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宇宙小知识

二年级下册宇宙小知识

二年级下册宇宙小知识

宇宙小知识

1.什么是宇宙?

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既没有边际,也没有尽头,同时也没有开始和终结。

2.什么叫恒星、行星和卫星?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本身能发光的天体;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本身不发光的较大的天体;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本身也不发光的天体,例如,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而太阳则是恒星。

3.银河系有多大?哪颗恒星离我们最近?

许许多多的恒星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像一只大铁饼,宽约8万光年,中心厚约1.2万光年,恒星的总数在1000颗以上。除太阳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4.24光年。

4.恒星真的不动吗?什么是双星和聚星?

不是的。恒星不仅在动,而且动得非常快。天狼星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奔来;织女星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奔来;牛郎星更快,以每秒26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奔来。由于恒星在不停地运动,星座的形状也在不停地变动。那些用肉眼看时只有一颗,用仪器观测时却是两颗靠得很近的星,叫双星。聚星是肉眼看上去是一颗星实际上是两颗以上的星星聚在一起的星。

关于太空的小知识共12页word资料

关于太空的小知识 外太空指的是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区域,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分野。一般定义为大约距离地球表面1000千米之外的空间。人类对外太空的好奇和探索从未停止过,中国“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对外太空的探索步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 外太空简称太空,又称为宇宙空间,指的是相对于地球天空中大气层之外的虚空区域,外太空通常用来和领空(领土)划分区别;虽然称为空,却也并非虚无缥缈。 太空和地球大气层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因为大气随著海拔增加而逐渐变薄。假设大气层温度固定,大气压强会由海平面的1000毫巴,随著高度增加而呈指数化减少至零为止 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在100公里的高度为卡门线,为现行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定义。美国认定到达海拔80公里的人为太空人,在太空船重返地球的过程中,120公里是空气阻力开始发生作用的边界。 关于太空行走的小知识

首先,得纠正大伙一个观念,所谓的太空行走,不是真的拿两条腿在太空里走,你没法走,太空哪有地啊,你根本就不能脚踏实地,你一出飞船,就处于真空状态了,整个人都漂起来了,说是太空行走,实际上那两条腿,也就是蹬次蹬次,根本不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得是两只手,这就跟游泳一样,想游起来,完全得靠两只手划手,宇航员也一样,太空行走,大部分时候,都是靠两只手,要么是拉根绳子,脐带,要么就是拿两手操作推进装置,至于两条腿,完全就是起到平衡作用,起不到走路的作用。 航天小知识:宇航员太空怎么过日子? 航天服安全第一

航天服是当今最昂贵的服装,仅成本就高达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美元。实际上,它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 大家知道,太空的微重力、高真空、高能粒子辐射的环境对人类生存来说是十分恶劣的。要让航天员能够抵御这种恶劣环境的危害,又能适当活动、操作设备,而且相对来说要生活得比较舒适,航天服必须具有多种功能,设计制造极其复杂。 航天服一般由服装、头盔、手套和靴子等组成。它可分为弹射救生服、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按服装内的压力分,有低压航天服与高压航天服两种;从结构上来说,可以分为软式、硬式和软硬结合式航天服。 舱内航天服。航天员在飞船舱内活动时常穿舱内航天服。它一般是软式航天服,由里往外共有6层。第一层是最贴身的一层,是由纯棉布或棉麻布制成的内衣裤,质地柔软、透气。第二层是用羊毛制品或合成纤维片制成的保暖层。第三层是由微细管道连接在衣服上制成的通风散热系统。在人体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它可以把人体产生的热量、水汽和各种气味排出体外。第四层是气密加压限制层,它用于充气加压,使身体有足够的压力。第五层是隔热层,它由5至7层涂铝的聚脂薄膜构成,主要防护外部热量往里辐射。最外一层是外罩层,它要求所用材料必须耐高温,而且耐磨损力强。这种压力服具有良好密封调压、通风散热、排湿等功能和足够的强度,并装有小便收集装置。如果船舱大气压力、气体成分控制失效,舱内航天服可作为应急救生衣。 舱外航天服。这是用于保证航天员出舱安全的服装,它除有舱内航天服的所有各层外,还有真空隔热层、液冷服等。其中最外层除具有防高温、防磨损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太空生活趣事多》原文及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太空生活趣事多》原文及练习题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太空生活趣事多》原文 你知道航天员在太空中怎样生活吗?说起来还挺有趣呢! 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不过,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航天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不然,翻一个身,就会飘到别处去了。 喝水的时候,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航天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 在宇宙飞船里走路更有趣。人稍一用力碰到舱体就会飘到半空中,咳嗽一声就有可能后退好几步。为了能平稳地走路,航天员都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好牢牢地钩住带网格的地板。 在宇宙飞船里洗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把淋浴室做成了一个密封浴桶,或是一个密封浴罩,在淋浴下边安装吸管,它可以把喷头喷出来的水朝一个方向吸。另外,航天员还需要把双脚固定起来,否则水一冲,就得翻跟头。 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太空生活趣事多》练习题一 一、根据课文组词。 杯()件()住()须() 能()飘()必()事() 二、填填记记。 1、在宇宙飞船里,______睡觉和______睡觉一样舒服。 不过,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______里。 不然,翻一个身,就会______别处去了。 2、喝水的时候,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________。

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______了重量。宇航员要想喝到水,得用一种________的杯子。 3、在宇宙飞船里走路,稍一使劲就会____________,咳嗽一声就会____________。 为了能______地走路,宇航员都穿__________的鞋子,好牢牢地钩住________的地板。 4、在宇宙飞船里洗澡,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在______空中。 为了能洗好澡,科学家设计了一个能把喷出来的水朝一个方向____的沐浴器。 三、品味探究。 1、太空生活有哪些趣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太空生活如此有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上网:看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生活的视频。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太空生活趣事多》练习题二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uǐbēi bìxū piāo luò yí jiàn shì zhù zài 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杯()住()是() 怀()往()事() 三、一字多组。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复习导学案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分子 概念: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大小:分子直径得数量级为10-10m,即0.1nm 三、分子模型的内容(特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证据: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固体分子:樟脑变小 证据:分子运动液体分子:水蒸发 气体分子:闻到香味 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证据: 吸引力:铅块挤压吸引;拉断铁丝比棉线难;两滴水银靠近会自动结合成一滴排斥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四、解释固、液、气的性质 物质状态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特征 固小大有体积,有形状 液大小有体积,无形状 气很大很小物体积,无形状 知识点二静电现象 一、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不同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相同原子构成单质分子 二、摩擦起电 1、带电: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就说该物体带了电(荷)。 2、绝缘体:导电性差的物体; 3、带电体:带了电荷的物体; 4、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5、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三、两种电荷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四、原子构成 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可再分)的; 2、原子构成:(1)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2)原子核带的正电荷=电子带的负电荷;所以,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 (3)原子核对电子有束缚能力,不同物质的原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五、摩擦起电的本质 1、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知识点三探索更小的微粒 一、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 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提出者:卢瑟福观点:1.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的;2.原子核位于中心,电子绕核告诉运动; 3.原子核很小,电子更小类似:行星绕日的太阳系结构 三、原子核的结构 观点: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与中子由夸克构成。 四、带电性 1、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带电数量相等; 2、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知识点四宇宙探秘 一、两种学说 1、地心说-托勒玫 2、日心说-哥白尼 二、星空世界 1、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运行,构成太阳系; 2、千亿记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弥漫物质构成银河系; 3、一千亿个类似与银河系、仙女星系的星系构成了宇宙。

关于在太空生活的知识或

关于在太空生活的知识或资料 吃——最容易的事变得复杂奇妙 吃饭、喝水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失重环境下的太空生活,宇航员的饮食就变得十分复杂而且特别奇妙。可以说,宇航员的营养需求、食品制备、供给和他们的进食方式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他们在地面生活的饮食有着很大的不同。 航天食品从本质上讲与地面普通食品是一样的,都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但为了节省飞船的空间和发射时的有效载荷,宇航员携带的航天食品应尽可能重量轻、体积小。如营养好的干化饼干和干化香肠,吃时用水泡一下,即可恢复到与新鲜食品相近的味道。航天食品除了要能经受住航天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冲击、振动、加速度等的考验而不失效外,还必须针对宇航员在失重条件下生理改变的指数对膳食的营养素作适当调整,如肌肉萎缩就要求食品必须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骨质丢失则要求食品提供充足的钙以及适宜的钙磷比例和维生素等。 宇航员在航天飞行活动中如何进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失重条件下,一杯盛满水的杯子朝下朝上放都一样,杯子里的水不会自动飘浮或洒落出来,如果放在桌子上,杯子会连同水一起飞起来。所以说,宇航员在地面上原有的吃饭、喝水习惯到了太空就完全不能适用了。一般来讲,各种食物、零件、用具等都是固定好了的。宇航员从食品柜里拿出食品后,要把装食品的复合塑料膜袋剪开一个小口,把叉子和筷子伸进口袋里叉着往嘴里送。为了防止食品碎屑到处飘飞,影响宇航员或设备的正常工作,这种食品往往都用小包装,制成与口大小相近的方块、长方块或小球状的“一口吃”食品,吃时不必再切开。如果宇航员要喝水,吃汤、羹、汁、果酱时,直接从塑料口袋或牙膏状的软铝管里,一点一点往嘴里挤就可以了。 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宇航员从地面带去的食品可以丰富些了。如湿食品或半湿食品的带汁火鸡、牛肉等,它们的水分含量和地面吃的正常食品相同。现在,宇航员们在太空舱里已经可以使用微波加热器来烘烤食物了。这种微波加热器与地面上使用的加热器有所不同。它上面有一些特制的凹进去的小格。为了防止加热时食物飘浮起来,需要加热的食物都必须固定在这些小格内,插上电源后,一会儿就可以将食物加热到可口的程度。有了它,宇航员们就可以品尝到热烘烘、香喷喷的红烧牛肉、炒蛋、猪排等食物了,其口感与在地面没有多大区别。

太空小知识

太空小知识 “太空”是由无极元和能量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物质的,存在时空概念并存在于宇宙内部的一个有限的,有着开始和结束的整体事件,是易学中的太极世界.太极世界里有能量、有物质、有时空和事件.太空同样也是佛教中描述的“万有”,是基督教中描述的“一切”.柯易《论宇宙和太空》 太空资料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层 (10~40千米)、中间层 (40~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37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37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 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某些高空火箭可进入中间层.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在热成层内,其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在1.6万千米高度空气继续存在,甚至在10万千米高度仍有空气粒子.从严格的科学观点来说,空气空 间和外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融合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指出,目前还不可能提出确切和持久的科学标准来划分外层空间和空气空间的界限.近年来,趋向于以人造卫星离地面的最低高 度(100~110)千米为外层空间的最低界限. 图册太空 (20张) 领空和外层空间的划分 关于领空(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划分问题,历来就有两种对立的主张. ·空间论 主张是以空间的某种高度来划分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限,以确定两种不同法律制度适用的范围. ·功能论 认为应根据飞行器的功能来确定其所适用的法律 ,如果是航天器 ,则其活动为航天活动,应适用外空法;如果是航空器,则其活动为航空活动,应受航空法的管辖;整个空间是一个整体,没有划分领空和外层空间的必要.

2020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三篇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反思1 通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文能力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重视学生在读中的独特体验,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 语文是一门艺术,朗读是表现这门艺术的途径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我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读书。在精读训练中,抓住词语读,一句话读、一段话读、全文读、自由练读、比赛读、你读我读、大家读,形式多样化的训练朗读,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我淡化了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心去体会,再用朗读表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朗读的训练也是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是朗读使这节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主体活动突出,课堂气氛活跃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变知识传授为学生全体参与,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从开始导入到最后的思维拓展,每一个环节都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老师则是发挥了启发、点拨、解惑的指导作用。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在课

堂中学生自己找出课文有趣的事情是:睡觉、走路、喝水、洗澡。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整个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读”,采取自读、选读、有感情读、齐读等方式,形成良好的主动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部分语言不够精炼。 2我的评价语言不够贴切,不够及时。使得不能够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3.在课堂上的随机处理课堂上的发现问题不够机智,处理的太过简单。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 针对以上的不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反思2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第六单元的一篇科普说明文。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

关于宇宙方面的知识

关于宇宙方面的知识 1、什么是宇宙? 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既没有边际,也没有尽头,同时也没有开始和终结。 2、什么叫恒星、行星和卫星?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本身能发光的天体;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本身不发光的较大的天体;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本身也不发光的天体,例如,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而太阳则是恒星。 3、银河系有多大?哪颗恒星离我们最近? 许许多多的恒星合在一起,组成一个

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像一只大铁饼,宽约8万光年,中心厚约1.2万光年,恒星的总数在1000颗以上。除太阳外,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4.24光年。 4、恒星真的不动吗?什么是双星和聚星? 不是的。恒星不仅在动,而且动得非常快。天狼星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奔来;织女星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奔来;牛郎星更快,以每秒26公里的速度向地球奔来。由于恒星在不停地运动,星座的形状也在不停地变动。那些用肉眼看时只有一颗,用仪器观测时

却是两颗靠得很近的星,叫双星。聚星是肉眼看上去是一颗星实际上是两颗以上的星星聚在一起的星。 5、什么是白矮星和中子星?天上的星星会不会相撞? 白矮星的光度只有太阳的几万分之一,体积比地球小,但它的密度却大得惊人:每立方厘米的白矮星物质就有几百公斤,它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4倍。中子星的直径只有20公里左右,大小比不过地球上一座大山。但它的质量却是太阳的3倍,一粒芝麻大小的中子星物质,需要万吨巨轮才拖得动。不会,或者说相撞的可能性极小。虽然星空看起来稠密,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距离十分

科普宇宙天文学的基本知识

科普宇宙天文学的基本 知识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科普】宇宙天文学的基本知识! !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1.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为137亿年前之间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像的能量大爆炸,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大爆炸散发的物质在太空中漂游,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这些物质构成的,我们的太阳就是这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原本人们想象宇宙会因引力而不在膨胀,但是,科学家已发现宇宙中有一种“暗能量”会产生一种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胀。 2.宇宙学说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在其孕育的初期,集中于一个体积极小、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奇点。在141亿年前左右,奇点产生后发生大爆炸,从此开始了我们所在的宇宙的诞生史。 3.宇宙大爆炸后0.01秒,宇宙的温度大约为1000亿度。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电子、光子、中微子。以后,物质迅速扩散,温度迅速降低。大爆炸后1秒钟,下降到100亿度。大爆炸后14秒,温度约30亿度。35秒后,为3亿度,化学元素开始形成。温度不断下降,原子不断形成。宇宙间弥漫着气体云。他们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恒星系统,恒星系统又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为今天的宇宙。 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宇宙年龄是多少?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宇宙年龄大约200亿年。 宇宙有多少个星系?每个星系有多少颗恒星?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太空生活趣事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或图片。 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教师讲述:这两位叔叔是谁,你们认识他吗?(学生谈话)他从太空中返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太空中的趣事,你们想了解这些事情吗?那就让他们给我们讲讲太空的趣事吧!(板题)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好奇心,实现向文学的自然过渡。)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先自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 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点练读2至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碍,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识字 1.请小朋友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根

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强调重点字的读音。3.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如下训练: (1)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 (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4)教师念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 四、写字 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教师范写。 2.学生仿写,师生评议。 五、朗读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丰富对“趣事”的感知。)第二课时 一、导入拿出字卡小组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二、精读课文 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读的好,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比赛要求是: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让人觉得惊奇。 2.全班比赛。 三、感悟 1.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绑在睡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带钩的鞋,走网格地板)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3.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太空中的趣事,并进一步弄清发生这些趣事的原因,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愿望。)

月相、太阳系和宇宙知识点

月相、太阳系和宇宙知识点 一.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 1. 月相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2)日、地、月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2.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一个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 3.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农历时间日、地、月位置关系视觉形状新月初一(朔日)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居中。不可见 上弦月 初七、初八大致成直角,月在地以西半圆。上半夜见于西部天空, 月面朝西 满月十五、十六(望日)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居中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东半圆。下半夜见于东半部天 空,月面朝东 日食月食概念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三者的位置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发生时间农历初一农历十五 类型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过程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持续时间几分钟一般1-2小时 形成原因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5.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 轨道有一个5°的左右的夹角。 6.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 速度)是相同的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 水、金、地、火类地行星 太八大行星木、土巨行星 天、海远日行星 阳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卫星:绕各大行星运转的天体 系彗星: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向太阳,离太阳越近彗尾就越长

太阳 银河中心 盘面 1.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貌似月球 2.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3.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有光环,最显著的特点:南半球有一个眼色鲜艳的大红斑 4.土星:体积第二,质量最小的行星,卫星最多的行星,有光环 5.金星:最亮的行星,太白金星、“启明星” “长庚星” 6.火星: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 7.土星的光环主要由小石块和小冰块组成。 8.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大冰球。 9.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 备注:1、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气态行星.但一般认为在它们的内部有一个比较小的固态核. 2、木星和土星拥有浓密的大气层,在大气之下却并没有坚实的表面,而是一片沸腾着的氢组成的"汪洋大海".从构成上看是气体组成的,但实质上是液态行星. 3、天王星,海王星,拥有主要由分子氢组成的大气,通常有一层非常厚的甲烷冰、氨冰之类的冰物质覆盖在其表面上,再以下就是坚硬的岩核,也是气体组成的 三.银河系和宇宙 1.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2.银河系的形状:侧视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银河系像一个大漩涡 3.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人们看到的大多数天体属于恒星。 4. 宇宙的结构层次: 河外星系 已知的宇宙 其他恒星世界 银河系 太阳 太阳系 地月系:地球、月球

[指南]关于太空的小知识

[指南]关于太空的小知识 关于太空的小知识 外太空指的是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区域,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分野。一般定义为大约距离地球表面1000千米之外的空间。人类对外太空的好奇和探索从未停止过,中国“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对外太空的探索步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 外太空简称太空,又称为宇宙空间,指的是相对于地球天空中大气层之外的虚空区域,外太空通常用来和领空(领土)划分区别;虽然称为空,却也并非虚无缥缈。 因为大气随著海拔增加而逐渐变薄。假太空和地球大气层并没有明确的边界, 设大气层温度固定,大气压强会由海平面的1000毫巴,随著高度增加而呈指数化减少至零为止 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在100公里的高度为卡门线,为现行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定义。美国认定到达海拔80公里的人为太空人,在太空船重返地球的过程中,120公里是空气阻力开始发生作用的边界。 关于太空行走的小知识

首先,得纠正大伙一个观念,所谓的太空行走,不是真的拿两条腿在太空里走,你没法走,太空哪有地啊,你根本就不能脚踏实地,你一出飞船,就处于真空状态了,整个人都漂起来了,说是太空行走,实际上那两条腿,也就是蹬次蹬次,根本不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还得是两只手,这就跟游泳一样,想游起来,完全得靠两只手划手,宇航员也一样,太空行走,大部分时候,都是靠两只手,要么是拉根绳子, 脐带,要么就是拿两手操作推进装置,至于两条腿,完全就是起到平衡作用,起不到走路的作用。 航天小知识:宇航员太空怎么过日子? 航天服安全第一 航天服是当今最昂贵的服装,仅成本就高达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美元。实际上,它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 大家知道,太空的微重力、高真空、高能粒子辐射的环境对人类生存来说是十分恶劣的。要让航天员能够抵御这种恶劣环境的危害,又能适当活动、操作设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太空生活乐趣多》课后作业练习(附答案)

18、太空生活趣事多 一.看拼音写汉字。 yǔ zhòu róng yì yù shì shī qù 二、.我会写同音字。 yǔ liàng shì ()宙重()教() ()毛漂()不() 三。照样子扩词。 例:宇宇宙宇宙飞船 航()() 员()() 四.我会把下面词语排成一句话并加上标点。 (1)宇航员怎样你生活知道在太空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宇航员绑在睡觉把睡袋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比一比,组词语。 能()杯()稍()住() 熊()怀()悄()往() 六.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即使 ..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过,要想 ..睡上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 ..把自己绑在睡袋里。七、课内阅读。

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不过,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jiào jué),航天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不然,翻一个身,就会飘到别处去了。 喝水的时候,如果用普通的(怀杯)子,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航天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 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2.选文从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有趣的太空生活。 八.课外阅读 进入太空 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 中国人,将首次在太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作为最难忘的前进步伐,永载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梦想有多远,前行的步伐就能迈多远。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到1999年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起飞,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飞行到神舟六号两人多天飞行,在实现了一系列从梦想到现实的突破之后——中国载人航天,又一次迈到了一个重大的跨越关口。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要点总结: 1.天体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3.天体的分类: (1)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 (2)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太空垃圾等。 4.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按照层次从高到低可分为四级,分别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6.太阳系:八大行星以及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7.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原因: (1)宇宙环境(外因):①稳定的光照条件;②安全的运行轨道。(2)自身条件(内因):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产生了适宜的温度;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产生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产生了液态水。 二、图表说明: 1.图1-3 (课本第8面)太阳系示意 (1)按照距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找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地球的左邻右舍,明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了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即类地行星轨道与巨行星轨道之间(火烧木头灰渣多)。 (3)认识彗星的特点;扁长的椭圆轨道,彗尾的长度与其距离太阳远近有关(近长远短)。 (4) 2.教材第11页行星基本数据表 (1)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除地球外最有可能产生生命的行星及原因。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间放射的能量。 2.太阳辐射按照波长由短到长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 3.狭义的太阳能仅指太阳辐射能,广义的太阳能不仅包括太阳辐射能,还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农业生产光合作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晾晒衣服、粮食);(2)为人类提供矿物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3)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风能、水能)。 5.(1)四川盆地是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原因是:①盆

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反思 (一) 通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文能力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重视学生在读中的独特体验,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 语文是一门艺术,朗读是表现这门艺术的途径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我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读书。在精读训练中,抓住词语读,一句话读、一段话读、全文读、自由练读、比赛读、你读我读、大家读,形式多样化的训练朗读,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我淡化了朗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心去体会,再用朗读表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朗读的训练也是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是朗读使这节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主体活动突出,课堂气氛活跃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变知识传授为学生全体参与,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从开始导入到最后的思维拓展,每一个环节都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老师则是发挥了启发、点拨、解惑的指导作用。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学生自己找出课文有趣的事情是:睡觉、走路、喝水、洗澡。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让

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整个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读”,采取自读、选读、有感情读、齐读等方式,形成良好的主动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部分语言不够精炼。 2我的评价语言不够贴切,不够及时。使得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3.在课堂上的随机处理,课堂上的发现问题不够机智,处理的太过简单。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 针对以上的不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篇科普小品文,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语言浅显易懂,非常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重点是增进学生对太空常识的了解,培养学生探索太空的兴趣。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巧设导语,引起兴趣。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悬念,引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为学习下文打好铺垫。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他们收集有关太空的资料,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时应结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的事件,适时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及爱祖国的教育。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

宇宙的知识

宇宙的知识 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 综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对于这一体系的整体解释构成了宇宙论。二十世纪以来,根据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建立了关于宇宙的科学理论,称为宇宙学。 根据相对论,信息的传播速度有限,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发生宇宙爆炸的情况下,时空连续系统中我们将只能收到一小部分区域的信息,其他部分的信息将永远无法传播到我们的区域。可以被我们观测到的时空部分称为“可观测宇宙”、“可见宇宙”或“我们的宇宙”。应该强调的是,这是由于时空本身的结构造成的,与我们所用的观测设备没有关系。 宇宙大约是由5%的普通物质,25%的暗物质和70%的暗能量构成 宇宙的历史: 现代物理宇宙学一般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即约137.3亿(±1%)年前由 一个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状态膨胀而来。对于大爆炸以前的宇宙,目前只有一些猜测性的理论。而最新的研究则认为宇宙年龄为156亿年[2],但是这个说法 还未得到公认[3]。对于大爆炸以后的宇宙,则可以用较成熟的理论加以描述。 一种典型的理论是: ?10-43秒: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 ?10-35秒:宇宙由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构成,强相互作用、引力与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分开。 ?10-5秒:电子形成,宇宙主要包括光子、电子和中微子,温度约1000亿度。 ?10秒: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氦等原子核,温度30亿度。 ?35分钟:形成原子核的过程停止,温度3亿度。 ?30万年:电子和原子核结合成为原子。物质和辐射脱耦,大爆炸辐射的残余成为今天的3K微波背景辐射。 ?4亿年:第一批恒星形成。 ?20亿年:星系形成。 ?50亿年:太阳系形成。 目前宇宙还在继续膨胀之中,这在观测上为哈勃定律所概括。 宇宙的大小: 目前关于宇宙是否无限的问题还有争议。如果整个宇宙的空间部分是有限的,那么可以用一个距离来表示。对于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来说,这就是三维空间的曲率半径。但是,即使宇宙整体是无限的,宇宙的可观测部分仍是有限的:由于 相对论限定了光速为宇宙中信息传播的最高速度,如果一个光子从大爆炸开始传播,到今天传播的固有距离为93亿光年,由于宇宙在膨胀,相应的共动距离约 为其3倍,具体数值与宇宙学参数有关,这一距离称为今天宇宙的粒子视界。 另一个在物理学数量级估计中常用来表示宇宙大小的距离称为哈勃距离,是 哈柏常数的倒数乘以光速,其数值约为1.29 x 1028厘米,也恰为93亿光年。 科普和科技书籍中所说的宇宙的大小常指这个数值。哈柏距离可以理解为四维时空的曲率半径。

科普宇宙天文学的基本知识

【科普】宇宙天文学的基本知识! !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1.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为137亿年前之间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像的能量大爆炸,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大爆炸散发的物质在太空中漂游,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这些物质构成的,我们的太阳就是这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原本人们想象宇宙会因引力而不在膨胀,但是,科学家已发现宇宙中有一种“暗能量”会产生一种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胀。 2.宇宙学说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在其孕育的初期,集中于一个体积极小、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奇点。在141亿年前左右,奇点产生后发生大爆炸,从此开始了我们所在的宇宙的诞生史。 3.宇宙大爆炸后0.01秒,宇宙的温度大约为1000亿度。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电子、光子、中微子。以后,物质迅速扩散,温度迅速降低。大爆炸后1秒钟,下降到100亿度。大爆炸后14秒,温度约30亿度。35秒后,为3亿度,化学元素开始形成。温度不断下降,原子不断形成。宇宙间弥漫着气体云。他们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恒星系统,恒星系统又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为今天的宇宙。

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宇宙年龄是多少?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宇宙年龄大约200亿年。 宇宙有多少个星系?每个星系有多少颗恒星? 在这个以130亿光年为半径的球形空间里,目前已被人们发现和观测到的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而每个星系又拥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几百亿到几万亿颗。因此只要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你就不难了解到,在我们已经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多少星星。地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真如沧海一粟,渺小得微不足道。 太阳和地球的年龄? 据估计太阳的年龄比地球大1000万-2000年年,而通过放射性计年,地球的年龄是45亿年,因此太阳的年龄是45.1亿年。 银河系简介? 是地球和太阳所属的星系。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天球上

宇宙基本知识

1.天空和大海的湛蓝,是因为水分子和大气分子散射的主要是蓝 色波段的太阳光。 2.地球大气层由离地面从近到远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 层(可分为中层和热层)。风雨雷电现象的发生和90%的大气质量都在对流层;飞机的飞行在平流层底部;流星在中层电离层,极光在热层电离层。 3.基本粒子的自转叫自旋。 4.黄赤交角为23°26′,地球自转轴做圆锥摆运动,周期为 25827年。 5.地球惯性离心力:垂直于地球自转轴;其垂直于地面的分力减 轻物体的重量水平方向分力使一切可以流动的物体向赤道集中。 6.地球自转偏向力(科利奥里力):以北半球为例,是由北(或南) 向南(或北)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还有傅科摆的运动也是由于科利奥里力造成的。 7.太阳周年视运动:太阳在黄道的运动并非真实的,而是视觉 因。 8.从北极看,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常认为这是自西向东方向。 春分点时,太阳位于双鱼座(飞马座);夏至时,太阳位于双子座(猎户座),秋分点时,太阳位于室女座(狮子座),冬至时,太阳位于人马座(天琴座)。 9.地球北半球处于夏季时,北极偏向太阳。(从地球北半球看,

轨迹位于天球内表面的天球赤道以上。从地球北半球看,黄道是逆时针) 10.“星空周日视运动”解析:处于背离太阳(即处于黑夜)一 侧的人看到半夜时天琴座当空时,他的东方地平线(即白昼的西方地平线)飞马座升空。西方地平线(即白昼的东方地平线)狮子座落下。 11.回归年:太阳自春分点(黄经0°)经过360°又回到春分点 的一个周期。 12.二十四节气:四个分至之间是四个“立”,然后这8个节气中, 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两个节气。 13.星座命名规则:192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全天空划分为 88个星座,用拉丁文规定其名称,用三个明确大小写的字母作为星座名的缩写。 14.黄道十二宫:白羊座(Ari)、金牛座(Tau)、双子座(Gem)、 巨蟹座(Cnc)、狮子座(Leo)、室女座(Vir)、天秤座(Lib)、天蝎座(Sco)、人马座(Sgr)、摩羯座(Cap)、宝瓶座(Aqr)、双鱼座(Psc)。注:按现代天文学划分,为黄道十三宫,即在天蝎和人马之间,还有一个蛇夫座(Oph)。 15.恒星月:27日7时43分11.545秒。 16.春分点每年沿天球赤道移动50角秒,约2.6万年移动一圈, 方向与周年视运动方向相反。 17.恒星年比回归年长约20分钟。

最新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要点总结: 1.天体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3.天体的分类: (1)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 (2)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太空垃圾等。 4.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按照层次从高到低可分为四级,分别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6.太阳系:八大行星以及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7.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原因: (1)宇宙环境(外因):①稳定的光照条件;②安全的运行轨道。 (2)自身条件(内因):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产生了适宜的温度;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产生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产生了液态水。 二、图表说明: 1.图1-3 (课本第8面)太阳系示意 (1)按照距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找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地球的左邻右舍,明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了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即类地行星轨道与巨行星轨道之间(火烧木头灰渣多)。 (3)认识彗星的特点;扁长的椭圆轨道,彗尾的长度与其距离太阳远近有关(近长远短)。 (4)运动特征: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 2.教材第11页行星基本数据表 (1)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除地球外最有可能产生生命的行星及原因。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间放射的能量。

我所知的宇宙小知识作文800字(高分作文)

我所知的宇宙小知识作文800字 寒假的重庆之行让我又有机会在重庆科技馆重温我的宇宙探秘之旅。回想2015年的暑假,我每天准时到科技馆报到。那时,我知道了体验了神舟飞船,也第一次了解到宇宙、行星、卫星、地球……深邃的宇宙中有许多的奇观,每一样都让我惊叹不已。 就拿我的体重来说吧,在地球上我的体重是28公斤。但是,通过重庆科技馆里的特殊仪器,测出我在水星上的体重是10、1公斤。到金星上,我的体重又变成25公斤了。我的体重在水星和金星上都比在地球上要轻,难道是我到水星或金星上就变瘦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水星和金星的引力都比地球小。虽然金星的大小和质量与地球相似,但因为金星会比在地球上的引力少3公斤,所以我在金星上的体重就比在地球上轻3公斤了。 如果我说太阳会从西边升起,再从东边落下,你可能会笑我不懂常识。但是,这个现象在金星上就会存在。因为金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反,它是自东向西旋转,所以它的太阳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此外,金星不适合人类居住是因为有厚厚的云酸。这不利于热量的散发,又因此金星上会非常热,而导致缺水。 如果我说行星可以浮在浴缸里,听起来是天方夜谭吧!实际上,如果你有足够大的浴缸,就可以让八大行星中的“大个子”——土星浮在里面,因为土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密度小于水的行星。 此外,木星的引力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大的,木星的质量也是地球的318倍,体积是地球的3000多倍。行星大多是碎片组成的,但木星不是。木星的地表是液态氢和氦组成。木星的卫星也是最多的。 说到卫星,不得不提到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呢。而其他的行星也各有它们的特点:水星体积小,密度小,与月球相似的大小,和月球一样有一座一座的环形山;公转周期最长的星球是海王星,它的1年相当于地球的164年。 我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幻想,它实在是太神奇了。朋友们,有机会和我一同去重庆科技馆玩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