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科学专业

大气科学专业

大气科学专业
大气科学专业

大气科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理学

门类:大气科学类

专业名称:大气科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够到气象、海洋、环保、航空、军事部门及中央、地方研究机构和高校,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进行大气探测的技术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了解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大气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大气动力学基础、近代气候学基础等。

实践教学:包括天气学实习、大气探测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应用气象学、环境科学。

原专业名:气象学(部分)、气候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科学。

就业数据

综合介绍

大气科学研究地球大气现象和演变规律。只有正确认识大气中的各种现象,才能及时而准确地预报未来的天气,并对不利的气候条件进行人工调节和防御。

早在渔猎时代和农业时代,人们就逐渐积累起有关天气、气候变化的知识。二十四节气就是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在17世纪以前,人们对大气以及大气中各种现象的认识完全依靠直觉和经验。1820年,德国人布兰德斯利用大气研究的资料,绘制了历史上第一张天气图,开创了近代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方法。大气的观测也不再局限于地面的观测站,开始利用热气球、飞机等工具进行空中探测。5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新技术特别是气象卫星和电子计算机的采用,大气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研究地球大气需要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高的计算机能力。报考本专业时,考生应该对自己的兴趣有较清楚的认识。一方面,探索地球大气的奥秘是一项很有开拓性的工作,能够揭示与我们自身关系密切的大气现象的规律。另一方面,由于学科和研究方法的需要,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也就是要求考生理科知识比较扎实。考生还应该看到,大气科学专业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因此,在学习了基础课后,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卫星遥感、计算机等大气科学研究必需的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气候预测以及区域环境监测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人们可以利

用大气科学来提高利用自然、抵御灾害的能力。例如,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肆虐,在全世界造成破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我国大气科学工作者成功地实现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动力预报,大大提高我国华南、长江中下游等受“厄尔尼诺”影响显著地区的灾害性天气预测的准确性。可见,大气科学对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培养大气科学人才,我国许多著名大学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如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清华大学环境系等,还有许多专门培养大气和气象人才的气象学院及国外对大气科学的研究也很重视。由于大气环境对于各国的影响不是孤立的,当今时代,对气候的预测已成为世界性的任务,国际间交流较频繁。

本专业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到气象、环境保护、民航、海洋和国防军事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科技开发工作。如果考生毕业以后希望继续深造或出国留学,机会也是很多的。

专业教育发展史

大气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1820年,H.W布兰德绘制了历史上第一张天气图,开创了近代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方法,这是大气科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1921年,东南大学在地学系首次设立气象课程,创始人竺可桢。该校改名为中央大学后,于1945年成立了气象系,系主任黄厦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在气象学系中设有气象、气候、大气物理三个专业。气象学家涂长望、朱炳海、徐尔灏、黄士松,先后主持此气象系的工作。清华大学从1929年开始,也在地学系设气象课程,1935年成立气象组,黄厦千、涂长望、刘衍淮、李宪之等气象学家先后在此任教,1946年成立气象系,系主任李宪之。1952年清华大学气象系合并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成为该系的气象专业;1959年易名为地球物理系。该系现设有气象、大气物理和高层大气物理三个专业。气象学家赵九章和谢义炳也先后主持清华、北大气象系的工作。教育部系统除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还在中国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和广西大学等,设有气象专业。

中国的气象教育事业,自1949年以来有很大发展,除原教育部系统外,国家气象局系统也建立了高等和中等气象院校。国家气象局系统设有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气象学院(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主要培养气象业务部门所需气象科技人员。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1958年开始筹建,1963年正式成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部门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并积极发展气象教育培训事业,使气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我国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81—1997年,气象院校共有普通本科生7769名,普通专科生7527名,普通中专生15881名毕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院还培养了610名研究生,为气象事业注入了活力。气象院校还培养了成人大专生4408名,职业中专生9772名。气象部门职工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由1980年底的28%上升到1997年底的74.7%,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由15.8%上升到1997年的36.1%,各级气象部门结合气象现代化进程,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1979年—1997年,参加培训的人数达15万人次以上。

10年动乱之后,百废待兴,气象事业开始进行全面恢复,人才奇缺是个突出的问题。各级气象部门既需要补充大量的高、中等气象专业人才,又急需培训占50%以上未经培训而上岗的人员。为适应形势的要求,气象高校由1所发展到3所,气象中专恢复和发展到24所。气象院校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改变“文革”后气象专门人才严重匮乏、气象队伍素质严重下降的状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初步形成了气象教育培训体系的基本框架。

1990年以后,中国气象局为适应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调整了院校的布局和分工,明确了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转轨,以继续教育为重点,逐步发展成为部门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

近5年来,气象部门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有了明显进展。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1993年12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通过。设立了“天气动力学”博士点;1998年,“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博士点又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为气象部门培养“工程型”、“应用型”高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1996年,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还成为能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高校,为气象部门在职人员获取硕士学位开辟了新的途径。

20年来,气象院校坚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为指导,多次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以教育思想的改革为先导,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近年来,气象院校面向气象现代化,面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专业目录、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积极开展课程建设,逐步建立

面向21世纪气象事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1996年以后,局属高校和部分中专校相继实行招生“并轨”,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院校通过加强在职培训和积极引进人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997年底局属高校教师队伍中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已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1.3%,具有硕士学位的占30.7%,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4%;此外,气象院校还聘请了一批来自业务、科研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5年来,局属高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80多项,其中3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部门共选派了793名科技人员出国学习,完成学业已回国的人员660人。在大力外派教师学习深造的同时,还聘请了外国专家80人来气象部门、高校、科研和业务单位进行讲学,对了解高新技术和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及掌握重大关键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WMO区域气象培训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的气象教育培训工作已初步具备走向世界的能力。

由于采用气象卫星、气象火箭和激光、红外等遥感探测手段及各种化学质量分析等新技术,大气科学研究进入了宏观愈宏、微观愈微的新阶段,气象卫星成为现代大气科学发展的支柱之一。

在气象业务工作自动化进程中,大气科学不断从信息理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数学等科学技术领域获得新的实验手段和理论方法;同时,也不断地用自己的成就丰富着这些领域。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使大气科学研究进入了定量和试验研究的新阶段。

大气科学新的发展,必将不断提高它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能力,如提高天气和气候预报的准确率,为开发利用气象资源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等,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

就业状况及趋势

大气科学专业本科生除推荐和考取硕士生继续深造外,其余多分配到气象、海洋、环保、航空、军事部门及中央、地方研究机构和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工作。毕业生适宜在国防、海洋、环保、农业、学校等部门从事气候分析和应用咨询、发布气候评价与预报的技术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可在气象、环保及海洋等部门,从事大气探测、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环境监测、环境规划、评价与管理等业务工作及有关科研机构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可在国家气象局(包括北京气象中心及科学研究院)、各省的省气象台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地理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等从事科研工作;也可在总参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包括海洋预报中心)、民航局、水电、农业等有关部委及其所属单位从事与大气环流演变、天气变化有关的实际工作。

目前,大气科学相关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途较为看好。

气象、气候对许多领域诸如农业、工业、航空、航海、林业、交通运输等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社会已离不开大气科学,加之现代信息媒体的强大渗透力,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大气科学的痕迹。气象卫星的普遍使用、各种高科技探测方法的不断发明和成熟运用、分析仪器的日趋精密,大气科学正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本专业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工作相对稳定性较强,其工资收入大致相当于城市中等水平,特别是高层次人员待遇丰厚,而此类人才正是目前国内相当缺乏的;并且由于对天气、气候变化的日趋深入的探索和掌握,无疑使这门科学更加深入人心,随着公众对此注意力的逐渐提高,大气科学在应用领域的市场运转也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这对于大气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来讲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大气科学的发展正方兴未艾,目前呈现两种趋势:一是随着现代化高科技和理论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对气象研究愈发深入与精细,大气学科的分支也向精细化发展;第二,现代社会的整体发展有逐渐融合各学科的大趋势,大气科学也未能例外,与众多理论与应用领域的交叉发展,再加上其本身具有国际合作的特性,使大气科学在现代科学的洗礼下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这也同时促进了学科教育的发展,要求高等学府顺应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培养出掌握更多、更尖端、更全面现代科技的新型大气人才。这一点来说,也正是国内所缺乏的。目前国内各相关行业对高层次的大气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这种趋势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持续,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和过硬本领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遇会一直看好。

毕业后从事一切与大气相关的工作,可以成为:

大气科学家——研究雨、云、风等现象的演变规律;

气象预报员——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空气污染专家——研究空气污染物运动和变化规律;

气象导航员——开展航空和航海气象导航工作。

院校分布(部分)

云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气象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

扬州大学期末考试气象学名词解释

气象学解释题 昼夜形成的原因:1、地球本身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2、太阳光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表面积3、地球的自转! 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的倾斜角【太阳高度角在变化各地获得的热量也在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角度越大热量越多昼越长】 天空的蔚蓝色:当天空晴朗时,大多数质点比较小时,发生了一种有选择性的散射,其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更容易被散射,使得天空呈现蔚蓝色 阴天的乳白色:阴天或有雾时,大气质点较大时,发生了一种无选择的,同程度的粗粒散射【阳光是复合光,看起来是白色的】 秋冬耕制过的地块易有霜出现:粗糙不平的下垫面比平滑下垫面的地面有效辐射要大,地面温度特别低,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形成了霜 气旋多阴雨天气的原因:在摩擦层,由于摩擦作用,气旋中的气流在逆时针旋转(北半球)的同时向中心辐合,产生上升运动,空气绝热冷却,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多晴好天气的原因:在摩擦层,由于摩擦作用,反气旋中的气流在顺时针旋转(北半球)的同时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产生下沉运动,空气绝热增温,致使反气旋氛围内的广大区域无云或少云,多晴朗天气。 【补充】 碰并增长(吞并现象):云滴在大气的上升、下降及乱流混合作用下发生相互碰撞并合并成较大云滴的过程。【名词解释同时在出现在降水的形成过程中】 洋流:指大规模的海水的定向流动 暖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称为暖流,影响所到地区冬季偏暖,气温年变幅小,降水略多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称为寒流,影响所到地区冬季寒冷,气温年变幅大,干燥,降水少 盆地气候年较差大,趋于严酷 高山气候年较差小,趋于温和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原因:气流被迫抬升,温度降低,水汽压饱和】 中国气候: (1)季风气候明显表现在: 1、风向的转换上: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 夏季风渐进3~6月北进,7~8月控制我国(盛行) 冬季风突进9~10月南下,11~12月控制我国(盛行) 2、气温上的反映:我国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大 3、降水上的反映:1、雨季起止日期与夏季风的进退日期保持一致 2、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以夏季为多 3、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 (2)大陆性强: 1、大陆度(K):【名词解释和公式不说了……】K>=50为大陆性气候,K越大大陆性越强;K<50为海洋性气候,K越小海洋性越强 2、我国大陆度的分布:我国除东南沿海狭窄地带外,绝大部分地区的K值均>=50,新疆、内蒙、东北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 (3)温较差异大 1、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大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基础知识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的基本知识)一、地球大气成分由三个部分组成Clean Air【没有水汽和悬浮物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①干洁大气(即干空气)Moisture 水汽(滴)② Impurity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③ 二、低层大气的各种主要成分N2):氮气(①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氧气(O2②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积极参加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臭氧(O3③ 时空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空间变化: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水 ,含量极少。~60km 垂直:55 ,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25km 20 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12 ~ 10km向上,逐渐增加;从 近地面,含量很少; 臭氧的作用: 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a. 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 b. 温作用。 CO2) 二氧化碳(④ 空间变化:水平:城市大于农村;

垂直:0~20km,含 量最高;20km 以上,含量显 著减少。 作用: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b.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三、水汽来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表面的蒸腾。① ②时空变化: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空间:一般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 ③作用: a.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四、大气中的杂质 在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包括气溶胶粒子和大气污染物质两大部分)。 气溶胶的作用: ①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②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 ③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 ④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五、气温、 ①定义: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一定条件下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 通常指距地面1.5m高处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 ②单位:摄氏度(℃)温标;绝对温标,以K表示;华氏温标:℉,水的沸点为212℉ ③单位换算:

2018年QS世界大学教育学专业排名TOP25

2018年QS世界大学教育学专业排名 TOP25 /ueditor/201803/01/1d067490f9ed950f0da1bf3b40894d7 0.jpg" title="0801147001910976802.jpg" alt="0801147001910976802.jpg"/> 2018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 教育学/Education The top 25 Universities in Education in the world as ranked by higher education data specialist QS 2018 2017 学校/ Institution 国家及地区/ Country 1 1 UC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2 2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3 3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4 4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5 6 University of Oxford United Kingdom 6 5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7 7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Hong Kong 8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United States 9 13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Hong Kong 10 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United States 11 10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12 11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13 12

【期末复习】地理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查试题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0.5 分) 1、赤道辐合带是指在南北半球之间的内,由南北半球的信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 的区,大体呈向分布,有强烈的活动。 2、我国规定,风是在以西,以北的上出现的热带气旋,中心风力在级以上,以 为单位,按编号,并在后加上热带风暴、台风等名称。 3、台风的中圈主要特点是、、。 4、影响天文辐射的因素有、、。 5、海陆风主要是由于而产生的,多出现在地区。 6、著名的布拉风区在黑海北岸的。 7、纬度带分类法的划分原则是、、。 8、赤道多雨气候主要分布在、、。 9、副热带季风主要是受气团和气团的交替控制。 10、在北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东西两部分别是和寒流。 11、地形雨主要出现在上,气旋雨主要出现在上。 12、洋流的主要作用是和。 13、热量平衡是指与其或之间的平衡。 14、副热带高压脊线北上,南撤的移动,属于全球性的,并且北进持续的时间比 较,速度;南撤的时间,速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副热带高压中的雨带位于脊线以北的个纬度上。 () A.5-8 B.6-8 C.7-9 D.6-7 2、台风主要发生在°N(S)的洋面上。

() A.5-10 B.5-15 C.5-20 D.5-25 3、赤道辐合带中主要云系是。 () A.积雨云 B.高积云 C.卷云 D.积云 4、地面辐射差额在为负值。 () A.青藏高原 B.格棱兰 C.冰盖 D.寒流 5、南半球冬季赤道西风的方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6、纬度带分类法的创始人是。 () A.柯本 B.亚里斯多德 C.苏本 D.斯查勒 7、地中海式气候主要分布在°N(S)的大陆西岸。 () A.20-40 B.30-50 C.30-40 D.30-45 8、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是。 () A.赤道 B.副热带 C.中纬度 D.极地 9、影响我国华东地区的台风路径是路。 () A.西 B.转向 C.双向 D.西北 10、赤道辐合带平均活动在之间。 () A.25°N - 25°S B.25°N - 10°S C.25°N - 15°S D.15°N - 25°S 三、判断题(请用“Y”表示正确,用“N”表示错误。每题1分,共10分。) 1、在北半球,有寒流经过的地区,其等温线向赤道凸。()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日总量最大值在赤道。 () 3、信风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 () 4、美国东海岸40-60°N 范围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5、柯本气候分类法忽视了高地气候与纬向气候的区别。() 6、青藏高原在夏季形成的环流加强了低纬度环流的强度。 () 7、在北半球低纬度洋流绕副热带高压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类常见核心期刊&SCI期刊(2011版)李国平整理

气象学与大气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李国平整理,2011.9) 符号说明: ◎为权威核心期刊(一级核心期刊,一级学报,2008年起我校科研成果又细分为3个子类:○A权威核心A,○B权威核心B) ※为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2008版,2009起我校科研成果采用的认定标准) #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版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2010版) □为中国气象局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认定的1级核心期刊(2010年) ○为中国气象局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认定的2级核心期刊(2010年) 1.气象学报○A※#□ 2.大气科学○A※#□ 3.高原气象○B※#□ 4.气象※○ 5.应用气象学报○B※#□ 6.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10年起分为两个期刊:大气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核心期 刊) 7.热带气象学报※#○ 8.气候与环境研究※#○ 9.气象科学※□ 10.气象科技※ 1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中国农业气象#○ 气象相关的其它主要中文核心期刊 (北大图书馆2008版) 一、综合类:科学通报,中国科学.D辑,物理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系统科学学报,中国工程科学 二、大学类: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兰 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师范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解放 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三、地学类:地球物理学报,地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进展,海洋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中国 沙漠,冰川冻土,干旱区研究,干旱区地理,山地学报 四、测绘类:测绘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测绘通报,工程勘察,地球信息科学, 遥感技术与应用 五、农林类:中国生态农业科学,经济林研究,林业科学,林业科学研究 六、资环类: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太阳 能学报,自然灾害学报,灾害学,水科学进展,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态环境, 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与健康杂志,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七、交通类:铁道学报,中国铁道科学,中国铁路,中国公路学报,公路交通科技

202X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新闻传播学.doc

202X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新闻传播学软科新闻传播学世界大学排名今年评出三百所高校,排在第一的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位列第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第三。一起来了解。 排名院校名称国家/地区 1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美国 2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 3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 4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 5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大学城美国 6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美国 7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美国 8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美国 9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 10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美国 11康奈尔大学美国 12密歇根大学-安娜堡美国 13马里兰大学-大学城美国 14西北大学美国 15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荷兰 16亚利桑那大学美国 17佐治亚大学美国 18南加州大学美国

20华盛顿大学-西雅图美国 21苏黎世大学瑞士 22明尼苏达大学-双城美国 23慕尼黑大学德国 24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 25普渡大学-西拉法叶美国 26维也纳大学奥地利 27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 27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美国29肯塔基大学美国 30阿拉巴马大学美国 31加州大学-戴维斯美国 32哈佛大学美国 33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 34德克萨斯技术大学美国 35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美国36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 37俄克拉荷马大学-诺曼美国38根特大学比利时 39华盛顿州立大学-普尔曼美国39鲁汶大学(佛兰德语)比利时41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以色列

43犹他大学美国 44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巴吞鲁日美国45牛津大学英国 46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47曼海姆大学德国 47斯坦福大学美国 49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美国 50悉尼大学澳大利亚 51-75美利坚大学美国 51-75香港城市大学中国香港 51-75乔治梅森大学美国 51-75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 51-75高丽大学韩国 51-75拉夫堡大学英国 51-75奈梅亨大学荷兰 51-75首尔国立大学韩国 51-75成均馆大学韩国 51-75坦普尔大学美国 51-75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香港 51-75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 51-75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 51-75安特卫普大学比利时

大气科学的世纪进展与未来展望

大气科学的世纪进展与未来展望 摘要:20世纪以来,大气科学在大气环流,大尺度动力学,大气物理,大气测 试技术,和大气环境、化学,气候系统动力学等领域有着很多的成就,为我国的 大气科学的探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大气科学;进展;未来 大学科学是指大气的现存状态,是一门主要研究大气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的研究 范围不仅仅是大气,其中还包括周围受大气影响的海洋,大气中的冰雪与整个生物圈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它主要有化学、物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将大 气科学和现代的电子科学技术相结合,可以研制生产多更多的科学仪器,应用在天气领域和 在全球气候问题上的研究与探索。大气科学在市场上有着较为可观的发展前景。下面本文将 就着大气科学的世纪进展和未来展望浅要分析。 1 20世纪大气科学的发展回顾 1.1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 大气监测技术作为大气科学的研究基础,对材料的准备要求严格,确保材料的充分性, 才能够最大力度的支持大气科学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20世纪初期的大气检测系统的整体 水平还仅仅是停留在只能检测地面的基本气象因素。1为了更好地检测天气情况,1928年发 明的无线电探空仪已经能够使天空地图这项技术发展。漫长的历程使大气监测系统已经能够 更加成熟准确的探测大气里各个领域的情况,对云层的了解也更加深入[1] 1.2空基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在20世纪的光谱研究为研究空基遥感技术打开了渠道,天气预报的检测自此也更加准确。利用的是红外线和可见光的技术应用。将观测到的领域不在仅仅局限于地表,高原海洋等领 域的天气监测也能全面的检测。这项技术的应用使每个云层之间的温度和湿度的检测误差的 出现性降到最低。并且以现在的发展水平预算,未来检测雷雨和风场也是有可能的。[2] 1.3地基遥感技术的发展 地基遥感技术主要应用的是红外线和激光等技术,来测定水汽和水压等因素,同时对于 云层的降雨,可见的氧气厚度等自然天气因素也能够充分的检测。地基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 各种小领域的系统探测。地基遥感技术虽然为大气环境的气象局调查提供了便捷,但是该项 技术在发展中还并不是应用得很成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3] 1.4大气环流机理的研究 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立的高空挂测站影响,使各个大气环流都浮现在人们面前, 从动能平衡的角度来看,大气环流是因为大气在不同的介质中的运动状态各不相同,存在差异,其中受温度影响较多,分布不均匀的大气将形成环流系统。子50年代,许多科学家对 此现象提出研究,结合东南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季节所出现的种种现状,得出现在的大气环流 不是累计的,而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突变的结果。也就是说大气环流并不是线性突变。通过对 风场气压的探究,不断地调整风场气压,发现对于不同强度的风场和气压的运动尺度各不相同。不同的运动尺度下,风场和气压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对于在大尺度的运动风 场风场在向着气压调整。而对于一些小尺度的风场则是风向对气压的调整。在证明了这个理 论后我国研究学者还提出了为适应环境发展,针对不同半球所处的不同地域,其地面的适应 和悠远低缓适应相关方面,应加以重视。[4] 1.5热带大气环流与波动的研究 在50年代以前人们对大气环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在中高纬度。对于热带地区的大气环 流的研究投入较少。然后在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带研究的热潮, 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热带领域。大量的统计资料显示热带的大气环流与波动的研究, 使很多新兴波动问世。比如Rossby-重力混合波和Kelvin波的发现为当时的赤道风向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人们关注热带领域,使热带的资料更加完善,70年代人们逐渐地意识到 了积云的流动对全球的大气运动的影响。行星波力学的研究表明,波与波之间的流动是遵循 着一定的原理的,也就是波作用量大气守恒动力,在整体呈现在大气环流上时,就会让空气 中的基本气流在分散时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新的物理量。大气环流之所以会

2018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 药学与药物学专业

2018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药学与药物 学专业 /ueditor/201803/07/66b5ce08c52c9ec1195a60f24171fc7 2.jpg" title="药学.png" alt="药学.png" width="400" height="250" border="0" vspace="0" /> 2018QS药学与药物学专业大学排名排名大学中文名国家和地区第1哈佛大学美国第2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第3剑桥大学英国第4牛津大学英国第5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第6诺丁汉大学英国第7伦敦大学学院英国第8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第9伦敦国王学院英国第10卡罗林斯卡学院瑞典第11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并列第12东京大学日本并列第12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第14耶鲁大学美国第15多伦多大学加拿大第16曼彻斯特大学英国第17帝国理工学院英国第18悉尼大学澳大利亚第19密歇根大学美国第20首尔国立大学韩国第21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美国第22普渡大学美国第23哥本哈根大学丹麦第24莱顿大学荷兰并列第25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并列第25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第27乌普萨拉大学瑞典第28鲁汶大学比利时并列第29北京大学中国并列第29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第31日内瓦大学瑞士并列第32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并列第32华盛顿大学美国第34麦吉尔大学加拿大第35京都大学日本第36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香港第37乌得勒支大学荷兰第38伊利

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美国第39国立台湾大学中国台湾第40慕尼黑大学德国第41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第42南加州大学美国第43杜克大学美国第44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第45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第46米兰大学意大利并列第47蒙特利尔大学加拿大并列第47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并列第47香港大学中国香港第50柏林自由大学德国第51-100 第51-100波士顿大学美国第51-100卡迪夫大学英国第51-100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第51-100康奈尔大学美国第51-100复旦大学中国第51-100汉阳大学韩国第51-100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沙特阿拉伯第51-100玛希隆大学泰国第51-100密歇根州立大学美国第51-100纽约大学美国第51-100东北大学美国第51-100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第51-100大阪大学日本第51-100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国第51-100海德堡大学德国第51-100罗马大学意大利第51-100成均馆大学韩国第51-100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第51-100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第51-100东北大学日本第51-100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爱尔兰第51-100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西班牙第51-100圣保罗大学巴西第51-100帕多瓦大学意大利第51-100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第51-100巴塞罗那大学西班牙第51-100法兰克福大学德国第51-100法语鲁汶大学(UCL)比利时第51-100巴黎第五大学法国第51-100巴黎第十一大学法国第51-100巴黎第六大学法国第51-100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第51-100考克大学爱

3-大气科学专业大气探测方向

大气科学专业(大气探测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大气探测、 大气物理、大气环境、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和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 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各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 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具有利用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气象雷达和气象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大气科学基本业务、科学研究、理 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 能力。 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掌握现代大气探测和遥感技术和分析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四、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 1)主要课程:数字电子线路、大气物理学、天气学、电路分析基础、天气学分析、气象统计方法、现代大气探测学、气象观测仪器检定与维护、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模拟电子线路、雷达原理和信号处理、动力气象学、气象卫星资料的多学科应用、中尺度气象学、中尺度数值模拟与预报、大气激光探测、专业英语、电磁场理论、嵌入式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波技术与天线。 2)核心课程:计算机基础、大气科学概论、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天气学分析、现代大气探测学、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雷达原理和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 3)特色课程: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气象卫星资料多学科应用。

大气科学概论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A) 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5*4=20) 1、虚温—— 2、静力平衡—— 3、大气逆辐射—— 4、位温—— 5、梯度风—— 二、填空(12*2=24) 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 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 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 A 一周 B 一个月 C 一个季度 D 一年 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A 1/2 B 1/3 C 1/4 D 1/5 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 A 6.6 B 6.5 C 5.6 D 5.5 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 A O2 B O3 C H2O D CO2 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极地 B 高纬度 C 中纬度 D 低纬度 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 A γ B γd C γm D γAC 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

各个专业学科的世界大学排名大全

世界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排行榜(前30名+中国机构)★Papers-发表论文数,Ci-被引次数,Hi-高被引论文数, Hi/p-高被引论文占有率,Hot-热门论文数 1 农业科学,AGRICULTURAL SCIENCES(共250个) Rank Institution Chinese Name Country TOTAL SCORE Rank Institution Chinese Name Country TOTAL SCORE 1 USDA 美国农业部 USA 100.00 16 UNIV FLORIDA 佛罗里达大学 USA 60.02 2 PENN STATE UNIV 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 USA 77.41 17 TEXAS A&M UNIV 德州A&M大学 USA 59.82 3 INRA 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France 75.12 18 UNIV NEBRASKA 内布拉斯加大学 USA 59.71 4 WAGENINGEN UNIV 瓦赫宁恩农业大学 Netherlands71.19 19 UNIV N CAROLINA 北卡罗亚纳大学 USA 59.25 5 UNIV CALIF DA VIS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 校 USA 70.54 20 UNIV GUELPH 贵湖大学 Canada 58.89 6 CORNELL UNIV 康奈尔大学 USA 69.41 21 OREGON STATE UNIV 俄勒冈州立大学 USA 58.46 7 CSIRO 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 院 Australia 65.47 22 US FDA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 局 USA 58.40 8 CSIC 西班牙农业化学和食品技 术协会 Spanish 65.46 23 HARV ARD UNIV 哈佛大学 USA 57.88 9 UNIV MINNESOTA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USA 64.61 24 MICHIGAN STATE UNIV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USA 57.77 10 TUFTS UNIV 美国塔夫茨大学 USA 63.99 25 N CAROLINA STATE UNIV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USA 57.56 11 UNIV HELSINKI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Finland 63.59 26 INST FOOD RES 57.51 12 UNIV ILLINOIS 伊利诺大学 USA 63.35 27 UNIV MILAN 米兰大学 Italy 57.45 13 AGR & AGRI FOOD CANADA 加拿大农业与农产食品部 Canada 62.87 28 ROYAL VET & AGR UNIV 皇家兽医与农业大学Denmark 57.40 14 IOWA STATE UNIV 衣阿华州立大学 USA 60.51 29 UNIV NEW ENGLAND 新英格兰大学 UK 57.34 15 UNIV GEORGIA 佐治亚大学 USA 60.37 30 UNIV MISSOURI 密苏里大学 USA 57.20 其他中国科研机构:146 香港大学,172 中国科学院, 224 香港中文大学

林学专业2014气象学期末考试内容

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1、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闭合等压线区,又叫气旋。 2、低压槽:低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或一组不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高的一方突出的部分。 3、高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闭合等压线区,又叫反气旋。其对应的空间等压面是上凸的,形如山丘。 4、高压脊:高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或一组不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低的一方突出的部分 5、鞍形气压场:相对的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组成的中间区域。其对应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马鞍。 位势高度 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位势取零)抬高到Z高度时,克服重力做的功,又称重力位势,单位是位势米。 位势高度与几何高度的换算 H = g·Z/9.8 Z为几何高度H为位势米φ静力平衡方程 dp=P2-P1= -ρgdz dz为气块厚度 压高公式 z-z=18400(1+at )(lgP-lgP)2211铅直气压梯度 dp?g??dz hpa/100m表示随高度递减愈快。指高度每变化单位距离气压的改变值,其值大,hpa/m 或气压阶1dz??h= ?gdp百帕h表示,米/1hpa气压每变化高度的改变值,用气压阶计算方程 8000a=1/273 )?(1h?at P 作用于空气上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由于空间气压分布不均而作用在单位体积空气上的力。它可分为铅直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高压到低压 水平低转偏向力 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 地转风的定义、性质 定义:在自由大气中,平直等压线情况下,运动的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和地砖偏向力达到平衡时,空气沿等压线所作惯性匀速直线运动称为地转风 性质 1、地转风的方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则高压在右,低压在左。而在南半球,背风而立,则高压在左,低压在右。这就是白贝罗风压定律。

{大气科学中图分类号}(全)

P4大气科学(气象学) P40一般理论与方法 P401大气物理学 P402大气化学 P403高空气象学 P404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P405卫星气象学 P406无线电气象学 P407大气遥感 P407.1被动式遥感 P407.2主动式遥感 P407.3声波大气遥感 P407.4光学大气遥感 P407.5激光大气遥感 P407.6红外大气遥感 P407.7微波大气遥感 P407.8遥感图像的识别与处理 P409电子计算机在大气科学上的应用 P41大气探测(气象观测) P411气象观测网的组织和布局 P412探测技术与方法 P412.1地面气象观测 P412.11温度观测 P412.12气压观测 P412.13湿度、降水和蒸发观测 P412.14日照、日射观测 P412.15云的观测 P412.16风向、风速观测 P412.17能见度观测 P412.2高空气象探测、高层大气探测P412.21测风气球探测 P412.22无线电测风探测 P412.23探空仪观测 P412.24飞机探测 P412.25雷达探测 P412.26火箭探测 P412.27卫星探测 P412.291平流层探测 P412.292对流层探测 P412.293臭氧层探测 P412.294电离层探测 P412.295超高层探测 P412.3极地观测 P412.4特殊观测 P413数据处理 {P413.1}计算单位 {P413.2}订正及其方法 {P413.2+1}地面观测的数据处理 {P413.2+2}高空观测的数据处理 {P413.2+3}极地观测的数据处理 {P413.2+4}特殊观测的数据处理P414大气探测仪器及设备 P414.1探空气球 P414.2探测飞机 P414.3气象火箭 P414.4气象卫星 P414.5辐射和温度测定仪器 P414.5+1相对日射表、日射强度表、地面辐射表、测光表 P414.5+2日照计、自记日照计 P414.5+3温度表、温度计 P414.5+4黑白球 P414.5+5百叶箱 P414.6气压测定仪器 P414.6+1水银气压表和气压计 P414.6+2空盒气压表和气压计 P414.6+3沸点测高表 P414.7测风仪器 P414.7+1简易测风仪器 P414.7+2风向测定表 P414.7+3风速测定表 P414.7+4经纬仪测风气球 P414.8湿度、凝结、蒸发测定仪器 P414.8+1干湿表、湿度计、湿度表 P414.8+2蒸发器 P414.8+3露量计、露量表 P414.8+4积冰测定仪器 P414.8+9其他仪器 P414.9云和降水测定仪器 P414.9+1测云器 P414.9+2测云照相机 P414.9+3云幕灯 P414.9+4云中含水量、云滴和冰晶测定仪器 P414.9+5雨量器、雨量计、量雪尺

2015年最新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出炉

360教育集团称,4月29日,2015年最新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以破记录的36个学科成为该类规模最大的排名。此次排名的最大赢家当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该校有工程、制造、计算机、化学等近13个学科排名全球第一。除了传统的美国、加拿大、英国等欧美教育强国依然排名前列以外,中国也有较多的国内高校学科进入全球前400。 先来看看综合排名前20的牛校有哪些吧~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是不是和大家熟悉的USNEWS排名有点不一样呢? 那我们先来看看QS排名的一些指标(按百分计): 1、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Academic peer review),占40% 2、学生就业评价,基于雇佣者的评价(Recruiter review),占10% 3、教师/学生比例(Faculty student ratio),占20% 4、单位教职的引用率(Citations per faculty),占20% 5、国际教师和国际学生占总教师、总学生数的比例(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占 10% 大家看到了吧,尽管QS的排名指标已经尽可能的将一些难量化的指标量化,力求做到更加公正、更加客观,但一些比较主观的评价参考还是不可避免。

那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QS世界排名呢?360教育集团留学专家指出:世界大学排名,不管是综合类排名还是学科类的排名,最多是作为一个参考而已,家长和同学们不应该过分迷信排名,从而忽视了自身实际情况量身体裁的为自己规划升学教育方案。可以给到大家的一个建议就是在有了自己比较心仪的专业后,在准备申请的各个大学的官网上看看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科研项目、任教老师等等细节,从而更理性的帮助自己选择将来入读的学校。

大气科学专业考研

黑体为有加分资格未保研名单 姓名性别学校 宾嘉钰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柴兆阳男北京大学 程玉田男安徽大学 邓安宇男南京大学 邓赟男南京大学 丁硕毅男中山大学 段苏芩女中山大学 冯烨男南京大学 高迎侠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和玉君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胡雅君女南京大学 黎慧琦女浙江大学 李驰钦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佳霖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晶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刘瑞鑫女中国海洋大学 刘森峰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刘叶一女兰州大学 鲁蓉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孟军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宋玉珊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唐楠女广西大学 王绍银男兰州大学 夏昕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杨冬霞女中山大学 俞越男浙江大学 张梦琪女中山大学 赵天琦男北京科技大学 智丽琴女海南大学 周欣女南京大学 黑体为保研非夏令营名单 序号姓名性别所在学校类型

1 李欣余女中山大学学术型 2 丁硕毅男中山大学学术型 3 张梦琪女中山大学学术型 4 李绪泉男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型 5 姜文萍女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 6 刘瑞鑫女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 7 李思琪女河北大学学术型 8 肖宇女中国农业大学学术型 9 柴兆阳男北京大学学术型 10 邓赟男南京大学学术型 11 周欣女南京大学学术型 12 胡雅君女南京大学学术型 13 张文霞女南京大学学术型 14 巩欣亚女南京大学学术型 15 俞越男浙江大学学术型 16 黎慧琦女浙江大学学术型 17 李佳霖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型 18 李晶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型 19 鲁蓉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型 20 孟军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型 21 夏昕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型 22 柳俊凯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型 23 张予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型 24 吕瑞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型 26 杨冬霞女中山大学学术型 27 冯烨男南京大学学术型 28 宋玉珊女中国科技大学学术型 29 王艺霏女河南师范大学专业型 30 王媛林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型

大气科学专业

大气科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理学 门类:大气科学类 专业名称:大气科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够到气象、海洋、环保、航空、军事部门及中央、地方研究机构和高校,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进行大气探测的技术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了解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大气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大气动力学基础、近代气候学基础等。 实践教学:包括天气学实习、大气探测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应用气象学、环境科学。 原专业名:气象学(部分)、气候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科学。

(完整版)动力气象学期末考试题基本概念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范围(共计20分) (1)冷暖平流:由温度的个别变化与局地变化的关系: 33dT T V T dt t ?=+???u u r 或 dT T T V T w dt t t ??=+??+??u r 移项后,有: T dT T V T w t dt t ??=-??-??u r 设0,0dT w dt ==,则有 T T V T V t s ??=-??=-??u r ( s 方向即水平速度的方向。空气微团做水平运动时,即使为微团本身的温度保持不变,也会引起温度场的局地变化。) 当0T s ?>?,即沿着水平速度方向温度是升高的,风由冷区吹向暖区,这时0T V s ?-?(即0T t ?>?),会引起局地温度升高,我们便说有暖平流。 总之温度平流是通过水平气流引起温度的重新分布而使局地温度发生变化的。 (2)罗斯贝数:水平惯性力与水平科氏力之比,即:00U R f L =,表示大气运动的准地转程度,也可用来判别大气运动的类型(大、中、小尺度)和特性(线性或非线性)。 (3)梯度风:水平科氏力、离心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力达成的平衡。此时的空气运动称为梯度风,即21V p fV R n ρ?+=-?。 (4)地转风:对于中纬度天气尺度的扰动,水平科氏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平衡。这时 的空气作水平直线运动,称为地转风,表达式为: 1g V p k f ρ =-??u u r r 。 (5)β平面近似:中高纬地区,对大尺度运动,/1y a <,则0f f y β=+,其中002cos 2sin ,f const const a ??β=Ω=== 具体做法:f 不被微分时,令0f f const ==。f 在平流项中被微分时,令 f const y β?==?。

大气科学分支学科全介绍

WRF-China一个致力于关注国内外模式发展动态和大气科学的专业网络平台 大气科学分支学科全介绍(1) 大气科学概述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大气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此外也研究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大气。 大气圈,特别是地球表面的低层大气,以及和它相关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如何认识大气中的各种现象,如何及时而又正确地预报未来的天气、气候,并对不利的天气、气候条件进行人工调节和防御,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不断探索的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大气科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其研究领域已经越出通常所称的气象学的范围。 大气科学简史 大气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关天气、气候知识起

源于长久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经验之中。早在渔猎时代和农业时代,人们就逐渐积累起有关天气、气候变化的知识。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和《逸周书〃时训解》的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就是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又被用来指导农事活动。 17世纪以前,人们对大气以及大气中各种现象的认识是直觉的、经验性的。17~18世纪,由于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温度、气压、风和湿度等测量仪器的陆续发明,氮、氧等元素的相继发现,为人类定量地认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运动等创造了条件。于是,大气科学研究开始由单纯定性的描述进入了可以定量分析的阶段。这是大气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飞跃。 1820年,在气压、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测定和气象观测站网逐步建立的条件下,布兰德斯绘制了历史上第一张天气图,开创了近代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方法,为大气科学向理论研究发展开辟了途径。这是大气科学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飞跃。 1835年科里奥利力的概念和1857年白贝罗提出的风和气压的关系,成为地球大气动力学和天气分析的基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