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语文《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最新小学语文《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一)、预习生字、预习课文。

(二)、了解北京申奥的有关情况,收集北京申奥的有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

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十一课《我们成功了》。

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不约而同”等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三、教材分析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结合本班学情,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它成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的纽带。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从而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五、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理解“成功”

1、(板书“成功”)学生齐读。你有过成功的经历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过努力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事以后,你的心情怎样,能给我们说说吗?

2、师谈话板书课题:是的,我们成功了(板书),心里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高兴地把课文题目读出来。

这个环节,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成功”的含义,感受成功的心情,为进入文本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感知“成功”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文下的大枫叶,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同桌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师用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4、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课题中的“我们”是指谁?干什么事成功了?

生回答,师补充介绍有关北京申奥的背景:奥运会是世界性的体育盛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个国家能够举办奥运会,是这个国家体育地位,经济实力的象征,中国人民同样以极大的热情企盼着2008年奥运会能在北京举行。北京在“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下,成功开展了各种申办活动。最终,国际奥委会选择了北京作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这是多么不容易,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呀!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

这个环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后,师补充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品读课文,感悟“成功”

1、师:申奥成功了!全国上下一片欢腾!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激动的人群,去感悟成功所带来的激动与喜悦。(播放人们欢庆成功的相关录像片段,把学生带入文本。)

https://www.doczj.com/doc/4714996908.html,/programs/view/NY9U1XKR6QA/百度搜索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精彩时刻在线视频观看土豆网视频

2、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课文选取了哪几个场面来描写。

板书:北京街头天安门广场中华世纪坛

3、品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北京街头的欢庆场面。

⑴出示图片:(北京街头的热闹景象)

⑵学生自读,找出描写人们欢庆场面的句子。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

...

....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

海洋

..。(“不约而同”是指人们没有经过约定而都来到了街头,“涌”说明人多,“欢乐的海洋”也说明北京人多,非常热闹。)

⑶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4、品读第2自然段,感受天安门广场欢庆成功的热闹场面。

(1)出示插图:(天安门广场的狂欢景象)

⑵看到这幅图时,你心里想说些什么?从图上你可以感觉

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⑶练习朗读,读出热闹的气氛和自豪的心情。

(4)假如时光倒流到2001年7月13日,当你听到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中国北京时,你们的心情会怎样,你会高呼什么?

人们的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把你们的心情读出来吧!?

【课件依次出现】

我们成功了!

我们爱北京!

祖国万岁!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在老师饱满热情的感召下,全班学生振臂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这些欢呼声此起彼伏,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5、品读第3自然段,感受中华世纪坛人们欢庆的场面。

⑴生自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⑵交流:读着这一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⑶(出示插图,中华世纪坛狂欢图片)

⑷练习朗读,读出激动的心情。

这个环节用录像、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真实情景,让学生从具体的画面中感悟成功所带来的自豪与喜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