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

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

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
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

转基因小麦研究进展及前景

摘要: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报道以来,小麦转基因育种研究发展迅速,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小麦遗传转化弥补了经典小麦育种的不足,突破了可利用基因库的限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简要介绍了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基因转化方法在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讨论了转基因技术在获得抗除草剂、抗病虫、抗逆、改良品质和雄性不育转基因小麦植株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小麦;转基因;分子育种;进展

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将小麦野生近缘物种中的有益外源基因导入小麦栽培品种,对其抗性、品质、产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双亲亲缘关系较远造成杂交不结实、杂种不育、杂种后代长期分离、预见性差,使该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植物转基因技术被证明是进行外源基因定向转移独特而有力的手段,一定程度上补充或改进了传统的育种方法。通过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按照需要,将有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即目的基因进行人工重组,在离体条件下转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表达,定向改造植物,可以打破基因流的界限,而且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小麦是举世公认的最难转化的重要农作物之一,且转基因研究起步较晚,经过许多学者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几乎所有的作物都开展了转基因研究,育种目标涉及到高产、优质、高效、兼抗性及多用途等诸多方面,一批抗逆性(如抗病、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美国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例抗草甘磷除草剂转基因小麦已经通过安全性试验;抗草胺膦转基因小麦、抗咪唑啉酮转基因小麦、高蛋白转基因小麦、抗虫和耐镇草宁除草剂转基因小麦、抗蚜虫转基因小麦、抗小麦黄花叶病毒转基因小麦,以及抗白粉病、赤霉病和黄矮病的转基因小麦正在田间释放[1,2];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转基因小麦[3]、转Trx-S 基因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系已进入中试阶段[4]。近年来,中国在小麦转基因方面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并获得了一批具有抗病虫、抗逆境及改善品质的转基因小麦新材料,部分品系已经进入环境释放阶段。本文概述了小麦转基因研究常用遗传转化技术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1 小麦转基因技术

小麦转基因技术是指用人工方法将外源基因或DNA 导入小麦细胞,使之稳定地整合、表达并遗传的综合技术。小麦转基因技术可根据转化目的基因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等;第二类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如PEG法、电激法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第一类方法。

1.1 花粉管通道法

中国学者周光宇1974 年提出的DNA 片段杂交假说是花粉管通道法的理论基础,他于1983 年建立了花粉管通道法,该技术利用植物授粉后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将外源DNA 送入胚囊中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合子。利用该法进行基因转移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国。1992 年,周文麟等通过花粉管法将C4作物的DNA 导入小麦,获得了具有C4作物若干性状的转“基因”后代[5]。随后,曾君祉等利用该法将带有GUS基因的pBI121 质粒导入小山3号,获得

5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4.7%[6]。阎新甫等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导入花76,既获得了符合遗传规律的稳定抗病后代,还明确了抗白粉病基因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7]。Ziberstein A 等将质粒DNA 涂于授粉的柱头,提高了转化频率,并完成后代分析和分子鉴定[8]。成卓敏等将大麦黄矮病毒GPV 株系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小麦品种,获得了抗黄矮病毒GPV 的转基

因小麦株系[9]。曾君祉等对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转基因小麦植株后代遗传表现及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证明导入的外源基因可以在小麦转基因植株后代中连续遗传,其遗传规律与农杆菌、基因枪法等所得结果相似,其转化机理类似于原生质体转化[10]。于洪欣等把抗虫基因CPTI 导入小麦,获得了5株转基因植株,发现去柱头滴加法的转化效果较好[11];牟红梅等将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 基因导入小麦,获得了0.29%转化率,并对转化后代进行遗传学分析[12]。张茂银等将新疆大赖草DNA导入花培761,获得了不同于原受体特性的新个体[13];刘志方等将带有NPT-Ⅱ、GUS、AFPⅠ基因的pGV 质粒通过花粉管途径转化小麦,得到T1和T2 代转基因植株,并指出授粉后40min-4h 形成花粉管通道,是滴加外源质粒的最佳时期[13]。刘学春等将栽培一粒、中间偃麦草、蔟毛麦等DNA 导入小麦,引起了D2 代性状的广泛变异[14]。花粉管通道法避免了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过程,减少了基因型的影响,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转化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是转化小麦外源基因的一种简便方法。但是,花粉管通道法的转化率较低,随机性强,转化后获得的群体大,后期检测困难。此外,人们对花粉管通道法整合外源基因的机理还不清楚,需要对后代中出现的碱基甲基化、基因沉默以及拷贝数量对表达水平的影响等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

1.2 基因枪法

基因枪法又称微粒轰击法,它利用火药、高压放电或高压气体将吸附了外源DNA 的金粉或钨粉高速射入受体细胞或组织而实现遗传转化。该法由美国Cornell大学Sanford 提出,Sanford 等最早研制出火药式基因枪,后来,Sanford 等又设计了气动式基因枪。1992年,Vasil 等以胚性愈伤组织为外植体,利用该法获得了用Gus 和bar 基因转化的转基因小麦,开创了转基因小麦研究的先河[15]。随后,该研究组用未成熟胚及其生成的初生愈伤组织为外植体,极大地缩短了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时间,同时将基因型扩大到3个。Weeks、Becker 等分别以未成熟胚和幼胚盾片为外植体,通过基因枪法获得了转基因抗除草剂小麦,后者还建立了较完整的转化体系[16]。Nahra 等以分离的盾片为转化受体,用基因枪法成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17]。肖兴国等以小麦幼胚和花药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基因枪法进行了小麦转化实验研究[18]。徐琼芳等以未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基因枪法获得了0.49%的转化率[19]。庞俊兰等利用基因枪共转化法,将小麦土传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CWMV-CP1 和Bar 基因导入扬麦158,获得了0.99%的转化率[20]。基因枪法的转化受体广泛,可以是胚性悬浮细胞、愈伤组织、未成熟胚等,以幼胚组织为最好[21]。用“手持式”基因枪轰击小麦胚顶端分生组织、营养体顶端分生组织和花序分生组织,均可获得外源基因瞬时表达和转基因植株[22]。此外,基因枪法可以实现多基因转化[23]。目前,90%以上的转基因小麦是通过基因枪法获得[19]。与此同时,基因枪法也存在转化率较低,以及转化成本较高,嵌合体不易排除等缺点。进一步优化基因枪转化小麦的体系,选择和应用最佳参数是进一步提高基因枪法转化频率的关键。

1.3 农杆菌介导法

自1983年第一株以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烟草问世以来,农杆菌法很快就成为双子叶植物基因转导的主要方法。截止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一直认为禾谷类作物不在农杆菌的宿主范围之内,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单子叶植物不大可能。小麦更是如此。Moony

等最早尝试根癌农杆菌对小麦的转化,但是并没有转基因植株的再生[24]。随后,Chen Ming 等以未成熟胚、预培养的未成熟胚和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起农杆菌介导的小麦快速转化体系[25]。接着,夏光敏、叶兴国等分别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经分子检测和遗传分析证明外源基因能够稳定表达和遗传[26,27],王永勤等对影响小麦农杆菌转化的因素作了系统研究,为进一步应用该方法奠定了基础[28],黄益洪等利用含有Bar 基因和Gus 基因的Mini-Ti 质粒对6 种农杆菌介导小麦转化进行研究,部分植株实现了外源基因的成功转化[29],叶兴国等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导入几丁质酶和β-1,3- 葡萄糖酶双价基

因的转基因植株[30]。农杆菌介导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可以转移较大的DNA 片段,其基因插入的低拷贝性,有利于克服基因失活。农杆菌介导法不需要原生质体培养再生的过程,不同组织均可作为其转化受体。此外,基因枪法与农杆菌法相结合的“Agrolistic”法,碳化硅纤维辅助的农杆菌法,超声波辅助的农杆菌法,以及农杆菌法与病毒相结合的“Agroinfection”法等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率。

1.4 其他直接转化法

其它直接法,如显微注射法、激光微束穿刺法、PEG介导法、脂质体介导法和电激法等对小麦的转化近乎无效。同时转化受体材料都是原生质体,对基因型依赖性很大,而且理想状态原生质体受体和再生植株的获得很困难。Serik等(1996)年用硅碳纤维结合旋涡处理将DNA 转入小麦成熟胚细胞,从这些处理胚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包含可以表达的GUS基因[31]。由于小麦成熟胚材料来源十分方便,故此实验的成功将意义重大。

2 转基因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研究进展

小麦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解决了远缘杂交的诸多不利因素,使有益的外源基因能够导入小麦,如改善品质、抗除草剂、抗病虫、抗逆性等,实现了常规育种无法实现的遗传重组。

2.1 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研究

Vasil 等将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导入小麦品种,获得世界上第一株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15]。Becker、Ortiz 等分别将GUS/Bar 基因导入小麦品种,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植株[16,32]。柯遐义等利用电激法获得转基因抗除草剂植株[33]。Sivauni、赵虹等分别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植株[11]。张媛媛等将抗除草剂bar 基因导入3个小麦品种,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植株[34]。2.2 抗病虫转基因小麦研究

小麦病虫害是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小麦抗病虫基因工程的研究在提高小麦抗病虫上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将几丁质酶基因[35]、KP4 基因[36]等导入小麦提高其对真菌性病害的抗性。将WYMV - Nib8 、BYDV - GPV、PAV + GPV 等基因转化到小麦中,获得抗黄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37- 39]。一些学者将抗白粉病基因[40]、天花粉基因[41]、哺乳动物的免防御素(NP -1)[42]基因导入小麦,并获得转基因植株。此外,小麦的抗虫转化研究中也有很多成功的报道, Stoger等[43]将抗蚜虫的雪花莲凝集素( GNA) 基因和乙醇酸氧化酶基因( GOS) 导入小麦,获得抗虫植株;于洪欣等[44]、牟红梅[45]分别将Cp TI 和API 基因导入小麦,提高小麦对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的抗性。将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Bt)转入小麦中,获得抗虫植株[46],大大提高了小麦的产量。最近,康乐等将黑曲霉的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导入扬麦10 号、鲁麦22 和鲁麦23,获得抗白粉病转基因植株[47]。

2.3 改良品质的转基因小麦研究

我国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工作还很薄弱,面粉品质性状普遍较差,主要是因为缺少特定优良亚基而造成的面筋质量差。利用遗传转化技术将编码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 - GS) 基因导入小麦,从而改善小麦的烘烤品质性状。Blechl 等在小麦谷蛋白的高分子量亚基(HMW-GS)启动子的调控下,首次把含有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质粒导入小麦品种,获得可表达的杂种麦谷蛋白亚基[48]。Altpeter 等也获得了子粒HWM蛋白含量增加的转基因小麦[49]。姬生栋等将大豆DNA 转入豫麦69,获得了蛋白质含量较对照提高26%的新材料[50]。吴丽芳等将两个大豆品种全DNA 分别导入皖9210 和扬麦5号,获得了子粒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受体的单株2 个,分别达20.46%和25.35%[51]。唐凤兰等将控制HMW 谷蛋白亚基5与10 基因导入小麦栽培品种,获得了导入有HMW-GS 基因的转基因植株[11]。王广金等将麦谷蛋白HMW-GS1Dx 和1Dy10 基因导入新克旱9 号,筛选出高产优质的转基因品系[11]。张晓东等把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导入小麦品种,获得品质优良的转基因植株[52]。施农农等将优质高分子量1Dx5+1Dy10 亚基基因导入3个鄂恩号小麦品种,获得了转基因植株[53]。孟超敏将自己构建的高赖氨酸基因导入栽培小麦品种,获得了赖氨酸含量提高10%以上的小

麦株系4个[54]。尹钧等开展了硫氧还蛋白反义基因的遗传转化,获得了转Trx-S 基因抗穗发芽的小麦新品系[4]。

2.4 转抗逆基因的小麦研究

美国斯坦福大学把仙人掌基因导入小麦,获得了抗旱耐瘠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种[55]。刘志生等获得了导入芦苇草DNA 的抗盐转基因小麦新品系[56]。黄承彦等将长穗冰草DNA 导入济南18,获得抗旱耐盐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57],郭北海等将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导入小麦品种,得到BADH 超量表达的转基因植株[58]。Laurie 等将编码钾离子转运蛋白的HKT1 基因导入小麦,获得耐盐的转基因植株[59]。冀俊丽等首创负压花粉管法,并将耐盐基因HVA1 转入小麦[60]。张艳敏等获得了对水分和盐分耐受能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的转基因小麦后代[61]。薛哲勇等将抗盐基因Na+/K+ 反向转运AtNHX1 基因导入小麦,并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麦的基因组[62]。刘录祥等获得了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IA 转基因小麦[63]。Patnaik 等将大麦的HVA1 基因转入小麦,获得了水分利用率得到提高的小麦后代[64]。奚亚军等利用农杆菌浸根法把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ASGA12-IPT 导入西农1376 和西农269,获得了导入PSAG12-IPT 的转基因小麦植株[65]。

2.5 雄性不育转基因小麦研究

杂种优势利用在小麦生产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传统的雄性不育系是利用自然界中的野生材料通过多代遗传育种选择得到的。采用遗传转化方法创造小麦雄性不育系将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新途径。1997 年De Block 首先开展转基因技术在小麦雄性不育方面的研究,并利用花药特性异性启动子驱动Barnase 基因构建雄性不育基因体系[66]。傅荣昭等[67]利用基因枪将人工雄性不育基因TA29- Barnase 导入小麦栽培品种,经Southern 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麦的基因组中,转化率达1.8 %。李艳红等利用基因枪将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农大3330 和农大146,获得转基因小麦植株[68]。杨景成等将外源DNA 导入到普通小麦,获得1株雄性不育变异株[69]。

3 转基因小麦存在的问题

尽管转基因小麦的研究今年来进展很快,但与双子叶植物相比,甚至与同为谷物的水稻和玉米相比,任然有较大的差距。最明显的差距是,转基因双子叶作物已经有几十个种类的120多个品种已经用于生产实践或已经被批准进入大田试验,转基因水稻和玉米有若干品种也已经用于生产实践,而转基因小麦基本上还处在建立和优化转基因体系阶段。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或小麦转基因方面存在如下的问题。

3.1 转化频率低、受体材料单一化

在小麦育种中,通过常规的方法将外源有益基因转育到生产上推广的优良品种中,造成人力物力浪费,且育种年限较长。而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仍处于转基因体系建立阶段,植株再生率低,基因型依赖性很强,这可能是小麦遗传转化研究滞后的关键所在。目前世界上转基因小麦只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基因型,而这些基因型有的在生产上已经被淘汰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很有限。同时小麦遗传转化基本上以幼胚、盾片、幼穗及其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取材受到季节性限制。成熟胚虽容易获得,但其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能力差,再生频率低。基于以上因素,不妨建立小麦丛生芽转化再生系统,这样可以避开组织培养的困难,增加转化植株再生频率。

3.2 缺乏理想的表达载体和筛选标记

转基因研究中,对表达系统的研究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广泛应用于转基因植物中组成型表达外源基因的启动子CaMV35S 比水稻Actin1表达率低十几倍[70]。为了增强小麦中基因表达的水平,使用双35S 启动子序列来增强转化效率。单子叶植物启动子p Emu 是由切割的玉米Adh1启动子重新组合形成的,含有多拷贝玉米Adh1基因的anaerobic 反应元件,它启动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的表达强度比CaMV35S至少高10倍[71]。在农杆菌介导转化中,

加入内含子后,转移基因只在转化植物组织中表达,在农杆菌中不表达,因内含子被插入报告基因的转录单位中,这样可以排除农杆菌污染带来的阳性反应作用。

小麦转基因研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选择体系的建立。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以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 Ⅱ)为选择标记[72,35]。该基因的表型使转化后的植物组织具有很强的卡那霉素内源抗性[72,59],而且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存在和组成表达对转化体的选择很难控制,而对植物本身并无益处,因此引起公众的争议和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来自St reptomyces hygroscopiens 的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该基因编码的Phosphinothricin acetylt ransferase (PAT),对除草剂Basta和Bialaphos 具有抗性,可以使这些物质失活,在国内外研究中已经得到许多抗除草剂的小麦转基因植株[73,72]。除草剂抗性基因的使用具有一定优越性,可以产生具有农业用途的转基因植物,避免了任何不必要的选择标记基因存在。Zhou 等[73]分别以CP4 、Gox 基因作为选择标记进行小麦遗传转化,以草甘膦(Roundup 的活性成分) 作为选择剂,其基因产物可降解为无毒的物质。但是在向小麦中导入除草剂抗性基因时也应十分小心,以免产生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杂草。所以在小麦遗传转化中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应集各部分优势元件为一体,包括在小麦中能高效表达的启动子,有益而可靠目的基因,提高表达效率的内含子,无副作用的选择标记基因或非选择标记的基因如PMI 基因[71],报告基因如anthocyanin[74]等。

3.3 缺乏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目标基因

经十多年的研究,小麦遗传转化取得了很大进展,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植株。但大多数工作还仅仅局限于转基因基础研究阶段,真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重要目的基因转化研究报道很少。因此今后小麦转基因研究工作,除建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外,还应致力于获得可靠的有知识产权的目的基因,如改善品质的调控淀粉含量的基因、种子胚乳蛋白基因(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HMW - GS)、抗病虫、雄性不育的诱导基因、恢复育性以产生杂种种子的相关基因等。分子改良最大限制因素可能是有农业利用价值的重要基因的分离,所以鉴别、分离、克隆有益重要基因非常关键。

3.4 转基因小麦的抗病虫能力的丧失

因为抗病虫的变异是生物本身具有的生存能力,许多报道[44,46]指出抗病虫植株的抗性能力会逐渐下降,所以育种学家只有不断地培育新的抗性品种来抵抗病虫的适应性变异。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应对同一品种导入多个抗性基因,或进行抗性品种轮换种植,以避免抗性基因的单一化。

3.5 转基因沉默现象

真正意义上的转化包括外源基因的导入、整合与稳定表达。但若想得到稳定整合表达的植株并不容易,原因很多:可能由于外源基因导入后缺乏整合过程;或是发生了整合但不稳定,随细胞分裂、世代交替而使整合片段趋于消失;也可能是整合位点不适合外源基因的表达;还有可能受到真核基因组的一些修饰后,降低或失去了表达活性。外源基因受到的修饰之一就是真核基因组对原核起源的DNA片段的甲基化修饰,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甲基化可以发生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75]。况且小麦为六倍体植物,基因组大而复杂,所以在进行遗传转化时,更要注意去甲基化和表达调控研究,避免基因沉默现象的发生。

4 转基因小麦的前景

作物转基因育种和常规育种相比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因为它不仅极大地拓宽了育种的基因来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工合成),而且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遗传改良,更为重要的是抗病虫等转基因育种的发展将有效减轻农田的环境污染。

由于可用于小麦转基因育种的功能基因,特别是控制小麦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还非常有限,这是限制小麦转基因育种发展的主要因素。比如抗虫转基因育种中,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是Bt 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外源凝集素基因等非常有限的几种;改善品质的基因目前仍

主要局限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等有限的范围内等。所以,未来关于小麦功能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将仍是研究的重点,特别是那些与高产、优质、抗逆性、株型、高光效密切相关的基因将是研究的热点。

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转基因研究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人口和耕地矛盾的日益突出,粮食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同时,水资源短缺、土壤和环境污染以及病虫草害加剧使得创育集高产、抗病虫、水肥高效利用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已是当务之急,转基因技术为利用丰富多样的基因库进行小麦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新的有益基因和切接酶的不断发现、小麦遗传转化技术和转化体系日臻完善,转基因小麦安全评估体系地进一步科学和客观,以及更多国家政府和广大民众对转基因小麦认识的转变。不久的将来,集高产、优质、高效、多抗等特性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将培育成功并应用于大田生产。

参考文献:, 而来进展很快, 但与

[1] Anderson O D,Blechl A E. Transgenic wheat-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M].USA: Transgenic Cereal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s. Paul, Minnesota,2000,1-27.

[2] 栾凤侠,陶波.小麦贸易与转入外源基因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1):46-48.

[3] 张晓东,梁荣奇.优质HMW谷蛋白转基因小麦的获得及其遗传稳定性和品质性状分析[J].科学通报,2003,48(5):473-479.

[4] 尹钧,余桂荣,任江萍,等.小麦花粉管通道法和子房注射法转化Anti-Trxs 基因[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5):776-780.

[5]周文麟,倪建福,王亚馥,等.外源C4作DNA 导入小麦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2,18(6):418-423.

[6]曾君祉,王东江,吴有强,等.用花粉管途径获得小麦转基因植株[J].中国科学(B 辑),1993,23(3):256-262.

[7]阎新甫,刘文轩,王胜军,等.大麦DNA 导入小麦产生抗白粉病变异的遗传研究[J].遗传,1994,16(1):26-30.

[8]Ziberstein A, Schuster S, Flaistman M, et al. Abstract No.20. 13-14th Z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lant Molecular BiologyAmsterdm,1994,(June):19-24.

[9]成卓敏,何小源,陈彩层,等.应用基因工程创造抗黄矮病毒转基因小麦新种质[J].植物保护,1996,22(3):18-20.

[10]曾君祉,吴有强,王东江,等.花粉管通道(或运载)法转化的植株后代遗传表现及转化机理的探讨[J].科学通报,1998,43(6):561-566.

[11]奚亚军,路明.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在育种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3):55-58.

[12]牟红梅,刘树俊,周文娟,等.慈菇蛋白酶抑制剂通过花粉管通道途径对小麦的导入及转基因植株分析[J]. 遗传学报,1999,26(6):634-642.

[13]魏松红,张艳贞,曹远银,等.小麦基因转化研究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33(4):301-304.

[14]刘学春,彭清才,宋哲,等.外源DNA 导入小麦引起后代形状变异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2,(2):19-22.

[15] Vasil V, Castillo A M,Frommm M E, Vasil IK. Herbicide resistant fertile transgenic wheat plant obtained by micro-projectile bombardment of regenerable embryogenic callus[J]. Bio/Technology,1992,10(6):667-674.

[16]Becker D,Brettschneider R,Lorz H. Fertile transgenic wheat from micro-projectile bombardment of scutellar tissue [J]. The Plant Journal,1994,5(2):299-307.

[17]Nehra N S,Chibbar N,Leung K,et al. Self-fertile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J]. Plant Physiol,1997,(115):971-980.

[18]肖兴国,张爱民,聂秀玲.转基因小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8(2):113-116.

[19]徐琼芳,李连城,陈孝,等.基因枪法获GNA 转基因小麦植株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1):5-8.

[20]庞俊兰,徐惠君,杜丽璞,等.土传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7):738-742.

[21]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等.小麦遗传转化几个因素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1):128-132.

[22]杜立群,李银心,麻密,等.小麦生长点转化法初报[J].植物学报,1996,38(11):921-924.

[23]张新梅,徐惠君,杜丽璞,等.共转化法剔除转基因小麦中Bar基因[J].作物学报,2004,30(1):26-30.

[24]Mooney P A ,Good P B, Dennis E S ,et al.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genetransfer into wheat tissues [J]. Plant Cell Tissue Organ Culture,1991,(25):209-218.

[25]Cheng M,Joyce E F,Pang S Z,et al.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J]. Plant Physiol,1997,(155):971-980.

[26]夏光敏,李忠谊.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麦转基因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报,1999,25(1):22-28.

[27]叶兴国,Shirley Sato,徐惠君,等.小麦农杆菌介导转基因植株的稳定获得和检测[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5):469-474.

[28]王永勤,肖兴国,张爱民.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几个影响因素的研究[J].遗传学报,2002,29(3):260-265.

[29]黄益洪,周森平,叶兴国,等.农杆菌介导法获得小麦转基因植株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2,28(4):510-515.

[30]叶兴国,程红梅,徐惠君,等.转几丁质酶和β-1,3 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小麦的获得和鉴定[J].作物学报,2005,31(5):583-586.

[31]Serik, O. , Ainur, I. , Murat, K. et al. . Silicon carbide fiber mediated DNA delivery into cells of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 ) mature embryos[J]. Plant Cell Reports . 1996, 16:133-136.

[32]Ortiz J P A,Reggiardo M I,Ravizzini R A,et al. Hygromenic resistance as an efficient selectable marker for wheat stable transformation[J].PlantCell Reports,1996,(15):877-881.

[33]柯遐义,黄粤,石和平.利用电激法转化小麦幼胚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7,15(2):103-107.

[34]张媛媛,江昌俊,蒋明权,等.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bar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8(1):11-15.

[35]刘伟华,李文雄,刘绵红,等. 菜豆几丁质酶基因转化小麦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32(2):111-116.

[36]Liang H,Zheng J,Duan X Y,et al. A transgenic wheat with a stilbene synthase gene resistant to powdery mildew obtained by biolistic method[J].Chin Sci Bull,2000,45:634 -637.

[37]徐惠君,庞俊兰,叶兴国,等. 基因枪介导法向小麦导入黄花叶病毒复制酶基因的研究[J]. 作物学报,2001,27(6):688-693.

[38]田苗英,吴茂森,陈彩层,等. 大麦黄矮病毒复制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小麦的获得[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5):49-54.

[39]贾力,吴茂森,张文蔚,等. 大麦黄矮病毒单双价外壳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小麦遗传转化[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1,9(1):23-27.

[40]梁辉,郑近,段霞瑜,等. 用基因枪法获得抗白粉病转芪合酶基因小麦[J].科学通报, 1999,44(24):2644-2648.

[41]徐琼芳,李连城,马有志,等. 用天花粉蛋白基因转化小麦获得转基因植株[J].遗传,2001,23 (2): 135-137.

[42]郭殿京,傅荣昭,李文彬,等.小麦外源基因瞬时表达调控研究及免防御素(NP - 1) 基因的转化[J].遗传学报,1999,26(2):168-173.

[43]Stoger E,Williams S,Christou P,et al. Expression of the insecticidal lectin from snowdarop(Galathus nivalis agglutinin ;GNA) in transgenic wheat plants : Effect on predation by grainaphid sitobion avenae[J].Molecular Breeding,1999,5(1):65-73.

[44]于洪欣,柳建军,冯兆礼,等.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抗虫基因(Cp TI) 导入小麦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99,(1):5-8.

[45]牟红梅,刘树俊,周文娟,等. 慈菇蛋白酶抑制剂通过花粉管途径对小麦的导入及转基因植株分析[J].遗传学报,1999,26(6):634-642.

[46]郭亮,文玉香,梁玉梅,等. 苏云金芽孢杆菌毒蛋白基因在小麦基因组中的甲基化修饰[J].遗传学报,1997,24(3):255-262.

[47]康乐,叶兴国,徐惠君,等.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5,31(6):686-691.

[48] Blechl A E, Anderson O D. Expression of a novel high-molecular-weight gluten in subunit gene in transgenic wheat[J]. Nature Biotechnology,1996,(14):875-879.

[49]Altpeter F,Vail V. Integ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high-molecular-weigh gluten in subunit 1Ax gene in wheat [J].Nature Biotechnology,1996,14(9):1155-1159.

[50]姬生栋,张为民,徐存栓.离子束介导转基因小麦研究概况[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29(3):4-7.

[51]吴丽芳,余增亮.离子注入法获得大豆- 小麦分子远缘杂种及后代的变异分析[J].核农学报,2000,14(4):206-211.

[52]张晓东,李冬梅,徐文英,等.用基因枪将除草剂Basta 抗性基因与HMW 谷蛋白的亚基导入小麦获得转基因植株[J]. 华北农学报,1997,12(1):133-136.

[53]施农农,何光源,李克秀,等.基因枪法获得优质HMW 亚基基因表达的转基因小麦[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5):21-28.

[54]孟超敏,陈绪清,梁荣奇,等.高赖氨酸含量基因在转基因小麦的表达及其赖氨酸含量分析[J].科学通报,2004,49(17):1731-1736.

[55]李文兰,秦新民.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J].广西农学报,2004,(2):32-38.

[56]刘志生,张坤普,付秀云,等.芦苇草DNA 导入小麦抗盐性转化体的筛选[J].吉林农业科学,1998,(4):29-31.

[57]黄承彦,楚秀生,杨平平,等.外源DNA 导入技术培育抗旱耐盐小麦新品种[J].山东农业科学,2000,(4):4-6.

[58]郭北海,张艳敏,李洪杰,等.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 基因转化小麦及其表达[J].植物学报,2000,42(3):279-283.

[59]Laurie S,Feeney K A,Martin B,et al. A role for HKT1 in sodium uptake by wheat roots[J]. Plant Journal,2002,32(2):139-149.

[60]冀俊丽,盛长忠,石明,等.通过负压花粉管法将耐盐基因HVA1 转入小麦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23(11):53-56.

[61]张艳敏,郭北海,丁占生,等.小麦农杆菌转化系统的建立与转基因植株的获得[J].华北农学报,2003,18(3):1-3.

[62]薛哲勇,支大英,夏光敏,等.根癌农杆菌介导AtNHX1 基因转化小麦[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38(1):106-109.

[63]刘录祥,赵林姝,梁欣欣,等. 基因枪法获得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IA 转基因小麦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23(11):53-56.

[64]赵慧,徐萍,牛灿芳.小麦转基因研究现状与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27(3):32-36.

[65]奚亚军,张启发,林拥军,等.利用农杆菌浸根法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 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235-1238.

[66]De Block M,Debrouwer D, Moens T,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a nuclear male sterility system in wheat,Expression of the barnase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tapetum specific promoters [J].Theor Appl Genet,1997,(95):125-131.

[67]傅荣昭,曹光城,马江生,等.用基因枪法将人工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初报[J].遗传学报,1997,24(4):358-361.

[68]李艳红,肖兴国,赵广荣,等.将新的人工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小麦栽培品种的研究初报[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9,7(3):255-258.

[69]杨景成,于元杰,刘凤珍,等.外源DNA 导入普通小麦雄性不育变异的分子验证[J].核农学报,2000,14(6):371-374.

[70]Last D I,Bretell R I, Chamberlian D A,et al. pEmu : an improved promoter for gene expression in cereal cells [J].Theor Appl Genet,1991,81(5):581-588.

[71]Wright M,Dawson J,Dunder E ,et al. Efficient biolistic transformation of maize ( Zea mays L. ) and wheat ( Triticum aestiv um L. ) using the phosphomannose isomerase gene,pmi, asthe selectable marker [J].Plant Cell Report,2001,20:429-436.

[72]王小军,刘玉乐,Huang Yong,等. 可育的抗除草剂溴苯腈转基因小麦[J].植物学报,1996,38 (12):942-948.

[73]Zhou H,Arrowsmith J W,Fromm M E,et al. Glyphosate tolerant CP4 and GOX genes as a selectable marker in wheat transformation[J].Plant Cell Reports,1995,15: 159-163.

[74]Chwala H S,Cass L A,Simmonds J A. Developmental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anthocyanin pigmentation in wheat tissues transformed with anthocyanin regulatory genes[J].In Vitro Cell Dev – Pl,2000,35:403-408.

[75]李永春,王潇,陈雷,尹钧. 中国小麦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前景[J].中国农学通报,2008,(05).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论文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魏斌聪 学号:200806016139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081班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原理 指导教师:陈蔚青教授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1年5月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魏斌聪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工081班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人们将所需要的外源基因(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基因) 定向导入作物细胞中, 使其在新的作物中稳定遗传和表现,产生转基因作物新品种, 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先描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对其基因问题的研究作了讨论,并列出转基因作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分析,最后对此项技术作出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DNA技术;基因导入;安全性 前言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是指基因工程中运用DNA 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主要在于改进植物的品质,改变生长周期等提高其经济价值或实用价值。[ 1 ]其主要范围是在作物方面,如可食用的大豆、玉米等,或者可投入生产的棉花等作物。 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它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从1983年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怎样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 2 ]这个基因可以来自于任何一种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这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给某种作物注入一种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特性,这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 3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全球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1986年,首批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进入田间试验。1996年,美国最早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

小麦抗病育种最新研究进展

TILLING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在麦类作物中的应用 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定向诱导基因组局部突变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等位变异创制和突变体快速鉴定技术,其实质是将传统的化学诱变方法和突变的高效筛选有效结合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其技术原理是将传统的酶切技术与PCR技术相结合后采用红外双色荧光系统进行结果鉴定,从而筛选出相应的突变体.传统的TILLING技术主要用于筛选由人工诱导产生的突变体.Ecotilling技术由TILLING技术延伸而来,主要用于鉴定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突变体,其与传统的TILLING技术的区别主要为构建DNA池时略有差异.随着该项技术在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中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其用于基因组较大的植物之中.本文对近年来TILLING技术在麦类作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突变体库中的突变频率发现,经EMS处理的小麦等麦类作物突变体库中的突变频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因此相信,TILLING技术将会作为一种常规手段在麦类作物尤其是普通小麦改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 小麦抗赤霉病转基因研究 目前报道的抗赤霉病转基因研究多集中在对一些病程相关蛋白的研究上。如Chen等利用共转化技术将来源于水稻的类甜蛋白基因转入感赤霉病的小麦品种Bobwhite中,转基因植株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可以延迟赤霉病的发生。Anand等从受赤霉病菌侵染的苏麦3号cDNA文库中获得了编码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及类甜蛋白的基因,将这些基因转入到感病品种Bobwhite中,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温室及大田的抗性鉴定。在温室条件下,一个共表达几丁质酶及葡聚糖酶基因的株系可以延缓病菌侵染的扩散(Type II resistance),但在大田条件下,没发现转基因株系对病菌的最初侵染(Type I resistance)有明显作用。Rs-AFP2是一种来源于萝卜的抗菌肽,体外试验表明该抗菌肽可以强烈地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菌素生长。廖勇等通过基因枪介导的方法将该基因转入小麦扬麦12中,目前已经获得转基因植株,进一步的抗性鉴定工作还在进行中。 除了转一些抗菌蛋白外,一些与抗性相关的基因也被用来进行抗赤霉病转基因研究。如拟南芥的NPR1基因(Nonexpresser of PR genes)可以调节植物的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Makandar等将此基因转入了小麦Bobwhite中,实验结果显示,NPR1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的表达可以加快小麦在病原菌侵染时的内源防卫反应。 在进行植物源抗性基因研究的同时,研究者还对一些来自于微生物的基因进行了植物转基因研究,期望能够获得可提高赤霉病抗性的转基因植株。TrilO1基因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T-2毒素的弱毒基因,该基因编码3-O-乙酰转移酶可将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如T-2)的羟基氧化为羰-乙酰基,使其活性减弱。Okubara等将TrilO1基因转入感病的小麦品种中,共获得四个转基因株系,这些株系的胚乳和颖壳里都检测到TrilO1转录物的积累,温室的抗性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可在一定程度 上减轻病症。 5 展望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 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准版) 【摘要】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表达产物和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考虑,已制定法规的国家主要着重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实质等同性 转基因食品是由基因改良生物加工而成的食品。近20年来,转基因食品断问世,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进入人们的食物链.由于转基因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关注。从转基因技术诞生时起,人们就对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是关注的焦点。 1转基因食品的风险 转基因食品出现的历史不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危

害研究得还不是很充分,所以许多科学家担心转基因食品会产生潜在的危险.现在,关于转基因食品危害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 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史[1]。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过敏物质.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物质形成的基因转入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被批准商品化[2]。 (2)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转基因生物中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既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也有对人畜产生伤害的可能性。 (3)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生物中,用来帮助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标记基因是安全的,

浅谈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一)

浅谈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一) 论文关键词]水稻转基因论文摘要]稻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水稻转基因研究在我国已取得显著进展。详细介绍转基因技术,并阐明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水稻分布极其广泛,由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染色体组型和数目复杂多样,成为研究稻种起源、演化和分化必不可少的材料。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利用遗传工程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并导入植物基因组中,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者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它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育种技术体系。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水稻基因库中不具备的各种抗性或抗性相关基因转入水稻,进一步拓宽了水稻抗病基因源,为抗病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一、国内外的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取得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是全球第4大转基因技术应用国。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大多分布在抗虫基因工程、抗病基因工程、抗逆基因工程、品质基因工程、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控制发育的基因工程等领域。中国是继美国之后育成转基因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现在河北省与美国孟山都合作育成33B抗虫棉(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由中国农科院生物中心、江苏省农科院导入Bt基因,由安徽省种子公司,安徽省东至县棉种场共同选育的抗虫棉“国抗1号”在安徽省已通过审定。国际水稻所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育成抗二化螟、纵卷叶螟的转基因水稻。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南农科院等许多科研单位和高校将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导入小麦育成抗病转基因小麦、转基因烟草、转基因水稻等等。英国爱丁堡大学将水母发光基因导入烟草、芹菜、马铃薯等作物,获得发光作物,驱赶害虫。 至于油菜方面利用转基因工程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研究,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利时为了提高菜饼粗蛋白质的含量,将一种草控制的蛋白质基因转移到油菜上来,选出高蛋白质含量的转基因油菜品种。瑞典Svalow-Weibull等公司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培育成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比利时PGS公司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创造出新的油菜授粉系统;法国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萝卜不育细胞质的恢复基因引入甘蓝型油菜,充分利用萝卜不育细胞质不育彻底的特性,实现了萝卜不育细胞质的三系配套,对推动全球杂交油菜育种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二、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我国是农业超级国,因此,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关键是水稻问题(高产和抗性问题),而水稻问题的核心便是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成功应用。 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技术路线已趋向成熟,国内外相继开展了水稻东格鲁病、条纹叶枯病、黄矮病、矮缩病等8种病毒病的转基因育种研究,将各病原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编码结构或非结构蛋白基因干扰素CDNA等分别导入水稻,获得了抗不同病毒病的转基因株系或植株。在我国,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一)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水稻植株的抗Basra除草剂的成果 王才林等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水稻品系“E32”,获得转基因植株。抗性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能充分表达对Basta除草剂的抗性;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后代PCR分析,证实bar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bar基因能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并在T代开始分离出抗性一致的稳定株系。段俊等利用转基因技术,

小麦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小麦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摘要:小麦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改良小麦品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在小麦组织培养中,几乎各种器官、组织均曾被用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比如小麦根、幼叶、种子、顶端分生组织、花药、原生质体、幼穗、成熟胚以及幼胚等。其中重点的对小麦幼胚和成熟胚等外植体通过不同组培体系最终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小麦组织发生学、胚胎学、细胞工程及遗传操作等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外植体;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和栽培面积最广,在中国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是中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奚亚军等,2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其抗但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受到生物、非生物等因素的胁迫,严重影响其产量及品质。实践证明,利用植物基因工程(覃建兵等,2001)改良小麦品质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虽然转化方法较多且日趋成熟,但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小麦的植株再生频率低,而且建立稳定的小麦再生体系也比较困难。所以,在小麦组织培养过程中,建立高频率的植株再生体系是小麦转化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本文重点对幼胚和成熟胚等小麦外植体的选择、处理方法、培养基的选择激素影响等方面作了扼要论述。 1 外植体来源的选择 外植体的来源即材料的来源,是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之一。虽然植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和具有全能性,但是由于细胞的分化结果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基因的表达有所不同。 1.1幼胚 小麦幼胚转化体系的建立对促进小麦基因工程研究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幼胚为外植体进行小麦组织培养的方法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最有效的培养方式。有研究对小麦未成熟胚离体培养得到的再生植株,认为未成熟胚培养诱导和筛选无性系变异,可作为小麦品质改良的一种手段(胡尚连等,1998)。还有对3个品种(系)的研究,确立了小麦幼胚最佳取材时期的种子形态指标,为取材节省了大量时间,并大大减缓了接种压力(刘少翔等,2003)。王常云等人对15个小麦品种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诱导率达到了100%,得出品种间分化率有明显的差异(王常云等,1999)。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很高,通过对愈伤组织的直接或间接筛选,可以发生定向变异,主要体现在农艺性状(如株高等),抗性和品质方面,故小麦幼胚培养主要体现在新品种的选育上(于相丽,2009)。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转基因技术已在多种植物上取得重大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作物转基因技术的三大主流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并阐述了这几种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甘薯等几种主要农作物的应用进展状况。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农作物、应用 Genetically Modified---转基因,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再从结果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而其衍生出的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即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1983年比利时科学家Montagu 等人和美国Monsanto 公司Fraley等人分别将T- DNA上的致瘤基因切除并代之以外源基因,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转基因植株———转基因烟草。自此之后,作物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作物都开展了转基因研究,育种目标涉及到高产、优质、高效兼抗性及多用途等诸多方面.一批抗病、抗虫、抗逆、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2 月13 日在京发布的1 份报告显示,全球27 个国 家超过1800 万农民,2013 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2012 年增加了500 万公顷。此外,首个具有耐旱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杂交品种亦于2013 年在美国开始商业化。 据该报告显示,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18 年中增加了100 倍以上,从1996 年的170 万公顷增加到2013 年的1.75 亿公顷,其中美国仍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领先生产者,种植面积达7010 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40%。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创始人兼荣誉主席、本年度报告作者Clive James 表示,目前排名前10 位的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均超过100 万公顷,这为将来转基因作物的多样化持续发展打下了广泛基础。在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中,有19 个为发展中国家,8 个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积连续2 年超越发达国家。 目前,作物遗传转化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PEG 法、脂质体法、低能离子束法、超声波介导法、显微注射法、花粉管通道法等.但在当前作物基因工程研究中,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这三种转基因技术也相对较为成熟. 一、农杆菌介导法 农杆菌介导法是指农杆菌侵染植物时,受到植物受伤后释放的酚类物质的刺激,活化质粒上Vir 区基因的表达,将质粒上的另一段DNA(T-DNA)共价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在植物体内表达而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效率受众多因素影响,如农杆菌侵染外植体的影响因素、外植体再生能力的内在因素和环境条件(pH、温度和光照条件)等[32],此法具有流程简单、仪器设备便宜、拷贝数低[33],且基因沉默少,转移的基因片段长等优点。 农杆菌介导法是获得第一个转基因植物的方法,迄今为止,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占转基因植物总数85%,已成为植物基因转化首选方法。 二、基因枪介导法 基因枪法又称微弹轰击法,是将外源基因包裹在直径1~2 nm的钨或金颗粒表面,加速轰击植物外植体靶组织,穿过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而将外源基因带入植物细胞。因此,通过该方法进行DNA的转移过程不受外植体基因型的限制,可以将外源基因转移至几乎所有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和原生质体中。 最早的基因枪是由美国Cornel 大学的Sanford 等在1987 年研制成功的。目前基因枪介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附答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转基因食品就是指应用现代份子生物技术,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扭转,再制造出具有新特点的食品种类。其优点显著,但转基因食品存在良多不容忽视的存在的或潜伏的危害性。 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发生毒素的默然基因开启,发生有毒物资。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致使生物体系统失调、引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进程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美国出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份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 全球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发生过敏性反映。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终究没有被批准商业化出产。人们在食用了这类改进食品后,食品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发生抗药性。在英国,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以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而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由较长期才能逐步表现和检测出来。 良多转基因生物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类问题可能要经由许多年后才能浮现出来。如一些盐碱、池沼、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之前本来不适合农业种植,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

从而使本来糊口在这里的生物的栖息地受到损坏,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终究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 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专家正告,如果这类拥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拥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转基因作物特性良好,良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使某些作物的多样性大大下降。维持生物多样性是减少生物遭遇疫病侵袭的首要方式。1864年的爱尔兰土豆枯死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数百人流离失所,缘由就是当地人只种植两个土豆品种。 转基因作物可能将其抗性基因杂交传递给其野生亲缘种,从而使本是杂草的野生亲缘种变成无敌杂草。基因漂移的进程很难人为节制,其后果也难以预测。在加拿大,被用于实验的油菜,只拥有抗草甘膦、抗草胺膦和抗咪唑啉酮功能中的一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有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说明这三种油菜之间发生了杂交,这类油菜对周围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选自朱世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有改动) 9. 以下不能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转基因食品可能在30年或更长的时间,引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 B.美国出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份异黄酮比一般大豆低12%~14%。 C.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的转基因生物,将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 D.转基因食品会发生过敏原,而全球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发生过敏反映。 10.以下说法相符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手册

研究性学习课题申请表 成立研究小组

选举组长 过程:先自愿申请组长,理由充分者当选,如无人自原申请,组员投票选举。 结果:刘天宇,责任:组织组员集合,进行研究活动,协调组员工作、观点的冲突、纠纷 研究小组开题报告

研究活动记录 2012年7月18日请将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有关情况记录如下: 活动目的:初步认识转基因食品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资料出处(或访问对象):《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互联网清华大学图书馆

活动地点:省图书馆、各自家中 参加人员:刘天宇刘向悦魏文景 过程记录:在网上查找相关新闻、资料进行总结,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活动特别对“肯德基蜘蛛鸡”进行调查,最终证实其为人为捏造的,澄清了一件令大众震惊的事。 任务完成情况:圆满完成任务 个人感想:第一天调查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安全事故,个人认为转基因食品较为安全。 研究活动记录 2012年8月10日请将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有关情况记录如下: 活动目的:结合前一天活动的成果,进行深度分析、记录、修正 资料出处(或访问对象):《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转基因赌局》活动地点:省图书馆、市图书馆、图书大厦 参加人员:刘天宇刘向悦魏文景

过程记录:查找有关转基因食品技术的科学会议的报道并进行总结,观点/结论:1.转基因食品出现18年来未发生过规模性的、有记载的安全事故2.大众最惧怕的安全事故:中毒死亡(可能)、得怪病留后遗症(可能)基因突变(不可能)身体不适、改变体质、过敏(可能)3.专家对其相关表述:其事故可能只面向有某些特定基因的人(改变体质、引起过敏)。其事故可能和食用量有关,可能要经过几十年、数代人才能体现出来。4.我国针对转基因食品有控制、管理、监督措施。 任务完成情况:圆满完成任务 个人感想:付出劳动就有收获,活动后我对转基因食品更放心了。 结题报告

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7

水稻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王彩芬,安永平,韩国敏,张文银,马 静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永宁 750105) 摘要:对水稻转基因技术在抗虫、抗病、抗逆及改良米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水稻; 转基因育种; 进展 中图分类号:S511.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4X(2005)06-0055-0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巨大成就,使生物学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它的理论和方法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上应用很广泛,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据专家预测,到2025年在现有稻谷产量的基础上再增加60%才能满足需要(K hush,199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世界尤其是我国将面临粮食问题的严峻挑战,培育优良品种是提高稻谷产量的主要途径。传统的育种技术已为培育水稻新品种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在今后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品种资源的贫乏,单靠传统育种已很难有大的突破。基因工程技术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稻转基因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水稻基因库中不具备的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旱、耐盐、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等基因转入水稻,从而实现水稻种质创新和为生产提供优良品种。自1988年以来,国内外已得到了许多水稻转基因植株,涉及到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旱、耐盐、改良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有些已进入田间试验和应用阶段。 1 水稻转基因育种进展 植物转基因育种是利用遗传工程的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导入植物基因组,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或通过对内源基因表达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相关生物如病毒的表达,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众多材料中,水稻不仅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而且由于其基因组较小、重复序列较少的优点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单子叶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已完成。自1988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水稻以来,水稻转基因技术已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成功获得籼稻、粳稻、爪哇稻的转基因植物。随着基因枪转化技术的建立和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的成功,水稻基因转化技术日益完善。而且转移目标基因已从报告基因或筛选标记基因进入改良水稻抗性和适应性,以及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等重要基因的利用。 1.1 抗虫转基因水稻育种 水稻是虫害最多的大田作物,稻螟虫和稻飞虱危害最为严重,水稻中抗虫资源贫乏,转基因技术为抗虫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自从1989年实现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抗虫基因转化水稻并得到再生植株以来,转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转抗虫基因水稻包括转Bt基因、转蛋白酶抑制基因和转凝集素基因。在转Bt基因的研究方面,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杨虹等(1989)将Bt基因导入水稻品种台北309、中花8号的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植株;Fujim oto等(1993)通过电激法将cry LAb 基因导入水稻,首次报道了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项友斌等(1999)利用农杆菌介导实现了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cryI A(b)和cryI A(c)在水稻中的转化;黄健秋等(2000)利用农杆菌介导获得转(Bt)基因秀水11和春江11植株;薛庆中等(2002)利用农杆菌介导获得转双价抗虫基因(cryI Ac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 pTI)浙大19植株;朱常香等(2002)获得Bt和X a21共转化水稻(C48)植株。近几年转Bt基因研究越来越多,进展很快,在籼稻、香稻、爪哇稻、杂交稻、深水稻中获得成功,选育出克螟稻1号、2号、3号(舒庆尧等,1998)。转Bt基因水稻在我国已进入环境释放阶段,有望培育出应用于生产的抗虫品种。 在转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水稻研究方面,通过电激介导原生质体转化,Xu等(1996)把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 pT i转入粳稻品种台北309,转基因植株对大螟和二化螟2种水稻虫害都具有抗性;通过基因枪介导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转化水稻,Duan等(1996)获得了Nipponbare、台南67和Pi4等3个粳稻品种的抗大化螟转基因株系;Lee等(1999)利用PEG介导法将大豆K units胰蛋白酶抑制剂(SK TI)的cDNA转入粳稻Nagdongbyeo的原生质体,再生转基因植株的后代抗褐飞虱。曾黎琼等(2004)利用农杆菌介导将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导入玉优1号、HT-7中;孔维文等(2004)利用农杆菌介导将PT A和马铃薯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 B401)同时转入超级杂交稻亲本材料1826中。在转凝集素基因水稻研究中,主要是转雪莲花凝集素(G NA)基因,采用基因枪法,英国John Innes Centre(Maqbool等,1999;Rao等,1998;Sudhakar等,1998)把G NA基因导入AS D16、M5、M7、M12、FX92D、Basmati370等籼稻品种中,得到200多株转基因植株,G NA在水稻中呈高水平的组成性表达(用Ubi启动子)或韧皮部专一性表达(用Rssl启动子),转基因植株抗褐飞虱。在我国,傅向东等(1997)用G NA基因枪转化水稻IR72、IR76、珍汕97和秀水11等品种,部分转基因植株子代对褐飞虱有一定抗性;T ang(唐克轩等,1999)通过基因枪介导实现了G NA 基因和X a21基因的共转化,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唐克轩等(2003)利用农杆菌介导将半夏凝集素基因(pta)导入粳稻鄂宛105、中花12和籼稻E优532中,获得7个转基因纯系。 1.2 抗病转基因水稻育种 抗病转基因水稻包括转抗病毒基因、抗真菌病害基因和抗细菌病害基因。抗病毒转基因已开展了8种病毒的转基因研究,包括水稻通枯罗病毒(rice tungro disease)、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收稿日期:2005-07-21 作者简介:王彩芬(1968-),女,副研究员,从事水稻花培育种研究。T el:0951-*******E-mail:caifen-68@https://www.doczj.com/doc/477537164.html,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1、定义: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转基因的基本原理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但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并使其具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这样的生物体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2、分类: 1)植物性: 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2)动物性: 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3)微生物: 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应用也最广泛。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3、利弊: 优点: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缺点:增产,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且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 4、安全性问题: 1)毒性问题 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2)过敏反应 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 3)营养问题 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4)威胁环境

小麦转基因研究进展

转基因小麦研究进展及前景 摘要: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报道以来,小麦转基因育种研究发展迅速,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小麦遗传转化弥补了经典小麦育种的不足,突破了可利用基因库的限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简要介绍了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基因转化方法在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讨论了转基因技术在获得抗除草剂、抗病虫、抗逆、改良品质和雄性不育转基因小麦植株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小麦;转基因;分子育种;进展 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将小麦野生近缘物种中的有益外源基因导入小麦栽培品种,对其抗性、品质、产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双亲亲缘关系较远造成杂交不结实、杂种不育、杂种后代长期分离、预见性差,使该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植物转基因技术被证明是进行外源基因定向转移独特而有力的手段,一定程度上补充或改进了传统的育种方法。通过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按照需要,将有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即目的基因进行人工重组,在离体条件下转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表达,定向改造植物,可以打破基因流的界限,而且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小麦是举世公认的最难转化的重要农作物之一,且转基因研究起步较晚,经过许多学者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几乎所有的作物都开展了转基因研究,育种目标涉及到高产、优质、高效、兼抗性及多用途等诸多方面,一批抗逆性(如抗病、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美国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例抗草甘磷除草剂转基因小麦已经通过安全性试验;抗草胺膦转基因小麦、抗咪唑啉酮转基因小麦、高蛋白转基因小麦、抗虫和耐镇草宁除草剂转基因小麦、抗蚜虫转基因小麦、抗小麦黄花叶病毒转基因小麦,以及抗白粉病、赤霉病和黄矮病的转基因小麦正在田间释放[1,2];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转基因小麦[3]、转Trx-S 基因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系已进入中试阶段[4]。近年来,中国在小麦转基因方面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并获得了一批具有抗病虫、抗逆境及改善品质的转基因小麦新材料,部分品系已经进入环境释放阶段。本文概述了小麦转基因研究常用遗传转化技术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1 小麦转基因技术 小麦转基因技术是指用人工方法将外源基因或DNA 导入小麦细胞,使之稳定地整合、表达并遗传的综合技术。小麦转基因技术可根据转化目的基因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等;第二类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如PEG法、电激法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第一类方法。 1.1 花粉管通道法 中国学者周光宇1974 年提出的DNA 片段杂交假说是花粉管通道法的理论基础,他于1983 年建立了花粉管通道法,该技术利用植物授粉后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将外源DNA 送入胚囊中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合子。利用该法进行基因转移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国。1992 年,周文麟等通过花粉管法将C4作物的DNA 导入小麦,获得了具有C4作物若干性状的转“基因”后代[5]。随后,曾君祉等利用该法将带有GUS基因的pBI121 质粒导入小山3号,获得 5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4.7%[6]。阎新甫等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导入花76,既获得了符合遗传规律的稳定抗病后代,还明确了抗白粉病基因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7]。Ziberstein A 等将质粒DNA 涂于授粉的柱头,提高了转化频率,并完成后代分析和分子鉴定[8]。成卓敏等将大麦黄矮病毒GPV 株系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小麦品种,获得了抗黄矮病毒GPV 的转基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摘要: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其品种和产量成倍增加。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有着广阔的商业前景,然而比起传统食品转基因食品有一定风险性,这也是一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望而却步的原因。本文着重研究我国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及转基因食品存在哪些安全问题。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发展 自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投放美国市场,这种西红柿耐存储的特性使其货架寿命大大延长。此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开始了迅速发展。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包括①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②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③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二、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发展状况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进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中国是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研发抗虫棉的国家。目前,中国已育成多种农作物重要转基因品种,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进行了多种作物的大田实验,包括棉花、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烟草、马铃薯、番茄和番木瓜等。其中,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已经批准商业化种植。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可能会有更多的作物投入商业生产。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 1 . 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发生改变。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试验报告说, 与一般大豆相比, 在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 具有防癌功能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 与普通大豆相比, 两种转基因大豆中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1 2%~1 4%。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作物引入基因后, 食品的遗传性状被改变, 这必须会影响到人体蛋白质的构成, 使得蛋白质的成分和浓度发生变化或生成新的代谢物, 最终可能会在人体内产生新的过敏源。人体可能会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在转基因的过程中, 若使用具有抵抗临床治疗用抗生素的基因, 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的食物后, 食物可能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 从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2.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转基因作物释放到田间后, 有可能将所转基因移到野生作物中, 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打破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而且由于转基因作物的抗病虫性状不能选择地灭杀目标害虫, 在杀灭目标害虫的同时,也可能

小麦遗传转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小麦遗传转化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资源与环境学院 姓名:漆海龙 学号:3115701060 摘要:在粮食作物中,小麦属于遗传转化最为困难的作物,加上转基因研究起步较晚,基因工程育种进程明显落后于其它作物。随着基因枪的问世、新的选择标记基因和高效启动子的运用,1991年以后小麦转基因研究开始增多。目前小麦遗传转化尽管有多种方法, 但转化效率仍然很低, 一个重要原因是遗传转化方法尚不成熟, 因此建立合适的转化方法是小麦遗传转化成功的关键. 本文综述了小麦基因枪转化、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几种重要遗传转化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小麦遗传转化, 基因枪法, 农杆菌介导法, 花粉管通道法 正文: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中国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也是人类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 约占谷物蛋白质的38% ) . 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谷物种植面积的30%. 小麦面粉约含70%~ 80% 的淀粉.通过遗传转化可以打破物种之间的遗传限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可以实现新品种的定向改良,从而创造新的小麦品种。与国外小麦相比, 我国小麦的蛋白质总量不低, 但是在加工品质上有较大差距, 主要原因是我国小麦贮藏蛋白缺少优质蛋白质亚基。目前在小麦品质改良领域中主要有两个热点:一是通过特异地改变某些亚基的构成与比例, 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来改良其营养品质, 进而提高烘烤品质. 二是调节淀粉生物合成途径, 以培育直链淀粉含量少甚至没有蜡质的小麦品种,提高其加工品质. 近几年来,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小麦转基因研究大多采用授粉后13~14 d 的幼胚为受体材料,表达载体构建中普遍采用Ubi、E35S 等启动子和bar、nptⅡ、EPSPS 等筛选标记基因,筛选剂一般使用Bialaphos、Glufosinate、G418 和Glyphosate 等,成功利用的农杆菌菌系包括ABI、Agl1、c58C1、LBA4404 和CP4 等。总之,小麦转基因研究涉及报告基因或标记基因较多,目的基因较少,所用的受体基因型大多是Bobwhite。因此,拓宽小麦遗传转化的受体范围,完善农杆菌转化小麦的技术体系,将一些控制抗病、优质、抗逆和抗虫的外源基因导入小麦,是今后小麦转基因研究的重点。 小麦遗传转化研究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末期, 所谓的小麦遗传转化就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麦, 整合在染色体上, 并获得携带目的基因后代的过程. 与其他作物相比, 小麦转基因成功的例子较少, 转化率也只有百分之几, 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组织培养植株的再生频率低, 而且建立稳定的小麦再生体系比较困难. 另一个原因是小麦基因组比较大, 具有17 Gb, 而且生长在世界各地的用于制造面包、具有烘烤品质的小麦, 95%是六倍体, 其他的则是四倍体硬粒小麦.另外,小麦的遗传转化体系也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小麦转基因最常用的方法仍集中为基因枪法( microprojectile bombardment ) 、农杆菌介导法(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和花粉管通道法( polly tube pathway).虽然也有一些其他转化方法的报道, 比如: 聚乙二醇法( polyethyleneglycol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protoplasts ) 、电击法( electroporation) 、碳化硅纤维介导法( silicon carbide whiskers) 、激光微束穿刺法( Microinjection) 和低能离子束介导法( ion irradiation) 等, 但随着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的不断改进, 这些转化方法已经被逐步淘汰. 现在基因枪法( microprojiectile bombardment ),农杆菌介导法( 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和花粉管通道法( polly tube pathway ) 是小麦成功转化的基础方法, 以下主要介绍这三种方法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及影响因素.

转基因食品发展进程研究进展

转基因食品发展进程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 20111340011012 黄智超 摘要:随着人口增长,人们对食物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耕地数量有限,并且随着城市化,耕地资源也越来越紧张。人们迫切需要通过科技的力量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与此同时转基因技术纳入人们的视线,并且逐渐转深入人的生活。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和安全性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对此,大家的看法不一,政府也出台了许多的制定各种政策和法规对其进行管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还不够,引出了很多热议。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发展进程安全性 随着转基因食品不断进入老百姓的餐桌,学者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主要是从人类健康的角度来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转基因食品的概念与发展 转基因技术是指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将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中,产生基因重组现象,使之表达并遗传的相关技术。[1]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基因转移至其他生物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针对某一或某些特性,以植入异源基因或改变基因表现等生物技术方式,进行遗传因子的修饰,使动植物或微生物具备或增加特性,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价值的目的[2]。 自第一例转基因作物(烟草)问世以来,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1986年美国和法国首先将转基因植物移入大田。1994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批准上市。随后转基因食品的开发研究迅猛发展,1996年,全世界约有600多项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进入田间试验。2002年全球种植面积达5800万hm2。发展中国家是转基因作物主要种植国,除阿根廷外还有巴西、中国、埃及、印度和南非[11]。 二、转基因食品被认可的原因 1、较高的营养价值 通过转基因技术,Lucca等人将一个菜豆的铁蛋白基因导入水稻,使其铁的含量增加了2倍[3]。然后,他们将来自As—pergillusfumigatus的一个热稳定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以降低水稻中的植酸含量,减少与铁的结合。在模拟消化实验中,植酸酶活性已足够完全降解植酸。这样,由于铁含量的提高,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有利于极大的改善食用大米人群中铁的营养,解决世界人口缺铁问题。 2、较高的作物产量 盐碱、干旱、病虫害是造成农作物绝收、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DNA 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将多种抗病毒、抗虫害、抗干旱、耐盐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