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滨河西片区11#地块安置房项目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1#、3#基础部分由于墙体竖筋在浇筑砼由于没有焊定位箍,在浇筑振捣时造成了局部墙筋发生了偏移。

一、分析可能引起的原因如下:

1、测量的原因。测量的人员,仪器,精度不足。

2、模板安装移位,导致钢筋偏位。除了胀模,爆模外,往往是刚度不足,加固不足。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间施工不当。野蛮施工,解开了固定钢筋没有复位,振动棒不好插捣就强行掰开钢筋。护模,护筋等人员没有到位。

4、钢筋作业人员自身原因:绑扎不到位,容易变形;垫块不足,骨架变形;墙撑、临时固定钢筋不足,变形。

二、纠正方法(处理方法):

1.对于一侧位移(20mm内)的采用加固的形式(如图一)。

2.两侧发生位移的一侧采用植筋的方法,另一侧采用加固的方法(如

图二)。

3.对于墙柱钢筋向外位移30~50mm采取剔槽弯曲同植筋绑扎搭接的

方法(如图三)。

4.对于两侧位移的钢筋一侧采取结构植筋的方法,指定有相应资质

的植筋单位进行施工,钢筋规格采用同规格的HRB335级钢筋。5.根据JGJ145《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之规定植筋深度h efmin/d,

≥21d。

6.化学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对获准使

用的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

7.按JGJ145规定: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植筋组成一个

检验批。抽样数量按每批植筋总数的1‰计算,且不小于3根。采取现场非破损拉拔试验。

8.化学植筋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按照厂家所提供的养生

条件进行固化养生,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图一

图二

图三

三、防范措施:

1、加强质量意识管理,提高管理人员自身水平。

2、落实质量管理制度,质量实行全员参与。

3、“三检”制度落实到人头。

钢筋位移处理方案(用)

剪力墙、暗柱局部钢筋位移处理措施 ****项目砼浇筑以后,部分剪力墙、暗柱钢筋局部位移,综合分析后,准备采用相应措施处理,详细如下: 一、钢筋移位问题原因分析 1、部分是由于上道工序模板支设引起的偏差,本身模板支 设就有偏差,钢筋依据模板定位,最终造成部分偏差。 2、部分是由于钢筋两边的限位措施不当,板墙水平钢筋较 小,刚度欠缺,加上限位垫块太少,造成墙体钢筋不在 一条线上,部分钢筋位移。 3、由于浇筑砼时,部分地方振动棒下设困难,泥工班人员 为便于自己施工,任意撬钢筋,撬了过后不复位,造成 局部钢筋位移。 4、值班的工人及管理人员对本方面的问题不重视,浇筑砼 时候,发现一些问题未及时纠正,造成砼浇筑后既成事 实。 二、根据位移不同的情况,具体采用以下三类处理措施: 1、钢筋位移在2cm以内: 如果钢筋位移在2cm范围内的,用扳手将钢筋按照≥1:6的比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可以支设。严禁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弯曲。 2)钢筋位移2cm~4cm: 如果钢筋位移在2cm~4cm的,用扳手将钢筋按照≥1:6的比例

调整到位,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 3)钢筋位移大于4cm: 如果钢筋位移大于4cm以上,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用扳手将钢筋按照≥1:6的比例调整到位,同时采取根部结构植筋的方法加固,规格同原钢筋。所植钢筋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植筋时先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采用比钢筋大一号的钻头钻孔成型,钻孔时在钻头上做好钻孔深度标志,然后吹干净灰尘,植筋胶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按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三、竖向钢筋位移预防措施 1、严格管理,加强质量检查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 2、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钢筋班挑选有经验的工人进行钢筋纠正,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全程监控看护,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砸压、踩踏钢筋和直接顶撬钢筋。 3、在墙体钢筋上口设置专用定位箍筋或墙体水平定位筋,在柱、墙钢筋上口多设置定位垫块,保证墙柱一条线。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滨河西片区11#地块安置房项目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1#、3#基础部分由于墙体竖筋在浇筑砼由于没有焊定位箍,在浇筑振捣时造成了局部墙筋发生了偏移。 一、分析可能引起的原因如下: 1、测量的原因。测量的人员,仪器,精度不足。 2、模板安装移位,导致钢筋偏位。除了胀模,爆模外,往往是刚度不足,加固不足。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间施工不当。野蛮施工,解开了固定钢筋没有复位,振动棒不好插捣就强行掰开钢筋。护模,护筋等人员没有到位。 4、钢筋作业人员自身原因:绑扎不到位,容易变形;垫块不足,骨架变形;墙撑、临时固定钢筋不足,变形。 二、纠正方法(处理方法): 1.对于一侧位移(20mm内)的采用加固的形式(如图一)。 2.两侧发生位移的一侧采用植筋的方法,另一侧采用加固的方法(如 图二)。 3.对于墙柱钢筋向外位移30~50mm采取剔槽弯曲同植筋绑扎搭接 的方法(如图三)。 4.对于两侧位移的钢筋一侧采取结构植筋的方法,指定有相应资质

的植筋单位进行施工,钢筋规格采用同规格的HRB335级钢筋。 5.根据JGJ145《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之规定植筋深度h efmin/d, ≥21d。 6.化学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对获准使 用的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 7.按JGJ145规定: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植筋组成一个 检验批。抽样数量按每批植筋总数的1‰计算,且不小于3根。采取现场非破损拉拔试验。 8.化学植筋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按照厂家所提供的养生 条件进行固化养生,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图一

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墙、柱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一、原因分析: 1、地库基础墙柱钢筋移位问题原因分析 1、基础剪力墙、柱由于加固支撑不到位引起的偏差,钢筋 依据模板定位造成部分偏差。 2、部分是由于钢筋两边的限位措施不当,板墙水平钢筋较 小,刚度欠缺,加上限位垫块太少,造成墙体钢筋不在 一条线上,部分钢筋位移。 3、由于浇筑砼时承台混凝土单向下料造成局部钢筋位移。 4、由于看筋值班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本方面的问题不重视, 浇筑砼时候,发现偏位未及时纠正。 2、偏位柱的位置 (1)D-16/D-B轴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2)D-15/D-B轴往北、往东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 (3)D-13/D-B轴往西、往北方向偏线外10mm,(4)D-15/D-C轴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 (5)D-16/D-C轴往北方向偏线外10mm,(6)D-15/D-D轴往西、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 (7)D-14/D-D轴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20mm,(8)D-13/D-D轴往北方向偏线外10mm, (8)16~18轴交B~C轴人防口部剪力墙往东、西方向墙外边线偏10mm,

Image (9)在18轴交A轴线处外墙转角柱往外侧偏保护层15mm 附柱偏位及编号图 3、 处理方案: 结合本司以往的处理案例及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现采取以下措施。 1、 对于一侧位移,(20mm内)(如图一),这样的处理符合 11G101-1中钢筋1:6改变位置的要求;偏位编号为(1)、 (4)、(5)、(8)的参照图一整改 2、 两侧发生位移的一侧采用植筋的方法,(如图二);偏位编 号为(2)、(3)、(6)参照图二整改 3、 对于墙柱钢筋一侧向内、一侧向外位移20mm以上采取剔槽弯 曲同植筋绑扎搭接的方法(如图三)编号为(7)号的偏位柱 参照图三整改。 4、 对于人防口部剪力墙一侧偏位的处理,偏位20mm以内的用扳 手、大锤将归整到位,保证剪力墙模板截面支撑,参照附图 (一)

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一、钢筋偏位及产生原因 1、柱纵向受力钢筋发生水平或扭转偏位,上下层柱楼板处、剪力墙。偏位原因: ①墙、柱模板搭设支撑不牢,墙、柱模板压脚条未钉设; ②墙、柱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在节点处梁柱钢筋交叉,梁钢筋就位时把柱钢筋挤歪了; ③拉钩未绑扎牢固,模板水泥内撑未设置或设置间距过大, ④墙、柱钢筋未按要求设置塑料垫块 ⑤水平定位筋未设置,或未按照板面标高下设置一道,板面上设置两道水平定位筋的要求进行设置。 ⑥未按照项目部要求设置梯子筋,或将墙、柱竖向钢筋与水平筋点焊固定。 ⑦浇注砼时振动不当,把纵筋骨架振松。 ⑧为钢筋绑扎不牢固、操作不规范、人为踩踏、来回泵管的拖拉等。 ⑨砼浇筑入模时振动棒使用方式不正确,过分振动棒过分振捣导致模板向一侧挤压钢筋后使钢筋移位。 二、处理方式 1、剪力墙柱竖向钢筋偏位在3cm以内的,剪力墙的竖筋在底板砼面以上15cm高度范围内按不大于1:6坡度进行斜弯调整。

2、剪力墙柱竖向钢筋偏位在3~5cm内的,先按1:6坡度进行斜弯调整,然后采用同直径L型垫筋加强调整(如下图),垫筋与两侧竖筋点焊牢固。 3、当墙、柱钢筋偏位超过5cm时,采用植筋的方法补上,植筋应采用专业植筋胶水,并聘请专业植筋队伍进行植筋处理,植筋孔深度应不小于15d,植筋孔打胶前应用吹风机将孔内灰尘清理干净。

4、当墙、柱钢筋偏位超出截面范围时,应将超出截面范围的钢筋进行割除,并采用植筋的方法将钢筋补上,植筋应采用专业植筋胶水,并聘请专业植筋队伍进行植筋处理,植筋孔深度应不小于15d,植筋孔打胶前应用吹风机将孔内灰尘清理干净。 三、质量处理控制管理 1、项目部派钢筋工长和专职质检员负责监督整改。在工人进行操作整改时,要进行指导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2、确保植筋胶的质量,植筋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方可使用。 3、打孔、清孔完成后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艺的施工。 四、钢筋偏位预防措施 1、熟悉图纸,按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并进行复核。 3、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

钢筋移位处理措施

钢筋位移事宜的处理办法及预防措施 一、对现场存在的墙柱钢筋位移的情况,根据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 01-26-2003 中关于钢筋位移的相应要求,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1、钢筋位移不大于 20mm:如果钢筋位移在 20mm 范围内,可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约 6~8 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即可。这样的处理,符合钢筋≥1:6 改变位置的要求。按照≥1:6 的比例调整钢筋。意思:如果钢筋位移了 20mm,在板以上不小于20× 6=120mm 的高度范围内调整到位。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 2、钢筋位移>20mm≤40mm:如果钢筋位移在 20mm 到 40mm 之间,同样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剔凿约 8 厘米深度,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 3、钢筋位移≥40mm(两侧都出现位移的情况):如果钢筋位移大于 40mm 以上,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同时采取根部结构植筋的方法加固,规定植筋深度h≥12d,规格同原钢筋。所植钢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或获准使用的植筋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植筋时先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用直径 14 的加长钻头钻孔钻孔时在钻头上做好钻孔深度标志,然后用电吹风机的吹风管深入钻孔吹干净灰尘,植筋胶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按固化期间禁止扰动,并经过检测中心拉拔试验合格后在进行绑扎。

钢筋笼移位处理措施(经典)

孔桩钢筋笼移位整改措施 一、孔桩钢筋笼移位的质量事故过程简述 3月3日晚9#楼6单元37#孔桩填芯砼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笼没有固定牢固,至使钢筋笼变形移位,当时无钢筋工值班护筋,值班工长疏忽也没有检查到位。 二、孔桩钢筋笼移位的原因分析 2.1钢筋笼制作的质量不符合要求,主筋与镙旋筋有漏扎(必须满扎)、主筋与加劲箍有漏焊现象(必须满焊); 2.2钢筋笼和就位安装不稳,没有固定牢固(钢筋笼的位置及垂直度较正符合规范后,特别要对上口位置的钢筋固定好); 2.3孔桩填芯砼浇筑过程中无钢筋工值班护筋; 2.4孔桩填芯砼浇筑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意识的淡薄、疏忽; 三、移位孔桩钢筋笼的处理措施 3.1将孔桩填芯砼凿除至钢筋移位的起始点(凿除砼过程中要注意对钢筋的保护),并将凿除的砼清理干净; 3.2较正钢筋笼的钢筋,按规范要求重新进行绑扎; 3.3凿除高度砼用C30砼(高1个等级标号砼)重新浇筑; 3.4加强对所有班组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交底的专题会; 3.5对钢筋班组、事故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罚款处理; 四、总结 质量事故的后果不只是经济的损失,更使项目部和公司的名声受到严重影响,项目部管理人员深刻的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条件,对质量工作的管理要落实到人、责任到人,经总结我司将尽快完善如下的工作; 4.1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工程质量能否加以控制的关键,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图 4.2质量管理、责任的工作落实到位 项目经理是该项目的总负责人,对整个工程质量的组织、安排、管理负责; 项目生产经理是该项目的生产负责人,对整个工程的生产、质量管理负责; 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整个工程的技术工作、质量技术管理负责; 施工员对现场所管辖区域的工程质量管理负直接责任; 其它工种的项目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质量管理负直接责任; 施工班组对本职工作的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 4.3现场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度和奖罚制度

钢筋移位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钢筋移位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在框剪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和柱的主要作用是承担竖向荷载(重力)、抵抗水平荷载(风、地震等)。所以预防控制剪力墙和柱钢筋移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剪力墙钢筋、柱子主筋移位的预防 1、剪力墙水平筋移位的预防:剪力墙水平筋位置、间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墙体水平筋绑扎或焊接要牢固,严禁绑扎钢筋时踩踏水平钢筋导致其移位。 2、剪力墙竖向筋移位的预防:剪力墙的出砼面根部5cm和50cm处各加一道临时定位箍筋,要求绑扎或焊接要牢固,在浇筑砼时安排钢筋值班人员专人看护,发现钢筋移位要及时校正。 3、柱子主筋移位的预防:柱子出砼面的根部5cm和50cm处各加一道临时定位箍筋,要求绑扎或焊接要牢固,在浇筑砼时安排钢筋值班人员专人看护,发现钢筋移位要及时校正。 4、泵送砼出口要设置在钢筋之间空隙内,严禁将泵送砼出口正对钢筋。 5、振捣砼时,振动棒尽量不要触碰钢筋,钢筋值班工人随时检查,发生钢筋移位必须立即校正并固定,同时严禁人为踩踏扭曲钢筋。 ●剪力墙钢筋、柱子主筋移位的处理 1、模板线以外钢筋移位在2cm以内的,在移位钢筋根部将砼凿出深度约5cm的小坑,用扳手将钢筋打弯调正移至模板线以内,并且保证钢筋弯折度大于或等于1:6,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 2、模板线以外钢筋移位在2cm以外的,在移位钢筋根部将砼凿出深度约5cm的小坑,用扳手将钢筋打弯调正移至模板线以内,并且保证钢筋弯折度大于或等于1:6,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并在打弯处设置加固钢筋(从钢筋出砼面的正确位置处两边按照锚固长度设置加固钢筋)。 3、模板线以内的墙柱钢筋移位处理方式:将钢筋打弯调正,并在打弯处加设加固钢筋(满足锚固要求采取绑扎搭接一根钢筋)。

钢筋偏移整改方案

目录 一、1#楼二层墙、柱钢筋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 二、质量整改措施 (1) 三、质量控制预防措施 (2)

一、1#楼二层墙、柱钢筋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部分框架柱主筋直螺纹连接未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规定操作。 ○2、部分框架柱主筋位移、保护层偏大。 ○3、部分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位移、保护层偏大。 ○4、部分剪力墙钢筋接头位置离楼板结构面距离偏小。 以上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这次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 ○1、钢筋工程制作过程中未严格按图集规范要求保证钢筋接头位置距离楼板结构面竖向高度。 ○2、框架柱主筋直螺纹连接未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规定操作,钢筋开丝有的超长,主要是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强,施工质量责任心有待提高。 ○3、钢筋安装完毕后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定位筋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泵管震动造成钢筋位移。 二、质量整改措施 对存在以上质量问题经设计、监理、甲方、施工单位共同商讨研究按照如下方法处理: 1、框架柱主筋连接严格按照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规定严格控制钢筋端头平整度、开丝长度及丝口完整,在钢筋直螺纹套筒接头连接时严格控制用力矩扳手将下钢筋与连接套、连接套与

上钢筋拧到规定的力并做好各项施工质量评定及验收资料。 2、根据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 01-26-2003中关于钢筋位移的相应要求,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1)钢筋位移不大于20mm: 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范围内,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即可。这样的处理,符合钢筋≥1:6改变位置的要求。按照≥1:6的比例调整钢筋意思:如果钢筋位移了20mm,在顶板以上不小于20×6=120mm的高度范围内调整到位。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 2)钢筋位移>20mm≤40mm: 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到40mm之间,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 3、剪力墙钢筋偏移处理同框架柱钢筋偏移处理措施。 4、部分剪力墙钢筋接头位置离楼板结构面距离偏小,在剪力墙底部采用同墙体钢筋、间距增补钢筋。钢筋高度不少于图纸规范要求0.5m。 三、质量控制预防措施 1、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对班组实施工程质量奖罚措施,并及时兑现。 2、严格落实质量检查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从严要求。 1)箍筋下料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结构构件截面及抗震设计要求取料。 2)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施工队挑选有经验的工人进行钢筋纠正,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在施工现场挂牌明确看筋责任人。 3)浇筑完混凝土后,竖向钢筋位移预防措施:应在墙体钢筋上口设置水

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钢筋位移处理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墙、柱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一、原因分析: 一、地库基础墙柱钢筋移位问题原因分析 1、基础剪力墙、柱由于加固支撑不到位引起的偏差,钢筋 依据模板定位造成部分偏差。 2、部分是由于钢筋两边的限位措施不当,板墙水平钢筋较 小,刚度欠缺,加上限位垫块太少,造成墙体钢筋不在 一条线上,部分钢筋位移。 3、由于浇筑砼时承台混凝土单向下料造成局部钢筋位移。 4、由于看筋值班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本方面的问题不重视, 浇筑砼时候,发现偏位未及时纠正。 二、偏位柱的位置 (1)D-16/D-B轴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2)D-15/D-B 轴往北、往东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 (3)D-13/D-B轴往西、往北方向偏线外10mm,(4)D-15/D-C轴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 (5)D-16/D-C轴往北方向偏线外10mm,(6)D-15/D-D轴往西、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 (7)D-14/D-D轴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20mm,(8)D-13/D-D 轴往北方向偏线外10mm,

(8)16~18轴交B~C轴人防口部剪力墙往东、西方向墙外边线偏10mm, (9)在18轴交A轴线处外墙转角柱往外侧偏保护层15mm 附柱偏位及编号图 三、处理方案: 结合本司以往的处理案例及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现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一侧位移,(20mm内)(如图一),这样的处理符合 11G101-1中钢筋1:6改变位置的要求;偏位编号为(1)、

(4)、(5)、(8)的参照图一整改 2、两侧发生位移的一侧采用植筋的方法,(如图二);偏位编号 为(2)、(3)、(6)参照图二整改 3、对于墙柱钢筋一侧向内、一侧向外位移20mm以上采取剔槽 弯曲同植筋绑扎搭接的方法(如图三)编号为(7)号的偏位柱参照图三整改。 4、对于人防口部剪力墙一侧偏位的处理,偏位20mm以内的用 扳手、大锤将归整到位,保证剪力墙模板截面支撑,参照附图 (一) 偏位20mm以上的第一步先剔槽,第二步弯曲归位,第三部 绑扎加强筋。参照附图四处理 5、外墙转角柱保护层不足部分的处理,外墙迎水面基础上翻部分 保护层不足,因外部转角要土方回填,不影响外部感观,可以采用在基础外墙柱上翻部分混凝土加截面处理参照附图五处理。 6、对于两侧位移的钢筋一侧采取结构植筋的方法,钢筋规格同原钢 筋。 7、根据JGJ145《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之规定植筋深度 h efmin/d,≥21d。

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麓园(3栋、4栋、5栋、6栋、7栋、幼儿园)施工总承包工程 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一、情况说明: 麓园(3栋、4栋、5栋、6栋、7栋、幼儿园)施工总承包工程5#楼2层剪力墙暗柱在混凝土浇筑后出现少数主筋偏位现象,其中大部分偏出10~20mm,个别偏出30~40mm。针对以上暗柱纵筋偏位问题,我司做了如下处理方案:(1)钢筋偏位位移不大于20mm: 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范围内,可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约4~5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即可。这样的处理,符合钢筋≥1:6改变位置的要求。如果钢筋偏位位移20mm,在顶板以上不小于20×6=120mm的高度范围内调整到位,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 图1 钢筋偏位位移小于20mm时处理方案 (2)钢筋偏位位移在20mm~40mm间:

如果钢筋偏位位移在20mm到40mm之间,同样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剔凿约4~5厘米深度,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搭接长度1100mm,弯脚长度为10d。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绑扎到位后用比底板砼强度提高一级的砼浇筑柱子根部。 图2 钢筋偏位位移在20~40mm时处理方案 3)钢筋偏位位移≥40mm: 如果钢筋位移大于40mm以上,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同时采取根部结构植筋的方法加固,规定植筋深度h≥12d,规格同原钢筋。所植钢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或获准使用的植筋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植筋时先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用直径14的加长钻头钻孔钻孔时在钻头上做好钻孔深度标志,

柱子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柱钢筋保护层偏位处理方案 一、概况: 一层梁板混凝土于6月15日浇注完成后,于6月16日上午进行测量放线,柱边框弹线后,柱主筋基本在边线框内,但主筋两侧钢筋保护层不均匀,部分偏位超过规范要求,需进行加强处理。 二、原因分析 由于柱子竖筋在浇筑砼由于没有绑扎定位箍,在浇筑振捣时发生了位移,护筋钢筋工不到位,未及时修复。 三、柱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1、根据设计要求,柱主筋保护层为25mm。根据现场实测,部分主筋保护层偏差在5mm~30mm之间,根据情况拟采用以下方案处理。 2、处理方案 a、主筋保护层偏差在10mm以内,即较小一侧柱主筋保护层仍有15mm以上,可不做处理,在本层绑扎钢筋时加挂垫块进行校正; b、对于一侧位移(20mm内)的,采用加固的形式(如图一),原钢筋按1/6起弯,与加强钢筋绑扎搭接lae,下部弯折12d;

图一 两侧发生位移的,一侧采用植筋的方法,植筋钢筋与原钢筋绑扎搭接lae,另一侧采用加固的方法(如图二),原钢筋均按1/6起弯; 图二 四、注意事项 1.对于两侧位移的钢筋一侧采取结构植筋的方法,指定有相应资质 的植筋单位进行施工,钢筋规格采用同规格的HRB335级钢筋。

2.植筋加强处理钢筋,与原筋绑扎搭接,植筋锚固深度≥12d,且≥ 200;原筋无法保留,主筋重新植筋受力,根据JGJ145《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之规定植筋深度h efmin/d,≥21d,该种情况需按规范进行抗拔试验,满足承载力要求。 3.化学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对获准使 用的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 4.化学植筋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按照厂家所提供的养生 条件进行固化养生,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钢筋偏移的处理方案

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偏移的处理方案近年来,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无论是在民用 建筑、工业建筑和其他建筑中应用都十分广泛。其特点是空间刚度好, 传递荷载较均匀, 便于取材与施工。在该结构体系中, 框架柱的传递荷载的作用十分明显,由它将上部各种荷载层层传递至基础, 作用与地基。但是由于放线偏差、模板错位、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宜造成框架柱发生竖向偏移。因此研究和探讨现浇混凝土框架柱在实际施工中的偏移问题、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就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偏移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方法叙述如下。 1、概述 1、在现浇混凝土柱施工过程中, 柱中外伸纵筋发 生偏移现象比较常见。纵筋偏移轻微的, 造成柱纵筋一侧的保护层过大, 另一侧过小。我们知道混凝

土上的保护层, 是保护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 防止钢筋锈蚀, 增加结构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对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按照结构构件类别、使用环境条件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做出的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中虽然没有对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做出要求, 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 2.3条规定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不应小于15mm, 第9.2.4条规定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所以当保护层小于规范规定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时, 就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粘结性能当保护层大于时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2、纵筋偏移严重的, 可能造成框架柱相对于定 位轴线错位偏中的现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8.3.2条规定现浇结构柱的轴线位置尺寸允许偏差值为8 mm, 我们知道框架柱发生定位轴线偏差会改变原结构的计算图示和受力状况, 使框架梁柱引起附加内力主要是偏心弯矩, 将影响框架柱的承载能力。由此可见, 钢筋混凝土柱中纵筋的偏移轻则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重则影响建筑物的 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足够重视混凝土柱纵筋偏移情况。 2、框架柱中纵筋偏移的主要原因分析以及预防措施: 2.1原因分析:由于上下层柱子定位放线的原因导致柱子本身的垂直度偏移差超出允许值,从而产生的柱纵筋偏移;

钢筋偏位移位处理方案汇总

钢 筋 偏 位 处 理 方 案 富利建筑安装工程 保利()原景花园(项目部)2014 年10 月25 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工程目标 (3) 四、施工准备 (4) 五、现浇结构(柱、墙)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4) 六、现浇框架结构钢筋钢筋偏位及产生原因 (5) 七、现浇框架结构钢筋钢筋偏位预防措施 (6) 八、安全管理措施 (7) 九、应急预案 (8) 十、附图1~4 (9)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采用桩承台+筏板基础;上部结构为框架或剪力墙。本工程采用钢筋级,主要是三级钢,规格主要有直径 8、10、12、14、16、 18、20、22、25。 三、工程目标 1、进度目标:垫层浇筑完毕场地移交后,我司即可开展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 2、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确保工程质量符合 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合格要求,争创双优工程 3、安全文明管理目标:责任事故死亡率为零;轻伤频率控制在1‰以。 4、环境管理目标:噪声排放达标;控制粉尘;达到 ISO4001 环保认证的要求

四、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方案报审; 2、施工技术交底; (二)、现场准备 2 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完成墙柱定位弹线,复核工作后。 (三)、劳动力配置计划 偏位校正配备工人:钢筋工 2 人、砼工 1 人,杂工 1 人。 (四)、物资配置计划 准备好钢筋校正扳手,加固钢筋,电焊机,电箱。 五、现浇结构(柱、墙)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1、钢筋偏位(柱≤5mm,墙≤3mm):在规允许围不进行处理。 2、钢筋偏位在(柱>5mm≤25mm;墙>3 mm≤15mm),围,且不超出保护层厚度时: 按国标图集 03G101-1 柱、墙钢筋在楼面变截面时钢筋弯曲做法,直接按照 1:6 的比例在结构面调整钢筋,见图1。 3、钢筋偏位(柱>25mm≤50mm;墙>15mm≤30mm)向偏: 如果钢筋位移在 25mm 到 50mm 之间且向偏,可直接在楼面上按1:6 比例调整钢筋,保证模板支设,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和点焊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为 14,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见图2。 4、钢筋偏位(柱>25mm;墙>15mm)向外偏超过保护层:

基础钢筋移位处理

恒丰理想城2#、3#楼钢筋偏位及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方案1.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彭圣浩主编 《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2.钢筋移位 2.1. 现象 2#楼基础底板浇筑后,发现数处钢筋移位,移位<20mm,个别钢筋移位约30mm。 2.2. 钢筋移位产生原因 (1)、基础插筋在承台底定位,承台插筋高度较大,经过吊线复核,但仍存在偏 差。 (2)、浇筑混凝土时钢筋偏移,钢筋绑扎不牢固、人为踩踏、未及时看护钢筋调 整校正等。 2.3. 钢筋移位预防措施 (1)、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并进行复核。(2)、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3)、严格按钢筋绑扎工艺标准进行施工,钢筋应绑扎牢固。 (4)、钢筋绑扎后,不准踩踏变形或移位。 (5)、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 (6)、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

2.4. 钢筋移位处理措施 2.4.1.钢筋移位不大于20mm: 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范围内,可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约4~5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即可。这样的处理,符合钢筋≥1:6改变位置的要求。按照≥1:6的比例调整钢筋意思:如果钢筋位移了20mm,在顶板以上不小于20×6=120mm的高度范围内调整到位。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钢筋调整见下图: :6 1 2.4.2.钢筋移位>20mm且≤40mm: 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到40mm之间,同样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剔凿约8厘米深度,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 2.4. 3.钢筋位移≥40mm: 如果钢筋位移大于40mm以上,将位移方向构件截面尺寸相应加大,以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同时采取根部结构植筋的方法加固,规定植筋深度h≥12d,规格同原钢筋。所植钢筋与需要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或获准使用的植筋锚固胶。植筋时先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用比钢筋直径大4mm的加长钻头钻孔,钻孔时在钻头上做好钻孔深度标志,然后用电吹风机的吹风管深入钻孔吹干净灰尘,植筋胶置入锚孔后立即插入钢筋,植筋胶固化期间禁止扰动。具体见下图:

柱钢筋偏位处理方案总结

篇一:钢筋偏位处理方案(2477字) 一、编制依据(见附表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采用桩承台+筏板基础;上部结构为框架或剪力墙。本工程采用钢筋级别有一级钢、二级钢、三级钢,规格主要有直径8、10、12、14、16、18、20、22、25。 三、工程目标 1、进度目标:垫层浇筑完毕场地移交后,我司即可开展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 2、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确保工程质量符合GB50300-20XX《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合格要求。 3、安全文明管理目标:责任事故死亡率为零;轻伤频率控制在1‰以内。 4、环境管理目标:噪声排放达标;控制粉尘;达到ISO4001环保认证的要求 四、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方案报审; 2、施工技术交底; (二)、现场准备 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完成墙柱定位弹线,复核工作后。 (三)、劳动力配置计划偏位校正配备工人:钢筋工2人、砼工1人,杂工1人。 (四)、物资配置计划 准备好钢筋校正扳手,加固钢筋,电焊机,电箱。 五、现浇结构(柱、墙)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1、钢筋偏位(柱≤5mm,墙≤3mm):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不进行处理。 2、钢筋偏位在(柱>5mm≤25mm;墙>3mm≤15mm),范围内,且不超出保护层厚度时:按国标图集03G101-1柱、墙钢筋在楼面变截面时钢筋弯曲做法,直接按照1:6的比例在结构面调整钢筋,见图1。 3、钢筋偏位(柱>25mm≤50mm;墙>15mm≤30mm)向内偏:如果钢筋位移在25mm到50mm之间且向内偏,可直接在楼面上按1:6比例调整钢筋,保证模板支设,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和点焊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为14,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见图2。 4、钢筋偏位(柱>25mm;墙>15mm)向外偏超过保护层:如果钢筋偏位(柱>25mm;墙>15mm),向外偏超过保护层厚度,结构截面不能局部加大处理时可将偏位钢筋打弯锚固,割除长出部分原钢筋,再另植相同钢筋的方法处理,见图3。 5、钢筋偏位(柱>50mm;墙>30mm)向内偏时:如果钢筋偏位柱>50mm;墙>30mm以上向内偏,保留偏位原钢筋,另在设计位置用植筋的方法处理,见图4。植筋锚固长度可与现浇砼钢筋锚固设计长度相同或按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XX,植筋技术部分计算植筋深度设计值ld(、);当植筋深度为按构造配置时最小锚固长度符合受压钢筋锚固;受拉钢筋锚固的规定。规格同原钢筋。所植钢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或焊接绑扎搭接在一起。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或获准使用的植筋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植筋时先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用比所植钢筋直径略大的加长钻头钻孔时在钻头上做好钻孔深度标志,然后用电吹风机的吹风管深入钻孔吹干净灰尘,植筋胶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在固化期间禁止扰动。植筋完毕应静置养护,养护的条件和时间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养护到期的应进行拉拔试验。

钢筋防位移及位移处理措施

钢筋防位移及位移处理措施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由于墙体截面小,钢筋数量多密度大、直径小刚度差,模板安装过程中对钢筋的挤压、碰撞,浇注混凝土时对钢筋的扰动、挂拉和施工工程中工具、机械、设备、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使钢筋发生位移,为此,我们在本工程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工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本工程系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地上26层,地下2层,标准层高2.95m,标准层墙体厚200mm。墙体钢筋双排双向配置,内墙及外墙内侧15mm,外墙外侧20mm。 施工中采用的控制方法和步骤 1.确定绑扎顺序 为解决因墙柱钢筋同时绑扎,垂直度无法保证、钢筋绑扎无实物标准做参照的问题,将墙柱钢筋按先后顺序绑扎,先绑扎柱筋。楼板钢筋混凝土浇完并具有一定强度,墙身、洞口、柱线弹毕,钢筋焊接完成后,即可绑扎柱筋。先在柱纵筋上划出箍筋分档标志,再将柱箍筋套在柱纵筋上,封口错开。按规范和操作规程要求,将柱筋绑扎成坚固完整的柱骨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确认柱的垂直度测定无误后,用钢筋做斜撑(一般用上层柱筋),在四个方向上将柱骨架支撑固定。这样不仅可确保柱筋的位置准确,还为墙筋的绑扎提供了实物标准。 2.水平梯架的安装 各柱筋全部绑扎完毕测量固定后,在柱顶(即混凝土墙顶)安装水平梯架,其横向安装在欲浇注混凝土墙顶上3~5cm处,作用是:(1)抵御浇注混凝土时各种外力对钢筋的干扰、碰撞,确保钢筋不发生位移;(2)支撑模板,确保墙体截面尺寸正确:(3)给待绑扎的墙体竖筋起分档、固定的作用。 水平梯架为重复使用卡具,墙体混凝土浇注完毕、模板拆除后,即可拆下水平梯架,经修整后移至上层同一位置重复使用。 3.1垂直梯架的作用 (1)支撑水平梯架。墙顶水平梯架为横向水平安装,刚度较小,柱间距较大时会发生挠曲,造成相邻两柱产生向内倾斜,特别对外墙角柱更为明显。为此采用垂直梯架作为水平梯架跨中支撑。 3.垂直梯架的作用与安装 墙顶(柱顶)水平梯架安装完毕,还要安装垂直梯架。垂直梯架纵向安装在两个柱子中间的墙上。

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滨水御景小区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根据2011年6月16日椒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颍州区分局对滨水御景A 、B 楼的监督巡查意见,我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颍州分局下达的文件组织了由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针对A 楼三层进行全面检查及验收把存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实体(三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①、框架柱箍筋弯后平直段部分长度不足10d,部分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达不到135°,框架柱骨架角部主筋绑扎不到位,保护层偏大。 ②框架柱主筋直螺纹连接未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0规定操作。 O、剪力墙纵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存在轴线位移,夹角过大、焊包不均匀、轴线夹角大于3°。 G4、在同一连接区段内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接近100%,搭接长度偏小。 七、剪力墙预留洞口漏留置,事后切割钢筋。 6、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位移、保护层偏大。 CD、剪力墙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与下部位移纵向受力钢筋未连接。 68 、剪力墙混凝土表面大面积粘浆、疏松等现象。以上存在问题原因 分析: 这次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责任没有落实到

位,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对工作不够认真,没有责任心,对质量意识不够重视,更没有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检查,而造成以上质量问题。 ①、箍筋加工时没有控制好造成箍筋一边平直段满足过多一边达不到10d,有的箍筋下料时没有控制好尺寸造成箍筋部分平直段达不到10d。框架柱骨架角部主筋不到位由于混凝土浇筑时碰撞及浇筑后没有及时校正造成角部主筋绑扎不到位。 O、框架柱主筋直螺纹连接未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规定操作,钢筋开丝有的超长,有的力矩达不到直径25 的250 (N.m)要求,各项资料填写不全,主要是项目部管理人员质量跟踪不到位,过程控制把关不严格,对质量意识不够重视。 ③、剪力墙纵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位置位移原因: 1)、钢筋过长 2)、电压稳定和钢筋下送压力等都可能造成焊包不均匀 3)、安装上下钢筋时中心不一致,纵肋上下不对齐会产生接头错位,4)钢筋切断时刀片不快钢筋端头产生偏角,焊接时未及时调整产生夹角大于3°。 5)、在每根焊接完成后,操作人员没有自检,管理人员也没有检查而造成质量问题。 ④(55、剪力墙主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没有在墙体钢筋下部放置水平固定筋或箍筋,钢筋在浇筑过程中碰撞没有及时调整,导致在浇筑振捣时发生了钢筋位移,管理人员没有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检查。

钢筋移位处理措施

在A1区1-5/E-J轴砼筏板承台基础施工中发现1轴交F轴处构造柱主筋向东侧偏移32mm,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处理措施。 一、处理方法 根据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 01-26-2004中关于钢筋位移的相应要求,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1)钢筋位移在20mm范围内,可剔凿钢筋根部的混凝土,深度约6~8厘米,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即可。 这样的处理,符合钢筋≥1:6改变位置的要求。按照≥1:6的比例调整钢筋,禁止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将钢筋煨弯。 2)钢筋位移>20mm<40mm: 如果钢筋位移在20mm到40mm之间。同样将钢筋根部的混凝土剔凿约8厘米深度,然后用扳手将钢筋调整到位,保证模板支设,同时采取钢筋根部绑扎钢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加筋需要与大弯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 二、预防以上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对班组实施工程质量奖罚措施,并及 时兑现。 2、严格落实质量检查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从严要求。 1)每次浇筑混凝土前由施工队挑选有经验的工人进行钢筋纠正,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在施工现场明确看筋责任人。 2)浇筑完混凝土后,竖向钢筋位移预防措施:应在墙体钢筋上口设

置水平梯子筋,在柱钢筋上口放置定位套卡。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墙筋位移。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要由看筋人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砸压、踩踏钢筋和直接顶撬钢筋。砼浇注后,应立即检查、校正、固定,防止偏位,特别对柱及洞口处钢筋,更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水平筋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预防措施:墙体绑扎钢筋时要有竖向梯子筋,绑扎过程中应搭设高凳或简易脚手架,以免水平筋发生位移。钢筋绑扎必须牢固,固定钢筋措施可靠有效。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垫块要沿主筋方向摆放,位置、数量准确。对暗柱外伸主筋部分要加一道临时箍筋。 4)门窗洞口预留位置尺寸必须按照图纸设计要求事先预留,洞口边应按图纸设计要求加强,加强筋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应在绑扎前根据洞口边线将加强筋位置画出,绑扎加强筋时应吊线找正。 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及有关图集和规范要求执行,对各项施工质量过程进行监控。要求各班组长加强管理,组织好交接检验收工作,以防类似问题的发生。对于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执行,项目部质检人员按要求不允许混凝土浇筑,并开据《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制度通知单》进行相应处罚。

12#楼钢筋偏位处理方案

12#楼钢筋偏位处理方 案

第七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蜀山产业园四期公租房项目1-a标段12#剪力墙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七日

一、事情经过 经第三方单位巡查发现我司12#楼负一层顶5-6/D轴剪力墙和暗柱砼浇筑之后出现钢筋严重偏位,导致上部结构模板无法安装。 二、检查及原因分析 1、在楼层施工放线检查发现,部分剪力墙暗柱及剪力墙部分竖向钢筋出现位移,经分析,主要原因在混凝土浇筑时,瓦工对成品保护意识不够,混凝土输送泵管连接时拆除剪力墙的固定筋,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泵送的输送力过大,泵管边上的剪力墙钢筋在混凝土输送压力的影响下产生位移,产生剪力墙部分暗柱及部分剪力墙竖向钢筋偏位。 2、管理人员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对工作不够认真,没有责任心,对质量意识不够重视,更没有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检查,而造成以上质量问题。 三、施工措施及处理方法 项目部经研究决定,为了尽量减少对剪力墙竖向及暗柱钢筋结构受力部位的影响。采取对剪力墙钢筋出现位移进行如下处理。 1、竖筋偏位2cm以内的,把钢筋轻微斜弯调整。 2、2cm<竖筋偏位≤4cm的,剪力墙的竖筋在底板砼面以上15cm高度范围内按不大于1:6坡度进行斜弯调整。(如图一) 3、剪力墙及暗柱竖筋,先按1:6坡度进行斜弯调整,然后采用同直径L 型垫筋加强调整(如图二),垫筋与两侧竖筋点焊牢固。 4、竖筋偏位>4cm的,在原剪力墙外侧钢筋外植入相同规格型号钢筋并保证锚固深度≥15d。

1 :6 点焊加固 8 c m L型加强筋 (图一)(图二) 四、质量处理控制管理 项目部派钢筋工长和专职质检员负责监督整改。在工人进行操作整改时,要进行指导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滨河西片区11#地块 安置房项目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有限公

钢筋移位处理方案 1#、3#基础部分由于墙体竖筋在浇筑砼由于没有焊定位箍,在浇筑振捣时造成了局部墙筋发生了偏移。 一、分析可能引起的原因如下: 1、测量的原因。测量的人员,仪器,精度不足。 2、模板安装移位,导致钢筋偏位。除了胀模,爆模外,往往是刚度不足,加固不足。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间施工不当。野蛮施工,解开了固定钢筋没有复位,振动棒不好插捣就强行掰开钢筋。护模,护筋等人员没有到位。 4、钢筋作业人员自身原因:绑扎不到位,容易变形;垫块不足,骨架变形;墙撑、临时固定钢筋不足,变形。 二、纠正方法(处理方法): 1.对于一侧位移(20mm内)的采用加固的形式(如图一)。 2.两侧发生位移的一侧采用植筋的方法,另一侧采用加固的 方法(如图二)。 3.对于墙柱钢筋向外位移30~50mm采取剔槽弯曲同植筋绑 扎搭接的方法(如图三)。 4.对于两侧位移的钢筋一侧采取结构植筋的方法,指定有相 应资质的植筋单位进行施工,钢筋规格采用同规格的HRB335级钢

筋。 5.根据JGJ145《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之规定植筋深度 h efmin/d,≥21d。 6.化学植筋所用锚固胶的锚固性能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对获准使用的锚固胶,除说明书规定可以掺入定量的掺和剂(填料)外,现场施工中不宜随意增添掺料。 7.按JGJ145规定: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植筋组成一个检验批。抽样数量按每批植筋总数的1‰计算,且不小于3根。采取现场非破损拉拔试验。 8.化学植筋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前,应按照厂家所提供的养生条件进行固化养生,固化期间禁止扰动。 图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