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性病变的流行病学及药物治疗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性病变的流行病学及药物治疗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性病变的流行病学及药物治疗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性病变的流行病学及药物治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患病率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的数量越来越多。据调查,目前全世界约有糖尿病患者1.2亿以上。与非糖尿病人相比,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要高3倍;下肢坏疽的发生率约高5倍;尿毒症的发生率约高17倍;双目失明的发生率甚至高25倍等等。的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脏病和肿瘤之后第三种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 我国在1980~1981年的相关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群中糖尿病的标化患病率为0.79%(其中,20岁以上人口的为1.21%);到1998年我国人群中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即升高为3.21%(其中,糖耐量降低的标化患病率为4.76%,50和60岁年龄组的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已经升至7%、11%);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接近10%。可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之间的确不无相关。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呈现出,男、女患病率接近、中老年人高于年轻人、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体重超重或肥胖者高于正常体重者、富裕地区高于贫困地区、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等特点,且有发病年龄渐趋低龄化的态势。 糖尿病的病因 1.饮食因素:长期膳食能量摄入与消耗间呈正平衡,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多,而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过少等。故而肥胖者即成为Ⅱ型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如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50%者中糖尿病的发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12倍。而高能量食物摄入过多,总能量消耗过少是导致单纯性肥胖的根本原因。 2.生理、病理因素:年龄增大、妊娠、感染、高血脂、高血压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体内糖代谢紊乱。如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一般呈现两个高峰,一是在50~70岁时为发病高峰;其次在20岁左右人群中有一个小高峰。前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后者多为1型糖尿病。 3.社会环境因素:一者社会经济发达,民众生活富裕,以致体力活动减少;二者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应激反应增多,生活规律紊乱等,均有可能导致体内糖代谢紊乱或能量摄入与消耗间的平衡失调。 4.遗传因素:糖尿病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疾病。我国的调查资料显示,糖尿病的遗传度为44.4%~73.8%。其遗传的一般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它的易感性。由此证明遗传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生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其中,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一般高于60%;而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则低于60%。可见,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1型糖尿病更为显著。 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研究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该院于2017年3—8月收治的妇科疾病伴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术后血糖控制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血糖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围术期护理能有效改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标签:妇科疾病;糖尿病;围术期护理;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合并糖尿病的妇科疾病患者也随着增加,在绝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健康。从该院近几年接诊情况可以发现,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该症的临床发生率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故此更需要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方案持续进行优化[1]。确保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性,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于2017年3—8月对25例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后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5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5.32±4.3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5±1.24)年,其中子宫肌瘤9例,卵巢良性肿瘤4例,子宫脱垂3例,子宫内膜癌4例,宫颈癌5例;观察组25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56.42±4.38)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48±1.36)年,其中子宫肌瘤8例,卵巢良性肿瘤4例,子宫脱垂2例,子宫内膜癌3例,宫颈癌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均对该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妇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心理状况并给予支持和理解,与之建立良好关系;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惯;给予患者鼓励,增强其治愈信心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①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疑问以确保所有患者基本掌握相关疾病知识,整个过程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语气温和,消除患者因手术而产生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取得患者信任与之建立良好关系从而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提高治疗效果;

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

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该院妇产科收治的87例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十分满意44例、比较满意43例,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围术期护理服务不仅能明显改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借鉴。 标签:妇产科疾病;糖尿病;围术期护理;护理效果 Clinical Nursing of Dise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and Diabete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WANG Jin-fang West Coast New Area Langya Health Center,Qingdao,Shandong Province,2664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dise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and diabete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8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and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6 were selected,and the anxiety,depression scores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to nursing servic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nursing,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patients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Care before(P<0.05),and 44 cases of patients were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nursing services,43 cases were more satisfied,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to the nursing services reached 100%. Conclusion The nursing service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can not only obviously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dise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and diabetes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to the nursing services,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Dise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Diabetes;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effect 臨床妇产科主要工作为开展妊娠、分娩、保健计划生育以及处理女性患者生殖器官性疾病[1]。然而妇产科患者有可能合并其他类型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临床上在治疗妇产科疾病,尤其对于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要多于普通患者,如该类患者心肝肾脏器器官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同时麻醉和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使得代谢亢进,体内皮质醇、儿茶酚和生长激素等分泌异常,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2]。该研究对妇产科

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糖尿病病人个案调查表 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口1.3出生日期:年月日 1.4户籍(1)常住(2)暂住(满一年)口1.5家庭住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 1.6民族(1)汉族(2)满族(3)蒙古族(4)回族(5)藏族(6)苗族(7)壮族 (8)维吾尔族(9)其他口1.7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口 1.8文化程度(1)大学及以上(2)大中专(3)高中(4)初中(5)小学(6)文盲口 2.身高: cm 3.体重: kg 4.血压: mmHg 5.糖尿病类型(1)1型(2)2型(3)其他类型口 6.首次确诊时间:年月日 7.现在(或曾经)是否吸烟(1)否(2)是口7.1若吸烟,每天吸烟支数(1)偶尔吸(2)1-5支(3)6-10支(4)10支以上口7.2吸烟年限:年 7.3是否戒烟(1)否(2)是口 7.4戒烟年限:年 8.现在(曾经)是否饮酒(1)否(2)是口8.1若饮酒,每天饮酒:两,饮酒:年 8.2是否戒酒(1)否(2)是口 8.3戒酒年限:年 9.请回忆过去5-10年的饮食情况 9.1是否经常吃下列食物(1)甜食(2)咸食(3)腌制食品(4)烤制(5)辣味口9.2经常所食油脂(1)动物油(2)植物油(3)两者兼有口9.3是否经常吃下列食物(可多选)口口口口口口 (1)肉类(2)动物内脏(3)豆制品(4)鱼类(5)蛋类(6)奶类 (7)蔬菜(8)水果(9)其他 10.是否患有下列疾病(1)否(2)是疾病口10.1高血压,患病年,服用药物 10.2高脂血症,患病年,服用药物 10.3冠心病,患病年,服用药物 10.4脑梗死,患病年,服用药物 10.5其他疾病,患病年,服用药物 11.是否有下列症状(可多选)口口口口口口 (1)无(2)视力下降(3)手足麻木、疼痛(4)下肢水肿(5)肢体疼痛 (6)间歇性跛行(7)便秘(8)腹泻 12.是否患糖尿病并发症(可多选)口口口口口口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护理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护理 发表时间:2020-01-10T09:30:31.44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3期作者:何春莲 [导读]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护理效果。 何春莲 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梧州 543000 【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08月—2019年08月,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n=46)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分类:对照组(n=23,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23,采用综合护理),对比血糖情况和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出院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效果显著,改善血糖水平,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综合护理;管理能力 2型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多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1]。据相关数据显示,约4/5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血管病变,且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为正常人群的2倍[2]。本次选取我科室46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护理,观察其效果,并现汇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纳入本科室(2018年08月—2019年08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n=46)展开研究,分为2组(护理方案),即每组23例样本。【对照组】:男(n=15)、女(n=8);年龄范围51~71(平均:60.12±5.34)岁;病程范围3~14(平均:5.79±2.14)年;【观察组】:男(n=14)、女(n=9);年龄范围52~70(平均:60.04±5.48)岁;病程范围3~15(平均:5.88±2.09)年。2组患者治疗经比对,结果呈现为(P>0.05)。医院伦理会已许可该次研究。 纳入标准:①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动脉检测结果ABI≤0.9的患者;③知情、自愿参与研究,且签订责任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具有精神、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的患者;②存在重要器官障碍或病变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再接受综合护理,内容如下:①健康评估:为患者做全方位的体检,并结合其血糖情况和下肢动脉硬化的程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就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其认知度和自我保护意识。②护理指导:病人易产生焦虑,适当鼓励患者,以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持;③饮食干预:告知患者控制饮食的重要性,根据其标准体重,严格制定饮食方案,以早、中、晚分别1/5、2/5、2/5定量定时进食,清淡饮食,忌浓缩碳水化合物、饮酒和饮料,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④足部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清洗患足,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生活的卫生;定期检查足部皮肤,以早期发现病变;以温水浸泡促进血液循环,5min/次,做好足部应保暖;以润滑剂按摩足部,穿着较宽松的鞋袜;避免穿拖鞋、凉鞋、赤脚走路,禁用暖水袋,防止踢伤或烫伤。⑤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按时服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停药的严重性,叮嘱其遵医嘱按时服药,告知患者胰岛素作用时间及低血糖反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控制体重和血糖的变化。⑥胰岛素注射护理:胰岛素保存于4℃冰箱;精准剂量使用,避免剧烈震荡;关注并预防低血糖、过敏、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等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2组患者的血糖(FPG、2hPG、HbA1c)情况; ②统计2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水平。 1.4统计学 SPSS22.0,血糖和评分用“”表示、并进行“t”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血糖情况 在2组患者血糖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经过护理观察组相关血糖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经统计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2.2自我护理能力 经过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经统计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2)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情况比对()

妇科病症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妇科病症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发表时间:2010-09-01T09:37:25.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7期供稿作者:玛开西·哈毕1 才·孟更图亚2 [导读] 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围手术期的处理关键,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技巧,采用硬膜外麻醉,治疗其他内科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玛开西·哈毕1 才·孟更图亚2 (1新疆和布克塞尔县蒙医医院 834400;2新疆和布克塞尔县妇幼保健站 834400)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7-0269-02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病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总结了笔者在手术治疗妇科病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实践。结果全部病例痊愈。并发切口感染7 例,2 例并发霉菌性阴道炎,2 例出现一过性的低血糖反应。结论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围手术期的处理关键,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技巧,采用硬膜外麻醉,治疗其他内科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糖尿病妇科手术血糖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全球上升趋势。国内1980 年调查糖尿病患病率约0.67%,到1995年上升至2%~20%[1],即15年增加了约3~4倍[2]。糖尿病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30~50岁人数的发病率为3%,60 岁增到10%,80岁以上增至20%[1]。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感染,使手术医师常常是望而生畏。我科自2000 年以来收治妇科病并糖尿病的患者25例,全部成功施行手术,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妇科病症手术患者1149例,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25例,占同期手术患者 2.1%。患者最小的35岁,最大的62岁,平均5 3.3岁。2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妇科病症的构成,子宫肌瘤13例,卵巢良性肿瘤11例,子宫肌腺症1例。25例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入院前已诊断为糖尿病的13例,占52%,入院后确认的12例,占48%,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照WHO1985年制订的标准。合并高血压的3例,肥胖者2 例, [标准体重(kg)=身长(cm)-105。超过20%为肥胖],合并血小板减少的1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理学的诊断。 1.2 术前处理:25 例均为择期手术,入院后体检及术前检查,对尿糖空腹血糖阳性者进一步测定糖耐量试验,并请内分泌科医师会诊后确诊的新发病例12例。术前空腹血糖,9.0~18.7mmol/L,术前治疗:①控制饮食,加降糖药治疗。②控制饮食加胰岛素治疗。全部病例均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进行手术。 1.3 麻醉方法及手术范围:全部病例采取了连续硬膜外麻醉。其中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的11例,全子宫切除术的13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1例。 1.4 术中及术后处理:全部手术时间控制在60~120min以内,平均手术时间为90min,术中补液为复方氯化钠或5%葡萄糖500ml中正规胰岛素4~6U静滴。术后每日抽空腹血查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葡萄糖与胰岛素之比为4:1,在进食前保证适量葡萄糖滴入,并适量补钾。手术当天,以尿糖试每小时测尿糖1次,根据情况每日做尿糖及酮检查,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待恢复正常饮食后按术前糖尿病治疗方法治疗。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全部病例痊愈出院。 2.2 并发症:术后并发腹部切口感染7例,经换药后延期愈合。2例并发霉性阴道炎,治疗后痊愈。2例出现一过性低血糖反应,经处理后迅速好转。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高,妇科病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也较为常见。本文12例病员入院后常规检查发现异常后,再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这一点应引起高度注意。妇科病症诊治中,要注意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决不能只凭“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而进行怀疑及诊断,防止糖尿病的漏诊。 糖尿病首先表现为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不及时治疗将产生一素列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病变、肾病、神经系统及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手术、麻醉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致糖原分解和异生均增加,血糖上升,对外源性胰岛素敏感减弱,葡萄糖利用障碍,常易发生严重的高血糖,甚至酮症酸中毒。因此,术前要全面检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尤其是大手术者。 有效地控制血糖,是保证糖尿病患者的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一环,资料表明应将血糖控制在术前5.6~11.1mmol/ L,术中7.0~12.7mmol/L。术后4.0~6.9mmol/L。将所有病例术前术中均将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术后血糖控制在5~7mmol/L之前,对原来用口服药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在围手术期间,改为胰岛素治疗,这样可较好地控制血糖,防止酮症的发生。术前尽量缩短禁食时间,以防血糖波动过大。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技巧,减少手术中的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中均采取对血糖影响小的硬膜外麻醉,并做好术中监测及麻醉管理。 术后禁食及流汁饮食的情况下,为保证基础代谢每天给150 ~250g 葡萄糖,同时给予中和量的胰岛素用量。术中适量补钾,防止低钾血症,使胃肠功能尽快恢复,通气后,鼓励进食,并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对原口服用药的病人恢复口服用药。积极治疗其他内科疾病。25例中例合并高血压, 1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这些内科疾病使手术及糖尿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对这些内科疾病,要积极治疗,并控制到最佳状况方才进行手术为主。 感染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故术前应给予一定的预防性用药。术后合理的抗生素,并积极预防呼吸道、泌尿道感染,阴道的霉菌感染,加强护理,避免感染的诱发因素,以确保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郑英,李筱梅,陶银贵. 老年妇科病人围手术期处理. 中医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 ,15 (2) :74. [2]高研, 钱芳芝,施曼珠. 现代内分泌治疗手册.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283.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DOI:10.16658/https://www.doczj.com/doc/4811919850.html,ki.1672-4062.2016.16.04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0例T2DM,据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结果分成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组(A组)及单纯T2DM组(B组),对两组病例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A组与B组比较,年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SBP、CRP、LDL-c、SUA是T2DM 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硬化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早期干预及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控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标签: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T2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它是T2DM致残及致死的重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的65%~75%[1]。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极为重要。2015年7月—2016年4月间该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并探讨其形成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该院住院的T2DM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T2DM合并颈动脉硬化组(A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B组)。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 年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2]。 1.2 方法 自编量表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等一般资料;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尿酸(SUA )、血脂、C反应蛋白(CRP);采用飞利浦S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为8~10 MHz,进行颈动脉血管检测。常规检查两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椎动脉。任何一支或多支血管的管壁内中膜增厚>1 mm、不光滑、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局部管腔狭窄以及完全闭塞均诊断为颈动脉硬化。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

糖尿病并发症发展过程

糖尿病常见症状及并发症解析 1、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 表现:(1)早期症状不明显 (2)中期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 (3)晚期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 成因: (1)糖尿病导致体内脂类代谢异常,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脂类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血糖升高,使血液粘稠,血液中的毒素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3)高血糖,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综上原因导致相应器官组织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所致。 。 注意事项: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控制血糖;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控制情绪变化。 2、眼部症状: (1)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烧灼感,为眼部病变早起症状。 成因:糖和脂类代谢紊乱,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眼部微循环障碍所致。 (2)眼痛、畏光、流泪等角膜炎症状。 成因:高血糖导致角膜营养供应出现障碍,角膜形成炎症。 视力下降成因:血糖升高,导致眼底视网膜微血管供血病变,视力降低。 (3)飞蚊症成因:糖尿病导致血液高粘状态,眼底动脉受损,导致眼部玻璃体混浊形成。 青光眼成因:糖尿病高血粘状态,导致眼部房水循环障碍,眼内压升高所致。此病不可逆,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 白内障成因:血糖升高,导致眼部晶状体糖代谢异常,形成混浊物所致。 眼底出血,视物发红成因:高血糖,血液粘稠度高,眼底动脉病变形成出血所致。(4)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成因:高血糖,血液粘稠导致眼底动脉硬化病变,引起视网膜供血障碍,视网膜病变甚至脱落,导致失明。 注意事项:不要揉眼,以免造成出血和增加感染机会,可做眼保健操;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对眼部损害;禁食油炸,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眼部干涩等症状;控制体重。 3、小便改变 (1)尿量增多成因:血糖升高,肾脏渗透性利尿,体内水分排出所致。 男性尿频、尿等待、尿急成因:高血糖,前列腺供血障碍,形成炎症、水肿,输尿管压力过高所致。 (2)尿液有异味、泡沫增多成因:高血糖导致肾部微血管病变,肾单位受损,导致肾脏正常滤过功能障碍,蛋白质随肾排出引起。 (3)水肿、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血糖导致肾部微血管病变,肾单位进一步受损,体内毒素水分不能很好的排出,形成自身的中毒,严重威胁人的生命。 注意事项:控制血糖,减少损害;适度锻炼,以增强体质;限制盐的摄入,以免加重肾负担;控制饮食,特别注意蛋白质的摄入,以免加重肾负担。 4、饥饿、饮食增多、无力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不能利用血液中的糖分,造成能量缺乏,反射性的刺激大脑饥饿中枢,而出饥饿的现象;血中的糖分不能利用,必然造成无力现象。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 张光娟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张光娟 发表时间:2016-04-11T09:55:08.3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1月作者:张光娟[导读]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测,并发症的预防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张光娟黄岛区泊里中心卫生院 266409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42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并控制好患者术前、术后的血糖变化,对其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伤口Ⅰ期愈合,伤口感染1例,术后出现尿酮体阳性6例,调节胰岛素用量2d内转阴,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念珠菌阴道炎,无其他部位感染。结论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测,并发症的预防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糖尿病围手术期妇科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者因病因复杂、耐受性差,使得手术危险性增加。为了提高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疗效,笔者对我院42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处理情况,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4年10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其中年龄最小34岁,最大78岁,平均49.6对。其中子宫腺肌瘤23例,卵巢肿瘤6例,子宫脱垂5例,子宫肌瘤3例,异位妊娠4例,子宫内膜癌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与分类专家委员会提出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入院前诊为糖尿病31例,其中长期口服降糖药物治疗18例,长效胰岛素注射治疗7例,糖尿病饮食治疗6例。其余入院后术前检查才确诊为糖尿病。 1.2治疗方法 1.2.1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选择腰麻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实施手术:经腹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术29例,阴式子宫切除4例,附件切除术8例,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 1.2.2血糖控制 术前若患者空腹血糖<9.0mmol/L,则需进行饮食控制血糖让其血糖达到术前标准。若患者空腹血糖≥9.0mmol/L,则需进行饮食控制与口服降糖药治疗让其血糖达到术前标准。若餐前血糖>9.0mmol/L, 尿糖(+~++++)者需进行饮食控制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确保术前空腹血糖稳定在7.0~8.0mmol/L,随机血糖在5.6~11.0mmol/L。术中对患者给予心电监测,若手术时间>2h,则给予血糖的监测,并调节胰岛素的用量,确保血糖维持在6.8~11.2mmol/L。患者术后均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并给予血糖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尿糖(+)可给予胰岛素,尿糖(++)给予5U胰岛素,(+++)给予10U胰岛素,(++++)给予15U胰岛素,酮体阳性者再多给予5U 胰岛素,控制血糖在6.0~10.0mmol/L,尿糖在(±)。排气进食前给予静脉补液,饮食恢复后改用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让其恢复到以往治疗状态。糖尿病患者因感染性强,故术后需给予常规抗生素、抗厌氧菌药物来预防感染。 2 结果 41例伤口Ⅰ期愈合,伤口感染1例,术后出现尿酮体阳性6例,调节胰岛素用量2d内转阴,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念珠菌阴道炎,无其他部位感染。 3 讨论 3.1糖尿病临床特征主要为血糖升高,常伴有肾脏、心血管等重要组织器官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及功能下降代谢性疾病。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的障碍,让细胞及体液的免疫功能降低,从而使得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因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修复能力较差、抵抗能力降低使得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感染,从而造成手术的失败或者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影响。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因多为手术治疗,故更易使得患者的糖尿病情况加重,出现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或酮症酸中毒,而使得修复更加困难。故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给予手术治疗时,如何术前、术中、术后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3.2术前对患者除需给予常规检查外,还需进行血糖检测,从而判断肾脏、心血管等脏器有无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对于术前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需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合理给予饮食的控制及胰岛素的注射,让术前空腹血糖稳定在7.0~8.0mmol/L以下,随机血糖在5.6~11.0mmol/L,尿糖(±)~(+),尿酮体(-)。术中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的选择麻醉方法,一般尽量给予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给予血钾、血气的定期检测,根据其变化适当的给予钾、碱性药物的补充,避免造成患者出现低钾、酸中毒。术中主要给予晶体与胶体溶液,一般不给予含糖溶液,并监测血糖的变化,调节胰岛素的使用,避免出现糖代谢的紊乱。术后患者需给予足够的热量与营养,并监测血糖的变化,禁食期间则主要给予静脉滴注胰岛素,维持葡萄糖:胰岛素=2~4 g∶1 u,血糖<8~10 mmol/L、>6 mmol/L、尿糖(±~+)。本组病人围术期的血糖值均控制在预期水平,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3.3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因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等因素,故需认真做好围手术期的各项准备,避免造成手术的失败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重点为糖尿病的处理,故需合理的给予胰岛素的使用,避免术后出现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一般维持在正常值或稍高于正常值范围内,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因小动脉的退行性病变,使得周围组织氧分压降低,厌氧菌与微需氧菌更易于繁殖。故术后需持续给予抗生素与抗厌氧菌药物的使用。术后还需加强对感染部位的护理,避免造成诱发感染的因素。本组有1例伤口感染,术后尿酮体阳性6例,出现念珠菌性阴道炎3例,经控制血糖、积极抗感染等治疗后很快治愈。 参考文献 [1]全国糖尿病协作组.对我国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诊断水平的探讨.中华内分泌杂志,1998,14(10):3-7. [2]黄明淑,田国华.糖尿病228例实验室观察及并发症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3,7(27):509. [3]裴凌,王俊科.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6):476-478. [4]王中易,石俊方,刘秉义,等.老年外科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42.

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前言:近年来,我国不少药品开发厂商越来越看好糖尿病用药市场,2000年我国居民用于糖尿病治疗保健的费用总额高达43亿元人民币,其中中成药11亿元、化学药23亿元,保健品9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糖尿病人越来越多,而且糖尿病具有治愈难、费用高的特点,素有“富贵病”之称。本文搜集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加以汇总整理,希望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科研开发和市场推广有所裨益。 第一部分:疾病概况 一、糖尿病概述: 1、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为其共同标志。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造成的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2、它可以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甚至诱发许多致命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的劳动 能力,并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3、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 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4、防治糖尿病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紧迫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日益为人们所 重视。 二、糖尿病的几种类型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 IDDM)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 NIDDM) 3)营养不良型糖尿病 4)其它类型糖尿病。 其中II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的95%,本文中除特殊注明之外,均 指II型糖尿病。 此外,据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糖耐者降低者(IGT)数量远远大于糖尿

病患者数量,这个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三、糖尿病症状 1、血糖值和尿糖值均高于正常人 2、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1)多尿:日小便次数明显增多 2)多饮:日饮水量超5镑(1壶半) 3)多食:没有出现“三十三,大转弯”,反而食量超常增长 4)消瘦:体力不支、体重下降(较以往) 此外,糖尿病患者常发生餐前低血糖现象,在饮食上表现出“上管不了下顿”。但相当一部分甚至多数病人并非具有全部上述症状,而是仅表现出某一种症状,甚至平时一无所知,直到全面体查时才被发现。 3、严重的并发症 1)感染合并症:以皮肤感染常见,疮疥易生难愈等。该并发症发病率没有明确的统计,但据我国某糖尿病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同时发生此症的比率不低于 20%。 2)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的概率比正常人高10倍,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比率高达47%(国际平均水平为45%),是各种并发症之首。 3)高血压: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比率高达43%(国际平均水平为35%), 是糖尿病患者第二大并发症 4)肾脏病变:糖尿病会诱发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肾动脉硬化和反复或慢性肾炎等肾脏病变,我国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病变的比率为41。9%(国际平均水平为 31%),是糖尿病患者的第三大并发症。 5)冠心病:不少冠心病患者的致病元凶其实就是糖尿病,我国2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国际水平为27%)同时患有冠心病。 6)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还可诱发下肢血管病变,8.1%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下肢血管病变(国际水平为5.6%)。 7)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的问题,据统计,7%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脑血管病变(国际平均水平更高,为11%)。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目前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患病率已处于国外报道的中上水平,这些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四、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特征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探讨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探讨目的探究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治疗效果。方法将在该院于 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43例妇科疾病患者及43例妇科疾病合并 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住院时间。结果在治疗效果指标上,观察组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围术期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 标签:妇科疾病;糖尿病;围术期 Study on Treatment Effect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Diabete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Stage WANG You-xia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Lan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Linyi,Shandong Province,276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diabete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stage. Methods 4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4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diabet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treatment during the periopertive stage,and the incision infection,venous thrombosis and length of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sion infection,incidence rate of venous thrombosis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diabete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stage is good,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Key words] Diseases;Diabetes;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妇科疾病指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涵盖盆腔疾病、卵巢疾病、输卵管疾病、子宫疾病、阴道疾病及外阴疾病[1-2]。有研究资料发现[3],妇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病程绵长及治疗难度大等鲜明特点,其诱发机制与疾病基础知识、身体保健及生活习惯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糖尿病英文简称DM,指以血糖高于正常水平为典型临床症状的代谢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及病程绵长等鲜明特点,以超过45岁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并且尚不存在确切病理机制,其诱发机制与生活方式、种族、年龄、环境

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8-11-13T17:58:01.4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张春艳淡力蓉 [导读] 因此,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妇幼保健院;四川广元 628012) 【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入院后让其自行抽签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前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临床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215-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为(39.14±1.94)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为(5.81±0.81)个月。对照组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为(39.68±2.02)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为(5.63±1.11)个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做好常规检查,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来为患者制定有效并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并且需要对患者的饮食做好合理的安排和控制,尤其是盐类物质的摄入[1]。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科学合理用药,以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术前3天,让患者采用臭氧来清洗阴道,对其做好清洁工作,避免出现感染。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导泻工作,让患者将肠内的粪便。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中需要准确将医生需要的医疗器械,并且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立即告知医生。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以提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合理并且科学让患者用胰岛素,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每天需要叮嘱患者擦洗会阴部,保持清洁,防止出现感染[2]。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尿管的留置护理,必须保证留置尿管的卫生和清洁工作,避免出现感染情况。手术结束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鼓励患者合理进行运动,避免出现并发症[3]。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4.71%,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 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妇科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形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如果对患者的血糖并未进行有效的控制,患者在妇科手术中极易出现酸中毒以及昏迷等情况。我院发现采用护理干预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红梅.加强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140-141. [2]杨秀.合并糖尿病妇科肿瘤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102. [3]贾艳焕,李育玲.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10):3535-35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