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

特色作物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特用经济作物:指为人类所栽培的有特殊利用价值的植物。主要包括药用、香料、色素、饮料、淀粉、甜味剂、纤维、油脂、除虫植物等。

2、色素植物:指体内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的植物,可提取用各种食品、饮料的添加剂及用作染料。

3、环境:指生物有机体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合,包括对生物有机体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

4、耐寒作物:耐–1~–2℃低温,短期耐–耐–10℃低温的作物。

5、光饱和点:植物光合强度处于最大值时的受光强度叫光饱和点。即再增加光

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这时的光照强度虽然可被叶片吸收,但不能用于光

合作用,而是以热的方式释放出来。

6、蒸腾系数: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1克干物质时所消耗的水分克数。

7、生物产量:生物产量是指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总量(干物质重量)。

8、种子千粒重:指1000粒自然风干种子的重量,以g为单位。

8、种子用价:指在供试样品中纯洁而又能发芽的种子所占的百分比。

9、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指用植物的根、茎、叶、芽作插穗,将其插入基质中,

使其生根、生芽,形成独立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10、植物有性繁殖:植物有性繁殖指经植物雌雄配子融合后形成种子,由种子再产生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

12、光补偿点:人们把植物的光合积累与呼吸消耗相等时(即表现光合强度等于零时)的受光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13、生物产量:是植物一生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净的干物质重量

14、涝害:指长期持续阴雨,致使地表水泛滥淹没农田或田间积水,或土壤中水分过多缺氧气,根系呼吸减弱,最终窒息死亡。

15、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期限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16、特用经济作物:对人类有特殊利用价值的,为人类栽培的植物。

17、光饱和点:把植物的表现光合强度处于最大值时的植物受光强度。

18、春化作用: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19、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1g干物质时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20、“源”:指产品器官中积累的光合产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凡绿色器官都是光合产物的“源”,同时也是能量的“源”。

21、“流”:指通过输导组织,由“源”流向“库”的可溶性物质的液流,主要指有机物质,同时带有能量。

22、“库”:指贮存光合产物,同时也指贮存了能量的器官。

影响“库”的积累的有两方面的因素:a光合产物的消耗,b光合产物的运转和分配“源”的形式:外因: a光合面积的大小, b光合能力(强度), c光合时间内因:a.作物的遗传特性, b.叶片的状况,c.物质转运的源库关系

23、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期限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24、发芽势:种子在发芽试验初期,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25、温度三基点:温度三基点是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高温度的总称。在最适温度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作物停止生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直至死亡。

25、温周期现象: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呈同步的现象。

26、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发育的某一阶段的形成受光周期的影响。

27、光合生产率:用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增加干重的克数。

28、春化作用现象: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29、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交配后所形成的种子通过一定的培育过程产生出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30、光合强度:常用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同化CO2的数量

31、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基、叶等)培育成独立的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分割繁殖:1、鳞茎(球茎)繁殖;2、块茎与块根繁殖;3、根茎繁殖;4、离蘖繁殖;

5、株芽繁殖、

压条繁殖:1、普通压条法;2、堆土压条法;3、空中压条法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牙接、枝接、根接离体组织培养繁殖

32、临界日长:指凡能引起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小日照长度和短日照植物的最大日照长度。

红光能加速长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延长短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蓝紫光能加速短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延长长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

33、光质与特用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关系。

红光:加速长日照植物的生长发育,延长短日照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即色素的合成。

红光和红外线:能促进种子萌发和茎的伸长;

蓝光:对蛋白质、维生素C的合成有利;

蓝紫光和青光:对生长及幼芽的形成有很大作用,能抑制作物的伸长而使其形成矮粗的形态。

总之,通常长波光照使作物节间较长,茎较细,短波长光照下作物节间短而粗,有利于培育壮苗。

34、生物产量:是植物一生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净的干物质重量

35、经济产量:即常说的产量,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原级获的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器官的重量。

36、经济系数/收获指数:V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37、叶面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总的叶面积。

38、光合强度:常用单位叶面面在单位时间内同化CO2的数量。

39、光合生产率:用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增加干重的克数。

40、发芽势:种子在发芽试验初期,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41、种子休眠:把有生命力的种子(或繁殖体)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不能正常萌发出苗或推迟萌发出苗的现象叫做休眠。

42、特种经济作物的品质含义:一是指产品的形状、大小、色泽、气味、质地、整齐

度、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等物理指标;二是指产品内含物(有效成分的组成和有毒物质含量)。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类型;如鞣质、油脂、树脂及树胶等植物蛋自质的代谢类型:如生物碱的植物。

43、嫁接繁殖:嫁接繁殖指将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种到其它带根系的植物体上,使其愈合生长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44、种子后熟:休眠的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内部生理变化,达到能萌发出苗的过程。

45、耐阴植物:植物在全光照或稍荫蔽环境中均能正常生长,一般在阳光充足条件下生长健壮、产量高。

46、种子休眠: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不能正常萌发出苗或者推迟出苗的现象。

47、种子净度:种子净度指供试样品中本植物好种子占的重量百分比。

48、种子用价:种子用价与种子发芽率相关,发芽率高,用价高,单位面积播种量少;反之用价低播种量多。

二填空

1、我国药用植物的主要分区有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南及华中、西南;

2、特用经济作物生物学特性各异,容易搭配间、混、套种,合理利用土地。

3、有的药材为一些地区的地道药材,如川牛膝,川白芷、新疆紫草、吉林人参。

4、天麻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块茎入药。天麻植株无根,无绿色叶片。

5、旱生植物有多浆液植物和少浆液植物两大类。

6、国际医药市场需求量大的药用植物主要有长春花、金鸡纳树、干草、薯蓣、萝芙木、番木瓜、人参、曼陀萝等。

7、淀粉主要用于食品、粘合剂、造纸、纤维、等领域。

8、特用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与温度关系非常密切,并且温度是决定其分布的主要条件之一。

9、温度的变化可引起、、、等生态因子的改变。(温度、降雨、风、土壤水分)

10、杜仲除供药用外,其各组织器官含胶,是最佳的材料。(树皮、绝缘)

11、特用经济作物通过春化作用的方式有和的低温春化。(萌动种子、成熟营养体生长点)

12、临界日长是区别与的日照长度标准,即每天24小时内光照时间为小时。(长日照、短日照、12~14)

13、起源于低纬度地区的作物多为型作物,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多为型作物。(短日、长日)

14、在光周期效应中,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可以抑制长日照作物的发育,因此生产中必须把光周期与结合起来。(温度、高温、温度)

15、光能加速长日照作物生长发育,延长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红)

16、光能加速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延长长日照作物生长发育。(蓝紫)

17、特用经济作物的蒸腾系数随和的变化而不同。(品种、环境条件)

18、作物一生中不同时期对水分要求的变化是由到再到。(低、高、低)

19、作物根系靠伸入土壤中,当土壤大于根的时,根就不能伸展。(膨压、阻力、膨压)

20、特用经济作物种子质量主要包括、、、、等5个方面的内容。(种子净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种子用价、种子千粒重、种子含水量)

21、种子的清选方法有、、、等几种。(粒选、筛选、风选、液选)

22、特用经济作物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有、、。(晒种、种子消毒、浸种催芽)

23、特用经济作物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等10个方面。(间苗、定苗、补苗、中耕除草与培土、施肥、排灌、整株、遮阴、搭架、覆盖、防寒冻、防病虫害)

24、追肥可施于中,也可直接于植株上。(土壤、喷施)

25、灌溉方法通常有、、、、等5种。(沟灌、畦灌、穴灌、喷灌、滴灌)

26、特用经济作物的采收期直接关系到其有用部分的、、含量和利用价值。(产量、品质、化学成分)

27、从香料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水蒸汽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直接压榨法)

28、一般把天然生长的人参称为()参,半人工培育的称为()参,人工培育的称为()参。(山、充山、园)

29、人参每年从出苗到枯萎可划分为、、、、、六个生育阶段,约120~180天。(出苗期、展叶期、开花期、结果期、果后参根生长期、枯萎休眠期)

30、人参的根由、、、、组成.(芽苞、根茎、主根、支根、须根、不定根)

31、人工栽培的人参多采用年生收获制。(5~6)

32、黄连为科,属的多种植物。(毛茛、黄连)

33、黄连生长是喜、的气候条件,忌、和。(冷凉、湿润、高温、干旱、强光照)

34、天麻植株无,无绿色。(根、叶片)

35、番红花为科,属的植物,是以花的入药。(鸢尾、番红花、干燥柱头)

36、金银花中文学名为,是科,属的植物。(忍冬、忍冬、忍冬)以及入药。(花蕾、藤)

37、杜仲再生力强,在定植至年时采收树皮,一般在每年的至月采收。(10、15、4、6)

38、杜仲的采收方法有、、.(砍树剥皮法、环状剥皮再生法、轮换剥皮再生法)

39、红花因含和,是优良的天然色素,新疆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70%以上,红花中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素(黄酮红色素、红花黄色素)

40、红花为科,属植物。(菊、红花)

41、魔芋为科,属植物。(南天星、魔芋)主要利用地下,即可用,又可用。(块茎、食、药)

42、菊花属年生草本植物,以繁殖和繁殖为主。(多、分株、扦插)

43、菊花为科,属植物。(菊、菊)菊花属年生草本植物,以繁殖和繁殖为主。(多、分株、扦插)菊花的花为花序,花序上着生有花和花两种。(头状、管状、舌状)

三、简答题

(一)、特用经济作物的特点

1、什么叫特用植物?对人类有特殊利用价值的,为人类栽培的植物。

2、特种经济植物其主要特点:

(1)复杂多样性:种类、栽培品种的特性(旱生、湿生、阴生、阳生、不同海拨高度的要求、蔓生、产品的不同部位)、繁殖方法的多样性(有性、无性);而分为不同区域。

(2)是一门年轻的边缘交叉学科涉及的基础学科有: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栽培学等

(能说出2~3个即可);历史长,但人工栽培品少,技术落后,不深入。

(3)对产品品质性状要求严格

三个基本特征:具有特殊的经济用途,不能直接利用或经简单加工利用,加工利用的增值幅度远远高于传统农产品。

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①各类植物的特殊用途;②提高土地所用率、增加产值;③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质。

(二)特用经济作物在种植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开拓新的栽培品种(品种选育、生物和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2)解决紧俏、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栽培问题

(3)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

(4)加强无公害、规范化栽培的研究(GAP)

(5)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三)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点:

(1)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的综合作用;(2)综合作用中的主导因子;(3)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4)生态因子的同等重要性和互补、互促作用;(5)生态因子的间接作用;(6)生态因子的数量特点。

(四)从温度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P12)

可从下面几点给予论述。

(1)特用植物一生的生长发育对温度都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作物才能生长良好。

(2)不同的生长阶段(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时期、生殖生长期、产品形成时期)有不同的温度要求。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使其生长在最适温度范围。

(3)特别是在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更为关键,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限和开花受精期对温度条件最为敏感。受低温和高温的影响,生长发育明显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使其发育阶段避开低温和高温。

(五)运用光周期理论,在引种特用经济作物时应注意的事项。(P16)

光周期是指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而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发育的某一阶段的形成受光周期的影晌,如花芽的分化与开花、营养器官的形成等。所以要引种一种特用植物时,必需注意:

(1)首先要了解引种品种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特性,以及引种在日照长度的季节性变化,此外还要结合考虑当地的温度条件。

(2)如当地和当时不能满足作物对光的要求,可采用人工增加光照或遮光的方法,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经济目的。

(3)一般说来,由低纬度或低海拔地区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引种时,往往出现生育期延长、发育推迟现象;相反,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向低纬度或低海拔地区引种时,常常出现生育期缩短、发育提早现象。

(六)什么是特用经济作物的品质

含义:一是指产品的形状、大小、色泽、气味、质地、整齐度、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等

物理指标;二是指产品内含物(有效成分的组成和有毒物质含量)。

(七)高产对“源”有什么要求:

一是要开“源”,使“源”丰,即光合产物来源丰富,源源不断;二是这个丰富的源泉持续的时间长,即源远流长;三是“源”与“库”要相适应。

(八)高产对“库”有什么要求:

一是“库”要多,“库”容量要大;二是减少无效“库”,节省用于建无效“库”的开支;三是“库”建成要与“源”、“流”相适应。

(九)如何运用“源、流、库”理论,指导特用经济作物生产?

可从以下几点阐述:

(1)“源、库、流”理论:要想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首先必须有较多的光合产物,好比是“源”头;其次是要考虑作物体内物质的消耗、运转和分配,要减少消耗,尽量多地将光合产物运转到经济部位也即“产品库”中去,产量才能提高。

(2)在生产上要尽可能的使三者协调。生产上为了使“源”更加丰富,通常通过调节作物的群体结构和叶面积大小,使这一动态合理,协调群体与个体、地上部与根系、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前期与后期等关系,来达到源、库、流的协调。

在生产上应注意下列几点:

1)前期叶面积扩大应较快,能较多地吸收利用光能,为后期发展产品器官打下良好基础。如近年推广地黄薄膜育苗移栽,使产量大幅度增加。

2)最大叶面积应与最适季节相配合,以充分利用良好的生育条件,提高产量,在考虑特用经济作物播种期、栽植期时应加注意.

3)“产品库”积累期,叶面积大小与分布应合理,尤其在生育后期,应维持较好的光合性能,大多数作物的经济产量主要来自贮积阶段的光合作用,而贮备物质在最终经济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小.为了高产,必须有足够的光合面积和维持较强的光合能力.有些田块前期生长良好,收后产量不高,主要在于群体结构不合理,后期的光合能力不强,例如由于叶片分布不当,降低透光率,影响株间光照,前期叶面积偏大,发生郁闭,引起中、下部叶片早枯,根系早死,由于肥水不当,造成植株早衰或贪青晚熟,严重影响产品库的积累。因此,生产上必须对后期的群体结构予以特别注意。

4)在栽培上,还可通过品种选育.促控技术等可以明显调节光合产物分配的方向和数量,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源”库”协调关系.此外,栽培措施中采用的摘心、整枝,打权、去叶等传统方法,也都是在调整或控制作物“源”库”的平衡关系.

(十)提高特用经济作物产品品质的途径

(1)重视特用经济作物品种的选育工作

(2)完善栽培技术措施①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②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3)改进与完善加工工艺和技术

(十一)种子休眠的原因

1、种子的休眠(1)种皮的障碍(2种胚形态发育不健全(胚形态后熟)(3)种胚生理发育未完成(种胚生理后熟)(4)种皮或果皮、胚乳、子叶或胚中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十二)打破种子休眠技术

(1)浸种处理:(2)机械损伤种皮;(3)药剂处理;(4)激素处理;(5)冰冻处理;(6)层积处理

(十三)烫种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把待要消毒的干种子装入铁筛中(厚3~5cm),放入沸水中浸烫几十秒钟,迅速取出冷却,稍晾干就可播种。烫种只适应于有较硬外壳的种子。而小粒种子、没有硬外壳的种子多不采用此法。

(十四)论述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P119)

(1)蜜环菌是一种寄生真菌,以菌丝或菌索腐生于枯木或寄生于树根、草根上,从中获取营养。也可以从天麻中获得。

(2)天麻和蜜环菌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其蜜环菌的菌索贴伏于天麻麻体后,菌索分枝顶端生长点逐步侵入天麻块茎皮层,然后以分散菌丝形式,通过细胞间隙扩展或者从细胞壁的纹孔进入细胞内。这时天麻块茎细细胞内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并逐步将菌丝分解、消化,从中获取营养;随着天麻新生块根的生长发育,母麻逐渐衰老,尤其上要入秋以后,其消解吸收的能力逐渐衰退,蜜环菌大量繁殖,分解破坏其组织结构,从中吸引营养,使天麻逐渐成为空壳、腐烂。

(3)蜜环菌侵入天麻块茎是在一定的时期或条件下进行的。一般天麻的休眠期或萌发阶段是蜜环菌最容易侵入的时期,在天麻旺盛生长期,新生块茎上不容易被侵入的。(4)蜜环菌只有在幼嫩时,才能侵入天麻块茎,衰老而呈黑褐色的菌索是不能侵入的。

(十五)薏苡的黑穗病防治

(1)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2)忌连作,也不要与禾本科作物边轮作;(3)发现病株立即拨除烧毁,病穴用5%石灰乳消毒:(4)建立无病留种地,种子单收单藏。

(十六)如何对杜仲进行环状剥皮?

:环状剥皮技术:此技术为近年来才采用的一项技术。适用于生长年限长而形成层分生活跃、再生能力强的,以皮类为产品器官的树木类特用经济作物。在杜仲、黄柏等药用植物中应用较多。环状剥皮后,新皮再生快,4~5年后又可继续剥皮1次,既保护资源,又增加产量,效果很好。但该技术性强,如掌握不好,植株容易死亡或感染病害。

杜仲(1)对象:选取定植10~15年的,长势旺盛、枝叶繁茂、叶色深绿、皮孔多、皮厚3~5mm、无病虫害的植株(2)季节:一般在每年的6~7月。(3)时间:剥皮应选在多云的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进行为宜。

(4)方法:环割、长度、剥皮、保护。

(十七)油桐的雌花形成,在生产上如何使其增产:(P288~289)

(1)油桐为单性花,花芽在混合芽内发育形成,最早是雌蕊、雄蕊并存,一方发育,另一方则败育。

(2)环境对花芽分化影响很大:在高氮、低温、弱光、短日照及土壤和空气湿度较高条件,有利于雌花的形成。

(3)树体的营养状况也会影响雌雄花的分化,营养好,“叶包花,”雌花多。

(4)一般幼龄树,树势旺,有机养料充足,利于向雌花分化。在生产上常用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激素,在花芽分化时,喷施花苞,可利于雌花形成,而达到增产的目的;也可通过栽培管理,加强树体的营养,及时陶汰老龄树,也可以使雌花多形成。

(十八)防止当归的早期抽苔是当归栽培中重要的工作

对有早熟性状和具有易于通过春花现象等遗传性状的品种不能选用;

选用第三年开花结果所结,适度成熟的种子。二年所接的种子以及成熟过度的种子不宜做种

控制苗栽的根重在0.6g以下;苗栽的妙龄在70-110天,即可播种。

苗栽的起挖时间应在9月下旬以后

(十八)特用经济作物在不同时期的需肥量。

作物苗期生长缓慢,吸收N、P、K的速度慢,数量少;产品器官形成期,作物生长发育旺盛,吸收速度明显加快,吸收N、P、K的量一般占一生总量的50%以上,产品器官成熟期,吸收速度和数量显著下降。

(十八)造成栀子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1.是缺乏营养,

2.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

3.是花芽分化期养分供给不足。

4.开花期授粉不完全;

5.病虫害所致

预防措施:

a.科学施肥,前期N肥为主,生殖生长期控制N肥,增施P、K肥,开花后可施(NH)2CO2,以利于坐果,立秋后重施秋肥,

b.喷施植物生长素,C.合理整支修剪。

(十九)影响特用经济作物品质形成的因素

1、影响特用经济作物产品的色泽、形状、质地的气味的因素

2、影响特用经济作物有效成分积累的因素

(1)特用经济作物的基因型、种类和品种

(2)植物体不同器官组织

(3)植物个体发育时期

(4)物候期

(5)环境条件①地理纬度与海拔高度②光照与温度③矿质营养

(6)栽培技术:

(二十)特用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技术

1、间苗、定苗、补苗

2、中耕、除草与培土

3、施肥

4、灌溉与排水

5、植株调整

①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摘心;打杈;摘蕾;摘叶;整枝压蔓;疏花疏果;修根。

②木本植物的植物调整

进行植株调整的作用:一是平衡营养器官与果实的生长,使产品个体增大。二是能使通风透光良好,提高光能利用率,并可减轻病虫危害。三是有利于密植而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和产量,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6、遮荫:利用间套作物荫荫、林下栽培;搭棚遮荫栽培

7、搭架:

8、覆盖

9、防霜防寒其措施:①促早熟;②灌水、施肥;③覆盖、包扎、培土;④熏烟;⑤调节播种期

10、防治病虫害

论述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

1.蜜环菌是一种寄生真菌,以菌丝或菌索腐生于枯木活寄生于树根、草根上,从中获取营养。也可以从天麻中获得。

2.天麻和蜜环菌的关系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蜜环菌的菌索贴伏于天麻麻体后,菌索分支顶端生长点逐步侵入天麻块茎皮层,然后以分散菌丝形式,通过细胞间隙扩展或者从细胞壁的纹孔进入细胞内。这时天麻块茎细胞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并逐步将菌丝分解、消化,从中获取营养;随着天麻新生块根的生长发育,母麻逐渐衰老,尤其在入秋以后,其消解吸收的能力逐步衰退,蜜环菌大量繁殖,分解破坏其组织结构,从中吸取营养,使天麻逐渐成为空壳、腐烂。

3.蜜环菌侵入天麻块茎是在一定的时期或条件下进行的,一般天麻的休眠期或萌发阶段是蜜环菌容易入侵的时期,在天麻旺盛生长期,新生块茎上不容易被侵入的。

4.蜜环菌只有在幼嫩时,才能侵入天麻块茎,衰老而呈黑褐色的菌索是不能侵入的。

杜仲:

杜仲皮的采收

环状剥皮技术:此技术为近年来采用的一项技术,适用于生长年限常而且形成层分生活跃,再生能力强的,以皮类为产品器官的树皮类特用经济植物。在杜仲、黄柏等药用植物中应用

较多。环状剥皮后,新皮再生快,4-5年后又可以继续剥皮1次,既保护资源,又增加产量,效果很好。但该技术性强,植株容易死亡或感染病害。

杜仲,对象:选取定值10-15年的,长势旺盛、枝叶繁茂、叶色深绿,皮孔多,皮厚3-5mm、无病虫害的植株。季节:一般在每年的6-7月份高温多湿。时间:剥皮应选择在多云的阴天或晴天下午4点以后进行为宜。方法:环割。长度:剥皮长度不得长于4米,否则不能再生新皮。

剥皮:先用嫁接刀在干基离地面15~20厘米处环割一刀,再在分枝下方处或按药材规格长度量取1米左右处同样环割一刀,然后在两个环割切口之间纵切一刀,接着顺纵缝将树皮缓慢撕裂撬起,随撕随割断残连的韧皮部,最后将整张的杜仲皮剥下。保护:大面积环剥后,应用2,4-D或赤霉素处理剥皮部位,能促进再生新皮。亦可将剥下的树皮覆盖上,再用麻片松松捆住,防止阳光直射和雨淋,有利透气、保湿和形成层的愈合。当归:防止当归早期抽苔是当归在栽培中的重要工作:

1.是对有早熟性状和具有易于通过春花现象等遗传性状的品种不能选用。

2.选用第三年开花结果所结的、适度成熟的种子。二年所结的种子以及成熟过度的种子,最好不用。

3.控制苗栽的根重在0.6g以下,苗栽的苗龄在70-110天,即可栽种。

4.苗栽的其起挖时间应在9月下旬以后。

5.控制苗栽的储藏温度,最好在-20~-100C范围内。

栀子:造成栀子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一级预防:

1.缺乏营养。

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平衡。

3.花芽分化期养分供给不足;

4.开花期授粉不完全;

5.病虫害危害所致。

预防措施:

1. 科学施肥,前期N肥为主,生殖生长期控制N肥,增施P,K肥立秋后重施秋肥,冬季采果后,重施腊肥。

2.喷洒植物生长激素

2. 3.合理整枝修剪。

油桐:油桐的雌花形成,在生产商如何使其增产:

1.油桐为单性花,花芽在混合芽内发育形成,最早是雌花、胸花并存,一方发育,另一方败育。

2.环境对话芽分化影响很大:在高氮、低温、弱光、短日照及土壤和空气湿度较高条件,有利于雌花的形成。

3. 书体营养状况也会影响雌雄化的分化,营养好,“叶包话”雌花多。

4. 4.一般幼龄树,树势旺,有机养料充足,利于向雌花分化。在生产上用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激素,在花芽分化时,喷施花苞,颗粒雌花形成,达到增产的目的;也可通过栽培管理,加强书体的营养,及时淘汰老龄树,也可以使雌花多形成。

四、简述题

1、简述特用经济作物生物学特性各异的主要表现及生产上利用情况?

答:生物学特性主要表现在深根系与浅根系、喜肥和耐脊、喜温和耐寒、喜湿和耐旱、喜阳和耐阴、及早、中、晚等不同种类。生产上利用这些特性,同时,因地搭配种植,调节了农业生产力,提高单产。

2、我国药用植物在研究与利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第一,扩大了药用部位,使研究向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如人参地上部分也含三萜皂甙,对其加以利用。第二,用国产药用植物代替进口药用植物,通过植物、生药、化学、药理及临床等多方面比较,在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中寻找替代植物,如安息香、马钱子及萝芙木代蛇根木,白木香代沉香等。

3、国际医药市场受重视的药用植物有哪些?

答:有减肥作用的番泻叶、车前子、鼠李、大黄。治新血管病的萝芙木、长春花、山楂。补益作用的人参、冬虫夏草、刺五加、绞股蓝。镇静作用的缬草、粉色西番莲。芳香类的薄荷、小茴香、八角茴香、香茅、洋茴香、莳萝、桉等。保健作用的玫瑰茄、番石榴、酸角。助消化的番木瓜、山楂。生产甾体的薯蓣、剑麻、干草等。

2、我国香料植物最重要的科有那些?

答:有松科、柏科、樟科、芸香科、唇形科、桃金娘科、伞形科、菊科、蔷薇科、檀香科、木犀科、龙脑香科、金粟兰科、牻牛儿苗科、莎草科、败酱科、胡椒科、禾本科、蘘荷科、木兰科、杜鹃科等。

6、为什么特用经济作物的品质成因有地道性?

答:因为它的有效成分种类、比例、含量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在特定的气候、土壤、生态等环境条件作用下的结果,甚至生境独特,而对环境(如冬虫夏草)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其品质成因具有特定的地域性即地道性。

4、糖类甜味剂主要指哪几种物质?它们的特性及在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

答:主要有糖甙类、糖醇类及甜味蛋白,它们有低热植和无热植特性,能防治由糖类物质引起的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龋齿等疾病。

5、物性农药的特点及利用情况?

答:植物性农药的特点是具有成本低、残毒少、无污染、易降解,与环境及生物相容性较好等特点。目前已开发出苦楝、烟碱、鱼藤酮等系列植物性农药,作为防治害虫的“第三代新型农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6、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并加以简要叙述。

答:①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的综合作用,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将对特用经济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②综合作用中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改变常会引起其它因子明显变化,植物生长受到显著影响。

③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作物一生中,对生态因子的需要是分阶段的变化的。

④生态因子的同等重要性及互补、互促作用。同等重要指的是各因子之间的不可替代性,如光、热、水、气、无机盐等因子。互补、互促作用如CO2浓度增高与弱关照下对光合作用的补偿,强光照,CO2浓度饱和点提高,CO2被充分利用,光合强度高。

⑤生态因子的间接作用,指地形因子的间接作用影响到光、温、雨、风、土等直接因子,从而影响作物。

⑥生态因子的数量特点,生态因子对特用作物的作用是在一定的强度和范围内的,这就是它的数量特点。在范围内作物是量的变化,当达到或超过临界数量时就会产生质的变化,如温度最低、最适、最高,在最低、最高两临界值的数量处,并持续一定时间,作物有可能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7、作物的光周期理论在引种特用经济作物时有哪些实践意义?

答:在引种时首先要了解该种作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特性及引种地区日照长度的季节变化,结合考虑当地的温度条件。一般说,低海拔、低纬度向高海拔、高纬度引种,往往出现生育期延长,发育推迟;相反出现生育期缩短,发育提早现象。原因是暗期、高温促生育期缩短;反之光照、低温使生育期延长。在生产实践中还可以人工控制光照时间及温度高低,进而达到控制开花时间及营养器官形成时间。

8、特用经济作物的品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特用经济作物作为有特殊用途的植物,其产品首先应在形状、大小、色泽、气味、质地纤维长度等方面符合国家对产品质量的标准要求,其次在产品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组成上也要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再其次就是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9、在特用经济作物栽培过程中,怎样根据生产的需要来强化作物的代谢类型?

答:栽培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有效成分,用人为的方法创造适合某种类型的代谢条件

来加速某种代谢过程,使有效成分大量地形成和积累。例如对碳水化合物型植物,加强磷、钾及潮湿环境,可促代谢、提高积累,而对蛋白质类型植物,采用合理适时的氮素营养及干旱等,可促转化,加速生物碱积累。

10、提高特用经济作物产品品质的途径有哪些?

答:①重视特用经济作物品种选育工作,应在品质育种、良种提纯复壮方面开展工作。

②完善栽培技术措施,提高种植技术和栽培技术。(首先建立合理的轮、套、间种植方式,使土地营养均衡,利用空间搭配。其次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运用得到,如播种、密度、施肥、灌溉、收获时期和方法等。)③改进和完善加工工艺和技术,防止有效成分损失和变质。

11、简述生产上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

答:①浸种处理:用冷水、温水或冷热水交替浸种,可起到软化种皮、增加透性、促进萌发,还可使种皮内发芽抑制物质被浸出,种子萌发。

②机械损伤种皮的方法:对一些种皮具有不透水性的种子,放入电动磨米机,或加入粗沙、碎玻璃等使磨擦划破种皮,也可直接剪破种皮,使种子吸水萌发。

③药剂处理的方法:用药剂处理种子表面的油、蜡、胶粘液及发芽抑制物质,促进种子萌发,有的种皮坚硬用一定浓度硫酸浸种腐蚀后水洗。

④激素处理:对需要生理后熟的种子,播种前用激素处理,可帮助完成后熟,直接播种。

⑤冰冻处理,促使坚硬种皮破裂,促使种子发芽。

⑥层积处理,对后熟期较长的种子,将吸水浸泡的种子与湿沙间层放置,沙持水量大约50%左右,并根据处理对象控制好温度和时间。

12、简述植物营养繁殖的生物学基础?

答:植物营养繁殖的生物学基础是,第一,利用植物器官的再生能力,使营养体发根或生芽而成为新的独立个体。第二,利用植物器官愈伤的特性,将枝或芽移植到其它个体上,形成新的个体。第三,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使其细胞、组织、器官变成新的独立个体。

13、嫁接繁殖的优点有哪些?嫁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嫁接繁殖能选择和利用砧木的矮化、乔化、抗寒、抗旱、耐涝、耐盐碱、抗病虫等性状来增强栽培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同时保持接穗的优良种性,植株生长快,结果早。在嫁接繁殖时要注意选择接穗和砧木种类,要有一定的亲和力,砧木还应有易繁殖,抗逆性强等特点;接穗应选健壮,充实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不选结果枝和徒长枝。

14、育苗移栽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优点有:苗床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育壮苗,省种子、肥料、农药,按规格和时间移栽,密度合理,保证苗全、苗壮,增多茬口,发挥地力。缺点有:移栽时根系受损,生长弱,又易受病虫危害,移栽费工。

15、田间管理的任务是什么?

答:在植物整个生育过程中,根据其需要,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条件,使植物生长健壮,达

16、在人参的生产栽培中,为什么要人为损伤其芽苞?

答:因为在人参的根茎部除有芽苞外,还有潜伏芽,当顶端芽苞受损不能正常发育时,根茎节上的潜伏芽就发育成越冬芽,从而形成双茎参至多茎参,叶多,光合能力强,所以芽苞受损后形成的双茎或多茎是人参增产的一项措施。

17、简述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

答:蜜环菌是一种兼性实生真菌,当其菌索与天麻块茎接触后,逐步“侵入”天麻块茎中,然后以菌丝形式进入块茎细胞,天麻块茎细胞逐步分解、消化菌丝细胞,从中获取营养供天麻块茎生长需要。反之在秋天母麻块茎衰老、消耗吸收能力弱。蜜环菌大量繁殖,天麻块茎组织结构解体,变成空壳,腐烂。

18、简述红花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答:常见病害有锈病、炭疽病、褐斑病、花腐病、轮纹病、根腐病;虫害有长须蚜、菊蚜、红花实蝇等。对病害的防治主要选排水良好地轮作,结合1:1:100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液,50%退菌特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对虫害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40%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

19、简述菊花年生命周期。

答:菊花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年生命周期现象,每年当日平均气温升至10℃以上,种子或地下茎隐芽萌发,幼苗出土,4~5月移栽定植,经2个多月营养生长。8月下旬转入生殖生长,花芽分化,孕蕾,11月以后菊花盛开,授粉种子发育,翌年1月种子成熟,地上分枯死,年生命周期完成。

20、简述杜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答:杜仲属阳性植物,喜光不耐阴,栽培时密度不宜过大,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左右,耐寒性强,在-21℃以下能自然越冬;喜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在600㎜,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才能种植。在年降雨达到1000㎜的地区生长良好。土壤PH值5~7.5之间均可生长,过湿、过酸、过碱生长不良,土深肥沃排水好的沙质土最适宜生长。

课程准则-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李春龙(2015)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课程标准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而制订,用于指导特种经济作物栽培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高职高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也可适用于园艺技术、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四、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农学、林学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学生所设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研究特种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关关系,从而找出特种经济植物生长发育的理想环境条件,制定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本门课程与作物栽培学、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基础、植物与植物生理等专业课息息相关。本课程以以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不断优化知识体系,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五、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特种经济作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 2.掌握各类食用特种经济作物如雪莲果、魔芋、蛇瓜、甜叶菊、芦笋等栽培的关键技术。 3.掌握各类药用特种经济作物如金银花、当归、川芎、薄荷、石斛、丹参、麦

冬、泽泻、川贝母、三七、天麻、黄连、川白芷等栽培的关键技术。 4.掌握各类药食两用特种经济作物如生姜、牛蒡、川明参、紫背天葵、芥蓝、荆芥、球茎茴香等栽培的关键技术。 (二)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种子育苗和无性繁殖(扦插、分株等)育苗。 2.能够对各种特种经济作物进行田间管理。 3.能够对各种特种经济作物进行收获、加工、留种。 4.能够对各种特种经济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 (三)素质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2.分析、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科学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在课程实践中,能够探索和分析特种经济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自然现象,探索规律性的认识。 4.团队协作共事能力,对“三农”有初步认识。 六、课程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就业岗位为目标,进行课程规划设计,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探索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创新,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的综合考核体系,与企业深化合作,共同开发适合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校企共建精品课程,这是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国际劳动组织大力推广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解决学生态度层面的问题,再解决技能层面的问题,首先学生要对课程要有兴趣,才会去学习课程的专业技能。2、实行“双证制”培养模式,该课程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及培训,可直接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花卉工、蔬菜工、绿化工、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第 1:2 章: 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经济林种质资源:含有种质并能够生产种质的所有经济树种的繁殖材料,包括经济树种的种子和各种类型的繁殖器官或组织。 经济林品系:从某一经济树种栽培品种群中发生基因突变或性状分离产生的新类型,以及在品种培育过程中,通过对自交:杂交或其他育种方式培育的后代进行多代单株选择而获得的新类型。 经济林品种:在一个经济树种种内,具有来源相同:特有性状一致:以一定繁殖方式能保持遗传特性稳定: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经过正常育种程序培育并通过相关部门审定的一群栽培植物,是一类可直接应用于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经济林种质资源。 第 3 章: 经济林的生命周期(年龄时期):指从卵细胞受精产生合子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大树,开花结实,直到衰老、更新、死亡的全部过程。 幼树期:指经济树木从苗木定植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或开始受益的这段时期。 初产期:指经济树木从第一次开花结实(或受益)到进入大量开花结实(或受益最高)为止所经历的这段时期。 盛产期:指经济树木进入大量开花结实(或受益高峰)的这段时期。 变产更新期:指经济林树木生长势开始逐渐减弱,产量逐步下降,直至几乎没有经济产量为止的这段时期。 经济林的年生长周期:经济树木在一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 顶芽:着生在枝或茎顶端的芽 侧芽:着生在叶腋入的芽 定芽:顶芽和侧芽均着生在枝或茎的一定位置上 不定芽:从枝的节间、愈伤组织或从根以及叶上发生的芽 叶芽:萌发后只长枝和叶的芽 花芽:萌发后形成花或花序的芽 混合芽:萌发后既开花又长枝叶的芽 休眠芽:芽形成后,不萌发的芽 活动芽:芽形成后,随即萌发的芽 隐芽(潜伏芽):有的休眠芽深藏在树皮下若干年不萌发 芽的导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 芽的萌芽力:树木叶芽萌芽能力的强弱 芽的成枝力:枝条上的叶芽萌发后能够抽成长枝的能力 芽的早熟性:有些树种在当年形成的树梢上就能连续形成二次梢和三次梢的特性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库完整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 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持续农业——指既能保证食物安全,又能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加速 走向市场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 3.引种——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4.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 变过程。 5.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质的变化。 6.S形生长进程——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 线呈S形。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 7.作物的物候期——即人为制定的用于判断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作物形态特征,或者说~就是 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一个人为标准。 8.种子寿命——指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 9.休眠——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停止萌发的现象。 10.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11.自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的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等)。 12.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白菜型油菜、向日葵)。 13.常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但异交率在5%以上(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等)。 14.作物的感光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 特性。 15.作物的感温性——是指一些二年生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冬黑麦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 温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6.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大豆、烟草、晚稻等。 17.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小麦、油菜等。 18.中性作物——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四季开花的作物,如荞麦。 19.定日性作物——只在一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的作物,如甘蔗12.75h。 20.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 的营养生长期。 21.生物学起点温度——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 22.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 23.生殖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24.叶龄余数——即总叶数减去已抽出的叶数。 25.叶龄指数——即已抽出的叶片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比。 26.经济系数——即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27.相对生长率——单位重量的植株在单位时间增加的重量。 28.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干物质。 29.比叶面积——也叫比叶重,即叶面积与叶干重的比值,用于衡量叶片相对厚度。 30.作物生长率——即群体生长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2017年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

【2017年整理】经济林栽培学复习资料经济枃栽培孥 一、名词解释 1、经济枃: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癿癿枃木。木材不是经济枃癿主产品。 2、经济枃栽培:一般是挃从经济枃育苗开始,经过经济枃营建、栽培管理,到经济枃产品采收整个生产过秳。 3、根颈:是地上部和地下部营养物质亝换必经癿通道称为根颈。 4、萌芽率:枝条上癿芽萌収枝条癿能力。 5、成枝力:枝条上癿芽萌収成为长枝,>15Cm,癿能力。 6、芽癿异质性:果树不同部位癿芽体,由于所处环境、营养状况有差异,造成芽癿质量、生长势、饱满秳度等差别,称为芽癿异质性。 7、芽癿早熟性:芽体在形成当年卲萌収癿特征。 8、顶端优势:活跃癿顶端分生组织抑制部侧枝,侧芽,癿生长、生长势和分枝角度癿现象。 11、垂直优势:直立生长癿枝条生长势旺,接近水平戒下垂癿枝条生长势弱,枝条弯曲部位癿芽其生长势超过顶端癿现象。 12、叶面积系数:单位面积上所有经济枃木叶面积总和不土地面积比值。 17、自花授粉:同一个品种相互授粉癿现象。 18、异花授粉: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癿现象。 19、自花结实:通过自花授粉而形成癿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癿产量癿果实癿现象。 20、异花结实:通过异花授粉而形成癿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癿产量癿果实癿现象。

21、单性结实:子房未叐精而形成无种子果实癿现象。 22、无融合生殖:一般是挃不叐精也収生収芽力癿胚癿现象。 23、雌雄异熟:雌雄同株戒异株中,雌蕊和雄蕊不能同时期成熟癿特性。 24、有效授粉期:是用胚珠癿寿命不从授粉至叐精所需时间差来表示。 25、花粉、胚囊癿败育:花粉戒胚囊在収育过秳中由于某些因素癿影响,出现中途退化,萎缩、収育中止等现象。 26、经济枃宜枃地癿选择:从整体生境中,选择适宜经济枃生长収育癿小生境,如小气候、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小地形、海拔高度等。 27、适地适树:是挃栽植树种癿生物孥特性和栽植地癿环境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収挥双方癿収展潜力,达到该树种在该环境条件下和当刾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癿最佳产量水平。 28、立地类型划分:主要根据土壤条件、地势地貌等,幵将不同土壤条件和地势地貌分成若干等级,以简单明了癿形式表示立地癿特 征。 29、经济枃癿栽植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栽植苗木癿株数。 30、水土流失:由陈水引起癿地表徂流所造成癿土壤侵蚀。 31、立体复合经营模式:是挃组成枃分癿树种、作物癿种类搭配科孥,表现出结极优化、规范,幵有不其相适应癿栽培管理、经营癿配套技术,达到功能多样、效益高癿目癿,在一定癿范围乀内具有普遍癿推广应用价值。 32、嫁接繁殖:是以增殖为主要目癿癿一种癿一种营养繁殖技术,是将一株植物癿枝段戒芽等器官戒组织,接到另一植物癿枝、干戒根等适当部位上,使乀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癿植株。 33、接穗:嫁接在砧木上癿枝戒芽体。 34、砧木:带原根承叐接穗戒接芽癿植株。 35、芽接:在枝条上剥叏带少量木质部癿单片芽体嫁接在砧木上癿嫁接方法。

【免费下载】作物栽培学总论

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作物和作物生产 1.简述野生植物、栽培植物及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根据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可将作物分成几类?请举例说明。 3.哪些农作物起源于中国?哪些农作物在世界上分布较广? 4.谷类作物与禾谷类作物有何区别? 5.主要禾谷类作物包括哪几种? 6.主要豆类作物包括哪几种? 7.北方主要薯类作物包括哪几种? 8.我国主要纤维作物是哪几种? 9.我国主要油料作物是哪几种? 10.作物生产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1.简述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2.简述作物生产目标及其与作物栽培学的关系。 第四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1.简述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作物栽培中种子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器官种类。 3.什么叫作物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 4.经济系数在作物生产中有何意义?各类作物的经济系数范围一般是多少?经济系数与作物产品器官的种类及其化学成分有何关系? 5.简述作物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 6.作物生育与温度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7.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温度三基点有何变化? 8.积温在作物生产中的含义和意义各是什么? 9.作物的冷害和霜害有何区别? 10.何谓作物的需水临界期?各类作物的需水临界期一般都在什么阶段? 第五章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潜力 1.简述作物的产量潜力及增产途径。 2.简述提高作物品质和效益的途径。 作物栽培学各论(一) 第一章小麦 1.麦类作物一般包括那些作物? 2.简述我国小麦的种植区划。根据各区的生态特点应种植何种类型的专用小麦? 3.简述全国及河北省的小麦生产概况。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 2、光补偿点:把植物的光合积累与呼吸消耗相对等时(即表观光合强度等于零时)的受光强度。 3、生物产量:是植物一生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净的干物质重量 4、涝害:指长期持续阴雨,致使地表水泛滥淹没农田或田间积水,或土壤中水分过多缺乏氧气,根系呼吸减弱,最终窒息死亡。 5、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期限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6、特用经济作物:对人类有特殊利用价值的,为人类栽培的植物。 7、光饱和点:把植物的表现光合强度处于最大值时的植物受光强度。 8、春化作用: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9、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1g干物质时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10、“源”:指产品器官中积累的光合产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凡绿色器官都是光合产物的“源”,同时也是能量的“源”。 11、温度三基点:最适点、最低点、最高点 12、温周期现象: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呈同步的现象。 13、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发育的某一阶段的形成受光周期的影响。 14、光合生产率:用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增加干重的克数。 15、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基、叶等)培育成独立的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6、春化作用现象: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临界日长:指凡能引起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小日照长度和短日照植物的最大日照长度。 17、“流”:指通过输导组织,由“源”流向“库”的可溶性物质的液流,主要指有机物质,同时带有能量。 18、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交配后所形成的种子通过一定的培育过程产生出新植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1 (1)

特色作物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特用经济作物:指为人类所栽培的有特殊利用价值的植物。主要包括药用、香料、色素、饮料、淀粉、甜味剂、纤维、油脂、除虫植物等。 2、色素植物:指体内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的植物,可提取用各种食品、饮料的添加剂及用作染料。 3、环境:指生物有机体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合,包括对生物有机体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 4、耐寒作物:耐–1~–2℃低温,短期耐–耐–10℃低温的作物。 5、光饱和点:植物光合强度处于最大值时的受光强度叫光饱和点。即再增加光 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这时的光照强度虽然可被叶片吸收,但不能用于光 合作用,而是以热的方式释放出来。 6、蒸腾系数: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1克干物质时所消耗的水分克数。 7、生物产量:生物产量是指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总量(干物质重量)。 8、种子千粒重:指1000粒自然风干种子的重量,以g为单位。 8、种子用价:指在供试样品中纯洁而又能发芽的种子所占的百分比。 9、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指用植物的根、茎、叶、芽作插穗,将其插入基质中, 使其生根、生芽,形成独立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10、植物有性繁殖:植物有性繁殖指经植物雌雄配子融合后形成种子,由种子再产生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 12、光补偿点:人们把植物的光合积累与呼吸消耗相等时(即表现光合强度等于零时)的受光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13、生物产量:是植物一生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净的干物质重量 14、涝害:指长期持续阴雨,致使地表水泛滥淹没农田或田间积水,或土壤中水分过多缺氧气,根系呼吸减弱,最终窒息死亡。 15、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期限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16、特用经济作物:对人类有特殊利用价值的,为人类栽培的植物。 17、光饱和点:把植物的表现光合强度处于最大值时的植物受光强度。 18、春化作用: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19、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1g干物质时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20、“源”:指产品器官中积累的光合产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凡绿色器官都是光合产物的“源”,同时也是能量的“源”。 21、“流”:指通过输导组织,由“源”流向“库”的可溶性物质的液流,主要指有机物质,同时带有能量。 22、“库”:指贮存光合产物,同时也指贮存了能量的器官。 影响“库”的积累的有两方面的因素:a光合产物的消耗,b光合产物的运转和分配“源”的形式:外因: a光合面积的大小, b光合能力(强度), c光合时间内因:a.作物的遗传特性, b.叶片的状况,c.物质转运的源库关系 23、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期限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参考书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参考书 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2001生态学《基础生态学》,孙儒泳,高教出版社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R度与等级,邬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森林生态学》,李俊清,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高等木材学《木材科学》,李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Forest Products and Wood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hird edition).J.G..Haygreen and Bowyer J.L.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03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004林木遗传育种《林木遗传育种学》,王明庥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林木育种学概论》,王明庥、张培杲,中国林业出版社《现代遗传学教程》,贺竹梅,中山大学出版社 《植物分子遗传学》,刘良式,科学出版社 2005森林培育《森林培育学》,沈国舫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人工造林技术概论》,张建国等著,科学出版社2007 《森林培育的理论与技术》,张建国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 2006森林经理学(含测树学)《森林经理学》,于正中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森林经理学》,亢新刚,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测树学》(第二版),孟宪宇,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007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C++程序设计基础》,孔丽英、夏艳、徐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版)》(第3版),[美]Clifford A.Shaffer著,张铭、刘晓丹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008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中国林业出版社 《园林花卉学》,刘燕,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陈俊愉,中国林业出版社《植物学》,强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学》,王礼先,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慈龙骏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经济林学《经济林栽培学》(第3版),谭晓凤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年《经济林育种学》,胡芳名、龙光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年《果树栽培学总论》(第4版),张玉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3001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四版),陈晓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植物生理学》(第二版),王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植物生理学》(第二版),武维华,科学出版社2008 3002昆虫学(含普通昆虫、森林昆虫)《普通昆虫学》,彩万志等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普通昆虫学》,许再福主编,科学出版社 《昆虫学》(上、下册),南开大学等五校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森林昆虫学》,李成德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森林昆虫学通论》,李梦楼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3003动物学《普通动物学》(脊椎动物部分),刘凌云、郑光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保护生物学原理》,蒋志刚主编,科学出版社 3004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英)罗杰.珀曼,侯元兆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作物栽培学总论(农学112)

作物栽培学总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 2、作物栽培学: 3、生长: 4、发育: 5、生育期: 6、作物的生育时期: 7、作物的物候期: 8、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9、生物产量: 10、经济产量: 11、经济系数(收获指数): 12、作物产量: 13、叶面积指数LAI: 14、源: 库: 15、作物营养临界期:。 16、温度临界期: 17、同伸关系,同伸器官: 18、生理需水: 19、生态需水: 20、生态适应性: 二、简答题 1、生长和发育的关系。 2、“S”形生长过程及其应用。 3、作物的生育期、生育时期和物候期的区别。 4、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其调控。 5、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限制因子和调节措施。 6、作物的源、库、流理论及其应用。 7、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有哪些? 8、作物的分类。

是非题: 1 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2 大多数双子叶作物的根系是须根系。() 3 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延长,甚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 4 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数、每穗实粒数、粒重。() 5 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其中粮食作物分为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三小类。() 6 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支配。() 7 我国的种植业结构以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为辅,饲料作物很少。() 8 作物影响土壤具有双重性,即一方面消耗土壤养分,另一方面破坏土壤结构。() 9 作物器官的源库划分标准不是绝对的。() 10 收获指数较高的作物产量必然高。()

(整理)《特用经济植物栽培技术》复习纲要.

《特用经济植物栽培技术》复习纲要 《特用经济植物生产技术》是为农学、林学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学生所设置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研究特用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关关系,从而找出特用经济植物生长发育的理想环境条件,制定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 复习的重中之重的章节为:一、总论 :第二、第三、及第四、五、六章。总论点考试的70%。 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是指特用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关关系的理论基础;其基本方法就是分析和解决所研究的特用经济植物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具体的技术方法。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试题共100分.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单选15*1,多选5*2)、名词解释(5*3)简答题(5*6)、论述题(2*15)共33个小题。教材为李彦生、袁继超等编著的《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一书 一、特用经济作物的特点 1、什么叫特用植物? 2、其主要特点: (1)、复杂多样性:种类、栽培品种的特性(旱生、湿生、阴生、阳生、不同海拨高度的要求、蔓生、产品的不同部位,、、、、、、)、繁殖方法的多样性(有性、无性);而分为不同区域。 (2)、是一门年轻的边缘交叉学科 涉及的基础学科有: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栽培学等(能说出2~3个即可);历史长,但人工栽培品少,技术落后,不深入。 (3)、对产品品质性状要求严格 在种植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开拓新的栽培品种(品种选育、生物和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2)解决紧俏、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栽培问题 (3)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 (4)加强无公害、规范化栽培的研究(GAP) (5)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川农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经济林栽培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第1:2章: 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经济林种质资源:含有种质并能够生产种质的所有经济树种的繁殖材料,包括经济树种的种子和各种类型的繁殖器官或组织。 经济林品系:从某一经济树种栽培品种群中发生基因突变或性状分离产生的新类型,以及在品种培育过程中,通过对自交:杂交或其他育种方式培育的后代进行多代单株选择而获得的新类型。 经济林品种:在一个经济树种种内,具有来源相同:特有性状一致:以一定繁殖方式能保持遗传特性稳定: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经过正常育种程序培育并通过相关部门审定的一群栽培植物,是一类可直接应用于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经济林种质资源。 第3章: 经济林的生命周期(年龄时期):指从卵细胞受精产生合子发育成胚胎形成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大树,开花结实,直到衰老、更新、死亡的全部过程。 幼树期:指经济树木从苗木定植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或开始受益的这段时期。 初产期:指经济树木从第一次开花结实(或受益)到进入大量开花结实(或受益最高)为止所经历的这段时期。

盛产期:指经济树木进入大量开花结实(或受益高峰)的这段时期。 变产更新期:指经济林树木生长势开始逐渐减弱,产量逐步下降,直至几乎没有经济产量为止的这段时期。 经济林的年生长周期:经济树木在一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 顶芽:着生在枝或茎顶端的芽 侧芽:着生在叶腋入的芽 定芽:顶芽和侧芽均着生在枝或茎的一定位置上 不定芽:从枝的节间、愈伤组织或从根以及叶上发生的芽 叶芽:萌发后只长枝和叶的芽 花芽:萌发后形成花或花序的芽 混合芽:萌发后既开花又长枝叶的芽 休眠芽:芽形成后,不萌发的芽 活动芽:芽形成后,随即萌发的芽 隐芽(潜伏芽):有的休眠芽深藏在树皮下若干年不萌发 芽的导质性: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着大小、饱满程度等差异的现象 芽的萌芽力:树木叶芽萌芽能力的强弱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经济林栽培学 (英文):Nonewood Forest Culture 课程编号:144059 课程学分:2.5 课程总学时:40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前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林木育种学、土壤学或生态学二、课程内容简介 经济林是是当今林业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林种,《经济林栽培学》属于实践应用性学科,主要内容是介绍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种类、分布规律与经济用途;阐述经济林生长发育过程的规律、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阐述主要种类经济林木的繁殖、造林的原理和相应技术、以及土壤与树体的管理技术。本课程与《森林培育学》有一定的交叉,但苗木繁殖与树体整形修剪是本课程的特色,也是讲授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地域进行系统的经济林造林规划设计,发现和实际解决代表性经济林木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掌握以开花、结实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林木生长发育的一般性规律、造园设计的一般性流程,以及以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为特色的树体管理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经济林木的早期丰产、稳产、优质。 基本要求:原理性知识讲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1学时) 一、认识经济林及其栽培意义 二、经济林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经济林栽培的发展趋势 五、经济林栽培学的任务 复习思考题 1. 经济林的《森林法》定义。 2. 我国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中国经济林木资源分类与分布(1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采用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经济林的种类有初步的感受和认知; 2.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林分布的气候决定论。 第一节经济林的分类 按植物种的不同、原料类别和经济用途的范围进行分类第二节我国经济林生产的特点 第三节中国经济林分布 一、四大影响因素 二、我国经济林的分布区域 第四节经济林栽培区划 一、目的、意义 二、经济林栽培区划的原则 三、我国经济林栽培区划的依据 四、我国主要的经济林建设开发区 复习思考题

课程准则特种经济作物栽培李春龙

课程准则特种经济作物栽 培李春龙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课程标准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要求而制订,用于指导特种经济作物栽培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高职高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也可适用于园艺技术、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四、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农学、林学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学生所设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研究特种经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有效成分积累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关关系,从而找出特种经济植物生长发育的理想环境条件,制定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本门课程与作物栽培学、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基础、植物与植物生理等专业课息息相关。本课程以以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不断优化知识体系,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五、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特种经济作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 2.掌握各类食用特种经济作物如雪莲果、魔芋、蛇瓜、甜叶菊、芦笋等栽培的关键技术。 3.掌握各类药用特种经济作物如金银花、当归、川芎、薄荷、石斛、丹参、麦冬、泽泻、川贝母、三七、天麻、黄连、川白芷等栽培的关键技术。 4.掌握各类药食两用特种经济作物如生姜、牛蒡、川明参、紫背天葵、芥蓝、荆芥、球茎茴香等栽培的关键技术。 (二)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种子育苗和无性繁殖(扦插、分株等)育苗。 2.能够对各种特种经济作物进行田间管理。 3.能够对各种特种经济作物进行收获、加工、留种。 4.能够对各种特种经济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

经济林栽培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厂原材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2.经济林栽培学:是研究经济林栽培理论及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3.发展经济林意义:(1)是种植业最旺盛的经济增长点;(2)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重要作用;(4)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4.我国发展概况:面积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树种、品种多样化;储藏加工能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增加。 5.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1)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2)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3)经济林产业化过程低,第二第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低下;(4)经济林总体发展水平不高;(5)管理体制不顺。 6.我国发展潜力:市场需求潜力大、可供发展的土地资源面积大、科技潜力大、群众发展经济林的内在积极性高涨。 7.发展趋势:适生区化;基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矮化密植;种类的多样化和良种化;无公害化;产品优质化;储运加工设备和手段现代化;旅游观光。 8.我国经济林分布的特点:(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2)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3)充分利用土地,开展多种经营,多用途、多方面开发利用;(4)家生野生同时利用,广生生产门路。 9.经济林树木分类:果品类、木本油料类、香料调料类、饮料类、木本中药类、农药类、树脂树胶树漆类、料染料类、纤维类、栓皮活性类软木类、放养类、森林蔬菜类、淀粉类、色素皂素及维生素类。水果亚类:柑橘、香蕉、苹果、葡萄;干果亚类:核桃、板栗、柿子、枣;杂果亚类:山楂、杏、李子、樱桃、无花果、石榴、猕猴桃。食用木本油料亚类:油茶、核桃、油橄榄、香榧、油棕、文冠果、榛子;工业木本油料亚类:油桐、乌桕;香料亚类:山苍子、桉树、樟树、花椒、八角、松树、柏木、玫瑰;调料科亚类:八角、花椒、桂皮。 10.影响经济树木分布的因素:气候条件;地质和地貌;土壤条件;植物本身的适生能力和繁殖传播能力;人为的干预作用。 12.经济林区划的意义:为了解决缺乏全国统一的经济林树种、品种的栽培区划。 13.中国经济林区划分为4级:第一级为气候带,第二级为干湿区,第三级为亚区,第四级为小区。 14.经济林栽培区划:在研究经济林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区划原则,对经济林的地理分布进行区域划分,为开展经济树木的引种驯化、指定经济林的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5.经济林区划的原则:可持续性发展原则、遵循自然规律的原则(自然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协同性规律)、整体环境与局部环境相协调的原则、环境因子中的综合作用与主导作用的原则、环境的空间结构的原则。 16.生长:是指树体重量和体积的增加,是量的变化,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增大体现出来的。 17.发育:是指经过一定时期营养生长的积累,细胞组织开始分化,进入性成熟,出现繁殖器官,开始开花结果,是质的变化。 18.经济树木的生命周期:指经济树木一生中个体生长发育的变化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幼年期)、结果始期(始收期)、结果盛期(盛收期)、结果衰退期(收获减退期)、衰老更新期。 19.年周期:经济树木在一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性变化。 20.向心更新:徒长枝形成的树冠同样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的规律形成的新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使得优势部位逐渐下移。 21.离心生长:以根颈为中心,根和茎均以离心的方式进行生长,根具向地性,茎具背地性。 22.离心秃裸:以离生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根冠的自然打枝。 23.物候期:经济林每年都会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并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性,如萌芽、展叶、抽枝、开花、结果、落爷休眠等现象。 24.物候期的划分:萌芽期、展叶期、抽稍期、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期、变色期、落叶休眠期。 25.物候期的特点:顺序性、重演性(重叠性)。 26.经济树木的生命周期:(1)营养生长期:从苗木定植到第一次开花结果为止。特点:以营养生长为中心,树体离心生长旺盛,地下和地上占据的生长空间迅速扩大。措施:保成活、土肥水管理;促生长、幼树整形。(2)结果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要点总结考试包过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作物生产和作物学的地位,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作物栽培学性质。 难点:作物生产的本质与地位,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作物与作物学 作物: 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农作物作物林木作物 狭义的作物: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即粮、棉、油、麻、丝、茶、糖、烟和饲料等物。又称大田作物。 对广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的行业就是种植业。 对狭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就是作物栽培。 作物学:一般指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遗传改良的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 作物学范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 探索通过生长调控、管理优化决策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作物遗传育种学——主要研究作物种质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遗传改良以及种子生产等理论、方法和技术 作物学性质应用学科:自然学科: 主要应用于——对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获取产品高产、优质、高效; ——产品生产过程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科:人类所需的农产品数量、质量的安全平衡人类所从事的作物生产利用的资源的平衡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 作物生产的特点:作物种植的地域性作物生产的持续性 作物种植的季节性作物生产的综合性作物生长的周期性 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人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重要的生物质能源 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2个规律: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 1个关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个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 研究对象:以农田作物栽培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作物及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习题集(原稿)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习题集(含答案) 一、填空: 1、特用经济作物生物学特性各异,容易搭配、、种,合理利用土地。 2、我国药用植物的主要分区有、、、、、。 3、有的药材为一些地区的地道药材,如川芎、枸杞、当归、大黄。 4、有的药材为一些地区的地道药材,如川牛膝,白芷、紫草、人参。 5、国际医药市场需求量大的药用植物主要有、、、、、、、等。 6、淀粉主要用于、、、等领域。 7、7、生态因子依其性质分为、、、、五类。 8、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作物、,甚至造成。 9、特用经济作物的与温度关系非常密切,并且温度是决定其的主要条件之一。 10、温度的变化可引起、、、等生态因子的改变。 11、通常情况下特用经济作物阶段要比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敏感。 12、温度对特用经济作物的影响主要是和两方面。 13、积温表现出相对的,因此可用来表示作物对的要求。 14、温度的周期性变化是指温度的变化和变化。 15、特用经济作物通过春化作用的方式有和的低温春化。 16、对一些特用经济作物的春化与的效应有时是可以相互代替,相互影响的。 17、对绿色植物来说,是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开花结实期,减弱会引起结实不良或发育终止。 18、一般光照强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19、夏季在我国北方高纬度地区,作物生长期,但生长季节中每天的日照时间,作物仍能正常。 20、作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是生长向生长转化的必要条件。 21、临界日长是区别与的日照长度标准,即每天24小时内光照时间为 小时。 22、对短日照作物来说,重要的是满足较长的,对长日照作物来说,重要的是满足较长的,它们才能开花结实。 23、起源于低纬度地区的作物多为型作物,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多为型作物。 24、在光周期效应中,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可以抑制长日照作物的发育,因此生产中必须把光周期与结合起来。 25、短日照作物在低纬度地区进入光周期,通过是时间也。 26、长日照作物在高纬度地区进入光周期,通过是时间也。 27、短日照作物由北向南引种时,营养生长期,开花结实。 28、光波长范围为,可见光波长范围为。 29、波长小于是紫外光,大于是红外光。 30、可见光中,光合作用最有效为光,其次为光,光很少被利用,是由于反射和透射结果。 31、光能加速长日照作物生长发育,延长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 32、光能加速短日照作物生长发育,延长长日照作物生长发育。 33、作物获取水分主要是靠的吸收作用。 34、植株生长在潮湿土壤中根系一般较。 35、土壤湿度过大时,根没有。 36、土壤湿度较小时,植物发达。 37、植物严重缺水称为干旱,它包括干旱和干旱。

经济林栽培学章节学习重点1-田晶

章节学习重点:(此为我按照老师画的重点于考试前自己总结,再结合两套试卷复习,考试没有任何问题O(∩_∩)O) 第一章:绪论 1、五大林种:用材林(Timber forest)、防护林(Production forest)、经济林(Economic forest)、薪炭林(Fuelwood forest)、特殊用途(Special use forest) 2、什么是经济林? 经济林就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调料、饮料、药材等为主要目的林木。 Economic forest refers to the forest which the main purpose i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ruits and nuts, edible oils, beverages, spices,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3、经济林栽培的意义 ①It is the necessity for life use and for industry use; ②poverty relief,prosperity the market and economy; ③It is raw material for export. (此处为老师课堂上翻译的,与试卷答案有所不同,老师说关键词写出即可,不看语法) 第二章:经济林分类与栽培规划 1、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特点: ○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2资源分散,分布不均 ○3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2、经济林的分类: 根据果实解剖结构,可将经济林分为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和柑橘类。 According to the anatomy structure,the fru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rupe ,berry ,pome ,nut ,and orange。 3、经济林的分布: ○1气候因素决定了经济林木大的地带性分布区域,同时对小的局部区域的分布产生影响 ○2经济林木自身的适应能力、忍耐能力和繁殖传播能力对其分布产生巨大影响 ○3古地质历史和气候的变迁也影响着经济林木的分布 ○4人为的干预作用 第三章:生态环境对经济林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态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由各个环境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经济林的生态环境,是指经济林所生存的地点(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周围空间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地貌因子、生物因子 此处应牢记这四个因子的英语表达,11级学生考试的选择题有,并且是多选。 第四章:经济林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生长:指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只要由细胞的分裂和增大实现 2、发育:是植物构造和功能的变化过程,是性成熟的过程,从细胞水平看,发育是细胞机能的转化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林栽培学(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88594--四川农业大学经济林栽培学(本科)期末备考题库88594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按照年干燥度的划分标准,在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绝大部分为()。 A.半湿润区 B.干旱区 C.湿润区 D.半干旱区 正确答案:C (2)树木全部根系重量占植株总重量的()。 A.25~30% B.35~40% C.15~20% D.20~25% 正确答案:A (3)经济树木修剪过程中,用于营养生长的角度宜小,用于生殖生长的角度宜大,大致呈()角度。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正确答案:B

(4)通常情况下,枝条如能及时停止生长,()质量最好。 A.枝条基部的芽 B.枝条中部的芽 C.枝条先端的芽 D.枝条顶芽 正确答案:D (5)经济林木育种的方针是()。 A.以选为主,选、引、育结合 B.以引为主,选、引、育结合 C.以育为主,选、引、育结合 D.应大力推行杂交育种 正确答案:A (6)下列经济树木中,()属于生根困难的树木。 A.银杏 B.核桃 C.乌桕 D.桂花 正确答案:B (7)以下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无明显的极性运输,在果树上应用时,其效果有明显的局限性,即基本不移动。 A.IAA B.NAA

C.2,4-D D.GA3 正确答案:D (8)油茶绝大部分花蕾是在()上分化,占新梢的98%。 A.春梢 B.夏梢 C.秋梢 D.冬梢 正确答案:A (9)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时,最适宜根的生长。 A.30~40% B.40~50% C.50~60% D.60~80% 正确答案:D (10)树种、外植体来源不同,培养基选择也不同。目前,以()培养基应用最广。 A.DKW培养基 B.WPM培养基 C.MS培养基 D.White培养基 正确答案: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