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学资料.

医学影像学资料.

医学影像学资料.
医学影像学资料.

影像学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1895年德国伦琴发现X线

3.数字化X线成像的优点:(具体可结合书本P6)

(1)摄片条件的宽容范围大;

(2)提高了图像质量

(3)具有测量,边缘锐化,减影等多种图像处理功能

(4)图像信息可摄成照片,也可以由光盘储存也可输入PACS中。

4.X线成像缺点:(没找到,自己看书)

(1)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甲状腺功能亢进,恶病质,婴幼儿,高龄者和体质过敏者,应禁用或慎用

(2)孕妇,小儿,早孕者当属禁忌

5.CT成像的主要优势:

(1)密度分辨力高相当于传统X线成像的10-20倍

(2)可行密度量化分析人体各组织结构及病变的CT值范围-1000~+1000HU

(3)组织结构影像无重叠

(4)可行多种图像后处理

6.CT成像的局限性

(1)常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

(2)多幅图像不利于快速观察

(3)受到部分容积效应影响

(4)较高的X线辐射剂量

7.MRI成像的主要优势

(1)组织分辨力高,这是MRI的突出优点

(2)直接进行水成像

(3)直接进行血管成像

(4)在体分析组织和病变代谢物的生化成分

(5)能够进行fMRI检查DWI DTI PWI

MRI成像的局限性

(1)通常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

(2)多序列、多幅图像不利于快速观察

(3).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

(4)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5).易发生不同类型伪影

(6).识别钙化有限度

* 呼吸系统,骨骼系统一般首选X线

循环系统一般首选超声,金标准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8.PACS(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是一种科技含量高,实际应用价值极大的复杂系统,其将数字化成像设备、高速计算机网络、海量存储设备和具备后处理功能的影像诊断工作站结合起来,完成对医学影像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后处理及显示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

1.CT检查是颅内各种疾病的首选和主要影像检查技术,如:颅脑外伤

2.MRI检查:超急性/急性脑梗死首选,是MRI中的DWI(扩散加权成像)序列

3.脑血管疾病(问答,必考):

(1)出血:a.急性血肿:T1WI和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不易发现

b.亚急性血肿:T1WI和T2WI血肿周围信号增高并向中心部位推进

c.慢性血肿:T1WI和T2WI均称高信号,周围可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形成的低信号环

d..囊变期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低信号环更加明显

(2)梗死:a.急性脑梗死早期(超急性期脑梗死)在T1WI和T2WI上信号多正常

b.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水肿,坏死和囊变,呈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

4脑肿瘤:星形细胞瘤

CT表现:病变多位于白质。I级肿瘤:平扫,通常呈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轻;增强检查,无或轻度强化;II---IV级肿瘤:平扫,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的肿块,可有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检查,多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或附壁结节强化,有的呈不均匀强化,也可表现无明显强化。

5.垂体瘤:8mm<直径<10mm为微腺瘤,>10mm为大腺瘤,正常小于等于8mm

6.乔小脑角区好发的肿瘤有哪些?(选择)

(1)听神经瘤(2)脑膜瘤(3)胆脂瘤(4)三叉神经瘤

7.颅咽管瘤:CT表现:(与书本不太一样,自己结合书本P50,再看看)

CT 表现为鞍上圆形或类圆形肿块,以囊性和部分囊性为多,呈低、等、高或混杂密度,大多数病例在实体部位与囊壁可出现钙化,可呈囊壁壳状钙化或实体肿瘤内点状、不规则形钙化;增强扫描:2/3 的病人有强化,囊性者呈环状或多环状囊壁强化,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若室间孔阻塞则会出现脑积水。

8.出血性脑梗死常发生在缺血性脑梗死一周后。

9.AD在1H-MRS上显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含量减低,肌醇(MI)含量升高

第三章头颈部

1.鉴别诊断:眼部炎性假瘤和Graves病

眼部炎性假瘤:肌炎型显示眼外肌增粗,典型表现为肌腹和肌腱同时增粗,以上直肌和内直肌

Graves病:常累及多条眼外肌,肌腹受累明显

2.视神经鞘膜瘤:轨道征

3.海绵状血管瘤:是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4.(1)前组鼻窦:额窦,前组筛窦,上颌窦,开口于终鼻道

(2)后组鼻窦:后组筛窦,蝶窦,开口于上鼻道

5.鼻窦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内翻性乳头状瘤

6.鼻咽癌CT表现:

为鼻咽癌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1)平扫,表现病侧咽隐窝变浅,消失,隆起,咽顶、后、侧壁肿块突向鼻咽腔;同时常可见颈深部淋巴结肿大(2)增强检查,并辩称不均匀明显强化,随肿瘤的进展,可向不同方向延伸、侵犯:

A.向前突向后鼻孔,侵犯翼腭窝,破坏蝶骨翼板以及上颌窦、筛窦后壁进入眶内

B.向后侵犯头长肌,枕骨斜坡,环椎前弓侧块,破坏舌下神经管

C.向外侵犯咽鼓管圆枕,腭帆张肌,翼內肌,翼外肌,累及颞下窝,颈动脉鞘,茎突

D.向上破坏颅底并经卵圆孔,破裂空进入颅累及海绵窦

E.向下侵犯口咽,喉等

7.颈动脉体瘤:CT: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度增大

MRI:出现椒盐征

第四章呼吸系统(消化,呼吸,循环系统易出大题)

1.肺部的分叶和分段(不再一一罗列,自己看书P99)

2.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异常扩大,可伴有不可逆性肺泡壁的破坏,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见病因:慢支,支气管哮喘。

3支气管气象(空气支气管征):当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气管分支影,称~

4.(1)后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mm,薄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mm,

(2)直径≤3cm为结节,>3cm为肿块

5.支气管扩张症:

最常用的影像方法,特别是薄层高分辨力重组CT

特有的征象:轨道征;印戒征;念珠状;指状征

6.大叶性肺炎:(问答)

(1)充血期:病变呈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缘模糊,病变区血管仍隐约可见(2)红色和灰色肝变期:可见沿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实变影,内有“空气支气管征”

(3)消散期:随病变的吸收,实变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影,最后可完全吸收。

7.结核病分类标准:

(1)原发性肺结结核,I型:原发综合征,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型播散性肺结核,II型:急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慢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

(3)继发性肺结核,III型:浸润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IV型: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

(5)其他肺外结核,V型

8.中央型肺泡癌(这部分内容自己对着书看一下P126)

9.周围型肺泡癌

X线:可见细毛刺及胸膜凹陷征,可形成后壁偏心空洞,肿块内钙化很少见CT:肿块呈短暂性较明显的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10.试述纵隔分区并说出个区内常见的肿瘤(不再一一罗列,自己看书P100分区,P129常见肿瘤)

第五章循环系统

1.心胸比: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正常人心胸比率≤0.5

2.循环系统首选检查方法:超声或核磁

3.二尖瓣狭窄X线表现:

肺淤血,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左房及右室增大

4.房间隔缺损:X线表现(具体书本P149)

(1)右房右室增大

(2)肺充血

(3)肺动脉较突出,肺门舞蹈

5.室间隔缺损:X线表现?(没找到,自己看书)

6.法洛四联症基本畸形包括:

(1)肺动脉、肺动脉瓣或(和)瓣下狭窄

(2)室间隔缺损

(3)主动脉骑跨

(4)右室肥厚

7.判断肺门动脉扩张的标准为右下肺动脉主干直径在成人需超过1.5cm,在儿童需超过胸锁关节水平,气管横径(选择)

8.肺门舞蹈:肺门异常,双侧肺门增大,见于肺充血和肺淤血。透视下前者常见搏动增强(称为肺门舞蹈),血管边缘清楚,后者无搏动增强,血管边缘模糊。

第六章消化系统与腹膜腔

1.胃的分型:(1)牛角型(2)钩形(3)长型(4)瀑布型

2.充盈缺损: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为腔壁局限性肿块向腔内突出,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所致。恶性肿瘤造成的充盈缺损呈不规则;而息肉造成的充盈缺损境界光滑,规整。

2.龛影: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为消化性溃疡及肿瘤坏死性溃疡形成的腔壁凹陷,使钡剂充填滞留其内所致。轴位观溃疡呈火山口状。

3.憩室:表现为向壁外的囊袋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与龛影不同。

4.服用钡剂后:4-6h胃排空,2小时内可达盲肠,超过6小时为通过缓慢,超过9小时小肠内钡剂尚未排空为排空延迟。

5.鉴别诊断:(X线)

食管癌:(1)粘膜皱襞破坏;(2)官腔狭窄,管壁僵硬(3)腔内充盈缺损:(4)不规则的龛影;(5)受累段食管局限性僵硬

食管静脉曲张:

轻度: 食管下段黏膜皱壁轻度增粗.迂曲

中度: 食管中下段黏膜皱壁增粗.迂曲;呈蚯蚓状改变.

重度: 全程黏膜明显增粗,串珠状.息肉状充盈缺损;管腔张力下降.扩张,蠕动减弱.

良性溃疡溃疡型胃癌

龛影形状类圆形,边缘整齐不规则,有尖角

龛影位置腔外龛影腔内龛影

龛影口部粘膜线、线圈征、狭颈征指压迹、环堤、裂隙征

周围粘膜纠集的粘膜均匀,直达龛口粘膜中断、融合、变尖或呈杵状附近胃壁柔软,有蠕动波僵直、陡峭,蠕动消失

6.肝血管瘤(都要知道,自己看书)

肝良性肿瘤,约占良性肿瘤84%;女>男4-5倍;90%单发;>5cm称巨大血管瘤;(海绵、硬化性、血管内皮、毛细血管瘤)

a.病理:许多扩张、扭曲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血管内皮细胞;血窦内纤维组织不完全间隔—海绵状结构。

b.CT平扫:均匀低密度,边缘较清晰,占位征象不明显。

增强扫描(典型):动脉期呈明显边缘性小灶性强化;延迟期病灶逐渐向心性充填,和周围肝脏呈等密度。(早出晚归、农村包围城市)

d.MRI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E时间延长—灯泡征增强扫描同CT。

d.B超强回声裂开征血管贯通征

e.X线抱球征

6.肝癌(都要知道,自己看书):

a.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原发肝癌90%;三步曲(乙肝-肝硬化-肝CA)

b.常有乙肝、丙肝、肝硬化基础

c.甲胎蛋白升高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d.肿瘤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多发

e.常引起门脉癌栓

病理:1、巨快型>=5cm

2、结节型 < 5cm

3、弥漫型 < 1cm

小肝ca 单个结节直径<=3cm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3cm

CT表现:平扫:等或低密度

增扫:动脉期强化,肿瘤呈高密度;门脉期强化弱,肿瘤呈低密度(快进快出),此为肝癌典型的强化特征。门静脉、下腔静脉、胆管ca 栓,肝门、后腹膜远处转移

75%肝动脉供血 25%门脉供血

MRI 1、T1WI稍低、等信号

2、T2WI稍高信号

3、增强扫描同CT

B超均匀或不均匀弱、强、混杂回声

X线肿瘤染色、动静脉瘘

7.胆系先天性发育异常:

I型最多见,为胆总管呈囊性或梭形扩张,常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II型为胆总管单发性憩室,可与胆总管相通或不通

III型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壁内段囊性扩张

IV型为肝内、外胆管多发囊状扩张,或肝外胆管多发囊状扩张

V型为多发肝内胆管囊内扩张,也称Caroli病

8.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自己看书P201)

9.肠梗阻(特殊征象)

A.假肿瘤征-完全性绞窄性

B.咖啡豆征-不完全性

C.多个小跨度卷曲肠袢:C,8,花瓣,香蕉形

D.长液面征

E.空回肠换位

第七章泌尿生殖系统与腹膜后

名词解释

1 肾自截:肾结核晚期,出现钙盐沉积,发生局部钙化,甚至全肾钙化称为肾自截

简答题

2.肾透明细胞癌CT影像表现?

A.平扫:肾实质内肿块,较大突出肾外。

B.增强:皮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中央可有坏死区。实质期和排泄期:肿瘤实质成分呈较低密度。

C肿瘤向外侵犯,肾周筋膜增厚;肾静脉瘤栓,可见血管内充盈缺损;可伴有肾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D其他类型相对乏血供肿瘤增强扫描:各期均有强化,但程度较低。

3.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主要的病变区域位于哪个部位?

前列腺增生:老年人,发生于移行带前列腺癌:来自周围带

4.前列腺癌MRI表现:T2WI典型表现为正常较高信号的周围带内出现低信号病灶,边界清晰。

5.节育环的正常位置

正常位置的节育环一般在耻骨联合上2~6cm ,中线两侧3cm范围内。

6.宫颈癌(子宫内膜癌),CT与MRI检查:早期宫颈增大,或形成软组织肿块。呈不均匀低密度或长T2影。并中断了邻近正常的低信号联合带。

第八章乳腺

1.良恶性钙化鉴别:

良性恶性

部位肿块/浸润区内肿块/浸润区内\外或内外均有

密度较致密致密或较淡

大小粗大或粗大为主掺呈均匀一致微小钙化或微小

杂少微小钙化钙化为主掺杂少许粗大钙化

形态圆形,环形杆状或不规呈泥沙样,细线状,小分枝状

则形成融合成火树状短杆状,针尖状或不规则形

数目少多

分布在一局限性区域内融密集成簇分布或沿导管

合成团或在一大范围内分布(单位面积内>5枚)

散在

2乳腺MRI:

渐增型曲线多提示良性病变;流出型曲线常提示恶性病变;平台型曲线可为恶性也可为良性病变。

第九章骨关节与软组织

1.X线检查:检查方法简便、费用较低,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CT检查:密度分辨力高、无影像重叠,显示骨和软组织改变明显优于X线平片,显示细微的骨松质和骨皮质破坏。

3.MRI检查:MRI有良好的组织分辨力且可任意方位成像,但MRI对确定骨和软组织内的钙化和软化不敏感。

4.骨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5.骨化的两种形式:

①膜化骨:包括颅盖骨和面骨

②软骨内化骨:包括躯干骨、四肢骨、颅底骨与筛骨

6.小儿骨:长骨一般有3个骨化中心。一个在骨干,为原始骨化中心。另外两个在两端,为继发骨化中心

7.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骨性融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

8.骨质疏松(名解):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两者比例仍正常。

9.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X线平片: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10.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破坏原因可由病变组织本身或由其引起的破骨细胞活动增强所致。

11.Codman三角:病变刺激骨膜形成骨膜新生骨后病变又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的骨膜新生骨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与骨皮质间呈三角形改变,称为骨膜三角或Codman三角。

12.骨折患者一般行X线平片检查

横行骨折为稳定性骨折

13.骺离骨折:儿童长骨可以发生骨骺骨折。X线上骺软骨不显影,骨骺损伤导致骨骺移位后表现为骨骺与干骺端的距离增加,称为骺离骨折。

14.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看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15.骨折病理表现:断端、骨髓腔、骨膜下形成血肿纤维性骨痂(2-3d)骨性骨痂

16.骨折的常见并发症: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骨质疏松;骨感染;骨缺血坏死;关节强直;关节退行性变;骨化性肌炎

17.骨挫伤:MRI检查,骨挫伤区有确切表现

18.Colles骨折:为桡骨远端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19.脊柱骨折:CT检查的重点观察有无骨折片突入椎管以及骨折移位对脊髓的压迫情况

20.膝关节半月板撕裂:MRI是诊断半月板撕裂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1.化脓性骨髓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血行感染最多

急性,病理改变:大片骨质坏死

早期(2周内)X线和CT表现为软组织肿胀,皮下脂肪层模糊骨无任何改变

22.慢性硬性骨髓炎:又称Carre骨髓炎

23.慢性骨脓肿又称Brodie骨脓肿

24.骨结核属于结核病第5型即肺外结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25.长骨干骺端与骨骺结核:长骨干骺端与骨骺骨质破坏,常穿越骺板线;有“砂粒样”小死骨;邻近骨骨质疏松明显;侵犯邻近关节,形成骨型关节结核

26.骨气鼓征:儿童掌、指骨结核,囊性破坏,骨质疏松,骨干膨胀,皮质变薄,骨膜新生骨较明显

27.脊椎结核分型:中央型、边缘型和韧带下型

28.脊椎结核X线表现:①骨质破坏,有小死骨,典型者呈“砂粒样”②椎间隙变窄,相邻破坏的椎体相互融合③后突畸形④冷脓肿

29.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良性恶性

生长速度缓慢迅速

生长方式膨胀性浸润性

骨质破坏边缘清楚,常有周围硬化带不清楚

骨皮质改变变化,膨胀,但多完整虫蚀状破坏,缺损,中断

骨膜反应少有常见,破坏并产生Codman三角肿瘤骨无常见,针状,放射状等

软组织肿块少有,边界清楚常见,边界不清

远隔器官转移无常见

30.骨髓瘤特别征象:患者血清球蛋白增高病尿中可查出Bence-Jones蛋白

31.骨巨细胞瘤: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

X线:(1)常位于骨端,为偏侧性、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交界清楚但不锐利(2)多数病例骨质破坏区可有数量不等、纤细的骨嵴,无钙化或骨化影(3)

邻近无无反应性骨膜增生

骨性包壳不完全,出现肿块,肿瘤生长活跃,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或虫蚀性骨破坏,骨嵴残缺紊乱

32.骨囊肿: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

X线:(1)长骨干骺端或骨干内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的透明区,多为单房(2)膨胀性破坏

CT: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

33.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以干骺端为好发部位

X线:(1)成骨型骨肉瘤(2)溶骨型骨肉瘤(3)混合型骨肉瘤(最多见)

34.转移性骨肿瘤:是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者

35.代谢性骨病:佝偻病,临时钙化带模糊、干骺端杯口样改变、骺骨化延迟,串珠肋、X形腿、O形腿

骨质软化症,骨骼弯曲变形

36.内分泌性骨病:成人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

37.关节退行性病变:X线: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囊变,形成明显的骨赘

38.寰枢关节脱位:成人超过2mm应怀疑脱位,超过2.5mm则肯定有脱位,儿童超过4mm应怀疑脱位,超过4.5mm则肯定有脱位

39.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鉴别诊断

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

病程起病急、病程短起病慢、病程长

X线表现关节负重面破坏关节边缘破坏

关节骨性强直关节纤维强直

骨质增生硬化骨质疏松

关节间隙狭窄出现早出现晚

40.类风湿性关节炎:

X线:骨关节改变大多出现在3个月以后,骨质侵蚀多见于边缘部,也可累及邻近骨皮质,以小关节,特别是手或足部关节最为常见。

41.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病(SPA中最常见的一种)。凡是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而HLA-B27增高的关节炎性病变。

大多数呈上行性侵犯脊椎,实验室检查,血清类风湿因子常呈阴性,但多数患者HLA-B27阳性

X线:主要表现:骶髂关节是最先发病的部位

第十章儿科影像诊断学

第十一章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是在放射诊断学设备(DSA、CT机、MRI、B超等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经皮肤穿刺或人体自然孔道的途径,引入导管、导丝、球囊、支架、引流管等相关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微创诊断或治疗的新型学科。

(选择)血管内介入:1. 血管造影术2. 血管成形术3.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4. 经导管血管栓塞及封堵术5. 经导管动脉药物灌注术6. 经导管溶栓

非血管介入:1.经皮穿刺引流术2.球囊扩张成形术(气管、食管、胆道、十二指肠)3.支架植入术4.肿瘤消融术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6.椎体成形术7.活检术

医学影像学试题库含答案

1.医学影像学图像特点,下面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A、X线、CT、MR图像的黑白、明暗的对比取决于不同组织的密度和厚度 B、 X线图像是X线透过人体后,有组织和器官的重叠、图像放大或失真 C、组织密度越大,CT值越大 D、MR电信号越强,图像越白,电信号越弱,影像越黑 E、 MR图像可以反映组织内氢原子的分布及它在磁共振过程中的弛豫特性(T1,T2) 2.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E A、X线管电压愈高,X线波长愈短,X线穿透力愈强 B、X线管电压愈低,X线波长愈长,X线穿透力愈弱 C、物质的密度愈高,对X线吸收愈多,照片影像愈白 D、物质的密度愈低,对X线吸收愈少,照片影像愈黑 E、物质的厚度与其对X线吸收和照片影像的白黑成反比 3. X线摄影主要利用X线特性的 C A. 穿透性与荧光效应 B. 穿透性与电离效应 C. 穿透性与感光效应 D. 荧光效应与电离效应 E. 荧光效应与感光效应 4. X线在体内各部穿透力,由大到小的排列有以下几种,请指出正确者: E A:气体,液体及软组织,脂肪,骨骼 B:骨骼,脂肪,液体及软组织,气体 C:气体,脂肪,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D:脂肪,气体,液体及软组织,骨骼 E:骨骼, 液体及软组织,脂肪,气体 5. 胸片常规正位摄片指的是 B A.立位前后位 B.立位后前位

C.卧位前后位 D.卧位后前位 E.右侧位 6.关于CT图像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C A. CT图像系灰度图像 B. CT图像由像素按矩阵排列构成 C. 像素越大,数目越多,空间分辨力越高 D. 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 E. CT图像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致 7、根据CT值的定义公式,空气的CT值为 D A.-700HU B.-800HU C.-900HU D.-1000HU E.-1100HU 8. MRI图像与CT图像相比,优越性表现为:E A. 断面图像 B. 数字图像 C. 灰度图像 D. 空间分辨力高 E. 软组织对比分辨力高 9 下列关于MR信号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A T1WI上,T1时间越短信号越强;反之,T1时间越长信号越弱 B T1WI上,T1时间越短信号越弱;反之,T1时间越长信号越强 C T2WI上,T2时间越长信号越弱;反之,T2加时间越短信号越强 D 脂肪的T1短,显示为低信号 E 水的T2长,显示为低信号 10.下面的磁共振应用,哪一项不属磁共振功能成像 E A. 磁共振弥散成像(DWI) B. 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

医学影像物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影像物理学(Z) 1、X射线产生条件: ①电子源②高速电子流③适当的靶物质。 2、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是由连续X射线和标识X射线两部分组成的混合射线。 3、连续X射线(又称韧致辐射):是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面时,与靶物质的原 子核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连续波长的X射线(连续X射线)的过程。 4、标识放射(又称特征辐射):标识X射线的波长同阳极靶原子的结构有着密切 的联系,仅取决于阳极靶物质,与X射线产生过程中的其它因素无关。不同靶材 料的辐射光子的能量和波长也不同。每一种元素的标识X射线的波长是固定不变 的。标识辐射的X射线波长是由跃迁的电子能量差决定的,与高速电子的能量(管 电压)无直接关系,主要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越高,产生的标识辐射的波长越短。 5、X射线的基本特性:X射线的穿透作用、X射线的荧光作用、X射线的电离作 用、X射线的热作用、X射线的化学和生物效应。 6、X射线的质:又称线质,表示X射线的硬度,即X射线穿透物体的能力与光 子能量的大小有关,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物体吸收。 7、X射线的量:垂直于X射线束的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子数称为X 射线的量。 8、光电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内层电子作用时,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 能量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而光子本身整个被原子吸收的过程称为光电效应。 9、在光电效应过程中产生:(1)负离子(光电子、俄歇电子);(2)正离子(丢 失电子的原子);(3)标识X射线。

10、X射线诊断中的光电效应:(1)利在于可以产生高质量X射线照片,一是因 为它不产生散射线,减少了照片灰雾,二是增加了射线对比度,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的4次方成正比,增加了不同组织之间的吸收差异。(2)弊在于 入射光子的能量通过光电效应全部被人体吸收了,加大了辐射损伤,为了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害,经常采用高千伏(高能量)摄影,减少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 11、康普顿效应:入射当入射光子与原子的外层轨道电子(自由电子)相互作用 时,光子的能量部分交给轨道电子,光子的频率改变后发生偏转以新的方向散射出去即散射光子,获得足够能量的轨道电子形成反冲电子,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12、光蜕变:能量在10以上的X光子与物质作用时发生光蜕变。 13、X射线的衰减: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物质吸收了X射线后,X射 线强度的减弱,即为衰减。包括距离所致的扩散衰减和物质所致的吸收衰减。14、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1) X线的能量: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 强,光电效应发生的概率下降,X线衰减越少,透过的X线强度越大。 (2)吸收物质的密度:吸收物质的密度越大,X线衰减越大。人体的组织密度 大致分为三类,即高密度组织、中等密度组织、低密度组织。 (3)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4)吸收物质的每克物质的电子数越大,X线衰减越大。 15、X射线的滤过分为固有滤过和附加滤过。 16、X射线摄影基本原理:用胶片代替荧光屏,透过人体的X射线作用在胶片上, 由于X射线的光化学作用,使胶片感光,因各组织器官的密度、厚度不同,对X 1 射线的衰减不同,对胶片的感光程度也就不同,于是形成X 射线影像。 17、胶片主要感光材料:溴化银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医学部分)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 年版) 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医学部分)以下仅为R类(医药卫生)杂志 R.综合性医药卫生 1 中华医学杂志 2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5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6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7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8 解放军医学杂志 9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3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4 医学争鸣 15 复旦学报(医学版) 16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8 中国全科医学 19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2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3 重庆医学 24 医学研究生学报 25 实用医学杂志 26 广东医学 27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9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30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1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32 上海医学 33 军事医学 34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35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36 山东医药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1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 中国卫生经济 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4 中国公共卫生 5 卫生研究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7 中国卫生统计 8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9 中国医院管理 10 营养学报 1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2 环境与健康杂志 13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14 环境与职业医学 15 现代预防医学 1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17 中国卫生资源 18 卫生经济研究 19 中国健康教育 20 中国消毒学杂志 21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2 中国学校卫生 23 中国疫苗和免疫

(完整版)医学影像学复习重点(2)

医学影像学复习重点 总论 人体组织密度值:CT 水的CT值为0HU;人体中密度最高的骨皮质为+1000HU;空气为—1000HU;软组织为20~50HU;脂肪<—70HU。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别称自然对比。 造影检查:将造影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以产生明显对比显示其形态与功能的方法。 CT:CT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进行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 而获得的重建图像。 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摄影效应)、电离效应X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强度MRI不同的磁共振信号,经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MRCP:即MR胆胰管造影,无创伤,无造影剂,可见胆囊及胆管显影并扩张,胆囊及胆总管下端结石呈低信号充盈缺损。 医学影像学:一门应用医学影像学设备,观察病人体内器官形态和功能,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人工对比:人工导入某种物质,使原本缺乏天然对比的组织、结构间形成明显密度差,从而提高显示率的方法就称为人工对比,导入的物质叫做对比剂或造影剂。 流空效应:存在于磁共振成像中,由于信号采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就叫做“流空效应”。如心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 线 X1、数字X线成像(DR)依其结构可分为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X线荧光成像(DF)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像。 2、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重要的改进实现了数字X线成像。优点是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 11、物质的密度与其本身的比重成正比,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X线量多,影像在图像上呈白影18、胸部的肋骨密度高,对X线的吸收多,照片上呈白影 19、肺部含气,密度低,对X线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 20、纵膈为软组织,密度中等,对X线吸收中等,照片呈灰影。 21、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同,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透过的X线少,薄的部分相反,于是在X线片上和荧屏上显示出黑白对比和明暗差异的影像。。 CT 4、CT不同于X线成像,它是用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面,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获得的重建图像,是数字成像而不是模拟成像。 5、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阶图像。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 9、CT图像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密度高低的程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不用吸收系

医学学习资料:医学影像学

09一系影像学 第一章: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什么叫医学影像学? ?放射诊断学X线CT MRI DSA ?超声诊断学M型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 ?核医学ECT SPECT PET ?介入放射学血管与非血管 X线特征; 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 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 电离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要防护的原因 X线成像具备的条件: X线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 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必须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人体对X线衰减,顺序; 高密度:骨和钙化灶; 中等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以及体液; 低密度:脂肪组织以及含有气体的呼吸道、胃肠道、鼻窦和乳突气房; X线成像特点: 灰阶成像、影像叠加,放大失真 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得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 对比剂:气体,钡剂,碘剂,钆剂 造影方法:直接(口服、灌注、穿刺)间接(排秘法) CT图像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有高的密度分辨力。用CT值说明密度,单位为HU,水的CT 值为0,骨皮质+1000HU,空气-1000HU。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 000次以上,超过正常人耳听觉范围的声波。医学上常用的2.2-10.0MHZ。超声在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浅表软组织病变有独特优点。、 MRI图像特点 1、多参数灰阶图像 2、多方位断层图像 3、流空效应: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在MR成像过程中虽然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但在终止射频脉冲后采集MR信号时已经流出成像层面,因此接收不到该部分血液的信号,呈现为无信号黑影,血液流空效应是血管腔不用注射对比剂就可显影 4、MRI对比增强效应:一些顺磁性和超顺磁性物质使局部产生磁场,缩短周围质子弛豫时间,称为质子弛豫增强,是MRI行对比剂增强检查的基础 5、伪彩色的功能图像 人体各种组织的T2驰豫要比T1驰豫快得多 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诊断系统computer aided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CAD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即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

医学科技核心期刊一览表

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最新目录(生物医学期刊)G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G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G005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G006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G007 中草药 G008 药学学报 G009 中国药学杂志 G010 中医杂志 G0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013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16 北京医学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8 病毒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G02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G02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G02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G02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G026 广东医学 G027 广东药学院学报 G028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G031 贵阳医学院学报 G033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G03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G035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G03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8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9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1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G043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G044 华西药学杂志 G045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7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8 解放军医学杂志 G049 解剖学报 G050 解剖学杂志 G052 军事医学 G053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G054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G055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G056 免疫学杂志 G05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G05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0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G061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G062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G06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7 现代免疫学 G068 复旦学报医学版 G069 上海医学 G070 神经解剖学杂志 G07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G072 生殖与避孕 G07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G076 天津医药 G07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G079 卫生研究 G08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82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G083 心肺血管病杂志 G087 药物分析杂志 G088 医用生物力学 G089 营养学报 G09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G093 针刺研究 G094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G095 VIROLOGICA SINICA G09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G09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G098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G099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G100 中国法医学杂志 G101 中国天然药物 G102 中国公共卫生 G103 中国骨伤 G104 中国海洋药物 G10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G107 中国抗生素杂志 G10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G109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G1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G111 中国免疫学杂志 G11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G1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G1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G116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一种方法是腹部目前最常用的、首选的引导穿刺方法: A.X线透视 B.超声 C.CT D.MRI E.核素扫描 2.前列腺增生好发于: A.周围区 B.移行区 C.中央区 D.尿道周围 E.都可以 3.乳腺小叶增生多发年龄为: A.20~30岁 B.30~40岁 C.40~50岁 D.50~60岁 E.60岁以上 4.下列肿瘤超声表现具有呈蟹足样生长特点的是: A.脂肪瘤 B.纤维腺瘤 C.囊肿 D.乳癌 E.乳腺小叶增生 5.不属于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是: A.边缘轮廓不整齐,粗糙 B.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实性衰减 C.侧方声影多见 D.常有周围组织浸润 E.肿块内丰富高速低阻动脉血流信号: 6.下列正常"肺门"解剖,哪项不对: A.上腔静脉越过右肺动脉腹侧 B.气管分叉位于右肺动脉背侧 C.左主支气管比右主支气管长 D.多数右肺静脉位于右肺动脉腹侧 E.右肺门通常比左肺门高1cm 7.钡餐检查前哪项准备通常是不需要的: A.禁食12小时 B.清洁灌肠 C.停服各类药物3天 D.有幽门梗阻时须抽出胃内容物 E.肠梗阻和胃穿孔不能做钡餐检查,大出血期间暂缓进行 8.以下关于肝脏的概念,错误的是: A.纵裂的内侧是右肝前叶 B.胆囊左缘紧邻肝方叶 C.CT扫描在肝门区可显示门静脉,有时肝动脉也能清晰显示 D.正常肝脏的密度比脾脏高 E.肝尾状叶位于肝门和下腔静脉之间 9.颅骨弥漫性"竖发"表现,最常见于哪种疾病: A.脑膜瘤 B.颅骨血管瘤 C.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D.白血病 E.颅骨成骨肉瘤 10.关于"梗阻性脑积水",下列观点哪项不对: A.发生率比交通性脑积水低 B.出血、感染是最常见病因 C.梗阻点位于四脑室开口以上 D.MRI多轴面成像,诊断价值高 E.脑室旁白质常明显水肿 11.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炎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淋巴结增大,结构完整无缺 C.输入淋巴管狭窄 D.淋巴渗出,淋巴结不增大 E.静脉呈扭曲、增粗 12.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癌肿转移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淋巴结增大,结构完整无缺

医学影像设备学复习资料

1、磁场均匀性P141指在特定容积(常取一个球形空间)限度内磁场的同一性,即穿过单 位面积的磁力线是否相同。 2、磁场的稳定性P141磁场稳定度是指单位时间磁场的变化率,短期稳定度要在几个ppm /h之内,长期稳定度要在10ppm/h之内;磁场稳定性分为时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3、磁场有效孔径141指梯度线圈、匀场线圈、射频体线圈、衬垫、内护板、隔音腔和外 壳等部件均在磁体检查孔道内安装完毕后,所剩余柱形空间的有效内径。 4、梯度磁场强度P150又称磁场梯度,表征梯度磁场系统产生的磁场随空间的变化率, 单位为mT/m(毫特[斯拉]/米)。 5、梯度场线性P151是衡量梯度磁场平衡性的指标。线性越好,表明梯度磁场越精确, 图像的质量就越好。梯度磁场的非线性一般不能超过2%。 6、梯度切换率P150(ppt)指单位时间及单位长度内的梯度磁场强度变化量,常用每秒每 米长度内梯度磁场变化的毫特斯拉量(mT/m/s)来表示。 7、梯度上升时间(百度)梯度上升时间是指梯度场达到某一预定值所需的时间。梯度上 升性能的提高,可开发更快速的成像序列。 8、有效容积P151又称均匀容积。指鞍形线圈所包容的、其梯度磁场能够满足一定线性 要求的空间区域。 9、说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组成,并简述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主要由主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其他辅助设备等组成。P139 ①主磁体:产生一个高度均匀、稳定的静磁场,使处于该磁场中的人体内氢原子核被 磁化而形成磁化强度矢量。P140 ②梯度系统:为系统提供线性度满足要求的、可快速开关的梯度磁场,以提供MR信 号的空间位置信息,实现成像体素的空间定位。p147 ③射频系统:MR设备通过RF线圈发射电磁波对人体组织进行激发,人体组织驰豫 过程中发出的MR信号再通过接收线圈检测。P151 ④计算机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并将图像数据送到显示器进行显示;同 时负责对整个系统各部分的运行进行控制,使整个成像过程各部分的动作协调一 致,产生高质量图像。P140 10、磁共振成像系统设备成像的优点?p138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一)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一种方法是腹部目 前最常用的、首选的引导穿刺方法: A.X线透视 B.超声 C.CT D.MRI E.核素扫描 2.前列腺增生好发于: A.周围区 B.移行区 C.中央区 D.尿道 周围 E.都可以3.乳腺小叶增生多发年龄为: A.20~30岁 B.30~40岁C.40~50岁 D.50~60岁 E.60岁以上 4.下列肿瘤超声表现具有呈蟹足样生 长特点的是: A.脂肪瘤 B.纤维腺瘤 C.囊肿 D.乳癌 E.乳腺小叶增生5.不属于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是: A.边缘轮廓不整齐,粗糙 B.内部 回声不均匀,呈实性衰减 C.侧方声影多见 D.常有周围组织浸润 E.肿 块内丰富高速低阻动脉血流信号:6.下列正常"肺门"解剖,哪项不对: A.上 腔静脉越过右肺动脉腹侧 B.气管分叉位于右肺动脉背侧 C.左主支气管 比右主支气管长 D.多数右肺静脉位于右肺动脉腹侧 E.右肺门通常比左 肺门高1cm 7.钡餐检查前哪项准备通常是不需要的: A.禁食12小时B.清洁灌肠 C.停服各类药物3天 D.有幽门梗阻时须抽出胃内容物 E.肠 梗阻和胃穿孔不能做钡餐检查,大出血期间暂缓进行8.以下关于肝脏的概念,错误的是: A.纵裂的内侧是右肝前叶 B.胆囊左缘紧邻肝方叶 C.CT扫描 在肝门区可显示门静脉,有时肝动脉也能清晰显示 D.正常肝脏的密度比脾 脏高 E.肝尾状叶位于肝门和下腔静脉之间 9.颅骨弥漫性"竖发"表现,最常 见于哪种疾病: A.脑膜瘤 B.颅骨血管瘤 C.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D.白血 病 E.颅骨成骨肉瘤 10.关于"梗阻性脑积水",下列观点哪项不对: A.发 生率比交通性脑积水低 B.出血、感染是最常见病因C.梗阻点位于四脑 室开口以上 D.MRI多轴面成像,诊断价值高 E.脑室旁白质常明显水肿 11. 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炎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

医学影像资料

一、正常心脏大血管的X线表现1、后前位片:正常心影2/3位于胸骨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心尖指向左下,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左、右两个边缘。心右缘:上段为主动脉与上腔静脉的总投影,下段为右心房构成。心右缘与右膈顶相交成一锐角称为心膈角。心左缘:上段为主动脉球(主动脉弓、主动脉结等)中段为肺动脉段(主干)。正常呈凹陷,又称心腰。下段为左心室构成。中段与交界处为左心耳,正常时不能与左心室区分。当左心房增大时,该处会突出。2、右前斜位:吞钡后拍片,第一斜位。心前缘:自上而下为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肺动脉、心室前壁、左心室下端。心前缘与胸壁间隙呈倒三角形。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左心房对食管有轻微压迹;下段为右心房。心后缘与脊柱之间的间隙称心后间隙。心前缘与胸壁之间的间隙称心前间隙。3、左前斜位:第二斜位。(在60度的投照位上,心脏的四个房室均可显示。心前缘:上段为右心房。(主要由右心耳构成)下段为右心室。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后上方有左主支气管通过。下段为左心室。4、左侧位片:常取左侧位。前方为胸骨侧位像,心影的前下方为右心室,右心室上方为右心房。心后上缘为左心房,下方为左心室。胸骨后右心房室前一倒三角形透亮影即心前间隙。左心室及横膈构成一心后三角。1)肺充血: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X 线表现为: A、两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清晰,锐利。B、两肺门影增大,肺动脉段膨隆,右下

肺动脉增粗,宽度超过15毫米。C、动脉段、两肺门血管搏动增强,透视下见肺门舞蹈现象。常见病:先心:房缺ASD ,室缺VSD, 甲亢性心脏病。2)肺淤血:肺静脉血增多,肺静脉回流受阻。X 线表现为:A、两肺纹理增粗,模糊,两上、下肺纹理增粗,为上、下肺静脉增宽。 B、两肺门影增大,模糊;无搏动。C、两肺野透亮度降低。常见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左心衰竭。 3 ) 间质肺水肿出现间隔线称KerIey A 、B、C 线。常见K氏B线,在肺下野近胸膜处2cm 一3cm长,1mm宽的横条影,为小叶间隔线水肿。A线为肺野周围向肺门的细长条密影。两肺门区周围呈蝶翼样分布的云雾状密度增高影,对称性阴影,称“蝶翼征”。 4) 肺血减少:右心排血受阻引起,肺循环血流量减少。X 线表现为:A、肺血管纹理变细、变疏。B、肺门小,肺动脉段凹陷或平直。C、肺野透亮度增高。常见病:肺动脉狭窄,三尖瓣病变,法四。5) 肺高压1)、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升高,收缩压、平均压分别超过30一20mmHg。正常:肺动脉干收缩压2-4KPa(15-30 mmHg) ,肺动脉干平均压2.7KPa(20mmHg) 肺动脉高压x 线表现: A 肺动脉段突出。 B 两肺门动脉血管影增粗,右下肺动脉>1.5cm;大分枝扩张,中外带小分支变细,出现肺门截断现象,又称残根现象。 C 肺动脉搏动增强---肺门舞蹈现象。 D右心室增大。房间隔缺损X线表现:X线表现决定于分流量,故婴儿期或年龄较大而分流量很少的可以表现为正常。达天下一定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教学资料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一种方法是腹部目前最常用的、首选的引导穿刺方法: A.X线透视 B.超声 C.CT D.MRI E.核素扫描 2.前列腺增生好发于: A.周围区 B.移行区 C.中央区 D.尿道周围 E.都可以 3.乳腺小叶增生多发年龄为: A.20~30岁 B.30~40岁 C.40~50岁 D.50~60岁 E.60岁以上 4.下列肿瘤超声表现具有呈蟹足样生长特点的是: A.脂肪瘤 B.纤维腺瘤 C.囊肿 D.乳癌 E.乳腺小叶增生 5.不属于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是: A.边缘轮廓不整齐,粗糙 B.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实性衰减 C.侧方声影多见 D.常有周围组织浸润 E.肿块内丰富高速低阻动脉血流信号: 6.下列正常"肺门"解剖,哪项不对: A.上腔静脉越过右肺动脉腹侧 B.气管分叉位于右肺动脉背侧 C.左主支气管比右主支气管长 D.多数右肺静脉位于右肺动脉腹侧 E.右肺门通常比左肺门高1cm 7.钡餐检查前哪项准备通常是不需要的: A.禁食12小时 B.清洁灌肠 C.停服各类药物3天 D.有幽门梗阻时须抽出胃内容物 E.肠梗阻和胃穿孔不能做钡餐检查,大出血期间暂缓进行 8.以下关于肝脏的概念,错误的是: A.纵裂的内侧是右肝前叶 B.胆囊左缘紧邻肝方叶 C.CT扫描在肝门区可显示门静脉,有时肝动脉也能清晰显示 D.正常肝脏的密度比脾脏高 E.肝尾状叶位于肝门和下腔静脉之间 9.颅骨弥漫性"竖发"表现,最常见于哪种疾病: A.脑膜瘤 B.颅骨血管瘤 C.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D.白血病 E.颅骨成骨肉瘤 10.关于"梗阻性脑积水",下列观点哪项不对: A.发生率比交通性脑积水低 B.出血、感染是最常见病因 C.梗阻点位于四脑室开口以上 D.MRI多轴面成像,诊断价值高 E.脑室旁白质常明显水肿 11.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炎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淋巴结增大,结构完整无缺 C.输入淋巴管狭窄 D.淋巴渗出,淋巴结不增大 E.静脉呈扭曲、增粗 12.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癌肿转移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淋巴结增大,结构完整无缺

医学影像资料

第六节变频X线机 工频X线机的局限性 曝光参数精度低 ?KV与mA是相互关联的,依靠KV补偿和空间电荷补偿的方法,曝光精度仍然很低 ?曝光时间精度难以控制 ?变压器的剩磁现象、电感性限制了最短的曝光时间以及对电路的冲击 变频X线机的特点 可输出高质量X线 输出剂量大 可实现实时控制 输出稳定、重复性好 体积大大缩小 可实现智能化 曝光时间可以更短 使用直流电源供电 变频原理(逆变原理 )--1 桥式方波逆变电路原理 变频X线机的特点 可输出高质量X线 输出剂量大 可实现实时控制 输出稳定、重复性好 体积大大缩小、重量减轻 可实现智能化计算机控制可实现 ?自动化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曝光时间可以更短 使用直流电源供电 1.最短曝光时间可到达1ms, 2.而工频机用半周期曝光就是10ms,实际有效为3ms ●可解决供电电源问题, ●可实现移动和野外的条件下使用 第三章数字化X线机成像设备 数字化X线机成像设备的发展 数字化X线机成像设备是指把X线透射的影像转换成数字图像的一种X线设备。 分类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 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 特点 辐射剂量小、成像质量高、数字化媒体记录的量大空间小、可实现数字图像可处理技术及远距离传输技术影像信号的数字化 数字图像 将二维图像以二维数字点阵的方式表示的图像叫数字图像。 二维数字图像中的每一个点称为像素。像素的数目等于行数和列数的乘积,即为图像的大小。一般医学中的图像大小有256×256,512×512,1024×1204等。 像素的黑白程度称为灰度,用一个数值可以表示灰度,这个数值的最大值称为灰阶,灰阶一般有256级、1024级,对应地也可表示为8bit、10bit。 n几种X线图像数字化的方式 ?胶片扫描系统 ?影像增强器+CCD+图像板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 ?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 第二节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

医学影像学试题含复习资料

1.透视检查的基础是利用X线的是: A光学作用B生物作用C穿透作用D电离作用E荧光作用 2.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其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A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率B提高了图像显示能力C降低X线曝光量D提高了图像空间分辨率E曝光宽容度增加 3.蝶鞍侧位片可测量其前后径及深径,其平均值分别为: A10.5mm,9.5mm B11.7mm,9.5mm C12.0mm,10.0mm D5.0mm,10.0mm E10.0mm,20.0mm 4.观察上颌窦首选X线投照位置为: A头颅正位B头颅侧位C颅底位D华氏位E柯氏位 5.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炎与一般肺炎区别有以下几点,不正确的是: A体积缩小B有支气管充气征C同一部位反复发作D合并肿块E常有淋巴结肿大 6.构成肺门阴影最主要的结构是: A肺动、静脉B神经C主支气管D肺组织E淋巴结 7.肺部空腔性病变常见于: A肺癌B结核厚壁空洞C虫蚀样空洞D支气管扩张E气胸 8.下列关于病变空洞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气囊:薄壁空洞B肺脓肿:均匀厚壁空洞C浸润性肺结核:薄壁空洞,有卫星灶D 肺癌:偏心空洞,有壁结节 E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纤维厚壁空洞 9.下列支气管扩张的影像特点,不正确的是: A局部肺纹理增多B环状或蜂窝状影C斑片状、索条样影D可有葡萄征、手套征E 普通胸片正常可除外本病 10大叶性肺炎的典型影像学变化可见于病变的: A充血期B实变期C消散期D消散期之初E病变全程 11.肺内球形病灶称为肿块的直径应大于 A2cm B3cm C4cm D5cm E6cm 12.两肺粟粒性病变除肺结核外,还可见于: A小叶性肺炎B过敏性肺炎C支原体肺炎D吸入性肺炎E中央型肺癌 13.无壁空洞最常见于: A周围性肺癌B干酪性肺炎C肺转移瘤D肺脓肿E浸润性肺结核

医学影像物理学资料 第三版

第一章 X 射线的产生条件: (1)电子源(阴极)发射电子 (2)加速电子增加动能的电位差(高管电压) (3)一个高度真空(P<10-4Pa )的环境(玻璃外壳) ,使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能量损耗, 保护灯丝不被氧化。 (4)一个受电子轰击而辐射X 射线的物体(阳极靶)。 X 射线管的结构: 1.X 射线管的阴极(cathode ) ? 发射电子的电子源,使电子聚焦后去撞击阳极; ? 组成:发射电子的灯丝和聚焦电子的凹面阴极体。 ? 圆焦点型:阴极灯丝绕成螺旋型,放在 碗状阴极槽中,散热差: ? 类型: 线焦点型:阴极灯丝绕成长螺线管型, ? 放在阴极体头部的长形凹槽中。 ? 双焦点型:有大小不同的两组灯丝,可产生大 ? 小双焦点,若选用大焦点,只给长灯丝通电。 2.X 射线管的阳极(anode ) 产生X 射线。 固定式:钨、钼制成,嵌在铜制阳极体上—衬底 类型: 特点:产热高,用于管电流小,曝光时间长的牙科和骨科X 光机 (按结构分) 旋转式:将阳极和阳极体作成圆盘状,用小电机带动旋转; 特点:产热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功率。 3. .有效焦点的面积为实际焦点面积的sinθ倍。(θ为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X 射线管阴、阳极体的作用: 阴极体作用:① 使电子初聚焦 ② 防止二次电子危害 阴极体作用:①接收从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并将它们传导至与X 射线管相连的电缆,使其能返回高压发生器; ②为靶提供机械支撑;(3)良好的热辐射体。 X 射线管的电特性

X射线管工作过程 阴极通电后温度升高,会产生热电子发射,阴极和阳极之间外接很高的直流电压,阴极发出的热电子被直流高压加速,以很高的速度轰击金属阳极,产生X线。 X射线管的焦点及焦点的性能参量 1、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加速后,撞击在阳极靶上的面积。 2、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射线管轴线方向上投影的面积,即X射线照射在胶片上的有效面积 实际焦点和有效焦点大小的影响 实际焦点面积增大,散热好,但有效焦点面积也增大,胶片影像模糊 实际焦点面积减小,阳极靶单位面积上的电子密度增大,实际焦点温度增大,阳极损坏; 图象有效焦点越小,影像越清晰;有效焦点为点光源时:胶片图象边界清晰;有效焦点为面光源时:胶片边界模糊有半影; 高斯分布>矩形分布>双峰分布 管电流增大,焦点增大,影像质量下降; 管电压增大,焦点增大,影像质量下降; 辐射形式:韧致辐射,标识辐射。 韧致辐射定义:(连续X射线产生)高能入射电子通过阳极原子核附近,受到原子核引力场的作用会降低速度并改变方向,入射电子损失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这种形式产生的辐射 称为“轫致辐射”或“制动辐射” 连续X射线产生原因: ?每个高速电子与靶原子作用时的相对位置不同 ?每个电子与靶原子作用前的能量也不同 ?故各次相互作用对应的辐射损失也不同,因而发出的X光子频率也互不相同,大量的X光子组成了具有频率连续的X光谱。 连续X射线产生特点: ?每条曲线都有一个峰值; ?曲线在波长增加的方向上都无限延展,但强度越来越弱; ?在波长减小的方向上,曲线都存在一个称为短波极限波长λmin的极限值; ?随着管压的升高,辐射强度均相应地增强; ?各曲线所对应的强度峰值和短波极限的位置均向短波方向移动。 标识辐射定义:(离散X射线)是高能电子与阳极物质内层电子作用的结果。高速电子把原子核外内层电子击出的过程中伴随的标识X射线的电磁辐射,称标识辐射,也称特征辐射。 产生条件:入射电子的动能大于阳极原子中壳层电子的结合能,而辐射光子的能量则仅仅取决于阳极原子的电子能级之差。标识X射线波长仅取决于阳极靶物质。 X射线的基本特性 1. X射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介质中,是直线传播:

医学影像学 考试复习资料

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总论 1自然对比:人体组织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别 2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以用人为方法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产生对比。 3造影检查:将造影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以产生明显对比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方法。 4 CT:CT不同与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层面进行扫描,获取信息,经电脑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便于血管显像的成像技术。 6声影:由于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声能的吸收衰减不同,衰减系数高的纤维组织,钙化,结石,气体等其后方回声明显减弱,称为声影。 7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的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良好的对比。 骨骼和关节 1骨质疏松osteoporsis:是指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减少,但两者比例正常。组织学变化是骨皮质变薄,哈式管变大,骨小梁减少。X线表现:骨密度下降,骨小梁减少,骨髓和骨小梁间隙变宽出现分层。 2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组织学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或者破骨细胞活动减少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致。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加,伴有或者不伴有骨骼的增大和变形。 3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无机成分含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骨皮质边缘模糊,骨骼可见到各种变形,及假骨折线等征象。 4 关节破坏destruction of joint:是关节软骨及下方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侵犯、代替所致。X线表现为:当破坏只累及关节软骨时,仅见关节间隙变窄,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则出现相应的骨质破坏和缺损。 5 关节强直ankylosis f joint:可分为骨性和纤维性两种。骨性强直是关节破坏后,关节骺端由骨组织连接,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狭窄或消失,并且有骨小梁通过关节连接两侧骨端。纤维性强直X线可表现可见关节间隙狭窄,但无骨小梁贯穿。 6 骨质坏死osteonecrosis: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供应中断,死骨的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7 骨膜增生/骨膜反应:因骨膜受到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生骨。X 线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可见1~2mm宽的透亮间隙。以后可随骨小梁排列形式的不同而表现各异。 8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交大,外伤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着,凹陷或弄突。 9伸张型桡骨远端骨折:指桡骨远端2~3cm的横行粉碎性骨折,骨折近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 10骨折线:骨折的断裂多为不整齐的断面,X线上呈不规则的透明线。 11骨膜三角:恶性骨肿瘤累及骨膜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肿瘤继而破坏骨膜所形成的骨质,起边缘残存骨质呈三角形高密度灶,称骨膜三角,是恶性肿瘤额重要征象。 12骺离骨折:

成都精深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期末复习资料

这其中容局限,建议结合书本观看 医学影像学 名词解释: 1、磨玻璃样改变:肺密度增高的模糊影,肺纹理可见,其的支气管血管束仍可显示。病理 基础为气腔的部分充填、间质增厚、部分肺泡塌陷正常呼气或毛细血管容量等,但仍保持其血管和支气管的结构。见于各种炎症肺水肿、出血、纤维化和周围型小腺癌等。 2、磨玻璃样密度:肺部阴影密度均匀增加,边缘模糊,其病变区可见血管影像。 3、卫星灶: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称“卫星灶”。 4、反“S”征:X胸片上右肺门肿块压迫或直接侵犯右上叶支气管,使其闭塞导致右上肺不, 体积缩小。右肺门肿块和肺不下缘共同形成的征象。 5、胸膜下线:位于胸膜下1cm,厚约数毫米,约2~5cm长的,与胸廓曲线一致的弧形线状 高密度影。其病理基础为广泛的小叶间隔增厚相连而成。常见于支气管扩、石绵肺、肺纤维化、肺水肿等。 6、坠积(血)效应:在仰卧位检查时,由于血流分布及动力等因素,有时在两肺下叶后部 近胸膜下区血管纹理较多,局部密度增厚,这种现象成为坠积效应。 7、骨膜反应:又称骨膜增生,是因骨膜受刺激出现水肿、增厚,并致骨膜层成骨细胞活动 增加,最终形成骨膜下新生骨。 8、肿瘤骨:出现于病变骨和(或)软组织肿块的由肿瘤细胞形成的骨质,即肿瘤骨,这种 骨质增生可呈磨玻璃状、斑片状或针状,常见于骨肉瘤。 9、充盈缺损: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凹陷的表现,为腔壁局限性肿块向腔突出,造 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所致。恶性肿瘤所致的充盈缺损常不规则;而息肉造成的充盈缺损境界光滑规整。 10、半月综合征:是指位于胃轮廓的巨大溃疡,形态不规则,多呈半月形龛影,其周围可见不规则性环堤、指压痕或裂隙征,是恶性胃溃疡的典型X线征象。 11、腔隙性脑梗:是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多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常见病因: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多见于中老年人。 重点容: 一、总论 1、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特性,密度:P5。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①X线的基本性质,即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 ②人体各部的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 X线成像的特性:生物效应、萤光效应、感光效应、透视效应(穿透性效应) 人体密度分类:①高密度(白影):骨骼、钙化灶 ②中等密度(灰影):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及体液等 ③低密度(黑影):脂肪组织及含气的肺组织、胃肠道、鼻窦和乳突气房等 2、X线的产生:1895年,伦琴在做阴极射线研究时偶然发现,1896年X射线始用于临床医学,1901年获首届Nobel物理学奖。 3、数字化X线设备和传统X线设备有哪些:P6。 4、软X线摄影用什么靶:P7 钼靶或铑靶X线管的摄影技术,专用于乳腺X线检查 5、什么是造影检查:为了提高组织间的密度差异,人为的引入钡剂(造影剂)。 X线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以人为引入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组织或器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

第三章呼吸系统 ㈠气管、支气管异物 【临床与病理】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儿童,多发生在左侧支气管。 病理改变有气道机械性阻塞及由阻塞引起的阻塞性肺气肿、肺炎及肺不张 【X 线表现】 (1)透X成异物难可发现,不透X线异物如金属制品,义齿等在胸片上可显示,正侧位可定位。 (2)阻塞性肺气肿:是早期48 小时以内表现,因活瓣作用,呼气时患侧肺透亮度增加,纵隔向对侧位,吸气时恢复正常。 (3)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48小时后,气体吸收,分泌物排不出时,X线表现大片状实变, 肺不张时,肺体积缩小 【CT表现】 CT检查可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密度较低异物。 (二)支气管扩张 【病因】:多种原因所致的支气管内腔的异常增宽。多数为获得性,少数为先天性。 【病理形态】:①柱状扩张,②静脉曲张型扩张,③囊性扩张,④混合性扩张

X 线表现】⑴ X 线平片:常无明显表现,仅见肺纹理增粗,形成所谓“轨道征”。囊状支气管扩张可见囊状阴影,合并感染时可见液平。 ⑵支气管造影:所见同病理形态 【CT表现】 ⑴检查技术: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一定要行HRCT(2-3m层/厚)。 ⑵CT征象:①不该看到支气管腔的区域看到扩张支气管;②“印戒征”;③囊状阴影;④ 扩张支气管周围肺纹理增粗;⑤湿性支扩提示感染可能。 ㈢肺部炎症 1. 大叶性肺炎 【病理】 (1)充血期:肺泡间质毛细血管充血,少量浆液性渗出; (2)红色肝变期:肺泡内充满粘稠富含红细胞的渗出液; (3)灰色肝变期:肺泡内红细胞减少代之以大量白细胞渗出物; (4)消散期:肺泡内渗出物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 【X 线表现】 (1)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纹理增多,透明度略低 (2)实变期:① 均匀高密度影;② 体积无明显缩小;③空气支气管征 (3)消散期:①密度逐渐变淡;②不均匀、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③ 少数病人演化为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