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ERP行业分析报告及各品牌市场占有情况

中国ERP行业分析报告及各品牌市场占有情况

中国ERP行业分析报告及各品牌市场占有情况
中国ERP行业分析报告及各品牌市场占有情况

2013年中国ERP行业分析报告

一、全国软件行业分析

2011年以来,在国家4号文等产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软件产业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超过1.84万亿元,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增势突出,中心城市集聚效应明显,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企业数量稳步增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据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5%。运行中呈现出如下发展特点:

第一、供需:收入快速增长,效益稳定提升

2011年,虽然我国宏观经济增速趋缓,但在国家4 号文等产业扶持政策的推下,我国软件产业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月平均增达30% 。2011 年,我国软件产业共实现业务收入1.85万亿元,同比增长32.4%,速虽然较上年下降了8.6个百分点,但仍超过“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4.4个百点,并超过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实现了“十二五”软件业的良好开局。截止2008年底,全国共认定软件企业超过1.8万家,登记备案软件产品超过5万个,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有2470家,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认证的企业达到206家。经过多年精心培育,我国涌现出一批诸如东软集团、浙大网新、海隆软件、中软国际等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骨干软件企业,已有521家企业收入超过亿元,其中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40家。

单位:亿元

2003-2011年软件行业营业收入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世经未来第二、结构: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增势突出

我国软件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1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864亿和3208亿元,同比增长42.7%和42.2%,增速高于全行业10.4和10.1个百分点,两者占比达到26.5%,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增长快于上年,实现收入2805亿元,同比增长30.9% ,比上年同期高15.8个百分点;软件产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IC设计增长较为平稳,分别实现收入6158亿、3921亿、691亿元,同比增长28.5% 、28.4% 、33% 。

2011年我国软件行业分类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工业与信息化部世经未来第三、区域:产业集聚水平提高,重点省份快速发展

2011年,我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5008 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81%,其中软件业务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城市达到10个,中心城市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地。东部省市继续领先全国发展,2011年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5656亿元,同比增长31.7%,占全国比重达84.8%,江苏、福建和山东等省的增速均超过35% 。

数据来源:工业与信息化部,世经未来

2011年我国软件收入分地区同比增速

第四、软件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我国软件企业对上游的讨价还价能力较低,这是由于软件行业轻资产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软件行业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激烈,据及时资讯数据表明,我国管理软件市场中,2008年管理软件高端市场规模19.98亿元,中端市场94.38亿元,低端市场8.34亿元。由于我国软件行业中低端软件较多,进入门槛低,造成了同质化较为严重,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目前我国软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正逐步提高,有望形成多家大型企业,未来在国际竞争中机会越来越大。在下游方面,软件行业的议价能力同产品特点有关系,差异化的产品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同质化产品议价能力较弱。在新进入者威胁方面,总体来讲是低端软件威胁较高,高端软件威胁较低,这是有技术门槛所决定的。

二、全国管理软件行业分析

第一、全国管理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

赛迪顾问定义的管理软件市场包括财务管理软件、ERP软件、CRM软件、HRM软件、EAM 软件等细分市场。2009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规模总量达到117.45亿元,同比增长17.0%。从2005到200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管理软件的市场规模较大,且增速基本在20%左右,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第二、管理软件市场细分情况

可以看出,管理软件的细分产品的增长速度并不均衡,HRM 、CRM细分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尤其是HRM软件市场,市场规模达到了7.61亿元,同比增长21.8%。而ERP 则在软件细分市场中占据了最大的比重,占50.5%,达到59.12亿元。

从软件的平行市场来看,制造业所占的比中较大,达到了43.1%。对于交通行业、建筑行业,也占了将近10%的比例,在各行业中表现突出。并且从数据来看,增长速度较快,仅此于制造业和物流(流通)业,具有较大的市场。

三、软件行业重点政策分析

“十二五”时期,我国软件业发展前景广阔。按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软件业将着重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及行业解决方案等8 大重点领域,并实施包括龙头企业培育在内的十大重点工程。预计到2015年,我国软件业业务收入将达到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的比重将达到25%;软件出口额达到600亿美元;业务收入超百亿的企业超过10家。

《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该政策有如下几个重点:

财税政策:对我国境内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经认定的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的进口料件,可享受保税政策;

投融资政策:鼓励软件企业加强技术开发综合能力建设,加强产业资源整合;发挥融资性担保机构和融资担保补助资金的作用,为中小软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研究开发政策: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引导作用,大力支持软件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知识产权政策:鼓励软件企业进行著作权登记,进一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该政策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在延续2000年18号文件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优惠,软件行业持续受益于政策的倾斜,在政策扶持下有望再造辉煌十年。

《“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

该政策规划范围涵盖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产业四个领域,规划期为2011-2015年。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点开发技术为非结构化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信息安全软件技术等。

软件行业技术创新被列入规划之中,能够推动重点软件技术开发进程,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该政策规定,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按法定17% 的税率征收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所退税款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该政策对于高研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规模较大的软件类上市公司的影响较大,对净利润影响平均在5%左右,细则的实施将对增值税退税占净利润比重高的公司带来较多的超预期可能。

四、软件行业前景

乐观估计2015年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79亿元,2011-2015年市场年平均增速为24%,保守估计2015年市场规模306亿元,2011-2015市场年平均增速为19%。

五、ERP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国内ERP起源于财务核算信息化,其基础是标准化的财务软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封闭的市场环境下,由于财务软件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用友、金

蝶、浪潮等本土厂商竞争的焦点主要在于渠道。其后在市场需求驱动下,各厂商由财务软件提供商逐步转型至ERP及管理软件厂商。

国内ERP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计世资讯,2009)。第一阶段为导入期(90年代初-1998年):(1)用户的信息化需求刚刚起步,主要是部门级别的信息需求;(2)主要应用的软件为财务软件和进销存软件;(3)多半为标准系统,行业化特性较少;(4)项目型的定制开发是行业化该阶段的主要方式。

第二阶段为成长期(1999-2006):(1)客户的信息化需求由部门级上升至企业级别;(2)开始重视生产制造管理等深层次需求,行业化的需求开始显现;(3)行业化的ERP产品和MES、DCS、PDM等产品实现了高度的集成,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二次开发平台。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2007-2012):(1)ERP产业行业化特征明显;(2)开始覆盖供应链环节;(3)提供商为行业化的产品配备了专门的行业实施顾问与咨询人员,能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行业化服务;(4)定制化需求显现。

在市场化经济高度渗透、竞争环境加剧,以及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同样不得不通过改进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来提升企业的有效性及企业效率,从而对ERP等管理软件提出长期化、持续化需求。近年来主流管理软件厂商所察觉到的需求向好,也许只掀开了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冰山一角。

1、市场规模

第一、总体规模

ERP市场规模总体上在软件市场上具有较大的份额,2009年,管理软件中ERP所占的份额超过了一半,市场规模达到59.32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17.4%。

ERP行业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软件提供,一部分是实施服务,软件提供过去几年以较稳定的速度增长,实施服务的增速也较快。

2、区域结构

2009年,ERP软件市场在西部地区显著提高,主要是国家加大了西部大开发的力度的同时,重视指导提高西部企业信息化水平,对西部市场有所触动。而在

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华南区发展放缓。

3、垂直结构

ERP市场中中型企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显现,中型企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3.37亿元,同比增长19.3%,占整个ERP市场份额的46.1%

4、平行结构

制造业仍在ERP市场的主要贡献行业,市场份额达到53.8%,单随着制造业信息化部署的进一步成熟,ERP软件应用增速有所放缓。建筑、物流、交通等行业EPR软件市场则增速较快,达到了8.8%,10.8%、3.2%。

六、ERP市场利润的影响因素

第一、下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从计算机行业特点来看,通用性的基础软硬件平台(高端服务器、存储设施、手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其用户涵盖政府、企业及个人,欧美尤其是美国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基本没有发言权。国内企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专用性与服务性比较强的专用设备及行业应用软件方面,下游客户主要是政府、国有大中型垄断企业及个人消费者。

2011年信息化主要行业应用市场规模

其中,政府、金融、制造、能源、电信等行业的信息化投入规模及增速决定了国内大部分企业的业绩增速。但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金融、制造、能源、电信等行业信息化开始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而医疗、教育、民生、公共安全、交通、智慧城市等社会信息化投资快速增长。

近三年信息化主要行业应用市场规模及2011年增速

第二、宏观经济好转推动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

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的逐步恢复直接促进了行业信息化的投入的增长。企业的经营重心由削减成本转向增加收入,因而促使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政策层面:政府加大信息化投入

在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政府对信息化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并希望通过扶持战略新兴产业拉动经济新一轮的增长。“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国务院“分三步走”目标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2015年年均增速要接近25%,2016—2020年年均增速要超过21%,预计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还要更快。

第四、企业外部层面:人力成本上升,外部经营压力增大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以及通货膨胀高企使得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另外我国正逐步迈入老年社会,伴随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在未来一个时期延续上升趋势是大概率事件。人力成本上升将严重挤压企业的盈利空间,如何降本增效越来越引起公司高管的重视。降本增效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资本替代劳动,提高机械化水平,二是通过管理组织模式的设计,提高有效劳动,两种方法都需要全面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投入开始加速。

七、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政策限制

一、政策壁垒

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政策倾斜于自有技术的项目,对IT服务型业务的发展关注较少。软件企业的认定是从自产软件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等方面来界定。另一方面,国家政策鼓励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部分软件企业,这使得中小型企业在资金获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核心技术壁垒

软件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需要具有较高的技术层次。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能力是推动公司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这需要企业建立持续有效的创新体系、研发体系和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对企业核心技术和产品进行持续不懈的研究开发,才能开发出市场领先的核心技术、有竞争力的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门槛。

但是在软件产业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掌握方面,我国与软件强国仍有很大差距,技术创新能力弱,尤其是操作系统与系统软件。软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普遍缺乏软件核心技术。目前国产软件主要限于一般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软件,而工具、平台软件和中间件所占比例偏小,绝大多数为国外软件所垄断。技术上的缺乏对想要进入软件行业的影响较大。

三、资金壁垒

软件产品的研发、系统集成业务和市场开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资金投入成为制约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特别是国内软件企业融资困难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集中在中小软件企业身上。虽然国家在软件行业相关政策及十二五规划都提到了融资的问题,但是比较而言,大型软件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

实现资本市场融资,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是软件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资金壁垒也是阻碍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专利壁垒

保护知识产权是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保护好知识产权,才能保护和提高开发商开发软件的积极性,才能促进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在发展有竞争性的软件产业上,所面临的最大阻力不在于全球竞争或销售水平较低,中国市场最重要的问题是切实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甚至在产品正式亮相前,市场上就已经在兜售复制品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缺口对于软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十二五规划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大,这将降低专利壁垒的影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人才壁垒

从目前的软件人才分布来说,整体的人才“高不成低不就”的占多数,典型的“橄榄型”分布,多数软件从业者处于中等水平;而软件行业的人才结构更是“金字塔”型分布,需要高级人才,也需要产业劳动大军,而这两方面的人才在国内都比较匮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才壁垒也是我国软件行业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

六、行业资质壁垒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ISO20000、ISO27001、信息安全和CMMI 等相关行业资质认证代表着企业的综合实力,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项目积累、管理水平提升才能取得,是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七、客户资源壁垒

软件企业通过长期的优质服务才能逐步建立起稳定、忠诚的客户资源。客户对产品的使

用习惯,对服务商的熟悉,以及对服务和软件应用功能的延续性需要,使其对原有服务厂商和产品容易形成依赖。新的行业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培养出稳定的客户资源。

八、ERP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

经过20年的信息化普及推广,当前,管理软件的价值已经在中小企业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认为企业需要借助管理软件的帮助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在数据引导下进行科学决策。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应用,加大了对管理软件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这为中小企业管理软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首先,未来信息化应用的行业将会增加。

需求主要来自信息化应用扩大、深化以及服务需求增加。中国企业目前信息化基础仍然较浅,各行业不同信息化覆盖广度不一,很多行业仍有较大的信息化空间。2010年管理软件行业市场上,建筑、政府及卫生行业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22.7%、21.1%和20.5%,在政府拉动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未来教育、卫生行业信息化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其次,信息化应用深化。

1、行业信息化深度仍有待挖掘。现阶段金融、电信行业的信息深化程度可能好于其他行业,但制造、政府、建筑等行业仍然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2、细分领域深度差异较大,

仍有深化空间。以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为例,其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业务领域,其中2010年会计核算的信息技术应用深度增幅最大,而其他应用深度仍然较浅。

再次,集成化、一体化、行业化需求增加。

主要表现在:第一,全面集成。包括ERP与CRM、SCM、OA、BI、PLM的集成;以及后台系统与前台业务系统的集成,企业后台的基础架构、应用系统等能随着前台业务和服务的需要进行变化和扩展。第二,行业特征深化。由于行业需求不同(例如,食品行业对配方管理有明显要求、制药行业对GMP有明显要求),标准的、统一的产品已不能完全满足用

户的需求。第三,集团管控一体化。从单一企业的管理到覆盖集团的全面管理,对管理软件提出深化需求。最后,电商化。通过电子商务,ERP与电子商务实现无缝融合,ERP由企业级的应用上升至供应链级别的应用,实现了财务、业务、商务的高度一体化。

最后,服务需求增加。

根据计世资讯(2009)年的一项调查研究,用户对管理软件需求重要变化是,客户更注重服务。2005年,只有33%的客户愿意为服务付费,而2009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64%。

在服务项目中,系统维护、升级等售后服务仍然是用户最为关注的服务项目。但与此前不同的是,用户现在对专业服务有了更多的需求。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专业服务需求依次是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系统实施服务尤其是ERP系统的实施服务、IT规划与咨询服务。

行业发展趋势要点

一、政策趋势分析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将税收减免范围从增值税扩大到营业税。滞后的增值税返还将在2011年4季度和2012年逐步收到,为获得更多税收优惠,企业趋向于将免征或所退税款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助推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

将新旧政策进行对比:首先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在资金筹措的基础上,加入了鼓励并购重组;在技术政策方面,提出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的新要求;在税收优惠方面,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优惠将继续实行,但优惠幅度需待具体实施细则出台后才能比较,预计只强不弱;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了完善对研发人员的激励,鼓励支持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落实正版软件在政府机关的使用。

通过比较后不难发现,在税收优惠方面,针对软件行业或将有更大力度的优惠,企业研发投入将得到财税鼓励,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在软件行业“并购重组”的热潮中,将有行业龙头陆续出现,而产业集中度也将会得到提升。此外,通过产权保护使得正版软件的覆盖率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正版软件产品销售量的增长无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技术趋势

一是网络化趋势。网络化成为软件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计算技术的重心正在从计算机转向互联网,互联网成为软件开发、部署与运行的平台,将推动整个产业全面转型。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等不断涌现,无论是泛在网、物联网还是移动计算、云计算,都是软件网络化趋势的具体体现。

二是服务化趋势。服务化成为软件产业转型的本质特征。软件构造技术和应用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云计算是软件服务化的一种主流模式,它可以按照用户需要动态地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软件应用等资源,具有可动态伸缩、使用成本低、可管理性好、节约能耗、安全便捷等优点。在服务化趋势下,向用户提供软件服务所带来的体验成为竞争的决定因素。

三是集成化趋势。集成化是软件技术发展的主题。智能化是在海量信息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自动识别,赋予信息系统自适应能力,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软件将能够从复杂多样的海量数据中自动高效地提取所需知识,软件开发语言更加高级化,开发工具更加集成化。

四是平台化趋势。平台化是软件技术和产品发展的新引擎。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相互渗透,向一体化软件平台的新体系演变。硬件与操作系统等软件整合集成,可降低IT应用的复杂度,适应用户灵活部署、协同工作和个性应用的需求。平台化趋势下,软件的竞争从单一产品的竞争发展为平台间的竞争,未来软件产业将围绕主流软件平台构造产业链。

五是融合化趋势。融合化是软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软件技术和产业正步入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阶段。一方面,软件的技术体系、业务领域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软件与硬件、软件与网络、产品与业务、软件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相互融合不断深化。融合化趋势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三、供需趋势

一是国内信息化投资加速将进一步带动软件产业发展

国内信息化建设正步入全面渗透、加速转型、深度应用的新阶段,相关行业领域的信息化需求仍将是软件产业的主要驱动力。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规模已达649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近500亿元,同比增长62.4%。按软硬件1∶1.5的投入比核算,2011年前三季度对软件的投入规模已达4328亿元。作为信息化建设主体力量的金融、医疗、电信等行业信息化需求旺盛。自2009年适度紧缩后,金融信息化投入增长率已恢复至3.3%;医疗信息化伴随着新医改,也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增速预计将达到20%以上。

二是软件服务化进程加快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11年以来,软件服务化的技术驱动效应和两化深度融合的巨大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2012年,随着扶持服务业务发展的利好政策得到释放,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等业务将延续今年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从软件产品业务向服务业务转型,预计2012年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增速将高于软件产业的平均增速,从而推动产业整体发展。

从收入比重来看,预计软件产品收入仍将占据软件产业总收入的1/3左右,信息技术咨询、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等信息技术服务比例将提高到总收入的25%以上。

三是持续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将使新兴领域的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

国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给予持续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向软件产业领域持续投入。从政府层面看,国家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各地也通过加大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