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和电解质

水和电解质

水和电解质
水和电解质

水和电解质

水和电解质代谢

第一节体液

概念:体液是指体内由水及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构成的、广泛分布于细胞内外的液体。

一、体液的分布与含量

(一)体液的分布与含量

1.分布:据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2大部分: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与组织间液(细胞间液)2.含量: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占40%,细胞外液占20%血浆占5%,组织间液占15%

3.生理意义:细胞内液:提供大部分生化反应场所

细胞外液——血浆:沟通了各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

组织间液:构成内环境,是细胞摄取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的渠道。

(二)影响体液含量与分布的因素

(三)年龄、性别、胖瘦、疾病等因素可影响体液含量与分布的因素。

二、体液中电解质的组成、含量以及分布特点

(二)体液中电解质分布特点

1.各处等电,即电中性

2.细胞内液主要阳、阴离子为K+、HPO42-和蛋白质阴离子

细胞外液主要阳、阴离子为Na+、Cl-、HCO3-

3.各处等渗

4.血浆与组织间液的最大差别:血浆蛋白质含量远远大于组织间液,作用:利于血浆与组织间液间水的交换

第二节水平衡

一、水的生理功能

一、水的功能

水在体内的存在状态:结合水与自由水

水的生理功能:

(一)调节体温:因水的特点:比热大,蒸发热大,流动性大

(二)促进并参与物质代谢:因水为良好的溶剂,同时直接参加反应

(三)运输作用:因为水是良好的溶剂、粘度小、易流动

(四)润滑作用

(五)维持组织、器官的形态、硬度和弹性:主要为结合水的作用

二、水平衡——水的摄入与排出

(一)摄入:饮水:约1200mL/d

食物:约1000mL/d

代谢水:约300mL/d

共计:约2500ml/d

(二)排出:1。肺排水:呼吸蒸发:约350mL/d

2。皮肤排水:皮肤蒸发:约500mL/d(按非显性出汗计)

3。消化道排水:粪便排出:约150mL/d

4。肾脏排尿:约1500mL/d

共计:约2500 mL/d

注意:

1.最低尿量为500ml/d。

肾排水目的有二:①排多余的水:此量通常为多饮多排

②排代谢废物:成人每天产生的代谢废物约35g约需500mL尿液溶解,故人体最低尿量为500ml/d

2.最低生理需要量:1200ml/d

3.每日进出水量:2500ml/d

第三节电解质平衡

一、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一)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二)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三)构成组织细胞成分

(四)参与物质代谢

二、钠、氯代谢三、钾代谢

见总结表:

体内含量约(mmol/kg)

40~50

47

31~57

血清浓度约(mmol/L)

142

103

3.5~5.5

主要分布

细胞外液与骨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来源

食盐

食盐

各动植物食物

吸收

小肠

小肠

小肠

排泄

主要部位

特点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伴钠而排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注意:1.肾对钠、钾排泄特点的不同

2.物质代谢、氢离子的代谢对钾分布有影响

3.临床补钾原则:不过早,不过快,不过浓,不过量

四、钙、磷代谢

钙磷在体内的分布与功能

(一)钙磷的体内分布

是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主要以骨盐形式存在于骨、牙齿中,少量以溶解状态分布于体液和软组织中。

(二)钙磷的生理功能

1.构成骨盐(共同作用):构成骨盐,赋以骨骼硬度,使骨骼能作为身体的支架,负荷体重;同时也成为钙的储存库。2.钙的功能:主要是Ca2+起作用。Ca2+参与血液凝固过程、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少渗出、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是许多酶的激活剂或抑制剂、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与分泌、还是体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广泛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3.磷的功能:是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以有机物形式参与化学反应、参与体内能量生成与储存及利用、参与物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调节

钙、磷的吸收与排泄

一)吸收

1.部位:主要在小肠上段,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为最,钙以主动方式吸收,吸收率一般为25%-40%,体钙缺乏时吸收率可增加。

2.影响吸收的因素:

1)影响钙吸收的因素:①最重要因素是VitD;②肠腔pH,当pH降低时吸收增加;③食物某些成分,如过多的草酸、植酸、脂酸、碱性磷酸盐等能与钙结合成难溶性钙盐,阻碍钙吸收;镁盐也竞争性抑制钙吸收;④年龄,钙吸收量与年龄成反比。

2)影响磷吸收的因素: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也能影响磷吸收,食物中的钙、铁、镁过多时,易与磷酸根结合成不溶性盐而影响到磷吸收。

二)排泄

钙:80%从粪便排出、20%从肾排出。

磷:60%-80%由尿排出,其余随粪便。

三、血钙与血磷

一)血钙

1.浓度:2.25~2.75mmol/L(9~11mg/dl)

结合钙:蛋白结合钙:又称为非扩散钙

2.血浆钙存在形式:

可溶性钙盐均易透过半透膜

游离钙:即Ca2+,又合称可扩散钙

蛋白结合钙:指与血浆蛋白(以清蛋白为主)结合的钙,不能透过半透膜或细胞膜,又称为非扩散钙

注意:①血浆中只有Ca2+具有直接的生理功能。

②血浆中结合钙与Ca2+可互变:当H+浓度增高时,Ca2+升高;当HCO3-升高时,Ca2+减少,因此临床上碱中毒时,常伴抽搐。

③血钙总量受血浆蛋白质浓度影响:蛋白质增加,总钙增加

二)血磷

1.浓度:新生儿约1.78 mmol/L(5.5mg/dl) ,年龄增大后渐降,成人为1.0 ~1.6mmol/L(3~5mg/dl)

2.血磷存在形式:无机磷酸盐:主要存在于血浆中,

有机磷酸酯: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

血磷主要指血浆中无机磷酸盐的含量

三)血浆中钙、磷含量的平衡

血浆中钙、磷之间关系密切,二者浓度保持一定数量关系。若以mg/dl来剂量浓度,二者关系为:

[Ca] ×[P]=35~40,此时骨组织处于正常新陈代谢;

若<35,骨组织钙化障碍,甚至骨盐溶解脱钙,影响正常成骨作用,儿童将引起佝偻病,成人则患软骨病;

若>40,钙磷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利于骨生长。

四、钙、磷与骨的关系——钙化及脱钙

1.骨的组成与骨盐

2. 成骨作用与钙化

3. 溶骨作用与脱钙

五、钙、磷代谢的调节

体内调节钙磷代谢的主要物质有1,25-(OH)2-D3、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三种,其靶器官主要为骨、肾、肠。1.1,25-(OH)2-D3 是维生素D3的活化形式。

1)来源:是维生素D3经肝羟化为25-OH-D3后再经肾羟化而成。

2)生理作用

①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钙、磷的吸收。

②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③对骨组织兼有溶骨与成骨双重作用,即促进了陈骨中钙的游离及新骨的钙化,从而维持了骨的生长与更新。

1,25-(OH)2-D3总作用是升高血钙和血磷,有利于骨的生长、钙化与更新。是体内调节钙磷代谢的最重要因素。维生素D缺乏时,钙磷代谢障碍,骨钙化不良,儿童可发生佝偻病,成人可发生骨质软化症。

2.甲状旁腺素(PTH)

1)来源: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

2)生理作用

①增强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抑制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骨盐溶解,钙磷释放增多。

②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磷的重吸收,使尿钙排出减少,尿磷排出增多,从而降低血磷。

③促进25-OH-D3转变为1,25-(OH)2-D3,从而间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PTH总的作用是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3.降钙素(CT)

1)来源: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

2)生理作用

①对抗PTH对骨的作用,抑制溶骨细胞的溶骨作用,增强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促进骨盐沉积,抑制骨盐溶解,使血钙磷浓度降低。

②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使尿钙、尿磷排出增多。

③抑制肾1,25-(OH)2-D3的生成,从而间接抑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CT总的作用是降低血钙、血磷。

总之,体内1,25-(OH)2-D3、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既互相制约又有协同作用,共同维持了血钙水平恒定及骨组织正常生长。

五、镁代谢

镁(magnesium)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含量在阳离子中仅次于钠,钾和钙,细胞内仅次于钾而居第二位。镁具有较多的生理作用,其代谢错乱常导致疾病发生。1934年,Hirschfelder首次报道了人类镁缺乏的临床病例。含镁丰富的矿泉水用于医疗,可追随到远古时期。

一、镁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镁主要存于绿叶蔬菜、谷类、干果、蛋、鱼、肉乳中。人体镁需要量约为240mg/日。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边缘性镁缺失非常普遍,推荐镁射入量至少300mg/日,这样可使冠心病或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降低。

(一)体内分布

成年人体内镁总量约为1mol(20-28g);骨骼占60%-65%,骨骼肌占27%,其他细胞占6%-7%(以肝脏为最高),细胞外液<1%;红细胞内浓度2.5mmo1/L,血清0.75-1.25mmo1/L。细胞内镁约90%是结合型(主要结合到核酸、A TP、负电荷的磷脂和蛋白),游离部分仅为10%。在细胞内,含核糖体的微粒体和内质网含量最高,其次是线粒体和核。

血浆中镁有离子型(游离)、复合型(与磷酸、柠檬酸等结合)和蛋白结合型(主要是白蛋白)三种形式:比例为55∶13∶12。游离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一)镁的(二)正常代谢

1.吸收镁摄入后主要由小肠吸收。膳食中磷酸盐、乳糖含量、肠腔内镁浓度及肠道功能状态,均影响镁的吸收。镁在肠道吸收是主动过程,与钙相互竞争。氨基酸可增加难溶性镁盐的溶解度而促进吸收,纤维则降低镁的吸收。2.排泄健康成年人食物供应的镁约为200-250mg/日,其中60%-70%从粪便排出;血浆中可扩散镁从肾小球滤出后,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时仅2%-10%随尿排出;显性汗液中亦含少量镁。肾是调节体内镁平衡的主要器官,肾阈高低决定于血清镁水平。

3.镁稳态的调控主要由消化道吸收和肾脏排泄来完成。镁摄入量少、食物含钙少、含蛋白质多、活性维生素D等,可使肠道吸收镁增加;反之,则吸收减少。肾小管镁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皮质亨利髓袢升支粗段,可达滤过量的65%。顶膜的Na+-K+-C1-联合转运体和K+通道开放产生的腔内跨上皮细胞正电位,是镁吸收的主要驱动力。其中血镁浓度

例如,PTH、胰高血糖素、降钙素和血管压素,可增强重吸收。Vitamin D可加强肽类激素的作用。

(三)主要生理功用

1.维持酶的活性镁是许多酶系的辅助因子或激动剂,可启动体内300多种酶,包括己糖激酶,Na+-K+ATP酶、羧化酶、丙酮酸脱氢酶、肽酶、胆碱酯酶等,参与体内许多重要代谢过程,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及核酸的代谢,氧化磷酸化,离子转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肌肉收缩等,几乎与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关。

2. 维持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镁离子对中区神经系统、神经肌肉和心肌等,均起抑制作用。对于神经肌肉应激性,Mg2+与Ca2+是协同的,对于心肌又是拮抗的:

神经肌肉应激性∝[K+]·[Na+]·[OH-](应激性离子)/ [Ca2+]·[Mg2+]·[H+](瘫痪性离子)

心肌应激性∝[Ca2+]·[Na+]·[OH-](应激性离子)/ [K+]·[Mg2+]·[H+](瘫痪性离子)

3 维持细胞的遗传稳定性镁是DNA相关酶系中的主要辅助因子和决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的细胞内调节者。在细胞浆中,它可维持膜完整性、增强对氧化应激的耐受力、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在细胞核则为维持DNA结构、DNA复制的保真度,启动DNA的修复过程,包括核苷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并刺激微管装配。

镁代谢紊乱包括镁缺乏和镁过剩,主要是指细胞外液中镁浓度的变化,包括低镁血症和高镁血症。

六、微量元素

(一)概述

人体是由8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铁又称半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对人的生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二)作用机制

微量元素通过与蛋白质和其他有机基团结合,形成了酶、激素、维生素等生物大分子,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

微量元素首先构成了休内重要的载体与电子传递系统。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之中,在它们执行载氧与贮氧的过程中,铁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酶是生命的催化剂,迄今体内发现的1000余种酶中,约有50%到70%需要微量元素参加或激活,它们在细胞酶系统中功能相当广泛:从弱离子效应到构成高度特殊的化合物——金属酶与非金属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典型的非金属酶,它具有抑制自由基生成。清除过氧化物。保护细胞膜完整性等作用。该酶分子中含有4个硒原子。锌不仅是碳酸酚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几十种酶的必需成分,而且同近百种酶的活性有关。锰作为离子性较强的微量元素则是有效的激活剂,可催化金属活化酶。

微量元素还参与了激素与维生素的合成。众所周知,碘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所必需的;而锌在维持胰岛素的主体结构中亦不可缺少,每个胰岛素分子结合2个锌原子。

维生素B12是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合成以及最终DNA生物合成与转录所必需的甲基转移的辅酶。该分子中鳌合有一个钴原子的环状结构部分,含有它的化合物——类咕琳辅酶是已知最有效的生物催化剂之一,在许多酶中起着不寻常的分子重排作用。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微量元素对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均可产生影响。多种RNA聚合酶中含有锌,而核昔酸还原酶的作用则依赖于铁。

(三)生理功能(清选择一个微量元素,作7-10分钟的阐述)

(1)锌(Zn)。锌是人体海马回(海马回位于人脑控制学习和记忆活动的中枢,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长期记tL)的重要微量元素,与记忆和智力有关。儿童缺锌会形成缺锌一厌食一蛋白质摄入不足一赖氨酸缺乏一大脑发育受损一海马回缺锌一记忆力智力下降一情绪失控一心理素质差。1977年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曾谈及人乳与牛乳的不同营养效果,其中涉及锌的服用形式。人乳中的锌系与小分子量配体如氨基酸结合,它有利于锌的吸收;牛乳中锌含量虽较人乳高,但大部分与高分子蛋白质配体结合而不易吸收。所以,母乳可能更有利于婴儿的长高、智力发展及心理素质的改善,这与锌的吸收有关。

(2)铁(Fe)。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大的微量元素,主要以铁卟啉络合物(血红素)形式存在,通常认为它对呼吸的作用最大。铁作为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由于高价铁和低价铁容易相互转变,氧化还原反应迅速,成为输氧能力最优的材料,其输氧机理为:Hb—Fe(Ⅱ)+O2Hb—Fe(Ⅱ)一O2,式中Fe(Ⅱ)表示亚铁,即铁在此时的存在形态;Hb代表血红蛋白。Hb的特定结构使其中的Fe(Ⅱ)与一般亚铁离子(Fe。+)不同,它与O的络合能力受到卟啉和近位的其他配体调控,Fe(Ⅱ)

o时,各O间存在协同效应,并且相互增强。这是由于在去氧的Hb与第一个O分子结合后,亚铁发生转移,使近处的蛋白质链的基团运动,氢键重组,促进后来的oz结合。缺铁性贫血影响智力和心理健康,据报道,对1078例脾气急躁、多动的儿童检查,78的缺铁;上海第一医学院也曾报告微量元素铁的缺失是耳聋的原因。

(3)碘(I)。碘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合成甲状腺素,每个甲状腺素分子含有4个碘原子。碘是人体内含量极少其生理功能别无替代的必需微量元素。碘缺乏是目前已知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原因之一。据调查,我国一千多万智残人中80是因缺碘造成的r3a]。食物中缺乏碘会造成一定的心理紧张,导致精神状态不良。经常食用含碘的食物有助于消除紧张、帮助睡眠。

(4)硒(Se)。硒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代谢过程中的必需元素,当硒缺乏时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下降,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硒的缺乏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的降低恰恰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特点。硒也是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要组成成分,而后者正是保护机体神经、避免组织损害的重要抗氧化酶,其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硒可以调节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还可缓解抑郁症状,减轻病痛折磨,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含有某些微量元素的食品也应时而生。所谓微量元素是针对宏量元素而言的。人体内的宏量元素又称为主要元素,共有11种,按需要量多少的顺序排列为: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其中氧、碳、氢、氮占人体质量的95%,其余约4%,此外,微量元素约占1%。在生命必需的元素中,金属元素共有14种,其中钾、钠、钙、镁的含量占人体内金属元素总量的99%以上,其余10种元素的含量很少。习惯上把含量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低于此值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人体若缺乏某种主要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绰绰有余的宏量元素。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

另有两种可能必须的微量元素,为镍和砷,体内含量各为0.1ug/g。

目前,对于某些微量元素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下面只作一简要介绍。

铁铁是血液中交换和输送氧所必需的一种元素,生物体内许多氧化还原体系都离不开它。体内大部分铁分布在特殊的血细胞内。没有铁生物就无法生存。

锌锌是一种与生命攸关的元素,它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转换物质和交流能量的“生命齿轮”作用。它是构成多种蛋白质所必需的。眼球的视觉部位含锌量高达4%,可见它具有某种特殊功能。锌普遍存在于食物中,只要不偏食,人体一般不会缺锌。

铜铜元素对于人体也至关重要,它是生物系统中一种独特而极为有效的催化剂。铜是30多种酶的活性成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据报道,冠心病与缺铜有关。铜在人体内不易保留,需经常摄入和补充。茶叶中含有微量铜,所以常喝茶是有益的。

铬在由胰岛素参与的糖或脂肪的代谢过程中,铬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也是维持正常胆固醇所必需的元素。

钴钴是维生素B12分子的一个必要组分,B12是形成红细胞所必需的成分。

锰锰参与许多酶催化反应,是一切生物离不开的。

钼钼是某种酶的一个组分,这种酶能催化嘌呤转化为尿酸。钼也是能量交换过程所必需的。微量钼是眼色素的构成成分。在豆荚、卷心菜、大白菜中含钼较多。多吃这些蔬菜对眼睛有益。

碘碘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合成甲状腺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儿童缺碘会造成智力低下。

氟氟是形成坚硬骨骼和预防龋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人类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是需要呼吸,这样体内必须要有某些能与氧气或二氧化碳相结合的物质,以便输送氧气和排泄二氧比碳。这些物质是以铁为骨干的化合物。

高等动物都有一套复杂的系统,来接受生存环境带给它的信息,并通过神经把这些信息传输给生命的总指挥——大脑,然后大脑才能发出各种指令,指示体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作出相应的反应。在这套传输和指挥系统中,金属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

金属对于传宗接代也有很大的贡献。细胞之所以只能复制出和它相同的下一代细胞,就是因为每种细胞内都含有一种能传递遗传信息的核酸,它能指示各种氨基酸按规定的次序连接起来,形成规定的蛋白质,这个按遗传密码合成下一代蛋白质的过程是受某些金属控制的。

因此,人们愈来愈多地认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绝对离不开这些必要的微量元素的吸收、传输、分布和利用。在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虽然远不如糖、脂肪和蛋白质那样多,但是它们的作用却一点也不亚于糖、脂肪和蛋白质。另外,科学家还通过研究认识到,利用这些微量元素绝对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并不像我们吃进米饭、馒头、鱼肉、蔬菜和水果那样的简单。例如,有人曾经设想,维生素B12分子结构的中心是一个钴离子,也就是说维生素B12是钴的化合物,那么,如果缺乏维生素B12,就应该多吃一点钴盐。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吃了简单的钴盐,不但对治疗缺乏维生素B12的症状无效,反而略有毒性,只有服用维生素B12才真正有效。看来,利用微量元素还有很大的学问。

铜:

它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造血、影响铁代谢、强壮骨骼、软化血管、增强防御机能等功能。铜在人体内尤其是心脏中主要以含铜蛋白酶和血浆细胞素存在,影响造血过程,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加速细胞成熟。人体缺铜将引起心脏增大,血管变弱,心肌变性和肥厚,以及主动脉弹性组织变性,导致动脉病变,引起胆固醇增高,导致冠心病发生等。

硒:

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被称为"生命的奇效元素"。硒是谷甘肽过氧化酶的必需成份,它能阻止或减慢体内脂质自动氧化过程,使细胞寿命延长,故而能益寿。硒是心肌健康的必需物质,有改善线粒体的功能,对高血压、肠、胃病有治疗作用;对高血压、心肌梗塞、肾脏损害具有重要的康复作用。

碘:

是人体必需营养元素,缺碘可使体内甲状腺素合成受障碍,会导致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即颈部显示结状隆起,也即是地方性甲状腺肿,严重时还会出现发育停滞、痴呆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健康和劳动。

铁:

是人体血液中运输和交换氧所必需的成份。铁参与血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激发辅酶A等多种酶的活性,能促进造血、能量代谢、生长发育和杀菌等功能。人体缺铁或利用不良时,将导致发生贫血、免疫功能障碍和新陈代谢紊乱等。

钼:

是人体黄嘌呤氧化酶、醛氧化酶等的重要组成成份。参与细胞内电子的传递,影响肿瘤的发生,具有防肿瘤的作用。锂:

锂在自然界多以化合物形式出现,它至今未列入人体必需元素。锂对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有调节作用,能安定情绪,改善造血功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美国一些地区研究证明,饮水含锂高的地区,人们性格稳定,精神病患者少,当地人群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较低。美国亚利桑那州-印地安人区饮含锂0.1mg/L水的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低。镁:

镁是人体营养的必需物质,是一种催化剂,促使人体中各种酶的形成,具有强心镇静的作用。据国内外一些文献报导,缺镁可导致食道肿瘤的发生。

钴:

钴是人体内维生素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治疗恶性贫血和刺激造血,改善锌的活性,促进生长发育,预防冠心病、心肌炎、贫血、动脉硬化和白内障等,还可延年益寿。人体缺钴时,可导致恶性贫血、神经系统产生广泛性神经脱鞘髓,同时也可出现舌及口腔炎症。

钼:

钠:

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血液中主要的缓冲剂是碳酸氢钠,而纳离子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种"兴奋剂",当人体过度疲劳和流汗过量时,补充适量的钠会很快调节细胞平衡。

锌:

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锌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并能达到抗衰老的作用;锌可加速创伤愈合,刺激性机能;微量锌可强化记忆力,延缓脑的衰老;锌能保护心肌免遭异丙肾素导致的心肌损害;锌与利尿剂合用能加强降压作用,有利于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对生长发育中的婴儿、儿童和青少年具有更重要的营养价值。人体缺锌,将引起锌酸活力减退而产生营养不良、嗅味觉丧失、视力下降、贫血、肝脾肿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症状,同时还可引起心血管疾病。

偏硅酸:

对人体主动脉硬化具有软化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功能紊乱、胃病及溃疡都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它还可强壮骨骼,促进生长发育,对消化道系统、心血系统疾病、关节炎和神经系统紊乱等都可起防治作用。并且有抗衰老的功能。

铬:

铬可使胰岛素的活动性增加,防治粥样动脉硬化,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同时,还可防治糖尿病,胆固醇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游离二氧化碳:

医学研究认为,富含游离二氧化碳的碳酸矿泉水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对高血压、轻度冠心病、心肌炎、周围循环障碍、血管痉挛、番诺式病、血栓形成后遗症、坐骨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炎、慢性盆腔炎、创伤等都有良好疗效。同时富含游离子二氧化碳的碳素矿泉水具有刺激舌知觉神经和胃粘膜,增进胃的血液循环,促进胃液中游离盐酸分泌和肠胃蠕动等作用,因此经常饮用,能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同时具有消暑降温的保健作用。

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必需元素,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起着主要控制作用。钙的含量影响水的硬度,硬度与心血管发病率呈现相关,常饮含钙水可增强心肌活力。

水_电解质代谢与运动

收稿日期:2006203202 作者简介:李振斌(1950—),男,山西太谷人,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田径教学与训练的研究。  第21卷第3期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Vol .21No .3 2006年9月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Shanxi Nor mal University Spet .2006 水、电解质代谢与运动 李振斌,林松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 运动过程中,由于水和电解质代谢的丢失,常影响到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运动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运动成绩。文章就水和电解质代谢与运动的关系及运动前、中、后适量地补液予以综述,以期为运动中补液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 运动;水;电解质;补液 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71(2006)03-0120-03 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机体会大量出汗,汗液的产生和蒸发有利于释放肌肉收缩产生的热量,但伴随着水和电解质的丢失,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而运动中合理补液,对保持体液平衡,提高运动能力,延缓疲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1 运动与水 1.1 水与机体代谢 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作为营养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方面,其重要性仅次于氧气。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电解质,不仅可以作为身体的构成成分,更重要的是其参与机体的诸多生理、生化代谢反应。概括来说,水具有组成细胞、排泄废物、保护组织、传输营养物质及气体、维持血液容积和调节体温等功能 [1] 。人体内的水必需保持出入量的平 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水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饮水及排液来进行的;而在运动状态中,排汗会引起了水的大量流失,因而必须通过合理补液才能达到平衡。 1.2 运动与水 1.2.1 运动前的水合作用 运动前的水合过程,不仅是为下一次运动做准备,同时也是对上一次运动亏空的补偿过程。人体运动时通过大量排汗来调节体温,汗液丢失量可超过30g ?m in -1,而排出的汗液来自体内的水分,水的大量丢失就会使机体出现低血容量、高渗透压等情况。运动前的水合过程就是使运动造成的低血容量、高渗透压状态恢复正常水平。运动前补水不充分,机体在已有的低血容量、高渗透压状态下参加运动,会严重影响散热能力,使体温迅速升高。研究发现,机体中心温度上升越快,心血管系统压力就越大,循环血量、心搏量下降也越快,从而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运动发汗会明显的使血 浆量、总血量及分布到活跃的肌肉组织的水分及营养减少,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较大[2]。 1.2.2 运动中水的变化 在运动和训练中,体内新陈代谢可比安静时代谢增加5~15倍来支持骨骼肌的收缩。而机体内能源物质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只有25%转化为机械能,余下的75%转化为热能积蓄在体内,机体为使体温不致过度升高,必须强化散热机制。出汗是机体在运动时保持低温的主要机制,对于加大热量的散发,限制体温的上升是非常有效的。但汗液的丢失,导致循环血量的不断下降,反而影响体温调节功能。研究表明,一般人每日出汗0.5L 左右,但跑步1h 左右的出汗量达到此量的2~3倍[3]。人体若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机体的耗氧量显著增加,而糖、脂肪、蛋白质三种能源物质经过燃烧被氧化分解成CO 2和H 2O,从而使体内代谢水增加[1]。但是,代谢水的增加量远不能补偿运动时水分的丢失。因为在氧化分解能源物质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必然使体温迅速升高,而要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就不能破坏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动态平衡,此时只能通过增大排汗量来维持这个动态平衡,保持正常体温。运动实践证明,运动时的排汗率同其运动强度呈正比,一次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失水量可高达2~7L [4]。Costil [5]等人通过对运动训练而导致运动员失水的研究发现,轻度脱水时,水的丢失主要来自于细胞的外部空间,而随着脱水程度的增加,细胞内失水量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因此在有任何大肌肉群参与收缩活动的体育运动中,只要达到一定强度和较长的运动时间均有体内水分的丢失,并且其丢失量与运动时的环境温度、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呈正比关系。 2 运动与电解质 在高温环境和产热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随着机体排汗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Na+ B.Fe2+ C.Ca+ D.K+ E.Mg2+ 正确答案:A 2.肠梗阻病人血清钾检测值为2.9mmol/L临床上一般不表现为 A.口舌 B.皮肤苍白 C.反常性酸性尿 D.四肢无力 E.ST段降低 正确答案:B 3.成人血清钠检测值为125mmol/L,估计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的量为 A.0.80~1.00g B.130~1.50g C.1.05~1.25g D.0.25~0.45g E.0.50~0.75g 正确答案:E 4.低钾血症时,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心脏传导阻滞 B.肌乏力 C.心电图改变 D.心脏节律异常 E.口苦、恶心 正确答案:B 5.男性,45岁,腹胀呕吐已半年,多于午后发作,吐出隔夜食物,吐量较大,吐后舒服,由于长期呕吐除脱水外还会造成 A.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B.低氯、低钾性酸中毒 C.低钾性酸中毒 D.低氯、高钾性酸中毒 E.低氯、高钾性碱中毒 正确答案:A 6.低渗性脱水主要指 A.血钙低 B.血磷低 C.血钾低 D.血镁低 E.血钠低 正确答案:E 7.幽门梗阻病人呕吐10天,血压90/75mmHg。血钾3.1mmol/L,pH7.5,应诊断为

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 幽门梗阻病人呕吐致酸性胃液丢失过多,pH7.5说明存在失代偿性碱中毒,患者无过度通气,因此C是正确的。 8.女性,50岁,因反复呕吐5天人院。血清钠118mmol/L,脉搏120次/分,血压70/50mmHg。应诊断为A.轻度缺钠 B.重度缺水 C.重度缺钠 D.中度缺钠 E.中度缺水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 根据血清钠水平可诊断重度缺钠。 9.等渗性缺水的临床表现为 A.化验检查见尿比重在1.010以下 B.短期内体液的丧失达体重3%时有休克 C.休克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D.明显口渴 E.化验检查见血清Na+降低 正确答案:C 10.代谢性碱中毒时不应补给氯化钾的情况是 A.尿量低于30ml/h B.尿呈碱性 C.尿呈酸性 D.尿量钾含量减少 E.尿量超过60ml/h 正确答案:A 11.治疗等渗性脱水理想的液体是 A.5%葡萄糖 B.平衡盐溶液 C.小分子右旋糖酐 D.等渗盐水 E.5%碳酸氢钠 正确答案:B 12.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A.肾 B.肝 C.肺 D.皮肤 E.缓冲系统 正确答案:A 13.低钾血症错误的临床表现是 A.常与镁缺乏同时存在

高中化学 电解质水溶液的电解规律选修4

电解质水溶液的电解规律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种物质(方括号内),不能使溶液与原来溶液一样的是 A.CuCl2[CuCl2] B.NaOH[H2O] C.NaCl[HCl] D.CuSO4[Cu(OH)2] 【参考答案】D 1.电解时的放电顺序与电极产物的判断 (1)基本思路 (2)离子放电顺序 ①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S2->I->Br->Cl->OH->含氧酸根>F-。 ②阳离子放电顺序: 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2.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类型 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实例电解对象 电解质 浓度 pH 电解质溶液 复原 电解水型阴:4H++4e- ===2H2↑ 阳:4OH--4e- ===2H2O+O2↑ NaOH 水增大增大加水 H2SO4水增大减小加水 Na2SO4水增大不变加水 电解电解质型电解质电离出的阴、 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 电 HCl 电解质减小增大通氯化氢 CuCl2电解质减小—加氯化铜 放H2生碱型阴极:H2O放H2生碱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 放电 NaCl 电解 质和 水 生成 新电 解质 增大通氯化氢 放O2生酸型阴极:电解质阳离子 放电 阳极:H2O放O2生酸 CuSO4 电解质和 水 生成 新电 解质 减小加氧化铜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时,在阳极无气体放出的是 A.AgNO3B.CuCl2 C.NaOH D.Na2S 2.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溶液时,发现两极只有H2和O2生成,则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与电解前同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该溶液的pH可能增大;②该溶液的pH可能减小;③该溶液的pH可能不变;④该溶 液的浓度可能增大;⑤该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变;⑥该溶液的浓度可能减小 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③④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等渗性缺水】 --原因 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大量呕吐 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大量放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大面积烧伤早期; --表现 ①症状:恶心、厌食、乏力、少尿等,但不口渴 ②体征: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等 ③丧失达到体重的5%(25%细胞外液):脉搏细速、四肢湿冷、血压不稳或下降→血容量不足 ④丧失达6%-7%(30%-35%细胞外液):严重休克 --治疗 ①补充细胞外液,首选平衡盐溶液;

②脉搏细速和血压下降:细胞外液的丧失量已达5%,需从静脉快速滴注3000ml(按体重60kg计算); ③血容量不足不明显时:可给上述用量的1/2~2/3,即1500~2000ml。 女,55岁。恶心、呕吐、少尿6小时,呕吐量大,无口渴2年前有腹部手术史。此时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是 A.高渗性脱水 B.稀释性低钠血症 C.高钾血症 D.低渗性缺水 E.等渗性缺水 『正确答案』E 【低渗性缺水】 --病因 (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丢失,如反复呕吐。 (2)大面积慢性渗液。 (3)应用排钠性利尿剂未补充钠盐。 (4)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 --表现 ①轻度缺钠:血钠130~135mmol/L,疲乏、头晕、手足麻木; ②中度缺钠:血钠120~130mmol/L,上述症状+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站立性晕倒; ③重度缺钠:血钠<120mmol/L,神志不清,痉挛性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昏迷、休克。 --治疗 ①补充高渗盐为主; ②补钠量=(142mmol/L-实际血钠值)×0.6(女性为0.5)×体重; ③1gNaCl中含钠17mmol/L。 一般应将需补钠量分次逐步纠正,当天先补1/2量 低渗性脱水主要指 A.血钾低 B.血钙低 C.血镁低 D.血钠低 E.血氯低 『正确答案』D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教师版)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如:SO2、SO3、CO2、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O _ 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如:BaSO4、BaCO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时,不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当弱电解质的离子化速率和分子化速率相等时,则建立了电离平衡。其平衡特点与化学平衡相似。(逆、等、动、定、变) 1.电离方程式: 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 2.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外科学题库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1.低血钾症一般不表现为B A.碱中毒 B.碱性尿 C.心电图出现U波 D.恶心呕吐 E.腱反射减弱 2.代谢性酸中毒患者一般不表现为D A.面部潮红 B.心率加快 C.呼吸深而快 D.尿液呈中性 E.呼气有酮味 3.代谢性酸中毒时不应补给氯化钾的情况是B A.尿钾含量减少 B.尿量低于30ml/h C.尿量超过60ml/h D.尿呈酸性 E.尿呈碱性 4.禁食禁水成年患者每天正确的水与电解质补充量为B A.水2000~2500ml,钠10g,氯化钾5g B.水2000~2500ml,钠5g,氯化钾4g C.水3000~3500ml,钠5g,氯化钾3g D.水1500~2000ml,钠3g,氯化钾2g E.水1500~2000ml,钠4g,氯化钾2g 5.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的主要器官是C A.肺 B.缓冲系统 C.肾 D.皮肤 E.肝 6.代谢性碱中毒伴有的电解质紊乱是A A.低钾血症 B.高钾血症 C.镁缺乏 D.高钙血症 E.高钠血症 7.低钾性碱中毒常出现于B A.尿毒症 B.胃肠减压 C.术后少尿 D.挤压创伤 E.输血过量

8.低钾血症的患者,补钾后病情仍无改善时,应首先考虑缺乏A A.镁 B.磷 C.钠 D.氯 E.钙 9.低钾血症错误的临床表现是B A.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 B.均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C.常与镁缺乏同时存在 D.严重时可发生多尿 E.发生碱中毒时尿呈酸性 10.男,45岁。腹胀呕吐已半年,多于午后发作,吐出隔夜食物,吐量较大,吐后舒服,由于长期呕吐,除脱水外还会造成B A.低氯高钾性碱中毒 B.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C.低氯高钾性酸中毒 D.低氯低钾性酸中毒 E.低钾性酸中毒 11.女,45岁。幽门梗阻行持续胃肠减压半月余,每日补10%葡萄糖2500ml,5%葡萄糖盐水1000ml,10%氯化钾30ml。2天前开始出现全腹胀,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消失,每日尿量1500ml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A A.低钾血症 B.低钠血症 C.高钾血症 D.高钠血症 E.低钙血症 (12-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2.幽门梗阻患者可发生D 13.重度肺气肿患者可发生A 14.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B 15.女,20岁。因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幽门梗阻引起反复呕吐15天入院,测得血钾值为3mmol/L,动脉血pH7.5,首选补液种类应为E A.乳酸、氯化钾溶液 B.氯化钾溶液 C.等渗盐水 D.葡萄糖盐水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学生版)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总结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如:SO 2、SO 3、CO 2、NO 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 共价化合物 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 几乎100%完全电离 只有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 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 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 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 强酸:H 2SO 4、HCl 、HClO 4等强碱:Ba (OH )2 Ca (OH )2等 弱酸:H 2CO 3 、CH 3COOH 等。 弱碱:NH 3·H 2O 、Cu (OH )2 Fe (OH )3等。 电离方程式 KNO 3→K ++NO 3— H 2SO 4→2 H + +SO 42— NH 3·H 2O NH 4++OH _ H 2S H + +HS _ HS _ H + +S 2- 【注意】 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如:BaSO 4、BaCO 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第二节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第二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一、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1、细胞外液中的电解质 健康人每升血浆中的电解质阴、阳离子总浓度为280-310mmol/L。细胞外液中存在的主要阳离子是Na+,其含量占阳离子总数的90%以上;主要阴离子是Cl-,HCO3-。这些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稳定和电中性起着重要作用;而其中的HCO3-则对于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起重要作用。 2、细胞的电解质 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主要是K+和Mg2+等;阳离子以HPO42-、H2PO4-和蛋白质为主,其他阴离子含量都很少。这些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和稳定和电中性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的HPO42-、H2PO4-和蛋白质在维持细胞内液pH稳定上起着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液总的渗透压相等,且其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也是一致的,因而体液呈电中性的。 二、不同部位体液间水和电解质的交换 由于毛细血管管壁上有细小的空隙,因此血浆与组织液间的水和无机离子主要是通过被动运输的形式进行交换的。正常生理条件下,血将和组织液中无机离子的浓度相等或相近,因而这些离子之间交换的量也是相等或相近的。但是,由于血浆中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管壁的空隙进入组织液,因此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是远远高于组织液的。 毛细淋巴管管壁对物质的通透性很高,组织液中的水和电解质很容易进入毛细淋巴管而成为淋巴液。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 当人体水的排出量小于摄入量时,会引起细胞液和细胞外流容量扩大和渗透压降低,大量水分潴留体内,肾脏排水功能障碍等疾病会引起水潴留。水潴留会引起细胞外液电解质被稀释,渗透压下降,水分向渗透压较高的细胞内液转移,引起细胞水肿。脑细胞水肿以及由水肿造成的电解质浓度下降,会想起嗜睡、烦躁、失语、定向功能失常、昏迷等症状。 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渴觉中枢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的浓度。渴觉中枢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的细胞都位于下丘脑。当机体失水时,血浆的渗透压升高,血量减少,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 肾脏的作用: 重吸收:在肾小管中,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大部分的Na+、K+、Cl- HCO3-等离子及绝大部分水,通过其管壁进入组织液并进而进入血浆中。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题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A 2.C 3.A 4.B 5.D 6.D 7.C 8.D 9.C 10.E 11.A 12.E 13.A 14.B 15.D 16.A 17.B 18.D 19.B 20.C 21.C 22.D 23.D 24.B 25.B 26.D 27.A 28.A 29.E 30.D 31.D 32.D 33.C 34.D 35.B 36.D 37.C 38.D 39.D 40.B 41.D 42.E 二、问答题 1.哪种类型的低钠血症易造成失液性休克,为什么?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易引起失液性休克,因为: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②抗利尿激素(ADH)反射性分泌减少,尿量无明显减少;③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 2.简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原因? ①大量消化液丢失,只补水或葡萄糖;②大汗、烧伤、只补水;③肾性失钠。 3.试述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 正常人钠、水的摄人量和排出量处于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了体液量的相对恒定。这一动态平衡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功能来实现。正常时肾小球的滤过率(GFR)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称之为球-管平衡,当某些致病因素导致球-管平衡失调时,便会造成钠、水潴留,所以,球-管平衡失调是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常见于下列情况: ①GFR下降;②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③肾血流的重分布。 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①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炎性渗出物和内皮细胞肿胀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单位严重破坏时,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小;②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下降,以及继发于此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使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水肿。 5.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与哪些因素有关? 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能引起球-管平衡失调,这是全身性水肿时钠、水潴留的重要发病环节。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功能增强的因素有: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是引起钠、水潴留的重要因素;②肾小球滤过分数升高使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③利钠激素分泌减少,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释放的抑制作用减弱,则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④肾内血流重分布使皮质肾单位的血流明显减少,髓旁肾单位血流量明显增多,于是,肾脏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强。 以上因素导致钠水潴留。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

第三章知识点回顾(知识点和典型例题) 一、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 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的。 非电解质:CH4、CO2、SO2、NH3、酒精、蔗糖 3: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方法:本身是化合物,自身能否电离出离子,若是化合物且自身能电离出离子就是电解质。 4: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电解质包含的物质:强酸() 强碱:() 绝大多数盐(包括沉淀盐:碳酸钙、硫酸钡、氯化银,虽然他们是沉淀,但是他们溶解的部分都是完全电离)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的形式:。 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很少量)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醋酸的电离度为1.32%。 弱电解质包含的物质:。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的形式:。 6、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例1: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 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自来水 B. 0.5 mol / L盐酸 C. 0.5 mol / L 醋酸 D. 0.5 mol / L KCl溶液 例2、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1=V2= V3 B.V1

水电解质

1. 一位体重50Kg的新病人,失水量占体重的5%,入院后胃管引流液350ml,问:该天补液量多少?(0.0分) A.3600ml B.3400ml C.3200ml D.3000ml E.5000 2. 低渗性缺水的表现(0.0分) A.口渴 B.血钠增高 C.尿比重下降 D.尿比重升高 E.腹胀 3. 确诊低渗性缺水,最可靠的依据(0.0分) A.测定尿钠 B.测定尿比重 C.测定血钠 D.心电图特征 E.呕吐、腹泻次数 4. 严重低渗性脱水的治疗可先输入(0.0分) A.5%葡萄糖盐水 B.10%葡萄糖液 C.3~5%氯化钠液 D.11.2%乳酸钠液 E.低分子右旋糖酐液 5. 正常人每日生理需要的水摄入量是 (0.0分) A.500~1000 毫升 B.1000~1500 毫升 C.1500~2000 毫升 D.2000~2500 毫升 E.3000~4000 毫升 6. 口渴、尿少、比重高、皮肤弹性差系(0.0分)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高血钾症 E.低血钾症 7. 高渗性脱水病人的体液容量的变化特点是(0.0分) A.细胞外液正常,细胞内液减少 B.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正常 C.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轻度减少 D.细胞外液轻度减少、细胞内液显著减少 E.细胞外液、内液按比例减少 8. 对高渗性脱水的病人首先输入(0.0分) A.平衡液 B.5%葡萄糖液 C.林格氏液 D.右旋糖酐 E.3-5%盐水 9. 当同时存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时,首先(0.0分) A.调节酸碱失衡 B.调节CL-不足 C.调节容量不足 D.调节K+不足 E.调节Ca2+不足 10. 通过静脉为病人补充10%氯化钾30ml, 用于稀释的溶液至少需要(0.0分) A.250ml B.500ml C.800ml D.1000ml E.1500ml 11. 治疗低钾血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0.0 分) A.尽可能口服补钾 B.严重缺钾时直接静脉推注10%氯化钾 C.静脉补钾要求尿量>30mL/h D.滴速控制在30~60滴/min E.每日补钾不超过6~8g 12. 等渗性脱水病人首先应输入的液体是 (0.0分) A.5%葡萄糖溶液 B.10%葡萄糖溶液 C.5%葡萄糖盐水 D.中分子右旋糖酐 E.5%氯化钠溶液 13. 对急性消化道失液的病人,医嘱有下 列液体,应首先输入的是(0.0分) A.5%葡萄糖盐水 B.5%葡萄糖液 C.10%葡萄糖液 D.右旋糖酐 E.5%碳酸氢钠 14. 低钾与高钾血症相同的症状是(0.0分) A.心动过速 B.乏力、软瘫 C.心舒张期停搏 D.腹胀、呕吐 E.心电图T波低平 15. 下列静脉补钾的要点中,先决条件是 (0.0分) A.尿量须在40mL/h以上 B.氯化钾浓度<0.3%,滴速<60滴/min C.滴速<60滴/min D.生理需要成人一般为2~3g/d E.严重病人补钾不超过8g/d 16.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首选(0.0分) A.11.2%乳酸钠 B.5%碳酸氢钠 C.3.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D.0.9%氯化钠 E.5%葡萄糖溶液+氯化钾 17. 高渗性脱水的主要病因是(0.0分) A.肠梗阻 B.急性腹膜炎 C.高热 D.腹泻 E.大面积烧伤 18. 韩女士,30岁,体温持续39。5℃~ 40℃,用退热药后,大汗淋漓渗湿一身衬 衣裤,其护理诊断是(0.0分) A.体液不足 B.大汗淋漓 C.高渗性缺水 D.等渗性缺水 E.低渗性缺水 19. 口渴、尿少、比重高、皮肤弹性差系 (0.0分)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高血钾症 E.低血钾症 20. 下列不属于高钾血症临床表现的是 (0.0分) A.神志淡漠、四肢软瘫、腹胀、腹泻 B.心动过缓、心律不齐 C.头晕、躁动、昏迷、面部抽动,有时伴 软瘫 D.皮肤苍白、湿冷、青紫 E.心电图表现:T波高尖,QT间期延长, 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 21. 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渗性缺水的病人的 常见临床表现(0.0分) A.烦燥 B.口渴 C.粘膜干燥 D.尿量减多 E.皮肤弹性下降 22. 下列选项中容易诱发体液失衡的治疗 有(0.0分)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选择题

A型题 1.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C.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 D.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蛋白质 E.细胞内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2.电解质是指 A.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B.细胞外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C.细胞内液中的各种无机盐 D.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E.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和一些低分子有机物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 3.正常成年男性体液含量约占体重的 A.40% B.50% C.40%-50% D.60% E.70% 4.细胞内外液的含量 A.是固定不变的 B.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的 C.主要由动脉血压变化来决定其动态平衡 D.主要由细胞膜两侧渗透压决定其动态平衡 E.主要由肾排出尿量的多少决定其动态平衡 5.关于胃肠道分泌液中电解质浓度的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胃液中H+是最主要阳离子 B.胃液中HCO3-是最主要阴离子 C.肠液中Na+是最主要阳离子 D.胃肠道各种消化液中含K+量高于或与血清中K+大致相等 6.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Na+ B.K+ C.Mg2+ D.Ca2+ A.H+ 7.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HCO3- B.HPO42- C.SO42- D.Cl- E.蛋白质阴离子 8.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E.尿素 9.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 A.蛋白质 B.球蛋白 C.K+ D.Na+ E.Ca2+ 1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 A.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C.血浆大于细胞内液 D.基本相等 E.组织间液小于细胞内液 11.高渗性脱水是指 A.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ol/L[310mOsm/(Kg.H2O)],血清>145mmol/L的脱水 B.失水>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l/L[280mOsm/(kg.H20)].血清钠>135mml/L的脱水 C.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l/L[310mOsm/(kg.H2O)],血清钠<135mmol/L的脱水 D.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l/L[280mOsm/(kg.H2O)],血清钠,<145mmol/L的脱水 E.失钠<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ol/L[280mOsm/(kg.H2O)],血清钠=135mmol/L的脱水 12.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中枢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C.肾血流减少 D.细胞内液减少 E.细胞外液减少 13.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A.散热减少 B.产热增加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D.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E.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 14.患者口渴,尿少,尿中钠高,血清钠>145mml/L,其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 A.等渗性脱水 B.水中毒 C.高渗性脱水 D.水肿 E.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溶液知识点汇总

电解质溶液 最新考纲展示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4.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7.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基础回扣 1.NH3·H2O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电离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只改变下列一种条件: ①升高温度②加水稀释③加少量NaOH(s) ④通少量HCl(g) ⑤加入NH4Cl(s) ⑥加入Na2CO3(s) 其中能实现下列要求的是: (1)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有________。 (2)使c(NH+4)减小的有________。 (3)使c(H+)增大的有________。 (4)使平衡常数K b增大的有________。 2.有下列几种物质:①NH3·H2O ②NH4Cl ③(NH4)2SO4④NH4HSO4⑤NH4HCO3

⑥Na2CO3⑦NaHCO3⑧NaOH 按要求回答问题: (1)能促进水的电离且溶液呈酸性的是________。 (2)同浓度的①~④的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同浓度⑤~⑧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HCO3溶液的电荷守恒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溶液的物料守恒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25 ℃,0.01 mol·L-1的盐酸中,c(OH-)=________ mol·L-1,pH=____________,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 (2)100 ℃时,pH=6的水中c(H+)=________ mol·L-1,该水显________性。 (3)100 ℃时(K w=10-12),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____,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 (4)25 ℃时,pH=8的CH3COONa溶液中c(OH-)=__________________,由水电离的c(OH-)=________________。 4.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温度下,水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都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说课稿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说课稿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李刚 各位评委、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节《电解质》第二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在深入研究了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以后,我认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本课时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内容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其教学价值来看,离子反应不仅仅是为化学反应的分类提供了新视角,更是对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认识的发展,使学生对反应的认识从宏观进入微观,从而对溶液中反应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展。接下来,我将围绕着教学设计中的五条线索(知识线、问题线、活动线、情景素材线、认知发展线)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本课时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鲁科版教材中,离子反应的内容分散到必修一和化学反应原理中,在必修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核心概念,学会简单的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离子的检验,而难度较大的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涉及弱电解质或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则安排在化学反应原理中,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符合知识的层进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概念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与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知识深广度的把握,不要随意提升难度,加重学生负担。本课时内容既衔接了第一章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研究和学习内容,又衔接了本章第一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的内容,同时为以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课标的解读和认识,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的 离子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内容认识到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体会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且锻炼了动手实验的能力,从现象中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从新的角度认识溶液中的反应,从微观层面加深对反应实质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法、分析学法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节《电解质》第二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在深入研究了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以后,我认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本课时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内容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其教学价值来看,离子反应不仅仅是为化学反应的分类提供了新视角,更是对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认识的发展,使学生对反应的认识从宏观进入微观,从而对溶液中化学反应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展。接下来,我将围绕着教学设计中的五条线索(知识线、问题线、活动线、情景素材线、认知发展线)谈一下我对本课时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鲁科版教材中,离子反应的内容出现在必修一和化学反应原理中,在必修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核心概念,学会简单的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离子的检验,而难度较大的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涉及弱电解质或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则安排在化学反应原理中,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符合知识的层进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概念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与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知识深广度的把握,不要随意提升难度,加重学生负担。本课时内容既衔接了第一章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研究和学习内容,又衔接了本章第一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的内容,同时为以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酸、碱、盐,认识了复分解反应。但对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不足。从化学用语的要求看初中学生只要掌握简单方程式书写,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学生没有基础。所以本课进一步研究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理论之一,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在进行本课学习时,重点是以实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构建微粒观的化学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对课标的解读和认识,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的离子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内容认识到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体会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且锻炼了动手实验的能力,从现象中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从新的角度认识溶液中的反应,从微观层面加深对反应实质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因此,本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进行探讨,并在分析过程中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理论教学一直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将枯燥的化学理论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并指导其学习呢?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这种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分组实验探究法和分组讨论法为主线,结合引导分析教学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让学生能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对于难点问题的处理则采用了思维建模的方法,将难点分散到各个环节中。而学生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自己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结论。这样既能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所得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五、过程分析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四个教学任务,同时根据具体需要编制了课堂导学案,这四个具体任务是: (1)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使学生建立离子反应的概念,初步认识到离子反应的实质。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分析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分析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能从反应实质中体会方法的使用。

水和电解质代谢

第十三章水和电解质代谢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体液的组成成分是 A. 水、无机盐、核酸 B. 水、无机盐、糖 C. 水、无机盐、脂类 D. 水、无机盐、低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 E. 以上都不是 2.体液量最多的是 A. 细胞内液 B. 细胞外液 C. 血浆 D. 淋巴液 E. 组织间液 3.新生儿含水量约为 A. 60% B. 50% C. 75% D. 80% E. 65% 4.关于水的含量在个体间的差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成人多,老年人少 B. 胖者多,瘦者少 C. 婴儿多,成人少 D. 男性多,女性少 E. 瘦者多,胖者少 5.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 钠离子 B. 镁离子 C. 钾离子 D. 钙离子 E. 锰离子 6.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C. 钙离子 D. 镁离子 E. 锰离子 7.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主要是靠哪种物质的移动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C. 葡萄糖 D. 蛋白质 E. 水 8.细胞外液的主要阴离子是 A. HCO3- B. Cl- C. HPO42- D. Pr- E. SO42- 9.按摩尔电荷浓度计算,细胞内液电解质总量高于细胞外液,因此渗透压 A. 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B. 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C.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基本相等 D. 细胞内液大于组织间液 E. 以上都不是 10.血浆与组织间液的重要差别是 A. 渗透压不同 B. 钾离子不同 C. 钠离子不同 D. 蛋白质含量不同 E. 以上都不对 11.有关水的功能错误的是

A. 调解体温 B. 运输物质 C. 防御作用 D. 润滑作用 E. 促进、参与化学反应 12.各种消化液体丢失后,共同缺乏的电解质是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C. 氯离子 D. 碳酸氢根离子 E. 钙离子 13.成人每日最低需水量为 A. 1000ml B. 1500ml C. 2000ml D. 2500ml E. 500ml 14.正常成年人每日尿量约为 A. 500ml B. 1000ml C. 1500ml D. 2000ml E. 2500ml 15.人体每日最少尿量为 A. 2500ml B. 500ml C. 1500ml D. 350ml E. 150ml 16.不能进食的人每日最低补液量为 A. 2500ml B. 500ml C. 1500ml D. 350ml E. 100ml 17.既能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又能降低心肌兴奋性的离子是 A. Ca2+ B. Mg2+ C. Cl- D. OH- E. K+ 18.对ADH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促进肾远曲小管分泌H+,重吸收Na+ B. 促进肾远曲小管排K+,重吸收Na+ C. 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D. 促进远曲小管对K+的吸收 E. 以上都不对 19.对于醛固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促进肾远曲小管对K+的重吸收 B. 它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C. 属于含氮类激素 D. 促进肾远曲小管分泌H+, 排K+, 重吸收Na+ E. 以上都不对 20.一次摄入大量水分后,尿量增加是由于 A. ADH分泌减少 B. ADH分泌增加 C. ADH分泌不变 D. 与ADH分泌无关 E. 以上都不对 21.大量出汗可出现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水中毒 E. 以上都不对 22.影响ADH分泌的因素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