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Vol.27,No.22009年2月

收稿日期:2008-10-30作者简介:石

磊(1977-),男,江苏徐州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冶金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接近5亿t ,由于铁矿资

源紧张、品位不断下降,导致高炉瓦斯泥(灰)、转炉OG 泥、转炉和电炉除尘灰等含锌尘泥产量不断增加。这些次生资源虽含铁较高,但锌在高炉中会挥发结瘤、缩短高炉寿命,并对高炉顺行和焦炭冶金性能造成严重影响[1]。此外,尘泥露天堆放或外卖处理过程中,易造成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含锌尘泥的处理已成为冶金界的热点之一。

1钢铁工业含锌尘泥处理工艺及其特点

按锌含量不同,含锌尘泥可分为高锌(>20%)、中锌(5%~20%)和低锌(<5%)尘泥。目前,处理含锌尘泥的工艺有物理法、湿法和火法3种。1.1物理法

处理工艺主要有2种:①磁性分离———其原理是利用锌富集粒子粒度较小、磁性较弱的特性,采用

离心或磁选的方式富集锌元素。磁性分离方法用于高炉粉尘时,要增加浮选除碳工艺,以提高磁性分离的效率[2]。②机械分离———该工艺处理后的粗粉可直接用于炼铁,但该法的操作费用较高,富锌产品的锌含量过低,价值较小。物理法简单易行,但锌的富集效率较低,一般只作为湿法或火法工艺的预处理工艺。1.2湿法

湿法工艺一般用于中锌和高锌尘泥的处理。氧化锌是一种两性氧化物,不溶于水或乙醇,但可溶于酸、氢氧化钠或氯化铵等溶液中。湿法回收技术就是利用氧化锌的这种性质,采用不同的浸取液,将锌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一般有酸浸、碱浸以及氨与CO 联合浸出等方法。湿法工艺富集率虽然很高,但处理后的浸渣中锌含量较高(>0.5%),既满足不了环保要求,又不能作为钢铁厂原料,使得铁、碳得到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磊,陈荣欢,王如意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

201900)

摘要:比较了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传统处理工艺,介绍了宝钢含锌尘泥研究和利用的实践,调研了国外钢铁厂含锌尘泥的利用途径,列举了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的国内外进展,指出火法回用是妥善处理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最佳途径,转底炉在资源化利用钢铁工业含锌尘泥及环境保护方面潜力巨大。关键词:含锌尘泥;资源化利用;火法工艺;转底炉中图分类号:X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09)02-0019-04

Present Utilization Stat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Zinc-borne

Sludge &Dust in Iron &Steel Industry

Shi Lei ,Chen Ronghuan ,Wang Ruyi

(R &D Center ,Baoshan Iron &Steel Co.Ltd.,Shanghai

201900,China )

Abstract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are secondary resources remaining to be fully utilized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most of them (with low zinc content )are recycled in sintering plants with the harmful influence to the following blast furnace operation.while the rests (with high zinc content )are sold outside with the negative results of resource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n the article ,tradi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are compared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practices of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in Baosteel are introduced ,oversea recovery ways for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present utilization state and development trend by RHF are enumerated home and abroad.Finally ,RHF application in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treatment is recommended for its great potential in resource recove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words :zinc-borne dust &sludg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yrogenic process ;RHF

综合利用

有效利用;同时,湿法单元操作多,浸出剂消耗大,操作条件较恶劣,设备腐蚀严重,操作不当易造成硫、氯等二次污染[3,4]。

1.3火法

火法工艺投资较大、成本较高。它是将氧化锌在高温还原条件下呈金属蒸气随烟气排出,使得锌与固相分离。在气相中,锌蒸气以氧化物颗粒的形态存在,可与烟尘一起被收集下来。目前主要有回转窑工艺、环形炉工艺、循环流化床工艺和冷固结球团法等,以前两种最具代表性[5]。

1.3.1回转窑工艺

简称SPM法,是从住友公司钢铁厂回收含锌废料中发展起来的。其操作要点是:含锌尘泥与细的无烟煤一起装入还原窑,通过燃烧靠近回转窑出料端、沿轴向布置的燃烧器内的焦炉煤气和空气来加热。窑内的炉料加热到部分软化和熔化,并在窑衬上富集形成结瘤挂圈,回转窑高温带的成球棒把这些料从窑壁上刮下,并沿窑壁滚动形成小球或颗粒。废料中锌的氧化物被还原成金属锌,在窑温下蒸发并与排出的烟气一起离开回转窑。当烟气在排放系统中冷却时,一部分锌氧化成细小的固体颗粒并被收集在布袋式收尘器内。直接还原的铁产品排入回转冷却器内,用大量的水进行快速冷却。然后用筛孔为7mm的筛子筛分,粒度大于7mm的直接还原铁送至高炉,剩下的全部送往烧结厂。

此工艺特点是不需造球,还原出的产品30%(粒度>7mm)可直接作为高炉原料使用,剩下约70%的粉末需重新烧结。还原炉内原料填充率仅为2%,金属化率为75%,因此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较低。另外,该工艺设备庞大、投资大、成本较高。1.3.2环形炉工艺

又称Inmetco法,即转底炉工艺。是将含锌尘泥、碳粉和粘结剂混合造球,在环形炉中,生球置于中间,料层厚为1~3个球团的高度(15~40mm)。该工艺靠直接点火的烧嘴提供热能。当环形炉转动时,生球被加热到1100℃左右时氧化锌被还原成金属锌,还原出的锌蒸汽随烟气一起排出环形炉。排出的烟气经冷却系统时,锌被氧化成细小的氧化锌颗粒而沉积在除尘器内。

Inmetco工艺要求球团中锌铅尽可能完全挥发,使球团的金属化率尽可能高。此外,抗压强度也应尽量提高,不然无法使脱锌后的金属化球团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由于目前环形炉处理后的球团抗压强度普遍较低,因此该工艺仅局限于处理锌含量较低和全铁含量较高的尘泥。

1.3.3循环流化床工艺

简称CFB工艺,是利用流化床的良好气体动力学条件,通过气氛和温度的控制,将锌还原挥发的同时,抑制氧化铁的还原,从而降低处理过程的能耗。德国蒂森钢铁公司利用CFB工艺处理烧结厂静电集尘器粉尘、高炉污泥、炼钢厂细粉尘或污泥、锌含量低于1%的电炉粉尘、油含量大于0.5%的轧钢氧化铁皮污泥。在CFB的处理过程中,由于粉尘很细,使得还原挥发出的锌灰纯度较低,流化床的操作状态也不易控制,温度低虽对避免炉料粘结有利,但降低了生产效率。

1.3.4冷固结球团法

将含锌较低的粉尘,加入还原剂、粘结剂制成球团或压成块状,重新返回高炉、电炉或转炉冶炼。日本NKK把10%水泥和15%焦粉加到高炉粉尘中,压块养生1周后将团块投入出铁槽铁水中,利用铁水中显热点燃团块中焦粉和熔融被还原的氧化锌,团块中98%的锌进入富集锌粉尘中,65%的铁进入铁水中,富集锌的粉尘约由98%氧化锌和氧化铁混合物组成。从含锌粉尘团块投入出铁槽到锌富集回收的过程中,铁水成分不变。该工艺成本较低,可方便回收尘泥中的铁元素,但对锌含量超标的尘泥不适用。此外,尘泥成份的不稳定性将给转炉和电炉的工艺控制带来麻烦。

2宝钢含锌尘泥的研究和利用实践

宝钢股份2006年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总量1300万t,综合利用率98.32%,其中含锌含铁尘泥约60万t,其中厂内厂外利用32.64万t,外卖28.84万t。2.1水力旋流脱锌装置

宝钢分公司能源部[6]针对1号、2号高炉瓦斯泥锌含量高的问题,在国内首先建造了一套5万t水力旋流脱锌装置。脱锌后约70%的瓦斯泥底流(含锌率低于0.2%)送烧结使用,30%的高锌瓦斯泥顶流(含锌率高于0.2%)送转底炉利用,从而达到废弃物减量和资源化的目的,年创效达1200余万元。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水力旋流器的选型与尘泥成份、含锌量与颗粒粒径关系密切,泥浆浓度的在线调整、含锌量的检测以及管道磨损和堵塞等问题的解决,可

综合利用第2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确保瓦斯泥的脱锌效果。

2.2含锌粉尘快速还原工艺研究

王东彦等[7]通过小试和中试,开发了一种处理含锌粉尘的快速还原工艺。快速还原的主要技术特点:可将含锌粉尘彻底资源化,实现其在钢厂内的自身循环;金属化块铁和富锌二次尘两种产品均可产生较高的附加值;可实现转炉、电炉、高炉等各种含锌粉尘的集中处理,环保效果较好。

2.3含锌尘泥循环利用研究

王涛等[8]通过在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对含锌尘泥(转炉二次粉尘、电炉粉尘和高炉瓦斯泥)的厂内循环利用进行了研究,将含锌尘泥用于铁水三脱、转炉造渣和电炉造泡沫渣的循环利用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转炉二次灰和电炉粉尘混合物可取代部分烧结矿粉(最高可取代50%)作铁水脱磷剂;添加生白云石和低锰矿加工成冷压块在转炉吹炼前期加入,可促进化渣、提高脱磷率等;将高炉瓦斯泥添加生石灰和生白云石加工成冷压块,在电炉熔炼期加入,可强化泡沫渣操作,减少金属损失和碳粉用量;瓦斯泥压块加入后对钢水、炉渣成分无明显影响。

2.4BSR工艺回收高锌粉尘

陈亮等[9]利用钢渣显热,简单有效地实现了高锌粉尘回收利用的中试研究,开发了BSR工艺。其工艺思路为:将高锌含铁尘泥配加一定量碳制成自还原含碳团块,并预先铺放在钢渣罐中,在转炉出渣过程中兑入1600℃以上高温红渣与其混合,利用红渣显热加热尘泥团块;在运输过程中团块被红渣加热到1300℃以上并保持20~30min,从而使尘泥团块中的氧化铁被还原为粒铁夹杂在红渣中;然后,利用钢铁厂现有的滚筒钢渣处理设备及磁选机将粒铁与钢渣分离;同时尘泥团块中的氧化锌被还原挥发,挥发出的高锌烟气可利用出渣跨的收尘设备回收,作为锌精矿副产品出售。

BSR工艺的优点是利用钢渣显热将高锌尘泥转变为粒状废钢,不需要使用燃料加热,可节省大量能源,而且除少量冷态混合、压块、加料设备以外,不需要建设专门的窑、炉设备,设备投资费用很低。2.5湿法回收锌的研究

周渝生等[10]采用连续溶剂萃取法进行了电镀锌泥饼中锌回收的实验研究,掌握了从宝钢电镀锌泥饼中回收锌产品的新工艺及最佳条件,制得了碱式碳酸锌(纯度大于94%)及氧化锌(纯度大于95%)两种产品,锌回收率达到80%。

2.6宝钢含铁尘泥的利用方向

目前,宝钢含锌尘泥的厂内利用约占产生量的一半,主要去向是烧结配料、转炉冷却剂和保温剂,尘泥中的大部分锌元素仍在系统内部循环和富集,缺乏有效的脱锌手段,厂内利用对高炉的侵蚀会越来越严重,同时回用的附加值不高;而厂外利用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小高炉关停后,这部分含锌尘泥将没有回用出路,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双重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宝钢从整个集团出发,已规划了宝山地区含锌尘泥的处理方案,正在论证通过转底炉等有效方式,实现含锌尘泥的深度循环利用。

3国外钢铁厂含锌尘泥的利用

3.1电炉粉尘的循环利用

德国VELCO和丹麦DDS公司[11]在110t电炉炼钢时将电炉粉尘和碳粉喷入电炉内,锌被碳还原成金属锌,并立即气化。粉尘中97%以上的锌进入二次粉尘富集,可作为炼锌原料,不足2%的锌进入渣相,另不足1%的锌进入钢水。实践证明与不喷电炉粉尘的情况相比,钢水的锌含量高约20ppm,对所产钢种质量没有负作用。

美国Armco公司[12]在110t和165t电弧炉炼钢过程中将含锌量3%~9%的粉尘喷入电炉,每炉喷吹量约为360~1860kg,在喷吹期间收集的二次粉尘中锌含量可增加到22%~44%;然后将富集得到的高锌粉尘采用湿法提锌,锌的浸出率大于90%。粉尘喷入电炉后产生的炉渣含Zn、Pb、Cd很低,达到了美国的环保标准。

3.2转炉粉尘的循环利用

奥钢联在多拉维茨钢厂[13]的60t转炉进行了氧枪喷吹转炉粉尘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粉尘可部分取代废钢做冷却剂,1kg粉尘可取代2.7kg废钢,熔炉温度降低了大约25℃;粉尘对钢水成分和炉渣成分没有影响。

加拿大钢公司[14]分别在希尔顿和伊利湖钢厂进行过转炉除尘循环利用试验。即将转炉粉(锌含量0.6%~2%)做成球团或压块,加入炉内,加入量为4~8t,为补偿粉尘的吸热,料块里加入了焦粉和瓦斯泥。结果表明:粉尘的加入对于转炉操作没有产生影响,只是在加入量较高的情况下,出钢温度有所降低;S和P的含量与常规情况没有差别,炉渣的成分也没有发现变化。

伯利恒钢公司[15]在雀点钢厂将含锌滤饼与热渣混合,加工成一种低水分的矿石替代物。炉渣和滤饼的混合比例为0.2∶1,混合前炉渣约810℃,混合物的水分为6%左右,主要含有铁和氧化钙等物质,每

石磊等: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综合利用第2期

炉加入量为3t以上。不仅回收了有价资源,还减少粉尘掩埋费用及氧气转炉操作费用。

4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的国内外进展

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自1978年出现以来,已有多个国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如美国、日本等。新日铁于2000年引进美国技术,对因含锌高而无法利用导致填埋处理的含铁粉尘,用转底炉进行脱锌处理的同时生产出金属化球团,加入高炉代替烧结矿使用后,不仅明显降低了高炉燃料比,而且提高了高炉生产效率。

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曾在我国鞍山、舞阳、翼城、巩义等地建有工业试验生产线[16]。山西翼城转底炉生产线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条已投产的转底炉生产线,其主体设备和关键技术全部国产化,球团金属化率可达到85%左右,年产量7万t左右。

2007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在《关于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重大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7]2289号)中,号召在钢铁行业中“开展转底炉直接还原成套工艺产业化示范,建设年产20万t以上转底炉直接还原示范装置,使钢铁厂尘泥(特别是含锌尘泥)全部得到资源化利用”,并对该类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目前国内莱钢、马钢、荣钢、昆钢等拟采用国内自主开发和从国外引进技术等方式建设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生产线,2008年底后将陆续投产。其中:莱钢项目由北京科技大学研发,计划总投资1.5亿元,转底炉达产后,可形成年处理自产尘泥32.9万t,年产金属化球团20万t、锌灰0.2万t的生产能力;马钢转底炉工程投资2.8亿元,设计年处理干量为20万t,其产品为金属化球团,可作为高炉及转炉原料,而转底炉产生的粉尘因含锌较高,可作为化工厂的原料,炉子排出的高温废气经余热锅炉后可产生蒸汽。

日本新日铁公司称,世界最大的年产能31万t 铁尘回收转底炉已全面在君津厂投产,3号RHF的投产将进一步强化公司的“零排放”和“节能”战略。这是新日铁安装的第3座RHF炉,新日铁是RHF 炉回收含铁炉尘技术的世界领先者,其正计划将此技术向海外推广应用,目前已与韩国浦项合作建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以推广利用该技术。

5结论和建议

(1)我国钢铁工业的含锌尘泥来源广、产量大,属于冶金二次资源,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目前主要用于烧结配料,但锌在高炉内的循环富集,势必影响高炉顺行。

(2)含锌尘泥的传统处理工艺有物理法、湿法和火法,各有优缺点。物理法作为预处理,湿法-火法或火法-湿法的联用前景看好。

(3)采用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治理钢铁厂含锌粉尘,在实现回收减排的同时,可有效分离锌,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以彻底解决高炉内锌量富集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在资源化利用钢铁工业含锌尘泥及环境保护方面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李肇毅.宝钢高炉的锌危害及其抑制[J].宝钢技术.2002(6): 18-21.

2章立新,王治云,杨茉,等.一种新的高炉瓦斯泥旋流脱锌监控方法[J].动力工程,2005,25,增刊:23-26.

3黄志华,伍喜庆,彭冠兰.高炉尘泥化学除锌[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7):1207-1212.

4张祥富.高炉瓦斯灰(泥)中锌的萃取利用[J].环境工程,1999,17(5):48-49.

5彭开玉,周云,李辽沙,等.冶金含锌尘泥资源化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6):8-12.

6曹克,胡利光.水力旋流分离技术在瓦斯泥脱锌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宝钢技术,2006(5):16-19.

7王东彦.宝钢含锌粉尘快速还原技术[J].宝钢技术,2005(3): 31-34.

8王涛,夏幸明,沙高原.宝钢含锌尘泥的循环利用工艺简介[J].中国冶金,2004,76(3):9-14.

9陈亮,周渝生,张美芳,等.用BSR法将宝钢高锌含铁尘泥资源化的试验研究[J].宝钢技术,2000(1):27-31.

10周渝生.宝钢冷轧含6价铬及锌的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D].上海:科研项目结题报告,2006.11S.M.Smith.A novel Process for recycling steelmaking dust[J].I&M,2000(2):69-72.

12R.R.Fash&C.W.Smith.BOF Scyubber solids recycling with hot slag at the BSC Sparrows Point division[D].Steelmaking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00.

13Nathalie Leclerc,Eric Meux,Jean-Marie Lecurie.Hydrometallurgical extraction of zinc from zinc ferrites[J].Hydrometallurgy,2003(4):175-183.

14F.W.Harrison.Recycling of dusts and sludge from BOF.Steelmaking[D].Conference Proceedings,1995.

15Puta W D.The Recovery of Zinc from EAF Dust by the Waltz Process[J].Steel Times,1989,217(3):194-195.

16朱荣,任江涛,刘纲,等.转底炉工艺的发展与实践[J].北京科技大学,2007,29(增刊):1:171-174.

综合利用第2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新华社信息北京3月30日由英国《金属导报》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6年中国铁矿石会议,3月27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与会国内外专家各抒已见,其中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就中国钢铁消费发展前景的变化趋势做了专题报告,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二大方面:一是我国钢材需求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今后几年国内钢材消费需求增幅的演变趋势。 一、我国钢材需求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1国内近两年钢材市场消费增幅已经回落到14%左右。2001-2003年期间我国受投资拉动,钢的消费增幅分别为22.61%、21.99%和25.75%。2004年以后,我国控制投资增长和进出口态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钢消费增长已连续两年回落在14-15%左右。 2003年进出口钢坯、钢材折合净进口钢3624.5万吨。当年国内钢产量22116万吨。国内资源总量25740.5万吨。 2004年进出口钢材、钢坯折合净进口钢1361万吨钢。当年国内钢产量28048万吨,资源总量29409万吨。2004年表观消费同比增长14.25%。

2005年全国累计生产钢34936万吨。同比增长24.56%。进口钢材2581万吨、钢坯131.41万吨;出口钢材2052.26万吨、钢坯706.85万吨,折合成粗钢进口、出口相抵后全年净出口粗钢12.3万吨。 根据钢协数据,2005年钢厂库存增加1400万吨。2005年国内消费钢资源总量为33524万吨。与2004年国内消费钢资源总量29409万吨相比表观消费资源总量增加了14%。 换一种研究思路看看,2004-2005年中国钢材消费增长水平是多少?按2003年净进口钢3624.5万吨计算。2004年的净进口1361万吨,相当于减少国内资源2263.5 万吨。2005年净出口123万吨,与2003年相比,相当于减少3636.8万吨两年合计减少钢资源5900.3万吨。按两年国内钢产量63287万吨计算,相当于平均每年消化国内钢的资源增幅9.32个百分点。 从全国12个主要城市钢材市场线材社会库存统计看,虽然它不能反映全国的库存量,但采集点的变化趋势却能反映库存的变化情况。从调查地区库存情况看,虽然月度库存不断变化,但2005年12月同2004年12月的库存水平是接近的。这种情况表明,我国2005年度钢材社会库存虽然出现下降趋势,但考虑同时钢厂库存增加1400万吨因素,消费水平比较符合实际。这表明受投资总量控制,我国钢材需求增幅的范围已经从前3年连续增长20%以上回落到2004-2005年期间14-15%左右。

浅谈糖厂滤泥的农业用途

浅谈糖厂滤泥的农业用途 ⑤ 织悱J t唬 浅谈糖厂滤泥的农业用途丁上fI 王责华 f四川省制糖糖料工业研究所,~641200) 摘要在甘蔗的制糖过程中产生的滤泥,其排放不仅占用土地或淤塞河道,而且还污 染环境.甘蔗滤泥含有农业可用物质,经开发利用可造福人类.甘蔗滤泥在农业上可作 饲料添加剂,食用菌培养料,土壤改良剂,作物病害防治剂和作物营养剂. 甘蔗在制糖过程中所获得的蔗汁,除含有较多的蔗糖分外,还含有各种无机物和 有机非糖杂质:要制成人们生活需要的食糖.则必须经过清净,煮炼等工序.蔗汁经过 清净之后的泥汁,经压滤机压滤后所获得的泥状物即为滤泥. 我国在去年产甘蔗糖600万吨左右的同时,也带来了每年90万吨左右的甘蔗滤泥.

这些滤泥尽管已做了一些开发利用,但很大部分还是堆放于野外,或倒人江河湖泊.堆 放野外的滤泥,既占用了夫量土地.又因其极易发霉出臭而污染空气;倒人江河湖泊的 滤泥还污染水体,甚至淤塞河道,加剧洪水灾害.为了促进我国甘蔗滤泥的开发利用, 笔者特根据甘蔗滤泥所含成分特点,将其在农业上的国内外研究利用情况,按其用途 梳理于此,以供同行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时参考. 一 ,甘蔗滤泥可作饲料添加剂 据分析测定,干滤泥含有可供牲畜利用的粗蛋白约16,粗纤维14和粗脂肪 1O%,以及一定量的残余糖分和有利提高牲畜饲料消化率的蜡质.因此将甘蔗滤泥作 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到饲料原料中生产饲料不失为一个变废为宝的好途径. 甘蔗滤泥作饲料添加剂,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与利用.但以我国开发利用较为 广泛.在我国,有的在废蜜蔗稍饲料中加入38的风干滤泥以喂牛;也有的在一般塘鱼 饲料中加入10干滤泥以养鱼;还有在蔗渣鸡饲料中添加滤泥作小龙虾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2010年一季度" 2010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 1.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3.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4.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5.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和钢材社会库存双增长,6.钢铁生产成本上升, 2010年一季度中国钢铁行业分析报告——中国传动网 2010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 1.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3.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4.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5.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和钢材社会库存双增长,6.钢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盈利水平不高, 2010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010年一季度生产粗钢15801.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111.2万吨,增长24.52%;一季度粗钢日产水平175.57万吨,相当于年生产粗钢6.41亿吨的水平,比2009年粗钢平均日产水平155.57万吨,提高12.86%,一季度粗钢生产总量明显过高。2010年一季度钢材生产的品种中,螺纹钢筋生产3014.9万吨,同比增长14.8%,同比增幅回落6.2个百分点;线材2490.3万吨,同比增长22.4%,同比增幅加快14.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一季度生产冷轧薄板469.0万吨,同比增长34.81%;冷轧薄宽带钢714.2万吨,同比增长66.6%;镀层板634.1万吨,同比增长58.9%;涂层板110.9万吨,同比增长36.7%;电工钢板135.4万吨,同比增长47.8%,上述高附加值产品产量上年同期均为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幅大幅度提高,说明钢材品种结构优化进展显著2010年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外贸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7%(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1.5%)。一季度三大动力的增幅均明显高于今年初的预期,对国内市场钢铁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一季度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15326.2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48.45万吨,增长21.85%,保持国内市场需求高增长的态势,这是造成粗钢生产总量高增长的根本原因。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010年年一季度进口钢材411.14万吨,钢坯15.65万吨,折合粗钢进口453.0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8.34万吨,增长4.22%;2010年一季度出口钢材870.95万吨,钢坯1.22万吨,折合粗钢出口927.7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81.29万吨,增长69.75%。2010年一季度出口与进口相抵,粗钢净出口474.7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62.75万吨,增长3.24倍。 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趋势向好,但下一步的发展态势并不乐观。由于当前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而各国钢铁生产总量大幅上升,全球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特别是美国、欧盟限制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下一步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态势依然严峻。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2010年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含矿山在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2.4个百分点。目前,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势必增加全行业的总体产能,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2010年年1-2月对钢协会员企业进行统计,吨钢综合能耗613.38千克标煤/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85%;吨钢耗新水量4.18立方米/吨,下降8.44%;企业外排污染物总量中,化学耗氧量外排总量下降2.17%,二氧化硫下降4.46%。另一方面,由于粗钢生产总量增加,1-2月企业烟尘外排总量上升0.66%,工业粉尘上升1.51%。5.国内市场

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环保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环保综合利 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环保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环保综合利用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广西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研究报告

广西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研究报告 一、前言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环境影响面广,资源化利用前景好。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既是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解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不当处置与堆存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我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根据工信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战略部署,落实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我区工业“转方式、调结构、上规模、促融合、提质量、增效益”的工作要求,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工作思路,撰写本报告。 本报告所称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是指我区工业领域在生产活动中年产生量在100万吨以上、对环境和安全影响较大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尾矿(非金属矿、有色金属矿)、冶炼渣(钢、铜、锌、铅、锡、锰、镍熔炼渣)、煤矸石、粉煤灰、赤泥、工业副产石膏(脱硫石膏、硫石膏、磷石膏、氟石膏)和制糖蔗渣、滤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大宗工业固体废物通过提取有价组分等方式,生产建筑材料、环保材料或其他材料,用于路基、工

程、矿井等回填和充填,以及生产肥料等。但不包括按现有规进行堆存处置,以及后续的绿化复垦。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比值。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程度越高。计算公式为: 二、我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现状及形势 (一)大宗工业固废年度产生及累积堆存情况。据统计,2010年尾矿、冶炼渣、煤矸石、粉煤灰、赤泥、工业副产石膏、制糖蔗渣和滤泥的产生量为5110万吨,累积堆存量达10684万吨。详见下表: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钢铁现货网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中国是钢铁生产的大国。从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5亿吨,超过位居第二位到第八位的国家的粗钢产量的总和。然而,成绩的背后却难掩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中国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钢铁工业留下了很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水平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因此,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需要对钢铁工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及判断。中国钢铁业世界第一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

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总产量30以上,在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正是得益于钢铁工业提供的各类钢铁产品,才确保了国内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国防等基础行业的大发展。但是,在获得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也为钢铁工业的无限扩产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代价不仅是物质上的、环境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不仅是短期的,还包括长期的,甚至影响到我国钢铁工业在做大后难以做强。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1.6亿吨0.1。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困境中顽强地前进。到1978年,我国钢产量达到3178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占当年世界钢铁产量的4.42。存在的问题一、资源弱势,受制于人造成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原因,几乎贯穿了整个钢铁产业链,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基础资源储备不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支持力度弱化,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国内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淡水河谷以及印度的铁矿石公司等。中国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连年增加,这些矿业巨头就在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中联

含铁尘泥脱锌实验研究

含铁尘泥脱锌实验研究 王志远1 何明杰1 俞晓林2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 1.炼铁厂; 2.技术质量处 杭州 310022) 摘 要:通过管炉焙烧试验和烧结杯试验,研究如何降低杭钢含铁含碳尘泥的含锌量。试验表明:当煤粉 为还原剂时,脱锌效率比焦粉做还原剂时更高;当煤粉外配20%,焙烧可以脱除含铁含碳尘泥91.65%的锌,当有催化剂存在时,脱锌效率更高。经过预处理措施后,通过烧结也能脱除一定含量的锌。 关键词:含铁尘泥;烧结;脱锌 0 前言 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铁含碳含锌尘泥,从成本和环保考虑,一般会回收利用,用于烧结、炼铁。但同时它也含有较高的Zn 、Pb 等有害元素,如果不经处理直接使用,一方面由于其粒度细,亲水性差影响烧结生产;另一方面Zn 在高炉内部循环富集,沉积在高炉上部炉衬表面引起结瘤,严重时还会侵入炉衬之间破坏炉衬或引起风口中套上翘,另外锌在炉缸碳砖中沉积,易形成 鼠洞 状侵蚀。锌富集的恶性事件:会使高炉顺行急剧恶化,休风率增加,严重影响高炉产量,增加消耗,缩短一代高炉的寿命。 杭钢目前年产含铁含碳含锌尘泥转炉污泥和瓦斯灰各约5.5万t 和3.3万t,并直接用于烧结。而由于受含锌较高的用料结构影响,目前杭钢高炉入炉Zn 负荷已达到1.8~ 2.5kg/t.铁,远远超过技术标准规定的0.15kg/t.铁,对高炉正常生产和长寿带来较大影响。 为了控制入炉锌负荷,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控制入炉铁料的锌含量,这是目前控制高炉锌负荷的主要方法;二是隔断法,即不回收利用含铁尘泥,这主要对于一些干法灰等含锌较高的回收料;三是对含铁尘泥进行脱锌处理后再利用,这目前主要在一些有条件的大厂所应用,如马钢和莱钢等。目前国内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有火法的转底炉法和回 转窑法、湿法的水力旋流器法。 杭钢也积极探索含铁尘泥脱锌处理新工艺,在实验室通过焙烧、烧结含铁尘泥试验,探索脱锌的可能性。 1实验原料和方法 1.1 焙烧和烧结杯实验用原料成分 本次试验用转炉污泥、瓦斯灰等含铁尘泥,焦粉、煤粉及其他原料等均来自杭钢。表1是转炉污泥的化学成分,表2是焦粉和煤粉的工业分析及其灰分中Zn 的含量,表3是本次烧结杯试验用原料的含锌量。 表1 转炉污泥化学成分 % TFe CaO MgO SiO2S Zn 54.65 8.52 0.91 1.60 0.221 2.22 表2 焦粉和煤粉的工业分析 % 挥发分灰分S 灰分中Zn 煤粉11.4712.220.4200.006焦粉 3.76 15.92 0.580 0.007 由表1和表2可知,转炉污泥含Zn 为2.22%,较高,但仍含有铁54.65%。煤粉和焦粉中Zn 含量较低,其灰分中仅为0.006%和0.007%。 由表3可知,该次烧结杯脱锌试验用原料中,含锌量较高的依次为:转炉污泥、瓦斯灰、高返、铁屑、球筛粉和丸红粉等,其中转炉污泥的含锌量达到了所有物料50.86%。 2010年8月 第三期 27

2016年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 比分331产能钢厂受中叠加2016年 1、201分别上升0..54万吨,能利用率达厂复产热情中国-中东欧加钢市渐入年中国钢6年5月我79%和上升环比分别上达到71.48%情高涨,高炉欧国际地方入需求淡季,2005钢铁行业我国粗钢和钢升1.00%;粗上升1.56%,环比上升炉开工率持续方领导人会议预计6月2005-2016-2016年中业现状分钢材产量分粗钢和钢材%和上升2.8升1.10个百续上升,5月议限产的影份粗钢产量年中国粗钢中国生铁、粗分析及分别为7050材日均产量分88%。粗钢百分点。受月粗钢产量影响,高炉开量将有所下钢日均产量粗钢、钢材及发展趋0.40和964分别为235.日均产量升受到前期大幅量同比持续增开工率一度下降。 量 材产量 趋势预测46.10万吨,.01万吨和升幅明显,炼幅拉涨的影增加。6月份下滑至75. 测 ,同和炼钢影响,份,28%,

吨,876 较低家钢贸易铁工取措 2、同比上升.54万吨, 与世界低,在国际钢材需求陆易摩擦频发工业发展报措施控制钢钢材5月出2.34%;进同比上升界主要钢材市场上极具陆续释放,钢发,美国和欧报告(2016版铁产品出口20出口量同比进口钢材1092.44%,环材生产国家和具竞争力,且钢材出口量欧盟对我国版)》表示口,预期近05-2016年比升幅明显。9.00万吨,环比上升4.9和我国出口且随着“一同比或将持钢材产品提示,我国不鼓近期钢材出口年中国钢材月 5月份,我同比上升96%。 国家钢材价一带一路”政持续上升。但提起了多重鼓励钢铁产口环比或难月进、出口我国出口钢升3.47%;我价格相比,政策的逐步但今年以来双反调查;产品大量出难维持高增长口量 钢材942.00我国粗钢净出我国钢价相步落地,沿线来我国钢材国此外《中国口,反而还长。 0万出口相对线国国际国钢还采

【强烈推荐类】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调查报告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拐点得到确认,钢铁行业投资价值凸现 2002年国际、国内钢材市场虽历经风波,但钢材价格总体上呈稳步回升的趋势。亚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钢铁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区,由于亚洲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韩国和东南亚的经济增长迅速,拉动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 的第一年,也是我国钢铁行业不平静的一年。由于高关税、配额制等钢材贸易壁垒的取消,市场经营环境急剧变化,钢材市场行情跌宕起伏。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经受了WTO 带来的压力和冲击、经历了运用世贸规则实施临时保障措施和最终保障措施。在和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在进一步加强,而我国的钢铁行业政策更是紧扣国际脉搏。从钢材市场价格运行态势看,我国钢材价格伴随国际价格脚步,在2002年初创出近20年的低位,经过这一年多的国际、国内市场考验,行业拐点得到确认。2003年3月份以来的钢材价格下跌,可以认为是价格涨幅过大的合理回归。 图1、近年我国主要钢材综合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钢材信息。 WTO 恐慌期和消化 临时保障措施期 拐 点 最终保障措施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经济已经度过最困难时期,正处在恢复之中。据国际钢铁协会调查资料,2002年国际钢材表观消费量(实际估算)为7.84亿吨,比上一年增加2.0%。而中国2002年达1.82亿吨,比2001年增加7.0%。国际钢铁协会(IISI)在罗马召开的第36次年会上,发表了如下的预测:2003年世界的钢铁的表观消费预计是8.41亿吨,比2002年增加4.9%。特别是消费增加显著的中国,预计2003年表观消费1.9亿吨,比上一年增加4.5%,维持高增长。中国将会成为世界钢铁消费的牵引车。IISI预测世界GDP的增长率为2003年2.9%(2001年1.1%,2002年1.7%),中国GDP的增长率为2003年7.8%(2001年7.3%,2002年7.5%)。而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和钢铁行业实际运行情况看,2003年钢铁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增长将完全可能再次超过IISI的预测。 2003年一季度全球钢材消费量为20124.4万吨,同比增长7%。除独联体外,世界主要地区钢材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一季度,北美钢材消费量为2916.3万吨,同比增长6%;欧盟为3657.7万吨,增2.7%;独联体为816.9万吨,降5.5%;亚洲为8410.6万吨,增16.6%。其中,中国为5194万吨,增23.7%;日本为1734.5万吨,增6.7%;韩国为10108.6万吨,增3.6%;中国台湾为463.4万吨,增13.6%。从一季度主要地区钢材消费所占的比重来看,北美、欧盟、独联体等地区都有所降低,只有亚洲增加。一季度亚洲地区钢材消费占全球消费比重已达到41.8%,比去年同期上升3.4个百分点,主要是中国占全球消费比重已达到25.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5个百分点。中国在2002年被国际公认为世界钢铁消费的牵引车后,2003年对国际钢铁行业的影响力在进一步加大,我国钢铁行业到了“不是中国看世界,而是世界看中国”的时候了。 图2、2002年世界各区域钢产量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Vol.27,No.22009年2月 收稿日期:2008-10-30作者简介:石 磊(1977-),男,江苏徐州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冶金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接近5亿t ,由于铁矿资 源紧张、品位不断下降,导致高炉瓦斯泥(灰)、转炉OG 泥、转炉和电炉除尘灰等含锌尘泥产量不断增加。这些次生资源虽含铁较高,但锌在高炉中会挥发结瘤、缩短高炉寿命,并对高炉顺行和焦炭冶金性能造成严重影响[1]。此外,尘泥露天堆放或外卖处理过程中,易造成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含锌尘泥的处理已成为冶金界的热点之一。 1钢铁工业含锌尘泥处理工艺及其特点 按锌含量不同,含锌尘泥可分为高锌(>20%)、中锌(5%~20%)和低锌(<5%)尘泥。目前,处理含锌尘泥的工艺有物理法、湿法和火法3种。1.1物理法 处理工艺主要有2种:①磁性分离———其原理是利用锌富集粒子粒度较小、磁性较弱的特性,采用 离心或磁选的方式富集锌元素。磁性分离方法用于高炉粉尘时,要增加浮选除碳工艺,以提高磁性分离的效率[2]。②机械分离———该工艺处理后的粗粉可直接用于炼铁,但该法的操作费用较高,富锌产品的锌含量过低,价值较小。物理法简单易行,但锌的富集效率较低,一般只作为湿法或火法工艺的预处理工艺。1.2湿法 湿法工艺一般用于中锌和高锌尘泥的处理。氧化锌是一种两性氧化物,不溶于水或乙醇,但可溶于酸、氢氧化钠或氯化铵等溶液中。湿法回收技术就是利用氧化锌的这种性质,采用不同的浸取液,将锌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一般有酸浸、碱浸以及氨与CO 联合浸出等方法。湿法工艺富集率虽然很高,但处理后的浸渣中锌含量较高(>0.5%),既满足不了环保要求,又不能作为钢铁厂原料,使得铁、碳得到 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石 磊,陈荣欢,王如意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 201900) 摘要:比较了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传统处理工艺,介绍了宝钢含锌尘泥研究和利用的实践,调研了国外钢铁厂含锌尘泥的利用途径,列举了转底炉处理含锌尘泥的国内外进展,指出火法回用是妥善处理钢铁工业含锌尘泥的最佳途径,转底炉在资源化利用钢铁工业含锌尘泥及环境保护方面潜力巨大。关键词:含锌尘泥;资源化利用;火法工艺;转底炉中图分类号:X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09)02-0019-04 Present Utilization Stat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Zinc-borne Sludge &Dust in Iron &Steel Industry Shi Lei ,Chen Ronghuan ,Wang Ruyi (R &D Center ,Baoshan Iron &Steel Co.Ltd.,Shanghai 201900,China ) Abstract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are secondary resources remaining to be fully utilized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most of them (with low zinc content )are recycled in sintering plants with the harmful influence to the following blast furnace operation.while the rests (with high zinc content )are sold outside with the negative results of resource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n the article ,tradi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are compared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practices of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in Baosteel are introduced ,oversea recovery ways for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present utilization state and development trend by RHF are enumerated home and abroad.Finally ,RHF application in zinc-borne dusts and sludges treatment is recommended for its great potential in resource recove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words :zinc-borne dust &sludg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yrogenic process ;RHF 综合利用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钢铁行业2015-2025年技术发展预测 1钢铁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1.1现状与成就 1996年我国钢产量历史性地突破1亿t,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之后,在经济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下,我国钢产量出现阶梯增长,2013年达到了7.79亿t,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中国钢铁工业技术的进步有力支撑了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品种结构不断改善,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我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增长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量高端钢铁产品的成功自主生产,为国民经济各主要用钢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换代提供了保障。我国钢铁产品的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一批自主开发的关键钢材(2489, -7.00, -0.28%)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和生产出了一大批钢铁精品,如高速铁路用百米重轨,高钢级油气输送管线,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取向硅钢,高级不锈钢,

超深井、耐腐蚀、抗挤毁油套管、大规格镍基合金油管及核电蒸汽发生器用管等。 2)基本实现工艺流程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国产化 大中型企业主体设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工艺创新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基本实现钢铁制造主要工艺技术和主体装备的国产化,其中大型冶金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吨钢投资明显下降。具备自主建设世界一流年产千万吨级现代化钢厂的能力,新一代钢铁流程工艺和装备技术实现产业化,大中型钢铁企业主流程工艺和装备基本实现了基础及过程二级计算机自动控制,工厂级、公司级的三、四级计算机管理和控制也在许多工厂中实现。 炼铁领域,高炉炼铁整体工艺、装备及生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高炉大型化取得显著进展,目前,超过75%的铁水是由1000m3以上高炉生产,大中型高炉利用系数、风温已优于国外水平。国产的无料钟炉顶设备、铜冷却壁设备已在大型高炉上得到成功应用,高炉炉顶煤气分析、高炉冷却水高精度温差和热流强度监测、风口燃烧监测等技术在大型高炉上成功应用。自主研发的大

“滤泥生物发酵剂”发酵甘蔗糖厂滤泥方法.

“生物发酵剂”发酵甘蔗糖厂滤泥 一.糖业污染现状 广西机制糖产量占我国机制糖年总产量的2/3强,制糖产业是广西不争的经济大户,也是环境污染大户。在环境保护观念日益加强的今天,糖厂废弃物和污染物正在成为制约糖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污染无法彻底治理,糖厂的废弃污染物甚至可能威胁到制糖业本身的生存。 我国糖业生产过程中,每年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出数量十分巨大的酒精废液、滤泥、酒精废液锅炉冲灰水和蔗髓等废弃污染物。其中除蔗髓加以利用外(少量作为造纸原料,其他作为锅炉燃料),其他废弃物均没有加以有效利用,只作某些不彻底的环保处理,直接排放,制糖企业花费了巨额的环保费用,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而且只能处理现有废弃污染物的1/3左右。几乎每个企业都不得不就近租用隐秘的山塘、山沟及空闲地储存大部分酒精废液、滤泥和冲灰水等废弃污染物,因此导致水域、农田污染的事件频繁发生,不仅索赔不断,更为严重的是周边生态受到毁灭性威胁。 据推算,每产一吨糖排出的废蜜为量为0.27吨,可产酒精0.06吨,排出的废水为0.8吨,全国每年产糖量为800万吨,排出的污水量约为640万吨。

一个年产10万吨蔗糖的中等规模的糖厂,其酒精废液的排放量,其COD总量相当于一个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排放的生活污水中COD 总量,就广西而言,排放到江河中的COD总量有70%来自糖厂,对河水的水质及周围的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同时水域的生态平衡和水资源的应用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生物治理糖业污染的优势 目前国内外处理糖厂废弃污染物的主要方法有:农灌法、氧化塘法、锅炉循环冲灰法、浓缩法、生化法。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费用高,历时长,处理的废弃污染物品种单一。与这些方法比较,生物发酵剂具有以下先进性:1、所有废弃污染物能整体集中治理能彻底干净的处理掉糖厂产生的所有酒精废液、锅炉冲灰水及滤泥污染物;2、生物发酵剂是几种功能菌复合而成的,提高发酵速度,腐熟时间仅需15天;3、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4、无需添加糖厂废弃物以外的任何介质,现有的技术有些需要添加桐麸或鸡、猪类或泥碳土等;5、处理结果是生物有机肥,而非其他废弃物,非常适合于农业生产,对改良土壤作用显著;6、治理费用较现行所有方案低得多;7、治理过程完全符合“三就一变”原则(就地取材,就地处理,就地使用,并且能变废为宝)。 发酵剂,含菌量高(为200亿个/克),堆沤发酵快、腐熟彻底,发酵剂成本低(每生产一吨有机肥发酵剂成本仅为15元人民币)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当美国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经济危机,来势凶猛,致使中国钢铁企业陷入极大困境,大多数钢铁企业均陆续采用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伴随着国务院扩大内需刺激政策,全国钢铁企业均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力争在经济复苏时快速占据市场份额,参与国际钢铁再分配。此外,我们也要看到国内的钢铁企业多元化,国内钢铁企业非钢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壮大,呈现着稳步前进的态势。 首先是宝钢已经形成了资源开发及物流业、钢铁延伸加工业、生产服务业、工程技术服务业、煤化工业和金融投资业六大业务板块多元化经营体系,并且多个业务板块的集团外业务收入超过了集团内业务。2010年,宝钢六大多元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到了集团营业总收入的27%,实现利润占集团利润总额的22%。 其次首钢从上世纪80年代即进入多元化经营领域,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非相关多元化的高新技术领域。经过20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包括矿业、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建设、机电、高新、房地产、教育等8大公司的经营格局。到2010年,首钢的非钢产业实现利润38.2亿元,是集团利润19.7亿元的1.94倍,成为首钢集团效益的重要支撑。 再次重钢在1991年初就提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10年规划,现有子公司28家,其中环境产业、矿山资源开发和多金属综合利用等非钢重点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重钢的非钢产业销售收入占重钢销售总收入的30%左右。 最后杭钢大力实施“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形成以钢铁为主业,房地产、贸易流通、酒店餐饮、环境保护、科研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等产业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 二、中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局势。 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国所有的钢铁企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了一场破记录的减产限产行动,这或许是一场严峻的转型变革。伴随着钢价直线坠势,国内钢铁行业顿时从“富豪”变成了“穷汉”,包括华北的首钢、华中的武钢、东北的鞍钢等均遭到沉重的打击,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产品出厂价远低于其固定成本或平均变动成本,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大,只能全线停产,中国钢铁龙头企业上海宝钢也经历了在危机中的艰难曲折。 (1)国家的宏观政策。尽管钢铁行业受到了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市场受到重创,但当前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也迎来了一些积极因素。随着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将拉动国内钢材消费需求,政府系列支持出口政策的推出,将更有利于出口市场健康成长,国内钢铁行业之间整合并购保护先进产能,加快结构调整促经济增长,让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钢铁业重新散发活力。虽然国内中小钢铁企业正面临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刺激下,武钢、鞍钢、首钢、山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等国内主流大型钢铁企业,正集体迎来行业复苏的曙光。 (2)铁矿石进口量激增。2009年铁矿石的进口量远超中国钢企的预期。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5107万t,2009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5.66亿t,而2008年同期仅为4.09亿t,累计同比增长了38.4%。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6亿t左右,受此影响预计2010年铁矿石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3)面临的国际威胁。在供给大于需求的2009年钢材市场运行下,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经历了“持续下滑、触底回升、回调盘整”三个运行过程,市场价格在波动中前行。在世界经济开始回转时期,作为世界代表的美国以不断扩大的趋势对中国发起了新一轮钢铁贸易战,导致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磨擦数量激增。8月份欧盟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钢出

2020中国钢铁行业调查报告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拐点得到确认,钢铁行业投资价值凸现 2002年国际、国内钢材市场虽历经风波,但钢材价格总体上呈稳步回升的趋势。亚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钢铁产品的主要消费地区,由于亚洲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韩国和东南亚的经济增长迅速,拉动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 的第一年,也是我国钢铁行业不平静的一年。由于高关税、配额制等钢材贸易壁垒的取消,市场经营环境急剧变化,钢材市场行情跌宕起伏。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经受了WTO 带来的压力和冲击、经历了运用世贸规则实施临时保障措施和最终保障措施。在和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在进一步加强,而我国的钢铁行业政策更是紧扣国际脉搏。从钢材市场价格运行态势看,我国钢材价格伴随国际价格脚步,在2002年初创出近20年的低位,经过这一年多的国际、国内市场考验,行业拐点得到确认。2003年3月份以来的钢材价格下跌,可以认为是价格涨幅过大的合理回归。 图1、近年我国主要钢材综合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钢材信息。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经济已经度过最困难时期,正处在恢复之中。据国际钢铁协会调查资料,2002 年国际钢材表观消费量(实际估算)为7.84亿吨,比上一年增加2.0%。而中国2002年达1.82亿吨,比2001年增加7.0%。国际钢铁协会(IISI )在罗马召开的第36次年会上,发表了如下的预测:2003年世界的钢铁的表观消费预计是8.41亿吨,比2002年增加4.9%。特别是消费增加显著的中国,预计2003年表观消费1.9亿吨,比上一年增加4.5%,维持高增长。中国将会成为世界钢铁消费的牵引车。IISI 预测世界GDP 的增长率为2003年2.9%(2001年1.1%,2002年1.7%),中国GDP 的增长率为2003年7.8%(2001年7.3%,2002年7.5%)。而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和钢铁行业实际运行情况看,2003年钢铁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增长将完全可能再次超过IISI 的预测。 2003年一季度全球钢材消费量为20124.4万吨,同比增长7%。除独联体外,世界主要地区钢材消 WTO 恐慌期和消化 临时保障措施期 拐点 最终保障措施

(完整版)含锌炼铁烟尘综合利用技术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二十三、含锌炼铁烟尘综合利用技术 1.技术名称:含锌炼铁烟尘综合利用技术 2.技术简介 2.1基本原理 核心专利技术“火法富集-湿法分离多段集成耦合处理高炉炼铁尘技术”,可对含锌尘泥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并在环保生产的前提下实现全面的综合回收与循环利用。经过红河锌联的专利技术处理,含锌尘泥被转化为可用于后期应用的次氧化锌粉,并最终回收出锌、铟、铋等有色金属;含锌尘泥中的铁、碳、氯等物质则被转化为铁精矿、碳精粉、工业盐等工业原料;去除有害杂质后的废渣用于生产环保免烧砖;生产流程的余热可配套余热锅炉生产蒸汽用于湿法过程以实现节能。整个生产过程实现环保生产,无二次污染,环保完全达标。 2.2工艺路线 ①工序包括:火法挥发富集工序、窑渣联合选矿工序、湿法提锌工序、提锌残渣湿法提铟工序、提铟残渣湿法提铋工序、终渣火法熔炼并分离锡铅工序。②产出产品多达五类九种,即纯金属锭类;粗金属锭类;金属精矿类;能源产品类(碳精粉);非金属类(建材辅料)。 ③使用技术手段多,包括了二套火法冶金技术、三套湿法冶金技术、一套联合联矿技术。同时合理溶入自主创新技术,使之有机组合,浑然一体,先进适用。④各道工序基本上均采用成熟、常规、适用的工业设备,并进行合理必要的改进与组合,实现了集成创新。⑤整套工艺是闭路循环,除火法工序不可避免地(达标)排放烟气外,无废水、固废物的产出与排放。 2.3关键技术

核心专利技术:“火法富集—湿法分离多段集成耦合处理高炉炼铁尘技术”。 3.技术应用情况及典型项目 此技术为红河锌联专利技术,已在该企业建成应用。回转窑挥发生产线可年处理10万吨高炉炼铁烟尘,同时相应配套建设高氯锌粉湿法提锌,湿法分离提取高纯铟及铅铋,选矿处理回转窑渣回收铁精矿及冶炼产出电铅的生产线。年可产出锌锭10000t,铅锭2000t,铟锭12t,铁精矿25000t。典型项目的投资与收益情况见表23。 4.推广前景 此技术可对我国大量的含锌尘泥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消除环境污染,同时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新的再生原料来源,对推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建立清洁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深度研究中国钢铁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最近看到的一个数字,实在让人震撼。目前我国7.18亿吨钢铁产能中,竟有3 亿吨左右产能未获中央政府批准。钢铁行业业内将这些产能称为“违规产能”或“黑户产能”。更有专家认为,违规产能不止此数,至少占钢铁总产能的一半! 炼钢铁,相比而言,是高投入、高能耗、要占很大场地的行当,不像炸油条、烙烧饼那么简单,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过硬的“后台”,是根本搞不起来的。换句话说就是,一般人恐怕想“违规”都不行,因为你没“资格”! 那么如此巨量的“违规产能”又是由谁打造,怎样形成的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给出的答案是,未得到中央政府批准的3 亿吨产能中,大部分是经过各地方政府批准的。也就是说,大量“违规产能”的始作俑者并不是什么“不法奸商”,而是本应模范执行中央政令、对市场秩序担负主要维护职责的各级地方政府!是它们,置中央的权威于不顾,超越职权范围、纵容钢铁产能肆意“超生”,进而不断加剧了钢铁行业的混乱。当然,作为国家的相关分管部门,恐怕也难脱监管乏力之责,因为 3亿吨的“黑户产能”,绝非一个早上突然冒出来的,必然是较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地方长期越权审批、屡屡违背中央之“规”,为什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究查、遏制?以致累积达数亿吨之巨。 如何处理这些“违规产能”?罗冰生认为,“可以通过大型钢铁企业的兼并而保存”。另一位业内人士开出的“药方”是:“很多钢铁企业、项目没有经过审批,从手续上来说,是存在缺陷的;但它们很大一部分是符合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仅仅是手续不全。这些产能中有需要淘汰的,也有符合规定的,不能搞‘一刀切’。”显然,他们是单纯从专业角度看待这些违规超生“孩子”的,而笔者更为关心的则是,对于那些违规者应该怎样处置?他们是否应对越权行政、违反中央政纪法规的行为,承担效应的责任? 在计划生育执法方面,我们是相当严苛的,不仅“超生”当事者要受到严厉处罚,相关领导也要受到连带的责任追究。可是在经济领域,对于钢铁“超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