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型灌溉渠道断面设计及水力要素计算表

U型灌溉渠道断面设计及水力要素计算表

U型灌溉渠道断面设计及水力要素计算表
U型灌溉渠道断面设计及水力要素计算表

U型灌溉渠道断面设计及水力要素计算表

编号代号名称计算式单位型号及数据 UBJ30 UBJ35 UBJ40 UBJ45 UBJ50 UBJ55 UBJ60 UBJ65 UBJ70

1 B 上口

宽B=b+2△b mm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2 B 下口

宽 b=B-2△b mm 260 290 320 350 380 410 440 470 500

3 △b上下口宽的一

半△b=1/2(B-b) mm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4 △h弦心距△h=b×b/

(2×H1) mm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H1 上部高度 H1=

H-r+△h mm 260 320 390 440 500

560 620 670 730

6 r 圆弧半经r=1/2×b√(1+△b2/H1)

mm 130 146 161 177 192 208 224

239 255

7 H 总高度 H=

H1+r-△h mm 380 451 531 591 662

733 804 864 935

8 θ圆心角θ=2arcos

(△h/r)度 171.18 168.19 165.75 163.74 162.05 160.62 159.39 158.32 158.74

9 I 弧

长 l=2лθr/360 mm 390 428 466 505 544 583 622 661 700

10 L 腰线长L=√H21+△b2

mm 261 321 392 443 504 564 625

676 737

11 X 湿

周 X=l+2L-2h/cosɑ mm 851 1010 1190 13

30 1490 1651 1811 1953 2113

12 h 超高 h= H1-

H0 mm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13 a 锥度ɑ=ɑrtg(△b/

H1) 度 4.40 5.36 5.86 6.48 6.84

7.13 7.35 7.65 7.80

14 B0 过水面

宽B0=b+2△b-2htgɑ mm 295.4 344.4 393.8 443.2 492.8 542.5 592.3 641.9 691.8

15 H0 上部水深 H0=

H1-h mm 295 344 394 443 493 54

2 592 642 692

16 Ω过水面

积Ω=1/2(b-b0)H+лrθ/360(1/2)b△b cm2 880 1210 1529 2027 2519 3059 3653 4247 49

39

17 R 水力半

经 R=Ω/× mm 103 120 137 152 169 185 202 217 234

18 C 谢才系

数 C=(1/n)R1/6 m3/s 40.3 41.3 42.2 43 .0 43.7 44.4 45.1 45.6 46.2

19 q 流量系数 Q=ΩC√R

m3/s 1.14 1.73 2.55 3.40 4.53 5.84

7.40 9.01 11.03

20 S 断面

积 S=Ω+1/2(B0+B)h cm2 969 1314 1748 2163 2666 3222 3832 4437 5148

21 ɑ壁上口

厚ɑ=1/2(A-B) cm 6.00 6.00 6.00 6.00

6.00

7.00 7.00 7.00 7.00

22 A 总宽

度 A=B+2a cm 420 470 520 570 6

20 690 740 790 840

23 e 底砼

厚 e=G-H mm 50 59 59 58 58

57 56 55 55

24 f 拱高 f=H-

H1 mm 120 136 141 152 163 173

184 195 205

25 G 砼

高 G=H+e mm 430 510 590 650 72

0 790 860 910 990

26 δS 砼面

积δs=AG-S m2 0.084 0.108 0.132 0.15

4 0.180 0.223 0.253 0.27

5 0.317

27 Q 渠道过水流量 Q=ΩC√Ri i=1/500时

m3/s 0.051 0.077 0.114 0.152 0.203 0.

261 0.331 0.403 0.493

28 Q 渠道过水流量 Q=ΩC√Ri i=1/1000时

m3/s 0.036 0.055 0.081 0.108 0.143 0.

185 0.234 0.285 0.349

如何设计灌溉渠道的断面

如何设计灌溉渠道的断面 钟国梁 贵州省安龙县龙广镇水利管理站 摘要:系统掌握灌溉渠道的设计方法,从何入手,怎样确定渠道过水断面大小。 关键词:灌溉渠道断面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农田水利建设的设计要求科学、规范、合理。工程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投资、效益。针对灌溉渠道设计通过本人十余年的工作摸索、实践、总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确定灌溉面积,求出灌溉净流量 灌溉面积的确定,是渠道设计的首要条件,确定了灌溉面积,掌握这块面积上灌水定额(指单位灌溉面积上,一次灌水的水量),灌水历时,求得某一时期渠道应通过的净流量。 根据公式:Q净=( m×s)/(3600×T×t) =(666.7×s×h)/(3600×T×t) (立方米/秒)求出Q净。 式中:m—灌水定额(立方米/秒) S—灌溉面积(亩) T—灌水天数 T—每天灌水的小时数 h—灌水层厚度(米) 二、渠道测量、 渠道测量的主要内容是:踏勘选线、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 1、踏勘选线

踏勘选线的任务,是根据水利工程规划所定的渠线方向,引水高程和灌溉面高程,在实地确定一条既经济又合理的渠道中线位置。沿所定渠道方向布设四等水准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每隔1—2km左右设置一个水准点,点位靠近渠道,既要便于日后用来测定渠道高程,又要能够长期保存而不会因施工而遭到破坏。 2、中线测量 渠道中线测量的任务主要是在渠道起迄点间进行定线,测定渠线度,用一系列的里程桩标定渠线经过的位置。 从渠道起点开始,朝着终点或转折点方向用花杆和皮卷尺进行定线和量距。按照规定间距(一般50m或100m)打桩标定中线位置,用水准测量测定一下桩位高程,看渠线位置是否偏低或偏高。根据公式: HA=(H进+h)-iD 确定桩位高程。 式中:H A—A点高程 H进—渠道进水底板高程 H—设计渠深(包括水深和安全超高) i—设计比降,i=h/d=tga D—A高渠首距离。 3、纵横断面测量 渠道纵横断面测量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渠道沿线一定宽度范围内的起伏情况,为渠道设计、施工提供基本资料。 (一)纵断面测量 纵断面测量的任务就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渠道中线各里程桩和加桩的 地面高程。进行纵断面水准测量时,应利用渠道沿线布置的水准点,将渠线分成许多段,每段分别与邻近两端的水准点组成附合水准路线,然后,从首段开始,逐段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附录C 项目设计有关公式 C1 正常流量——设计典型年内的灌水高峰时期渠道需要通过的流量。该项为渠道纵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设计的依据。 加大流量——为满足特殊情况,短时内加大输水的要求,而予以增大的渠道设计流量。通常是根据正常流量,适当选择加大百分数来确定,该项指标为设计渠顶高程的依据。 最小流量——在河流水源不足,种植面积减小,或给灌水定额较小的作物供水时,出现渠道最小流量。该项指标主要用于校核下一级渠道水位的控制条件和奎水建筑物位置以及校核渠道中的淤积。 选择灌溉制度,确定灌溉方式及由支渠同时供水的下级渠道数目。 确定支渠及农渠应送至田间的净流量: Qbfn=ωb·qn……………………… 式中:Qbnt——支渠配给田间的净流量,m3/s; ωb_支渠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

qn——灌水模数。 Qln==Qbfn/n·k·nf…………………… 式中:Qln——农渠净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nf——田间水利用系数。 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 农渠毛流量:QLG=Qln+S1·L1…………… 式中:QLG——农渠毛流量,m3/s;Qln——农渠净流量,m3/s; S1——农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1——农渠平均灌水长度取1/2的农渠长度,km。斗渠的毛流量:QdG=k·QLG+Sa·La………… 式中:QdG——斗渠毛流量,m3/s;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Sa——斗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La——斗渠最大平均工作渠段长度,km 支渠的毛流量:ObG=n·QdG+Sb·Lb………… 式中:ObG——支渠的毛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Sb——支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Lb——支渠的工作长度,km。

如何设计灌溉渠道的断面

如何设计灌溉渠道的断面 摘要:系统掌握灌溉渠道的设计方法,从何入手,怎样确定渠道过水断面大小。 关键词:灌溉渠道断面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农田水利建设的设计要求科学、规范、合理。工程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投资、效益。针对灌溉渠道设计通过本人十余年的工作摸索、实践、总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确定灌溉面积,求出灌溉净流量 灌溉面积的确定,是渠道设计的首要条件,确定了灌溉面积,掌握这块面积上灌水定额(指单位灌溉面积上,一次灌水的水量),灌水历时,求得某一时期渠道应通过的净流量。 根据公式:Q净=( m×s)/(3600×T×t) =(666.7×s×h)/(3600×T×t) (立方米/秒)求出Q净。 式中:m—灌水定额(立方米/秒) S—灌溉面积(亩) T—灌水天数 T—每天灌水的小时数 h—灌水层厚度(米) 二、渠道测量、 渠道测量的主要内容是:踏勘选线、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 1、踏勘选线

踏勘选线的任务,是根据水利工程规划所定的渠线方向,引水高程和灌溉面高程,在实地确定一条既经济又合理的渠道中线位置。沿所定渠道方向布设四等水准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每隔1—2km左右设置一个水准点,点位靠近渠道,既要便于日后用来测定渠道高程,又要能够长期保存而不会因施工而遭到破坏。 2、中线测量 渠道中线测量的任务主要是在渠道起迄点间进行定线,测定渠线度,用一系 列的里程桩标定渠线经过的位置。 从渠道起点开始,朝着终点或转折点方向用花杆和皮卷尺进行定线和量距。按照规定间距(一般50m或100m)打桩标定中线位置,用水准测量测定一下桩位高程,看渠线位置是否偏低或偏高。根据公式: HA=(H进+h)-iD 确定桩位高程。 式中:H A—A点高程 H进—渠道进水底板高程 H—设计渠深(包括水深和安全超高) i—设计比降,i=h/d=tga D—A高渠首距离。 3、纵横断面测量 渠道纵横断面测量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渠道沿线一定宽度范围内的起伏情况,为渠道设计、施工提供基本资料。 (一)纵断面测量 纵断面测量的任务就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渠道中线各里程桩和加桩的 地面高程。进行纵断面水准测量时,应利用渠道沿线布置的水准点,将渠线分成许多段,每段分别与邻近两端的水准点组成附合水准路线,然后,从首段开始,逐段

渠道流量设计计算方法及步骤

介绍农田水利小型排灌渠道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 秦长庚 在水利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常遇到流量计算问题,农田水利小型排灌渠道、排灌涵闸流量计算,是根据水流的过水断面形状和水流流态不同进行的流量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渠道过水断面是根据各地的土质情况确定,土质坚硬的一般以梯型、矩型为主,也有采用建筑物工程的圆型过水断面,水闸流量计算是根据进水闸的水流流态形式情况进行流量计算的,本次主要是以梯型断面为例介绍流量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 小型农田排灌渠道是由渠底宽度,渠道边坡和渠道安全超高,渠道堤顶宽度组成,渠道流量计算在平原湖区是大都采用《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计算,明渠均匀流是水流在渠道中流动,各断面的水深、断面平均流速和流速分布都沿流向不变,这种水流状况称为明渠均匀流。 明渠均匀流的流量计算公式为 Q W C . R i 计算公式中各符号表示为;

Q 流量m3/s W过水断面W2 C谢才系数C - R g n R水力半径R W x i渠道纵坡 n糙率 求公式中的各项数据,首先要计算出渠道断面的水力要素如下表; 渠道断面的水力要素表 例;某地计划开挖一条排灌渠道,渠道断面形状为梯形断面,设计该渠道底宽b=4m,边坡m=1:2,渠道内正常过水深h=2.5m,渠底纵坡i=1/1000,渠道边坡糙率i=0.025.计算该排灌渠道可通过最大流量为: 3 Q m / s 计算步骤;

1.过水断面计算 3. 水力半径计算 4. 谢才系数计算 1.120'225 1.025 R g 1.120.225 g 15. n 1.5 0.15 0.225 5. 流量计算 Q W C . R i 22.5 44.44 .1.12 0.001 34.32m 3/S 该排灌渠道设计的过水断面可通过34.32m 3 / S W (b m 2h) h (4 2 2.5) 2.5 22.50 m 2 2.湿周计算 x b 2m .1 22 4 2 2. 5 ,1 22 20.12 R _(b_mh)h_ 2 2h 1 22 (4 2 2.50 2.5 2 2 2.5 1 22 空 1.12 20.12

水稻灌区规划

水稻灌区规划

目录 第一章灌区基本资料 1、概况 2、气象 3、种植计划 4、土壤 第二章灌溉制度及灌水率的确定 1、水量平衡法制定早稻的灌溉制度 2、由灌溉制度确定灌水率,绘制灌水率图 第三章渠道设计 1、灌区灌溉渠道系统的布置 2、灌溉渠道系统设计 3、灌溉渠道断面设计 第四章灌溉方式设计 1、田间渠系布置 2、格田规格 第一章灌区基本资料 一、概况 灌区位于新疆阿拉尔市,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盆地。属塔里木河冲积细土平原,沿河岸及冲沟两侧略有抬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年均气温℃,日照2556~2991小时,无霜期180—224天,年降水量520mm。地下水埋深3m,水源为渠水,引水水源为上游水库,距离灌区4公里。 二、气象

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1及表2。选定灌溉设计保证率 P=80%。 表1 设计年蒸发量统计 表2 设计年降水量统计

三、种植计划 灌区规划种植早稻,采用淹灌。 早稻试验基本数据 注:全生育期需水系数a=。早稻泡田日期为4月13日,定额为:80m3/亩。 四、土壤 土壤质地为粘土。 第二章灌溉制度及灌水率的确定 一、据基本资料用水量平衡法制定早稻的灌溉制度 1、先求出水稻全生育期的需水量 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计算表 日蒸发量=月总蒸发量÷天数 算出每个月份占生育期的天数,再由某月的日蒸发量和某月占生育期的天数的乘积,得到全生育期在某月的蒸发量,然后再把各个月份在生育期的蒸发量相

加既得整个生育期的蒸发量,由全生育的蒸发量乘以全生育期需水系数α既得全生育期的需水量。 2、求出水稻的日耗水量 各生育阶段的作物需水量为: 逐日耗水量计算表 灌区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表

灌溉渠道设计

农渠横断面设计 设计流量是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渠道过水断面尺寸的主要依据,合理的渠道、横断面除了满足渠道的输水、配水要求外,还应满足渠床稳定条件,包括纵向稳定和平面稳定两个方面。纵向稳定要求渠道在设计条件下工作,不发生冲刷和淤积,或在一定时期内冲淤平衡。平面稳定要求渠道在设计条件下工作时,渠道水流不发生左右摇摆。 渠道横断面尺寸要依据渠道设计流量通过水力计算加以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即 Q=AC Ri 式中:Q—渠道设计水深(m3/s) A—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2) R—水力半径 i—渠底比降 1R1/6进行计算,其中n为糙C—谢才系数,一般采用满宁公式C= n 率 农渠的渠底比降,应尽可能选用和地面相近的渠底比降,此处取i=0.0029。渠床糙率系数:采用砼护面,预制板砌筑,n=0.017. 农渠采用梯形断面,渠道内、外边坡系数m=1.25。 采用试算法: 初选定b=0.36m, n=0.017, Q=0.123 m3/s, i=0.0029 经试算得h=0.23m A=(b+mh)h=0.149 (m2) V=Q/A=0.8255 (m/s)

渠道的不冲流速和土壤性质,水流含砂量,断面水力要素有关,一般土渠的不冲流速为V= 5.0(m/s) 所以,V不冲=KQ0.1 = 5×0.1230.1=4.054 (m/s) 渠道的不淤流速,由不淤流速经验公式: V不淤=C0Q0.5 式中:C0为不淤流速系数,随渠道流量和宽深比而变,此处取C0=0.4 V不淤=0.4×0.1230.5=0.140(m/s) V不淤=0.140(m/s)

灌溉渠施工方案资料

灌溉渠恢复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施工至灌溉渠处,需挖断灌溉渠,待管道铺设好,土方回填后恢复,为了满足原渠断面尺寸,保证工程质量,现制定灌溉渠恢复方案。 二、灌溉渠恢复施工 < 施工工序 * .

$ 施工方法 土方填筑: (1)回填土内不得夹杂植物及垃圾等杂物,土料的含水量应在最优含水量的-2%~+3%之间,含水量较大时,采用摊铺翻晒,直至含水量达到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0%。 (2)采用装载机摊铺,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松铺厚度为25cm,静压2遍振压6遍,分层填筑,直至到设计高程。 灌溉渠开挖 (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用石灰画出槽边轮廓线出→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2)施工要点: 》 ①开挖顺序:测量放线→开挖→修坡→整平等。本工程土体边坡按设计放坡,采用挖机开挖,人工修整,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得超挖或少挖。 ②挖土面必须控制在基底标高,避免在挖土过程中出现超挖。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③弃土应及时运走,在基坑(槽)边缘上堆土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l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边坡稳定。 ④渠道基槽挖完后,验槽合格,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灰土填筑 (1)材料要求 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

定。 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经大于5mm的生石灰,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 (2)工艺流程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坑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压实→找平验收 ①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②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本工程所用灰土为3:7。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③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坑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 ④分层铺灰土:按25㎝厚度摊铺,挖机将拌合好的灰土按照每段摊铺量,分段放入基槽,人工摊铺,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⑤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测量检查标高。 钢筋加工、安装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检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牌号,进仓时应按批号分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标牌查对、外观检查、按有关标准抽取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钢筋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 为了保持钢筋的表面洁净、油渍、漆污和浮皮、铁锈等均应在使用之前清除。浮皮用锤敲击使之剥落。铁锈用钢丝刷除锈,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以及未经除锈处理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曲成型、焊接、绑扎应符合有关规定。

各级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5.2 各级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5.2.1 典型农渠纵横断面设计 5.2.1.1 典型农渠横断面设计 设计流量是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渠道过水断面尺寸的主要依据,合理的渠道、横断面除了满足渠道的输水、配水要求外,还应满足渠床稳定条件,包括纵向稳定和平面稳定两个方面。纵向稳定要求渠道在设计条件下工作,不发生冲刷和淤积,或在一定时期内冲淤平衡。平面稳定要求渠道在设计条件下工作时,渠道水流不发生左右摇摆。 渠道横断面尺寸要依据渠道设计流量通过水力计算加以确定。一般情况下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即 Q=AC Ri 式中:Q —渠道设计水深(m 3/s ) A —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 2) R —水力半径 i —渠底比降 c —谢才系数,一般采用曼宁公式 c=n 1 R 1/6 进行计算,其中n 为糙率 农渠的渠底比降,为了减少工程量,应尽可能选用和地面相近的渠底比降。i=0.0029。渠床糙率系数:由《灌溉排水工程学》P 130表3-13,农渠采用砼护面,预制板砌筑,n=0.017. 农渠采用梯形断面,渠道内、外边坡系数m=1.25。 采用试算法: 初选定b=0.36m, n=0.017, Q=0.123 m 3/s, i=0.0029 用迭代公式: h i 1 0+=h h m b i b nQ i b m i 05 /25 /3102 121+??? ??++??? ??

代入数据,经试算得h=0.23m A=(b+mh)h=0.149 (m2) Q=0.825(m/s) V= A 渠道的不冲流速和土壤性质,水流含砂量,断面水力要素有关,一般土渠的不冲流速可依据《灌溉排水工程学》P136表3-25中查出,V cs1= 5.0(m/s) V不冲=KQ0.1 = 5×0.1230.1=4.054( 查表6-21) 渠道的不淤流速,由不淤流速经验公式: V cd=C0Q0.5 式中:V cd为渠道的不淤流速(m/s) C0为不淤流速系数,随渠道流量和宽深比而变,见《灌溉排水工程学》P136,表3-26查得C0=0.4 V cd=0.4×0.1230.5=0.140(m/s) V cd=0.140(m/s)

渠道设计

§5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简要解释“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确定渠道边坡、底宽、水深等。 纵断面设计:确定推算水位、确定渠底线、堤顶高程线等。 一、渠道横断面设计 (一)基本公式 明渠均匀流公式 对于梯形断面渠道: (二)横断面计算方法 1.计算底宽b和设计水深h

优点:比试算法简便,比图解法精度更高。2.计算加大水深和最小水深 一般需2~3次迭代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三)设计参数的确定 1.渠底比降i 指单位渠长的渠底降落值。 当Q一定时, i大, 则过水断面A小,工程量小, 但控制的灌溉面积小。 i小, 则A大, 工程量大, 但控制的灌溉面大。 取值方法: (1)接近地面比降 (2)Q大,则i宜小(防冲剧) (3)平原地区i小,山丘区i大 2.渠床糙率n 反映渠床粗糙程度。糙率大,则阻水能力大。 取值:(1)渠床光滑顺直,n小 (2)Q大,则n小 参考教材表4-8。 请同学思考:n取值偏大会造成什么后果? n取值偏小会造成什么后果? 3.边坡系数m m大, 则工程占地多,输水损失大 m小, 边坡不稳定 取值:(1)土质好(粘重),m小 (2)流量大,水深大,则m大

参考表4-9,4-10。 4.宽深比b 渠底宽与设计水深之比 有三种宽深比 (1)水力最优断面宽深比 特点: 断面窄深, 适用于小型渠道。 (2)满足相对稳定的宽深比 相对平稳:不冲不淤或冲淤平稳 对于一般渠道: 多沙河流上引水的渠道: (3)实用经济断面宽深比 水力最优断面,虽然过水断面小,但由于其断面比较窄深,对大型渠道并不适用(为什么?因为不易施工,易塌)。为克服最优水力断面的缺点(加大底宽,减小水深),同时又使过水断面面积接近于最优水力断面的断面面积,因而提出实用经济断面宽深比。 计算方法: 例已知某渠道设计流量为20.3m3/s,渠底比降i=1/5000,沿线土质为粘壤土。分别计算最

确定溢流坝断面形式和水力计算

附录C 溢流坝段设计及水力计算 不设闸门的堰顶高程就是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库水位超过堰顶后就溢过堰顶泄向下游,这种型式结构简单、管理方便,适用洪水流量大、上游淹没损失不大的中小型工程。 坝顶表孔溢洪道优点:(1)结构简单,检查维修方便,(2)水流平顺,(3)便于排除漂浮物,不易堵塞,(4)泄流量与堰顶水头H 的3/2次,超泄潜力大。但表孔位置较高,在开始泄流时流量很小,不能及时加大泄量降低库水位。另外它不能满足排砂、放库等要求。 溢流堰泄流能力计算 基本公式: 232w s H g B Cm Q σ= (C-1) 式中:Q —流量,m 3/s ; B —溢流堰净宽,m ; H w —堰顶以上作用水头,H w = ?90%= g —重力加速度,m/s 2; m —流量系数,根据P/H d ≥3时,可取m=m d =~,本设计中坝高为=, H d =H w , P/ H d ==19,取; C —上游面为铅直时,C 取; ε—侧收缩系数; δs —淹没系数,取; 曲线型实用堰设置中墩,共2孔,每孔净宽13m 。 曲线型实用堰的侧收缩系数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nb H n w k ] )1([2.010ζζε-+?-= (C-2)

k ζ为边墩形状系数,边墩取为圆弧形,系数为; 0ζ为中墩形状系数,中墩也同样取为圆弧形,系数为。所以原式代入数 据: H w =? s m H g B Cm Q w s /3132.38.922697.049.0232 323=?????==εσ 有导流洞参加调洪,参加q=100m/m 3,故校核泄Q Q >=319m 3/s,满足要求。 溢流坝剖面设计 溢流坝段的堰面曲线,当设置开敞式溢流孔时可采用实用堰WES 曲线。 设计水头可以取~倍的校核水位时的堰上水头。 H d =H max ×90%=溢流堰上游曲线 堰顶o 点上游三段圆弧的半径及其水平坐标值为 X 1==×= R 1==×= R 2==×= X 2==×= R 3==×= X 3==×= 溢流堰下游曲线 O 点下游的曲线方程为 1.85 0.5d d y x H H ????= ? ????? (C-3) 即 () 1.85 1.850.85 0.5 5.4 3.2x x y =?= 按上式算得的坐标值如下表C-1:

渠道设计原则教学内容

渠道设计原则

渠道设计原则 防渗改造已成渠道: ⑴.渠道比降基本保持原比降不变,或变动较小,以避免原渠道上建筑物进出口设计水头的变化,影响过水能力(原建筑物不变)。尽量避免变动大增加工程量。 ⑵. 对原土渠或渠墙为浆砌石且稳固性好的,则只对其侧墙及底板作C15砼防渗及渠顶的压顶处理,对原渠墙砌筑质量差,或渠堤有跨塌和不稳的,采取拆除重砌的处理方案,尽量利用原渠道断面,断面不够的时候,则采取拆除一边保一边的方案。并要求保留边应凿毛,清洗浇筑砼。新砌侧墙成型后,再浇筑砼以防渗。(一般情况下基本保持原渠断面不变,增加防渗砼护面。) ⑶.渠道走线不规则渠段,应裁弯取直,使之变为园滑的曲线,顺直通畅。 ⑷“U”型渠道: “U”型渠道在原渠道基础上进行防渗,在能够满足过水能力的情况下,使原渠道尽量减小开挖和回填。 ⑸.渠道砼防渗衬砌厚度:设计流量1m3/s以上的渠道,现浇砼,衬砌厚6~12cm,0.5~0.1m3/s渠段6~8cm,0.1m3/s以下渠段5~6cm。“U”型渠道渠底圆弧直径大于1m的渠道,厚度为4.5cm;渠底圆弧直径小于1m的渠道,厚度为3.5cm。 ⑹.渠道超高,按渠道设计规程规范执行。1m3/s以上渠道25cm,0.5~1.0m3/s,20cm,0.1~0.5m3/s,15cm,0.1m3/s

以下10cm。 ⑺.防渗砼标号: 为防止凝冻对渠道的破坏,渠道防渗改造的砼标号采用C15砼,“U”型渠道的砼标号采用C20砼。 ⑻.渠道砼防渗衬砌要求立模浇注,人工振捣或机械振捣,厚度10cm以上必须机械振捣。模板要求刨光、缝密、结实牢固、有足够强度,板厚2cm。便于安装支撑;“U”型渠道为预制渠道,采用机械振捣。 ⑼.分缝、接头: 渠道砼防渗两边侧墙必须设横向伸缩缝(因过水流量小、水深不大,一般不设纵向缝)。一般现浇砼防渗缝间距为10m,砼衬砌厚度大间距大,厚度小间距小,气温变化大的高寒地区尤其要注意,在地质条件变化的地方增设伸缩缝,缝宽为2cm,缝内填筑沥青砂浆。 预制U”型渠在接头处留宽3cm缝,缝内填筑M30水泥砂浆。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附录C 项目设计有关公式 C1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正常流量——设计典型年内的灌水高峰时期渠道需要通过的流量。该项为渠道纵横断面和渠系建筑物设计的依据。 加大流量——为满足特殊情况(如改变灌溉作物种植比例,扩大灌溉面积,或遇到特大旱情等),短时内加大输水的要求,而予以增大的渠道设计流量。通常是根据正常流量,适当选择加大百分数来确定,该项指标为设计渠顶高程的依据。 最小流量——在河流水源不足,种植面积减小,或给灌水定额较小的作物供水时,出现渠道最小流量。该项指标主要用于校核下一级渠道水位的控制条件和奎水建筑物位置以及校核渠道中的淤积。 C1.1 选择灌溉制度,确定灌溉方式及由支渠同时供水的下级渠道(斗、农)数目。 C1.2 确定支渠及农渠应送至田间的净流量: Q bfn=ωb·q n……………………… (C1) 式中:Q bnt——支渠配给田间的净流量,m3/s; ωb_支渠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 q n——灌水模数(m3/s/万亩)。 Q ln==Q bfn/n·k·n f……………………(C2) 式中:Q ln——农渠净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n f——田间水利用系数。 C1.3 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毛流量): 农渠毛流量:Q LG=Q ln+S1·L1……………(C3) 式中:Q LG——农渠毛流量,m3/s; Q ln——农渠净流量,m3/s; S1——农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1——农渠平均灌水长度取1/2的农渠长度,km。 斗渠的毛流量:Q dG=k·Q LG+S a·L a…………(C4) 式中:Q dG——斗渠毛流量,m3/s; k——斗渠以下同时灌水的农渠数; S a——斗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 a——斗渠最大平均工作渠段长度,km 支渠的毛流量:O bG=n·Q dG+S b·L b…………(C5) 式中:O bG——支渠的毛流量,m3/s n——支渠以下同时灌水的斗渠数; S b——支渠每公里的渗水量,L/s/km; L b——支渠的工作长度,km。 于渠各段设计流量的推算,在求得各支渠口的毛流量后,可从最远一条支渠的取水口依次向上推算出干渠各段的设计流量。 C2 灌溉渠道横断面设计 C2.1 渠道断面宽深比 α=b/h……………………(C6)

U型灌溉渠道断面设计及水力要素计算表

U型灌溉渠道断面设计及水力要素计算表 编号代号名称计算式单位型号及数据 UBJ30 UBJ35 UBJ40 UBJ45 UBJ50 UBJ55 UBJ60 UBJ65 UBJ70 1 B 上口 宽B=b+2△b mm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2 B 下口 宽 b=B-2△b mm 260 290 320 350 380 410 440 470 500 3 △b上下口宽的一 半△b=1/2(B-b) mm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4 △h弦心距△h=b×b/ (2×H1) mm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 H1 上部高度 H1= H-r+△h mm 260 320 390 440 500 560 620 670 730 6 r 圆弧半经r=1/2×b√(1+△b2/H1) mm 130 146 161 177 192 208 224 239 255 7 H 总高度 H= H1+r-△h mm 380 451 531 591 662 733 804 864 935 8 θ圆心角θ=2arcos (△h/r)度 171.18 168.19 165.75 163.74 162.05 160.62 159.39 158.32 158.74 9 I 弧 长 l=2лθr/360 mm 390 428 466 505 544 583 622 661 700 10 L 腰线长L=√H21+△b2 mm 261 321 392 443 504 564 625 676 737 11 X 湿 周 X=l+2L-2h/cosɑ mm 851 1010 1190 13

u型渠道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u型渠道模板 篇一:u型槽渠道工程 施工放样报验单 工程名称:南昌县20xx年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承包人:江西省源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说明:本表一式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核后,承包人2份,监理机 构、发包人各1份。 土方开挖工程报验表 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渠道c15砼垫层模板安装工程报验表 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4-20xx 篇二:农田水利u型渠道工程 农田水利u型渠道工程 一、u型槽灌溉渠 1、本工程的u型槽灌溉渠,主要包括b70、b50二种规格的灌溉渠道。渠道结构为预制砼u型槽,槽底铺设砂夹石

垫层,槽顶为c15压顶砼。其材料控制要求: (1)u型槽成品需有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材料。 (2)u型槽现场预制应有砼标号及拌和配合比并按标准取样试压,在预制过程中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 (3)u型槽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不得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4)u型槽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 (5)u型槽强度和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u型槽型号有b30~70,其中b30厚度为4cm,b50以上的厚度为5cm. (6)u型槽外观应避免出现破损、裂缝、蜂窝及麻面等现象。 (7)砂浆需有配合比,其强度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2、u型槽灌溉渠工程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土方开挖→验槽→断面欠方回填土→渠道u 形槽底砂垫层铺设→订购砼u型槽、进场检验→砂垫层铺筑高程复核→安放u型槽调整纵坡、高程→u型槽接缝处理→压顶砼浇筑→渠道u型槽外观检测、放水检验→交工验收 3、u型槽灌溉渠施工方法 (1)土方开挖: 由于u型槽灌溉渠开挖断面较小,拟分段在按设计高程放样后采用人工开挖,一次性开挖到底,并及时验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每个施工作业段以50米左右为宜。

灌溉渠道设计规范

UD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 灌区规划导则 Guidelines for Irrigation Areas Programming (征求意见稿) ××××—××—×× 发布××××—××—×× 实施 中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联合发布 中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UD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 水利灌区规划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irrigation areas Programming of water resources (征求意见稿) ××××—××—×× 发布××××—××—×× 实施 中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联合发布 中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利灌区规划规范 GB ××××—××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加强灌区规划工作,提高灌区规划水平,促进灌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与持 续利用,特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大型灌区规划和已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 1.0.3 灌区规划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方针,政策,加强调查研究,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确定灌区建设最佳方案.

1.0.4 编制灌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与流域或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 调. 2 以节水增效为中心,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水分生产率为目 标,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3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注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 注重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灌区生态环境. 5 灌区的管理体制与水价的形成机制应有利于灌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6 重视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灌区管理现代化水平. 1.0.5 灌区规划应在分析现状水平年的基础上,分别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年, 以近期为重点,近,远期相结合. 1.0.6 灌区规划应根据灌区实际,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 制 定科学合理的灌区灌溉与排水标准. 1.0.7 灌区规划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资料 2.0.1 灌区规划应认真调查搜集灌区内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土壤,资源,水利工程现状,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2.0.2 灌区规划调查搜集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灌区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自然概况等资料; 2 降水,蒸发,气温,气压,风力,风向,日照,霜期,冰冻期,冻土深度等 气象,水文特征值资料,河沟,水库,承泄区的水位,流量,泥沙,水质等实测资 料; 3 灌区地形图; 4 区域地质图及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水文地质图等; 5 土壤类型,质地,分布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水分特性等土壤普查资料, 盐碱地改良试验资料等; 6 灌区内城乡供水,灌溉,排水,防洪等工程设施的现状及运用情况; 7 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强度,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水土流失规律及发展趋势, 水土保持及环境现状等; 8 灌区土地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规划,水库,塘坝蓄水利用, 河(湖)水利用,地下水与泉水利用,灌溉回归水利用,城市生活与工业污废水利用,现状各业供用水量,用水效率及存在的问题,规划供用水情况等; 9 灌区历年发生的洪,涝,旱,盐,碱,渍,风灾害情况,受灾范围,成灾面 积,受灾原因,减产情况,经济损失,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等; 10 天然建筑材料的调查等; 11 灌区内的行政区划,人口,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土地面积,耕地面积, 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农业单产,总产,林牧渔业生产,工农业发展布局,交通运

渠道工程土方计算与断面图绘制

广东湛江渠道工程 土方量、断面图 申报单位:市政总公司新区分公司 绘图软件:《易算土方》

7610 填=19.080挖=0.037设计高=86.276地面高=86.250填挖高=0.026左坡脚:-7.997/85.985右坡脚 :8.665/86.540 7630 填=19.951挖=0.039设计高=86.269地面高=86.251填挖高=0.018左坡脚:-8.344/85.747右坡脚 :8.680/86.524 7650 填=25.562挖=0.000设计高=86.263地面高=85.831填挖高=0.432左坡脚:-8.841/85.410右坡脚 :8.926/86.353 7670 填=24.808挖=0.000设计高=86.256地面高=85.847填挖高=0.409左坡脚:-8.563/85.589右坡脚 :9.004/86.295 7690 填=17.640挖=0.141设计高=86.249地面高=86.337填挖高=-0.088左坡脚:-7.971/85.976右坡脚 :8.511/86.616 7710 填=14.436挖=0.391设计高=86.243地面高=86.502填挖高=-0.259左坡脚:-7.541/86.256右坡脚 :8.131/86.863 7730 填=10.905挖=1.067设计高=86.236地面高=86.806填挖高=-0.570左坡脚:-7.111/86.536右坡脚 :7.865/87.034 7750 填=9.035挖=1.463设计高=86.229地面高=86.937填挖高=-0.708左坡脚:-6.975/86.620右坡脚 :7.554/87.235

灌溉渠道设计规范

百度一下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机井配套渠道u型断面断面尺寸标准。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UD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P GB ××××—×× 灌区规划导则 Guidelines for Irrigation Areas Programming (征求意见稿) ××××—××—×× 发布××××—××—×× 实施 中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联合发布 中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UDC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P GB ××××—×× 水利灌区规划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irrigation areas Programming of water resources (征求意见稿) ××××—××—×× 发布××××—××—×× 实施 中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联合发布 中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水利灌区规划规范 GB ××××—××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为加强灌区规划工作,提高灌区规划水平,促进灌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与持 续利用,特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大型灌区规划和已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 1.0.3 灌区规划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方针,政策,加强调查研究,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确定灌区建设最佳方案.

1.0.4 编制灌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与流域或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 调. 2 以节水增效为中心,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提高水分生产率为目 标,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研究,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3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注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 注重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灌区生态环境. 5 灌区的管理体制与水价的形成机制应有利于灌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6 重视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灌区管理现代化水平. 1.0.5 灌区规划应在分析现状水平年的基础上,分别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水平年, 以近期为重点,近,远期相结合. 1.0.6 灌区规划应根据灌区实际,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 制 定科学合理的灌区灌溉与排水. 1.0.7 灌区规划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的规定. 2 基本资料 2.0.1 灌区规划应认真调查搜集灌区内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土壤,资源,水利工程现状,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2.0.2 灌区规划调查搜集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灌区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自然概况等资料; 2 降水,蒸发,气温,气压,风力,风向,日照,霜期,冰冻期,冻土深度等 气象,水文特征值资料,河沟,水库,承泄区的水位,流量,泥沙,水质等实测资 料; 3 灌区地形图; 4 区域地质图及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水文地质图等; 5 土壤类型,质地,分布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水分特性等土壤普查资料, 盐碱地改良试验资料等; 6 灌区内城乡供水,灌溉,排水,防洪等工程设施的现状及运用情况; 7 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强度,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水土流失规律及发展趋势, 水土保持及环境现状等; 8 灌区土地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规划,水库,塘坝蓄水利用, 河(湖)水利用,地下水与泉水利用,灌溉回归水利用,城市生活与工业污废水利用,现状各业供用水量,用水效率及存在的问题,规划供用水情况等; 9 灌区历年发生的洪,涝,旱,盐,碱,渍,风灾害情况,受灾范围,成灾面 积,受灾原因,减产情况,经济损失,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等; 10 天然建筑材料的调查等; 11 灌区内的行政区划,人口,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土地面积,耕地面积, 种植结构,耕作制度,农业单产,总产,林牧渔业生产,工农业发展布局,交通运

灌排渠道工程计算方法

1. 灌排渠道工程 对项目区的灌溉渠道进行衬砌,并新建一部分梯形渠道。其中干支渠采用梯形渠道,上宽分别为4.5m 和2.0m ;斗渠和农渠分别采用U80和U60现浇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6cm ,具体的梯形断面渠道典型设计和防渗U 型断面渠道典型设计如下。 (2) 防渗U 型渠道典型设计 ① 设计灌溉保证率的确定 根据项目区水系状况、水资源和水文气象的实际情况,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次溧阳市高标农田建设工程规划采用的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 ② 设计灌溉模数的确定 项目区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蔬菜、特种经济作物为主,由于水稻的需水量比其它的农作物大的多,而且水稻灌溉用水时,其它作物的需水量较小,因此项目区的设计灌溉模数可以按水稻的需水量计算。在水稻的泡田期和全生育区中,泡田区的为用水高峰,因此设计灌水模数按泡田定额计算。溧阳市别桥镇的泡田定额取100 m 3/亩,水稻田种植比α为88%,水稻栽插期T=6d ,提水灌区机泵每天运行时间为20-22h,取t=20h ,则设计灌水模数为: 1000.881001003636620 m q Tt α?= ?=???= 2.037 m 3 /(s· 万亩) ③ 渠系布臵 项目区规划在斗渠口修建提水泵站,灌溉渠道分斗、农二级

固定渠道,田面灌水采用畦灌,斗、农渠均实行续灌。项目区的各个提水泵站斗控制的灌溉面积大致相等,选择项目规划区北侧,红星河、兴隆河三排河之间的灌溉面积作为典型设计区。典型设计区斗渠控制面积1100亩,农渠灌溉控制面积120亩。 ④ 渠道设计流量的确定 参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渠道设计流量依据种植面积、灌水模数和渠系水利用系数确定。渠道设计流量推算如下: 斗渠的设计流量: 渠系水利用系数取斗 η=0.85 斗斗斗η=?=?=/ 2.0370.11/0.850.2636Q q A m 3/s 农渠设计流量: 农渠水利用系数.90=农η,田间水利用系数95.0=田η 农农农田ηη=?=??=Q q A /() 2.0370.012/(0.90.95)0.0286 m 3/s ⑤ U 渠道断面计算 由斗、农渠的设计流量,设计斗、农渠U 砼渠道断面: 已知条件,渠道的设计流量农斗、Q Q ,渠道糙率系数013.0n =,斗、农渠纵坡比降为:000/31=斗i 、1000/1=农 i 。 αααsin +=N N r N h ?=α2 8 5 2 08 3 410]tan cos )sin 2()90 1(2[] []cos 2)901([αααα παα πααN N i nQ N r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