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2018-2019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江苏省2018-2019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6年“双十一”的全球疯狂购物狂欢创下了1207亿元的成交新纪录

B.2017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会见来华出席金砖国家会议的南非总统祖马C.2017年10月4日,央视成功举办中秋晚会

D.2017年10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369

2. 近期,在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文化节“文明相融、民心相通”为主题,目的在于促进民心相通、实民意基础,为金砖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交流和其他各方面的合作奠定人文基础。可见()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 经济政治发展对文化有促进的一面

C.文化已是经济、政治的基础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原本是大龄单身青年自嘲的“光棍节”,自2009年被电商成功运作成了网络购物狂欢节。2016年“双十一”的全球疯狂购物狂欢创下了1207亿元的成交新纪录。这表明()

A.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电商能充分利用人们的消费心理,激发人的非理性购物

C.“互联网+”时代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

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4.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会放慢,而文化往往会“逆势上扬”,人们会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因此我们不能仅从经济利润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作用。这说明()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②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④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

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

①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 “讨厌”“烦人”“气死我了”这样的话是中国女生词汇库中的“常规武器”,而西方女生会非常谨慎地使用这些词语,因为对西方人来说,这些词是十分严肃的。这类现象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

C.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取决于文化环境

D.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7. 近年来,中哈人文交流更加紧密。哈萨克斯坦歌手迪马希在中国家喻户晓,《舌尖上的中国》、《温州一家人》等中国优秀影视剧走进万千哈萨克斯坦民众家庭。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应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当今世界各国文化日渐趋同④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 国家存在三个层次:三流国家输出产品,二流国家输出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核心价值。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和成功运行,使得我们推销中国高铁特别有底气。材料告诉我们,在我国高铁输出中应该( )

①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②嵌入中国标准和规则,注入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

③打造高铁国家符号,提高国家软实力

④将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融入其中,进行文化渗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当下面临两大危机,一是有些技艺失去实用空间、缺少利益回馈,二是有些传承人不愿意开放共享和改革创新。面对危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建立退出机制,摒弃失去实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建设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益保障机制

③通过创新性开发、创造性转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④要求传承人服从大局,无偿开放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品茶并不妨碍尝试咖啡,喝咖啡也不妨碍品茶的韵味。”对这句话理解不正

确的是()

A.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只有保持文化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C.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

D.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必不可少

11. “低头族”,反映了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读者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报纸、刊物和书籍等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日渐萎缩。这意味着()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变革了文化传播方式

②手机式阅读必定会逐步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

③要全面看待大众传媒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

④阅读方式的变化对人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品质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导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利用中国绘本讲好“中国故事”,要根据现代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要,创新绘本的内容和形式,以高品质的作品发挥绘本应有的审美引导与文化传播功能。材料表明()

①绘本创作要顺应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

②创新是绘本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重视传统绘本的继承是实现绘本发展的前提

④立足于人们的需要是绘本创作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2017年2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敬一丹深情宣读对救火英雄王锋的颁奖辞时,台下无数观众用掌声与泪水向这位平民英雄致敬。多年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这说明( )

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5.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收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该片高度浓缩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众传媒()

①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②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③是传承、创造文化的能动性活动④使文化传播的途径发生根本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认识正确的是()

A.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B.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C.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

D.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华人春节有派“红包”的习惯。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也叫压岁钱。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1)春节派“红包”是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表现形式?

(2)上述材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特征?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39个国家,70多个国际组织都派出了高规格的代表团出席论坛。有关人士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其创意起源于古丝绸之路,在继承丝绸之路精神的同时,赋予其全新的更加丰富的现代内涵和外延。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由中国首创,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受益的“交响乐”。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沿线国家要打造战略对接,密切政策沟通;深化项目合作,促进设施联通;扩大产业投资,实现贸易畅通;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增强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将丝绸之路建成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和文明之路。

民心相通是五个相通的社会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不仅经济发展、自然地理大不相同,而且社会历史、人文宗教也截然迥异,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巨大的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说明沿线国家怎样才能做到民心相通。(18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