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及土地市场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及土地市场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及土地市场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及土地市场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及土地市场的关系【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推进。与此同时,城市进程中日益突出的土地需求已经严重抑制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土地资源的价值也越来越凸显,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侵占耕种土地,甚至使一些地区的土地因等待开发闲置数年而成为荒地。

【关键词】土地监管;土地流转;土地利用率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管理事业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符合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我国土地管理仍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发展,既要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更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空间。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节约用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是造福子孙后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吃饭问题,是了不起的成绩。我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我们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从明晰产权关系、确定流转条件、规范流

城市土地管理论文

10 金融1017415054 徐艳 城市土地管理论文--- 农村城市化土地管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关于农村城市化土地管理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了。土地问题一直是关系我们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土地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农民进城。即,城市化工农民进城。城市化是要让一部分农民进城,但又不仅是让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镇中的现代生活。国际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镇内的人口总数占该国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这在操作上比较简便,也利于横向比较,但这种城市化的内涵缺乏全面性,容易产生重城市化数量,轻城市化质量。城市化过程最重要的应通过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他们进城市定居,改变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不是单纯的人口城市化。进城的农民,不仅当做外来的劳动力,而且要当做城市居民、城市的主人,并逐步达到减缓城乡收入差距的长远目标。同时城市化还包括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现象。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解决,还可能出现新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这正是城市化质量不高的表现。 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处理好土地征收的补偿与安臵问题。《土地管理法》规定,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土地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由于城市土地市场的建立处在逐步摸索的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尘世存量土地供应失控。多年来都强调政府土地供应,但在实际操作中,政 府职能通过农地专用,征用等手段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而对城市存量土地,政府

土地管理概论复习资料考试ABC卷

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土地管理:土地管理又称地政管理。它是指一个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 对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的各种管理措施的总称。 地籍:是区域内反映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也称土地广籍。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总和。 土地用途管制: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 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的资源特性,是土地能成为资产的主要原因。 2、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是土地的土地空间承载功能。 3、产生土地报酬递减原理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容量。 4、在土地管理系统中,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和市场管理是核心,土地利用 管理是目的。 5、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宗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县。 6、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出租的主要区别是所有权是否转移。 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管理应着重于土地利用再生产和再开发及防治土地污染。 三、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土地资源的特点,及与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明土地资源管理的 重要性。 答:土地资源特性包括:客观性、生产性、面积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地域分异性、 可持续发展性、多功能性; (1)土地与人口 土地以其养育功能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存、发展、繁衍的环境。土地生产能力决定着其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2)土地与环境 土地作为人类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的好坏。 (3)土地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的功能和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强调土地为人类服务,但是,人类如果只强调向土地索取,而不重视保护和改善土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土地的功能、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将与人们的期望越来越远。 2、简述我国农用地管制的内容和意义。 答:农用地用途管制就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农业用地区,根据规定的使用 条件和方式,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田区、林业用地区、水产养殖区等进行用 途管制。对农用地利用进行管理,要针对农用地的资源和利用特性,采用适当的措 施,对农用地的开发、利用、治理、跋扈进行有效管理,具有以下意义: (1)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管地方式、用地方式的一个大变革;是深入贯彻中国土地基本国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 理,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得以全面提高的根本举 措; (2)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

城市土地管理

第一章绪论 一土地概念 (1)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了人类活动的成果,即土地是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综合体。 在土地这个综合体中,土地质量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影响,离开了整体,各个单独的组成要素都不能理解为土地。 (2)土地与国土 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包括资源与环境两部分。 (3)土地问题 农村农用地问题,核心是土地的质量和产出。 城市建设用地问题,核心是土地的区位。 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协调 二、土地的二重性 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有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性)意义。 土地资源 土地资产,其重要属性是有限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 三土地的功能 负载功能土地能将生物与非生物负载其上,成为地球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安身之所。 养育功能土地具有肥力,具备适宜生命生存的氧气、温度、湿度和各种营养物质,使各种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仓储功能土地蕴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水力等能源资源,沙、石、土等建材资源。为人类生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提供景观的功能土地自然形成的各种景观,如群山、大海、瀑布、清泉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风景资源。 储蓄和增殖的功能土地作为资产,随着对土地需求的不断扩大,其价格呈上升趋势,因此,投资于土地,能获得储蓄和增殖的功效。 四、土地的基本特性 (一)自然特性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存在不以人类意 志为转移;而其他生产资料几乎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人力不可能创造土地、消灭土地, 或用其他生产资料代替。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的绝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地块之间也不能互相

《城市土地管理》复习题

《城市土地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土地权利的四种基本权能: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土地金融市场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资金供求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主要有:协议、招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按照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土地分等定级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土地租赁分短期和长期。短期租赁一般不超过__________年。 6、按土地价格表示方法,地价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土地管理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主要有:协议、招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影响城市土地需求的因素有经济发展、___________、人口数量、基础设施和__________。 10、地籍管理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 11、地籍管理的方法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____________和技术方法。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耕地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A 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B 有良好的水利和水土保护设施的耕地 C 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D 蔬菜生产基地 2、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A 为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B 不按照批准的原因使用土地的 C 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连续2年未使用的 D 因撤销、迁移等原因禁止使用土地的 3、某市土地管理部门发现某县A公司存在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行为,某县土地管理局却不

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如何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是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土地管理现状为基础,采取良好手段来处理各方面工作内容。基于此,文章就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标签: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文献标识码】A 1、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1.1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 作为农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土地,经济发展是人们安定生活的基本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国家根基所在,为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就要实现土地可持续化发展。在有关管理部门的研究下,新型土地资源管理不仅要结合社会经济来看,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做出改变,应放远眼光,纵观全球,开拓创新,寻找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好的改进方案。在发达国家来看,他们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是注重生活品质,有效改善生活品质,对现有的土地资源管理目的主要是要突出土地的环保效果,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展经济水平有限,在土地资源管理开发上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为了达到资源分配维持生态平衡,就要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做到公平原则。 1.2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 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就是要让土地进行科学可持续发展,要合理控制人类自身发展给土地带来的负担。为解决这一主要问题,避免土地资源与人类经济发展矛盾,有关政府部门意识到这一问题,将近几年来土地资源管理进行调整,合理管理土地资源,在土地管理上投入精力,加强引导梳理,追求土地资源管理合理化,构建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 2、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 2.1城市定位不准确,缺乏合理的科学规划 如今各类城市正处于飞速建设发展阶段,由于经济体制问题,土地资源在短期内还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原有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又根据城市发展制定出了一套适应经济体制的城市规划内容,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内在要求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由于城市实际发展的速度与城市规划内容严重不符,造成了城市定

我国城市土地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土地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土地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不仅要建设,而且要管理。在走向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面对城镇化加速的重大挑战,政府如何转变职能、更充分提供公共产品、促进社会和谐等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城市规划、环境改造、征地拆迁以至小区建设都成了制度建设的迫切之需。城市土地作为一种有限且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必须得到全体人民尤其是土地管理者的重视,土地使用者要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每一寸土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1城市土地管理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与镇的规模扩大与数量增加,城市用地相应增加与功能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客观的变化必然要求我们主观上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国有,但所有权和使用权两者分离,改变了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划拨土地模式,促进了我国土地市场的发育,土地作为一种资产流入市场,推进城市土地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我国当前城市土地管理的模式仍然是行政主导性,城市政府和相应的职能部门是主要的管理主体,管理主体单一不益于政府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有些政府领导仍利用其行政权力干预土地优化配置,城市土地使用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致使城市土地利用不充分或土地资源缺乏,城市土地的真正所有者——公民的实体利益得不到维护。探讨我国当前城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相应对策,是我们实事求是解决发展中的用地矛盾与问题的需要。 2我国城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管理受行政干预严重 《土地管理法》第8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城市土地和各种非农建设用地归全民所有。同时《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但在实践层面上,国务院不可能亲自行使对所有城市土地的管理权,于是国家又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给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隶属于同级政府,在其刑事土地管理职能时,往往会受到当地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商业类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必须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出让,严禁行政力量的干预。但在实践中,政府个别领导仍利用其职权,采用协议方式或直接打招呼、批条子的方式指定供地对象、供地用途和供地价格等,严重扰乱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 2.2土地法制管理欠缺

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办法2020

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高质量利用,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和原则) 本办法所称的土地交易市场,是指由市政府批准设立的汇集和发布土地交易信息、公开实施土地交易活动、办理土地交易事务的固定场所。 本市土地交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的土地交易市场环境。 第三条(管理部门和承办机构)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土地交易活动。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实施相关管理工作。 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是本市土地交易市场的承办机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具体实施土地交易活动。

第四条(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的职责) 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履行以下职责: (一)提供土地交易活动专门场所,为土地交易代理、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场所; (二)汇集、发布本市土地交易信息; (三)接受委托,组织实施土地交易活动; (四)从事与土地交易相关的其他事务。 第五条(事务公开) 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应当将土地交易规则、运作程序、服务内容、工作守则和监督办法等在土地交易市场及相关网站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评标专家管理)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应当建立土地招标的评标专家库。实施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活动前,应当在公证处的公证下,随机抽取评标专家。 第七条(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范围)

下列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应当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 (二)开发区成片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割转让; (三)其他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的; (四)合同约定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的。 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可以委托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第八条(公开土地交易信息) 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应当在土地交易市场发布以下信息: (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的招标拍卖挂牌公告和交易结果公示; (二)开发区成片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割转让的招标拍卖挂牌公告和交易结果公示; (三)其他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土地交易市场进行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的公告和交易结果公示;

土地利用与管理知识点

1、土地的涵义是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公认: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 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集合体,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规律。 2、城市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整体。人口较稠密且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地区称为 城市,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功能分区,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3、狭义的城市土地是指城市市区,即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城郊土地除 有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外,多数属于集体所有。 4、广义的城市土地是指城市行政区内陆和水域及其地上、地下的空间总称。行政区域上划 分三个层次:是建成区土地,即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除去城市建成区外的外延扩建区域,大部分为村镇占用的土地;是指城市行政区内的全部土地。 5、市域是指城市行政上所管辖的区域,包括下辖的县及县级市; 6、市区是指实际的城市区域,包括城市近郊区和建成区,但不包括所辖的外围县、乡。 7、建成区是指城市建筑物外沿的范围; 8、中心城区和中心市区概念相同,是依繁华程度单独划出的一个区域,一般指城市核心的 城市商业和城市设施密集的地区。 9、城市土地利用特性1、城市土地的固定性2、扩展性3、利用的区位性4、利用的空间性 5、用途逆转的困难性 6、永续利用性 7、供应的稀缺性 8、资产性 9、生态的脆弱性10、 利用的社会性 11、城市土地利用是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下所开展的各项开发与建设活动。 12、城市土地管理是城市政府依据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土地的占有、分配、 使用而进行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 13、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指从国家利益的全局出发,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和地域条件,对土地资源的配置、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等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14、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原则1、规划计划管理原则2、节约集约利用原则3、优化结构布局原则4、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统一原则5、保护耕地原则6、依法利用管理原则 15、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内容 1、城市土地利用基本理论(1)租 理论(2)区位理论(3)可持续利用理论(4)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城市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 (2)土地使用制 (3)土地国家管理制度3、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土地整理 (2)城市土地开发 (3)城市土地利用 (4)城市土地保护 4、城市土地管理 (1)城市土地地籍管理 (2)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 (3)城市建设土地审批管理(4)城市土地市场与价格理(5)城市土地税收管理 1、地租的概念及分类 ●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2、广义与传统地租的概念 ●广义:泛指土地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土地及与土地相关的房屋或其他附着物租给他人 使用所获取的报酬。 ●传统:是土地使用者租用土地所支付的租金,是其所获利润中超过平均利润的部分。

城市土地管理论文

城市土地管理论文——农村城市化土地管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关于农村城市化土地管理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了。土地问题一直是关系我们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土地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农民进城。即,城市化≠农民进城。城市化是要让一部分农民进城,但又不仅是让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镇中的现代生活。国际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镇内的人口总数占该国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这在操作上比较简便,也利于横向比较,但这种城市化的内涵缺乏全面性,容易产生重城市化数量,轻城市化质量。城市化过程最重要的应通过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他们进城市定居,改变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不是单纯的人口城市化。进城的农民,不仅当做外来的劳动力,而且要当做城市居民、城市的主人,并逐步达到减缓城乡收入差距的长远目标。同时城市化还包括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现象。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解决,还可能出现新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这正是城市化质量不高的表现。 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处理好土地征收的补偿与安臵问题。《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土地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由于城市土地市场的建立处在逐步摸索的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尘世存量土地供应失控。多年来都强调政府土地供应,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职能通过农地专用,征用等手段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而对城市存量土地,政府不仅不能垄断其供应,而且很难称其为一个供应者,存量土地虽然数量巨大,但政府掌握的份额却近于零。 2、协议出让,政府让利。出让土地方式有拍卖、招标和协议三种。 3、生地出让,效益粗放。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逐步建立,各地政府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越来越多,有的城市甚至想社会公开承诺,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方式出让的土地面积要占全年出让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 4、“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用”为了一些破产的中小企业,政府不惜用“土地换就业”、“拿土地换养老”,但一些私企或外商在将其收购后。立即将这份突击改变用途,获取暴利,只是职工今后无立锥之地 土地征收需要遵守下列原则。严格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珍惜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原则;妥善安臵被征地单位和农民原则;依法征地原则。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近年来,不少地区都存在非法利用土地,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的行为。地方政府主导,支持,默许非法用地的情况今年也更加严重的趋势。加大土地法等相关法的宣传,做到每个村民及村干部,乡领导,以及政府,开发商,都要知法,懂法,依法。加大打击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使用土地和非法占用土地的个人和集体。要贯彻执法,稍有姑息,这类违法行为将无法解决。 在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避免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管理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用地而言,建设用地主要有如下特点,建设用地利用的非生态性,建设用地位臵的特别

2019年中国50大中城市土地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50大中城市土地市场研究报告 前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国土资源部门来说,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的协调配套发展、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等深层次问题仍在探索之中。2005年的土地政策起到了保持稳定总量供应、调整房产结构、保持房价稳定的作用。与之相比,2006年,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仍在进行中,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偏紧仍是其主调。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大城市的土地市场也有所变化,譬如在招拍挂细则、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办法和地价调配上均有所调整。与此同时,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得到理性调控,建设用地供应结构日趋合理;房地产用地与去年相似,仍向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宅倾斜,适应稳定房价的要求;招拍挂和有偿出让土地方式比重进一步加大;建设用地供应的地区结构逐步协调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针对2006年以来全国土地市场行情的变化,新地产策划机构联合专业研究机构对全国50个城市的土地市场进行了分析并形成本报告。 四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土地市场综述 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这四个直辖市加大了土地供应的调控力度,土地供应结构不断完善优化,区域分布日趋合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市场的预期也逐步回归理性,地价、房价在一段时间内增幅过快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调控,而且随着调控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土地供需将维持在较为均衡和理性竞争的状态,地价、房价的涨跌空间都将缩小,走势趋于平稳。 (一)(一)土地供应结构不断优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各地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开展闲置土地清理收回工作。北京、天津、重庆、杭州、广州等地相继制定了配套措施,重庆市对闲置两年以上,建设单位无能力开发的,由国土部门依法收回75.3公顷;对由于政府或政府部门的原因造成项目不能实施的,区别不同情况采用补偿、置换或延期开

土地市场管理调研报告

土地市场管理调研报告 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我们先后对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广东等五省市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同时委托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赴江苏、浙江两省进行了重点调研。调研工作重点围绕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和土地市场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现状与问题 城乡结合部是土地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具有隐形交易、非法交易量大、交易秩序混乱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快速膨胀、建设用地总量失控,各类用地交错、市场交易主体复杂,隐形交易突出、交易秩序混乱,土地交易形式多、数量大,违法用地和违法交易大量存在等几方面。 (一)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快速膨胀、建设用地总量失控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建设快速扩张的重点地区,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土地急剧减少,建设用地快速膨胀,建设用地已经成为城乡结合部的主要地类。杭州市城乡结合部约有70%的土地被农户个人建房占用,其中滨江区13平方公里的土地只剩1平方公里可用,而这1平方公里土地需安置农民建房的就占了近65%.温州市欧海区仅1998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就达5937亩,其中大部分为集体建设用地。苏州市城乡结合部耕地全部转为建设用地的“无地队”;达58个,加上下属县市,“无地队”;多达200多

个。佛山市城区总面积为77.8公里,城乡结合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占近20平方公里,其中,顺德市大良镇城区总面积12.7平方公里,“城中村”;占地就达4.3平方公里。 (二)各类用地交错、市场交易主体复杂 一是多头供地。土地供应的主体既有城市政府,也有乡(镇)、村、村民小组,甚至农民个人。二是土地利用状况复杂:国有土地、集体土地混杂,不同主体的集体所有土地(村集体、乡镇集体、村民小组)交错,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插花,工业生产用地和居住用地互相渗透。城乡结合部土地使用者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速度快,杭州市近十年来,城乡结合部许多农户已经不止一次地经历征地拆迁,搬了建,建了搬,拆迁成本越来越高,政府、开发商和农户投入也越来越高。三是经济成分多元化。温州市瓯海区1998年工业生产总值中,国有、集体、城乡个体、其它经济成份所占比例分别为:0.07%、12.12%、33.32%和54.57%.该区辽东村,农户经商的比例为100%,有企业400多家,其中在自家宅基地上从事作坊生产的一、二百家。四是居民构成复杂。城乡结合部居住的既有城市居民,又有农村居民,还有大量流动人口。如苏州郊区,目前总人口为125895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5%.城乡结合部土地交易主体多元化的特征,极大地增加城乡结合部土地交易管理的复杂程度。 (三)土地交易形式多样,隐形交易突出、交易秩序混乱

我国土地市场现状及管理

我国土地市场现状及管理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高速增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土地的需求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计划经济指导下的长期实行土地无偿使用制度留下许多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市场面临着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历史转变,无论是城市土那个系到国民经济水平的良好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土地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完善措施。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有核心地位。目前在我国土地市场经济体系中城市土地市场占主导地位,在逐步走上比较规范的发展道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土地市场价格不等,价格机制不合理。 长期以来不仅我国土地本身在地租和税费方面缺乏理念界定,而且在房地产经且营过程中的税费也处于混乱状态,这就导致土地市场在进行土地转让时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土地低偿使用。用地单位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土地的使用权,只需支付较少征地成本,导致多征用的土地闲置; 第二,土地出让的地价偏低。协议方式导致地价普遍偏低,开发商利用此点扩大自己的用地需求,导致商品房大量兴建又空置。 另外,城市土地市场价格不等,与实际土地价格不符。经营性项目用地价格较高,而工业性项目价格较低,与实际土地价值完全不符。 行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完善。 现阶段,我国土地市场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土地使用权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之后,经常将房地产交易作为土

地交易,土地市场管理部门在制定土地市场体系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土地实际出让形式太过单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作用程度不高,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标准没有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各个企业之间在实际竞争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公平;土地租赁市场在管理上缺乏一套有效的制度,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部分土地市场制定的法律规定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缺乏一套有效的约束机制。 开发区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面积。 盲目规模扩大,很大程度上给土地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对外政策放宽使得土地替换行为严重,经常私自将土地的利用方式与功能改变等。 2、完善城市土地市场的具体措施 加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使土地市场管理有法可依。 土地市场要想正常有序地运行下去,其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以确保土地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能够有一套有效的法律作为依据,能够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树立起良好的市场顺序。还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税收制度,有了制度的约束,土地交易双方才不会发生偷税漏税行为。总之,一定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 进一步强化土地市场透明度,确保土地交易过程的公开与公平。 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应坚持公开与公平性,以此为投资决策者提供有利的依据,政府通过揭示市场信息,可以让社会对政府土地实际供应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确保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迈进。另外,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土地价格和切实可行的的土地价格管理方法。

城市土地管理重点整理

1土地的基本特性 (1 )自然特性: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利用的永久性、土地质量的 差异性 (2 )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报酬的递减性、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土地的 资产特性、土地利用方式的分散性、禾U用后果的社会性 2、城市土地管理:是国家(主体)通过各级政府及其土地(客体)管理部门,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土地关系、提高土地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按照依法、统一、全面、科学的原则和要求,对土地的开 发、利用,进行一些列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综合性措施和活动 3、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 核心内容:确定独立于土地所有权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 4、我国土地基本制度:土地所有制度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土地使用制度为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所有制度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内容: 全部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城市建成区范围的土地全部属于 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部分属于国家所有,部分属于农民集体所有,除由法律规定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5、城市土地供给 (1)土地供给可以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自然供给:土地中自然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 的部分,即后备土地资源。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 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有效供给。 (2)城市土地供给的自然供给:处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土地。城市土地的经济供给: 在其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可以直接用于城市建设的有效供给。 6、增加城市土地经济供给的途径:(1)外延扩大方式:通过减少其他用地来绝对的增加城市土地面积(2)内涵扩大方式:增加土地投资或更加集约化利用现有的城市土地,在不增加城市土地面积数量的情况下,相对的扩大城市土地经济供给。 7、城市土地需求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区位条件(自然和经济条件);人口数量(常住人口和潜在的潜入人口);基础设施(硬件,市内和城际);公共服务----水平越高,综合竞争力强,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增加土地需求供给 8、城市垄断地租:由于城市中某些特殊地块具有稀有功能,由对这些稀有功能的垄断所带来的生产经营商品的垄断价格所形成的垄断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9、城市地租的特点: 在量上一般应高于农业地租;区位级差地租是城市地租的主要形式;商业地租是城市地租的 典型形态;城市地租具有相当大的垄断性;城市土地投资的地租效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城市地租比农业地租更具积累性 10、城市土地金融 概念:城市土地平整、开发离不开金融支持,与土地相关的金融活动;是利用各种信用方式、方法和工具,将土地开发和经营与金融支持相联系的各项经济活动。 特点:债权可靠,安全性高;资金运用具有长期性;土地抵押是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政策 效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11、城市土地抵押贷款 (1 )概念:银行以借款人或第三人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而发放的贷款 (2 )特征:以土地抵押为前提建立的贷款关系;在借贷过程中土地抵押权应具有的特征:

第七章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第一节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概述 1.城市土地市场的基本概念 狭义土地市场是指以土地作为交易对象进行交易的场所;广义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城市土地市场类型结构:①城市各类用地市场(关系通过城市土地各用途之间的竞争实现),主要包括住宅用地市场、商业用地市场、工业用地市场等;②城市土地产权市场(包括土地所有权市场和土地使用权市场),我国城市土地实行国有制,不存在城市土地所有权市场,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实质就是土地使用权市场。 城市土地市场层次结构:①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指城市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让与城市使用者而形成的市场,我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政府是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供给者,所以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是一种垄断性市场,目前我国存在三种交易方式,出让、出租和入股;②城市土地二级市场,指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土地使用权受让者将剩余年期的土地使用权让与其他土地使用者而形成的市场,我国存在四种交易方式,转让、转租、抵押和入股。 城市土地市场组织结构:①城市土地市场主体组织,市场主体是指拥有独立的产权,能自主进行市场决策并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的经济活动单位;②城市土地市场中介组织;③城市土地市场调控组织,指各级人民政府。 城市土地市场机制:包括供给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核心是竞争机制。 城市土地市场宏观调控机制:由于市场存在缺陷,市场机制存在失灵的一面,政府为了维护城市土地市场秩序。 2.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概述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必要性:①由土地市场本身的特性决定(土地利用具有巨大的社会

性;土地是稀缺性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具有保值并不断增值的特性,土地市场具有更大的投机性);②城市土地市场运行出现问题(土地开发和供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国有土地收益大量流失;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原则:①整合性利益原则(国家利益与土地市场交易各方利益辩证统一);②平等对待原则(参加土地市场活动的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身份平等;市场的交易行为是平等的);③控制与弹性管理原则(政府制定标准和目标,对土地市场实行控制管理;对土地市场交易者的具体市场行为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给予充分自由,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④依法管理的原则。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内容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宏观管理指国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和长远目标出发,通过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城市土地市场进行干预,以达到抑制土地投机、维护土地市场稳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土地收益的目的。 微观管理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城市土地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交易程序进行管理,保证土地市场公平交易和平等竞争,以发挥土地市场机制的正常调节功能。第二节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 1.城市土地供需范畴 ①城市土地供需总量与供需结构 ②城市土地存量供需与增量供需 ③城市土地资源性供需与资产性供需 ④城市土地所有权供需、经营权供需与使用权供需 ⑤城市土地一级市场供需与二级市场供需 2.城市土地市场供需平衡模型与调控机制

最新土地管理基础:经营城市土地模拟试题

2017 土地管理基础:经营城市土地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按照我国城市规划中对居住用地控制的分级规模要求,组团的居住人口应为人.【2004年考试真题】 A:1000~2000 B:1000~2500 C:1000~3000 D:2000~3500 E:土地 2、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百分之__以下的土地闲置费。 A.5 B.10 C.15 D.20 3、在成本逼近法中,投资利润的正确计算公式为。 A:投资利润=(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投资回报率B:投资利润=(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利息)×利润率C:投资利润=(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投资回报率 D:投资利润=(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贷款利率E:合法性 4、债券的发行分为__的发行。 A.政府债券 B.金融债券C.企业、公司债券 D.社会债券 E.个人出资债券 5、某市纳税人小李当月应纳营业税20 000元,减免10 000元,补交上月漏交的营业税5000 元,本月应正常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元。 A:700 B:1050 C:1400 D:1750 E:土地 6、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制管理机构报送募股申请和文件,这些文件包括__。 A.公司章程 B.财政报表

C.发起人协议 D.招股说明书 E.股市行情 7、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基准地价都是在地产市场不健全、交易案例少的条件下采用__的方法评估而得出的。 A.分等估价 B.定级估价 C.分等定级 D.基准估价 8、某城市按季度编制土地出让价格环比指数如下表,若将发生在1月31日的交易案例按季度修正到当年8月31日,期日修正系数为。【2004年考试真题】A:102.36 B:110.63 C:112.99 D:113.24 E:时间因素 9、有着比较广泛的使用领域,尤其是对需要定期更换易损件的机器设备应使用的成新率估算方法是__。 A.观察法 B.年限法 C.修复金额法 D.补偿标准法 10、依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企业若要将无偿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其按规定补交的土地出让价款应予以本金化,并计入__科目入账核算。 A.固定资产 B.长期待摊费用 C.无形资产D.长期股权投资 11、某类房地产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3000 元/平方米时,某地房地产市场需求量为100 ㎡,若价格下降10%,需求量为㎡。 A:100 B:110 C:120 D:200 E:时间因素 12、下列估价方法中,()更适合于土地附着物的估价。 A.残余法  B.剩余法  C.成本法  D.收益还原法 13、人口素质一般对用地价格的影响较大。 A:商业 B:学校 C:公园 D:住宅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城市土地资源是指城市市区内的土地资源。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的空间载体,为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城市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1.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在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各级政府经常为短期经济目标忽视从长远的角度来规划和利用现有城市土地资源,从而造成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用地结构严重不合理,致使城市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土地既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又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局和长远利益。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 土地稀缺性日益加剧,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现阶段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关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土地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失灵和政府宏观机制失控现象同时发生的怪圈。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城市定位不准确,缺少科学规划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之中,由于体制的问题,短期内土地资源配置还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一套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城市规划方法及其内容,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自身内在要求必然出现不一致、不配套的地方,使得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求,出现了城市重复建设现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加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为的某些因素,城市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最大障碍。 1.2城市用地紧张与土地浪费并存 现阶段,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有的城市政府加强了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城市土地资源被过度的利用,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

城市土地管理复习题

城市土地管理复习题 1土地的基本特性 ?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表现的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不能创造土地。广义土地的总面积,在地球形成后,就由地球表面积所决定。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最大的自然特性是地理位置的固定性,即土地位置不能互换,不能搬动。这一特性决定了土地的有用性和适用性随着土地位置的不同而有着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同时,这一特性也决定了土地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即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而只是土地产权流动的市场。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多样性)。不同地域,由于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不仅使土地构成的诸要素的自然性状不同,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从而使土地的结构和功能各异,最终表现在土地质量的差异上。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土地功能的永久性)。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要处理得当,土地就会不断改良。”在合理使用和保护的条件下,农用土地的肥力可以不断提高,非农用土地可以反复利用,永无尽期。 ?土地的经济特征包括: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总量有限,质量差异,位置固定,应集约利用 ?土地报酬的递减性: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人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出现下降。)适度投资 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勘察、规划 ?土地的资产特性:是由土地的有限性、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及土地所有权和占有使用权的垄断性所决定的 ?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综合区位效益 ?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宏观管理、监督、调控 城市土地的特点 ?城市土地的扩展性 ?城市土地的非生态利用性 ?城市土地的可逆性差 ?城市土地的土地利用价值高 ?城市土地的区域选择性强 ?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性和再生性 2城市土地管理是国家通过各级政府及其土地管理部门,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土地关系、提高土地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按照依法、统一、全面、科学的原则和要求,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进行一系列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综合性措施和活动。 3土地制度是指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因土地的归属和利用问题而产生的所有土地关系的总称。 4我国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内容主要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