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判断行输出变压器(高压包)的好坏

如何判断行输出变压器(高压包)的好坏

如何判断行输出变压器(高压包)的好坏
如何判断行输出变压器(高压包)的好坏

如何判断行输出变压器(高压包)的好坏

判断行变的损坏当行电路并不短路,但是电压就是上不去的时候,你可以用镊子短路一下行推动级变压器的初级,(可以判断,主电压是直流短路还是交流短路,如短路后,电压能恢复正常,说明存在交流短路;若短路后,主供电电路电压仍有过栽现象,说明存在直流短路。)如果这个时候行管的集电极电压恢复了,那么有90%是高压包损坏了,很准的。

彩显行输出和彩电行输出最大的区别在高压输出端和地之间内部并接一个高压电容,而彩电没有.98%的行输出损坏原因是此高压电容击穿,所以用500型万用表的*10K档测高压帽对地电阻不是无穷大,那它肯定坏了.如测不出阻值,再用电容表测一下高压帽和地之间的容量,99%的行输出电容在2700P-3000P左右,有的在

4000P-6000P,如小于2500P那电容也已击穿过,行输出即使还能用,到时候也会听到"吧-吧"响,是行输出内部的电容在打火,并且图象闪烁.(注:测量时断电并将高压帽从像管上取下.一般行输出的右面最后一个脚为高压电容的接地脚)

大多数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就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行变的初、次级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的还没有碰上),级间漏电,高压损坏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用万用表的R*100K档(MF10型表有此档)或R*10K档,红表笔接阳极高压卡簧,黑表笔分别去测高压包的所有引脚,若其中与任意脚有阻值的话,那该高压包必坏无疑。若前

面还不能确定行变是否损坏,那就改变方式,一只表笔接地,另一只表笔分别去接所有的引脚(包括引线),正常的高压包在测加速极与地之间时表针会有一小幅度的摆动,这跟加速极旋钮所处的位置有关,其它引脚也不应该出现任何阻值。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示别行变有匝间短路的。此时就用万用表的电压档去验证了。方法是:用万用表的直流500伏电压档或更高,红表笔接加速极引线的焊点,黑表笔接地,通电一试,看该电压为多少?是否可调?若能在正常范围内变动,那行变本身也就是正常的高压包匝间短路用万用表测不出来,当你的显示器行管发热严重,行电流增大时,很可能是高压包匝间短路引起的。高压包匝间短路的轻重和行电流的大小有关,如果高压包短路较轻或者是一些轻微漏电,行电流增加不多显示器还暂时能用,但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检测方法:在高压包的铁氧体磁心间穿绕一圈导线在中间穿过就可以不要在上面缠绕,稍长一些,两端露出导体,行电源中串入电流表。开机观察电流值然后短路穿入行输出的导线,在观察电流变化,如果电流突然猛增,说明高压包没问题,如果电流没有变化或变化微弱说明高压包有短路需更换。-

用镊子瞬间短路行电路的激励变压器的初级时,测量主电源是否升高,若升高的话,说明高压包坏了

在行管的C极与高压包之间串接一个60W灯泡,开机暗红正常、高亮则包坏,这个方法不用担心屡烧行管。十分安全,大家可试验。

一、引起高压包损坏的病灶包内高压滤波电容击穿。包内高压线圈匝间短路。包内高压硅堆漏电或击穿。

4、包内初次级线圈短路

5、包内聚焦组件老化,使聚焦及加速电压不稳定。

6、包体绝缘性能下降,使高压包对内或对外打火。

二、如何判断高压包是否损坏。

B根据高压包病灶的6个类型,损坏后的症状略有不同。包内高压电容击穿。这是造成高压包损坏的最大成因,大约有四成的高压包损坏与它有关。包内高压电容的容量约为2700P,比显象管锥体所形成的电容 1600P高一些,两个电容并联在一起总容量就有4300P以上,可以帮助减少屏幕的呼吸效应。由于包内高压电容的绝缘介质的绝缘强度远及不上显象管的玻璃,而且电极间距小,当高压过高或工作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发生击穿。注意高压电容击穿后HV端对地阻值不一定为零,而是通常出现数千欧到数百千欧的阻值。这是因为电容内的绝缘介质被高压击穿碳化后仍有一定阻值,将万用表设10K档,测高压帽对地或对HVC端的阻值,正常时为无穷大,如出现阻值,可判断包内高压电容击穿。高压电容击穿后使HV 输出短路,开机则行电流巨大,通常会锁机或出现间歇啸叫,并且很容易烧行管。包内高压电容击穿后,在通电瞬间绕组电流剧增,ABL端子所外接的电阻通常会过流烧焦,这是一个判断其损坏的明显表徵。

2、包内高压绕组匝间短路。这也是经常导致高压包损坏的原因,由于包内次级短路,造成行电流大增,轻则锁机保护,重则烧行管。由于高压绕组匝间短路后功率消耗都在其内部发生,因此包体发热严重,很容易判断。

如果被保护快速锁机,就用低行压供电使其继续工作,诱使故障病灶出现,而且行电流不至于巨大,行管还是安全的。

包内高压硅堆击穿或漏电。高压硅堆击穿或漏电后,不经整流的交流高压加在滤波电容上,但电容不能隔离交流电压,其结果相当于短路,与高压电容击穿所造成的表象很接近,相比之下症状要轻一些,所以通常高压硅堆损坏后,ABL电阻并不一定烧毁,但行电流一样巨大。怎样检测高压硅堆是否击穿或漏电呢?只能使用兆欧表或带有100K量程的万用表,将黑笔接地或ABL端(如果高压包已拆离电路,就只能黑笔接ABL端),红笔接高压帽,正常时会有10兆欧左右阻值,(高压硅堆导通的内阻),将表笔对调,测量时表针会划动一下就归零,(包内高压电容充放电),如果测得阻值较低(小于5兆欧),就基本可以确定包内高压硅堆漏电或击穿了

4、包内初次级绕组短路。这种症状就不需要多说了,B+被直接短路到地了,结果与行管击穿一样。

5、包内聚焦组件老化。这种故障也很直观,就是聚焦电压或加速电压不稳,随着开机时间延长,图像聚焦越来越差。在排除了管座、G2滤波电容及机内潮湿漏电后,故障仍然存在,就可以肯定聚焦组件损坏了。

包体绝缘下降。这种情况在潮湿天气或老机中经常发生,表现为包体对外放电,轻则产生小电弧有嘶嘶声,重则电弧大并有啪啪声;如果包体对内打火,就只听到啪啪声而没有电弧产生。因为高压放电,HV电压瞬间下降,势必造成图像亮度及大小变动,甚至锁机或烧行管等。

显示器高压包问题检修

显示器高压包问题检修 常用彩显高压包故障分析与与原理 一、高压包概述显示器高压包和电视机高压包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其主要作用是产生阳极高压。以及提供聚焦、加速、栅极等各路电压。由于高压包工作于高温、高频率、高电压、大电流的状态,加上外部环境潮湿或多尘等因素影响,使高压包损坏率较高,其损坏的常见部位如图1 所示。 二、与高压包相关的关键词及专业术语 1.HV-一阳极高压显示器尺寸不同,HV 电压也不同。通常14/15 英寸机的HV 值是24kV---25kV;17 英寸机是27kV~29kV,19 英寸和21 英寸机是30l,V~35kV。 2.FV--聚焦电压FV 电压通常在HV 端以电阻电位器分压方式取得,电压值是3kV---gkV。如果是双聚焦的,就分为FVl 和FV2,其实是内部多设一组电位器而已。 3.SV--加速极电压也称为G2。SV/G2 电压通常从HV 端分压取得,其电压值是300V 一,800V。有些高压包不从HV 端分压输出SV/G2 电压,而是在包内另设绕组,或在行管C 极将行逆程峰值整流获得,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SV/G2 电压受到电路控制,方便工业装配。注意,在行管C 极整流时获得SV/G2 电压时,必须采用高速整流管。4.DF--动态聚焦显示器尺寸增大时,屏幕中央和四周的聚焦就容易变得不均匀,就需要加入动态聚焦电路,对FV 电压进行动态调整。在双聚焦显像管中,有水平聚焦和垂直聚焦电路。 5.SFR--包内聚焦组件中的FV/SV 调整电位器冷端通常是接地的,但有些机型将其用作信号取样,在高压变动时使电路作出补偿o 6.HVR--包内HV 端取样电阻的冷端此电阻直接取样于HV 端,阻值较大, ·大众版2007 年合订本一o◎梁顺周必须用兆欧表才能测量。其作用也是HV 变动检测o 7.HVC--包内高压滤波电容的冷端通常此脚都被接地,但一些中高档机型将其用作信号取样,以便更灵敏地检测高压变动'。 8.G1--栅极负电压通常在包内绕组获得,G 1 电压值是…100V 200V。控制G1 电压可控制光栅亮度。加到显像管的G1 电压通常为一30V~一100V,关机消亮点通常也在G1 控制电路内完成,使

笔记本液晶屏灯管故障判断

笔记本在工作时,液晶屏自身是不发光的,它需要借助背光灯管来实现发光,即灯管发出的光线通过液晶屏后透射出来,我们才能看清楚液晶屏上显示的内容。从工作原理上说,笔记本主板所提供的低压直流电先进入升压电路板,通过开关电路转换为高频高压电,然后将液晶屏背光灯管点亮。 如果笔记本开机后,液晶屏上显示的文字或图像非常暗淡,说明背光灯管没有工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两种:一是驱动背光灯管的升压电路损坏;二是灯管自身损坏。 虽然液晶屏是整台笔记本中最精密、技术含量最高的部件,但只要掌握了它的工作原理,胆大、心细一些,完全可以自己动手解决这种故障。当然,在动手之前,要准备好以下工具:电烙铁、优质焊锡丝、松香、刀片、数字万用表、螺丝刀等。 第一步:拆开液晶屏的外壳。我们把装饰盖打开并将底下的螺丝拧下后,才能拆开液晶屏的外壳(有一些笔记本的液晶屏的螺丝在侧面)。笔记本外壳一般采用卡扣设计,所以在拧下螺丝后,要用小螺丝刀从缝隙处稍微撬开,并沿撬开处横向划开,即可打开卡扣。

注意:在撬卡扣时,螺丝刀不要太深入机器内部,避免损坏内部元件,同时,在撬卡扣时不能太用力,否则会造成外壳变形或卡扣损坏。 第二步:拆开外壳后,就可以看见笔记本液晶屏的内部结构了,图1为液晶屏灯管的工作电路。从图1可以看到,从笔记本的主板上引出了一组排线,这组排线的主要作用是将主板提供的电流和控制信号引入升压板,而升压板的作用则是将主板提供的12V直流电转换为背光灯管工作所需的高频高压电,同时根据主板的控制信号开启或关闭液晶屏灯管,调整灯管的亮度。升压后的高压电被输送给液晶屏上的灯管,并驱动灯管正常工作。 第三步:先确定是否是排线损坏导致的故障。用万用表测量输入升压板的电压是否正常,或者将笔记本整体拆开,用万用表测定排线两端是否有断路现象。如发现是排线断路,可将排线在两头剪断并重新接线,即可解决问题。 注意:有一些笔记本是用软印刷铜箔排线,这种铜箔一旦出现断裂就比较麻烦,最好的办法是更换铜箔排线,如无法实现,可仔细查看印刷铜箔,找到断路点,并用墙纸刀将铜箔表面刮开,用电烙铁快速焊接,即可解决问题。

CRT高压分离和高压包

高压分离(双行管)电路

高压包内部图: 高压包:15”的高压包一般有两个可调电位器,LG、三星只有一个可调电位器是G3极电压,G2极电压由CPU控制。 17”高压包上有三VR(可调电位器),下面为G2极(加速极),上面的是G3极(分水平和垂直聚焦)不能接反,若接反则无法调整聚焦,个别显示器只有两个VR(可调电位器)都是调G3极的,三星、LG、的G2电压由CPU控制或在电路板上经电阻分压后获得。 AFC自动频率控制的作用: 1、从高压包的次级线圈送出行逆程脉冲信号加到电源,使电流的振荡频率和行频一致消除干扰。 2、取行逆程反馈信号到行场振荡芯片,使行振荡的频率和行输出保持一致,消除干扰。 3、取行逆程脉冲信号加到升压控制电路使升压控制信号的频率和行频一致确保升压的稳定。

X射线保护的工作原理: 当高压上升时,会产生过多的X射线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加入X射线保护电路,在高压包的一组次级线圈输出一个直流电压经电阻分压后加到行场振荡芯片的X射线保护脚。当高压升高时,此电压也会上升,当超过X射线保护时从X射线保护脚给内部行振荡电路送去一个较高的电压,使振荡电路停止工作,不输出控制信号整机无高压实现保护,也叫做高压过高保护,简称高保。 高压包的故障: 1、开机在显示器内部有“啪”“啪”响声,高压包的外壳对地打火,换高压包。此类故障机不能长时间开机,否则烧毁行管。 2、亮度跳变、聚焦跳变坏高压包、电位器不良。 ①、G2电位器不良②、尾板上G2极旁边的磁片电容漏电 ③、管座内部有问题④、显象管内部有灰尘 如何判断高压包的好坏: 把G2加速极从尾板上焊下来然后开机,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接GW的引线测G2极电压,如果电压有幅度则高压包坏,如果电压不变则是尾板的电路有问题,将尾板G2极对地的那棵瓷片电容取下来,在将G2的引线给焊回支,此时如果亮度不变,则是电容漏电更换既可,如果依然跳变则换显象管的尾座,更换后还若还有故障则是显象管本身有问题,可用高压电警棍处理。 3、烧行管:经查无其它元件损坏后,开机短时间行管发热,C极的直流供电被拉的很低(是主供电电压的1/2)时间稍长就烧毁行管,换高压包(高压包初级线圈短路引起)。 4、烧ABL(自动亮度控制)端的电阻:高压侧短路。 如何判断ABL的引脚: 在断电状态下高压包各脚与ABL脚都不通而且只有一只脚既为ABL(必须是跟电路里有连接的)。 5、看高压包的封装是否变形,鼓起、裂开、漏液等。则高压包必坏直接更换既可。

怎样判断高压包好坏

怎样判断高压包好坏 判断高压包的损坏当行电路并不短路,但是电压就是上不去的时候,你可以用镊子短路一下行推动级变压器的初级,(可以判断,主电压是直流短路还是交流短路,如短路后,电压能恢复正常,说明存在交流短路;若短路后,主供电电路电压仍有过栽现象,说明存在直流短路。)如果这个时候行管的集电极电压恢复了,那么有90%是高压包损坏了,很准的。 彩显行输出和彩电行输出最大的区别在高压输出端和地之间内部并接一个高压电容,而彩电没有.98%的行输出损坏原因是此高压电容击穿,所以用500型万用表的*10K档测高压帽对地电阻不是无穷大,那它肯定坏了.如测不出阻值,再用电容表测一下高压帽和地之间的容量,99%的行输出电容在2700P-3000P左右,有的在4000P-6000P,如小于2500P那电容也已击穿过,行输出即使还能用,到时候也会听到"吧-吧"响,是行输出内部的电容在打火,并且图象闪烁.(注:测量时断电并将高压帽从像管上取下.一般行输出的右面最后一个脚为高压电容的接地脚) 大多数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就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行变的初、次级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的还没有碰上),级间漏电,高压损坏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用万用表的R*100K档(MF10型表有此档)或R*10K档,红表笔接阳极高压卡簧,黑表笔分别去测高压包的所有引脚,若其中与任意脚有阻值的话,那该高压包必坏无疑。若前面还不能确定行变是否损坏,那就改变方式,一只表笔接地,另一只表笔分别去接所有的引脚(包括引线),正常的高压包在测加速极与地之间时表针会有一小幅度的摆动,这跟加速极旋钮所处的位置有关,其它引脚也不应该出现任何阻值。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示别行变有匝间短路的。此时就用万用表的电压档去验证了。方法是:用万用表的直流500伏电压档或更高,红表笔接加速极引线的焊点,黑表笔接地,通电一试,看该电压为多少?是否可调?若能在正常范围内变动,那行变本身也就是正常的 高压包匝间短路用万用表测不出来,当你的显示器行管发热严重,行电流增大时,很可能是高压包匝间短路引起的。高压包匝间短路的轻重和行电流的大小有关,如果高压包短路较轻或者是一些轻微漏电,行电流增加不多显示器还暂时能用,但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检测方法:在高压包的铁氧体磁心间穿绕一圈导线在中间穿过就可以不要在上面缠绕,稍长一些,两端露出导体,行电源中串入电流表。开机观察电流值然后短路穿入行输出的导线,在观察电流变化,如果电流突然猛增,说明高压包没问题,如果电流没有变化或变化微弱说明高压包有短路需更换。 用镊子瞬间短路行电路的激励变压器的初级时,测量主电源是否升高,若升高的话,说明高压包坏了 在行管的C极与高压包之间串接一个60W灯泡,开机暗红正常、高亮则包坏,这个方法不用担心屡烧行管。十分安全,大家可试验。一、引起高压包损坏的病灶。 1、包内高压滤波电容击穿。 2、包内高压线圈匝间短路。 3、包内高压硅堆漏电或击穿。 4、包内初次级线圈短路 5、包内聚焦组件老化,使聚焦及加速电压不稳定。 6、包体绝缘性能下降,使高压包对内或对外打火。 二、如何判断高压包是否损坏。 根据高压包病灶的6个类型,损坏后的症状略有不同。

判断彩电行输出变压器好坏的方法

判断彩电行输出变压器好坏的方法 一、电压检查法当行输出变压器出现线圈匮间短路时,+B电压会相应地下降。在+B端接上电压表,然后对行激励变压器初级作幡时短路,使行输出失去激励脉冲而停止工作,此时观察+B电压的变化。若电压恢复正常,说明行输出电路有短路故障。 二、电流检查法此种方法适用于检查行输出变压器绕组匣间短路故障。用万用表电流挡串接在行输出变压器初级回路上作检测,当电流大幅度增加,大于500MA时可以判断行高压绕组发生短路。但用这种方法对于行输出变压器低压绕组匣间短路就不易检查出来。如21英寸的彩电行电流一般在270mA-350MA之间,当行输出低压绕组匝间发生短路时,所增加的电流在20%~30%左右,增幅并不大,较难判定行输出变压器是否有问题。 三、波形检查法对于一些+B电压下降,行电流有所增大的电视机,用上述方法又难以确定输出变压器的好坏时,通过用示波器测量行输出管集电极波形,可以立即判断行输出变压器绕组有否短路故障。在正常情况下,行逆程脉冲波形稳定整齐,没有杂波;脉冲幅度是+B电压的9倍左右,宽度为12us在行输出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所测行输出管集电极往往有杂乱的波形出现。 四、短路电流比较法这种方法简便实用。首先测量行输出工作电流I1,然后用一条长约20CM线径约0.5mm 的导线在行输出变压器磁心上绕1圈,再将导线两端短接一下,测出此时的行电流I2。如果I2较I1增加了70%以上的电流,即I2=(1.7-2.0)I1.说明行输出变压器无短路故障,若I2=1.08I1,即电流增加了8%,则行输出变压器高压绕组有2匝短路;若I2=I1,电流没有变化,说明有2匝以上的线圈短路了。要测量行电流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测量开关电源输出端与行输出变压器初级绕组之间所串联电阻上的电压降来判定电流的变化,这样更为方便。有的电视机正常工作时,行电流就较大,在怀疑行输出有短路故障时,但又不掌握正常行电流值,此时用短路电流法作检查,可以作出准确的判断。此外,电视机的行电流大小会因屏幕尺寸和偏转角度的差别有所不同。用这种方法可不必先知道行电流正常值是多少,只要短路行输出变压器一圃后,比较行电流值的前后变化,就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在使用“短路电流法”时,要首先接好电流表,短接操作时间不宜长,只宜作瞬时短路,能观察到电流值即可。经过多次实践证明,用“短路电流法',判断行输出变压器故障的准确性高,而且安全,不会对元器件造成损坏。 大家在判断高压包好坏时肯定碰到过误判,花钱买回的高压包换到故障机上却是故障依旧,这种花钱不讨好的事肯定让大家很上火,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判断行输出好坏的方法: 1)准备一个无故障的旧高压包(当然新的也一样,但旧的比喻拆机的是不用花钱的),并记该旧高压包+B和接行管C极的是哪两个脚。 2)如果你觉得你的故障机的行输出有问题的话,你可以先把我们事先准备好的旧高压包(行输出)用七八十厘米左右(长短不限,不过不要太长)的花线两根把高压包的+B和接行管脚跟电路板上面的+B供电脚和行管C极脚位相连,焊牢后把高压包悬空,切记高压帽悬空时一定要与周围物体有足够的距离,检查无误后我们就可以开机试机,如果启动时能听到刷的一声有高压产生,说明高压包是好的,且高压包工作的条件具备,如果高压帽内无高压产生,说明电路有问题。 3)如果用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高压包接上去(上面接两根线的法子)有高压产生,再把认为有故障的高压包接上去(依旧是只接两根线),如果无高压产生或者产生的高压很小并且行管发热严重就说明该高压包肯定有问题。 如,一台创维29TM9000(5P30机芯)采电,采用VOC超级单片TDA9373。出现无光栅,有伴音的故障。检查视放管各极电压正常,且显像管灯丝亮;查显像管加速极电压为0V,其正常电压要求在320-580V 之间,加速极电压由行输出变压器T302内部产生,高压绕组产生的高压脉冲经整流分压再经加速极电位器调节输出,见图1。试调略去输出变压器上的加速极电位器(TSCREEN),电压无变化,分析可能是电位器输出端开路所致。 众所周知,一般常称FBT是彩电的第二电源,它提供多种功能电压输出,即显象管(CRT)的阳极高压HV(20~27kV)、聚焦极电压FV(3~8kV)、加速极电压SV(150-1080V)以及灯丝电压Vf(5.7~9V有效值电压)。这里灯丝电压是取自正逆程脉冲,有时兼做消隐脉冲、PAL开关触发脉冲、开关电源行脉冲电压等;FBT还提供视放电压(矩阵电压) (一般为190±10V)、初级电源电压一般为11O±10V)、低压电源(12V~18V)、场电源(24~60V)、电子调谐器调谐电压VT(30±2V)、行脉冲电压HP(HP电压为行正逆程脉冲,可供CTV消隐脉冲、PAL开关触发脉冲、开关电源行脉冲及AFC鉴相器需要)、ABL电压、存贮器供电电压(-29V)及高压限制电路电压等。

创维29T68HT

创维29T68HT(6D81机芯)高清彩电屡损枕校管和阻尼下管为哪般 https://www.doczj.com/doc/4814373602.html,文章出处:发布时间:2010/12/10 | 3174 次阅读| 23次推荐| 1条留言 Samtec连接器完整的信号来源开关,电源限时折扣最低45折每天新产品时刻新体验ARM Cortex-M3内核微控制器最新电子元器件资料免费下载完整的15A开关模式电源首款面向小型化定向照明应用代替 一台创维29T68HT(6D81机芯)型高清彩电,开机指示灯亮,按本机“频道+”键能听见机内断续的继电器吸合声,初步判断CPU工作基本正常,可能是某一部分电路故障,造成CPU开机后进入保护状态。 开盖检查,发现开机后灯丝不亮,也听不到高压声和行频叫声。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B电压在50V与140V间跳变。先断开行负载,在+B输出电容C928两端接一只10OW灯泡,开机,+B输出电压为稳定的140V,说明电源基本正常。用二极管挡,红表笔接行管集电极,黑表笔接地,测量值为无穷大,说明行部分无明显短路故障。测量枕校管DA1499c、e极间和下阻尼二极管FMLG16极间均有约.30Ω左右的阻值,而测行输出管和上阻尼二极管正常,怀疑枕校电容和S校正电容损坏是造成损坏枕校管和下阻尼二极管的原因。将其拆下检查,发现枕校电容4. 7uF/50V已无容量,S校正电容274/630V基本正常。因手上暂无DA1499,用D880加绝缘片代换,其佘件用原型号换上后开机,听到高压声音,随后故障依旧,测枕校管和下阻尼二极管又损坏。难道还有失效元件未查出,还是D880不能胜任此处枕校管的工作? 上网查有朋友用此管代替过两台同机芯彩电的枕校管均使用正常。再用D1263和TIP122代换,结果还是一样,只是有时损坏一只管,有时损坏两只管。干脆不装枕校管,根据维修其他彩电的经验,充其量是枕形失真。开机后,下阻尼二极管FMLG16又损坏,只好暂停维修,等待备件。 新件买回后,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应该不是代换不当的问题。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又仔细检测了逆程电容、枕校电路小信号驱动部分的所有电阻、电容、晶体管和行扫描部分s 校正电路中的电阻、电容、二极管,均未发现问题,然后换新管试机,故障依旧。因为每次都是开机几秒钟之内就损坏,来不及测量枕校电路各关键点电压,因此,维修陷入困境。 考虑到逆程电容和S校正电容都工作在高电压环境下,用只有9V供电的数字万用表测量的准确性不是很大,决定将行扫描部分的逆程电容和S校正电容C709、C711、C714、C708、C712、C713全部换新,并将逆程电容C709、C714由原来的5.6nF/2000V换为6.2nF/2000V、

显示器黑屏的原因解析及解决方法

显示器黑屏的原因解析及解决方法 一、电脑主机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 电脑主机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主机电源引起的故障 主机电源损坏或主机电源质量不佳引起的黑屏故障很常见。例如,当你添加了一些新设备之后,显示器便出现了黑屏故障,排除了配件质量及兼容性问题之后电源的质量不好动力不足是故障的主要起因,这时你也许还可听到机内喇叭连续报警12声,更换大功率质优电源是这类故障的最好解决办法。此外,有的主板上有A T/ATX双电源接口,其选择跳线设置不对也可引起这类故障。 2.配件质量引起的故障 电脑配件质量不佳或损坏,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例如主板(及主板的BIOS),内存,显示卡等等出现问题肯定可能引起黑屏故障的出现。其故障表现如显示器灯呈橘黄色,这时用替换法更换下显示卡,内存,甚至主板,cpu试试,是最快捷的解决办法。 3.配件间的连接质量 内存显卡等等与主板间的插接不正确或有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是引发黑屏故障的主要原因。而且显示卡与显示器连接有问题也可能引发这类故障,直至AT电源插接不正确更有甚者如你的硬盘或光驱数据线接反也有可能引发启动黑屏故障。 4.超频引起的黑屏故障 过度超频或给不适合于超频的部件进行超频不仅会造成黑屏故障的产生,严重时还会引起配件的损坏。还有就是过度超频或给不适合于超频的部件超频后散热不良或平常使用中散热风扇损坏、根本就不转等等都会造成系统自我保护死机黑屏。 5.其它原因引起的黑屏 其它如主板CMOS设置不正确及主板清除BIOS跳线不正确都可引起黑屏故障,这时你可对照主板说明更改其设置。此外软件冲突如驱动程序有问题安装不当,DIY不当如BIOS 刷新出错,电源管理设置不正确,恶性病毒引起硬件损坏(如CIH)等等都有可能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出现。大家在遇到这类故障时不妨多仔细想想多考虑一下故障的成因,做到解决故障知己知彼事半功倍。 二、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 根据笔者平常的经验,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 1.交流电源功率不足

解决变压器的同名端问题

变压器同名端问题(2009-02-24 13:02:50) 标签:绕组电势匝数感生电动势变压器杂谈分类:technical 变压器同名端相对极性的判别(转) 两个绕组方向一致时间,两个绕组的起绕点是同名端,两个绕组方向相反时,其中一个绕组的起饶点和另一个绕组的结束点是同名端 同名端是指在同一交变磁通的作用下任一时刻两(或两个以上)绕组中都具有相同电势极性的端头彼此互为同名端.变压器的极性辨别就属于同名端问题 变压器及三相变压器同名端的含义用“·”来表示原、副绕组感生电动势的相位,原副绕组均带“·”的两对应端,表示该两端感生电动势的相位相同,称为同名端.一端带“·”而另一端不带“·”的两对应端,表示该两端感生电动势相位相反,则称为非同名端,亦称为异名端 变压器同名端相对极性的判别 变压器同名端相对极性的判别 变压器绕组的极性指的是变压器原副边绕组的感应电势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1—1所示:1、2为原边绕组,3、4为副边,它们的绕向相同,在同一交变磁通的作用下,两绕组中同时产生感应电势,在任何时刻两绕组同时具有相同电势极性的两个断头互为同名端。1、3互为同名端,2、4互为同名端;1、4互为异名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点击图片看大图: 变压器同名端的判断方法较多,分别叙述如下: 一、交流电压法。一单相变压器原副边绕组连线如图1—2,在它的原边加适当的交流电压,分别用电压表测出原副边的电压U1、U2,以及1、3之间的电压U3。如果U3=U1+U2,则相连的线头2、4为异名端,1、4为同名端,2、3也是同名端。如果U3=U1-U2,则相连的线头2、4为同名端,1、4为异名端,1、3也是同名端。 二、直流法(又叫干电池法)。干电池一节,万用表一块接成如图1-3所示。将万用表档位打在直流电压低档位,如5V以下或者直流电流的低档位(如5mA),当接通S的瞬间,表针正向偏转,则万用表的正极、电池的正极所接的为同名端;如果表针反向偏转,则万用表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所接的为同名端。注意断开S时,表针会摆向另一方向;S不可长时接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点击图片看大图: 图1-3 干电池法测同名端 三、测电笔法。为了提高感应电势,使氖管发光,可将电池接在匝数较少的绕组上,测电笔接在匝数较多的绕组上,按下按钮突然松开,在匝数较多的绕组中会产生非常高的感应电势,

显示器显示模糊的主要原因及排除

显示器显示模糊的主要原因及排除 2009-06-12 23:16 显示器显示模糊的主要原因及排除 显示模糊是各种显示器常见故障之一 显示器显示模糊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FBT(行输出变压器)的聚焦电位器变值松动或移位,致使加到CRT中的聚焦电压不合,造成屏幕模糊; 二是使用环境湿度大,使CRT尾座板上聚焦引脚锈蚀,在CRT刚通电时出现模糊现象; 三是CRT管内因制造工艺或CRT锥体玻壳内有杂物而使聚焦(focuse)极与加速极(G2)间产生静电积尘,形成极电阻而使屏幕出现严重的模糊。 首先从模糊的程度来看,若模糊现象较轻,仅是字符轮廓变模糊,而字迹依然能识别,大多属第一种原因; 若大面积严重模糊,屏幕一片白色光晕,且调FBT上的聚焦电位器时屏幕亮度随之变化,则属第三种原因; 如果CRT刚开机时模糊,随着时间延长,越来越清晰,这通常为第二种原因。 对于第一种情况,微调FBT中的聚焦(focuse)电位器或干脆换掉电位器即可排除故障。 对于第二种情况,一般使用无水酒精清洗放电环及尾座上各电极插头和插座即可,如放电环锈蚀严重,可更换尾座部件。 对于第三种原因,取下CRT尾板,将CRT上高压帽中24KV高压用万用表笔线引到CRT聚焦板插座中,打开显示器,用一接地的电线对加速极G2瞬间放电2~3次即可. 一般经过2~3次放电便能使聚焦(focuse)与加速极(G2)两电极之间的尘埃极电阻击穿。恢复原电路后,观察屏幕清晰程度,再适当调一下FBT上的聚焦电位器就能使模糊故障排除。这种方法俗称“打Acking法”, 因涉及到高电压,应谨慎从事,切记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如发生意外,本人不负责. 对于IBM 2248/G03、Envision/D350显示器,用橡皮锤头对准CRT屏幕正中部位轻轻击打几次,有可能就可排除这类显示器的模糊故障。 老一点的电位器位于电子枪电路板的下面,有手调的旋钮,棍子一样的。 现在的电位器应该和光驱里的差不多,稍微比光驱里的要大一些。

高压包检测

高压包检测 1. 100K档测电阻.高压帽取下,对地测量通则坏.在线测量B+下降许多,高压包发炀,有垂直肋条等,都是包坏的特征. 2. 绕组间短路好测,匝间短路电路尚未保护的可在磁心上饶一导线并短路,如果电压较前降低说明存在匝间短路,电路已保护时可拆下原机彩行,找一完好的彩行只把+B和行管C极两端接入电路,如果+B正常了说明彩行存在匝间短路。彩行有些内部故障只能代换确定了。(作者:心之虹2004-9-23 11:42:28) 3.[推荐]快速判断彩电行输出变压器的好坏 把彩行从线路板上拆下来,取下高压帽(做好绝缘处理),拔下像管尾座板,拔去偏转线圈的插头,用一根导线把行管C极和行+B电源连接到彩行初级对应的两个脚上,(在+B与彩行脚间串入电流表),开机测量正常电流在40-80mA左右,大于100mA证明行变有短路故障。但行频不对也会使行电流变大,怎么判别是行变不良还是行频不对呢?如果用本机彩行测量出来电流大的时候,可以用一只其它正常的彩行(不管型号和屏幕大小),接入测量一下电流变小证明原来的彩行坏,电流还是大证明行频不对。注意:对比试的彩行脚位不要接错,一定要接在初级上。 本人十多年来用这个方法判断彩行好坏非常正确容易,没有过误判 4. 测量行输出短路的简单方法:一般我用测量G2电压来判断(G2电压应是电源电压的3-5倍) 如果两个电压倍值相差太大就可以怀疑行输出变压器损坏了。 变压器局部短路,则会使激励电流剧增.(即便是空载) 据此,可作一个有一定输出能力交流电源(最好接近行频).在输出端串入交流表头,按钮开关,然后接被测变压器的初级. 打开电源,观察表头读数.根据经验可以判断. 确实在实践中,我也是根据行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的.只不过要排除偏转等负载的短路情况. 哈哈!让朋友们见笑了!变压器局部短路,则会使激励电流剧增.(即便是空载) 据此,可作一个有一定输出能力交流电源(最好接近行频).在输出端串入交流表头,按钮开关,然后接被测变压器的初级. 打开电源,观察表头读数.根据经验可以判断. 确实在实践中,我也是根据行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的.只不过要排除偏转等负载的短路情况. 5.与方法1类似: 判断行变好坏的几种方法 一:用测试仪 制作方法如图:三极管可以用9013,9014,3DG201A等,三个用一样的型号,发光二极管可以用直径5毫米,电阻用八分之一瓦的就可以了。调试:开启电源,将两个端子短路,发光二极管应熄灭,如不熄灭应调整微调电阻使发光管刚刚熄灭。注意事项:在线测时,灯丝有行供电。且串联电阻小于10欧时,应断开灯丝回路。当行输出变压器各级电压整流输出回路某些元件击穿短路时,发光管也会无光。最好是把行输出去下来测。(少图) 二:用电阻法 大多数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就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行变的初、次级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的还没有碰上),级间漏电,高压损坏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用万用表的R*100K档(MF10型表有此档)或R*10K档,红表笔接阳极高压卡簧,黑表笔分别去测高压包的所有引脚,若其中与任意脚有阻值的话,那该高压包必坏无疑。若前面还不能确定行变是否损坏,那就改变方式,一只表笔接地,另一只表笔分别去接所有的引脚(包括引线),正常的高压包在测加速极与地之间时表针会有一小幅度的摆动,这跟加速极旋钮所处的位置有关,其它引脚也不应该出现任何阻值。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示别行变有匝间短路的。此时就用万用表的电压档去验证了。方法是:用万用表的直流500伏电压档或更高,红表笔接加速极引线的焊点,黑表笔接地,通电一试,看该电压为多少?是否可调?若能在正常范围内变动,那行变本身也就是正常的。 三:用示波器测 -般示波器都有一个输出2v幅度,频率为1KHz的基准校正端子.把待查的行变初级找到,一端接示波器基准方波输出端子,-端接示波器地,把探头也接基准方波端子.时间50uS,幅度0.2V,你就可看到振铃波形.彩显高压包只有1至3次振铃[因方波频率低]如你看普通彩电,可有7次以上.而且幅度更大.你再在行变磁心先穿一匝导线短接.如好的行变会有40%的波幅压缩.你还可以用它来查行推变压器,开关变压器.很爽的!~ 我可是百试百灵,从未失过手的.当然如配有可调方波发生器就更好了.但就这样也很准!

如何判断行输出变压器(高压包)的好坏

如何判断行输出变压器(高压包)的好坏 判断行变的损坏当行电路并不短路,但是电压就是上不去的时候,你可以用镊子短路一下行推动级变压器的初级,(可以判断,主电压是直流短路还是交流短路,如短路后,电压能恢复正常,说明存在交流短路;若短路后,主供电电路电压仍有过栽现象,说明存在直流短路。)如果这个时候行管的集电极电压恢复了,那么有90%是高压包损坏了,很准的。 彩显行输出和彩电行输出最大的区别在高压输出端和地之间内部并接一个高压电容,而彩电没有.98%的行输出损坏原因是此高压电容击穿,所以用500型万用表的*10K档测高压帽对地电阻不是无穷大,那它肯定坏了.如测不出阻值,再用电容表测一下高压帽和地之间的容量,99%的行输出电容在2700P-3000P左右,有的在 4000P-6000P,如小于2500P那电容也已击穿过,行输出即使还能用,到时候也会听到"吧-吧"响,是行输出内部的电容在打火,并且图象闪烁.(注:测量时断电并将高压帽从像管上取下.一般行输出的右面最后一个脚为高压电容的接地脚) 大多数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就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行变的初、次级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的还没有碰上),级间漏电,高压损坏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用万用表的R*100K档(MF10型表有此档)或R*10K档,红表笔接阳极高压卡簧,黑表笔分别去测高压包的所有引脚,若其中与任意脚有阻值的话,那该高压包必坏无疑。若前

面还不能确定行变是否损坏,那就改变方式,一只表笔接地,另一只表笔分别去接所有的引脚(包括引线),正常的高压包在测加速极与地之间时表针会有一小幅度的摆动,这跟加速极旋钮所处的位置有关,其它引脚也不应该出现任何阻值。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示别行变有匝间短路的。此时就用万用表的电压档去验证了。方法是:用万用表的直流500伏电压档或更高,红表笔接加速极引线的焊点,黑表笔接地,通电一试,看该电压为多少?是否可调?若能在正常范围内变动,那行变本身也就是正常的高压包匝间短路用万用表测不出来,当你的显示器行管发热严重,行电流增大时,很可能是高压包匝间短路引起的。高压包匝间短路的轻重和行电流的大小有关,如果高压包短路较轻或者是一些轻微漏电,行电流增加不多显示器还暂时能用,但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检测方法:在高压包的铁氧体磁心间穿绕一圈导线在中间穿过就可以不要在上面缠绕,稍长一些,两端露出导体,行电源中串入电流表。开机观察电流值然后短路穿入行输出的导线,在观察电流变化,如果电流突然猛增,说明高压包没问题,如果电流没有变化或变化微弱说明高压包有短路需更换。- 用镊子瞬间短路行电路的激励变压器的初级时,测量主电源是否升高,若升高的话,说明高压包坏了 在行管的C极与高压包之间串接一个60W灯泡,开机暗红正常、高亮则包坏,这个方法不用担心屡烧行管。十分安全,大家可试验。

彩显行输出变压器

彩显行输出变压器(FBT)常见故障及维修代换技巧 彩显行输出变压器(FBT)常见故障及维修代换技巧 一、工作原理简介 行输出变压器又称逆程变压器,或称回扫变压器(Flying Back Transformer,简称FBT),就是常说的“高压包”,是CRT彩显中非常重要的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在行扫描逆程期间(行输出管截止时),利用偏转电流向逆程电容充放电所形成的800-900Vp-p的行频高压脉冲,经FBT内部耦合整流后形成24-25KV左右的高压(新型大屏幕显像管的阳极高压可 35KV), 为显像管提供正常工作所需的阳极超高压,通常,显像管的聚焦电压、帘栅极电压也由FBT 的阳极超高压经内部分压而得,也有的显像管的加速极电压,由FBT次级的专门绕组提供。 为主要作用是产生阳极高压,另外提供聚焦、加速、栅极等各路电压。 由于高压包通常工作于高温、高频、高压、大电流的状态,加上外部环境潮湿或多尘等因素影响,损坏几率还是比较高的。下面简单说一下FBT损坏的主要部位及故障特点。 二、FBT损坏主要部位、故障特点及判断方法 1、FBT内部高压滤波电容击穿 这种故障占FBT总损坏率的四成左右(比例还是相当高的)。通常,FBT内部的高压容的容量约为2700P,比显象管锥体所形成的电容1600P高一些,两个电容并联在一起总容量就有4300P以上,可以帮助减少屏幕的呼吸效应。由于包内高压电容的绝缘介质的绝缘强度远及不上显象管的玻璃,而且电极间距小,当高压过高或工作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发生击穿。 注意高压电容击穿后HV端对地阻值不一定为零,而是通常出现数千欧到数百千欧的阻值。这是因为电容内的绝缘介质被高压击穿碳化后仍有一定阻值,将万用表设10K档,测高压帽对地或对HVC端的阻值,正常时为无穷大,如出现阻值,可判断包内高压电容击穿。高压电容击穿后使HV输出短路,开机则行电流巨大,通常会锁机或出现间歇啸叫,并且很容易烧行管。包内高压电容击穿后,在通电瞬间绕组电流剧增,ABL端子所外接的电阻通常会过流 烧焦,这是一个判断其损坏的明显特征。 2、FBT内高压线圈匝间短路 FBT损坏常见故障之一。当FBT出现此故障后,行电流明显增大,轻则锁机保护,重则烧行管。同时,由于高压绕组匝间短路后,功率消耗都在其内部发生,因而会出现包体发热严重(有的甚至出现包体开裂、烧焦)现象,一般很好判断。如果FBT外部没有明显的发异常,也可以用50V的低电压给行输出供电,以检测其行电流大小,从而进一步确定FBT正常与否, 同时可有效防止行管意外损坏。

摩托车点火系统的使用与检测

摩托车点火系统的使用与检测 现代摩托车种类繁多,电路改进快,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更使得摩托车电气部分花样繁多,这样便给其维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即使如此,它们各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如供电方式、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电气系统可划分为5 个部分,即:信号系统、照明系统、充电系统、点火系统和启动系统。在电气系统的这一大家族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点火系统吧!尤其是喜欢外出或者跑长途旅游的摩友,是否因点火系统出了问题在上不着村下不着店的地方,车子启动不了而受过罪呢?是否因其有故障使得行驶无力,加速性能差而苦恼过呢?还是因其有故障而使得化油器回火或排气管“放炮”而失落呢?今天我就和读者好好聊聊点火系统的有关知识吧。 摩托车点火系统可分为有触点和无触点(CDI 、PEI )点火系统。由于无触点与有触点点火装置相比,具有很 多的优越性,如:点火提前角由脉冲传感器的位置决定,不受触点磨损的影响,点火可靠;点火电压上升快,有利于汽缸内混合气的燃烧,启动性能好等等。因此,现在大部分摩托车都采用CDI 点火系统,笔者就着重谈谈CDI 点火系统吧。CDI 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电源线圈、脉冲发生器、电子点火器、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升压变压器,俗称高压包)和火花塞等组成。那么在整个点火系统中,只要其中一个部件有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点火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或不能工作。因此,多掌握一保养和维护的知识对自己是很有帮助的。 当我们的车子突然熄火,或是不能启动,在确定油路正常,汽缸有压力后,就可以断定为点火系统出了问题(通常我们是先看有没有火)。问题可能出在构成点火系统的任何一个部件上。如何快速找出问题的所在部位呢?我们可以利用逐个新元件替换法,即从最外端(火花塞)用新元件替换,直到有火为止。此方法虽然快速、直接且效果明显,但很不现实。因为不可能有谁将所有的元件都配备齐全。第二种为逐个检测法,即一个一个地检测,直到检查出有问题的部件为止。此方法虽然烦琐,但较为实际。第三种为间接检测法。即:有一些元件不易直接测出其好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其他元件的好坏来判断其好坏。因为第一种方法较为简单,且容易操作,所以笔者在此就不再赘述,下面着重谈谈第二种方法。 一、火花塞 因为火花塞工作在高温高电击等恶劣环境下,因此,为较易损坏元件。快速判断其好坏的方法为“两看”,即一看其颜色,二看其形状。如果火花塞无积碳,无烧熔且电极平齐,呈棕红色,则为正常火花塞。反之则为有故障的火花塞。常见的故障有积碳和严重积碳,浸油漏电,过热、铅化、电极烧熔,绝缘裙部破损,电极弯曲,明显的变形损坏等等。在诸多故障中,有些是人为造成的,有些是车子自身造成的!由于火花塞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我们可以观其形色而判断发动机工作的情况,就像中医把脉一样。如,火花塞裙部布满了积碳,中心电极与外侧电极发生了隔绝,使得火花塞无法跳火,发动机无法启动,则可判断是由于混合气过浓(二冲程发动机混合油比例不对),或是点火时间不对,或是由于火花塞电极间隙小等等所致。另一种判断火花塞好坏的方法就是直接用来试火,将其接在火花塞帽上,使其距发动机5?7mm 踏动启动杆或用电启动,使发动机转动,观察火花塞的跳火情况,当发出蓝色、粗大的火花时,表明火花塞正常,反之应对其更换。 二、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为一升压变压器原理。连接电子点火器的一端为初级线圈,连接火花塞的一端为次级线圈。点火线圈常见的故障有线圈烧断、接触不良、绝缘不良等等。测量有无线圈烧断现象,只要分别测出初、次级线圈是否导通就可以判断出其好坏来。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万用表测电阻挡,分别测量初次级线圈,因为初级线圈匝数少,且导线的横截面相对大一些,所以电阻相对小,指针偏转的幅度要大一些,应接近无穷大(^)。次级线圈则与其相反,所以电阻相对要大于初级线圈的电阻。另一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出其阻值,再与维修手册上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其好坏。通常初级线圈的阻值 3.5?5Q为正常,次级线圈的阻值10.5?16Q为正常。测量时应选 择合适的量程挡,以便使得测量更为准确。在没有万用表的情况下,可以找一小灯泡或小喇叭和一电源(可用车上自带的蓄电池,如果用扬声器,则用一节干电池即可)串联来代替。将小灯泡或扬声器。接上电源,并让电源分别与点火线圈的初、次级线圈串联形成回路,再观察小灯泡发光或扬声器的发光或发声情况来判断其好坏,如果小灯泡发光或扬声器有声音(如果用扬声器来判断,接电源应瞬间接触,这样效果会更好)则为好的,反之则应更换。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判断其好坏,即“试火法”,因为变压器只对交流电源起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找一个小电压交流电源接入初级线圈,高压线与车体距离5?7mm ,看是否有火花。通常可以找一节干电池,让负极与车体接触, 高压线与车体保持5?7mm,用初级线圈的一端与干电池的正极瞬间接触,看高压线与车体之间是否有火花。有则说明是好的,否则是坏的。以上的过程不需将点火线圈从车上取下,如果要取下检测,应注意导线的接法,且应注意安全。常见的故障还有绝缘有问题,即:有时候高压线会对车体放电跳火,从而使发动机很难启动或不能启动。并且高压线漏电跳火是一大安

三相变压器联结组别判断方法(2013)

三相变压器联结组别(标号)的判定方法 一、联结组别(标号)概念 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别是指三相变压器一次(高压)绕组的线电压(电动势与二次(低压)绕组的线电压(电动势)之间的相位关系。采用所谓的时钟表示法,就是把高压绕组的电压向量看成是时钟的长针,低压绕组的电压向量看成时钟的短针,长针指向12,看短针指在哪个数字上,这个数字即连接组号,如图1-1所示。 B . 12 63 9 图1-1 二、影响联结组别的因素 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别与绕组的联结方法、各相电动势的相位及同名端的标志有关。 (一)联结方法的影响 变压器绕组最常用的联结方式有星形、三角形接法,也有开口三角形、自藕形和曲接形(Z形)接法。常见的有星形和三角形接法,而三角形接

法又有逆接和顺接两种,即ax 绕组的x 端可以和b 连接,也可以与c 连接。按照ax-by-cz-ax 顺序接线的称为顺接,按照ax-cz -by-ax 顺序接线的称为逆接;星形接法用Y 表示;三角形接法用D 表示,如图1-2所示。 C z c a b . c c a b 图1-2 (a )星形联结 (b )三角形联结(顺联) (c )三角形联结(逆联) 在三相变压器里 ,一次绕组的首端用A 、B 、C 表示 ;末端用X 、Y 、Z ;二次绕组的首端用a 、b 、c 表示,末端用x 、y 、z 表 示。星形接法中点可以引出中线,也可以不引出。这样,一、二绕组的接法就有各组合:(1)Y,y 或YN,y 或Y,yn;(2)Y,d 或YN,d;(3)D,y 或D,yn;(4)D,d 。其中大写字母表示高压绕组接法,小写字母表示低压绕组接法,字母N,n 是星形接法的中心点引出标志。 (二)绕组电动势相位的影响 在变压器的接线图中 ,一次绕组按A 、B 、C 相序排列,相位保持不变 ;二次绕组按a 、b 、c 相序排列,相位可有改变(abc 、bca 、cab )。同一铁心柱上的绕组属于同一相,相位相同 ;错开一个铁心柱相位滞后1200 ,钟点数按顺时针方向增加4h ,错开两个铁心柱,相位滞后2400 ,钟点数按顺时针方向增加8h ,如图1-3(a )、(b )所示。

变压器同名端

变压器同名端 变压器同名端相对极性的判别(转) 两个绕组方向一致时间,两个绕组的起绕点是同名端,两个绕组方向相反时,其中一个绕组的起饶点和另一个绕组的结束点是同名端 同名端是指在同一交变磁通的作用下任一时刻两(或两个以上)绕组中都具有相同电势极性的端头彼此互为同名端.变压器的极性辨别就属于同名端问题 变压器及三相变压器同名端的含义用“·”来表示原、副绕组感生电动势的相位,原副绕组均带“·”的两对应端,表示该两端感生电动势的相位相同,称为同名端.一端带“·”而另一端不带“·”的两对应端,表示该两端感生电动势相位相反,则称为非同名端,亦称为异名端 变压器同名端相对极性的判别 变压器同名端相对极性的判别 变压器绕组的极性指的是变压器原副边绕组的感应电势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1—1所示:1、2为原边绕组,3、4为副边,它们的绕向相同,在同一交变磁通的作用下,两绕组中同时产生感应电势,在任何时刻两绕组同时具有相同电势极性的两个断头互为同名端。1、3互为同名端,2、4互为同名端;1、4互为异名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点击图片看大图:

变压器同名端的判断方法较多,分别叙述如下: 一、交流电压法。一单相变压器原副边绕组连线如图1—2,在它的原边加适当的交流电压,分别用电压表测出原副边的电压U1、U2,以及1、3之间的电压U3。如果U3=U1+U2,则相连的线头2、4为异名端,1、4为同名端,2、3也是同名端。如果U3=U1-U2,则相连的线头2、4为同名端,1、4为异名端,1、3也是同名端。 二、直流法(又叫干电池法)。干电池一节,万用表一块接成如图1-3所示。将万用表档位打在直流电压低档位,如5V以下或者直流电流的低档位(如5mA),当接通S的瞬间,表针正向偏转,则万用表的正极、电池的正极所接的为同名端;如果表针反向偏转,则万用表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所接的为同名端。注意断开S时,表针会摆向另一方向;S不可长时接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点击图片看大图: 图1-3 干电池法测同名端 三、测电笔法。为了提高感应电势,使氖管发光,可将电池接在匝数较少的绕组上,测电笔接在匝数较多的绕组上,按下按钮突然松开,在匝数较多的绕组中会产生非常高的感应电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