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XXXXXXXXXXX毕业论文

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我国信用卡业务

发展趋势分析

2009年9月17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摘要

前言

一、信用卡业务专业化,呈独立趋势

二、中资与外资“亲密接触”

三、信用卡业务外包趋势

四、拓宽渠道,加强营销

1.与其他行业联手拓展渠道、加强营销力度也是发卡行广泛

采用的措施之一

2.信用卡广告大战铺天盖地

3.争降门槛主动出击

4.促销手段五花八门

五、信用卡的用卡环境变化

1.持卡人结构发生变化,

2.金融监管环境发生变化

3.用卡环境发生变化

结论

图表目录

图表: 2001-2012年中国银行卡发卡量及预测趋势图

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据VISA国际组织对中国信用卡市场的调查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的比例都将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他们将成为未来中国信用卡市场的主力军。目前,这部分信用卡潜在的目标人群保守估计为3000万到6000万之间,预计2010年可能超过2亿人。近年来,我国信用卡市场虽然已经初见雏形,但与境外成熟信用卡市场相比,整体还处于培育的阶段。中国境内的信用卡发行者,不论中资还是外资,都将有机会分享到这块潜力巨大的利润大饼。可以说,国内信用卡市场正在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关键词:信用卡增长、信用卡收益、业务发展

近几年,中国信用卡进入了几何级数的增长阶段,2007年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卡量达9976万张,较2006年增长69.95%。2008年3季度信用卡发卡量为13145.67万张,同比增长72.9%。而到信用卡发卡量为14232.9万张,同比增长57.7%,增速较2007年回落24.3个百分点。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成长令世界瞩目。目前,中国的个人信用卡持卡人数量已接近3000万,超过40%的信用卡持卡人持有一张以上的信用卡。事实上,中国信用卡市场仍未脱离跑马圈地时代,从2003年国内信用卡起步至今,每年的发卡量均增长80%以上。但是中国信用卡行业的整体实现盈利将到2013年,当年的利润规模约达130亿元人民币。呈井喷式增长的中国信用卡市场看起来很美,但庞大的发卡数据并非意味着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国际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最新公布的一项调研称,中国信用卡市场实现整体盈利可能需要等到2013年。最近几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中国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银行卡产业大国。

图表 2001-2012年中国银行卡发卡量及预测趋势图

单位:亿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然而,信用卡在中国渗透率偏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信用卡的竞争将继续侧重于卡量的增长。在发卡量爆炸性增长的背后,银行此项业务的盈利状况却并不乐观。中国信用卡特约商户向发卡银行支付的手续费费率占交易额的

0.7%—1.0%之间,而其他亚洲国家在1.5%—2%之间。信用卡持卡人一般不需要交年费,透支部分的利率最高为18%,这个数字在整个亚洲来讲也处于偏低水平。而且,几乎大多数信用卡用户每个月都能及时还清欠款,这样一来他们从不用支付利息,这跟欧美等国持卡人的情形完全相反。进入2008年,数家国内发卡银行公布了其在2007年的信用卡发卡量——工行、招行发卡量都突破了2000万张,建行也达到1260万张。不过,迄今国内仅有招行、广发等少数发卡银行对外宣称,信用卡业务实现了盈利。中国消费者信用卡的总体渗透率在14%左右。在上海等一级城市的富裕阶层中有超过1/3的人目前都拥有信用卡,并开始熟悉信用卡的使用。相比之下,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各收入群体中分别有70%和81%的家庭持有信用卡。中国信用卡行业的整体实现盈利将到2013年,当年的利润规模约达130亿元人民币。中国信用卡市场依然是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中成长最快的产品线之一,虽然行业经济效益充满挑战,但受规模效益以及消费者支出增长的推动,正趋向好转,到中期即2013年中国信用卡市场将实现盈利。

国内的信用卡业务急需摆脱传统的刷卡佣金、年费以及透支利息的三大盈利模式,找寻更加符合国情的盈利新渠道。建行的一份报告称,国内信用卡业务利息收入绝对额和占比都不高,平均比例仅为30%左右,大大低于美国银行业70%的比例。至于商家的刷卡佣金,由于银行业同业竞争激烈,使特约商户的议价能力明显高于银行,回佣率面临不断下降的压力。在国外,信用卡业务是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之一。比如,信用卡业务作为花旗银行的拳头产品,该业务一年的收益就占了花旗纯利润的1/3。实际上,国内银行业急迫需要发展包括信用卡在内的零售业务,以平衡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目前,存贷利差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状况,随着金融环境的转变,显然不能长久维持下去。国内银行寻求下一个盈利点正如信用卡业务一样迫切。

一、信用卡业务专业化,呈独立趋势

第一个成立银行卡中心是国内银行业的老大-中国工商银行。2002年5月20日,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

继工行之后,招行、华夏银行等几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也都纷纷亮相了。2002年12月18日,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在上海落户。2003年1月2日,花旗集团以6700万美元首期购入上海浦发5%的股份,在目前阶段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信用卡中心的建立。并希望将来在中国法律许可下,向监管部门申请单独设立信用卡合资公司。对于是在上海还是在深圳设立信用卡中心仍举棋不定的深发展,其信用卡业务的设计方案却相当明确:信用卡中心独立核算、独立运作。

几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均打着“信用卡专业化经营机构”的旗号,与母体银行之间都是相互代理、相互计价的关系。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独立其实是一种没有任何悬念的趋势,只有这样,银行才能从专业化的经营中发挥比较优势,国外的信用卡业务也是独立运作的。只不过在银行之外,国外还有专门的信用卡公司。

信用卡业务的独立决不是一种结果,而是银行卡业务竞争真正较量的开始,银行卡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将使银行卡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独立有利于算清成本和收益,为与国外信用卡公司竞争打下基础。独立的信用卡部往往作为银行的全资附属机构,在银行总行的领导下进行独立、垂直的扁平化管理。中心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信用卡分支机构,在业务考核、费用与人力资源调配等方面,实行统一调度、内部独立核算、垂直管理和专业化经营。信用卡中心和银行之间成为一种相互代理、相互计价的关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在国外也有另一种趋势,就是把信用卡作为发卡机构的一种战略性产品,与其他金融服务相结合,强调一种整体的盈利,而不是信用卡业务单独的盈利。

二、中资与外资“亲密接触”

在这场商业战争中,许多参与者选择中资结盟外资的联盟方式,中资希望得到外资的资金和技术,而外资则恰恰看中了中资的网点和本土优势。

深圳发展银行深知目前中国信用卡普遍存在刷卡难问题,于是从自身着手,斥巨资引进技术外援,以保证内部系统的顺畅。深发展的信用卡核心系统是整体购买加拿大SLM公司的产品,这在国内银行业尚属首家。而SLM目前在美洲、中东和亚洲市场占据着信用卡系统的主要地位。不仅如此,该行的信用卡系统软件也由SLM公司设计。除了引入技术外援,深发展还聘请有着丰富的信用卡营销经验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中国台湾台新商业银行作为业务总顾问,聘请多位专家全程指导该行的信用卡业务。

浦发与花旗的合作,最终也是落实在信用卡中心的组建和管理上。按照双方的规划,信用卡中心由花旗银行直接参与管理,直接派人担任信用卡中心CEO,浦发银行配合管理。从浦发的角度来说,正是借重了花旗的优势。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卡行,花旗在个人业务,特别是信用卡业务方面的实力相当强。

与此同时,银行纷纷争抢台湾顾问,由于信用卡业务“钱”景诱人,当中也不乏想独自开发的中资银行,但考虑到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聘请外资顾问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其中有台资背景的公司很受青睐。

建设银行目前在与外资合作上还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但是已经聘请经贸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外资顾问。该公司具有台信银行的背景。

与建行相比,招商银行与外资顾问的关系就要密切得多了,他们选择了上海沪邑科技顾问公司作为管理顾问团队。其主要成员均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目前招行信用卡中心每个部门经理都配备了顾问直接参与决策。据悉,该顾问公司实际上具有台湾世华联合商业银行背景。除了招行外,该公司还是农行等多家国内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顾问。

三、信用卡业务外包趋势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银联卡的推出,不仅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银行卡外包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银行将把更多的精力

集中到发卡等核心业务上去,而把自己银行卡的一些外围业务,比如邮寄卡片、后台处理、催收以及ATM、POS系统的维护管理等。这不仅是一条降低成本的捷径,更为重要的是,外包是银行从产品导向到客户关系导向的转变,包含了银行业务流程再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和客户管理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银行实际上只是“产品”的供应商,不是销售专家。银行卡行销公司的特长是以客户为导向,上门寻找客户,推介银行卡,他们能更为专业地向现有客户和未来客户介绍银行卡的用途和功能。

在我国,多数银行追求的还是大而全,所有的业务都自己做,技术标准尚不统一,造成发卡成本较高,效益不显著,而外包方式可望使银行卡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和标准化。比如卡片个人化过程,如果由商业银行自己进行,平均每张成本2.7元,而委托专业化服务公司成本只有0.4元左右。

在国外,银行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国外多数银行的银行卡经营模式是,银行集中精力做核心业务,而把外围的诸如卡片个人化、POS维护、催收账款等业务外包给专业化金融服务公司。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商业银行68%的银行卡业务处理工作由专业化金融服务公司承担,这种运作方式的直接效果是节省20%的经营成本和提高40%的处理效率。

中国的银行卡业务在经过成本核算之后,正逐渐改变长期以来大包大揽的运作方式,将一些外围业务分离出去,改由社会上一些专业化公司完成,只保留发卡,事实上,我国银行界已经开始了银行卡业务的外包尝试。中国银行信用卡部早在1997年就与天马信达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后者的合作伙伴还有光大、交通和广发等股份制银行。2001年,建行上海分行采用外包的分销方式,和上海维信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作,进行龙卡大规模商业化营销,通过维信共发行了5万张龙卡,消费金额超过7000万元。此外,广东发展银行、光大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及一些地方商业银行也委托珠海金邦达保密卡有限公司提供卡片个人化服务。营销等核心业务,这将大大提高发卡行的运作效率。

四、拓宽渠道,加强营销

无论是代缴费、纳税、还是打电话、网上支付,目前信用卡

的附加功能在技术含量上并没有太高的门槛,某一家的特色功能很可能在不久以后就会成为各家银行卡的普遍功能,现在这种功能上的同质化趋势就已经有所显露。此外,信用卡作为一种普遍的支付手段有一定的门槛,但门槛并不高,而且随着市场的成熟还会不断降低。因此,仅仅从功能和价格上入手打开市场是比较困难的,发卡行必须在渠道、营销等其他方面下功夫,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1.与其他行业联手拓展渠道、加强营销力度也是发卡行广泛采用的措施之一。

中国银行与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推出的SOGO中银信贷消费卡,中信实业银行和西单中友百货公司联合发行的中信借记卡,北京市商业银行与医疗机构联手推出的“用京卡轻松挂号”,以及民生银行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合作的“民生国航一线通”民生卡购票业务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可以想见,未来银行卡的发行渠道将突破金融行业的局限,百货、航空、医疗等行业将成为争夺的新战场。此外,针对某一客户群推出专门信用卡也是最近出现的新趋势。比如建行开发的“国际旅游卡”和广发行推出的外币旅游卡,可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万家有VISA、MASTER标志的商户消费。

2.信用卡广告大战铺天盖地

据悉,目前各中资银行均将信用卡作为事业部制的试验田,以在财务政策上给予倾斜。信用卡部门也成为各行财务预算中最舍得花钱的业务部门。一直处于信用卡市场领跑者的广发行对信用卡广告营销绝对称得上“大手笔”。2002年才开始发行信用卡的招商银行则采取后发制人的战略,年内目标锁定为超过广发卡,成为行业“第一”。招商银行为实现此惊人目标,也实施了广告大战。2001年底开始在深圳首发信用卡的深圳发展银行也跟进广告大战。该行已聘请国际知名的广告商----里奥贝纳负责其媒体广告宣传。该行年内发卡目标为35万张。中国银行虽然众多网点可做免费广告,仍投入一笔资金重点推广“长城卡”。不少银行称,信用卡广告已成为各行广告投入最花本钱的一项业务。

3.争降门槛主动出击。

各商业银行还大降信用卡申请门槛,改变以往简单机械地将“本地户口”视作准入必要硬件,并要求申请者提供担保人的做法。

工行牡丹信用卡中心,计划2003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信用卡的担保要求,并采用预批准制度。工行的工资账户持有人、房贷和车贷客户将有望预先获得持卡资格。招行更从进军信用卡市场起即取消了非本地户口“歧视”政策,并称,即便外国人也可以申请招行卡。申请人只需提供身份证、收入证明和财力证明即可,并不需要担保人。广发行也取消了户口限制。中国银行则在很大程度上放松了对户口指标的依赖。中行广东省分行,仅有小部分外省人需要提供本地户口担保人,而外籍人士则一般需要本地户口担保人。

4.促销手段五花八门

以往坐等客户上门申请信用卡的银行开始改变“坐商”形象,主动向目标客户群营销信用卡,并辅以各种诱惑手段。借助各种关系上门营销成为信用卡客户经理和直销人员的功课。招商银行不仅有客户经理,还有信用卡直销队伍,主动发出开卡邀请成为这些营销人员的第一项工作。广发行则借助便利店、邮政局网点等延伸网络,并将部分营销工作实行外包。深发行信用卡营销外包工作正在谈判中,可望近期确定合作伙伴。中行广东省分行外币信用卡的持有者均可获赠巨额保险。除开卡时可获得各项礼品外,刷卡消费积分获得多重抽奖或现金赠送也是各银行竞相升级战事的手段之一。与商户联手推出刷卡消费优惠也是各银行争夺客户的促销招数。

由此可见,各银行在营销方面下足了功夫,营销方式发生变化,从单纯推销产品向品牌化营销转变。信用卡作为银行业务品种,它同样需要营销,而银行早期的营销方式是坐等客户来行办卡。随着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后,银行设立市场人员,专门派人上门推销,同时开展一些宣传银行卡业务功能的活动,有时靠减少工本费、年费等收费来促销银行卡。这是一种单纯以推销产品为目的的营销方式。今后,发卡银行竞争的主战场将由品牌取代使用功能。

五、信用卡的用卡环境变化

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我国信用卡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在这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较之以前,信用卡的用卡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1.持卡人结构发生变化

由中高收入群体向社会各阶层成员扩展。我国信用卡的起步是从准贷记卡开始的,那时办理银行卡不仅需要提供收入证明,还要提供银行认可的担保人或保证金。这样的办卡条件决定了公务员、科教文卫、电力电信及其他中高收入人士成为银行卡持卡人主体。经过不断的改革开放,人民相对富裕了,消费能力大大提高,且我国有关信用卡的各项推广配套措施正在一一实现,可以使用信用卡的消费场所越来越多,硬件条件已基本具备,银行信用卡服务中心的服务日益改善,各银行大都开设了24小时服务电话,简化办卡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消费者来说,比之携带现金消费的种种不便,信用卡的好处不自待言。

2.金融监管环境发生变化

从风险防范为主的监管向促进业务健康发展的监管转变。1999年出台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对银行卡品种、开办条件、审批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较以往相比已放松了监管要求。日前人民银行将提高银行卡业务市场准入效率,简化市场准入程序,减少审批环节,逐步过渡到以备案制为主、审批制为辅的准入制度,对部分卡种还可以实行事后或事前报告制度,并鼓励银行进行银行卡业务创新。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也在根据银行卡的发展而不断修改完善,并且给其发展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3.用卡环境发生变化

由本地、本系统使用逐渐扩展到异地、跨系统乃至全球。过去我国银行网点和机具只能受理当地本行发行的银行卡,系统内银行卡的通用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同时,银行卡受理单位还局限在餐饮、娱乐、宾馆、商业行业。现在,银行卡业务互联互通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除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与万事达卡、

威士等国际组织有广泛业务合作外,中国银联也被两大国际组织接纳为会员,这为我国银行卡的逐步跨国使用创造了条件。另外,持卡人的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中国居民长期以来存在着“量入为出”的传统,而在新兴的一代白领中,他们逐渐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并逐渐接受“今天花明天的钱”的观念,也为信用卡的推广提供了基础。

从上可以看出,中国信用卡才刚刚起步。还在一个不完善,不完备的状态,要把信用卡进入寻常百姓,那就要从观念做起!中国是一个储蓄的民族,从老一辈到现在一代,都非常喜欢储钱。提前消费对于中国国民来说还处于比较想象化的阶段,把钱放在自己手里能让人们觉得安心。现在信用卡机构和银行要做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充分了解信用卡的好处,和信用卡的优势。应该多把美国的例子给中国的老百姓看,要让他们认识到信用卡美国信用卡普及的程度,还有为什么会那么普及。而不是一味的要他们办理信用卡。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历一定的过程,也需要不段的改善。不过,中国也有中国的市场环境,不能一味的照搬美国的信用卡制度,在中国发行信用卡,应该随着中国的市场而进行改善。

在硬件方面也要进行完备。在美国信用卡POS机是每个店必须安装的设备了,不论是大到沃尔玛,还是小到便利店,普及程度相当的高。在中国也要进行这方面的投入,现在中国很多小型便利店都不设置POS机,直接现金方式交易,这大大影响了信用卡的普及速度。既然中国要搞信用卡,那就先要从硬件方面完善,要进行大量的投资,以为后面信用卡消费做铺垫。

消费人群也是相当重要的,美国现在是全民皆有信用卡,普及率很高。但在中国这样做可能不会得到很高的效果,在中国应该先对于20—45有一定经济收入的人群进行着手,他们应该是中国信用卡最多的客户。因为他们的消费观念比较时尚,比较盲目。老年人不应该过多拥有信用卡,在美国,18岁孩子成年以后,父母就没有任何义务了,他们也有了很高的经济来源非常的稳定,中国却不同,中国的传统和美国就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父母非常溺爱孩子,现在结婚以后依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不在少数,父

母依然要用自己的钱来照顾整个家庭,所以老年人的钱入不付出,更何况提前消费。

所以说,信用卡要在中国落户生根,美国可以是个非常好的例子,但也不能全部照搬。不过信用卡在中国的普及只是时间问题,更好的政策,正好的环境将是信用卡步入中国市场的关键。

参考文献

信用卡中心 2009年中国信用卡市场研究报告

2009-2012年中国信用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战

略投资咨询报告

美欧信用卡危机

浅度分析我国公务卡业务的应用推广与发展前景

银行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国外信用卡业务的四大发展趋势

徐俊中美信用卡的比较

注:以上参考文献均为网络版文字,部分无作者及出处、页码,故无法标注,请见谅。

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1 泛数据研究 2 国际数据库研究界动态 3 主流技术发展趋势 3.1 信息集成 3.2 数据流管理 3.3 传感器数据库技术 3.4 XML 数据管理 3.5网格数据管理 3.6 DBMS的自适应管理 3.7移动数据管理 3.8 微小型数据库技术 3.9 数据库用户界面 1 泛数据研究的时代 数据库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使得数据库成为一个研究者众多且被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信息管理内容的不断扩展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的数据形式,人们提出了丰富多样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半结构化模型等),同时也提出了众多新的数据库技术(XML 数据管理、数据流管理、Web数据集成、数据挖掘等). 回顾数据库发展之初,数据模型是制约数据库系统的关键因素.E.F Codd 博士(1923-2003)提出的关系模型充分考虑了企业业务数据的特点,从现实问题出发,为数据库建立了一个坚实的数学基础.在整个计算机软件领域,恐怕难以找到第2 个像关系模型这样,概念如此简单,但却能带来如此巨大市场价值的技术. 关系模型在关系数据库理论基本成熟后,各大学、研究机构和各大公司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实现和产品开发中,都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数据库的规模愈来愈大,数据库的结构愈来愈复杂,又有愈来愈多的用户共享数据库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发性以及故障恢复的能力,它成为数据库产品是否能够进入实用并最终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第三产业在各国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这导致了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驱的影响下,各国的电子商务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研究探讨电子商务现状和制定实施恰当的电子商务的政策问题就十分迫切。而在我国,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众多的信息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生产流通企业纷纷开展电子商务。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环境,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一般来说是指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等电子化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是指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广义而言,电子商务还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种内部业务的电子化。电子商务可被看作是一种现代化的商业和行政作业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传递速度,满足政府组织、厂商和消费者的降低成本的需求,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快信息交流以支持决策。电子商务可以包括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各项社会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充实和扩展,并不断被予新的含义,开拓出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电子商务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信息世界的核心,也是网络应用的发展方向,具有无法预测的增长前景。电子商务还将构筑二十一世纪新型的经济贸易框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诱人 虽然目前还不能预测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何时能成为主流模式,但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因为:一方面,潜在消费者的发展速度惊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年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到2002年底,全球英特网用户已达6.5亿之众。在中国,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3年6月底,上网用户已达到68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8.5%,而1997年10月首次调查结果只有62万,几年间增长了109。7倍。他们中的一部分已是电子商务的消费者,而更多的则是这个快速发展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Forrester估计,2002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大约为22935亿美元,到2006年将可能达到12。8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额的18%,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美国是电子商务应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发展趋势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2001年,尽管美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在

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同名25272)

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同名25272)

数据库技术最新发展 数据库(Databases,简称DB)是指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并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的、可以被各种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DBMS)是指提供各种数据管理服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这种服务包括数据对象定义、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访问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库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等。 由于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伴随着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而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加工、管理和利用,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数据库是企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绝大部分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 纵观数据库发展,三大数据库巨头公司纷纷推出其最新产品,数据库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从最新的IDC报告显示,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软件市场上,Oracle继续领先对手IBM和微软,但是微软在2006年取得了更快的销售增长率…… 根据对数据库发展的技术趋势不难看出,整个数据库发展呈现出了三个主要特征: (1)、支持XML数据格式 IBM公司在它新推出的DB2 9版本中,直接把对XML的支持作为其新产品的最大卖点,号称是业内第一个同时支持关系型数据和XML数据的混合数据库,无需重新定义XML数据的格式,或将其置于数据库大型对象的前提下,IBM DB2 9允许用户无缝管理普通关系数据和纯XML数据。 对于传统关系型数据与层次型数据的混合应用已经成为了新一代数据库产品所不可或缺的特点。除了IBM,Oracle和微软也同时宣传了它们的产品也可以实现高性能XML存储与查询,使现有应用更好的与XML共存。 (2)、商业智能成重点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商业竞争,企业不断增加内部IT及信息系统,使企业的商业数据成几何数量级不断递增,如何能够从这些海量数据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分析决策将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就成为目前数据库厂商关注的焦点。各数据库厂商在新推出的产品中,纷纷表示自己的产品在商业智能方面有很大提高。如:微软最新版SQL Server 2005就集成了完整的商业智能套件,包括数据仓库、数据分析、ETL工具、报表及数据挖掘等,并有针对性的做了一些优化。如何更好的支持商业智能将是未来数据库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3)、SOA架构支持 SOA已经成为目前IT业内的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最初IBM和BEA是该理念的主要推动者,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开始宣称支持SOA,其中包括Oracle,而微软开始并不是非常赞同SOA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国内主流的数据库厂商都开始宣称他们的产品是完全支持SOA架构的,包括微软的SQL Server 2005,从微软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出,未来IT业的发展与融合,SOA正在成长为一个主流的趋势。 本文仅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现状以及一些重要的发展方向作一简要综述,并不具体对一些技术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每一个方向的研究课题都可以充分地展开。

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历了ISP/ICP飞速发展,.COM公司的风靡后,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缩写为IDC)正悄然兴起。它在国外吸引着像AT&T、AO- 、IBM、Exodus、UUNET等大公司的巨资投入;国内不但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吉通开始做跑马圈地,一些专业服务商如清华万博、首都在线和世纪互联等,也参与了角逐。 IDC(Internet Data Center) - Internet数据中心,它是传统的数据中心与Internet的结合,它除了具有传统的数据中心所具有的特点外,如数据集中、主机运行可靠等,还应具有访问方式的变化、要做到7x24服务、反应速度快等。IDC是一个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应具有非常好的机房环境、安全保证、网络带宽、主机的数量和主机的性能、大的存储数据空间、软件环境以及优秀的服务性能。 IDC作为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可以为企业和各类网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甚至ASP、EC等业务。简单地理解,IDC是对入驻(Hosting)企业、商户或网站服务器群托管的场所;是各种模式电子商务赖以安全运作的基础设施,也是支持企业及其商业联盟(其分销商、供应商、客户等)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平台。形象地说,IDC是个高品质机房,在其建设方面,对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IDC的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IDC的建设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网络建设 IDC主要是靠其有一个高性能的网络为其客户提供服务,这个高性能的网络包括其- AN、WAN和与Internet接入等方面。 IDC的网络建设主要有: - IDC的- AN的建设,包括其- AN的基础结构,- AN的层次,- AN的性能。- IDC的WAN的建设,即IDC的各分支机构之间相互连接的广域网的建设等。- IDC的用户接入系统建设,即如何保证IDC的用户以安全、可靠的方式把数据传到IDC的数据中心,或对存放在IDC的用户自己的设备进行维护,这需要IDC 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接入方式,如拨号接入、专线接入及VPN等。 - IDC与Internet互联的建设。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专家袁登科博士国家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201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国家9部委联合编制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将电子商务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都在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作用。我国电子商务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踏步地向前迈进。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待腻子签名法》,该法对规范电子签名行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是中国第一步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首次阐明了发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号文《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展电子商务对我国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国家发改委国信办发布《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从此我国电子商务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人民币,已占全国GDP11.4,B2C 交易额为同比增长105.8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中国B2B 研究中心《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显示,截至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近5万亿人民币。B2C 交易额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09.2。我国电子商务正向市场化、国际化和纵深领域发展。电子商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举措。绿色经济、低碳生活、普惠民生等都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我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电子商务将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进一步加深,提升传统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运营管理水平和整体创新能力。电子商务也将与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移动通信等应用进一步融合。电子商务还将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融合相关互联网应用,满足用户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作用将更加突出,逐步成为新的“商务基础设施”。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将继续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将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大规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持续升级的消费结构将推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3G应用不断扩展、手机上网进一步普及,移动电子商务将加速渗透到生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人们对移动设备依赖性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务软件的开发利用,使原本便利的电子商务变得更加便捷,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电子商务软件随时随地进行消费,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目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相关人员更加深入研究,分析现状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 一、移动电子商务相关概述 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设备,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商务渠道,主要是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在线交易等活动。移动电子商务将原有的电子商务特点和移动电子设备的优势相结合,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移动性、便利性、个性化的特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电子商务中对地点的限制,只需要具备电子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就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消费。移动电子商务操作程序的简单便捷,使人们可以合理的安排、利用时间,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并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并且因其覆盖面较广、服务众多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使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个性化的设定,促进了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发展。 二、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用户的支撑。自2004年起,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呈现了迅速上升的发展趋势,订单和交易金额不断增长。在这一情况下,移动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并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移动电子商务的移动性、便利性、个性化充分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商业活动需求,并拓宽了商家的销售渠道,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普遍使用。 移动电子商务主要依靠于移动电子设备和移动互联网,虽然现阶段的移动互联网已经从3G网络发展成4G网络,但是网络速度和无线信号的稳定性依旧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电子移动设备的屏幕大小、储存空间等问题也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用户的隐私问题都成为了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移动电子商务的独特性使这些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相应的法律条款进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也成为了现阶段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现阶段人们的消费意识正在不断的转变,但是很多网民的消费观念还是倾向于面对面的消费模式,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和物品的质量问题,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三、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1.企业主导的移动电子商务市场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未来的商务活动中应用电子商务成为必然。传统的商务活动将逐渐向移动化、个性化发展,移动电子商务能够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同时,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 趋势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大量、 持久、共享的数据。数据库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的发展有着三大 标志性事件。第一件大事, 1969年IBM公司研制开发了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商品化软件InformationManagement System,即IMS系统,是首例成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第二件大事,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 (Conference On Data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Group)对数据库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讨论后,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提出了若干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DBTG所提议的方法是基于网状结构的,它是数据库网状模型的基础和典型代表。第三件大事, 1970年IBM公司San Jose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员E. F. Codd博士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数据库的关系模型,从而开创了数据库关系方法和关系数据理论的研究领域,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E. F. Codd因此在1981年获得ACM图录奖。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 系统都是关系系统。随着计算机系统硬件、Internet和Web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所管理的数据格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应用环境不断变化,同时人工智能、 多媒体技术和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现状,关系数据库技术仍然是主流 国内数据库的发展趋势也是飞速的,在数据库技术的当前及未来发展里程中, 数据仓库以及基于此技术的商业智能无疑将是大势所趋。IBM的实验室在这方面进行了10 多年的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发展成为商用产品。除了用于

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 数据库技术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是数据,所以数据库技术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按照指定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系统设计出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处理、分析、理解、报表和打印等多种功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并利用应用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理解。 一、数据库发展历史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报告,被称为DBTG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是网状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不断成熟,开发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是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 可以说,层次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先驱,而网状数据库则是数据库概念、方法、技术的奠基者。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开发的System R 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终于使关系数据库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因此,人们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数据库时代。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型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 等。这些商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数据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情报检索、辅助决策等方面,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领域对数据库技术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新的领域为数据库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并在应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数据管理的需求,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 二、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关系数据库技术现有的局限性,理论界如今主要有三种观点 :

数据库现状发展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一班吴迪 数据库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现状> 自从1969年美国的IBM公司开发出第一个DBMS系统IMS以来,数据库的研究和开发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三代的演变(从层次型数据库系统到网络型数据库系统,再到现在成为数据库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数百亿美元的产业,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 据欧共体委员会1991年底调查统计,当时西欧公司提供的联网数据库为1616个,而美国公司提供的联网数据库为3057个,加上其他形式的电子信息服务,欧洲计算机网络服务业的年收入为39亿美元,远远低于美国的97亿美元。在欧洲,该行业业务的96%是金融和商业信息。据估计,欧共体国家在数据库、网络以及其他计算机联网服务方面,比美国落后3至5年。欧共体的联网业务规模大约是美国的一半。 美国是世界上数据库业起步最早的国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数据库的数量、质量、品种、类型,还是数据库生产者、数据库提供商的数量,抑或是联机数据库的使用频率和产值方面,别的国家还都无法与之抗衡。据Gale公司统计,至1995年止,全世界拥有数据库8525种,其中美国产品占69%,为世界其它国家数据库拥有总量的将近2倍。 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意识到数据库产业的重要性,开始自主建立数据库产业和联机产业,以期打破美国的垄断,到90年代中期,欧洲约有2000个数据库提供利用,占世界全部的27%,其涉及语言丰富,联机服务产值在1991-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5.9%,远高于美国同期的增长率8.5%。体现出强劲的势头。西欧数据库产业后劲十足的原因有:信息自立的战略,主要向内的经营策略,不断完善的经济技术环境,特别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国内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达到27%左右。 我国的数据库(主要是中文数据库)建设起步于70年代中后期,当时主要引进 学习国外理论和成果。随后,全国许多单位纷纷开始建设数据库。“七五”期间,我国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的投入达10亿元人民币。截止到1995年10月31日我国自建且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已达1038个。这些成就,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的数据库已由1992年806个增加到1000个以上,数据库的容量有很

文档:数据库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数据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今天信息资源已成为各个部门的重要财富建立一个满足各级部门信息处理要求的行之有效的信息系统也成为一个企业或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信息系统核心和基础的数据库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小型单项事务处理系统到大型信息系统,从联机事务处理到联机分析处理,从一般企业管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系统等,越来越新的应用领域采用数据库技术来存储和处理信息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的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信息系统从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新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数据库已成为现代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数百G,数百T,甚至数百P字节的数据库已普遍存在于科学技术,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和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中。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领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构成。数据库系统有以下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数据量都很大,加之DBMS丰富的功能使得自身的规模也很大,因此整个数据库系统对硬件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要有足够大的内存,存放操作系统,DBMS的模块,数据缓冲区和应用程序;(2)有足够大的磁盘或磁盘阵列等设备存储数据库,有足够大的磁带或光盘作数据备份;(3)要求系统有较高的通道能力,以提高数据传送率。数据库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1)DBMS。DBMS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配置的系统软件。(2)支持DBMS运行的操作系统。(3)具有与数据库接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便于开发应用程序。(4)以DBMS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5)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的人员包括:(1)数据库管理人员。具体职责是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24卷第1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3月V o l.24 N o.1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o llege(N atural Science)M ar 2005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赵玉萍,廖运文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摘 要]数据库技术已发展成为信息科学里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应用领域之宽引人瞩目。本文介 绍了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最新研究动态。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实时数据库;W eb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 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5)01-0107-03 1.引言 数据库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层次、网状数据库系统到80年代的关系数据库,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关系数据库的限制和不足日益显现出来,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成为数据库系统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新方向。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相互融合,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2.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 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计算机领域中,其它新兴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库技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数据库中新的技术内容层出不穷。数据库的许多概念、技术内容、应用领域,甚至某些原理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立和实现了一系列新型数据库系统,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大家族。传统的数据库系统仅是数据库大家族的一员,当然,它也是最成熟的和应用最广泛的一员。它的核心理论、应用经验、设计方法等仍然是整个数据库技术发展和应用开发的先导和基础。 2.1 面向对象方法和技术正逐步融入数据库 传统数据库主要适于商务或事务型这类传统应用,而对于CAD、CAM、C I M S、CA SE、过程控制与实时应用、地理信息管理及各种工程应用等,传统数据库系统已不能适应其要求。在这些领域,不仅数据本身的结构和存储形式各异,而且不同领域对数据的处理技术的要求也比一般事务管理环境复杂得多,而这些并不是传统数据库技术所能解决的,因而人们将面向对象的方法引入数据库领域,形成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OODBM S)。它实际上是数据库技术(DB)和面向对象技术(OO)结合的产物。OODBM S首先是一个数据库系统,即系统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处理能力,其次又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系统,即包含对象的概念、方法和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库相比,OODBM S在复杂系统的模拟、表达和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不足之处是理论技术还相当不成熟、不够完善。但随着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OODBM S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2.2 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融合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将数据存储于单个计算机上,但随着数据库应用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感觉到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收稿日期]2004—10—23 [作者简介]赵玉萍(1975- ),女,湖北荆门人,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从事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 ? 1 7

电子商务发展总结和趋势分析

中国B2C十年点评 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十年之前,B2C还是一个不被人关注的概念,十年之后,B2C的从业者们已创建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他们已成为世界的主角。 2009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526亿元,B2C市场增速高于C2C。与此同时,B2C 网购平台不断增加,并获得大量风险投资。据此前公开的信息显示,京东商城过去三年融资1.8亿美元,麦考林2008年获红杉8000万美金入股,VANCL三年前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 有人这样感叹:创办一家成功的B2C网站犹如桌边玩德州扑克的赌徒,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十足的耐心。 B2C的好时光不会超过三年 电子商务,尤其是B2C,绝对是一个超大投入才能换来市场的领域,没有十年的积累做不出来。几年来,整个B2C行业追求规模化的趋势很明显,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核心竞争力。但我认为,规模大不等于运营能力、服务能力高,如今B2C行业增长迅速,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仍处于上升期。今年,国内会再增加1万家电子商务公司,一段时间内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花开终有谢,三年之后,B2C的淘汰赛也将开始。所以,B2C的好时光不会超过三年,京东现在如果不加快行动,2012年“可能会死得非常惨”。(刘强东京东商城CEO) B2C网站服务和产品才最关键 风险投资者都在疯狂向B2C网站砸钱,不怕自己砸错,就怕自己没机会砸。但B2C网站拼的不仅仅只是资金实力,服务和产品才是最关键的。(顾倍春麦考林CEO) 未来的公司都将是电子商务公司 为什么经过十多年努力,没有一家B2C公司能上市?这个行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到底在哪里?大家对未来都很看好,那么,今天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电子商务行业缺少完整的产业链,要成功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单价高,第二是毛利高,第三是购买度高。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电子商务才有可能做起来。 我认为,“电子商务”这个词只是一个过渡性名词,我相信未来三五年里会起来一大拨非常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雷军天使投资人) 21世纪只有一种商人 十年之前,网商还只是一个概念,十年之后,网商已变成一个职业。历史上曾经有过广商、浙商、晋商??十年之前,我们就提出了‘网商’的概念,那时候,我们相信,21世纪只有一种商人,就是“网商”。(马云阿里巴巴集团主席)

(最新整理)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完整)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全部内容。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2014 —--—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学院(中心、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课程名称: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论文题目: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授课教师(职称): 曹峰() 研究生姓名: 刘杰飞 年级: 2014级 学号: 201422403003 成绩: 评阅日期: 山西大学研究生学院 2015年 6 月 17日

分布式数据库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时代的到来,数据库应用需求的拓展和计算机硬件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与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通信、蜂窝通信、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和激增的Intranet及Internet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应运而生。为了符合当今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和企业组织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分布式数据库提供了解决整个信息资产被分裂所成的信息孤岛,为孤岛联系在一起提供桥梁.本文主要介绍分布式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发展趋势;现状及问题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近十年来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也对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据库在各个行业中的不断发展,各行业也对数据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量也急剧增加,同时有关大数据分析的讨论正在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一方面是由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发展,数据信息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造成数据量庞大;同时,数据种类呈多样性,文本、图片、视频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共存;另一方面也要求实时交互性强;最重要的是大数据蕴含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相应的对于管理这些数据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同时各行业部门或企业所使用的软硬件之间的差异,这给开发企业管理数据库管理软件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如果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用同一模块管理操作不同的数据表格,对不同的数据表格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也即对企业简单的应用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那么就能大大地减少软件开发的维护和更新费用,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开发,降低了企业开发的成本,提高了软件使用的回报率。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将越来越多的信息存储在网络中的计算机上。如何更有

2018电子商务发展总结和趋势分析

中国B2C十年点评 2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十年之前,B2C还是一个不被人关注的概念,十年之后,B2C的从业者们已创建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他们已成为世界的主角。 2009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526亿元,B2C市场增速高于C2C。与此同时,B2C网购平台不断增加,并获得大量风险投资。据此前公开的信息显示,京东商城过去三年融资1.8亿美元,麦考林2008年获红杉8000万美金入股,VANCL三年前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 有人这样感叹:创办一家成功的B2C网站犹如桌边玩德州扑克的赌徒,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十足的耐心。 B2C的好时光不会超过三年 电子商务,尤其是B2C,绝对是一个超大投入才能换来市场的领域,没有十年的积累做不出来。几年来,整个B2C行业追求规模化的趋势很明显,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核心竞争力。但我认为,规模大不等于运营能力、服务能力高,如今B2C行业增长迅速,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仍处于上升期。今年,国内会再增加1万家电子商务公司,一段时间内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花开终有谢,三年之后,B2C的淘汰赛也将开始。所以,B2C的好时光不会超过三年,京东现在如果不加快行动,2012年“可能会死得非常惨”。(刘强东京东商城CEO) B2C网站服务和产品才最关键 风险投资者都在疯狂向B2C网站砸钱,不怕自己砸错,就怕自己没机会砸。但B2C网站拼的不仅仅只是资金实力,服务和产品才是最关键的。(顾倍春麦考林CEO) 未来的公司都将是电子商务公司 为什么经过十多年努力,没有一家B2C公司能上市?这个行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到底在哪里?大家对未来都很看好,那么,今天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电子商务行业缺少完整的产业链,要成功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单价高,第二是毛利高,第三是购买度高。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电子商务才有可能做起来。 我认为,“电子商务”这个词只是一个过渡性名词,我相信未来三五年里会起来一大拨非常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雷军天使投资人) 21世纪只有一种商人

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更新版)

东华大学 报告名称: 数据库技术最新发展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5-12-10

1.引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后,就有了处理数据、管理数据的需求,由此,计算机技术新的研究分支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数据库(Databases,简称DB)是指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并按照某种模型组织起来的、可以被各种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DBMS)是指提供各种数据管理服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这种服务包括数据对象定义、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访问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库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库建立和维护等。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 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数据库系统已从第一代层次数据库、网状数据库,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理论和技术在70~80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广泛而有效地应用,80年代,关系数据库成为应用的主流,几乎所有 新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S)产品都是关系型的,他在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种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目前较大的信息系统都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理论设计之上的。但是,这些数据库系统包括层次

数据库、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不论其模型和技术上有何差别,却主要是面向和支持商业和事务处理应用领域的数据管理。然而,随着用户应用需求的提高、硬件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Intranet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交流方式,促进了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互相结合,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形成了数据库新技术。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相当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2.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数据库系统出现以前,各个应用拥有自己的专用数据,通常存放在专用文件中,这些数据与其他文件中数据有大量的重复,造成了资源与人力的浪费。随着机器存储数据的日益增多,数据重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于是人们就想到将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这样就演变成数据库管理系统而形成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的诞生以20世纪60年代IBM 推出的数据库管理产品IMS 为标志。1969年IBM 公司研制了基于层次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I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并作为商品化软件投入市场。数据库的出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整体管理。IMS系统的推出,使得数据库概念得到了普及,也使得人们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和统一管理的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的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的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数据库在处理百TB以上、特别是PB级数据的查询、 统计、分析等应用时,遇到性能上的瓶颈。面对电信、金融、安全、政企等大数据量应用,包括电信话单、金融细帐、智能电网、经营分析、公安网监、舆情监控、审计稽查、应急指挥等,用户体验往往不可接受。海量数据的3V(数量Volume、速度Velocity、多样Variety)挑战着传统数据库曾经非常成功的“一种架构支持多类应用”的模式。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冲击下,世界数据库格局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通用数据库(OldSQL)一统天下变成了OldSQL、NewSQL、NoSQL共同支撑多类应用的局面。 大数据是信息化的一个崭新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种大数据,人类对知识的认知可以见微知著、集腋成裘、由此及彼,对世界的认知也将更全面、更深入、和更具前瞻性。自2011年5月,EMC和IDC在合作研究“数字宇宙”五年之后提出“大数据”概念以来,“大数据经济”的影响力愈发显著,谷歌、Facebook竞相超过微软,曾经的“软件为王”让位于“数据为王”。 可以预见,大数据时代将引发大量应用创新,比如,城市大数据应用将支撑智慧城市建设,还有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系统;创新; 引言:“大数据”( big data)或者称为“海量数据”,这个直白的名词,已经在全球 引起了广泛关注,已经引领了又一轮数据技术的革命。 美国EMC 公司于2011 年5 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第11 届 EMC World 大会,大会的核心是帮助企业利用IT变革的重要趋势。此次大会以“云计算相遇大数据( Cloud Meets Big Data)”为主题,着重展现当今两个最重要的技术趋势,正式抛出了“大数据”概念。 根据IDC《数字世界》研究项目在2012年的统计,2010年全球数字资源的规模首次突破了ZB(1ZB=1万亿GB)级别,达到了1.227ZB;而2005年只有130Eb,五年增长了10倍。如果保持这种爆炸式的增长速度,到了2020年,我们的数字资源规模将超过40ZB,相当于世界上每个人拥有超过5200GB的数据。无疑,我们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在 2011 年 12 月,我国工信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提出了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信息处理技术的内容包括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都是大数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 3 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这些也都与“大数据”密切相关。我国也对大数据技术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基于以上概述,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已经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尝试对大数据时代我国的索引和数据库事业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研究和展望。 大数据时代: 多权威机构和企业对大数据给予了不同的定义。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集规模已经超过了传统数据库软件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的能力。”IBM公司认为,可以用3个特征相结合来定义大数据:数量(V olume)、种类(Variety)和速度(Velocity),即庞大容量、极快速度和种类丰富的数据。IDC认为,“大数据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跨多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活动。大数据技术描述了新一代的技术和架构,其被设计用于通过使用高速(V elocity)的采集、发现或分析,从超大容量(V olume)的多样(Variety)数据中经济地提取价值(Value)。” 综合对种不同的见解,本文认为,具备以下特征的就是大数据。

网络数据库的特点、发展前景以及我国网络数据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课程名称: 网络数据库技术与应 用 姓名:汪亮 学号:201101060304 老师:吴宗祥

网络数据库读书笔记————网络数据库的特点、发展前景以及我国网络数据库的现在和发展趋势 经过半个学期对网络数据库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网络数据库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现整理读书笔记如下: 一、网络数据库的特点 网络数据库是重要的电子资源,与印刷型文献及光盘、磁盘等电子出版物相比,网络版数据库有着独特的优势,正日益受到图书馆及其用户的青睐。 1.1数据量大、增长迅速、更新速度快 在国外,数据库生产已形成规模,走向产业化和商业化,这就使得网络数据库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数据库规模大、数据量多,增长迅速。 二是数据更新速度快、周期短,如某些著名文摘索引的印刷版、光盘版一般为每季度或每月更新,而相应的网络版数据库通常是每周更新;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更新通常早于其相应的印刷版,为每周或每日更新;而电子报纸的更新速度则可以以小时、分秒计算。 1.2 品种齐全,内容丰富 网络数据库品种繁多,内容丰富。从文献的加工程度看,既有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数据库,又有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等一次文献数据库。从文献类型看,既有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图书,又有学位论文、会议录、专利、标准等数据库。从学科范围看,既有单学科的,又有多学科综合性的。从数据库的开发与供应看,既有书刊代理商,又有出版商,还有研究所、学协会等。 1.3 使用便捷、无时空限制 网络数据库借助于互联网出版发行,除极少数外,绝大多数是连续作业,24小时不停机,通过互联网为世界各地授权终端用户提供服务,且同一数据库可同时为多人取用。这就为人们检索、利用数据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要网路畅通,用户足不出户,即可查找、获取、利用所需信息资源,无须受信息资源储存的地理位置及图书馆开放时间的影响与限制,可克服图书馆传统服务受时空限制的缺陷。 网络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友好,易于理解、便于使用。首先,网络数据库的用户界面设计通常直观清晰、图文并茂,如不同的文献类型用不同的图形符号标示,生动直观;其次数据库往往设有专门的功能帮助键,且帮助信息详略适当、清晰、便于查阅;第三,对信息资源的查找利用具有选择与限定的自由,如,可在不同的数据库或文档、不同检索方式之间自由切换与选择,可对文献类型、出版时间、出版形式、可检字段等进行限定与选择,用户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选择与链接操作。这是其他形式的出版物所无法比拟的。 1.4 数据标准、规范、多元 网络数据库的生产标准、规范,如采用超文本、多媒体等先进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遵循Z39.50等通用的标准、协议与规范,使用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等通用、标准浏览器,以及PDF格式文档标准阅读器Acrobat Reader等,既便于用户的操作使用,又便于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