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式逻辑练习题(四)(1)

形式逻辑练习题(四)(1)

形式逻辑练习题(四)(1)
形式逻辑练习题(四)(1)

形式逻辑练习题(四)

一、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 的什么条件?

1、A、灯泡钨丝断了B、灯泡不会亮了

2、A、合理施肥B、获得丰收

3、X大于Y B、Y小于X

二、下列各题中标有下划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还是在非集合的意义上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3、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4、谁不讲卫生,谁就不配做个杭州人。

三、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错误的,请指出它们各违反什么规则?并略作分析。

1、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出版物。

2、凡是看机会而行动而采取行动的人就是机会主义者。

3、所谓大国,就是比小国领土较大、人口较多的国家;所谓小国就是比大国领

土较小、人口较少的国家。

四、写出下列命题的逻辑形式,并指出判断种类

1、要么换张平上场,要么换李明上场。

2、甲、乙、丙至少有一人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

3、方老师只有有病或有急事才不来上课。

4、A、B、C、D四人在上海市大学生演讲比赛中都获得一等奖。

五、请运用选言推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份统计材料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有问题,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问题,或者

两者兼而有之。”请问:上述命题是什么命题?又问,如果以此为大前提,并加上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问题”,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2、由“一部作品有问题,或者是政治上有错误,或者是艺术上的缺点”作前提,再加上前提(A)“某部作品政治上有错误”,能否得出结论“某部作品不是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为什么?加上前提(B)“某部作品政治上是没有错误”,能否得出“某部作品是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为什么?

六、请根据有关的推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只有甲队体力强,技术高,配合好,才能战胜乙队,甲队体力不强,或配

合不好,或技术不高;所以,甲队不能战胜乙队。”这个推理对不对?为什么?

2、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指着北京饭店大楼对身旁的老爷爷说:“真

高,真漂亮!”接着,爷爷和孙子有下面一段对话:

“爷爷,咱们为什么不住到这里来?”

“等你长大了好好念书。只有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

“爷爷,那么你一定没有好好学习。”

“哄”的一声,车上的人都笑了。

请问: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推理?这个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3、我们假定:

(A)、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即他们的血型是A、B、O、AB 四种血型中的一种。

(B)、甲自述:“我是A型”;乙自述:“我是O型”,丙自述:“我是AB型”;丁自述:“我不是AB型”。

(C)在这四个人的自述中,有三个的自述是正确的,有一个人的自述是错误的。请问:

(1)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2)如果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3)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4)如果丁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处什么血型?

(注:如不能推出请说明理由)

形式逻辑练习题(四)参考答案

一、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 的什么条件?

1、A是B的充分条件。

2、A是B的必要条件。

3、A是B的充分条件。

二、下列各题中标有下划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

还是在非集合的意义上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

1、在集合的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

2、在集合的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

3、在集合的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

4、在非集合的意义下使用,表达的是非集合概念。

三、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错误的,请指出它们各违反什么规则?并略作分析。

1、错误,违反了下定义的规则:即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该是全同

关系的关系。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因为期刊并不只有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其它还有双月刊,季刊等,甚至还有非定期出版的。

2、错误,违反了下定义的规则:即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本

题的被定义项就直接包含在定义项中,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3、错误,违反了下定义的规则:即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本

题的被定义项大国、小国互相定义,犯了定义循环的逻辑错误。

四、写出下列命题的逻辑形式,并指出判断种类

1、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要么P,要么Q。

2、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P或者Q。

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只有P,才Q。

4、联言判断,逻辑形式:P并且Q并且R并且S。

五、请运用选言推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相容选言判断,加上题中前提,不能得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前提中肯定了一部分选言肢,结论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否则就会犯由肯定

推否定的逻辑错误。

2、第一个前提得不出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前提中肯定了一部分

选言肢,结论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否则就会犯由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第二个前提能够得出结论,因为前提中否定一部分选言肢,结论可以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六、请根据有关的推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对。因为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能由否定前件而否定后件,这个推理中是否定前件,所以能得出否定后件的结论。

2、这段对话中包含了一个必要条件的推理,不正确,可以把它整理如下:只有书念得好,才能住这样的高楼;你现在没有住这样的高楼,所以你一定没有好好学习。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必要条件推理只能由否定前件而否定后件。而这个推理则是由否定后件而否定前件,违反了必要条件的推理规则。

3、(1)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可得结论甲不是A型,而其他三个人的自述则是正确的,所以可得结论:乙是O型,丙是AB型,这样,甲只能是B型(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同理,丁只能A型。

(2)如果乙的自述是错误的,则说明乙不是O型。而甲是A型,丙为AB型,而丁则不是AB型,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可知,乙为B型,这样丁只能是O型。

(3)如果丙的自述是错误的,则得结论丙不是AB型,而甲是A型,乙是O型,这样,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否定式可知,丙为B型,这样丁只能是AB型,但这与已知丁不是AB型相矛盾,所以得不出结论。

(4)如果丁的自述是错误的,甲为A型,乙为O型,丙为AB型,这样,丁则为B 型。

形式逻辑练习题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 2、“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 ()。 3、当SAP和SEP同假时,S和P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关系和()关系。 4、主谓项分别相同而质和量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5、根据对当关系,当SAP真时,SIP必();当□P假时,◇?P必()。 6、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性质命题是()。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甲、乙、丙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人看过《左传》”这 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 8、“瓜熟蒂落”、“鸟语花香”这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 ()。 9、具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之间的()是对之进 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10、与“并非如果刮风就下雨”这一命题等值的联言命题是 ()。 11、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律,可由一个判断的假,推出与之 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真。 12、“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是社会现象,所以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该三段论 犯了()的逻辑错误。 13、当?p·∨?q和?p∨?q同假时,p∧q为取值为()。 14、当p←→q和p∨q皆真时,p∧q取值为()。 15、"有些人是人民警察,所以有些人应该遵守《人民警察法》。"该省略三段论 的中项是()。 16、根据对当关系,当◇P假时,□P必();当□?P真时,◇P必()。

17、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律,可由一个判断的真,推出与之 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假。 18、在概念外延间的真包含、交叉和矛盾关系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是()关系。 19、当S与P的外延间具有()关系或()关系时,并非SOP为真。 20、在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全异关系中,属于非传递关系的是__________关系。 21、在“(p( )q)→p”的括号内,填入逻辑联结词符号( ),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22、不完全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是前提( )结论的推理,都属于( )性推理。 23、若“只有甲是大学生,甲才是运动员”为假,根据( )律, 则联言命题“甲不是大学生,但是运动员”为真。 24、P()M,()()()→SIP是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唯一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语言表达形式 D.思维的内容 2、“只有p才q”与“如果p那么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 )。 A.相同的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常项,不同的变项 3、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 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里对“国家”这个概念是( )来说明的。 A.仅从内涵方面 B.仅从外延方面 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4、下列限制和概括中有错误的是( )。 A.“单独概念”概括为“概念” B.“不相容关系”限制为“反对关系”

形式逻辑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这批产品没有一件是合格品”和“这批产品有些不是合格品”这两个判断具有____关 系。 2、在被研究现象a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相关情况A是各场合共同具有的,则 可运用______________法确定A与a之间有因果联系。 3、在“如果p并且q则r”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___。 4、以“《示儿》是七言诗”和“《示儿》不是唐诗”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构成第________ 格,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商品是劳动产品”这个定义犯了的错误。 6、“蒙不是会计系的,就是金融系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___。 7、在关系判断“明认识红”中,“认识”属于关系。 8、论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9、划分母项和划分子项之间具有关系,划分子项和划分子项之间 具有关系。 10、对SEP进行换质位,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__。 11、“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加强精神文明建 设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推理是______________推理,其形式为______________式。 12、根据对当关系,当SIP假时,SAP______________,SOP______________。 13、“如果SIP真,则SOP假”的负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该负判断 等值的联言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30分) 1、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形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 2、一个正确的三段论三个项都可以周延两次。 3、某餐馆规定顾客或者选川菜,或者选鲁菜。小选了川菜,因此,他不能选鲁菜。 4、把“喜马拉雅山”概括为“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珠穆朗玛峰”。 5、一个演绎推理如果前提真,并且推理形式正确,那么,结论一定真。 三、图表题(共20分)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有下划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公园(A)里游客(B)很多,小王(C)在公

形式逻辑练习题(一)

形式逻辑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与“并非只有外国人当顾问,才能把企业办好”这一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2、“所有S不是P”这一判断的逻辑常项是:逻辑变项是。 3、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和。 4、当“P→q”为假时,“P∧q”为,“P∨q”为。 5、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进行直接推理,当SOP取值为真时,则SAP取值为、SEP取值为、SIP取值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和“有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这两个判断之间是(C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2、在“杭州人是爱美的”和“王芳是杭州人”这两个判断中,“杭州人”这个概念( A )。 A、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B、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也是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也是非集合概念 3、在性质判断中,判定判断形式的是(D )。 A、主项和谓项 B、主项和量项 C、谓项和联项 D、量项和联项 4、在论证中,违反“论题必须明确”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论题含混不清 D、循环论证 5、断定“有S是P”与“所有的S不是P”同假,则()。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6、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是()。 A、A、学生→大学生→电大学生 B、电大学生→大学生 →学生 B、B、 C、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D、三段论←性质判断← 复合判断 7、当相容选言判断为假时,则它的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A、P真q假 B、P真q真 C、P假q真 D、P假q 假 8、“没有一个学者不认为逻辑作用相当大”。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A、所有S是P B、所有的S不是P C、有S是P D、有S 不是P 9、相容选言推理的错误推理形式是()。 A、肯定否定式 B、肯定前件式 C、否定肯定式 D、否定后件式 10、以“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其正确结论是()。 A、A、所有劳动产品是商品 B、有些劳动产品是商 品 C、没有劳动产品是商品 D、有些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三、双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E、非集合概念 2、违反三项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A、中项不周延 B、大项不当周延 C、小项不当周延 D、结论是特称判断 E、结论是否定判断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与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 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 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位于”这句话中的“”与“”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 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 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全同 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双选题 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BC ) A、“牛”限制为“牛郎” B、“月亮”概括为“星体” 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 D、“楷书”概括为“书” 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 BD )

形式逻辑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 绪论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涵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2.“写文章要讲逻辑。”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 b.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概念 一、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何种概念(单独或普遍、集合或非集合)? (1)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2)在我们的国家里,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来约束自己。(3)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4)我们的干部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5)词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6)根据森林的效益,可以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 二、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 (3)印度地处亚洲,这个亚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4)小明是个小学生,他表姐是个中学生而且是三好学生,他爸爸是工人。 (5)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知识和间接经验的知识两部分。 (6)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也是劳动者。 (7)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8)小说和剧本都是文学作品。 三、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语言不是上层建筑。 (2)机会主义者就是看机会而采取行动的人。 (3)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4)奇数就是偶数加1或减1而成的数,偶数则是奇数加1或减1而成的数。 (5)狮子是兽中之王。 (6)资本家乃是剥削别人劳动的人。 (7)商品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8)正方形就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 四、下列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华东师大分为文科各系和理科各系。 (2)逻辑学分为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现代逻辑,古典逻辑。 (3)概念分为概念的内涵和概念的外延。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 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异关系。 2. 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差,“判断”是属。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 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 __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 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 __”概括为“高级 __”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 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 )。 a.逻辑常项相同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变项相同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负概念、。4、如果( ),那么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 a.a与b全异 b.a与b同一 c.a与b交叉 d.a真包含于b 5、“学生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和“学生补考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这两个判断中,“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概念之间( )。 a.都是矛盾关系b.都是反对关系c.前者是矛盾关系,后者是反对关系d.前者是反对关系,后者是矛盾关系 6、将“母项”概括为“划分”,限制为“子项”,则( )。 a.概括和限制都对 b.概括和限制都错 c.概括对,限制错 d.概括错,限制对 7、如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A与B相容 c.A与B全异 d.A与B交叉8、若用“Ds就是Dp”表示定义公式,则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是指在外延上( )。a.Ds等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p真包含Ds d.Ds真包含Dp 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10、在①“中国人是勤劳的”和②“小王是中国人”中,“中国人”(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①中是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①中是非集合概念,在②中是集合概念 1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同语反复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宽 d.定义过窄1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 a.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联项和量项 d.谓项和量项 13、下列命题形式真假情况为三真二假的是( )。a.S A P b.S E P c.S I P d.S O P 14、当具有SIP形式的性质命题为真时,概念S与P之间一定是( )。 a.全同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相容关系15、“没有S不是P与“S不都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16、若两个性质命题变项都相同,而常项都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同假 c.不同真,可同假 d.不同真,不同假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 客观事物的规律 )。 2、“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思维的规律规则)。 3、当SAP 和SEP 同假时,S 和P 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和(交叉)关系。 4、主谓项分别相同而质和量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 矛盾 )关系。 5、根据对当关系,当SAP 真时,SIP 必( 真 );当□P 假时,◇?P 必( 真 )。 6、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性质命题是( 全称肯定命题 )。 7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甲、乙、丙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人看过《左传》”这8、“瓜熟蒂落”、“鸟语花香”这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 p →q ) 、( p ∧q )。 9、具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其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之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10、与“并非如果刮风就下雨”这一命题等值的联言命题是( 虽然刮风,但没有下雨 )。 11、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 排中 )律,可由一个判断的假,推出与之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真。 12、“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是社会现象,所以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该三段论犯了( 小项不当周延 )的逻辑错误。 1 3、当 ?q 和?p ∨?q 同假时,p ∧q 为取值为( 真 )。 1 4、当p ←→q 和p ∨q 皆真时,p ∧q 取值为( 真 )。 15、"有些人是人民警察,所以有些人应该遵守《人民警察法》。"该省略三段论的中项是( 人民警察 )。 16、根据对当关系,当◇P 假时,□P 必( 假 );当□?P 真时,◇P 必( 假 )。 17、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 不矛盾 )律,可由一个判断的真,推出与之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假。 18、在概念外延间的真包含、交叉和矛盾关系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是(真包含 )关系。 19、当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时,并非SOP 为真。 20、在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全异关系中,属于非传递关系的是(交叉、全异)关系。 21、在“(p( )q)→p ”的括号,填入逻辑联结词符号( ∧ ),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22、不完全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是前提( 不蕴涵 )结论的推理,都属于(或然 )性推理。 23、若“只有甲是大学生,甲才是运动员”为假,根据( 排中 )律,则联言命题“甲不是大学生,但是运动员”为真。 24、P ( A 或I )M ,( M )( A )( S )→SIP 是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唯一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 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语言表达形式 D.思维的容 2、“只有p 才q ”与“如果p 那么q ”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 )。 A.相同的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常项,不同的变项 3、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 具。这里对“国家”这个概念是( )来说明的。 A.仅从涵方面 B.仅从外延方面 C.先从涵,再从外延方面 D.先从外延,再从涵方面 4、下列限制和概括中有错误的是( )。 A.“单独概念”概括为“概念” B.“不相容关系”限制为“反对关系” C.“支命题”概括为“复合命题” D.“必然性推理”限制为“假言推理” 5、如果两个性质命题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完全不相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同真,不同假 C.可同真,不同假 D.不同真,可同假 6、“所有S 是P ”与“没有S 是P ”之间具有(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 7、“小王与小是同时参军的”,这一命题属于( )命题。

形式逻辑模拟试题

《形式逻辑》 1.“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就是热爱与平的。”该判断属于( )茅刂断。 A。A B。I C。E D。O 2。下列判断都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除了( )。 A。只要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那么就会造成纸币 贬值、通货膨胀 B。如果您到达了目的地,请立刻给我们打个电话 C。如果被告己死亡,那么就不再追究她的刑事责任 D。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E,所有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的住宅都不受侵犯 3。一位医生对病人甲说:“除非做手术,否则您的病好不了。”从这句话可以知道 ( ) 。 A。医生给病人做了手术 B。病人的病被治好了 C。病人的病没被治好 D,医生认为,如果甲想治好自己的病,就必须准备做手术 E。病人甲缴不起治疗费 4.根据婚姻法规定: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而某被批准的离婚案件 中并不就是双方自愿离婚的。 ◆以下哪项,从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 A,这个案件就是不能判决离婚的 B。只有双方自愿离婚,法院才准予 C。如果法院认为离婚的理由充足,即使不就是双方自愿,而就是单方面要求,也 将准予 D。只要有一方提出离婚,法院就准予 5.“昨晚小张与小李至少有一人值班。”以下哪个选项就是上述判断的矛盾命题?( ) A。昨晚小张与小李至多有一人值班 B。昨晚小张与小李两人都没有值班 C.昨晚小张与小李都值班了 D,昨晚小张没有值班或者小李没有值班 E。昨晚要么小张没有值班,要么小李没有值班 6。北京就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城市,但长期以来水价格一直偏低。最近北京市 政府根据价值规律调高水价,这一举措将对节约使用该市的水资源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为使上述议论成立,以下哪项必须就是真的?( ) △u←饣 I。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水就是因为水价偏低而造成的⒈ˉ· Ⅱ.水价格的上调幅度一般地足以对浪费用水的用户产生经济压力 Ⅱ.水价格的上调不会引起用户的不满 'A。I、Ⅱ与Ⅱ!B。仅I与Ⅱ! C.仅II D。仅Ⅱ与Ⅱ→! E。仅Ⅱ∶∷-Ⅲ·」】 二、多项选择题丨 ˉ1。下列各组概念,由前到后,哪些属于概括?( ) !

形式逻辑练习题(二)

形式逻辑练习题(二) 一、填空题 1.当S与P的外延间具有真包含或反对关系时,并非SOP为________。 2.科学归纳法是在考察了对象与属性之间的________联系后作出结论的。 3.在“[A()B]→B”的空括号内,填入逻辑常项符号________,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4.若SEP为真,则SI________。 5.以“SIP或者SOP,并非SOP”为前提进行选言推理,可必然得出结论________。 6.如果有的a是b,有的b不是a,而且________,那么a与b之间在外延上的关系是交叉关系。 7.若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则这个三段论属于第________格三段论。 8.在论证中,若“论证过少”,那么就违反了普通逻辑的________规律的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1.性质判断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 A 逻辑常项 B 逻辑变项 C 语言形式 D 语言内容 2.从判断的形式结构看,“曹操与曹植不是兄弟”是()。 A 性质判断 B 关系判断 C 联言判断 D 负判断 3.“一个推理只有形式正确,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个推理结论不可靠,所以这个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假言推理使用了()。 A 正确的否定后件式 B 错误的否定后件式 C 正确的否定前件式 D 错误的否定前件式 4.如同时否定“小周或小王独舞表演”和“小周与小王都不独舞表演”,则()要求。 A 违反同一律 B 违反矛盾律 C 违反排中律 D 不违反逻辑规律 5.在“[p()q]∧p→”的括号内,填入下列联结词,可使其成为有效的推理形式()。 A ∨ B ∧ C →

D ← 6.在假说形成的完成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推理是()。 A 类比推理 B 简单枚举法 C 二难推理 D 演绎推理 7.有效的换位法,其前提判断与结论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一定不能是()关系。 A 等值 B 矛盾 C 蕴涵 D 不等值 8.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题是SOM,其大前提应是()。 A MAP B MEP C PAM D PIM 9.完全归纳推理是()的推理 A 一般到个别 B 个别到一般 C 一般到一般 D 个别到个别 10.如A是属加种差定义中的被定义项,则A通常不能是()。 A 普遍概念 B 单独概念 C 正概念 D 负概念 11.如两个性质判断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完全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判断()。 A 可同真,可同假 B 可同真,不同假 C 不同真,可同假 D 不同真,不同假 12 推理(a)“SIP→SOP”与推理(b)“PIS→SOP”的有效情况是()。 A 都有效 B 都无效 C(a)有效但(b)无效 D(a)无效但(b)有效 三、双项选择题

形式逻辑复习题

广东警官学院公安、法律专业 《形式逻辑》试题(A)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判断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不正确的写“错”。每题1分,共10分) 1、“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中享受着崇高的威信,我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这段议论中的两个“人民教师”都是集合概念。() 2、“教师”和“干部”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3、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来实现的。() 4、“朝大明不是犯罪分子”这个判断的主谓项都是周延的。() 5、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都是假的,那么这个相容就是假的。() 6、“SOP”这个判断是不能换质位的。() 7、“李某反对赵某”中的“反对”是对称关系。() 8、归纳推理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推理。() 9、根据矛盾律,两个互相矛盾或互为反对的判断必然有一个是假的。() 10、假言判断就是表示假设的判断。()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其中一个是()。 A、真实性 B、必然性 C 、内涵D、实用性 2、“国家公务员”这个概念可以限制为()。 A、国家工作人员 B、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C、人民的勤务员 D 、职员 3、“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触犯刑律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A、特称判断 B、全称肯定判断 C、单称判断 D、全称否定判断 4、“长沙在广州的北面”和“长沙和广州都是省会城市。”这两个判断()。 A 、都是关系判断B、都是联言判断 C、前者是关系判断,后者是联言判断 D、前者是联言判断,后者是关系判断 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 A、SAP真 B、SOP 真 C 、SIP 真D、SAP假 6、“扬某喜欢王某”中的“喜欢”,属于()关系。 A、对称且传递 B、对称但反传递 C、非对称且非传递 D、对称但非传递 7、下列公式中正确表达了I与O真假关系的是() A、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B、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C、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D、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8、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含义是()。 A、当前件存在时,后件一定存在 B、当前件存在时,后件一定不存在 C、当前件不存在时,后件一定不存在 D、当前件不存在时,后件一定存在 9、若“只有小刘是公务员,小刘才懂行政管理”为假,则()为真。 A、如果小刘不是公务员,那么小刘不懂行政管理。

《形式逻辑》(第二版)樊明亚主编练习题参考答案_0

《形式逻辑》(第二版)樊明亚主编练习题 参考答案 篇一:(第二版)樊明亚主编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某种理论、观点或思想方法 2.思维规律 3.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4.逻辑学 二、下列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哪些具有相同的思维形式?其逻辑常项是什么? 1.1与7相同,其逻辑常项是:只有??才??。 2.2与4相同,其逻辑常项是:??并且??(2中表现为“??又??”;4中表现为“既??又??”。) 3.3与6相同,其逻辑常项是:或者??或者??(6中表现为“或??或??”。) 4.5与8相同,其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并且并非??,所以,并非??(5中表现为“如果??就??,而并未??,所以,没有??”;8中表现为“假如[不]??就[不]??,[但]??,可见,??”。)这题要注意8中双重否定等值于肯定问题。

5.9不与其它相同,其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表现为“只要??就??”。) 第二章 一、指出下列推理中的命题和词项两种构成成分: 1.包含“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者都是无神论者”、“有些无神论者是马克思主义者”三个命题;“马克思主义者”、“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三个非逻辑词项(词项),“都”、“是”、“有些”三个逻辑词项(逻辑小品词)。 2.包含“当且仅当杨华年满十八岁,杨华才是成年人”、“杨华年满十八岁”、“杨华是成年人”三个命题;“杨华”、“年满”“十八岁”“成年人”三个非逻辑词项(词项),“当且仅当”、“才”、“是”三个逻辑词项(逻辑小品词)。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表达命题,因为该语句为陈述句,直接表示出事物情况,其内容有真假。 2.不表达命题,因为该语句为一般疑问句,只是提出问题,其内容无真假可言。 3.不表达命题,因为该语句为祁使句,只是提出请求,其内容无真假可言。 4.不表达命题,因为该语句为祁使句,只是提出请求,其内容无真假可言。 5.表达命题,因为该语句为反诘疑问句,用反问的方式来表示

形式逻辑习题集含答案

《形式逻辑》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形式逻辑》(编号为11009)共有单选题,填空题1,论述题,计 算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填空题1]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思维的内容 B、语言表达形式 C、逻辑常项 D、变项 E、逻辑常项和变项 2.“我们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这里,“干部”这个概念,实在()的意义上使用的。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3.“中国女子排球队多次夺得过世界冠军。”这里,“世界冠军”是()。 A、普遍概念 B、单独概念 4.“战场”和“战士”这两个概念是()。 A、属种关系 B、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5.将“学生”限止为“中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对上述限制和概括的评价最为确切的是()。 A、限制和概括都很正确 B、限制和概括都不正确 C、限制正确,概括不正确 D、限制不正确,概括正确 6.“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对上述定义评价最为确切的是()。 A、正确 B、不正确,定义过宽 C、不正确,定义过窄 D、不正确,循环定义 7.母项S通过划分,得到并且只得到S1和S2两个子项。如果这一划分是正确的,则S1和S2不可能具有()关系。 (1)属种关系(2)矛盾关系(3)对立关系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只有(1)和(2) E、只有(1)和(3) 8.如果A是一个正概念,B是一个负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 A、必定是矛盾关系 B、必定不是矛盾关系 C、可能不是矛盾关系 D、不可能是矛盾关系 E、必定是全异关系 9.“平反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能最为确切地说明上述定义不严格的是()。 A、对案件是否处理错误,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否则不能说明什么是平反 B、应该说明平反的操作程序 C、应该说明平反的主体,平反的主体应该具备足够的权威性 D、对平反的客体应该具体分析,平反了,不等于没错误 E、处理错误的案件包括三种:重罪轻判,轻罪重判和无罪而判 10.“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 11.“宏达超市的商品不但价廉,而且物美。”这一命题的负命题表达的含义与()相同。 (1)宏达超市的商品价不廉,并且物不美。 (2)宏达超市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3)宏达超市的商品价不廉,但物美。 (4)宏达超市的商品价不廉,或者物不美。 (5)宏达超市的商品如果价廉,那么一定物美。 A、仅(1) B、仅(2)和(3) C、仅(4) D、仅(4)和(5) E、(1)、(2)、(3)、(4)和(5) 12.“航天号飞机的失事或者由于设备故障,或者由于人为破坏;已查明失事原因确系设备故障。因此,可以排除人为破坏。”正确地评价了上述命题推理的是()。 A、推理正确,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B、推理正确,是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C、推理错误,是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D、推理错误,是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

形式逻辑模拟试题

《形式逻辑》 1.“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该判断属于()茅刂断。 A。A B。I C。E D。O 2。下列判断都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除了()。 A。只要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那么就会造成纸币 贬值、通货膨胀 B。如果你到达了目的地,请立刻给我们打个电话 C。如果被告己死亡,那么就不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D。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E,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都不受侵犯 3。一位医生对病人甲说:“除非做手术,否则你的病好不了。”从这句话可以知道 ()。 A。医生给病人做了手术 B。病人的病被治好了 C。病人的病没被治好 D,医生认为,如果甲想治好自己的病,就必须准备做手术 E。病人甲缴不起治疗费 4.根据婚姻法规定: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而某被批准的离婚案件 中并不是双方自愿离婚的。 ◆以下哪项,从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A,这个案件是不能判决离婚的 B。只有双方自愿离婚,法院才准予 C。如果法院认为离婚的理由充足,即使不是双方自愿,而是单方面要求,也 将准予 D。只要有一方提出离婚,法院就准予 5.“昨晚小张和小李至少有一人值班。”以下哪个选项是上述判断的矛盾命题?()A。昨晚小张和小李至多有一人值班 B。昨晚小张和小李两人都没有值班 C.昨晚小张和小李都值班了 D,昨晚小张没有值班或者小李没有值班 E。昨晚要么小张没有值班,要么小李没有值班 6。北京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城市,但长期以来水价格一直偏低。最近北京市 政府根据价值规律调高水价,这一举措将对节约使用该市的水资源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为使上述议论成立,以下哪项必须是真的?()△u←饣 I。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水是因为水价偏低而造成的⒈ˉ· Ⅱ.水价格的上调幅度一般地足以对浪费用水的用户产生经济压力 Ⅱ.水价格的上调不会引起用户的不满 'A。I、Ⅱ和Ⅱ!B。仅I和Ⅱ! C.仅II D。仅Ⅱ和Ⅱ→! E。仅Ⅱ∶∷-Ⅲ·」】

形式逻辑习题及答案

1、根据直言判断的对当关系,从“并非有些自学成材者不是经过刻苦努力的”可以推出 ( A )A:所有自学成材者都是经过刻苦努力的 B:所有自学成材者都不是经过刻苦努力的 C:有些自学成材者是经过刻苦努力的 D:并非所有自学成材者都不是经过刻苦努力的 2、运用直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有些木本植物是乔木”可以推出( A )A:有些乔木是木本植物 B:有些乔木不是非木本植物 C:有些乔木是非木本植物 D:所有乔木都是木本植物 3、凡美的都是真的,凡真的都是不容怀疑的,而美的事物是存在的。所以( C ) A.凡真的都是美的 B.有的美的值得怀疑 C.有的真的是美的 D.凡不美的都是要怀疑的 4、地球环境日益恶化,危机我们的健康,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应当承担起保护绿化环境的义务。 可以推出:A A 并非有些人不应当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 B 并非有些人应当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C有人没有环境保护意识 D 有些人有环境保护意识 5、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食品店都有卫生许可证。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可以推出的是( D ) A.所有的食品店都没有卫生许可证 B.少数食品店没有卫生许可证 C.多数食品店有卫生许可证D、有的食品店确实没有卫生许可证 6、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 名员工,有关这20 名员工,以下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 的。(A) ①有些人在该公司入股; ②有些人没在该公司入股; ③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根据以上事实,下列哪项判断为真? A. 20 名员工都入股; B. 20 名员工都没入股; C. 有一半人没入股; D. 无法确定该入股员工人数。 7、关于某公司职员的工作状况进行如下的三个描述: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该公司职员并不都恪尽职守,文茜女士恪尽职守。其中有两个描述是假的。 根据题干,仍不能确定下面哪个选项的真假?( B) A 文茜女士未恪尽职守 B该公司所有职员都不恪尽职守 C 该公司有些职员不恪尽职守 D 该公司所有职员都恪尽职守 8、所有蛇都不是恒温动物,所以,所有非恒温动物都是蛇。以下哪个选项的推理形式与上述推理中的最相似?( D ) A、所有杨树都不是长青植物,所以有些非长青植物是杨树。 B、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以,所有不违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C、所有侵略战争都不是正义战争,所以的有正义战争不是侵略战争 D、所有科学都不是迷信,所以,所有非迷信都是科学。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_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差,“判 断”是属。 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全同 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双选题 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BC ) A、“牛”限制为“牛郎” B、“月亮”概括为“星体” 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 D、“楷书”概括为“书” 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BD ) A、安顺——贵州——中国 B、楚王——楚人——人 C、安顺学院政法系——安顺学院——高校 D、中国革命战争——革命战争——战争 4.如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AD )关系。 A、全同关系 B、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5.“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中的“未成年子女”是(BD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6.若“有的S是P”并且“有S的不是P”,那么S与P的外延关系或者是(B D )关系。 A、全同 B、真包含 C、真包含于 D、交叉 7.若“所有S是P”与“所有P是S”均假,则S与P在外延上具有(CD )关系。 A、全同 B、S真包含P C、全异 D、交叉 四、图表题 1.张辉(a)是大学生(b),但不是三好学生(c)。

形式逻辑试题

形式逻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在“中国人是有志气的”和“中国人是亚洲人”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这个概念——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2.“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物理学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同语反复 3.下列对概念进行限制正确的是——把“犯罪”限制为“反革命罪”。 4.“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SIP 真 6.“动物”这个概念属于——普遍概念 7.“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高峰”之间具有——同一关系 8.下列限制或概括,正确的是——“勤劳”概括为“美德” 9.“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这句话犯的划分错误是——子项相容 10.“期刊分月刊和季刊”,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全部外延 11.若“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 、“有的P不是S”三个判断均真,则S与P具有——交叉 12.已知“有的学生是优等生”真,则——“所有学生都不是优等生”假 13.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单独概念 14.若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则这一判断的形式一定是有S是P 15.当S真包含于P时——SAP与SIP都真 16.“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全称肯定判断 17.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些B是A,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于关系 18.“小王是转业军人”与“小王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判断——- 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