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一、名词解释

1.检疫监管: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实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

2.检疫处理:一种采取扑杀即全部杀掉,尸体深埋或焚烧,另一种则退回。对于动物产品也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3.隔离检疫:是将进出境或国调运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4.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输入的法定程序。

5.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指体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到体外的动物。

6.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省(地)间或省(地)进行调运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7.检疫申报:是检疫物输入或输出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定程序。

8.动物疫病: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9.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以生物的或者其它科学的和经济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

10.限时检疫:

11.植物疫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分布未广的情况下,对发生了这一有害生物的地区,为了防止其向未发生地区传播扩散,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区域。

12.植物保护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已较普遍的情况下,对尚无此有害生物分布的地区,为了防止其被污染或被人为传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的区域。

1.植物产品:是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病虫害的产品,如粮食、豆、棉花、油、麻、烟草、籽仁、干果、鲜果、蔬菜、生药材、木材、饲料等。

2.实验室检测:是指借助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对动物样品进行动物疫病检查、鉴定的法定程序。

3.出境动物:是指我国向境外国家或地区输出供食用、种用、养殖、观赏、演艺、科研实验等用途的家畜、禽鸟类、伴侣动物、观赏动物、水生动物、两栖、爬行、野生和实验动物。

4.过境动物产品:指经陆路、水陆、航空运输从我国口岸入境,经我国同一口岸更换航班或轮船运往第三国或地区动物产品等。

5.检疫出证:检疫机关根据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的检疫和除害处理结果,签发相关单证并决定是否准予调运的法定程序。

6.检疫审批:按检疫法规定,进境植物、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办理审批手续。

7.动物产品:是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

8.现场检疫:是检疫人员在现场环境中对输入或输出的应检物进行检查和抽样,并初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法定程序。

9.动物检疫:运用法律和行政的强制手段,禁止一切带有危险性动物疾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输入,以保护本国农牧业的生产安全和人类的身体健康。

10.紧急接种: 发生动物传染病时,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域尚未发病动物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通常应用高免血清或血清与疫苗共同接种。

11.传播媒介:指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生物体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总称。

12.动物产品检疫:指商检局对动物产品及野生动物产品进行的检疫工作。

13.国境检疫:对出入国境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的动物检疫。

14.净化检疫:亦称疫区检疫,指在国某地发生规定的检疫对象流行时进行的检疫。是在已发现疫情流行的

情况下进行检疫。

15.临场检疫:能够在现场进行并得到一般检查结果的检疫方法,通常以家畜流行病学调查法和兽医临诊检查法为主,其特点是能够亲临现场进行,简便快速,可得出一般检疫结果。

16.感染:病原体侵入生物机体并生长繁殖,引起机体病理反应的过程。

17.植物检疫:在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18.动植物检疫法规:为了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而限制动植物、动植物产品以及其他物品的生产、流通或储存、或人员的正常活动,并建立检疫出证体系的官方规定。

19.A类疫病:指超越国界、具有非常严重而快速的传播潜力,引起严重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后果,并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的传染病。

20.B类疫病:指在国对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具有影响,并在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具有明显影响的传染病。

21.植物有害生物:泛指危害或可能危害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生物,即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的种、株系或生物型。

22.动物检疫学:应用动物医学得到各种诊断技术检查法定的动物疫病,并采取防止传播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

23.致病力(致病性或病原性):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一般认为,致病力的大小取决于病原体在体的繁殖速度、组织损伤的程度以及病原体能否产生特异性毒素。

24.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毒力和致病力的差别在于毒力强调的是疾病的严重程度,可用病死率和重症病例比例来表示。

25.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

填空题

1.动物疫病是指(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验讫标志——包括(验讫印章)和(检疫标志)。

3.“检疫”的英文词为“quarantine” ,有隔离的含义。检疫的最早萌芽出现在14世纪中叶的欧洲。

4.对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应贯彻(预防为主)和(就地处理)的原则。

5.非洲大蜗牛也称为褐云玛瑙螺,主要危害草本、木本、藤本100多种植物。

6.(松材线虫)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主要通过(天牛)携带扩散性4龄幼虫飞出病树在健树上补充营养取食传播。

7. 香蕉穿孔线虫主要危害对象是(芭蕉属植物),其寄生部位是(植物根部)。

9.(地中海实蝇)属于一类检疫对象。

10.OIE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兽医局),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11.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病菌的转播形式(玉米种子带菌和昆虫带菌)。

12.梨火疫病最初在(美国)发现的。

13.蚕豆的染色病毒的危害对象是(豆科植物)。

14.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是(柑桔木虱)。

15.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总负责部门是(检验检疫总局)。

16.猪瘟和猪丹毒都会在皮肤表面形成红斑,区别是:猪瘟形成的红斑指压会退色而猪丹毒的则不会。

17.IPPC是由FAO(国际粮农组织)制定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对全球的植物检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SPS是《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OIE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兽医局,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1. 疫病预防通常采取包括隔离、检疫和封锁等措施不让传染源进入目前尚未发生该病的地区。

2.凡属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制定的(检疫证明)、(验讫标志),即为法定的检疫合格的证明标志。

3.《中华人民国动物检疫法》规定全国动物检疫对象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并公布。

4.《中华人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进境动物检疫对象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5.我国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有15种;二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有82种。

6.对供体动物已经无法实施产地检疫的动物产品如原毛、生皮等,可使用以销化检的手段后,出具检疫证明。

7.早期动植物检疫的突出特点是采取强行禁止贸易或引进的方法来预防危险性动植物疫情的传入。

9. 出境检疫一般提前60天报检,如不需进行隔离检疫则提前天报检。

10. 欧洲于19世纪30年代从南美洲的秘鲁引进马铃薯进行种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侵入。

11. 动物检疫的原则是依法实施、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促进生产,有利流通和预防为主,检疫与经营相分离。

12.橘小实蝇属于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类检疫对象。

13. 检疫许可的主要作用是避免盲目进境,减少经济损失、提出检疫要求,加强预防传入和依据贸易合同,进行合理赔偿。

14.检疫处理的主要方式有:退回、销毁处理、除害处理、扑杀、截留、封存、禁止进出境等。

15.马铃薯甲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风、气流和水流。

16.松突圆蚧主要危的松林植物,其传播是依靠初孵幼虫未进入固定阶段随风雨、流水、动物和人类的生产活动。

17.假高梁原产地是地中海地区。

18.微甘菊对乔木植物造成严重威胁。

19.美国白蛾是一种运对树木等植物危害严重的昆虫,其检验检疫的方法主要是加强植物检疫和做好虫情监测。

20. 早期的检疫只是用于控制人类传染病的传入和扩散,即卫生检疫。

21.鱼的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主要感染鲑鳟鱼类,死亡率达90%~100%。

22.马伊氏锥虫病的是由虻和厩蝇起机械传播作用,同时也可通过注射器械进行传播。

23.鲤春病毒血症是病毒引起的鲤鱼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常有出血斑点、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胀和肠炎。

24.野兔热是一种由土拉热弗朗西斯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25.从实施检疫的基本方法出发,植物检疫可分为(全面检疫/日本)和(针对性检疫/中国)两种类型;

26.根据有害生物发生的情况、危害性和经济重要性,有害生物可以区分为(限定性有害生物)和(非限定性有害生物)两种类型;限定性有害生物可以区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27.口蹄疫的特异性症状: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主要感染哺乳动物的(偶蹄目)。

28.动物临诊检疫原则:先休息后检疫,先群体检查后个体检查。

29.常见的检疫性杂草:豚草、菟丝子属、毒麦、列当属和假高梁。

30.流行病流行的形势有散发、地方流行、流行性、大流行。

31.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检验检疫结果,对不合格的检疫物签发《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

32.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包括(检疫性植物病原物)、(检疫性害虫)和(检疫性杂草)。

33.动物传染病一般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亚慢性)和(慢性病例)。

34.现场检疫的容有(查找验物)、(三观一查)。

35.调运检疫程序:申报、报检、检疫检验、检疫结果处理、复检。

36.检疫处理一般方式包括(退加处理)、(销毁处理)和(除害处理)。

37.影响流行病的因素有自然因素、饲养管理和社会因素。

38.动物宰后常见的组织器官的变化主要有(淋巴结的变化)、(肉品性质的变化)、(全身性组织的变化)、(脏器官的变化)。

39.在检疫性植物病原物中,可划分为(检疫性植物病原真菌)、(检疫性植物病原细菌)、(检疫性植物病原病毒)和(线虫)等类群。

40.陆生昆虫的采集方法包括观察法、网捕法、搜索法、击落法和诱集法。

41.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包括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

42.动物疫病一般检查方法:流行病学诊断法、临床诊断法、病理学诊断法、病原学诊断法、免疫学诊断法和采用血清学诊断。

简答:

1.简述产地检疫和预检的作用?

答:便入发现疫情,结果更为准确;简化检疫手续,加快商品流通;保护货主利益,避免更大损失;加强部门合作,增进检疫交流。

【何为产地检疫?其优点是?其意义?其要求?】

答:产地检疫指植物检疫机构对生产基地或来源之地的种子、苗木、其它繁殖材料及植物产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生产过程的严格检验。优点:对于检来说,产地检疫是植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有些植物病毒难诊断,产地检验方便、可靠,病毒症状明显;可在无实验室的情况下进行;检疫速度较快,节省时间,在短期可以得出结论;可将检疫对象控制在调运之前,能有效防止其扩大蔓延,避免漏检情况的发生。意义:①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②防止疫病进入流通领域;③减轻对贸易检疫、运输检疫的压力,减少贸易损失;④是控制动物疫病的治本措施,是做好整个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要求:在植物产地检疫过程中,要求产地所产出的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植物产品,必须确保无病虫携带,不定期地实行防疫措施;每年对畜禽进行某些疫病的定期检疫;对引进种畜禽,必须隔离一定时间,经检疫确认无疫病后才能使用;售前检疫;运前检疫和确定检疫。

2.隔离检疫的基本程序?

答:主要包括5个步骤:(1)供试材料登记;(2)初步检验与处理;(3)饲养或栽培合格的材料;(4)生长期检验与处理;(5)出证放行。

【简述隔离检疫的必要性和作用?】

答:必要性:①动物疫病或某些植物有害生物具有潜伏期和免疫应答反应期,短时间可能不会发病或无症状;②动物在运输途中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性;③某些植物有害生物到达一新地后存在新猖獗现象,以及生理小种和毒系的分化现象。作用:①有助于解决现场检疫的后续检疫问题;②避免或减少检疫中的漏检问题;③进一步提高检疫结果的准确性;④更有效地控制管制性有害生物的输入或输出。

3. 国际动植物检疫的5种基本类型及其代表国?答:环境优越型: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国;发达国家大陆型:美国、加拿大;经济共同体型: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中国家大陆型:中国、印度、智利、南非;工商业城市型:新加坡、。

4. 植物检疫除害处理方法和技术?

答:(1)物理处理方法,热处理、低温处理、辐照处理、微波处理;(2)化学除害处理方法,熏蒸处理、其他化学处理方法;(3)植物病毒的脱除处理技术,热处理脱病毒、茎尖培养脱病毒、微芽嫁接脱病毒、化学处理脱病毒。

5. 有害生物的概念及分类?

答:有害生物,是指能对人类的利益造成损害的生物,或者应该说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生物。可分为限定的有害生物和非限定的有害生物。限定的有害生物又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6.动物检疫的特点及手段,程序?

答:特点:预防性;法制性;技术性;国际性。

手段:禁止进口措施;检疫审批;实施检查和检验;隔离检疫;检疫处理;检疫监督;疫情监测与预警。程序:报检;现场检验(临床检验);实验室检验;结果评定;证书签发。

7.进出境动物检疫程序?

答:进境动物检疫许可的申请;境外产地检疫;报检;进境现场检疫;隔离检疫;实验室检疫;检疫结果的判定和出证;检疫处理;资料的收集和保存。

8.动植物检疫的对象?

答:进境、出境、过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铺垫材料;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及进境拆解的废旧船舶;有关法律、法规、国际条约或合同约定应实施检疫的货物、物品。

9. 发现一类疫病时的处理手段?

答: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要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和疑似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封锁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10.动物疫病的概念及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答:概念: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环节:①传染源。即传染来源,就是被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禽和带菌(毒)动物,如潜伏期带菌(毒)、病愈后带菌(毒)及健康动物带菌(毒)等。②传播方式和途径。有直接接触传播及间接接触传播。③易感动物。就是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有易感性的动物。

11.肉品检疫中动物宰前和宰后检疫的意义、方法、概念和措施?

答:宰前检疫:(1)意义:有利于加工出高质量的白条肉或光禽,还可减少因患病畜禽给屠宰加工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可及时发现患病畜禽,防止疫病扩散,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肉品卫生质量;可以检出宰后检疫是难以检出的疾病;能及时发现疫情,从而尽快控制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2)方法:群体检查、个体检查、静态观察、动态观察和饮食状态观察。(3)概念:

(4)步骤:第一步,入场验收(验讫证件,了解疫情;视检畜禽群,病健分群;逐只检温,剔除病畜;个别诊断,按章处理。);第二步,住场查圈;第三步,送宰检疫。

宰后检疫:目的在于发现患有疫病或有碍于公共卫生的其他畜禽的胴体、脏器及组织,继而依照有关规定对有害的畜禽产品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确保肉类食品的卫生质量。(1)意义: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使肉品安全全程监控的重要环节。(2)方法:准宰、急宰、缓宰、禁宰。(3)概念:(4)步骤。

12.隔离试种检疫的概念和意义?

答:隔离试种检疫是将拟引进的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与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种,经过在生长期间的观察和多种手段监测、检验,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进行评价后处理的一项检疫监管措施。隔离试种检疫对于确保材料所引进的材料不会传带,检疫性有害生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a:隔离试种检疫可以避免“审批单”建议要求和入境口岸检验检疫的盲目性;b:可以克服口岸检疫技术的局限性。

13.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和阶段?

答:是以生物的或者其它科学的和经济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或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始;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14.动物检疫的风险和评估过程?

答:过程包括:风险分析、危害因素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

评估过程包括:传入评估、发生评估、后果评估和风险预测。

15.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和寄生虫症状有?

答:(1)人畜共患病:①炭疽:常见临床表现是败血症;②口蹄疫: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烂斑);③布氏杆菌病:以生殖器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局部病状为特征;④结核病: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性肉芽肿,继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⑤沙门氏菌:多引起败血症、肠炎、孕畜流产,对人主要引起食物中毒急性肠炎;⑥狂犬病: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以局部或全身麻痹;⑦钩端螺旋体病: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水肿等;⑧流行性乙脑炎:大多呈隐性感染。

(2)寄生虫:①旋毛虫病:寄生于肠道;②棘球蚴病:寄生于肝肺及其他器官中,压迫周围组织使之萎缩和功能障碍;③猪囊尾蚴病;④弓形虫病:体温升高,呼吸困难;⑤细颈囊尾蚴病:急性出血性肝炎和腹膜炎症状。

1、简述杂草定义及类型。

杂草:长在农田的非目标性植物。(1)寄生性杂草:直接危害农作物,(2)恶性杂草:抢占农作物生存空间、危害生态环境,(3)病虫害的桥梁寄主杂草,(4)转基因植物演变的杂草。

2、生态入侵防治对策?

答:加强检疫,截获有害外来物种;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建立预警机制及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建立和加强对外来物种引种的风险性评估制度;开展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研究;积极开展对有害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研究;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新的生物防卫道德规。

3、植物病原真菌检疫检验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答:直接检验;过筛检验;比重检验法;染色检验法;洗涤检验法;保温萌芽检验;分离培养检验;核酸技术。

4、杂草的鉴定程序?

答:取样—营养器官观察、解剖和记录—繁殖器官观察、解剖和记录—初步确定类群—查阅工具书或工具软件—进一步对照、确定种类、作好记录—处理样品和标本保存、待以后复查和鉴定用。

5、植物检疫的意义?

答:(1)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保护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2)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容。(3)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4)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5)促进国际及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6、专职植物检疫员任职条件?

答:(1)具有助理农艺师以上技术职称,或者虽无职称而具有中等专业学历、从事植保工作3年以上技术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2)热爱植物检疫事业,熟悉植物检疫法规和业务,遵纪守法,忠于职守,有一定的思想和政策水平;(3)必须严谨从事植物检疫工作;(4)身体健康,能坚持工作。

7、一般病虫害调查与产地检疫的区别?

答:(1)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了解病虫发生规律,给生产提供指导性防治策略;后者是检查有无发生危险性病虫,检查后须提供《植物检疫证书》。(2)对象不同:前者是生产中常见的,为害严重的病虫;后者为危险性病虫;(3)规程不同:前者是无严格规程;后者有章可循,有严格的时间、程序、方法,强调的是统一性。(4)完成人员不同:前者任何生产单位和个人,后者为检疫机构的专业人员。(5)服务方式不同:前者可有或无报酬,后者有专门规定的收费。

8、近代的五界系统:(Whittaker,1969)将细胞生物分为哪五界,并请例举实例?

答:(1)原核生物界:无真正细胞核的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绿藻,立克氏体,菌原体,类菌原体。(2)原生生物界:单细胞,有核,孢子虫等。(3)菌物界:吸收异养(真菌、粘菌)(4)动物界:吞噬异养。(5)植物界:光合自养。

9、植物病原细菌检测方法?

答:血清学方法、噬菌体、试剂盒、脂肪酸分析和Biolog测定、甲基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法。

10、植物病毒的鉴定方法?

答:常用的方法有生物学检测技术、血清学检测技术、物理方法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

11、昆虫成虫干制标本的制作过程?

答:(1)标本的软化;(2)针插标本;(3)确定昆虫标本的高度;(4)针插标本使用的标签;采集标签、鉴定标签;(5)展翅和整姿。

12、杂草的扩散与传播方式?

答:(1)依靠植物自身的特殊机能而传播;(2)借助风力传播;(3)借助水力传播;(4)借助动物的活动而传播;(5)人为的传播。

13、确定本地种和外来种的标准的依据?

答:(1)化石证据:从更新世时期有无化石连续存在。(2)历史证据:历史文献记录的引种为外来种。(3)栖息地:局限于人工环境的种可能是外来种。(4)地理分布:物种出现地理上不连续时,暗示可能为外来

种。(5)移植频度:被移栽到多个地方的物种可能是外来种。(6)遗传多样性:外来种在不同地方间其遗传差异出现均质性。(7)生殖方式:缺乏种子形成的物种可能是外来种。(8)引种方式:解释物种引进的假说合理可行,说明物种是外来种。(9)同寡食性昆虫的关系:取食外来植物的动物少。

14、外来入侵种的生物学特征?

答:外来入侵种的生物学特征表现在(1)生态适应能力强。主要表现在:遗传多样性高,抗逆性强,生态位广;种子可以休眠以保证在特定时期萌发;能产生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具有能够刺伤动物并引起动物反感的棘刺等;能寄生在其他植物体上;植物的光合效率高。(2)繁殖能力强。主要表现在:能通过种子或营养体大量繁殖;世代短,能在不利环境下产生后代;植物的根或根茎有大量营养贮存,强的无性繁殖能力;种子的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快,幼龄期短。(3)传播能力强。主要表现在:有适合通过媒介传播的种子或繁殖体,传播率高;种子较小,难于清理,可随风和流水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善于与人共栖,容易通过人类活动被传播。

15、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它的途径有哪些?

答: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植物,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并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植物。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1)人为有意引种,作为经济物种、药物、牧草或饲料引入或作为观赏花卉或树木的等。(2)无意间带入,随人类交通工具带、随进口农产品和货物带入、随人类的旅游、建设过程带、随船只携带等。(3)自然扩散,外来入侵植物种子或繁殖体凭借风或动物的力量实现自然传播;也可以先在周边国家归化,然后再通过风力、水流、气流及动物等因素实现自然扩散。(4)动、植物园逃逸、人造物种的释放。外来植物入侵的途径有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者是相互交叉的,有些植物可能是经过一种以上的途径侵入的,而且在时间上也可能是多次输入,最终完成入侵并得到迅猛发展。

16、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

答:(1)威胁生物的多样性,表现在:外来入侵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种;改变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单一或退化;污染当地的遗传多样性;外来入侵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或破坏是持久的、长期的。(2)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豚草类的花粉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可造成过敏性哮喘、鼻炎、皮炎,每年同期复发,病情逐年加重,严重的会并发肺气肿、心脏病乃至死亡。

(3)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来入侵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外来杂草使作物减产,破坏园林生态体系,增加管理或控制成本。

17、影响转基因作物品种商业化的主要因素?

答:(1)安全性问题,即转入的某一特性对最终产品使用的影响,特别是作为食品,对人体有无不良影响;(2)重组DNA的移动性,即这种D NA是否会转至其他作物或杂草,因而引起环境及生态问题;(3)对其他农业措施的后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及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等;(4)公众的接受性,即心理因素。

18、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检测方法?

答:(1)形态标记。形态标记是指在杂种后代中那些可被直接观察到的性状,一般是参照双亲的特征,根据杂咱后代的表现情况,来确定杂种后代中是否有外源基因导入。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提供直接的结果,但标记数少、多态性差、易受环境条件影响。(2)细胞标记。即细胞学鉴定,通过对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带型和核型分析以及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的观察,来检测外源基因。具体包括:杂种细胞学、核型及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分带等。该检测是最经典的方法,但工作量大,费人才。(3)生化标记。是利用电泳等技术对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酶等进行鉴定。特定的基因型决定了蛋白质的特定组成,因此,不同种、属所特有的蛋白质组成能够反映出该种、属的基因型。具体包括:贮藏蛋白分析法、同工酶分析法等。该检测设备简单,试剂价格低廉,但标记数目有限。(4)分子标记。是以DNA多态性与性状间的紧密连锁关系为基础的遗传标记,能够稳定遗传,且遗传方式比较简单,是性状基因的真实反映,能在不同发育阶段对不同组织DNA进行检测分析。具体包括:RFLP技术、RAPD技术、FISH技术等。该检测结果可靠,但仪器、试剂都较昂贵,其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以上四种标记方法是检测外源基因重要的遗传标记形式。各种遗传标记形式都有其局限性,在检测外源基因时,可根据研究条件、研究目的及

研究对象,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将几种标记结合起来使用,其结果相互印证,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9.新兴的温氏集团公司为了发展奶牛的养殖事业,计划从新西兰进口200头奶牛,请从疫程序动物检的角度设想,分析该公司需要办的手续和必须获得的单证是什么?

答:(1)检疫许可,领取单证:引进单位提供有关证明和说明材料后,到当地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领取许可证申请表;报请批准:引进单位填写申请表后报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审批;批准输入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根据申请和待批物进境后的特殊需要和使用方式,填发许可证,标明批准的数量、检疫要求、进境口岸、许可证有效期等,并委托有关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核查和监督使用。(2)检疫申报,委托报检员填写报检单,然后将报检单、检疫证书(由输出国家或地区的官方检疫机关出具)、进境许可证、产地证书、贸易合同、信用证、发票等单证一并交给检疫机关。(3)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检疫人员首先查验各类相关单证,然后目测奶牛健康状况并采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进口奶牛需检测我国所规定的动物一、二类危险性传染病、寄生虫病。(4)检疫处理,检疫机关根据检验、检测结果以及相关规定对检疫物作出处理,假如奶牛检出一类疫病,连同其同群的奶牛全部退回,或全群扑杀并销毁尸体;若检出二类疫病,患病奶牛退回或扑杀并销毁尸体;检出其他疫病,根据危害程度做除害处理。(5)检疫出证放行,进境口岸检疫机关根据检疫或除害处理结果,判断奶牛合格后,签发检疫通关或在运单上加盖检疫放行章,准许进境。必须获得的单证:检疫许可证、报检单、检疫证书、进境许可证、产地证书、贸易合同、信用证、发票、检验检疫通关单等.

20.如何进行动物的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

答:(1)群体检疫:是指对待检动物群体进行现场临诊观察。其目的是通过对动物群体症状的观察,对整群动物的健康状况作出初步评价,并从群体中把病态动物挑出来,做好记录,以待进行个体检查。群体检查时以群为单位,一般将来自同一地区或同一批的动物划为一群,或将一圈、一舍的动物划为一群。一般采用是先静态检查,再动态检查,后饮食状态检查的方法,即所谓的“三态”检查法:①静态检查。检疫人员深入圈舍、车、船、仓库,在不惊扰畜禽的条件下,仔细观察动物在安静状态下的表现;②动态检查。静态检查后,将动物哄起或在卸载后往预检圈赶的过程中观察,先看动物自然活动,后看驱赶活动。观察其起立姿势、行动姿势、精神状态和排泄姿势。③饮食状态检查。检查饮食、咀嚼、吞咽时的反应状态和动物在进食后或进食期间一段时间的活动状态。三种方法检查后发现异常表现或症状的动物,都应标上记号,以便隔离和进一步进行个体检疫。(2)个体检疫:是指对群体检疫中检出的可疑病态动物进行系统的个体临诊检查。其目的在于初步鉴定动物是否患病、是否为检疫对象,然后在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疫。一般对在群体检疫中无病的动物也要按5%~20%抽样作个体检疫,若个体检疫发现患病动物,应再抽检10%,必要时全部进行个体复检。个体检疫方法一般包括①视诊;利用肉眼观察动物的外部表现,要求检疫员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系统的检查经验。②触诊;利用手触摸感知畜体各部的性状。③听诊;利用听觉器官或借助听诊器检查动物各器官发出的声音。分直接听诊法与间接听诊法。④检查“三数”;即体温、脉搏、呼吸数,“三数”是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常数,其变化可提示许多疫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