犹太人。布朗学习的学校里面有很多白人的富家小孩子,他们非常看不起穷人,虽然布朗的成绩非常的好,但依然得不到他们的尊重。 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非常难的数学题。她点了好几个学习好的富家子弟来答题,但是都没人回答的上来。后来老师叫了布朗,布朗站了起来,走到讲台上,把正确答案写在了黑板上。老师在课堂上当众表扬了布朗并且借此机会教育了一下那些富家子弟们。 那些富人家的小孩子对此感到非常的不满,在当天放学后,他们一堆人围住了布朗,一边骂布朗一边打他,并且威胁他让他不要再到这个学校里来上课。经过这件事后,布朗没有办法再在这里上学了。父亲把布朗转到了一个贫民学校,虽然这个学校教学水平有些差,但都是贫民小孩,大家彼此之间相处的很融洽。布朗在这里开心多了,当然他依然保持着很好的学习劲头,成绩还是非常的好。 失去亲人肩负重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4)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14)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 “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年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 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 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亨利·莫瓦桑 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 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 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年 奥托·瓦拉赫 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 玛丽·居里 波兰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 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弗里茨·哈伯 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 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 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 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 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 “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

近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 1901年12月10日第1届诺贝尔奖颁发 奖项获奖者国家及地区获奖原因备注 和平奖弗雷德里克·帕西 (Frédéric Passy 1822-1912) 法国 创立国际和平联盟 和各国议会联盟 和平奖琼·亨利·杜南 (Jean Henry Dunant 1828-1910) 瑞士创立国际红十字会 化学奖范托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 1852-1911) 荷兰 化学动力学和渗透 压定律 生理学或医学奖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 1854-1917) 德国 血清疗法防治白 喉、破伤风 文学奖苏利·普吕多姆 (Sully Prudhomme 1839-1907) 法国《孤独与深思》 物理学奖伦琴(Wilhelm Conrad R?ntgen 1845-1923) 德国发现X射线 1902年12月10日第2届诺贝尔奖颁发 和平奖埃利·迪科门 (Elie Ducommun 1833-1906) 瑞士 宣传和平、反对战 争 和平奖夏尔莱·阿尔贝 特·戈巴特 (Charles Albert Gobat 1843-1914) 瑞士创建国际和平局 化学奖费雪(Hermann Emil Fischer 1852-1919) 德国 合成嘌呤及其衍生 物多肽 生理学或医学奖罗斯(Sir Ronald 美国发现疟原虫通过疟

Ross 1857-1932) 蚊传入人体的途径 文学奖塞道尔·蒙森 (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 1817-1903) 德国《罗马风云》 物理学奖塞曼(Pieter Zeeman 1865-1943) 荷兰 发现磁力对光的塞 曼效应 物理学奖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 1853-1928) 荷兰创立电子理论 1903年12月10日第3届诺贝尔奖颁发 和平奖威廉·兰德尔·克 里默(William Randal Cremer 1828-1908) 英国 仲裁国际争端,推 动国际和平运动, 领导国际工人协会 化学奖阿伦纽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1859-1927) 瑞典 电解质溶液电离解 理论 生理学或医学奖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 1860-1904) 丹麦 光辐射疗法治疗皮 肤病 文学奖比昂松 (Bj?rnstjerne Martinus Bj?rnson 1832-1910) 挪威《挑战的手套》 物理学奖玛丽·居里(Marie Curie 1867-1934) 法国(原籍波兰)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奖皮埃尔·居里 (Pierre Curie 1859-1906) 法国发现放射性元素镭 物理学奖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 1852-1908) 法国 发现天然放射性现 象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1901-2009) 自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奖起,至2006年为止,全世界有476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有162人。在这476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四位曾两次获奖。 其中,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即居礼夫人)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与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物理学家John Bardeen(约翰?巴丁)获得1956年与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三对夫妻共同得奖。 法国物理学家Pierre Curie(皮耶?居礼)和Marie Sklodowska Curie (玛丽?居礼)夫妇获得1903年物理奖。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包含有5对父子。共同得到1915年物理奖的是William Henry Bragg & William Lawrence Bragg(布拉格父子);分别得到1906年物理奖和1937年物理奖的是Joseph John Thomoson & George Paget Thomson(汤姆逊父子);分别得到1922年物理奖和1975年物理奖的是Niels Bohr & Aage Niles Bohr(波尔父子);分别得到1924年物理奖和1981年物理奖的是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 & Kai Manne Borje Siegbahn(赛格巴恩父子)。 在所有得奖科学家中,有10位女性科学家。其中得到物理奖的是1903年得奖的Marie Sklodowska Curie(玛丽?居礼)与1963年得奖的

1901-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901-2015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6次。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69位获奖者。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68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1901年--1910年 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 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 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 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 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 的研究。 1910年—1919年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 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格利雅(法)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保罗?萨巴蒂 埃(法)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作者:佚名厚朴教育来源:网络点击数:4604 更新时间:12/29/2006 1901年雅克布斯·范托夫(荷兰) 1902年亚米尔·费歇尔(德国) 1903年阿瑞尼斯(瑞典) 1904年威廉·拉姆齐(英国) 1905年阿道夫·冯·贝耶尔(德国) 1906年亨利·莫瓦桑(法国)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国)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英国) 1909年威廉·奥斯持瓦尔(德国)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国) 1911年玛丽·居里(法国) 1912年维克多·格林尼亚(法国) 1912年保尔·萨巴蒂埃(法国) 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瑞士) 1914年西奥多·威廉·理查兹(美国) 1915年理查德·威尔斯泰特(德国)

1918年弗里茨·哈伯(德国) 1920年瓦尔特·能斯脱(德国) 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英国) 1922年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英国) 1923年弗里茨·普端格(奥地利) 1925年理查德·席格蒙迪(德国) 1926年西奥多·斯维德伯格(瑞典) 1927年海因里希·奥托·魏兰德(德国) 1928年阿道夫·奥托·温道斯(德国) 1929年汉斯·冯·奥伊勒一歇尔平(瑞典) 1929年阿瑟·哈登(英国) 1930年汉斯·菲舍尔(德国) 1931年弗里镕里希·贝吉乌斯(德国) 1931年卡尔·波斯(德国) 1932年欧文·兰茂尔(美国) 1934年哈罗德·克荣顿·尤里(美国) 1935年弗雷德里克·约里奥(法国) 1935年伊伦·约里奥一居里(法国)

1936年彼得·J·W·德拜(荷兰) 1937年瓦尔特·诺曼底·霍沃恩(英国) 1937年保罗·卡雷(瑞士) 1938年理查德·库恩(德国) 1939年阿道夫·布泰南特(德国) 1939年利奥波德·鲁齐卡(瑞士) 1943年盖奥尔格·冯·赫维西(匈牙利) 1944年奥托·哈思(德国) 1945年阿尔图巴·I·魏尔塔雨(芬兰) 1946年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美国) 1946年斯坦利(美国) 1946年詹姆斯·B·萨姆纳(美国) 1947年罗伯特·鲁宾逊(英国) 1948年阿恩·蒂塞留斯(瑞典) 1949年威廉·F·吉奥克(美国) 1950年库特·阿尔德(德国) 1950年奥托·保罗·第尔斯(德国) 1951年艾德温·M·麦克米伦(美国)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1) 2011年—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美国科学家埃 里克·白兹格,美国科学家尔纳尔和德国科学家斯 特凡·W·赫尔,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 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埃里克·贝齐格(Eric Betzig)1960年1月 13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美国神经科学家、 发明家、应用物理学家。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的研究带头人。他先后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 理学系和康奈尔大学的工程物理学博士专业, 1988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在贝尔 实验室工作。其主要贡献是研发了用于分子生物 学、神经科学的光学成像工具。 威廉·莫纳(William Esco Moerner)195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普莱森顿。化学家,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利·S·莫什讲座教授。1975年,毕业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1982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81年至1995年,在IBM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的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1993年至1994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客座教授。1995年至1998年,在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担任杰出教授。1998年至今,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 斯特凡·黑尔(Stefan W. Hell)1962年12月23日生于罗马尼亚阿拉德。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之一。于1981年进入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并于1990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位于德国海德堡的欧洲分 子生物学实验室从事 研究工作。1993年至 1996年在芬兰图尔库 大学的物理医学系从 事研究工作。1996年, 被授予海德堡大学教 授资格。1997年,成 为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在哥廷根的生物物理 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2003年至今,黑尔也 是位于海德堡的德国 癌症研究中 心高分辨率光学显微

2001年至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01年至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2001年 将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奖金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威廉·诺尔斯的贡献是,他发现可以使用过渡金属来对手性分子进行氢化反应,以获得具有所需镜像形态的最终产品。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便转化成工业产品,如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L-DOPA就是根据诺尔斯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而野依良治的贡献是进一步完善了用于氢化反应的手性催化剂的工艺。巴里·夏普莱斯的成就是开发出了用于氧化反应的手性催化剂。 2002年: 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他们三人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包括蛋白质在内的大分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在这3位科学家所开创的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今天的研究人员已能迅速并且简单地揭示一个物种包含多少种不同的蛋白质,能用三维照片显示蛋白质分子溶解状态的样子,从而使人类可以通过对蛋白质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加深对生命进程的了解,使新药的开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在食品控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03年 美国两名科学家皮特-埃格瑞(Peter Agre)与罗德里克-麦克金南(R. MacKinnon)因研究关键物质进入和离开身体细胞而获得了200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因发现了细胞表面被称为“通道”的细孔而获奖,他们的研究对于了解影响肾脏、心脏、肌肉和神经系统的许多疾病具有重要意义。54岁的埃格瑞来自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埃格瑞的研究成果在于1988年分离出了长期以来所搜寻的通过细胞壁运送水的通道。这一发现为后续针对细菌、植物和哺乳动物水通道的系列生化、生理和遗传研究开启了大门。研究人员可以仔细跟踪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并了解为何只有水分子而不是其它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膜。阿格雷的工作于1988年完成。 2004年: 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 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 现年57岁的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1947年出生于以色列的海法市,1981年被以色列理工学院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以色列理工学院,是该学院生物化学部的教授,同时兼任拉帕波特医学研究学院的负责人。 现年67岁的以色列科学家阿弗拉姆-赫尔什科1937年出生于匈牙利的考尔曹格,1969年获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哈达萨赫医学院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赫尔什科是以色列理工学院拉帕波特医学研究学院的著名教授。

化学诺贝尔奖

化学诺贝尔奖 1901年J . H.范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1902年 E. H. 费歇尔(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S. A. 阿雷尼乌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W.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1906年H.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W.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O.瓦拉赫(德国人)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M.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有机镁试剂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 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瑞士人)从事配位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T.W.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R.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未颁奖 1918年F.哈伯(德国人)研究和发明了有效的大规模合成氨法 1919年未颁奖 1920年W.H.能斯特(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阿斯顿(英国人)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未颁奖

1901年-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1901年-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 得主及获奖理由盘点 诺贝尔化学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5项奖金之一。 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总共被颁发了107次。期间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八年没有颁发。诺贝尔奖奖项空缺,除了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之外,还受到了诺贝尔奖组委会“宁缺毋滥”的评奖理念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化学奖共有172位获奖者。其中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在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总共只有171人。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其中有32人获奖年龄介于50岁和54岁之间,几乎占到了总获奖人数的20%。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获奖原因 1901年--1910年 1901年:雅克布斯?范特霍夫(荷)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赫尔曼?费歇尔(德)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阿累尼乌斯(瑞典)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1904年: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阿道夫?拜耳(德)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穆瓦桑(法)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爱德华?毕希纳(德)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08年: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新西兰)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1910年—1919年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玛丽亚?居里(法)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1912年格利雅(法)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保罗?萨巴蒂埃(法)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1913年:阿尔弗雷德?沃纳(瑞士)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开创了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1914年:西奥多?理查兹(美)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