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政治解题思路与方法(教师版)

中考政治解题思路与方法(教师版)

中考政治解题思路与方法(教师版)
中考政治解题思路与方法(教师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一、解题思路

单项选择题是一种考查学生记忆、理解、辨别能力的题型。单项选择题由题干和题肢组成。单项选择题的主要特点是答案具有唯一性和最佳性。

方法一:直选法。直选法主要针对那些以直接考查书本基础知识为目的的单项选择题。

例题: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方法二:排除法。排除法是指在题干为正向选择(选择正确的题肢)的前提下,对题肢本身错误,或者题肢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的规定性无关,以及题肢的观点与题干要求的规定性逻辑不符的题肢进行排除的解题方法。

运用排除法解答选择题时,应做到两个排除:一是排除观点本身错误或包含着部分错误观点的题肢,此谓排错法;二是排除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的规定性无关的题肢,此谓排异法(逆向选择题恰恰相反)。

例题:初二学生小王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学,不想上学就不上学。”这种说法()

A、强调了自己享有受教育权利

B、符合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C、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D、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二、样题分析

(一)考查学生再认知识的能力。主要通过直选法进行选择,它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主干、重点知识较为熟悉,切忌题题翻书查找答案。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解决我国社会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A.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

B.引导人民群众降低物质文化需求

C.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D.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3.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

A.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C.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D.遵守校纪校规

(二)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的能力。主要运用排除法答题。

1.下列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识别、辨认观点的能力)

A.逆反心理都惩罚了自己,伤害了父母

B.逆反行为是错误的,子女不应反抗父母

C.对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不能一概说错

D.逆反心理是正确的,子女可以反抗父母

2.消费者在上当之后,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识别、辨认行为的能力)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向消协投诉,以获得合理赔偿

C.纠集家人冲砸该公司

D.威胁该公司,以获取巨额赔偿

3.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识别、辨认事例的能力)

A.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B.学校给予作弊学生警告处分

C.法院判决李某付给父母赡养费

D.邻居纷纷谴责李某不孝敬父母

(三)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根据所违犯的法律类别,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A.一般违法、违纪行为、刑事违法、违宪行为

B.违宪行为、违纪行为、民事违法、行政违法

C.一般违法、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

D.违宪行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法律相比较,两者的区别是()

A.前者由中学生制定或认可,后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前者不具约束力,后者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前者只适用于中学生,后者则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

D.违反前者不承担责任,违反后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3、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两者不同之处在于()

A.它们都是违法行为B.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它们都要承担法律责任D.它们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

(四)整理、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

这里的信息包括知识观点、名言警句、漫画图表、时政情境等等。

答题时要注意题中的联项,主要有:

一是:“是指” “意味着” “从某某角度看是”“可以看出”“认识”等;

二是:“说明了”“表明了”“体现了” “反映了”“启示我们”等;

三是:“有利于” “意义在于”等;

四是:“主要是因为” “原因是”等;

五是:“正确理解”“不正确的”等。

我们把这种带有提示性的关键词称为“题眼”,它引导着选择题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反映本题的立意。

1、“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这句名言启示我们:面对挫折和逆境时应()

A.屈服挫折,放弃目标B.拼搏一阵,无需坚持

C.勇敢面对,永不言弃D.回避挫折,选择坦途

2、初中生小红总是为自己个子不高感到难过,她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红()(2007年)

A.不能全面认识、评价自己B.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Array C.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D.能客观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3、右图直接反映出宪法()

A.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是公民权利的保障

C.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制定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

A.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

B.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C.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D.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决定的

5、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不利于实现国家统一的有()

A.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积极推进两岸直接“三通”D.台湾当局拒绝接受赠台大熊猫

三、能力训练

1、责任产生于()考查学生再认知识的能力。

A.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B.日常生活中的高雅情趣

C.友好交往中的取长补短D.现代社会中的开明开放

2、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考查学生再认知识的能力。

A.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

3、现阶段,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考查学生再认知识的能力。

A.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对公民法定权利与义务关系认识正确的是()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A.两者具有一致性,权利即义务B.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C.两者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D.所有的权利和义务都具有双重性

5、关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A.两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没有区别B.两者之间没有鸿沟,违法必然导致犯罪

C.两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本质相同D.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6、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诱惑,对此,我们应有的正确认识是()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的能力

A.诱惑都是不良的,应拒绝所有诱惑B.诱惑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如何对待

C.面对不良诱惑,我们应该自觉抵制D.面对诱惑,很难有人能把持住自己

7、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其所以如此,是因为()

A、中国地大物博,经得住这些考验和磨难 B.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们民族

C、因为我们是正义的,正以最终能获得胜利 D.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8、下列能体现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是()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A.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严格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问题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9、在一列火车上,李某以查票是对自己不信任,有辱自己人格为由,拒绝乘务员查票。李某行为是()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的能力;整理、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

A.合法行为,应该支持B.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C.维权行为,应该鼓励D.违法行为,危害公共生活

10.我国排污收费制度规定,向环境排污的单位与个体生产经营者,必须依照国家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排污费。这直接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整理、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

A.经济建设与控制人口相协调B.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

C.仅仅依靠人民群众保护环境D.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11、下列关于自强的说法正确的是()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的能力

A.自强就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B.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C.自强就是超越自负告别自卑D.自强就是自己独立完成所有的事

12、下列能体现正确对待老师表扬和批评的是()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的能力

A.“我的画竟然没有被选上,老师真没眼光,我简直气疯了”

B.“老师竟然不选我的作文做范文,我再也不认真写作文了”

C.“老师今天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过分,但也是对我的爱护”

D.“老师今天对我的批评太过分了!我就要在课堂上顶撞他”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一)题型特点

主观题是除选择题之外的考查学生的一种重要题型,它的类型多样,可以是辨析题、言行评析题、图表题、关系类题、活动探究题等,它的信息容量大、分值大,答案的组织综合性强。一般来说,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能力、迁移能力、归纳能力和演绎能力等。

一般来说,主观题大多给出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等。涉及范围广泛,可以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活),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二)一般的解题步骤

一般来说,解答主观题可以按照“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回归教材,寻找知识——理清思路,规范表述”的“三步法”进行解答。下面将以题A为例,用“三步法”解题,请你模仿完成题B:

题A:一名年轻人一直是同学们心目中的领袖人物,但在他身上丝毫不见一些“佼佼者”的孤傲与盛气凌人。一次有人问起他为何总能谦和有礼,他回答:“我有一个世上最好的妈妈,为了让我上大学,她做了巨大的牺牲。妈妈从小就教导我,什么时候也别忘记,国家第一,别人第二,你永远只是第三。”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件事的认识。

题B:一群青年人形成了一个“新失业群体”,他们终日与麻将等为伴,不愿就业。他们靠父母供养、被人们称为“啃老族”。目前我国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

请你对“啃老族”年轻人的行为进行评析。

第二步:回归教材,寻找知识。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只有找准、找全答题所需的书本知识点,才有可能准确、全面地解答好题目。

1、准确性:寻找到准确的知识点,需要做到:准确理解题意;对该知识点的透彻理解;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2、全面性:能多角度、较全面地分析材料,往往是主观题中拿高分的关键。介绍两种有利于全面思考问题的思路:

(1)综合思考问题:要求能从不同的、多样的角度看问题。

最常用的方法是从知识体系(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方面)寻找知识:

从问题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综合思考;

从身份角色角度: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自身综合思考。

(2)辨证思考问题:要求能一分为二看问题,能看到事物积极与消极的两面。

说明:该题若只能分析到一个方面,则说明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辩证。

第三步:理清思路,规范表述。

1、理清思路:对找出的书本知识,根据一定的逻辑(并列、递进、总分或分总等)进行排列。一般来说,并列情况较多,建议可将重要的知识点写在前面。

题A:依据解题第二步中所列表格,本题可分四点作答:

①分析“年轻人谨记妈妈正确的教导”

②分析“年轻人总能谦和有礼”

③分析“年轻人能牢记并践‘国家第一,别人第二’”

④分析“妈妈为了让年轻人上大学,做出巨大的牺牲,并对年轻人进行教导”

题B:

2、规范表述:①书写工整;②多角度的答案应分点表述;③答案表述应体现出运用书本知识分析相应材料。

题A:

①该年轻人谨记妈妈正确的教导,体现他能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这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②该年轻人总能谦和有礼,这反映他具有良好的交往品德,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尊重他人,注意礼仪。

③该年轻人能牢记并践行“国家第一,别人第二”,说明了他能够积极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

④妈妈为了让年轻人上大学,做出巨大的牺牲,并对年轻人进行教导,体现她很好地履行了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该年轻人为人谦和,这与妈妈对他正确的教导有直接关系。

题B:

题B参考答案:

①“啃老族”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说明他们沉迷于娱乐,缺乏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强意志,同时还体现出他们缺乏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②“啃老族”靠父母供养,说明他们还没有做到基本自立,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和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也是对父母不负责的行为。

③“啃老族”现象在我国家庭中占到很高比率,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利。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啃老族”没有尽到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④因而,“啃老族”的行为应受到社会的谴责,他们应当培养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赡养自己的父母,同时要树立为国家、社会尽责作贡献的意识。

主观性试题的解题要求主要有:

第一,将材料和观点结合起来;

第二,多角度地全面思考问题;

第三,分点答题,条理清晰;

第四,运用学科术语等。

具体题型

一、解题思路

“活动”与“社会实践”是新《课程标准》特别予以强调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实践与探究类题是以考生活动(讨论、辨论、编报、主题班会、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为内容创设情境。考查考生参与活动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探究、应用、创新能力情况的一类试题。

1、考查方式

从活动的管理、组织和活动的技术两个方面考查。

考查较多的题型有:①选择活动形式;②揭示活动主题;③阐述活动意义;④设计问卷调查试题;⑤考虑注意事项;⑥提出活动要求;⑦设计活动内容;⑧分析活动内容;⑨列举实例或行动;⑩发现、解决活动中的问题等等。

2、部分题型的解题思路

(1)选择活动形式

①辩论会;②小品表演;③诗歌朗诵;④演讲比赛;⑤板报评比;⑥主题班会;⑦社会调查等。

(2)阐述活动意义

要求从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两方面思考。

(3)设计问卷调查试题

要求设计的试题切合主题,切合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等。

(4)提出活动要求

演讲比赛要求:①明确演讲主题;②归纳演讲提纲;③阐述活动意义;④做好活动准备;⑤考虑注意事项等。

板报评比要求:①板报主题要求突出;②设计内容要切题;③说明设计理由要充分等。

主题班会要求:①班会主题要鲜明;②活动设计要突出;③意义阐述要到位;④组织准备要周密等。

社会调查要求:①调查主题要明确;②调查步骤要周全;③结果统计要科学;④原因分析要全面;⑤活动组织要周密;⑥提出倡议要合理等。

(5)考虑注意事项

包括安全、纪律、合作、保障等方面。

(6)设计活动内容

紧扣主题,切合实际,层次分明,渲染气氛,激发热情,鼓励参与,讲究实效,有始有终,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7)分析活动内容

要求从设计该活动步骤的依据、目的、效果等方面去考虑。但应注意答题思路:回归教材——落实内容——组织答案。

(8)发现、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依据活动内容、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等方面,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起思考,答题中应注意从材料出发,运用教材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等。

3、总体要求

(1)明确活动主题,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如:设计问卷调查试题;阐述活动意义;安排活动内容;分析活动内容;列举实例或行动等。)

(2)明确活动要求,注意审题,明确具体问题,参与具体“活动”,严格按照提示要求去做。

(3)紧密结合提供的背景材料和具体情境,将材料和书本观点结合起来,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如:分析活动内容;解决活动中的问题等。)

(4)注意与社会实际和自己生活经验的联系,注意把自己放在活动中去,放开思维,对新问题能够进行探究思考,要大胆创新,发表个人的独到见解。

二、样题分析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您用母亲般的温暖拥抱着我们,您用父亲般的胸怀呵护着我们,斗转星移,您领导着中国革命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您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断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您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共产党!您是伟大的,你是不屈的!社会主义航船靠你掌舵,社会事业由您领导!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您是中国人民永远的希望!在您80诞辰之际,我们——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不用蜡烛,不用蛋糕,呈上一曲心中的歌——党啊,我们热爱您!

(1)请给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标题《×××××》

具体分析:答案只要能围绕材料中心,结合建党八十周年,拟出符合题意的标题,即可得分。如《八十年历程,八十年辉煌》、《党啊,亲爱的妈妈》、《丰碑》、《我所知道的一位共产党员》、《民族的骄傲,人民的希望》等等。

(2)按拟定的标题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您设计出该主题班会的活动步骤,要求能围绕主题、渲染气氛、鼓励参与、讲究实效。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具体分析:主题班会活动步骤的设计,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但要注意:紧扣主题,层次分明,渲染气氛,激发热情,鼓励参与,讲究实效,有始有终。比如:第一步:合唱《党啊,亲爱的妈妈》;第二步:同学代表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发展情况;第三步:请老共产党员讲自己的或者革命先辈的故事;第四步:诗朗诵《把一切献给党》,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第五步:全体起立,合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后班会结束。

(3)请选取您所设计的活动步骤之一,结合班会主题,加以分析。(提示:分析可以包括设计该活动步骤的理由;该活动步骤的形式及其具体内容;该活动步骤要达到的目的及效果等几个方面。)

具体分析:分析“活动步骤”时,可从你设计该活动步骤的理由、目的、效果等方面去考虑。但应注意答题思路:回归教材——落实内容——组织答案。如设计的活动步骤第二步“同学代表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发展情况”,在教材涉及的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既然这样,就可以回答为什么改革开放会带来家乡的巨变,这一问题在教材中不难找到答案:一是党的正确领导,二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样,就紧扣了主题,将教材中相关的内容组织到答案中去。如设计的活动步骤第五步“合唱团歌”,你为什么要设计这一步呢?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活动效果呢?因为这一内容,可以激发我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可以激发我们更加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勇敢地承担起社会、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三、能力训练

1、在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时,老师要求开展以“保护历史文化,‘老南京’与‘新南京’和谐相处”为主题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小组分工,小华与小刚负责对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的调查,小玲负责在家上网收集南京历史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分工后,小华不想参加此次活动,他认为:

◎分工不公平,自己承担的任务太重。

◎小组内,有自己不喜欢的同学。

◎保护历史文化是大人的事,参与活动会耽误学习。

(1)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将如何说服小华参加活动。(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

(2)活动中,需要调查人们对明孝陵的了解程度,请你为调查问卷设计两道问题。

2、据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青少年刑事案件总数的79%以上。

据此,某校七年级(2)班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定以“法律护我成长”为主题,对本地区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该小组由6人组成,拟请你担任组长,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1)就研究活动的程序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①采访少看法庭庭长;②拟定活动计划;③撰写小论文;④交流整理资料。请你按正常的活动顺序排序。

(提示:只要将数字代号重新排序即可)

(2)研究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采访少年法庭的张庭长。见到张庭长后,你准备提哪些问题?(至少两个方面问题)

(3)经过采访调查,发现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当、不良社会环境的熏陶、青少年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等,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请根据调查结果,就我国相关部门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合理性建议或要求。

一、解题思路

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价值判断,并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主流价值观的判断水平;二是基于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主流价值观的践行水平。

主要题型包括感受类、建议类等。

1、启示类题型

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谈谈你的体会”、“你有什么感想”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解题对策:这类题和“说明了什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要求先回答“说明了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想。这类题特别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2、建议类题型

设问一般是“对某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对某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列举……行为”等。

解题对策:在阅读材料发现问题后,联想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再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该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或建议。解答要从材料入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发散思维:一是分析原因提建议;二是联系教材提建议;三是发挥想象提建议。

注意事项:一是建议的多角度,避免角度的重复;二是建议要具体,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三是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二、样题分析

例题1:2004年中央财政全年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达1465亿元;用于“三农”(农民、农业、农村)的支出2626亿元,安排扶贫资金122亿元,农村贫困人口比2003年减少290万;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安排新开工重点工程10项,总投资约800亿元。

阅读材料,你有哪些体会?

解题思路:首先从材料入手,从现象到本质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在此基础上谈材料给自己的感想。

参考答案:①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这样做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维护社会稳定;②体现共同富裕原则,这样做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④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样做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⑤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例题2:日子过的好快,再过一个月就要放寒假了,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可我却不想回家过年——爸爸妈

妈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春节也是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度过。自从爸爸妈妈出去后,我就像一个流浪者,从一个亲戚家流浪到另一个亲戚家,虽然他们对我很好,但我还是想家,想爸爸妈妈,我也想像同学那样吃妈妈煮的菜,偷偷睡懒觉。有时,我真的不想再念书了,或许那样爸妈就不用常年在外漂泊了,但我没有勇气,我知道爸妈如此辛苦就是为了供我读书,将来能过得好一些……

——一位留守儿童的日记

如果你是一位留守儿童,你应该如何去做?

解题思路:首先从材料入手,发现材料中“留守少年”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自强、自立、责任、艰苦奋斗、理解爱戴父母等,提建议时应立足于这些问题,联系教材中的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建议。

参考答案:要自强,勇于战胜感情上、生活上遭遇的挫折;要自立,学会独立的生活;要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敬重和爱戴父母;要艰苦奋斗,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要有责任意识,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如果父母不尽抚养义务,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

三、能力训练

1、很久以前,有一棵大苹果树,一个男孩每天到这儿来玩——爬上树吃苹果,他爱那棵树,树也爱他。

小男孩渐渐长大了,觉得苹果树老土,尽管苹果树再三请求和他一起玩,男孩答道:“我已不是小孩了,我想有钱买玩具。”树说:“我没有钱,但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男孩把苹果摘了精光,再也没回来,树很难过。男孩回来了对树说:“我要盖房子,你能帮我吗?”树说:“我没有房子,但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男孩将树砍了个精光,再也没回来。

多年以后,男孩回来了,苹果树对男孩说:“我实在什么都给不了你了……唯一留下的就是我的枯老的根了。但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的地方,来吧,坐在我身上歇歇吧。”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2)我们在学会思考索取的时候要不忘回报,不能上演“树欲静而风不止”。为此,我们该做出哪些具体行为?

2、15岁的儿子小亮一直在我市某中学借读。一个星期前,学校突然通知张师傅,要他到学校把小亮带回家。小亮班主任拿来一叠小亮的旷课记录和检讨书,称小亮沉迷游戏,时常旷课,学校劝他换换环境,随即还拿出一份事先写好的“自愿退学声明”书,要张师傅签字。一番交涉或,张师傅就在“声明”上签了字。小亮在家已经很多天了,这么小的孩子不上学能干什么?张师傅一筹莫展。

(1)请结合材料分析,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张师傅现在该怎么办,请提出你的行动建议。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B

5、C

6、C

7、B

8、C

9、D 10、D 11、B 12、C

实践探究题

1、(1)答案要点:

①针对小华认为分工不公平,自己承担的任务太重的想法,可告诉小华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完成实践活动需要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完成各自任务,发扬团队精神。

②针对小华认为小组内有自己不喜欢的同学而不想参与活动的想法,可告诉小华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应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会与不同的人合作;应学会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③针对小华认为保护历史文化是大人的事,参与活动会耽误学习的想法,可告诉小华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同时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能促进个人不断成长。

(2)答案样例:①你知道明孝陵是哪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②你知道明孝陵是我国历史上哪个皇帝的陵墓?

2、(1)②①④③

(2)如:①请介绍我们这个地氏青少年犯罪的情况;②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哪些?③违法犯罪人在道德上有什么表现?④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3)①家庭保护方面: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②学校保护方面:学校等教育机构应该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遵循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

③社会保护方面:全社会应当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落实社会保护的各项措施。④司法保护方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

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遵守司法保护的各项规定。⑤青少年自身方面:我们青少年要重视道德修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

感受、践行类题

1、(1)①父母让男孩爬到树上吃苹果、卖苹果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又是道德和法律义务。

②男孩爬到树上吃苹果、卖苹果说明:子女不懂得对父母的孝顺,赡养、扶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③男孩渐渐长大,觉得树老土,这告诉我们:青春的少年易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我们要加强与父母的平等交流和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形成和谐的家庭。

(2)具体行为:如: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在家中做一些家务事;等。

2、(1)原因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分析。

(1)特点

辨析题的难度相对比较高。首先,在题目上,或所给的观点本身,一般不是能够轻易做出简单正误判断的。其次,从解题思路上,重在对观点本身的分析,然后再对观点做出评断。

根据辨析题观点的类型,辨析题可以分为:观点是完全正确的辨析题;观点是错误(不正确)的辨析题;观点是片面(不完全正确)的辨析题。

(2)解题思路

第一步,对所给的观点进行判断(正确、错误、片面)。

第二步,对题目中所给的观点分别进行判断并分别说明理由,即题目中正确的观点是什么,正确的原因是什么;错误的观点是什么,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注意:如果题目中的观点既有正确的,又有错误的,则此观点应为片面的观点)。

例题1

在抗日战争期间,党中央的所在地延安,物质生活相当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41年至1942年间,由于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解放区面临着严重困难局面。但是,延安的广大军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克敌制胜法宝.自己动手,发展生产,克服困难,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

简要辨析: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就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了。

演练:

1、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状况

材料二:截止2002年,每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为454人,而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在科技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3.5%,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2000年美国硅谷的产值是50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而我国企业500强的收入总额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3名之和的80%。

面对我国的快速发展,有些西方人惊呼:中国强大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已不再是初级阶段了。“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案:

(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2)因为:①认为“中国强大了”有一定的道理。从材料一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②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不再是初级阶段”是错误的。从材料二看,同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素质还不够高,这些说明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

(3) 因此,我们在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喝彩的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仍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练习:

1、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用追求和维护公平了。

2、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它的处罚最严厉。所以,刑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因为:①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为公平的社会做出不懈努力。②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要理性客观的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我们要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3)所以说认为世上没有绝对公平,我们不用追求和维护公平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仍然要不懈努力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因为:刑法对严重的犯罪分子可以处以死刑,它的处罚却是最严厉。但是刑法还是依据宪法来制定的。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所以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言行简要评析题:

(1)言行评析题特点

言行评析题是指设置一个情境,给出材料,材料中给出一定的言行,要求对这些言行进行分析说明。,该题型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回答时要求角度要全面、思维要辩证。

(2)言行评析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要对材料中所有的言和行进行判断,即确定这种言行的实质。

第二步:说明理由。要对题目中正确和错误的言行进行分析说明,指出它们正确或错误的原因。

这步最关键的是要找准言行,通常三个办法,一就是从内容上判断,如果所阐述的内容属于一个价值趋向就可以属于一个有用信息;第二可以从标点符号上进行判断,一般句号、分号都属于不同的主题内容;第三,还可以从不同人物上加以区分。当然有的材料的大意相同就没有必要进行详细分解。

在阐述原因的时候,一般正确的要指出它“符合……”、“有利于……”;如果是错误的应指出它“违背了……”、“否认了……”、“没有认识到……”,并进一步指出“它的危害是……”。

第三步:归纳总结。如果是正确的言行应指出“我们应进一步……”、“我们应继续……”;如果是错误的言行应指出“正确的做法(观点)应是……”。

这类题目答案的组织一般是:观点+理由(分析)+结论(表态)

例题2

小明很快就要面临初三升学考试了……

妈妈:听音乐?还不看书!

小明:我想缓解一下压力……

妈妈:浪费时间!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小明: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演练

在初三毕业班一次主题班会上,甲、乙,丙三名同学就“艰苦奋斗”发言一一甲:昔人已乘黄鹤去。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了。

乙: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艰苦奋斗永远不会过时。

丙:一条直线。艰苦奋斗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

请你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言行做出简要评析。

①甲同学的观点错误,因为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②乙的观点是正确。理由是:艰苦创业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艰苦创业精神。

③丙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认为自始至终不变是不对的。

练习:

1、南京某十字路口,警察在进行社会治安检查时,发现张某所骑自行车是赃车,要依法扣押该车。张某说:“我家庭困难,这辆车是我花不少钱买来的,就算了吧。”围观市民也纷纷表示同情,请求警察不要处罚张某。

请你对上述人物的言行进行简要分析。

2、新华网合肥7月16日电(张昱李军)孩子报名参加耐力训练夏令营,但家长在训练场看到孩子在烈日下受训时太辛苦又觉得不忍心,于是偷偷地把孩子接回了家。合肥一耐力训练营的刘教练说,一方面希望锻炼孩子自立,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吃苦,家长的溺爱最终使训练难以进行。

据报道,在夏令营期间,有家长竟偷偷地溜到训练场,给孩子擦汗、捶背,训练时给孩子喝饮料。一位家长见孩子来回跑100米,担心得要命,一会儿陪跑,一会儿喊停。尤其是爷爷奶奶生怕孩子吃一点点苦,就站在训练场外看着,这令小学员们非常分心。一位家长居然趁晚上溜进营里,偷偷地接走了孩子。

……

请你对这些家长的行为进行点评。

3、中学生小明在骑车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几个社会青年,他们不分青红皂白从车上拉下小明围着就打,小明也不示弱,与他们争执。结果被打伤,住进了医院。同学小刚、小东、小华去医院看他,他们商量着这事怎么办。

小刚说:“他们人多势众,咱们惹不起但躲得起!”

小东说:“等把伤养好后,咱们喊几个朋友找准机会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

小华说:“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分别对小刚、小东、小华所说的话进行评析。

1、(1)张某购买赃车的行为属于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我国法律规定,只要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张某既然违法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算了。

(2)围观市民替张某说情,说明他们具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具有团结友爱的品质,他们能够关心他人。围观市民请求警察不要处罚张某,说明他们法律意识不强,不能自觉维护正义,形成人人守法、用法、护法、爱法的良好风尚。

(3)实行依法治国,建设中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张某违法行为,警察应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依法扣押赃车。

2、这些父母一方面希望锻炼孩子自立能力,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吃苦,点评应针对这些父母的矛盾心理展开:一是希望孩子自立是肯定的,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可以理解的;二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那样对孩子来说是极其有害的,不利于孩子自立自强品质的养成,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

3、①小刚没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没有正义感(没有履行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义务),是对违法犯罪的纵容和支持。

②小东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会侵犯他人的权益,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这种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小华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图表题是指根据题目中所给的表格、漫画等材料来谈它说明的道理或给我们的启示。图表题主要分为表格式图表题和漫画式图表题两类。

(2)图表题的解题思路

①解答表格式图表题要学会四看:一是看标题,了解图表是关于什么问题的;二是列表项目,一般是包括表

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的内容(在看的过程中要做到三比:横向比。横向比就是把图表中的同一横栏的数字作比较。纵向比。就是把图表中同一纵向栏目的数字进行比较,看比较出来的数字有何变化。综合比。就是把横向比和纵向比的数字综合起来比较、考虑,概括出整个图表所反映出来的中心内容。);三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在回答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数据的变化或数据本身说明的问题,这里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应包括两个方面,即:“直接说明了什么”、“间接说明了什么”;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导致的问题或起到的作用,对于积极的方面要坚持贯彻,对于不足的方面要引起警惕。

②对于漫画式图表题要抓两点:一是这幅漫画的名称是什么;二是这幅漫画构成部分的内容所表示的意思。具体做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看:

1)看标题。标题对揭示漫画的寓意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标题对理解漫画寓意也起导向和引领功能,特别是对一幅漫画可能表达多种意思的,更是有着提示和画龙点睛的功效。看标题,往往能粗略地觉察到此漫画与教材上什么知识点相关联。

(2)看文字。漫画中的语言往往言简意赅,一字干金,它对正确领会漫画寓意很有帮助作用,它一般以画中人或物的对话表现出来,字数简约,但意味深长。对画中的语言文字,要用心琢磨,细心品味。

(3)看画面。漫画常用的手法是夸张,漫画的夸张之处即是漫画的弦外之音,往往也是漫画的真正寓意所在。所以,在观察漫画时,要认真观看漫画的画面,特别是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4)看设问:面对漫画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谈启发、亮观点。如果漫画揭露的是不足,应谈相应措施策略;如果漫画说明的是成就,应给予肯定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做法。

例题1:我国东西两地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年);

问,材料中的图表说明了什么?

解析:一看标题;我国东西部两地居民收入变化情况;二看列表项目;列项目:居民收入(东部某沿海城市,西部某地区农民);行项目:年份(2002年至2005年);三看数据变化与对比:两地人均收入均逐年上升;东部某沿海城市人均收入高于西部某地区农民人均收入,而且增长快于西部某地区农民人均收入。

直接说明了:(1)从图中看出两地居民收入自2002年起逐年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以提高;(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东西部发展、城乡发展差距大。

间接说明了:(1)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1)从图中看出两地居民收入自2002年起逐年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以提高。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东西部发展、城乡发展差距大,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演练

材料一:我国主要资源在世界144个国家中排序

材料二: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解析:

(2)结合材料一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案:

(1)材料一说明我国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小,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我国的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练习: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为此,我国正在实施哪一战略?请谈谈实施该战略的现实意义?

2.材料一:下图为2002——200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图。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6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低4%左右的目标……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1.

2.(1)近年来,我国节能降耗工作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能耗依然很高,节能降耗任务依然很重。

(2)①没有很好地树立科学发展观;②没有很好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③没有很好地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④节能降耗尚未形成全民意识,我们没有建立起节约、环保、文明的消费观念;⑤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不合理,损失和浪费严重;科技水平不高。

(3)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教育,让节能降耗成为全民意识和自觉行动;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③建立健全有关节能降耗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抑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④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中学生应该树立节约光荣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⑥同浪费行为做斗争。

(3)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例题2:

1、仔细阅读以下漫画回答问题:

“承诺”

谈谈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解析:一看幅漫画的名称:是关于“承诺”的话题;二看文字;三看画面:这幅漫画从开始的一点小事情,到后面的承诺那么大,由这里可以看出是随意承诺的不良行为,或者不讲诚信的表现。然后面对漫画中出现的问题,谈自己的认识和危害性并指出应该怎么去做。四看题目。

答案:1、(1)以上这幅漫画讽刺的是随意许诺的不良行为。

(2)我对此是这样认识的:①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②随意许诺就是对所要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没有进行正确的评估,是不计后果的鲁莽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③生活中,随意对他人许下的诺言因为缺乏慎重考虑而往往不能兑现,这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而且也会使自己失信于人,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3)所以,我们应该慎重许诺,并且

坚决履行诺言,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表现。

演练:

结合漫画谈谈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 权利?

解析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装修者装修房屋是在行使公民自己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图中装修者的行为是侵犯他人权利的表现。

练习:观察下列漫画,根据所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 (1)反映了不爱护公共环境,缺乏社会公德的不文明现象

(2)结合漫画,说一说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

(2)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关爱他人

关系类题是难度较的一类题目,考查学生在透彻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否疏通知识之间关联,重点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及广度。一般来说,初中思想品德主要考查两者之间的关系题。

(2)关系题的解题思路

①两者的关系一般包括: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其中两者的联系又包括两者的相同点及相互的作用影响。图示如下:

A与B 的区别(即不同点)

A与B 的相同点

A与B的联系

A与B的相互影响(A对B的作用或影响; B对A的作用或影响)

这类题的回答大部分是一般是

二者总的概述+A与B的相互影响(A对B的作用或影响; B对A的作用或影响)——相互影响中的答题格式是:材料+所反映观点A+观点A的作用——对观点B的影响;材料+所反映观点B+观点B的作用——对观点A 的影响

例题:

材料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学制、义务教育的经费以及对妨碍义务教育行为的处罚等重要问题。

材料二:公安机关自2000以来,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6700余起。

材料三:为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加大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繁荣法制文化建设,近期市司法局在全市初中开展以“我身边的法律故事”为主题的青少年法制征文比赛活动。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的关系。

解析:

拿到这个题目后,应该来说,问法很直接,就是要求谈谈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的关系,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他们的关系,但是这里有提示,就是材料给予的提示。为此,我们应该首先判断二者总的关系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具体阐述。

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都是国家的国策和战略,因此两者之间肯定有一定的必然联系,即依法治国与科教兴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那么怎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呢?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先看依法治国对科教兴国,然后再看科教兴国对依法治国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影响,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新修订了义务教育法,为依法治国提供了前提,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法律保障,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公安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体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利于保护专利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开展法制征文比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有利于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符合依法治国对公民的要求。

答案:

①法治国与科教兴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②材料一中新修订了义务教育法,体现有法可依,为依法治国提供了前提,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法律保障,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③材料二中公安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体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利于保护专利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④材料三中开展法制征文比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有利于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符合依法治国对公民的要求。

演练:

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倡导绿色文明、建设生态城市、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请你谈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案

(1)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

(2)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促进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事实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提高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3)经济发展了,就能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保障,增强保护环境的实力,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环境。

练习:

1.荒草丛中,数百头牛羚在悠闲地啃草,突然窜出两头狮子,牛羚顿时一哄而散,各自逃命,落在后面的牛羚就成了狮子捕食的对象。一头狮子抓住机会,避开锋利的犄角,一口咬住牛羚的喉咙,另一头狮子则紧咬牛羚的后腿,前后夹击,密切配合。牛羚在耗尽体力之后,轰然倒地,成了狮子的美味。牛羚与狮子的本能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这个故事结合相关资料回答:合作与竞争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因为没有参照系。同样,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3)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 大,会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

2.材料一:2005年4月,李震声在搏鳌论坛上有一个发言,是对十年前美国人莱斯特·布朗那本书名叫《谁来养活中国》的畅销书回应。他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必将能养活自己!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

开辟了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研究的新途径。2007年2月27日,胡锦涛主席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证书办法给了他。

材料二:见右图

(1)从材料一中,你看到了李振声身上具备了哪些中华民族精神?

(2)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分别对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1)李震声的发言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长期从事小麦研究,反映了他的科学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

(2)①材料一中国家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体现了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才有可能早日实现共同富裕。②材料二反映公民有节约水资源的意识,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节约资源就是节约社会生产生活的宝贵财富,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一般来说,命题人在命题时有两种基本思路:寻找观点,分析材料;限定观点,分析材料。

这类题目,一般是先给出一段材料,然后设问,要求你如何理解、认识、看待这些问题,或者直接问你,说明了教材中什么观点等,也寻找观点,分析材料。对于这类题目,我们的解题思路是:

“了解设问的主题——概括材料中的观点——组织答案的思路回答。关键是要了解设问的主题,把握设问的内涵,然后再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个观点的,也有的题目是直接要求你说出材料体现教材中的什么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具有一定的归纳能力,为了确保不丢考点一定要运用“综合思路”和“辩证思路”来思考。所谓“综合思路”主要是指考虑问题要全面、多角度、多层次,初中思想品德的主观题主要从“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

个角度答题。所谓“辩证思路”是指考虑问题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优势,又要看到不足;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消极的一面。

例题1(限定观点,分析材料)

材料一:2005年中国的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达到9.9%, 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材料二:截至2005年,每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为868人,而日本为5234人,美国为3987人;在科技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4.6%,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2005年美国硅谷的产值是58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高能耗。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

解析:

这是一道体现说明类的题目,在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考查我们的主题是什么,这个主题包含的内容有哪些?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考查我们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们就需要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包括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应该知道,初级阶段的国情既包括取得的成就,也包括存在的不足。在了解题目的内涵之后,我们就回归材料,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个内容的,例如该材料中“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说明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初步体现。“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说明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材料二中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少,技术工人短缺。表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人口素质还不够高。“2005年美国硅谷的产值是58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说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高能耗。”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由此,所有的观点全部找了出来。最后,我们还要按照答题的规范,对答案进行组织。

答案: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①材料一中“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说明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初步体现。

②“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说明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③材料二中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少,技术工人短缺。表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人口素质还不够高。

④“2005年美国硅谷的产值是58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说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⑤“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高能耗。”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

演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某区政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该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①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

②实行村务公开,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

③在金牛湖风景区举办“茉莉化文化节”系列民俗文化表演

④出台地方民族团结政策,确保该区回族农民人人享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⑤引导农民种好田,办好厂,走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

(1)上述材料的具体措施是如何体现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

(2)上述材料中的具体措施还说明课本中哪些观点?

答案: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体现这一核心的是:

①引导农民种好田,办好厂,走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体现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村务公开,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体现了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政策。

(2)①在金牛湖风景区举办“茉莉化文化节”系列民俗文化表演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

②出台地方民族团结政策,确保该区回族农民人人享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现了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练习:

材料一:2006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突破1万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三分之一。

材料二:2007年2月27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郑重地把这个奖项和500万元奖金颁发给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先生。

材料三:一位年度经济人物这样总结他的成功经验:豪华的创业团队、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对政府资源和优惠政策的充分利用和对市场机会的敏锐把握。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国家是如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

答案:

①材料一中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说明要坚持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材料二中党和国家给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奖励,表明了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③材料三中的成功经验说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鼓励发扬团队精神,坚持对外开放的国策。

中考政治的解题技巧问答

中考政治的解题技巧问答 中考政治的解题技巧问答 教师:要正确回答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的设问,理解题目本身所传递给你的题意。当你能正确理解、搞清题目的真正 意图后,解答就变得很明确。 学生:那么,怎么才能看懂题目,弄清题意呢? 学生: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难道不是由于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路线吗? 教师:基本路线是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的原因。 题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从此,中华 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 注意从此这个词语。从是时间限定,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此是代词,指党制定并提出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显然,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又提 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所以,题目中党制定了基本路线的制定是要点,是说明道理的首要选择。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党制定基本路线的根据是研究我国的 基本国情。 答案应该是研究国情的意义。 学生:我们在审题中应该怎么样理解并把握题目的关键词语?

教师:同学们在审题时应当学会全面地理解、把握题目的意思,对出现的如制定、提出、从此、变化等提示性词语能完整理解,知道它们的因果关系。因为,党根据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了基本路线,所以,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 制定、提出、从此、变化,实际上已经暗示你答题的方向,而不是一个明示的概念。 学生:举例也是同学容易扣分的地方,怎么样能使举例既正确又具体? 教师:举例说明题是政治学科的一种题目类型,它要求学生在知道道理以后,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以考查学生对道理的理解程度。如果学生在平时能够注意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信息,要举一个例子说明政治学科的道理应当是容易的。如上海近几年在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等地区的建设以及市政方面的建设成就很多。据我所知,我们很多学校的政治学科都要求学生做时政剪报,学生们可以积累剪报,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的社会信息,这样对你以后的举例及材料说明,是很有帮助的。

中考政治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技巧

中考政治历史开卷考试答题技巧 一、谨防四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开卷考试不复习 许多初三学生,甚至部分非历史专业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都认为,开卷考试用不作复习,反正答案都在书上,到时候只管抄书就是了。殊不知,这恰恰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如果处理不好,会给我们初三历史复习造成更大的困难。而事实上,历史科实行开卷考试,命题都是基本沿袭以往历史闭卷考试的作法,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既如此,如若不复习,我们很难想象连数量众多的选择题都靠翻书来解决,不仅考试时间不允许,而且不复习造成的对教材的生疏也会使学生难以从书上找到答案,就更不用说答好开放性试题了。 误区二、开卷考试难度降低 这个误区是建立在开卷考试可以通过翻书寻找答案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原因在于没有弄清历史开卷考试的精髓。诚然,由于开卷考试命题都是基本沿袭以往历史闭卷考试的作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对开卷考试试卷中的一些列举题、问答题的复习可以降低要求,学生不必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这些内容,只须记住大慨就行。这确实降低了难度。由于开卷考试的命题都要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随着开卷考试改革的深入,我们相信,这种试题的比例将会加大),从这个意义上说,难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因为这种题型的答案比较灵活、极具创造性,没有平时的积累和系统训练,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是翻书也难以作答。 误区三、开卷考试可以带上所有资料 许多初三学生简单地认为在开卷考试时,可以带上平时教师和自己整理的资料以备考试时使用,甚至可以将一些重点内容写在小卡片上粘在教科书上。事实上,

许多地区的初三考务工作会都有开卷考试只能带教科书的规定(粘在教科书上的小卡片也必须取消)。这说明没有考前的认真复习是难以取得优异成绩的。 误区四、开卷考试试题在书上都有现成的答案 由于对开卷考试的特点不了解,误以为开卷考试的答案都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现成的,这是初三学生较为普遍的看法,事实上并非如此。就算是开卷考试的有些试题(如列举题、简答题、材料题等)在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但考生在作答时也不能照搬照抄,这样,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答案也是不切题的。更何况有些开放、半开放性的试题本身就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考生要改变这些不良认识,认真复习。 二、复习建议 面对开卷考试,广大初三师生只有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才能取得优异成绩,顺利毕业。综合全国有些地区开卷考试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取长补短,积累经验,逐步推进,创造佳绩”。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模拟考试端正态度,统一认识 为了尽快了解学生对开卷考试的认识和知识、能力现状,教师应尽快参考全国其他省市 的经验,根据今年成都市有关政治、历史开卷考试的精神,分别命制一套政治、历史模拟试题对学生进行检测,以便摸清现状,采取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三师生端正开卷考试态度,统一认识,为即将进行的复习创造条件。第二、展开针对性复习,熟悉教材 众所周知,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的复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题型来讲,无

2021中考政治复习计划

2021中考政治复习计划 2021中考政治复习计划 一、复习范围 七、八年级政治上、下册及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 二、复习步骤 结合近年思想品德中考的实际情况,我总结出九年级在总复习阶段应合理利用的“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法 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练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分为:七年级用一周时间复习,八年级用五周的时间,九年级知识用三周时间。用来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 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

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第二轮:专题复习 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间是从第十周开始,估计使用两周时间。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轮:模拟练习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 注意的问题有: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这一阶段主要环节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纵观全面,精

中考政治常见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政治试题,联系政治重点、热点紧密,灵活性增强,答题形式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与过去靠死记硬背相比,难度明显增大,很多考生感到很难适从。因此,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作为政治答题,对于答案的语言的凝练,观点的正确表达程度,内在的逻辑和条理的要求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对于使用准确的政治术语的要求的扣分是相当严的)。一般来讲,正确而又成功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语言要凝练,说话紧扣知识点,切忌空洞无物。 2、逻辑要严密,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顺序,切忌杂乱无章,语无伦次。 3、层次要分明,分点作答,条理清晰,切忌模糊不清,言语混乱,意思不明。 4、答题要完整,归纳要简洁自成一局,切忌点而不透,讲而不全。 5、思维创新要言之有理,切忌胡乱编造,言而无据。 具体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如下: 一、选择题 选择题是中考的主要题型之一,目的是检验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它分为题干和题肢两部分,题干在情景设计和设计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就会选错。一般来讲,在中考中,选择题有两种,即单向选择题和变型的多向选择题。因为两者有共性,故放在一起分析,解答选择题应注意下列步骤: 1、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1)明确题干的要求和答题方向的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2)确定题干本身的表述属于哪一种类型。一般包括四种类型:完全正确型(这种最常见)、完全错误型(这种很少见)、正误混杂型和表述中性型(如下列选项属于正确或错误的有)。只有确定了题干的类型,才能与题肢联系起来比较。(3)准确判断题干内容,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指向性。有的题干直接明了,有的则含暗示性条件,有的内涵复杂,包括着丰富的内容,这就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 2、审查题肢,注意题肢的迷惑性,明确题肢本身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3、审查题肢是否与题干存在必然的联系。题肢必须是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题肢。如果题干本身表述正确且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有以下几种排除法: (1)排谬法:排除题肢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2)排异法: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必须予以排除;(3)排重法: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而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这样的题肢必须予以排除。 (4)排倒法:如果题干与题肢属因果关系,要弄清谁为果谁为因或有无因果。无因果者排除,因果关系颠倒者也要排除。其中,因果关系颠倒者居多,故称排倒法; (5)题肢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予以排除: (6)排乱法:排除题肢的共性与个性同题干共性与个性逻辑混乱的题肢;(7)如果题干的表述正误混杂,则一定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题肢本身表述是否正确,只要符合题干的规定性,就可入选。 作为选择题,同学们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吃透题干,紧扣中心词,细心思考,慎重取舍,切忌钻死胡同。 二、简答题

[精]中考政治历史开卷考试高分技巧

中考政治历史开卷考试高分技巧 一、六大误区 误区一:答案在书上 中考政史开卷,部分考生认为试题答案可直接在书上找到,故考试前没整理笔记。其实,中考政史虽开卷,但许多试题答案并非能在书本上找到原题,仍需结合知识思考作答。准备一些授课笔记,有助于帮助思考 误区二:笔记只抄不整 政史考试只能带课本和指定资料及手写笔记进场,许多学生为充分利用开卷优势,将用的资料、做的练习等尽可能详尽地往笔记本上堆砌。但因没整理,笔记杂乱无章,考试时查阅极不方便,收效甚微。 误区三:家长代抄 为让笔记“够多够全”,也为减轻考生抄写负担,许多家长都“操刀”代劳,事后学生也不看。结果,学生对笔记非常陌生,查阅起来十分缓慢,影响答题。误区四:开卷不用记忆 开卷考试很容易让学生认为“基本知识点不需记忆”。部分学生对政史考试不作记忆准备,对基础知识点完全寄希望于考试翻书。结果答题时对知识点运用极不熟练,严重影响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误区五:见题就翻书 为确保答案正确,很多同学答题时先翻书找知识点和内容,后将查阅内容往题目上套。这容易导致查阅内容与题目结合不紧,答非所问,既浪费时间又易出错。误区六:合卷合做 政史题目穿插在一起以合卷形式出现,部分学生训练时就没有分开做政史题,中

考时也一如既往。但学科不同,思考和作答方式都不同,混合作答会影响思维,导致失误增多。 二、考前复习怎么做 1.展开针对性复习,熟悉教材 众所周知,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的复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题型来讲,无论是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选择题的复习基本一致。 开卷考试中列举题、填补缺项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的复习要求可以降低,即只要对教材熟悉,明确这些试题考查到的内容在教材的哪些章节就可以了,不必强化记忆。 在开卷考试中,问答题、分析说明题可以设计成半开放或开放性的试题,对这类题的复习则要从长计议,复习要求要提高,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结合时政热点以及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分析说明,还要训练对这类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2.上课认真作好笔记,便于考试查阅 既然开卷考试只能带教科书(粘在教科书上的小卡片也必须取消),那么为便于考试翻阅,就要在上课务必认真做好笔记。 3.搞好学科知识专题归类复习 有些地区的开卷考试已经明显命制了跨章节的试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上完后必须留足时间进行学科知识的专题归类复习。 三、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从历年来中考答卷的情况看,考生答题时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2)盲目堆砌,不得要领;

中考政治复习方法与策略

中考政治复习方法与策略 复习方法与策略 在初三中考政治复习中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必须时时关注学生,不断进行学情分析。 中考复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教当然重要,但学更重要。我认为备战迎考的前提和关键都是学生。我们教师做得再好,如果学生不愿买我们的帐,最终还将是事倍功半。所以,平时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经常采用谈话、表扬、批评、鼓励等柔刚并济的教学艺术和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尽最大努力使学生自己想学,愿意学。当然,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贪玩,不想吃苦,只愿收获。所以,在保证百分之百安全的前提下,必要时,也要对那些升学有望、想升学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学生压着学。 第二,教育学生要认真研读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容。 第三,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许多学生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文字表述能力相当差。主要表现为:1、思维混乱,写出来的答案教师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语句不完整,表述不清楚。让他自己读他也读不通,不知所云。2、不用政治术语答题。有时虽然意思答对

了,但如果缺乏政治术语,答案肯定不规范,得分率肯定不会太高。3、答案缺乏条理性,太笼统,不具体。写出来的答案是一大段,改卷时教师需要从里面给学生找得分点。比如在回答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这类试题时,学生回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具体怎么运用法律维权却说不清楚,这样回答得分肯定低。因此,我认为在政治课上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这一方面的训练我一般采取专项集中训练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做作业时,让学生写“环境保护倡仪书”,写小论文,建议书,写的时候把建议归纳为1、2、3点,表述尽量使用政治术语,表述尽量做到具体明确。经过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第四、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课标》,分析命题说明。 《考试说明》和《课标》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指挥棒,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课标》,我们就能够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方向。中考前的《考试说明》和《课标》对考试的性质、范围、要求以及内容、题型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详细说明。这些规定和说明是学生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说明进行复习,就会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缺点,使中考复习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第五、要比较合理地设计三轮复习步骤,夯实基础,构

2015年中考政治答题解题技巧大全

中考政治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一)解题步骤: 1、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 (1)明确题干的要求和答题方向的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 (2)确定题干本身的表述属于哪一种类型。一般包括四种类型:完全正确型(这种最常见)、完全错误型(这种很少见)、正误混杂型和表述中性型(如下列选项属于正确或错误的有)。只有确定了题干的类型,才能与题支联系起来比较。 (3)准确判断题干内容,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指向性。有的题干直接明了,有的则含暗示性条件,有的内涵复杂,包括着丰富的内容,这就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 2、审查题支,注意题支的迷惑性,明确题支本身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3、审查题支是否与题干存在必然的联系。题支必须是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题支。如果题干本身表述正确且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有以下几种排除法: (1)排谬法:排除题支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支; (2)排异法:题支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必须予以排除; (3)排重法:题支观点不是回答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而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这样的题支必须予以排除。 (4)排倒法:如果题干与题支属因果关系,要弄清谁为果谁为因或有无因果。无因果者排除,因果关系颠倒者也要排除。其中,因果关系颠倒者居多,故称排倒法; (5)排乱法:排除题支的共性与个性同题干共性与个性逻辑混乱的题支; (6)一票否决法:即凡是含有错误的选项的题肢均给予否决,降低难度,最后再验证一下。 (7)题支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予以排除; (8)如果题干的表述正误混杂,则一定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题支本身表述的否正确,只要符合题干的规定性,就可入选。作为选择题,同学们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吃透题干,紧扣中心词,细心思考,慎重取舍,切忌钻死胡同。 二.简答题 (一)从形式上看,大多采用了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联系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重点和热点问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从命题形式上看,一般要求从三个角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三)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的含义。一是要在认真阅读情景材料的基础上弄清材料包含哪几层意思。有的可能只有一层,有的可能是多层,然后归纳出各层意思所提示的中心意旨。二是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角度。 2、找依据。在审题过程中要从材料中“折射”出理论依据,即课本在这个问题上所运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3、用课本所讲的理论依据简明扼要地分析说明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精确地组织答案。具体要求是:观点原理要准确,紧扣题意来表达,事理交融要点齐,扼要简洁层次明。简答题出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四)分类: (1)直间式简答题。这种题型一般是对某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的理解为命题内容,提问较直接,一般只要求从一个角度回答,可依据教材内容直接回答即可。 (2)辨析式简答题。题目所给观点正误混杂,带有辨析色彩。答题时要了解题目包含几层意思,以课本为依据,对其观点加以分别回答。 (3)演绎式简答题。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材料,且包含多层意思,须用分折的方法看分为哪几层意思,然后用演绎法去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观点的。如果题目不直接指出观点,须先归纳出材料中的纲点,然后用演绎去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答题注意事项和技巧

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答题注 意事项和技巧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答题注意事项和技巧 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答题注意事项和技巧一、单项选择题: 1、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意思和要求。应先审清题干的意思,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语; 2、阅读选择题的选项,理解选项的意思。3、先选出错误答案。最后保留一个正确答案。因为有的答案也对只是范围大。或者有的题是最佳选择。判断型选择要先采用“一票否决法”即凡是含有错误的选项的题肢均给予否决,降低难度,最后再验证一下。 4、选择完成后,把题目和答案连起来读一读或想一想,看看选择的答案是否正确。 5、每个选择题的答案基本限制在30秒钟之内。6、答选择题时基本上不能查书或资料,如果出现不会答的选择题,最后还有时间,或自己非常清楚这个选择题考察的知识的位置,可以在30秒钟内查到,可以查书或资料。 7、单项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中考题决不会出现错误,即两个都同时正确的现象。二、材料题 1、快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大意。仔细(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和答题角度。(每个关键词可能就是一个答题角度) 2、带着问题继续细读材料。彻底理解材料的意思。 3、找出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继续增加答题的角度。 4、根据问题所给的分数,确定答案的多少和条数。如1——2分答一条。3——4分答两条。5——6分答三条。7——8分答四条等。 5、如果你所确定的答案角度多,所答题给的分数又

少,你就要选择最能说明本题内容的答案写在最前面。或者把几个方面的答案,融合在一起,(不是机械的堆集)概括性地去作出答案。 6、要灵活去答题,不要死搬课本的知识。 7、要用课本的知识去答题,即回归课本,不要用自己的语言随便说。或机械的重复材料内容。三、分析说明题 1.先是要审清题意,找到题目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再筛选最隹的知识切入点。 2.常见的题型主要有如下几类:(1)“说明、反映”类:解答这类题先回答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什么。(2)“启示”类:先找出材料所叙述的问题(现象)产生的原因或材料中人物事件的特点,也就是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学习(坚持)好的,摒弃错误的。(3)“作为中学生面对某问题该怎么办”类:先想想国家和社会对该问题的态度,导向和对策,然后应如何应对或落实。一般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A)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B)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立志成才,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D)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觉悟,依法自律,依法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E)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F)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等(4)“建议”类:A)在阅读材料后,先找出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但要注意建议的角度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B)解答这类问题还要注意思维的广度,当

2020年中考政治复习方法的小结

2017年中考政治复习方法的总结 (一)循环复习法 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加深理解与记忆的一种复习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固定的内容的复习,也适用于累加知识的复习。比如,多次复习一章、一单元或一本书的内容,每次复习都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不断获得新收获。学了第一节,及时复习;学过第二节,再将第一、二节的内容全部复习一遍,如此类推,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熟练程度。循环复习法在功效上优于及时复习法,可以弥补其零散、不系统的缺陷,加强知识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再者,循环复习法又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从概念、原理的掌握,到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每增加一次复习,对于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就是一个提高。循环复习的目的在于熟练。通常,识记材料的性质、学习的程度和学习的方法是影响遗忘的因素。一般说来,熟练的动作,遗忘最慢;学习程度越高,遗忘就越慢;形象的材料比较容易长久保持。政治课的概念、原理,多数是抽象的理性知识,缺乏形象直观性,不易被学生所接受。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学习强度。据研究,过度学习50%,记忆效果最佳。学习程度提高还会促进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二)比较分析法 政治课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区分基本概念、原理的方法,同时又是识记教学内容的复习方法。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以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或方面,把事物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解出来的过程。具体地讲,比较分析法

就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相同点、不同点的对比,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客观事物既能看到它的下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主体,也看到与它相联系的外部条件;既分析现象,出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它的现状,出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比较分析法是政治课复习的重要思维程序。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教材内在的逻辑联系,把教材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与比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集会教材内容的精神实质,并从其内在联系中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有关理论知识。比较分析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类练习题的解答上,例如:比较题,分析判断题,理解题,说明题等。在练习中,训练基本功,培养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熟悉复习步骤,按照各类习题的解答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进行。必要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诱导和概括性的结论。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具体的、实用性的复习方法,在时间安排上没有明确规定,可同及时复习法、小结复习法、总结复习法交叉使用,形成立体复习网络。 (三)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 综合,是在认识让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的过程。它与分析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过程,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综合以分析为前提,没有分析,认识就无法深入;分析后又必须综合,没有综合,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综合同样是政治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这些异同点,对事物加以分类、综合,最后得出事物普遍

2020中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总结

2020中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总结 考政治归纳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详细分析材料,对材料进行分层、分段,必要时逐句分析找准、找全原理,然后分要点答出。政治虽然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但必要的答题技巧还是需要掌握,说不定就能在考试中帮到我们。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2020中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2020中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中考政治归纳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详细分析材料,对材料进行分层、分段,必要时逐句分析找准、找全原理,然后分要点答出。这类题型的提问关键词是:分析、说明、意义、影响、措施、原因。归纳型主观题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图表类主观性试题: 题型特点:常见形式多为一个或几个图表(表格、柱状图、饼状图、坐标图或曲线图)以及文字材料组成。即图表呈现、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提炼不易、得分不难;答案直观、依赖背景。 其解题要领:对照设问,明确要求(明层次、明方向、明范围);细读图表,提取信息(读表题、读数据、读表注);迁移知识,形成答案(依据教材、结合背景、运用术语); 注意细节:"两比较":"横比"--"纵比";"三结合":设问--图表内容--涉及背景;"三忌讳":一忌死套教材知识,二忌脱离表题和设问读图表,三忌离开背景导向主观臆断。 分析做答:⑴注意表格标题的中心主旨作用,总揽表格。 ⑵表格内容既要“纵比(事物自身前后不同阶段比较,最明显标志是表格中

的不同时间)”→说明“什么在变以及如何变”,更要“横比(不同事物之间比较)”→说明事物间的差异或差距(既要总体分析,也要分项说)。中国和外国对比,应该以中国情况为主分析。 ⑶注意表格小注的补充说明作用,小注是图表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把小注和图表内容结合分析才不会有遗漏知识点。 ⑷注意表格中的特殊年号隐含重大时政背景。 ⑸设问是问“材料或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什么经济现象”;是问“谈谈对图表经济现象的认识”还是“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⑹有些时候设问还问“表格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有时是一分为二的关系。 二、意义类主观性试题: 其解题要领:注意限定词语的特殊要求;解剖主体和意义对象的关系;把握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政治。 常见分析有:⑴客体分析:即受它影响对象,分别所受的影响,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对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具有的影响。 ⑵性质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⑶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方面和字句对应分析。 ⑷范围分析: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对区域影响和整体影响等。 从教材和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有关提法找有关说法。

初中政治答题的技巧

初中政治答题的技巧 初中政治答题的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两类:直选法和排除法。直 选法指根据课本知识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但是,如果遇到难题,最 好用排除法。即先选择好一个或几个最容易发现的完全正确或错误 的序号作为解体的基础,然后再推出正确答案。做题时,要找出无 关选项和错误选项,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出正确答案。 二、建议题: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里的主人公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解答这类题 应注意如下几点: 1、明确要求。通过认真分析材料,了解题目要求,确定材料里 的主人公属于哪一类问题,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答案不可 离题万里,泛泛而谈,必须能够解决问题。 3、答案力求完整。建议应多层次,多角度,力求完整,不能片面。 4、根据分值答题,分多则多答,分少则少答。 三、材料说明题: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往往是名言 警句)写出书中的观点、道理。做这类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深刻 理解所给材料的意思,找出书中与此相似或相同的观点,写出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平日学习时要搜集和理解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名言警句,做到有备无患。 四、材料分析题:这类题是考题中的重要题型,遇到此类题, 有些考生要么是无从下手,要么是答非所问,往往失分较多。材料 题虽然多种多样,但还是有共同点的。要答好这类题,基本都要做 到三点:一是分析材料,找出关键信息;二是要明确答题的方向, 看看是属于哪一类型、哪一部分内容的题目,与课本的那些基本道理、观点有关;三是整理答案,分清层次,找出这一类问题有关的

知识点。做这类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答题的方向,方法有三:一是找材料中的关键词,看看与课本的哪些基本道理、观点有关;二是看材料后面的问题,辨清答题的角度;三是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看看与课本的哪些知识有关。一般情况下,利用这三种方法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确定答题的方向。

2018中考政治复习的4大方法

2018中考政治复习的4大方法 (一)循环复习法 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加深理解与记忆的一种复习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固定的内容的复习,也适用于累加知识的复习。比如,多次复习一章、一单元或一本书的内容,每次复习都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不断获得新收获。学了第一节,及时复习;学过第二节,再将第一、二节的内容全部复习一遍,如此类推,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熟练程度。循环复习法在功效上优于及时复习法,可以弥补其零散、不系统的缺陷,加强知识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再者,循环复习法又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从概念、原理的掌握,到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每增加一次复习,对于能力培养和知识掌握就是一个提高。循环复习的目的在于熟练。通常,识记材料的性质、学习的程度和学习的方法是影响遗忘的因素。一般说来,熟练的动作,遗忘最慢;学习程度越高,遗忘就越慢;形象的材料比较容易长久保持。政治课的概念、原理,多数是抽象的理性知识,缺乏形象直观性,不易被学生所接受。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学习强度。据研究,过度学习50%,记忆效果最佳。学习程度提高还会促进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二)比较分析法 政治课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区分基本概念、原理的方法,同时又是识记教学内容的复习方法。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以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或方面,把事物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解出来的过程。具体地讲,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相同点、不同点的对比,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客观事物既能看到它的下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主体,也看到与它相联系的外部条件;既分析现象,出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它的现状,出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比较分析法是政治课复习的重要思维程序。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教材内在的逻辑联系,把教材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与比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集会教材内容的精神实质,并从其内在联系中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有关理论知识。比较分析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各类练习题的解答上,例如:比较题,分析判断题,理解题,说明题等。在练习中,训练基本功,培养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熟悉复习步骤,按照各类习题的解答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进行。必要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诱导和概括性的结论。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具体的、实用性的复习方法,在时间安排上没有明确规定,可同及时复习法、小结复习法、总结复习法交叉使用,形成立体复习网络。 (三)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 综合,是在认识让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的过程。它与分析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过程,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综合以分析为前提,没有分析,认识就无法深入;分析后又必须综合,没有综合,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综合同样是政治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这些异同点,对事物加以分类、综合,最后得出事物普遍特征的方法就是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综合归类与概括提炼法在政治课复习中的主要作用是:①系统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师可按照一定标准,把基本概念、原理归类,集中复习。这样分类集中复习,不但记忆牢固,而且明确其所属,便于应用。②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在熟练掌握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复习,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③从众多的感性材料中,抽象、概括出理性结论,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

中考答题技巧中考政治认识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20XX年中考答题技巧_中考政治认识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中考政治认识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下面是老师介绍的关于中考政治认识类题目的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找到自己的答题方法。 认识类 认识型的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解题方法:“认识型”的题目可按照“判断表态一一阐述道理一一明确做法”的思路来作答。也可按:“是什么一一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一一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如谈对“艰苦奋斗”已经不是当代所应提倡的精神) 为什么一一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么办一一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希望通过上面对中考政治认识类题目的答题技巧的讲解,同学们能很好的把握题目的答题技巧,做好每一道题目,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政治论述题答题技巧详解 对于政治考试中的论述题,下面是老师对此类型题目的答题技

巧分析讲解。 论述题 审题 (1)逆向审题: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2)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 (3)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 (4)材料的注释包含很多信息,不能忽视。 答题时注意: (1)凡问现象的,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展开。 (2)凡是“分析”、“评述”的,就要求用原理扣材料分析,如是哲学部分的,还要在原理后加方法论要求。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要分析和解决问题。 (3)要分层回答,注意行文规范,答案准确。 通过上面对政治考试中论述题答题技巧的内容分析讲解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 中考政治选择题取正法答题 下面是对政治选择题取正法答题技巧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取正法: 也叫直选法,即直接把正确答案选出来。这种方法适合做易混的题型,如果对知识本身没有深刻理解,就往往会做错。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1)

中考政治答题技巧 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 2.是什么 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 3.“为什么”的别名 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4.怎么办 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5.国家怎么办 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6.青少年怎么办 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 7.怎么办的别名: 出主义+建议+办法+启示。 8.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9.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 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10.评价问题:

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 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11.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 在关键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 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 ②结合材料分析 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 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 12.实践题 ①班会: 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 ②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 ③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 答题方法 1、书本知识掌握运用 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 2、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 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 3、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 解题方法: 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 B、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 C、解决问题(怎么做)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

中考政治总复习 重点问题

中考重点问题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含义、实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的脊梁”指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5、爱国主义的含义(内涵)及表现:①含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②表现: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1、“小康”一词源于《诗经》。小康水平的含义: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也就是我国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具体地说,就是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4、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5、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科学技术、智慧、开拓精神、资本、管理和信息等。 7、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⑴、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广泛、充分的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调动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的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和谐相处。 ⑵、为了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还要形成相应的分配制度和政策。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和政策是激发各种生产要素活力的有力杠杆。也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的充分保证。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 ⑴、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初中政治中考复习计划

初中政治中考复习计划 一、通读课标,把握教材,掌握方向 课程标准是备考的依据、方向。把对课标的学习理解和授课紧密结合,课标的使用不只是在复习中,而在新授课时就要开始注意运用。依托课标,是06年试卷的一个明显特征。各省的试题基本上依据课标,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样就为教师以后的教学起了导向作用,让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以教材为基础,又要跳出教材,也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有意识培养学生用开阔的视野关注思品,关注时事,为以后教学中真正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了充足的依据。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关注教材,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教材。 在授课中又不要仅限于所用教材,要"一标多本"。多看其它教材,各版本教材结合,用"他山之石"尽为我用。 二、扎实基础,重在落实 什么是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的学习兴趣等,不单单是基础知识。这也是有些老师的误区所在。没有教给学生学习思品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而是知识的强行灌输。时间虽用得很多,效果却不是很明显。 为什么要抓基础:基础抓实了,知识积累多了,方法掌握了,自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会以不变应万变,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到学生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方法。 如何抓基础:如何落实基础知识,老师们各有各的招法。我有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考试检测,及时巩固 考试日常化,检测课堂化。也就是说要时常检测过关。有的学校实行月考、课前听写制度,这些办法很好。但有的老师也说了些困难,课时少,时间紧,要是测验、听写的话就会讲不完课,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初中生的认知程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有些知识是有必要的记忆的,任何学科知识离不开记忆。记忆是基础,理解是根本,应用是目的。 第二、转换角色,画龙点睛 不要怀疑学生的能力和潜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老师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用很少的时间,有很高的效率,不要大包大揽,常言道"包办的不幸福"。第三、加强学习,关注热点 思品与现实是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的,要注意关注热点问题。现在命题选取的信息量非常的大,这就要求老师加强学习,学课本相关知识还要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及时充电,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第四、技巧训练,重在平时 在阅卷中发现,有些考生在解题技巧上犯一些幼稚的毛病,如错字、白字,答题丢问,答非所问等。造成无谓的失分。克服这些错误不只是在考试和模拟训练中,应该在每一次的提问和练习,甚至听写中,平时养成好习惯了,考场上才有好成绩。 三、2013年中考思品备考计划及方法指导 第一个阶段:新授课阶段

2020中考政治万能答题技巧解析

2020中考政治万能答题技巧解析 初中学生可以学习掌握一定的政治考试万能答题公式才好顺利应对每次的考试!要想 顺利通过中考政治考试,我们在掌握政治考试的答题公式之前,先要知道以下注意事项: 政治上课很重要。课堂上认真听讲40分钟,比课外努力两个小时的效果还好。逼自 己把老师讲的东西当成故事来听,会有趣、轻松很多。课后没事干时偶尔翻翻课本,抽点时间理清一下知识的逻辑关系,对记忆有很大帮助。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找点课外书来看。不一定要和政治有关,随便什么有关社会、科学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说、野史亦可。多看 点书,答题时虽然用不到这些东西,但会带来很多灵感。 多做题。对选择题搞题海战术,形成条件反射,考前重点看自己曾经做错过的题目。对于解答题,要多看,从标准答案中学习一些答题技巧。注意选择一些解答详细,最好有分析思路的参考书。参考书贵精不贵多。 偶尔看看报纸、新闻,或从其它方面了解一些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情,有助于开放性题的解答。答开卷部分时,能写多少写多少。因为少写扣分,多写不扣。阅读材料时注意看清楚题目,不仅要理解文章,把握好答题的大概方向,还需弄清楚材料的每个细节,根 据一些关键字答题。同时注意组织好语言,不仅要让改卷老师看得懂,还要让老师看得舒服。 了解及掌握了以上的前提条件,那么大家可以接着往下看了。 初中政治考试万能答题公式如下: 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 2.是什么====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 3.为什么的别名====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4.怎么办===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 技能技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