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p产业链

pp产业链

pp产业链
pp产业链

聚丙烯(PP)产业链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和间规聚丙烯(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三种。一般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树脂中,等规结构含量约为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予以克服。

1聚丙烯的来源

聚丙烯根据原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条路径,其一为以石脑油为原料的油制路线,其二为以煤为原料的煤制烯烃路线,其三为以丙烷为原料的丙烷脱氢路线。

1、油制聚丙烯

油制聚丙烯的原料为石脑油,石脑油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油质的产物,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通常由原油直接蒸馏而得到,也可以由二次加工汽油

进行加氢精制后获得,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石脑油通过裂解装置后产出丙烯,然后在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丙烯。截至目前,国内90%左右的丙烯来自石脑油蒸汽裂解装置和炼厂催化裂化装置。

2、煤制聚丙烯

煤制聚丙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生产甲醇,甲醇转化制烯烃,烯烃聚合工艺路线生产聚丙烯。该工艺丰富了烯烃的来源,目前国内采用煤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的企业有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头煤化工分公司、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3、丙烷脱氢聚丙烯

丙烷脱氢制丙烯(即PropaneDehydrogenation,英文简称为PDH)是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氢生成丙烯的工艺,是一种以丙烷替代各种馏分油为原料来集中生产丙烯的新型工艺。目前,PHD工艺是最具竞争力的丙烯生产工艺。国外已开发成功的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主要有:UOP公司的Oleflex工艺,鲁姆斯公司的Catofin工艺、林德公司的PDH工艺和伍德公司改进的STAR工艺。目前只有Oleflex工艺和Catofin工艺进行了工业化应用。

2.聚丙烯产业链

聚丙烯应用广泛,下游主要需求行业为编织制品、注塑制品、薄膜制品、纤维制品和管材等行业。其中编织制品(塑编袋、蓬布和绳索等)所消耗的PP树脂在我国一直占很高的比例,超过40%,是我国聚丙烯消费的最大市场,主要用于粮食、化肥及水泥等的包装。注塑制品消费占23%,主要应用在小家电、日用品、玩具、洗衣机、汽车和周转箱上,增长潜力较大。薄膜制品消费占19%,主要包括BOPP、CPP、普通包装薄膜和微孔膜等,BOPP具有质轻、机械强度高、无毒、透明、防潮等众多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工、电子电器、胶带、标签膜、胶卷、复合等众多领域,其中以包装工业使用量最大。

聚丙烯纤维有着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在装饰、产业、服装三大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合成纤维第二大品种。聚丙烯管材具有耐高温、管道连接方便(热熔接、电熔接、管件连接)、可回收使用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给水系统、采暖系统、农田输水系统、以及化工管道系统等。

3.供需关系

3.1我国聚丙烯生产情况

近年来我国PP工业发展快速,随着我国pp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产能也不断增加。2015年我国PP产能达1778万吨,国内产量达到了1686.3万吨,平均开工率在94%以上。

从产能区域分布来看,2015年我国pp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华南和东北,合计占全国总产能的90.9%。其中,西北地区455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25.6%;华东地区360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20.3%,华北地区328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18.5%,华南地区272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15.3%,东北地区202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11.4%。从各省市产量来看,浙江以184.7万吨的产量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陕西、宁夏、辽宁、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前10位的省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8%。

2016年国内聚丙烯粒料总产能已达到1921.5万吨/年,年内新增产能180万吨/年,同比增长约9.77%,年内PDH(丙烷脱氢)装置中景石化一期以及多套煤化工装置相继投产,截止目前煤制聚丙烯总产能达到386万吨/年占国内总产能的30%左右。年内聚丙烯新增产能在180万吨/年,其中新增的煤化工产能达145万吨/年,进入2017年聚丙烯仍有大批投产及扩能装置。

3.2我国聚丙烯消费情况

2015年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达2009.5万吨,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汽车业、家电业、包装业等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聚丙烯需求的增长。我国聚丙烯2002-2015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9.6%。

从聚丙烯的消费结构来看,我国PP主要用于生产编制制品,注塑制品,纺织制品等,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与家电、汽车、纤维、建筑管材等领域。2015年,我国聚丙烯的主要应用领域—编制制品、塑料制品、薄膜制品,消费占比为40%、27%、15%。

从消费区域来看,华东、华南、华中、华北是我国最大的塑料制品产地,也是我国主要的聚丙烯消费地。2015年,这四个地区的消费占比合计超过85%,2015年,华东、华南、华中、华北消费占比分别为36%、21%、15%、14%,合计占比超过85%。

3.3世界聚丙烯生产情况

近些年来,全球聚丙烯产能快速增长,而消费增速放缓,导致装置开工率下滑。全球聚丙烯装置的平均开工率由2007年的92%下滑到2016年的83%,显示出全球聚丙烯行业竞争形势加剧。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聚丙烯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聚丙烯产能约为6922万吨,亚洲产能最大为3128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45%。其他地区产能为北美869万吨、南美300万吨、西欧951万吨、中欧142万吨、非洲138万吨、中东827万吨、俄罗斯为153万吨等。

新增产能2009-2016年间,全球聚丙烯新增产能为1409万吨。其中,亚洲产能增长1005万吨,占新增产能的71%;中东和印度地区新增产能250万吨和135万吨,分别占新增产能的18%和10%。同期,俄罗斯新增72万吨,非洲新增40万吨,北美、西欧和南美均存在产能的缩减。

3.4世界聚丙烯消费情况

丙烯的下游非常分散,属于完全竞争的行业。按照用途可以划分为5内,编制制品行业(窄带类),改性塑料行业(注塑类),包装行业(薄膜类),纤维制品行业(纤维类)和管材制品行业(挤出类)。下图可以看出,国外主要在注塑和薄膜上消费占比较高,分别为34%和24%,而编制制品相对较低17%。

从下图可以看出世界上主要产能和消费集中在亚洲,而亚洲的主要主要消费集中在中国。2013年我国pp表观消费量在1300万吨以上,占全球25%左右。

3.5我国聚丙烯贸易情况

我国PP 的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东北和西北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而进口pp主要流入华东和华南。因此,全国整体贸易的主流是江浙沪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和以山东为代表的华北沿海地区,而西北和东北一净流出为主,西南地区的供应主要从西北和华南调入,华东与华北。华南之间有少量的商品流。

西北地区是我国pp最大的流出地,2015年越有407万吨pp流出,运往华东、华南、华中、华北等地,运输方式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这主要是应为近年来随着煤制pp企业相继在西北投产,使得该地产能产量迅速扩张,据统计2012—2015年西北地区新增产能为250万吨,年增长率在30%左右;而2015年当地塑料制品产量178万吨,全国占比不足3%。此外,东北地区也有113万吨pp需要外运消化,主要销往华北和华东地区,运输方式走铁路,或者从大连中转走船运。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为PP主要消费地(消费占比合计超过85%),2015年共有643万吨的供需缺口。生产厂家在这四个地方都设有分销点,贸易非常活跃。四地之间也有少量的商品流,华东-华北间由于距离较近,通常用汽运方式,华南-华东之间一般走海远的较多。

从国际贸易来看,近年来我国聚丙烯出口量很少,主要原因是我国需求旺盛。2015年国内进口聚丙烯339.7万吨,出口仅16.6万吨,进口依存度约为16.9%。

2015年我国聚丙烯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有:韩国、沙特、新加坡、台湾省和阿联酋等,分别占比我国聚丙烯总量的25%、19%、12%、7%、6%。

从国内各省市进口量来看,广东为聚丙烯进口第一大省,进口量占比约为44.4%,其次是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合计进口量占比约为24%。

4.影响pp的价格因素

4.1原油价格

下图是pp指数和美原油止损的对比图,其中蓝线是美原油指数,从图中可

以看出,两者的相关性极高。主要原因是原油价格上涨,通过生产成本等途径传达至下游,使得聚丙烯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商品及下游厂家心态造成打击,致使市场观望气氛持续浓厚,下游接货意愿低,市场库存升高,导致聚丙烯价格下跌。

4.2煤炭价格

下图是pp止损和郑煤指数的对比图,图中蓝线是郑煤指数,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者有一定相关性,但是相关性和原油相比偏低,最近一段时间甚至呈负相关,这主要和国家的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有关。我国大力煤化工产业,煤制烯烃在我国的产能占比越来越重,煤炭的价格变化,通过产业链进行传到,从而影响pp价格。

4.3丙烯单体影响

丙烯单体作为聚丙烯的直接原料,主要影响聚丙烯的生产成本,同时影响装置是否能正常开工。但由于丙烯单体受原油波动影响较大,因此市场商家与下游厂家往往对国际原油关注力度较大,而对丙烯单体关注力度相对较小,使得丙烯对聚丙烯市场价格的影响在市场体现不明显。在市场上经常出现石化企业装置

停车待料而使得某种牌号货源减少,市场该牌号货源价格上涨的情况。因此丙烯单体在市场所表现出的主要因素为是否能保证石化装置正常运行。

4.4下游消费的影响

自上世纪末开始,我国PP 产品结构逐步向国际消费结构靠拢。在编织制品市场上,国产料占主导地位,进口料生产的塑料编织袋大多用于出口,只有少量内销。尽管该领域的绝对消费数量很大,但是占PP 总消费量的比例却在逐年减少,已由2006 年的48%降至2012 年的42%,到至今的40%左右,大型、重型化以及高强度、抗静电、耐老化等包装袋将是今后编织制品的总体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在PP 下游产品中,纤维及注塑制品的消费量异军突起,以两位数的速度逐年增长。在纤维制品市场中,生产中低档产品绝大部分采用国产料,生产高档丙纶制品的细旦、超细旦、薄型无纺布、强力丝等所需原料则主要依靠进口解决。PP 在纤维制品中的消费量占其总消费量的比例将由2006 年的约11%增加到2015 年的约14%。

注塑制品市场上,国产料与进口料平分秋色,国产料占据中低端市场,而进口料则独占高端市场,如市场急需的薄壁注塑专用料等。注塑料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吹塑容器专用料、高流动高抗冲汽车专用料、BOPP 热封膜及线速在400m/min 以上的BOPP高速生产线专用料、耐压管材等市场前景广阔。在市场容量巨大的通用料市场上,国产料与进口料的竞争十分激烈;而在容量相对较小的专用料市场上,进口料独步天下。

汽车配件、各类家电等的高档专用料大多是以来料加工形式进口的,产品附加值和质量要求较高,用料相对固定,国产料进入这类市场的难度较大。此外,PP 改性料在国内专用料市场也将占有一席之地。

5. 国内外主要生产企业

5. 1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国内聚丙烯生产能力方面,传统企业的代表中石化所占比例由2013年的35%下滑至2015年的28%;而新型煤制烯烃及甲醇制烯烃企业产能总计由2013年的14%增长至2015年的26%,增幅在86%。新型煤化工项目以及MTO工艺的迅速发展,使中国聚丙烯的市场份额被重新分配,同时使得聚丙烯通用料与专用料的生产格局产生了偏差。

下图是我国聚丙烯的主要生产厂家以及新增的产能企业,可以看出丙烷脱氢和甲醇制烯烃项目增速越来越高。

5. 2国外主要生产企业

1.利安德巴赛尔公司

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聚合物、石化产品和燃油公司之一。是全球聚烯烃技术、生产和市场的领导者;是环氧丙烷及其衍生物的先驱;燃油及其精炼产品,包括生物燃料的重要生产商。通过研发,利安德巴塞尔公司开发了创新型的材料和技术,带来特殊顾客价值和产品,为全世界人民提高了生活质量。利安德巴塞尔公公司总部设在荷兰,是Access Industries公司的私有公司。

建立于2000年10月,(有BASF和SHELL各持股50%)在五大洲18个国家拥有生产工厂和120个国家拥有客户。BASELL总部在荷兰的HOOFDDORP,靠近

阿姆斯特丹。另外,BASELL在比利时,德国,美国,巴西和中国香港都设有地区办事处。在亚太地区,有韩国,泰国和台湾三家合资工厂。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185位。

2.Braskem

布拉斯科公司(Braskem)是世界领先的生物聚合物生产商。2010年,公司向市场推出绿色环保聚乙烯,它是一款由可再生资源甘蔗乙醇生产的产品。这是世界上有关数量和质量发展的一次创举。Braskem绿色环保聚乙烯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绿色环保塑料产品的增长。

Braskem在巴西、美国和德国均有生产基地,也设有相应的办事处。同时,Braskem在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智利、哥伦比亚、荷兰和新加坡也拥有办事处和生产基地,使得公司更能接近全球的消费者。

Braskem公司的业务战略重点是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积极行动的原则下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为此,公司结构非常突出,拥有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实验室的支持,加上技术援助和多学科的专业团队,他们总是鼓励创新和发现机会,为客户创造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其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办事处,Braskem公司的合作伙伴和客户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成为全球热塑性树脂(聚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和化学产品市场的主要生产者。总之,公司分布在巴西、美国和德国的36个生产基地可以生产1600万吨产品。

3.台塑集团

在塑胶原料制品方面,包括PEV粉、VCM、液碱、盐酸、塑料改质剂、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产品,其中PVC粉年产能一佰三十万一仟公吨,不仅系台湾最大生产厂,若含美国及大陆投资公司年产能达二佰九十二万公吨,是世界上最大PVC粉生产厂之一。配合政府环保政策,碱厂生产方式由水银法改采离子交换膜法,液碱年产能一佰六十万公吨。塑料改质剂是本公司自行研发成功之产品,其中MBS耐冲击改质剂年产能

一万九仟七佰公吨、PA加工助剂年产能二万五仟公吨、合计年产能四万四仟七佰公吨,对台湾发展高附加价值产品颇有帮助。高密度聚乙烯年产能五十三万公吨,系国内最大生产厂,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年产能二十四万公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年产能二十六万四仟公吨,聚丙烯年产能四十万公吨。高密度聚乙烯年产能五十三万公吨,系台湾最大生产厂,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年产能二十四万公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年产能二十六万四仟公吨,聚丙烯年产能四十万公吨。

5.3A股上市公司

A股市场上,相关上市公司包括:东华能源(002221)、南洋科技(002389)、东材科技(601208)、普利特(002324)、海越股份(600387)等。

6. 企业生产成本

从上图可见,虽然2013-2015年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出厂价及生产成本不断下滑,尤其是2015年以来,不断创出近年来的低位,但随着2014年6月份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生产企业成本下滑明显,聚丙烯生产企业毛利润大幅改善。原油、丙烯及煤价的走低给予生产企业更多的利润空间,虽然新产能不断投产导致企业间价格竞争加剧,但成本下降幅度远大于企业出厂价降价力度。

2013年上半年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毛利润偶有倒挂现象出现,而随着下半年出厂价的走高,企业盈利得到明显改善,全年平均毛利润为765元/吨。2014年生产企业毛利呈现逐年走高趋势,尤其是下半年伴随国际油价暴跌,企业生产成本大幅走低,毛利润一度从472元/吨上涨至2908元/吨,涨幅高达516%,而全年平均毛利润在1476元/吨,同比2013年涨幅在92.94%。国内聚丙烯生产企业在2015年真正开启“暴利”模式,截至目前平均毛利润在1917元/吨,同比去年走高约30%左右,全年最高毛利一度达到3193元/吨。

根据图上所示,我们采用外采甲醇制烯烃与石脑油制烯烃成本对比分析发现,当原油处于80-85美元/桶时,两者成本相当,这也就是市场上把外采甲醇制烯烃称为贵族产品的原因。华东地区基本采用外购甲醇制烯烃,华东水资源相对丰富,甲醇制烯烃产品精细化可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但一般情况下,外购甲醇制烯烃生产成本要高于煤制烯烃。

煤为原料利润高于甲醇为原料,煤(甲醇)制烯烃企业仍能保持一定的利润,高负荷是保持盈利的关键。

从煤制与油制对比图看,煤油价差明显,煤制烯烃项目需要更高的盈利空间可达到同样的投资收益,煤制烯烃项目可变成本低,市场售价低也不会减产或停产。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加快煤基MTO工艺的工业发展,实现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生产原料多元化,不失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紧张,促进我国低碳烯烃工业快速发展之最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实现我国内地产煤大省实现煤炭资源优势转化。

油制煤制价差维持在500-2500元/吨,2016年随着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煤炭价格出现一路飙升,煤制成本上行明显,煤油价差缩窄。传统油制产品受到原油价格低位的影响,成本较2015年下滑明显。

7. 交易规则及交割流程

7.1交易规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