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2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2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2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2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2 人民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主要知识:兴中会的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式、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黄花冈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南方临时政府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

比较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的异同,培养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资产阶级的革命派、立宪派、人民群众、汉族地主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分小组讨论辛亥革命最终的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有人搜集资料,有人整理成文,有人制作课件,有人小组发言。讨论过程中,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要注意理在何处;求同存异,不追求意见的最终统一;注意不要把讨论变成辩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并注意将禀赋不同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如黄花岗烈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我们应倍加珍惜。这种敢于牺牲自我,勇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领导地位的表现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难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原因。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资料卡片:

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准备在广州起义,事泄未成。1897年在日本奔走革命时化名中山樵,此后即以孙中山见称于世。1900年派人至惠州发动起义。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誓就职。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去大总统职务。其后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屡经失败。1924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体安葬于南京中

山陵。

新军:新军是清朝末年组建的近代化陆军。1895年,由胡燏芬募集5 000人,编为10营,号为“定武军”,由德国教官用西法训练,以新式枪炮装备,初驻天津马厂,后移屯天津小站。旋由袁世凯接办,扩充为7 000人,改称“新建陆军”。同时,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也在江苏编练“自强军”两千余人。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逐步将新建陆军扩充为六镇(师),人称“北洋六镇”。1903年,清政府以推行“新政”的名义,设立练兵处,由奕劻任总理。袁世凯为会办,掌握实权。而后由练兵处制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督练公所,新军编练推广到全国,计划全国编练36镇,每镇包括步、马、炮、工程、辎重等兵种,编制为12 512人。采取募兵制,应募士兵在年龄、体格、文化程度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规定。中下级军官多由国内各武备学堂的毕业生充任,也任用一些学习军事的归国留学生。到清朝覆亡前,全国已编练成新军14镇。清朝统治者的本意是以新军作为维护其垂危统治的支柱,但它却成为革命党人争取的重要对象。经过革命党人的秘密工作,新军中许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倾向革命,成为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起义的重要力量。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黄陂人。1883年考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派往海军服役。1896年参与训练新军。1900年任护军马队第1营管带。1905年任湖北常备军第2镇第3协统领官,后为暂编第21混成协统领。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之初,被士兵和下级军官逼迫“革命”,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实际上他一贯仇视反清革命,曾杀害革命党人。1912年被选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1916年8月,袁世凯死后继任为大总统。张勋复辟后,黎元洪辞去大总统职务。1928年6月病死于天津。

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字慰亭,号容庵。早年屡试不第,1881年投入淮军提督吴长庆,得到提携。1895年,以道员衔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戊戌变法期间,伪装赞成维新运动,却暗地出卖维新派,取得慈禧太后的宠信。1899年升山东巡抚,残酷镇压义和团。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加入帝国主义策划的“东南互保”。1901年起,继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及练兵处会办。以实行“新政”为名,扩编北洋军为六镇,从此成为北洋军阀的首领。1907年调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1909年辛亥革命时,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出兵威胁要挟革命党议和,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在北京建立地主买办联合专政的北洋军阀政权。为归除异己,派人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向帝国主义借款,发动内战,扑灭反袁的“二次革命”。为复辟帝制,他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1916年1月1日,他登上皇帝宝座,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为“洪宪”。在声势浩大的反袁护国运动中,3月22日,被迫消帝制,皇帝生涯不足3月。

云南护国战争爆发后,西南各省及两广纷纷独立。5月9日,陕南镇守使陈树藩宣布独立,并率兵进据西安,驱逐陕西将军陆建章,自称都督,这是北洋系统的将领首次公开倒戈。20日和29日,袁世凯的心腹陈宦、汤芗铭,先后宣布四川、湖南独立。袁众叛亲离,深感绝望,一病不起。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反袁呼声中死去。临终前,袁召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张镇芳入府,口述遗嘱,表示遵照约法,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 1916年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中,袁世凯死于北京。

教学流程:

1、自主学习:

(1)整体感知辛亥革命的结构。

历史背景→酝酿→爆发→高潮→失败→功绩

(2)武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条件是什么?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4)袁世凯如何篡夺革命果实的?

(5)辛亥革命的功绩是什么?

2、合作学习: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知识整合: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教训。

四、本课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2、《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在当时的实际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D、为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3、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在华政治势力

B、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建立民主共和制,让人民享有民主自由

4、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巨变的是

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

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5、就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主要因为

A、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

B、开启了中国现代化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材料:

1911年11月,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自任都督,挂起“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旗子,并“用竹竿挑去了府衙大堂屋子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江苏就这样光复了。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程德全、袁世凯等人的革命行动,对革命有何影响?

五、学习延伸

(一)革命老人吴玉章说,他从辛亥革命以来的实践中认识到“从别的一套革命老办法,非改不可”,试结合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扼要说明为何非改不可?

(二)相关链接:

①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②金冲及、胡绳武著:《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③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④张磊著:《孙中山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⑤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①历史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应运而生。

(2)条件:①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②革命党人的一系列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清统治,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③人民群众的斗争,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④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的作用。

(3)①内容:(略)

②意义: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府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4)①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攫取了清政府的大权,并向南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

②逼迫清帝退位。

③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④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5)①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功绩: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和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评价。D、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中显著的里程碑。

合作学习:

(1)有了正规的统一的政党领导。以前,革命团体分散,各自为战,先后举行的几次起义均失败。现在有了统一的政党,便于领导全国革命。

(2)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3)有了公认的民主革命领袖。由于孙中山的威望,他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者。

知识整合: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失败不仅体现在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更主要的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原因: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①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脱离人民群众;③同盟会软弱无力。④没有自己的武装;客观上: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②袁世凯的反革命手段。

教训:①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

②不能幻想帝国主义的支持;

③不能对封建势力妥协;

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本课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C

5、A

(二)材料解析题:

(1)问题:旧官僚进入革命阵营。

(2)影响:一方面,扩大了革命影响;另一方面:旧官僚逐渐夺取政权,革命成果部分丧失,民主、共和的革命最终目标当时没有实现。

学习延伸:在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奋斗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种“革命老办法”,理论上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的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纲领,实际上他们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革命武装。

因此,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而不可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结束了袁世凯的统治和张勋的复辟,故不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019-2020年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3 人民版必修1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

武昌起义的爆发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临时约法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难点分析: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江泽民《中共十五大报告》:‘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导入

讲授新课:

一.武昌起义

1、你们知道武昌起义发生于哪一年?

2、为什么会在这时期有这样一场革命运动?(必然性)

3、革命是怎么酝酿起来的?

(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之后又出现那些较有影响力革命团体?在此基础之上,于1905年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领导人是?政治纲领是?它的成立历史意义在于?

中国同盟会并不是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的联合体,而是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的骨干组成的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把全国的革命志士集结起来,有了共同的章程和纲领,打破了过去的地域观念。这就使它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革命小团体,从而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了一个公认的革命领袖,并由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

孙中山说:“自今日(指同盟会成立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孙中山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清朝人?

在同盟会的领导之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反清的武装起义此起彼伏,影响较大的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尽管这些斗争失败了,但有力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1911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

(2)反清斗争在中部地区湖北武昌打开局面,那么武昌起义能够一举成功的原因是?湖北军政府的首任都督是谁?反映什么现象?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十几年不断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密切相关。总的来讲,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等等。

【过渡】:

在湖北独立的影响下,南方各省纷纷响应,从10月22日湖南首先响应,到11月底四川宣告独立为止,全国共有14个省先后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为了加强对各省革命力量的领导,有必要建立一统一的全国性革命政权,在这样

的背景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概况:图片介绍具体情况:课件

(1)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2)结合书本76页的内容,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临时约法》主要内容包括那些?

判断一个政府的性质,主要应该看这个政府人员的组成和它采取的措施。

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防止帝国主义侵略,规定中华民国领土的范围;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依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人民的自由权利;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

临时约法的特点是: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3)你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的作用。从此以后,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民主取得了正统地位(最少是在观念上如此),谁也不敢明日张胆地复辟帝制,也没有人敢公开实行专制。这个进步是巨大的。几千年来封建君主专制的合法地位由此颠覆,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当然,《中华民剧临时约法》也有自己的局限。它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过渡】:

正当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之时,在华拥有巨大利益的帝国主义列强,以中立作为幌子,积极物色新的代理人来取代清王朝,他们看中具有军事实力的野心家袁世凯,一致要求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复出,加紧了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1)袁世凯为了加紧了篡夺革命的果实采取那些行动呢?

采取两面手法:对清王室是威逼利诱;对南方革命党是打拉结合,迫使双方向其让步。(2)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是?

第一,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施加了强大压力;

第二,混入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从内部破坏革命,和帝国主义相呼应;

第三,是革命党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普遍认为,如果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就实现了。因此,资产阶级革命派带有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而且严重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他们平时不注意发动人民群众,因此实力显然不如袁世凯。为确保革

命的成果不会因为袁世凯的反对而丧失,不得不在寄希望于袁世凯的同时将政权拱手相让。

第四,是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3)归纳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2.性质

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近代中国策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场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辛亥革命有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1905年成立同盟会,制定了章程,设立了领导机构,创办《民报》为机关刊物,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②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③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进行反封建斗争,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激发了人们的革命情绪,推动了各地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3.辛亥革命的评价:

1)成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一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失败:结果和任务完成与否上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从直接结果来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可以说革命是成功了。

从最终结果来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告诉我们,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全面、辩证地认识它的本质特征。因此,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或者失败了,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免失之偏颇,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认识,才是比较客观、全面的。

(4)“从辛亥革命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要想革命取得成功,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

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爆发后,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破坏,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经验不足和妥协,导致革命果实被窃取。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帝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失败也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那么,中国革命到底应向何处去?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探究这个问题。

作业:

板书: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历史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

2.条件:

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兴中会等)

统一的革命政党成立:同盟会(1905年)

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发动;

人民群众的斗争

文学社、共进会坚持发展革命力量(新军)

二.武昌起义的经过、结果和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