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交大物理仿真实验核磁共振

西安交大物理仿真实验核磁共振

西安交大物理仿真实验核磁共振
西安交大物理仿真实验核磁共振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核磁共振

姓名:***

班级:*

学号:*

核磁共振

一、实验介绍

1946年伯塞尔用吸收法,布洛赫用感应法几乎同时发现物质的核磁共振现象,核磁共振是测定原子的核磁矩和研究核结构的直接而又准确的方法。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在遗传学,计量科学,石油分析中有重要应用。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核磁共振稳态吸收现象,掌握核磁共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测量

二、实验目的

1、观察核磁共振稳态吸收现象;

2、掌握核磁共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3、测量1H和19F的γ值和g值。

三、实验原理

核磁共振的经典观点:

从经典力学观点看,具有磁矩μ和角动量P的粒子,在外磁场B0中受到一个力矩L的作用:

L=μ×B0

此力矩使角动量发生变化: dP/dt=L

故dμ/dt=?μ×B0 。

若B0是稳恒的且沿Z方向,则上式表示μ绕B0进动,进动频率ω0=?B0,若在XY平面内加一个旋转场B1,其旋转频率为ω0,旋转方向与μ进动方向一致,因而μ也绕B1进动,结果使?角增大,表示粒子从B1中获得能量。

核磁共振的方法图像:

本实验采用连续波吸收法,用连续的射频场作用到核系统上,由于共振使射频振荡线圈中负载发生变化,从而观察到核对频率的响应信号。

同时使用扫声法观察共振信号,在稳恒磁场迭加一交变低频调制磁场B=

,使实际磁场为,当的变化使扫过ω所对应的共振磁

场B=ω/时,则发生共振,当=B=2π/γ时,为等间距信号,此时可记录数据。则可算得γ和g因子。

实验同时可观察内扫和外扫现象。

四、实验内容

(1)观测1H的核磁共振信号。

样品用纯水,先找出共振信号,再分别改变的大小,观察共振信号位置,形状变化。

(2)观测1H和?N,gN

分别记录下六组不同磁铁间矩d时所对应的以及相应的共振频率ν,再计算?N,gN

(3)测量19F样品用聚四氟乙稀,分别记录下三组不同磁铁间矩d时所对应的以及相应的共振频率ν,再计算?N,gN

五、实验仪器

NMR实验装置图:

核磁共振仪:

磁铁的实验平台:

样品:

六、实验过程及原始数据

1、内扫法—纯水

测量六组数据,得到如下表格:

2、外扫法—纯水

测量六组数据,得到如下表格:

再测19F的g和Y

3、内扫法--聚四氟乙烯

测量三组数据,得到如下表格:

4、外扫法—聚四氟乙烯

测量三组数据,得到如下表格:

七、数据处理

1. 测量1H 的γ因子和g 因子

将实验数据代入原理中所述公式,得到 g=5.175

相对误差e=0.00356/5.175*100%=0.07% 所以

g=5.175±0.00356

γ=(2.281±0.00203)×108(s ?1?T ?1)

2.测量19F的γ因子和g因子

将实验数据代入原理中所述公式,得到

g=5.237

0.00285

相对误差e=0.00285/5.237*100%=0.05%

所以

g=5.237±0.00285

γ=(2.314±0.00185)×108(s?1?T?1)

八、实验结论

1、实验测得

1H的γ因子和g因子为:

g=5.175±0.00356

γ=(2.281±0.00203)×108(s?1?T?1) 2、实验测得

19F的γ因子和g因子为:

g=5.237±0.00285

γ=(2.314±0.00185)×108(s?1?T?1)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仿真实 验报告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班级: 姓名: 学号:

西安交通大学模拟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4年6月1日老师签字:_____ 同组者:无审批日期:_____ 实验名称: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仿真实验 一、实验简介 单摆实验是个经典实验,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对单摆实验进行过细致的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进行简单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学会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基本误差的来源及进行修正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一根绝对挠性且长度不变、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线悬挂一个质点,在重力作用下在铅垂平面内作周期运动,就成为单摆。单摆在摆角小于5°(现在一般认为是小于10°)的条件下振动时,可近似认为是简谐运动。而在实际情况下,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当细线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小很多,而且小球的直径又比细线的长度小很多时,此种装置近似为单摆。单摆带动是满足下列公式: 进而可以推出:

式中L为单摆长度(单摆长度是指上端悬挂点到球重心之间的距离);g 为重力加速度。如果测量得出周期T、单摆长度L,利用上面式子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三、实验内容 1.用误差均分原理设计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设计要求: (1) 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2) 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试验步骤. (3) 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测量精度要求△g/g<1%. 可提供的器材及参数: 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 假设摆长l≈70.00cm;摆球直径D≈2.00cm;摆动周期T≈1.700s; 米尺精度△米≈0.05cm;卡尺精度△卡≈0.002cm;千分尺精度△千≈0.001cm;秒表精度△秒≈0.01s;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或停秒表反应时间为0.1s左右,所以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应时间近似为△人≈0.2s.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材料-碰撞与动量守恒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碰撞与动量守恒 班级: : 学号: 日期:

碰撞和动量守恒 实验简介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力学中的运动定理和守恒定律最初是冲牛顿定律导出来的,在现代物理学所研究的领域中存在很多牛顿定律不适用的情况,例如高速运动物体或微观领域中粒子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等,但是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有效。因此,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了比牛顿定律更为普遍适用的定律。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气垫导轨研究一维碰撞的三种情况,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定量研究动量损失和能量损失在工程技术中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实验还可提高误差分析的能力。 实验原理 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则该力学系统总动量守恒或在某方向上守恒,即 (1) 实验中用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滑块来碰撞(图4.1.2-1),若忽略气流阻力,根据动量守恒有 (2) 对于完全弹性碰撞,要求两个滑行器的碰撞面有用弹性良好的弹簧组成的缓冲器,我们可用钢圈作完全弹性碰撞器;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面可用尼龙搭扣、橡皮泥或油灰;一般非弹性碰撞用一般金属如合金、铁等,无论哪种碰撞面,必须保证是对心碰撞。 当两滑块在水平的导轨上作对心碰撞时,忽略气流阻力,且不受他任何水平方向外力的影响,因此这两个滑块组成的力学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于滑块作一维运动,

式(2)中矢量v可改成标量,的方向由正负号决定,若与所选取的坐标轴方向相同则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1.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的标志是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即 (3) (4) 由(3)、(4)两式可解得碰撞后的速度为 (5) (6) 如果v20=0,则有 (7) (8) 动量损失率为 (9) 能量损失率为 (10) 理论上,动量损失和能量损失都为零,但在实验中,由于空气阻力和气垫导轨本身的原因,不可能完全为零,但在一定误差围可认为是守恒的。 2.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二滑块粘在一起以10同一速度运动,即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11) 在实验中,让v20=0,则有 (12) (13) 动量损失率 (14) 动能损失率 (15) 3.一般非弹性碰撞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仿写句子

1、白胡子爷爷鼓励巨人:“试一试吧!你身强力壮,也许能爬上去。”________鼓励_________:“试一试吧!________________。” 2、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有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对出生没有一点印象,只知道小熊一直在我身旁。 我对那个售货员没有一点印象,只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去拜访刺猬,可是他的洞口仍然被乱草封着,估计这个懒家伙还在睡觉呢! 我去___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估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管自由式,还是狗刨式,只要游在前面就是冠军。 不管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_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强一些。 _______虽然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只要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冕看得出神,心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碰撞过程中守恒定律的研究 实验日期: 实验人: 1. 实验目的: 利用气垫导轨研究一维碰撞的三种情况,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定量研究动量损失和能量损失在工程技术中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实验还可提高误差分析的能力。 2. 实验仪器和使用: 实验仪器:主要有气轨、气源、滑块、挡光片、光电门、游标卡尺、米尺和光电计时装置等。 1.气垫导轨是以空气作为润滑剂,近似无摩擦的力学实验装置。导轨由优质三角铝合金管制成,长约 2m ,斜面宽度约7cm ,管腔约18.25cm ,一端密封,一端通入压缩空气。铝管向上的两个外表面钻有许多喷气小孔,压缩空气进入管腔后,从小孔喷出。导轨的一端装有滑轮,导轨的二端装有缓冲弹簧,整个导轨安装在工字梁上,梁下有三个支脚,调节支脚螺丝使气垫保持水平。 2.光电计时系统由光电门和数字毫秒计或电脑计时器构成。光电门安装在气轨上,时间由数字毫秒计或电脑计时器测量。 3.气源是向气垫导轨管腔内输送压缩空气的设备。要求气源有气流量大、供气稳定、噪音小、能连续工作的特点,一般实验室采用小型气源,气垫导轨的进气口用橡皮管和气源相连,进入导轨内的压缩空气,由导轨表面上的小孔喷出,从而托浮起滑块,托起的高度一般在0.1mm 以上。 3.实验原理: 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则该力学系统总动量守恒或在某方向上守恒,即 i i v m ∑=恒量 (1) 实验中用两个质量分别为m 1、m 2的滑块来碰撞(图4.1.2-1),若忽略气流阻力,根据动量守恒有 2211202101v m v m v m v m +=+ (2) 对于完全弹性碰撞,要求两个滑行器的碰撞面有用弹性良好的弹簧组成的缓冲器,我们可用钢圈作完全弹性碰撞器;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面可用尼龙搭扣、橡皮泥或油灰;一般非弹性碰撞用一般金属如合金、铁等,无论哪种碰撞面,必须保证是对心碰撞。 当两滑块在水平的导轨上作对心碰撞时,忽略气流阻力,且不受他任何水平方向外力的影响,因此这两个滑块组成的力学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于滑块作一维运动,式(2)中矢量v 可改成标量 , 的方向由正负号决定,若与所选取的坐标轴方向相同则取正号,反

大物实验模拟仿真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数据结构实验实验名称: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系别:实验日期: 专业班级:实验报告日期: 姓名:学号: 第 1页 / 共3页 一、实验简介 单摆实验是个经典实验,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对单摆实验进行过细致的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进行简单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学会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基本误差的来源及进行修正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单摆的结构参考图1单摆仪,一级近似的周期公式为 由此通过测量周期摆长求重力加速度。 三、实验内容 1、设计要求: (1) 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2) 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试验步骤. (3) 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测量精度要求△g/g < 1%. 2、可提供的器材及参数: 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

假设摆长l≈70.00cm;摆球直径D≈2.00cm;摆动周期T≈1.700s; 米尺精度△米≈ 0.05cm;卡尺精度△卡≈0.002cm;千分尺精度△千≈0.001cm;秒表精度△秒≈0.01s;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或停秒表反应时间为0.1s左右,所以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应时间近似为△人≈0.2s. 3、对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检验实验结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自拟实验步骤研究单摆周期与摆长,摆角,悬线的质量和弹性系数,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关系,试分析各项误差的大小. 5、自拟试验步骤用单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实验仪器 单摆仪,摆幅测量标尺,钢球,游标卡尺 五、实验操作 1. 用米尺测量摆线长度; 2.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 3. 把摆线偏移中心不超过5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单摆摆过50个周期后停止计时,记录所用时间; 六、实验结果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利用单摆来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原理 单摆的结构参考图1单摆仪,一级近似的周期公式为 由此通过测量周期摆长求重力加速度 实验仪器 单摆仪、摆幅测量标尺、钢球、游标卡尺 实验内容 一.用误差均分原理设计一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 设计要求: (1)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 (2)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试验步骤.

(3)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测量精度要求△g/g < 1%. 可提供的器材及参数: 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 假设摆长l≈70.00cm;摆球直径D≈2.00cm;摆动周期T≈1.700s; 米尺精度△米≈0.05cm;卡尺精度△卡≈0.002cm;千分尺精度△千≈0.001cm;秒表精度△秒≈0.01s;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或停秒表反应时间为0.1s左右,所以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应时间近似为△人≈0.2s. 二.对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检验实验结果是否达到设计 要求. 三.自拟实验步骤研究单摆周期与摆长,摆角,悬线的质量和弹性系数,空气阻力等因素 的关系,试分析各项误差的大小. 四.自拟试验步骤用单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数据 摆线长+小球直径L=91.50cm

D(平均)=(1.750+1.752+1.744+1.740+1.749+1.748)÷6=1.7 47m R=D/2=0.850cm l=L-R=91.05cm t=95.91s,周期数n=50,周期T=1.92s 所以g=9.751 2ΔT/t=0.0022,ΔL/l=0.0005,所以Δg/g=0.27%,Δg=0.026 所以: g=(9.751±0.026) 实验结论与误差分析: 结论:g=(9.751±0.026),Δg/g=0.27%<1%,所以达到设计要求。 误差分析: 1.若θ>5°(即角度过大)因为T 与θ相关,当θ越大时T也越大,所以θ偏大,测量 值比值偏小。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仿真实验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原理: 1.偏振光的概念和产生:

2.改变偏振态的方法和器件: 常见的起偏或检偏的元件构成有两种: 1.光学棱镜。如尼科耳棱镜、格兰棱镜等,它是利用光学双折射的原理制成的; 2.偏振片。它是利用聚乙烯醇塑胶膜制成,它具有梳状长链形结构分子,这些分子平行排列在同一方向上,此时胶膜只允许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光振动通过,因而产生线偏振光. 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在1809年发现,完全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的光强可表示为I1 = I0 cos2α,其中的 是检偏器的偏振方向和入射线偏振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

波晶片:又称位相延迟片,是从单轴晶体中切割下来的平行平面板,由于波晶片内的速度v o ,v e不同,所以造成o光和e光通过波晶片的光程也不同.当两光束通过波晶片后o 光的位相相对于e光多延迟了Δ=2π(n0-n1)d/λ,若满足(n e-n o)d=±λ/4,即Δ=±π/2我们称之为λ/4片,若满足(n e-n o)d=±λ/2,即Δ=±π,我们称之为λ/2片,若满足(n e-n o)d=±λ,即Δ=2π我们称之为全波片。

3.借助检偏器和λ/4波晶片检验光的5种偏振态: 1. 只用检偏器(转动): 对于线偏光可以出现极大和消光现象。

对于椭圆偏光和部分偏光可以出现极大和极小现象。 对于圆偏光和非偏光各方向光强不变。 2. 用λ/4波晶片和检偏器(转动): 对于非偏光(自然光)各方向光强不变。 对于圆偏光出现消光现象(原因)。 对于部分偏光仍出现极大和极小现象。 对于椭圆偏光,当把λ/4波晶片的快慢轴放在光强极大位置时出现消光现象(原因)。 检验偏振光的光路 实验内容: 1.研究λ/4波片对偏振光的影响: 本实验所用仪器有:光源、偏振片(2个)、λ/4波片、光屏等。 光路图 (1)按光路图使偏振片A和B 的偏振轴正交(消光)。然后插入一片λ/4波

二年级上语文专项集训-仿写句子-北师大版

二年级仿写句子练习姓名 1、湖水像一面镜子。 红红的高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满山的枫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2、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 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 3、小河上有座石桥。 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 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 5、我要给树上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吗? 7、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吧。 8、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小明笑起来。 小明_______ _____笑起来。10、天空飘着白云。 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 小朋友们在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那些小猴子在山上串上串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星星在天空中眨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小朋友在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1、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小雁总是被大雁护在翅膀底下。 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一阵清脆的铃声把睡梦中的小芳惊醒了。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一 ——核磁共振 实验名称: 核磁共振。 实验目的: 观察核磁共振稳态吸收现象,掌握核磁共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测量1H和19F的γ值和g值。 实验仪器: 核磁共振仪,样品(水和聚四氟乙稀),磁铁的实验平台。 实验原理: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 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 从经典力学观点看,具有磁矩μ和角动量P的粒子,在外磁场B 中受到一个力矩L的作用: L=μ×B 此力矩使角动量发生变化: dP/dt=L 故dμ/dt=?μ×B 若B 0是稳恒的且沿Z方向,则上式表示μ绕B 进动,进动频率ω =?B , 若在XY平面内加一个旋转场B 1,其旋转频率为ω ,旋转方向与μ进动方向一 致,因而μ也绕B 1进动,结果使?角增大,表示粒子从B 1 中获得能量。 如果实验时外磁场为B ,在该稳恒磁场区域又叠加一个电磁波作用于氢核, 如果电磁波的能量hv0恰好等于这时氢核两能级的能量差B g NμN,即 hv0=B 0g NμN ,即有g N =,从而得 p N m e g 2 ? = γ其中 μN =5.05*10-27 J·T-1=5.05*10-23 J·G-1, 用扫场法测量时,共振条件在调制场的一个周期内被满足两次,所以在示波器上观察到有两个峰的共振吸收信号。此时若调节射频场的频率,则吸收曲线上的吸收峰将左右移动。当这些吸收峰间距相等时,则说明在这个频率下的共振磁场为B0。 实验内容: (1)观测1H的核磁共振信号。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1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1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受迫振动 班级应物01 姓名赵锦文 学号10093020

一、实验简介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弹簧重物振动系统的运动。在这里,振动中系统除受弹性力和阻尼力作用外,另外还受到一个作正弦变化的力的作用。这种运动是一类广泛的实际运动,即一个振动着的力学体系还受到一个作周期变化的力的作用时的运动的一种简化模型。如我们将会看到的,可以使这个体系按照与施加力相同的频率振动,共振幅既取决于力的大小也取决于力的频率。当力的频率接近体系的固有振动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可以变得非常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共振现象是重要的,它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工程技术和物理学各领域中.共振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具体问题中共振是“利”还是“害”,再相应地进行趋利避害的处理。 两个相互耦合的简谐振子称为耦合振子,耦合振子乃是晶体中原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的理想模型。 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的特性,要求学生测量弹簧重物振动系统的阻尼常数,共振频率。 二、实验原理 1.受迫振动 砝码和挂钩 弹簧 弹簧 振荡器 图13.1 受迫振动 质量M 的重物按图1放置在两个弹簧中间。静止平衡时,重物收到的合外力为0。当重物被偏离平衡位置时,系统开始振动。由于阻尼衰减(例如摩擦力),最终系统会停止振动。振动频率较低时,可以近似认为阻力与振动频率成线性关系。作用在重物上的合力: x M x Kx x x k x k F 21=--=---=ββ 其中k1, k2是弹簧的倔强系数。

K = k1+ k2是系统的等效倔强系数。 x 是重物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 β 是阻尼系数。 因此重物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 22 0=++x x x ωγ 其中 γβ=M and ω02 =K M 。 在欠阻尼状态时(ωγ0>),方程解为: ) cos(22 0 φγωγ+-=-t Ae x t A, φ 由系统初始态决定。方程的解是一个幅度衰减的谐振动,如图2所示。 T 图13.2 衰减振动 振动频率是: f T = =-11202 2π ωγ (13.1) 如果重物下面的弹簧1k 由一个幅度为a 的振荡器驱动,那么这个弹簧作用于重物的力是) cos (1x t a k -ω。此时重物的运动方程为: M t a k x x x cos 212 0ωωγ= ++ . 方程的稳态解为: ) cos(4)(2 2 2 22 1θωω γωω-+-= t M a k x (13.2) 其中 )2(tan 2 201 ωωγω θ-=-。图13.3显示振动的幅度与频率的关系。

新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仿写和造句

填空 许许多多仿写: ()() () 火红火红仿写: ()() () 笑盈盈()()()隐隐约约()() () 闪闪发光()()()半信半疑(ABAC)()() 东张西望(反义词)()() 狐假虎威(寓言故事)()() 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描写冬天的四字词语()() 一()字典一()课一()鱼塘一()嘴巴一()腿一()旅行一()石桥一()帆船一()翠竹一道()一把()一片()一支()一()墙一()办法 一()葡萄()地练习一()小河一()石桥一()鱼塘()地观察()的花朵()地想()地写()的眼睛雪白的()沉着的()高兴地()()的太阳沉着地()有趣的()遥远的()寒冷的()秀丽()()闻名()() ()形()状名()古()()()环绕()()茂盛 ()()好客()()水秀 ()()且过自()自() 无()无()一言()() 甜()蜜()安居()()()()满面令人()()()信()疑()张()望 神气()()()呼()拥 挤挤()()劳()费() ()()败坏呲()咧( )狼()虎()()()之鸟 胆()()鼠()飞()舞

漏()之()()虎添翼 ()鸣()吠()()之马()()得水争()恐() 按要求写句子。 1、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改为感叹句) ------------------------------------------------ 2、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凉棚。(扩句) --------------------------------------------------3、日月潭吸引了中外游客。(改为“被”字句) ------------------------------------------------ 4、我怎么能要你的苹果呢?(变成不带问号的句子) ----------------------------------------------- 5、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一边————————一边——————— 6、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真———————————— 7、例:我把小鸟送回树林。小鸟被我送回树林。他把小鱼扔回大海。 8、例:竹林熊猫在嬉戏。熊猫在竹林嬉戏。 天空雁群在写字。———————————————— 9、例: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10、例: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这么小的雨不用打伞。—————————————— 11、例:天空飘着气球。蓝蓝的天空飘着五彩的气球。 池塘开满荷花。—————————————————— 12、——————天空飘着————————气球。 13、——————池塘开满————————荷花。 14、————————快活地——————————。 15、————是—————,————也是——————。 16、受伤的燕子被妈妈治好了。(改为“把”字句) ———————————————————————— 17.湖水像一面镜子。(用加点的字写一句话)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牛顿环分析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牛顿环法测曲率半径实验日期: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牛顿环测定透镜曲率半径。 2.正确使用读书显微镜,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仪器 牛顿环仪,读数显微镜,钠光灯,入射光调节架。 三、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在平板玻璃面DCF上放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平 凸透镜ACB,C点为接触点,这样在ACB和DCF之间,形 成一层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薄膜,单色光从上方垂直入射到 透镜上,透过透镜,近似垂直地入射于空气膜。分别从膜 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条光线来自同一条入射光线,它们满 足相干条件并在膜的上表面相遇而产生干涉,干涉后的强 度由相遇的两条光线的光程差决定,由图可见,二者的光 程差等于膜厚度e的两倍,即 此外,当光在空气膜的上表面反射时,是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反射光不发生相位突变,而在下表面反射时,则会发生相位突变,即在反射点处,反射光的相位与入射光的相位之间相差π,与之对应的光程差为λ/2 ,所以相干的两条光线还具有λ/2的附加光程差,总的光程差为(1) 当?满足条件(2)时,发生相长干涉,出现第K级亮纹,而当(k = 0,1,2…)(3)时,发生相消干涉,出现第k级暗纹。因为同一级条纹对应着相同的膜厚,所以干涉条纹是一组等厚度线。可以想见,干涉条纹是一组以C点为中心的同心圆,这就是所谓的牛顿环。

如图所示,设第k级条纹的半径为,对应的膜厚度为,则 (4) 在实验中,R的大小为几米到十几米,而的数量级为毫米,所以R >> e k,e k2相对于2Re k是一个小量,可以忽略,所以上式可以简化为 (5) 如果r k是第k级暗条纹的半径,由式(1)和(3)可得 (6) 代入式(5)得透镜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 (7) 对给定的装置,R为常数,暗纹半径 (8) 和级数k的平方根成正比,即随着k的增大,条纹越来越细。 同理,如果r k是第k级明纹,则由式(1)和(2)得 (9) 代入式(5),可以算出(10)由式(8)和(10)可见,只要测出暗纹半径(或明纹半径),数出对应的级数k,即可算出R。

西安交大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第 1 页(共10 页)课程:_____大学物理实验____ 实验日期 : 2014 年 11月 30日 专业班号______组别__无___ 交报告日期: 2012 年 12 月 4 日 姓名___ 学号____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 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超声波测声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方法; 2.用驻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 二、实验仪器: SV—DH系列声速测试仪,示波器,声速测试仪信号源. 三、实验原理: 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 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 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 较法)测量.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1。驻波法测波长 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 叠加后合成波为: 振幅最大的各点称为波腹,其对应位置: 振幅最小的各点称为波节,其对应位置: 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或波节)的位置Xn、Xn—1即可得波长. 2。相位比较法测波长

从换能器S1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S2,所以在同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因为x改变一个波长时,相位差就改变2π。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 四、实验内容 1.接线 2.调整仪器 (1)示波器的使用与调整 使用示波器时候,请先调整好示波器的聚焦.然后鼠标单击示波器的输入信号的接口,把信号输入示波器.接着调节通道1,2的幅度微调,扫描信号的时基微调。最后选择合适的垂直方式选择开关,触发源选择开关,内触发源选择开关,Auto-Norm-X—Y开关,在示波器上显示出需要观察的信号波形。输入信道的信号是由实验线路的连接决定的。 (2)信号发生器的调整 根据实验的要求调整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大概在35KHz左右,幅度为5V 的一个正弦信号。由于本实验测声速的方法需要通过换能器(压电陶瓷)共振把电信号转为声信号,然后再转为电信号进行的,所以在开始测量前需要调节信号的频率为换能器的共振频率。在寻找共振频率时,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微调旋钮,观察示波器上信号幅度是否为最大来逐步寻找的。 (3)超声速测定仪的使用 在超声速测定仪中,左边的换能器是固定的,右边的换能器是与游标卡尺的滑动部分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左右换能器间的距离就可以通过游标卡尺来测量出来,在上图的下半部分是一个放大的游标卡尺的读数图. 3.实验内容 寻找到超声波的频率(就是换能器的共振频率)后,只要测量到信号的波长就可以求得声速.我们采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来测量信号波长: (1)驻波法 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通过超声速测定仪后,会在两个换能器件之间产生驻波。改变换能器之间的距离(移动右边的换能器)时,在接收端(把声信号转为电信号的换能器)的信号振幅会相应改变。当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为信号波长的一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仿写句子、按要求写句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仿写句子、按要求写句子一、仿写句子 1、 漂漂亮小红的发卡真漂亮。 独____________ 稻____________ 议____________ 逃____________ 意____________ 勇____________ 补____________ 衬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怎么数得清?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1) 小明怎么能不写作业呢? __________ (2) 你怎么能不讲卫生呢? __________ 3、小明把书包放在教室里了。书包被小明放在教室里了。 (1)我们把公主从城堡里就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 (2)小仙女把我送到了长城脚下。 ________________ 4、葫芦叶子被虫子吃了。虫子把葫芦叶子吃了。 (1)枣被年轻人吞进肚子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 (2)红红被妈妈骂了一顿。 ________________

5、也许明天会下雨。明天也许会下雨。 (1) 小莉昨天发烧了。 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今天早晨早早叫我起床。 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的哥哥五天后出差回来。 ________________ 6、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马棚里住着一匹小马。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1)我们班有49名男生。我们班有28名女生。 ________________ 2)小亮爱学习。小亮爱劳动。 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放学回到家。小红开始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面的句子排排队 ()过了几天,绿色的小芽从土里钻出来了。 ()秋天,向日葵成熟了,看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小花盆,我们高兴地笑了。()小苗一天天地长高了,绿油油的,真可爱。 ()春天,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种上了向日葵。 ()每天放学后,我和几个同学给向日葵浇水、上肥、锄草、捉害虫。 三、仿写句子 1.例: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我在公园里走来走去, 想寻找一朵美丽的鲜花。 我在, 想。 2.例: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慢悠悠的走回家。 不要给我整理书包, 爸爸,我自己能整理好。 不要, 爷爷,。 3. 例:一路上,影子总是跟着我,它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 一路上,小鸟总是唱歌不停,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超声波测声速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试验日期: 实验者: 班级: 学号: 超声波测声速 一实验原理 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驻波法测波长 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 别是:

叠加后合成波为: 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 ( n =0,1,2,3……) 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 ( n =0,1,2,3……) 二实验仪器 1)声速的测量实验仪器 包括超声声速测定仪、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2)超声声速测定仪 主要部件是两个压电陶瓷换能器和一个游标卡尺。 3)函数信号发生器 提供一定频率的信号,使之等于系统的谐振频率。 4)示波器 示波器的x, y轴输入各接一个换能器,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会影响示波器上的图形。并由此可测得当前频率下声波的波长,结合频率,可以求得空气中的声速。 三实验内容 1.调整仪器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波长和声速。 3.用相位比较法测波长和声速。

*注意事项 1.确保换能器S1和S2端面的平行。 2.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与压电换能器谐振频率f 0保持一致。 三 数据记录与处理 1. 基础数据记录 谐振频率=33.5kHz 2. 驻波法测量声速 λ的平均值:==∑=1 6i i λλ 1.0585(cm ) λ的不确定度: ) 1()(6 1 2 --= ∑=i i S i i λλ λ=0.002(cm ) 因为,λi = (1i+6-1i ) /3,Δ仪=0.02mm 所以,=仪?= 3 32λu 0.000544(cm ) =+=22λ λλσu S 0.021(mm ) 计算声速: 50.354==λυf (m/s ) 计算不确定度: (m/s) 3)()((kHz) 2.03 %122=+==?= f f f f λσσσσλυ 实验结果表示:υ=(354±3)m/s ,=0.8% 3. 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

大物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学院数统学院专业信计21 姓名倪皓洋学号 2120602015 实验名称:刚体的转动惯量 一实验简介: 在研究摆的中心升降问题时,惠更斯发现了物体系的重心与后来欧勒称之为转动惯量的量。转动惯量是表征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它与刚体的质量、质量相对于转轴的分布有关。 二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验证转动惯量,并求转动惯量。 2.观察转动惯量与质量的分布关系。 3.学习作图的曲线改直法,并由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三实验原理: 1. 刚体的转动定律 具有确定转轴的刚体,在外力矩作用下,将获得较加速度β,其值与外力矩成正比,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即有刚体的转动定律: M=Iβ 利用转动定律,通过实验的方法,可求得难以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转动惯量。 2.应用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 如图所示,待测刚体由塔轮,伸杆及杆上的配重物组成。刚体将在砝码的拖动下绕竖直轴转动 设细线不可伸长,砝码受到重力和细线的张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下落,其运动方程为mg-t=ma,在t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h=at2/2。刚体收到张力的力矩为T r和轴摩擦力力矩M f。由转动定律可得到刚体的转动运动方程:T r--M f=I β。绳与塔轮间无相对滑动时有a =rβ,上述四个方程得到: m(g - a)r - Mf = 2hI/rt2 (2) M f与张力矩相比可以忽略,砝码质量m比刚体的质量小的多时有a<

的方法求得转动惯量I。 3.验证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 从(3)出发,考虑用以下两种方法: A.作m – 1/t2图法:伸杆上配重物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固定力臂r 和砝码下落高度h,(3)式变为: M = K1/ t2 (4) 式中K1 =2hI/ gr2为常量。上式表明:所用砝码的质量与下落时间t的平方成反比。实验中选用一系列的砝码质量,可测得一组m与1/t2的数据,将其在直角坐标系上作图,应是直线。即若所作的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 从m – 1/t2图中测得斜率K1,并用已知的h、r、g值,由K1 =2hI/gr2求得刚体的I。 B.作r – 1/t图法:配重物的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砝码m和下落高度h为固定值。将式(3)写为: r = K2/ t (5) 式中K2 = (2hI/ mg)1/2是常量。上式表明r与1/t成正比关系。实验中换用不同的塔轮半径r,测得同一质量的砝码下落时间t,用所得一组数据作r-1/t图,应是直线。即若所作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 从r-1/t图上测得斜率,并用已知的m、h、g值,由K2 = (2hI/ mg)1/2求出刚体的I。 四实验仪器: 刚体转动仪,滑轮,秒表,砝码 其中刚体转动仪包括: A.、塔轮,由五个不同半径的圆盘组成。上面绕有挂小砝码的细线,由它对刚体施加外力矩。 B、对称形的细长伸杆,上有圆柱形配重物,调节其在杆上位置即可改变转动惯量。与A和配重物构成一个刚体。 C.、底座调节螺钉,用于调节底座水平,使转动轴垂直于水平面。 此外还有转向定滑轮,起始点标志,滑轮高度调节螺钉等部分 。 双击刚体转动仪底座下方的旋钮,会弹出底座放大窗口和底座调节窗口,在底座调节窗口的旋钮上点击鼠标左、右键,可以调整底座水平。在底座放大窗口上单击右键可以转换视角。(如下图)

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仿写句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 仿写句子 (二)遮遮掩掩(AABB式) (三)碧绿碧绿(ABAB式) 碧绿→碧绿碧绿 (四)笨手笨脚(ABAC式) (五)生机勃勃(ABCC式) (六)勃勃生机(AABC式) (七)越来越亮(越越式) (八)又肥又大(又又式) 一、按要求填写。 奔跑(两个字是近义词) 愤怒(形容生气)

伤心欲绝(形容难过) 捧腹大笑(表现笑) 专心致志(形容精力集中) 日月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三、照样子造字,组词。 (加偏旁)占+贝→贴→张贴专+→→ 才+→→市+→→ (减偏旁)菠→→护→→ 影→→泳→→ (换偏旁)根→→晓→→ 住→→扑→→ 四、照样子补充短语。 (一)一个人一枝条一马一城堡一汽车一电脑一大衣一字典一桌子一牛奶一商店一招牌一蜘蛛一星期一蜈蚣一风景一清泉一柳树几雨点 (二)一条条河一颗颗一束束

一串串一滴滴一座座 (三)凶恶的魔王 的童话的城堡的公主的鲜花 的春天的孩子的小河的小草 的水果的春风的小鸟的田野 的小路的米糕的笑容的礼物 (四)地挖地找地说地站 (五)攻打魔窟童话城堡公主 (七)拉二胡书法水桶星星 鹊蛋蜻蜓蘑菇松鼠五、句式

(一)例: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 1.天空中飘着的云朵。 2.池塘里游着的小鱼。 (二)例: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1. 就像。 (三)例:天上的云一团一团的,好像巨大的棉花糖。 1.花坛里的花无颜六色的,好像。 2.林中的小路,好像。 3. 。 (四)例:夜晚,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犹 如。 (五)例:爸爸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1.妈妈买回来一个又又的西瓜。 2.仿写:。 (六)例: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紫葡萄的叮咛…… 1.,有,有,还有…… (七)例: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

西安交大大物实验偏振光2

偏振光II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主要是利用起偏、检偏元件及光电探测器要求学生: 1.学习掌握偏振光的基本原理、学会用格兰棱镜获得偏振光及检验偏振光的一 般方法。 2.根据马吕斯定律验证硅光电池的线性响应。 3.利用布儒斯特定律测量介质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偏振光原理: 按电磁波理论,光是横波,它的振动方向和光的传播方向垂直.实际中最常见 的光的偏振态大体为五种,即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圆偏娠光和椭圆 偏振光. 1. 自然光是各方向的振幅相同的光。对自然光而言,它的振动方向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可取所有可能的方向,没有一个方向占有优势.若把所有方向的光振动都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则在这两个方向上的振动能量和振幅都相等。 2.线偏振光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 光矢量只沿一个方向振动。起偏器是将非偏振 光变成线偏振光的器件;检偏器是用于鉴别光 的偏振光状态的器件。常见的起偏或检偏的元 件构成有两种:偏振片:它是利用聚乙烯醇塑 胶膜制成,它具有梳状长链形结构分子,这些 分子平行排列在同一方向上,此时胶膜只允许 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光振动通过,因而产生线偏振光. 光学棱镜:如尼科耳棱镜、格兰棱镜等,它是利用光学双折射的原理制成的; 3.部分偏振光:

除了自然光和线偏振光外,还有一种偏振 状态介于两者之间的光.如果用偏振片去检验 这种光的时候,随着检偏器透光方向的转动, 透射光的强度既不象自然光那样不变,又不象 线偏振光那样每转90o。交替出现强度极大和 消光.其强度每转90o也交替出现极大和极小, 但强度的极小不是0(即不消光)。从内部结构 看,这种光的振动虽然也是各方向都有,但不 同方向的振幅大小不同,具有这种特点的光, 叫做部分偏损光 4.圆偏振光 如的光矢量在波面内运动的特点是 其瞬时值的大小不变,方向以角速度 (即波的圆频率)匀速旋转,这种光叫做 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可看成是两个相互垂 直的线偏振光的合成(如图所示) 电矢量表达式为: 我们假定波是沿z轴传播的,在图中 它垂直纸面迎面而系.这时若电矢量按逆 时针方向旋转,我们称为左旋圆偏振光。 若顺时针旋转,称为右旋圆偏振光。 5.椭圆偏振光 电矢量的端点在波面内描绘的轨迹为一椭圆的光,叫椭圆偏振光。椭圆运动也可

【实验报告】物理仿真实验氢氘光谱拍摄实验报告范本

物理仿真实验氢氘光谱拍摄实验报告范本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氢氘光谱各谱线系的规律,即计算氢氘里德伯常数RH,RD的方法。 2.掌握获得和测量氢氘光谱的实验方法。 3.学习光栅摄谱仪的运行机理,并学会正确使用。 二、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WPS-1自动控制箱,光源:铁电极。电弧发生器,光源:氢氘放电管。中间光阑,哈德曼光阑,摄谱窗口。 平面光栅摄谱仪是以平面衍射光栅作为色散元件的光谱仪器。它的光学系统用Ebert-Fastie装置(垂直对称式装置),其光学系统如图2所示。由光源B(铁电极、氢氘放电管)发射的光,经过消色差的三透镜照明系统L均匀照明狭缝S,再经反射镜P折向球面反射镜M下方的准光镜O1上,经O1反射,以平行光束射到光栅G上,经光栅衍射后,不同方向的单色光束射到球面反射镜的中央窗口暗箱物镜O2处,最后按波长排列聚焦于感光板F上,旋转光栅G,改变光栅的入射角,便可改变拍摄谱线的波段范围和光谱级次。这种装置的入射狭缝S和光谱感光板是垂直平面内对称于光栅G放置的,由于光路结构的对称性,彗差和像散可以矫正到理想的程度,使得在较长谱面范围内,谱线清晰、均匀。同时由于使用球面镜M同时作为准直物镜和摄谱物镜,因此不产生色差,且谱面平直。使用摄谱仪做光谱实验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摄谱仪为精密仪器,使用时要注意爱护。尤其是狭缝,非经教师允许,不可以随意调节各旋钮,手柄均应轻调慢调,旋到头时不能再继续用力,不要触及仪器的各光学表面; (2)燃电弧时,注意操作安全。电弧利用高频高压,点燃后不要用手触及仪器外壳;更换电极时要切断高压电,用绝缘性能好的钳子或手套来更换;电弧有强紫外线辐射,使用时要戴防护眼镜; (3)铁弧电极上不能有氧化物,应经常磨光,呈圆锥形;调节两电极头之间的距离,注意电极头成像不要进入中间光阑。 三、实验原理 巴尔末总结出来的可见光区氢光谱的规律为: (n = 3,4,5 ……) 式中的B=364.56nm。此规律可改写为: 式中的为波数,为氢的里德伯常数(109 678cm)。 根据玻尔理论或量子力学中的相关理论,可得出对氢及类氢离子的光谱规律为: 其中,和为整数,z为该元素的核电荷数,相应元素的里德伯常数为: 其中,m和e为电子的质量和电荷,c是真空中的光速,h为普朗克常数,M为原子核的质量。显然,随元素的不同R应略有不同,但当认为M→∞时,便可得到里德伯常量为: 这与玻尔原子理论(即电子绕不动的核运动)所推出的R值完全一样。现在公认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