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白云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2
白云中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白云的基本特征和变化,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
2. 通过观察、想象和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和倾听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1. 实物准备:白云、太阳、小鸟等图片。
2. 教具准备:画纸、画笔、彩泥等。
3.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域。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白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白云的特征。
2. 讲述: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白云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和表达。
3. 诗歌朗诵: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关于白云的诗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节奏感。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白云。
四、活动拓展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自然中的白云,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供大家欣赏。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其对白云特征的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意表现,评价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观察幼儿在合作、分享和倾听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社交能力的提升。
六、活动准备1. 实物准备:白云、太阳、小鸟等图片。
2. 教具准备:画纸、画笔、彩泥等。
3.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域。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白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白云的特征。
2. 讲述: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白云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和表达。
3. 诗歌朗诵: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关于白云的诗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节奏感。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白云。
八、活动拓展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自然中的白云,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供大家欣赏。
九、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其对白云特征的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意表现,评价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云》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白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白云的形态、变化及与天空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白云的基本形态和变化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想象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白云的形态变化及其与天空的关系。
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描述白云的形态,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空和白云的图片、视频。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天空和白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1)展示白云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描述白云的形态。
(2)播放白云变化的视频,让幼儿了解白云与天空的关系。
3. 实践(10分钟)(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白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回到教室,让幼儿用水彩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白云。
4. 课堂小结(5分钟)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白云的图片,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天空中的白云形态:棉花糖、羽毛、波浪等变化:聚散、飘动、消失等2. 白云与天空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天空中的白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画下来。
2. 答案:描述:今天我看到了一朵像棉花糖的白云,它在天空中慢慢地飘动,后来又变成了一片羽毛。
画作:幼儿画出的白云形态及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观察、表达和想象能力,针对个别幼儿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天空中的白云,引导他们用诗歌、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观察、表达和想象能力的培养;2. 教学难点:白云的形态变化及其与天空的关系;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包括户外观察和绘画活动;4.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和创作要求;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云》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白云》。
通过学习,让幼儿观察和了解白云的形态、变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白云的形态和变化,知道白云是天空中的自然现象。
2. 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白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白云的形态和变化。
教学重点:观察和了解白云的特点,学会表达和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画纸、画笔。
学具: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白云,引导幼儿关注白云的形态和变化。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白云是什么形状的?它在天空中的变化有哪些?”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白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白云的形态和变化。
(2)教师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白云,如“洁白、柔软、飘动、变化多端”等。
(3)邀请幼儿用词语描绘自己看到的白云。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白云。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词语描述作品中的白云。
(2)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白云,天空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六、板书设计1. 《白云》2. 内容:白云的形态:洁白、柔软、飘动白云的变化:变化多端描述白云的词语:洁白、柔软、飘动、变化多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白云,并用词语描述它。
2. 答案示例:画面:一个可爱的小兔子形状的白云描述:这是一朵洁白、柔软的白云,它像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天空中悠闲地飘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和描述,让幼儿对白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课后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天空现象,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白云中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1.1 活动背景:1.1.1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2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
1.1.3 活动内容以白云为主题,激发儿童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情节理解:2.1.1 讲解白云的来历和特点,使儿童了解白云的形成过程。
2.1.2 引导儿童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培养同理心。
2.1.3 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使儿童认识不同形状的白云。
三、教学内容3.1 故事欣赏:3.1.1 播放故事音频,引导儿童聆听并跟读。
3.1.2 教师讲述故事,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3.1.3 邀请儿童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看法。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儿童能够听懂、讲述故事内容,理解白云的特点。
4.1.2 儿童能够用词语描述不同形状的白云。
4.1.3 儿童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白云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5.1.1 儿童能够听懂、讲述故事内容,理解白云的特点。
5.1.2 儿童能够用词语描述不同形状的白云。
5.1.3 儿童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白云的认识。
5.2 难点:5.2.1 引导儿童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培养同理心。
5.2.2 帮助儿童运用适当的词语描述白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2.3 引导儿童观察自然现象,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请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白云故事课件或图书6.1.2 白云图片、实物模型6.1.3 绘画材料(如画纸、彩笔等)6.1.4 录音设备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2 学具:6.2.1 白云故事课件或图书6.2.2 白云图片、实物模型6.2.3 绘画材料(如画纸、彩笔等)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3 环境创设:6.3.1 教室布置以白云为主题,如白云图案的墙面、窗帘等。
幼儿园中班语言白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30个白云常用词汇;2.能够理解并简单使用10句话的白云口语表达;3.能够阅读简单的白云绘本,并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1.提高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2.培养幼儿的跨文化沟通意识和能力;3.构建幼儿对白云文化的基本认知。
情感目标:1.通过与白云文化的接触和学习,培养幼儿的开放、包容、尊重异文化的情感;2.提升幼儿的自信和对自己母语的认同感;3.激发幼儿学习白云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白云语言词汇、表达、绘本资源;2.教学用具:白云语言词汇卡片、白云语言绘本;3.课堂布置:白云文化展板、白云语言角、白云语言欣赏区;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及单词学习引入:1.通过播放白云语言歌曲《大家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通过介绍白云文化的历史及与汉族的渊源联系,引导幼儿理解白云文化背景;3.通过观看白云文化展板介绍白云传统服饰、食物、建筑等元素,激发幼儿学习白云语言的兴趣。
单词学习:1.通过幼儿游戏,将30个白云常用词汇呈现给学生,如:穿、吃、喝、玩具等;2.通过幼儿分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幼儿听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第二课时:口语练习及阅读绘本口语练习:1.以白云语言为主题展开对话,引导幼儿灵活运用所学词汇,提高口语能力;2.通过白云口语表达,营造白云文化的语境,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生态环境;阅读绘本:1.学生自己在白云语言角选择一本白云语言绘本,进行阅读;2.教师逐句演示并解释绘本内容,指导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白云语言阅读方法;3.激励幼儿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如“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等。
第三课时:写作练习及教学反思写作练习:1.通过提供话题,让小朋友们进行白云语言写作;2.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扩展白云词汇;3.鼓励小朋友在写作中使用白云常见词汇和语法。
教学反思:1.教师对孩子学习白云语言情况进行反思分析,发现或一些问题;2.教师和家长、孩子们一起分享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提升教学效果;3.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标准教案《白云》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幼儿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一节《白云》。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白云形状、颜色和变化,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白云,通过故事和儿歌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白云形状、颜色和变化,培养他们对大自然观察力。
2. 培养幼儿用简单语言描述白云,提高他们表达能力。
3. 通过故事和儿歌,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白云形状、颜色和变化。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现象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PPT、视频、儿歌《白云飘》。
2. 学具:画纸、彩笔、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白云,引导他们注意白云形状、颜色和变化。
2. 讲解白云特点(5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白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用简单语言描述白云,举例:“这朵白云像一只可爱小兔子。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在画纸上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白云形状,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5. 故事分享(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白云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白云神奇变化。
6. 儿歌学唱(5分钟)教唱儿歌《白云飘》,让幼儿在歌唱中感受白云美丽。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画白云和描述,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白云形状:像棉花糖、像小兔子、像羽毛等。
2. 白云颜色:白色、灰色、黄色等。
3. 白云变化:飘动、聚集、散开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白云,并用简单语言描述它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画一朵像小兔子白云,它雪白雪白,飘在蓝天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表现,针对他们在表达和观察方面不足,进行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然现象,如白云、彩虹等,培养他们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云》含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当能够:1.了解和认识白云。
2.通过动手、观察、听说、想象等方式,加深对白云的印象,并形成深刻的感受,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体验“观察”、“感知”、“语言”等交际的基本内容,增强语言交际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白云》绘本。
2.幼儿园教具箱中的手指谈画、蝴蝶麦克风、玩具云彩等。
3.幼儿园音响设备,放送音乐“天空之城”。
2. 教学环境幼儿园活动室或户外草坪。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活动一:云朵游戏老师贴上不同图案的云朵,让幼儿找到相同的云朵并分组。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关注云朵的形状和色彩,对白云有初步的认知。
2.活动二:画出云朵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自由地画云朵。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多去关注云朵的形状、颜色和在天空中的位置,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
2. 正式学习1.音乐启蒙播放音乐“天空之城”,让幼儿闭上眼睛,体验梦幻的氛围,引导他们自由地想象。
2.朗读故事拿出绘本《白云》,向幼儿朗读故事。
老师要清晰、语调准确、抑扬顿挫地朗读故事,引发幼儿对白云的想象和感受。
3.朗读句式老师要针对绘本中的句式,向幼儿重复读出来,让幼儿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呈现方式。
4.观察云朵老师可以引领幼儿走到户外,观察天空的云朵。
让幼儿认真观察,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白云。
3. 游戏互动1.手指谈画让幼儿用手指在画板上描绘出云朵的形状,培养幼儿的细致观察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2.蝴蝶麦克风让幼儿用蝴蝶麦克风来模拟白云飘动的声音,激发幼儿表达和想象的能力。
3.云彩拼图让幼儿用小型的云彩玩具进行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观察能力。
4. 课堂总结故事讲完后,老师与幼儿进行总结。
老师可以问幼儿:“你们最喜欢白云的什么?”,并鼓励幼儿多说出自己的感触和体验,进一步夯实幼儿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此次语言教案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使得幼儿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白云的认知和感受。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白云》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白云的特点和形态,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了解白云的特点和形态。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白云》2.白云图片3.白色、蓝色、黄色、红色等颜料4.画纸、画笔5.环保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白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白云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见过白云吗?白云是什么颜色的?白云的形状像什么?二、故事分享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白云》,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并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白云为什么要帮助小兔子?三、活动分享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如果你是白云,你会怎么帮助小兔子?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四、绘画创作1.教师出示画纸、画笔和颜料,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白云作品。
2.教师示范如何用颜料画出白云,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3.教师反思: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白云的特点和形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在活动分享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在绘画创作环节,幼儿大胆尝试,创作出了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但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部分幼儿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对颜料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巡回指导时给予更多帮助。
2.在活动分享环节,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出示白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谁来说说白云是什么颜色的?白云的形状让你想到了什么?”2.在故事分享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白云为什么变成了小兔子的好朋友?”来引导幼儿理解白云与小兔子之间的友谊。
中班《白云》语言教案中班《白云》语言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白云》语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白云》语言教案篇1活动目标1、喜欢朗读诗歌,能从中感受到大自然云层奇妙的变化。
2、理解和学习诗歌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3、认读重点字词:白云、棉花糖、魔术师。
活动准备大图书、棉花、时装秀、大字卡:{棉花糖、魔术师、白云}、小字卡:(月亮、太阳、星星}等等。
活动过程:一、引入部分1、问:你们见到过天上的白云吗?你觉得白云像什么?2、出示大图书说:老师这本大图书里就藏着有关白云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出示字卡:白云二、新学部分:1、幼儿自由阅读观察大图书《白云》的画面,猜测诗歌的内容。
老师问:图上有什么?请小朋友猜猜讲了些什么?说说自己的看法。
2、出示棉花问: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摸摸感觉怎么样?它像什么?3、师问:如果小朋友躺在棉花的上面感觉会怎么样?4、请小朋友看看诗歌的第一段讲了什么?第一句说到了白云像什么?出示字卡:棉花糖。
幼儿欣赏诗歌的第一段,小声跟读。
5、放时装秀幼儿观看后问:他们在表演什么?表演时装秀要换什么?诗歌里说了白云又像什么呢?为什么说白云像模特?(启发幼儿说出白云一天到晚换衣服?有时换什么?有时换什么?)6、幼儿欣赏诗歌的第二段,小声跟读。
7、引导幼儿观察诗歌的第三段问:白云又像什么呢?出示大字卡:魔术师。
师问:为什么说白云像魔术师呢?白云把什么都变到了天上了?8、幼儿欣赏第三段,小声跟读。
9、请幼儿完整欣赏诗歌《白云》三、迁移部分1、师问:天上有什么?(星星、月亮、太阳、白云)出示字卡和图片。
请小朋友选出一个词说说它像什么?2、游戏:送礼物把小字卡放在幼儿的背后,听音乐,音乐停后收礼物,并说出收到了什么礼物。
中班《白云》语言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用曲线表现小绵羊毛绒绒的感觉。
白云中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第一章:认识白云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云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白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2. 准备一朵真实的白云(可以用棉花制作)。
活动过程:1. 向学生展示白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白云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让学生触摸真实的白云,感受其柔软的质地。
3. 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白云的特征,如“蓬松”、“柔软”、“洁白”等。
活动延伸:1. 让学生想象一下,白云在天空中飘动的样子,可以用画笔描绘出来。
2.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白云在天空中的漂浮。
第二章:白云的故事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白云的来源和变化。
2. 培养学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一个关于白云的故事。
2. 准备一些白云、彩虹等相关的图片。
1. 向学生讲述关于白云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展示白云和彩虹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它们的变化过程。
3.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延伸: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表现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
第三章:白云诗篇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诗歌感受白云的美丽。
2. 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的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一首关于白云的诗歌。
2. 准备一些白云的图片。
活动过程:1. 向学生展示白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白云的美丽。
2. 朗读关于白云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引导学生跟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白云的诗歌。
2.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四章:白云的手工活动1. 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白云的图纸、棉花等制作材料。
2. 准备一些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1. 向学生发放白云的图纸和制作材料,引导学生按照图纸进行手工制作。
中班语言教案白云[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中班语言教案白云中班语言教案白云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白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教案白云1活动目标:1.懂得诗歌中运用的比喻手法及其作用,学会理解躺白云柔软等词汇。
学习运用好像的句式2.通过欣赏,使儿童对初次接触的诗歌感兴趣。
乐意聆听及表达。
通过诗句的表达。
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白云的动态美。
3.适当仿编并让幼儿学会用普通话朗诵。
活动准备:1.《白云》配乐朗诵诗歌磁带、录音机。
2.字卡(白云、躺、棉花糖、模特等)3.儿童对白云又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1.引出诗歌。
①户外观察白云:拉开窗帘,让幼儿观察天空中的白云。
②提问小朋友们:“白云是什么什么样的形状啊?他们都有哪些颜色呢?”(鼓励小朋友们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另外“白云姐姐是什么时候才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呀?,什么时候他们还会变脸?”2.学习诗歌。
①通过录音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使幼儿对白云更加了解和熟悉。
②出示字卡,让幼儿字卡学习词汇,并初步了解“…好像…”以及“有时…有时…”句型。
还让小朋友做出相应表情。
③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再让幼儿有感情的跟读。
3.创编诗歌。
①再次户外观察白云,并进行适当仿编(老师可以这样问:“白云除了像棉花糖、模特、魔术师,还像什么啊?)②把小朋友的想法组合起来,编进诗歌里朗诵。
活动延伸:1.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白云"。
2.结合舞蹈动作表演诗歌。
附录:白云白云像棉花糖,看起来好柔软,躺下去一定很舒服。
白云像模特,一天到晚都在换衣服,有时穿白的,有时穿黑的。
白云像魔术师,变来变去,把小动物都变到天上去了。
中班语言教案白云2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根据图片的形象进行合理、大胆地想象,创编出多种帮助小动物的情节。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云》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语言教材《白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词语“白云”、“天空”、“太阳”等,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大意,以及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故事情节,能够讲述故事大意。
难点:学会观察自然现象,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白云贴纸、画纸、画笔等。
学具:每位幼儿一份故事书、一张画纸、一支画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外面的天空,引导幼儿注意白云的变化。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白云是什么样子的?”、“太阳在哪里?”等问题,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自然现象。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白云》的故事。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自然现象,并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白云为什么会变黑?”等问题,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故事书和画纸,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画出自己看到的白云和太阳。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引导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讨论:“你画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画?”等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白云、天空、太阳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出白云、天空和太阳的简笔画,并在旁边标注相应的词语。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白云》的故事大意,并观察天空,用语言描述白云的变化。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如去公园、山区等地,让幼儿亲自观察天空中的白云,并用语言进行描述,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云》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童言童语》的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白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天空中的白云,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想象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观察和描述白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白云的形状变化及其描述。
教学重点:观察白云,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画纸、画笔等。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天空中的白云,引导幼儿描述白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白云,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形状。
同时,讲解描述白云的词汇和句子。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白云的图片,让幼儿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白云形状,并进行讨论。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白云,并鼓励他们大胆想象。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白云》2. 板书内容:白云的形状:像棉花糖、像小羊、像飞机等。
白云的颜色:白色、灰色等。
描述白云的词汇:柔软、洁白、飘逸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白云,并用一句话描述它。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朵像小兔子的白云,它洁白柔软,飘在蓝天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让幼儿对白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天空中的白云,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给家长听,加强家园互动。
白云中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第一章:认识白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云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白云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白云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白云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词语描述白云的形状和颜色。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白云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一些描述白云的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天空,引导他们发现白云,并提问:“你们看到的白云是什么样子的?”2. 教学白云的基本特征:展示白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白云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用词语卡片教授相关的词语。
3. 描述白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所观察到的白云,鼓励他们用准确的词语表达。
4. 总结:让学生复述白云的特征,并引导他们思考白云为什么会出现在天空中的原因。
第二章:白云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白云的来源和变化。
2. 培养学生倾听和理解故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白云的来源和变化。
2. 培养学生倾听和理解故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讲述白云的变化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个关于白云的故事。
2. 准备一些白云和彩虹的图片或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天空,引导他们发现白云,并提问:“你们知道白云是从哪里来的吗?”2. 讲述故事:讲述一个关于白云的故事,引导学生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故事: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白云和彩虹的变化过程。
4. 总结: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并引导他们思考白云和彩虹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第三章:白云诗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诗歌了解白云的美丽和神秘。
2. 培养学生倾听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白云中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第一章:活动名称和目标1.1 活动名称:中班语言活动白云飘飘1.2 活动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能够讲述故事内容。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爱护。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或图书《白云飘飘》。
白云贴纸、画纸、彩色笔等绘画材料。
音乐播放设备。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域。
适当的照明和温度。
干净的桌椅和地面。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部分:利用音乐或歌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简单介绍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3.2 故事讲述:使用故事课件或图书,讲述《白云飘飘》的故事。
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
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内容,以检查他们的理解能力。
3.3 绘画活动:分发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白云。
引导幼儿观察白云的形状、颜色和特点。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所绘制的白云。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角色扮演:设立一个白云的角色,让幼儿扮演。
让扮演白云的幼儿模拟白云的动作和声音。
其他幼儿可以扮演其他角色,与白云进行互动。
4.2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白云的特点和变化。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白云。
第五章:活动总结5.1 回顾活动内容:简单回顾故事《白云飘飘》的内容和绘画活动。
引导幼儿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学习和体验。
5.2 评价和反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他们的参与和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于幼儿的绘画作品,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5.3 提醒和展望:提醒幼儿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积极的环保行为。
展望下一次语言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期待。
第六章:活动拓展6.1 自然观察:安排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天空中的白云。
引导幼儿描述白云的形状、颜色和运动方向。
讨论白云与天气的关系,让幼儿了解白云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变化。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白云》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天空中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白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白云的形态、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白云,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白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知道白云是天空中的自然现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白云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白云的形状和变化。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白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空和白云的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笔、水彩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天空和白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天空和白云的形状、颜色,让幼儿说说白云像什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细节: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用语言描述图片内容,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白云形状。
2. 新课内容:讲解白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让幼儿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白云。
细节: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白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然后让幼儿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活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让幼儿用语言描述画中的白云,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细节:教师组织幼儿展示画作,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描述;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张白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白云。
细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白云,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5. 随堂练习:让幼儿观察窗外的天空,描述看到的白云,并进行绘画创作。
细节:教师组织幼儿观察窗外天空,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白云,然后进行绘画创作。
六、板书设计1. 白云的形状:像棉花糖、像小羊、像羽毛等。
2. 白云的颜色:白色、灰色、黄色等。
白云中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第一章:认识白云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白云的形状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1. 白云的图片或视频。
2.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1. 展示白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白云的形状和特点。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白云的观察和描述。
3. 让学生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白云,并可用颜色进行装饰。
4.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尝试用诗歌或故事的形式,表达对白云的喜爱。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天空中的白云,并描述其形状和特点。
第二章:白云的变化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白云的变化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 白云变化的视频或图片。
2.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1. 展示白云变化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云的变化过程。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白云变化的认识和描述。
3. 让学生在画纸上绘制白云变化的过程,并可用颜色进行装饰。
4.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尝试用诗歌或故事的形式,表达对白云变化的认识和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观察白云在不间的变化,并描述其变化过程。
第三章:白云和彩虹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白云和彩虹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1. 白云和彩虹的图片或视频。
2.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1. 展示白云和彩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白云和彩虹的关系。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白云和彩虹关系的认识和描述。
3. 让学生在画纸上绘制白云和彩虹在一起的场景,并可用颜色进行装饰。
4.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尝试用诗歌或故事的形式,表达对白云和彩虹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天空中的白云和彩虹,并描述其关系。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白云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白云
活动目标:
1.懂得诗歌中运用的比喻手法及其作用,学会理解躺白云柔软等词汇。
学习运用好像的句式
2.通过欣赏,使儿童对初次接触的诗歌感兴趣。
乐意聆听及表达。
通过诗句的表达。
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白云的动态美。
3.适当仿编并让幼儿学会用普通话朗诵。
活动准备:
1.《白云》配乐朗诵诗歌磁带、录音机。
2.字卡(白云、躺、棉花糖、模特等)
3.儿童对白云又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1.引出诗歌。
①户外观察白云:拉开窗帘,让幼儿观察天空中的白云。
②提问小朋友们:"白云是什么什么样的形状啊?他们都有哪些颜色呢?"(鼓励小朋友们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另外"白云姐姐是什么时候才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呀?,什么时候他们还会变脸?"
2.学习诗歌。
①通过录音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使幼儿对白云更加了解和熟悉。
②出示字卡,让幼儿字卡学习词汇,并初步了解"…好像…"以及"有时…有时…"句型。
还让小朋友做出相应表情。
③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再让幼儿有感情的跟读。
3.创编诗歌。
①再次户外观察白云,并进行适当仿编(老师可以这样问:"白云除了像棉花糖、模特、魔术师,还像什么啊?)
②把小朋友的想法组合起来,编进诗歌里朗诵。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白云"。
2.结合舞蹈动作表演诗歌。
附录:白云
白云像棉花糖,
看起来好柔软,
躺下去一定很舒服。
白云像模特,
一天到晚都在换衣服,
有时穿白的,
有时穿黑的。
白云像魔术师,
变来变去,
把小动物都变到天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