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策理论第5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习题参考解答

#决策理论第5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习题参考解答

#决策理论第5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习题参考解答
#决策理论第5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习题参考解答

第5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习题参考解答

5-1 对于单层次、多层次序列型和多层次非序列型三种目标准则体系,各举出一个社会生活或经济管理的实例,并构造目标准则体系的结构图。

参考解答:

单层次目标体系(设备采购)

系列型多层次目标准则体系(课题立项选择)

二类服务器

价格

内存

硬盘

网卡

R A I D

电源风扇

P C I I /O

管理维护 售后服务

科研课题

成果贡献 人才培养 课题可行性

使用价值 科学意义

难易程度 研究周期 财政支持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青年教师

非系列型多层次目标准则体系(某地区总人口)

5-2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目标准则体系、效用并合规则和权系数如图5-36所示,用多维效用并合方法对学生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写出对学生水平满意度的计算公式。

智育体育学生水平理论实践H

3

V 2

V 1

w 2

w 政治理论

政治表现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动手能力

公关能力

体育成绩

体质情况

1u 2u 3u 4u 5u 6u 7u 8

u 3

/1)(3

/2+)

(?)

(?3

/1)(3

/2+)(?德育1

V )

(?

图5-1 学生水平评价目标准则体系

参考解答: 对学生水平满意度的计算公式为

))](3

1

32(3132)[(87654321u u u u u u u u ++

5-3 某个工厂有一百多个岗位,这些岗位复杂程度各不相同,工作的环境各不一样,一个合理的岗位工资分配制度对于提高员工满意度、体现人力资源的公平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该工厂所处的行业比较特殊,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必须由该工厂对自已的岗位工资水平进行合理地定义。现已知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该公司决定比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高10%做为公司总的基数,工厂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工厂内部各个岗位的工资基数进行分配?

总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生育能力 计划生育政策 传统习惯 期望寿命

保健水平 食物营养 国民收入 污染程度

以一线员工的岗位工资为例,在对公司各层次的调查中,大家一致同意将劳动强度、岗位技术含量、生产出的产品对质量的影响以及该岗位员工的获得性做为一个评判标准。

(1) 劳动强度:越高则工资应该越高; (2) 技术含量:越高则工资应该越高; (3) 对质量影响:影响越大则工资应该越高; (4) 工人获得性:越难获得的岗位,工资应该越高。

以A 、B 、C 、D 四个岗位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求出这四个岗位的薪酬水平应该怎样分配才是合理的,在这里A 、B 、C 、D 是我们要分析的决策变量。

参考解答:首先,选择四个岗位,我们以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四个岗位为例,来分析该厂的薪酬分配问题。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共分为三个层次,三层次因素之间均为完全层次关系。

合理分配薪酬A

目标层A

准则层B

方案层C

动强度技术含量

对质量影响

工人获得性

1b 2

b 3

b 4

b 研发1

c 采购生产2c 3c 销售4

c

(2) 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构造因人而异,每个人给定的判断矩阵的元素不一定相同。

对于总目标A ,准则层各因素构造判断矩阵A ,求解最大特征值)

(max A 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A W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

A

4b b b b 321

4

b b b b 321

1

3/13/13313/1333173/13/17/11 T A W

)()

(0.146 0.2575 0.5300 0.0665=

1.00609.0,)

(max <==CR A 4.1624λ

对于准则1b ,准则层各因素构造判断矩阵1B ,求解最大特征值)

(max 1

B λ及其对应的特征向

量)

(1B W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

1B 4c c c c 321

4

c c c c 321

1

13511353/13/1135/15/13/11

T B W

)()

(10.3899 0.3899 0.1524 0.0679=

1.0,)

(m ax 1

<==0.01614.0435CR B λ

对于准则2b ,准则层各因素构造判断矩阵2B ,求解最大特征值)

(max 2B λ及其对应的特征向

量)

(2B W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

2B 4c c c c 321

4

c c c c 321

1

3/137/13133/13/13/113/17351

T B W

)()

(20.1161 0.2337 0.0718 0.5785=

1.0,)

(m ax 2

<==0.0878 4.2370CR B λ

对于准则3b ,准则层各因素构造判断矩阵3B ,求解最大特征值)

(max 3B λ及其对应的特征向

量)

(3B W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

3B 4c c c c 321

4

c c c c 321

1

9/13/15/1915335/113/153/131 T B W

)()

(30.0499 0.5806 0.1141 0.2554=

1.0,)

(m ax 3

<==0.0283 4.0763CR B λ

对于准则4b ,准则层各因素构造判断矩阵4B ,求解最大特征值)

(max 4B λ及其对应的特征向

量)

(4B W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即

4B 4c c c c 321

4

c c c c 321

1

533/15/115/19/13/1515/13951

T B W

)()

(40.2534 0.0441 0.1318 0.5707=

1.0,)

(m ax 4

<==0.0674 4.1821 CR B λ

以上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3) 层次总排序。方案层四个岗位对准则层各准则的优先权向量构成4×4矩阵,列出层次总排序表。

层次B

层次C

4321b b b b

层次C 的总排序权重值

0.0665 0.5300 0.2575 0.1460 1c

0.0679 0.5785 0.2554 0.5707 0.4602 2c 0.1524 0.0718 0.1141 0.1318 0.0968 3c

0.3899 0.2337 0.5806 0.0441 0.3057 4c

0.3899 0.1161 0.0499 0.2534

0.1373

从层次总排序表中可以看出,对于四个岗位的薪酬水平的分配排序顺序为研发、生产、销售、采购。

5-4 某公司有9个企业,企业编号为1,2,3,…,9。为评价这9个企业的经营效率,收集到反映其投入(职工人数、营业面积、销售费用额、流动资金额)和产出(毛销售利润和本企业总零售额)的数据如表5-14所示。试判定各企业是否DEA 有效。

企业的相关数据

企业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职工人数(人) 1442

842

373 776 1450 449 831 597 209 营业面积(平方米) 10950 12811 4774 9170 12400 2650 10697 7207 4792 销售费用额(万元) 2769 1761 1057 1686 1860 778 1954 1365 224 流动资金额(万元) 4420 3343 2988 6435 11146 1535 2491 2195 1731 毛销售利润额(万元)

4130

1812

1370

1025 1984 734 1303 1354 136 本企业总零售额(万元) 30991 14700 11904

6549

12541

7901

7487

9031

5422

参考解答: 先建立评价第1个企业是否DEA 有效的对偶规划模型

???

??

???

???≥≥≥≥≥≥≥≥≥=-++++++++=-++++++++=+++++++++=+++++++++=+++++++++=+++++++++=++----00000000030991

54229031748779011254165491190414700309914130

13613541303734198410251370181241304420173121952491153511146634529883343442027692241365195477818601686105717612769109504792720710697265012400917047741281110950144220959783144914507763738421442987654321298765432119876543214987654321398765432129876543211987654321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θλλλλλλλλλθλλλλλλλλλθλλλλλλλλλθλλλλλλλλλθ,,,,,,,,min 11

111

s s s s s s v D 利用EXCEL 求解,得到

1000000000011214321========+

+----θλ,,),,,,,,,,,(s s s s s s ,

企业1为DEA 有效的。

同理,可以得到第2到第9个企业的DEA 有效性。

746

0029800522444289000000030800356022

14321.,,.,,.,.,)

,,,,,,.,,.(========++----θλs s s s s s

企业2不是为DEA 有效的。

1000000001003214321========+

+----θλ,,),,,,,,,,,(s s s s s s

企业3为DEA 有效的。

428

01541079068128106924000000024600167042

1

4

3

2

1

.,,,.,,.,)

,,,,,,.,,.(========++----θλs s s s s s

企业4不是为DEA 有效的。

715

069234608358470713607263440000000048005214321.,.,,.,,.,.)

,,,,,,,,.(========+

+----θλs s s s s s

企业5不是为DEA 有效的。

1000001000006214321========+

+----θλ,,),,,,,,,,,(s s s s s s

企业6为DEA 有效的。

560

05522900027220632533261000000000315072

1

4

3

2

1

.,.,,,.,.,.),

,,,,,,,,.(========++----

θλs s s s s s

企业7不是为DEA 有效的。

765

01313750067115721751000000015140027808214321.,.,,,.,.,),

,,,,,,.,,.(========+

+----θλs s s s s s

企业8不是为DEA 有效的。

1

001000000009214321========+

+----θλ,,),,,,,,,,,(s s s s s s

企业9为DEA 有效的。

9个企业的DEA 有效性排序:

企业1、企业3、企业6、企业9并列,然后依次是企业8、企业2、企业5、企业7、企业4。

5-5 建筑市场上周转材料的租金比较高,许多施工企业的利润都被周转材料租赁公司给侵蚀了,所以施工企业在有一定剩余资金的情况下,一般都用来采购周转材料,扩大企业规模。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来选择各种周转材料的购买数量,这就是一个目标规划问题。

现周转材料租赁市场的租赁价格如下:钢管:240元/月.吨;扣件:360元/月.千只。此时市场采购价格为钢管:4800元/吨;扣件:3600元/吨。每吨扣件大约1千只。某施工企业现有资金55万元用于购买钢管、扣件等生产经营活动。单位采购资金每月产生的效益为:钢管240÷4800=5%;扣件360÷3600=10%。很明显,购买扣件最划算。企业提出五级管理目标并按优先顺序列举如下:

1P :企业可以使用资金有限,采购金额不突破计划(55万元)。

2P :这次采购至少应为企业节约3万元/月的租赁资金(不考虑损耗和折旧)。 3P :根据企业现场管理按人员多年的经验:每吨钢管需配套800~900只扣件使用。

4P :根据企业经验:企业钢管、扣件缺口较大,每年付给租赁公司的租赁费用较大,因

此决定,这次采购计划中,钢管需采购至少60吨,扣件采购至少50000只。

5P :最好能节约10万元以上的资金,企业留作招投标、合同签意外事件等的备用金。

另外,假设按照以上要求采购的材料设备均是工程急需物资,不会出现库存。试对该企业采购进行决策。

参考解答:假设企业购买钢管1x 吨,扣件2x 吨。 优先级1P :采购总费用5500003600480021≤+x x 优先级2P :每月节省的租赁费用3000036024021≥+x x 优先级3P :钢管扣件配套约束:1219.08.0x x x ≤≤ 优先级4P :601≥x ,502≥x

优先级5P :4500003600480021≤+x x

引入目标正负偏差变量,设采购总费用为55万元的正偏差变量为+1d 、负偏差变量为-

1d ,每月节省租赁总费用3万元的正偏差变量为+2d 、负偏差变量为-

2d ,按照每吨钢管配套800只扣件记,采购钢管应配套扣件数(吨)的正偏差变量为+

3d 、负偏差变量为-

3d ,钢管最少采购数量60吨的正偏差变量为+4d 、负偏差变量为-

4d ,扣件最少采购数量50吨(50000只)的正偏差变量为+

5d 、负偏差变量为-

5d 。

根据管理层确定的目标,建立优先目标规划: 优先级1P : +1min

d

???????????≥≥≥≥=+-=+-=+--=+-+=+-+-+-+-

+-+-

+-+0

,0,0,050

6008.030000360240550000

360048*********

4413

32122211121d d x x d d x d d x d d x x d d x x d d x x 求解结果:01=+

d ,17.1041=x ,89.132=x ,即钢管采购量104.17吨,扣件采购量13.89吨,即可满足采购金额不突破55万元的计划。

优先级2P : -

2min

d

?????????????≥≥≥≥=+-=+-=+--=+-+=+-+=-

+-+-+-

+-+-

++0,0,0,050

600

8.030000

3602405500003600480001121

5

52

441

3321222111211d d x x d d x d d x d d x x d d x x d d x x d 求解结果:02=-

d ,17.1041=x ,89.132=x ,即钢管采购量104.17吨,扣件采购量13.89吨,至少应为企业节约3万元/月的租赁资金。

优先级3P :要求每吨钢管需配套800~900只扣件使用,我们定的目标是800只,因此,

优先级3要求03=-

d ,同时要求+

3d 最小。

+3min

d

??????

???????????≥≥≥≥=+-=+-=+--=+-+=+-+===-+-

+-+-+-

+-+--

+0

,0,0,05060

08.030000

3602405500003600480000011215524

41

3321222111213

21d d x x d d x d d x d d x x d d x x d d x x d d d 求解结果:03=+

d ,61.711=x ,29.572=x ,即钢管采购量71.61吨,扣件采购量

57.29吨,即可满足每吨钢管需配套800~900只扣件的目标。实际结果是每吨钢管配套800只扣件。

优先级4P :要求满足钢管需采购至少60吨,扣件采购至少50000只(50吨)的目标,

因此我们的目标函数定为-

-+54d d ,同时因为优先级3中要求每吨钢管需配套800~900只扣件使用,因此要将优先级3的目标转化为约束,但不是03=+

d ,既然优先级3已经实现,因此

在这里我们直接使用1219.08.0x x x ≤≤作为约束。

-

-+54min d d

??????

????

????

?≥≥≥≥=+-=+-≤≤=+-+=+-+==-+-

+-+-+-+-

+0,0,0,05060

9.08.030000

360240550000

360048000

01121

5524

41

1212221112121d d x x d d x d d x x x x d d x x d d x x d d 求解结果:054=+-

-d d ,61.711=x ,29.572=x ,即钢管采购量71.61吨,扣件采

购量57.29吨,显然分别超过了至少采购钢管60吨和扣件50吨的要求。

优先级5P :最好能节约10万元以上的资金,企业留作招投标、合同签意外事件等的备用金。

-1max d

??

????

??

?????????≥≥≥≥=+-=+-≤≤=+-+=+-+=+==-+-

+-

+-

+-+---

+0,0,0,050609.08.030000

360240550000360048000

011215524411

212221112154

21d d x x d d x d d x x

x x d d x x d d x x d d d d 求解结果:700001=-

d ,5.621=x ,502=x ,即钢管采购量62.5吨,扣件采购量50吨,可以满足前4个优先级,但是只能节约7万元的资金。

统计预测和决策(2015最全版)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①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预测未来。 ②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研究的范畴,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③定量推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第二章 ①定性预测:是指预测者依靠熟悉业务知识、具有丰富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与专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直观材料,运用个人的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性质和程度上的判断,然后再通过一定形式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作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 ②主观概率:是人们对根据几次经验结果所做的主观判断的主观判断的量度。 ③客观概率:是根据事件发展的客观性统计出来的一种概率。 ④相互影响法:是从分析各个事件之间由于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变化,以及变化发生的概率,来研究各个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预测方法。 第三章 ①残差: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离差 ②可绝系数:衡量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表示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动的百分百比。 ③相关系数:测定拟合优度的指标,相关系数平方等于可绝系数。 ④非线性回归预测法:在社会现实经济活动中,很多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这

时就要选配适当类型的曲线,即非线性回归预测。 ⑤拟合优度:衡量回归直线拟合效果的指标 ⑥自相关系数:是衡量同一变量不同时期的数据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 ⑦D-W: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的一个有效方法,其计算公式为:D—W=∑(ui-ui-1)^2/∑ui^2,其中ui=yi-^yi.根据经验D-W统计量在1.5~2.5之间表示没有显著自相关问题。 第四章 ①不规则变动因素:又称随机变动,它是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不规则变动。 ②趋势外推法:用时间t为自变量,时序数值y为因变量,建立合适的趋势模型,并赋予时间变量t所需要的值,从而得到相应时刻的时间序列未来值。 ③图形识别法:通过绘制以时间t为横轴,时序数据为y轴的散点图形,并将其与各种函数曲线模型比较,选择最为合适的模型。 ④差分法:利用差分把数据修匀,使非平稳的序列达到平稳序列。同时与各类模型差分特点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模型。 ⑤标准误差: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⑥ 第五章 ①一次移动平均法:收集一组观测值,计算这组观测值的均值,利用这一均值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②一次指数平滑法:利用前一期的预测值Ft代替Xt-N得到预测的通式:Ft+1=aXt+(1-a)Ft.

多目标决策简单概述

第十一章多目标决策 (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主要参考文献68, 111 §11.1 序言 MA:评估与排序 MCDP MO:数学规划 一、问题的数学表达 N个决策变量= {, ,…, } n个目标函数() = ( (), (),…, ()) m个约束条件∈X即: ()< 0 k=1,…,m >0 (1) 不失一般性,MODP可表示成: P1 M ax { (), (),…, ()} s.t. ∈X 这是向量优化问题,要在可行域X中找一,使各目标值达到极大。 通常并不存在,只能找出一集非劣解 (2) 若能找到价值函数v( (), (),…, ()) 则MODP可表示成: P2 M ax v ( (), (),…, ()) s.t. ∈X 这是纯量优化问题,困难在于v如何确定。

二、最佳调和解(Best Compromise Solution) P3 DR (f1(x ?),f2(x ? ),…, f n(x ? )) s.t. x ? ∈X 即根据适当的Decision Rule在X中寻找BCS x c ? 常用的Decision Rule: max V max EU min d p (f ? - f ? ) 求BCS必须引入决策人的偏好 三、决策人偏好信息的获取方式 1.在优化之前,事先一次提供全部偏好信息 如:效用函数法,字典式法,满意决策,目的规则 2.在优化过程中:逐步索取偏好信息 如:STEM SEMOP Geoffrion, SWT 3.在优化之后:事后索取偏好,由决策人在非劣解集中选择 i,算法复杂,决策人难理解,ii,计算量大, iii,决策人不易判断各种方式的利弊比较 黄庆来[111]的分类表:

多目标决策

单目标决策问题前三章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从合理行为假设引出的效用函数,提供了对这 类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的方法 和程序。 但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的决策分析问题, 却常常要考虑多个目标。 这些目标有的相互联系,有的相互制约,有的相互冲突,因而形成一种异常复杂的结构体系,使得决策 问题变得非常复杂。 总之,多目标决策问题正愈来愈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经济、管理、系统工程、控制论和 运筹学等领域中得到了更多 的研究和关注。 13.1基本概念 多目标决策和单目标决策的根本区别在于目标的数量。单目标决策,只要比较各待选方案的期望效 用值哪个最大即可,而多目 标问题就不如此简单了。 例13.1房屋设计 某单位计划建造一栋家属楼,在已经确定地址及总建筑面积的前提下,作出了三个设计方案,现要 求根据以下5个目标综合 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低造价(每 平方米造价不低于 抗震性能 建造时间 结构合理 造型美观 这三个方案的具体评价表如下。 表13.1 三种房屋设计方案的目标值 具体目标 方案1 (A 1) 方案2 (A 2) 方案3 (A 3) 低造价(元/平方米) 500 700 600 抗震性能(里氏级) 6.5 5.5 6.5 建造时间(年) 2 1.5 1 结构合理(定性) 中 优 良 造型美观(定性) 良 优 中 由表中可见,可供选择的三个方案各有优缺点。某一个方案对其中一个目标来说是最优者,从另一 个目标角度来看就不见得是最优,可能是次优。比如从造价低这个具体目标出发,则方案 1较好;如从 合理美观的目标出发,方案 2就不错;但如果从牢固性看,显然方案 3最可靠等等。 1.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基本特点 例13.1就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多目标决策问题除了目标不至一个 这一明显的特点外,最显 着的有以下两点:目标间的不可公度性和目标间的矛盾性。 目标间的不可公度性 是指各个目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因而难以直接进行比较。例如房屋设计 问题中,造价的单位是元/平 方米,建造时间的单位是年,而结构、造型等则为定性指标。 500元,不高于 700元); (抗震能力不低于里氏 5级不高于7级); (越快越好); (单元划分、生活设施及使用面积比例等) ; (评价越高越好) 1) 2) 3) 4) 5)

第十七章 多目标决策法

第十七章多目标决策法 基本内容 一、多目标决策概述 多目标决策:统计决策中的目标通常不会只有一个,而是有多个目标,具有多个目标的决策问题的决策即称为多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的方法有多属性效用理论、字典序数法、多目标规划、层次分析、优劣系数法、模糊决策法等。 多目标决策的特点: 1、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即众多目标之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2、目标之间的矛盾性。某一目标的完善往往会损害其他目标的实现。 常用的多目标决策的目标体系分类:单层目标体系;树形多层目标体系;非树形多层目标体系。 多目标决策遵循的原则: 1、在满足决策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目标个数。 2、分析各目标重要性大小,分别赋予不同权数。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是用于处理有限个方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在最低层次通过两两对比得出各因素的权重,通过由低到高的层层分析计算,最后计算出各方案对总目标的权数,权数最大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假设:层次之间存在递进结构,即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递进。 (二)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明确问题,搞清楚涉及的因素以及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问题层次化,划分为总目标层、分目标层和方案层。 2、通过对各层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3、由各层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权重。用特征向量法中的和积法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 4、对各层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按归一化处理过的特征向量作为某一层次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的排序加权值。否则,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决策理论第5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习题参考解答

第5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习题参考解答 5-1 对于单层次、多层次序列型和多层次非序列型三种目标准则体系,各举出一个社会生活或经济管理的实例,并构造目标准则体系的结构图。 参考解答: 单层次目标体系(设备采购) 系列型多层次目标准则体系(课题立项选择) 二类服务器 价格 内存 硬盘 网卡 R A I D 电源风扇 P C I I /O 管理维护 售后服务 科研课题 成果贡献 人才培养 课题可行性 使用价值 科学意义 难易程度 研究周期 财政支持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青年教师

非系列型多层次目标准则体系(某地区总人口) 5-2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目标准则体系、效用并合规则和权系数如图5-36所示,用多维效用并合方法对学生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写出对学生水平满意度的计算公式。 智育体育学生水平理论实践H 3 V 2 V 1 w 2 w 政治理论 政治表现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动手能力 公关能力 体育成绩 体质情况 1u 2u 3u 4u 5u 6u 7u 8 u 3 /1)(3 /2+) (?) (?3 /1)(3 /2+)(?德育1 V ) (? 图5-1 学生水平评价目标准则体系 参考解答: 对学生水平满意度的计算公式为 ))](3 1 32(3132)[(87654321u u u u u u u u ++ 5-3 某个工厂有一百多个岗位,这些岗位复杂程度各不相同,工作的环境各不一样,一个合理的岗位工资分配制度对于提高员工满意度、体现人力资源的公平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该工厂所处的行业比较特殊,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必须由该工厂对自已的岗位工资水平进行合理地定义。现已知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该公司决定比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高10%做为公司总的基数,工厂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工厂内部各个岗位的工资基数进行分配? 总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生育能力 计划生育政策 传统习惯 期望寿命 保健水平 食物营养 国民收入 污染程度

多目标决策方法

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多目标决策方法简介 1.多目标决策问题及特点 (1) 案例 个人:购物;买房;择业...... 集体或社会:商场,医院选址;水库高度选择...... (2) 要素 行动方案集合X;目标和属性;偏好结构和决策规则 (3) 多目标决策有如下几个特点: 决策问题追求的优化目标多于一个;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指标量纲的不一致性; 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混合:有些指标是明确的,可以定量表示出来,如:价格、时间、产量、成本、投资等。有些指标是模糊的、定性的,如人才选拔时候选人素质考察时往往会以:思想品德、学历、能力、工作作风、市场应变能力等个性指标作为决策依据。 2.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描述 )}(),(),({21x f x f x f DR n 0)(,0)(,0)(.21 x g x g x g T S p 决策空间:}0)({ x g x X i 目标空间 })({X x x f F 两个例子:

离散型;连续型 3.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劣解与非劣解 非劣解的寻找连续型有时较难 4.多目标决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多为少法:化成只有二个或一个目标的问题; (2)直接求非劣解法:先求出一组非劣解,然后按事先确定好的评价标准从中找出一个满意的解。 (3)分层序列法:将所有目标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序,先求出第一个最重要的目标的最优解,然后在保证前一目标最优解的前提下依次求下一目标的最优解,一直求到最后一个目标为止。( (4)目标规划法:对于每一个目标都事先给定一个期望值,然后在满足系统一定约束条件下,找出与目标期望值最近的解。(5)重排序法:把原来的不好比较的非劣解通过其他办法使其排出优劣次序来。 (6)多属性效用法:各个目标均用表示效用程度大小的效用函数表示,通过效用函数构成多目标的综合效用函数,以此来评价各个可行方案的优劣。 (7)层次分析法:把目标体系结构予以展开,求得目标与决策方案的计量关系。 (8)多目标群决策和多目标模糊决策。 (9)字典序数法和多属性效用理论法等。

决策分析目录(1)

精心整理 决策理论和方法(章节目录) DecisionTheoryandTechnology 引言 第一章决策的基本概念 §1-1引论 一、决策与决策分析的定义 1.Decision 的本义:(牛津词典) 2.3.<4.< 5. 6.7.1.2.3.4.5.§1-2§1-3§1-4一、问题的复杂性: 二、微观经济学和决策论关于经济人的假定: 三、决策人和决策分析人的分工 §1-5分析方法和步骤 一、 决策树与抽奖 二、分析步骤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

SubjectiveProbabilityandPriorDistribution §2-1基本概念 一、概率(probability) .频率L aplace在《概率的理论分析》(1812)中的定公理化定义 二、主观概率(subjectiveprobability,likelihood) 1.为什么引入主观概率 2.主观概率定义 三、概率的数学定义 四、主客观概率的比较 §2-2先验分布(Priordistribution)及其设定 1. 2. 3. 4. 5. §2-3 §2.4 二、 习题 §3—1 四、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Cardinal&OrdinalUtility) §3.2效用函数的构造 一、离散型的概率分布 二、连续型后果集 §3.3风险与效用 一、效用函数包含的内容 1.对风险的态度 2.对后果的偏好强度 3.效用表示时间偏好 二、可测价值函数确定性后果偏好强度的量化

三、相对风险态度 四、风险酬金 五、钱的效用 §3.4损失、风险和贝叶斯风险 一、损失函数L 二、风险函数 三、贝叶斯风险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四章贝叶斯分析 §4.1 §4.1 一、 三、 六、 §4.2 四、E— §4.3 二、 §4.4 三、例 §4.5非正常先验与广义贝叶斯规则 一、非正常先验(ImproperPrior) 二、广义贝叶斯规则(GeneralBayeseanRule) §4.6一种具有部分先验信息的贝叶斯分析法 一、概述 二、分析步骤 三、几何意义 §4.7序贯决策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五章随机优势

多目标决策方法20页word文档

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多目标决策方法简介 1.多目标决策问题及特点 (1) 案例 个人:购物;买房;择业...... 集体或社会:商场,医院选址;水库高度选择...... (2) 要素 行动方案集合X;目标和属性;偏好结构和决策规则 (3) 多目标决策有如下几个特点: 决策问题追求的优化目标多于一个;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指标量纲的不一致性; 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混合:有些指标是明确的,可以定量表示出来,如:价格、时间、产量、成本、投资等。有些指标是模糊的、定性的,如人才选拔时候选人素质考察时往往会以:思想品德、学历、能力、工作作风、市场应变能力等个性指标作为决策依据。 2.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描述 决策空间:}0)({≤=x g x X i 目标空间 })({X x x f F ∈= 两个例子: 离散型;连续型 3.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劣解与非劣解 非劣解的寻找连续型有时较难

4.多目标决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多为少法:化成只有二个或一个目标的问题; (2)直接求非劣解法:先求出一组非劣解,然后按事先确定好的评价标准从中找出一个满意的解。 (3)分层序列法:将所有目标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序,先求出第一个最重要的目标的最优解,然后在保证前一目标最优解的前提下依次求下一目标的最优解,一直求到最后一个目标为止。( (4)目标规划法:对于每一个目标都事先给定一个期望值,然后在满足系统一定约束条件下,找出与目标期望值最近的解。 (5)重排序法:把原来的不好比较的非劣解通过其他办法使其排出优劣次序来。 (6)多属性效用法:各个目标均用表示效用程度大小的效用函数表示,通过效用函数构成多目标的综合效用函数,以此来评价各个可行方案的优劣。 (7)层次分析法:把目标体系结构予以展开,求得目标与决策方案的计量关系。 (8)多目标群决策和多目标模糊决策。 (9)字典序数法和多属性效用理论法等。 二、几种常见方法简介及应用 1.加性加权法 (1)基本假设:1.属性描述用基数定量描述,且相互独立; 2.价值函数的形式是加性的。

第十四章 控 制.doc

第十四章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 、高层管理者在行使控制职能时,主要从事的控制活动是()。 A . 程序性控制 B . 非程序性控制 C . 事前控制 D. 事后控制 2 、有关部门要求所有的公共活动场所都安装消防设施,这一举措属于()。 A. 预先控制 B . 现场控制 C . 事后控制 D . 以上都不是 3 、企业管理者通过强化考勤制度来改善劳动纪律,这是一种()手段。 A. 自我控制 B . 非正式组织控制 C . 正式组织控制 D . 业务控制 4 、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中,主要从事的控制工作是()。 A . 程序性控制 B . 非程序性控制 C . 自我控制 D . 事后控制 5 、控制的根本目的是()。 A . 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B . 提升组织的目标 C . 保证实际活动和计划要求的一致 D . 节省计划完成的时间 6 、控制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可以理解为这种职能()。 A . 只与高层管理者有关 B . 与中、低层管理者无关 C . 与组织全体成员有关 D . 与一般操作者无关 7 、预算是关于()的活动 A . 生产 B . 经营 C . 销售 D . 财务 8 、所谓质量,一般指()

A . 产品质量 B . 工作质量 C . A+B D . 产品使用价值 9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A .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B .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C . 质量检验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D .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10 、成本控制的关键是管理中的() A . 成本标准 B . 成本控制方法 C . 成本控制者 D . 成本统计资料 二、多项选择题 1 、控制的标准一般有()。 A . 定量标准 B . 定性标准 C . 固有标准 D . 派生标准 2 、要纠正偏差,一般的手段是()。 A . 改进实际工作 B . 修改标准 C . 加强管理工作 D . 总结工作经验 3 、在衡量工作绩效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有()。 A . 个人观察 B . 统计报告 C . 口头汇报 D . 书面汇报 4 、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正确的认识是()。 A . 正偏差和负偏差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B. 正偏差是正常的,负偏差是不正常的 C . 正偏差和负偏差都要引起重视 D. 正偏差和负偏差都意味实际工作和标准之间存在差距

多目标决策

第13章多目标决策 单目标决策问题前三章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从合理行为假设引出的效用函数,提供了对这类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的方法和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的决策分析问题,却常常要考虑多个目标。这些目标有的相互联系,有的相互制约,有的相互冲突,因而形成一种异常复杂的结构体系,使得决策问题变得非常复杂。 总之,多目标决策问题正愈来愈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经济、管理、系统工程、控制论和运筹学等领域中得到了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13.1 基本概念 多目标决策和单目标决策的根本区别在于目标的数量。单目标决策,只要比较各待选方案的期望效用值哪个最大即可,而多目标问题就不如此简单了。 例房屋设计 某单位计划建造一栋家属楼,在已经确定地址及总建筑面积的前提下,作出了三个设计方案,现要求根据以下5个目标综合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1)低造价(每平方米造价不低于500元,不高于700元); 2)抗震性能(抗震能力不低于里氏5级不高于7级); 3)建造时间(越快越好); 4)结构合理(单元划分、生活设施及使用面积比例等); 5)造型美观(评价越高越好) 这三个方案的具体评价表如下。 表三种房屋设计方案的目标值 具体目标方案1(A1)方案2(A2)方案3(A3) 低造价(元/平方米)500 700 600 抗震性能(里氏级) 建造时间(年) 2 1 结构合理(定性)中优良 造型美观(定性)良优中 由表中可见,可供选择的三个方案各有优缺点。某一个方案对其中一个目标来说是最优者,从另一个目标角度来看就不见得是最优,可能是次优。比如从造价低这个具体目标出发,则方案1较好;如从合理美观的目标出发,方案2就不错;但如果从牢固性看,显然方案3最可靠等等。 1.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基本特点 例就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多目标决策问题除了目标不至一个这一明显的特点外,最显着的有以下两点:目标间的不可公度性和目标间的矛盾性。 目标间的不可公度性是指各个目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因而难以直接进行比较。例如房屋设计问题中,造价的单位是元/平方米,建造时间的单位是年,而结构、造型等则为定性指标。 目标间的矛盾性是指如果选择一种方案以改进某一目标的值,可能会使另一目标的值变坏。如房屋设计中造型、抗震性能的提高可能会使房屋建造成本提高。

(决策管理)决策分析内容

决策理论和方法(章节目录) Decis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引言 第一章决策的基本概念 §1-1引论 一、决策与决策分析的定义 1. Decision的本义:(牛津词典) 2.苏联大百科全书 3.<现代科学技术辞典> 4. <美国大百科全书>的“Decision Theory”条: 5.美国现代经济词典 6.哈佛管理丛书: 7.决策的政治含义 二、发展简史 三、地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是运筹学的一支 2. 控制论的延伸 3.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系统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5.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典型的软科学 §1-2决策问题的基本特点与要素 一、特点 二、要素 §1-3决策问题的分类 一、按容易区分的因素划分 二、按涉及面的宽窄 三、个人事务决策与公务决策 §1-4 决策人与决策分析人 一、问题的复杂性: 二、微观经济学和决策论关于经济人的假定: 三、决策人和决策分析人的分工 §1-5 分析方法和步骤

一、决策树与抽奖 二、分析步骤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 Subjective Probability and Prior Distribution §2-1 基本概念 一、概率(probability) . 频率Laplace在《概率的理论分析》(1812)中的定公理化定义 二、主观概率(subjective probability, likelihood) 1. 为什么引入主观概率 2.主观概率定义 三、概率的数学定义 四、主客观概率的比较 §2-2 先验分布(Prior distribution)及其设定 一、设定先验分布时的几点假设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先验分布的设定 三、连续型RV的先验分布的设定 1.直方图法 2.相对似然率法 3.区间对分法 4.与给定形式的分布函数相匹配 5. 概率盘法(dart) §2-3 无信息先验分布 一、为什么要研究无信息先验 二、如何设定无信息先验分布 §2.4 利用过去的数据设定先验分布 一、有θ的统计数据 二、状态θ不能直接观察时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多目标决策问题

第十五章多標準決策問題本章內容: 15.1 目標規劃:建立模式及圖解法 15.2 目標規劃:解更複雜的問題 15.3 計分模式 15.4 層級分析法 15.5 用AHP建立優先權 15.6 用AHP建立整體優先順序

線性規劃的基本假設: 1.可加性(Additivity):目標函數或限制式變數之衡量單位必須相同,如此才能相加減 2.比例性(Proportionality):就限制式而言,每單位產出所需之資源投入數均為固定,一定倍數的投入可以得到相同倍數的產出 3.確定性(Determinitic):目標函數係數及限制條件中之技術系數以及擁有資源數量等均為已知且確定的數字,而不含

任何機率分配 4.可分割性(Divisibility):線性規劃模型解答不一定是整數,可以是任意實數 ▓15.1 目標規劃:建立模型及圖解法 例: 尼可投資顧問公司考慮某顧客有80,000元要投資,投資組合限於以下兩種股票: 美國石油$25 $3 0.50

休伯不動產 50 5 0.25 這個顧客第一目標是風險最高水準為700,第二目標是要年回收至少9,000元,試以目標規劃找出最接近滿足所有目標的投資組合。 根據優先順序的說明,本例題“目標”可表示如下:主要目標(優先等級1) 目標1:找一個投資組合,它的風險在700以下。 次要目標(優先等級2) 目標2:找一個投資組合,它所提供的年回收至少9,000元。 建立限制式及目標方程式 1.先決定決策變數 X1=購買美國石油股的數目 X2=購買休柏不動產股的數目

2.建立限制條件 25X 1+50X 2≦80,000(可用資金) 3.建立目標方程式 (1)目標1之目標方程式(組合風險): 風險指標可小於等於或大於目標值700,目標方程式如下: 0.5X 1+0.25X 2-d 1+ +d 1- =700 d 1+ =組合風險指標超過目標值700的部份 d 1- =組合風險指標少於目標值700 的部份 (2)目標2之目標方程式(年回收): 年收入指標可大於等於或小於目標值9000,目標方程式如下: 9000532221=+-+- +d d x x

领导学习题

习题库 第一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科学 2.领导学 3.领导活动 4.领导活动规律 二.简答题 1.如何认识人类生存与发展方式的独特性? 2.为什么说领导活动与人类生活相伴始终? 3.现代社会活动有哪些特点? 4.西方主要的领导理论有哪些? 5.领导活动有哪些规律?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名词解释 1.科学 2.领导学 3.领导活动 4.领导活动规律 四.简答题 1.如何认识人类生存与发展方式的独特性? 2.为什么说领导活动与人类生活相伴始终? 3.现代社会活动有哪些特点? 4.西方主要的领导理论有哪些? 5.领导活动有哪些规律?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领导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2.谈谈对领导学在我国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科学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的认识。 3.领导学研究领导活动及其规律的不同方式有哪些区别? 4.为什么说领导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领导与管理 2.哲学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现代领导科学与现代领导艺术的相互关系? 2.领导学的研究范围有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领导学要依赖历史学的支持? 4.为什么说领导学与政治学是不同的两门学科?

5.如何理解领导学与法学的关系? 6.如何理解领导学与语言文学的关系? 7.如何理解领导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8.如何理解领导学与党建学说的关系? 9.如何理解领导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领导学的三层次结构? 2.如何理解领导与管理、领导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第三章习题 一、答题 1.研究领导学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2.研究领导学的方法有哪些? 二.论述题 1.联系实际具体理解研究领导学的实践意义 第四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领导 2.领导者职位 3.领导者职权 4.领导者责任 5.政治责任 6.工作责任 7.领导责任 8.领导生态 9.领导者 10.被领导者 11.狭义的领导环境 二.简答题 1.领导有哪些分类? 2.如何理解领导的特点? 3.如何理解领导者角色的基本规定性? 4.领导者职位有哪些特点? 5.如何理解领导者职权与职位的关系? 6.如何理解领导者责任的多方面的内容? 7.如何理解领导环境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领导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2.什么是领导的二重性?如何理解其关系? 3.如何理解领导权力的公共性?

第十章 线性规划建模

第十章线性规划建模 §10.1 线性规划 引例(生产规划问题):某厂利用a、b、c三种原料生产A、B、C三种产品,已知生产每种产品在消耗原料方面的各项技术条件和单位产品的利润,以及可利用的各种原料的量(具体数据如下表),试制订适当的生产规划使得该厂的总的利 ●以、、分别表示生产A、B、C三种产品的量,称之为决策变量。 ●目标函数: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表现为决策变量的一个函数; ●约束条件:资源、工期等,表现为决策变量的一些等式或不等式。 1.线性规划问题:在满足由一些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组成的约束条件下,求决策变量的一组具体取值,使得一个线性目标函数实现最优(大或小) 化。 ●决策变量、、;

●、、(,)均为常数; ●整数规划:决策变量限取整数值的最优化问题; ●非线性规划:目标函数或存在约束条件函数是决策变量的非线性函数的 最优化问题 2.线性规划方法建模:决策变量的提取,目标函数的合理构造,约束条件的理清。 例(纸张的切割问题):设有60个单位长的标准玻璃纸,现需将其裁剪为三种小规格(28,20,15)的纸张,市场对三种小规格玻璃纸的需求量(30,60,80)卷,问题:用尽可能少的标准玻璃纸,通过适当的裁剪方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线性规划的标准型:称如下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为具有标准型的线性规划 ●称矩阵为以上具有标准型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表,其中 ,, ●若记,则以上具有标准型的线性规划问题可记为 2.所有线性规划问题可以标准型化:

(1); (2)且; (3)且; (4)等价于以取代,则, 等价于以取代,则; (5),即无取值限制,这等价于以取代,且附加条件 ; 称(2)、(3)中的分别为剩余、松弛变量. 5.线性规划的典型形 所有线性规划问题均可以典型形化: (1); (2)且 6.线性规划的几何特征 设满足线性规划问题全部约束条件,则称之为此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可行解;称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为该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用表示;

第十七章多目标决策法

第十七章 多目标决策法 基本内容 一、多目标决策概述 多目标决策:统计决策中的目标通常不会只有一个,而是有多个目标,具有多个目标的决策问题的决策即称为多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的方法有多属性效用理论、字典序数法、多目标规划、层次分析、优劣系数法、模糊决策法等。 多目标决策的特点: 1、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即众多目标之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2、目标之间的矛盾性。某一目标的完善往往会损害其他目标的实现。 常用的多目标决策的目标体系分类:单层目标体系;树形多层目标体系;非树形多层目标体系。 多目标决策遵循的原则: 1、在满足决策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目标个数。 2、分析各目标重要性大小,分别赋予不同权数。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 法,是用于处理有限个方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在最低层次通过两两对比得出各因素的权重,通过由低到高的层层分析计算,最后计算出各方案对总目标的权数,权数最大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假设:层次之间存在递进结构,即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递进。 (二)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明确问题,搞清楚涉及的因素以及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问题层次化,划分为总目标层、分目标层和方案层。 2、通过对各层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3、由各层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权重。用特征向量法中的和积法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 4、对各层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按归一化处理过的特征向量作为某一层次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的排序加权值。否则,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5、层次加权得出各方案关于总目标的权重,最大权重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判断矩阵 以每两个方案(或子目标)的相对重要性为元素的矩阵称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 判断矩阵的元素ij a 具有三条性质: (1)1=ii a (2)ji ij a a /1= (3)kj ik ij a a a ?= 判断矩阵的元素ij a 可以利用决策者的知识和经验估计出来。由于决策者的估计并不精确,因此第三条性质不一定成立。 (四)由判断矩阵确定权重 可用特征向量法中的和积法对判断矩阵求最大特征值及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经

《多目标决策理论及方法》读书报告

1.多目标决策方法概述 1.1 多目标决策理论发展 综合评价是多目标决策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其在工程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普遍存在性,因而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如投资决策、项目评估、方案选优、工厂选址、、产业部门发展排序、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等等。 多目标决策问题是对具有多个目标的有限方案进行排序与优选的问题。人们常常要对有限个方案集的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进行施工导流,由于导流方案直接影响着施工导流工程的规模、主体工程施工安全、施工总工期及工程投资,因此,要考虑工程所在河段的地形、地质条件、河流水文特性等自然因素和主体工程枢纽布置特点、施工导流方式选择要求、施工工期限制条件、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及物资、资金等等众多工程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导流方案。可见,多目标决策作为一个工具在解决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军事和系统工程等众多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但是多目标决策作为一门学科,还是在近五十多年来才真正形成为一门完整独立的的科学体系。最早是在1896年,V.Pareto 提出的向量优化的概念涉及到了多目标概念,他从经济学的角度把本质上不可比较的多个目标化成单个目标进行优化求解,即现在使用的Pareto最优概念。直到1944年,多目标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才逐步发展起来,J. v. Neumaee和0.Morgenstem 从对策论角度提出了彼此矛盾情况下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标志着近代意义上多目标决策的诞生。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Koopmans从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问题中提出了多目标决策问题,首次使用了有效向量的概念,这就是现代多目标决策非劣解概念。1961年Chames 和CooPer引入了目的规划法,其准则是使目标值和实际值两者之差的绝对值达到最小。1964年,Aumann对多目标决策问题提出了效用函数的概念。1968年,多目标学科自学者Johnson 系统地提出了多目标决策模型的研究报告以后开始迅速发展。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第一次多目标决策会议在美国South Carolina大学召开,会议出版的论文集成为多目标决策研究的经典文献;1976年,R. L. Keeny和H. Raifats对发展多属性效用理论做了很大贡献;与此同时,美国学者Satty提出了著名的层次分析(AHP)法,多目标决策技术的发

领导学复习资料(20200523191946)

领导学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领导的基本要素: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手段、领导目标、领导环境 2、领导学产生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 3、领导学产生的过程 (1)领导特质论阶段(20世纪30-40年代) (2)行为论阶段(20世纪40—60年代) (3)权威论阶段(20世纪40-60年代) (4)权变论阶段(20世纪60-90年代) 现代社会纵向分工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领导学的产生。 领导学是对丰富的领导实践与朴素的领导思想的集成化、系统化和理论化。 1983年5月,我国第一本领导学理论专著《领导科学基础》的出版发行, 标志着我国领导学的诞生。 4、领导的属性 (1)自然属性(一般属性,共同特征) 领导的自然属性的一般标志就是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它是任何社会与时代的领导都必须具有的共同的标志。 (2)社会属性(特殊性或具体属性) 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渗透于领导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并规定着它们的社会性质。 5、权力起源有关学说 (1)权力起源概说,代表观点——神权、德仁、智慧、暴力、契约、资源、接受。 神权:权力来源于上帝,“神权论” 德仁:权力是一种来自道德教化的影响力 智慧:权力应该来源于知识,“哲学王”学说 暴力:权力应以法律、军队等暴力工具为依托 契约: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而人民的权力则是天赋的 资源:权力来源于对组织资源的拥有与控制 接受:从组织成员是否接受一项命令、指示或建议的角度来考察权力 (2)权力起源的因素——人以劳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人具有高度的社会性;人的欲望具有无限性。 6、不同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 (1)传统社会: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的社会职能与国家政治权力的统治职能明显地交织在一起;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法权力等血缘关系权力有根深蒂固的联系;传统社会时期领导权力与经济权力有相当直接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