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及规范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及规范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及规范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及规范

种植设计总评说明

一、种植要点

1、严格按苗木表规格购苗,应选择根系发达枝干健壮,树形优美无病虫害的苗木,大苗移

植尽量减少截枝量,严禁出现没枝的单干树木,乔木分枝点不少于4个。树型特殊的树种,分枝必须有4层以上。

1.1、所有常绿乔木需全冠种植,施工种植后,须带三级以上分枝,切忌“杀头”处理,树型保持其原有形状,并且无明显阴面、阳面之分。

1.2、所有落叶乔木需全冠移植,施工种植后,根据不同树种,须带二至三级或更多的分叉枝,树型保持完整,姿态优美。

2、规则式种植的乔灌木,同一树种规格大小应统一。丛植和群植乔灌木应高低错落,灵活

布置。

3、分层种植的花带,植物带边缘轮廓种植密度应大于规定密度,平面线型应流畅,边缘成

弧形。高低层次分明,且与周边点缀植物高差不少于30cm.

4、孤植树应树形姿态优美、奇特、耐看。

5、整形装饰篱苗木规格大小应一致,修剪整形的观赏面应为圆滑曲线弧形,起伏有致。

6、植后应每天浇水至少二次,集中养护管理。

7、大苗严格按土球设计要求移植。大规格乔木移植时,须掌握移植时间。选用运迁苗移植;

移植时应对树木进行修剪,带泥球移植;大树种植后必须设扁担桩或三角撑加以支撑。

为确保大树移植成活及生长良好,可于种植穴内放置营养土,并于种植时拌施有机肥。

8、草皮移植平整度误差≤1cm。

9、苗木表说明:

9.1、苗木表中所规定的冠幅,是指乔木修剪小枝后,大枝的分枝最低幅度或灌木的灌木的叶冠幅。而灌木的冠幅尺寸是指叶子丰满部分。只伸出外面的两、三个单枝不在冠幅所指之内,乔木也应尽量多留些枝叶。

9.2、苗木表中同一植物同一档规格有较大变化幅度,施工备苗木时,应采用大、中、小的搭配的方式,而不应单取量小值;选苗时,如无特殊说明的,应注意植物的均衡美观,不能选用比例失调的苗木(如只是高度达标,冠幅不符合要求;或只满足冠幅大小而忽略高度的适当比例)。

10、规格表上并未规定乔木高度,但要求乔木不能去掉主树梢。

11、城市建设综合工程中的绿化种植,应在主要建筑、地下管线、道路工程等主体工程完成后进行。

12、种植植物时,发现电缆、管道、障碍物等要停止操作,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13、凡有加树池的植物,均应先栽树,后砌树池外缘,树池外形大小可根据树干大小而进行调整。

14、绿地内除种植乔灌花木外,应铺设各指定地被,不能有土面裸露。

二、苗木的土壤土球树穴的要求说明

1、土壤要求

1.1、对种植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用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1.2、土壤应疏松湿润,排水良好PH5-7,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强酸碱、盐土、重粘土、沙土等,均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客土或采用改良措施。

1.3、对草坪,花卉种植地应施基肥,翻耕25~30cm,搂平耙细,去除杂质,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4、植物生长最低种植土层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树穴要求

2.1、树穴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要准确.

2.2、土层干燥地区应种植前浸树穴。

2.3、树穴应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2.4、树穴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突然情况而定,树穴应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规格应符合下表:

常绿乔木类树穴规格(cm)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

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论文参考网。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之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迷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论文参考网。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 2. 1适地适树。 乡土植物是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乡土植物对当地来说是最适宜生长的,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

浅谈屋顶花园植物种植设计

浅谈屋顶花园植物种植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实际应用经验,探讨了城市屋顶花园植物种植设计,包括布局配置、结构设计、植物的选择以及设计要点。 【关键词】屋顶花园;应用;设计;植物种植 1 屋顶花园的发展与意义 古老的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区坐落着古代苏美尔人所建的“大庙塔”,这里便是屋顶花园的发源地。由此,人类掀开了屋顶花园建造和屋顶绿化研究的新篇章。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层建筑的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加,工业、商业以及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而与之对应的可绿化面积却相对减少。在不增加城市用地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扩大城市的绿化范围,提高绿化覆盖率及提升绿化品质,向城市高空拓展绿色空间的理念,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 屋顶花园不但能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治理雾霾,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等,而且能净化空气,丰富城市的俯仰景观,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据测算,屋顶绿化平均滞尘量达到每平方米12.3克,不仅如此,如果一个城市把屋顶面积全部利用起来进行绿化,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将减少80%左右。 让屋顶花园渐行渐远,体现出应有的价值,首要任务就是重视屋顶花园的植物种植设计。 作者根据实际设计的项目中的屋顶花园植物种植的应用经验,将在下文浅谈屋顶花园植物种植形式设计、种植床结构设计、以及植物选择与设计要点。从作品中挑选了商业、住宅区、特警三个风格迥异的项目案例,每个项目都呈现了趣味性与欣赏性的合理结合。 2 屋顶花园种植形式设计 屋顶绿化设计,植物种植技术以及各种相应的措施正日益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综合国内外有名的屋顶花园设计理念和形式,概括来说主要有点线式、地毯式、自然式和庭院式。 (1)点线式设计形式即采用花盆、花箱等形式分散布置,利用建筑屋顶及周边特点合理布置种植台或种植池。作者在进行中翔元和市民广场设计时,考虑到市民的活动需求,巧妙的运用点式设计形式,在屋顶设计了供市民散步的游步道和的各种类型的活动小广场。绿化结合着种植池来布置,种植池内配有樱花、桂花、山茶、苏铁等小乔木,并结合龟甲冬青、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夏鹃、瓜子黄杨等灌木,营造出舒适的休憩活动空间。另外场地内还布置成品的中庭花箱和长方形的种植花箱。成品的中庭花箱内最外一层种植花叶蔓长春花,

园林植物与种植设计-教案

《园林植物与种植设计》 教案

单元课教案首页 注: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一章园林植物主要功能 第一节防护功能 1.1 调节气温 树木有浓密的树冠,一般说来,树叶面积是其树冠面积的20倍。太阳光辐射到树冠时,有20%—25%的热量反射回天空,35%被树冠吸收,加上树木蒸腾作用所消耗的热量,树木可降低空气温度。据测定,有树荫的地方比没有树荫的地方一般要低3℃~5℃,而在冬季,一般在林内比对照地点温度提高1℃左右。北京天安门广场夏季白天气温一般比郊区高出2℃—3℃;广场的铺装地面比有树荫、草坪的地方平均高1.9℃,最高时温差为2.8℃—3.0℃。 一般树荫能阻挡阳光直射入室内。又因屋顶、墙面和四周地面在绿阴之下,其表面所受的太阳辐射热比一般没有绿化之处要低4—15倍,其传入室内的热量大幅度减少,这是导致夏季室温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增加湿度 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一般比同面积的光土地蒸发的水量高20倍;每公顷的油松林,一天的蒸腾量为43.6~ 50.2吨,宽10.5米的乔灌木林带,可使近600米范围内的空气湿度增加80%。 1.3 制造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又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二者相比,白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要比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多20倍。所以绿色植物是氧气的天然加工厂。 1.4 滞尘 植物的躯干、枝叶外表粗糙,在小枝、叶子处生长着绒毛,叶缘锯齿和叶脉凹凸处及一些树木分泌出的一些粘液,都能对空气中的尘土有很好的粘附作用。据科学家考察,一般城市1公顷的地面上,一年内大约可降落3吨尘土。据前苏联有关方面测定,树木下面的空气尘土含量要低于露天广场42.2%,冬季树木的枝干也能减少空气中的含尘18%。 1.5 减噪 林木通过其枝叶的微振作用能减弱噪音。减噪作用的大小,决定于树种的特性。叶片大又有坚硬结构的或叶片像鳞片状重叠的,防噪效果好;落叶树种类在冬季仍留有枯叶的防噪效果好(如鹅耳枥、栎树) 。 一般来说,噪音通过林带后比空地上同距离的自然衰减量多10—15分贝。据南京环境保护办公室测定:噪音通过18米宽、由两行桧柏及一行雪松构成的林带后减少16分贝,而通过36米宽与上述同类林带后,则减少30分贝。 1.6 杀菌

植物设计说明

植物设计说明 一、别墅区间建筑周围与道路两侧的种植区域。 此区域种植基本集中在各个住宅前,种植风格强调形态错落,乔木、灌木、草花、地被按层次分布。 地被花卉以点缀为主,布置在灌木之前或之间,形成第一层次,修剪球型灌木作高低错落组团为第二层次构成绿色骨架,量较大,花灌木配植少量但形态错落---球型冠与瘦长型冠搭配,彩叶与绿叶搭配,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阔叶小乔木或大乔木每组里只有1~2株或没有,常绿乔木1~3株左右。 花园洋房——满庭芳 庭——庭院,“满庭芳草易黄昏”,私密的小庭院,芬芳的花香,黄昏夕阳下的组团邻里庭院,舒适,怡人。 二、花园洋房区建筑间绿地区域。 此区域绿地面积较大,在组团种植时应当注意组团之间的开阖变化,在密植组团之间留出相对较大的草坪面积。植物组团在不同位置植株错落程度和组合方式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绿地中普遍栽植、在构筑物、出入户、建筑物周围等处的栽植和宅前花园分界栽植等3类。 多层——沁园春 园——以组团为庭园,形成特色组团,以园,以庭院小空间作为亮点,封闭的,半封闭的私家小空间。提供自家,邻里相互交流,以“幽”,“静”体现宜居空间。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霄雾阁常变,柳梢梅萼渐分明。 高层(商业及周遍高层区)——弄花影 弄——年青,活力,开阔的活动空间,富于变化的空间序列,婆娑树影,云破月来花弄影。中轴——乐之舞 舞——洒落一地的树影,色彩绚烂的银杏,色彩与音乐的绚烂之舞。 三、中轴公共绿地区域绿地。 公共绿地景观相对较为粗放,以较大片的乔木、灌木组群交替形成开阖的层次。 中心景观区(中心高层区)——浣花溪 溪——以水为媒,涓涓溪流。如连环,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璨,,,,适宜的休憩空间,增强邻里关系,或交流,或小憩,或小酌,涉水而居,诗意人生,,,,, 高覆盖的立体绿化 绿化理念要求硬质铺地在20%以下,使每个社区满眼都是绿色。 墙上、栏杆上都有花草覆盖,或悬挂花盆花篮,或种植爬藤植物。 色、香、味、形、声 色:四季常绿且要感觉出季节更替的变化。 对各种植物的选择配搭要考究到四季有花,且夏天要清雅,冬天要鲜艳。 香:植物的搭配要考虑景观具有香气,选择梅花、腊梅、紫薇、桂花等香花植物。 味:全冠移植保证了植物原汁原味的生长形态。 形:严格要求成树树形要美,在运输时是全冠移植,有损坏就得退换,并及时跟踪成活率,甚至就植物的摆放角度也是360度审视,找到客户最佳的观赏效果。

公园种植设计

摘要: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化娱乐、社交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从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和配植形式入手,介绍了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对提高城市公园的景观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种植设计 城市公园中具有优美的环境,它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诱人魅力,从而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忘却烦恼、促进身心健康。园林植物是公园造景的主体,是园林中有生命的主要材料,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观赏特性,更能创造优美的环境艺术效果。不同形状的树木,经过合理的配置,其高低、大小、形状、色彩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层次感,对环境的景观效果起着巨大的作用,还可以陪衬其他造园题材形成生机盎然的画面,创造出幽邃旷远的不同意境。科学、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充分认识、科学选择、艺术配植绿化植物,对提高公园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公园优美的景观有重要的意义。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1.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要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原则,从视觉景观、生态环境、大众行为等方面考虑,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 然的意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一般规则式园林,植物配植多采用对植、行植等规则式布局,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布局,充分体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不同的环境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如建筑物周围,主要道路及大门处,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起伏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附近,则采用自然式种植,要注意植物空间立体结构的韵律感,以求得总体布局的协调。 1.3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多树种配植、混植时可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切忌平分。常绿树四季常青,庄严深重,但缺乏变化;落叶树色彩丰富,比较轻松活泼,但冬季叶落萧疏。常绿树与落叶树互相配置就能弥补各自的缺点而发挥优势。为了使落叶树突出鲜明色调,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灌木群可以利用自然地形起伏,使之形成错落有致的轮廓线。乔木、灌木组成树丛时,开朗的空间要有封闭的局部;封闭的空间要开辟透视线,以 形成虚实对比。 1.4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变化 植物的配置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又要注意四季景色的变化。每个区域突出—个季节植物,重点地区应使四季皆有景色。在以一季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他季节的内容,否则一季过后,就会显 得单调。

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总体布局要协调,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全面考虑观形、赏色、闻味、听声的效果。满足生态要求(耐阴、耐水湿、阳性、耐修剪、耐烟尘),种植的密度和搭配(灌木200毫米一株,乔木4米以上一棵、生长快慢)。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四大要素:颜色、大小、质地、形态植物配置认识了植物那么如何配置 植物配置没有唯一性,没有对错,一个只认识十种植物的人也能配,一个认识几百种植物的人也可能只用十种来配,但是,无论是懂和不懂,是效果定的。植物设计也是在解决问题,不光光是观赏。 一些保证植配效果的碎碎念: 在一个组团内要考虑常绿和落叶的比例,一定要有常绿植物,如果你的大乔是常绿是你的二乔就可以落叶的开花的,如果你的大乔是落叶的那么你的二乔就要用常绿的。这样能保证冬天不会光秃秃。 配时要自己设计一些观赏距离,哪些适合远观,哪些可以与人亲近。植物最佳观赏面,朝向主要视点。路的转角、休息平台上、景观亭内、不同景观的停留视点上,对应我们植配的有没有考虑

给它美配置,人们的视线将在哪里停留,他将看到什么,都是需要我们空间想向的。 把最美的都展现在前面,藏在后面多余的,就挪到看的见得地方,观赏好的大乔随便种就是浪费~把开花灌木的放在后面,也是浪费。(这次主要说小区,小区植配是不厌其精的。公园就不是这种方式了) 灌木的配置同样也有方法的: 灌木也有骨架,骨架前后的配置是不同的。通常骨架后面可以放一些大叶的,粗放型的,地被型的灌木骨架前面可以放些观赏好的、色叶的、开花的、生长缓慢的灌木。画线时要保持外侧轮廓线的连续。灌木也有层次,层次除高低层次外就是植物本身的形态,哪些是耐修剪的,哪些灌型是散的,可以把你常用的灌木按照由高到低的高度画出来,用来参考。再掌握不来就把你配好的灌木,拉出剖面看问题。层次不要太多三种到四种最多了。植配是辅助景观设计的,是设计中的软景体现,可以更好的营造空间,增强景观氛围和感觉,有想法的植配是会让人感到非常舒服或有想象空间的。在做植配方案时,要找到理由(以免别人乱改你的方案)要结合功能,考虑人的体验和使用,品种其次。当你把握不好时,就把你配的植物从平面拉出立面草图勾一勾,大概就知道改哪里了。千万不要有空隙就塞一棵,也不要“撒豆子”,要寻找之间的联系。

生态园植被种植设计基本原则

生态园植被种植设计基本原则 生态园的建设并不是只要无线贴近自然就可以了的,更多的是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循艺术构图的基本原则 1、对比与和谐原则 植物造景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等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职务的多样性;又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 2、均衡与稳重原则 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的则为稳定。 3、韵律和节奏原则 植物配置的单体有规律的重复,有间隙地变化,在序列重复中产生节奏,在节奏变化中产生韵律。 4、比例与尺度原则 比例是指园林中景物在体型上具有适当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个部分之间长、宽、高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符合园林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选择植物种类以及合适的种植形式。 三、符合园林总体规则形式 园林的植物景观必须符合园林的总体规划,体现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体色,处理好职务

同山、水、建筑、道路等园林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四、四季景色的变化 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能给游人以明显的气候变化感受,体现园林的时令变化,表现出园林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 五、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 在植物设计时,应根据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全面考虑各种观赏效果,合理配置。六、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的生态条件统一。 七、合理种植密度和搭配 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要兼顾速生树与慢生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草坪与地被等植物的搭配,营造稳定的植物群落。 八、经济原则 除种植成本以外还要考虑栽植以后的养护费用。

9.3;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摘要:在城市中建设公园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公园可以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方便人民进行游览,城市居民开阵各种集体活动一般都是在公园中进行的,公园可以说是对城市绿化程度的重要反映。现在,我国城市化的规模越来越大,我国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城市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大,城市人口相对集中,再加之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公园的良好环境,对公园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升高。本文从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设计理念、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种植的形式、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等方面,提高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美观度和实用性,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息和娱乐环境。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在城市公园中对种植的植物进行精心的设计,可以使市民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韵味,净化人们的心灵,可以让市民的精神振奋起来,减轻市民的压力,促进城市居民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城市公园的园林植物是对公园设计的主要因素,能使公园具有生命力,对公园园林植物的合理选择可以体现出植物特有的观赏价值,同时也能营造出公园的优美意境。不同品种的植物,经过精心的设计后,不同植物的形状、色彩相得益彰,有利于提高城市公园的观赏价值。一、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设计理念 (一)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设计要遵循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理念 在对城市公园进行的植物进行设计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市民的角度去设计园林植物,要从植物的生态角度出发,坚持从视觉景观学原理出发,充分考虑到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市民的喜好,营造一种自然的回归,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意境美,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二)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设计要确保不同植物间布局的协调性 通常的规则性的公园园林,植物的设计要坚持对植和行植的方法,而在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公园内,要对植物进行不对称的设计,要充分展现植物的自然之美。对于不同的环境要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在建筑物覆盖比较广的公园内,尤其是在公园的大门和大道处,要选择规则的种植方法,而在那些以自然山水为主的公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书模板

种植设计说明 一、土壤要求 (1)植物种植前化验土壤含盐量和PH值,根据土壤含盐量情况进行淡水压碱,或经过一个雨季的淋碱,满足植物种植要求后(含盐量不高于0.25%,PH值不高于8)再种植植物,若仍不满足种植要求则需继续淡水压碱,直至满足植物种植要求后方可植树,确保植物成活率。 (2)结合场地情况对土壤进行深耕深翻,降低土壤容重,增强土壤的通气透水。深翻厚度为30-50CM。 (3)种植地层,如果被汽油、油或有毒物质污染。应该在污染地层下至少再挖掘400mm, 并将污染物质迁移到许可的地点。所有被挖掘的地方应回填好土。 二、种植穴要求 种植穴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况。种植穴的定点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种植穴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 (2)树木定点遇有障碍物影响,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适当调整。 (3)土层干燥区域应在种植前浸树穴。树穴应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

基肥。选择的基肥不得带有难闻的刺激气味。 (4)种植穴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种植穴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 (5)带土球的应比土球大16--20cm,树穴深度一般比土球高度稍深些(10--20cm);栽裸根苗的树穴应保证根系充分舒展。 三、施肥要求 为保证土壤肥力,在压碱完成后苗木种植前施有机肥,有机肥要求:采用堆沤腐熟的有机肥。基肥质量应符合《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NY525-2012)的规定。针对地块土质的实际情况,对造林区域施10方/亩的有机肥(拌合牛马粪),以补林地土壤肥力不足,改良土壤,使植物恢复生长后能尽快见效。 四、苗木选择 严格按苗木表规格购苗,应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树皮无人为损伤或虫眼,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购植物材料必须有检疫证书,并加强现场验苗。 (1)乔木:选择枝干健壮,形体优美,分枝均衡的苗木,苗木移植尽量减少截枝量,严禁出现没枝的单干苗木,乔木的分枝应不少于3个。 (2)灌木: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严惩病虫害,灌丛匀称,枝条分布合理,有主干的灌木主干应明显。。

园林种植设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绪论 1、园林种植设计:是根据园林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运用不同种类及不同品种的园林植物, 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安排各种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即营造,创建植物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 2、植物配置:是各类植物之间的安排,搭配,突出的是植,栽植。 3、现代植物造景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发展趋势:(1)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除应保留古典园林中一些园林艺术的精华外,还应提倡和发扬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提倡以植物景观为主。 (2)现代园林的植物造景重视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园林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景观多样化的基础。 (3)不少地方积极营造森林公园,有的已进行植物群落设计。另一方面,园林工作者与环保工作者协作,对植物抗污、吸毒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研究。 存在的问题:(1)尽管资源丰富,但我国园林中用在植物造景上的植物造景上的植物种类贫乏,而国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常达千种。 (2)观赏园艺水平较低,尤其体现在育种及栽培养护水平上。 (3)在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相差很远,不能满足于现有传统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方式,应结合植物分类,植物生态,地植物学等学科,提高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4、西方园林种植设计概况、造景形式、主要形式的发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整形植物、花结坛、植物凉亭、植物迷宫)——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整形植物、植物迷宫、刺绣花坛)——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花镜、植物凉亭、绿廊)——20世纪80年代以来(野花园、观赏草) 主要形式的发源:整形植物(古希腊)、植物凉亭和绿廊(古埃及)、花结坛(英)和刺绣花坛(法)、植物迷宫(罗马)、花镜(英)、野花园(英)、观赏草(英) 5、中国传统园林成就、特点 成就:《园冶》明计成《长物志》明文震亨《花镜》清陈昊子 特点:(1)植物配置考虑其生态习性 (2)用具有特定观赏寓意的植物造景 (3)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结合 (4)植物配置显示季相变化 (5)植物造景突出建筑名称 (6)配置方式自由灵活 第二章 一、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内涵、应用形式 (1)功能性原则(实用性):1、绿地生态功能2、绿地游憩功能3、绿地景观功能4、历史文化延续功能 (2)生态性原则(科学性):1、适地适树2、物种多样性3、植物群落稳定性4、重视生态系统完善 (3)艺术性(形式美、时空观、意境美):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满足设计立意要求2、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3、全面考虑植物形、色、味、声的效果4、从整体着眼,注意平面、立面变化5、主次分明、形式多样 (4)经济性:1、合理选择树种2、妥善结合生产3、注重改善环境质量的植物配置方式 生态学与种植设计的关系: 园林种植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植物材料来营造具有视觉美感的景观,而具有美感的植物景观首先要符合植物的生态要求。

植物种植设计

名词解释 1.园林种植设计:是根据园林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运用不同种类及不同品种的园林植物,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安排各种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 2.中国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的特点: ?注重生态效益,创造生态景观 ?挖掘种种潜力,增加植物种类 ?继承传统理论,扩充种植形式 ?顺应时代步伐,丰富种植手法 3.为什么说园林种植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 4. 园林种植设计的植物选择 园林种植设计是营造、创建植物种植类型的方法及措施。植物是种植设计的主要对象,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各具自身的观赏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要完满地完成种植设计,必须熟练掌握各类植物的种类、栽培分布、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园林应用等相关知识,合理选择园林植物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种植设计的顺利进行。 5. 观花: 花色(1)红色系:一串红、山茶花、杜鹃花、虞美人(2)黄色系:迎春、连翘、万寿菊(3)蓝紫色系:紫藤、紫丁香、蓝花楹(4)白色系:珍珠梅、栀子花、玉兰 6. 春色叶:一般说植物春天新发的叶多为嫩绿色,而有些植物的春叶不为绿色,而呈现红色。把春季新发生的嫩叶不为绿色者的植物统称为春色叶植物。 7. 中性植物(耐阴植物):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良好,但能忍耐不同程度庇荫的植物。 分为中性偏阳:樱花、月季、玫瑰 中性耐荫:槐树、元宝枫、丁香 中性偏荫:罗汉松、八角金盘、八仙花 8. 水分因子:旱生植物(仙人掌、夹竹桃),湿生植物(蕨类、天南星科),中生植物(一、中生耐旱类:刺槐、臭椿二、中生耐水湿:柳、白蜡),水生植物:荷花、水葱 9. 林植物的选择原则 1、根据城市及绿地性质选择相应植物种类 2、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用驯化的外来及野生植物 3、乔灌木为主,草本花卉点缀,重视草坪地被,攀援植物的应用 4、快长树与慢长树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 10.种植设计基本类型根据在园林应用目的:(规则式/自然式)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散点植、片植等。 丛植:通常是由几株到几十株乔木或乔灌木按一定要求栽植而成。 11.花坛的类型(以主题不同分类):花丛式花坛、模纹花坛、标题式花坛、装饰物花坛、立体造型花坛、混合花坛。 12. 花丛式花坛的主体植物材料 花丛式花坛主要由观花的一、二年生花卉和球根花卉组成,开花繁茂的多年生花卉也可以使用。三色堇、雏菊、百日草、万寿菊、金盏菊、翠菊、金鱼草、紫罗兰、一串红、鸡冠花等;多年生花卉中的小菊类、荷兰菊、鸢尾类等,球根花卉中的郁金香、风信子、美人蕉、大丽花的小花品种等都可以用作花丛花坛的布置。 13. 花境:园林中从规则式构图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的带状种植形式。类型:单面观赏花境,双面观赏花境,对应式花境 14. 姿态在种植设计中的作用:第一,增加或减弱地形起伏。第二,不同姿态的植物经过妥善的种植与安排,可以产生韵律感、层次感。第三,姿态的巧妙利用能创造粗有以为的园林

园林植物种植的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种植的基本原则 1、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植物的选择和种植形式。园林绿地功能很多,但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如街道绿地主要功能是蔽荫、组织交通,因此,种植着重解决蔽荫、交通和美观的问题(行道树冠大、绿篱隔离、观赏效果)。 2、满足园林风景构图的需要 1)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布局,多采用规则式配置形式,种植为对植、列植、中心植、花坛、整形式花台,进行植物整形修剪。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自然姿态配植形式如孤植、丛植、群植、林地、花丛、花境、花带等。 2)考虑综合观赏效果 人们欣赏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园林植物是极少的,或者说是没有的。因此,植物配置时,应根据其观赏特性进行合理搭配,表现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综合效果。具体配置方法有: 观花和观叶植物结合 不同色彩的乔、灌木结合 不同花期植物结合 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 3)四季景色有变化 组织好园林的季相构图。使植物的色彩、芳香、姿态、风韵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以免景色单调。重点地区一定要四时有景,其他各区可突出某一季节景观。 4)植物比例要适合 不同植物比例安排影响着植物景观的层次、色彩、季相、空间、透景形式的变化及植物景观的稳定性。因此,在树木配置上应使速生树与长寿树;乔木与灌木;观叶与观花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搭配比例合适。 在植物种植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如纪念性园林常绿树、针叶树比例就可大些;庭院花木就可多些。 5)设计从大处着眼 配植要先整体后个体。首先考虑平面轮廓、立面上高低起伏、透景线的安排、景观层次、色块大小、主色调的色彩、种植的疏密等。其次,才根据高低、大小、色彩的要求,确定具体乔、灌、草的植物种类,考虑近观时单株植物的树型、花、果、叶、质地的欣赏要求。不要一开始就决定到具体种类。 3、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使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4、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我国园林和各地方园林有许多传统的植物配置形式和种植喜好,形成了一定的配置程式。在园林造景上应灵活应用。如竹径通幽——竹径,花中取道——花境,松、竹、梅——岁寒三友,槐荫当庭、梧荫匝地、移竹当窗、檐前芭蕉、编篱种菊;高台牡丹、芦汀柳岸、春节赏梅、重阳观菊;四川的翠林、海南的椰林等。 5、统筹近、远期景观效果 植物布置要速生树种与慢长(长寿)树种相结合,使植物景观尽早成效、长期稳定。首先基调和骨干(主调)树种要留有足够的间距(成年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以便远期

浅谈生态园林城市植物种植设计

浅谈生态园林城市植物种植设计 摘要:本文论述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对植物的选择及配植手法等方面的要求,得出园林种植设计既要要继承传统植物种植手法,又要力求创新、发展,强调与环境相协调,强调生态效益,秉承文化,“师法自然”,体现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文脉,展现城市特色的结论。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植物设计 summa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city on the plant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techniqu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quest, comes to a dicision that garden planting design should not only be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planting techniques, and strive to innovation、development, emphasize the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 emphasizethe ecological benefits, combine our culture, “ learn from nature”, reflect our country and national history context, show city characteristic. key words:ecological garden city, pla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0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引言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近年来的热潮,很多城市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的关注力度,力求打造一个舒适优美生态的人居环境。而植物种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1.一般原则: 一、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二、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 (一)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 如右图:不同位置种植的植物形态、大小是不同的,才能创造出协调、多彩的景观。 (二)考虑四季景色变化 园林植物的景色随季节而有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或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使四季皆有景可赏,即使一季节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它季节的植物,否则一季过后,就显得极为单调。 (三)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四)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 在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远近观赏效果,远观常看整体、大片效果,如大片秋叶,看才欣赏单株树型、花、果、叶等姿态。更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庭园种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种植。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植物的个体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三、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按照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例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蔽荫的同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作者:秦治强白银山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4期 摘要: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娱、社交和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从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和配植形式入手,介绍了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对提高城市公园的景观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种植设计 城市公园中具有优美的环境,它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魅力,从而精神愉悦、身心健康。园林植物是公园造景的主体,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观赏特性,更能创造优美的环境艺术效果。科学、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充分认识、科学选择、艺术配植绿化植物,对提高公园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公园优美的景观有重要的意义。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1.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1.2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1.3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1.4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变化 1.5充分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 1.6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 2.园林植物配植的形式 2.1乔木的配置形式 主要有孤植、对植、行植、丛植和群植等。 2.2灌木的配植

灌木枝叶繁茂,可以增加树冠层次。灌木配植得宜,可使景色更富变化。在高大乔木下布置适当的灌木,给人层次丰富的感觉。空透的地方,灌木要有一定的高度。路旁栽植灌木,紧靠路边的,要幽深自然,离路边远的,宜平坦开朗。草地边缘布置大片灌木丛,能增加空间的宁静感。 2.3花卉的配置 规则式配置一般采用花台、花坛、花镜、花带等形式,其特点是能集中地丰富某一局部景色,给人以强烈、鲜明、欢快的感受。自然式配置多采用疏落的丛植形式,饶有自然风趣。 2.4攀缘植物的配置 攀缘植物生长快,枝繁叶茂,花色艳丽,在墙边、棚架花廊、屋顶、墙面均可种植。如蔷薇、爬山虎、葡萄等,能起到遮阴、防尘、隔音、隔热和装饰的作用。 3.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3.1公园绿化树种的选择 要结合公园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生长稳定的树种为辅;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要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又有较强抗逆性、病虫害少的树种,不得选用有浆果和招引害虫的树种,以便于管理。 3.2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等进行乔木、灌木、草坪的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阳、防风,议要满足游人对日光浴的需要。 3.2.1在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可选用红、橙、黄等暖色调的植物花卉来营造热烈的气氛;在游览休闲区,要形成一年四季季相动态变化,春季观花,夏季浓荫,秋季观叶,冬季有绿色的景观效果,以吸引游客欣赏。 3.2.2公园近景环境绿化可选用强烈对比色,以求醒目;远景绿化可选用简洁的色彩,以求概括。 3.3公园设施环境的绿化种植设计 3.3.1公园出入口的绿化种植设计。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种植的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种植的原则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1、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植物的选择和种植形式。园林绿地功能很多,但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如街道绿地主要功能是蔽荫、组织交通,因此,种植着重解决蔽荫、交通和美观的问题。 2、满足园林风景构图的需要 规则式园林布局,多采用规则式配置形式,种植为对植、列植、中心植、花坛、整形式花台,进行植物整形修剪。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充分表现植物自然姿态配植形式如孤植、丛植、群植、林地、花丛、花境、花带等。人们欣赏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园林植物是极少的,或者说是没有的。因此,植物配置时,应根据其观赏特性进行合理搭配,表现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综合效果。 不同植物比例安排影响着植物景观的层次、色彩、季相、空间、透景形式的变化及植物景观的稳定性。因此,在树木配置上应使速生树与长寿树;乔木与灌木;观叶与观花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植物

搭配比例合适。在植物种植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如纪念性园林常绿树、针叶树比例就可大些;庭院花木就可多些。 3、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使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4、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我国园林和各地方园林有许多传统的植物配置形式和种植喜好,形成了一定的配置程式。在园林造景上应灵活应用。植物的高水平培植有一定难度,景观设计公司不能机械地照搬一些构图方法,只能使用一些塑造手段,大致地创造出不十分确定的空间,这种空间常不作为主景出现,给人的影响多是潜移默化的。园林材料不要为使用而使用,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使材料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一)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一) 摘要: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化娱乐、社交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从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和配植形式入手,介绍了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对提高城市公园的景观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种植设计 城市公园中具有优美的环境,它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诱人魅力,从而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忘却烦恼、促进身心健康。园林植物是公园造景的主体,是园林中有生命的主要材料,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观赏特性,更能创造优美的环境艺术效果。不同形状的树木,经过合理的配置,其高低、大小、形状、色彩的变化会产生韵律感、层次感,对环境的景观效果起着巨大的作用,还可以陪衬其他造园题材形成生机盎然的画面,创造出幽邃旷远的不同意境。科学、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充分认识、科学选择、艺术配植绿化植物,对提高公园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公园优美的景观有重要的意义。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1.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要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原则,从视觉景观、生态环境、大众行为等方面考虑,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意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一般规则式园林,植物配植多采用对植、行植等规则式布局,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布局,充分体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不同的环境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如建筑物周围,主要道路及大门处,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起伏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附近,则采用自然式种植,要注意植物空间立体结构的韵律感,以求得总体布局的协调。 1.3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多树种配植、混植时可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切忌平分。常绿树四季常青,庄严深重,但缺乏变化;落叶树色彩丰富,比较轻松活泼,但冬季叶落萧疏。常绿树与落叶树互相配置就能弥补各自的缺点而发挥优势。为了使落叶树突出鲜明色调,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灌木群可以利用自然地形起伏,使之形成错落有致的轮廓线。乔木、灌木组成树丛时,开朗的空间要有封闭的局部;封闭的空间要开辟透视线,以形成虚实对比。 1.4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变化 植物的配置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又要注意四季景色的变化。每个区域突出—个季节植物,重点地区应使四季皆有景色。在以一季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他季节的内容,否则一季过后,就会显得单调。 1.5充分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 植物材料本身有各自的观赏特点,有观叶的、观花的、观果的、赏姿的、闻香的和听声的。充分利用其特点可以增强观赏性。提高景观效果,增加趣味性。 1.6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 植物配置要按建筑的体型、结构,全面考虑,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使建筑产生四季的季相变化,还可以衬托和丰富园景。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野辽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主干高粗,树冠开阔的树种。高大的乔木要配置在建筑物稍远的地方。在结构细巧、玲珑、精美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叶小、枝条纤细、树冠稠密的树种。考虑透视需要,宜栽一些低矮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及规范

种植设计总评说明 一、种植要点 1、严格按苗木表规格购苗,应选择根系发达枝干健壮,树形优美无病虫害的苗木,大苗移 植尽量减少截枝量,严禁出现没枝的单干树木,乔木分枝点不少于4个。树型特殊的树种,分枝必须有4层以上。 1.1、所有常绿乔木需全冠种植,施工种植后,须带三级以上分枝,切忌“杀头”处理,树型保持其原有形状,并且无明显阴面、阳面之分。 1.2、所有落叶乔木需全冠移植,施工种植后,根据不同树种,须带二至三级或更多的分叉枝,树型保持完整,姿态优美。 2、规则式种植的乔灌木,同一树种规格大小应统一。丛植和群植乔灌木应高低错落,灵活 布置。 3、分层种植的花带,植物带边缘轮廓种植密度应大于规定密度,平面线型应流畅,边缘成 弧形。高低层次分明,且与周边点缀植物高差不少于30cm. 4、孤植树应树形姿态优美、奇特、耐看。 5、整形装饰篱苗木规格大小应一致,修剪整形的观赏面应为圆滑曲线弧形,起伏有致。 6、植后应每天浇水至少二次,集中养护管理。 7、大苗严格按土球设计要求移植。大规格乔木移植时,须掌握移植时间。选用运迁苗移植; 移植时应对树木进行修剪,带泥球移植;大树种植后必须设扁担桩或三角撑加以支撑。 为确保大树移植成活及生长良好,可于种植穴内放置营养土,并于种植时拌施有机肥。 8、草皮移植平整度误差≤1cm。 9、苗木表说明: 9.1、苗木表中所规定的冠幅,是指乔木修剪小枝后,大枝的分枝最低幅度或灌木的灌木的叶冠幅。而灌木的冠幅尺寸是指叶子丰满部分。只伸出外面的两、三个单枝不在冠幅所指之内,乔木也应尽量多留些枝叶。 9.2、苗木表中同一植物同一档规格有较大变化幅度,施工备苗木时,应采用大、中、小的搭配的方式,而不应单取量小值;选苗时,如无特殊说明的,应注意植物的均衡美观,不能选用比例失调的苗木(如只是高度达标,冠幅不符合要求;或只满足冠幅大小而忽略高度的适当比例)。 10、规格表上并未规定乔木高度,但要求乔木不能去掉主树梢。 11、城市建设综合工程中的绿化种植,应在主要建筑、地下管线、道路工程等主体工程完成后进行。 12、种植植物时,发现电缆、管道、障碍物等要停止操作,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13、凡有加树池的植物,均应先栽树,后砌树池外缘,树池外形大小可根据树干大小而进行调整。 14、绿地内除种植乔灌花木外,应铺设各指定地被,不能有土面裸露。 二、苗木的土壤土球树穴的要求说明 1、土壤要求 1.1、对种植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用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1.2、土壤应疏松湿润,排水良好PH5-7,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强酸碱、盐土、重粘土、沙土等,均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客土或采用改良措施。 1.3、对草坪,花卉种植地应施基肥,翻耕25~30cm,搂平耙细,去除杂质,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