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8 做诚实的孩子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8 做诚实的孩子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8 做诚实的孩子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8 做诚实的孩子冀教版

《做诚实的孩子》

中的第八课。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做诚实的孩子。生活中,遇到不同的情况,我们该如何抉择?如果做错事情,又该怎样解决问题?本课注重社会实践,希望培养学生诚实的可贵品

质,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1、什么是诚实;

2、面对不同情况,如何做到诚实;

3、做错事情勇于承认错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重现,引导学生做诚实的好孩子,

包括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做诚实的孩子。诚实,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重要的做人原则和人际交往准则。从小培养孩

子诚实的宝贵品质,提高学生修养水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做诚实的孩子,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学重点】

1、懂得什么是诚实;

2、怎样做到诚实;

3、勇于认错。

【教学难点】

把诚实牢记于心;做错事也要敢于承认。

学生:对诚实的认识。

一、激趣导入:

以小故事形式引出本课主题。跟同学们讲一讲熊妈妈和三只小熊的故事,启发同学们对诚实的认识。

教师总结出:比赛的的路线是熊妈妈已经做了规定的,但是大熊和二熊却不遵守比赛规则,最后还是没有讨到便宜,落得个“掉进坑里”的结局,相比较而言,小熊就比较诚实,遵守比赛规则,拿到第一。故事里的熊妈妈是想借此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个诚实的好孩子,生活中不可能天上掉馅饼,诚实做事,总会有所回报。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做诚实的孩子》,教大家如何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教师板书课题:做诚实的孩子。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诚实的孩子大家夸

在教会大家做诚实的孩子之前,老师想了解下大家对诚实的认识——什么是诚实?只有让大家心中对诚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接下里要做的事情才能有个正确的方向。生活中,你身边有许多诚实的小伙伴,在你看来,他们做的哪些事是诚实的表现呢?老师今天带来了小红花,看哪个小朋友最积极,说得好?我就奖励他一朵最美丽的花朵!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认识。

2、评论,奖励奖励小红花。

3、老师小结:同学们的认识很正确!没错,简单来说,诚实就是不撒谎,不作违背内心的事。比如某某同学预习课文时总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比如某同学在操场上捡到一个钱包,立即交给了老师;比如某同学每次借书都会按时归还,等等,这些都是诚实。既然身边有那么多诚实的例子,那么老师想知道,你遇到以下情况会怎样做呢?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妈妈询问时,你该如何做?比如你去商店买东西,发现售货员阿姨少收了一件东西的钱,你会怎么做?再比如同学桌上的铅笔盒你丢失的那只铅笔很像,你又会怎样做

呢?

4、同学们踊跃发言。

5、老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没错,是诚实!只有诚实,我们才能获得他人的谅解:告诉妈妈,也许妈妈会更高兴你有勇气诚实的告诉她;把钱还给售货员阿姨,阿姨还会夸你是诚实的好孩子;不碰同学的铅笔,不能因为长得像就未经他人同意乱动他们东西。

6、老师在总结:我想现在同学们应该已经知道什么诚实了,并且无形之中学会了如何做到诚实。诚实存在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我们只有诚实,才能做到与他们友好相处。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把诚实牢记于心,养成诚实的好习惯。现在,老师带领大家学者唱一唱《好孩子要诚实》这首歌,同学们可以在学唱过程中再想一想,生活的其他情况,我们还要怎么做才能做到诚实?(播放歌曲《好孩子要诚实》)

活动二勇于认错

1、当然,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做错事情的时候,这是应该怎么办呢?比如被人发现时,该不该承认是自己扔的垃圾呢?比如踢足球时,不小心踢脏了教室走廊的白墙壁,该怎么办呢?再比如在图书馆看书时,不小心把书弄破了,没人看见的情况下又该怎么做呢?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的想法呢?

2、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认识。

3、老师总结:同学们说得不错!勇于认错,这才是诚实的孩子应有的表现:承认是自己的扔的垃圾并不羞耻,把垃圾捡起来还会得到身边人的赞扬;勇敢告诉老师是自己的不小心把白墙壁弄脏的,老师不会责备你,反而因你的诚实而谅解你;告诉图书管理员你不小心撕破了图书馆的书,他们也同样会选择原谅你。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发生,出了问题,我们往往会不敢承认错误,怕担责任或是怕被责怪,但这样做是不对的,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敢承认错误,最后中都会获得别人的谅解,甚至会因你的诚实而受人尊重。接下来,老师想带领大家做个小活动,我们共同制作一个“悄悄话”信箱,每个人把自己曾经做错的事写下来,并说说自己当时是怎么做到,不用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入“悄悄话”信箱,然后我们来选取几个议一议,好不好?

实践作业:回家之后,请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