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卵巢癌中医诊疗方案

卵巢癌中医诊疗方案

卵巢癌中医诊疗方案
卵巢癌中医诊疗方案

卵巢癌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2017年中文版)》[1]拟定卵巢癌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症状

下腹部不适:卵巢癌患者早期症状隐蔽,晚期可出现下腹部不适、坠胀或疼痛。

月经不调:可见月经周期紊乱及经血量异常,晚期见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及绝经后出血。

腹水:卵巢癌晚期出现腹盆腔种植转移时可产生腹水。

二便困难:如肿瘤增长迅速,压迫周围脏器,可出现二便困难,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

其他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发热等恶病质表现。

(1)体征

早期卵巢癌只有在体积超出盆腔时才能偶然被发现,或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盆腔肿块;并发腹水的患者腹部可叩到移动性浊音;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有时可在锁骨上、腹股沟处扪及肿大淋巴结。

2.主要检查

(1)影像学以单侧或双侧盆腔附件区出现实性密度不均匀包块为典型表现。B超、CT、MRI、PET-CT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2)病理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阴道后穹窿吸痰涂片检查、子宫直肠窝穿刺吸液或冲洗液检查、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或CT引导下肿瘤组织细针穿刺活检术、腹腔镜检查及剖腹探查术活检诊断,病理诊断是必备条件。

(3)生物标志物检测主要包括CA125、HE4、CEA、CA199、AFP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林洪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出版)[2]。

1.肝胃不和证:呕吐嗳气,脘腹满闷不舒,厌食,反酸嘈杂,舌边红,苔薄腻,脉弦。

2.阳虚水盛证: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腕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

3.气滞血瘀证:腰膝酸软,耳鸣,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失眠多梦,舌红苔少,脉细数。

4.痰湿蕴结证:少腹部胀满疼痛,痛而不解,或可触及质硬包块,胸脘痞闷,面浮懒言,带下量多质粘色黄,舌淡胖或红,舌苔白腻,脉滑或滑数。

5.肝肾阴虚证:下腹疼痛,绵绵不绝,或可触及包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形体消瘦小,五心烦热,月经不调,舌红少津,脉细弦数。

6.气血两虚证:腹痛绵绵,或有少腹包块,伴消瘦,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惊悸气短,动则汗出,食少无味,口干不多饮,舌质淡红,脉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推荐方药:四逆散 (《伤寒论》)合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柴胡、白芍、枳壳、厚朴、法半夏、茯苓、苏梗、生姜、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阳虚水盛证

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推荐方药: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附子、干姜、人参、白术、鹿角片、胡芦巴、茯苓、泽泻、陈葫芦及车前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消癥。

推荐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4.痰湿蕴结证

治法:燥湿化痰,软坚散结。

推荐方药:开郁二陈汤(《万氏女科》)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香附、木香、青皮、川芎、莪术、夏枯草、山慈姑、苦参、露蜂房、焦山楂、焦神曲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5.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牡丹皮、茯苓、泽泻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6.气血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血,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人参养荣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人参、白术、黄芪、熟地黄、大枣、川芎、远志、白芍、五味子、茯苓、陈皮、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外敷(涂)法

将药物敷贴或涂擦于体表某部,透过药物透皮吸收、穴位刺激发挥作用,从而达到调节免疫、控制病灶、康复保健等目的。

(1)腹痛外治方

治法:活血止痛

推荐方药:乳香、没药、冰片,红花等。

用法用量:将上药放入90%乙醇溶液500ml中浸泡3天后,取少量澄清液备用。用棉签蘸适量药水搽于痛处,每日可反复使用,疗程不限。

(2)腹水外治方

治法:益气活血、渗湿利水

推荐方药:黄芪、牵牛子、猪苓、桃仁、薏米、冰片等。

用法用量:将上方煎制成膏状,取膏约15g,均匀纳于大小约9cm×12cm的无纺膏药布内,厚度约5mm。将上述无纺膏药布贴于恶性积液患侧在体表的投射区域,轻压边缘,使其与患者皮肤充分贴紧,增加皮肤的水合程度,促进药物吸收。根据腹腔积液的分度标准,少量腹腔积液贴1贴即可,中量或者大量腹腔积液贴2贴。

(3)胸水外治方

治法:益气消饮、温阳化瘀

推荐方药:生黄芪、桂枝、莪术、老鹳草、牵牛子、冰片等。

用量用法:将上方煎制成膏状,均匀纳于大小约9cm×12cm的无纺膏药布内,厚度约为5mm。将上述无纺膏药布贴于恶性积液患侧在体表的投射区域,轻压边缘,使其与患者皮肤充分贴紧,增加皮肤的水合程度,促进药物吸收。根据胸腔积液的分度标准,少量胸腔积液贴1贴即可,中量或者大量胸腔积液贴2贴。

(4)肿块外治方

治法:消肿散结

推荐方药:大黄、芒硝、冰片等。

用法用量:大黄、芒硝、冰片按一定的比例混匀装至外敷袋,外敷患处,每

天外敷至少8h以上。

2.针灸治疗

处方:取足厥阴肝经,足阳明经,任脉经穴为主。关元、气海、中极、天枢、三阴交、太冲。腹痛者,加中脘、大横、足三里、次醪;腹水者,加阴陵泉,内廷;胸水者,加期门、章门、京门、归来;腹部肿块者,加中脘、足三里、膻中;食欲不振者,加足三里、内关、公孙、中脘、下脘、冲脉;肠梗阻者,加足三里、大肠腧、长强。

操作:毫针针刺,补泻兼施。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虚证可加灸。电针用疏密波,频率为2/15Hz,持续刺激20~30min。

3.其他疗法

可根据病情选择,如耳穴埋豆法治疗恶心呕吐,拔罐缓解局部胀痛等,也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适当的中医诊疗设备以提高疗效。

(三)西药治疗

需要配合辅助化疗或姑息化疗者,方案参照《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2017年中文版)》。

(四)护理调摄要点

1.宜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等食物,少食多餐;对腹水、胸水或双下肢者,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忌辛辣、醇酒之品。

2.对腹痛及腹部肿块者,注意勿使腹部受挤压,检查时动作要轻柔。

3.注意外阴部清洁,经期及性生活注意卫生。

4.重视情志护理,避免情志刺激。

5.加强疾病常识宣教,正确认识疾病,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避免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三、疗效评价

参照200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尼莫地平法计算中医证候的疗效评价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实体肿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如腹痛、腹胀、消瘦、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心烦、失眠、便秘等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4级,按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为 0、1、2、3 分。治疗情况根据症状出现的情况记录。详见附件1。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情况比较(疗前/疗后)。

显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较前减少≥70%。

有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较前减少≥30%。

无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较前减少≤30%或临床症状较前加重。

总有效率 = 显效+ 有效

2.生活质量

KPS评分,参照《体力状况记分标准》评定标准。

升高: 提高≥10 分。

降低: 减少≥10 分。

稳定: 增高或减少≤10 分。

3.客观疗效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的瘤体变化。

评定标准:

(1)目标病灶的评价

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至少维持4周。

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减少30%,至少维持4周。

病变进展(PD):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病变稳定(SD):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有减少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

(2)非目标病灶的评价:

完全缓解(CR):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

未完全缓解/病变稳定(IR/SD):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持续存在和/或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

病变进展(PD):出现新病灶和/或非目标病灶明确进展。

(二)评价方法

对照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1.中医症状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病种或证候,经专家讨论制定卵巢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标准,详见附件1。

2.生存质量

主要采用KPS评分评价,详见附件2。

3.客观疗效

瘤体变化采用国际通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详见附件3。

4.化验指标

血象、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参照化验室的相关要求执行。

参考文献

[1]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ovarian cancer(2017 Version

I)[DB/OL].https://www.doczj.com/doc/4810844282.html,

[2]林洪生. 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48-464.

卵巢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价标准表

KPS评分标准

附3

RECIST评价标准

(1)肿瘤病灶的测量

①肿瘤病灶的定义:

a.可测量病灶:至少有一条可以精确测量的径线(记录为最大径),常规检测条件下病灶最大径≥20mm或螺旋CT检测最大径≥10mm。

b.不可测量病灶:小病灶(常规检测条件下直径 <20mm或螺旋CT检测最大径 <10mm )和其它真正不可测量的病灶,包括骨病变、脑膜病变、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炎性乳癌、皮肤/肺的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和随诊的腹部肿块、囊性病变等。

注:不再沿用“可评价病灶”概念。所有数据使用标尺或卡尺测量并记录,并以公制米制表示。所有基线测量应该尽可能在接近治疗开始前完成,至少要在治疗开始前4周内。

②测量方法:基线状态和随诊应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病灶评估。如果影像学方法和临床查体检查同时用来评价疗效时,应以前者为主。

临床查体:可触及的表浅病灶如浅表淋巴结或皮肤结节,皮肤病灶应用标尺标记大小制成彩色照片存档。

a.MRI和CT:是目前最可靠、重复性最好的疗效评价方法。对于胸、腹和盆腔,常规CT和MRI用10mm或更薄的层厚连续扫描,螺旋CT用5mm层厚连续重建模式完成,而头颈部及特殊部位的扫描方案应个体化制定。

b.超声捡查:当试验研究的终点目标为客观肿瘤疗效时,超声波不能用来作为评价手段。仅可用于测量表浅可扪及的淋巴结、皮下结节和甲状腺结节,亦可用于确认临床查体后浅表病灶的完全消失。

c.内窥镜和腹腔镜:作为客观肿瘤疗效评价至今尚未广泛应用。但这种方法取得的活检标本可证实病理组织上的CR。

d.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用来评价疗效。但治疗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时,治疗后评价CR 时,所有的标志物需恢复正常。

(2)肿瘤治疗疗效评价

①基线状态评价:为了评价客观疗效,对基线状态的肿瘤总负荷进行评估,

以便与治疗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对于临床药物研究来说,只有在基线状态有可测量病灶的患者才能进入研究。如果可测量病灶为孤立性病灶需要组织/细胞病理学证实。

a.目标病灶:应代表所有累及的器官,每个脏器最多选择5个可测量的病灶,全身病灶数最多10个,作为目标病灶在基线状态评价时测量并记录。目标病灶应根据可测量病灶最大径和可准确重复测量性来选择。所有目标病灶的长度总和称为基线状态的最大径之和。

b.非目标病灶:所有其它病灶(或病变部位)作为非目标病灶并在基线状态时记录,不需测量的病灶在随诊期间要注意其存在或消失。

②疗效评价标准

a.目标病灶的评价

CR完全缓解:所有目标病灶消失,至少维持4周。

PR部分缓解: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减少30%,至少维持4周。

SD病变稳定(stable disease):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有减少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

PD病变进展: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b.非目标病灶的评价:

CR完全缓解: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

IR/SD未完全缓解(incomplete response)/病变稳定: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持续存在和/或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

PD病变进展:出现新病灶和/或非目标病灶明确进展。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

牵头人:李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

李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候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郑红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张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吴万银(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

市中医院脑病科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2009版) 定义:眩晕是指头晕目眩、如坐舟车、不能站立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和伤。 一诊断 参照五版中医科教材,诊断依据:1 患者自觉头晕目眩,甚或天旋地转如坐舟中。2 检查可见患者站立不稳,不能平衡或见眼球震颤。 3 常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等。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第二版)。 诊断依据: 1 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 2 眩晕同时或伴有其他脑干的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视物变形、复视等)、肢体麻木无力、猝倒、昏厥等。 3 有轻微脑干损害的体征,如角膜和(或)咽反射减退、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 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MRI或MRA检查。 5 应注意除外肿瘤、严重血液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所致的眩晕。二中医治疗 证候分型、治法方药 (1)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蘑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2克、皮6克以降逆止呕,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清熄风阳。

盆腔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

盆腔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盆腔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 (2012年) 一、概述: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发生的炎症。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继续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中医的热入血室、带下症亦属于该病范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

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 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 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 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 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 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③口腻或纳呆;④ 小便黄;⑤大便湄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 或弦数。

治疗卵巢癌复发的老中医

治疗卵巢癌复发的老中医 近些年,患上卵巢癌的病人也是比较多的,危害较大,需要及时治疗。卵巢癌手术很难彻底切除干净,易复发,往往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卵巢癌复发不少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选择中医治疗,中医专家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治疗卵巢癌复发的老中医在哪里呢? 中医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之一,在肿瘤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伤口的愈合,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和转移的几率,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也可以单独作用于患者,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体质较差,多发转移的患者更适合采用中医治疗。 在临床上治疗卵巢癌复发的中医专家也是比较多的,许多肿瘤患者在想看中医时,往往上网搜索,或听别人介绍,但面对众多的中医肿瘤医院和专家,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其实选择中医专家可以从多方面考虑。 首先选择老中医一定要经验丰富,专家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可以实现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优质服务。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出针对性的药方。在这里看过的病人治疗效果如何,口碑怎么样,患者可以通过网络、人际打听、走访等方式进行询问,看看其他患者治疗效果如何。 其次,看中医专家学历和职称,执业资格,临床经验同样非常重要,保证专家的专业性,尤其是学历和职称,执业资格,决定一个专家的专业背景,研究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病都能治,假如一名中医,治疗癌症,也治其它病,就不是太专业,可能疗效也会打折扣,这对癌症尤其重要。 总之影响患者选择中医专家的还有很多因素,如治疗费用,离家远近,医德等,如今医疗市场上有许多肿瘤专家,真假难辨,鱼龙混杂,患者和家属擦亮眼睛,慎重选择。通过一则真实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 彭依彩(化名),卵巢癌术后化疗多发转移女41岁生意人江苏省南通市银花园,于2009年12月份在南通市第一人民门诊部(1011121)确诊为卵巢癌,于2011年1月在全麻下行卵巢癌切除术,术后化疗一疗程,2011年2月21号PET-CT卵巢癌术后,盆腔及左上腹肝多出转移。经多方面打听,于2011年3月3号找到袁希福就诊求诊,逐以“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到诊时右下腹部偶疼痛,体弱,乏力。2011年3月12号回访,第二疗程正在化疗中,副反应较以前小多了。3月29号复诊卵巢相关抗原是74U/ML,有所下降。4月30号复诊,精神睡眠饮食好,无不适。6月1号,6月28号,7月29号,复诊,病情稳定,无不适。现病情稳定。 在临床上,很多患者都选择出生于中医世家,袁氏家族的第八代传人袁希福教授治疗疾病,他行医30多年,医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其中各种肿瘤病人数以万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袁希福教授是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该医院是以“中医中药治疗癌症”为特色,集“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肿瘤专科医院。以“调理治”为理论指导,以“三联平衡疗法”等抗癌处方为具体治疗方法,通过“医生、专病、专科”,针对具体病种、病情、症状,选择科学治疗方案,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个性化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治疗卵巢癌复发老中医的介绍,中医治疗卵巢癌复发安全,风险低,花费少等特点,临床中,帮助了很多患者减少了痛苦,延长了生命。中医治疗选择正确,合适的中医专家也是疗效的保障,希望患者多方面的去了解,也可以侧面了解一下治疗过的患者,听听他们的意见,帮助患者少走弯路,更好的治疗疾病。

8 脑病科 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1)急性起病。 (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头颅CT或MRI显示出血灶。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二)证候诊断 1.痰热内闭证:神昏,半身不遂,鼻鼾痰鸣,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 2.元气败脱证:神昏,肢体瘫软,目合口张,呼吸微弱,手撤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不伸,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3.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妇科诊疗方案

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2012) 盆腔炎,中医古籍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散见于“带下病”、“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病证中。1983年《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已将“盆腔炎”作为中医病名编入,为中、西医通用病名,《中医妇科学》第七版教材中医诊断已采用此病名。盆腔炎现西医又称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2006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定义〕,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PID 可局限于某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若盆腔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盆腔炎后遗症(包括盆腔炎反复发作、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症及异位妊娠)的发生。 盆腔炎急性期因病势急,病情较重,必须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迅速控制病情。而中医药对盆腔炎反复发作、慢性盆腔疼痛(相当于以往所称的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在防止病情复发、缓解患者疼痛,缩小或消散炎性包块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该诊疗方案主要是针对盆腔炎反复发作、盆腔炎所致的慢性盆腔疼痛的中医综合治疗。 一、诊断 中医病名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规范》(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年出版)、以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出版)相关内容拟定。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妇产科学》教材(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盆腔炎性疾病诊治指南”(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相关内容拟定。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湿热瘀结证 症状: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带下色黄质稠,神疲乏力,经期腹痛加重,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小便黄,大便干燥,大便溏而不爽,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涩。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1.辨证论治 方药:银蒲四逆四妙失笑散加减。银花藤20g,蒲公英15g,柴胡10g,枳壳15g,赤芍15g,苍术12g,黄柏12g,薏苡仁24g,川牛膝15g,生蒲黄20g,炒五灵脂15g。 加减:下腹疼痛甚酌加延胡索20g,炒川楝子10 g,五香藤15g;腰骶胀痛明显酌加怀牛膝15g,川续断15g;带下量多色黄酌加贯众15g,土茯苓15g;形成盆腔包块者酌加三棱15g,莪术15g,连翘20g。 2.中成药 ①银甲片:该药为我院医院制剂,具有清热燥湿,活血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于胞脉所致的赤白带下、盆腔炎等症。口服,1次4片,1日3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②盆炎康口服液:具有清热除湿,行气止痛,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盆腔炎所致的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盆腔包块,输卵管粘连、阻塞等。口服,1次10~20ml,1日3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

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诊疗方案:慢性盆腔炎 1.定义 C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2.诊断 2.1诊断依据: 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2.1.2 症状 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 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2.1.3 体征 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2.1.4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高; 1

血沉增快;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 B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 血清CA125可增高; C反应蛋白可增高; 血清或腹水同种淀粉酶可降低; 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至少具备1~2项),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2.2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可借助于腹腔镜检查或病理活体

2016年脑梗死的中医诊疗方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 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2015年版) 定义: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畴。 一、诊断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诊断。 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 二、中医治疗 (一)中医辨证施治 1、中经络(无意识障碍) (1)肝阳暴亢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5g(先煎),黄芩9g,栀子9g,川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20g,减栀子、黄芩。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减黄芩、栀子加丹参12g,桃仁9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2)风痰阻路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9g,天麻9g,白术9g,茯苓12g,皮9g,僵蚕9g,川芎12g,九香虫12g,干姜9g,红花12g,炙甘草6g)。如年老体衰者,

盆腔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

盆腔炎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 (2012年) 一、概述: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发生的炎症。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继续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中医的热入血室、带下症亦属于该病范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

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 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湿热瘀结证 主症: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②腰骶胀痛;③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 次症:①经期腹痛加重;②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③口腻或纳呆;④小便黄;⑤大便湄而不爽或大便干结。 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

1-脑病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往往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缺血性中风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h以上;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二)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三)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

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石决明先煎、夏枯草、菊花、龟板先煎、生地、丹皮、白芍、天竺黄、胆南星等。或选用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地、钩藤后下、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川芎、丹皮、半夏、陈皮、栀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痰蒙清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加减。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元气败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推荐方药:急予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方药为人参另煎兑服、附子先煎半小时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 治法:熄风化痰通络 ①推荐方药:化痰通络方加减。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

卵巢癌的经方治疗

卵巢癌的经方治疗 王三虎 / 07-26 23播放 卵巢癌的经方治疗 14'58''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卵巢癌。 中西医诊断 卵巢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占妇女全身恶性肿瘤的5%。而且,卵巢癌的发现非常晚,一旦发现或者确诊,65%~70%的人是属于晚期。为什么呢? 因为,现代医学对卵巢癌的诊断是以实际能看到的为依据的,而早已有的症状往往是忽略掉了。中医则相反,在卵巢癌的诊断方面,中医认为卵巢癌与风邪有关。风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风是存在的。而且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早在《灵枢》就讲过“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是“风邪入里成瘤说”的经典论述。 临床表现 卵巢癌与风邪入里的关系密切。我们都知道“风胜则痒”,尤其是剧烈的瘙痒,往往是胃癌、食道癌、白血病、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先兆症状。这些肿瘤切除以后呢,皮肤瘙痒一般可随之消除。当肿瘤再次复发时,可再次发生瘙痒。 卵巢癌的早期呢,还可以见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及异常分泌物。这个不规则就有风的特性。而且呢,他多半还伴有消化道症状,比如说腹部隐痛、腹胀、纳差,以及不固定的不适感,这都是风邪入里、风性主动的一个表现。 病因病机 那么卵巢癌是怎么产生的呢? 从病因上看,中医认为,它多见于产后血虚,风邪入里。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一个坐月子的习惯,坐月子最关键的就是防风,为什么?产后百节空虚,最容易导致风邪的侵袭。现在社会随着西医的统治逐步地加强,而中医传统的良好的非常有道理的坐月子的习惯被现代人逐步地忽略了。这也是卵巢癌高发的一个原因。

中医认为它是产后血虚,风邪入里,日久化热伤阴,这是一个过程。如果这个人她本来就素体肥胖,痰湿内生,湿热下注,就非常容易导致阴虚湿热相混、难分难解的这种局面。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加之肝气郁结、所愿不遂、情绪不畅、羡慕嫉妒恨等等导致了气血津液的运行受阻,凝结成块,导致卵巢癌的发生。 我们既然抓住了风邪入里、燥湿相混是造成卵巢癌的主要病因和病机,那么卵巢癌的治疗就是跃出水面了。 《千金》三物黄芩汤 我治疗卵巢癌,首先呢,是依据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三物黄芩汤合小柴胡汤治疗,根据是什么呢? 根据就是,《千金》三物黄芩汤是宋代医家发现《金匮要略》在妇科肿瘤方面还有欠缺,他(宋代医家)把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的三物黄芩汤移到妇人产后病来讲述。虽然是附方,不是张仲景的话,但是它(三物黄芩汤)既然作为《金匮要略》的附方,同时也是《千金方》的方子,所以相对来说它也就是经方了。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2015年9月)

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2015优化版) 定义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症。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或言蹇语涩等症状。相当于脑梗塞、脑出血及其后遗症。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 言语謇涩或不语 偏身感觉异常 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 眩晕 瞳神变化 饮水发呛 目偏不瞬 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 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l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 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 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 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 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 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 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 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 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自或白腻,脉弦滑。

卵巢癌常见口服化疗药

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可出现下腹不适、腹痛、腹部肿块、月经 紊乱、压迫等症状。卵巢癌有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占所有妇 科恶性肿瘤的15%左右。口服化疗药可在家用药,不仅可以减少住院、护理、往返花费,减 轻患者及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患者还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休养。因此,近 年来越来越多的卵巢癌患者选择口服化疗药进行治疗,卵巢癌常用的口服化疗药也受到广泛 关注。 一旦患上卵巢癌,不仅患者的生活、工作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受 到极大的威胁,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控制病情的恶化,以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化疗是卵巢癌患者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其可以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杀伤,达到抑制病情恶化,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因而卵巢癌常见口服化疗药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卡培他滨、替吉奥胶囊、去氧氟尿苷胶囊、易瑞沙等均为目前卵巢癌患者常用口服化疗药,但患者 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效果。 口服化疗药虽然剂量小,但长期用药仍然避免不了对正常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如口服 卡培他滨(希罗达)常引起手足综合征,表现为手足色素沉着、感觉异常、发红、无疼痛感, 虽然并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症状会越来越明显,严重时可引起手 足水泡、溃疡并疼痛,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日常活动。此外,长期口服化疗药还会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肝肾毒性、心脏毒性等严重毒副反应,给患 者生存质量,甚至生存时间带来负面影响,需要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为了减轻化疗药的毒副作用,临床上不少患者会选择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大量临床案例 证实,中医中药治疗在改善化疗毒副作用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往往是通过健脾和胃、 降逆止呕、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清热解毒等中药完成。此外,中医治疗本身对卵巢癌就可 以发挥很好的抗癌作用,而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了很多中药的抗癌功效,且可以增强化疗疗效。因此,卵巢癌化疗期间联合中医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化疗毒副作用,使治疗能够安全、 顺利地完成,而且还能够增强整体疗效,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效果,从而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卵巢癌患者应尽早配合用药。 无论是治疗卵巢癌,还是其他疾病,中医治疗都必须严格按照辩证施治的原则。因此, 患者切勿盲目用药,需要在专业中医指导下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从事中医中药治疗肿瘤 30余年,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对卵巢癌等肿瘤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有效的经验。目前,已有大量患者在其治疗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 带瘤生存。精湛的医术,让袁希福院长赢得广大用药患者的信赖和认可,河南日报、河南科 技报、大河报、河南商报、河南法制报、魅力中国杂志、新浪网、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也曾 对其报道,袁希福院长也因此被录入国医年鉴中。 据统计,袁希福教授行医三十余年来,接诊的患者数以万计,这些患者多是年龄大、体 质弱、广泛转移,无法耐受西医治疗,甚至被判死刑的肿瘤患者。经过袁希福中医特色“三联平衡疗法”的治疗,多数患者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不少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从下面的真实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卵巢癌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求医患者少走弯路。 【案例1】轩桂丽,女,卵巢囊肿,周口太康人,50岁 2014年的11月份,在一次外孙不小心踢她腰部时感觉十分疼痛,就到太康县人民医院 就诊做彩超,发现了卵巢囊肿,于是在11月20日在该县医院做手术,由于手术中发现异常,腹腔有积水,所以没有进行切除手术而缝合。

脑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脑梗死诊疗方案

脑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脑梗死诊疗方案 一、概述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指脑部供血中断又无充分的侧支循环代偿供血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性坏死,进而产生的神经系统症状群,不包括全脑性缺血缺氧性坏死,如窒息、心跳和呼吸暂停引起的全脑病损。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属于中医学“中风”“暴厥”“薄厥”“偏枯”“卒中”“半身不遂”“缺血中风”等范畴。中医病名:中风病;西医病名:脑梗死。 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可根据:①急性起病;②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少数为会神经全面功能缺损;③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④脑CT或MRI 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⑤脑CT或MRI示有梗死病灶。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和选择二级预防措施。当前国际广泛使用TOAST病因分型,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以及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五型。 【中医辨证分型】 中风的病因主要为风、火,痰,虚、气、瘀六端,此六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瘀阻,脑失其用,而发中风。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实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虚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但其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 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 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 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黯,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 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 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个 (3)痰热腑实证 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盆腔炎是很容易复发的,因此,对于盆腔炎的治疗,一定要进行一段长时间的治疗,确保一次到位,这样对于患者自己所承受的痛苦也会少很多,或许大家对于西医疗法会更了解一些,但是其实中医也是可以治疗的,那么中医疗法是怎样进行的呢? 盆腔炎的中医分类 (1)湿热淤结:一侧或两侧小腹疼痛拒按,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月经量多,低热起伏,尿黄便艰,舌质红、苔黄 方药:金银花、连翘、赤芍、丹皮、红藤、败酱草各15克,三棱、莪术、川牛膝各10克。 (2)寒湿淤结:小腹及腰骶冷痛,得温则减,经行或劳累后加重,带下清稀量多,无臭味,月经后期,有血块,畏寒肢冷,舌质淡或有淤点、苔白腻,脉沉迟。方药:桂枝、茯苓、丹皮、意苡仁、丹参各15克,三棱、莪术、桃仁各10克,吴茱萸6克。 (3)气滞血淤: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或少,色白质黏,经前乳胀,胸胁胀痛,月经色暗,有血块,舌质暗红或边有淤斑淤 方药:醋柴胡、香附、枳壳、投药各10克,赤芍、丹皮、白芍、白术各15克,炙甘草6克。 盆腔炎的中医方法 1、穴位按摩: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2、中药治疗:中药[清炎妇善纺贴]可以活血化瘀,开通腠理,促进膏药药性之快速发挥、直达病所,有效治疗盆腔炎顽疾。 3、艾灸:艾灸穴位: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和八髎穴。方法:用三眼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5-20分钟。这期间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4、耳穴按摩:选内生殖器、盆腔、肾上腺、内分泌、交感等穴,施按、捻、摩手法弱刺激10分钟。每日3-5次。

卵巢癌手术后吃中药要忌口哪些食物

卵巢癌是一种肿瘤疾病,很容易危及到女性的生命及生育问题,所以女性要及时治疗卵巢癌,手术后的患者会担心复发和转移,因此,有很多患者都会选择在术后配合中医药的巩固治疗,那么卵巢癌手术后吃中药要忌口哪些食物就成为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 卵巢癌患者的一饮一食都非常重要,安排合理不仅仅能够补充患者身体所需的营养,还能有效的抵抗肿瘤的生长;安排不合理则可能会刺激到肿瘤,损伤患者的机体功能,继而导致病情加重。中医饮食宜忌的依据是药食同源理论。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那么对于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来说,需要有哪些忌口呢? 一般情况下,术后正在服中药的患者不能吃“发物”,所谓发物,就是能诱导旧病复发的食物。比如说,羊肉,性温热、味厚而腻,不易消化;猪头肉,性酸咸寒,糯米,性甘温粘滞,难以运化,还有那些海虾、无鳞鱼等一些海产品。除了发物之外,一些辛辣、冰冷,可能会刺激患者肠胃功能,加剧消化系统负担的食物,也不建议患者食用。而那些过期、霉变、不洁、有毒的食物,更是碰都不能碰。 对于那些正在用中药的术后患者来说,知道饮食方面的禁忌之后,就要严格遵守。除此之外,还要遵听医嘱,按方按时按量服药,即使一时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也不能轻易灰心丧气,毕竟中医治疗疾病讲究的配伍和浓度,当前服用的不适合患者的体质,并不代表别的中医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只要多加寻访,仔细打听,一定能够找到真正靠谱的中医肿瘤专家。 据大量临床患者反应,郑州有一位叫袁希福的老中医,他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上非常有经验。在接诊的大量患者中,有不少经过他的精心治疗后,实现了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以上的生存期,不仅生命得以延长,生存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病灶稳定,饮食睡眠与常人无异,还能做一些家务活,参与社交活动。正是因为在这方面的突出成就,他曾被授予“传统医学杰出成就奖”、“中国十大当代名医”等荣誉称号,深受医疗界同仁的认可。 每天,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的肿瘤患者都非常多,尤其是每周一三五时,很多人往往天不亮就已到医院排队挂号,只为能够顺利挂上袁希

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 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09年) 定义: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一、诊断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 二、中医治疗 (一)中医辨证施治 1、中经络(无意识障碍) (1)肝阳暴亢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5g(先煎),黄芩9g,栀子9g,川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20g,减栀子、黄芩。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减黄芩、栀子加丹参12g,桃仁9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中成药:①健脑补肾丸(院内制剂,药物组成:玉竹、麦冬、女贞子、白芍、之母),每次6g,每日三次。 ②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或5%葡

-2012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

鄄城县中医医院妇产科 盆腔炎(N73.901)中医诊疗方案 (2012年度)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诊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我院本科实际,总结近两年应用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 盆腔炎,中医古籍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散见于“带下病”、“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等病证中。1983年《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已将“盆腔炎”作为中医病名编入,为中、西医通用病名,《中医妇科学》第七版教材中医诊断已采用此病名。盆腔炎现西医又称盆腔炎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盆腔炎急性期因病势急,病情较重,必须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迅速控制病情。而中医药对盆腔炎反复发作、慢性盆腔疼痛(相当于以往所称的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在防止病情复发、缓解患者疼痛,缩小或消散炎性包块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该诊疗方案主要是针对盆腔炎反复发作、慢性盆腔疼痛的中医综合治疗。 二、诊断: 中医诊断:盆腔炎N73.901 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性疾病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

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常规、血沉,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卵巢癌中医诊疗方案

卵巢癌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2017年中文版)》[1]拟定卵巢癌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症状 下腹部不适:卵巢癌患者早期症状隐蔽,晚期可出现下腹部不适、坠胀或疼痛。 月经不调:可见月经周期紊乱及经血量异常,晚期见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及绝经后出血。 腹水:卵巢癌晚期出现腹盆腔种植转移时可产生腹水。 二便困难:如肿瘤增长迅速,压迫周围脏器,可出现二便困难,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 其他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发热等恶病质表现。 (1)体征 早期卵巢癌只有在体积超出盆腔时才能偶然被发现,或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盆腔肿块;并发腹水的患者腹部可叩到移动性浊音;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有时可在锁骨上、腹股沟处扪及肿大淋巴结。 2.主要检查 (1)影像学以单侧或双侧盆腔附件区出现实性密度不均匀包块为典型表现。B超、CT、MRI、PET-CT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2)病理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阴道后穹窿吸痰涂片检查、子宫直肠窝穿刺吸液或冲洗液检查、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或CT引导下肿瘤组织细针穿刺活检术、腹腔镜检查及剖腹探查术活检诊断,病理诊断是必备条件。 (3)生物标志物检测主要包括CA125、HE4、CEA、CA199、AFP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林洪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出版)[2]。 1.肝胃不和证:呕吐嗳气,脘腹满闷不舒,厌食,反酸嘈杂,舌边红,苔薄腻,脉弦。 2.阳虚水盛证: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腕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