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第3单元 归纳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第3单元 归纳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第3单元  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

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长度单位从大到小:千米 > 米 > 分米 > 厘米 > 毫米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

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000千克= 1吨 1千克=1000克 1000克=1千克

8、单位换算:小到大除,大到小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检测》附答案

第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选择:羽毛球组的人数比围棋组的人数多()人 A. 6 B. 5 C. 4 2.下表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情况。 (1)喜欢( )的人数最多。 A.连环画 B.故事书 C.科技书 D.其他 (2)喜欢( )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 B.故事书 C.科技书 D.其他 (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 )人。 A.10 B.6 C.4 D.8 (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 )人。 A.30 B.20 C.26 D.12 3.小明、小芳和小兰进行口算比赛,他们分别完成了79道、111道、98道。小明说:“我不是最多的。”小芳说:“我做的最接近100道。”那小明完成了()道。 A.79 B.98 C.111 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现在有15元钱,可以买()千克的香蕉。 A.5000 B.5 C.500 4.小明、小丽、小刚三个人进行跳绳比赛,小刚说“我不是最后一名”,小丽说“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我比小刚的成绩好”,第一名是()。 A.小明B.小丽C.小刚 二、判断题 5.(2019二下·吉林月考)用正字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5个数据。() 6.判断:下面的物体只能根据颜色来分类。

三、填空题 7.二年级(1)班和二年级(2)班举行百米短跑对抗赛。(1)班的三名队员的最好成绩分别是:1号14秒2,2号15秒,3号15秒1;(2)班的三名最好成绩分别是:1号14秒8,2号14秒8,3号15秒6。比赛规则是:一对一分别比赛,胜一次,得1分。最后结果是(2)班以2比1获胜。(2)班是如何取胜的呢? 二年级(1)班二年级(2)班本场胜者 第一场1号14秒2 ________ ________ 第二场2号15秒________ ________ 第三场3号15秒1 ________ ________ 8.下面是二年二班同学阅读课上阅读图书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表,并回答问题。 (1)喜欢阅读________的人数最多,喜欢阅读________人数最少. (2)二年二班一共有________人。 (3)学校图书室响购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__。 9.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吃水果的情况。 葡萄男生:5人女生:7人 西瓜男生:10人女生:6人 苹果男生:12 女生:8人 菠萝男生:9人女生:5 请根据上面的记录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1) 水果葡萄西瓜苹果菠萝 人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全班一共有________人。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备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3、本组教材各部分都是紧紧围绕秋天这个主题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相互关连,紧密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为习作做准备。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试卷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jiā jié pīn mìng mò fáng fēi wǔ bō luó xiāng féng jǐn zhāng yáo yuǎn chuí tóu sàng qì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促()赏()扬()邮()忆()捉()裳()杨()油()亿() 三、我能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shàn( ) mò( ) zàng( ) dān g( ) 扇磨藏当 shān ( ) mó( ) cáng( ) dàng(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匆匆地()()海洋 快活地()()的歌 拼命地()()的叶子 甜甜地()()的气味 五、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黄黄的叶子像(),(),扇走了夏天的()。它把红色给了(),红红的枫叶像(),(), 邮来了秋天的()。 2、()白,晚霞(),()对云横。雨中(),灯下()。 3、我们(),(),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4、 ,篱落。 独在,思亲。

选择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I 六、读下面的句子,给带点的词语换个说法。 1、“刷刷”,是黄叶道别 ..()的话音。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走过这辽阔 ..()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4、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 ..()地点头。 5、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 ..(),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七、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读了短文,我知道了,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告诉()、()、()冬天就要来了;()、()、()早已准备好过冬了。 2、我还能自己这样写: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冬天快要来了。它就()。 3、冬天快要来了,小青蛙在(),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我知道()也是这样的。 冬天快要来了,杨树、柳树的叶子(),我知道()也是这样的。 八、课外阅读。 我爱校园 我们的校园可漂亮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校园中的花坛了。 花坛真美啊,春天百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梨花白的像雪,桃花露出了粉红的笑脸,淡雅娇小的迎春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舞动着黄色的裙子…… 夏天,太阳花开了,好像正在和太阳公公说话呢!牵牛花开了,像是吹着小喇叭欢迎夏天的到来呢。 秋天,花坛里菊花开了,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美不胜收。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怎能少了桂花呢?你看,那一个个淡黄的小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十里飘香,沁人心脾。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三上·安宁期末)二一班去动物园的有40人,其中参观熊猫馆的有30人,参观大象馆的有25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 )人. A. 10 B. 15 C. 20 2.(2020三上·镇原期末)三(2)班同学们订报纸,订语文报纸的有30人,订数学报纸的有26人,两种报纸都订的有8人。订报纸的一共有( )人。 A. 56 B. 48 C. 40 3.有101个同学带着矿泉水和水果去春游,每人至少带矿泉水或水果中的一种。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1人。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 )人。 A. 48 B. 95 C. 7 4.(2019三上·萧山期末)301班有35人,每人至少参加一个兴趣组。参加“五子棋”组的有23人,参加“航模”组的有18人,两个组都参加的有( )人。 A. 41 B. 6 C. 35 5.(2019三上·余杭期末)我们班会打排球的有23人,会打篮球的有16人,两种都会的人最多不超过( )人。 A. 23 B. 16 C. 17 6.(2020三上·景县期末)三(1)班每人至少订一种课外读物,订《漫画大王》的有25人,订《快乐作文》的有29人,有14人两种刊物都订。三(1)班共有( )人。 A. 40 B. 54 C. 68 7.(2019三上·上虞期末)学校乐队招收了43名新学员,他们或者会拉小提琴,或者会弹电子琴,或者两种乐器都会演奏。据统计,会拉小提琴的有25名,会弹电子琴的有22名。那么,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 )名。 A. 7 B. 4 C. 3 8.(2019三上·诸暨期末)同学们去果园摘水果的情况如图,( )的说法是正确的。 A. 摘火龙果的有32人 B. 一共有112人摘水果 C. 只摘蜜橘的有60人 D. 两种水果都摘的有20人 二、判断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一、认字 融(róng)(融化)(融入)(融雪) 伐(fá)(伐木)(砍伐)(伐树) 锯(jù)(锯树)(锯木头) 切(qiē)(切开)(切块)(切分) 燃(rán)(燃放)(燃烧)(燃灯) 缩(suō)(缩小)(畏缩)(退缩) 吞(tūn)(吞下)(吞并)(囫囵吞枣) 悲(bēi)(悲惨)(悲哀)(悲伤) 咽(yàn)(吞咽)(咽气)(咽下) 宣(xuān)(宣布)(宣告)(宣传) 处(chǔ)(惩处)(处罚) 诱(yòu)(诱惑)(诱人)(引诱) 强(qiáng)(强大)(强健)(自强) 介(jiè)(介绍)(简介)(介入) 宗(zōng)(祖宗)(宗旨)(宗法) 召(zhào)(召开)(召唤)(号召) 孝(xiào)(孝顺)(孝敬)(孝心)

二、会写的字 冷(冷静)(寒冷)(冷漠) 离(离别)(离开)(距离) 等(等待)(等候)(等级) 剩(剩下)(剩余)(剩饭) 斧(斧头)(斧子)(鬼斧神工) 砍(砍树)(砍伐)(砍断) 谷(谷子)(谷物)(稻谷) 柴(柴草)(柴火)(火柴) 煤(煤炭)(煤气)(烧煤) 油(油灯)(汽油)(火上浇油) 刚(刚才)(刚刚)(刚强) 流(流动)(流汗)(流水) 泪(泪水)(眼泪)(泪珠) 算(打算)(暗算)(计算) 接(接近)(接受)(接见) 旅(旅行)(旅途)(旅客) 三、多音字 答:(dā)答理几:(jī)几乎稍:(shào)稍息(dá)回答(jǐ)几个(shāo)稍微切:(qiē)切开骨:(gū)骨碌应:(yìng)答应

(qiè)一切(gǔ)骨头(yīng)应当 四、辨字组词 谷(谷物)煤(煤矿)油(柴油)睁(睁开) 各(各自)媒(媒体)抽(抽水)挣(挣钱) 旅(旅游)咱(咱们)管(管理)拼(拼写) 族(民族)自(自己)官(官员)饼(月饼) 五、近义词 寒冷——冰冷朋友——好友融化——融解 必须——务必难受——难过舒服——舒坦 努力——尽力调皮——淘气费力——吃力 照样——照旧依旧——依然也许——大概 大吃一惊——大惊失色争先恐后——力争上游 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六、反义词 旧——新强——弱足——亏 处罚——奖励朋友——敌人融化——凝固 非常——平常悲哀——欢乐集合——解散 消失——浮现犹豫——果断可惜——幸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 知识技能(65分) 一、小小填空,轻松完成。(每空1分,共30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2.3分米=()厘米600毫米=()分米80毫米=()厘米5吨=()千克7千米=()米500厘米=()米 8千米-2千米=()米15厘米+25厘米=()分米 1吨+800千克=()千克5000千克-3吨=()千克 3.(湖北武汉)铅笔长厘米毫米,如果用去了8毫米,还剩毫米。 3.在里填上“>”“<”或“=”。 5.如果每人每天节约2千克水,一个五口之家一天可以节约()千克水,()天可以节约1吨水。 6.元元把一根长2分米的纸条对折了两次,然后沿折痕剪断,现在每小段长()厘米。 7.王老师每天从家骑电动车到学校要花10分钟,如果电动车每分钟大约行驶600米,王老师家距学校大约()千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把1厘米长的细线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2.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0千克,那么50个这样的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

3.电梯限乘18人,载重2千克。() 4.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从0刻度开始量。() 5.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三、快乐ABC。(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一头大象重5吨60千克,合()。 A.5600千克 B.5060千克 C.5006千克 2.右图中钉子的长度是()。 A.3厘米3毫米 B.3厘米7毫米 C.5厘米3毫米 3.(广东广州)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正好是1千米。 A.两圈 B.两圈半 C.三圈 4.武汉的成成要去离家1497千米的海南旅游,合适的出行方式是()。 A.骑自行车 B.骑摩托车 C.乘飞机 5.(湖北武汉)沙湖果品批发市场运进大批水果,记录如下。 卡车限载1吨,不能选择()运送。 A.苹果和柚子 B.皇帝柑和香蕉 C.梨和柚子 四、操作题。(共20分) 1.量一量。(6分) 2.画一画。(4分) (1)画一条比3厘米长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分米短37厘米的线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第九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5分) 三年级(2)班有56名学生,某个月进行了两次数学测试:第一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6,9,15,16,27,33,56;第二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7,9,16,27,36,40,48,51,53。 1.第一次得100分的有()人。 A.5 B.7 C.9 D.3 2.第二次得100分的有()人。 A.5 B.7 C.9 D.3 3.两次都得100分的有()人。 A.3 B.5 C.7 D.9 4.只在第一次得100分的有()人。 A.2 B.3 C.4 D.6 5.只得过一次100分的有()人。 A.15 B.13 C.10 D.9 二、我会填空。(1题10分,2题9分,3题8分,共27分) 1.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竞赛的学生名单如下表所示:

(1)把参加竞赛的学生名字前面的序号填在合适的圈里。 (2)参加语文竞赛的有()人。 (3)参加数学竞赛的有()人。 (4) 同时参加两种竞赛的有()人。 (5)参加语文竞赛或数学竞赛的一共有()人。 2.. 小丽爱吃的水果有()种,小明爱吃的水果有()种,他们爱吃的水果共有()种。 3.红星小学全校“月评比”,获得“卫生好”流动红旗的有27个班,获得“纪律好”流动红旗的有32个班,两面红旗都获得的有14个班。 (1)补充完整下边的图。

(2)红星小学全校获得“卫生好”流动红旗或“纪律好”流动红旗的一共有() 个班。 三、先计算下面各题的得数,再把算式前面的字母填在相应的圈内。(10分) A.265×4=B.18×6=C.380×7= D.576×4=E.410×5=F.355×6= 四、下面是参加跳高、跳远比赛的人员名单:(每题4分,共12分) 1.请根据表格内容填写参赛人员的序号。 2.上图的中间部分表示什么? 3.参加跳高比赛或跳远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 第8课 教案

8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与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课文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并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课后练习提出“朗读课文”“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等学习要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梳理、交流等方法,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认识“旧、饿”等生字,掌握多音字“挣、几、晃、喷”,会写“柴、冷”等生字,会写“火柴、围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理解所表达的愿望。 3.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4.了解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的手法。 5.感受小女孩在面临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时,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1.认识“旧、饿”等生字,掌握多音字“挣、几、晃、喷”,会写“柴、冷”等生字,会写“火柴、围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理解所表达的愿望。 教学难点 1.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2.了解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的手法。

3.感受小女孩在面临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时,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识字写字 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方法,能自主识字,爱上汉字。可通过图片或结合生活经验认识生字“蜡、烛”;也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燃、焰、烛”;还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识记方法,寻找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在识记的过程中体会汉字的趣味性。 对会写字的指导主要针对笔画的起落避让、间架结构的合理安排。在指导前,先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占格情况、书写特点。指导后可让学生进行练习,进而评价并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书写兴趣。 2.朗读理解 朗读与理解课文相结合。本文朗读的基本语调应低沉、缓慢。在具体朗读时,可引导学生想象小女孩所处的环境,体会小女孩心情的细微变化,从而有感情地朗读。 1.根据拼音,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查字典,了解本课多音字“挣、几、晃、喷”的读音。 2.运用自己熟悉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 3.搜集作者安徒生的简介。 4.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旧、饿”等生字,掌握多音字“挣、几、晃、喷”,会写“柴、冷”等生字,会写“火柴、围裙”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 板块一插图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 (1)观察到哪些信息? (2)有什么疑问?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考点一:字音字词 易错字音、字形: 多音字: 1、形近字组词 晨(清晨)汉(汉字)艳(艳丽)服(服气)辰(星辰)汗(汗水)色(白色)报(回报)装(西装)扮(扮演)球(足球)读(读音)壮(壮大)份(月份)求(追求)卖(出卖)静(宁静)影(电影)停(停止)粗(粗壮)争(争斗)景(景色)亭(凉亭)且(而且)落(落叶)荒(荒山)笛(竹笛)舞(舞会)洛(洛阳)慌(慌张)由(自由)午(中午)狂(张狂)假(假日)罚(责罚)互(互换)

王(王子)暇(无暇)训(训斥)豆(豆子) 所(所以)够(不够)猜(猜谜)扬(张扬) 听(听见)句(句号)青(青山)杨(杨树) 臂(双臂)绒(绒毛) 辟(开辟)茸(毛茸茸) 高频真题重现 1.读拼音,写词语。 kuáng fēng yáng qǐshuāng bì(1)一阵()过后,人们盼望已久的大雨终于落下来了,大家(),快乐地舞蹈起来。 zǎo chén xiān yàn fúzhuāng dǎban (2)(),同学们穿着()的()来学校上学,把学校()得十分美丽。 2.选字填空 汉汗荒慌例列笛由 ()水()野()车口() ()字()忙()如理() 考点二:成语 成语释义: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或解释为内容混乱的,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摇头晃脑: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鸦雀无声:意思是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高频真题重现 1、查字典,完成填空。 “假”的部首是________________,除去部首还有___________画,这个字的第三笔是____________。“假”是个多音字,在“放假”一词中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另外一个读音还可以组成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1)咿咿呀呀(AABB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糊里糊涂(ABAC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依依不舍(AABC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句子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知识清单

第三单元知识清单 一、单元知识框图 二、单元知识的前后联系 已学的相关知识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尺子和长度单位厘米、米,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和读数,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 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估计物体的质量 后续将学的相关知识 三年级下册面积: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了解面积与长度之间的关系;面积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 三、单元知识梳理 1.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 作单位。1厘来中间的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来(dm)作单位。10厘米是1分米。 (3)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干米。 2.长度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 (1)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4)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 3.距离的估测。 估测距离的方法:①以步长为标准,数步数进行估测;②以站点为标准,数经过的站点数进行估测;③以走路时间为标准,通过时间进行估测。 4.吨的认识: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5.质量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 (1)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关系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6.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地思考,有序而完整地解决问题。 四、单元知识方法总结 当所求的问题不能一下找到解决方法,或答案有几种可能时,可以运用列表法列出所有方案。列举时注意按顺序进行,可以有效防止遗漏或重复,再从表中选出符合题意的方案。 示例 有25人去划船,要使每条船正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其中哪种方案最省钱? 每条大船船限坐5人每条船限坐4人 租金7元租金6元 1.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题目要求首先考虑怎样租船才能使每条船正好坐满。然后从正好坐满的租船方案中选择租金最少的方案。 2.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方法:列表法 分析: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

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第九单元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是属于集合思想一个数学体系。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学习数数时,把2个三角形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和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总人数不相符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渗透并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学情分析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课型】:新授【课时】:1节【节次】:1节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具学具】:实物投影、情境图。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1、我想试试同学们反映快不快,请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地进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板书:爷爷、爸爸、儿子】 2、两个爸爸【板书:2】,两个儿子【板书:2】,却只买了三张票【板书:3】。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chuān dài hú dié yóu xì wán shuǎ jiǎ zhuānɡ ( ) ( ) ( ) ( ) ( ) ɡuān chá yǒnɡ qì rónɡ máo hé lǒnɡ jìnɡ lǐ ( ) ( ) ( ) ( ) ( ) 二、我会连。(4分) 禁chàn 颤 jìn 傣 dǎi 某 mǒu 三、组词(10分)。 瓣()峰()坪()孔()掌() 辫()锋()评()礼()常() 四、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假日( jià jiǎ)好奇( hǎo hào)白发( fā fà)似的( shì sì) 摇晃(huǎnɡ huànɡ)朝霞(cháo zhāo)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2、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六、照样子,写词语。(8分)

白发苍苍()()()()笑呵呵()()()()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8分) 一()教师一()小路一()草地一()课文一()相 一()炊烟一()槐米一()小学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早晨,从()上,从()里,从一条条开着()和()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的,有景颇族的,有()和德昂族的,还有()的。 2、你们这()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力量。 3、(),怕得鱼惊不应人。 九、照样子写句子。(6分) 1、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得翅膀;有的往篮子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得,像觅食的小鸭子。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 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十、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向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字划去。(1分) 2、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3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知识点

8《卖火柴的小女孩》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主 要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夜莺》《海的女儿》,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 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深刻地揭示了社会 的罪恶。 2.《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一共擦亮了五次火柴,第一次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因为她很冷, 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因为她饥饿,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 因为她孤独,渴望得到快乐;第四次看到了慈爱的奶奶;第五次看到了高大、美丽的奶奶,因为她痛苦,渴望得到亲人的疼爱。最后小女孩的命运是冻死在街头。 3.几jī几乎、窗明几净jǐ几个、几何 巧记:明明几(jī)乎每天都要朗读几(jǐ)首诗。 晃 huǎng 晃眼、明晃晃 huàng 摇晃、晃动 巧记:那明晃(huǎng)晃的汽车灯光突然照射过来,妈妈一惊,骑着的电瓶车也跟着摇晃(huàng) 了一下。 喷pēn 喷泉、喷射pèn 喷香、喷喷香 巧记:喷(pèn)香的花丛中有一座音乐喷(pēn)泉。 挣zhēng 挣扎zhèng 挣脱、挣钱。 巧记:飞蛾拼命挣(zhēng)扎,也没能挣(zhèng)脱蜘蛛网,眼睁睁地成了蜘蛛的晚餐。 4.蜷.(quán)缩、打成卷.(juǎn)、燃.(rán)烧、薄.(bó)纱、火柴梗.(gěng) 5.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虚实结合,作者由现实展开丰富的想象,五次幻想将小女孩的悲惨表现到 极致。幻想是那么美好幸福,现实又是那样残酷痛苦,加深了作品的感染力。 6.“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第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的幸福,她是在美好幻想里死去的;第二个幸福指小女孩死了就幸福 了,就没有了饥饿和痛苦了。句中两个幸福真正的含义是受罪和死亡。 7.《稻草人》作者叶圣陶,《灰姑娘》作者格林兄弟,《拇指姑娘》作者安徒生。 9*《那一定会很好》 1.《那一定会很好》中种子生根、发芽,然后发生的变化是: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2.种子想站起来,大口呼吸空气,于是它变成了一棵树;它想变成一棵会跑的树,于是它变成了一辆 手推车;它想停下来休息,就变成了椅子;它想躺下来,最后就变成了木地板。 3.反义词:难受—舒服高大—矮小调皮—乖巧费力—轻松舒展—蜷缩满意—失望 4.种zhǒng 种子、品种zhòng 种地、种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九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1.如图,把5张画连在一起钉在墙上,需要()个图钉。 2. (1)小刚买了()种文具,小娜买了()种文具,两人一共买了()种 文具。 (2)两人买的相同的文具是()。 3. (1)喜欢唱歌的共有()人,喜欢画画的共有()人。 (2)既喜欢唱歌,又喜欢画画的有()人。 (3)喜欢唱歌的和喜欢画画的共有()人。 4.统计午餐。 (1)周六和周日一共做了()道菜。 (2)重复的菜有()道,不重复的菜有()道。 二、做一做。 1.统计人数。 (1)把人名填在圈里。

(2)一共调查了()人,只喜欢篮球的有()人,只喜欢足球的有() 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人。 2.填整十数。 3.调查40户学生家庭,每户至少有两种物品中的一种。 有电脑的有摄像机的 33户28户 三、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30×7=500×8=23×2=15×8=+=-= 2.列竖式计算。 465+278= 324+128= 403-156=423-86= 482+561= 312-115=

四、解决问题。 1.三年级有92个小朋友参加文艺会演,其中参加大合唱的有68人,参加舞蹈 演出的有64人,每人至少参加一项表演,三年级既参加大合唱又参加舞蹈演出的有几人? 2.三(3)班有30人去过西湖,有20人去过长城,其中有9人两个地方都去了, 没有一个地方都没去过的。三(3)班一共有多少人? 3.某工厂有180人,其中每个人要么会打乒乓球,要么会打羽毛球,要么两样 都会。现知道会打乒乓球的有80人,既会打羽毛球又会打乒乓球的有20人,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只会打羽毛球的有多人? 4.一次数学测验。三(2)班36人中,做对第一道拓展题的有21人,做对第二道 拓展题的有18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拓展题。两道拓展题都做对的有几人? 5.三(1)班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16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18人,其中有 6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没有一个小组都不参加的。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听写: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力量 热闹古老铜钟粗壮洁白摇晃盛开玩耍使劲凤尾竹绒毛假装居然 这些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峰顶似乎忽然咱们奋力决心 终于辫子勇气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 二、比较组词: 评(评价)粗(粗壮)招(招呼)湖(湖水)要(要求)仰(仰头) 坪(坪坝)组(组织)召(号召)蝴(蝴蝶)耍(玩耍)迎(欢迎) 钓(钓鱼)袋(口袋)些(这些)带(皮带)包(书包)辫(辫子) 钩(钩子)装(假装)此(此处)戴(穿戴)苞(花苞)瓣(花瓣) 峰(山峰)锋(锋利)拢(合拢)陡(笔陡)连(连长)似(似乎) 蜂(蜜蜂)逢(相逢)龙(龙宫)徒(徒弟)链(铁链)以(以后) 三、同义词: 飘扬---飘荡绚丽---壮丽假装--伪装观察--察看勤劳--勤快 汲取--吸取鼓舞--鼓励纪念--怀念居然--竟然清香--幽香 甜蜜--甜美奋力--努力似乎--好像、仿佛 四、反义词: 鲜艳---素净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纤细黎明--傍晚 仔细--马虎可爱--可恨合拢--张开居然--果然勤劳--懒惰 散发--收集清香--恶臭满载而归--空手而回 五、多音字: 放假(jià)假(jià)日假(jiǎ)装真真假假(jiǎ) 朝(cháo)代朝(cháo)向朝(zhāo)阳朝(zhāo)霞 互相(xiānɡ)相(xiānɡ)互照相(xiànɡ)一张相(xiànɡ)片 似(sì)乎似(shì)的 晃(huǎnɡ)眼明晃晃(huǎnɡ)晃(huànɡ)动摇晃(huànɡ) 问好(hǎo)好(hǎo)事好(hào)奇好(hào)客 六、填上适当的词语: (古老)的铜钟(淡淡)的清香(火热)的劳动一(间)教室一(缕)炊烟 (粗壮)的枝干(快乐)的歌声(长长)的钩刀一(所)小学(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备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二【教学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3、本组教材各部分都是紧紧围绕秋天这个主题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相互关连,紧密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为习作做准备。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九单元 测试卷A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测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分一分 (共2题;共2分) 1. (1分)万老师对本校学生课间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五年级有的同学喜欢踢毽子,的同学喜欢跳绳,这两项活动都不喜欢的同学占全年级的。那么既喜欢跳绳又喜欢踢毽子的同学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2. (1分)给正方形涂上黄色。 二、看图回答 (共2题;共3分) 3. (2分)看图回答 (1)两个人都喜欢的动物是________。 (2)只有王明喜欢的动物是________;只有李兰喜欢的动物是________。 4. (1分)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 在一家公司里,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在100个职员当中,会开车的有83人,会游泳的有75人,开车和游泳都

不会的有10人.既会开车,又会游泳的有多少人? 三、解决问题 (共7题;共11分) 5. (2分)某小学举行数学、语文、常识三科竞赛,学生中至少参加一科的:数学203人,语文179人,常识165人.参加两科的:数学、语文143人,数学、常识116人,语文、常识97人,三科都参加的:89人.问这个小学参加竞赛的总人数有多少人? 6. (1分)下图是二(1)班全班的调查情况。 下面我们来看看全班的情况,并解答问题。 7. (1分)六一儿童节小明、小红买去公园游玩时所需的食物,小明买了5种,小红买的比小明多4种,他们俩买的食物中有3种是相同的。他们一共买了多少种食物? 8. (1分)某工厂有180人,其中每人会打乒兵球,或会打羽毛球,或两样都会。现知道会打乒兵球的有80人,会打羽毛球也会打兵乓球的有20人,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只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 9. (3分)三(2)班有37名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7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29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多少人? 10. (2分)三个小朋友比赛,看谁写出带“春”字的成语多。小明写出了12个,小可写出了8个,小红也写出了8个。小可写出的8个成语小明都写出来了,小红写出的成语中有6个小明和小可也写出来了。 (1)将小明,小可以及小红写出成语的个数画图表示出来。 (2)他们三人一共写出了多少个成语? 11. (1分)水果商店运进一批苹果共重48千克,第一天卖出总数的,第二天卖出的与第一天的相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爱秋天 今年秋天,爸爸妈妈又带我去爷爷家玩。这天,天那么高,那么蓝,万里碧空 飘着一丝丝白云,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不知不觉我们到了爷爷家。 爷爷家门前是一片果园,葡萄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 凉棚葡萄架上挂满了一大串的葡萄,像一颗颗珍珠,亮晶晶的。那黄澄澄的 橘子,五个一群,三个一伙,头挨着头,脸对着脸,好像再说: “小主人,欢迎你回 来!”最让人垂涎三尺的是那一个个大大的鸭梨,一口咬下去,全是甜滋滋的汁水,美丽的秋天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又迎来了美丽的秋天。你看: 丛林里小动物们都忙着准备过冬的食物,变黄的叶子落在大地上,好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农田里,农民伯伯们正满怀欣喜的丰收着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果园里,那些已经成熟的苹果你挤我碰等着人们去摘。还有紫色的葡萄和黄色的香蕉会让你搀得直流口水。 我觉得秋天非常xx,你呢?多甜啊! 果园旁边是一片金灿灿的稻,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不住地向我点头, 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 啊!我爱秋天的景色。 秋天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稻田旁边有个池塘。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 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 稻田那边飞来两只燕子,看见树叶往下落,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在说: “电报来 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 秋天的公园 秋天,公园里可xx啦! 各种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美丽极了。桂花也开 了,小小的,黄黄的,还发出一阵阵香味儿。 梧桐树的叶子黄了,一片片飘下来,像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舞蹈。枫树的叶子红 了,远远看去,像一片火。银杏树的叶子也从树上落下来,一片片银杏树叶就像一 把把的小扇子。只有松树和柏树还是那么绿,高高地挺立着,像风雨中站岗的战士。 美丽的公园!美丽的秋天!秋天真美秋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你瞧,枫叶红红的,像一枚枚邮票,;银杏树上缀满了金黄色的“小扇子”;梧桐树的叶子由绿变黄,有些飘落到地上,我喜欢去踩它们,一踩,就能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3单元知识点

三天气 一、我们关心天气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5.了解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利用感官和一些工具进行观测、了解并记录天气变化的信息。 6.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做出天气预报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7.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8.天气日历中我们一般要注明日期、天气现象等重要信息;要坚持每天观察,真实记录。 二、认识气温计 1.太阳是地球获取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2.温度是观察和记录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它们的结构功能是有区别的,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4.天气冷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准确测量。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 5.气温计上有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信息。 6.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双金属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7.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测量气温 1.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2.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让气温计保持干燥,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让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测量气温,将测量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更加方便我们了解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4.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 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