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死海不死的阅读答案

死海不死的阅读答案

死海不死的阅读答案
死海不死的阅读答案

死海不死的阅读答案

【篇一:苏教版六年级课外阅读试题(三)】

t>死海不死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

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

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

是“死海不死”。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

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

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

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

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

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远古时候,这儿

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

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

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

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

去望了一眼。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

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

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

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

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

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

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

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

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今死海

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

馆和游乐场所。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

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这样一来,就使它出

现了不少生气。

但是,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

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

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抄写词语。

游弋——俘虏——勃然大怒——谕告——

干涸——安然无恙——大惊失色——执迷不悟——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安然无恙:

执迷不悟:

4.死海其实是一个——,它不是真正的海。它之所以被称为“死海”,是因为——————————。

5.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概括地写一写。

6.从文章中的“传说”里你可以体会出什么道理?

7.为什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

埃及的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

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

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

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

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

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

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

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

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

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

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

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

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

专门修了一条石路。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

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

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

显露出来。

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

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1. 按原文内容填空。

(1)胡夫字塔高146米多,————————————————。(2)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巍然屹立:举世闻名:

3. 文章第三段主要用了————————————的说明方法,告

诉我们—————————————。

4. 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叫“金字塔”?

5. 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6.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奇迹?

7. 用一段文字介绍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

【篇二:初中说明文阅读训练2附答案】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

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

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

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

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

《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

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

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

常用这种顺序。例如《从

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

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

多用这种顺序。如《雄伟

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又如:《向沙

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

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

运用了逻辑顺序。《苏州

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

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

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

比方、引资料、作诠释、

画图表等。

说明方法作用类

1.举例子: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2.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

他事物区别开

3.列数字: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死海不死》关于死海含盐量的

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的原因及特征。)

4.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中国石拱桥》“石拱

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

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征。)

5.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向沙漠进军》沙漠危害人类的

两种方式:游击战、阵

地战)

6.作比较: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答题要结合内容)突出了??(寻找比较点)

7.列图表:直观形象的写出了??

8.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些特征作一番的解释

9.摹状貌:(类似于描写)比较生动形象

10.作引用:更有说服力的说明了??

★答题方式:这一句(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的? ?

特点,起到? ?

的作用。

六、说明语言:

——准确(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

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

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生动(趣味性):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起表达准确的作用。(例如“大约”“左

右”“不完全”“几乎”“多”

“最”“充分”等)一般说修饰的限制的词语越多语言越准确。

2、正因为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所以一些词语是不能删去的。在回答原因时,可

参照以下答题规范:不能删。词语意思﹢文中句中意思﹢如果删去,就变成……﹢与事实

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七、说明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

?中心句: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中

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支撑句:对中心句起支撑作用的分析、解释、举例的句子。

八、中考说明文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1 、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

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饮食习惯和癌症

英国剑桥大学最近在一项研究分析了十多个国家的人的饮食习惯和

癌症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饮食结构与癌症的发病与预防密切相关。总脂肪摄入量

过高,特别是动物性脂

肪摄入量过高可增加患癌症的危险。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癌症的

重要因素。食用淀粉类

事物越多,小肠、结肠和直肠癌变的几率越低。比如,以肉类食物

为主食的澳大利亚人,

结肠癌发病率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的中国人的4倍。

研究发现以肉食为主的人将会摄入过多的脂肪,这一方面能增加热

能的摄入量,使人

体总热量超过肌体的需要而导致肥胖;另一方面,许多致癌物质都

是脂溶性的,存在于脂

肪中,即膳食中总脂肪和动物性脂肪摄入量增加会增加致癌的机会。而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是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大米、玉米、小麦等,以及

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薯类等,此外,还包括各种豆类以及

香蕉等含淀粉比较多的

水果。

研究人员指出,高脂肪引发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机理为;高脂肪

使胆汁分泌增多,

而胆汁中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厌氧细菌的作用下转变成脱氧胆酸及石

胆酸。脱氧胆酸和石胆

酸是致癌物质。淀粉类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抑制肠癌;一是当淀

粉进入肠道后,经一系

列反应有助于增加粪便,促使结肠排泄,加速致癌代谢物排除体外。二是淀粉在肠内经发

酵酶作用,会产生大量的丁酸盐。实验证明,丁酸盐是有效的癌细

胞生长抑制剂,它能够

直接抑制大肠细菌繁殖,防止大肠内壁可能致癌的细胞产生。

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选择含淀粉的食物呢?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

超市中粗加工未去

除谷皮的全谷食物,如谷类面包应是首选。购买谷类面包时应注意

识别:如果成分表的第

一位就是谷类,说明它的谷类含量的确丰富;如果谷类成分排在其

他成分的后面,说明这

种食物里谷类成分不多。还有一个方法是:用手拿着面包,如果感

觉面包密实紧凑,有明

显的麦粒,那么这就是谷类含量丰富的面包。除了谷类面包以外,

用荞麦做成的面条、凉

粉、烙饼、蒸饺和米饭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e族

维生素的五谷杂粮粥,

如腊八粥、八宝莲子粥、荷叶粥等则更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人类战胜癌症,最根本的出路在于预防。我们要提高防癌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减少“垃圾食品”的食用。总之,脂肪(包括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摄入总量与癌症之间

的关系最为密切。为有效避免癌症的发生,少摄入脂肪是最佳的措

施之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2、为什么以肉食动物的人会增加致癌机会?

3.下列对淀粉类食物的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淀粉在肠内产生大量的防止大肠内壁致癌细胞产生的酸盐。

b.面包是淀粉类食物的首选。

c.所谓淀粉类食品,就是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谷物面包、

面条等。

d.坚持大量食用淀粉类食物,能有效控制各种癌症的发生。

4、第五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5.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癌症的最佳措施之一。

b.在每餐烹调时,加入大量淀粉,就能防止结肠癌的发生。

c.食用有助于增加粪便、能加速结肠排泄的食物,对预防癌症也有

一定的作用。

d.以高热量、高脂肪膳食模式为主的西欧和北美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高;而在亚洲、非洲等膳食中脂肪摄入量相对较低的地区,结

肠癌发病率较低。

水资源的危机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

大气圈、岩石圈、生物

升水中含氯量小于1元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况且,世界淡水

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

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

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

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

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

在南部地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

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

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

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差距明显。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5

3.5比46.5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

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

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继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

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

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1/4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

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

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人口因

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阅读第①段,说出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的原

因。

答:

2.?

材料一

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采用这些技术,

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

我国政府已将南水北调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竣工后的南水

北调中线工程,可为

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

立方米。

答:材料一:

材料二:

3.比较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答: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

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

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

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

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

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

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

峡之水天上来”之意,

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

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

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

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

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

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

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

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

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

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

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

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

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

文站”的白鹤梁题刻,

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

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

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

古巴渝”展厅

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

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

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

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

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

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

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三峡博物馆的?(3分)

答:

2.选文说三峡博物馆的外型“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仔

细阅读文中有关内容,

选出下列不属于这种寓意的一项()(3分)

a.三峡博物馆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象征着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 b.三峡博物馆的外墙设计集中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c.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具有极好的采光效果。

d.三峡博物馆的外形具有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内涵。

3.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

厅各自的主要艺术

风格。(4分)

“壮丽三峡”:“远古巴渝”:4.请从选文第、第自然段划横线的句

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

么表达效果。(4分)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篇三:初三语文总复习之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t>一、考点、热点回顾

说明文基本知识

(一)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

知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

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1)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2)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二)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

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

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

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

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要把握说

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死海不死》: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

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看云识天气》;有的标题用生

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猪链球菌又到人

间作孽》。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在文章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章中

有足以概括特征、本质的语句。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分析,可以把它

找出来;二是文章中没有全面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语句,

或者虽然有,但不集中,需要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来。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

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

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

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

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

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

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

(三)理清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

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时间顺序的

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空间顺序的

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

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

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等等。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有三种:

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四)领会“十大”说明方法

巧记方法:分列作下举,打摹作图引

1、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

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作用:有

条理地说清楚事物或事理。

2、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作用: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

确无误,令读者信服。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中介绍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就是典型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

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

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如《苏

州园林》一文中作者就将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北京的园林作比较,说

明了它极少使用彩绘的特征。

4、下定义:即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

密地规定地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揭示出这一事物

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属性。

作用是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能够科学、严密和简明地揭示

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如《奇妙的克隆》一

文中对克隆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即下定义为“不仅仅指无性繁殖,凡

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个群体,都叫克隆”。

5、举例子:即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为了说明“纬

度位置对物候的影响”,作者便例举了南京和北京的桃花、刺槐花开

花的时间加以说明。

6、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

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如《中

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

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7、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作用: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道:“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

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8、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能够通俗易懂地介绍(解说)事物(事理)的性质和特点。

9、画图表:这是一种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

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的认识,便于理解和记忆。

10、引资料:就是引用有关资料、故事、名言、诗词等来充实说明

的内容,或者作为说明的依据。其作用是能使文章更有权威性和说

服力,也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

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

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

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如:词是能独立运

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

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

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

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

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五)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

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

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

准确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

动活泼见长。

1、准确:用最恰当的词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表达出来。

2、简明:简练明晰,用精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的清清楚楚。

3、周密:说明的语言要做到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

要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了解遣词造句是怎样说明事

物的特点的。从而理解其作用,领会其妙处。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

2、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

3、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二、说明文考类题及答题技巧

1、考察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

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

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

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考察对说明事物特征的把握。

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关于它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考察说明顺序。

常见题型:对某些段落或语句的顺序是否能调换。

4、辨别说明方法及作用。

近几年中考试题,不但要考查考生辨别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而且

还要指出具体说明方法的作用。(见上面第一部分说明方法部分)

5、考察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把握。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

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

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

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

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

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6、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这类题,其答案的形式通常为:说明了??介绍??。解题目方法:先

找中心句;然后结合语段

中对说明特征的概括,进行认真提炼。

7、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1)理解说明文结构:事物说明文一般用总分式的结构(包括总分

式和分总式);事理说明文一般用递进式结构。阅读中“分”是如何

组合的,是并列,还是递进,若是并列关系,分清是总分关系,还

是分总关系。若是递进关系要分析各层是按逻辑顺序中的哪一种逐

层深入的。题型是划分段落层次。

(2)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求信息,对段落内容的归纳;

或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

(3)从文章中进行拓展延伸阅读式的题型。(材料链接类)

主要考查观点的提炼,相同点或不同点的准确捕捉,以及链接材料

带来的启示,感触等。题型:

(1)用文中的知识解释材料中的问题。(2)给出与文中相同的链条,找出探究结果,找共同点。

8、考查发散创新的能力。

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

建议、广告等。

这种题考查的是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

题首先要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

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

(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二、典型例题

(一)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

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

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

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

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

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

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

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

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

在真空室进行千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

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

③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

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

一定会找到。

1. 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第一段文章中找出恰当词语,回答不

起过8个字)(2分)

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项新技术有什么不同作用?(分别用一句话概括)(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段文章原有5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一句应补回在何处?(2分)答: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纸张严重老化(或书籍化为尘土等,意思相符,不超过字数即可)。

2、主要说明造成书籍危机的原因。

3、①电子存储技术;②抗酸化流程。

4、①电子存储技术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

②抗酸化流程可延长书籍的保存寿命。

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图书纸张老化的严重程度。

6、③句和④句之间。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

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

利用。只有很少的

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

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

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

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

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

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

/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

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

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

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

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

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

语文教案-死海不死死海不死的秘密教案

语文教案-死海不死死海不死的秘密教案 死海不死[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点,采用适当的说明方法。 2.理解数字的准确性。 3.了解神话、传说在说明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课题,导入新课。 抓住文题中“死”与“不死”这两个似乎矛盾、相对的用词,提问:1.标题中“死”与“不死”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这个标题好在哪里? [提示:两个问题最好先用小黑板抄好;问题提出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让学生结合预习、通过思考作答;第二个问题,学生可能觉得稍难或答案不统一,教师应作适当引导、分析,并对敢于提出不同答案者给予表扬、鼓励。] 对问题1,学生结合预习应回答:“死”,是指“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不死”,是指“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对问题2,引导学生作 答:好在:①能扣住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死”与“不死”(加点词为板书内容,下同);②给读者以悬念,引起读者探究的兴趣;③新颖,简洁(这是标题的一般要求)。

提问:“死”与“不死”是死海的特点,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解释说明死海的这些特点呢”要求学生带着这一问题齐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朗读完后,明确:这两段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将“死”与“不死”解说得浅显易懂。 二、理解文章引用传说和神话故事的作用。 要学生默读文中所写的两个故事。然后,挂出小黑板,出示有关词语:勃然大怒、安然无恙、改邪归正、谕告、执迷不悟。要求学生根据所示词语的提示分别复述两个故事。 复述后,引导学生刚口自我评点并提问:文章引用传说和神话故事有何作用?(答案:两个故事分别生动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现象和死海“死”的原因,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接着适当作知识延伸并再提问:这篇文章按文章体裁分,属说明文,但由于它生动,富有趣味性,又具有文学性,是文学作品,我们一般将这样的文章称为科学小品文,一般放在散文这个大类中(文学作品按四分法分,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科学小品文既要有严密的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既然要有严密的科学性,那么仅用两个故事来说明死海的特点,行吗?显然不行,因为,那样写,读者仍然不知道“死”与“不死”的真正原因。要了解这些,还得用科学知识来解释。

(完整版)初一说明文阅读训练题精选完整版

初一说明文阅读方法与练习 第一部分说明文阅读方法 一、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叫做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叫做事理说明文。 二.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三、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有三种形式: 1、总分式包括总说―分说 2、分说―总说 3、总分―分说―总说 2、递进式 四、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一般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主 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总说

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 从特点到用途等几种类型。 ①从现象到本质:如《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的表 面牲,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说明死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先说结果再解释原因,或先解释原因再得出结果。 ③从概括到具体:先从总体上进行说明,再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④从特点到用途:先介绍事物的特点,再说明此事物的具体用途。 ⑤从主要到次要:先说明此事物最主要的特征,再说明次要的。 ⑥从整体到部分:先整体介绍,再具体介绍各部分内容 四、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的对象来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以事物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在于说明事物是“怎样”的,介绍事物的性质、特征,把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的说明文就是事物说明文。. 以事理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说明事理是“怎么样”和“为什么这样”的,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事理说得清楚明白的就是事理说明文。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大自然的秘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大自然的秘密》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和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 《大自然的秘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大自然的秘密》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和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秘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冲突》中的课文。文章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上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潮如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其生存之道和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二、品读课文 1、文中"大自然的秘密"指的是什么?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请画出来,在旁边简单批注。 2、交流: 句子1: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如果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 (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则没有) 句子2:那只先出来的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了,是不是这篇文章我们就学懂了?(没有)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

《死海不死》教学反思 一、较以往教学有所突破的地方: 1、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创设积极质疑的机会。 在“学生质疑”这一环节中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帮助学生初步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的基础上,让小组讨论、质疑。学生担任主角,主持课堂,主动展示自己钻研课文的成绩,而教师只是在一旁引导、点评,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这就改变了由教师完全操控课堂的传统授课方式,取代了以往老师常扮演的讲解者的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的气息浓厚了,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多了,课堂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了。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活泼的课堂氛围。 2、教学过程条理清楚,注意落实教学目标。 如教师将教学内容贯穿在学生的质疑讨论中,改变由教师唱主角、一讲到底的方式,但为避免教学内容散而乱,又采取了以下做法:事先帮助学生梳理结构层次;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质疑表格前,迅速地筛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按段落次序排列;学生讨论释疑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引导或补充资料,以落实知识点。 3、有效互动,积极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训练。 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注重倾听,然后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如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点评,对有质量的质疑给予肯定,对尚有不足的质疑提出修改意见,如“提问明确,不能使用不规范的用语,答题应针对性强,语言规范,

表达思路明确”等方面,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会质疑、释疑。 二、尚且不足、今后有待改进之处: 1、要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琢磨。在小组讨论质疑之前,应让学生先自行独立思考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教师不应为节约时间而省去这一环节,甚至催促他们,要让学生有充足时间去钻研课文、圈划、批注。 2、教师在巡视学生讨论过程中要注意他们的想法,对所提的一些重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引导学生。 教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可适当引导、补充资料,但不用为了落实知识点而面面俱到,将预先准备好的内容一一引出,这样既耽误了时间,又防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死海不死阅读题目

、死海不死阅读题目 1、阅读一至四段,回答:死海有什么特点? 2、联系文章内容,指出下边加点的“死”的不同含义 A、死海不死 B、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3、文中第三段引用传说的作用是什么? 4、文中第四段都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5、文中第四段的说明对象是()特征是() 6、文中第五段引用传说的作用? 7、文中第六段中心句是(。)本段的中心意思是() 8、文中第六段从哪几方面说明死海的成因 9、文章第一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分别说明其作用 10、文章第三五段引用传说的作用是什么? 1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参考答案 1、水中没有生物,连海边也寸草不生;人在死海中不会被淹死;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特别是氯化钙含量很高,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2、第一个“死”字指死海动植物不能生存;第二个“死”指死亡(“不死”是说死海的浮力大,人不会被淹死。)第三个“死”是指死海最终将消失、干涸。 3、既说明了死海不死,即死海的浮力大,又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分类、举例、作比较 5、死海海水的浮力海水的咸度高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6、不仅增加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还说明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而且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探寻它的奥秘。

7、死海陆空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说明死海的成因 8、深而狭长的大裂谷的出现;注入了很多矿物质的水;湖水不断蒸发、沉积的矿物质越积越多 9、第一段举死海中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死海的得名; 第二段举人不会淹死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死海不死即死海的浮力大。 10、引用传说、神话故事丰富了死海不死和死海形成的内容,既形象神奇、又浪漫多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能引人入胜。 11、逻辑 1、作者对装假作伪的枯叶蝴蝶持有怎么样的态度? (作者对枯叶蝴蝶的装假作伪表示痛恨,对它被人们捕捉而濒于灭绝的命运表示忧虑与同情) 2、枯叶蝴蝶的特征是什么? (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 3、文章第二段突出枯叶蝴蝶的丑陋有什么作用? (既突出了它善于伪装的特性,又为下文写它的灭绝蓄势) 4、文章第三段运用什么写法?作用是什么? (对比。将枯叶蝴蝶飞翔时的“粉墨、彩色”与它隐藏后的“枯槁、憔悴、死灰”作对比,突出它伪装得彻底。) 5、试分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A、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它种生物——人的。 (前一个“装假作伪”是指人,后一个“装假作伪”是指蝴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装假作伪的憎恶,对真善美的渴望。) B、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蝴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地绝灭了。 (国家的禁止使枯叶蝴蝶更加稀缺,更加珍贵。一些不法分子不顾法律,为金钱铤而走险,所以说枯叶蝴蝶因而要绝对灭绝了。此句表达作者对枯叶蝴蝶命运的忧虑,对利欲熏心的愤恨。) C、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美丽的蝴蝶不难发现,但会隐藏自身美丽的蝴蝶却是罕见的,因而它身价不菲。枯叶蝴蝶的“被捕”就是因为它善于伪装。) D、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翅膀的两面”指人的内心和外在行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要表里如一,不但要有外在美,还要有内存美。这一句议论句,总结了全文,形象点明了文章主旨。

说明方法练习题

说明方法练习题 一、判断说明方法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列数字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打比方 3.有一种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举例子、列数字 4.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打比方、作比较 5.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举例子 6.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分类别 7.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 8.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打比方 9.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 10.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举例子 11.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打比方 12.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体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作诠释 13.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列数字 14.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 15.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举例子、列数字 16.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案

八年级说明文阅读教案 一、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我国的建筑,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 2.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 3.导弹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等,按飞行方式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4.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 5.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搬吐雨器”。 二、中考说明文的考点: 1.明确说明对象。2.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3.归纳说明方法并能说出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4.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5.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6.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拓展。 [方法点拨] (一)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阅读,首先要从整体人手,把握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事理,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找准说明对象的方法,一是看题目,二是抓首括句或中心句。其次要抓住被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等。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二)弄清说明文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一是按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即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某个事理,即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二是按说明语言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两种。 (三)掌握说明的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引资料、作诠释(9种)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作用: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2)举例子:——作用: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3)列数字:——作用: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4)打比方:就是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作用: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5)作比较: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6)分类别:就是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例如:“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

死海不死的秘密教案

第三单元死海不“死”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1、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从大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2、与同学交流发现的问题,并学习有条理地表达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与热爱之情 三、参考主题 (1)死海不“死”的秘密 (2)蚂蚁世界 (3)动手防身术 四、实践方式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实验研究与观察;简单的设计与制作 五、方法引导 如何表述研究主题;如何制订实验方案;什么是实验法;实验的原则 六、实施年级:五年级 七、教学过程 (一)导课 神奇的外太空,会换“衣服”的变色龙,团结一致的蚂蚁家族……大自然充满了神奇。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师做实验:三个量杯分别加入清水、盐、糖,放入鸡蛋,提出问题。

(二)确定方案 和小伙伴商量商量,选择一个你们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吧。如: 死海不“死”的秘密研究方案 (三)实验验证 (1)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了解死海

(2)死海不“死”的原因探寻 [1]方法引导 ①结合研究问题准备实验材料。如:盐、水、鸡蛋等 ②考虑实验中条件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③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 实验方案 [2]加盐实验(注意水量不变,且不宜过多,能淹没鸡蛋即可) 加盐实验记录 [3]加糖实验

加糖实验记录 【4】鸡蛋改土豆实验(表格同上) (四)形成结论 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其中的奥秘了吗?把它写下来,让更多的同学了解。(通过实验,我发现了……)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实验,我们从提出问题、确定方案、实验验证、形成结论四个环节发现了:淡水的比重比鸡蛋的小,所以鸡蛋会沉下去;盐水的比重比鸡蛋的大,所以鸡蛋会浮上来。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经俯瞰大地,探求山川河流、原野万物的内在规律;也曾仰观天象,搜寻日月星期辰、宇宙太空的奥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也不不断深入。许多科学家深入蛮荒丛林,考察地球生态,宇宙飞船已经向太空进发,海底机器人也深潜洋。更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用发现的眼睛、善于实验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头脑一一去解答,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积极探究诸多奥秘吧!(六)作业布置

小学语文《死海不死》同步练习及答案1

语文试卷 说明: l.全卷分为第一、二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第一卷100 分,第二卷50分)。 2.答选择题时,将选项的编号填进括号里;答简答题和填空题时,将答案写在指定位置上。 3.只参加毕业考试的考生,可只答第一卷。 第一卷一积累I6分) 1.默写或根据要求填空。(共5小题,任选3题作答,每小题2分) (1)__ __ __ __ __,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__ __ 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但愿人长久,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长篇小说___书中除了鲁智深,还描写了____、等英雄人物。二现代文阅读(4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2-6题。(16分) ①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2)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伏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3)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一百三十五亿吨氯化钠;有六十三亿七千万吨氯化钙;有二十亿吨氯化钾....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海水的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这样,就使水的比重大于人的比重,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了起来,沉不下去。④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个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这样一来,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⑤但是,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2.选出加点字往昔错误的一项。(2分)() A游弋(yi4)B下降(jiang4)C.漂(piao1)起来D.干涸(gu4) 3.“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中的“生气”,在文段中具体是指什么样的景象?(3分)

六年级课外阅读试题——说明文

请将说明文考察的知识点一一出在试题里面:说明方法以及作用,说明段的段意,语言的严密性“几乎”等词不能删掉, 六年级课外阅读试题(四)——说明文训练 死海不死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今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这样一来,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 但是,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惩(chěng chéng)罚逊(xùn sūn)色经年累(lèi lěi)月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安然无恙: 执迷不悟: 4.死海其实是一个——,它不是真正的海。它之所以被称为“死海”,是因为——————————。 5.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概括地写一写。 6.从文章中的“传说”里你可以体会出什么道理? 7.为什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 埃及的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 钱梦龙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 钱梦龙 师: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阅读的是一篇说明文。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下目录的第一页,这一页共列出两个说明文单元,我们要阅读的说明文就在这两个单元里,同学们还不知道是哪一篇,现在给你们一个条件:这篇文章的标题很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你们猜是哪一篇,看谁猜得快猜得准。 (学生看书后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是哪一篇了,你们真聪明!好,你来说。 生(1):《死海不死》。 师:完全正确!但你能说明一下为什么你猜是这一篇呢? 生(1):这个题目叫“死海不死”,既然是“死海”,可又为什么说它“不死”,这就在读者心里造成悬念,引起了阅读的兴趣。 师:刚才好多同学都举手了,你们猜的也是这一篇吗?有猜别的课文的吗? 生(众):也是这一篇。 师(指一学生):那你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吗? 生(2):同意。我认为这个标题本身包含着一对矛盾:“死海”和“不死”,使读者产生疑问,急于想去读文章,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题目对读者有吸引力。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有补充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哦,“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英雄!(笑)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各位英雄: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3):前一个“死”字指没有生命,第二个指淹死、死掉。 师:完全正确。你课前有没有看过这篇课文?(生摇头)那你怎么能回答得这样正确? 生(3):我在地理课上学到过。 师:啊,真好!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语文课上,这叫知识的“迁移”(板书“迁移” )。学习中经常注意“迁移”,知识就学得活了。现在请同学把书合拢,暂时不要看课文,大家回忆一下地理课上学到的关于死海的知识,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指一在偷偷看课文的学生)哈,你违规了,不许偷看! (学生思考、回忆,片刻后陆续举手) 师:为了使回忆有条理,请按照以下几点逐一来说: 板书:1、地理位置; 2、得名原因; 3、海水趣事。 生(1):死海的位置在约旦和巴基斯坦(众插话: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中间。 师:巴勒斯坦在亚洲西部,巴基斯坦在亚洲南部,和我们中国接壤。这两个国家的中文译名只差一个字,而且都是亚洲国家,很容易记错,建议这位同学课外去找世界地图或亚洲地图查一查,以后就不会再搞错了。谁来说“得名原因”?

汉语词性专题练习(附答案)

汉语词性专题练习(附答案) 七年级汉语知识(词性、短语)专题练习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①、我的()个战友来了。()②、他去过三()上海。() ③、我不()这种事。()④、青年们要到()去。() ⑤、桌子()有什么?()⑩、这个人非常()。() ⑥、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⑦、他刚刚走()山。() ⑧、他会干这种事()?() ⑨、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可爱—热爱()荣誉—光荣()企图—意图()答案—答应()气愤—气魄()批语—批示()残杀—残忍()诱饵—诱惑()兴奋—兴趣()安心—担心()道歉—抱歉()安慰—欣慰()感激—激动()愉快—高兴()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 四、鉴别下列带加粗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这里风景确实不错() 2、长久没有好处()--永远没有好处() 五、区别下面的同形词,指出它们各自的词性: 1、弟弟比他小三岁()--你比不上他() 2、你让妹妹一点儿()--他让老师批评了一下() 3、这孩子好聪明()--这是个好孩子() 4、墙壁挺白的()--他白来了一趟() 5、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六、区别下列句子中的"没有"(动词/副词)、"是"(动词/副词)、"的"(助词/语气词)、"了"(助词/语气词)、"一样"(形容词/助词)的词性: 1、你美国去过没有?() 2、一下雪,这里就没有烧的。() 3、他没有工作。() 4、这辆车是他的。() 5、他是个当老师的。() 6、这本书是他借来的。() 7、他买了书就回家了。() 8、妹妹已经是大学生了。() 9、开饭了,吃了再走吧。()10、脸色跟纸一样。()12、他跟孩子一样。() 11、这支笔跟那支笔一样。() 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最新初三语文总复习之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升一高语文——说明文 一、考点、热点回顾 说明文基本知识 (一)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1)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2)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二)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如《死海不死》: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看云识天气》;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猪链球菌又到人间作孽》。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在文章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文章中有足以概括特征、本质的语句。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分析,可以把它找出来;二是文章中没有全面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语句,或者虽然有,但不集中,需要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把它概括出来。如《死海不死》一文,围绕死海的特征。从三个角度进行说明:先说死海的“死”(现象特征),再说死海的“不死”(本质特征),最后又说到死海的“不死”与“死”(现状与未来发展特征)。这样死海的全面特征便被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了。又如《苏州园林》一文,围绕“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雕镂琢磨和颜色等。 (三)理清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

六年级课外阅读试题——说明文

六年级课外阅读试题——说明文 六年级课外阅读试题——说明文)——说明文训练 死海不死 六年级课外阅读试题——说明文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今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这样一来;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 但是;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惩(chěng chéng)罚逊(xùn sūn)色经年累(lèi lěi)月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安然无恙: 执迷不悟: 4.死海其实是一个——;它不是真正的海。它之所以被称为“死海”;是因为——————————。 5.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概括地写一写。 6.从文章中的“传说”里你可以体会出什么道理? 7.为什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 埃及的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

死海不死的阅读答案

死海不死的阅读答案 【篇一:苏教版六年级课外阅读试题(三)】 t>死海不死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 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 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 是“死海不死”。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 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 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 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 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 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远古时候,这儿 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 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 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 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 去望了一眼。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 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 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 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 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 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 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

死海不死第二课时教案

死海不死第二课时 死海不死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说明文中除了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和恰当的说明方法 来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 学小品文的语言还有生动形象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死海不死》这一课是如何体现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的。 (一)明确目标 1.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数字的准确性,了解确数和约数的不同用法。 2.文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了解全文所用的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 包括确切的数字和大约的数字两类,数字具有科学性和 权威性,用得好,比文字说明简明、概括、具体,具有 说服力。为了科学说明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高,文 章列举了四个数据,前三个数据从大到小依次分别列举 了三种主要矿物质的绝对含量之多,后一个数据指出各 种盐类和海水的相对比例之大,用的都是确数,说明统 计的精确、具体,具有科学的权威性,测量死海的面积 和平均深度,用确数,测量死海的最深处和每年水面下降,用约数,这是根据对死海的认识程度和死海的实际

变化确定的,数字用语也是很准确的。 文中除了用数字表现准确外,还用了“大概”“大 约”“不久”“也可能”等词语表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达手段。 本文的语言不仅准确,而且生动,体现在具体形象的 描述和引用神话传说上,前者体现在第1自然段中,描 述抓住了死海无鱼虾木草的特征,具体形象,后者则形 象地说明了“死海不死”,以及它形成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增强了死海的神奇色彩。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情况 1.复习提问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谁?它有何特征? 说明对象是死海,特征是:死(海里无鱼虾木草)与不 死(人不会被淹死),本质特征咸度高。 (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3)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如:有135.46亿吨氯化钠…… ②举例子:如: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③作比较:如: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阅读理解及作文

语文题解 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3)、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状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4)、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主语和宾语等 (5)、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古诗词鉴赏(运用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 1、先分清文体,记叙文的确定中心,找出表现中心的议论抒情句。说明文的确定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议论文的要确定论点 2、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怕丢分不妨多写几个字,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 3、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就近原则和以文为本) 4、审题要细,画出关键句。 【记叙文、小说和散文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和散文的中心思想一般来说只有两个内容,或者是表达某种情感或者是阐述某个道理。 在散文中,中心思想就是“形散神不散”中的“神”,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情”(人的某种情感);就是“借物喻人”中的人(具有某种品质和道德的人);就是“托物言志”中的“志”(人的某种志向或思考的某种道理)。 所以在归纳记叙文、小说和散文的中心思想时,无论如何都必须把中心归结到“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