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2、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变化的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第二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描述性研究,即描述城市现象的空间现状;

(2)解释性研究。即研究城市现象的因果关系;

(3)评价性研究,即既要认识资源空间分配不平衡性,又要识别那些符合效益和社会公平标准的可供选择的状态。

二、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是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区域实体,是各种人文要素和似然要素的综合体。

1、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P7)

2、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

3、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4、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

第三节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阶段:

一、1920年以前(一战刚结束)

城市地理学在地理学体系中式一门年轻的学科,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或称居民点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1920-1950

三、1950-1970

四、1970年以来

第四节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1949年以来的兴起阶段

2、1949-1966年的相对萧阶段

3、1967-1976年的停滞阶段

4、1976-1990年的振兴阶段

5、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研究和应用

三、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1、对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加深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思考题

1、谈谈你对于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

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5、如何评价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6、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地理学?如何才能学好城市地理学?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一、城市和城镇

在许多场合下,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是有严格的区分。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市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

二、定义城镇的标准(P20)

笼统的说,中外各国大体都有小村-村庄-镇-城市-大城市这样一套居民点的系列。村庄和比村庄还小的居民点一般是乡村型的居民点,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镇和比镇大的居民点是城镇型的居民点,统称城镇,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人口集中点。

第二节城市地域

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

一、城市的行政地域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他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二、城市的实体地域

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而言的,划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

三、城市的功能地域

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这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1、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2、大都市带(megalopolis)法国戈特曼1957 年提出

有许多都市区首尾相连成一体,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串的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开阔林地、零星分布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性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时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联接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工业化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3、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1986年,周一星在分析中国城市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时,提出了都市连绵区这一概念,以与国外普遍使用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这一概念相对应。

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有五个必要条件:

(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

(2)有对外口岸;

(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

(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

(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4、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

城市群这一名词是由姚院士首先提出来的,在我国得到了1广泛的应用,甚至已经写入了“十一五规划”。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和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就称之为城市群。但是城市群的提出和应用有两个先天不足的问题,一是没有界定指标,划定城市群范围的任意性太大,空间尺度不明确;二是不规范,城市群的英文译名是“urban agglomeration”,而“urban agglomerations”在国际上恰恰指的是都市区范围内的城镇聚集体(请见《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在大城市清单里明显列出两栏人口规模,一栏是city proper,指行政上的中心市,一栏是urban agglomeration,指这个中心市的都市区)。

5、都市圈

6、城镇密集区

这是对城镇分布比较密集、相对发达的地理空间的一种称呼,是一个比较中性的、一般的、可以广泛使用的词汇,用“城镇密集区”做规划被误导和误解的可能性很小。

第三节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

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30)

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P30)

城乡划分有多方面的意义,最基本的目的是用于区分城乡人口。城乡人口结构的状况是极为重要的国情状况,向来受到各国世界组织的重视。

三、市带县体制

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城镇人口的标准?

2、简述城市地域非概念。

3、如何理解和评价各种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

4、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5、如何评价市带县的体制?

第三章城市生产与发展

第一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节城市产生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一、区域地理自然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分布而影响城市发展。

大多数城市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适度降水。

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节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生产和发函

一、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

巴朗斯基曾经给地理位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城市地理位置是绝对个性化的特点。

二、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1、大、中、小位置

这是从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大位置是城市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而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一种中位置。

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P43-44)

这是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

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所有的城市原则上都要依托一定的对外交通设施。

运河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船型不断加大,吃水不断加深,河口港城市向下游出海口方向推移是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铁路是现代快速、大运量运输的主要方式。

城市与铁路的关系也有不同类型。

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

(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运转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3)为满足某种专门的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单一的职能职能形成采矿基地、集镇和渡口等小聚落,唯有身兼两种或两种以上职能的才有条件形成较高级的聚落。大城市之所以能形成,乃是身兼三种职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结果。

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P46)

二、运转功能、区际贸易与交通功能为主的城镇。

所谓运转功能(break-in-transport),美国拉格(D.S.Rugg)教授认为可以分成三类:(1)实体运转(physical break)。指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如水运转为铁路运输。

(2)商业性转运(commercial break)。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

(3)政治性转运(political break)。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是需要付关税。

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

第五节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技术进步自古以来就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信息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社会爆发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可以理解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或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生产领域,一方面,大公司进行的是1大规模生产和中心化管理,其运作本身就产生了大

量的信息流。另一方面,知识逐渐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因而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

在消费领域,

在通信和交通领域,

在国家干预方面,在劳动就业结构方面,

二、信息技术革命与新产业空间的形成

(1)集中区位

(2)分散区位

三、信息革命时代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1、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促成了新国际分工的形成。

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跨国高速道路网络和发达的电子通信设施。

2、世界城市体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创新更加活跃。

其次,空间极化和城市职能专门化趋势将进一步强化。

最后,传统的国家和区域城市系统将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世界城镇体系。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城市化定义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赛达(A.Serda)首先使用了urbannization一词。

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一词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1)人口结构的转型;(2)经济结构的转型;(3)地域空间的转型;(4)生活方式的转型。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Fridmann)将城市化过程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展过程。因此,城市化Ⅰ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城市化Ⅱ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他们之间协调发展。

第二种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扩散,也就是说,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pseudo-urbannization)。

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这又分为两种情况:

在一些发达国家,郊区城市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

在我国,乡村城市化(rural urbanization)。

第二节城市化的机制

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而这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

2、第二前提——剩余农业劳动力

补充:第三前提,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三、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P63-66)

四、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一、城市化的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要素流动方向)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空间连接于否)

3、景观型城市与职能型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市化合消极型城市化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

第一,城镇的定义不同将直接影响城镇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

第二、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1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第三、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过程,它不能反映城市化的其他性质,如非农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地域扩散过程。

第四、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发展的总体规模。

土地利用指标,是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

第四节城市化进域推进和郊区化

按照经济学的解释,现代城市源于现代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效益。这1两种效益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是生产向城市集中一获得成本的节约。然而,企业向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集聚的不经济。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是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拥堵和环境品质的下降,由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化的进域推进。若在城市化的进域推进过程中伴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则称为郊区化。

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

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

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

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二、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P76-77)

霍尔模型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流向问题;二是人口增加减少的速度问题。

在霍尔的模型中,前三个阶段,中心市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发展一向心聚集为主;第四阶段中心市人口增长速度低于郊区,是离心扩散的初始阶段,出现了郊区化的前兆;第五阶段中心市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向郊区迁移,为典型的郊区化阶段;而第六阶段则与逆城市化阶段相联系。

三、再城市化

按肯尼迪的定义,gentrification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必须有低收入的居民从他们的街区

中被置换出来,而这种置换往往是非自愿的置换,也就是通过迅速升高的地租或是增加物业税,让那些宁愿留在原居住地的居民无力负担生活开支而被迫离开;第二,不仅街区的住宅质量的到提升,而且其人群的社会经特征也发生了改变;第三,街区文化特征的改变,因为新来者会按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生活方式、消费品味来改变这个街区原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四、郊区化

(1)制造业郊区化:制造业是最早出现郊区化的部门。

(2)人口郊区化:人口郊区化同样和汽车的广泛使用有关,而制造业、零售业、办公业等各个行业中企业的郊迁进一步促使人口郊区化。

(3)零售业郊区化:零售业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行业,当人口向郊区迁移,势必会带动相关零售业向郊区的迁移。

(4)办工业郊区化:传统上,城市中心的CBD是办工业集聚中心,这里是大公司和金融机构的集中地。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进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城市产生及遭早期发展阶段、中世纪阶段、工业化时期和当代城市化(1950年以来)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2、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3、大都市带称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第二节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

第三节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一、短暂发展时期(1953-1957年)

二、起伏波动时期(1958-1965年)

三、停滞时期(1966-1976年)

四、过度时期(1977-1981年)

五、乡村城市化时期(1982-1991年)

六、快速城市化时期(1992年起至今)

第四节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

二、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三、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四、郊区化进程已近显现

五、三大城市群(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第一节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城市全部经济活动:

B-基本经济活动,以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离心型、向心型)

B/N必须保持必要比例

N-非基本经济活动,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为满足B而派生的、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派生的需要)

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

1、普查法

2、残差法

3、区位商法(或宏观法)

4、正常城市法

5、最小需要法

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

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一、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的概念

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定义:按照城市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一定区域里许多城市进行的分类就是城市职能分类。

1、一般描述方法

它由研究者首先确定一个城市类别的体系,以描述性的名称加以命名,然后根据自己对每个城市的了解,分别把城市归入各个类别。

2、统计描述方法

统计描述法德城市类别仍然是分类者事先决定的,但每一类增加了一个统计上的数量标准。

3、统计分析方法(P147-148)

(1)把1950年美国国情普查中24个主要行业重组成9种经济活动,作为划分城市职能分类的基础。

(2)分别计算897各1万人以上城镇9种活动的劳动力结构百分比。

(3)计算所有城镇每种活动职工百分比的算术平均值(M)和标准差(D)。以高于平均值加一个标准差作为城镇主导职能的标准,以高于平均值以上几个标准差来表示该职能强度。

4、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

5、多变量分析法

6、新的动态

第三节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一、最早的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

已故地理学家孙盘寿先生的“西南三省城市职能类型”是我国区域性城镇职能分类研究中最早且比较深入系统的一个例子。

二、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

1、理论基础

一个完整的城市职能概念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和职能规模。

2、方法论

中国城市职能在分类方法上,采取多变量聚类分析与纳尔逊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综合性职能分类与工业职能分类相结合的方法。

3、资料矩阵

4、分类表达形式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第一节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一、城市首位律

这是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早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

二、城市金字塔(165-167)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变动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

三、位序-规模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第一节空间相互作用合空间扩散

空间相互作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交互作用。

一、交互作用的分类

海格特,1972年,把空间交互作用分为三类:对流、传导和辐射。

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

第二类。是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

第三类,是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新技术)的扩散等。

这样,城市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以下三种主要方式:货物和人口的移动、财政金融上的往来联系和信息的流动。

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1、互补性

2、终结机会

3、可运输性

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

1、节点、结节区域和城市等级体系

2、城市吸引边界的确定

3、相互作用模式(1、引力模式。2、潜力模式)

四、空间扩散

1、空间扩散的基本概念(1、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

3、重新区位扩散)

2、空间扩散的研究(1、阻力作用。2、阻碍作用。

3、中心城市的空间扩散)

第二节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

一、克里斯塔勒学说

1、假设条件和基本概念

(1)中心地

(2)中心货物与服务

(3)中心性或中心度。

(4)服务范围

2、六边形网络和城镇等级体系的形成

3、理论模型

克里斯塔勒认为,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二、廖什景观

1、需求圆锥体

2、市场网

3、廖什景观

三、克里斯塔勒学说与廖什景观的比较(P216)

第三节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验证和评价

第四节从生长极到核心边缘理论

一、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二、生长极理论

三、核心-边缘模式

第五节中国城市空间分布

一、空间分布类型

(1)离散阶段

(2)极化阶段

(3)扩散阶段

(4)成熟阶段

二、城镇密度

三、城市经济区

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

一、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只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

(3)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

二、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演变

第二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早期的内容

二、现在的内容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条件和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镇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城镇的发展策略

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

第一节城市土地的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

一、城市土地概念

城市土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水面以及他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根据开发的不同,城市土地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即城市以开发的土地;二是城市规划区的土地,指按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定期发展的土地;三是城市行政区划辖区范围的土地,包括城市郊区市辖县范围内的土地。

二、城市土地的特征

1、自然特征

(1)位置固定性

(2)面积有限性

(3)质量差异性

(4)功能永久性

2、经济特征

(1)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2)区位的效益性

(3)边际效益递减性

(4)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

(5)市场交易的低效性

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第一节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1、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2、均质地域与均质地域的划分方法

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二、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

经济地租的度量是:某种土地的生产力与最差土地的生产力之差。

三、霍伊特的扇形模式

在他的模式中,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定向惯性的影响,使城市向外扩展的方向呈不规则式。

四、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即中心商业区(CBD)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

五、城市地域结构三模式的发展

麦基的模式式在殖民地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应用。

第二节城市中心商务区

一、概念与特征

伯吉斯认为城市的中心式商业汇集之处,主要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

二、CBD的界定

中心商务高度指数,简称CBHI

CBHI=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

中心商务强度指数,简称CBII

CBII=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100%

将CBII>1,CBII>50%的地区定为CBD。

三、CBD的内部地域结构

四、CBD的演变

1、商业办公混合

2、CBD和商业中心的分化

3、CBD和商业中心相脱离

4、CBD网络的形成

第三节城市开发区

一、城市开发区的概念

二、世界开发区的历史演进

1、孕育时期(16世纪以前)

2、生长时期(16-20世纪中也)

3、发展时期(20世纪中叶以来)

三、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1、经济开发区发展历程

2、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历程

四、开发区的区位特征

1、宏观区位

2、中观区位

3、微观区位

第四节城中村

一、城中村的概念与类型

1、城中村的背景

2、城中村的概念

(1)空间界定:城中村处于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内,村建设用地被城市用地所包围或与城市用地相互交错;(2)区域类型界定:城中村是转型中的农村居民点,它在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建设景观等各方面处于明显的乡-城市转型过程之中,既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化特征,又保留浓厚的农村社区特征。

3、城中村的类型

二、城中村的地域特征及成因

1、城中村的地域特征。

(1)景观特征:许多学者都认为城中村的景观特征就是“脏、乱、差”。

(2)社会特征:主体人口以农业为主,但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很少;流动人口集中职业构成复杂;居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现代化意识,小农思想严重;治安混乱,社会问题多。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城中村具有浓厚的农村社会特征,但又存在着严重的“城市病”。

(3)经济特征:集体经济实力强大;第三产业发达,以发展房屋租赁为主要经济模式。

2、城中村的形成原因

城中村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改革开放提供了农村城市化的大背景,为城中村的形成铺垫了“温床”;城市发展提供了外部动力,土地使用制度是核心;规划的失误和管理的不善是直接原因,而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才是根本原因。在二元格局下城市、乡村各自发展的缺陷是城中村形成的具体背景,而社会调节系统的局限则是城中村形成的社会因素。

三、城中村的改造

正是城中村属性的多元性、问题的复杂性、村庄的差异性,使得城中村改造难度非常大。城中村问题的焦点在土地,原因在规划管理,症结在体制。

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可以有以下四种:(1)市政基础设施带动模式;

(2)整体搬迁改造模式;

(3)周转地块模式;

(4)滚动开发改造模式。

在城中村改造中,不能仅停留在物质空间形态的改造,要注意保证原居民收入不减少,保障外来低收入人群的廉价住房要求能得到满足,保护和利用城中村的本土文化和社会资本,要注意促进城中村居民在角色意识、思想观念、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提升,加快城中村居民融入城市社会。

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第一节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1)多层次商业中心;(2)带状商业网点(购物街和干道商业带);(3)专门化商业区。

二、加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

(1)门槛大小的系列在空间上可以表示为:最高门槛的活动靠近地价峰值区,它占据了地价最高的土地,在它的周围,将按照门槛递减的顺序,一次环绕其它只能活动。

(2)任何商业中心的核心区,总是被那些能够显示商业中心最高级别的职能部门做占据。

(3)随着商业中心级别的提高,低级职能部门占据的位置将越来越被排斥到商业中心的边缘,即地价较低的地方。

(4)在任何一级商业中心的典型职能组内,每一项职能的位置也按照门槛大小的系列排列。

三、赫夫的商业零售引力模式

四、我国城市内部市场空间分析

1、北京市商业服务地理研究

(1)四类:生活必需品;饮食、服务业;修理业;专门项目服务。

(2)商业服务中心分级(五级):1.是一级商业中心A;2.区一级商业中心C;3.各区中生活小区的商业中心E;4.市一级和区一级中心间的过渡型商业中心B;5.区一级和小区级间的过渡型商业中心D。

(3)影响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1.历史因素;2.人口密度因素;3.交通易达性因素。2、上海市区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

第二节城市社会空间

一、邻里、社区、社会区和社会空间

社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社会空间依学科不同又不同的定义。

二、社会分析

1、形成社会区的主要因素

(1)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度和广度的变化。表现为劳动分工和技术分工的变化

(2)功能分化。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转变

(3)社会组织复杂化。变现为人口结构的变化

是域奇和贝尔将这三种趋势转换成三个概念:社会经济状况、城市化(家庭状况)和隔离(种族状况)。

2、社会分析的指数

(1)以人口普查带为基本单位。

(2)横坐标表示社会地位

(3)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图。

三、银子生态分析

1、银子生态分析法

2、因子生态分析举例

第三节城市感应空间分析

一、感应、环境和行为

环境分为四个部分:行为环境、感应环境、操作环境和绝对客观环境

二、居民构想图

林奇认为的居民构想图的五项要素:

1、路径:大小道路

2、界线或边沿:分隔线或者障碍

3、区或区域:有文化或经济属性的区域

4、枢纽或节点:交通交汇或群众喜欢聚集的地点

5、标志:以识别方向和区位的参考物

三、感应空间的作用

1、城市功能区和各种用地的布局应尽可能为居民构想图增加美丽的印象,深刻的要素,突出各具特色的功能区,从而增加居民对城市的好感

2、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要增加适当的标志,枢纽和区域的布局亦要考虑其辨认性,以便扩大市民的感应空间

3、如果市民的感应空间扩大了,构想图的内容丰富了,就有助于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和规定,从而使城市管理和规划不仅仅只是规划师的事务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

最新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2、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3、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4、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5、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6、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7、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8、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9、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10、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11、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12、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3、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4、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5、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6、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7、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8、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9、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20、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21、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22、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23、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24、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25、配第—克拉克定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道路大致沿着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 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 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 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 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 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 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 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 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 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 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 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 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 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 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32(全部为理论课) 学分: 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等 二、课程简介 城市地理学是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 City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the major of City Planning. This curriculum is the science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city development, city grouping and displaying, and the change rules of city space structure. City geography is a practical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It has the feature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city planning, territory management and district planning; it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directly. So this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 to stud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carry out planning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地域运动规律。在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汇总

一、填空题 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它是国外最重要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P23-24)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就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P22) 城市建成区: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p22) 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就称为城市群。(P27) 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重心位置: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城市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聚集经济:聚集经济是指企业向某一特定地区集中而产生的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 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域的城市化过程。《 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再城市化:也称“再城镇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过程的第四个过程。 城市化: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辨析: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基本/非基本比率(B/N):收入或就业人口的比率来表示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这种比率称为基本-非基本比率(B/N率)。用收入来表示,即城市总收入中城市基本活动的收入与非基

武汉大学城市地理学 重点整理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动向,热点内容,新型城镇化) (1)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2)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④城市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领域。 第三章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特殊性: 决定城市职能,规模特殊性 类型: (1)大中小位置(宏观,中观,微观) (2)中心(几何),重心(人口,开发)位置,邻接门户(河口港)位置 (3)城市沿交通线形成的区位类型:河运(早期)铁路,公路,海运,空运 中国城市分布特点: (1)平原,丘陵地区多,山地高原少 (2)集中在亚热带和暖湿带地区 (3)资源指向分布明显(煤,战略资源) (4)交通指向分布为主 中国已经成熟的城市群: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 正在形成态势,哈尔滨,山东半岛,中原,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关中,海峡两岸 武汉地理条件: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级城市,辐射力覆盖整个中国版图,经济交通,战略腹地经济来源,京广长江交点,人口容量,粮食水配给,吸纳交融特征,水系划分为三镇,气候降雨,空间分布,地域交通信息。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纬度,降水,蒸发,地形)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13-02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两个)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三个) 1、名词解释: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城市化地区、城市建成区、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2、举例说明定义城镇的标准有哪些? 3、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有哪些? 4、为何要构建大都市区?构建大都市区的意义何在? 5、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征有哪些? 6、简述世界上最早形成的6个大都市带。 7、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8、简述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 9、以第四次人口普查为例,谈谈城乡人口划分的标准。 10、评价以市带县的利弊。 1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城市邻接位置、城市门户位置。 2、简述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力、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3、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我国城市根据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基础包括哪些? 6、试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7、简述城市地理位置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8、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9、从城市产生和发展出发,城市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和形成动因。 10、绘示意图简要说明伯德(Bird)关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三角模式。 11、如何评价信息革命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一、简答题 1、简述城市化的定义及其含义。 2、城市化的两个过程: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分别指什么? 3、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什么? 4、城市化空间地域过程类型可分为哪几种? 5、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有哪些?并简要说明。 6、简述城市化的主要类型。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各布斯采用二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讲诉和强调了城市多样性的重要,其结论就来源于对城市生活的观察人员的访谈城市问题的相关问题的阅读。 (二):人本主义地理学与城市规划 人本主义地理学家认为他们的方法称为人本主义是因为他们所研究人的方面是大部分特殊的“人”的意义,价值,目标和目的。人本主义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对人知觉和人的能动性,人类意识和人的创造性赋予中心的和积极作用的一种方法。 人本主义至少有两种含义,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叶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认为当代人本主义即是“主题的哲学”。 此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一)人的空间本体论:马丁布伯的空间本体论定义为“距离与联系”:空间性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原则,包括与客观世界具有一定距离的初始环境和进入其中的联系。二进入未知的初始环境的能力是组成任何人

(完整word版)周一星城市地理学整理资料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1.城市的概念。 狭义:只有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地方成为镇(城镇)。市和镇的总称为市镇。 广义:城市代表城镇居民合称。(本书为广义) 2.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城镇标准)。 ①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集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不同于乡村。 ③城镇具有许多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 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二节城市地域 1.城市的三种不同概念。 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①行政地域:法律规定的,有大于实体地域,有小于实体地域。 ②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③功能地域:城乡分界模糊后而建立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 2.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 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3.中心地:是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 4.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划分问题 ①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包括一定的乡村地域。 ②城市的实体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或者城市的实体地域包括若干个 城市行政地域。 5.城市功能地域的相关概念。 ①.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 临近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后确认为标准都市区(MSA),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组成。确定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的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就业机会,人口集中)。 ②大都市带:由许多个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 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切的交互作用(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郊区,都市区之间)(4)国家的核心区域 ③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留交 互作用和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与对外口岸之间有便利交通走廊(5)经济发达,城乡联系密切。 ④城市群指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核心,借助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城市的理解: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的任务:○1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2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4.我国城市地理学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快城市理论建设 ○2学习外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要考虑我国的国情 ○3要有发展的观点 ○4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其归纳范围主要是西方城市,没有经过世界上各地区 5.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a城市化研究○b区域城市体系研究○c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a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演化○b城市土地利用○c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安全等 ◇5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 ◇6城市政策研究 思考:城市地理学与主要与那些相关学科有关? 答: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城市和城镇: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我国城市规划法所称的城市就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2.乡村和城市的区别:①在产业构成上不同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②规模上区别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③景观上不同城镇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大于乡村,④物质构成上不同城镇具有许多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⑤职能上不同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3.世界各国各地区根据各自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制订了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 4.(1)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2)单纯以城镇特征为标准(3)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划分城镇(4)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指标和密度指标相结合作为标准(5)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划分城镇(6)用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作标准(7)取两个以上指标作为标准(8)其它标准 5.城市的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确定行政地域是为了管理 6.城市化地区: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限而提出的城市地域的概念与建成区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2013.11.

《城市地理学》考查说明及复习要点 考查方式:闭卷,成绩:作业20%,课程论文20%,期末60% 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解释术语;四、简答题;五、论述题。 各章要点: 第一章 城市的概念: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可见,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总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城市地理学的任务: 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研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城市地理学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 第二章 居民点的概念: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生活与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它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④城镇具有上下水、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城市化地区/都市区(MA)/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第三章 如何认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2.私有制和社会阶级矛盾是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 3.适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城市产生的自然条件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分类: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 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市的特征﹡属于历史的范畴﹡区域性(●)﹡综合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P2)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P2)●主要内容: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3、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科性质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书上还有这里没空补充p8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此题答案不具体,详细请看课件或课本) 一、1920年以前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城市内部形态 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研究聚落 二、1920-1950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土地利用模式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级体系 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三、1950-1970年 1、“数量革命”-克里斯塔勒 2、城市系统与城市空间分析 空间学派兴起和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四、1970以来年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1、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复习参考 第一章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规律性的科学,具体地讲,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问题研究 第二章 1、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 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中心县+外围县 大都市带: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城市群: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 的联合体。 2、区分城市的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第三章 1、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的原因、功能与特点、分类、发展条件) 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发展条件: 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发展条件: 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发展条件: 第四章 1、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也叫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就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再城市化:城市出现的城市人口回流,城市中心区再现活力,而郊区出现形体再开发的过程。 2、城市化地区 3、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城乡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即推拉说、推拉理论)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破产使乡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膨胀,“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4、简述城市化的类型划分 (1)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按照城市离心扩散形式的不同: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5)针对中国城市化状况提出来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第五章 1、简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1)城市化进程波动性大 (2)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3)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4)郊区城市化开始显现 (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核心地区 第六章 1、划分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来分,可分成两部分: 1)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 2)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 (1)基本经济活动: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展的主要动力。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离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到城市以外销售;向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求学或接受医疗等。 (2)非基本的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是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

城市地理学整理57961知识讲解

城市地理学 乾乾乾er哥 第一章:绪论 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答: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五点: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主要内容)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认识世界的任务和改造世界的任务。 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与其它相邻学科的学科关系? 答: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综述) 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①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吸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反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经济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在研究内容上相互融洽,例如:研究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组织。 ③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中吸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以城市地理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 二者联系十分紧密。 ④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二者研究内容相互交叉,城市生态学的“系统”和“平衡”的思想为城市地理所吸收。 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答: ①1920年以前(萌芽时期):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期间地理学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城市研究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尤其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的命运。尚未形成有系统的研究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严格的区分。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 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 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 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在物质构 成上 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 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 ★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 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 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 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 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 的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 为集约化农场、开阔林地、零星分散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 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联 系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 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 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 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 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三种城市类型: (1)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例如):集镇、城镇、县城 (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详细整理

城市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2、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3、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4、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5、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6、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7、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8、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9、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10、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11、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12、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3、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4、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5、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6、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7、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8、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9、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20.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21.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22.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23.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24.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