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

古诗词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

古诗词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
古诗词教学要教给学生什么

古诗词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什么

弓棚子镇第一中学王国辉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词凝炼隽永,魅力无穷,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近几年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省编版都不断加大了诗词篇目。《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面对诗海词林,怎样让学生能快乐地遨游其中呢?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呢?下面就古诗词教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半亩方塘一鉴开——教“读”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而古诗词中蕴含一种鲜活气脉——灵性,非吟诵涵咏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所以古诗词教学中“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读中激发学生的激情,使其陶醉其中,营造积极热情的学习情境,从而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究领会诗词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诵读方法。如:在音调强弱方面,表示悲壮、快乐、斥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忱或确信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在韵味缓急方面,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文句,宜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就要急读。例如读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需要用欢快、愉悦的语速、语调去读才能读出“丰收在望”喜悦之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就需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去读才能读出李清照惨淡的境地,柔肠百断的怨情。

二、天光云影共徘徊——教“品”

众所周知,古诗词是中国古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以极为凝练的语句,表现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内容和情感。大多数诗词都是诗画结合,音韵和谐优美,营造出或优美、或幽深、或凄清、或磅礴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得到情操的陶冶。所以在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读”的基础之上,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一起去“品”,即品味诗词的情境,领略诗词所具有的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从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1、品语言之美

古诗的语言特色是形成其独特意境的基础。境由心生,但需“言”造。无论是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还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都显示了古人“炼”字之功。教学中就要抓住这些贵为诗眼或句眼的词,引导学生加以揣摩品味。例如学习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两句,引导学生抓住两个“笼”字,使学生明白,此诗从写景入手,两个“笼”字勾画出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笼”有“笼罩”之意,巧妙的将烟、水、日、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既给人柔和幽静之感,又隐含微微浮动流走的情态,寄寓着诗人忧愁的情感。再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平”字更加体现出了江面的宽广开阔。“正”字生动而准确地体现出了风的柔和微小。经过这样的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学生自当心领神会了。

2、品意境之美

古诗词的意境是指古诗词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画相融相汇,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境界。古诗词中的意境都很美,但对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来说,是难以体会的。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趣,准确地去体味、感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古诗词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即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意”,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去体会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激发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其次,要抓住诗词中的意象。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的,这些景或物都明显带上主人公的感情色彩。这些景或物就是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所以品味诗词时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例如抓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就能深刻地体会李白用人性化了的使者传达内心对友人的思念之苦。品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就会感受到杜甫感时恨别的血泪。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的意象,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当然,诗词中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鉴赏,如诗词的色彩美、韵律美、结构美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诗词特点,选择一定的方式加以取舍,而无需面面俱到。

三、问去哪得清如许——教“悟”

一首古诗词,就是一段真情的流露,哪怕只是诗人的片刻情绪。而这情感的抒发,或是妙手偶得,或是思想的积淀。所以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1、悟“情”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抒写的是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每一首古诗词都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可是由于诗词时代背景的独特,学生学习时空的距离,情感体验确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必须与文本深入对话,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其写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的意境,情感。

2、悟“理”

古诗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深刻的哲理,教学中要注意加以引导体悟。比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这是“由景入理”。李绅的《锄禾》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而创造的。这是“由情入理”。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描绘了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这是“由形入理”。由此可见每一首诗词中都充满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睿智

见解,闪现着智慧之光。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文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开启、净化、陶冶和塑造,便形成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品质。

3、悟“法”

诗歌情感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的运用移情于物手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等,诗人将主观感情赋予客观外物,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的运用反衬手法,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用杨柳在风中飘荡的美好景物来反衬士兵的愁苦。还有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手法。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这些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手法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题目进行片段训练,做到“古为今用”。例如在教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可引导学生把诗中写景(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抒情(第三、四句)三个步骤以及李白富于联想想象的手法应用到日记中,这样对那些日记无话可说,层次不清,中心不明确的学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者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实际出发,因文施教,因材施教,找寻到适合课堂教学中真正的“源头活水”。

小学生应掌握的古诗词

小学生应掌握的古诗词 爱国诗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儿童诗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物诗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马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菊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吴俊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几次修改,但对古诗文的教学要求始终未变,还有加强的趋势。例如,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选材有所增加,高考中课外古诗文分数也占很大比例;另外,《新课标》也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面临着很多困难,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方面 1、从对古诗文的认识方面看,有的教师受实用主义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学生学习古诗文对他们未来人生没有太大的帮助。另外,还有教师认为,我们现在处于新的时代,根本没有必要学习古代的东西,这些古诗文和现代社会是脱节的,学习起来浪费时间和精力。由于老师存在错误的认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古诗文的动力不足,兴趣不大,教学效果差。 2、从教材内容方面看,有的老师认为高中教材古诗文的篇幅太多,不仅对老师是个挑战,学生学习起来更头疼。加之古诗文语言文字深奥,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必然也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负面影响。 3、从教师知识学养方面看,教师自身的古诗文基础薄弱也是

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一直提倡着白话文,教育发展了几十年,那些熟读经典作品的优秀老教师大多不在教学岗位上了,而现在的教师相当部分对古代经典作品积累不够,不能得心应手去发掘古诗文的内涵,引导学生去领悟古诗文的魅力,而只是一味去背教参、背教案,从个别字词讲解出发,肢解课文。 4、从教学方法上看,现在为数不少的教师仍然采用的是“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少具有启发性、能力培养和人文熏陶的讲解和引导。教学方法的单一和呆板,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学生方面 1、学习古诗文兴趣不大。读古代诗文,必须要咬文嚼字、回顾历史、理解背景,这种花时间、花精力的工作对追求直观、快节奏的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浪费,但是又考虑到高考的原因,就不得不学。课堂古诗文讲授的种种不足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受现实功利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学习古代诗文不是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读大学涉及古代的东西很少,因而缺乏古诗文学习的动力。 2、人生经历有限、知识积淀不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要因素。选入高中教材的古诗文有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不少作品表现了古代作者坎坷的人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由于学生受生活视野的限制,学习古诗文难以体会到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不到作品的魅力,因而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一般说来,男同学比女同学对学习古诗文更感兴趣。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确实,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情志景物浑融是中国诗歌尤其唐诗宋词最显著的特点,诗歌教学如果能引导孩子们抓住“诗?乐?画?情”四个字做文章,在吟诵和品味上下足功夫,让孩子们伴随美妙的韵律入境、动情、会意。 一、吟诵中体会古诗词的韵味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每个学段的小学生古诗词教学都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的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新课标在“读”和“背”中均强调了一个“诵”字,这既符合传统诗词的文体特征,也符合诗词的审美及教学特征。因此,如何在“诵”字上下功夫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何为诵?对其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同“吟”、同“咏”,“就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的读”;一种认为同“吟”、同“咏”有区别,“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侧重强调语言本身的节奏,

而非音乐的节奏。其实,“吟”、“咏”、“诵”的涵早就混同合一,之间难以区分明确的界限,当前,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的探索恰恰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这里用“吟诵”一词代替“诵”的称名。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歌是先以来就建立起来的最基本的方式,其优越性、实效性早被证明,现在强调这种方式不过是对传统的回归。 其实,很多作品可以配乐吟唱,可以拉长声调吟诵,这些不仅仅本身是切入诗词情境的方式,也由于其形式活泼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 二、品悟中进入古诗词的意境 宋舜民有诗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自古至今,便有诗画同源之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二者同体也。人们也常说“如诗如画”,由此可见,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经常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歌里的画,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诗歌里的诗,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里蕴含的情思韵致。诗画相融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意境。中国的优秀诗歌都是有意境的。而阅读、欣赏诗歌一个必要的也是一个很难的环节就是入画入境。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诗词多属于不必解作品,教师除了帮助学生作必要的字词疏通外,不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旨意的挖掘上,而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入画入境。辛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明善爱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古诗是中华民族千古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少年儿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诵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加强古诗教学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文化,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让小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古诗素养,让小学生得到美的熏和感染,使小学生在高尚情操的冶下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我们应当注重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深切体会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与意境美,享受徜徉古典文化中的无穷乐趣,让他们领略到生命的美好,感受人文艺术欣赏带来的愉悦。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依据古诗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能力进行具体的教学呢?以下是几点粗浅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学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是学好古诗的关键。读书,不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过目即忘。写东西,不能不经思索,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些都是不认真的态度。如果这样,一定学不好古诗。课堂教学活动中,马虎的风气是常有的,学生读错音,写错字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认真的态度,应该由教师负责,教师没有用科学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叶圣先生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

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中学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根据学生心身发展的规律及语文学科的特点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训练学生。此外,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读古诗千万不能马虎,要认真,要持之以恒积累,有了认真读和积累的习惯,然后再求读得精,悟得深。 二、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定准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每堂课“教与学”要有目标,有任务,注重学法指导,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阐明学习任务,让学生学有方向。然而,采取: 1、诵读法,就是把诗中所贮存着的能贯通古今的人生意蕴,情感通过读来表现,再现诗作的神韵,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根据诗句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像,进入诗的意境,想像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情节、场面等等,品味深蕴其中的厚重情怀,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如,孟郊的《游子吟》,我们诵读时脑海中应再现慈母缝衣的情景,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为将要出行的儿子缝着衣服的母亲,没有言语,没有眼泪,却有母伟大的母爱流溢出来。这情,这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常常拨动我们的心弦。这时再来读诗,情意自然出来了。 2、程序指导法,即: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步骤学习教科书入选的容。其教学流程(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古诗词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古诗词(115首) 说明:1、所选编的古诗词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中的。 2、标有*的古诗词是日积月累中的; 3、标有**的是日积月累中的诗句的古诗词; 标有***的是课文中或课后的古诗词;其诗句有下划线。 4、未标*的均是课文正文; 5、共收集古诗词115首。 一年级(10首)上册(6首) 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下册(4首)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9首)上册(4首) 赠刘景文【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 (5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敕勒歌南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望庐山瀑布【唐朝】李白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简谈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简谈 摘要:古诗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更是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学习古诗,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操、让学生了解更 多的语文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过多注重的 是学生对于古诗的背诵以及默写,但是对于学生的理解却没有特别的关注,这就 导致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学习处于一个“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就很难实现古诗教 学的有效进行。笔者认为,古诗作为民族的瑰宝,在语文教学中占着十分重大的 比重,所以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古诗有学 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要重视古诗的作者、背景的相关介绍,让学生能够深入地进 行了解,引发学生进行感情体验,实现古诗学习的新境界,此外还要扩展学生的 古诗知识,扩充他们的知识量,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经验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学好古诗,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 兴趣。首先教师可以从朗读入手,古诗都有有特点的平仄节律,所以在朗读的时 候就会显得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很有艺术魅力,教师就要先从朗读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跟着读的冲动。其次,教师要对古诗的教学做一些 特殊的准备,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教材配备的录音材料 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到一些新奇的教学模式在里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喜欢上古诗,比如有些课文是需要学 生通篇背诵的,而古诗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这就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这些内容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古诗背景介绍 比如在教学《赠汪伦》这篇古诗的时候,笔者就先给学生讲述了李白在写作 此诗的相关背景:李白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素有“诗仙”的称呼,为人豪爽、豁达,行为飘逸、随性,平常喜欢饮酒,也喜欢郊游。有一天他收到老县令汪伦 的一封信,里面讲到他们那个地方有十里桃花,有万家酒店!这就激起了李白强 烈的好奇心,他一定要去看看,结果到了之后发现所谓的“十里桃花”其实是离此 十里有个桃花渡,而“万家酒店”其实是对岸的万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 知道被戏弄了也并不生气,而是开怀大笑,还在汪家住了下来。汪伦盛情款待他,邀他游遍了当地的青山秀水,同时汪伦的多才多艺也使李白不禁萌生与汪伦相见 恨晚的情怀。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玩得再开心终究还是要离开,恋恋不舍 离开桃花潭的李白,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赠汪伦》。学生们在写作背景故事 中领悟到了李白对于汪伦的一片感激之情,对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话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其他古诗的教学中也一样如此,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笔者也通过对诗文写作背景的介绍,使学生更能够理 解作者的感情。 三、引发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值各项能力形成、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 他们正确的情感体验、情感表露,对于他们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古诗 文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回归作者的本位,让学生能够有正确的情感体验。比如 在《静夜思》这篇古诗的教学中,笔者就特别注重对于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让 学生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

中学生必须掌握的100个古诗名句1到30

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译文] 死后的白骨,遍野都是,无人掩埋;原本人口稠密的地区,这时已是千里荒无人烟,连鸡叫都听不到了。 [赏析] 描绘了东汉末年军阀连年混战给老百姓带来的严重灾难。表现了曹操同情人民的苦难,渴望国家统一的心情。 2、遍身罗绮(qǐ)者,不是养蚕人(北宋张俞《蚕妇》) [译文] 看到街上不少人,绫罗绸缎穿满身。仔细看看他们的模样,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原作]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赏析] 这是借妇人之口,深刻揭露了旧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受到剥削阶级掠夺的不合理现实,对劳动人民表示了同情。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北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译文] 尽管天空中有朵朵浮云,可是我也不必害怕它挡住我的眼睛。因为只要登高就能望远,现在我站在塔的最高层顶。 [原作]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 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道理。与唐王炎焕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用意是相仿的。 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译文] 它不羡慕姹紫嫣红的艳丽色彩,也不希望有谁来把它夸奖。它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让天地间充满那淡淡的清香。 [原作]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赏析] 说明了一个人生活在世上,不要只图被别人夸赞而沾沾自喜,应该有坚定的志向主高洁的品格,为社会为人民留下一点儿“清香之气”。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 不认识庐山本来面目,只因为置身于这山中。 [原作]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告诉人们看问题一定要全面,而不可以偏概全,否则只会使自己身陷其中,却还自以为是。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元日》 [译文] 爆竹宣告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浩荡春风将暖意吹进了屠苏美酒。 [原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描写喜庆气氛方面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魏曹植《七步诗》 [译文] 我们都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现在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怎么这么急迫,这样残酷啊! [原作]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赏析] 名中拟人和比喻用得很贴切,表现了作者敏捷的才思,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骨肉相残的腐朽本质。现在人们也用来描写亲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迫害。

小学古诗词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古诗词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这些优秀诗篇合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所以,小学古诗词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古诗词教学的弊端之一,侧重于对古诗词内容的单向“传递”和“告诉”,将作品的主题单一化,把学生的思维拘泥于其中,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这种平面线性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驰聘,扼制了学生的激情和灵性。因此,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构筑自由想象的空间,力求通过立体化的教学策略,让孩子进入诗词情境之中。 【关键词】纵引横引内激外拓 纵引:提升“期待视界”,激发阅读兴趣 所谓“期待视界”是“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以前由阅读经验、教育水平、文化修养、生活经历,艺术趣味等所形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具体来说,当学生面对一部作品时,他的“期待视界”总是纵向发展的,接着,创新期待作为“期待视界”中的深层因素便会浮现出来。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定向期待,但又绝对不能迁就,而是要把单纯的定向期待提升为活跃的创新期待,不断拓宽和建立新的视界,以此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从诗题出发,先让学生说说对“庐山”、对“瀑布”的印象。学生很快就在自身的“期待视界”内找到了相关的知识积累:有的结合学过的课文介绍了庐山千变万化的云雾,有的吟诵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还有的则联系旅游见闻描述了瀑布的气势。然后我再询问学生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诗人是在哪儿望庐山瀑布的?”“庐山瀑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诗人游览庐山,为什么单单对庐山的瀑布情有独钟?”此时,我再让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诗文寻找依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横联:架设情感桥梁,实现心灵对话 刘勰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除了说明文学创作离不开情感投入,也说明没有情感的审美欣赏只能是被动的,不会获得深层次的领悟。古诗词教学中除了以美读悟真情之外,还应强调文学欣赏中的“移情”,

古诗词教学讲座听后感

古诗词教学讲座听后感 在西子湖畔,有幸聆听了xxx老师的古诗词教学讲座,受益匪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对于刚接触这种文体的小学生来说,在朗读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以读为主要措施,让学生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理解课文,最后达到背诵课文的目的。 古诗教学,是每个语文老师都经常接触的,人教版的语文课本每一册都至少有四首古诗,怎么教学,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跳不出读、背、记诗意的大牢笼。可是现在,戴老师的古诗教学就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古诗教法,让人耳目一新。戴老师采用“读唱吟舞”教学法,这四个部分有机组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不仅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更是带领我们一起去品味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让我们每个听课者也情不自禁地随之诵之、吟之、歌之、舞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读,他吟,他唱,他舞,轻轻松松带我们品味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诗文化。他有时激情挥洒,有时低声吟诵,有时幽默诙谐,有时斟字酌句,他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这一首

首古诗经过读、唱、吟、舞的方式,将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的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在吟诵中,学生或摇头晃脑,或手舞足蹈,或悠闲自在,或悲喜交集,学生俨然就像一位诗人,已沉浸在古诗意境中。入情入境地读、手舞足蹈地演,这样的吟诵课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孩子们,也影响着听课老师。 首先老师简单介绍了七言绝句的平仄规律,告诉孩子们“平”声要拖长,“仄”声要短促。当学生试读发生困难时,老师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调整呼吸,还细心指出:平仄声除了声音的长短有区别外,还要注意高低起伏的变化。 其次戴老师舞动的手臂像充满韵律感的舞蹈,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诵读的兴趣。戴老师像高明的指挥,通过手势,协调了全班诵读时的韵律和节奏。 xxx老师聚焦“朗读”,多角度多方位地推进朗读,探索诵读的方法,让孩子们用声音读,用情感读,更用心来读,读出韵律来,读出节奏来,读出形象来,读出情感来,读出魅力来。古诗,在戴老师的演绎之下,已成了一幅画、一支曲、一段舞,成了每个人心中回荡的妙曼之音。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古诗词名句及积累运用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古诗词名句及积累运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名句 (一) (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生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7、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五)战争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

摘要: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古诗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练,充满画意。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应用独特的方法,灵活有效的授课,让学生从古诗中开智慧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为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 关键词:古诗教学独特方法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因此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涉及诗人三十多家。这些诗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总体而言,古诗的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炼,充满了画意。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应用独特的方法,灵活有效的授课。 一、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把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刻画出来。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诗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 二、深入诗的意境,与诗文产生共鸣。 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或绘景的诗,不论是抒情和叙事的诗,无一不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使诗文思想感情升华。 如柳宗元的《江雪》,通过概括描写环境,衬托人物,精刻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立意含蓄深刻,选材详略得当。讲授时,可随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看懂画面上描绘了多少景物,确定诗人观察事物的立足点;2.理清画面的层次结构,探索出作者观察生活的顺序和展开想象的思路;3.弄清楚字、词、句的确切含义,体会出诗人感情爱憎的倾向;4.有条件的还要尽可能考查诗人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论出作者的功过得失以印证诗作。这样既感触到了诗人苦恼与孤立无援的处境,又坚决坚持自己的主张,宁折不弯,继续探索的精神。 三、重视联句和译说的训练 古诗讲究凝练,即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古诗中词序的颠倒、词语的省略,甚至句子成份的省略比比皆是,所以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领悟整个诗篇所描写的意境就更难了。教学时可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译出来,进而贯通全诗内容。 如《早发白帝城》后两行作者先写猿声,继写轻舟,又用上一个“已”,把前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 四语组郝雅 古诗是中华民族千古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少年儿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诵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加强古诗教学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文化,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让小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古诗素养,让小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小学生在高尚情操的陶冶下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我们应当注重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深切体会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与意境美,享受徜徉古典文化中的无穷乐趣,让他们领略到生命的美好,感受人文艺术欣赏带来的愉悦。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依据古诗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能力进行具体的教学呢?以下是几点粗浅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学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是学好古诗的关键。读书,不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过目即忘。写东西,不能不经思索,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些都是不认真的态度。如果这样,一定学不好古诗。课堂教学活动中,马虎的风气是常有的,学生读错音,写错字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认真的态度,应该由教师负责,教师没有用科学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中学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根据学生心身发展的规律及语文学科的特点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训练学生。此外,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读古诗千万不能马虎,要认真,要持之以恒积累,有了认真读和积累的习惯,然后再求读得精,悟得深。 二、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定准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每堂课“教与学”要有目标,有任务,注重学法指导,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阐明学习任务,让学生学有方向。然而,采取: 1、诵读法,就是把诗中所贮存着的能贯通古今的人生意蕴,情感通过读来表现,再现诗作的神韵,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根据诗句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像,进入诗的意境,想像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情节、场面等等,品味深蕴其中的厚重情怀,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如,孟郊的《游子吟》,我们诵读时脑海中应再现慈母缝衣的情景,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为将要出行的儿子缝着衣服的母亲,没有言语,没有眼泪,却有母伟大的母爱流溢出来。这情,这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常常拨动我们的心弦。这时再来读诗,情意自然出来了。 2、程序指导法,即: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步骤学习教科书入选的内容。其教学流程(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分步解读,品悟诗情——整体参读,体察诗韵) 3、归类指导法,即:(1)根据古诗的题材归类为:讽刺诗、哲理诗、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田园诗、山水诗等等;(2)根据各种“情景”归类为:春夏秋冬、山、水、月、风、花、草、柳、树、江、河、雨、雪、亲情、乡情等等;(3)根据格律归类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4)根据同一作者归类……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按照教科书入选的内容适时适当的拓展课外资源,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整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教学拓展、整合课外资源时要注重其内化的联系,相辅相成;应主次适当。 4、自学法,即:学生自己看教科书的注释,查找资料,或联系上下文把字、词、句的意思读懂,并依托教科书,反复品味语言,从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情景交融

古诗词名句讲课讲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刘禹锡《陋室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欧阳修《醉翁亭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木兰诗 / 木兰辞》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__白居易《长恨歌》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__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__杨万里《小池》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_李白《行路难·其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__王勃《滕王阁序》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__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__朱熹《春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__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__柳宗元《江雪》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陆游《游山西村》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__孟浩然《过故人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陶渊明《饮酒·其五》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郑燮《竹石》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于谦《石灰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王维《山居秋暝》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古诗词(115首)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古诗词(115首) 说明:1、所选编的古诗词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中的。 2、标有*的古诗词是日积月累中的; 3、标有**的是日积月累中的诗句的古诗词;标有***的是课文中或课后的古诗词;其诗句有下划线。 4、未标*的均是课文正文; 5、共收集古诗词115首。 一年级(10首)上册(6首) 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下册(4首)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9首)上册(4首) 赠刘景文【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5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肓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三是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根本的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现今不少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学的定量化、技术化和精确化;教师仍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所以我认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策略: 策略一: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笔者在教学《赠汪伦》时,先播放名曲《送别》,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大致了解异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2、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失意时写的,而王士祯仕途得意,当时任刑部尚书,这样,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3、延伸同诗人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课内经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814101422.html,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黄婉君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24期 【摘要】意境丰富、寓意深刻的古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良好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联想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品性,为学好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根本出发,重视对古诗教学方式与策略的研究,践行小学语文课堂中古诗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拓宽小学生们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41-02 古时候文人借辞藻优美的诗句抒发心中感情,巧用语言来构建出一幅幅颜色瑰丽、内涵丰富的动人画卷,既营造出令人神往的意境,更表达出源自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古诗的教学是一段重塑往日经典的过程,在最大限度挖掘古诗非凡艺术价值的同时,更是借用古诗的唯美情境来启发小学生的思想,陶冶情操。小学语文教师需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学生的视角作为出发点,合理创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方式与策略,切实完成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古诗教学中的要求。 一、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古诗作为最富感染力的文学创作模式既可以蕴含诗人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又涵盖了诗人的凌云壮志。所以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高效的古诗教学更能符合新时代、新背景下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需求。古诗造诣讲究工整对仗、押韵齐备,小学生在对古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文字应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还可以精炼自身的语言。同时古诗还具有极高的艺术创造性,诗人善于运用夸张、叠词等诸多的修辞方式与手法,使得古诗朗读起来较为上口。也能让学生在体验意境中启迪思维,培养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进而激发小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能力,积极鉴赏古诗之美[1]。 二、小学古诗教学的方式与策略 1.熟读朗诵,认知情感。

古诗词培训心得体会

古诗词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卫东学校冯绍杰 5.18——5.21,我有幸参加了在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城东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培训活动,听了5位老师的精彩课堂,以及4位特级教师的讲座,我感受颇深。 一、感受经典:深悟古诗文化底蕴 每一位授课老师以配乐、吟唱、朗诵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古诗文诵读成果汇报演出,这几堂课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唐宋、明清的历史脉络,尽显古今诗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荡气回肠,令全体老师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总而言之,从这样一堂集古典与现代、文学与艺术之美于一体的课堂中传递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不朽魅力,并足见各位老师的功底之深厚! 二、感悟名师:用心细细聆听,尽情领略风采 这次活动有省内特级教师设计全新的观摩课,各位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每位老师都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将我们带到经典诗文教学的神圣殿堂,让我们回味无穷。每一场报告都呈现出老师们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一个个教学案例让我们感到真情荡漾,自然流畅,活泼生动,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深感眼前一亮、受益匪浅的是黄吉鸿老师上午讲座,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熟悉让我们深深折服。 整场报告中他旁征博引,妙语如珠,他对古诗词文本独到的理解与深刻的解读,是我在过去的教学中所不曾用心关注过的,这一点让我们望尘莫及,带给大家的震憾是无穷的。张英老师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听课的人如同走进了一个诗意的天地,整堂课中,张老师始终是如此的沉稳,一字一句,细细推敲,优美的视频,生动并带有回味的声音将学生们慢慢地带入诗境中,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了古诗文的经典魅力,同时用朗读、吟诵、想象、小练笔等教学手段更是将诗文教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四个部分有机组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极大的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