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航空旅客运输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

分校:黄山分校

专业:法学

年级:10 春

学号:1034001407012

姓名:张三

指导教师:汪XX

时间:2012年5月25日

目录

一、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概况

(一)旅客运输合同的概况

(二)客运输合同的概念及特点

(三)客运输合同的法律适用

二、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成立、变更与终止(一)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成立

(二)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变更

(三)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终止主要包括的情形三、关于航空客票的法律问题分析

(一)客票(含行李票)概述

(二)电子客票的性质

四、关于航班延误损害赔偿的法律分析

(一)航班延误的处理

(二)航班延误的分类

(三)航班延误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分析五、关于航班超售的法律问题分析

结语

姓名:张三学号:1034001407012

【内容摘要】

航空旅客运输合同作为我国合同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航空运输的特殊性,随着航空运输市场的高速发展,表现出了新的调整方法及内容。但是,民用航空运输合同的概念,却不十分明确,在国内法、国际条约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决议或规则中,也未见到有关航空运输合同的具体定义。本文将就航空旅客运输合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则是根据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客票的法律地位、性质及内容阐明了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成立、变更与终止的条件,明确承运人义务及责任主体,并对责任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分析,同时结合“关于航班延误问题的法律处理”等热点问题,分析了法律意义上的延误定义,航班延误时承运人的义务、航班延误的法律责任、航班延误赔偿损失的范围等,指出航班延误问题的解决,主要在于航空运输企业在航空运输法律指导下,服务意识的增强和改善。文章还介绍航空客票、电子客票、航班超票等相关法律问题,希望能对我国的航空法制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

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客票超票航班延误

一、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概况

(一)旅客运输合同的概况

民用航空运输是在航空承运人与旅客之间进行的一种服务贸易活动,如同商品的交换,实质上都是等价的一般劳动的交换。因为契约关系是商品交换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反映商品交换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是交换主体的意志自由的载体。①所以在民用航空运输中,运输服务的交换是其经济内容,而航空运输合同则是其必然要采取的法律形式。在这类运输活动中,航空承运人向消费者(旅客)提供其生产的产品即运送服务;而享有这类产品(服务)的消费者,则向航空承运人支付相应的价款。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运动形式,民用航空运输因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行为,故属于民事经济流转的基本领域。因此,在航空承运人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这种交换关系,应由民商法予以调整。民用航空运输,从空间意义上说,既有国家之间进行的航空运输(即国际运输),又有只在一国之内进行的航空运输(即国内运输;)时间意义上说,不但有定期航班运输,也有不定期的包机运输;从运输对象看,通常分为旅客行李、货物、邮件四类;从延伸服务看,具有与陆、海的联运等多式运输。从而在社会经生活中,产生了八类航空运输合同,即:国内和国际的旅客、行李、货物和邮件航空运输合等。民用航空运输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条工程中,直接涉及航空运输的,有飞机购或租赁、地面代理、航班配餐、飞机维修、联营、代号共享、客货销售代理等。但就上述活动或事宜订立的合同,只是涉及航空运输的合同或是有关航空运输的合同,而不是我们所说航空运输合同。因为航空运输合同是航空承运人与消费者之间就提供并完成航空运送服务这目的而依法达成的协议。在航空运输合同法律关系中,主体是生产并提供产品(即服务)的航空承运人,以及作为消费者的旅客及货物或邮件的托运人等;客体是将旅客、行李、货物等甲地运至乙地的空中运输服务行为;内容则是承运人与消费者就上述空中运送服务事宜依法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涉及航空运输的合同所体现的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客体、内容均与航空运输合同迥然不同;而且航空承运人在其中多处于消费者的地位,而不是处于产品生产的地位。②另外,基于实际飞行中航空器的使用目的及其用途进行区分,航空运输这一运输活动还分为“国用”与“民用”两

①黎国智主编:《马克思主义法学论著导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出版社2000年版

二、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成立变更与终止

(一)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成立

《合同法》293条规定:客运合同自承运人向旅客交付客票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交易习惯的除外。就航空旅客运输合同而言,在旅客支付票款,航空公司给旅客出具客票后,航空旅客运输合同即告成立,从而在旅客和承运人之间形成了航空旅客运输合同法律关系。但合同自旅客开始行程时才开始生效,即当旅客到机场值机柜台办理了登记手续后,合同才真正开始生效。

(二)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的变更

1、旅客单方面要求变更合同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第18条规定:旅客购票后,如要求改变航班、日期、舱位等级,承运人及其销售代理人应根据实际可能积极办理。根据此条规定,如旅客单方面提出变更合同,承运人尽可能地协助旅客就有关合同内容进行变更,并不承担必须变更的义务。第20条规定:旅客要求改变承运人,应征得原承运人或出票人的同意,并在新的承运人航班座位允许的条件下予以签转。即在要求改变承运人时必须得到原承运人的同意与新承运人航班座位的满足。

2、承运人单方要求变更合同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第19条规定:航班取消、提前、延误、航程改变或不能提供原定座位时,承运人应优先安排乘坐后续航班或签转其他承运人的航班。因承运人的原因,旅客的舱位等级变更时,票款差额多退少不补。第20条规定:第19条第1款所列情况要求旅客变更承运人时,应征得旅客及被签转人的同意后,方可签转。这两条规定了承运人的相关义务及在改变承运人时应征得旅客及被签转人的同意,但对于取消、提前、延误、航程改变时是否需征求旅客的意见无规定。

实践中,某航空公司在由于天气原因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时,为减少航班延误,将原定航班(成都一北京)改为非直达航班(成都一重庆一北京),机上进行了广播,并由乘务长代表公司向乘客道歉。但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变更合同要么是双方协商一致,要么是产生了法定事由,该案并无法定事由,且未征得旅客同意,因而,承运人应承担

①李永军:《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②赵维田:《国际航空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参考文献

[1]黎国智主编:《马克思主义法学论著导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出版社2000年版

[3]王泽鉴:《王泽鉴法学全集》(第1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隋彭生:《合同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李永军:《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6]赵维田:《国际航空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尹东年、郭瑜:《海上货物运输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8]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杰米勒、施基米德:《华沙公约·国际运输·评论》

[10]摘自《2007年前取消纸质机票》,见《重庆晚报》2004年11月21日期

[11]赵维田:《国际航空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唐明毅主编:《现代国际航空运输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3]董念清:《关于航班延误的法律分析》,发表于《南方周末》2004年6月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

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学生: 学号: 专业名称:法学 学习层次:本科 年级: 14 春 指导老师:牛晓鹏 职称:副教授 教学点:修水 九江广播电视大学

开题报告 课题容(包括课题的现实意义、目前该领域国外发展趋势、研究的重点及拟突破的难点等)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是启动诉讼救济的前置程序,“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涉及到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容的劳动争议也相应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大幅度上升,这种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从现代法治精神考虑,该制度不能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效率、效益的目标,不利于保护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仲裁机构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思考,努力构建一套适用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审裁协调的裁审模式,建立和谐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法制基础。 二、研究的容及可行性分析: 我国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出发,研究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探讨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论共同犯罪

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论共同犯罪 姓名:宋庚申 学号:1 3 5 2 0 0 1 2 5 6 4 7 2 分校:六盘水市电大 班级:2013年秋六盘水市电大法学(本)专业:法学 指导教师:美文 日期: 2015 年 3 月 27 日

目录 一、论文摘要 (3) 二、论文正文 (4) (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4) (二)单位共同犯罪 (6) (三)关于片面共同犯罪的理论 (7) 三、参考文献 (10)

论共同犯罪 论文摘要: 一、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 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因此在共同犯罪中我们应当将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考虑进去,将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分工情况来看,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类。 二、单位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是经单位组织决策机构后形成的整体意志,这种单位整体意志由单位部组织中的自然人行为转化为单位的犯罪行为。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以共同犯罪的一般标准来评判,单位犯罪是以共同犯罪形态出现的,这也是立法对单位犯罪往往规定追究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原因。 三、关于片面共同犯罪理论

所谓的片面共同犯罪,是指单方面具有与他人共同参与犯罪的的故意的情形。片面共犯具有,主观联络的单向性,主观上的直接故意性,客观行为上的协同利用性,共同犯罪人类型的多样性,片面共犯的确立可以是片面共犯找到法律上的依据,使其能够罚当其罚,罪当其罪。 关键词: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片面共同犯罪;形态;特征;存在必要性。 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该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之间才能构成共同犯罪。所谓共同必须是:1、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各共犯人主观上彼此沟通、互相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犯罪,而是和他人一起共同实施犯罪[1]。但是同时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几种不能构成共同犯罪的形式: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成立共犯;2、同时犯不成立共犯;3、间接正犯不成立共犯;4、故意犯与过失犯的某些行为彼此联络或联系,不成立共犯;5、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6、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7、事先无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

法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1462个) ★试论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倒置 ★浅议司法公正 ★试论司法独立 ★浅议民事抗诉 ★论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 ★论监外执行的法律运用 ★论代位权制度 ★论共同犯罪 ★浅析贿赂犯罪 ★专业待写论纹请加Q扣一五六六贰零伍 ★浅谈合伙的民事责任 ★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浅议我国债权人代位制度及完善 ★论离婚协议的效力 ★论诉讼时效 ★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 ★婚姻家庭法与私生活自主权 ★浅析挪用公款罪的若干问题 ★我国婚姻无效制度浅析 ★论侵占罪 ★对善意取得的几点认识 ★论执行权的分离 ★论法与道德 ★浅议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使用 ★浅谈被害人的刑事诉讼权利及保护 ★浅谈检察机关对法院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作用★行政强制与处罚行为的法律思考 ★试论有关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思考 ★对我国死刑制度的探讨 ★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实行惩罚性与补偿性相结合违约金制度的思考★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提单性质问题研究 ★提单管辖权条款研究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的识别问题研究 ★(海上)保险中的代位求偿问题研究 ★(海上)保险中的近因原则 ★(海上)保险中的保证制度研究 ★(海上)保险利益原则 ★论世界贸易自由化问题 ★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论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及其管理

★并购式投资的法律管理 ★入世与我国外资并购监管中的反垄断规则 ★公司法人财产权性质研究 ★论行政公开 ★论行政征用 ★论行政强制执行的权限划分 ★论行政诉讼的目的 ★论罪刑法定原则 ★论正当防卫 ★论法人的权利能力 ★论人格权制度 ★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 ★论居住权 ★论物上请求权 ★论违法转租 ★论纳税人的权利及其保护 ★论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 ★论辩论式诉讼 ★论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论沉默权 ★论举证责任倒置 ★论刑事执行 ★对我国会计法律的问题思考 ★论受贿罪心理动因 ★关于音像制品的著作权保护 ★建立我国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 ★试论无效合同 ★我国检警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诉讼制度的改革和诉讼法的完善 ★夫妻财产制之重构 ★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国有股份的职能及其法律调查 ★浅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被还人权益的保护★试论精神损害赔偿 ★证人出庭难问题的对策 ★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弊端及完善 ★论中国死刑存废与人权保障 ★论合同法可得利益赔偿 ★浅议网络环境中维权与保护 ★论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 ★试论企业法人财产权 ★浅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 ★试论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法保护 ★试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及解决途径

法学毕业论文关于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法学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民族大学生法学教学论文》 一、民族大学生的法学教育定位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为培养“通用法律人才”、“复合型的法学应用人才”,反对过分强调职业性倾向。不少学者对此却有不同意见,孙笑侠认为,法学教育是职业型的教育,而不是通识型的教育。方流芳认为,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而非培养法学大师的学术教育。培养法律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法学本科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其目标也应分阶段。要培养应用性的通用人才,先要培养其单项的职业技能,逐步渗透,最终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所以,笔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应为职业型教育,这样的定位对民族大学生尤为合适。新疆的民族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用第二语言学习法律,有语言转换带来的困难;二是新疆的法律职业人才奇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数很少,有了资格愿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三是民族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由于没有语言的障碍,并且深谙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他们在民族地区处理案件更得心应手。既然民族地区急需民族的法律职业人才,那么对民族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首先应该是职业型的教育。 二、新疆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一)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1.对国家法生疏 民族学生上大学前大多没有接触过法律,他们接触到的 是本民族的习惯法,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都按照耳濡目染 的习惯进行。加之汉语水平较差,要用第二语言精通法学理论势 必难于登天。如果将法条规定对比他们的习惯法讲解,结合具体 案例,引导他们讨论、比较,逐渐渗透法学理论,就会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2.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对失落感” 民族大学生在家乡是各个群体的佼佼者,从小就受到村民、老师的宠爱。然而,到了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大学校园,由于 语言不通、基础教育落后造成的学习障碍,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平日的交流也局限在本民族学生之间。虽然学校组织的民汉 互动拉近了民汉学生之间的距离,但用第二语言学习的困惑,造 成的学业成绩差异使民族学生总处于被帮助的地位,角色变换使 许多学生不适应。因此,增强其学习能力,恢复其自信心尤为重要。 3.渴望学习法律 民族法学学生性格直率、坦诚,通过和他们交谈,发现 大部分同学选择法学专业是为了将来能够处理好当地纠纷,为民 汉和谐社会的建立发展作贡献。他们对本华民族习惯法有一定研究,这为学习中华民族习惯与国家法的互动奠定了基础。 4.熟悉民族习惯 新疆民族大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对民族习惯了如指掌。在以后的法律职业工作中,他们能更好地处理民族纠纷,做好国

2021年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下文是 ___为大家搜集的关于电 ___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析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论文摘要根据麦肯锡的一项最新研究数据,在过去20年里进行的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具体到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以失败告终。中国投资者在海外直接投资中之所以遭遇到如此大的风险和损失,与中国没有一套完善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本文试对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必要性问题加以论证。 论文关键词海外投资 ___风险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多边投资保护协定 一、我国海外投资迅猛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

___开放 ___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据统计,xx-xx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54.4%。 (二)我国对外投资的需求日益增加 xx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蔓延全球,使全球的贸易环境恶化,粮食、能源等商品的 ___居高不下,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出口贸易受阻。直接贸易出口额的下降促使投资者调整投资战略,转向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金融风暴为中国企业适时参与国际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受金融风暴打击严重的国家为尽快恢复经济的良性运行纷纷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 ___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美元的贬值对不以美元为本币的国家而言,无异于使持有的资本获得了增值。看到机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更加严峻的商业风险和___风险,尤其是 ___风险,近年来,传统的 ___风险如战争、内乱、国有化等都有了新的发展,新兴的 ___风险如 ___袭击等也对海外投资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威胁。我国现有的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大部分都还不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和统筹规避风险的能力,因此,必须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以强大的公权力为支撑,使投资企业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争取到公平竞争的机会,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全文如下: 2、试论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调整 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建设构想 4、试论微观经济运行的法律调节 5、试论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6、论经济法的基本特征 7、建立完善我国经济法系的思考 8、试析经济立法的适度超前 9、经济立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10、经济立法体制评析 12、经济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和价值 13、经济立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益效益问题 14、试论经济法律责任 15、试论经济法规与经济规律的联系 16、试论经济制裁 17、试论经济监督 18、试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规范体系研究 20、试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确定 21、试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与分类

22、试论产权关系的明析 23、试论产权交易机构的法律地位 24、试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25、试论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法律地位 26、论经济管理权 27、论企业经营权 28、试论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 29、我国国有资产投资法的原则初探 30、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微观规范体系 31、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微观规范体系 32、我国投资立法初探 33、我国国有资产的法律责任初探 34、试论格式合同与政府干预 35、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的政府监管及其法律规范 36、试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7、试论我国企业法人财产权 38、试论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界定 39、坚持和完善企业领导体制的法律思考 40、国有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探析 41、试论我国法人登记管理法律制度 42、试国有企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与企业法人独立核算 43、试论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法律保护 44、我国私营企业法

法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法学 学习层次:本科 年级: 14 春 指导老师:牛晓鹏 职称:副教授 教学点:修水

九江广播电视大学 开题报告 课题内容(包括课题的现实意义、目前该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的重点及拟突破的难点等)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是启动诉讼救济的前置程序,“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涉及到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内容的劳动争议也相应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大幅度上升,这种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从现代法治精神考虑,该制度不能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效率、效益的目标,不利于保护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仲裁机构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思考,努力构建一套适用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审裁协调的裁审模式,建立和谐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法制基础。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我国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出发,研究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

仲裁的关系,探讨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三、论题的研究方法: 从教材、网络及各项法规中查找我国关于《劳动法》的法律条文及法律依据;部分法学家的认识、观点;通过日常工作中走访调查当事人对《劳动法》一些看法收集和在实践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准备好相关资料后,理清自己思路开始进行写作。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 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是劳动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与相关范畴的比较,在对我国关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各种有代表性学说的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应当构建多元化的调解模式。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2016年3月6日—3月9日确定题目 2016年3月10日—3月15日开题报告 2016年3月16日—3月22日论文提纲 2016年3月23日—3月25日初稿 2016年3月25日—3月28日二稿 2016年4月1日—4月10日定稿 六、论文的写作提纲: 一、引言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诉讼的含义 2.劳动诉讼的特征 (二)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仲裁的含义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 姓名: 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学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2014-2-28

目录 引言 (5) 一、正当防卫 (5)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5) (二)正当防卫的目的 (5) (三)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6) (四)正当防卫的防卫对象 (7) (五)正当防卫的防卫时间 (7) (六)案例分析 (7) 二、防卫过当 (9) (一)防卫过当的表现 (9) (二)防卫过当的构成 (9) (三)防卫过当的制裁 (10) (四)案例分析 (10) 三、排除于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行为 (11) (一)防卫挑拨 (11) (二)互相斗殴行为 (11) (三)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行的防卫 (11) 参考文献 (12)

[内容提要] 我国《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作了明确规定,但正当防卫的前提——不法侵害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说明,本文试从不法侵害的含义及特征入手,以求对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作一个科学的界定,并从主体上把不法侵害的主体分作个人主体与单位主体,并对二类主体的不法侵害的持征作出描述,明确指出了对二类主体的防卫行为应当加以区别对待。[1] 关键词:正当防卫防卫过当刑法防卫特性

论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界定 引言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道义上的义务。正确实施正当防卫不仅有利于制止和预防不法侵害,维护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弘扬正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然而,认识正当防卫的条件必须以法律的规定为根据,脱离刑法的具体规定,正当防卫的条件便无从谈起。当然,刑法的规定是简练概括的,并不能确切的指明正当防卫成立的全部条件,这要求我们以刑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在刑法理论上加以补充和完善。我们只有正确认识正当防卫的合法条件,才能全面理解正当防卫制度: 首先,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 其次,有助于实现刑法的任务,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合法权益; 再次,有助于划清正当防卫和非正当防卫的界限; 最后,有助于指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行使正当防卫权。 总言之,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同不法侵害做斗争的一项权利,是正当的合法行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公民,应彻底理解正当防卫这一刑法理论,掌握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以便更好的利用正当防卫这一武器,积极勇敢地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保护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一、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首先,正确认识正当防卫是正确实施正当防卫的前提,因而正确认识正当防卫十分必要。根据我国刑法解释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典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目的

法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法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可不选以下参考题目,但请在专业范围内选题) 1、论民主与宪政 2、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及宪法救济 3、论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 4、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 5、论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6、论债权的保全制度 7、论侵权行为的构成 8、论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 9、论监外执行的法律运用 10、无因管理制度研究 11、不当得利制度研究 12、论名誉权 13、论侵害人身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4、论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的比较 15、对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的探析 16、论物权担保体系及其竞合 17、论抵押权的设定与效力 18、论合同自由原则 19、论意思自治与契约自由原则 20、论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效力 21、对效力待定合同相关问题的探讨 22、论无效保证合同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23、论缔约过失责任 24、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比较研究 25、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26、论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27、论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28、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度

29、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30、论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制度 31、论公司法人财产权性质 32、论公司法上的有限责任制度 33、论我国公司法对股东权的保护 34、我国公司合并中的有关问题研究 35、论民事诉讼的管辖异议的理论与实践 36、论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 37、论公示催程序 38、论督促程序 39、论刑事诉讼证明责任 40、论刑事诉讼证明要求 41、论死刑复核制度 42、论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区别 43、洗钱罪研究 44、受贿罪的实践认定问题 45、论票据法中债权人的追索权 46、论我国区际法律冲突问题 47、论冲突规范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 48、关于互联网域名问题的探讨 49、商标权与域名权利冲突之解决 50、计算机犯罪分析与法律完善

法律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法律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的是()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注重政绩 D.高效便民 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3、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要求 ( ) A.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B.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C.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D.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4、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下列行为时,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的是:()A.对桥梁管理欠缺 B.因军事演习发生损害 C.行政裁量不当 D.乱摊派 5、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 )。 A.质量 B.数量 C.总量 D.积累量 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形成()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的目标。 A.高效.便捷 B.公开.公平 C.公正.全面 D.便民.诚信 7、《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要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 A.法定化

应届2020毕业季精选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49条

精选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149条 法学,是关于法律的科学。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是秩序与公正之学,其核心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 以下是学术堂为你准备的149个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希望对你的法学论文的写作有所帮助。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一: 1、试析狄骥法学理论的思想史渊源 2、社科法学还是法教义学? 3、马克思主义法学视野下的民生法治研究 4、工程法学体系构建研究 5、“知识-法学”的基本逻辑 6、西方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学性别理论评析 7、美国新现实主义法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8、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刍议

9、法学本科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施 10、我国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冲突及协调 11、马克思对德国历史法学派的法哲学批判 12、通过罗马法超越罗马法 13、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历史与反思 14、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实现路径研究 15、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发展及其意义 16、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平等观研究 17、法学视野中的国家利益研究 18、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互动关系研究 19、法学教师群体之角色冲突研究 20、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平等与差异观研究 21、分析法学的日常语言分析转向 22、1949-1957年的中国法学教育 23、晚清社会变迁中的法学翻译及其影响 24、法学精英培养模式研究 25、中国法学教育网络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6、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法学方法论 27、我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28、法制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9、论后现代主义哲学下环境法学研究方法 30、从“案例教学法”到“法律诊所教育” 31、全日制法学本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法律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法律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法理学 1.论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2.法理学的价值 3.论法的价值 4.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和效益的关系 5.社会主义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6.完善我国的法律监督制度 7.论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意识 9.新时期法和道德的相互关系 10.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特征 11.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2.论“司法独立”

13.论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4.论法治 15.论法的继承性 16.论法的科学性 17.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二、宪法学 1.对宪法规范特征的研究 2.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3.违宪问题研究 4.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5.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6.论权力机关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7.宪政比较研究 8.论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发展趋势

9.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10.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立法 三、行政法学 1.行政合同性质论 2.论行政许可制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3.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4.论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5.行政强制执行的理论与实践 6.论健全干部竞争机制 7.行政立法技术探讨 8.论行政责任 9.试论公务时限 10.试论公务员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界限11.论行政不作为违法

12.行政法性质探讨 13.行政法律关系之特性与构成 14.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之关系 15.国家公务员法律身份的探讨 16.行政行为分类之研究 17.行政违法论 18.行政法律责任认定 四、行政诉讼法学 1.行政诉讼中的集团诉讼初探 2.试论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3.试论行政责任中的公务豁免原则 4.检察机关监督行政诉讼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5.论行政诉讼的理论基础 6.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认定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第一部分关于毕业论文的选题 法律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写作法学论文,最重要的是选题。一般的学习法律者除外,凡是涉及到法律要深入做的时候,那么,无论确定专门的学习、研究方向,还是写作论文、谋划长篇巨制,都首先面临的是选题的问题。法学院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同样也是这样。因此,法学院学生写作毕业论文,首先要确定好选题,然后才能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搜集资料、谋篇布局、开始写作。不然的话,上来就写,写完了就撕,很难写出好的作品,毕业论文也就很难过关。有些同学经常到了开题的时候,找到我,央求说,老师给我出一个题目吧!可是,论文题目不是那么好出的,而且学生自己究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有积累,并不完全清楚,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好好地进行选题。 一、作毕业论文选题的一般考虑 法学院学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在开始进行学习的时候,首先就是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指导硕士研究生合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和学习刚刚开始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确定研究的方向。例如有的学生愿意做抽象的研究工作,我给他确定民法总论的研究方向。为什么要给他确定这个方向,就是因为我对他的学习和研究很了解,他对民商法的基本问题都是很精通的,基础很好,尤其是处理具体问题,应用民商法的理论得心应手,这也使他在同学中的威信很高。这个同学是很有才气的,要研究一个一般的题目是很不成问题的。所以,选择民法总论这个方向给他,既有难度,他又是能够胜任的。还有一个同学,他的特点是修养很好,基础很好,特别是在的层次上,有很敏感的感觉,也是很有前途的。而民法哲学这个题目是很难做的,几乎是一个新的领域,现在没有多少人能把这个问题做得好。他有这个实力,那就让他做。应当说,在选择方向上,因为都是民商法专业,选择什么专业,只要结合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爱好,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选择具体的题目。 选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专题确定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具体方向。法律的问题内容极其繁杂,就是确定一个大的方向,里边的内容也是十分复杂的。比如说,我们选择物权法作为研究的方向,作一个20多万字的专著,不可能写《物权法论》。如果20万字写成一部《物权法论》,那就是普及的教材,而不是法学专著。湖南大学的屈茂辉教授是我们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在入学之前,他寄给我一本《用益物权》,大概有40万字。这种著作, 分量与内容是一致的。同样,如果选择侵权行为法作为研究方向,也只能选择一个具体的题目,比如特殊侵权行为啦,归责原则啦,构成要件啦,赔偿范围啦,等等。我欣赏王卫

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民法学)

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民法学) 1、试析我国《物权法》中物的概念 2、论判例在民法渊源中的地位 3、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及其完善 4、论法人独立财产 5、论合伙财产 6、意思表示的解释及其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7、意思表示的分类意义 8、论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意义 9、论表见代理 10、论代理的无因性 11、论物权法定主义 12、略论物权变动原则 13、试析房屋抵押与房屋按揭的异同 14、试论最高额质押 15、论占有保护制度 16、论缔约过失责任的本质 17、无因管理构成条件析 18、债务承担的法律问题 19、论合意 20、违约责任中赔偿损失范围的确定

21、论买卖和偶合同中瑕疵担保责任 22、试析城市水电供用合同 23、论赠与合同的法律性质 24、试析房屋租赁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5、无因管理的认定 26、遗产认定中的若干具体问题 27、论死者名誉保护的法理基础 28、试论身份权 29、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之我见 30、因果关系的学说与意义 31、试论窝工亲属制度的确立 32、试论我国婚姻撤销制度 33、试论婚姻无效制度 34、试论重婚的认定处理 35、试论结婚条件 36、试论我国法律禁止婚亲的规定及立法完善 37、试论婚约法律效力 38、试论法定夫妻财产制 39、试论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及分割 40、试论夫妻约定财产制 41、试论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处理 42、试论离婚法定理由

43、试论离婚损害赔偿 44、试论离婚后子女的监护与抚养 45、试论亲权制度 46、试论我国监护完善 47、试论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及其利益保护 48、试论建立我国婚生子女推定制度 49、试论我国抚养制度的完善 50、试论收养的成立与效力 51、试论收养的解除与后果 --摘自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撰写指南及毕业考核大纲》

(完整版)法律专业毕业论文1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民事执行是实现民事权利的一种法律途径。从执行行为启动的方式角度,民事执行可以分为自觉执行和强制执行。 一、我国民事执行的现状 执行难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有条件执行,但由于主观、客观方面因素的存在,无法使之实现或难以实现的现象。当前“执行难”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查,协助执行人难求,应该执行的财产难动”。法院“执行难”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法院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当人民法院裁判送达当事人后,因种种原因致使该生效裁判规定的权利、义务内容难以实现。 民事执行是实现民事权利的一种法律途径。从执行行为启动的方式角度,民事执行可以分为自觉执行和强制执行。前者是被执行人在生效的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限内主动执行的行为,是民事诉讼终结前的一种正常程序状态,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后者是被执行人在生效的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限

届满后经申请执行人启动执行申请程序之后的一种被动执行行为,是民事诉讼终结前的一种非正常程序状态,需要付出比自 觉执行更高的成本,是不自觉执行的法律后果。一般来说,法 治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其自觉执行案件在整个民事执行案件中 所占的比例应越大。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民事执行现状来说, 尽管法治在不断向前推进,但自觉执行率并不尽如人意,给执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是造成“执行难”社会现象的重要因素。 二、民事“执行难”的危害性 在法治国家里,法律乃是一国的最高行为规范。一方面, 能否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是衡量一个政府治理国家事务能力 的最重要的尺度,所以法律得不到执行应视为政府的莫大耻辱 另一方面,国民是否遵守法律也是区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 明与野蛮的分水岭,因此不执行法律判决有损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 生效法律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危害性的后果必然是法律白条越来越多和应对失措。事实证明,法律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 (一)对当事人的损害 法律判决得不到执行对当事人来说不仅是有案件表的或案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10、劳动、工资、保险制度配套改革中的立法问题 111、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法律思考 112、劳动制度改革和劳动立法的关系 113、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动法体系的思考 114、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全同法制度的思考 115、我国环境法体系的思考 116、加强和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思考 117、加强和完善我国环境热潮的思考 118、试论环境污染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119、试论环境污染纠纷中的无过失责任 120、试论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121、环境责任法探析 122、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执法体系的思考 123、我国环境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24、试论我国环境行政诉讼制度

125、试论环境诉讼案件中的诉讼资格限制问题 126、浅析环境诉讼中的集团诉讼 127、我国环境执法程序的探计 128、我国环境法基本制度的探讨 129、试析我国环境纠纷中厂群矛盾的解决 13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法律思考 131、农村技术进步的法律对策 132、企业技术进步的法律对策 133、建立我国的技术开发区的法律对策 134、技术秘密的法律特征及其保护 135、科技法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136、科技法律体系研究 137、关于市场立法思考 138、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立法体系

13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 140、略论正当促销手段与贿赂罪 141、反对商品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法律问题 142、试论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特点 143、论预防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制保障 144、进一步完善我国商品质量管理的法律制度 145、期货立法的若干法律问题 146、消费者合权益的法律保护 147、试论反暴利立法的必要性质和内容 148、关于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思考 149、简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任务 150、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几个基本下不为例问题 15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152、关于土地使用权几个问题的法律思考 153、关于土地立法的若干问题

最新整理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最新整理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题目:论共同犯罪 姓名教育层次开放本科学号分校衡水电大专业法学教学点直属班指导教师日期年月日 学员性年工作单位饶阳县饶阳镇人民政府姓名别龄 论文题目 论共同犯罪 论文内容提要 一、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因此在共同犯罪中我们应当将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考虑进去,将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分工情况来看,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类。 二、单位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是经单位组织决策机构后形成的整体意志,这种单位整体意志由单位内部组织中的自然人行为转化为单位的犯罪行为。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以共同犯罪的一般标准来评判,单位犯罪是以共同犯罪形态出现的,这也是立法对单位犯罪往往规定追究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原因。

三、关于片面共同犯罪理论 所谓的片面共同犯罪,是指单方面具有与他人共同参与犯罪的的故意的情形。片面共犯具有,主观联络的单向性,主观上的直接故意性,客观行为上的协同利用性,共同犯罪人类型的多样性,片面共犯的确立可以是片面共犯找到法律上的依据,使其能够罚当其罚,罪当其罪。 2 目录 一、论文摘要............................................................ 1 二、论文正文............................................................ 2 (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2 (二)单位共同犯罪................................................... 4 (三)关于片面共同犯罪的理论................................. 5 三、参考文献 (8) 3 论共同犯罪 论文摘要, 一、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因此在共同犯罪中我们应当将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考虑进去,将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分工情况来看,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类。二、单位共同犯罪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论法的本质属性 2.论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 3.论法与自由 4.法制与法治之我见 5.论民主与宪政 6.“一国两制”与两岸关系 7.论汉唐时期封建法律制度的儒家化8.评明初的重典治吏 9.析清代的文字狱 10.行政法与人权保障 11.论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 12.行政许可程序之探讨 13.关于行政诉讼范围的思考 14.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 15.法人责任研究 16.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 17.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18.试论债权的性质 19.论债权的保全制度 20.论无效保证合同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21.试论提存制度 22.论合同自由原则 23.格式合同问题研究 24.合同无效制度研究 25.论缔约过失责任 26.论侵权行为的构成 27.不当得利制度研究 28.无因管理制度研究 29.论精神损害赔偿 30.侵害人身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31.合伙合同初探 32.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度 33.协议离婚探析 34.论遗嘱自由与限制 35.中国商法的立法体系与未来取向36.论公司资本制度 37.论公司法上的有限责任制度 38.证券法上的信息公开制度 39.论票据抗辩 40.论保险利益 41.论罪刑法定原则42.犯罪构成初探 43.试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44.正当防卫的理解与适用 45.试论我国的缓刑制度 46.走私罪探析 47.保险诈骗罪初探 48.论骗取出口退税款罪 49.侵犯商业秘密罪浅析 50.对合同诈骗罪的探讨 51.职务侵占罪初探 52.试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53.论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 54.管辖异议的理论与实践 55.论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 56.论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 57.论财产保全 58.论审判方式改革 59.论督促程序 60.论我国的企业破产程序 61.论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62.论刑事证据的特征 63.论口供 64.论刑事诉讼证明责任 65.论刑事诉讼证明要求 66.论证据的审查判断 67.论间接证据 68.论证人证言 69.论死刑复核制度 70.评自由心证 71.论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 72.论公司法对股东利益的保护 73.论企业集团的法律特征 74.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 75.论技术诀窍的法律保护 76.论邻接权的著作保护及其意义77.试论商标的显著性与商标权法律保护78.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探讨 79.试论耕地保护的法律对策 80.产品缺陷之比较研究 81.论产品责任的归类原则 82.论产品瑕疵担保责任 83.论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 84.论票据法中债权人的追索权 85.论汇票的法律性质

本科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篇

本科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篇 本科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我国税务机构执法问题探讨论文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已于2002年10月15日起实施,争论已久的税务机构执法主体问题尘埃落定。稽查局作为法规授权主体,享有执法主体资格有了法定依据。同时,其他内设机构,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设立的征收局、管理局、纳税评估局以及涉外税收管理局和进出口税收管理局等内设直属机构(以下简称直属机构),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均未授权,因此,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均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对外执法。今后,直属机构如何执法?稽查局是否享有税务机关的各项权力,即是否拥有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权?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如何理解《征管法》第十四条关于税务机关的定义 在研究行政执法主体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行政主体的相关概念。我们知道,行政主体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行政法学概念。系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能独立承受行政行为效果与行政诉讼效果的组织。其具有以下法律特征:一是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尽管具体的行政行为大都由国家公务员来行使,但他们都是以组织而不是以个人的名义实施的。二是行政主体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三是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和参加行政诉讼。四是行政主体能独立地承受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法律效果和行政诉讼效果。 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职权性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一类是授权性行政主体,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职权性行政主体,亦即法定主体,是指行政职权随组织的成立而自然形成,无须其他组织授权而是由宪法或组织法规定其职权的管理主体,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机关均属这一类。其资格的取得,必须具备下列实质条件和程序条件:其成立已获有关机关批准;已由组织法或组织章程规定了职责和权限;已有法定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