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和作用特点比较

(完整word版)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和作用特点比较

(完整word版)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和作用特点比较

附件一: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和作用特点

分类及代表药物作用特点不良反应

耐酸青霉素窄谱,可口服。轻度敏感菌感染、恢复胃肠道反应青霉素V 丙匹西林非奈西林期巩固和防止感染复发的预防用药

耐酶青霉素可口服,抗菌作用不及青霉素,用于耐胃肠道反应、皮疹本唑西林

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双氯西林

氟氯西林

广谱青霉素类对G、G均有杀菌作用,对G优于青霉胃肠道反应、皮疹氨卞西林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用于各种敏

阿莫西林感菌引起的全身感染。氨卞西林用于脑

海他西林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

酚氨西林菌引起的脑膜炎治疗;可用于幽门杆菌引

起的消化性溃疡及伤寒、副伤寒的治疗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G+、G均有效,不耐酸,仅供注射用。大剂量神经毒性、皮羧卞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作用强大。疹、胃肠道反应哌拉西林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所引

黄卞西林起的各种感染。哌拉西林抗铜绿假单胞

菌强度为羧卞西林的4-46被

替卡西林呋卞西林美洛西

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对部分G杆菌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胃肠道反应、皮疹、美西林痢疾志贺菌、克雷伯杆菌等作用强。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替莫西林铜绿假单胞菌无效。用于尿路感染(大

匹美西林肠埃希菌)、肺炎、肠道感染、软组织

感染

1

药理学--青霉素

青霉素 综述: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但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对本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注入体内可致癫痫样发作。大剂量长时间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药或降低剂量可以恢复。 分类: 按其特点可分为: 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等。 青霉素V类:(别名:苯氧甲基青霉素、6-苯氧乙酰胺基青霉烷酸) 如青霉素V钾等(包括有多种剂型)。 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号)、氯唑青霉素等。 广谱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 抗绿脓杆菌的广谱青霉素:如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呋苄青霉素等。 氮咪青霉素:如美西林及其酯匹美西林等,其特点为较耐酶,对某些阴性杆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效差。 药理作用: 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肌注或皮下注射后吸收较快,15~30min达血药峰浓度。青霉素在体内半衰期较短,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螺旋体、梭状芽孢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拟杆菌有抗菌作用。 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氏菌亦具一定抗菌活性,其他革兰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本品敏感性差.本品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

浅析青霉素的药理作用、过敏及注意事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71536722.html, 浅析青霉素的药理作用、过敏及注意事项 作者:林会明杨光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3期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一下青霉素的药理作用、毒性、副作用以及过敏原因,过敏后应该 怎样处理,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关键词:青霉素;药理;毒性;过敏 一、青霉素药理药效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 胞壁,而人類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 ,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 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对该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注入体内可致癫痫样发作。大剂量长时间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药或降低剂量可以恢复。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肌注或皮下注射后吸收较快,15~30min达血药峰浓度。青霉素在体内半衰期较短,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 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青霉素用于敏感菌或敏感病原体所致的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心内膜炎、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 二、青霉素药物毒性 青霉素是各类抗生素中毒副作用最小的,因为其作用机理在于破坏细胞壁形成过程和结构,而人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对人体基本没有药理毒性,但大剂量青霉素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中毒。青霉素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在于青霉素的提纯不足,其中的杂质容易使人体过敏。 ⒈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严重的过敏反应为过敏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率为0.004%~0.015%,Ⅱ型变态反应为溶血性贫血、药疹、接触性皮炎、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Ⅲ型变态反应即血清病型反应亦较常见,发生率为1%~7%。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者,病死率高。因此,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注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

抗生素种类: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

好的优点。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除此之外,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β-内酰胺类药的作用靶位,PBPs的功能及与抗生素结合情况归纳于图38-1。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数目、分子量、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但分类学上相近的细菌,其PBPs类型及生理功能则相似。例如大肠杆菌有7种PBPs,PBP1A,PBP1B与细菌延长有关,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等与PBP1A、PBP1B 有高度亲和力,可使细菌生长繁殖和延伸受抑制,并溶解死亡,PBP2与细管形状有关,美西林、棒酸与硫霉素(亚胺培南)能选择性地与其结合,使细菌形成大圆形细胞,对渗透压稳定,可继续生几代后才溶解死亡。PBP3功能与PBP1A 相同,但量少,与中隔形成,细菌分裂有关,多数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与PBP1和(或)PBP3结合,形成丝状体和球形体,使细菌发生变形萎缩,逐渐溶解死亡。PBP1,2,3是细菌存活、生长繁殖所必需,PBP4,5,6;与羧肽酶活性有关,对细菌生存繁殖无重要性,抗生素与之结合后,对细菌无影响。基本结构:青霉素G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于它具有杀菌力强、毒性

青霉素的药理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过敏反应 1 引言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其中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它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它是一种高效、低毒、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研制的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并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青霉素类(Penicillins)属杀菌性抗生素,孕妇及儿童均可应用。新的半合成有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还有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如羧苄西林、呋苄西林等。前者是用于治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而后者既能杀灭革兰阳性细菌,又能杀灭革兰阴性细菌。目前应用的各种青霉素制剂均能发生过敏反应,并且呈交叉性。继发性不良反应少见并且难以判定。长效制剂误注入血管内可引起栓塞,冠状动脉栓塞可引起死亡。误注入动脉内可产生严重的栓塞,引起肢体或器官坏死的严重后果。 2 青霉素的发现——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学术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但在当时并未能引起重视,而且青霉素的提纯问题在当时也还没有解决。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对弗莱明的发现很兴趣。钱恩负责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提纯和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同,弗罗里负责对动物观察试验。至此,青霉素的功效也得到了证明。 正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汇总

: 抗生素种类近年来内酰胺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 中含有β-一)β-内酰胺类:-β)、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 (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内酰酶抑制剂(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乙酰螺旋霉素、白霉素、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无味红霉素、(五)大环内脂类: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六)作用于G+ 菌肽等。 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七)作用于G 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lactams) 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等其他-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非典型β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 临本类药化学结构,的优点。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除此之外,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β-内酰胺类药的作用靶位,PBPs的功能及与抗生素结合情况归纳于图38-1。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 数目、分子量、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但分类学上相近的细菌,其PBPs类型及生理功能则相似。例如大肠杆菌有7种PBPs,PBP1A,PBP1B与细

青霉素的研究综述

姓名:何科伟学号:09312071 班级:09药学(2)班 有关青霉素的研究综述 摘要:青霉素是一类被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在与细菌作斗争和保护人类健康中起重要作用。第二次时间大战期间,青霉素青霉素拯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同时也成就了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人们把青霉素、原子弹和雷达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三大发明。时至今日它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发现、发展、分类、作用机理、合理应用、耐药性、合成一、霉素的发现、发展史 (一)青霉素的发现 1928年9月,弗莱明来到实验室检查培养皿时发现一个没加盖的培养皿长出了一团青色的菌,但令他惊奇的是,与青色霉菌接触的葡萄球菌都在消。于是他又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惊讶的发现,不仅这种青色霉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培养汤也有较好的杀菌能力,于是他推论,真正杀菌的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的代谢物,他称之为“青霉素”。[1]. 1935年钱恩正注重研究溶酶菌的效能[2],他在图书馆献时无意中发现了弗莱明发表的关于青霉素的文章,这篇文章极大地鼓舞了钱恩正的同事弗洛里。于是他们便把精力投入到青霉素的研究中去。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940年两人把研究成果刊登在著名的杂志上,一直在关注这项研究的弗莱明发现了这篇文章,深受鼓舞,于是他们便开始一起有关青霉素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派上了用场,一开始并不顺利,很多人对他表示怀疑,直到后来受伤的士兵越来越多,青霉素的需求也不断在增加,它的疗效也逐渐显露出来,救了许多受伤的战士。在诺曼底战役中,一位陆军少将由衷的称赞道:青霉素是治疗战伤的一个里程碑。并在军方的大力支持下青霉素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使得曾经危害人类的疾病,如猩红热、白喉、淋病、梅毒、肺炎、伤寒等,都受到了有效的抑制。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

————————————————————————————————作者:————————————————————————————————日期: ?

抗生素种类: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 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的优点。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 llinbinding proteins,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除此之外,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β-内酰胺类药的作用靶位,PBPs的功能及与抗生素结合情况归纳于图38-1。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数目、分子量、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但分类学上相近的细菌,其PBPs类型及生理功能则相似。例如大肠杆菌有7种PBPs,PBP1A,PBP1B与细菌延长有关,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等与PBP1A、PBP1B 有高度亲和力,可使细菌生长繁殖和延伸受抑制,并溶解死亡,PBP2与细管形状有关,美西林、棒酸与硫霉素(亚胺培南)能选择性地与其结合,使细菌形成大圆形细胞,对渗透压稳定,可继续生几代后才溶解死亡。PBP3功能与PBP1A相同,但量少,与中隔形成,细菌分裂有关,多数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与PBP1和(或)PBP3结合,形成丝状体和球形体,使细菌发生变形萎缩,逐渐溶解死亡。PBP1,2,3是细菌存活、生长繁殖所必需,PBP4,5,6;与羧肽酶活性有关,对细菌生存繁殖无重要性,抗生素与之结合后,对细菌无影响。基本结构:青霉素G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于它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迄今仍是处理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是青霉素有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抗菌谱窄和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缺点,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959年以来人们利用青霉素的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进行化学改造,接上不同侧链,合成了几百种“半合成青霉素”,有许多已用于临床,常用青霉素的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 青霉素

青霉素的作用及药用化学原理

青霉素的药物化学原理 作者:07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马志勇 00710020 李跃星 00710021 胡墨 00710007 张振宇 00710022

青霉素的药物化学原理 摘要: 本文主要对青霉素的发现、组成、作用机理、合成、一些缺点及其发展前景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字:青霉素,发现,种类,机理,合成,不良反应,前景 正文 一、青霉素的发现——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Fleming)在实验室中无意发现,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由于被污染而长了一大团霉,在霉团周围的葡萄球菌均被杀死,而在离霉团较远的葡萄球菌仍然存活。他把这种霉团接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这种霉菌生长很快,形成一个白中透绿的霉团。通过鉴定,他发现这种霉菌是青霉菌的一种,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喉杆菌等都能被它抑制。这种经过过滤而含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叫做“青霉素”。1929年,弗莱明(Fleming)发表了学术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但当时未引起重视,而且青霉素的提纯问题也还没有解决。4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通过对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提纯和强化,并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证明了青霉素的功效。从此,青霉素便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青霉素的出现,当时曾轰动世界。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图1青霉素发明者、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他的实验室内图2澳大利亚病理学家霍华德?弗罗里因进行青霉素化学制剂的研究,而与弗莱明分享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抗生素种类: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

床疗效好的优点。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除此之外,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β-内酰胺类药的作用靶位,PBPs的功能及与抗生素结合情况归纳于图38-1。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数目、分子量、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但分类学上相近的细菌,其PBPs类型及生理功能则相似。例如大肠杆菌有7种PBPs,PBP1A,PBP1B与细菌延长有关,青霉素、、头孢噻吩等与PBP1A、PBP1B 有高度亲和力,可使细菌生长繁殖和延伸受抑制,并溶解死亡,PBP2与细管形状有关,美西林、棒酸与硫霉素(亚胺培南)能选择性地与其结合,使细菌形成大圆形细胞,对渗透压稳定,可继续生几代后才溶解死亡。PBP3功能与PBP1A相同,但量少,与中隔形成,细菌分裂有关,多数青霉素类或主要与PBP1和(或)PBP3结合,形成丝状体和球形体,使细菌发生变形萎缩,逐渐溶解死亡。PBP1,2,3是细菌存活、生长繁殖所必需,PBP4,5,6;与羧肽酶活性有关,对细菌生存繁殖无重要性,抗生素与之结合后,对细菌无影响。基本结构:青霉素G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于它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迄今仍是处理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是青霉素有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抗菌谱窄和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缺点,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959年以来人们利用青霉素的母核(6-APA),进行化学改造,接上不同侧链,合成了几百种“”,有许多已用于临床,常用青霉素的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 青霉素 青霉素(penicillin G)又名苄青霉素(benzyl penicillin),是天然青霉素,侧链为苄基。常用其钠盐或钾盐,其晶粉在室温中稳定,易溶于水,水溶液在室温中不稳定,20℃放置24小时,抗菌活性迅速下降,且可生成有抗原性的降解产物,故青霉素应在临用前配成水溶液。 抗菌作用:

浅谈青霉素的临床作用

浅谈青霉素的临床作用 摘要: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1]。随着青霉素类药物的发展,它们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联合用药的品种增多,药物之间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多,造成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加重以及卫生资源浪费。为了促进临床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本文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作用及副作用注意事项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青霉素临床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 1概念理解 1.1青霉素[2] 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 1.2副作用 副反应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2青霉素分类[3] 本类药物包括以下四类: 1.天然青霉素,包括青霉素G、青霉素V、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球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嗜血杆菌属。 2.氨基青霉素类,包括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巴氨西林、匹氨西林等。这一组主要用于对青霉素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流感杆菌等。 3.抗葡萄球菌青霉素类,包括本类药物包括氯唑西林、双氯西林、苯唑西林、

氟氯西林、甲氧西林、萘夫西林等,本组青霉素对产β内酰胺酶葡萄球菌属亦有良好作用。 4.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包括羧苄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等,本组药物对草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天然青霉素或氨基青霉素为差,但对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活性。 3青霉素的主要作用[4]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继青霉素之后,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不断产生,增强了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但与此同时,部分病菌的抗药性也在逐渐增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开发药效更强的抗生素,探索如何阻止病菌获得抵抗基因,并以植物为原料开发抗菌类药物。 青霉素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使用该品必须先做皮内试验。青霉素过敏试验包括皮肤试验方法及体外试验方法,其中以皮内注射较准确。皮试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约有25%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人死于皮试。所以皮试或注射给药时都应作好充分的抢救准备。在换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也需重作皮试。干粉剂可保存多年不失效,但注射液、皮试液均不稳定,以新鲜配制为佳。而且对于自肾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剂量应适当调整。此外,局部应用致敏机会多,且细菌易产生抗药性,故不提倡。 4青霉素的副作用 青霉素的副作用一般有以下三种: 1.变态反应。这是最常见的。以皮肤过敏(荨麻疹、药疹等)和血清病样反应较多,但一般不严重,停药后可消失。

《药物设计学》-利用互联网资源简述青霉素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 《药物设计学》 主讲教师:李月明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利用互联网资源,简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设计 2.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通过共价键方式与靶标相作用的药物,指出其 作用靶点、临床用途及副作用。 3.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拟肾上腺素类药物,论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4.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类药物,简述化合物的开发 过程,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临床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5.简述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药物的开发特点及相关成果 6.简述硝苯地平的开发过程、构效关系、制备工艺及临床用途。 7.简述肽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举三到四个实例即可),并简述对肽骨架进行修饰 的常用方法。 8.指出卡托普利的作用靶标、与靶标的作用方式,并简述卡托普利的开发过程及 临床用途。 9.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指出其与靶标的作用方 式,并指出其临床用途及注意事项。 10.利用互联网资源简述青霉素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11.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指出其结构 的共性和不同之处,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用途。 12.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叶酸类抗代谢药物,指出其作用靶标、药物与 靶标的作用关系及其主要的临床用途。 13.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嘧啶类抗代谢药物,指出其作用靶标、药物与 靶标的作用关系及其主要的临床用途。 14.试论类药性判断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关键作用。 15.简述组合化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新药创制中的作用。 16.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实际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说明如何进行基于片 段的药物设计。 17.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前药案例,并说明这些前药设计的设计思想、 在体内的活化方式以及与母体药物相比的改进之处。 18.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说明这些药物与靶标之 间的作用方式、药物的设计理念以及这些药物的临床用途。 19.利用互联网资源,从正反两方面简述类药性判断在新药创制过程中的作用。 20.利用互联网资源,简述组合化学技术在新药创制过程中的作用。

青霉素过敏机理及急救方法

青霉素过敏反应机理 临床使用的青霉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天然青霉素G(钾盐和钠盐);一类是半合成青霉素。其抗菌作用强、毒性低,但对少数过敏体质的人能引起各类型的变态反应,可达3~6%。青霉素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组织蛋白或多肽分子结合成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E,粘附于皮肤、支气管粘膜等处微血管壁周围的肥大细胞上或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对抗原处于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IgE 与之结合,导致这些细胞破裂,释放组织胺等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产生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以Ⅰ型为主,任何剂量、任何剂型、任何途径均可发生,亦有初次用药者发生过敏反应的报道(因其接触过空气中的青霉菌)。 青霉素过敏反应急救 (1)立即停药,平卧、保暖、给氧气吸入。(2)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毫升,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再注射0.5毫升。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毫克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地松200~30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3)抗组织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50毫克或苯海拉明40毫克肌肉注射。 (4)针刺疗法:如取人中、内关等部位。(5)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血压不回升,需扩充血容量,可用右旋糖酐。必要时可用升压药,如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等。(6)呼吸受抑制可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明、山梗莱碱等。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或行气管切开术。 (7)心搏骤停时,心内注射强心剂,并行胸外心脏按压。(8)肌肉张力减低或瘫痪时,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毫克。在抢救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意识状态、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尿量和一般情况等,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青霉素的研究进展l论文

浅谈青霉素研发进展 班级生化1406 专业名称生化制药技术 系部名称制药工程系 指导教师马丽锋 提交日期 答辩日期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

目录 一、青霉素的开发历程…………………………………………………………………. 二、青霉素结构确定…………………………………………………………………….. 三、青霉素结构与性质…………………………………………………………………. 四、青霉素分类……………………………………………………………………………... 五、青霉素的合成…………………………………………………………………………. 六、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 七、青霉素抗生素的耐药性…………………………………………………………. 八、青霉素的结构改造…………………………………………………………………. 九、青霉素的生产方法………………………………………………………………… 十、青霉素使用现状…………………………………………………………………….. 十一、结语………………………………………………………………十二、参考文献…………………………………………………………

青霉素的研发进展 摘要:青霉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在与细菌作斗争和保护人类健康中起重要作用。青霉素的出现,使人类终于有了对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在二战时期欧洲战场上无数伤员因伤口感染化脓而死亡,当时的抗菌良药磺胺也无济于事,此时青霉素发挥了它的作用,挽救了成千上万伤员的生命。 青霉素的发现,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时代。本文主要对青霉素的发现、发展、结构和分类, 以及青霉素的作用机制、生产方法和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青霉素;青霉素的结构、分类;抗菌作用机制;生产方法 一、青霉素的开发历程 1928年9月,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一间实验室里发现,青霉菌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而且就连其培养汤也有较好的杀菌能力。于是他推论,真正的杀菌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的代谢物,并将青霉菌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1]。并于1929年在《不列颠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的研究论文,介绍了青霉素的杀菌作用等性质,由当时提取的青霉素杂质较多,性质不稳定,疗效不太显著,人们没有给青霉素以足够的重视。 1939年钱恩、弗洛里等人在检索文献时,意外地发现了弗莱明10年前发表的关于青霉素的文章。他们立刻把所有工作转到对青霉素的专门研究上来。到了年底,钱恩终于成功地分离出像玉米淀粉似的黄色青霉素粉末,并把它提纯为药剂。实验结果表面,黄色粉剂稀释三千万倍仍然有效且其抗菌作用比磺胺类药物还强9倍,比弗莱明当初提纯的青霉素粉末的有效率还高一千倍,而且没有明显的毒性。 1940弗莱明动身赶到牛津会见钱恩和弗洛里,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培养了多年的青霉素产生菌送给了弗洛里,利用这些产生菌,钱恩等人培养出效力更大的青霉素菌株。 弗洛里等人四处奔波,希望英国的药厂能投产这一大有前途的新药,遗憾的是多数药厂都借口战时困难而置之不理。最后,他们带着满身的疲惫和残存的希望,远涉重洋,来到了美国,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

抗生素种类: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得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得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得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得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得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得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得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得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她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得优点。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就是侧链得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与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得抗生素.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得作用机制: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得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除此之外,对细菌得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得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得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药物得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得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就是β-内酰胺类药得作用靶位,PBPs得功能及与抗生素结合情况归纳于图38-1.各种细菌细胞膜上得PBPs数目、分子量、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得敏感性不同,但分类学上相近得细菌,其PBPs类型及生理功能则相似.例如大肠杆菌有7种PBPs,PBP1A,PBP1B与细菌延长有关,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等与PBP1A、PBP1B有高度亲与力,可使细菌生长繁殖与延伸受抑制,并溶解死亡,P

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文档

青霉素的“杀手锏”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Fleming)在实验室中无意发现,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由于被污染而长了一大团霉,在霉团周围的葡萄球菌均被杀死,而在离霉团较远的葡萄球菌仍然存活。他把这种霉团接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这种霉菌生长很快,形成一个白中透绿的霉团。通过鉴定,他发现这种霉菌是青霉菌的一种,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喉杆菌等都能被它抑制。而经过过滤而含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就叫做“青霉素”。4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通过对青霉菌的培养、分离、提纯和强化,并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证明了青霉素的功效。 目前青霉素类抗生素(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 用的一种产物)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 青霉素霉素的抗菌作用是: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但机理却比较复杂。已发现所有细菌以及衣原体等的细胞膜上均具有一些能与青霉素和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的蛋白,即青霉素结合蛋白。这些存在于细菌细胞内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是青霉素作用的靶分子(即青霉素进入细菌细胞后进攻并与之结合的蛋白质分子)。 青霉素结合蛋白是分子量为4万到12万的膜蛋白,是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具有催化活性的D,D-肽酶,如转肽酶、羧肽酶、肽链内切酶等,它们是在细菌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而当青霉素和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为青霉素结合蛋白底物(细胞正

常代谢过程中,本应与青霉素结合蛋白反应结合的物质)的结构类似物,竞争性地与青霉素结合蛋白共价结合,从而抑制青霉素结合蛋白,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以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细菌对β-内酰胺类的敏感性主要由于其青霉素结合蛋白对这类药物具有高亲和力,各种青霉素结合蛋白与不同β-内酰胺类的亲和力有所不同。 如:大肠杆菌E的高分子量青霉素结合蛋白包含有与肽多糖合成有关的转肽酶,而其它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对维持细菌杆状形态和菌体分裂间隔形成是必需的。若青霉素结合蛋白中的最重要的转肽酶被抑制可导致球形细胞形成,并迅速溶解。而其它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活性被抑制可能使溶解延迟,或产生线状细菌。 同时,青霉素β-内酰胺环中的酰胺键可使转肽酶乙酰化而失活,从而阻碍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在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缺损的同时,还使细菌细胞壁中的自溶酶抑制剂失活,使自溶酶活化,从而导致菌体细胞裂解。 由以上论述可知,青霉素结合蛋白是在细菌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所以青霉素对处于繁殖期正大量合成细胞壁的细菌作用强,而对已合成细胞壁,处于静止期者作用弱,故称繁殖期杀菌剂。哺乳动物和真菌无细胞壁结构,故对人类毒性小,对真菌感染无效。 另外,青霉素虽然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但由于β-内酰胺环的高度不稳定性,在酸、碱条件下或β-内酰胺酶存在下,均会发生水解和分子重排,一旦β-内酰胺环被破坏,青霉素立即失去抗菌活性。金属离子、温度和氧化剂均可催化其分解。

抗生素种类及作用和机制

抗生素种类: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包括临床最常用的青霉素与头孢菌素,以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症广及临床疗效好的优点。本类药化学结构,特别是侧链的改变形成了许多不同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以及各种临床药理学特性的抗生素。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 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除此之外,对细菌的致死效应还应包括触发细菌的自溶酶活性,缺乏自溶酶的突变株则表现出耐药性。哺乳动物无细胞壁,不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影响,因而本类药具有对细菌的选择性杀菌作用,对宿主毒性小。近十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β-内酰胺类药的作用靶位,PBPs 的功能及与抗生素结合情况归纳于图38-1。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数目、分子量、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但分类学上相近的细菌,其PBPs类型及生理功能则相似。例如大肠杆菌有7种PBPs,PBP1A,PBP1B与细菌延长有关,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等与PBP1A、PBP1B 有高度亲和力,可使细菌生长繁殖和延伸受抑制,并溶解死亡,PBP2与细管形状有关,美西林、棒酸与硫霉素(亚胺培南)能选择性地与其结合,使细菌形成大圆形细胞,对渗透压稳定,可继续生几代后才溶解死亡。PBP3功能与PBP1A相同,但量少,与中隔形成,细菌分裂有关,多数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与PBP1和(或)PBP3结合,形成丝状体和球形体,使细菌发生变形萎缩,逐渐溶解死亡。PBP1,2,3是细菌存活、生长繁殖所必需,PBP4,5,6;与羧肽酶活性有关,对细菌生存繁殖无重要性,抗生素与之结合后,对细菌无影响。基本结构:青霉素G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由于它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迄今仍是处理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是青霉素有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抗菌谱窄和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等缺点,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959年以来人们利用青霉素的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进行化学改造,接上不同侧链,合成了几百种“半合成青霉素”,有许多已用于临床,常用青霉素的化学结构和药理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