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正数 负数以及零的意义》

初中数学《正数 负数以及零的意义》

初中数学《正数 负数以及零的意义》
初中数学《正数 负数以及零的意义》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

《正数负数以及零的意义》教学设计

宝丰县山河路小学

董霞

2019年6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

《正数负数以及零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 ℃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二、教法建议

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三、正数与负数概念的理解

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如 (6)

-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

3﹒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

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

四、有理数的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1)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2)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但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

3)注意概念中所用“统称”二字,它与说“整数和分数是有理数”的意思不大一样。前者回避了分数是否包括整数的问题,即使把整数包括在分数范围内,说“统称”还是不错,而用后一种说法就欠妥了。

4)分数和小数的区别:

分数(既约分数)都可表示成小数,但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表示成分数的。

5)到目前为止,所学过的数(除π外)都是有理数。

初中数学正数与负数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营造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回顾,做好衔接

同学们已经有了六年学习数学的经验,数对每一位同学来说并不陌生,

相信同学们已经认识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和生

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演示课件,展示图片,直观说明数的产生和扩充:(出示图片说明自然数

的产生、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数的符号的产生的好处)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试着解释图片意义):我们知道,为了表示

物体的个数(如原始社会打猎计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

表示“没有”(比如猎物分完),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测量(丈量土地)的结果不

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

生发展起来的.

设计意图: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导入新课

游戏(规则):各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同学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获胜。

师生活动:

教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四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

一名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学生在黑板上速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在教师分析同学们的活动情况下,指导学生引入数学符号刻画游戏本质:向前与向后是一组互为相反意义的的量。规定向前用“+”,向后用“-”表示,这样上述游戏可用一组数学符号表示为+2、-2、+1、-3、+4、-1、+4、-2…。让其感受到引入数学符号的必要性,由此引入新课(研究数字前面添上“+”或“-”的数,即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问题背景展示,获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常识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运算的问题。

①章前图(引言)

演示课件,展示问题及相应的图片。

问题(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问题(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

问题(3)2006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课件并对问题背景做些说明:例如在净胜球的问题中,先介绍确定足球比赛排名顺序的规定:两队积分不相同,积分高的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相同,净胜球多的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净胜球都相同,进

球多的队排名在前。其次介绍积分计算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由此易知这三个队的积分均为3+0=3。最后介绍净胜球的计算规则:红队胜黄队(4:1)表示红队进4球,失1球或者黄队进1球,失4球,净胜球就是比赛中多进了几个球。这里进球和失球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进球用“+”,失球用“-”表示,这样进球数和失球数可分别在进球数和失球数前面添上“+”或“-”来表示。净胜球就是在比赛中进球与失球之和。比如以红队为例,进球为4,失球为2(两场比赛各失一球)记为-2,所以红队净胜球为4+(-2)=2.类似地可算出黄队净胜球-2(进球比失球少2个球,相当于净失球2个,所以记为-2),蓝队净胜球是0.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3~3、净胜球与排名的顺序、增长-2.7%的意义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要对这些新数进行四则运算等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温度的例子——出现新数-3还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净胜球的例子,也出现了负数,确定净胜球涉及有理数的加法,确定排名顺序涉及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在产量增长率的例子中,运用正负数描述朝指定方向变化的情况等问题,引出用各种符号表示数,让学生试着解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对问题进行说明,找出它们的共性,揭示问题的实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②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

师生活动:鉴于上面的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试着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比如温度的问题,零上与零下(是以零为分界点)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零上为正,则零下为负;净胜球的例子,进球与失球(对方进球)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进球为正,则失球为负……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并在其前面写上一个“+”(读作“正”)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并在其前面写上一个“-”(读作“负”)来表示(零除外)

设计意图:由实例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及从特殊到一般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

③做一做,信息反馈(演示课件:出示幻灯片)

例1 运用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完成下表:

意义

向东走1.8千米

向西走3千米

收入14200元

支出4745元

水位下降50厘米

+1.8千米

+30厘米

例2 请你把下面句子中的量用“+”或“-”的数表示出来

(1)一辆公共汽车在一个停车站下去10个乘客

(2)甲工厂盈利了10万元,乙工厂亏损了8万元

(3)商品价格上涨10%和下降15%.

师生活动:让学生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全班的积极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学生踊跃发言,相互补充、完善,尝试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由此为引入负数的概念埋下伏笔。

2.分析观察,认识新数,给出正数与负数的定义

本章引言及例1与例2中的用到的数有-3,3,2,-2,0,1.8%,-2.7%,10,-8,10%,-15%(选取部分数),观察这一组数,哪些数的形式与在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区别?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多名同学的发言归纳总结,同时板书课题:正数和负数。

①这组数中出现了部分新数,其中一部分数-3,-2,-2.7%,-8,-15%,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亏损8万元,下降15%,另一部分3,2,1.8%,10,10%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1.8%,盈利10万元,上涨10%。

②这两部分数在外形上的区别:比较这组数中的两部分数,发现第一部分数是在已学过的数(0除外)的前面添上“-”。由此我们有正负数的描述性定义:

③归纳定义:有像3,2,1.8%,8844.3,10%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155,-1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注: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的前面也加上“+”(正)号。一个数前

面的“+”“-”好叫做它的符号。

设计意图:在出现若干新数后,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在与小学学过的数对比的基础上,弄清新数的本质特征,采用描述定义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④由正负数的概念立刻可知: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组织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可以从正负数的描述性定义入手,在教师阐述0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对0的意义有一个新的认识。

0是正数与负数的一个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设计意图:对数0的意义讨论,有利于对正数和负数的意义的进一步了解

(三)负数概念的应用

1.0是正数与分数的分界点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一种意义的量为正,则另一种意义的量为负。后来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

演示课件:幻灯片(出示图片)

①小学使用的地图册里,有中国地形图,其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处都标有海拔高度。普通的中国地形图上,也可以找到这些数据。(引导学生弄清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米与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155米的含义)

②记录收入支出的某地银行存折图片

师生活动:教师介绍地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已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高度。学生观察地图,解释正负数的含义:A地+460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4600米,B地-100米表示低于海平面100米。

同样记录账目时,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学生观察图片时,分别解释:记录收入支出图片中的正负数分别表示,存入2300元,支出1800元。

设计意图:在正负数的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正负数意义,它起源于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正负数的表示具有相对性,与规定的哪一方为正有关。另外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高低进行调整,试着由学生先解释,教师后补充。

2.课堂练习与小结,巩固提高:

①教科书第3页练习。

师生行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行完成,也可适当交流,然后共同评价,查漏补缺,共同提高。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正负数的引入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②课堂小结

问题情境: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

师生行为:教师指导下学生合作交流达成一致:在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出现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这些量要用数来表示出现了数不够用,引入了负数,进行了数的扩充;了解了负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对数0有了新的认识,数0意义不仅是表示没有,而是上升到正数数与分数的分界。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小结,自由发表学习心得。通过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完善认知结构等一系列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向不同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题及解析

2015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3分)(2015?沈阳)比0大的数是() C.﹣0.5 D.1 A.﹣2B. ﹣ 2.(3分)(2015?沈阳)如图是由6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 B.C. D. 3.(3分)(2015?沈阳)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 A. 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B. 明天一定会下雨 C. 抛出的篮球会下落 D. 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 4.(3分)(2015?沈阳)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上一点,点E是边AC上一点,且DE∥BC,∠B=40°,∠AED=60°,则∠A的度数是( ) A.100°B.90° C. 80° D. 70° 5.(3分)(2015?沈阳)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a4?a2=a8 B. (a5)2=a7 C. (a﹣b)2=a2﹣b2 D. (ab)2=a2b2 6.(3分)(2015?沈阳)一组数据2、3、4、4、5、5、5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3.5,5 B. 4,4 C.4,5 D.4.5,4 7.(3分)(2015?沈阳)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形成的四边形是() A.平行四边形 B. 菱形C.矩形 D. 正方形

8.(3分)(2015?沈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h)2(a≠0)的图象可能是() A.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4分)(2015?沈阳)分解因式:ma2﹣mb2 = . 10.(4分)(2015?沈阳)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1.(4分)(2015?沈阳)如图,在△ABC中,AB=AC,∠B=30°,以点A为圆心,以3cm为半径作⊙A,当AB=cm时,BC与⊙A相切. 12.(4分)(2015?沈阳)某跳远队甲、乙两名运动员最近10次跳远成绩的平均数为602cm,若甲跳远成绩的方差为S甲2=65.84,乙跳远成绩的方差为S乙2=285.21,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填“甲”或“乙”) 13.(4分)(2015?沈阳)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12个红球和若干个黑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为,那么袋中的黑球有个. 14.(4分)(2015?沈阳)如图,△ABC与△DEF位似,位似中心为点O,且△ABC的面积等于△DEF面积的,则AB:DE= . 15.(4分)(2015?沈阳)如图1,在某个盛水容器内,有一个小水杯,小水杯内有部分水,现在匀速持续地向小水杯内注水,注满小水杯后,继续注水,小水杯内水的高度y(cm)和注水时间x(s)之间的关系满足如图2中的图象,则至少需要s能把小水杯注满.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小题,每小题3分) 1.(3分)﹣的相反数是() A.8 B.﹣8 C.D.﹣ 2.(3分)下列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3分)小明家1至6月份的用水量统计如图所示,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众数是6吨 B.平均数是5吨C.中位数是5吨D.方差是 4.(3分)计算6m6÷(﹣2m2)3的结果为() A.﹣m B.﹣1 C.D.﹣ 5.(3分)如图,若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则顶点B的对应点B 的坐 1 标为()

A.(﹣4,2)B.(﹣2,4)C.(4,﹣2)D.(2,﹣4) 6.(3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E在⊙O上,若∠AED=20°,则∠BCD的度数为() A.100°B.110°C.115°D.120° 7.(3分)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E⊥BC,垂足为E,AB=,AC=2,BD=4,则AE的长为() A. B.C.D. 8.(3分)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A(﹣1,﹣4),B(2,2)两点,P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过点P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C,则△PCO的面积为() A.2 B.4 C.8 D.不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18分,共有6道小题,每小题3分) 9.(3分)近年来,国家重视精准扶贫,收效显著,据统计约65000000人脱贫,

6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10.(3分)计算:(+)×= . 11.(3分)若抛物线y=x2﹣6x+m与x轴没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12.(3分)如图,直线AB,CD分别与⊙O相切于B,D两点,且AB⊥CD,垂足为P,连接BD,若BD=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3.(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E为对角线AC的中点,连接BE,ED,BD.若∠BAD=58°,则∠EBD的度数为度. 14.(3分)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正六边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三、作图题(本题满分4分) 15.(4分)已知:四边形ABCD. 求作:点P,使∠PCB=∠B,且点P到边AD和CD的距离相等.

2013年初中数学中考模拟题集一合

2013年初中数学中考模拟题集一合 数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 1.|65-|=( ) A .65+ B .65- C .-65- D .56- 2.如果一个四边形ABCD 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 A .等腰梯形 B .矩形 C .菱形 D .平行四边形 3. 下面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35- B .sin88° C .tan46° D . 2 1 5- 4.如图,一个小圆沿着一个五边形的边滚动,如果五边形的各边长都和小圆的周长相等,那么当小圆滚动到原来位置时,小圆自身滚动的圈数是( ) A .4 B .5 C .6 D .10 5.二次函数y=(2x-1)2 +2的顶点的坐标是( ) A .(1,2) B .(1,-2) C .( 21,2) D .(-2 1 ,-2) 6.足球比赛中,胜一场可以积3分,平一场可以积1分,负一场得0分,某足球队最后的 积分是17分,他获胜的场次最多是( ) A .3场 B .4场 C .5场 D .6场 7. 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E ,如果△CDE 的面积为3,△BCE 的面积为4,△AED 的面积为6,那么△ABE 的面积为( ) A .7 B .8 C .9 D .10 8. 如图,△ABC 内接于⊙O,AD 为⊙O 的直径,交BC 于点E , 若DE =2,OE =3,则tanC·tanB = ( ) A .2 B .3 C .4 D .5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2.00分)(2018?沈阳)下列各数中是有理数的是() 3 A.πB.0 C.2D.5 2.(2.00分)(2018?沈阳)辽宁男蓝夺冠后,从4月21日至24日各类媒体体关于“辽篮CBA夺冠”的相关文章达到81000篇,将数据8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81×104B.0.81×106C.8.1×104D.8.1×106 3.(2.00分)(2018?沈阳)如图是由五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C.D. 4.(2.00分)(2018?沈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的坐标是(4,﹣1),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则点A的坐标是() A.(4,1) B.(﹣1,4)C.(﹣4,﹣1)D.(﹣1,﹣4) 5.(2.00分)(2018?沈阳)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m2)3=m6B.a10÷a9=a C.x3?x5=x8D.a4+a3=a7 6.(2.00分)(2018?沈阳)如图,AB∥CD,EF∥GH,∠1=60°,则∠2补角的度数是()

A.60°B.100°C.110° D.120° 7.(2.00分)(2018?沈阳)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 B.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生肖相同 C.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遇到红灯 D.明天一定会下雨 8.(2.00分)(2018?沈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和b的取值范围是()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9.(2.00分)(2018?沈阳)点A(﹣3,2)在反比例函数y=k x (k≠0)的图象上, 则k的值是() A.﹣6 B.﹣3 2 C.﹣1 D.6 10.(2.00分)(2018?沈阳)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AB=22,则AB的长是() A.πB.3 2 πC.2πD. 1 2 π

2015年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含详细解答)

2015年初中毕业生数学考试卷 考生须知: 1. 全卷共4页,有3大题,24小题.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 请考生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姓名、准考证号. 4. 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涂黑. 5. 本次考试不能使用计算器. 参考公式: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卷Ⅰ 说明:本卷共有1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的相反数是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6a-5a=1 B.(a2)3=a5 C. a6÷a3=a2 D.a2·a3=a5 3.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钓鱼岛最新消息”,能搜索到与之相关的结果个数约为464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464×104B.46.4×106 C. 4.64×106 D.0.464×107 4.下图中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5. 如果分式 与 的值相等,则 的值是

A.9 B.7 C.5 D.3 6.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4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A. 11 B.10 C.9 D.8 7.若x>y,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x﹣3>y﹣3 B. > C.x+3>y+3 D.﹣3x>﹣3y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 B.20 C. 16 D. 20或16 9. 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的课堂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特点,更要遵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案例分析: [案例1] 利用平面图形知识,为自己家设计某样东西(如窗台、台布等),也可以为学校设计花坛,给学生具体的一块正方形地,要求种花面积是花坛的一半,怎样设计?若给出几种草的价格,总费用为一千元,又怎样设计? 分析: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他们自己的设计和计算,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案例2] 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种方案降价较多? 分析: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反映。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土壤,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体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从生活现象中去找数学,当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使数学问题看得见,摸的着,听的到,使本复杂枯燥的问题得以生活化,学生的探索欲望高涨,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感到数学亲切、自然、具体、现实。 [案例3] 初二年级学生要出去春游,联系车子的情况是这样的: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共有170人,问怎样乘车??济? 分析: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从生活中走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这不仅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案例4] 2008年,某人由于要做一桩生意需要12000元钱,就向邻居借,时间半年,月利率为0.045,请问半年后这个人要归还多少钱?分析: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既概念。这就需要我们的课程内容生动形象,才会带给学生具体深刻的理解,那么只有把数学融入生活,这一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案例5] (结合图片)阳光下,一条旗杆AB与它在地面上的影子BC所成的角度是多少度呢? 分析:这样的一个平面图让学生觉得很抽象,所以我带领学生拿着三角尺等工具来到操场上,分别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测量旗杆和地面所形成的角度,每个学生测量之后都在地面上画出一条线,最终呈现出上图所示,紧接着问学生:随着太阳的移动影子,在这个过程中,旗杆所在思维直线与影子所在的直线位置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学生通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有8道小题,每小题3分) 1.(3分)﹣的相反数是() A.8 B.﹣8 C.D.﹣ 2.(3分)下列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3分)小明家1至6月份的用水量统计如图所示,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众数是6吨 B.平均数是5吨C.中位数是5吨D.方差是 4.(3分)计算6m6÷(﹣2m2)3的结果为() A.﹣m B.﹣1 C.D.﹣ 的坐标为()5.(3分)如图,若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则顶点B的对应点B 1 A.(﹣4,2)B.(﹣2,4)C.(4,﹣2)D.(2,﹣4)

6.(3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E在⊙O上,若∠AED=20°,则∠BCD的度数为() A.100°B.110°C.115°D.120° 7.(3分)如图,?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E⊥BC,垂足为E,AB=,AC=2,BD=4,则AE的长为() A. B.C.D. 8.(3分)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A(﹣1,﹣4),B(2,2)两点,P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一动点,O为坐标原点,过点P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C,则△PCO的面积为() A.2 B.4 C.8 D.不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18分,共有6道小题,每小题3分) 9.(3分)近年来,国家重视精准扶贫,收效显著,据统计约65000000人脱贫,6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10.(3分)计算:(+)×= . 11.(3分)若抛物线y=x2﹣6x+m与x轴没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2.(3分)如图,直线AB,CD分别与⊙O相切于B,D两点,且AB⊥CD,垂足为P,连接BD,若BD=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卷(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5的相反数是( ) A .5 B .﹣5 C . 5 1 D .5 1 2.(2分)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要求,此次减税范围广,其中有6500万人减税70%以上,将数据6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5×102 B .6.5×103 C .65×103 D .0.65×104 3.(2分)如图是由五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S 甲2 =0.1,S 乙2 =0.04,则乙组数据较稳定 B .如果明天降水的概率是50%,那么明天有半天都在降雨 C .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应选用普查方式 D .早上的太阳从西方升起是必然事件 5.(2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m 3 +3m 2 =5m 5 B .m 3÷m 2 =m C .m ?(m 2 )3 =m 6 D .(m ﹣n )(n ﹣m )=n 2 ﹣m 2 6.(2分)某青少年篮球队有12名队员,队员的年龄情况统计如下: 年龄(岁) 12 13 14 15 16 人数 3 1 2 5 1 则这12名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5岁和14岁 B .15岁和15岁 C .15岁和14.5岁 D .14岁和15岁 7.(2分)已知△ABC ∽△A 'B 'C ',AD 和A 'D '是它们的对应中线,若AD =10,A 'D '=6,则△ABC 与△A 'B 'C '的周长比是( ) A .3:5 B .9:25 C .5:3 D .25:9 8.(2分)已知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线线……………………○○… _……___……___…_…:订号…考订…___…_…__…_…_:……级○班…__○_…___……__:……名……姓_…_装___装…___……___…:…校学………○○……………………外内……………………○○…………………… 1.已知△ABC中,AB=AC.如图1,在△ADE中,若AD=AE,且∠DAE=∠BAC,求证:CD=BE;如图2,在△ADE中,若∠DAE=∠BAC=60°,且CD垂直平分AE,AD=3,CD=4,求BD的长;如图3,在△ADE中,当BD垂直平分AE于H,且∠BAC=2∠ADB时,试探究CD2,BD2,AH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1,已知?ABCD,AB∥x轴,AB=6,点A的

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点B在第四象限,点P是?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若点P在边BC上,PD=CD,求点P的坐标.若点P在边AB,AD上,点P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Q落在直线y=x﹣1上,求点P的坐标.若点P在边AB,AD,CD上,点G是AD与y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PM,过点G作x轴的平行线GM,它们相交于点M,将△PGM沿直线PG翻折,当点M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的坐标.3.如图,直线y=﹣2x+7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C、B,与直线y=x相交于点A.求A点坐标;如果在y轴上存在一点P,使△OAP是以OA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则P点坐标是;在直线y=﹣2x+7上是否存在点Q,使△OAQ的面积等于6?若存在,请求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试卷第1页,总14页4.如图,一次函数的函数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

初中数学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教师的数学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确实,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学习数学,更多的应该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因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问题,善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一、导入新课,挖掘生活素材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法则、定律、应用题、几何图形等,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生活原型。教师应熟悉学生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从生活背景中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寻找数学原型。首先,教师要了解家庭中的学生生活,因为在每个家庭都包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如家中物体的形状、数量、房子的面积大小,家庭成员的年龄、身高、体重等都可以提出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是有吸引力的,学生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其次,关注学校中的学生生活。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校园里的数学素材。如教室大小,讲台、门

窗、黑板的形状,座位的排列,操场的大小、周长等等,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数学问题。如果把这些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再次,挖掘社会中的学生生活。如:春游活动的行程、买东西的价格等,学生都可以从中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把这些问题引进课堂,学生会倍感亲切,学习也会感到十分轻松愉快。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素材,找准每个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导入新课,引出数学问题,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教学“相似三角形”时,先展示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杭州地图,提问学生各自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地图上找出西湖、灵隐、六和塔三大著名景点,提问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什么特点?再引导思考对应的角和边有什么关系?这样很自然得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从而自然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这样设计,既创设了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相关系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体现了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二、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充满生

2018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1)(最新整理)

2018 年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第 I 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下列各题都有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结论供选择,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 1.稀土元素有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我国稀土资源的总储藏量约1050 000 000 吨,是全世界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将1050 000 000 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05×1010 吨 B . 1.05 ×109吨 c .10.5×l08 吨 D .0.105×1010 2.4 的平方根是( ) A .士2 B .士16 C .2 D . 16 3.函数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2+= x y x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4.在Rt △ABC 中,∠C 二 90°, a = 1 , c = 4,则s inA 的值是( ) A. B. C. D.1515413 1 4155 .下面的扑克牌中,是中心对称图形有( ) 6.函数 y =-(x + l )2-2 的图象顶点坐标是( ) A .( 1,-2 ) B .(-l ,-2 ) C .( 1 , 2 ) D.(-l ,2 ) 7.若 a 2n = 3 ,则2a 6n 一l 的值为( ) A .17 B .35 C .53 D .1457 8.下面的平面图形中,是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 9.从鱼塘打捞草鱼300尾,从中任选 10 尾,称得每尾的质量分别是 1.5 , 1.6 , 1.4

, 1.6 , 1.2 , 1.7 , 1.5 , 1.8 , 1.4 (单位:kg ) ,依次估计这 300 尾草鱼的总质量大约是 ( ) A . 450 kg B .150kg C . 45 kg D .15kg 10.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 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 .带①去 B.带②去 C . 带③去 D . 带①和②去 1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算式的结果相同的是( ) 1 2 22143-+?? ? ??+- 12.用3根火柴棒最多能拼出 ( ) A .4个直角 B .8个直角 C .12个直角 D .16个直角 第Ⅱ卷(共 1 14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中横线下 14.某商品标价1200元,打8折售出后仍盈利100元,则该商品的进价是___________.15.己知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30°,母线长为4cm , 则它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_ cm (结果保留). π 16.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EFB = 57°,则∠AEG 的大小为___________. 17.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 行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 人(如图所示),按照这种规定填写下表的空格: 拼成一行的桌子数 123……n 人数 4 6 8 …… 18.估算大小 _________.213-2 1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A.0 B.﹣1 C. D. 2.如图是由4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 B. C. D. 3.在我市2016年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房源的参展面积达到5400000平方米,将数据5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54×107B.54×105C.5.4×106D.5.4×107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的一点,分别过点P作PA⊥x轴于点A,PB⊥y轴于点B.若四边形OAPB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 A.3 B.﹣3 C. D.﹣ 5.“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这个事件是() A.确定事件 B.必然事件 C.不可能事件 D.不确定事件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x4+x4=2x8B.x3?x2=x6C.(x2y)3=x6y3D.(x﹣y)(y﹣x)=x2﹣y2 7.已知一组数据:3,4,6,7,8,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众数是2 B.众数是8 C.中位数是6 D.中位数是7 8.一元二次方程x2﹣4x=12的根是()

A.x1=2,x2=﹣6 B.x1=﹣2,x2=6 C.x1=﹣2,x2=﹣6 D.x1=2,x2=6 9.如图,在Rt△ABC中,∠C=90°,∠B=30°,AB=8,则BC的长是() A. B.4 C.8D.4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如图所示,点A(x1,y1),B(x2,y2)是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其中﹣3≤x1<x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1<y2B.y1>y2 C.y的最小值是﹣3 D.y的最小值是﹣4 二、填空题 11.分解因式:2x2﹣4x+2= . 12.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13.化简:(1﹣)?(m+1)= . 14.三个连续整数中,n是最大的一个,这三个数的和为. 15.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C三地,C地位于A,B两地之间,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沿这条公路匀速行驶至C地停止.从甲车出发至甲车到达C地的过程,甲、乙两车各自与C地的距离y(km)与甲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表示,当甲车出发h时,两车相距350km.

2018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 . 绝密★启用前 2018年04月21日lht112的初中数学组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如图.将矩形ABCD 绕点A 旋转至矩形AEFG 的位置.此时点D 恰好与AF 的中点重合.AE 交CD 于点H.若BC=.则HC 的长为( ) A . 4 B . C . D .6 2.在△ABC 中.∠BAC=90°.AB=2AC.点A (2.0)、B (0.4).点C 在第一象限内.双曲线y=(x >0)经过点C .将△ABC 沿y 轴向上平移m 个单位长度.使点A 恰好落在双曲线上.则m 的值为( )

A.2 B .C.3 D . 3.如图.四边形ABCD中.AB=4.BC=6.AB⊥BC.BC⊥CD.E为AD的中点.F为线段BE上的点.且FE=BE.则点F到边CD的距离是() A.3 B .C.4 D . 4.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AEF是等边三角形.连 接AC交EF于点G.过点G作GH⊥CE于点H.若S △EGH =3.则S △ADF =() A.6 B.4 C.3 D.2 5.如图.若抛物线y=﹣x2+3与x轴围成封闭区域(边界除外)内整点(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个数为k.则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是() A . B . C . . .

D . 6.已知正方形MNOK和正六边形ABCDEF边长均为1.把正方形放在正六边形中.使OK边与AB边重合.如图所示.按下列步骤操作: 将正方形在正六边形中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KM边与BC边重合.完成第一次旋转;再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MN边与CD边重合.完成第二次旋转;…在这样连续6次旋转的过程中.点B.M间的距离可能是() A.1.4 B.1.1 C.0.8 D.0.5 . .

2020年山东省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最新山东省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准确。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 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不能答在试卷上;解答题作图需用黑色签字笔,不能用铅笔。 4.考试结束后,试卷不交,请妥善保存,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码涂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共36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34=-m m B .()m n m n --=+ C . 23 6m m =() D .m m m =÷22 2.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A .a 是实数,0≥a . B .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C .某运动员跳高的最好成绩是20 .1米. D .从车间刚生产的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个,是次品. 3.已知反比例函数x y 2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图象必经过点(-1,2) 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C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 D .若x >1,则y >-2 4.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 B C D 6.在显微镜下,人体内一种细胞的形状可以近似地看成圆,它的半径约为0.00000078m ,这个 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78×10-4 m B .7.8×10-7 m C .7.8×10-8m D .78×10-8 m 7.“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某中学九年级三班50名学生自发组织献爱心捐款活动.班长将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了统计图.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捐款金额.. 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20、20 B .30、20 C .30、30 D .20、30 8.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 ac b bx y 42-+=与反比例函数x c b a y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9.在△ABC 中,∠BAC =90°,AB =AC =2cm ,以AB 为直径的圆交BC 于D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为 A .0.5cm 2 B .1 cm 2 C .2 cm 2 D .4 cm 2 1 2 1 1 y x O y x O y x O y x O 1- 1 O x y B C D (第9题图) (第7题图) 10 捐款人数 5 10 15 20 613 20 8 3 20 30 50 100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摘要:教师恰当地把教材中对学生来说缺少生活气息的应用题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材,注入了生活情趣,使学生感到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解答应用题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41-01 新课程标准提出“生活化”理念,即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初中数学的基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有关联的,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数学相关知识的一个集合体。初中数学教学可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和知识基础为出发点,将数学教学和生活紧密关联,实现数学和生活的融会贯通。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融入一些生活化的数学,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数学,实实在在地做数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得有趣 新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数学实例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提出有关数学

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实践(“做一做”)、思考(“想一想”)、探索(“猜一猜”)、交流(“议一议”)等学习过程来展开。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掌握和运用数学,沟通生活中的数学和课本中数学的联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如在学习“随机事件”时,正值学校组织年级乒乓球球赛,创设学生熟悉的以抽签决定出场顺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了随机事件,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学习“用列举法求概率”时,结合例题的学习,设计了生活中掷骰子的游戏。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能设计并制作一个精美的盒子吗?这样的问题,既联系了所学的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的知识,又回归学生的生活,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美术知识,动手实践,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再如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时,由建筑工人砌墙时如何拉参照线,木工师傅锯木板时如何用墨盒弹墨线学习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由选择从A地到B地所走的最短道路情境引出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由怎样测量出A、B两地的距离的情境设置引导得出两点间距离的定义;由如何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学习了线段的比较。情境的设置给新知识的引入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空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达到了教学目的。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题测试卷及答案

数是( ) 6.下列函数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函数是( 2010年中考数学模拟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编辑:陈志刚 铁岭市加速度辅导学校 电话: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下表中 相应题号下的空格内?每小题 3分,共24分) 、选择题(本大题有 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有四个选 项,其中有且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 1 ?下面几个数中,属于正数的是( ) A. 3 1 B . C. . 2 D. 0 2 2.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物体如图所示,它的俯视图是( A. C. D. (第 2 题) 型号 22 23 24 25 数量(双) 3 5 10 15 8 3 2 3.某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鞋店经理最关心的是, 哪种型号的鞋销量最大. 对他来说,下列统计量中最重要的是 (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4.已知方程|x| 2,那么方程的解是( ) A. x 2 B. x 2 C. x-i 2, x 2 2 D. x 4 5、如图(3),已知 AB 是半圆O 的直径,/ BAC=32), D 是弧AC 的中点,那么/ DACf 的 度 A 25o B 、29o C 、30o D 、32 O

A.y 、、x 2 B. y1 2 7.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60°, A. D 60° B. A 120° C. C. y 2x 1 D. y1 ..2x 1那么下列各式中,不能成立的是()C D 180°D. C A180° &在四川抗震救灾中,某抢险地段需实行爆破?操作人员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炸药爆炸前 跑到40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厘米/秒,操作人员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导火线的长度要超过() A. 66厘米 B. 76厘米 C. 86厘米 D. 96厘米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厦门的传递路线长是 17400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___ 米.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组数据:3, 5, 9, 12, 6的极差是. 11. 计算:.,3 .2 ________ . 2x 4 12.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 3 0 13. 如图,在矩形空地上铺4块扇形草地.若扇形的半径均为 圆心角均为90°,则铺上的草地共有 ___________ 平方米. (第14 题) 14.若e O的半径为5厘米,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3厘米,则 弦长AB为__________ 厘米. 1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D BC, PEF 18°,贝V P是对角线BD的中点, PFE的度数是 E, F分别是AB, CD的中点, (第16 题)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题完整版(附答案)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题 (完整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0分)(2018?沈阳)下列各数中是有理数的是() A.πB.0 C.D. 2.(2.00分)(2018?沈阳)辽宁男蓝夺冠后,从4月21日至24日各类媒体体关于“辽篮CBA夺冠”的相关文章达到81000篇,将数据8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81×104B.0.81×106C.8.1×104D.8.1×106 3.(2.00分)(2018?沈阳)如图是由五个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C.D. 4.(2.00分)(2018?沈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的坐标是(4,﹣1),点A与点B 关于x轴对称,则点A的坐标是() A.(4,1)B.(﹣1,4)C.(﹣4,﹣1)D.(﹣1,﹣4) 5.(2.00分)(2018?沈阳)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m2)3=m6B.a10÷a9=a C.x3?x5=x8D.a4+a3=a7 6.(2.00分)(2018?沈阳)如图,AB∥CD,EF∥GH,∠1=60°,则∠2补角的度数是()

A.60°B.100° C.110°D.120° 7.(2.00分)(2018?沈阳)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 B.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生肖相同 C.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遇到红灯 D.明天一定会下雨 8.(2.00分)(2018?沈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和b的取值范围是()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9.(2.00分)(2018?沈阳)点A(﹣3,2)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则k的值是() A.﹣6 B.﹣C.﹣1 D.6 10.(2.00分)(2018?沈阳)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AB=2,则的长是()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715081246.html,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李梅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6年第02期 初中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积累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初中数学教学不应当只是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上而已,教师更多应该做的是将数学教学生活化,通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纠正学生数学很难学的原有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成绩,掌握学习数学的能力. 数学就是关于数字的学问.它自古以来与人类的生活而息息相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 运用案例比比皆是.数学课程既然源之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就必然要与 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数学教师的一个责无旁贷的使命就是:利用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利用 教材,多多地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进而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数学感觉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无法将数学中的抽象思维转变成形象思维,因而无法理解数学中的理论知识,更无法将数学中的抽象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来.因而教师在上课 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度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案例出发,从简单的角度开始思考和学习新知,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如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快速解 决数字之间的相乘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身边的案例出发,告诉学生在元旦的时候班长要负责买瓜子庆祝,其中瓜子的单价是8.5元一斤,而班长一下子就买了7.5斤,结果售货员阿姨没有用计算器计算就说班长应付63.75元,你们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吗?教师此时应当引导学生回忆刚才学过的平方差公式,让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看看如何像售货员阿姨一样快速地得出答案.肯定不少学生一经思考就会发现,原来售货员阿姨是这样快速得出答案 来的:8.5×7.5=(8.0+0.5)×(8.0-0.5)=82-0.52=64-0.25=63.75.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果然是方便又快捷,而且学生们一般都有过购物经历,不管是自己还是和他人一起,教师通过创设常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感慨数学对生活的便利之余,不自觉地就被激发出了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素材,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师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将教学内容全面具体地传授给学生,因而在初中数学课上,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联系到一起,全面充分地运用到数学教学课堂上面来,将生活素材与学生的数学学习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并且进行适度的融合,让学生能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理论解决生活中的部分问题,掌握一定的能够运用于实践的数学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