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验、检验、检测、测量、测试、计量、实验、试验的区别

分析、化验、检验、检测、测量、测试、计量、实验、试验的区别

分析、化验、检验、检测、测量、测试、计量、实验、试验的区别
分析、化验、检验、检测、测量、测试、计量、实验、试验的区别

分析、化验、检验、检测、测量、测试、计量、实验、试验的区别

我们在日常工作或书籍上,经常遇到分析、化验、检验、检测、测量、测试、计量、实验、试验等一些名词,表面上看有区别,但仔细想想又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区别,请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计量的定义:

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广义的理解是指有关测量知识的整个领域。计量在历史上称之为“度量衡”。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计量已远远超出“度量衡”的范围。现有长度、热学、力学、电磁学、无线电、时间频率、电离辐射、光学、声学、化学等计量专业,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计量学。

检测用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气体、液体、固体)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适用于各种行业范畴的质量评定,如:土木建筑工程、水利、食品、化学、环境、机械、机器等等。

分析——分:以刀切物,把整体变成几部分或者使连在一起的离开;析:以斧劈木,分开,剖开。分析: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常用于确定复杂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方面的理论,如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光谱分析等。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的结果而进行是否符合规范或标准的检查验证活动。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验证: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

化验——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检验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检测——检验测试。该词应用较广,涵盖所有的利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查验证的活动,与检验的区别是,一般不进行符合性判定。

测量——水之深为测,日之高为量。现代定义为用仪器或量具测定空间﹑时间﹑温度﹑速度﹑功能﹑地面的形状高低和零件的尺寸﹑角度等,是一项定值的操作。测定:经测量后确定。

测试——检测试验或者测量试验。

计量——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与一个已知的量做比较,如用尺量布,用体温计量体温。现代定义为实现量值传递或溯源而对测量仪器的测量,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检定、校准、比对及(对测量仪器)测试等活动,所涉操作或活动限于量传或溯源系统、对象为量规量仪仪器仪表。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理论或假设是否具有预想效果、是否属实,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某种操作或者某种活动,多用于科学研究。今天由国外传入的习惯将检测试验的场地均称为实验室,国内依测试的项目不同分别称为如分析室、检验室、化验室检测室、测量室、计量室等

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者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检验是否可行,多用于工业生产中为达到某种效果、按照预定的程序做探测行动。今天由国外传入的习惯将检测试验的场地均统称为实验室,国内依测试的项目不同分别称为如分析室、检验室、化验室检测室、测量室、计量室等。

确实如此,很多的概念很模糊。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真正的了解。从字面上去翻译,有些牵强。

分析:

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分析的意义在于细致的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由笛卡尔引入,源于希腊词“分散”。分析方法认为任何一个研究对象都是由不同的部份组成的,是一种机制。

分析化学:化学的一个分科,研究如何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或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与此有关的理论知识。

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地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

检验

概念: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等辅助手段所进行的综合性的评价。

检验产品

也指用工具、仪器或其它分析方法检查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符合特定的技术标准、规格的工作过程。

对产品或工序过程中的实体,进行度量,测量,检查,和实验分析,并将结果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和确定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检测

用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气体、液体、固体)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适用于各种行业范畴的质量评定,如:土木建筑工程、水利、食品、化学、环境、机械、机器等。

这些概念有些细微的区别,但没必要也不可能区分的那么严格,也没什么意义,纯粹是文字游戏。比如分析和化验,英文一般都是Analysis,比如实验室和试验室英文都是Laboratory,再说实验和试验在工作是无法准确分开的,也没有意义,所以没必要纠结这些概念。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X X有限公司 1、目的 为使厂内使用之仪器、设备、量具及检测具等能由维护、保养、检验等程序来确保其准确性、精密性及使用寿命,进而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凡从事检验,量测与测试等作业之仪器、设备、量具及检测具均适用。 3、定义 (无) 4、权责 4.1 使用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请购、验收及使用管理。 4.2 采购部:负责设备、仪器的购置。 4.3 品管部:负责仪器、设备的校验及登录管理。 5.内容 5.1 流程图

流程 权责单位 使用部门 厂长 使用部门 采购部门 品管部 技术部 品管部 品管部 品管部 使用部门 品管部 品管部 使用部门 相关文件资料 检验、测量与测试设备管 理程序 采购管理程序 仪器校正作业程序 仪器操作说明书 仪器校正作业程序 品质记录管制程序 报废品处理规定 使用表单 请购单 订购单 校验报告 测试证书 计测器一览表 质量异常联络单 计测器年度校验计 划表 计测器管理卡 报废申请单

5.2 请购及签核 5.2.1 请购时机 A.配合新产品检验计划之检测具,新的作业或提供新的检验方法时。 B.现有量具,仪器设备之精度不符合使用或已失效无法使用时。 C.现有使用的量具仪器设备,检测具不足使用时。 5.2.2 凡使用部门提出请购时应将需求量具,仪器设备之品名、规格、型号精度等详细记载于“请购单”上,经厂长签核后转采购部依“采购管理程序”进行采购。5.3 采购及收货 5.3.1 采购依请购单上记载之品名、规格、精度……等内容向厂商订购(必要时可由使用单位提供资料或代为采购)。 5.3.2 采购者应要求代理商在交货时附有该量具、仪器之操作说明、精度表或相关检验证明等。 5.3.3 收货程序:厂商送交仓库收货,再交技术部、品管部进行验收。 5.4 验收/初校 5.4.1 仪器、量具或检测具于入厂后需经使用单位依请购需求验收。 5.4.2 新购入之量具、仪器依“仪器校正作业程序”进行入厂初校或由厂商提供校验证明及精度表以审查并登录后,始可发放使用。 5.5 登录管理 5.5.1 量具、仪器检测具于验收、初校完成后,由品管部登入“计测器一览表”实施管理。

水质化验实验室管理制度

检验员岗位职责 1. 检验人员应系统掌握检验方法和检验所依据的标准,了解检验过 程。 2. 做好检验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仪器,设备,试剂,药品,标本等),并保证达到检验要求。 3. 对所领用的精密贵重仪器要加强管理,经常检查,精密贵重仪器要记录档案,明确责任。要熟悉实验室有关仪器,设备的功能,特点和操作方法,要具备维护,保养的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维修,因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仪器者,应酌情处理。 4. 遵守实验室制度,按时上、下班,工作时要坚守岗位,配合主管加 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5. 实验室人员要经常打扫和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使用的仪器、药品要经常洗涤、擦拭,做到窗明几净,台面整洁,放置有序,标志分 明,使用方便。 6. 加强仪器设备和器材的管理,保证帐、卡、物相符,如有损坏、丢失,必须上报主管领导研究处理。对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损坏严重无法修理的仪器、设备和失效药品,实验室统一上报,经批准后进行妥善处理,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拿用。 7. 检验人员要本着节约精神,严格控制实验中各类药品的使用量,不得随意浪费,对损坏的仪器将按个酌情进行处理。

8. 一般常用的仪器和药品的领用由检验人员填写领用单,上级主管签字后,在库房领取,精密贵重仪器领用须主管和总经理签字。任何人不得将实验室任何物品转送他人,公司其他部门借用仪器药品,须经主管同意后,并办理借用手续。外单位及个人借用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办理借用手续。 9. 加强工作,确保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中毒、爆炸等危险事故发生,下班时要认真检查各实验室门窗、水、电是否关好,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对废液要倒在统一指定的地方,及时销毁处理。 10. 完成上级主管交给的其他任务。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 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2. 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 3. 浓酸、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使用浓 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氨水时,均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纳溶液(酸腐蚀时采用)或5%硼酸溶液(碱腐蚀时采用)冲洗, 最后用水冲洗。 4. 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使用明火。切忌将热电炉放入实验柜中,以免发生火灾。

临床基因检测实验室建设要求

临检实验室建设标准与要求 一、高通量测序(NGS)实验室简介 1.1NGS实验室又叫高通量测序检测实验室。NGS是下一代测序技术(N EXT G ENERATION S EQUENCING)即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简称。高通量测序技术是 对传统S ANGER测序(称为一代测序技术)革命性的改变,可同时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核酸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同时高通量测序使得对一个物种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细致全貌的分析成为可能,也称为深度测序 (D EEP SEQUENCING)。 1.2由于NGS技术对所检测的核酸模板进行大量扩增,容易出现实验室污 染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另外NGS技术要求高、影响因素多,实验过程处理不当易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或检测失败。因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验收和规范化管理是NGS技术本身需要,也是在临床上顺利应用该技术前提。 二、NGS实验室临床应用的基本条件 2.1必须拥有符合临检中心相关规定的标准NGS实验室。 2.2检测设备必须符合标准NGS实验室设置要求:高通量测序仪及配套服 务器;高通量测序检测试剂盒;通用电脑;自动分析软件,实验室样本信息管理系统等。 2.3检测人员必须通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并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颁发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上岗证书。NGS实验室必须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建立系列质量管理文

件等,确保实验室日常运行符合国家卫生部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确保实验室卫生安全,确保实验室长期稳定运行。 2.4NGS临床应用必须在无菌无尘环境下进行操作。 三、NGS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 3.1主体结构 主体为彩钢板、铝合金型材。室内所有阴角、阳角均采用铝合金50内圆角铝,从而解决容易污染、积尘、不易清扫等问题。结构牢固,线条简明,美观大方,密封性好。 3.2标准的各区分隔和气压调节 将检测过程分成试剂准备、样本制备、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四个独立的实验区。整个区域有一个整体缓冲走廊。每个独立实验区设置有缓冲区,同时各区通过气压调节,使整个检测实验过程中试剂和标本免受气溶胶的污染并降低扩增产物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可打开缓冲区和PCR扩增区的排风扇往外排气,在实验区的外墙上和各扇门上都安装有风量可调的回风口,空气通过回风口向室内换气。 3.3消毒 在每个实验区和缓冲区顶部以及传送窗内部安装有紫外灯,供消毒用。在各区还设置移动紫外线灯,对实验桌进行局部消毒。 3.4机械连锁不锈钢传递窗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上海李尔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标题: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文件编号:TSP 7. 12页数:6 /6发行日期:2002. 7. 15版本:1. 0文件 修订序号版本修订日期条款修订内容修订者 11.02002. 7.15全文编写核准:审核:编写:1.目的:为使本公司所有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均能有充分的控制检定.维护并维持良好的精确性,以证实和确保产品能符合客户要求。并保证汽车附件产品在开发,研制和实际生产过程屮所进行的,检测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做到对检测和试验过程的质量受控。 2.范围:2.1.凡从事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 2.2.包含每一种形式测量设备及检具的统计变异分析。 2.3.内外实验室管理3.定义:3.1.暂停使用:该设备已放置半年未使用过,而且未确定往后会使用到者,或经检定失效时均列为暂停使用。 3.2.内部检定:由公司内部人员自行检定者。 3.3.外部检定:因设备或人力等因素而委托外界机构代为检定本公司的量具仪器者。 3.4.比对件:凡找不到有效的检测设备来检测会影响产品质

量的精度,建立比对方式确认其精度。 3. 5.量具:一般生产现场上所有量具.仪器设备.检具及试验机器均称为量具。 3. 6.测量系统:指由人员.量具.操作程序及其他设备或软件的集合称为测量系统。 3. 7.测量系统分析研究:使用极差及均值方法,基于统计配合实际的过程选择适当的操作人数.样本数及重复测试次数,以研究主要变异形态的对彖。 3. 8.量具重复性:指量具由同一操作者,经多次测量同一零件或产品,其测量特性的重复能力,也指其测量之间变异而言。 3. 9.量具再现性:指不同操作者使用相同量具测量相同产品的特性时,其操作者之间测量平均值的变异。 3. 10供应商实验室:一个由有资格的人员在经正确标定的设 备上,使用被认可的方法和程序来完成买方在零件图和其他合同文件上指定并且能够执行的材料和性能评估任务的机构。 3. 11.检测:按照规定的程序,为了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彖.工艺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3.12检测方法:为进行检测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4.流程:流程责任部门相关说明表单检定记录存档检定到期仪器搬运储存及维护检定标识检定记录建立合格检定年度检定计划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项次修订 日期 前版本 版次 修订 页次 修订记录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实施日期 版本 文件编号 页码 第1页共3页 制作制定单位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质检部 实施日期 版本 页码 第2页共3页核准

质检部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的制订和检验。 各班组工人工作时应按照《工艺卡》和技术图纸、过程检验规范进行自检和互检。 检验员按照《过程检验规范》、工艺卡质量要求、技术图纸对现场每道工序进行巡检。 每天上午、下午各巡检一次,每道工序至少抽检一件产品,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巡 检日报表》上。出现不合格时应及时反馈给操作工人,进行返工。具体参考《不合 格品控制程序》。 目的 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或试验,确保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材料、 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出厂。 2.0 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0 职责 3.1 3.2 生产部各小组负责自检及互检。 4.0 方法 4.1 4.1.1 进料检验控制(IQC ) 仓管员在收到到货的原辅材料后,依照《物料申购单》上品名、规格、应到数量, 负责核对实际到货数量、重量,合格后通知 IQC 进行来料检验。 4.1.2 质检部IQC 接到通知后,按照《进料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抽检或全检, 将检验结果 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表》上,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 制程序》进行处理。 4.2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 4.2.1 自检、互检 4.2.2 巡检 4.3 最终、出货检验和试验控制 1.0

进料检验记录 巡检记录 成品检验记录 6.0 参考文件 《进料检验规范》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规范》 《成品检验规范》 进料检验记录表 名称料号 数(重)量 版 本 文件编号 第3页共3页 4.3.1 最终成品检验和试验依据:《成品检验规范》 和工艺卡、技术图纸要求执行,并将 检验结果记录于《成品检验报告》上。 4.5 对所有检验不合格品都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执行,并标识清楚。 4.6 所有要求的检验项目,在相应的记录中都要填写具体的检验数值或内容及日期并有 经授权的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盖章,经检验主管审批。 4.7 检验和试验记录由质检部负责保存,当合同中有规定时,检验和试验的相关记录 可提供给客户查阅。 5.0 记录

实验室检测用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实验室检测用水制备及使用,保证检测分析工作的质量,实验室依据检测工作的需要建立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实验室检测用水的管理。 3.职责 3.1质量主管负责组织实验室用水的全项目测试。 3.2各实验室主管负责组织本实验室用水的制备及定期监控测试。 3.3检测人员制备和使用检测用水应遵守本制度。 4.管理内容 4.1实验室检测用水的制备 4.1.1如检测方法或试剂配制中对水有特殊要求时实验室应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在未经过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验室检测用水应符合GB/T6682-2008中用水的规定。 4.1.2实验室检测用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4.1.3原子吸收等痕量分析试验,用水应满足二级水要求。 4.1.4色谱分析用水应满足一级水的要求,一级水采用纯水机制备。 4.1.5微生物检测用水应满足《GB4789.28-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质量控制方法》要求。 4.2实验室用水的监控 4.2.1检测人员应在制水前对设备功能性进行检查,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表》,如发现不符合应按照《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执行。

4.2.2质量主管根据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及实验室用水需要,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各级用水的全项检测或委托测试。 4.2.3化学分析实验室至少每月对三级水进行外观、PH和电导率的监控测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2.4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每月对检测用水电导率、菌落总数进行监控测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3实验室检测用水的检测 4.3.1取样 4.3.1.1实验室按照GB/T6682-2008中检测用水的技术要求进行试验,至少应取3L有代表性水样。 4.3.1.2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水样应注满容器。 4.3.2检测 4.3.2.1外观 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3.2.2 PH值 量取100ml水样,用酸度计测量水样在25℃时的PH值;为了测得准确的结果,测定前先对酸度计进行校准。校准无误后,将水样分成两份,分别测定,测得的pH值读数至少稳定1min。两次测定的pH值允许误差不得大于±0.02。 4.3.2.3电导率 用于三级水测定的电导仪应配备电极常数为0.1-1cm-1的电导池,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若电导仪不具温度补偿功能,可装恒温水浴槽使待测水样温度控制在25±1℃,或记录水温度,按照附录A进行换算。取4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插入电导池后即可测量。 4.3.2.4吸光度 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石英吸收池,厚度1cm、2cm 2)操作步骤:将水样分别注入1cm、2cm吸收池中,,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在254nm 处,以1cm吸收池中水样为参比,测定2cm吸收池中水样的吸光度。 4.3.2.5菌落总数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要求 通用要求》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要求通用要求》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任务来源 2013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国家标准计划《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要求通用要求》(计划编号20130851-T-604),归口单位为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协作单位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年7月公布的2013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国家标准《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要求通用要求》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三、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 实验室作为从事科研、计量、检测等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场所,是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开发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重要场所。一个国家的实验室水平标志着科技与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科研成就,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多次提出关于实验室建设的问题,支出要“不断提高实验室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实验室建设在国内尚属新兴产业,目前实验室建设缺乏分门别类的、专业化、针对性设计,导致部分实验室设计建设不科学,资金使用不合理,甚至建好的实验室因存在安全隐患无法使用,教训惨重。目前,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突飞猛进的实验室建设工作。 本项目拟综合实验室的实验对象、流程和软硬件等多种不同因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先进实验室的布局、设计和运行典范的基础上,对实验室进行系统科学的分类。从实验室的规划设计、总体设计、细节设计等方面入手,研究实验室建设及规划布局的最佳方案,从而创造安全、健康、节能、环保、人性化、智能化的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形成实验室综合设计规范,不断提高实验室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指导 四、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原则是借鉴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现有成果,结合我国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设计的具体情况,本着科学、开放、适用和促进国内我国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原则,对我国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要求进行深入研究,以环保可持续与智能化为切入点,涵盖实验室规划设计、总体设计和细节设计,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并且反应国内外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设计领域最新成果的标准。 五、编制过程 1、2013年4月8日,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标准启动会,明确了标准研究任务与分工; 2、2013年4月17日,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召开了标

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1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GFP11-1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版本:1第3页,共6页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保证检测仪器处于完好状态,且检测结果精确.无 误。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程部施工监理业务中所使用的 各类(A.B.C)检验.测量仪器设备。 3. 引用文件3. 1.《国家建筑工程检测仪器规范》4. 定义4. 1.检测仪器:指建筑工程过程中所使用的检验.测量仪器设备.工具,共分为A.B.C三类。A 类:指经纬仪.水准仪等较精密仪器B类:指回弹仪.北欧表.千分尺.接地电阻测量表等测量仪表 C 类:指靠尺.卷尺.皮尺.台秤.线锤.小铁锤等其他检测工具。 5. 职责5. 1.办公室资料员负责各类检测仪器保管.领用登记等管理工作。 5.2. 工程部各专业监理人员负责检测仪器购置.送检.维护. 使用。 6. 资格或培训专业类检测仪器必须由各专业施工监理人员 使用。 7. 程序7.

1.管理卡办公室负责人接收到新购除卷尺.线锤.小锤子之外的检测仪器时,安排资料员制定《检测仪器的管理卡》(见 GFP11-1-F1),制定时须填写检测仪器的编号.类别.名称.型号.厂家.出厂日期.检定日期及有效期.检定单位.修理情况等。 7.2. 购置检测仪器已有的,原则上不增购,对于缺项的A.B 类或使用量大的C类易耗品,由对口专业负责人拟写工作传签单申请,工程部施工副经理.主管副总经理签定意见后,由专业负责人负责购置,购回后交办公室。办公室资料员在《建筑工程检测仪器汇总表》(见GFP11-1-F2)上登记。且制定管理卡,保存合格证,使用说明等资料。 7.3. 调拨.领用7.3. 1.办公室资料员负责检测仪器的调拨.发放工作。领用人领用时应先检查其各类标志(编号.合格证.检定状态.标识).配件等是否齐全;检查仪器是否状态良好,再在《检测仪器领用记录》(见GFP11-1-F4)上登记领用日期.使用部位.领用人签名。 7.3.2. 施工监理人员不得自行转借检测仪器。 7.4. 使用使用者应严格按使用说明及有关规程使用.操作,一旦发生仪器全身和标识的丢失.损坏.脏污等情况,由办公室资料员按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7.5. 归还7.5.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产品的检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1 概述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对工程项目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工程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测量及产品交付实施有效控制,旨在防止不合格品转序和交付,验证工程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并提供证明和记录。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工程项目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工程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测量及产品交付实施全过程控制。 3 职责和权限 3.1 公司 3.1.1 工程管理部负责公司一、二类工程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工程产品的检验、交付工作的监督检查。 3.2 子(分)公司 3.2.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实施项目结构材料、施工工序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工程产品的检验、交付等工作的监督检查。 3.2.2 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单位项目施工工序、工程产品的自检、复检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3.2.3 采购部门负责对进场结构材料的进货验收进行监督管理。 3.3 项目部 3.3.1 质检部门负责对结构材料、施工工序、工程产品的质量进行专检。 3.3.2 工程部门负责对施工各道工序、工程产品的质量实施自检、复检。 3.3.3 物资部门负责对进场结构材料进行验收并做好保管和记录。 3.3.4 工地试验室负责试验检测工作。 4 监督管理要求 4.1 公司工程管理部每年对公司一、二类工程试验、检测和交付工作组织不少于一次检查。主要核查试验检测资料、报告和记录的真实性、规范性以及工程产品实体质量;必要时参与公司一、二类工程交工预验收。 4.2 子(分)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项目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工程产品的检验、交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3 子(分)公司总工程师负责解决工程产品检测和测量以及交付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并直接或间接检查中心试验室日常工作。 4.4 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 4.5 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解决工程产品检测和测量中的日常技术问题,并检查工地试验室的日常工作。

实验室水质检测方法汇总

污水水质测定—实验常用测定指标 一、生活污水 、SS、PH、氨氮、总氮、总磷、余氯、浊度、VFA等 1.厌氧:COD、BOD 5 2.好氧:COD、BOD 、SS、PH、SV、MLSS、氨氮、总氮、总磷、余氯、浊度、DO等 5 二、工业废水 、浊度、PH、氨氮、硫化物、六价铬、铜、苯胺类、二氧化氯等 1.纺织印染废水: COD、BOD 5 2.制药废水: COD、BOD5、氨氮、硫化物、六价铬、铜、总余氯、苯胺类、总砷、总锌、挥发酚、 甲醛等 3.电镀污水:总铬、六价铬、总镉、总镍、总银、总铅、总汞、总铜、总锌、总铁、COD、PH、 氨氮、总氮、总磷、氟化物、总氰化物等 三、实验常用测定指标 1.COD的测定 a)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T 399-2007 仪器设备:消解管(锥形瓶)、加热器(微波炉)、分光光度计 b)重铬酸盐法 GB11914-89 仪器设备:回流装置、加热装置、酸式滴定管 c)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HJ/T132-2003 d)氯气校正法 HJ/T70-2001 的测定 2.BOD 5 a)稀释与接种法HJ 505-2009 仪器设备:滤膜、溶解氧瓶、稀释容器、虹吸管、溶解氧测定仪、冰箱、恒温培养箱 b)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 HJ/T 86-2002 仪器设备:微生物传感器BOD快速测定仪 c)测压法 具体操作步骤详见OxDirect仪说明书 仪器设备:呼吸法BOD测量仪(OxDirect仪)和生化培养箱 3.氨氮的测定 a)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仪器设备:可见分光光度计、氨氮蒸馏装置 b)水杨酸分光光度计法 HJ536-2009 仪器设备:可见分光光度计、氨氮蒸馏装置 c)电极法 见附件水质氨氮的测定电极法 1

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流程图: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合理控制,确保仪器设备的精确度和测量能力能满足或达到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以下简称为计量设备)选购、使用、校验、维护和报废的管理。 3、定义:(无) 4、职责 4.1品保部负责计量设备的验收、造册及校验管理工作。 4.2使用部门负责计量设备采购申请、正确操作使用和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 5、工作程序 5.1计量设备的使用范围 公司的计量设备主要用于品保部判定产品品质,开发部产品设计开发,工程技术人员改进测量,工模部检测模具等等方面。只用于参考测试用、比较用,而非测量绝对值的仪器、设备不列入此范畴。 5.2计量设备的添购 5.2.1使用部门需添加计量设备时,向总室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内容含需求原因、使用时间、 设备品牌或性能及精密度要求,(副)总经理批准后,填写“请购单”转采购课进行供应商寻找、比价和订购。 5.2.2计量设备购入公司后,入库前由仓管员通知品保部,由品保部计量管理员或会同技术 人员对设备进行验收、计量,合格的方可入库,不合格的由采购课退厂家处理。 5.2.3品保部对入库的计量设备需建立“计量设备档案”进行管控。 5.3计量设备的使用 5.3.1计量设备使用部门凭“领料单”及“个人财产卡”办理领用手续。 5.3.2计量设备使用部门及保管部门必须保证计量设备在适宜的环境中使用,并在贮存、搬 运过程中有妥善保护,以防计量设备损坏、失效。 5.3.3计量设备使用者按该设备技术要求及操作说明书提示正确使用,并按《设备保养规范》 要求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5.3.4在校验周期内使用人对计量设备精度、准确度有怀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知会品 保部人员处理且追溯已检验过的产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5.3.5超过有效期或失准的计量设备禁止使用,同时送仪器室进行校对或委外维修。 5.3.6公司计量管理员上岗前必须有接受过相关计量知识的培训且持有相关计量资格证书。 5.4计量设备的校验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配置、校准、周检、维修和使用的控制要求,以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活动。 3.定义 计量确认:为保证检测设备满足预定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程序。 计量标准:用以定义、实现、保持或再现单位、或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并通过比较将它们传递到其他计量器具的实物量具、计量器具、标准物质或计量系统。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或计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由参考(计量)标准获得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溯源性: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能够与有关的计量标准(通常是国际或国家计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的量值范围的评定结果。 检具能力:由检测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与检验的真值的公差的比例关系确定。 4.职责 质量保证部理化计量室负责测量设备的管理、校准、检定及外委检定。 生产准备部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维修、零备件的配备采购及按周检进度送检。自制工装类由使用部门按照周检进度送检。 各部门、工段负责各自使用的测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5.工作程序 测量设备的配置 购。采购选点必须选国家认准的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 “MC”标志、合格证,进行验收工作,,然后进行入厂检定,合格者由经办单位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者办理换、退手续。

测量设备的管理 录、操作规程。 “A”“B”“C”类管理及标记 1)“A”类测量设备 “A”类测量设备属工厂重点管理。必须定点(国家授权认可计量检定单位)定周期强制检定,责任到人,定期巡查使用和完好情况,受检率必须达100%。 “A”类测量设备包括: ①工厂最高计量标准类; ②锅炉上用压力表; ③安全防护用兆欧表; ④环保检测用声级计; ⑤气密试验器上用精密压力表; ⑥水密试验器上用压力表。 标志是绿色“A”类合格证。 2)“B”类测量设备 “B”类测量设备属工厂内部一般质量控制用,必须要有分类台帐、周检进度表。

国家标准《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求 食品检测

国家标准《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求食品检测国家标准《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要求食品检测实验室》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委下达的计划编号为“20130850-T-604”《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要求食品检测实验室》制标任务编写的,项目主要起草单位为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和中国计量学院,归口单位为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二、项目背景 实验室作为从事科研、计量、检测等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场所,是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开发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重要场所。一个国家的实验室水平标志着科技与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科研成就,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并投入数百亿元巨资用于实验室的建设,在实验建筑装修、系统工程建设、科研检测仪器配备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标志着我国在实验室基础建设方面转入了整体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新时期。但由于影响实验室建设的因素众多,实验室建设在国内尚属新兴产业,实验室建设缺乏分门别类的、专业化、针对性设计,导致部分实验室设计建设不科学,资金使用不合理,甚至建好的实验室因存在安全隐患无法使用,教训惨重。目前,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突飞猛进的实验室建设工作。 本标准以食品检测实验室为对象,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先进实验室的布局、设计和运行典范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实验室设计人员、建设者和使用者的要求和经验,从实验室的工程设计、系统设计、仪器布局、试剂放置、安全消防、环境保

护、实验流程等方面入手,研究实验室建设及规划布局的最佳方案,形成食品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通用技术要求;同时针对不同的检测领域,在食品理化、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毒理和感官检测等方面,形成食品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特殊技术要求。形成食品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规范和工程验收规范,从而创造安全、健康、节能、环保、智能化、人机和谐的食品检测实验室软硬件环境,不断提高实验室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标准起草过程 (一) 制标任务下达后,标准编写人员大量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并多次赴在建、新建的有代表性的食品检测实验室进行调研,梳理形成了标准研制的基本工作思路; (二) 2013年10月23日,包括本标准在内的《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经过充分研讨,确定了标准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工作计划; (三) 2013年10月31至11月3日,在杭州召开标准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形成了标准草案初稿,并交与会代表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 (四) 2013年11月20至23日,在广州召开标准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对草案修改稿再次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形成草案修改稿,并计划提交标委会专家征求意见。 (五) 2014年12月2,4日,在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各与会委员对《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要求通用要求》草案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会后,工作组根据委员意见对该草案进行修改,形成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四、标准编写基本思路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从食品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总体规划、功能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施、安全防护等

第10章施工测量和试验检验

第十章施工测量和试验检验 10.1 施工测量 10.1.1 施工测量范围 依据本合同的主要施工项目,施工测量的范围为; (1)混凝土生产系统位置原始地形勘测; (2)混凝土生产系统土建工程开挖、支护、混凝土浇筑施工测量; (3)钢结构安装施工测量; (4)拌和楼及其附属设备安装测量施工测量; (5)的开挖、支护、混凝土浇筑施工测量; (6)系统风、水、电工艺安装测量; (7)其它附属及临时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 10.1.2 技术标准和规范 施工测量执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 (1)GB/T 17942-2000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2)GB 12897-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 12898-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4)SL 52-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0.1.3 测量施工方案 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平面施工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结合工程施工测量的需要,在施工区域布设施工测量加密控制网。 加密网等级为三等,控制网点埋设钢筋混凝土标墩,采用TC2003 全站仪进行观测。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均按相应等级的技术要求执行。 10.1.4 测量施工方法 10.1.4.1 施工区原始地形测绘 根据本合同工程的施工范围,在各项工程施工开工前,按规范实测原始地形图,测绘比例尺选择为1:500。 (1)测量前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监理工程师安排旁站监督或其它检查方式。原始地形图测绘完毕后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 (2)原始地形图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及时绘制原始横断面图,横断面的布置依照设计图的布设方式在设计断面间加密布置。断面中心桩间距按工程结构特征和地形变化情况在5m~20m之间选择。 (3)实测原始地形线剖绘完成后,再依据业主提供的原始地形图剖绘出相应的勘测原始地形线,对两条地形线进行认真分析比对,并将比对计算的结果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 10.1.4.2 施工测量放样

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

宇美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的筹建总规划原则应以自身检验需求为根本,附带厂区环境为参考,结合外部获得推广评审标准为主要,而拟定实验室总建设规划原则。 一、建设依据、目的。 1、为了满足自身生产检验及产品改良需求以及依据安徽省外墙建筑材料推广要求,“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对于评定推广新型外墙墙体建筑材料评审要求,主要依据《安徽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证书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外墙墙体建筑材料生产厂家需要获得推广,需要保证所生产的墙体材料质量达标,必须拥有自检相应实验室。所以需要建设相应标准的检验实验室。 2、在评定方面具体要求为:检测设备:配有恒温干燥箱、万能试验机(10-100kN)、养护箱、试模的出厂检测仪器。附有相关设备功能清单、购置发票和有效检定、校准证书。所以以上设备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必须配备。 二、建设期限 公司设定的试生产期限为5月20日,自试生产至投产阶段应至少有2个月时间,故而从总体估算实验室的的预期建设期限应为三个月。 三、硬件规划 根据“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安徽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证书管理办法》所要求的检验设备硬件标准,所实行的检验实验项目必须按此标准建设,且结合公司自身对产品及原材料的检验需求以及未来的开发改良需求,具体的建设节点应该按照“投产前”“评审前”两个节点步骤实行,具体如下: 1、投产前 投产前的主要目标是为满足公司生产过程里原材料检验、成品检验的基本需求。所添置的实验设备应能满足以上两点的要求。 2、评审前 评审前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满足评审时“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所规定必须要有的检验项目能够得到满足,确保评审时能够顺利通过。进而对公司的内部检验也是一个提升。 四、场地规划 1、公司现有实验室场地位于一号生产车间内,内部尺寸为7500mm*6000mm,共计45m2。南侧有窗,出入门位于北侧厂房内。 2、按实验室基本建设规范,应将操作台布置于南侧有窗位置,小型称量设备及实验易损器具摆放于操作台上,水路管线分布于南侧。 3、东侧有良好的电力分部且背阴靠近工作台应摆放中、大型实验设备。 4、而北侧完全背阴,靠近出入门及厂区又不能在开门时及外部一眼望尽,是良好的摆放试件及实验完成件的位置,应当在此位置划定相应区域。 5、西侧背阴,又靠近出入门,开门及进入时可以被及时看见,应当相应的整洁于实验台相交互,而实验柜应整齐的码放于此位置,用于存放一些留存的标准样本。 6、应在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第一批设施、器具、设备进入后,拟定完成实验室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相应的设备操作手册,人员结构,并及时上墙公示警示。 7、实验室地面应采用地板砖,可以有效的清理及防止实验中有腐蚀性液体滴落在地面上对地面造成损害。

11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1目的O b j e c t i v e 对原材料、协配件、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防止不合格的原材料、协配件非预期使用,不合格半成品转序,不合格成品出厂。 This is to inspect and test the raw material, components, semi-finished and finished products to avoid the nonconforming raw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from unexpected usage, to avoid the defective semi-finished product from flowing into the next process and to avoid the defective finished product from releasing out of the factory. 2 适用范围Applicable Scope 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材料、协配件、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和试验控制。 This is applicable to the control over the inspection and test of the raw materials, components, semi-finished and finished products of the company. 3 职责Responsibility 3.1 质量部负责原材料、协配件、半成品、成品的入库检验和验证的归口管理。 The Quality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ncoming inspection and test of the raw material, components, semi-finished and finished products. 3.2 技术工程部负责制订和发放原材料、协配件、半成品、成品的图样、检验规程及相关接收标准。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formulate and release the drawings, inspection procedures and relevant receiving standards applicable to the raw materials, components, semi-finished and finished products. 4 工作程序Work Procedures 4.1 检验和试验前的准备Preparation Prior to the Inspection and Test 4.1.1 由质量部根据《控制计划》和检验指导书,在开始检验工作之前,复查是否已经对每项重要检 验项目的方式和方法做出规定,其内容包括:检验方法、检验工具及精度、抽样方法、评定方法、记录方法,注明可能需要提供的质量保证书/自检报告、要求和验证方式。 Prior to inspection, the Quality Department shall refer to the “Control Plan” and Inspection Instruction, checking if the inspection way and method for each important item have been regulated, including: inspection approach, inspection tools and their precision, sampling method, assessment approach and recording method, as well as the remarks on necessary quality warranty/self-inspection report, requirements and verification way.

浅谈水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浅谈水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在专业实验室内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通过精确的结果对水质做出精准评价,是实施各类水体状态监测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的依据。本文基于对影响水质检测精度的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水质检测实验室的管理以及常见的质量控制手段,对检测实验参与人员、实验室设施与设备、检测分析方法以及实验数据分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标签:质量控制;检测精度;实验室管理;水质检测 水质检测需要针对不同水体样本的检测要求和规范,对水体采样和进行实验分析,测定样本中各类监测目标物质的含量,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水质做出客观的评判。因此水质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和質量控制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一、水质检测结果精确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专业设备和仪器,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对特定样本中的各类成分进行检测,确定其含量并对水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从样本采集、保管、实验操作过程到数据的记录分析,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如果不采取严谨的质量控制措施,则无法保证检测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是所有实验室检测数据都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分析误差的来源并使其处于可控状态,是进行水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关键。影响水质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详见图1所示。 (一)影响水质检测结果的管理方面因素 在进行水质检测的过程中,参与实验检测的人员、使用的器皿与仪器、实验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及被测样本和相关数据的流转交接等都是潜在的质量风险因素。而要想让检测结果精确、误差可控,首先必需通过完善的管理手段对各种风险因素实施控制。首先参与实验人员的操作规程和其业务能力考核是否严谨,决定了水质检测实验能否成功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避免因人员操作不规范或失误导致检测结果失实或误差超出可接受的范围。其次实验室的环境、分析仪器、实验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化学试剂与样本的管理同样关键,要求水质检测实验室在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监控措施,否则便无法保证实验分析结果的精确客观。因此水质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因素对检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必需针对所有检测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和预防方法,从管理的角度控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二)技术性因素对水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虽然对于水质检测国家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规范和标准,对采样方式、实验方法以及各项检测数据的评判标准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水质检测中,由于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验室的设施与环境以及检测所使用的器皿与仪器设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标准状态:现行)

I C S91.040.10 P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2146.1 2015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T e c h n i c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o f d e s i g n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o r i n s p e c t i o na n d t e s t i n g l a b o r a t o r y P a r t1:G e n e r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2015-12-10发布2016-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目 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实验室分类2 5 总则2 6 规划设计3 7 系统设计3 8 深化设计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常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安装及配置要求18 参考文献20

前言 G B/T32146‘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电气实验室; 第3部分:食品实验室三 本部分为G B/T32146第1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三 本部分由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526)归口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二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二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二中国计量学院二惠诺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二福润德技术检测(天津)有限公司二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桂玲二黄宇二王建昌二王成城二刘毅二苑静二李思远二黄建宇二卢飞龙二侯玲林二陈迪二方晓时二梅恪二马育松二刘唐书二蒋建辉二刘友华二张小云二皮晓栋二李业鹏二李秀英二艾连峰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