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省绿地规划

海南省绿地规划

海南省绿地规划
海南省绿地规划

海南省绿地系统规划

海南省概况分析

海南岛地处我国南部边陲,四面环海,背靠祖国大陆,与广东雷州半岛之间仅隔宽约30 千米的琼州海峡,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资源是拥有全国最多的热带土地资源,耕地分布在北部和沿海平原、台地和阶地地带上以海口市、文昌市和儋州市最多。水田分在沿海沿江平原上,旱地多分布在台地和阶地上。林地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土地资源,以尖峰岭、吊罗山、黎母岭和五指山较为集中,是海南珍稀贵重林木的保留地和珍禽异兽的栖息地,也是全岛水源涵养地。是我国仅存的两个原始热带林区之一。自然景观资源:宜人的海岛气候,迷人的滨海风光(沙滩平原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岬角基岩海岸),奇特的地貌景观(高耸的花岗岩山峰,低矮的火山堆,喀斯特地貌,海蚀地貌),珍稀的动植物种。人文景观:博螯亚洲论坛,三亚的世界小姐选拔大赛,美味佳肴,民间工艺,民族风情。

海南省地理环境分析

海南省区位优越,全部地处热带,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日照强,地势缓和,土地肥沃,宜耕地广,类型多样,海域广阔,生物繁多,为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光热资源丰富,光照热带北缘,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光照充足,热量一一最冷月平均温〉16°C,> 10 C积温达8400 —9200 C。

上怡山幣

2、生物资源-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丰富的光热资源使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在原始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中,生长繁衍着众多的植物和动物,其中很多是珍稀物种。

1DUO

1200

1400

1600

IB00

20(M}

2200

113

3、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海南岛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岛屿廓近似椭园,中间高四周低,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貌, 是环带产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海南岛气候分析

热带海岛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时空差异大,文昌、琼海、万宁等为海南岛的重风害区。降雨量是多西少,由于迎风坡多雨,被分坡少雨造成。

海南省交通分析

海南省内交通以公路为主,海南岛有三条交通主干线一一海榆东线(223国道)、海榆中线(224国道)、海榆西线(225国道),东线高速公路和西线高速公路是通达各市县的快速干道,构成环岛高速公路网。全岛现有公路1.4万千米,每日均有从各个市县汽车站发出的无数辆班车直达岛内各地。

一、总则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从宏观全局的角度,在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构架和道路交通网络的基础上,构建海南省绿地系统的合理结构,从空间上对海南省范围的绿色空间进行统筹安排。

通过对不同空间层次、不同类型(包括农田、林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绿色隔离地区、各类防护林带等)的绿地进行定性、定量、定位。

■经济林空态凤景林 农ID

林阿 河流處棗

■湿地

■ 国道与轨道绿毗带 咼逹埒绿比帝 省逍珮化議 ? 旅琳区与自旃保护区 二、 规划依据

⑴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

240号

⑵《海南省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⑶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⑷ 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年)。

⑸《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J185?2002) ?

三、 规划原则

全省建区一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含湿地)、风沙治理区; 山区育林一

水源涵养林、生态风景林、经济果木林;

平原造网一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

城市建绿一绿块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

规划目标

该规划是希望通过“绿化宝岛”行动,推动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 的实施,完善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切实提咼城乡各项绿地指标,改善 人居环境,增加森林碳汇,打造“四季开花、四季结果,四季飘香” 的海南热带园林景观,将宝岛建设成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 全国人民 的四季花园。

绿地指标,至2022年,所有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不低于

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

公园绿地建设,我省将结合新片区开发、旧城改造和河道整治,

利用空、闲置地,多层次、多点面建设公园绿地,同时配置健身、休 憩设施、满足群众就近休闲娱乐的需求。 至 2022 年底,全省城市(县 城)建成区计划新增公园绿地 2924 公顷。

潮8岛

业 IX

大小洞天I 乐吐 热带海

洋动砺应二 麗冋头公

道路绿化,我省将通过加强新建道路绿化建设,并对现有道路绿化进行改造,推广双排甚至多排种植行道树,至2022 年年底,计划全省新增道路绿地1273 公顷。

四、规划结构以海南省自然人文资源和现有绿化条件为基础,以建立风景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农业生态区等大型生态绿地为重点,通过山林绿化、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河流)绿化、农田林网绿化,形成“一轴一环三横的网络化”的绿地空间布局框架体系。

(1)一轴(海口—三亚)在海南省内以海口到三亚的中线交通为主要贯穿轴线,将海南省划分为东西两个大块,以不同的地理条件规划不同的景观效果。

((2)一环(海岸线绿化环)即围绕海南省海岸线两侧绿化带及其间的广阔地带,利用环岛众多自然景观,建设绿化功能集中区,形成海南省外围的一道绿色屏障。绿化功能集中区主要包括东郊椰林、万泉河风景区、东山岭、亚龙湾国家度假区、大东海旅游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热带海洋动物园、西岛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红树林区、马鞍山火山口区。

(3)三横(省道划分线)在市域范围内,依托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结合市域森林公园、风景区和大型分蓄洪区的分布特点,规划控制大型绿化生态空间。是一种广义、复合型的生态控制区,除山区绿地、林地,湿地外还可以详细规划,包括山区林地中的水源涵养林、生态风景林、经济果木林;平原区一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

五、空间详细布局划分

建立以山区森林、平原各类林地、海岸线绿地为主的绿色生态保障体系。

⑴山区:海南山区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而耕地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比例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中部山区是海南主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是海南省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根据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自

然条件的差异,在雅加大岭、黎母岭、五指山山区结合石碌水库、松涛水库、大隆水库等水源保护建设水源涵养林,结合森林公园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生态风景林,并在山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在五指山重点建设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风景林和生态经济林。同时,山区还有

雅加大岭、黎母岭,优先考虑中部地区的核心保护区、禁止和限制开发区海拔300米以上的生态公益林和重要水源地区域,逐步扩大到中部山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其他海拔300米以上的生态公益林和重要水源地区域,适当兼顾全省其他生态公益林覆盖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加大投入,恢复热带森林植被,规划建设若干个热带雨林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和水源林保护区。适当配置具有山区特色的工业,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⑵平原区:按照“两个体系”、“一个基地”,也就是保护、恢复热带天然林体系,建设防护林体系和速生丰产林基地的战略布局,因地制宜,科学造林,实行农林牧结合,充分发挥林业的作用。把空地废水处理变替为绿地。规划依据这些功能进行各类绿地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风沙治理区、河流与道路绿化带及其它林带、湿地等重点绿化区域及分布于平原区的果林地、各类圃地和农田网系

(3)围绕海南省海岸线两侧绿化带及其间的广阔地带,利用环岛众多自然景观,绿化功能集中区主要包括东郊椰林、万泉河风景区、东山岭、亚龙湾国家度假区、大东海旅游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热带海洋动物园、西岛旅游区、大小洞天旅游区、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红树林区、马鞍山火山口区。

通过以上山区、平原区、海岸线绿化区三个层次重点绿化区域的布局,形成海岸、山区与平原均衡搭配的生态化的绿地空间格局。

六、建立多功能绿地系统

全省绿地概括为十一个绿地功盖于整能系统,它们涵个绿地空间结构中。

⑶风景名胜区

海南省风景名胜区共28个,其中AAAAA级3个,AAAA级11个,

AAA级5个;AA级1个。

⑷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海南省共有6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808791.0公顷,其中:国家级8个,面积85204.9公顷,省级23个,面积2630237.4公顷,市县级37 个,面积93348.7 公顷。陆地自然保护区56 个,面积为285975.5 公顷,占全省陆地面积约8.1%;保护区遍布全岛,已基本形成陆地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保护区体系。到2020 年,计划使自然保护区达到80个,陆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8.2 万公顷,占陆地面积的5.4%。在海南生态系统保护区中,有22个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面积123,216.4 公顷。其中有热带雨林保护区8个,热带季雨林保护区4个,水源森林保护区5个,青皮林生态系统1个,其它森林生态系统2个。

⑸湿地

海南省目前共有各种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27个,总面积254.5 万hm2国家级3个,即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亚珊瑚

礁自然保护区和海南大洲岛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8个;其他

市(县)级的自然保护区16个。规划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加大保护力度。到2020年,建成1个国家级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机制。

⑹风沙治理区

海南岛有沙质海岸线981.95kT n,占全岛诲岸线总长度(1286.15km)的76%@全岛滨海沙地面积达132.7万亩C ),主要分布在琼东北和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及琼西北至琼西南的堰县、昌江、东方、乐东等县的沿海地带.60万亩沙质耕地防风林建设,海口市以南一琼海市以北、安定县一黎族自治县以南、万宁市到陵水县沿海廊防护林建设,澄迈县地区生态林建设,为全省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

⑻农田

海南将在2015年完成229万亩咼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工作的两大重点分别是耕地开垦项目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土地整治任务为:完成33个土地整治项目,整治土地24万亩以上,新增入库耕地指标1.5万亩,完成投资6亿兀以上。以提咼基本农

田质量为主线,田、水、路、林、村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村推进,全面提升农村土地综合效益。

树种总结

全省基调树为:樟树、悬铃木、桂花、广玉兰、复羽叶栾树、女贞、石楠、构树、杜英。骨干树为:大叶女贞、雪松、枫香、栾树、水杉、池杉、构树、夹竹桃、棕榈、法国冬青、无患子、枫杨、山茶、银杏、杜英、紫荆、含笑、紫叶李、樱花、鸡爪械、珊瑚朴、棕榈。

推广应用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本地乡土树种。如:梓树、楸树、朴树、珊瑚朴、马尾松、紫玉兰、山胡椒、紫薇、柞木、乌柏、棣棠、算盘子、豆梨、绣线菊、胡枝子、紫藤、枫香、旱柳、苦槠、青冈栋、珊瑚朴、构树、枸骨、冬青、胡颓子、野花椒、无患子、三角枫、清风藤、盐肤木、化香、满山红、映山红、女贞、络石、荚莲、臭牡丹、牡荆、弥猴桃等。

骨干树种:马尾松、罗汉松、水杉、池杉、大叶女贞、珊瑚朴、石楠、棕榈、构树、山茶、杜英、夹竹桃、含笑、法国冬青、银杏、梅花、枫香、无患子、栾树、合欢、樱花、枫杨、垂丝海棠、紫荆。

其他树种:八角金盘、凤尾兰、芭蕉、竹、无花果、榉树、朴树、苏铁、篚树、花柏、柳杉、侧柏、罗汉柏、落羽杉、盐肤木、海桐、小檗、阔叶磬竹、龟甲冬青、雀舌黄杨、枇杷、小蜡、红瑞木、毛竹、慈竹、佛肚竹、蒲葵、爬山虎、凌霄、常春藤、蜡梅、广玉兰月季

毛竹、南天竹、苟骨杜鹃红檵木、圆柏、洒金桃叶珊瑚、南天竹、珊瑚朴、小叶蚊母、大叶黄杨、锦带花、榆树、旱柳、板栗、苦槠、栓皮栋、麻栋、桑树、蜡梅、枫香、桃、槐树、乌柏、楝树、漆树、

月桂、梧桐、小叶朴、蜡瓣花、溲疏、火棘、对节白蜡海桐、金钟花、络石、泡桐、荚蒾紫薇木槿。

海南省规划总结通过“绿化宝岛”行动,推动各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完善城乡园林绿化建设,切实提高城乡各项绿地指标,改善人居环境,增强森林碳汇,打造“四季开花、四季结果,四季飘香”的海南热带园林景观,将宝岛建设成为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全国人民四季花园。

海口市绿地规划系统

海口市概括

海口市陆地面积为2304.84 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1756 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63 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153 平方公里。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7.9 万公顷,含水旱田4.1 万公顷,旱地3.8 万公顷;林地面积3.4 万公顷;可开发利用的滩涂面积0.2 万公顷、山塘水库0.42 万公顷。如今绿化投资达800万元,新增公共绿地97 公顷,正在积极建设49公顷的海滨公园和92 公顷的植物园。计划建设近100公顷的美舍河滨海公园,将改善海口市的生态和生活环境。截今全市绿化覆盖面积586 公顷,园林绿地面积514 公顷,公共绿地面积64公顷;植树造林142万株,种花近30万棵,铺草坪近2 万平方米。海口市地理环境分析

海口市区位

海口市位于北纬19° 32'—20° 05',东经110° 10'—110° 4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笔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笔记 Part1 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定性、定位、定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规划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种规则营造的规划方法,其特点是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引导和控制,规划依托于理性的分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P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管理提供依据 (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规划层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般有两种编制形式: 第一种是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种是单独进行的专项规划

城市规划的五个阶段: 1.城市规划纲要——定向示意性图纸 2.城市总体规划——定性1:5000~1:25000 3.分区规划——定量1:5000 4.控制性详细规划——定位1:1000~1:2000 5.修建性详细规划——定形1:500~1:2000 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分区(期)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现代城市的5个基本因素: 人口规模、人口密集、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产业结构、城市设施Part2 著名的规划思想和理论: 以城市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理想绿地模式 以环境与生物保护为导向的生态绿地模式 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 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的建立 19世纪下半叶,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称之为“公园运动”。 公共卫生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城市美化运动这三者贯穿西方城市化的全过程,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居住区绿地设计在内容设置上要健全,同时应充分考虑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除中心绿地,其他绿地应尽可能的均衡布置,点、线、面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方便居民前往,并尽可能和公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结合。 平面布局与立面设计 (1)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在划分上可分为规则式和均衡自由式。规则式即有明显的主轴线、对称或不对称,或者呈规则的几何图形;均衡式则布局灵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分区,但在总体上要给人一种均衡合理的感觉,自由活泼但又不失严谨。平面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处理,绿地虽然要以"绿"为主,但也不能太单一,可利用有色植物如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或成片草花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2)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换景的良好效果。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绿地的绿化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居住区环境,植物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绿为主,采用常绿树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2)植物栽植要避免过于杂乱,要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3)植物的选择要注意适合当地条件,便于日后管理。应选择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如法桐、白蜡、银杏、毛白杨、国槐、垂柳、女贞等。草花可选择宿根生及自播繁殖能力强的,如美人蕉、波斯菊、虞美人、葱兰等。在立体绿化面可利用地锦、紫藤、爬山虎等。

(整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报告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一调研的背景与方法 1 调研背景 居住绿地(G41)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居民日常休憩娱乐的理想选择。它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户外活动,丰富了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同时,居住绿地也是居住区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绿地包括居住小区游园,宅旁绿地,居住区内公建庭院,居住区道路绿化用等。 居住绿地与居民日常的户外游憩,社区交流,健身体育,儿童游戏休憩密切相关,同时也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美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调研对象 天大六村位于南开区天津大学西面,是一个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的居住小区。其中有一处公共庭院,为人们日常户外健身休闲活动和居民交流的场所。我们选取该公共庭院为调研对象,从空间绿地功能、空间形态、服务对象、利用效率、公众评价等方面,对选定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策略。 3 调研方法与思路 通过对实地考察和与居民进行访谈,我们了解了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使用情况,综合各方面观点,进行编辑梳理,分析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现存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谈论分析,征求居民意见等途径寻找措施,加以解决。 图1—1天大六村及绿地

二基地概况 天大六村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西邻天津大学,东邻天津大学化工实验厂,南邻南开大学,北至湖滨道。该居住小区占地5.7公顷,其中的公共庭院面积为0.33公顷,位于居住小区的东北角,是小区内的核心开敞空间,也是居住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该小区绿化覆盖率为10%,容积率为2.07,虽然建设年代久远,但是其中的建筑组合方式以及小区的生态绿化环境都比较好:建筑排布有秩序同时又富于变化,宅前绿地也种植了草坪和高大树木。以我们主要调研的公共庭院为例,庭院四周有建筑围合,其中南,北,东三面是檐墙面对庭院,西面则为建筑山墙面对,由于庭院在小区的东北角,因此小区中的居民可以从庭院西面进入庭院。同时庭院北面正对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之一,为小区提供了一个从开敞向半私密再向私密的过渡空间。 该公共庭院的地面主要为硬质铺地为主,四周边缘种植有一圈低矮的灌木,内部的绿化以高大的树木为主,种植较为密集。同时在部分树木周围设置了木质座椅,供人们休憩乘凉。还有部分石质的座椅,供人们日常的娱乐活动和交流。总体来看,该庭院的各种设施比较宜人,是人们在居住小区内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调研内容及主要问题 1 绿地的功能与主要服务对象 绿地为居住小区内居民活动的重要户外活动场所,也为小区提供了宜人的自然环境。该公共庭院中种植的树木较多,对调节居住小区内的小气候有很好的作用,在炎热干燥的夏季,浓密的树木为居民带来了凉爽和湿润的舒适环境,与外部燥热的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密集种植的树木也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的作用,阻隔居住小区外部对内部产生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因此这个庭院受到了居民们欢迎和好评。 该公共庭院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使用,同时由于该小区靠近天津大学学生生活的区域,因此有时也为学校内的学生使用。但与校园内热闹的景象不同,这片庭院提供了一个静谧的空间,保证了小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到打扰同时又不至于过于凄凉偏僻。 2 植被的分布情况 庭院内的绿化植物以高大乔木为主,其余只在四周种植了约半米宽的绿带,其中以草地为主,间或种植了一些低矮的灌木。而树木的种是很密集的,从谷歌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几乎已经全部被绿色所覆盖。沿东西向走在庭院中,每隔几步就可以看到成行排列的树木。树木分布比较均匀,南北基本成行,但是每一列没有对齐。密集的树木形成了很好的光影效果,和舒适的环境。在现在的大多数居住小区中这是很少见的。然而,尽管庭院内的树木较多,但是草地和其他植物过少显得庭院中的绿化比较单调,空间层次也比较单一。 同时在庭院的东南角还有一处以假山石的堆叠为主的圆形花坛, 图2—1天大六村绿地鸟瞰图 图2—2 天大六村绿地卫星地图 图3—1公共庭院是居民日 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图3—2 庭院周围的低矮灌木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标准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1998-05-0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围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的绿地。 3.2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居住区道路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4.1居住用地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种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 (1)城市绿地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我国现有的耕地不多,城市用地紧张,因此在城市各项用地的布局方面,一方面要合理选择绿化用地,使园林绿地更好的发挥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战备抗灾、美化生活环境等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少占良田,在满足植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利用荒地、山岗、低洼地和不宜建筑的破碎地形等布置绿化。 (2)城市绿地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地区性强,各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同时,城市的现状条件、绿化基础、性质特点、规模范围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城市中,各区的条件也不同。所以,各类绿地的选择、布置方式、面积大小、定额指标的高低,要从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出发,编制规划,切忌生搬硬套,单纯追求某一种形式、某些指标,致使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有的城市从外地引进了大量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因生长不良,纷纷淘汰,只能重新培育乡土树种,致使城市面貌长期不能得到改善。对于名胜古迹多、自然山水条件好的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就会大些;北方城市风沙大,就必须设立防护带;夏季气候炎热的城市,就要考虑通风降温作风的林带;而老城市、建筑密集,空地少,市内绿地面积不足,绿化条件差,需要充分利用建筑区的边角地、道路两旁的空地,设置街头小游园、绿带、绿岛等,使其星罗棋布的分散在旧市区,既创造了居民日常游息的场地,也美化了旧城面貌,天津是这方面成功范例。 (3)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要求。我国多数城市的市级公园绿地,除物大和大城市外,一般都只有两个左右,当然很难做到均匀分布,但区级公署及居住区游园,就要满足均匀分布的要求。同时,原则上还应根据各区的人口密度来配置相应数量的公共绿地。但往往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的地区,可供绿化的用地少,在规划中就需要逐步多开辟公共绿地,国外也注意在市中心人口密集地段尽量开辟绿地,如美国纽约市中心绿地为3m2/人,为解决城市绿地均衡分布的问题,可遵循“四结合”原则:点(公园、游园)、线(街道绿化、游息林荫带、滨水林带)、面(分布广大的小块绿地)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构成有机整体。 (4)城市绿地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规划中要充分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制定出远景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有近及远的过渡措施。例如,对于建筑密集、环境较差、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应相应结合旧城改造留出适当的绿化保留用地,到时机成熟,即可迁出居民,拆迁建筑,开辟为公共绿地。在远期规划为公园的地段内,近期可作为苗圊,起到控制用地的作用。如哈

《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项目评价报告

《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 项目评价报告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2019年4月

目录 1《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项目的编制情况 (2) 1.1项目概况 (2) 1.2时间安排 (2) 1.3实际完成内容 (3) 1.4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3) 2实施过程评价 (3) 2.1前期决策过程评价 (3) 2.2前期准备工作与评价 (4) 2.3规划编制阶段评价 (5) 3实施效果评价 (5) 3.1环境效益评价 (5) 3.2社会效益评价 (6) 3.3 综合评价 (6) 4评价结论 (6) 评价结论 (6)

1《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项目的编制情况 1.1项目概况 为进一步加强苏州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推动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局于2017年底启动了《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局深入开展城市绿地现状绿化调研,并充分对接各区县分管部门落实基础数据,同时我局充分对接规划局、中规院等部门,保持与总规等上位规划的信息互通,确保核心管控内容纳入总规。 目前《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已获得市政府同意。《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形成“两带一核,四环四楔”规划结构和“滨水绿网生态廊道体系”的江南特色,强调了对苏州整体生态环、生态廊道和苏州城市四角山水的保护。我们希望通过规划引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和建设,突出特色亮点,以更高的标准,更科学的理念,精心描绘出苏州绿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把苏州打造成令人向往的绿色之城、生态之城、园林之城。 1.2时间安排 根据市规划局《关于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征求意见的通知》的要求,我局迅速开展《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市场公开招标前期准备工作,2017年11月确定该项目招标代理单位,12月25日产生规划设计单位,随即启动规划编制。 2018年7月5日,《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顺利通过专家论证会。2018年11月7日,《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上报市政府,12月11日,吴晓东副市长召集相关部门专题听取了《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汇报。12月14日,

关于居住区绿地率的规划控制

关于居住区绿地率的规划控制 1、关于居住区绿地率 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reening rate)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2、居住区绿地率计算公式 城市绿地率=(居住区绿地总面积/居住区用地总面积)×100%。 3、一般新建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应低于25%。 4、居住区绿地面积的计算 居住区绿地面积: 居住用地内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 (1)公共绿地包括各级中心绿地、河、湖畔绿地和其它带状、块状绿地,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少于400㎡,总指标不应少于1m2/人。。

(2)中心绿地与宅旁(宅间)绿地的主要区别为:有三分之一 以上的绿地面积在规定建筑间距范围之外。可作为中心绿地,否则作为宅旁(宅间)绿地。 (3)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为: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计算至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红线;距房屋墙脚1.5m,对其它围墙、院墙计算至墙角。 (4)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为准进行计算(5)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为: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距路边1m,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 行便道边;沿居住区道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1.5m。 (6)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计算至红线。 (7)地下建设项目覆土深度大于0.6米,地表进行绿化的,可以计入地表绿地率。 (8)关于地面停车场,株行距在6×6米以下栽有乔木的停车场计算为绿化用地面积。边缘栽植有高大树木的停车场或只是铺设草地砖、从空隙处长满青草的停车场都不能作为绿地面积计算在居住区绿地 率中。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有附录)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 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 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 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

绿地规划设计

1、观光农业是指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 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品尝、娱乐、劳动、学习等不同旅游功能需求为中心的新型产业形态。 2、观光农业类型:a、多元综合性 b、科技示范性 c、高效生产 性 d、休闲度假型 e、游览观光型 3、绿化规划设计要点: a、生产区 以落叶小乔木为主调树,常绿灌木为基调树种,配以 草花,注意与农作物季相景观互补。 b、示范区 种类相对丰富,注意季相变化和各单位区内的特色 c、观光区 以绿色生态为基调,植被景观要活泼多姿,季相丰 富,注意散场所,要留足够大的流动空间。 d、管理服务区 一般采用规则式种植方式,植被景观色块对比强 烈,层次丰富。 e、休闲区 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可片植观花乔木与花灌木,季相 丰富,景观效果好。 4、工厂绿地的组成部分:a、厂前区绿地 b、生产区绿地 c、仓库区 绿地 d、绿化美化地段 5、工厂绿地设计原则: a、适地适树 b、注意防污植物的选择 c、根据生产工艺的需求 d、勇于繁殖,便于管理 6.工厂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及常见抗性树种: 原则:1.适地适树;2.防污树种的选择;3.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4.易于繁殖,便于管理 抗二氧化硫:樟树、棕榈、夹竹桃、海桐、黄杨、构树 滞尘树种:刺槐、重阳木、榆树、广玉兰、梧桐 防火树种:山茶、油茶、海桐、冬青、女贞 7.车间绿地设计要求: 一、总要求:1.有利于生产和室内通风采光,距车间6-8米内不宜栽植高大乔木; 2.要把车间出入口两侧绿地作为重点绿化美化地段; 3.考虑职工劳动特点和对园林植物的种类和布置的喜好 二、不同性质车间的要求: 1.对环境有污染的车间: A.粉尘:有利于粉尘扩散或吸附,起隔离、分区遮蔽作用 B.化学物: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扩散、稀释,能抵抗、吸收及监测有毒气体的植物,不宜布置休息绿地,可铺设开阔草坪、稀疏栽植乔灌

(地方标准)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地方标准)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更新日期:2004-5-17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reenland in Resident Areas 前言 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 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 摘要: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部分,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居住场所,将居住与建筑、社会生活品质相结合,使住宅区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点”。本文说明了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要点,探讨了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的促进策略。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建设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城市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要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从城市用地、建筑布点、群体空间、结构造型、改变城市面貌以及远景规划等全局考虑,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的有限资源,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生活的环境,让居民区与城市自然地融为一体。 一、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基本要求 1、以人为本 我们在进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时,要注意体现“以人为本,崇尚自然,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的理念。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物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绿化苗木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乔、灌、花草复式栽植,小品的设计和位置要满足人的行为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为人们创造一个可游可憩的理想空间。 2、园林设计全面介入 园林设计工作者全面参与居住区总体规划,提早介入总体规划设计,改变以往由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在建筑、道路及绿地布局确定之后,再进行居住区绿地的具体规划设计的工作方式,这样

就有利于合理布局居住区绿地和完善其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绿地率,充分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内外的自然地形地貌,绿化基础等有利的生态、景观条件,不再把居住区绿地设计当成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东西。 3、充分选用居住区中原有自然生态因素 本着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小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在居住区设计时,居住区靠山、临水时,规划布局使居住区内的开放空间系统与周围山水环境取得有机联系;在丘陵、缓坡地上的居住区,建筑布局依山傍势,高低错落,在绿地规划设计时,充分结合丘陵、缓坡地的自然地形条件,使地形空间更加丰富。 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要点 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以宅旁绿地为基础,以中心绿地为核心,以道路绿地为网络。既要保持格调的统一,又要在立意构思,布局方式、植物选择等方面做到多样,在统一中力求变化。最终使绿地均匀分布在居住区内部,使绿地指标,功能均得到平衡。针对不同的绿地类型要有具体的设计方法。 1、居住区外围绿地 居住区外围绿地应充分考虑其周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例如有的居住区临近城市主干道,由于车辆多,噪声大,这时绿地的规划要重视防护林的布置,一般以冠大干高的落叶树,常绿树以及花灌木相互配植,增强其降低噪声,减弱灰尘以及安全防护的作用,行数以三行以上为好。如果用地充足,应考虑在防护林带内布置小型休息地,以尽可能的使居住区建筑远离城市主干道,使居民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同理,如果附近有工矿企业、喧闹场所等对居民有影响的休息单位,都要注意防护林的布局。 2、中心绿地 中心绿地位于小区的公共中心区域,为本居住区居民提供商业,文化,娱乐等服务。一般按面积大小,居民人数多少分为居住

公园、广场绿地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

市城市绿化管理处 关于2020年公园、广场绿地项目进展情况 的汇报 市双创办: 根据安政办发(2020)11号文件精神和住建局2020年绿化工作安排要求,我处承担的各绿化建设项目按计划如期进行,现将项目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陈家沟街心公园建设。位于长兴小区后围墙至十天高速大桥下,总占地面积约50亩,涉及政府储备用地15亩,兴华公司已征地18.2亩,其余用地均属于项目已征地。工程内容包括:防洪渠治理、绿化景观、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目前整个项目设计以及其它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土地协调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完成建设投资100万元(不含土地)。 (二)香溪隧道口休闲公园建设。位于香溪大道以南山体,总用地63亩,其中金川村未征土地2亩,满意建材已征地61亩。工程内容包括:绿化景观、园林小品。目前山体以南用地已完成绿化建设,山体以北用地已完成设计、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土地征用、置换工作正在进行,已完成建设投资230万元(不含土地)。

(三)瀛湖路街心公园建设。位于瀛湖路原移民局办公区,面积约7.5亩。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铺装、绿化、景观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并经审定通过。因财政局国资部门需对该项土地进行统一改造建设,所以该项目暂停,待统一方案完成后一并组织实施。 (四)南环干道规模绿地建设。位于屈家河村八组、九组与诚鹏物流中心相临,规划用地面积120亩,工程内容以栽植大规格苗木为主。目前已经完成摸底调查、地形测绘以及方案规划设计,并与办事处、屈家河村就租用土地一事进行了较好的沟通协调,与村民沟通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经完成前期总投资40万元。 (五)汉江两岸景观带建设(汉江三桥至十天高速沿江绿化)。起点汉江三桥,终点十天高速桥下与建民办红莲村村道相接,全长1.97公里,涉及建民办七里沟、新胜、红莲三个村,总用地面积142.5亩,绿化面积104亩,需新征地15亩,工程于2月10号开工建设,目前道路工程已全部完成,防护以及辅助工程已完成70﹪,绿化工程招标工作已完成,待秋季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650万,预计整个项目年底前基本完成。 (六)大道南侧绿化建设。起点七里沟大桥南桥头,终点建民办转盘,全长4公里,总用地60亩,项目内容为:栽植大规格景观树,提升道路档次。后因大道以北部分用地

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Green space planning practice repor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绿地规划实习报告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实训具体安排: 201X年4月17日上午8时30分,我们准时在图书馆楼 前集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呼市北二环的景观布置以及一些植物配置。在观看的途中,老师详细的解说了一些植物的特征,还有教会了我们如何去辨别它们。比如新疆杨:属常绿灌木或乔木,枝干略为四棱形,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腋生,具长梗,花绿白色。蒴果球形,淡红色,假种皮桔红色。 又比如丁香:丁香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 高者可超过2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冬芽具大形鳞片。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果穗圆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后开裂,种红色。3 月至4月初开花,6-7月果熟。还比如就不一一而谈啦。其次,

老师也向我们述说了路旁常用的一些植物,以及一些路口的设计方法。 在17日上午9点30分,我们赶到了北二环内侧。 (1)道路 呼市北二环主干道是直干道路,以此为基础分处次干道路。但园中没有可引导游人深入到园林各个角落的游步道。如南面的.竹林深处被游人踩出一条小路,此处应建一条游园小路。园中大都是由石板铺成的主干道,周围没有植物的搭配,显得空旷。 (2)植物 呼市北二环周围有许多居民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宜人,很适合植物的生长。其中有多种植物如香樟、广玉兰、红花檵木、栀子花、杜鹃、桂花、榆树、铁树等。其中香樟用的最多。 孤植、群植、対植等造园手法都有运用。其中开花植物、七彩的造景植物少。 (3)功能区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样本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城市滨江地块规划设计 摘要: 对江苏省某城市滨江地块现状、城市总体发展方向、景观规划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该滨江地块设计设想,重点构思总体布局、重要节点景观, 以及对整体方案进行交通、人流、空间布局等分析。 关键词: 城市滨水地块

目录 1.设计背景 (4) 1.1设计背景 (4) 1.2设计范围 (4) 2.设计方案 (4) 2.1实地调研 (4) 2.2资料收集 (4) 2.3方案提出 (5) 3.方案实施 (5) 3.1总体布局 (5) 3.1.1规划结构分析 (5) 3.1.2交通组织分析…………………………………………………… 5 3.1.3空间景观分析 (6) 3.2重点设计 (6)

4.结果与结论 (6) 5.收获与致谢 (6) 6.参考文献 (6) 7.附件 (6) 1. 设计背景 1.1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都市中, 习惯快节奏的人们需要在一个方便、快捷、经济、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空间里, 享受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 加之城市人口极具增加, 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 需要集约化充分利用土地, 为了满足这一系列的问题, 于是城市综合体便应运而生。在国外早已发展出成熟的”城市综合体”, 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正以一种新的商业地产模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近期在国家政策住宅用房被限的大背景下, 作为商业地产主流的城市综合体成了未来发展趋势。 1.2设计范围 本地块为江苏省某滨江地块, 规划地块面积5.67公顷, 是不规则长方形, 内有一些住宅和一座废弃水厂。地块东侧为24米宽的滨江大道,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规划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规划 摘要:居住小区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一、居住小区绿化的作用 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居住小区绿地的合理绿化,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休息、活动环境,绿化树木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防止西晒、降低风速,也能组织空间,美化环境,丰富居住小区内容,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对防火抗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的存在的问题 (1)未能因地制宜。 未能对居住小区原有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实地勘察、分析,对所选用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未作细致的考虑,就盲目地

进行绿地规划设计,例如为渲染“热带风光”、“欧陆风格”,在南方地区盲目引种北方树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2) 绿化规划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不相适应 一些开发商在报规划时, 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但具体到施工时, 一些配套设施就发生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待到投入使用时, 问题接踵而至。例如停车场问题、商业配套设施问题等。为了缓解矛盾, 开发商不得不考虑补扩建, 而补扩建的唯一办法就是挤占绿地。(3)苗木配置及质量问题。 小区绿化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不协调,常绿树种比较丰富而落叶树种偏少,导致绿地的季相景观变化不丰富,绿化艺术水平较低。有些承包商为了追求进度和节约绿化开支,选用的苗木不符合设计规格,质量差,不但没有达到预期设计的观赏效果和绿化的意境效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还给以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措施 (1) 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 要想提高新建居住区绿化美化水平, 就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 使规划到位, 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如执行居住区绿化面积占小区总面积的30% 。 (2) 配套设施完善, 综合功能齐全 居住区的基础设施除了绿地外, 还应包括教育设施、商业网点、卫生保健娱乐场所、行政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等。 (3)规划要有超前意识, 留出一定比例的待建用地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居住区道路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4.1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 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二、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景与造景 第四节地形地貌的利用和改造 一、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三、园林地形地貌的设计 第五节园林建筑及设施在园林中的设计原则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 园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林绿地的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下面三幅图片的构图就是规则式。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考试重点归纳(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一.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10分) 2.填空题(15分) 3.简答题(15分) 4.方案设计(60分)(图纸规格A3,实际规划面积1000m2,绘制总平面图,表现手法不限,要求上色) 二.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重点范围: 一、绪论1.城市规划相关术语与概念(教材P29) 2.风景园林学科的范畴(课件) 二、第二章园林绿地构成要素(课件) 第二节园林建筑 第三节园路、场地和园桥 三、第三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章节) 第一节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教材P10—P24) 第二节城市绿地系统组成(重点是教材P5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表格) 四、第四章公园规划设计(重点章节) 第二节公园规划设计的形式和内容 第四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重点是5个功能分区等) 第五节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 五、第五章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公园、滨水公园) 六、第六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第一节居住区环境规划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公共绿地规划设计 七、第七章城市道路与绿地广场规划设计 第一节道路绿化 1. 2.城市道路绿化的基本术语与相关规定 3.城市道路绿化的内容和规划 4.道路绿带设计 第二节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1.城市广场的概念 2.城市广场的分类 四.考试重点内容归纳: 1.城市规划相关术语与概念(教材P29)

城市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城市绿化、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园林绿地面积、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三维绿量、绿化覆盖面积、绿化覆盖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公园服务半径、楔形绿地、城市绿线、城市蓝线、道路红线、建筑 红线、容积率、建筑密度、城市道路网、城市道路网密度、公园绿地面积率、出游率 等 (1)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2)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市政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3)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休憩和美化景观的城市绿化用地。 (4)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中各种类型的规模和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5)绿地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类园林绿地总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6)三维绿量: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量(m3),是应用遥感和计算机技术测定和统计的立体绿量。 (7)绿化覆盖面积:在城市一定范围内,所有乔木、灌木、地被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8)绿化覆盖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9)公园服务半径:公园为市民服务的距离,即公园入口到居民住地的距离。市级公园服务半径1000m 。 (10)公园绿地面积率: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公园的绿地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11)出游率——指城市游人量占城市人口的百分比。 (12)城市绿线——指规划的城市公园绿地及其他绿地的外围边界线。 (13)道路红线——指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14)建筑红线——指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线。 2.风景园林学科的范畴 1.居住区景观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楼盘等; 2.城市设计——开放空间、公共建筑、环境艺术等,如波士顿水景设计; 3.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车站、广场、街头绿地、公园等; 4.大型园区——科学或科技园区、教育园区、校园、主题园区、动植物园区等; 5.城市绿地系统与总体景观——城市绿地系统编制、城市总体景观控制与设计观念等; 6.公园绿地——国家公园、都会公园(国外)、都市公园、都市广场、社区邻里公园、儿童游乐园等; 7.道路景观——公路景观、街道景观、林荫道路、步道和自行车道等; 8.滨水景观——河川堤防、高滩地、河滨公园、海岸景观、清水空间等,如杭州西湖、武汉东湖等。 9.城乡风貌设计——社区总体营造、社区环境改造、社区规划设计、乡村农业、乡村风貌改造等,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天井式布局、安徽的湘村; 10.生态环境——景观保育、复育、修景、视觉景观评估等,如俞孔坚广州岐江公园废船厂的改造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