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 冲刺专题三中国对外关系

中考历史 冲刺专题三中国对外关系

中考历史 冲刺专题三中国对外关系
中考历史 冲刺专题三中国对外关系

初三历史中考冲刺专题3

中国对外关系

一、复习策略

(一)考纲解读

1、理解和掌握本专题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丝绸之路、闭关锁国、求同存异等。

2、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政策、表现、重大事件和影响。

3、掌握中国近现代的外交政策、活动、成就和影响。

4、知道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脉络。

(二)策略设计

本专题复习,一要注意理解每个时期外交政策的含义,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这些政策提出的内容及影响。二要理清历史线索,明确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变化。三要结合政治常识,了解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与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关系。

(三)复习要点阐述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

①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②唐朝的对外交通:

陆路:从长安向东→朝鲜;从长安向西→敦煌→葱岭→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

海路:从登州、扬州→朝鲜、日本;从广东→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2、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1)中外政治上的友好交往

①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给日本倭奴国国王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

②唐朝: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③元朝: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

④明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

⑤清朝: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

(2)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①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其他地区。

②东汉: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特产运到中国。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③唐朝:朝鲜的牛、马、麻、人参等输入唐朝,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输入朝鲜。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不断运往波斯、西方。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传到大食、非洲和欧洲。

④宋元:越南占城稻在北宋时传入我国。中国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到非洲一些国家。

⑤明朝: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入我国。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和药材等土特产。

(3)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4)中国文化的外传

①科学技术: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元朝时火药武器传到欧洲。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②生产技术: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③文学: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唐诗传入朝鲜、日本。

④文字: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

(5)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①农作物品种: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中国。

②生产技术:唐朝时从印度传入了熬糖法。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③科学技术: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④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及印度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⑤宗教: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6)中国古代友好交往的典型代表事例

①张骞通西域

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为后来的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②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通过丝绸之路而进行的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③遣唐使:日本政府派到中国交流的使节团。来华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对日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

④玄奘西行:唐朝著名僧人玄奘,到天竺求法,回国后整理的《大唐西域记》是今天人们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⑤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历尽艰辛,到日本讲授佛经。同时还向介绍中国医药、建筑、书法等知识。

⑥郑和下西洋

目的:明朝前期,为了加强同海外联系宣扬国威,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概况:1405年-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7)中国古代的反侵略战争

①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我国的倭患严重。明朝海防松弛,百姓身受其害。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后来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政策,在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1624年荷兰又入侵台湾。郑成功率军经过激烈战斗,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③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发动雅克萨之战,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

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8)秦汉至明清朝的对外政策

①两汉时期,中国空前强大,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展开频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密切了中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交往,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②隋唐时期,海、陆丝绸之路更加畅通,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唐朝与日本、天竺、波斯、大食及东罗马帝国的交流更加频繁,前所未有,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③宋元时期,一方面海外贸易发达,另一方面中国科技西传,尤其是三大发明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④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有四大特征:一是官方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二是由于欧洲殖民者的不断骚扰,对外交往贯穿了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是统治者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外商来华,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四是西学东渐,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⑤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政策的含义:是指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一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二是清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生事”,推翻它的统治。

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限定通商口岸;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提高关税,抑制进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清代闭关锁国的影响: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9)古代中国中外交流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①原因:第一;中国古代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是吸引周边国家来我国学习的根本原因。第二;开放的对外政策是推动中外交流的重要条件。第三;随着科技发展,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陆路和海路两条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是中外交流源源不断的客观条件。第四;郑和、玄奘等人都对中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影响:中外频繁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都有重大影响。一方面,兼容并蓄的政策,不仅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我国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科技、政治、经济、文化源源不断地外传亚、欧、非,推动了整个世界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的文明进步,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形成了以中华文化圈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10)明清时期由对外开放转为闭关自守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是落后的封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闭关自守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1)原因:从主观因素看:①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古老的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能依靠强化君主专制,加强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等手段来维持封建统治,封建统治者必然害怕和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入。②几千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是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在落后闭塞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因循守旧、骄傲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

从客观因素看:①从明中期到清前期,中国先后遭到外国骚扰和侵略: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为了防御外国侵扰,封建统治者采取了消极的“闭关自守”政策。②清政府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后,各地反清斗争持续不断,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更是此伏彼起。尤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同东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联系,为“反清复明”而斗争,这也是清政府实施闭关政策的一个客观原因。

(2)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②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3、新中国的对外交往

(1)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外交也是屈辱的外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万隆会议: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5)中美建交: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

(6)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7)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

中国近现代历史表明,不实现民族独立,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富强、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可能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②我国对外关系的成就: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外交配合军事取得了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胜利;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同英国、葡萄牙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

4、中美关系

(1)近代美国侵略中国的阶段特点及表现:

①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1899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 政策前。追随英法等国参加列强对华侵略的战争,充当配角。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

②1899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 政策-----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逐渐从配角上升为主角,取得在华的优势地位。

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支持中外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最初扶蒋反共,失败后实行“封锁禁运孤立”的敌对政策。

④1979年建交至今。友好发展是主流。双方也有摩擦、矛盾。

(2)认识: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有关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5、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

①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

②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③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1945):从局部侵华到全面灭亡中国的侵略阴谋破产。

④二战后——中日建交前(1945—1972):追随美国,呈敌对状态,但民间往来不断。

⑤中日建交至今: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对待历史问题和边界问题摩擦不断。

二、典例剖析

例1、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是: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例2、明代对外关系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首次与非洲国家交往②开始遭到西方殖民者侵略

③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④开始接触西方先进技术

A.②③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从明朝开始,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出现转折。中国开始遭到西方殖民者侵略(如葡萄牙)和东方日本的侵略,中国还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如扫除倭冠的斗争)。这一时期,中国和西方国家也有友好的经济文化交往,如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就体现了这一点。

答案:C

例3、世界文明是在不断的碰撞与交融中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材料二20世纪上半期,有着自己文化与传统的亚非拉国家,在沿着原有轨迹缓慢行进的同时,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更强烈的冲击,还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正在寻求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民族解放之路,不少国家建起了现代政党,制订出资产阶级性质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刘宗绪《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三暴力作用在降低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二战以后虽然接连发生局部战争,但并未出现世界大战的危险。美苏冷战对峙,曾几次走到军事对抗的边缘,但最终都以妥协的方式得到缓解。大国间限制战略性武器的谈判,以及平息地区性战争问题的谈判不断进行,取得一定的进展。对话和妥协日益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首选手段。文明的进步还体现在各国各地区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

──《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20世纪上半期亚非拉国家“受西方资本主义更强烈的冲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要回答这时的中国是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民族解放之路的?

(3)二战以来,新中国在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倡导用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国内问题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试分别举例说明。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现象?在强调文明多元化和民族化的今天,你有何认识?

答案:

(1)态度:汉唐积极吸收外来文明;清代排斥外来文明。影响:汉唐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大发展。尤其是唐代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汉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文化基础,清代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阻断了中西文明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史文明的落后。

(2)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人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加紧侵略亚非拉地区。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制订民主革命纲领。大革命失败后,领导了三次武装起义,进攻敌人的中心城市。失败后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带领队伍上井冈山,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理论,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香港、澳门问题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范例。

(4)现象:不同类型文明之间不断地发生碰撞与交融。认识:历史上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各个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有宽容心态理解和尊重人类社会不同文明等。

冲刺练习

一、选择题

1、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

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2、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D.郑和下西洋

3、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4、“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5、《尼布楚条约》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明成祖B.郑成功

C.康熙帝D.顺治帝

6、“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是()的名言。

A.戚继光B.郑成功

C.郑和D.康熙帝

7、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

8、新中国成立后,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基于此,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决议。请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哪一年()

A.1970年B.1971年

C.1972年D.1973年

9、下列属于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影响的是()

A.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B.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

C.中国外交政策出现“一边倒”现象

D.中国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10、我国历史上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D.唐太宗

11、在活动探究课中,同学们畅谈从玄奘、鉴真事迹中所获得的启示不包括()

A.不畏艰险

B.勇于开拓

C.和平使者

D.追求名利

12、现在,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原因()

A.那些华人是在唐朝时迁居到国外的

B.唐朝时才开始与这些国家交往

C.唐朝时才开始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13、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4、首次扭转了近代史上中国对外战争屡败局面,洗刷了百年民族耻辱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红军长征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D.抗美授朝的胜利

15、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16、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十年后”中美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C.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尼克松访华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日本的唐招提寺内,有一座鉴真和尚坐像,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鉴真和尚坐像,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的原因是什么?

18、中外关系历经了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到闭关锁国,近代的屈辱,和现代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嬗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材料二明朝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三广州十三行

材料四鸦片战争前清朝无常设机构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活动,鸦片战争后,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理对外事宜。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材料五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我们积极倡导和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反对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原则,支持公道,伸张正义,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明两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趋势,分析唐、明两朝“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条件,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拓展的历史意义。

(2)对比材料一、二和材料三,说明中国古代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述这种外交政策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双重影响?

(3)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你对清朝后期外交的认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根据材料五概括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试就中国外交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19、中华文明经历了一个吸收世界文明、日益丰富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摘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三

材料四“老公在读MBA,儿子在看NBA。”“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Google(网络搜索引擎之一)。”

──网友语录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中华文明发展的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2)明代由国外引进玉米、甘薯等农作物新品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来《泰西水法》《坤舆万国全图》等。分别指出上述事物传人中国后产生的主要影响。

(3)指出材料二体现的三种基本主张,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点。

(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中国在吸收世界现代文明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5)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

20、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亚非会议图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请回答:

(1)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及作用是什么?

(2)APEC的全称及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3)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4)联系所给信息,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

一、选择题

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汉历史地位的认识。China是秦汉的音译单词,反映了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与唐朝无关。

3、大唐僧人玄奘不远万里、历经艰辛到天竺求取佛经,翻译经书,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4、鉴真6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5、康熙帝领导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军,迫使沙俄与中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两国边界问题。

6、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准备工作和最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郑成功的名言。

7、199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8、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9、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

10、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架起中外沟通的桥梁。

11、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是唐朝对外交往中的典型事例。从玄奘、鉴真事迹中感受到他们作为和平使者,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最终铸就了中外交往史上的佳话。D项追求名利应当排除。

12、唐朝时中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唐都城长安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13、清朝前期实行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和交往的“闭关锁国”政策,广州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出海口。

14、抗日战争的胜利,首次扭转了近代史中国对外战争屡败的局面,洗涮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要转折点。

15、本题考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二、综合题

17、(1)鉴真东渡。

(2)他在日本传播唐文化;日本人民纪念他。(意思相近即可)

18、(1)发展趋势:“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拓展,唐朝时最远抵达波斯湾,明朝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发展的条件: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领先;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统治者政策开放。

历史意义:从水路进一步拓展了东西两大外交圈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中国同欧亚非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2)外交政策变化:由开放政策转向闭关锁国政策。

双重影响:暂时保护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抵制作用。

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为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埋下了祸根。

(3)认识:清政府改变了传统外交观念,开始了近代外交。清朝后期的外交活动是在列强侵略的形势下进行的,是被动屈辱外交。

(4)改革开放后外交成就: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国策;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推动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5)认识:开放与交流是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越是进步、领先,越容易开放,越是落后、倒退,越是封闭;开放则强大,封闭则落后;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道路。

19、(1)历史信息:建筑、雕塑、乐舞深受外来文明影响;佛教与中华文明的融合(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

(2)影响:粮食总产量提高,有利于人口增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介绍欧洲先进水利技术;有利于国人了解世界。

(3)主张: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特点:侧重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学习外来文化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不同的政治派别采纳不同的思想主张(多种学说交织、交替;从学习西方到以俄为师)。

(4)政府主导,全面开放;吸收、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发展市场经济);进入信息时代;外来文化融人民众日常生活。

(5)认识: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先进文明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吸收世界文明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20、(1)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亚太经合组织,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政府积极促进世界和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成就;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等角度答题均可。(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END-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七大专题复习讲义(精品)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七大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及襄阳好日 本专题重点掌握重要朝代:秦、汉、三国、隋、唐、元、明、清 主要掌握重点朝代在维护国家统一上采取的措施及成就(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边疆的管辖、港澳台问题),侧重民族关系和对边疆的管辖等。 一、秦朝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2)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历史上影响深远)。 经济上: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 文化上: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 军事上(对边疆的管辖):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②开发南疆,兴修灵渠。(长江与珠江) 二、汉朝 1、文景之治:汉高祖、文帝、景帝共同措施:吸收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文帝、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西汉初实行重要制度:分封制。 2、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西汉) ①政治上: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②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 ③对边疆的管辖:派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影响: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从此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与匈奴有战有和:汉初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原因:西汉国力强盛,汉武帝雄才大略。)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候,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意义: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丝绸之路(汉武帝时期开辟):A、运送物品:丝和丝织品。B、路线:从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汉武帝以后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三、三国时期 1、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结果:曹操退守北方,孙权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又向西占四川。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与三国有关的历史名人和故事: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讲的是诸葛亮凭借才智,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他创造的八阵图,成就了千古英名。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到隆中三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其成就大业。和刘备同去的还有关羽、张飞。 与诸葛亮和襄樊有关的成语:三顾茅庐、马踏檀溪、水淹七军等。 2、三国时期与台湾的关系: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台湾地区的联系。

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精心整理 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三考试网 1(1)秦汉:①徐福东渡的故事;②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③东汉光武帝,汉委奴国王金印;④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人日本。 隋唐:①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②贸易往来频

繁;③突出人物:鉴真和吉备真备;④日本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长安的样式)。⑤日本出土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 辽宋金元:都与日本有频繁的贸易往来。 (2) 中国 (3) 鲜、越南等,初步形成于汉朝,隋唐时期最终完成。其特点是以汉唐文化为源流向周边传播。周边国家文化以汉唐文化为模本,深深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 (1)与印度半岛的关系 汉朝: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频繁经济文化

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印度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隋唐:①互派使节。②以佛教为纽带,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中国创立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 (2) 传。 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 元朝: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1)陆上丝绸之路 开辟条件:①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②西域都护设

立,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③甘英出使大秦,进一步了解西行路线;④汉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疏勒、大宛、安息、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 (3) 7次,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⑤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国家地区多。⑥意义:是中国历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⑦局限性: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没有推动海外贸易新时代的到来。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没有

关于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与危机,但就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之间的合作关系。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等多方面因素。美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乃至对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与及其大的影响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与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并且中美两国都具有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实力,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就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与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就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就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总体上说就是极端复杂的,但又就是简单的利益问题,中美关系实际上就就是两国利益之间的相互利用关系而已。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就是通过世界现代经济的全球化联系在一起的,美国一方面要抑制中国的发展,一方面又害怕中国的动荡引发的世界经济动荡,因此,美国又不得不忐忑不安的瞧到生机勃勃的中国在逐渐崛起,甚至威胁到她的霸主地位,于就是美国一方面要表面上支持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又忧心忡忡的不愿中国强大,甚至在各方面打压中国,不愿使之富强。 从保持世界与平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中美两国都需要从战略高度与长远角度来瞧待与处理中美关系,全面推进二十一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造福两国与世界人民。目前双方一致同意,推动互利双赢中美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对于分歧与摩擦可通过平等磋商妥善解决,中美关系里面有一个最基本的定律,就就是从冷战结束之后,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增大,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中国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中国,只就是需要的层次与方面不一样,但双方已经形成依存的关系。既然就是依存的关系,里面必然有相互利益之间的关系,也有问题的关系。 中美关系存在的问题更多就是战略问题,像越南问题,讨论问题都就是跟战略关系相关的。冷战之后有很大的变化,集中讨论战略关系情况发生问题,扩展了亚太地区的金融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出来之后要谈怎么克服金融危机的问题。朝鲜半岛问题出现谈论怎么克服朝鲜半岛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现在中美交往越来越频繁,交往面越来越扩大,有两军交流,经贸交流,文化、教育等等各个方面的交流,还包括关于反恐问题,打击跨国犯罪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中美两国具有一致的瞧法。 中美关系就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瞧,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与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而且对于美国来说台湾问题就是中国现在比较注意的问题,国美多次干涉台湾问题,因为美国害怕中国统一以后影响到它的世界霸主地位。 稳定同美国关系,就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就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与谐。美国就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她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就是不争的

北师大版2019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 大国崛起(附练习与答案)

大国崛起 知识点链接 一、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但因各国实际情况和环境的不同,各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道路也就明显不同。主要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第二种途径: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第三种途径: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二、主要国家 (一)英国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加入了殖民掠夺的行列,占有了包括北美在内的广大殖民地。 2.1688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最终夺取政权;1689年,英国国会通 资产阶级统治。 3.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在这次生产领域的变革中,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史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这一系列领域的重大突破使英国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强国的政治因素是 经济因素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发展较为缓慢,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5.20世纪初,英国与法、俄两国结成了三国协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战胜方,但在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原有的霸主地位有所动摇。 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遭受严重削弱;战后在美国的援助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逐渐复苏,与其它西欧国家结成欧洲联盟,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二)美国 1.18世纪后期,为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1776.7.4),实现了民族独立,美国诞生。 2.1861-1865年,林肯通过南北战争,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实现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大障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九年级历史中国对外关系中考冲刺专题

中国对外关系 一、复习策略 (一)考纲解读 1、理解和掌握本专题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丝绸之路、闭关锁国、求同存异等。 2、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政策、表现、重大事件和影响。 3、掌握中国近现代的外交政策、活动、成就和影响。 4、知道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脉络。 (二)策略设计 本专题复习,一要注意理解每个时期外交政策的含义,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这些政策提出的内容及影响。二要理清历史线索,明确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变化。三要结合政治常识,了解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与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关系。 (三)复习要点阐述 1、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 ①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②唐朝的对外交通: 陆路:从长安向东→朝鲜;从长安向西→敦煌→葱岭→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 海路:从登州、扬州→朝鲜、日本;从广东→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2、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1)中外政治上的友好交往 ①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给日本倭奴国国王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 ②唐朝: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 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③元朝: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 ④明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 ⑤清朝: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 (2)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①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其他地区。 ②东汉: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特产运到中国。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③唐朝:朝鲜的牛、马、麻、人参等输入唐朝,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输入朝鲜。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不断运往波斯、西方。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传到大食、非洲和欧洲。 ④宋元:越南占城稻在北宋时传入我国。中国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到非洲一些国家。 ⑤明朝: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入我国。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和药材等土特产。 (3)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4)中国文化的外传 ①科学技术: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元朝时火药武器传到欧洲。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②生产技术: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③文学: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唐诗传入朝鲜、日本。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

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 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

中国对外关系史 复习资料

】《中国对外关系史》复习资料 1、天下观念 中国传统世界观念的核心即天下观从属于总体的“天道—天理”观念,它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中国与“他者”的关系上,天下观的本质是一种华夏文化中心论,其秩序是“中国治下的和平”。 从对外观念的角度而言,天下观念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中国人习惯于以自身即人类、以中国即天下的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界,从文化意义上形成了“天朝型模”的世界观,即以自我为中心,不以平等看待外国。这影响了我们反观自身和审视外族与世界的视角,导致我们在受到侵略时严重的心理失落,思考中外关系的正常思路被长期扭曲。 天下观念对中国人对自己国家身份的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一直以朝代名称代替国家的固定封号,在身份认同方面,国人一方面具有天下一统的大同理想,一方面重视乡土观念,然而却缺乏民族观念,对民族国家的意识不强。这导致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在近代之前始终未能产生。 此外,天下观念中的大同理想,使我们在对外关系中崇和尚礼,很重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际道义而非国际法。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习惯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因此稳定周边、立足亚太成为我们一段时期内摆脱外交困境的出路。 天下观念在体制上和结构上已然崩溃,但却并未导致天下关怀的精神崩溃。天下观念曾经给了中国人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的呵护,走向民族国家观念则使中国人失去了这种呵护,因此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我们只有从民族国家向着天下出发,才有可能摆脱那种现成的符号框架与区域性限定,才有抵达更高的人性的可能性。 2、朝贡体制 朝贡体制是天下观念在中国王朝统一时期的成熟的制度构建。是指附属国向宗主国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贡,以表明国家间关系形态。因为主要表现为物品交换,又称为朝贡贸易,是东亚独特的一套政治、礼治、贸易上的国家关系形态。它来自于商代中央与地方、王朝与附庸之间的礼仪关系,这种礼仪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统属关系。该体制在唐宋时期达到第一个顶峰,在明清时期达到第二个顶峰。 “华夷”秩序是朝贡体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天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朝贡体制的制度化过程就是将传统的“华夷”观念制度化的过程。根据朝贡国与中国或中原王朝的关系之亲疏远近,可以将这种关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一般性的朝贡关系”和“名义上的朝贡关系”。 朝贡体制的特点有:对朝贡国来使的表文的格式、来使的时间、贡道、贡使团人数、携带货物或其他物品的数量、船数等均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采用册封制度对朝贡体制的政治权利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详细教案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沈阳市76中学刘娜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外的友好交往,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作用。 2、为促进中外交往而不畏艰难、百折不回的友好使者们,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文字材料的阅读,梳理已学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2、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从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史学观。 三、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整理、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 2、对外交往的意义 教学资源: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引出课题:大屏幕上出示四幅图片(张骞拜别汉武帝、鉴真像、玄奘像、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请学生观察每幅图片说出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根据事件的共性归纳今天的复习主题。 2、指出对外交往分两种形式: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这四幅图片反映的都是和平交往。 二、复习旧知 教师: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 汉朝/西汉 1、汉朝 (1)大屏幕出示张骞拜别汉武帝的图片 提问:这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张骞通西域。 提问: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是什么?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提问:汉朝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的机构是什么?西域都护府。 观察西汉疆域图:西域都护府管辖的范围包括我国现在的什么地区?新疆 (2)提问:张骞出使西域不仅打通西域和汉交往的通道,而且还开辟了中国和欧洲、非洲大陆的通道,这条通道的名称?丝绸之路 出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学生观察图片。 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3)出示文字材料,指定一名学生朗读。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起来。中国除丝绸之外,铁器、漆器、麻织品等也传到西方。领先世界的冶铁技术也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西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中,共同创造开发了中国的统一、辽阔的疆域与繁荣的民族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其民族与文化、疆域与统一,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地理环境中的民族关系——半封闭内向型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各民族的内聚趋势 中国的地理环境,从边界的自然环境来看,除东部与南部临海,其他边界大多被山脉、高原、沙漠所阻隔,自然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地理区域。这种环境,一方面阻断了区域内各民族与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密切的交往,使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一体,而中国历史上多次分裂后而统一的版图都基本相似也得益于该地理环境。 而从内部环境来看,内部地形变化多样,又造成了各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北方是蒙古高原,以草原游牧民族为主,相继有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和蒙古等部落和民族;东北既有茂密的森林丘陵又有辽阔的东北平原,主要以狩猎民族为主,相继有东胡、肃慎(满族祖先)、乌桓、鲜卑(锡伯族祖先)、室韦(蒙古族祖先)、契丹和女真等族;西北地区是一系列的山脉和沙漠,其间有绿洲适合人类发展,不少民族在此孕育了绿洲文化,相继有塞人、乌孙、月氏、匈奴、突厥、回纥和蒙古准葛尔部等居住;西南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以藏、羌等半农半牧的高原民族为主,自古就有吐蕃(藏族祖先)、门巴、羌、白、苗、傣等几十个民族。 这些周边地区的民族,与边界外的联系被自然地理屏障所阻断,而中原地区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平原、丰富的资源物产和先进的文化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所以,尽管周边民族之间互相也有一定的流动与交往,如东北的鲜卑、室韦等民族向西进入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突厥向西北扩张等,但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四边少数民族总是向着中原方向发展的,这是地理环境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内聚的影响。 二、政治中的民族关系——“中原—四方”的“天下一统”格局和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的名称,是从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在古代,中国是指国家领域的中心部分,而整个国家的概念是以“天下”、“四海”、“海内”等词来称呼的。中国历代皆认为天下既包括中原地区,也包括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有“天下一统”的思想。尽管在国家之内有华夏和狄夷的区分,有民族歧视的观念和政策,但几千年来,“夷夏一体”、“四海一家”的思想始终与这些民族歧视的观念并存。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执行或多或少的善待异民族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境内都包括了众多的民族,“夷蛮狄戎,犹错处内地”,而即便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也往往是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几千年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华夷之分的概念逐渐淡漠,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则日益深入人心。至清末民初,各民族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和中国的国家概念。 几千年来,中国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之下允许多种类、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也是多民族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皇帝

中美关系专题复习

高考专题:中美关系专题复习 1·背景材料 关注2004年至2005年高考前有关中美关系的热点材料,如中美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做法、中美两国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与纠纷、影响中美关系的台湾问题等。 2·知识回顾 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之一,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极其重要的主要国家双边关系。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以攫取侵华特权。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土台湾。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失时机。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从此,美国在华侵略势力一天天扩大。 (3)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在中国的代理人。 "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从而实现了控制中国(20余年)的目的。在此期间美国对华商品输出(1931年)跃居第一位。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人战争。为打败共同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的抗战有力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力图称霸世界。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学生中心>>同步学习资源>>复习检测>>七年级下册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综合检测题 山东冯静 一、单项选择题 1.酷爱旅游的小明准备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一次西部旅游,请你指出他不能游览到的文化遗址 A.四川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敦煌莫高窟 D.吐鲁番火焰山 2.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3.汉朝时,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A.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B.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C.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汉朝 D.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和非洲 4.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 A.隋唐时期,日本派学问僧、留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来中国学习 B.日本曾大量出土唐朝的货币“开元通宝” C.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多年,并在唐朝做了官 D.日本的茶道在唐朝时传入中国 5.如右图:唐朝时,我国和各国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下列原因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6.祖国历史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下列史实中,不是为建立和谐民族关系而进行的是 A.昭君出塞 B.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 7.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8.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9.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在四大发明西传的过程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 A.西方传教士 B.大秦安敦王朝使者 C.阿拉伯人 D.中国航海家 10.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著作中(右图)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南京 11.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中美关系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创意版】.docx

专业课件1 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 對於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就我個人而言的看法是"美国最终也不会拿中国怎么样"。这种态度算是一种对中美关系侥幸的心理。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模式也来越突出,中美之间肯定要出现更多的矛盾,也会发生冲突,但是归根到也不会形成全面的战略对抗,更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只要我们不去挑战美国的霸权,不触动美国的霸权体系,不染指美国的战略领地,美国就不会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美国还有更多的敌人需要对付。美国或许还要时不时地整我们一下,但不会处心积虑地想把我们整垮整倒,更不会往死里整。支持这种主张的根据也有两点:一是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以解决世界上的许多问题。二是中国也拥有巨大的核毁灭能力,人类发展到了今天,再也不会发生世界性的大战了,中美之间不可能形成全面和全方位的对抗。中国只有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准备就可以了,就完全能保证中国的发展强大.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美之间究竟能不能和平相处,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严峻的斗争,最终走上战略对抗的道路. 中美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國必須抓住機遇,處理好與美國的核心問題,達成長期合作的夥伴關係.為穩定世界格局和和平做出貢獻.

中国历史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民族关系 姓名XXX 学号;学院;班级年级;1 摘要:中国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关系形态。从总体上来说,历史上民族关系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民族群体动态平衡过程。由于阶级社会的这一决定性条件,民族关系的调整核心实际上是各民族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调整和关系的调适,而大量的各民族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的调整并不在各朝代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之列,属于地缘、经济等民间需求的自然结果,只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借助了王朝政策的力间需求的自然结果,只不过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借助了王朝政策的力量。 关键词: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历史民族关系调整;历史民族融合 参考文献; 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丁龙召,李晶主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2)单静,中国民族关系和谐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3)施芳,中国史史学研究论述[D]云南大学,2012. 正文: 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题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虽然在文化上的发展程度不同,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都有重要的贡献。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1.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中原战乱,诸侯争霸,华夏族内部及与其他少数民族之 间的相互交往,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华夏族(汉族)的形成。 2.秦汉时期:这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 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由于少数民族的大批内迁,形成了中华民族大 融合的第一次高潮,各民族间的共同斗争及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主要特征是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加快。 4.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此时汉族政权衰微,少数民族政权强盛,各少数民 族为推进自身的发展,纷纷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使汉化进程加快。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此时期民族融合的特 征是:民族政权对峙和少数民族汉化。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的事,不是年年月月天天都要发生的事;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事,确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进行的,因而我们认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群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各族人民基本生活的需要乃是无声的律令,它能够冲破一切障碍而力求满足。就

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自从1972年中美两国互相打开大门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限合作到全面来往的发展过程。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尽管迂回曲折,麻烦不断,但两国关系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之后,认真回顾中美关系走过的34年历程,分析中美两个大国今后的关系走向,不仅对中美人民十分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 3 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夕,是两国发展官方关系的初始阶段。 这一阶段前后历时6年,是反对前苏联政权的对外扩张政策这一共同战略利益把两个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国家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毛泽东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历史性握手。这期间,周恩来先生、基辛格博士以及两国的许多有识之士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双方发表了着名的“上海公报”,自此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往来的不愉快历史。 第二阶段:自1979年1月1日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到1989年,是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三阶段: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历时约10年,两国关系进入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步增长的阶段。 两国关系存在的积极因素是:第一,领导人见面比过去更加频繁,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强互信,促进合作;第二,两国贸易和双向投资迅速增长,2005年两国贸易超过了2000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的主要外来投资国,中国企业也开始在美投资,迅勐发展的经贸关系是两国政治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第三,在国际方面,两国在反恐、防核扩散、打击走私贩毒、预防疾病(SARS、禽流感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了有效合作;第四,布什总统一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有利于双方共同维护台海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第五,两国议会、智库及新闻界人士开始大量交流,有利于增进互相了解,推动互利合作。 近10年来两国关系面临的不利因素是: 第一,美国内一部分人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视中国为美国价值观所不容的对象,再加上两国媒体加以炒作,致使“中美互为对手”的噪音始终不绝于耳,既大大束缚了两国政治家腿脚,也影响了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 第二,中国2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在美国引起了正反双向反应,一方面工商界表示热烈欢迎,政界、知识界表示有条件的欢迎,另一方面一部分美国人则认为中国的发展会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不同声音使人困惑,

周年热点:2020中考历史周年热点

周年热点:2020中考历史周年热点周年专题的事件是历史热点,热点也是知识点,也是中考的考点。通过周年热点的复习,把历史和时政热点紧密联系起来。同学们看这些周年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来把热点和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 (二)整体看历史,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要从世界历史的角度了解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历史。 (三)历史知识点是固定的,但历史方法是活的,是动态的,复习时要动态看历史,活学活用。 【“逢五大事”】

【“逢十大事”】 【中国历史·部分热点】1. 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

1840年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60周年 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125周年

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割三岛、赔两亿、增开四口、开设工厂。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120周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光绪帝。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内容:赔款最多,禁止反帝,拆毁炮台、驻兵要地,划使馆界、设外务部。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2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6. 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