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靠性习题(答案)

可靠性习题(答案)

可靠性习题(答案)
可靠性习题(答案)

答案……10页

系统可靠性习题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章习题

1-1 如图所示,有三个阀门连在一起。阀门如发生故障,水便不能通过。设三个阀门发生故障的概率均为p。求水能流过a、c的概率。

图1-1

1-2 判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采用“多数表决”,即有两个或三个单元正常工作,系统就可正常工作。如各单元的可靠工作概率为R,表决器可靠工作概率为1,求系统的可靠工作概率。

工作单元

图1-2 2/3多数表决系统

1-3 信号机灯泡使用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概率为0.2,求三显示信号机三个灯泡在使用1000小时后最多有一个坏了的概率。

1-4 在某个车站电气集中设备中有800个继电器。设在某段时间里每个继电器的故障率为0.005。求在这段时间内不多于10个继电器故障的概率。

1-5 某产品先后通过A、B、C三种机器加工,这些机器的偶然故障及人为原因将影响产品质量。产品是否合格只有在生产全过程终了时才能检查出来。根据统计资料,三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

30%,40%和20%。假设机器独立运转,求产品的合格率。

1-6 计算机内第K个元件在时间T内发生故障的概率等于P K(K=1,2……n)。所有元件的工作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任何一个元件发生故障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求在时间T内计算机正常工作的概率。

1-7 电路由电池Ⅰ与两个并联的电池Ⅱ、Ⅲ串联而成。设电池Ⅰ、Ⅱ、Ⅲ损坏的概率分别为0.3、0.2和0.2,各个电池损坏与否是独立的。求电路由于电池损坏而发生故障的概率。

1-8 电路由五个元件联接而成,设各个元件发生故障是独立的,已知元件1、2发生断路故障的概率各为0.2,元件3、4、5发生断路故障的概率为0.5,求:

⑴由于元件1或2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

⑵由于元件3、4、5都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

⑶由于任何元件发生断路故障而电路断路的概率。

第二章习题

2-1 有两种零件,一种寿命分布呈指数型,平均寿命为1000小时;另一种寿命分布呈正态型,平均寿命为900小时,标准离差为400小时。现打算在100小时的使用时间内尽量不发生故障,问选择哪一种零件为宜?

2-2 某种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λ为5*10-4/小时,求100小时内与1000小时内的可靠度。2-3 失效服从指数分布时,为使1000小时的可靠度在80%以上,失效率必须低于若干?

2-4 某产品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投入运用到平均寿命时,产品可靠度为多少?说明什么问题?

2-5 某铁路机车信号系统可靠度服从指数分布,投入运用后,平均四年,35,040小时失效一次,若调好后用一个月(720小时),问可靠度是多少?若调好后用了四年,可靠度又是多少?

2-6 一种晶体管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分布密度为:

100/x2x≥100

Φ(x)=

0 x<100

设某种仪器内装三个上述晶体管,求:

①使用的最初150小时内设有一个晶体管损坏的概率;

②这段时间只有一个晶体管损坏的概率;

③ε0的分布函数及其图形。

2-7 某设备平均故障时间为4000小时,试求其连续使用500小时的可靠度。如要求该设备连续运行的可靠度为95%,问可期望其运行多少时间(设备失效服从指数分布)。

2-8 在可靠性试验中,产品损坏概率为0.05,试验100件产品,求:

①损坏5件的概率;

② 损坏不多于5件的概率; ③ 损坏多于10件的概率。

2-9 某铁路枢纽某天有1000次列车通过,每次列车在通过枢纽时出事故的概率为0.0001,并且与其它列车是否出事故是相互独立的。求该枢纽这天至少出一次事故的概率。

第三章 习题

3-1 有一电源装置由4个大功率晶体管,12个二极管,24个电阻和10个电容器组成。各部件的MTBF 如下:

大功率晶体管

105小时 二极管 5*105小时 电阻 106小时 电容

5*104小时

假设电源中任一部件损坏系统即失效,问电源工作9小时的可靠度。

3-2 有失效率为50菲特的集成逻辑电路,试分析计算下列各情况的可靠度(1菲特=10-

9/小时): (1) 1个电路,工作100小时;

(2)

10个电路,工作1000小时(可靠性串联);

(3) 10个电路,工作100小时(可靠性串联)。

3-3 系统可靠性框图如下所示,在R 1=R 3=0.3,R 2=0.9,R 4=R 5=0.6时,求系统可靠度。

输入 输出

图3-3

3-4 一个有向可靠性框图如图所示,求系统可靠度。

图3-4

3-5 如图所示,A 、B 、C 三个单元具有相同的功能,而D 、E 则具有另一种功能,欲使系统正常工作必须使上述两种功能的单元至少各有一个同时正常工作。设有单元可靠度为R ,求此系统的可靠度。

图3-5

3-6 有一由不同功能单元A 、B 、C 、D 构成的系统,求各单元可靠度相同与不同时系统的可靠度。

3-7 下图为一个有向可靠框图,各单元的可靠度分别为R A 、R B 、R C 、R D 、R E 、R F ,求系统的可靠度。如各单元的可靠度相同,系统的可靠度又为多少?

图3-7

3-8 某个通信站有三台收发报机,(可靠性并联)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分别为3000、4000和5000小时,问该站的收发报机开始使用后,连续工作1000小时的可靠度如何?(各收发报机失效服从指数分布)

3-9 某电子装置装有2000个同样的电子元件,每个电子元件在某个时刻的可靠度为0.9995,如其中一个损坏,系统即失效。在不考虑其他元器件故障的情况下,求装置停止工作的概率。 3-10 系统有向可靠性框图如下所示,如各元件可靠度相同,等于R(t),求系统的可靠度R S (t)。 输出

图3-10

3-11 题文同上。

3-12 某系统由A 、B 、C 三个失效服从指数分布可靠性串联的子系统组成,已知它们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分别为4000小时,5000小时和8000小时,问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多少?连续运行1000个小时的可靠度是多少?

3-13 某稳压电源所用的各种元件数量及其失效率如下表所示,试求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连续3-14 两工作单元构成可靠性并联系统,失效率分别为λ1与λ2,服从指数分布。当t 很小时,

t -e -1t λλ<<的值可用1-λt 近似计算。求此时,系统的失效率λS ;如λ1=λ2=λ时,当∞

→t 时,再求λS 。

3-15 证明n 个部件为并联可靠性,失效服从指数分布,在1t

i <<λ时,系统的失效率为

1n n

1

i i t )(n -=∏λ

0t )( t)-1e

,1t (n n

1

i i i t

-i i ==<<∏=λλλλ时

3-16 求n=2,可靠性并联,部件失效服从同一指数分布的系统的平均寿命。 3-17 使用推论法证明n 个部件失效率服从同一指数分布的并联系统的平均寿命为:

∑-=

=

1

n 0i S i -n 11

T λ

3-18 为什么说在可靠性串联系统中,单元数的多少与工作时间的长短对系统的影响是相同的? 3-19 具有同等失效率λ的两单元组成的并联系统,求其在任务时间T 的可靠度,用

()()Λ

+-+-=3i

T

2i T T 1e 3

2T -λλλλ的近似算法。

3-20 晶体管开关电路如图(a)、(b)所示,如每个管子的开路故障率为k q 、短路故障率为d q 。求这两种电路的可靠度,如q q q d k

==,1q 0<<,试比较这两种电路的可靠度,再比较

这两种电路与双管串联、并联的可靠度。

图3-20

3-21 可靠度为复杂联接,求其系统的可靠度。 输入

输出

A

C

D

E

F G

H

C

图3-21

3-22 有向可靠框图如下图所示,试用分解法求出系统可靠度(提示:单元E 单向导通)。

图3-22

3-23 某道口灯光信号由列车接近而点亮,为了提高其可靠性,可用两个或多个开关与信号灯串联后再并联,若每个支路可靠工作概率为0.96,各个支路是否发生故障是独立的。求用两个支路时,道口信号的可靠工作功率为多少?如要求可靠工作功率达到0.9999,则需用几个支路并联?

第四章 习题

4-1试比较由对应相同(即R 1=R n +1,R 2=R n +2,……,R n =R 2n )的2n 个部件构成的系统冗余系统和部件冗余系统。

系统冗余可靠性框图: 输出

部件冗余可靠性框图:

图4-1

4-2 设某个终端具有三台分机,至少有二台分机正常工作终端可正常工作。每台分机的

小时/10540-?=λ,试计算终端工作10小时,100小时,2000小时的可靠度及终端的平

均寿命。

4-3 有一冷备旁待系统,工作单元的失效率为λ1,旁待单元的失效率为λ2。试证明该系统的可靠度为:

()t

t

211t S 121e e

e R λλλλλλ-----+

= 如考虑转换开关的可靠度R W ,则

(

)t

t W 2

11

t S 121e e R e R λλλλλλ-----+

=

4-4 冷备待机系统与并联系统均由两个相同部件组成,部件可靠度服从指数分布,在不考虑冷备待机系统转换开关、检测器可靠性的情况下,试比较两系统的可靠度。

4-5 在由两个相同部件构成的待机系统中,转换开关的可靠性为R Z ,为了获得比两个部件并联系统(部件可靠性与待机系统相同)更高的可靠性,问转换开关的可靠度应是多少才可行? 4-6 卫星上某设备有3套,其中2套作为冷储备。已知失效服从指数分布的每个设备平均寿命为1000小时,如果转换开关完全可靠,问该系统连续工作一年的可靠度如何?

4-7 有一台计算机系统具有三台失效为指数分布的显示终端,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分别为5000小时、8000小时和2000小时。如果在系统投入运行后,一直保持一台显示终端参与工作,其他冷备旁待,问该系统开始运行后3000小时,显示终端这一分系统的可靠度如何?平均寿命是多少?

4-8 有一条300公里的传输线路,每一百公里需设一个中继站,才能保证传输畅通,但任一中继站发生故障都会造成传输终端。如每50公里设一个中继站,它的有效传输距离仍为100公里。因此,只有在相连两个中继站同时发生故障,会使传输中断。设每一中继站的可靠度为0.9,线路与终端本身可靠度为1,求此传输线路的可靠度。

300km

中继站 终端

图4-8

4-9甲、乙两地均有三套发送与接收设备,具体联络通道如图所示。设每个通道(含两端发送,接收设备)相同,为R 。求甲、乙两地所有发送与接收设备都能与对方通信的概率。

图4-9

4-10 有一架双引擎飞机和一架四引擎飞机,各引擎的故障是相互独立的,其故障率相等。若使飞机能持续飞行,至少须有半数的引擎正常工作。求由于引擎故障使飞机发生事故的概率,并比较上述两种飞机哪种较为可靠。

4-11 电子系统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电源部分和功能部分。设电源部分的失效率和维修率分别为λ1和μ1;功能部分的失效率和维修率分别为λ2和μ2。当功能部分故障时,为了维修,电源部分仍将继续工作,但失效率降为λ0;而电源部分故障时,功能部分中断工作不再故障。试用马尔可夫过程求出该电子系统的稳态可用度。

答案

1.1 (1-p )(1-p 2) 1.2 3R 2-2R 3 1.3 0.104 1.4 0.9972 1.5 0.024

1.6 ∏=-=n

k K P T 11)P()(内计算机正常工作时间

1.7 0.328

1.8

0.36,0.125,0392 2.1 0.9048;0.9048 2.2 0.9878;0.6075 2.3 2.23*10-4 2.4

0.368

2.5 0.9797;0.368 2.6 解:t dx x dx x t t

t

/1001100

)()(F 100

20

-==

Φ=??,t t /100)(F -1R(t)==,3/2)150(R =, 即150小时内晶体管正常的概率为2/3,损坏的概率为1/3

(1)使用的最初150小时内没有一个晶体管损坏的概率为27/8)150(R 3

= (2)这段时间只有一个晶体管损坏的概率为9

4

)32(3121

3

=?C

2.7 0.8825;205.2小时

2.8 解:由于n 较大,p 较小,用二项分布计算比较麻烦,可用泊松分布来近似计算。

泊松强度5np ==λ

(1)1755.004.2655!)5(55

5

=?=?==

=---e e k e N P k !

λ

λ (2)6160.0416.91!55!352551!5!)5(55325

5

55

=?=+++++===≤--=-=-∑∑

e e k e k e N P k k k k )!(Λλ

λ(3)

0137.038.1461!

55

!3525511!51!1)10(1)10(510

3

2

5

10

5

10

=?-=++++

+-=-=-=≤-=>--=-=-∑∑

e e k e k e N P N P k k k k )!(Λλ

λ

2.9 解:(方法1)由于n 较大,p 较小,可用泊松分布来近似计算。

泊松强度1.0np ==λ

0952.01!

1)0(1)1(1.0=-=-

==-=≥--e k e N P N P k λ

λ

(方法2)设每次列车出事故的概率为0001.0p =,则每次列车不出事故的概率为

9999.0p 1=-

则0952.09999

.01)(P 1)(1000

=-=-=不出事故至少出一次事故P

3.1 0.9744

3.2 0.999995;0.9995;0.99995

3.4 R D (R A .R F .R E .R C .R B -R A .R F .R E .R C -R A .R F .R C .R B -R A .R E .R C .R B + R A .R C .R B + R F .R C +R A .R E ) 3.5 R 5-R 4-3R 3+4R 2

3.6 R 系统=3R 2-2R 3

3.7 R 系统=2R 5-5R 4+2R 3+2R 2

3.8 0.9886 3.9 0.6322

3.10 R 系统=-R (t)7+4R (t)6-3R (t)5-3R (t)4+2R (t)3+2R (t)2 3.11 R 系统=2R (t)5-5R (t)4+2R (t)3+2R (t)2 3.12 1738.2972;0.4373 3.13 94725.5; 0.9791

3.14 解:(1)用近似计算:

2

2121S 12)(/)()(/)(f t t

t R t R t R t S S

S S λλλλλ-='-==

(2)t t S e e t R λλλ22

t 2)e

1(1)(----=--=

1

222222)(/)()(/)(f 22S --=--='-==----t

t t t t t S S S S e e e e e e t R t R t R t λλλλλλλ

λλλλ 当∞→t

,λλ→S

3.15 解:∏∏==--≈--=n

i i

n

n

i t

S t

e

t R i 1

1

1)1(1)(λ

λ

∏=-='-=n

i i

n S

nt t R t f 1

1

)()(λ

1n n

1

i i 1

1

1

11

t )(n 0

11)

()

(-==-==-∏∏∏∏=-≈

-=

=λλ

λλ

λn

i i

n n i i

n n

i i

n S S nt t nt

t R t f

3.16 λ

λλ

23

212

=

-

=

MTBF 3.17 解:t n t

t t S e e n n n e n n ne t R λλλλλ-----±---+--

=--=)1(!

3)2)(1(!2)1()e 1(1)(32n t Λ ∑-==++++=++++=1n 0i i

-n 1

1)131211(1131211

λλλλλλn n T S ΛΛ

3.19 解:

()()()()()()()()i 2

14

433223

2

3

2

22T T !2211T 4!

22T 3!22T 2!221]3!

T 22!T 2T 21[]3!T 22!T 2T 22[2)e 1(1)(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

=+-----+=+---+--=+-+

--+-+-=-=--=I i n T

T S i e e T R )

(ΛΛΛ 3.21 R 系统=-4R E .R B .R D .R H .R G .R C .R F .R A +2R E .R B .R D .R H .R G .R C .R F +2R E .R B .R D .R H .R G .R C .R A +

2R E .R B .R D .R H .R G .R F .R A +2R E .R B .R D .R H .R C .R F .R A +2R E .R B .R D .R G .R C .R F .R A +R E .R B .R H .R G .R C .R F .R A +2R E .R D .R H .R G .R C .R F .R A +R B .R D .R H .R G .R C .R F .R A -R E .R B .R D .R H .R G .R C -R E .R B .R D .R H .R G .R A -R E .R B .R D .R H .R C .R F -R E .R B .R D .R H .R F .R A -R E .R B .R D .R G .R C .R F -R E .R B .R D .R G .R F .R A -R E .R B .R G .R C .R F .R A -R E .R D .R H .R G .R C .R A -R E .R D .R H .R C .R F .R A -R E .R

221t t 1)e 1)(e 1(1)(21t t R S λλλλ-≈---=--

D .R G .R C .R F .R A -R

E .R H .R G .R C .R

F .R A -R B .R D .R H .R

G .R C .R F -R B .R D .R

H .R C .R F .R A -R E .R B .R H .R G .R F -R E .R B .R H .R C .R A +R E .R G .R C .R F .R A +R B .R D .R H .R C .R F -R B .R D .R G .R C .R A -R D .R H .R G .R F .R A +R E .R B .R G .R F +R E .R H .R C .R A +R B .R D .R G .R C +R D .R H .R F .R A +R E .R B .R H +R D .R G .R A

3.22 R 系统=R D .R B .R C .R E .R A -R D .R B .R C .R A -R D .R B .R E .R A -R D .R C .R E .R A +R D .R E .R A +R D .R B +R C .R A 3.23 解:

用两个支路时,道口信号的可靠工作概率9984.0)96.01(12

=--=P

若要求9999.0≥P ,即0001.0)96.01(1≤-=-n

P ,解得86.2≥n ,即至少需用三个支路并联。

4.1 解:系统冗余的可靠性)2()(211)(1

1

2

1

1

12

∏∏∏∏∏=====-=-=--

=n

i i n i i n i i n i i n i i a R R R R R t R )( 部件冗余的可靠性∏∏∏∏====-=-=--=

n

i i n i i n

i i

i n

i i

b R R R R R t R 1

1

1

2

1

2

)2(]2[])

1(1[)(

由于10<

n

i i

n

i i

R R 1

1

)2()2(,

故部件冗余的可靠性大于系统冗余的可靠性。

4.2 0.9999;0.9931;0.3064;1666小时

4.3 解:(1)冷备旁待系统在时刻t 的可靠性,一种情况是工作单元在],0(x 内正常工作(其概

率为t

11e

)(R λ-=t ),另一种情况是在x 时刻,工作单元故障,其后),(t x 时间内,转换到储备单

元工作(其概率为)(R 2x t -)。因此,系统的可靠度为

()

t t

2

11t 0

)(0

211121211e e

e )()()()(λλλλλλλλλλ---------+

=+=-+=??t

x t x t

t S dx e e e

dx x t R x f t R t R

(2)考虑转换开关的可靠度R W ,则在上述第二情况中,其概率为)(R R 2W x t -?

则()t t W 2

11

t 0

)(W 0

2W 111

2

1211e e R e R )(R )()()(λλλλλλλλλλ---------+

=+=-+=??t

x t x t

t

S dx e e e

dx x t R x f t R t R 4.4 解:(1)冷备待机系统:

在时刻t 的可靠性,一种情况是工作单元在],0(x 内正常工作,另一种情况是在x 时刻,工作单元故障,其后),(t x 时间内,转换到储备单元工作。因此,其可靠度为

)1()()()()(0

)(0

1t e dx e e e

dx x t R x f t R t R t t

x t x t

t

S λλλλλλ+=+=-+=-----??

(2)并联系统

)2(2)]1[1)](1[1)(2222t t t t t S e e e e e t R t R λλλλλ------=-=--=--=

t

S S e

t

t R t R λλ--+=21)()(21 由于

()()t)

1()3i

t

2i t t 1(e 32t -λλλλλ->+-+-=Λ,故

1)

()

(21>t R t R S S ,即冷备待机系统可

靠性较高。

4.5 解:设待机系统可靠度为)(1t R S ,并联系统可靠度为)(2t R S ,

)1()()()()(0

)(0

1t R e dx e e R e

dx x t R x f R t R t R Z t t

x t x Z t

t

Z S λλλλλλ+=+=-+=-----??

)2(2)]1[1)](1[1)(2222t t t t t S e e e e e t R t R λλλλλ------=-=--=--=

t

Z S S e t

R t R t R λλ--+=21)()(21

由上题可得,由于()()t)

1()3i

t

2i t t 1(e 32t -λλλλλ->+-+-=Λ

故t 1e

-2t

-λλ+<,但当01→<

故要获得比两部件并联系统更高的可靠性,转换开关的可靠度应是1才可行。

4.6 0.0076

4.7 0.9688;1499

5.36

4.8

R s = 0.9261

4.9

I City2=-R Line3-6.R Line5-2.R Line1-4.R Line1-2.R Line3-4.R City3.R City4.R City5.R City6.R Line5-6+R Line3-6.R Line5-2.R Line1-4.R Lin e3-4.R City3.R City4.R City5.R City6.R Line5-6+R Line1-2

R System=+R City1.R City2.I City2

4.10 1/2: 2R-R2; 2/4: 6R2-8R3+3R4

钢结构厂房可靠性安全性检测鉴定报告

报告编号:钢结构厂房可靠性鉴定报告 工程名称:xx公司仓库 检测类别:钢结构厂房可靠性鉴定 委托单位:xx公司 xx公司 2010年11月25日 钢结构厂房可靠性鉴定报告

报告编号:CS1011200003 项目负责: XX 检测人员: XX 检测日期: 2010.11.9-2010.11.12 报告日期: 2010.11.25 报告编写:XX 审核: XX 批准: XX xx公司 地址:XX 说明: 1、本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均无效; 2、本报告或报告复印件未加盖公司检测报告专用公章,无骑缝章, 视为无效; 3、一般情况,委托检测仅对来样负责; 4、若对本报告结果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十五日内向本公司提出; 5、部分复印、涂改本报告视为无效; 6、竭诚为您服务,真诚欢迎用户多提宝贵意见。 受理电话:XX 邮编:XX

xx公司仓库 钢结构厂房可靠性鉴定报告 签发日期:批准:审核:主检:

签发日期:批准:审核:主检:

1.工程概述 xx公司仓库(见图1.1)为单层门式刚架结构,单榀刚架立面图见图1.2。本建筑无地下室,地上部分结构一层,室内外高差150mm,建筑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黄海)30.300m。该建筑平面布置为矩形,其东西向宽为30.6m,南北向总长为51m,总建筑面积为1560.6 m2。南北向共8榀,柱距为7.2m,东西向设置2跨,每跨跨度15m。柱顶标高为7.0m,屋面坡度为1:10。南、北两边榀分别设置两根抗风柱。 该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g,结构的阻尼比为0.03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基础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25,基础设计埋深为1.6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30KPa。该建筑主刚架钢材采用Q345B板材,檩条、墙梁、支撑等其它材料采用Q235B型钢。 该建筑自2007年12月开始施工,约2009年5月竣工。由于该仓库在使用阶段出现地面开裂、钢构件锈蚀、漏雨等多处质量问题,为保证工程的安全及满足正常使用,XX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该建筑物进行全面的可靠性鉴定,我公司于2010年11月9日派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开始检测鉴定。 图1.1 仓库外观图片

可靠性工程A卷-试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可靠性工程(A)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分40分) 1、软件可靠性是指在()和()软件完成()的能力。所谓规定的条件是指软件所处的()、()及其()。 2、软件可靠性定义与时间密切相关,()、()、()是最常使用的三种时间度量。 3、某软件系统由6个顺序执行的模块构成,该软件系统成功运行的条件是所有模块都成功执行,假设该软件系统失效率的目标值为0.01失效数/小时,那么,分配到6个模块的失效率指标分别为:λi=()失效数/小时。 4、一般地,软件的可靠性要求可分为()和()两类。 5、一般地,软件可靠性模型的评价体系由()、()、( )、()、()、()等要素构成。6、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和实践的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是:()、()、()。 7、在严格遵循软件工程原理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和提高软件的可靠性,通常在软件设计过程中还采用()、()、()设计和()等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 8、软件可靠性设计准则是长期的软件开发实践经验和可靠性设计经验的总结,使其()、()、(),成为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可靠性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应满足的要求。 9、一般地,软件容错的基本活动包括()、()、()、

()和()等容。 10、在配合硬件系统进行软件的健壮性设计时,通常应考虑()、()、()、()、()、()、( )等因素。 二、判断题(每题1分,总分10分) 1、软件缺陷是由于人为差错或其他客观原因,使得软件隐含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偏差的软件需求定义以及设计、实现等错误。() 2、通常情况下,软件运行剖面难以直接获得,在工程上按照:确定客户剖面→定义系统模式剖面→建立用户剖面→确定功能剖面→确定运行剖面的流程来开发软件的运行剖面。() 3、一旦时间基准确定之后,软件失效就可以用累积失效函数、失效密度函数、失效平均时间函数这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且这三种度量标准是密切相关且可以相互转化。() 4、在浮点数运算过程中,10.0乘以0.1一定等于1.0。() 5、在汇编语言编程过程中,原则上禁止使用暂停(halt)、停止(stop)以及等待(wait)等指令。() 6、在系统简化设计过程中,因为软件易于实现或实现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首选采用软件简化设计或者说通过软件简化设计来代替硬件简化设计。() 7、常规软件测试是一种基于运行剖面驱动的测试,而软件可靠性测试则是一种基于需求的测试。() 8、软件可靠性预计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归纳综合过程,而软件可靠性分配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演绎分解过程。软件可靠性的分配结果是可靠性预计的目标,可靠性预计的结果是可靠性分配与指标调整的基础。() 9、数据相异技术通常采用某种措施使输入数据多样化,在使用时通过表决机制将输入数据从失效

汽车零部件可靠性常用测试标准

汽车零部件可靠性常用测试标准 1.振动试验目的: 正弦振动以模拟陆运、空运使用设备耐震能力验证以及产品结构共振频率分析和共振点驻留验证为主。 随机振动则以产品整体性结构耐震强度评估以及在包装状态下之运送环境模拟。 参考的测试标准: GMW3172 6.6.2, GMW3431 4.3.12, GM9123P 9.4, GME3191 4.26 2.复合环境试验(三综合)目的: 是一种利用温度和振动环境应力进行产品品质管制的程序,其主要作用为利用特定且低于产品设计强度的环境应力,使产品潜在缺陷提早暴露出来而加以剔除,避免在正常使用时因这类疵病的存在而发生失效。参考的测试标准: GMW3172 4.2.8/5.5.3/5.5.4, GMW3431 4.4.10, GM9123P 10.2.2, IEC60068-2-13/40/41, GB2423.21/22/25/26, SAEJ1455, MIL-STD-202G Method 105C, MIL-STD-883E Method 1001, MIL-STD-810F Method 500.4, GJB150.2. 3.机械冲击试验目的: 产品在生命周期中通有在两种情况下会遭受到冲击,一种为运输过程中因为车辆行走于颠坡道路产生碰撞与跳动或因人员搬运时掉落地面所产生之撞击。 参考的测试标准:GMW3172 5.4.2, GMW3431 4.3.11, GM9123P 9.2, VW80101 4.2, Etl_82517 8.2.2, MGRES6221001 9.4.2, SES E 001-04 6.13.1, FORD DS000005 10.8.20, FORD_WDS00.00EA_D11 4.6.3, PSA B21 7090 5.4.5, IEC60068-2-27, GB2423.5/6, GJB150.18, EIA-264, SAEJ1455, MIL-STD-202G Method 213B, MIL-STD-810F Method 516.5 4.温湿度试验目的: 温湿度测试方法是用来评估产品有可能储存或者使用在高温潮湿环境中的功能。 参考的测试标准: BMW GS95003-4, GMW3172 5.5.1/5.5.2/5.6, GMW3431 4.4.1/4.4.5/4.4.6, GM9123P 9.6/9.11/9.12, GME60202_0181, VM80101 5.1.2/5.1.3/5.3/5.5.2, FORD DS00005 10.9.1/10.9.2/10.9.3/10.9.8/10.9.9/10.9.10, FORD_WDS 00.00EA_D11 4.5.1/4.5.2/4.5.3/4.5.4/4.5.5/4.5.8/4.8.1/4.8.4, MGRES6221001 9.3, MGRES6221001 11, SES E 001-04 6.1/6.2/6.3/6.4/6.5/6.8/6.9/6.11, IEC60068-2-30, SAEJ1455, JESD22-A103C, JESD 22-A100B,EIA-364,GB2324.1/2/3/4/9/34/4, GJB 150.3/4/9, MIL-STD-810F 507.4, MIL-STD-202G 103B/106G, MIL-STD-1004.1 5.温度试验目的: 使用温度试验来获得数据评价温度对装备安全和性能的影响,效应如:使材料硬化、因不同收缩特性而使零件变形、电阻电容功能改变、缩短寿命、润滑剂失去粘性等。

钢结构的八大基础知识

钢结构的八大基础知识 钢结构的八大基础知识 一、钢结构的特点 1钢结构自重较轻 2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 3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 4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5钢结构可以准确快速地装配 6容易做成密封结构 7钢结构易腐蚀 8钢结构耐火性差 二、常用钢结构用钢的牌号及性能 1炭素结构钢:Q195、Q215、Q235等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优质碳素结构钢及合金结构钢 4专门用途钢 三、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 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 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提出的四种钢材型号是“宜”使用的型号,是在条件许可时的首先选择,并不禁止其它型号的使用,只要使用的钢材满足规范的要求即可。 四、主要钢结构技术内容 高层钢结构技术 根据建筑高度和设计要求分别采用框架、框架支撑、筒体和巨型框架结构,其构件可采用钢、劲性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混凝土。钢构件质轻延性好,可采用焊接型钢或轧制型钢,适用于超高建层建筑;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大,防火性能好,适用于中高层建筑或底部结构;钢管混凝土施工简便,仅用于柱结构。 空间钢结构技术 空间钢结构自重轻、刚度大、造型美观,施工速度快。以钢管为杆件的球节点平板网架、多层变截面网架及网壳等是我国空间钢结构用量最大的结构型式。具有空间刚度大,用钢量低的优点,在设计、施工和检验规程,并可提供完备的CAD。除网架结构外,空间结构尚有大跨悬索结构、索膜结构等。 轻钢结构技术 伴随着轻型彩色钢板制成墙体和屋面围护结构组成的新结构形式。由5mm以上钢板焊接或轧制的大断面薄壁H型钢墙梁和屋面檩条,圆钢制成柔性支持系统和高强螺栓连接构成的轻钢结构体系,柱距可从6m到9m,跨度可达30m或更大,高度可达十几米,并可设轻型吊四。用钢量20~30kg/m2。现已有标准化的设计程序和专业化生产企

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报告

XX研制 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工艺: 质量会签: 标准化检查: XX 2015年4月

目录 1 概述 (2) 2维修性设计 (2) 2.1 设计目的 (2) 2.2设计原则 (2) 2.3 维修性设计的基本容 (2) 2.3.1 简化设计 (2) 2.3.3 互换性 (2) 2.3.5 防差错设计 (3) 2.3.6 检测性 (3) 2.7 维修中人体工程设计 (3) 3 维修性分析 (3) 3.1 产品的维修项目组成 (3) 3.2 系统平均故障修复试件(MTTR)计算模型 (4) 3.3 MTTR值计算 (4) 4可靠性设计 (5) 4.1可靠性设计原则 (5) 4.2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容 (5) 4.2.1简化设计 (6) 4.2.2降额设计 (6) 4.2.3缓冲减振设计 (6) 4.2.4抗干扰措施 (6) 4.2.5热设计 (6) 5 可靠性分析 (6) 5.1可靠性物理模型(MTBF) (6) 5.2可靠性计算 (7)

1 概述 XX是集音视频无缝切换、实时字幕叠加、采集、存储、传输、显示于一体的综合性集成设备。在平台上集成了视频编辑、图片编辑、文稿编辑软件,编辑后的视频、图片能通过平台播放出去。系统配置2-4部4G手机,置专用软件,通过云平台与本处理平台连接,把手机视频、图片、草图、短消息、位置实时上传到处理平台上,处理平台可以实时将手机视频无缝切播出去,在手机上可以在地图上看到相互的轨迹与位置,平台的地图窗口也可以看到手机的位置与轨迹。也可通过联网远程对本平台上的实时视频流或存储的视频资料进行选择读取播放、存储、编辑。使用专门定制的带拉杆的高强度安全防护箱,外形尺寸56x45x26cm, 重量小于20kg, 便于携带。 2维修性设计 2.1 设计目的 维修性工程是XX研制系统工程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XX的可维修性,XX 在研制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维修性设计,提出设计的目标,以便在随后的试制、试验等环节中严格贯彻设计要求,保证XX的维修性达到设计的要求。 2.2设计原则 设计遵循可达性、互换性、防差错性、标准化的原则;严格参照GJB368A-94《装备维修性通用大纲》的规定执行。 2.3 维修性设计的基本容 2.3.1 简化设计 2.3.1.1不少于2部4G手机,远程采集音频视频图片,绘制草图,短消息,手机实时运动轨迹,发送到平台上显示。手机与平台通信应适当加密。

钢结构稳定问题的可靠性研究评述

钢结构稳定问题的可靠性研究评述 稳定问题一直是钢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钢结构体系的广泛应用凸显了稳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钢结构体系设计、建造以及使用当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引入可靠度分析必要的。本文从结构体系稳定的可靠性研究的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稳定性钢结构体系可靠性 一、钢结构体系稳定性研究现状 (一)钢结构体系稳定性研究现状 近二三十年来,高强度钢材的使用,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钢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成为可能。钢结构体系的稳定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研究领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 迄今为止,对钢结构基本构件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已较多,基于各种数值分析的稳定分析已较成熟。但对构件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相互作用的理论和设计应用上还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结构失稳是网壳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所以网壳结构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正确的进行网壳结构尤其是单层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是保证网壳的安全性的关键。自六十年代以来,网壳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注意的焦点。英、美、德、意大利、澳大利亚、罗马尼亚、波兰等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方面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各种方法如牛顿-拉斐逊迭代法、弧长法、广义逆法、人工弹簧法、自动求解技术、能量平衡技术等使跟踪屈服问题全过程,得到结构的下降段曲线成为可能。国内学者关于网壳结构稳定性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献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精确化的理论表达式、合理的路径平衡跟踪技术及迭代策略,实现了复杂结构体系的几何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取得了规律性的成果。同时利用随机缺陷模态法和一致缺陷模态法两种方法,对网壳结构各种初始缺陷的影响进行研究,较好地描述了结构的实际承载过程。也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实验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费用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A.进货测试费 B.质量等级的评审费 C.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 D.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费 2.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主要贡献是() A.开发出了因果图 B.提出了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个要点 C.提出了质量改进三步曲 D.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 3.产品质量的最终裁判者是() A.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B.公司领导 C.产品设计人员 D.顾客 4.企业经营的逻辑起点是() A.识别和细分顾客 B.产品的开发设计 C.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D.销售产品 5.将顾客的需要描述为“金字塔”式层次结构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朱兰 C.石川馨 D.狩野纪昭 6.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A.朱兰 B.菲根堡姆 C.戴明 D.泰罗 7.一般来讲,预防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A.25%-40% B.20%-40% C.10%-50% D.0.5%-5% 8.给核心过程提供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称为() A.设计过程B.生产提供过程C.支持过程D.供应和合作过程 9.发动质量改进的第一步是() A.质量改进的制度化B.高层管理者的参与 C.产品设计人员D.顾客 10.在正态分布情况下,工序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落在6σ范围内的概率或可能性约为() A.99.73% B.95.45% C.68.27% D.80.25% 11. 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 A.质量文件 B.质量目标 C.质量体系 D.最高管理者 12. 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 A. P阶段 B. D阶段 C.A阶段 D. C阶段 13. 在散布图中,当x增加,相应的y减少,则称x和y之间是()

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报告

XX研制 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报告编制: 审核: 批准: 工艺: 质量会签: 标准化检查: XX有限公司 2015年4月

目录 1 概述................................................... 2维修性设计.............................................. 设计目的................................................ 设计原则................................................. 维修性设计的基本内容.................................... 简化设计................................................ 互换性.................................................. 防差错设计.............................................. 检测性.................................................. 维修中人体工程设计...................................... 3 维修性分析............................................. 产品的维修项目组成...................................... 系统平均故障修复试件(MTTR)计算模型 .................... MTTR值计算.............................................. 4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原则........................................... 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 简化设计................................................. 降额设计................................................. 缓冲减振设计............................................. 抗干扰措施...............................................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

《可靠性理论》模拟题(补) 一.名词解释 1.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 可靠性设计:系统可靠性设计是指在遵循系统工程规范的基础上,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一些专门技术,将可靠性“设计”到系统中去,以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3. 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就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割集。最小径集就是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径集。 4. 网络:连接不同点之间的路线系统或通道系统。 5.广义可靠性:广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包括可靠性(即狭义可靠性)与维修性。 6.可靠性指标分配:指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可靠性指标(经过论证和确定的可靠性指标),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合理的分配给组成该系统的各分系统、设备、单元和元器件,并将它们写入相应的设计任务书或经济技术合同中。 7. 降额设计:使元器件或设备工作时所承受的工作应力(电应力或温度应力),适当低于元器件或设备规定的额定值,从而达到降低基本故障率、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目的。 8. 人机系统:指人与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以人为主导而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系统。 二.填空题 1.可靠性的定义包含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对象、使用条件、使用期限、规定的功能、概率等。 2.由三种失效率曲线所反应,表现产品在其全部工作过程中的三个不同时期分别是: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 3.对于可修复的产品,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称为平均寿命。 4.失效率函数为常数λ时,可靠度函数表达式可写为: t e t Rλ- = )(。 5.系统进行可靠度分配时,若已知各元件的预计失效率,而进行分配的方法称为阿林斯分配法。 6.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常用方法有状态枚举法、全概率分解法、最小割集法、最小径集法、不交布尔代数运算规则。 7.割集和径集中反应导致顶上事件发生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割集;反应顶上事件不发生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是最小径集。 8.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寿命、可靠寿命等。 9.产品失效率曲线一般可分为:递减型失效率曲线、恒定型失效率曲线、递增型失效率曲线。

简析影响大型机械钢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简析影响大型机械钢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简析影响大型机械钢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摘要] 根据钢结构系统可靠性安全评定原则,立足大型机械钢结构系统研究对象,建立主体失效模式安全余量的方程,来计算失效概率。做为对风载荷与地震载荷分布进行模拟基础上,通过对大型机械钢结构的算例进行剖析,探讨失效路径长度对大型机械钢结构系统失效标椎及安全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在结构整体承载能力没出现降低的情况之下,失效路径的长度形成越大越好的结论。这个结论对大型机械钢结构可靠性的工程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结构体系稳定的可靠性做为研究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评述。 [关键词]大型机械钢结构;可靠性:不确定因素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大型机械钢结构体系可靠性研究的成果与问题 1、大型机械钢结构体系可靠性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以来,高强度钢材的使用、施工技术的发展及电子计算机的同步应用,大型机械钢结构体系的大发展和广泛应用形成了极强的趋势。大型机械钢结构体系的可靠性是国内外学者们一直关注、研究的领域。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积累,已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为止,针对大型机械钢结构基本构件理论问题的研究已经很多,在相关数值分析的稳定分析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对构件整体稳定性与局部稳定相互作用的理论与设计应用还需深入的研究。由于结构失去稳定是网壳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网壳结构的稳定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正确进行网壳结构稳定性尤其是单层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设计是保证网壳的安全的关键所在。自半个世纪以来,网壳结构的非线性可靠性分析一直是中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创造了如人工弹簧法、能量平衡技术等多种方法,得到结构下降段曲线变为可能。本国学者在网壳结构稳定性同样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献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通

可靠性工程A卷-试题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可靠性工程(A)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分40分) 1、软件可靠性是指在()和()软件完成()的能力。所谓规定的条件是指软件所处的()、()及其()。 2、软件可靠性定义与时间密切相关,()、()、()是最常使用的三种时间度量。 3、某软件系统由6个顺序执行的模块构成,该软件系统成功运行的条件是所有模块都成功执行,假设该软件系统失效率的目标值为0.01失效数/小时,那么,分配到6个模块的失效率指标分别为:λi=()失效数/小时。 4、一般地,软件的可靠性要求可分为()和()两类。 5、一般地,软件可靠性模型的评价体系由()、()、( )、()、()、()等要素构成。6、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和实践的三个基本问题分别是:()、()、()。 7、在严格遵循软件工程原理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和提高软件的可靠性,通常在软件设计过程中还采用()、()、()设计和()等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 8、软件可靠性设计准则是长期的软件开发实践经验和可靠性设计经验的总结,使其()、()、(),成为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可靠性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应满足的要求。 9、一般地,软件容错的基本活动包括()、()、()、()和()等内容。 10、在配合硬件系统进行软件的健壮性设计时,通常应考虑()、( )、( )、( )、( )、( )、( )等因素。 二、判断题(每题1分,总分10分) 1、软件缺陷是由于人为差错或其他客观原因,使得软件隐含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希望或不可接受的偏差的软件需求定义以及设计、实现等错误。() 2、通常情况下,软件运行剖面难以直接获得,在工程上按照:确定客户剖面→定义系统模式剖面→建立用户剖面→确定功能剖面→确定运行剖面的流程来开发软件的运行剖面。() 3、一旦时间基准确定之后,软件失效就可以用累积失效函数、失效密度函数、失效平均时间函数这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且这三种度量标准是密切相关且可以相互转化。() 4、在浮点数运算过程中,10.0乘以0.1一定等于1.0。() 5、在汇编语言编程过程中,原则上禁止使用暂停(halt)、停止(stop)以及等待(wait)等指令。() 6、在系统简化设计过程中,因为软件易于实现或实现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首选采用软件简化设计或者说通过软件简化设计来代替硬件简化设计。() 7、常规软件测试是一种基于运行剖面驱动的测试,而软件可靠性测试则是一种基于需求的测试。

(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应试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 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 B. 差异性 C. 准确性 D. 可比性 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 B. 水平 C. 能力 D. 差异 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 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 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 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 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 B. 诊断测评 C. 配置测评 D. 开发测评 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 B. 诊断性测评 C. 配置性测评 D. 开发性测评 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 B. 考察 C. 诊断反馈 D. 应用 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 B. 教育 C. 个性倾向性 D. 个性 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 B. 可靠性 C. 差异性 D. 基础作用性 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 选拔性 B. 诊断性 C. 配置性 D. 开发性 10、“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选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A. 测评标准刚性最强 B. 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能 C. 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D. 整个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第二章 1、麦克里兰认为,胜任力是能在特定工作岗位、角色或者情景中绩效水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 A. 表示 B. 区分 C. 展现 D. 代表 2、下列模型中,不属于胜任力的结构模型。 A. 洋葱模型 B. 金字塔模型 C. 矩阵模型 D. 冰山模型 3、BEI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里兰开发出来的一种重要的胜任力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这

(完整版)钢结构质量通病

钢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摘要:钢结构施工中,其制作安装的质量是决定整体钢结构质量的关键,重点对违反钢结构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一些违规行为作为可控缺陷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钢结构建筑因其强度高,重量轻,塑性韧性好、抗震性能好;工作可靠性能高;施工周期短;节约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建设领域日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缺陷后,表现为影响正常使用以及承载力、耐久性、完整性的种种隐藏和显露的不足,往往是产生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以下是钢结构施工中的常见缺陷分析: ⒈切割边未加工或达不到规范要求。钢材切割面存在大于1mm的缺棱、弯曲不平等缺陷。原因分析:气割过程操作不规范,切割工艺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 ⑴气割前检查确认整个气割系统的设备全部运行正常,压力表正常无损,割嘴气流顺畅,割炬角度。 ⑵根据机械和板厚选择正确的工艺参数。 ⑶气割时调整氧气射流的形状,使其轮廓清晰、射力高,割炬移动保持匀速,割嘴表面距焰心尖端2-5mm为宜。 ⒉放样、号料尺寸超过允许偏差。 原因分析:构件下料前的放样、号料存在偏差甚至错误。 预防措施: ⑴放样应按图纸1:1的比例在平台上放出大样,同时应预留切割余量、加工余量、焊件收缩量和起拱量等。 ⑵在放样结束后对照图纸仔细核对,检查放样尺寸和偏差,符合要求后,报专职检验员或技术员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下料。 ⒊高强螺栓连接缺陷 3.1螺栓连接孔径,间距偏差大。 原因分析:螺栓孔连接板孔径,孔间距偏差超出规范要求。安装时螺栓不能自由穿入,强行穿入损伤丝扣。 预防措施: ⑴对钻孔精度要求高的连接板采用钻模确保孔间距、孔径尺寸和精度。 ⑵对螺栓孔数量较多的连接板号孔时要先测量,定位出孔群总长,在总长范围内进行分段、定位,避免较大的孔距累计误差。 ⑶利用数控平面钻床进行制孔,采用多叠板一次性钻孔成型,有效避免连接板的孔群偏差。 3.2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达不到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 ⑴施工人员认识不到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重要性,不进行试验或试验不符合要求就直接就进入下道工序。 ⑵不重视抗滑移系数的处理过程,尤其是钢构件两端、柱顶的高强螺栓连接板都不易抛丸清理,致使抗滑移系数达不到设计要求。 ⑶高强螺栓摩擦面未采取防止油漆等污染的保护措施。 预防措施: ⑴对批量生产的高强螺栓连接面,先进行首件试验,摩擦系数试验合格后,制定工艺再批量生产。 ⑵在组装前,对抛丸不易清理的高强螺栓连接板进行单独抛丸。 ⑶向施工人员现场技术交底,要求涂装前采取措施保护好摩擦面(贴纸或粘胶带),防止在处理好的摩擦面误刷涂料。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一、是非题(1分×10题=10分) 1、间接作用大小与结构本身性能有关。(√) 2、在数理统计学上荷载仅有随机过程概率模型这唯一模式来描述。(×) 3、屋面均布活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较大者。(√) 4、在民用建筑梁设计时,楼面活荷载应按楼面从属面积考虑折减系数。(√) 5、基本风速是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年内的平均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的50年一遇的年最大风速。(×) 6、主动土压力大于被动土压力。(×) 7、浅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 8、如果柱截面配筋过多,混凝土收缩会导致收缩裂缝。(√) 9、结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10、国际结构安全度联合委员会推荐使用中心点法计算可靠指标。(×) 二、填空题(1分×15题=15分) 1、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受风对雪的漂积作用、屋面坡度等因素影响。 2、吊车工作级别由使用等级、载荷状态级别两种因素确定。 3、基本风速通常按规定的标准地貌、标准离地高度、公称风速时距、 最大法师样本、基本风速重现期5个条件确定。 4、土压力按挡土墙的移动情况划分为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三类。 5、结构构件抗力不定性包含材料性能不定性、几何参数不定性、计算模式不定性。 二、选择题(2分×5题=10分) 1、由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属(C )类地面粗糙度。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2、教室楼面活载标准值为(B )KN/m2。 A.2.0;B.2.5;C.3.0;D.3.5。 3、只有在(A)设计状况下才考虑准永久组合台。 A.持久 B 短暂 C.偶然 D 地震 4、永久荷载设计基准期内最大值服从(A )分布。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对数正态分布 D.极值Ⅰ型分布 5、计算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当恒载起控制作用是恒载分项系数取值(C )。 A. 1.0 B. 1.2 C. 1.35 D. 1.4 三、简答题(5分×3题=15分) 1、什么是多余地震烈度和罕遇地震烈度?它们与基本烈度有何关系? 2、何为结构可靠性和可靠度?两者有什么联系? 3、简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各种组合 五、计算题(50分) α=o,木檩条沿屋面方向间距1.5m,计算跨度3m,该地区1、某屋盖为木屋架结构体系,屋面坡度1:2,26.57

可靠性鉴定试卷

可靠性鉴定试卷 建工结构事业二部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0.5×30=15分) 1.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评级应分层次依次进行,其中每一层次的等级数量为()。 A.四个安全性等级、四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B.三个安全性等级、三个使用性等级、三个可靠性等级。 C.三个安全性等级、四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D.四个安全性等级、三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2.民用建筑的子单元或鉴定单元的适修性评级,若按修复改造费用占新建造价的百分率作为划分B’r/Br级和C’r/Cr级的界限时,该百分率为()。 A.50%B.70% C.30%D.80% 3. 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安全性鉴定时,评为cu级或du级的剪切裂缝宽度为()。 A. 0.30mm B. 出现裂缝 C. 0.50mm D. 0.70mm 4.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工业建筑的可靠性鉴定评级,应划分为构件、()、鉴定单元三个层次。 A.结构主体B.检验批 C.结构系统D.主体工程 5. 当民用建筑木结构受弯构件出现选项()的斜纹理或斜裂缝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 A.ρ>10% B.ρ>15% C.ρ>20% D.ρ>25%

6.《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构件的安全性评级标准分()个层次。 A.3 B.5 C.6 D.4 7. 对地基基础的调查,除查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有关图纸资料外,上应调查工业建筑现状、()、沉降量和沉降稳定情况、沉降差、上部结构倾斜、扭曲和裂缝情况,以及临近建筑、地下工程和管线等情况。 A.实际使用荷载B.位置 C.材料强度D.尺寸 8. 当混凝土结构表面长期高于()℃,钢结构表面温度长期高于()℃时,应按照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计入由温度产生的附加内力。 A.80,120 B.100,180 C.60,150 D.50,180 9. 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评定等级中,对于重要构件评定为c级时,R/γοS的范围()。 A.≥1.0 B.<1.0,≥0.90 C.<0.90 ≥0.85 D.<0.85 10. 地基基础的承载力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要求,建、构筑物有开裂损伤,此地基基础安全性评定为()级。 A.B B.C C.三D.c 11.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对地基、桩基的安全性进行鉴定评级时,选项()符合该标准的规定。 A.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承载力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 B.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变形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 C.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承载力以及变形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 D.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沉降观测资料或其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习题解答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习题解答 1 荷载与作用 1.1 什么是施加于工程结构上的作用?荷载与作用有什么区别? 结构上的作用是指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原因的总称,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引起结构产生作用效应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施加于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例如结构自重,楼面的人群、家具、设备,作用于桥面的车辆、人群,施加于结构物上的风压力、水压力、土压力等,它们都是直接施加于结构,称为直接作用。另一种是施加于结构上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例如基础沉降导致结构外加变形引起的内力效应,温度变化引起结构约束变形产生的内力效应,由于地震造成地面运动致使结构产生惯性力引起的作用效应等。它们都是间接作用于结构,称为间接作用。 “荷载”仅指施加于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而“作用”泛指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的所有原因。 1.2 结构上的作用如何按时间变异、空间位置变异、结构反应性质分类?结构上的作用按随时间变化可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按空间位置变异可分为固定作用和自由作用;按结构反应性质可分为静态作用和动态作用。 1.3 什么是荷载的代表值?它们是如何确定的? 荷载代表值是考虑荷载变异特征所赋予的规定量值,工程建设相关的国家标准给出了荷载四种代表 值: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荷载可根据不同设计要求规定不同的代表值,其中荷载标准值是荷载的基本代表值,其它代表值都可在标准值的基础上考虑相应的系数得到。 2 重力作用 2.1 成层土的自重应力如何确定? 地面以下深度z 处的土体因自身重量产生的应力可取该水平截面上单位面积的土柱体的重力,对于均匀土自重应力与深度成正比,对于成层土可通过各层土的自重应力求和得到。 2.2 土压力有哪几种类别?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 根据挡土墙的移动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三种类别。土的侧向压力的大小及分布与墙身位移、填土性质、墙体刚度、地基土质等因素有关。 2.3 试述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产生的条件?比较三者数值的大小?当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位移或转动,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时墙背所受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可用E0 表示。 当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离开土体方向移动或转动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从静止土压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墙后土体出现滑动面。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将沿这一滑动面向下向前滑动,在滑动楔体开始滑动的瞬间,墙背上的土压力减少到最小值,土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可用E a 表示。 当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土体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体挤压墙后土体,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从静止土压力值逐渐增大,墙后土体也会出现滑动面,滑动面以上土体将沿滑动方向向上向后推出,在滑动楔体开始隆起的瞬间,墙背上的土压力增加到最大值,土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可用E p 表示。 在相同的墙高和填土条件下,主动土压力小于静止土压力,而静止土压力又小于被动土压力,即: 2.4 如何由朗金土压力理论导出土的侧压力计算方法? 郎金土压力理论假定土体为半空间弹性体,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且无附加荷载,根据半空间内土体的应力状态和极限平衡条件导出了土压力计算方法。当填土表面受有连续均布荷载或局部均布荷载,挡土墙后有成层填土或填土处有地下水时,还应对侧向土压力进行修正。 2.5 试述填土表面有连续均布荷载或局部均布荷载时土压力的计算?

机械零部件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

机械零部件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 作者:常秀旺宋晓艳 来源:《汽车世界·车辆工程技术(中)》2019年第07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机械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机械产品在满足功能性和多样性的同时,更需要满足可靠性的要求,所以本文针对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方面加以阐述分析。 关键词: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 1 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概述 零部件在机械设备中起到负载、部件联动、动力传输的重要作用,在设备长时间工作状态下,零部件易发生是失效现象,令机械设备产生故障。当零部件发生损毁现象时,例如老化、堵塞、松脱等,将增加联动部件的运行压力,提升零部件故障检测的难度。此外,机械设备加工工艺、工作原理存在差异性,在零部件基准参数方面难以进行统一,只有少部分密封件、阀门、泵体等零部件实现通用化、标准化。为此,在对零部件的可靠性进行设计时,零部件的荷载分布能力、材料强度等则应作为主要突破点。 2 可靠性设计方法 可靠性优化设计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鲁棒设计法和降额设计法。 2.1 鲁棒设计法 鲁棒设计法,是由日本的机械设计师田口玄一首次提出,以统计分析为基础,主要是根据产品的不可用性为用户产生的损失来评判设计的可靠性。其中的损失指的是流失的可用性与合格可用性的比值,流失的可用性越大则可靠性越差,即产品合格性越差,说明产品质量不合格。因此,降低流失可用性是关键因素,也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重点,可以通过严格审核产品设计、加强生产材料质量检验,优化生产加工工艺、强化产品调试试验等提升产品可靠性。 任何一种机械产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这是因为,机械产品设计功能的实现受到制造因素、使用环境因素以及使用年限等因素的影响。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如温度等可变因素有很多,使用过程中环境中的粉尘、烟雾、高温等可变因素也很多,由于产品使用的时间变长,产品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某些参数可能会发生改变,系统不可避免地会老化,以上种种因素都会使得产品变得敏感,这种设计方法正是以降低这种敏感性为主要目的。 2.2 降额设计

钢结构可靠性鉴定方案参考

XXXX项目 可靠性鉴定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XXX,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面积共计XXXX㎡,结构形式为门刚结构。 二、检测鉴定目的 XXXX 三、主要检测鉴定依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GB 50204-2002) 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9.《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XG1-2009) 四、检测鉴定程序 1.建筑的相关原始资料收集及核查,建筑基本情况调查。 2.基础工作状况和建筑周边场地查勘。 3.上部结构及构件工作状态检测 包括:建筑物的侧向位移量测,构件的裂缝、变形检测。

4.上部结构及构件的施工质量及性能检测 包括:轴线尺寸、层高、构件截面尺寸量测,梁柱节点检测,焊接质量检测。 5.建筑结构整体性和围护结构检测。 6.根据检测结果并参考设计图纸结合现状调查、勘测结果,对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并对结构可靠性进行评定。 五、现场主要检测内容 结构体系及规则性检测,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检测,建筑物的侧向位移量测,构件的裂缝、变形检测,围护系统检测。 1.工程概况调查 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程度,结构形式,层数、建筑面积,开工时间。 2.场地、地基与基础调查 场地危险性,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和倾斜,基础外观破损,上部结构裂缝、倾斜有无发展趋势。 3.结构总体检测 建筑结构平面及结构竖向构件的规则性和连续性,建筑高度和层数,结构侧向位移,轴线尺寸、结构构件的尺寸、截面形式,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 4.工程使用情况调查 周边地面有无沉陷,使用用途,板面、板底装饰情况,屋面情况(是否上人屋面,有无防水、隔热层,有无水箱等集中荷载以及水箱尺寸,有无积水),内、外装饰情况,阳台栏板、屋面女儿墙(有无横向、竖向裂缝,与墙连接处是否脱开); 5.结构构件检测 ○⑴检查钢柱、钢梁的结构布置; ○②检查柱脚节点、梁柱节点工作状态,观察其支座节点板、焊缝等有无异常的变形及裂缝; ○③抽取部分钢梁、钢柱进行工作状态检查; ○4抽取部分钢柱、钢梁进行截面尺寸检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