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IM施工管理实施方案(中国建筑))

BIM施工管理实施方案(中国建筑))

BIM施工管理实施方案(中国建筑))
BIM施工管理实施方案(中国建筑))

BIM施工管理方案

一、工程重难点

(1)场地狭小,现场中转场地少,场地分时使用情况多,物料耗用速度和进场速度协调要求准确;

(2)地下深基础,施工技术难度大;

(3)地下室及屋面防水要求高,确保交付后100%无渗漏;

(4)超高层建筑要求高,设备及物料吊运量大,种类多,吊运高度高;(5)高层建筑的功能区域复杂,管线繁多,空间要求严格;

(6)需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物及人员安全的影响;

(7) 项目施工工期紧,专业分包多,作业交叉面广,工序穿插困难,总承包管理难度大,我司采用BIM技术提升总承包管理能力,加强项目信息化沟通,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二、编制依据

本BIM施工管理方案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制:

(1)《合肥市滨湖金融服务中心三期项目-金融科技大厦工程》招标文件;(2)滨湖金融科技大厦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3)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

(4)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

(5)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

(6)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

(7)《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南》-2017版

(8)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

三、BIM组织与应用环境

(一)应用目标

本项目所有BIM参与方应用BIM技术提高专业服务水平,提升项目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有效控制成本、减小项目风险,从而总体提升项目品质。

(1)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B IM样板引路,做到事前控制、统一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3)提高方案优化质量,重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动态演示;

(4)提高可视化协同管理水平,指导各专业深化设计,指导现场施工;(5)提升工期管理能力,基于BIM模型创建工期模拟,把控现场进度;(6)提高综合管理水平,运用BIM5D技术,实现物资、成本、质量、安全实时跟踪分析,实现总承包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方案

项目设置BIM管理部,统一制定人员职责、建模标准、培训计划等工作制度,保证各分包在统一架构下进行BIM工作。

(1)各分包进场前进行BIM管理体系学习,制定本专业BIM应用计划,并经总包单位审核;进场后各BIM小组按照项目统一的建模规则建立BIM模型;

(2)总包单位整合并将进度、技术参数、商务等信息与模型相互关联,定期进行BIM模型检查及应用总结会议,分包单位根据审查意见进行BIM工作计划修订并实施,直至竣工模型交付。

(三)团队组织

本工程结构复杂,对施工管理要求高,项目将全过程应用BIM技术并配备如图3-1所示BIM团队。

图3-1 BIM组织机构图

(四)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BIM应用配备台式机及笔记本,其具体配置如表3-1所示。

表3-1 硬件配置

(2)软件环境:BIM应用主要软件名称、版本及用途如表3-2所示:

表3-2 软件配备及主要用途

(五)应用措施

(1)各BIM参与方在BIM工作实施前,应根据BIM应用内容,拟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实施保障措施和实施细则,过程中对自身所负责的BIM模型应确保及时更新维护,并进行施工应用。

(2)总包方负责整合、审核、查验各专业BIM模型及应用,并及时反馈意见,确保施工管理过程中BIM工作准时顺利进行。

(六)模型与文件管理

(1)BIM模型文件以及BIM应用成果文件,是项目文件的一部分,项目文件的管理包含BIM文件的管理。同时,应在BIM文件的管理过程中,注明BIM模型文件与传统文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2)全部BIM模型文件与BIM应用成果文件的最终版本,根据约定的成果提交节点通过BIM管理平台提交业主或总包,由业主或总包负责存档、整理,作为本项目的工作成果。

(七)会议制度

(1)工作例会

BIM工作例会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由总包方发起。例会议程包括:

a. 对上一次例会中关于BIM工作要求落实情况的汇报和检查;

b. 本期例会中出现的BIM问题及落实解决要求;

c. 对下一阶段BIM工作的要求与安排;

d. 其他BIM相关的工作。

(2)BIM专项会议

在项目的下列重要节点,召开专项BIM工作会议,对BIM 工作进行相关内容的讨论和决议:

a.BIM 施工管理方案确定;

b.基础工程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c. 地下室结构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d. 裙楼结构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e. 塔楼结构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f. 装饰装修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g. 幕墙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h. 钢结构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i. 机电安装施工BIM成果交付时;

j. 深化设计BIM成果交付时;

k. 专项施组方案优化BIM成果交付时;

l. 工程整体竣工交付时。(八)实施总体流程

BIM实施总体流程图见图3-2。

图3-2 BIM实施总体流程图

(九)实施总体计划

项目BIM实施总体计划见表3-3。

项目BIM实施总体计划表3-3

四、BIM建模

本项目根据BIM应用目标,制定各专业BIM模型命名规则、建模深度、配色方案等建模标准,并根据建模标准结合进度,创建全专业的施工图模型、深化设计模型、施工应用模型及竣工交付模型。

(一)BIM文件夹结构

1工程项目

1.1 专业/系统

1.1.1CAD 原文件

1.1.2CAD 导入文件

1.1.3模型文件

1.1.3.1模型过程文件

1.1.3.1.1XXXX 年 XX 月 XX 日

1.1.3.1.1.1 分区

1.1.3.1.1.1.1 分层

1.1.3.2模型最终版文件(交付件)

1.1.3.

2.1分区

1.1.3.

2.1.1分层

1.1.4各专业合模文件

1.1.5族文件

1.2 全专业模型整合文件

1.3 视频及漫游

1.4 资料及文档

1.5BIM应用点成果文件

(二)BIM模型命名标准

各专业模型构件名称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提供的名称或代号来命名,具体规定如下:

a.结构专业

层名+构件名称或编号+尺寸(例如:一层300X300 结构柱/1F-KZ1-300X300)

b.建筑专业

层名+编号+构件材质名称+尺寸(例如:二层 200 厚外墙/2F-WQ-加气混凝土砌块-300X300)

c.给排水消防专业

层名+系统简称+构件材质名称(例如:二层给水立管/2F-JL3-PPR 给水管)d.暖通专业

层名+系统简称+构件材质名称(例如:二层排烟管/2F-PY3-0.6mm 镀锌钢板风管)

e.电气专业

层名+构件材质名称(例如:二层强电桥架/2F-热镀锌槽式强电桥架)(三)BIM模型深度标准

(四)BIM模型色彩规定

a.土建专业色彩

图纸已明确的构件外观色彩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建模;图纸未明确构件外观色彩的,业主有要求的按业主要求建模,业主没有要求的由BIM 小组负责人确定。

b.机电专业色彩

图纸已明确的构件外观色彩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建模;

图纸未明确构件外观色彩的,按下表要求建模:

(五)全专业BIM模型创建

依据施工设计图纸,以Revit2016为设计平台建立项目全专业BIM模型:(1)结构专业BIM模型

(2)建筑专业BIM模型

(3)机电专业BIM模型

BIM建模范围及各专业BIM模型深度要求如表4-1所示。

表4-1 BIM模型细度

五、BIM交付成果

BIM交付成果包括应用过程成果及最终成果,具体内容如下:

(一)BIM应用过程成果:提交各阶段BIM模型以及相关资料成果,包括深化图纸、复杂节点模型、3D大样图,施工方案模拟资料。对于各专业内、不同专业间的碰撞检查,提交检查报告,优化建议。对于设计变更,提交变更模型,变更前后对比资料及相关信息;

石材幕墙节点模型灌注桩钢筋模型(二)BIM应用最终成果:收集整理并整合各专业BIM模型,形成项目竣工BIM模型,交付业主。竣工BIM模型包括产品、构件、材料及建造信息,产品信息如专业分包各设备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相关设备参数等;构件信息如主体梁、板、柱的几何尺寸、混凝土标号、工程量等;材料信息如规格、型号等;建造信息如施工流水段划分情况、建造日期等信息。

六、施工技术管理

(一)图纸校核

基于施工图设计BIM模型,进行土建与管线碰撞检测,编写冲突检测及管线综合优化报告,并与设计协调后调整模型。可大量消除施工图设计图纸中的错漏碰缺问题,减少设计变更。

BIM核查图纸

原设计图纸

位置:地下一层自动喷淋给排水平面图/一层结构平面图;C-12/13交D/E 轴

问题:喷淋管道与结构梁发生碰撞;建议修改管道标高

BIM核查图纸

原设计图纸

位置:地下一层平时通风平面图/一层结构平面图;C-7/8交B/C轴

问题:暖通风管与结构梁发生碰撞;建议修改风管标高

(二)优化设计

利用BIM技术,对本项目中存在的关键节点部位、复杂空间区域、幕墙装饰、设备机房等进行优化设计,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1)竖向净空优化

对本工程中需要净空优化的关键部位,通过优化管线路由、管径合理变径、局部调整结构梁等手段,达到符合业主需求的合理净高。

优化前(原设计管线相互碰撞)优化后(调整满足净高要求) (2)三维管线综合

利用三维优势,结合现场经验,考虑安装顺序、设备运输等。合理排布管线综合,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总体原则: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桥架在上,水管在下进行布置。风管顶预留桥架及水管翻弯空间,综合协调,利用可用的空间。

避让原则: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施工简单的让施工难度大的。例:原设计地下一层局部桥架、风管、喷淋、循环水管相互碰撞;通过三维BIM模型进行综合管网合理优化,提高净高,也更加美观。

优化前

优化后

(3)幕墙专业协调

在运用BIM模型辅助深化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协调项目施工各参与方,对图纸节点深化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配合业主管理方和设计单位,运用BIM模型讨论并验证解决方案。

幕墙JD-31处BIM模型

幕墙JD-31处节点连接图(4)设备房优化布置

对制冷机房、换热站、水泵房等设备用房通过创建BIM模型,精确布置机房内设备、管线及其他附属构件,优化机房面积,达到布局美观、施工便利、节约空间、指导施工的目标。

地下室报警阀间优化布置BIM模型

管线综合剖面出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